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3 15:10: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1

中图分类号:G812.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种国内外体育赛事、新闻、明星已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全民健身”“校园足球”计划的提出与实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视。由于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群体,世界观、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对传播媒体的受众度较高,因此要把握好时机,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积极作用,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当中来提供有效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体育态度可以影响体育行为,青少年在大众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的影响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青少年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这种主动的意愿要比被动的接受更能让人持之以恒,青少年一旦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去,就会对运动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定时定点的锻炼习惯。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魄,提高体质健康,同时也可以达到愉悦身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

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消极影响

(一)体育社会问题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体育比赛和大众传媒也无一例外。体育发展的速度越快,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在竞技比赛中,世界比赛中的兴奋剂问题、球迷骚乱问题、运动员资格作弊、裁判黑哨以及国外比赛中的种族与性别歧视等尤为普遍和突出。这些不道德的体育行为会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体育的理解容易产生偏激和片面的理解,在理解不道德的体育行为之后容易产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厌倦的心理。此外,大众传媒的夸张报道会歪曲青少年的观念,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纷纷学习和效仿,不利于青少年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二)对体育明星的盲目崇拜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青少年对体育明星的崇拜对自身的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盲目的崇拜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竞技比赛中,伴随着胜利者的欢呼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失败者的愤怒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从而引发暴力行为。而这些负面新闻将会以很快的速度被各种媒体所爆料,而这些负面新闻的报道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一些心理亢奋的青少年在视觉和暴力的渲染下会很容易失去自我和方向。

三、正确利用体育传媒的策略分析

(一)加大体育信息传媒力度

研究表明,大众媒体尤其是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较大。青少年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原因是了解国内外体育动态和为了调节与丰富课余生活,同时也是体育爱好。通过这种方式,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很多的体育知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力度,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及时地、生动地向青少年传播体育信息,从而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而体育信息的传播量的不断增多,传播内容的扩大和丰富多采,必将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长知识,增强体质,调节和丰富课余精神生活,产生更大的作用。

(二)大众媒体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呈现出普遍性、大众性、实用性。上到老人下到小学生,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有获得社会资讯的手段,大众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报道有关于体育赛事、明星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于一些包含暴力、血腥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以及违和谐的内容坚决不传播、不报道。这就要求大众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的过程中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节制,避免对青少年以及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大众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一些优良的体育社会现象更多的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不断净化竞技体育环境。新闻媒体的工作也应该严格遵循职业道德,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有选择的将体育信息传递给青少年,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青少年属于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不良信息的传入以及对体育明星的过度崇拜都将会对青少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大众媒体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避免报道一些负面新闻,青少年自身要学会自我调节,自觉屏蔽不良信息的传入,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璐扬.体育媒介社会化对青少年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2015.206

[2] 陈天仁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2)

篇2

1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影响

首先,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不可替代,具有倡导社会生活的理念、个人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作用,对社会个体追求真善美有积极影响。同时,在社会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其他宣传方式,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名师讲解、名家授课等等,甚至具有积极引导功能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些类型的社会教育方式对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有较为清楚的认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其次,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目前,大众传媒可以借助角色示范,为人们提供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正确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及行为规范等。大众传媒视野中的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对现代人的观念、生活态度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影响十分深刻,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的形式倡导亲情、关爱、忠诚与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

2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负面影响

首先,所采用的宣传与引导方式存在误区。从当前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来看,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导致主流价值观边缘化。一些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过于教条,艺术表现形式不当,过于简单,语言乏味,受众接受难度较大。

其次,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不清。当前,大部分大众传媒在对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一些节目在宣传过程中核心思想混乱,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引导受众价值观导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次,新兴媒体的涌现使价值观念引导存在误区。近年来,影视传媒迅速兴起,在引导与塑造社会价值观念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朝着反向发展。尤其是现在的电视剧泛滥,有些电视剧不仅没有发挥积极正面作用,反而使得下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出现误区。

最后,低俗媒介不断涌现。这一现象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现在,一些媒介已经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为了吸引受众而采取低俗方式,影响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使受众接收低俗趣味的内容。

二政治观念形成中大众传媒的作用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间沟通的纽带。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第一时间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及时地将精神传达给社会大众,使其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加了解,拥护党、热爱党。在国家发生突发事件过程中,大众传媒是大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传媒要发挥最大的力量让公众了解到突发状况的信息,及政府对这一事件采取的对策等等。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与新信息,对已经确定的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与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确保传媒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维持政府的良好形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所谓的政治民主,就是要确保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畅通,可以及时地沟通。现代政府要确保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及时地了解政府信息,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政府要对公众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同时,公众也要对政府制定的政策有较为清楚的了解,看其是否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能否为自身的生活带来实惠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效地为公众传递了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有效平台。所以,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与公众间能否实现高效互动。

三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功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因此,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下面就对大众传媒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正面教育意义

首先,现代化的传媒方式使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丰富,知识面与想象力也得到了拓展。相较于传统教育,现代化教育的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途径也变得更加丰富,教室、书本、电视、网络,尤其是网络在今天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兴教育途径的多样化为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奠定了基础,也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给孩子们展现了更加丰富的生活图画,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先进的媒体设备、现代化的媒体理念都为青少年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孩子们掌握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知识。

最后,传媒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的时代特色日益浓厚。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价值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自我情结十分浓厚。自我不一定就是贬义词,在很多时候自我意味着的是独立,这是现代社会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的青少年有自己的价值观,对时尚与娱乐有自我的认识,在对待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自己独特的语言。现在这一代的青少年在处世及消费理念上与上一代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尊崇自由与独立,对自我的选择更加坚信。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代的青少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竞争需求,他们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的展示,在社会发展中独立地开拓出新的道路。

2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走向。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了盈利而制作,庸俗化、娱乐化、平庸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被奉为潮流经典,被认为是时尚。一些具有哲理性、深刻且崇高的内容被渐渐地遗忘在角落,乏人问津,即使有受众,也是寥寥无几,成为所谓时尚圈之外的内容。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现象日益突出,而新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诸多压力和问题,对其认识毕竟有限,同时鉴别能力不强,看见新鲜的事物出于本能就会以模仿为主,这必然会导致不良的问题出现,很多孩子不良习惯都是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形成的。最为典型的当属现代的青少年相较于学习更加热衷攀比、炫富、消费,喜欢在同龄孩子间彰显自己的富有。现在的青少年中攀比风十分严重,导致中学校园的奢侈风气日益浓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受到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问题,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对此,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减少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

首先,商业运作的模式影响青少年对时尚的认知。现代孩子对时尚都有自己的认识,与父母及爷爷奶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商业运作融入到大众传媒中,导致青少年对时尚的追求出现误区,使现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观念出现误区,认为奢侈就是时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现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次,商业利益驱动下使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出现偏颇。现代孩子的审美观念长辈们非常不认可,认为很多内容低俗且庸俗,这是商业利益的驱使导致的。商业氛围的熏陶下,孩子对世俗文化的宣传认知出现偏颇,审美情趣发生问题。从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情形来看,低俗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不够重视,通俗轻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盛行,相较于深刻的哲学,他们更重视浅显直白的文化,他们更加钟爱直观形象的接受。现代孩子似乎回到小人书时代,更加钟爱看图说故事,这成为他们最喜爱的阅读方式,在某些时候,文字变得可有可无,这对现代青少年文学素质的提升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最后,恐怖文化的盛行使青少年暴力升级。在某段时期内,警匪片、恐怖电影、宫廷争斗戏盛行。尤其是在台湾、香港的电影盛行的时期,武打片、功夫片、警匪片充斥荧屏,青少年每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的场面,触目惊心,尤其是随着特技技术的改进,电视剧中的表演手段更加多样,青少年受到这样的视觉冲击,在长期的熏陶下,他们的欣赏眼光就会出现误区,将一些负面人物当成崇拜的对象,将恶霸作为偶像,甚至认为黑社会是理想的发展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类影片仍然十分受宠,由此可见,现代的青少年在教育中理想已经偏离,从青少年犯罪记录的统计来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刀枪相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引起每一位家长的重视。

3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引导作用日益明显,但是为了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强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要增加积极内容的宣传,树立正确的宣传理念,在青少年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文化宣传,都要以积极的引导与倡导为目标,使现代青少年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独具个人特色且与社会时展相一致的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辉.浅谈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09(5).

[2]杨晓明.四书五经现代版[M].成都:巴蜀书社,1996:1-2.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9.

篇3

大众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积极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又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带来了消极影响。

《非诚勿扰》上拜金主义的言论博人眼球,“凤姐”、“芙蓉姐姐”在媒体上四处卖丑却名利双收,各种“艳照门”屡屡成为网络搜索热词……当前,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是泛娱乐化倾向严重。问题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几乎一切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文化正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其次是低俗化的炒作影响恶劣。市场化的大众传媒为追求商业效益而迎合一些庸俗消极乃至不健康的思想潮流,有些文化产品所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混乱,甚至已屡屡触及社会的道德底线,颠覆着传统观念。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突出的特点是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富有朝气和理想,同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求新事物,模仿能力强。但是,青少年因为知识结构不完善、心理发展有偏差、价值观念尚不稳定,以及阅读能力、社会阅历、情感特征有局限等诸多因素,对信息真伪、道德是非的鉴别能力较弱。

在高度“媒体依赖”的时代,青少年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生产的低俗化的文化产品,影响了青少年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使青少年的成功观具有利益驱动性且急功近利,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拜金主义的取向。

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作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已经成为青少年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其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使用大众传媒、对大众传媒的批判三个部分。

媒介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合理、积极地运用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我认同能力”及“公民意识”,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在欧美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已较为成熟,但在我国大陆地区则起步较晚。

篇4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

所谓“大众”指的是大规模的、人数众多的,“传媒”指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大众传媒可以定义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面向为数众多的受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1大众传媒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目前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传播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再是少数人的垄断性的信息获取,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适化的媒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影响

大众传媒不仅遍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对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铺天盖地、随手可得的报纸书刊的出现,迅猛发展、随处听得到的的广播节目的崛起,缤纷多彩的电视荧屏以及包罗万象、日渐庞大的网络系统的诞生,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空间,深刻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其中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语文学科的学习影响较为显著,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 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积极影响

1.大众传媒拓展了中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视野

阅读对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要求来看,阅读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与生活不可缺少的语文能力。中学生首先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提高写作的技能,甚至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学生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的便利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扩大阅读量。报纸、期刊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等,这些无处不在的媒介,方便学生们随时阅读和获取信息。随着电子图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购买电子图书进行阅读,方便携带,随时可以阅读。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大众传媒实现了人们观察和了解社会和生活的愿望,也帮助青少年们不断拓展了阅读视野。

2.大众传媒丰富了中学生的写作素材

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写作文他们就犯难,作文成了中小学的教学中的“老大难”。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接触社会相对较少、经历比较简单,在写作文过程当中,缺少一定的生活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较为平淡,不够深刻。在当前的大众传媒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以及互联网等观察和了解社会和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报纸是人们了解世界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报纸记载的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大小小事,记录的就是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通过翻阅报纸不仅可以了解生活,而且还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另外,各种电视访谈节目、新闻广播、电影等都取材于生活,看节目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从一些有特色的电视节目中获取生动真实的素材用于写作,当前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已经很明显的在趋向于生活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中高考考试的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呈现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大众传媒,他们大多数是时事新闻或社会热点或网络热点话题等等。结合中高考作文考试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中学生需要关注社会生活,需要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认识。

(二)大众传媒对中学语文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想象力

在当前社会,许多文学经典作品被搬上大银幕,以影视的方式呈现,这种视听盛宴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学生阅读和快速的了解一部作品,但是同时也限制了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些以电视电影等媒介方式出现的文学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扩大知名度的作用,但是这些 “先入为主” 的作品内涵也影响了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阅读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不能对文学作品的本来意义进行必要的理性判断,甚至一些影视作品是在原来文学作品上进行改编的,这样会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

2.大众传媒颠覆了中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方式

传统意义上,中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学校的课本、家里的期刊杂志和书籍,然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及数字阅读市场的展开,一场“阅读革命”暗流涌动,即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比拼。电子阅读展现的是动态的文字、鲜活的图片、优美的语音、超大的容量、小巧的设备等等,这些各种便利条件和新颖的阅读方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快餐式阅读”文化的兴起。在这种趋势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浮躁的情绪和闭塞的视野。长久发展下去,不仅会使青少年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退化,甚至会慢慢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严重的还会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

三、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新的事物不断的产生,新媒体时代的出现虽然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如果把握住了该机会,充分的利用其特性,融入到语文的实际教学当中,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需要其以语言教育为本位,尽量将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了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 减少网络语言的冲击。只要选择正确合适的教学模式,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焦培军.新媒体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趋利除弊[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7).

篇5

一、大众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他们释放情感和娱乐放松的渠道之一。青少年很容易接触传媒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传媒也由此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青少年产生着魔力般的影响。当然,在吸收传媒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青少年也在任由传媒中的消极因素对其价值观念产生着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正在校园之外对当代青少年实施着另一种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由于传媒先天所具有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塑造甚至超出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尤其是大量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学校教育,这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1.暴力内容滥用淡漠了儿童的生命观

当前的大众传媒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显然,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能力较弱,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再加上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长期接触暴力内容的青少年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受害者日渐麻木,以致容忍社会暴力的层次逐日剧增,逐渐造成青少年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暴力内容往往带给青少年一种幻觉,使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严重者则诱发攻击甚至暴力犯罪。

2.低俗娱乐节目降低了儿童的审美观

虽然各类休闲娱乐内容有助于生活在快节奏之中的人们实现某种精神调整和心理恢复,但部分低俗娱乐内容所呈现的不良倾向对青少年产生着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使传播产品更多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娱乐气息浓郁的商业活动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娱乐传媒内容往往异常粗糙,格调不高,直接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3.不恰当的传媒舆论模糊了儿童的道德观

大众传播有时是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而且,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更需要正确的社会导向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是,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媒在日常的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忽略正确舆论导向的实例还是很多的。例如:鼓吹“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观念,将人们引入萎靡、颓废的精神状态,宣传对私欲的渴求,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对实用主义的信奉,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等。这些不健康的舆论与强化道德力量的功能背道而驰,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特别是会模糊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4.儿童本位缺失抹杀了儿童的主体性

一些媒介过于强调“教化”功能,忽视未成年人课业压力之余寻求轻松、趣味和新奇的阅读心理。儿童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化的过程。他们主要通过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认知技能和行为规范等,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行为和评价系统,正确评价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以及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角色,并初步形成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来进行和完成的,大众传媒现在已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看到的是成人社会的自私和成人传媒对儿童的专制。而这种伴随儿童成长全过程的不民主,是对儿童自由天性的压抑。

如何回避大众传媒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伤害?如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涵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在加强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同时,各类媒体都应该把向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培育、发展为青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媒介产品,开发好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分众传媒,这是必然之路。

二、儿童传媒的特殊功能

儿童传媒是直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的传媒。党和国家对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非常重视,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有着明确的内容要求。尤其在商业意识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强化儿童传媒的特殊媒介功能,对于构建品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面道德引导功能

儿童传媒是以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旨在丰富儿童的文化知识,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生活。要符合儿童对丰富知识的渴求,符合儿童对多样人生的向往。社会赋予媒介的使命在于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儿童传媒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传媒既需要寓教于乐,又不能放弃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更多地倡导行业自律、提升文化品位、体现人文关怀。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儿童传媒,应树立青少年意识,为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内容,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和更好地促进其社会化。为青少年精心选择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媒介,给他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赋予媒介更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质与思想内涵。

2.全面社会教育功能

儿童传媒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相媲美,甚至超过大众传媒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儿童传媒能随时且迅速地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传媒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儿童传媒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他们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狭小的认知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传媒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儿童传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3.传递有益信息功能

据中央电视台2003年做的一项“儿童与电视”调查显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占70%,为了放松一下的占15%,为了玩的占8%,其他占7%。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儿童传媒不仅在内容上是超容量的复合体,在样式品种上也是超越任何文化形式的复合体,有效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儿童传媒向儿童输送百科知识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他们意志品性、兴趣爱好的培养。儿童媒体提供的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的文化,对他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4.符合儿童需要功能

儿童传媒要立足于儿童,着眼于发展。因此,儿童传媒要具有多融性,不光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和思想性,并且这种多融性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对应儿童的年龄、心理、认知、思维特点,形式上要丰富多彩、新奇有趣,并能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培养儿童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兴趣。要避免“成人化”,不能根据成人的需求、期待和愿望及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来确定儿童传媒的内容。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缺乏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求的真正内容,就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5.提高文化品格功能

对于传播媒介,大众的需求是其命脉,赢得受众的青睐、提高受众面、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自然是媒体首要的选择。但作为儿童传媒,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应该引导更多儿童传媒人的思考。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品格对于儿童成长的长远发展意义。应当承认,当今的传媒人为了创新,费尽心机地策划,甚至沉迷于花样翻新、搜奇寻异之中,标新立异,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娱乐效果。真正的娱乐是没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的,它所要满足的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需要。它使人原本紧张的身心得以缓解和松弛,是对人的生存中的强制性劳动的一种调剂和补充,是保持人身心平衡的重要途径。娱乐性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现状和艺术审美规律的基础之上,用艺术再现人们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还体现在文化层次的角逐上,反映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则尤为深刻。例如: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身所附带的不仅仅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附带着意识形态价值。发达国家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强势文化的姿态掌握着话语主动权,将本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对外输出,这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使得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威胁。当前很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片及卡通形象,就是国外强势文化的代表,渗透着异国的价值观念,中国儿童在喜爱并接受它们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它们所蕴涵的附加文化价值。儿童传媒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培植上下工夫,真正成为向儿童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

6.情绪释放宣泄功能

儿童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属于自己的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的疑问、忧虑、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使他们拥有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够被社会注意,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能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其心理平衡。通过儿童传媒这样一个渠道,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篇6

近年来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每况愈下,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从事足球运动人数所占人口总数比例太小,尤其是青少年的足球人口,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年至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仅只有5万多人。[1] 导致青少年足球参与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因素不能不说是一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家长又是家庭中支柱及最主要的成员。家长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目前中国社会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与收入成正比,其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就相对稳定,收入也就相应增多。有关调查显示,干部、白领职业身份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程度上明显要小工人、私营业者职业教身份的家长。这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和体面职业的家长,其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对抗性强、易受伤、竞争激烈的足球运动,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利用时间来学习,考取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个体面的职业或从事一些危险性小、对抗性不强的,能对将来生活、学习有一定帮助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对于工人、私营业者的家长来说,因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生存技能少,收入不多或不稳定,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兴趣也就相对开放些。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从事职业足球运动来改变家庭生活水平和个人命运。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却无法接受系统、正规的训练,往往只能望球兴叹。

此外,家长的足球意识对青少年参与体育亦有重大影响。按照社会学的原理,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这一特殊的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是任何其它社会组织所不能替代的[2]。通常情况下,家长对足球运动是否喜爱,可直接影响到其是否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

2.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体育意识、社会价值取向、教育制度、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亚环境等。

儒家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流,在中国社会有很高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对学习文化知识是推崇至极的,同时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下等人从事的工作。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主流思想上已占据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其为准则来评判事情的好坏,所以“重文轻体”的思想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中还是占领大部分人的头脑中。作为青少年的家长或亲属,他们是生活在这种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有个体面的职业。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体育运动。

有关调查研表明,当前影响中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业的压力[3]。这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时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官本位”,“崇官”、“求官”、“惧官”的文化价值取向仍有广泛的存在;同时,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仍起着一定的作用[4]。高考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依据,书本知识就成了选拔人才的主要尺度,许多学生不得不埋头于书本,做着永无止境的功课,很少有时间、有条件去进行体育活动。目前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参加全市、全区统考,或参加全国升学考试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必然结果,迫于升学压力,各科教师不约而同地都采取大量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的方法,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日常学习与寒暑假无不是如此。这使得可用于从事足球运动的闲暇极为有限。

此外,当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假球、黑哨、、罢赛、打人等”不正之风蔓延,致使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兴趣逐年下降,进而远离足球。

3.大众传媒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也不例外,自然地会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产生影响。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青少年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有关调查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媒介让他们了解到足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电视观看足球现场比赛,对培养足球方面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可见,媒介对传播足球信息和足球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青少年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青少年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中国足球明星或者是外国足球明星等,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作为家长来说,大多数人对大众传媒对孩子在体育方面的影响力是认可的,应多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学,有针对性地通过球星榜样作用,来培养孩子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青少年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青少年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4.伙伴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伙伴群体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体使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又以群体规范约束其行为。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又是青少年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大量研究表明态,青少年受伙伴群体的影响而参与足球运动占较了相当大的比例。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对在同辈群体中被认同特别看重。在小学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乐于在同辈群体中寻找朋友和合作伙伴,朋友之间的兴趣爱好往往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有同样爱好的孩子,不用其他条件,就能成为好朋友。作为家长来说,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应支持年龄和性格相似的伙伴群体共同参与足球运动,以达到使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伙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较为重要。

综上所述,家庭、社会大环境、大众传媒、伙伴群等因素均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有较大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到我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发展。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足球运动的普及率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系统推进,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参考文献

[1]杨一民.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主要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O7(1):33-35.

篇7

近年来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每况愈下,令人痛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从事足球运动人数所占人口总数比例太小,尤其是青少年的足球人口,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至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5年至2000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仅只有5万多人。[1] 导致青少年足球参与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因素不能不说是一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而家长又是家庭中支柱及最主要的成员。家长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目前中国社会中,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与收入成正比,其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就相对稳定,收入也就相应增多。有关调查显示,干部、白领职业身份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支持程度上明显要小工人、私营业者职业教身份的家长。这是因为具有较高学历和体面职业的家长,其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对抗性强、易受伤、竞争激烈的足球运动,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利用时间来学习,考取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个体面的职业或从事一些危险性小、对抗性不强的,能对将来生活、学习有一定帮助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对于工人、私营业者的家长来说,因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生存技能少,收入不多或不稳定,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兴趣也就相对开放些。甚至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从事职业足球运动来改变家庭生活水平和个人命运。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却无法接受系统、正规的训练,往往只能望球兴叹。

此外,家长的足球意识对青少年参与体育亦有重大影响。按照社会学的原理,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这一特殊的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方面的功能是任何其它社会组织所不能替代的[2]。通常情况下,家长对足球运动是否喜爱,可直接影响到其是否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

2.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体育意识、社会价值取向、教育制度、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亚环境等。

儒家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流,在中国社会有很高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对学习文化知识是推崇至极的,同时也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下等人从事的工作。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主流思想上已占据几千年的历史,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其为准则来评判事情的好坏,所以“重文轻体”的思想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中还是占领大部分人的头脑中。作为青少年的家长或亲属,他们是生活在这种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不受这个思想的影响,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有个体面的职业。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体育运动。

有关调查研表明,当前影响中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业的压力[3]。这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与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时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官本位”,“崇官”、“求官”、“惧官”的文化价值取向仍有广泛的存在;同时,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仍起着一定的作用[4]。高考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依据,书本知识就成了选拔人才的主要尺度,许多学生不得不埋头于书本,做着永无止境的功课,很少有时间、有条件去进行体育活动。目前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学生参加全市、全区统考,或参加全国升学考试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必然结果,迫于升学压力,各科教师不约而同地都采取大量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的方法,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日常学习与寒暑假无不是如此。这使得可用于从事足球运动的闲暇极为有限。

此外,当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假球、黑哨、、罢赛、打人等”不正之风蔓延,致使足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兴趣逐年下降,进而远离足球。

3.大众传媒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传播媒体的影响,青少年也不例外,自然地会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产生影响。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青少年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有关调查表明,有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媒介让他们了解到足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通过电视观看足球现场比赛,对培养足球方面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可见,媒介对传播足球信息和足球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青少年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青少年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中国足球明星或者是外国足球明星等,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作为家长来说,大多数人对大众传媒对孩子在体育方面的影响力是认可的,应多引导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学,有针对性地通过球星榜样作用,来培养孩子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青少年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青少年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4.伙伴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

伙伴群体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群体使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又以群体规范约束其行为。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又是青少年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大量研究表明态,青少年受伙伴群体的影响而参与足球运动占较了相当大的比例。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青少年对在同辈群体中被认同特别看重。在小学这个年龄阶段,他们乐于在同辈群体中寻找朋友和合作伙伴,朋友之间的兴趣爱好往往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有同样爱好的孩子,不用其他条件,就能成为好朋友。作为家长来说,应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为了使孩子身心健康,家长应支持年龄和性格相似的伙伴群体共同参与足球运动,以达到使青少年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伙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影响较为重要。

篇8

㈠ 时尚文化的内涵

1. 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元素。“大众文化是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流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它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及消费需求,而时尚意味着消费潮流……当追逐时尚、追求时髦不仅成为诸多大众的消费需要,甚至成为他们的生活乐趣乃至精神寄托时,大众文化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机制――时尚文化。”时尚文化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性质和表现形态。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时尚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或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它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人对特定的观念、行为、语言、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与追求,并使之在短时间内成为整个社会到处可见的现象。时尚文化就是带有时尚色彩的文化,包括人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以说目前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嘻哈文化、偶像崇拜文化、酷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广告文化等应都属于青少年时尚文化的范畴。

在社会学理论中文化具有社会化的功能,即文化能塑造社会人,并且不同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人。青少年是学生群体中的主力军,总体上看,青少年是作为社会的未成熟者出现的。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位置并不相同,从而导致社会地位差异,进而使他们的行为也有所别。所以,时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㈡ 时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

时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是消费、青少年和大众传媒。消费是商业动机的力量,事实上,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与以往的文化相比,大众时尚文化具有强烈的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时尚文化的追随者是时尚与流行的主体,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时尚有着极度的敏感。发生在前后两种时尚相互的竞争,加上传媒的双向推动,二者共同促成了时尚的快速消亡与更新。而这种消亡与更新成为时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大众传媒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的同时,时尚对传媒有着一种深刻的依赖性,同时大众传媒又是促进消费的催化剂,而青少年是时尚最敏锐的察觉者,所以三者间互相关联,时尚文化的持续升温与消费、青少年以及大众传媒这三个要素紧密相关。

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㈠ 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促成其心理的成熟化。积极健康的时尚文化可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以体育文化为例90年展起来的玩呼啦圈、旱冰等,以及现今的健康街舞、跆拳道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青少年在体育锻炼的同时缓解了课业的压力,改变了枯燥的学习生活状态。

2. 加速了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社会学中文化有塑造人的功能,以及能促进人的社会化。青少年在接触时尚文化的同时也触摸到了时展的脉搏,这样使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更易适应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反之,个体的能动性是个体社会化的特征之一。作为一个社会角色,青少年不仅是被动的接受时尚文化,还主动的创造着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3.扩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把社会各部分连接在一起,联系在一起。所以,时尚文化也连接了社会中各个相关部分,尤其当时尚文化与信息网络相结合,世界的信息触手可得,这样便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且异质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如此,青少年可以公正包容的看待不同文化,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生存空间,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和娱乐需求。

㈡ 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消极影响

1.时尚文化易导致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时尚是一种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的扩张,制造或追逐时尚是为了求新求异,张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显示自己独特的生活品位。时尚文化的这个特征正迎合了青少年阶段的心理需求,易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青少年伙伴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会迫使个体在认识和行动上与众人趋于一致,心甘情愿地追逐时尚。于是,易造成他们自我判断价值标准的混乱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膨胀,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逐渐在人生价值目标上迷失了自我。

2.时尚文化易培养消费为主的观念

作为时尚文化其一基本要素的消费,也会时尚文化流传的载体。因此,时尚文化强烈的商业和消费性质使得某种商品暗示着人的身份、地位乃至品位等,将人们的消费观念导向一种品牌消费或符号消费。时尚文化作为消费文化,其文化产品本质是商品。为了促进消费,时尚文化利用华丽耀眼的包装吸引眼球,推崇消费至上的理念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在此影响下,青少年认为名牌是最大的时尚,通过名牌可以获得认可和推崇,他们把这种消费看作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于是,青少年不稳定、不成熟的心理特征使得青少年无论是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都极容易受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侵蚀。

3.时尚文化易阻碍健全人格的发展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梧并遵守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从而达到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青少年阶段是人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阶段。例如,时尚文化中的娱乐性在大众媒体的承载下表现为对时装、休闲、娱乐的青睐。为了追逐时尚,一些青少年就会极力按照社会上的流行模式,盲目模仿,易忽视内在素质的修养。另外,在时尚文化的对比下,青少年容易产生“偶像效应”而贬低自己的价值形成自卑的心理,对社会化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迷乱了。健全的人格要求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时尚文化产品往往摆脱不了商业化的包装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气息。如果青少年长期耳濡目染地接触时尚文化的消极面,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自我辨别,终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时尚文化下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青少年正处在人发展的特殊转型阶段,美籍裔心理学家K.勒温将青少年称为“边缘人”(Marginal man),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全感、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靠自己的文化来对抗成年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种安定感。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学生扮演的并非只是单方面的角色,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我们要必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怎样科学有效的“干预”青少年的发展。

㈠ 家庭教育

1.童年是德育教育的启蒙时代。家庭是人类降临后社会后遇到的第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并在人类社会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首要的角色。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概括家庭是“培育人性的最初场所”,个人的人格特征,爱和帮助等利他性道德规范及情感体验都来自家庭的培育。所以,孩童时代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人类社会化良性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工程,家长首当其冲负有重任。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如勤俭节约、朴素、勤劳等,这些似“落后”的传统同样是现代人需要秉承的。家长用正确的爱引导孩子如何辨别高尚和低俗,养成高尚的情操,高尚的道德是青少年分辨时尚文化的度量衡,使他们可以分辨时尚文化中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倾向。当然,这对家长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并且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2.平等对话是沟通的基础。在平等对话中引导青少年应对时尚文化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可能呈现的单项、不平等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青少年叛逆、不合作的性格。而时尚文化正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作为社会成员,青少年需要和家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其追逐时尚文化时,基于他们特殊的心理状况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引,甚至可以将一些问题解决在其萌芽状态。同样平等对话的前提是家长应当了解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特征,以及时尚文化的负面影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培训班、相关书籍和教育专家讲座了解与孩子们沟通方式。

3.优质的家庭文化环境是保障。就如上文所提到过,在社会学理论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同样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优质的家庭文化环境尤其能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家庭文化当坚持主流文化的正确导向,在此基础上营造健康、温馨、快乐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应该成为家庭文化的主色调,因此,对于在这样的家庭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时尚文化中的错误的价值观念是不难被他们察觉的。

㈡ 学校教育

1.德智并育,更新教育观念。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同等重要,要避免发展出现失衡。因为,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在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的基础上,才能突破自己认识的局限,实现全面发展。学校是孩子们经过家庭教育的初凿后接受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场所,应当理性的审视时尚文化,走近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所需所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参与青少年文化时尚活动。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学生是以角色身份将占据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群体,学校所以当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他们的思维局限在自我的世界。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多元文化融合。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极大的帮助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根据青少年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更新青少年文化表现手法,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意图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新颖时尚、活泼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阵地。另外,利用网络载体促进多远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和合作与创新中提升能力,使得校园成为探索和孕育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智慧的场所。

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在追逐时尚文化的过程,有时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出现才致使后来消极的影响。生活、学习中,青少年学生们渴望被理解,渴望交流和倾诉。老师应当在家长的配合下指导青少年正确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矛盾。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热线,在注重青少年隐私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以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群体。学校也应当配备专职的心理老师,同步陪伴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蚀。

㈢ 社会教育

1. 政府监控,规范时尚文化的发展。社会当鼓励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先进影视文化作品的创作,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其次,从立法上完善传媒法律法规,如广告法、影视审查法、分级播放制等,对违规的传媒制作、发行和传播者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良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氛围,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政府加大物资投入,建设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深入社会,接受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教育提供素材。

2. 加强传媒的监督和自律。大众传媒不仅是时尚文化的三要素之一,同时也在青少年社会教化的执行者之一。大众传媒在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教授技能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有专家研究表明,暴力节目和人的侵犯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媒体要不仅加强自律还有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实现影视作品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主流文化为指引,发展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大众传播媒介应正确引导社会时尚,肯定积极的时尚文化,对消极颓废等社会时尚的典型形式应进行坚决的批判。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来预防网络传播中的不良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打造健康的媒介平台。

㈣ 结语

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中,青少年中的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少年乃至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让青少年回归传统是不现实的;同样,让他们全身投入时尚也是不负责任的。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如何正视时尚文化的渗透,将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认同引向合乎理性的方向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俊萍.论时尚文化和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4.

[2]闫超栋.解读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66-167.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咏梅,宋超英.社会学概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上述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使价值观形成的偏差,这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极为不利,甚至受到国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危机关系民族的兴衰。

(三)信息鉴别能力较弱。根据之前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非常之大,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网络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网络用语、火星字、口号等。青少年热衷于互联网是因为它所存在的特性,但是这个特性也导致政府和社会无法完全的对其进行监管,许多国内外网站上出现虚假信息,暴力、内容,而部分青少年因为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信息鉴别能力较弱,没有能够抵挡住这些诱惑,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这些都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使其道德观念变弱,所以,在转型期,大众传媒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提高青少年信息鉴别能力亟待加强和重视。

二、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人社会化过程殊并且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青少年的社会化渠道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媒” [1]。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化基本通过这些渠道接受影响,并且经过自己的内化,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为社会人。

(一)社会变迁的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不能离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所出现的变化、调整使社会和成年人的观念意识很大程度上发生改变。青少年正在心理成长时期,他们热衷于追求新的事物和人,但没有必要的是非判断能力做基础依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整的树立,转型期社会的变化对青少年社会化造成了极大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些却是消极的。如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关于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理解上,有25%的人表示赞同,关于捡到财物后该如何处理时,大部分人选择了占为己有,认可“拾金可昧”,这些要放在20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从本质上分析这些变化都是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因此,可以肯定,转型期的社会变迁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据统计,平均每个青少年一天至少在家里生活12个小时,因此,家庭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巨大,对青少年,父母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从婴儿开始,父母、家庭就已经在发挥影响作用了。和学校影响不同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就是说家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其社会化的帮助、促进上面。在家,青少年通常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吸收来自父母的影响,并且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当他们开始感受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压力,就开始尝试着扮演社会要求的相应角色。可以发现,女孩的着装、说话方式开始相似于她??母亲,男孩则模仿平时父亲的行为,这些情况在国内外都的到了验证,即使有些青少年会因为叛逆等因素的影响拒绝承认父母在家庭里的权威地位,但这一切也不会让他们潜意识里的模仿行为停止。可以发现,青少年的许多言行举止都显现着他们父母的影子,例如,在教师家庭成长的孩子,其谈吐普遍要比优于其他人,而离异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有着对婚姻的害怕,虽然20岁以后,青少年会在空间上和父母疏远,但孩童时代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上存在下去。父母、家庭是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青少年社会社会化的天平称上,父母的职业、教养,夫妻关系、举止、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未来期望和设想等等都是极重的砝码。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是继家庭后青少年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学校也肩负着帮助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的重要任务,青少年在老师带领下,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当前在学校里存在着学生们自有的文化,学校作为一个受政府控制单位,因为他们育人方式过于理性和强制性,导致有些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排斥心理,学生对学校、老师产生了反感。自我信心膨胀,随着人数的增加,这部分青少年自发的组成了一个组织或者形成一种文化,这些会对学校传播主流文化造成极大冲击。另外,由于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功利化,学校教育功利化趋势也特别明显,特别是中学里,学校、老师为追求升学率,对青少年进行应试教育,对学生应用能力、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的培养有所忽视,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中学的政治课有的被代替有的被取消,造成学生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社会的生活不相符。这些误区最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培养出许多试卷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个。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年龄、地位、志趣、性格、习惯都非常接近并常在一起互动的人结成的非正式群体[2]。转型期,同辈群体已发展成为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影响的一股重要力量,青少年的心理还不够成熟,缺乏经验。青少年的社会化是循序渐进的,在这段时间,青少年尚未转化?樯缁崛耍?但却因为社会对于他们的压力,逼迫青少年去扮演这些角色,他们需要有一个地方去扮演,在同学朋友之间,他们可以自由的担任着许多角色,最后从这些中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同辈群体对其社会化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中发生的。在和同年龄段个体的交往中,每个青少年都不会有所束搏和紧张感,因为这里没有上下之分,大家地位平等,可以自由参加活动,选择同伴,大家畅所欲言,尽情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间关系,成为朋友。同时,在这里,有大家默认的游戏规则,每个成员要遵守它,也会尽力的去维护它,这些内容有的和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相符合,有的不符合甚至相违背。成员们还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做人信条、发型等等,而这些细微的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不小的影响。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115-01

在社会化研究中最受重视的研究内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而是它的影响因素。对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因素论到系统沦、模型论的发展的过程。当今的几乎所有社会化理论都承认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是在生物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完成的。传统的社会化理论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化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有:文化环境、家庭、学校、同伴团体、大众传媒。以下我们就从这几个传统因素的新变化入手分析一下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新因素。

一、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一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大量的外来文化因素涌入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奉献和社会责任等观念受到冲击,讲求个人自我价值,注重物质追求,实利主义等多元化的人生观、道德观影响着社会,这些带有明显不同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经济观念对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之后更多的注意也就被投向了精神世界,因此当代的青少年在物质满足,精神富足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化,这也是促成社会化新特点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因素

在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诸多因素中有两个的变化是最剧烈的,其中之一就是家庭因素。这一因素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家庭结构的变化。自从70年代末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所谓的“核心家庭”,也就是两个父母加一个孩子的家庭,成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家庭环境,这种家庭的特点是:结构核心化、功能简单化、关系平权化。这些特点造成了受化者与施化者互动频率提高,受化者的中心地位得到增强,施化者的心理及行为负担增大的种种表现。

家庭因素变化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亲子沟通上。已有研究表明,很多青少年感到与父母沟通存在困难和问题,青少年与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缺乏沟通,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这一问题虽然不是现在才出现但是有加剧的趋势。近些年,时有亲生子女将父母残忍杀害的报道见诸报端,这些案子虽然只是个案的性质但是仍反映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会有十几岁的孩子杀害父母这种事件的出现呢?无疑这是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相联系的。父母由于繁忙没有时间关心孩子,与其进行沟通,有的甚至将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由年老的父母或是保姆,这些导致了两代人在感情上联系的淡漠。这种淡漠近一步的加剧了亲子间的沟通不良。

三、学校因素

传统的理论认为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在儿童进入学校后的10余年时间里,学校生活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担负着传授社会生活知识,传授行为规范,灌输价值观念,培养理想目标的职责。也就是说在过去学校充当着社会化中传授社会规范的“权威”的身份。但是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学校的权威性正在瓦解。这种瓦解来自于两方面,首先,就目前的教育政策来说学校的教学目的不再是创造同一型号的社会人,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被更多地强调出来。学牛们被允许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如果说造成学校权威性下降的第一个因素是学校主动地选择的话,那么第二个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无奈了,这就是信息的开放性。学校权威地位之所以确立是由于其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决定的,但是现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作为知识传播的权威而存在了。

四、同伴群体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更为重要,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在此阶段,同伴间的异往欲望强烈,同伴作为参照群体的作用明显,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儿童在建立自我同一感的同时,逐渐减少与父母的接触,同伴被看作具有提供陪伴和支持价值的人。

五、大众传媒

篇11

一、当代传媒文化的特点及突出现象

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领域对文化的定义不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符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他主要强调了精神或社会心理层面。吉尔兹将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就传媒领域而言,传媒文化是象征符的集合,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如精神层面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及习俗等,物质层面的如传播媒介、传播机构、乃至传播“情境”等。传媒文化区别于文学和艺术等精神产物,有其功利性,大多不具备珍藏价值,其品位取决于受众,缺乏早期传媒的“精英意识”和思辨特性。为迎合大众口味,它甘于简单化、商业化,及同质化。

传媒文化是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播运行的血液。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演进同样影响的传媒文化;反之,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也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随着传媒科技的进步,传媒文化由印刷文化演进到视觉文化,而经济形式由过去的工业形式到消费社会,传媒文化呈现出消费文化的特性。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加剧,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出现了兼并潮,让媒介文化出现了霸权特性。

1.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区别于文本文化,其传播载体不是传统的印刷物,而是各类机器媒介系统,包括从早期的电视、电影到现在如电脑、电子看板等视频载体,乃至受广大青少年喜欢的PSP、手机等掌上电子产品。呈现模式也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符号不仅仅是文字,更主要的是动态图像。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指出:“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形成知识的印刷和视觉的相对比重中却存在着对一种文化的聚合力的真正严重的后果。印刷媒介在理解一场辩论或思考一个形象时允许自己调整速度,允许对话。印刷不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视觉媒介—-我这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则是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电视新闻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冒身历其境的虚假意识。”“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的更快。”

而因为视觉媒体传播内容的形象性,它的符号内涵也更为广泛,其暗示意义往往在不经意中传入受众的心理,并在反复传播中获得受众的认可、甚至模仿。对电视影响的研究以伯格纳的培养理论最具有代表意义,其核心意义是:传媒文化可以培养、建构受众的世界观。研究组发现在1967年和1968年的黄金时段节目大约有80%以上的节目中包含一次或二次以上的暴力事件。伯格纳通过分析大量的样本发现,看电视多者会比看电视少者觉得这个世界更加丑陋而卑劣的。

2.消费文化

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中,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开创经济行为。法兰克福学派指出文化的生产已经和商业密切结合了,文化产品就是消费品,传媒文化就是一种消费文化。通过消费将客体、群体和世界建立联系,鲍德里亚说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传媒文化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自始自终都渗透着商业的趣味和结构,通过吸引受众来获得经济利益。

这种消费文化负载着政治或广告任务,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音响形式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在这一隐含的消费意义下,媒体常常在电视中营造出公众向往的场景来刺激公众的欲望。

美国的经验学派提出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了受众通过媒体来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这些“满足”的背后是传媒的消费主义,物质利益悄然改写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等媒介追求,媒介内容开始适应利润增长的需求,是商家和资本的合谋。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时代的传媒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媚俗。“媚俗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这种价值贫乏是与一种最大的统计效益联系在一起的:某些阶级整个地占有着它”。

3.霸权和民主的博弈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角逐及媒介机构的兼并潮,必然带来经济垄断和传播霸权,传播内容不管他们如何标榜客观、公正,常常掩饰不了其意识形态和集团利益,例如,西方社会乐于在新闻节目中常出现的场景,“贫民窟”、“流离失所的难民”、“飞机轰炸的场景”、“激动的政治发言人”等符号,使西方世界把第三世界与贫穷、落后甚至愚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第三世界自身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性。

但与此同时,传播霸权并不能阻隔来自大众的声音,传媒文化带有消费特性——人人参与。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不断更新,很多门户网站纷纷开通了新闻讨论渠道,出现了不同过去单向传播模式的双向沟通机制,而这一民主特性从电视播出节目的平民化,到集体讨论的BBS,再到众人参与的微博。这种趋势在以一种扩张的力量在增强。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在反抗着传播霸权。

因霸权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而受众由于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有限,也要考虑媒体的力量。而这力量不断在发生磨合,形成平衡。

二、传媒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信息环境环境化

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认识有片面性,无法达到客观,其对于社会的了解主要来自媒介信息,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了解正如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合复杂化,人们由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无法对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保持经验性接触,对于超出自己感知范围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大众提示的环境并不是全部的现实环境,而是一种“拟态环境”。换言之,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对环境的了解更多的依赖于传媒文化。正如前文所述,当代传媒的视觉内容更多的是迎合成年大众的口味,暴力及各类低俗内容频出,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很难将媒介内容与现实情况加以区分,如果按照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的“信息环境环境化”,即人们根据拟态环境来适应环境,则各种拟态环境很可能就演化成现实环境。这也正是美国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与其节目中暴力场景出现频率上升相关。

传媒文化的霸权同样造成青少年对其真实性的怀疑。随着他们的社会实践越丰富,他们会发现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及相似,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理解。而当发现现实与自己想的差别过大,他们往往会有一种焦灼感、甚至逃避心理。

2.偶像崇拜

而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中提到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要经过口腔、、生殖器三个阶段的自恋期,在告别自恋期进入他恋期,如果人格发展正常,就会具有理想人格,符合社会规范。这一过程“移情”、“补偿”起了关键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移情”,就会陷入“恋父”或“恋母”情结而成为精神病患者,青少年需要一个移情对象,而学习、游戏、偶像崇拜均成为移情对象。而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在反复播出某个人的“美好形象”时,会逐渐被青少年接受,并成为其追星族。而这种偶像制造功能,又能进一步刺激青少年对其附属产品的消费,来实现传媒的经济功能。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青少年追星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感情投射的幻觉安慰。

媒体对偶像的不断推出,并不是如过去宣传英雄和成功人士的传播方式,它所宣传的不在世英雄和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和精神境界,而是一种或阳光、或忧郁,美丽大方或帅气的形象。因为媒体的目的无非是迎合青少年的心理,而刺激消费。各种选秀节目频频,成功的偶像除了不断展示自己令人赏心悦目的才艺和美丽外,另就是展示自己成名后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刺激的是青少年的欲望。

我们会发现,青少年逐渐将欲望与理想混淆了,或者说他们把欲望放在理想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他们会马上做出调整。他们喜欢说:“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而不是说,“我要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他们在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中变得迷惑,想获知的是如何满足欲望的途径,而不是如何努力来成就自己甚至社会。消费文化的粗线和功利,让青少年变得浮躁而虚妄。而进入社会的各种能力和做人的道理对他们而言变得可有可无。这也是很多青少年步入社会而无法适应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我们又会发现,因为传播渠道多样化和民主化,相比90年代对四大天王狂的热,现在青少年的偶像追逐多少带点审视的目光,我们会发现在快男、快女的讨论群里总有不少人持有反对和批判态度,在宣传他们“美好形象”的同时,又会出现他们的“难堪举动”。大家对“炒作”一词也日益敏感,对于明星经纪公司的种种策划,他们并不是趋之若鹜。

3.被驱逐的纯真与画面式思维

而在以成年人为信源、信宿为主体的传媒体系中,青少年所获得的信息与他们的年龄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相符,无论他们多么具有选择权,但是在不断扩大的传媒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带有商业目的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传播内容。大众传媒内容的消费主义让其走向媚俗,各种缺乏质量的节目和电视剧不断上演,主持人为取悦观众而大提“前卫”问题,电视剧不顾古典名著的原汁原味,上演各种“”。

美国学者梅罗维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媒介情境论”他认为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形式促成了社会情境交融,最突出的一点是公私情境合并,原本属于私人领地的事件开始暴露到公众视野里。成年人生活中的“秘密”—平庸、邪恶、暴力、欲望不断暴露在青少年面前。他们不得不去理解本不属于他们理解范畴的事物。种种这些现象很可能会造成青少年的性心理早熟,或潜在的暴力倾向等。

传媒文化的视觉化,让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他们开始走向非逻辑思维模式的后现代,以文本来描述动态的画面,以画面来描绘自己的心情。网络上流传着属于他们的画面感十足的语言:“我泪奔”,“我晕”,“我以45度锐角仰望你”。同时,叙事式的漫画比文字更受追捧。

因为传媒文化的变迁,他们接触到超出年龄的信息,看似有着比过去更加成熟的心理,却又带着种种非逻辑化的“单纯”的思考方式,并以他们的方式思考着、成长着。

4.更多的参与机会

传媒文化的民主特性也在不断发展,虽然网吧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进入,但是现在家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普及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社会信息流中,很多论坛里出现了各种有他们年龄段特色的文字,他们更加乐于展现自我、发表评论。他们在受传媒文化控制的同时,又反过来挑战着成年人的主流思想。如一直以叛逆形象示人的韩寒,从反高考、反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腐朽开始一直受着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的声音也逐渐受到重视。

而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也热衷于将青少年加入进来,早期有有“校园派”的三星智力快车,到现在各种选秀节目。他们开始不断展现着自我。

三、如何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环境

青少年因社会经验有限,心理不够成熟,而更加渴望了解这个社会的真实,在面对传媒文化的种种冲击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或激烈、或困惑、或麻木、或模仿,正因为如此,传媒文对他们的影响更值得整个社会的关注。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备成熟的把关人体制,对于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传播内容要把关,这里说的“把关”并不是让青少年完全杜绝接触各种传媒信息,而是采用一个适度原则,而并非草木皆兵,媒介在对公众公布信息时,要考虑到青少年人群,对成年世界的性、暴力或邪恶事件要加以过滤。学校和家长在青少年已获知的不良信息后,在告知实情的情况下,同样,要尊重青少年的选择权,并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偏激心理加以引导。

其次,青少年在接触各类传媒信息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媒体传播教育,告知媒体的主观性和功利性,将课本传播和课外信息传播加以区分。

最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要学会调整青少年获得信息的途径,不能让他们一味依赖书本、报刊或电视来获取信息,鼓励青少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自身的接触来了解这个社会。

参考文献:

篇12

性别异化现象扫描

在2010年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男声”海选中,四川音乐学院2009级男生刘著以长头发、花裙子、高跟鞋、烟熏妆的十足女性装扮,亮相男性选秀舞台并一夜蹿红。被网民称为“著姐”的他迅速成为百度等网站的热门搜索人物,并很快有了大把粉丝。

“伪娘”刘著的出现,将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出现的性别异化现象推向了极致。早在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中,李宇春便以一头短发、一身T恤牛仔、一副中性化的嗓音及一种接近男性的气质横空出世,倾倒了亿万粉丝,从而赢得了当年的“超级女声”总冠军,并被冠以“春哥”的名号。在2009年的“快乐女声”选秀中,曾轶可同样以接近男性的装扮与气质一炮走红,被网民称为“曾哥”。

如今,这种性别异化现象绝不仅仅停留在大众媒体上,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女人不穿裙装、不留长发的帅气打扮已成为一种潮流。而男人化粉妆、穿丝袜、留长发也渐成时尚。不仅装扮阴差阳错,连性格都乾坤颠倒。

性别异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应。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社会中强调集体主义、服从的人格特征逐渐被强调个人主义、独立的人格特征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化,人人都能接受的标准成为明日黄花。特别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蔑视权威,反对一元、稳定和刻板,提倡多元、变化和随意,颠覆传统、标新立异成为他们的追求。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意识形态饱受质疑,新时期倡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又不到位;传统的权威与秩序正在被解构,新的价值观又没有深入人心,致使很多青少年陷入了信仰危机。失去了信仰的引领与安顿,很多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他们不关心终极的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只满足于当下的快乐与一时的成功,而追奇逐怪则成为他们填补精神真空的一种快捷方式。

正当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式微之际,以后现代性为特征的西方意识形态却对中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形成合围之势。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它用多极化主体取代单一主体,强调去中心性,主张消解意义,削平价值,填平一切深度,致力于谋求感望与世俗性、当下性,宣扬非理性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化,就连表达性别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维对立的两极,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消费社会的催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的很多地方也追随西方社会的步伐,开始进入消费时代。在消费时代,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①,充满了后现代色彩。

在消费时代,盈利原则在文化生产者心中占据了至上地位,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等经济指标,而忽视了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消费时代,享乐主义在文化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主导位置,他们满足于一时的、纯粹的感望,而很少考虑更深层次的精神获得。这样,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互相投其所好,把大众文化物化成了一切皆为消费的普通商品。

性别异化现象正是消费社会催生出的一个怪胎。当消费不再是人们生存的必需时,生产者只能极尽所能刺激消费、拉动消费、制造消费,如何调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他们魂牵梦萦的主题。为了消费与盈利的目的,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一如工业品的生产者,使出浑身解数,不断翻新花样取悦人们日渐挑剔的眼球。当正面的形象不再吸引人时,怪异的形象便破壳而出;当帅男靓女的定势不能招来欢呼时,帅女靓男的反串便应运而生。

审美趣味的异化。在经典美学中,审美客体主要是文学艺术。但在消费社会中,审美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艺术种类到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无所不包,甚至连日常生活本身也被纳入审美客体范畴。在审美客体由简单趋向繁杂的同时,人们的审美趣味也从单一趋向泛化。过去那种非美即丑的二元对立审美观念正在被一种模糊的、暧昧的多元化审美观念所取代,固定的评判与标准的共识正在失去市场。

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常见的情况:一个群体认为很美的东西,另一个群体却觉得很丑;一个群体认为很出位的现象,另一个群体却觉得很正常。这就为一部分人特别是思想活跃的青少年追奇逐怪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最为此感到欣喜的是审美客体的推销者。他们针对不同的群体推出不同的新奇玩意儿,美其名曰“时尚”,并大肆宣扬:只要是时尚的就是美的。

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大众的审美旨趣就这样从“阳春白雪”的高雅境界沉降到“下里巴人”的世俗境界,支配其中的观念也由独立的理性审视变为从众的感性判断。而商业逻辑和盈利原则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不断着人们的审美神经。当传统的审美影像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时,一定会有新的形象打着时尚的旗号及时出现。“消费欲望的无节制和人类物质享受的无穷尽,最终导致了过度的身体消费,身体美学也逐渐走上了它的异化道路,性别错位就是这种过度消费异化的结果。”②

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隐忧

性别异化现象既是消费社会过度消费的产物,又是大众文化降服大众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终极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的养成及社会角色塑造的负面影响。

导致青少年盲目趋附潮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高雅文化具有美的形式而隐含着解放的潜能,它是一种培养个性的文化;而大众文化是一种单向度的肯定性文化,作为统治与宣传的工具,具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特征。同时,作为一种商品性、娱乐性、标准化、快餐式的世俗文化,大众文化与工业经济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机械化的反应方式,它瓦解着人们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成为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

大众文化按照普通商品的运作规律生产与销售,迎合着大众平均化的精神欲求和审美趣味,并没有真正考虑作为大众的每一分子的个体需求,更忽视了引领高雅趣味、提升精神境界的社会职责。由此,人们的欲望在一个平均层面得到满足的同时,其文化获取也被定格在了一个普通的层面,失去了升华与超越的机会,直至彻底迷失了真实的文化需要。

处在这样一个整体文化氛围中的青少年,原本以标榜个性为原则,却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真正的个性,沦为大众文化的奴仆。一如追求性别异化的少男少女们,他们的初衷是想让自己更富有个性,更具吸引力,但由于缺乏独立表达个性的文化认知,只能循着大众文化的诱导陷入模仿的怪圈。

导致青少年内心世界萎缩。大众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就是影像,视觉取代语言成了文化的中心。与以抽象的思维即概念、语言、文字作为中介的印刷文化相比,视觉化的影像文化大都是形象大于思想,甚至是只有形象,没有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以电视和广播为主要传媒的时代,大众媒介的中心化促成了文化生产的齐一性,大众媒介的电子化促成了文化接受的被动性。文化工业剥夺了受众自主思考的空间,人的真正本质和他们所消费的东西一样,变得微不足道。

更有批评者认为,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可以把思维关掉的娱乐过程”;在大众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成为只能“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他们表面上标新立异,个性十足,实则内心世界萎缩,精神生活空虚。随着心灵的枯萎,个人作决断的乐趣、文化发展的乐趣、自由想象的乐趣,也一同消逝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性别异化现象正是一些青少年内心世界萎缩的具体表现。在缺少思想内涵的影像文化引领下,他们的思维过程由活跃趋向怠惰,由立体趋向平面。他们懒于反省人生,追问心灵,关注社会,只是无力又无助地龟缩于平白而狭小的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所欲、所求是什么,好笑、好玩是他们唯一的精神作料。看着媒体上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笑,他们就喜欢;看着生活中也有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玩,他们就模仿。笑了,玩了,就够了,从不问为什么。

导致青少年道德路径模糊。在共享的文化空间里,大众文化致力于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想,将他们的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中。这就造成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不再向垂直方向深入,只是在水平方向滑动。使他们只注重当下的感受和快乐,而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思考,消融了面向未来的道德追求,最终将其道德人格引向麻木化、低幼化。

大众媒体渐渐代替了人们的自主思维,一切皆娱乐的喧闹氛围,往往掩盖了某些社会矛盾,掩盖了一些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也掩盖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悲欢。“笑声已经代替了思考,在娱乐的狂欢中,青少年渐渐失去了反省精神,以至于难以辨明幽默和滑稽、高尚和低俗。”③

结语

无论“春哥”也好,“著姐”也罢,性别异化现象的个别存在,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反应,也是社会宽容度提高的一种可喜展现,我们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当这种现象由个别的“另类”发展为流行的“时尚”时,我们便不得不深刻反思这一现象的推波助澜者――大众传媒。

在“万般皆商品”的时代,大众传媒追逐高收视率与经济效益,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盈利视为其唯一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忘记自身还担负着另一重职责――启迪大众心灵,引领高尚生活。

在“一切皆娱乐”的时代,大众传媒不断推出通俗化、快餐式的文化娱乐产品,也是迎合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但通俗不等于低俗,更不等于哗众取宠。大众传媒应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与文化品格,不能抛弃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能放弃对道德理性的弘扬。利用特殊人群的特殊癖好来吸引眼球,将病态审美视为时尚代码,将传播庸俗文化视为社会宽容,这显然曲解了自由与开放的本意。

在新现代性中,道德自律、自我完善和理性认知并没有失去理由。大众文化的审美娱乐虽然离不开感性层面的愉悦,但更应注重理性层面的诉求。大众传媒应引导当代人在健康的审美轨道上走进心灵的幸福,获得深层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高尚的道德水准,向着自由、全面、深刻、大写的人发展。

注 释:

①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丁明拥:《身体美学视域下的性别异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第63页。

篇1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152-02

一、“伪娘”概念

(一)起源

早在2005年的超级女声里李宇春的出现第一次打破了人们的性别认知的传统定义,超级女声里李宇春的出现给人耳目一新,她因为帅气的形象气质还在短时间内走红并且成为人们口中相传的“春哥”。随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制作人看到“春哥”的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利益,更多的电视节目开始模仿甚至是超越超级女声的这个在性别上的卖点,并且向通过这样的卖点博得较好的收视率,于是又相继出现了伪娘,在2010年的快乐男声成都赛区的预选赛当中,刘著因报名时着烟熏妆,穿粉红丝袜和高跟鞋而引起关注,被人誉为“著姐”的刘著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伪娘”开始登上热点舞台。

(二)“伪娘”的特点

在“伪娘”盛行的年代,我们对这个词也许只是停留在论坛贴吧里的热点词汇,我们对这个词的了解似乎都披上了媒体炒作的外衣。因此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伪娘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因此才能看到它衍生的影响。在百度百科里“伪娘”是指一切自然非加工或通过人为手段达到让他人被误认为是女性效果的男性,指的是有五官和脸型有女性美感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属性,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

二、“伪娘”系列电视节目带来的连锁效应

“伪娘”现象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各大媒体通过关于“伪娘”的炒作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为自己赢得了可观的收视率。但是由“伪娘”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危害又是部门不容忽视的,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的炒作是不是太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媒体本身的作用?

(一)“伪娘”背后的推手:利益

2010年,伴随着超级女声的完美再现,快乐男声也被搬上了荧屏,快乐男声以伪娘的姿态吸引了受众眼球,快乐男声刘著以一身惊艳的女生打扮一夜而红,成为了当年快乐男声的最大亮点。无疑,伪娘不过是风口浪尖上的一根小小导火线,其目的不外乎达到快乐男声的大规模宣传,这也只是媒介借口伪娘,达到自己炒作娱乐,而赢取利益。在媒介日益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各个媒体要想在竞争中取得重要的位置,关键在于受众数和量上的较量,所以,媒体不想被淘汰掉,就要千方百计吸引受众的眼球,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媒介开始已低俗趣味性的新闻来挑战人们的旧式思维,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从而获取受众。

(二)“伪娘”现象不可避免的危害

“伪娘”系列的电视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提高了收视率,但是因此而带来的后果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首先以“伪娘”作为噱头炒作的娱乐节目似乎在告诉人们成名走红的道路有很多种最容易的就是与众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说要无限度的挖掘能力以外的任何一个可以吸引受众眼球的点,并且无限制的夸大这样的点,以达到炒作的效果,通过炒作走红,这在价值观上使人们产生不劳而获的观念,其次在更严重的影响层面来说,这样的电视节目虽然可以娱乐大众,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改变或者影响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性别认知能力。随着这样的节目内容的日益增多,不少青少年开始模仿,社会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春哥的翻版,著姐的翻版,这样的风气在社会中弥散开始形成男人像娘们,女人像爷们的趋势,虽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但是它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和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面对“伪娘”媒介应该怎么做

要遏制住大众传媒娱乐低俗之风蔓延,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反对娱乐低俗之风的重要性,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大众传媒本身,都应该从思想上旗帜鲜明地反对娱乐低俗之风,不给娱乐低俗之风生存空间。大众传媒的管理者和节目制作人员要提高节目制作水准,不能一味地进行低俗化炒作。作为媒介工作者,我们应该更清楚媒介带给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是什么,个别不负责任的传播内容也许一时可以提高收视率,但是因此而带来的危害也许不会只起到一时的影响,也许会影响青少年整个人生的发展趋向,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在积极向上的前提上提高收视率。作为受众,我们也应该在接受传播内容的时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不能一味的接受媒介传播给我们的内容。

一个和谐健康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效果,是需要传播者和受众一起努力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面对错误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发现,认真分析,紧密的提出整改措施,使得社会环境不断趋于绿色。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期,虽然我们应该本着接受多元化的文化的立场出发但是在我们容纳多元化的文化的同时应该摒弃与我们自身传统文化相冲突并且产生了恶劣影响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卜卫.大众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M].北京:北京新华出本社.2002.

[2]方建义,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