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篇1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60-02

1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的逻辑缺陷与实践危害

自20世纪90年代,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学领域里的主流认识。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分工日益发达和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的历史条件下,个人的能力差别导致个人利益要求的差别;进而导致不同生产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利益要求的差别;这种利益差别要求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产品交换必须是等价交换,即以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作为交换的标准,这种等价交换的唯一方式就是商品买卖。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缺陷,在实践上极其有害。

第一,这种理论忽视了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必然有一部分生产者的个人利益不能得到完全实现,甚至完全不能得到实现的事实。在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里,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收回成本,到底是否能卖出去”。一旦生产者的产品部不能卖出去,生产者的个人劳动便不能转化为丝毫的社会劳动,其个人物质利益要求得不到实现。这就意味着商品买卖只能直接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那一部分生产者的个人利益,在竞争中失败者的个人物质利益将被竞争中的优胜者所掠夺。因此,不同劳动能力的个人物质利益要求完全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每个生产者的产品都是社会所需要的、都能够卖出去,即整个社会的生产是有组织的。这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实际上是个人利益的弱肉强食论。

第二,这种理论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产品经济理论”,歪曲为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交换和分配标准的“鼓励懒汉”的理论。“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将商品买卖作为实现等价交换的唯一途径,是因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就是直接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交换和分配的价值标准,这就完全抹杀了因劳动能力不同所导致的个人利益要求的差别。这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严重歪曲。恩格斯讲得很明确:“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 因此,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强调每个人的个人劳动,总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而不是以个人劳动时间作为分配的依据。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个人利益差别决定理论,是一种严重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

第三,这种理论是现实改革实践中要求全盘私有化的主要理论基础。当前关于如何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争论中,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利益差别决定论,已经成为了私分国有经济、排除一切行政干预等论调的主要依据。这在实质上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于现实社会主义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论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但他们关于商品生产的起源的理论思想,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提供了现成的理论钥匙。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生产的起源时指出:“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他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由此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的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可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范围内被消除;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无论其生产力水平发达与否,都不可能长期地独立或被孤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因此,无论社会主义革命在多少国家取得了胜利,只要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存在,首先是国家之间的产品交换只能以商品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进而决定其国内的生产也必须是商品生产。否则,由于无论政府还是生产企业在不能确切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等的情况下,企图实现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并消除商品生产,必然造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我们由此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方式,或者说是现实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根本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国家或所有者的状况。由此还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不要求“全盘私有化”。商品经济不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里率先被消除,意味着即便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生产企业也必须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存在,这直接表明私有制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的所有制基础。我国当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在于适应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结构,以及对外开放需要等。

第二,完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否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一方面,在企业之间的国际经贸往来,首先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来往,适当的行政干预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只有恰当的政府干预才能既保证公有制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又保证其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主要生产目的。

现实中存在的国有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与民争利等问题,是行政性干预是否得当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践要求是不断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机制,不是取消政府的行政干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经济理论的历史一致性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完全的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设想,是以社会主义主义革命在全世界的胜利、阶级和国家的完全消亡为历史出发点或前提的,他们的理论设想不否认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要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工人阶级不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他们从来没有认为他们关于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消除商品经济、完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等的设想,能够在一个或几个国家的范围内首先实现。由此,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预见是科学的逻辑结论,其历史出发点是工人阶级的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完全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设想,是以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阶级和国家的完全消亡为历史前提的。现实社会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形式的社会主义。正如关于国家和阶级消亡的理论,不否认无产阶级的历史必要性,他们关于国家消亡之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生产形式的理论,根本不否认商品经济在以民族国家作为存在形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必要性。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依然存在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要性,不否认商品经济将被完全的计划经济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商品经济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依据和理论逻辑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商品生产固有的属性,这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要消灭经济危机,必须消除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以整个社会生产的完全的有组织、有计划性,代替企业自己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商品经济。赋予生产企业以一定的生产经营自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这决定了当下我国的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现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等。这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生产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是这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存在着产能过剩现象和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同样以经济危机等形式表现出其对生产资源的浪费,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依然存在。对于这种对立性质,辩证唯物主义者应有认识是:事物之间的对立性质,不否认二者结合的可能性或必要性,只是表明旧事物必将为新事物所代替。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质,不否认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不否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性质的存在,更不否认市场经济将被更高级的计划经济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国家作为存在形式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的经济体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计划经济理论则是国家完全消亡之后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必然的经济体制。

参考文献:

篇2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存在着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大经济成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劳动力市场,就必须要对不同经济成分下劳动力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只有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的确认,才能正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性质分析

1.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包括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和合资企业以及个体经济。在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从事劳动的劳动力从总体和主要方面来看可以称之为商品。但是必须看到,这里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由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劳动者们虽然受本国企业主和外国资本家的剥削,但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对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仍享有一份所有权。第三,在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的劳动者,都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国家的主人。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中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的劳动力从总体上看可以称作商品,但具有一些非商品因素,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劳动力,则一方面具有非商品属性,另一方面具有商品属性。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也具有双重属性。

首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仍然具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私人资本占有、支配劳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消除,劳动成为基本谋生手段,按劳分配成为主要分配方式,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以宏观社会经济制度为前提的私有权关系。这种私有权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权关系有本质的区别,但同时又采取了类似的表现形式――承认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差异,默认劳动力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存在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每个公民都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然而真正与生产资料结合则需要一个中介,即一定的生产组织。劳动者需要进入一个生产组织,才能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否则就意味着失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生产资料数量上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一边是代表国家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的企业,另一边是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等待企业的选择。这就需要公有制企业与个人劳动力发生联系,而劳动力的买卖是实现这种联系的惟一现实形式。

二、以劳动力商品属性为基点,改革现有公有制经济分配制度,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和非商品的双重属性。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无太多的争议。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公有制经济内部仍然是以劳动力的非商品属性为出发点制订的收入分配制度。显然,这种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劳动力仍然具有商品属性的要求。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分配制度,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无法得以提高,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笔者对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

篇3

关键词:经济危机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启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产物,消灭经济危机的必然途径是消除资本主义,根据来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诱因有几下三点:

(一)竞争盲目性。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发展必然会出现竞争的自由化,而竞争总是与供求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供求从来就不是完全吻合的,供应相对于需求或者过多,或者过多。这种竞争的自由化对于供求无法准确把握,造成一定的竞争盲目性。

(二)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导致资本得以不断扩张积累的根本内因。而资本的内部性质也决定市场经济无法在正确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当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适当比例被打破,就很有可以引发经济危机。

(三)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使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把获得剩余价值当成最大追求,二是工人是消费品的最主要消费者。工人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无限扩张同时存在就诱发了经济危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由于时代限制,马克思在论述中并没有涉及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现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状态已经完全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可有诱发经济危机,因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进行一些分析。

(一)从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与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般市场经济存在共性,即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追求财富,这样企业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体,而不是市场整体,就有可能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能说我国的市场管理是无政府状态,但在许多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不断,行业产品供求失衡、生产力与实际要求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二者的矛盾来看。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分别是“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及“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然而,这三个因素是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个因素仍然存在,并仍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从有限的支付能力与无限的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看。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看,人民存款储蓄量不断提升、工业贷款需求量降低、生产力利用率低下、工人失业率攀升、就业率履创新高……虽然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买方市场,可是消费者力不足、消费力与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危机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深入指导和规划。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利用新科技开发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市场经济提倡转型跨越发展的今天,不应将建设的重心停留在原有的、无意义的重复建设,而在重点关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

(二)加强市场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化。社会主义市场也会失灵,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规划和管理作用,在市场管理中,加强市场规则的建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化,营造公平交易、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市场本身无法提供的商品进行调剂分配,以解决民众的需求,弥补市场的缺陷。

(三)促进市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几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予以警醒。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仍然是生产资料相对过剩,只是由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更是不断加快,这种情况在引入国外金融资金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将国外的金融风险也同时引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金融机构管理刚刚起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仍有待规范,银行与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金融业体制改革问题重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进行生产资料占有再分配调整,避免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严重问题,低收入者徘徊于低层次消费需求,高收入者消费需求极度饱和,这种情形使得社会消费格局进一步分化,使社会供求平衡被打破,两极矛盾不断激化。现在,基于市场内需不足的情况,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三农”问题,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促进社会公平。这些举措不但对于巩固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不可因为经济危机的存在而完全忽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4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97-01

1 构成坏账的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确认坏账应符合下列条件:(1)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应收款项;(2)因债务人死去,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应收款项;(3)因债务人逾期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应收款项。

2 坏账损失的计算

制度规定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

所谓直接核销法,即实际发生坏账时,作为损失计入成本、费用,同时核销应收账款,其分录: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收账款”,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这一番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但平时不做估计损失,待一旦发生损失时计入期间费用,减少利润损失须较大者,影响当月利润,可能导致亏损,而且由于采用这种方法核销坏账手续复杂,符合条件面过窄,致使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利润。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如金融企业)已改变这种做法而采用方便及时、简单易行的备抵法。

所谓坏账备抵法,即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备抵账户,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把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入账,避免企业名盈实亏;其二,在报表上列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实际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其三,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坏账备抵法被许多国家会计界接受。

如果企业是第一次计提坏账准备,就可以直接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数额,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

如果企业不是第一次计提坏账准备,就不能直接根据应收账款余额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数额编制上述分录,而应该考虑在计提坏账准备之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情况,本期末根据应收账款余额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数字是指本期期末计提了坏账准备金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应维持的数字,所以,若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则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应为按应收账款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数额加上“坏账准备”科目借方余额之和;若计提坏账准备之前,“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且小于期末计算出来的应保留的坏账准备数,则需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即可;若“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而且大于期末计算出来的应保留的坏账准备数,此时,应冲销大于应保留数额的差额,借记“坏账准备”、贷记“管理费用”。计提坏账准备的企业,以后实际发生坏账时,应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企业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以后有可能又收回来,那么在实际收回时,按实际收回金额,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之所以要在“应收账款”中一借一贷,主要是在账上反应企业债务人信誉的恢复。

“坏账准备”账户的年末贷方余额为企业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作“应收账款”的扣减项,便是应收账款该年末的应收款项的净额。

3 我单位坏账损失处理原则和计算方法

新会计制度实施虽然规范了企业对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但在具体执行中应考虑本企业实际情况而定,新制度规定,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应收账款,单从时间界限衡量坏账损失,显然不合乎情理,因目前企业资金紧张,各单位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十分严重,形成新三角债,债务链靠少数单位是无法解决目前资金困难的,我单位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仍然保留在账上暂不处理,我认为只要持有对方银行盖章的应收款项证明书,在时间上即使超过三年的,还得保留在账上,均不能轻易处理,作为企业仍应做到货到发款,不发生拖欠。

我单位按新会计制度采用备抵法,建立坏账准备金的处理,方法是按年末应收账款为基础,确定千分之五作为计提坏账准备金依据,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属于已提坏账准备金出现借方余额(负数),那么期末应将坏账准备金余额加上原借方余额之和一并提取;

第二种情况,属于已提坏账准本金余额大于年末应收账款计提金额,应按其差额冲销坏账准备金;

第三种情况,属于已提坏账准本金余额小于年末应收账款计提的金额,其差额补提。

4 应对坏账的措施

企业坏账损失多与寡,可因企业规模大小和管理水平不同而异,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虽规定坏账准备金可按一定比例(3‰-5‰)提取,但实际发生坏账损失幅度远不止这个比率,为了尽量减少损失,笔者认为可采用对策:

(1)深化内部改革和改善经营管理,各级领导要重视企业的切身利益,侧重抓好物资管理、产品销售管理和财务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尽量避免和减少构成坏账的各种人为因素。一旦构成坏账,也要本着烂帐不烂债,责成有关部门认真组织追讨,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2)慎重处理坏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职能部门处理坏账时,必须从严把关,排除内外部非正常因素;坏账损失冲销,要求做到所附资料完整、真实、可靠。

(3)企业对已核销的坏账损失仍应建账管理,责任到人,财务部门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建议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尽量组织清理回收。

(4)运用激励机制,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

篇5

马克思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主义蓝图,是建立在大工业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其丰沛的基础之上。?@种社会主义扬弃了私有财产,从而彻底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从源头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内部因素,因而是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然而理想毕竟不同于现实,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生产过剩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制度的变革只要不以消灭商品经济为目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就依然存在。

(一)我国依然是商品经济社会

我们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现实的可能性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只要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随时可能爆发。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但存在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而且就经济关系本质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借助于信用关系,因而同样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所以,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只要处于商品经济社会,无论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或者导致生产过剩或者引发需求旺盛,矛盾的不可调和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我国不是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从源头上消灭了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盲目、无序的生产,因而引起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也就不复存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不平衡性,使我们的经济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且私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不广泛地存在于全社会范围内,但毕竟仍在一些行业和部门内小范围长期存在。因而,在我国依然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面向市场,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独立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取得的收入来抵偿用于消费方面的所有支出,并获得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公有制企业逐渐蜕化成尽可能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这时企业的生产首先表现为一种局部劳动,而非社会劳动,因而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只要认为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借助于外延式扩张手段不断膨胀生产规模。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浪费行为。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体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释放出的新能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加速了经济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宏观统筹和统一指导,其生产往往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有些企业在地方政府设置的隐性壁垒庇护下,有恃无恐地在商品销售市场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这种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后果使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对过度膨胀的生产能力实现有效的挤出,从而为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隐患。

其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内总体消费需求不旺盛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二元化现状。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对中高档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广大农村居民由于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这些中高档耐用品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汇集了我国当今较大部分生产业的消费缺口。二是城镇高收入群体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趋于饱和,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比从前更加密切。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现代科技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因此,我国要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样一来,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经济波动难以避免。

二、我国防范经济波动的根本措施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了世界经济波动的蝴蝶效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条件日趋成熟。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越性,使我国不惧任何外部挑战,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避免或减轻世界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一)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

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的盲目性、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滞后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主体在制定发展决策时难以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难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外部不经济问题,因而经济波动也就无法避免。为了避免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我国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刺激方案,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与国家计划相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科学引导市场要素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只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不难发现,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比较弱,投资和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切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是防止我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稳定器。因此,我们必须要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公平,从而缓解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增加社会投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征收和监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缴扣标准,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努力调节过高收入,严格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篇6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136-07

Social Development, Mainstream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of Tibetan Areas in Market Economy

CAO Yang MA De-jun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for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Hai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Qinghai Province,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ogic and the classical judgment.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ffects the association, the household operations run by farmers and herdsmen are not replaced, instead, they are more consolidated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owners for small assets of farmer household is strengthened. Seen in terms of practice from the above association,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GDP growth or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parochial. For my part, compared with economic opportunities, political freedom, social conditions, transparent guarantees and protective security, the mainstream practice of Tibetan areas in market economy can be elaborated more entirely.

Key words: economic society of Tibetan areas; feasible capacity; mainstream practice

一、经典理论与悖论现实

社会学对市场经济扩展下农牧区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认为传统农村和市场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因为这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以粮为纲,而市场经济则以农牧业怎样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为出发点。这种发展观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理性化的经济经营、理性化的官僚行政和理性化的法理支配,将传统农牧区的前景置于“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由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1]随着理性化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强烈扩张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充分展现,最终会被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持续不断的利润为目的、雇用自由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家庭农业经营的衰落,村庄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也将逐渐瓦解和消亡。[2]

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所预言的社会形态运动过程中,农牧民作为小资产所有者,注定要分化——要么上升为资产阶级要么下降为被剥离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马克思没有在社会历史运动的目的地中为任何形式的小资产所有者留下位置,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小商人、手工业者。这些阶级的没落被他视为历史的必然。

当代中国藏区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持续扩展,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方式成为主流经济逻辑。在这样一种历史情势下,中国藏区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变化?是否并不一定会收敛于某种先验的理论判断存在自己的运动逻辑。农牧区的发展趋势,是否在沿着经典作家所判断的道路发展?将会对整个藏区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基于一个村庄的微观研究不足以涵盖藏区的全貌,但从中仍可窥见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现象。

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篇7

一、引言

金融危机后,我国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自该法颁布以来,各界人士对该法的出台看法不一,特别是其中第二章第十四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由于类似终身雇佣制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在笔者看来,衡量一个法律的作用和影响要跳出短期利益的框架,要重视法律背后存在的背景和土壤。近年来劳资冲突频频爆发,每年的绝对数量和增长趋势都不可忽视,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不容小觑。如何调整好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保障和实现劳动者权益就成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风向标。

二、资本积累过程对劳动权益的损害

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进行扬弃并加以综合的基础上,把资本界定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质上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从而形成了对资本范畴二重性即关于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的认识。劳动始终是资本家源源不断地创造和攫取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积累的核心要素,如马克思所说“生财之道就在于占有无酬劳动”。那么资本家会善待工人吗?答案是否定的。监督工人勤勉劳动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地把工人的工资减到最低限度”,“资本的经常趋势是使工人降到这种不费分文的地步”。除了这些非常直观的对工人正当权益的剥夺,资本积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就业的不利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伴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深刻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二)资本积累对工人创造价值的剥夺

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伴随着资本周期性地产生,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用的收入成为了资本家的消费基金。“周期性地获得,也得周期性地消耗”。虽然资本规模并没有扩大,但这不改变工人得到的货币收入只是其创造价值的一部分。进一步地,维持工人生活和繁衍的可变资本用于个人消费时,有给蒸汽机添煤加水,给机轮加油的残酷意味。

(三)资本积累与休息休假权的博弈

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已定的前提下,剩余价值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资本积累的状况。剩余价值率又是首先取决于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资本论》中论述的绝对剩余价值淋漓地展示了资本为了掠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会延长劳动者的工时。虽然在长期内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法制和道德环境的改良会使占有对象从绝对剩余价值走向相对剩余价值,但短期内,这种革新难以出现,资本扩张的本性先天就同劳动者享受正常工作日的愿望冲突。

(四)资本积累对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忽视

劳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资本家本应该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安全的生产环境,这也是在为自己创造长久的剩余价值。不过充沛劳动力的存在使得资本家少有关注现存劳工的工作环境,而且改善劳动环境的种种措施会降低攫取的剩余价值,所以从古到今很多劳动者工作环境恶劣。我国劳动法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52条也规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三、利用资本积累的积极性保障劳动者权益

资本积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消极作用是资本积累会对无产阶级的价值分配乃至命运不利,最终结果是两极分化严重,最终造成社会动荡;而积极作用是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追加资本来自于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所以,工人阶级用剩余劳动的价值贡献给了雇佣追加劳动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投向厂房、机器类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用于雇佣劳动力,这样就有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总结起来,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能够先把生产规模扩大,让更多的劳动者得到工作机会,或者是既定的劳动者得到更多分配。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先把蛋糕做大,再利用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分配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分配更合理,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下面就介绍如何就非财政角度,分配做大了的蛋糕:

(一) 执法部门增强劳动执法检查,优化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从制度上,劳动执法部门要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治力度,建立拖欠工资黑名单。并在技术上建立工资支付的保证金制度和监控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合同约定,定时定期发清劳动者报酬。在监管职责上,执法部必须切实履行劳保监管职责,监督企业配备规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保证企业行使其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同时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

(二) 加强工会等维权组织建设。

人多力量大是自古以来的真理,但是力量也需要合理的组织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近年来,曝光的很多不得不最终走上街头罢工事件暴露了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事实,而其重要内因就是劳动者作为个体,力量太分散,缺乏与企业实现有效沟通与谈判的组织平台,所以最终采用较为极端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工会有名无实,无法保护劳动者的的权益,所以政府必须投入更多关注和支持,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三) 引入工资协商制度

近年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呼声高涨,原因在于它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案例和做法。其积极作用是既能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保证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呈合理同步的关系,确保职工能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又能够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当下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加大初次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有效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不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还是实现劳资双赢的发展需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2004

篇8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理想社会通过建立公有制实现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而通过普遍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平等。在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优胜劣汰竞争机制而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在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由于能够促进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平等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利用公有制的制度优势,保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可以通过竞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通过竞争能够形成劳动者之间平等的局面。

一、平等的劳动能力决定平等的社会关系

关于劳动,恩格斯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实践也证明,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最重要的活动,那么劳动能力就最准确地反映了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必须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而劳动也必然反映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进一步说,不但人的发展本质上是其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且劳动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现实状况。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各种交换形式背后隐藏着人们之间劳动能力的交换本质。既然交换的原则是等价,那么劳动能力平等的人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交换,而不同劳动能力的人之间自然就形成不了平等的社会关系。所以,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平等以人们的能力平等为其基础。

天赋和教育决定了每个人的劳动能力。关于天赋,哈耶克说:“不论环境如何重要,我们都不应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生来就极为不同,或者说,人人生而不同。”但是,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也就是说,教育比天赋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更为重要。罗尔斯说:“教育的一个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是人们获得某种特定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机器取代了偏重体力的传统劳动技能,信息化带来了劳动过程复杂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逐渐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方式,那么,劳动能力的差别就主要是脑力劳动能力的差别。脑力劳动的特征是创造性,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判断,其核心思想就是人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普遍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并非是没有劳动能力差别的人,只是这种能力差别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们的劳动能力是相同的;而在形式上,却各具特色。这些本质相同却形式多样的劳动能力共同形成改造自然、创造文化的人类能力体系,每个人在其中既能感受到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能享受到自己生命自由存在的乐趣。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收入分配必然以劳动者作为尺度,而不再以劳动作为尺度。所以,社会主义必须找到普遍提高人们劳动能力的途径。今天,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战略性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且有望消除人类劳动能力的差别。如果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通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就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深化逐步抵达按需分配的目标,最终实现由“先富”向“共富”发展的理想。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理想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导致经济危机,而且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结果就是社会成员由地位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他们说:“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7]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关系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必然导致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标志着市场在初始阶段所创造的平等竞争的局面被破坏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否定市场经济的逻辑是:劳动者在商品生产的初始阶段拥有对自己劳动产品的占有权,但随着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拥有更多的占有权而劳动能力弱的劳动者减少甚至失去占有权的时候,劳动能力强的人就有可能把部分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通过购买、使用劳动力,最终导致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而普遍雇佣劳动的出现就表明平等竞争局面的结束。这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能够利用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生产率,而且能够解决社会平等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必定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因。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劳动能力生产方面不但存在着因每个人经济条件不同而接受不同教育的问题,也存在着被动地听命于物质生产需要的问题。那么,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够使得劳动能力生 产既显示出高效率也能体现出公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制度优势相对公平地分配个人的消费资料,以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平等教育普遍提高人们的劳动能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市场经济因为竞争机制有可能产生贫富差距的时候,社会主义利用公有制发展平等教育又缩小了劳动能力及收入的差距,直至完全平等。

所以,不同的社会制度就使得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区别了劳动者的能力,而社会主义制度趋近了劳动者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类对市场经济的利用到达了新的阶段,公有制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而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促使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制比任何经济体制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并有效地推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市场上,任何人都不敢懈怠,提升能力,不断进取,这就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确实,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在形式上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公平的,人们在市场中能够感受到相对客观的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度,这就使得人们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是典型的以货币为尺度的交换关系,人生的价值往往通过货币来表现。

现实的社会主义要完成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任务,就要重视教育,社会主义国家要把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恩格斯说:“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也就是说,理想社会只有通过平等教育才能够推动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进而形成平等的局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不但具有自发性,而且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支出在教育上的东西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生产有条件快速发展,因为公有制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力生产提供平等的条件。当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了教育,人们的劳动能力水平就有可能趋同。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就会使得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10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8.

[5]罗尔斯. 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联系方式:

作者简介:李冬俐(1967—),男,陕西绥德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92号天成大厦1306房  邮编:510630

---------------

------------------------------------------------------------

---------------

篇9

关键词:董辅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理论 理论体系 理论贡献

Key words: Dong Fu Cyanosis market economy market economy theory system info theory contribution

作者简介:陈燕和(1971-),男,湖北武汉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现代市场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国际市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56-01

注:今年为董老辞世5周年,写此文以作纪念。

已故经济学家董辅的市场经济理论自成体系、逻辑严密。他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超前于时代,对中国经济转型实践具有启发性,引导、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一、董辅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1995年,董辅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式(董氏市场经济公式),标志着他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他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由两个彼此有机联系的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市场化理论。前者注重目标,指明了中国市场化方向;后者注重过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方法。

董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董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式、所有制结构理论、所有制形式理论、民营经济理论、股票市场理论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2)所有制结构理论(董氏八宝饭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多种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结构。(3)所有制形式理论。公有制的两种实现形式是共同所有制和公众所有制。(4)民营经济理论。民营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与公众所有制经济。(5)股票市场理论。共同所有制、公众所有制、非公有制都可以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出现。董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公正――公有制经济”;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效率――非公有制经济”。

董辅的市场化理论。董辅的市场化理论包括市场化原则理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理论、所有制结构理论等。市场化原则理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理论将所有制改革与运行机制改革联系起来。董辅的市场化理论也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多种公有制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条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董辅的市场化理论体系图示如下:

二、董辅的市场经济理论贡献

从1978年起,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董辅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他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为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顺利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董辅是中国较早主张把市场机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家。(1)1980年,他率先提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不可结合论,指出二者结合只会引发经济混乱。因此,只能采用市场调节形式。(2)1981年,通过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经济平衡问题,他指出计划经济会人为造成不平衡,从而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的可行性,为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的理论支持。(3)党的十四大前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使用市场经济这一提法,为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舆论氛围。(4)他还撰写大量文章以澄清和反驳对市场经济的误解和指责,指出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他还强调发展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暂时退却、不是仅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计划经济根本就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提出了完善的所有制改革理论。董辅对推动中国所有制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所有制改革理论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理论。

论证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董辅最先将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民营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腾出了空间。

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从1979年开始,董辅对如何改革国有企业进行了持续的理论研究。(1)1979年提出“政企分离”;(2)1987年提出“部分小型国有企业转变为个体、私营企业;部分小、中型国有企业转变为集体所有制或其他公有制形式的企业;部分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企业的股份可以归国家、其他企业、个人所有”;(3)1991年提出“对国有企业按竞争性与非竞争性领域进行划分,把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推入市场;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包括自然垄断和以社会公益为目标的企业,它们不以盈利为目标,适度保留国有企业的形式”;(4)1995年提出“按功能分类,从6个领域发展与保留国与企业”;(5)1999提出“只有将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才能合理地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董辅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是他的所有制结构理论与所有制形式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即使在今天,他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仍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董辅:《董辅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篇10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激发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态,基本原理作为社会主义根本指导理论地位的体现,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坚持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等基本理论。

第一,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指出商品价值的本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抽象劳动。这一理论观点为货币、资本、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财富形式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明确提出劳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必须高度重视。这同样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改革攻坚阶段重要的理论指导,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第二,货币理论。货币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货币流通量由待交换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进入资本主义后,纸币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其流通量流通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决定。这些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第三,剩余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剩余劳动为任何社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劳动力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商品,其超出自身价格的劳动成为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通过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等形式体现和存在。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为社会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有剩余劳动存在,形成以利润、利息、红利、地租、税收等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及其产生的剩余价值不再是资本家的个人利益所得,而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之一。

第四,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目的在于按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理论上可以通过货币在市场竞争中的中介作用实现比例的平衡;但实践上,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比例周期性失衡的矛盾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也由此产生。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自发和盲目性,通过增加国内消费的比例,来形成与生产资料的平衡发展,有效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矛盾。

第五,世界市场理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伴随着国际贸易及拓展,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在为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财富和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还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接受和肯定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参入国际竞争,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凭借社会主义自身的制度优势,对内扩大内需,对外谋求合作共赢,使我国的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规避市场经济弊端具有实践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对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指出的市场经济弊端。做好市场经济顶层的制度设计,抓好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在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将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相结合,弱化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l展。当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利益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执行的落脚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消除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努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促进协调发展,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结合供给侧改革,通过科学划分分配比例,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购买力,强化社会救助帮困机制的建设,增强国内的消费需求,使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比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篇11

现阶段以来,在经济学理论界对于市场经济这一理论概念的解读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但是总结起来主要有一下俩种方式: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之后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经济运作方式;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更加有效率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而且后面的解释也是主流观点。我们在梳理外国文献的时候发现:一种是把市场经济解读成为一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种经济制度,也就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对商品供需状况的一种调节方式。

对于“产品经济”的解读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但是这对于后面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所知的“产品经济”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恰恰相反它是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第一,“产品经济”的诞生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作为否定商品经济的形式而提出的。并且其也是经过空想社会主义者们通过实验的方式而提出来;第二,在现阶段西方世界经历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西方国家所施行的“高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层经面上反应出了“产品经济”的架构维度;第三,在运用抽象的思考方法考察一个家庭的参与市场经济而相应的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外部因素)时,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不高时,父母会以一种按需分配的方式对家庭的各个成员进行分配。相反,当收入水平很高的时候,此时家庭不会再用计量按需要的分批方式了,这一现象在我们改革开放时期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到了证明。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商品经济”的最终归宿将会被“产品经济”形态所替代,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上述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商品经济”是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社会分工出现巨大变化而导致的劳动社会化的基础之上,它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生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因此,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在一种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 其实就是商品经济的代名词。因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相反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是市场经济制度来架构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并且通过这样系统的方式来把社会之间各个相互独立的整体连接到一起。因此,“市场经济”其实就是社会经济制度,是商品经济把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到一起来的社会表现,另一个方面“市场经济”也是按照市场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系统有效运行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用来推动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市场导向来运行的系统,从而可以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制度,也是一种以商品交换和生产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在作为经济制度来说,“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商品经济成熟的阶段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作为经济运行机制来说,在凸显“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中心桥梁,主要是通过市场自己本身固有的资源配置来运行的。其实际的表现就是“看不见的手”

篇12

 

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总结了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既继承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理论的优点,又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其缺点,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结合起来,既保留了市场机制调节的效率,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公平,是一种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理论。正是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才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 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 

凯恩斯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不仅有私有产权的私人经济,而且还有政府经济以及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相混合的经济。他在《劝说集》中说道:“事业的性质不一,有些在技术上是属于社会的,有些在技术上是宜于个人经营的,对两者必须加以区别。有些事业个人已经在进行,已经有了成就,而有些事业则在个人活动范围以外,关于后一类,政府如果不做出决定,就再没有人来过问;政府最重要的任务是与后者而不是与前者有关的。在政府方面,主要不是在于去做那些个人已经在那里做的事体,不是在于比个人去做得好些或坏些,而是在于去做那些现在还没有人在那里做的事体。” 

在《通论》中,凯恩斯的混合经济思想更为明确。他说:“我们对于经典学派理论之批评,倒不在发现其分析有什么逻辑错误,而在指出该理论所根据的几个暗中假定很少或从未满足,故不能用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他主张“让国家之权威与私人之策动力量互相合作”。 

而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只能是国家的保卫者,公共事业的管理者,货币发行与法定利息率的决策者以及征税人,而不能是市场主体,不能是经济运行的调节者。 

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不仅有企业和居民,而且还有政府,政府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萨缪尔逊就指出,市场经济的“全部主体”是消费者、厂商和政府。这种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像企业和居民一样,也进行投资生产(政府主要投资生产公共产品),进行采购和消费,它是市场经济中一个主要的投资者和生产者,也是一个主要的商品采购者和消费者。 

对于新自由主义者来说,混合经济体制是难以忍受的。他们认为,只要有政府存在,就有垄断存在,就有计划存在,就有权力存在,就有垄断和计划的弊端存在,就有权力寻租存在。如此,则“看不见的手”就是受限制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将继续存在,改革就是不彻底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学上的老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把国家作为罪恶的渊源,其最彻底者甚至把欧美的福利国家也称为“通向奴役之路”。 

事实上,任何务实的而不是极端的经济学家,都能认识到强政府干预的优缺点和纯自由市场的优缺点。当然,由于存在双重缺陷,混合经济体制既不像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那样能够得到市场神学的支持,也不像强政府干预那样,能够得到计划神学的支持。市场神学与计划神学都能够得到大多数头脑简单的人的支持。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以自由市场排斥政府干预,或以强政府干预排斥市场调节,而是如何尽量减少混合经济体制的缺陷,尽可能发挥混合经济体制的优点。这是心态平和的、不走极端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各种类型的社全经济制度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政府干预 

凯恩斯革命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调节经济生活。《通论》一书,在批判自由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凯恩斯指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背后隐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市场机制是完全的。即市场机制符合以下条件:(1)每个当事人都拥有完全的经济信息,每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能够充分地了解市场的价格变化。在经济当事人之间经济信息是对称的;(2)存在着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可以控制或影响价格,没有任何企业或集团在生产和销售上具有垄断的地位,也不存在几个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垄断竞争;(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由于其他条件的约束,边际产品的增加量随投入增加而递减,增加产量不会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4)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不产生外部效应,不会对其他人的福利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5)交易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6)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即每个生产者都可以合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益最大化。完全的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凯恩斯通过分析,得出完全竞争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由此导致“市场的失灵”(marketfailures)。他指出,由于人们的经济行为总是受到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纯粹依靠市场调节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导致社会供求的均衡,从而引发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经济危机也就由此产生。 

按照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原理”,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要存在着一定量的总需求,社会就会产生相应数量的供给。既然“看不见的手”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市场进行调节,那么就应当让政府担当起调节供求关系的部分责任。凯恩斯认为应当放弃古典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应当扩大政府经济职能,用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率的办法来提高投资意愿;或者直接增加政府投资来弥补民间的消费和投资不足;抛弃传统的节约观念,鼓励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政府应当通过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鼓励消费,引导需求,以此克服市场缺陷所带来的种种经济困难;在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的过程中,政府甚至可以执行“举债支出”的赤字政策。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的经济先后遇到了麻烦。先是通货膨胀加剧,随即出现了在物价总水平急剧上升的同时失业也大量增加的“滞胀”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对政府干预调节的功效失去了信心,特别是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基础。“政府失效”的概念开始出现。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继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官方经济学。他们针对“政府失效”,积极提倡自由企业制度。弗里德曼指出,西方国家干预的实践并不成功,它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正是国家的干预活动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了西方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各种福利措施造成极大的浪费,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干预的过程中还包含着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因此,政府的干预必须减少而不是增多,它的主要职能在于“防御外来敌人的侵略,确保我们的每一个同胞不受其他人的强迫,调节我们内部的纠纷,以及使我们能一致同意我们应遵循的准则”。 

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提出了较为温和的国家干预理论:市场与政府都不是完美的,需要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另一方面,政府经济行为低效率,需要采取措施增强竞争、削弱垄断、适度分散政府功能,加强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 

其实,各个历史阶段的理论纷争,是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反映,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正确或错误。它们之间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过程,表明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同样重要。争论的焦点和根本区别,只是市场与政府角色的主次、干预的方式和干预的范围程度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新自由主义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们都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已经很少有哪个经济学家主张“纯粹”的自由经济或“纯粹的政府干预”。新自由主义者不可能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的作用,他们主张的政府经济职能偏重于保护和完善市场的自由竞争,防止垄断的发生。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方社会已悄然完成了政府经济职能的调整,就是综合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的优点,走向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混合型”经济。 

3 效率与公平 

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领域一对永恒的矛盾。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创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每个人都试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它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要好”。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会自动配置资源而无需国家的干预;主观追求自利的“经济人”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间接地使社会利益最大化了。 因此,斯密的主张就是如果遵从市场对资源的自发配置作用,就是有效率的,进而也就是公平的。 

新古典学派也反对政府干预分配,认为任何试图使“结果均等”的努力都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害。他们认为只有竞争的市场才是最有效率的,而竞争和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政府干预,就等于没有了自由,市场竞争也无从谈起,效率也就随之消失。此外,他们认为效率本身就意味着公平,因为效率与个人能力和努力相关,效率反映了个人的勤奋程度与技术水平,收入多少正是给予他的最公平的回报。 

而事实上,市场本身的缺陷要求政府对公平问题实行某种干预。凯恩斯曾这样说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缺乏公平合理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在此他指出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两大弊端。因此,必须采取步骤进行改革,扩大政府的经济机能。在国家的管理控制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私人经济的作用。政府干预经济除了解决市场自发配置资源产生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外,还可以减少由于市场的缺陷所造成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在财产占有、接受教育机会和能力等方面机会不均等,竞争中不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而造成的收入差别不是由于勤奋与懒惰造成的。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即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可以促进私人策动力得到适当的发挥;既可以医治有欠公平合理和不能充分就业的弊病,又可以保留效率与自由。 

但总体来说凯恩斯也是一个效率优先的主张者,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政府干预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市场的无效率前提,1929-1933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最好的证明。当然缩小不公平程度也是政府干预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重中之重还是效率。 

萨缪尔逊也明确地把不公平看作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缺陷。他说:“我们不要忘记,看不见的手有时会引导经济走上错误的道路”,“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虽然竞争具有一种理想的效率”,但它“对平等问题却是不闻不问。”“在市场经济下财富的分配是非常不平等的”。他认为,为了克服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这些缺陷,政府必须进入市场,把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实行混合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把效率同公平、稳定结合起来。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66—02

一、引言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在高校里逐渐受到冷落,教学效果不够好。本文主要从教学环节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选择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已从计划经济步入到市场经济的正轨,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作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诸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创新和发展了经济理论[1]。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构建已初步完成,但是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体系结构尚未健全和完善

在国外,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还是一个空白,最多也只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补充。在西方,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而且越来越有影响力。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本身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教材体系差异较大,专家学者都从自身的理解来编写教材。杨干忠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等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卫兴华和张宇合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对外开放和中国发展道路等方面阐述我国的经济理论;白永秀、任保平主编的《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从宏观体制、微观体制、运行机制、运行场所和运行环境等方面阐述我国的经济理论;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是一本大部头的教材,里面几乎罗列了所有的经济学问题,包括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以及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经济问题及今后的出路等问题,作者主要从经济转型与体制选择、经济主体与微观经济运行、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增长与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我国转型期的经济问题。在这些教材或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一家之言。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基本的体系和框架是不变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仍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深化。

2.西方经济学的冲击

在西方,经济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时间,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能用严谨的推理和实用的论证分析很好地描述和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它的很多理论也仍然借用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毕竟我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实践和理论也不例外。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运用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3]。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系统地、逻辑地传授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和信息,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授法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教书”和“育人”的有效结合,育人是基础,教书是手段,所以在讲授的同时,也应该时时在育人[4]。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或者学习的积极性会减弱,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此种方法时,一定要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便风靡全球,这说明案例教学法的魅力所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教师确定研究主题,鼓励学生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过程[5]。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法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提出问题。比如在讲授个人所得税相关内容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个人所得税是应该提高还是不变,如果提高,那么起征点应该是多少,等等。(2)分析或讨论问题。学生根据所学的相关内容,积极分析或讨论个税是保持不变或是提高以及如何提高,在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也有同学进行反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讨论,思路渐渐清晰,学生的兴趣也得到提高。(3)解决问题。通过前面的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分析或讨论,学生基本上有自己的结论。最后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提高,起征点在3 500元比较合适。他们的结论跟国家最后的起征点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研究性学习方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与成熟,相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在我国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教学方法也会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晓鹏,曹长灿.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8).

[2] 张为民.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