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卧床病人如何护理

卧床病人如何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3 15:30: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卧床病人如何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卧床病人如何护理

篇1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腹膜透析的一种方法。利用人体腹膜这一天然半透膜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腹膜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腹膜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交换的过程。(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它具有居家透析的特点,简便、安全、费用低、节省人力。在持续治疗及自我护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在腹透护士指导下得以解决。这对提高家庭腹膜透析(pd)的护理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限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收治的6例p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1月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2~6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贫血、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腹透过程中,7例并发腹膜炎,8例出现精神障碍。行腹膜透析前血尿素氮值为18.21~35.04mmol/l(正常值2.9~7.14mmol/l),血肌酐值为419.8~1334.4umol/l(正常值44~ 133 umol/l)。行capd治疗后,尿素氮降至6.19~29.6mmol/l,肌酐降至309.4~1172.1umol/l,大部分接近正常值范围。

        1.2 腹膜透析时间选择及依据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证与血液透析相同,;原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儿童;反复血管造瘘失败者;有明显出血倾向不适于肝素化者。(2)禁忌证:腹膜有缺陷者,各种腹部病变导致腹膜清除率降低者;腹部手术3d内,腹腔置有外科引流管者;腹腔有局部炎性病灶,肠梗阻、腹部疝未修补和椎间盘疾病;晚期妊娠及腹部巨大肿瘤;严重肺功能不全;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高分解代谢;硬化性腹膜炎;不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横膈有裂孔;过度肥胖者。

        2  临床观察和护理

        2.1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一般情况差,长时间重复透析,加之生活不便及费用高等因素,病人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失落感、悲观失望、依赖性增强,有的会拒绝治疗甚至轻生。有的担心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前途暗淡。种种问题困扰,使他们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失望的心理。医护人员以和蔼、亲切、自信的语言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极其有益的帮助。

        2.2 饮食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加之透析过程中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的丢失,使各项营养指标进一步下降。据报道[3],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56%,适当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透析时有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应给予补充,如谷类、干果、水果、新鲜绿叶蔬菜。控制水盐,预防容量负荷过多。

        2.3 透析管护理 在透析过程中,要保持管口周围皮肤、出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随湿随换。注意观察出口处和隧道口有无异常。特别注意导管应固定在良好位置,。 

        2.4透析环境:保持环境清洁,换液室每日拖地2次,及时清除墙壁门窗的灰尘,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1次,换液前用紫外线灯行空气消毒,用消佳净湿布擦拭操作台,换液时避开通风口、风扇、空调出口,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换液室。

        2.5严格操作规程 (1)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2)统一操作标准使每一位护士熟知并应用于实践中。(3)患者腹透用品设专用箱, 1人1箱,每天消毒1次。(4)每次透析前严格检查透析液是否有混浊及絮状物。(5)术区换药:术后4d内每天换药1次, 5d后隔日换药1次,同时观察术区有无红肿、渗出,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10d愈合良好后拆线。(6)术后次日手术切口用神灯照射每天1次,每次20min,达到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目的。所用y型管路视情况2~3个月更换1次。(7)观察透出液的量、性质、颜色,如果超滤量为负数,及时报告医师,有利于及时调整用药。如透出的液体混浊变黄,应考虑与饮食有关或腹腔内有感染;透出的液体为粉红色或红色,应考虑腹腔内小血管的损伤,应立即给予止血药。(8)每天记录24h出入量,供医师参考,有利于及时调整液体的量及用药的种类。(9)血压检测:是检测透析患者体液平衡的方法。如果体液过多、同时盐摄入过多、情绪激动及未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均可使血压升高。

        3  并发症观察和护理

        3.1预防腹膜炎及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的发生  腹膜炎是capd的主要并发症和治疗中断的原因。预防胜于治疗,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严格培训操作人员,强调无菌技术操作,创造良好的透析环境,提高病人对预防感染的警觉性。因此,认真做好居家腹透培训对预防腹膜炎的发生至关重要。在培训中,护士可运用讲授、提问的教学技巧,因人施教。应写出操作步骤的书面方法,逐步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掌握pd环境的要求和操作者应该掌握的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反复实践,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也可鼓励病人及家人多提问,多练习,耐心指导家人如何照顾病人,以及病人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让病人注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际操作相联系,以解决在家透析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充分认识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危害性。指导病人早期识别腹膜炎的知识,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透析液混浊、引流不畅、发热等,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掌握腹膜炎及隧道口感染的防御及初步处理方法。

        3.2精神症状护理 老年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精神障碍并不少见,本组中8例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毒症引起的神经病变,老年人大脑老化、低钠血症、透析失衡综合征、营养丢失综合症、心理障碍等[4]。表现为:情绪抑郁,自卑感,兴奋躁动、烦燥不安,无自知力,记忆力减退。临床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象,维持水电解及酸碱平衡,注意观察血钾、血钠过高或过低的表现,准确记24小时出入量。对不合作、躁动患者宜安置在光线暗淡的病室,使用约束带保护,遵医嘱使用小量镇静药,向病人解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诱发因素。

        4  讨论

        正规的操作、严格的无菌程序、密切监测液体出入量及血压、观察所透出的液体的性状、颜色、量,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做好腹膜透析不但要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还要采取各种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不间断的教育,充分了解患者的透析情况、饮食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便使患者建立良好的依从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郭志勇,袁伟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5-66.

[2]和海霞.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2009,2(12):78-79.  

[3]李 霞,李家耀.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老年患者的护理.2005,17(3):48-49.

[4]王兰,汪涛.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与体会.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7):546-547.

篇2

[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国法制体系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知识的逐步普及,居民对于医疗护理的认知越来越多,要求的也更为严格。为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强化护患沟通,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文就当前各项告知签字和对应的警示标识进行了介绍,并就其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实施及产生的良好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关键词 ] 告知签字制度;警示标识;不良事件;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27-02

在当前医疗行业有很大发展的前提下,护理不良事件仍有发生,对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具体而言,护理不良事件指在病患护理过程中,发生了护理损伤,影响了病患的诊疗效果,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痛苦,并有可能发生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的事件[1]。护患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今天这种非常的医疗环境中,如何降低护患纠纷显得十分迫切,甚至成为了衡量医院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层面。如何减少护患纠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广大医疗工作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重要内容[2]。护士为住院的病患提供服务,且服务内容多样,在某一项出现失误或纰漏,将会导致纠纷和麻烦。以往我们也有告知签字制度,但是签字的家属不可能保证24 h在病人床旁,其他家属不能了解签字的内容或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问题出现。所以有必要在告知、签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警示标识,以此来提醒病患及其家属,使他们能够重视该项内容[3]。自2011年以来,该科在告知、签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警示标识,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加强,一些医疗纠纷和事故明显减少了。现将有关经验作如下报告。

1 签字告知,标识警示

1.1明确入院须知

入院须知是病人在住院前必须了解的医院入院规章,涉及内容广泛,例如,病患入院必须实名制,不能够擅自离院,如私自离开,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负(包括出现各种意外)。又如贵重物品妥善保管,以防失窃等。护士入院时告知患者后,病人和家属认可知晓后同时签字,并签上填写日期。根据需要我们制作了“请勿离院、贵重物品妥善保管”的警示标识。

1.2特殊情况告知、签字

对特殊病人如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和年龄>80岁的高龄病患,主管护士要对病患进行状况评估,告知病患家属必须对病患进行全天陪床,在相应的护理记录单上写明具体情况和要求,让家属签字;肝性脑病的患者,躁动、幻视、幻听,我们为其使用床档、约束带,交代签字;还有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在床上大小便。护士也反复交代并让家属签字。对应的我们制作了“24 h陪护、注意安全,小心坠床”和“绝对卧床休息”的警示标识。

1.3健康教育签字

消化科病种多,患者带引流管的也不少,带管的患者护士在宣教相关知识后挂上“注意安全,防止导管滑脱”的标识;低流量吸氧的患者,护士操作后告知并使用“低流量氧疗,请勿随意调节流量”;高龄及不能自行活动的患者使用“注意安全,小心跌倒”的标识;如一些药物,需要控制滴速,对应的标识是“请控制滴速”;卧床病人如肿瘤晚期患者恶液质状态,我们使用“按时翻身,防止压疮”标识等等。

2 实施

以往我们做完宣教后患者或家属签字就可以了,但是消化科患者普遍高龄,家属更换频繁,一些患者及家属理解能力差或对此认识不够。若出了问题,轻者在大吵大闹后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重者投诉到院里。虽然经过解释没造成任何直接后果,但是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针对以上困扰,我们讨论后自己设计制作警示标识,标识字体字样规范。例如“绝对卧床休息,24 h陪护,注意安全、小心跌倒,注意安全、小心坠床,请控制滴速,低流量氧疗,请勿随意调节流量,防压疮,注意安全,防止导管滑脱”等,共12种。然后在每个病室醒目的位置粘贴上“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及“请勿离院”的标识。责任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宣教告知后,请患者或家属在护理记录及告知签字单上签字。然后在床尾挂上相应的警示标识,巡视及交接班中再强化告知。

3 效果

①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②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见表2。

4 体会

4.1 医疗举证责任明确,强化自保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1年12月6日颁布实施,明确规定,在医疗纠纷中,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或没有明确的医疗过错的情况下,医疗单位负有举证责任。在告知签字和警示标识应用以后,一方面告知成为了护士的责任,另一方面却也通过告知实现了和病人的沟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自身利益。所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我们要强化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理念[4]。各种签字告知为我们举证储备了条件。

4.2 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应用在患者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

护理工作开始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认真的告知、沟通并使用警示标识,有利于病患的诊疗,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警示标识对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都是一种提醒,也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安全文化氛围。护理质量的目标就是力求为患者提供完美的护理服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工作流程,强化护士沟通能力培养,提升安全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患者安全目标,建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

4.3增进了护患关系

护理警示标识作为一种直接识别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关心、被重视,增进了护患感情,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是保证病患治疗效果的有利途径,更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题中之义和发展趋势[5]。在此基础上配合护士专业知识的讲解,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促使疾病尽快康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因此告知签字联合使用警示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司丽云.“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80-881.

[2]卞红. 普外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8(21):81-82.

[3]张敏,蒋萍,卢绮萍,李建群.护理标识在普通外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9(6):59-60.

篇3

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1]。是神经内科老年脑卒中病人如何避免压疮发生的一个护理难点,我科在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对21 例脑卒中病人实施了以实证为基础的循证护理,采取相应的预防压疮的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卒中患者21 例,男13 例,女8 例,年龄61~87 岁,平均年龄72 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6 例,出血性脑卒中5 例。住院卧床时间10~40 天。

1.2 方法

运用循证思维方法对21 例患者在并发症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制定护理措施。

2 循证护理

2.1 循证护理问题

2.1.1 护士缺乏压疮预防知识

对压疮防治的新进展了解不够,知识观念陈旧落后,表现为预防压疮的知识老化,评估不到位,收集不到有效资料,医护人员缺乏压疮有关知识是压疮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对重症患者的压疮预防缺乏经验和信心;对患者引起压疮局部皮肤的情况交接班不到位。

2.1.2 病人家属缺乏压疮知识

压疮的发生、发展与病人及家属掌握的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的多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1.3 病人自身状况

有无易患因素存在。脑卒中卧床病人反应力、活动能力、感觉功能等都较差,皮肤软组织新陈代谢率低,因此存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问题,需要循证。

2.1.4 根据临床经验及病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家属的需求,提出:①压疮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②如何对压疮高危病人进行评估?③如何有效地防止局部皮肤受压?④如何变换?⑤如何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⑥如何做好易引起压疮局部皮肤的情况交接班?

2.2 循证支持

根据存在的护理问题,检索相关文献,查询近10 年的文献。按照检索关键词压疮、护理,在数据库中检索国内相关资料10 余种,共200 多篇文献。根据检索的文献提供的证据,我们对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致压疮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查询发现: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2]。应用循证医学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等做出了具体的评价,最后选定7篇文献,用以指导我们的临床护理决策。

2.3 根据循证依据结合临床制订护理措施

2.3.1 加强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的学习

护士长利用床头交接班或晨会时评鉴在班护士对患者压疮的评价和预防措施实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或在护理质量检查时抽查压疮预防干预的质量。并组织护士学习压疮的相关文献,介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引用新的护理方法,让护士掌握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和防治方法。

通过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护士对压疮的认识、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

2.3.2 健康教育

患者及家属常有患了脑出血不是死、就是残的错误想法。病程长、生活不能自理者,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而悲观失望,丧失生活信心。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利用一切机会与患者交谈,用自己的言语、行为和表情去影响并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给患者鼓励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惧。并且因势利导,有效地为患者排忧解难,使其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给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压疮防护知识,提供相关信息,如:如何促进病人的自主运动,局部减压、翻身的技巧等。对病人及家属解释压疮危害和必要的个体化的预防程序,供病人及家属了解压疮产生的基本原因,对预防程序给予合作。 2.3.3 积极评估易患因素

以我院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并对每个入院病人进行评估并建档,对得分低于16 分的病人每天评估,低于12 分的每班评估并建立皮肤护理单。根据不同压疮发生的风险系数为病人安置床位。对压疮发生风险高的病人直接采用压疮防护气垫床,减少人为搬动的次数。对有压疮发生风险的病人确定一个最基本的、个体化的运动计划,通过有规律的改变病人的,进行局部减压。

2.3.4 有规律的变换

有报导当组织承受70.3 mmHg压力下持续2 h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转损伤[4]。因此我们提供自制能降低局部压力的“U”型垫置于患者的尾骶部,帮助和指导患者使用,并每30~60分钟移动1 次“U”型垫放置的位置,改善受压部位的压力。坐位时床头抬高取5°~30°[5]以减少剪切力,仰卧位时左或右斜30°[6],经常更换,必要时使用充气式床垫,定时减压。

2.3.5 基础护理

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大小便护理,保持全身皮肤,特别是会清洁干燥,使用便器时轻拿、轻放,衣服、被子尽可能使用透气性好的柔软棉制品。进行皮肤护理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情况,做好及时的评估,给予护理干预。

2.3.6 增加营养

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7]。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压疮的预防和促进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可进食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膳食,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滴注白蛋白、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以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增强患者体质,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3 小结

21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后,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除1例老年患者因原有基础疾病多,此病人高龄全身营养状况差,加之脑疝出现,不宜翻身所致。我们采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合临床经验,考虑患者需求,寻找了最适合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案。结论:使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真正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减少了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护理人员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喻姣花,任小英,王桂兰,等.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3,18(4):254-256.

[2]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21.

[3] 葛兆霞.压疮护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82.(1):15-18.

[4] 白姣姣,冯秀卿.老年人褥疮护理及治疗进展[J].现代护理,2002,8(10):780-781.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9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76-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出现的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病人对过去已获得的认知能力不断的减退或丧失,智能丧失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此篇文章探讨了一些老年痴呆病人家庭护理的知识和方法。

1用药护理

1.1痴呆病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用温开水帮助病人将药服下。

1.1.1病人大多敏感多疑不承认自己有病,认为家人嫌弃自己要谋害自己,所以拒绝服药,家属尽量耐心说服,劝其服药。如无效,可将药碾碎拌入饭中,或溶于饮料中服下。

1.1.2吞咽困难的病人,不宜吃药片,可研碎溶于水中服用,卧床的病人可用吸管服用溶解的药物。

1.1.3吃完药让病人张开嘴检查口腔(舌下,两颊部是否留药。以免影响疗效或收藏药物自杀。

1.1.4吃药配合时,可适当的给一些小物品以表奖励或满足病人的一些小要求,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服药。

1.2痴呆老人反应迟钝,主诉能力差,护理时认真观察,注意用药安全。

1.2.1老年痴呆病人常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药物联用,易发生副反应,须认真观察。

1.2.2使用降压药,直立、起床时嘱其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镇定药物能导致反应能力降低,有摔伤的风险;抗抑郁药,病人如出现麻木,情绪古怪时应及时与专业医师联系,调整用药方案。

1.3管理好药品

1.3.1药品避免高温、光照、潮湿,防止药品变质,如片剂有斑点,变形;口服液有絮状物时禁止使用。

1.3.2药品放到病人拿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或过量服药,发生意外。

2生活护理

2.1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帮助病人料理衣物、梳洗、修剪指(趾甲,每日用温水泡脚,注意口腔卫生护理,督促病人刷牙、漱口。

2.2洗浴时,陪伴在身旁,注意水温,同时观察身体有无水肿、红疹、破溃等变化。

2.3做好大小便护理,观察排尿、排便情况如有便秘、尿潴留,应及时处理。便失禁时,不要去指责或训斥病人,避免其尴尬,应告诉他这次为什么会失禁,以后该如何避免。睡前嘱病人少喝水,裤子的纽扣或拉链换成尼龙搭扣,尽量穿不系腰带的裤子,尿失禁的病人可以使用尿不湿。注意及外的护理。

2.4督促病人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4.1痴呆病人常日间思睡,夜间活动增多,乱翻东西或大声说话,家属不要斥责,应耐心劝服病人安静,上床休息。睡前温水泡脚,不喝浓茶,灯光柔和,白天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加活动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

2.4.2失眠的病人可给予小剂量的安眠药,不可用激烈的安眠药,防止病人嗜睡,发生吸入性的肺炎。

2.5长期卧床者,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床单,衣物清洁。

2.5.1按时翻身每2h一次,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局部皮肤受伤。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定时按摩四肢,对有压红的部位可用红花酒精按摩。骨突部位垫气圈,避免褥疮的发生。

2.5.2注意口腔护理,漱口时注意防呛咳,棉球口腔擦拭时,注意棉球蘸水不可过多,防误吸气管,发生意外,口腔护理时,观察有无溃疮、感染等。

2.5.3擦洗身体时注意保暖,水温适宜。

3饮食护理

饮食应有规律,定时、定量、定质。

3.1病人大多消化吸收功能退化,活动量减少、易便秘,应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可适当给予粗纤维类食物(如玉米面,高粱面等。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3.2定时用餐,餐具选用塑料,不锈钢材料手指不灵活拿筷子不稳的病人可以用手抓食,打翻碗盆时不可斥责病人,避免其尴尬。如果病人不想吃饭,可将饭菜留下,待其要求进食时再给。

3.3每餐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水量,防止脱水。

3.4多食含钙食品,可改善病人的认知能力。如海产品,豆类、鱼类等。多食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品,如核桃、鱼油等。多食益智、健脑的食物,如腐竹等。

3.5病人大多有吞咽困难,进食时,应速度缓慢,不宜催促,避免同时吞食固体食物和液体食物。(如馒头和菜汤。可泡软后再食用;卧床的病人尽可能坐姿喂食,防噎食。

4安全护理

4.1痴呆老人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家居设施应便于病人活动,简单固定地面干燥无障碍物。

4.1.1床铺不宜过高,以病人坐床时脚跟完全着地为准,床两边设护栏,床铺不宜过软,不利于翻身或移动身体。感觉障碍糊涂的病人,床沿用棉垫包裹防撞伤。

4.1.2厕所使用坐式马桶,设扶手架。洗澡浴盆不宜过高,盆底垫胶垫,必须有人陪同,防滑倒。

4.1.3穿大小合适的防滑布鞋,穿脱鞋时应坐式,防摔倒。衣裤不宜过长、过大。坐起时站稳后再起步行走,嘱病人行走缓慢。

4.2日常用品放在病人看得见的地方,危险品妥善保管。

4.3房屋门锁应选病人不宜打开为宜,煤气、电源做好防范措施。楼房窗户上护栏。有夜游症的病人锁好房门和阳台,防止走失和坠楼。

4.4禁止重度病人单独外出,轻中度病人外出时应设安全卡在身上,注明姓名、地址多个联系电话,防走失以备不时之需。

5心理护理

5.1维护病人的自尊,尊重其人格,对病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或指责,满足其合理的要求,避免使用愚笨,傻子等语言。

5.2多陪伴病人,带其外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除去孤独,寂寞感。便其感受生活乐趣。

5.3情绪抑郁的病人应多开导。主动与其交流,了解思想变化,给予解释。

6康复练习

6.1记忆和思维的康复练习反复训练病人记住周围的环境、人和事,如看日历、告诉他是什么日子;时钟到几点该做什么;拿一物件问其叫什么;也可以见老朋友,一起回忆分享过往的岁月。鼓励病人看书,做其愿意做的事。持之以恒的训练,重建生活能力,唤起对最基本生活常识的记忆。

6.2语言康复练习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随着病情加重,语言功能也随之不断退化。练习时应由简至繁、反复强化。早期用单词或短语进行训练,如刀、笔、水果等;对于失语者,先单音节练习,如你、我、饭……。运动性失语者构音困难,应面对面示范口型,耐心的教;感觉性失语者,因病人听不懂别人的话更应多说多讲如喂饭时,反复说:饭、吃饭等。平时多鼓励病人看电视,听广播,找话题与之交流,这样可更多的接受外界语言刺激,防止语言功能进一步衰退。

6.3肢体康复练习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运动时需有人陪同注意防摔倒,长期卧床者,肢体被动锻炼,每日2次每次20分钟,防止肢体萎缩或关节变形。

痴呆症的家庭护理,是一个苦恼、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一切也是小时候父母为我们做的,作为子女一定要做好痴呆老人的家庭护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使之幸福的走完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6-171.

[2]陈彦方,主编.CC-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7-199.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01-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AM]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医学诊疗手段地不断提高,对AMI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掌握该病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施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已经抢救成功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作了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为我院2006年3月~2008年3月住院患者,均符合WHO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2~76岁,平均61.3岁,心肌梗死发生于前壁者17例,下壁者11例,广泛前壁者10例,高侧壁者2例。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包括,①吸氧:病人人院后立即给予吸氧,以改善心肌的低氧状况,减缓心绞痛程度,以避免梗死范围扩大。②建立静脉通路: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③疼痛的处理:应用有效的镇痛剂,对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克服紧张、焦虑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严密心电监护: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和心脏传导情况。⑤卧床休息:在发病24 h内,病情极不稳定,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并减少探视,防止不良的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⑥心理护理:AMI病人由于发病急骤,病情重,病人心理非常恐惧,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变化,不良的情绪变化可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因此,在生活中应给予患者周到细致的关怀,言语柔和,操作时动作轻稳,并耐心地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时的症状及预防措施,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

2.2生活护理

包括,①戒烟、禁饮含兴奋剂的饮料,以防止发生心律失常。②摄低盐、低脂、易消化、少产气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养成床上排便的习惯。按摩腹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以防止因排便用力而增加心脏负担。③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机体的活动耐力。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用药后可出现头痛,面色潮红,血压低等。因此,嘱咐病人服药时取坐位或卧位,并注意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

2.3并发症的护理

包括,①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护士要注意观察并记录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护士一定要熟悉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抢救工作。②心力衰竭的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避免情绪激动,防止便秘、劳累及受凉。抬高床头,取端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氧气湿化瓶内加50%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③心律失常的护理: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主要致死原因,因此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利用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失常,备好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品,做好电除颤和安装起搏器的准备。

2.4出院指导

篇6

老年病人因为各器官老化往往多病共存,以及躯体各种功能的衰退,一旦出现伤疾后,常有的病情严重,病程迁延呈慢性病化,有的病人遗留后遗症,有的久病卧床出现心理障碍,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笔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对2000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病人应用心理学理论及治疗方法,通过陪伴、倾听、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的方法使病人恢复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患者及家属们的认可,现报道如下仅供临床参考。

1.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1.1一部分晚期高血压、偏瘫或四肢瘫和久治不愈的糖尿病等老年病人,由于久病卧床不能生活自理,可产生失眠、焦躁、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也称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对这部分老年病人进行躯体疗法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心理上的治疗和心理护理。

1.2在住院期间,一般老年病人对其周围环境反应很敏感,并产生对疾病急于求成,要求用药越多、越高级越好,治疗方法越多,治疗时间越短越好。

1.3大部分老年病人患有多种慢性老年性疾病,经常反复而多次住院,顾虑多,思想压力大,经常猜测自己的病情是否有新的变化或加重,对医护人员的每一次工作都加以询问,如用些什么药,为什么要化验,为什么要透视检查,结果如何,甚至连体温多少、脉搏多少、血压多少等都要细细过问,多方面地猜测自己的病情,这类患者精神脆弱,神经过敏,在住院期间易产生多疑多虑、悲观忧虑等消极心理。

1.4由于多数老年病人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及社会环境和地方差异,还有些老年患者由于民族和性别上不同,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文化水平高的人,对病情极度敏感,经常与医生交谈、询问,查阅医生书籍,了解与自己病情有关的医学知识,稍有急躁心理,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文化水平较低或无文化的老年病人,了解疾病知识的心理就不那么强烈,对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不主动配合。

1.5由于多数老年病人长期用药,有的药物在治疗时显效,有些药物效果慢或出现无效,甚至有些药物出现副作用,因而产生精神紧张、恐惧心理,还有个别老年病人拒绝治疗。

1.6久病卧床或多病缠身的老年病人失眠,使病人产生了恐惧,有些离不开安眠药,在应用安眠药时甚至超过正常人的4-6倍,经常应用安眠药,不仅引起口服的副作用,而且还能增加病人的恐惧、焦虑、依赖,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治疗,易给临床带来不利及麻烦。

1.7有部分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出现情绪抑郁消沉,有的病人悲观、绝望,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终日愁眉苦脸,沉默寡言,这些是老年病人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但患者轻重不同,轻者仅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健忘或更易激动和冲动。

1.8部分离退休的老干部在职时,恭维他的人很多,一旦下岗后,特别是伤疾住院,来看望的人相对减少,在住院期间对护理要求要比一般人高,总希望护理人员能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

2.心理护理方法

2.1医生和护士首要任务是通过和患者的交谈与交往,为病人创造一个愿意接受治疗、保持良好合作的心理状态。首先应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对患者要有礼貌,言谈举止易让患者接受,并用轻巧又灵活的双手,从事各项操作技术,在操作中要认真细致,让患者感到你有诚意,并有安全感,轻轻安抚病人,减轻病痛,使患者有一个舒适和温暖的感觉,当你安抚患者时,患者便愿与你交谈。医护人员趁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这时是解除患者心理顾虑的最佳时间,只要医务人员讲的话病人都愿意听。

2.2尊重和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要求,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年病人,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老年病人的突出心理要求是被人尊重,维护其自尊心,使其被注意、被重视、被原谅、被理解。这时医护人员不仅要表现出对病人真心诚意的爱护和关怀,而且要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稳定、振作的情绪,使病人自觉地接受和配合治疗与护理。

2.3要关心病人,对病人要具有同情心 病人入院后若能得到亲友、单位领导同志的理解和关怀,可以唤起病人对亲人的依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念。

2.4要注意开展持久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病人进行疏导与劝慰 患者既是病人角色,又是社会角色,具有许多变态心理,医护人员要以同情谅解的态度启发诱导病人,压抑的情感很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和症状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心理变态的主要症结。病人如能充分宣泄,病情也随之缓解,然后医护人员再以同情、鼓励、劝慰的方式进一步劝导,病人就会进一步减轻焦虑紧张的症状。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48-02

作为在冠心病中,发生最高死亡率的病症,心肌梗死的病因是因为冠状动脉闭塞,中断了血流,造成心肌缺血严重,发生局部坏死。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心肌梗死的护理和急救,可以使死亡率大大的降低。我院自从引入询证护理理念后,对入院病人才采取循证护理的措施,进行有效、细致的护理,加快了病人的身体康复,提高了生命质量,下面就将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我院收治的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的104例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5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24例女患者,30例男患者,平均年龄在55岁。 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2例女患者,28例男患者。平均年龄6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等等,具有可比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成立循环护理小组,按照循证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了解循证的实施步骤和实践程序,针对问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实证,对其临床实用性采用可靠性和真实性的证据进行评价,对护理方案进行确认。

2 循证护理实践

2.1 心前区疼痛

2.1.1 询证小组为了找到原因,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取得询证支持:

(1)病人身体原因。由于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肌供血不足,发生心肌损伤和缺血。(2)心理原因。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引发焦虑、恐惧,增加了致痛因子,大量堆积了代谢产物,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2.1.2 护理干预

(1)给予病人特殊的护理,将其安置在监护病房,要尽量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对监护室的环境详细介绍,嘱咐病人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帮助病人稳定情绪,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以便尽快进入治疗的角色,在必要时要做好溶栓准备。

(2)做好用药护理,采取止痛的治疗措施,降低血压,对心率增快进行有效预防,在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消心痛或注射度冷丁,对病人的疼痛程度、面色、表情和意识密切观察,采用心电监护仪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等指标值的变化密切监测。

(3)吸氧, 必要时给予吸氧,可以使心肌损伤减轻,保证对缺血心肌提供充足的氧供给,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4)帮助病人稳定情绪,按照心理护理程序,指导病人身心放松,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允许家属探视,避免病人发生焦躁心理。

2.2 发热

2.2.1 循证支持,积极查找发热原因,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一般是由于吸收了心肌坏死物质引起发热,往往要持续一周的时间,体温在39℃以下,在梗死后1到2个小时发生。

2.2.2 护理干预:(1)积极取得病人的配合治疗,帮助病人消除顾虑,介绍发病的原因及病理常识。(2)做好血象监测工作,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症状及体温变化。(3)做好通风工作,每日要开窗2次,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3 结果

对病人实施循证护理,采用经济、标准、科学、合理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病发症和死亡率,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指标值,观察组要远远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护理理念被转变: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要对护理的理论及常规做法用发展的验光来审视,要求护士能够综合分析,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以证据资料为基础,寻找和制定最佳的护理措施和方案。

4.2 培养了护士的综合素质: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案,护士必须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评判能力,有一定的临床操作经验和业务技能,能够引用最新的、最先进的方法,对治疗法方案进行制定和实施。

4.3 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采取循证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护士更加关心、关爱病人,注重病人的主观感受,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结语:对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对临床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指导,降低死亡率,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命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白内障 围手术期 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1月白内障患者125例,男83例,女42例,平均42~86岁,均采取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因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护 理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术前护理:①了解病人全身状况,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并发症。②术前3天剪睫毛,冲洗泪道,开始滴抗生素眼药水,每2小时1次,以清洁结膜囊,必要时可做结膜囊细菌培养。③让病人练习眼球向各方向转动,以利于手术后观察和治疗,教会病人如何控制咳嗽和打喷嚏,即用舌尖顶压上腭或手指压人中穴,以免术中及术后突然震动,造成意外。④给予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⑤搞好个人卫生,术前1日剪指甲、洗头、洗澡、换好内衣。⑥手术当天早晨禁食,避免术中呕吐,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⑦术前1小时冲洗结膜囊,同时开始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20分钟1次,共4次。可根据瞳孔散开情况适当调整滴药次数,保持瞳孔充分散开状态,应注意有合并患有青光眼的病人不要散瞳。⑧进入手术室前,应排大小便,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整理病房,准备迎接术后患者回病房。

术后护理:①安静卧床休息,活动时间根据手术及病人的病情、医嘱而定。注意限制头部活动,尽量避免低头及头部震动。控制咳嗽、打喷嚏,不能用力揉擦眼睛,防止眼内出血及晶体移位。②给予良好的生活护理,协助完成饮食、排便、洗漱,避免烟酒刺激。③饮食护理:继续给予易消化、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不宜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病情观察,疼痛剧烈时可考虑给予一般的镇静剂及止痛剂,病情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前房积血的护理:少量积血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安慰患者,消除顾虑,尤其重视病人,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玻璃体有出血少时大多也能吸收,大量出血时只能做玻璃体切除术。②持续性角膜水肿的护理:角膜水肿大多是因为术中超声波能量给予过大造成的。由于角膜上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发生角膜水肿,应立即适用高渗剂、角膜上皮恢复的滴眼液,每日应4~6次,术后及时复查,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③术后人工晶状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④术后眼压增高:大多因残留晶体皮质过多堵塞房角,粘弹剂残留堵塞房角所致,玻璃体脱出瞳孔阻滞亦可出现。眼压升高可造成视神经的永久损害,应及时用降眼压药,监测眼压,加强心理疏导。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篇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糖尿病诊断符合WHO标准,患者24小时尿蛋白排泄在30~300mg,所有患者无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发热、酮症酸中毒及近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史。本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7~72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4.6年;高度水肿3例,中度水肿8例,低蛋白血症 2例,血压高者6例。

1.2结果:本组24例,治愈5例,好16转例,无效3例。

2护理对策

2.1一般护理:(1)注意环境清洁,空气流通,保持被服清洁,减少感染机会。(2)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无高血压,水肿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对水肿明显,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到水肿消退。  (3) 监测体重,每日2次,每次在固定时间穿着相同衣服测量。 (4)加强皮肤护理。因患者免疫机能低下,水肿时循环障碍易用发生损伤和感染,特别是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时,更要保持皮肤干洁、勤换衣服、翻身、避免皮肤擦伤,防止褥疮及坏疽的发生(5) 每天记录24小时出入量,水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篇10

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长,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甚至需要终身服药以及长期康复运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围从临床护理向社区、家庭、人群的全人护理扩展。但护理工作如何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还有许多有待实施解决的问题。如家庭护理与康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治疗与护理,总是以伤病者的严重健康问题是以“救命”为前提的,对于其后的康复问题涉及不多,因此很多病人在其病情稳定后都让其出院休养,但这些病者,在健康上是存在很多现有的和潜在的需要护理帮助解决的问题。

1 如何开展家庭护理

1.1 做好心理疏导由于慢性疾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经济上及心理上的压力。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功能锻炼带来的烦恼,对合并症的忧虑,对各种症状及各种合并症的防治措施所致副作用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悲观,易于烦燥激怒。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护士应密切护患关系,给患者以说服、劝告、鼓励和支持,稳定情绪。并给患者教育和指导,耐心听其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解除恐惧忧虑的情绪[1]。并举一些病人康复的例子给他们听。当健康状态逐渐好转时,病人又出现焦燥情绪,嫌恢复太慢。再加上看望的朋友多了,致情绪激动和过于劳累而导致病情加重。对此病人又丧失康复的信心,认为自己好不了,不愿继续锻炼,我们让他正确对待现实,病情恢复来之不易,得病容易去病难。过于求快往往会适得其反,并让家属督促帮助,让单位和亲友减少探望次数,每次限时在30 min左右,不谈及使病人激动的事等,从而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处于较安定的能随康复需要的心态下,人的心态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客观和主观情况发生变化的,心理护理就要善于发现变化,随变化及时予以正确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健康的全面恢复起着重大作用[2]。

1.2 坚持药物治疗病人获得康复的重要基础在于长期服药物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关疾病的知识宣教。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性质及药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服药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大致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这样病人就不会机械地用药,病人在治疗中加强参与意识对合理正确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有重要意义。由于病人及其家属知道某种药物属于哪一类就不会出现同类药物同服的错误[3]。同时我们也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自己的家庭护理表。自制一表格。表格的内容包括药物名称、服药时间、药物的不良作用。护士要指导病人如何填写表格,特别是文化程度低以及农村的病人。表格设计要简单,应耐心指导、示范,使病人坚持按时按量按医嘱服药,也要求家属做好药物保管和监督服药,以保证病人的康复。

1.3 提供护理知识技术对病人及家庭成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并且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技术和技能,如测体温、数脉搏、量血压及功能锻炼等,使患者或家属协助做好护理工作,指导家庭配备常用的药物及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按摩器等)。正确掌握使用及保管方法。重点指导家庭成员掌握止血、催吐、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4]。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家庭成员自我保护能力。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护理,促进恢复。

1.4 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慢性病恢复期长,故合理安排生活起居至关重要,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室内空气必须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两次,用84消毒液搽桌面及地面一次,预防感冒等感染。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晒,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卫生、舒适、安宁的环境。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能过饱,忌食刺激性食物或饮料(酒、茶)等。并强调戒烟,让患者努力作到定时定量,强调时品的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高热量、高胆固醇、低维生素和低矿物质的煎炸食品)。慢性病人忧思少动,常有大便秘结,卧床病人更多见患者亲属宜给病人食用含纤维素多的疏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通便的药物。

1.5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提高病人思维与语言能力,增强记忆力,我们对病人加强功能及语言的训练,经常与他进行交流,促进他多说话,指导病人坚持每天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纸杂志,病痛稳定,可根据爱好、条件参加文体活动。病人就会很开心地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健康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2 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2.1 机能康复训练对病人的体力体能的锻炼从抬腿、握拳、行走、甩臂、抓物练起,每日上、下午各练1次。平时随时练,并逐渐加大活动量,家属很认真协助他锻炼。每天在家属陪同下上下楼梯、外出散步、修剪花木、家务琐事等。自理能力的恢复,使病人不仅有了归属和感情上的满足,也有了生活自理的满足感,在护士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散步、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等,其中步行安全简便,患者易于接受,能持之以恒,步行可分为三种:快速、中速、慢速步行,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体力要求及可能获得的条件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要遵循合格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的症状,及时停止运动。

对于卧床病人,翻身叩背1次/1~2 h,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并在全身按摩之后活动上、下肢各关节。对恢复差肌张力高的病人,着重进行与孪缩方向相反的运动,以充分伸展肌肉防止韧带孪缩及关节畸形,保持关节活动度。在卧床过程中,要随时的把患肢置于功能位。对于可下床病人采取被动训练加主动训练方法,时间由短到长,负荷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锻炼。

2.2 家庭关怀与支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病人回归社会的大本营,是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缓冲各种应急所产生的压力,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对病人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不但可以使病人享受到亲情的温暖,指导家庭成员协助病人建立有规律的良好生活秩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适当的娱乐活动,丰富生活内容,扩大社会接触及病心理、生理和社会康复是不可能少的。

2.3 调动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广泛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使病人得到各方面支持帮助,加快康复过程,要使病人达到社会康复需要病人单位,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协调配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康复环境,使病人在康复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和勇气,扩大社交活动范围,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以减少或消除复发的因素。

2.4 生活规律的策划建立和保持有节律的生活制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等均有利于康复,培养病人自理、自主、自信的生活能力。合理满足其精神及物质上的需求。

2.5 与康复目标的恰当定位在渐进的康复过程中,康复的期望目标应有恰当的定位,要符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如病前能力、病程长短、康复程度等。合理的期望目标,能恰到好处地把康复步步推进以使家属信心永存。期望目标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近期到远期逐步调整,分期分段的实施,如退缩懒散的病人先拟定主动料理好自身生活,进而坚持服药,逐渐扩大的参与社交活动,使病人在康复过程中从自我逐步进入家庭及社会角色之中。

2.6 重建学习及工作的基本技能疾病造成病人在生活、职业、社会技能各方面的遗忘。可结合病人现实条件,选择恰当的作业项目,重新学习掌握,大胆实践,逐步恢复病前能力和技巧从实现自我价值上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以达到巩固疗效,职业康复是较高层次的康复目标。

2.7 心理康复慢性疾病康复的重点是心理康复。心理状态的优劣与其康复息息相关,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异常的心理因素的消除,往往不是药物或其它疗法所能奏效的,事实支持性心理护理,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和战胜疾病的主动意识,鼓励病人积极把握主动权,使病人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变消极负面心理为积极正向心理,才能适应承受外来各种精神刺激,有利于消除疾病康复的隐患,培养病人健康的性格,心理方面转化。

家庭护理与康复日趋重要。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在家庭护理与康复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①在教育方面,应对护士做好经常性的培训,在各类医学院校应把康复医学知识搬上讲台,同时各地应办一些中、长期康复护理培训班,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康复护理知识[5]。②需要建立适合于康复需要、以功能评价为主的质量管理和效果评价系统,设计专用的康复护理记录表格。③广泛开展心理康复护理,因为康复护理与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相关。总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慢性病人康复护理将成为治疗慢性疾病中不可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范丽凤.糖尿病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613.

[2] 安红.1例出血病人术后家庭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4):232.

篇11

双J管又称双猪尾管,因两端卷曲且形似猪尾而得名,其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伤口漏尿和输尿管狭窄等。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对98例上尿路结石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且放置了双J管。根据手术方式、部位,置管时间为1~3个月不等。由于置管时间较长,所以大部分患者需带管出院。置管期间,可能出现膀胱刺激征,肾区不适,血尿、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与病人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有很大的关系,且置管期间发生以上并发症势必引起患者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了出院指导,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了结石的复发,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出院指导

1.1留置双J管的指导

出院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讲解留置双J管的目的及意义,使病人及家属理解并配合。留置J管后,由于尿液不断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者消失,输尿管抗返流作用减弱,当膀胱压力大于肾盂压力时易致输尿管返流[1]。留置双J管期间避免腹内压增高,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预防感冒,如出现便秘、咳嗽时要及时处理;避免扭腰运动及突然下蹲,指导家长不要让孩子打闹及剧烈跑动,以免引起J管移位、脱出。保持排尿通畅,勿憋尿;男性患者最好立位排尿。多饮水,防止尿沉淀物及脱落粘膜阻塞J管,防止感染。在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再三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留置管的意义及留置时间,何时回来拔管,置管期问的有关注意事项,可电话回访病人情况,于拔管前l~2天通知病人。告知病人如有尿频、尿急、血尿、发热、纳差、腰部胀痛等不适时,马上回院就诊。凡是留置有双J管的病人都应建立登记档案,由指定护士专门负责,定时随访,详细询问病人出院后留置双J管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导处理。

1.2饮食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I以上。同时,食物与营养对结石的形成和预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饮食与营养的搭配非常重要。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求量为75~90g,大部分可以从主食中得到,因此每日再补充25~30g优质蛋白质即可[2]。动物蛋白和食糖的摄入要适量,因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增加钙、草酸、尿酸三种成石危险因素。不宜饮酒,酒会增加尿中草酸含量并引起尿浓缩。高尿酸病人不宜食用动物内脏和菜花、波菜,少食苋菜、竹笋、豆腐,不饮茶或饮淡茶;高尿酸钙者应限制乳制品。

2.对出院后出现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1肉眼血尿最常见,主要是由于双J管对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刺激导致粘膜损伤有关,感染、运动可加剧血尿的发生和出血程度,但很少出现大量出血、血凝块堵塞双J管的情况。所以术后尽量减少剧烈活动、多饮水、注意休息,及时控制感染,若出血量较多可口服止血药,经休息、多饮水、大部分患者血尿消失,如血尿量较大且不能控制,应及时指导其回院行检查,尽早拔除双J管。

2.2疼痛主要为腰痛,多见胀痛或隐痛,严重时有肾绞痛,一般症状轻微,多能忍受,以活动及排尿时显著,是有由于双J管刺激输尿管引起输尿管痉挛、膀胱尿液返流有关,亦可发生在管腔堵塞。此时应减少患者的活动,指导患者学会使用疼痛转移法,如听音乐或交谈分散注意力。必要时用解痉止痛药。

2.3膀胱刺激症状及肾区不适置管后部分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能为膀胱内双J管过长、过硬,刺激膀胱三角区所致;肾区疼痛酸胀等不适可能与输尿管内尿液逆流有关,少数情况下为异物排斥反应所致。对于轻度尿道刺激症状,嘱病人不要紧张,可通过自行调整来缓解症状。但如果病人同时伴有高热,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异物排斥反应,应该及时指导病人回院复诊,并考虑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及早拔管。

2.4尿液返流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任何因素,预防大便干燥,指导病人站立排尿,定时排空膀胱。对出现腰痛症状而排尿后仍不能缓解者,应及时指导患者回院复诊,看是否由于双J管引流不畅所致。

2.5感染与双J管的异物刺激、每日饮水量

2.6双J管移位双J管放置位置正确,一般发生移位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患者活动度太大及置管不到位所致。应指导患者出院后不参加重体力劳动,不做四肢及腰部同时伸展动作,不做突然下蹲动作,以防双J管向上移动或向下滑脱。一但出现双J管移位,就必须及时回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7双J管的脱落双J管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是置管时为确保进入膀胱而肾端长度不够,未能放入肾盂,因此在确保双J管置入膀胱的前提下,膀胱端不易过长这样可同时减少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另外术后嘱患者不要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如脱出,及时回院就诊。

3.讨论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促进患者健康,提高自我护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是以护士为主,而出院后护理则由患者或患者家属按护士的指导进行。患者置管后出院出现并发症机会较多,因此如何开展更好的出院指导,这对患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篇12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5-0670-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而引起的重症结核病。其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结核脑病人49例,本文就该组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10个月~68岁,住院时间5天~149天。4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热型为不规则热;其中昏迷20例,1例为后期妊娠,1例男性病人昏迷149天,偏瘫8例。根据病史、体征、症状、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临床均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1.2 治疗及转归:住院后根据不同情况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选用4~5种联合正规方案治疗,同时予以激素、脱水、对症、支持及营养等治疗,治愈好转40例(81.63%),自动出院4例(8.16%),死亡5例(10.21%)

2 护理方法

2.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瞳孔的 变化。如有头痛、呕吐加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脉搏变慢,血压升高,瞳孔异变或呼吸不规则,为颅压增高、病情加重或有脑疝发生,应及时准备抢救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病情并交班。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昏迷病人常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昏迷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食物残渣可造成气道堵塞,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供氧不足,加重脑水肿升高颅压,并发吸入性肺炎,因此必须清除口鼻分泌物,勤翻身勤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按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

2.3 护理:安静卧床,避免多次搬动病人颈部或突然变换,应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减轻头部充血,降低颅内压;昏迷病人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痰或呕吐物吸入气管。经过治疗,即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也不应活动过早,一般在脑膜刺激症状消失,脑脊液明显好转后方可逐渐起床活动[1]。

2.4 防压疮护理:本组中1例男性病人昏迷时间长达149天,体质极度消瘦,通过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因昏迷病人骶尾部长时间受压而缺血、红肿以至破溃,故应定时按摩局部,每3小时翻身、拍背1次,侧卧位时病人的身体与床尾成45度。对于尿失禁的病人,男病人可用保鲜袋或者连接输液管接尿,女病人应留置导尿,同时加强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2次,及时更换尿湿的衣裤、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床整,预防压疮发生。本组病例无1例发生压疮。

2.5 饮食护理:本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且大量应用激素,代谢旺盛,护士应鼓励病人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昏迷病人应给予鼻饲饮食,并注意卫生,耐心喂食,以保证饮食的质和量。

2.6 用药期间的护理:抗结核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2]。应用甘露醇脱水治疗时,滴速以10 ml/min为宜(250 ml 20~30分钟内滴完),使药物在血中速度达到所需浓度起到脱水作用,超过30分钟,甘露醇易氧化成葡萄糖使药物失效[3]。在脱水过程中,应防止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的发生,同时要观察用药效果及防止药液外滴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结脑病人长期大量应用激素治疗,要认真查对执行医嘱,严格掌握剂量,禁止漏用、少用或多用,并按医嘱逐渐停药,防止反跳现象发生。有部分病人出院时激素尚未完全停用,须嘱病人如何使用此药物直到停止使用为止。

2.6 心理护理:结脑病人病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病人丧失信心,在治疗期间易产生急躁、悲观情绪和敏感、猜疑等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积极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及时了解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动态,通过热情交谈,运用科学、通俗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有关结脑的治疗及护理,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解除病人及家属心理上的顾虑,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7 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抗结核治疗,疗程一般12~18个月,中途不能中断,药物种类和剂量应严格遵医嘱执行,定期随访,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达到根治的目的。

篇1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5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49-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有效而微创的治疗方法。在手术的入径选择方面,股动脉由于其管径相对较粗而成为早期的主要选择,但股动脉的解剖特点决定动静脉瘘等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难以完全避免。而桡动脉独立行走于前臂外侧,没有重要的静脉和神经伴行,可完全避免动静脉瘘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经股动脉入径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科自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共119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针对不同的穿刺途径,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术后护理比较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19例,年龄29岁-76岁,经股动脉穿刺共62例,男4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5岁。经桡动脉穿刺共57例,男48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岁,术前均有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其中心肌梗死者78例。2术后护理

2.1穿刺点护理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之后需要在穿刺的部位进行15分钟的压迫止血,防止出血情况发生,在4小时之后停用肝素,并且将动脉鞘管拔出,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压迫6小时。患者回到病房之后为了避免弯曲需要将穿刺的肢体12到24小时之内进行平伸,穿刺之后患者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学习如何大小便、咳嗽等,正确的姿势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做完上述之后密切的对患者进行观察,观察血肿和肢体的血液流动情况。患者术后需要及时地将鞘管拔除,以免留置的时间过长,鞘管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会导致皮下水肿,鞘管的位置不易掌握很容易造成穿刺部位出血。

患者在穿刺之后需要长时间的平卧,这样就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因此对患者的四肢进行血液流动的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检测都显示血液的流通情况,在患者被拔出动脉鞘管之后还要在穿刺的部位进行6小时的包扎,通过对右手腕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指温度、手指的毛细血管的颜色和手指的色泽,如果动脉的位置比较浅此时发生水肿、皮下出血的情况比较小,随着患者的逐步康复,不受限制之后一般水肿就会自行消失。

2.2病情观察及护理患者回病房之后,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动态的观察以及对动态进行观测,此时病人如果出现心率失常是非常危险的,心率的变化、病者血压的高低在此时都非常的关键。低血压的发生与低血容量、冠状动脉再灌注、血管痉挛或硝酸甘油类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1]。肺栓塞作为PCI术后的并发症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不少见,常误诊为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预防肺栓塞的关键是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切记过紧,并避免直接压迫静脉。桡动脉途径介入术后此并发症少见,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可能出现急性血管闭塞,可用示指、中指摸桡动脉有无搏动,并仔细观察穿刺侧手的温度、颜色、有无疼痛等。

2.3尿潴留的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4-6小时内饮水1000-2000ml,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患者在进行股动脉穿刺之后,伤口疼痛,排尿习惯的突然改变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尽管在之前进行了排尿训练,但是毕竟患者还不是很适应因此,因此当发现或者是发觉患者有尿潴留现象应该及时地对患者进行诱导排尿,改变患者心理因素,是膀胱在充盈的态度下进行尿液的排放。必要时给予导尿。本组出现尿潴留18例,给予诱导排尿成功6例,导尿12例。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无限制,不易发生尿储留。

2.4术后护理难易及患者舒适度评价股动脉手术之后要按照医生嘱咐进行24小时卧床,并且在手术6小时之后要将内鞘管拔出,患者不能随意的走动,此时应该在床上完成吃饭、排泄等问题,由于卧床的时间很长因此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此时护士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生活问题都是由护士完成,这样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加重了护士的负担。患者在病床上长时间的卧床,会出现肢体麻木、腰酸背痛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怎样减轻患者的痛苦,因为长时间卧床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活动患者的生活的舒适度会降低。长时间如此患者就出现烦躁的情绪,导致心理抑郁或者是心理问题,此时需要在护士的指导下排解心理的压力与不畅,积极地配合治疗,减轻血肿、排尿困难情况的发生。通过在生活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采取舒适的卧位,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在病床上按照自己舒适的卧位进行运动,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血肿或者是静脉血栓的形成。3结论

股动脉穿刺是冠脉进行介入诊治的使用最早的方法,手术的成功率高,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也最为成熟。但是随着临床的观察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这种手术由于在拔出了动脉鞘管之后中断了肝素的治疗会造成局部血管的并发症。针对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会造成静脉血栓、肺部血栓的形成。另外,股动脉穿刺手术之后患者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长时间的卧床还会造成前列腺增升的产生,部分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另外长时间卧床造成患者的心理烦躁也会导致患者的不满意,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很重要,如何降低患者的不满意度值得医护人员继续探讨。与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其优点是:①桡动脉无较大的静脉和神经毗邻,因此几乎没有穿刺损伤静脉或神经的并发症。②桡动脉表浅,易于压迫止血,造影结束后只需对穿刺局部加压包扎而无需人工压迫止血。③患者在冠脉造影术后即可下床行走,无需卧床,避免了因卧床带来的腰背酸痛及排尿困难等痛苦,患者舒适度增加。④有尺动脉的侧支循环,不易引起手部缺血。⑤对于冠脉病变较轻患者,可在术后第2天下午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因此,对于不能长时间卧床,有腰腿疾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造影可提高其舒适度,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提高复诊率。

有文献报道经桡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97.9%,略低于经股动脉造影98.1%但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本研究结果与此相似。因此,笔者认为2种途径穿刺都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由于桡动脉较股动脉细,穿刺相对困难,桡动脉延续至冠状动脉途中可能有严重迂曲,因而股动脉穿刺途径暂时不会被取代[4]。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高,操作便利,血管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且能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穿刺途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精心护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参考文献

[1]程敏.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术后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6(1):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