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知识宣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2-0095-03
Video miss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dherence for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 in oral
WU Ming-hui,TIAN Lian-hua,LI Ping-hua,LIU Di-n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aogan Central Hospital,Xiaogan 432000 Hu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ide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dherence for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 in oral.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or dental implant surgery treatment of 14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S the brochures and multimedia video interactive health education.Observe different education methods to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out self-test anxiety scale(SAS)and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and adherence to treatment questionnaire,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the multimedia video;health education;dental implant;compliance;preventive care
活动义齿受其佩戴不适、使用维护麻烦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使人工种植牙逐渐取代大部分活动义齿,人工种植牙是通过外科手术将与人体骨质相容性高且经过精密设计的纯钛金属体,安置于缺损牙原位的颌骨内,并使纯钛金属体与人体颌骨逐渐结合良好稳定,二期在人工种植牙根上制作相应烤瓷牙冠。种植牙以其固定性好、咬合功能好、对邻牙没有破坏性、自然度高、舒适及手术操作简单和安全可靠的特性,已逐渐被牙缺失者所接受和日益青睐,种植修复技术已成为牙齿缺失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1]。种植牙手术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面部美观度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种植牙手术后其功能与效果更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维护和护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牙科焦虑症,加上对种植牙知识的不了解,对种植牙手术心存畏惧和焦虑,因此必须对患者加强种植牙健康知识宣教,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主动正确进行种植牙及口腔卫生保健护理,以达到延长种植体寿命、保证种植牙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对此,我科自2013年对种植牙患者采用采用宣传手册和视频技术进行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对象为2013年3月-2014年6月来我科进行人工种植牙手术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37.7±6.46) 岁,其中男77例,女63例。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53例,初中41例,初中以下46例。共植入种植体203颗,其中磨牙后区种植83颗,前磨牙区种植63颗,前牙区种植57颗,牙缺失时间为0个月~2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及牙缺牙位置等病情相关病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精神类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宣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对患者用单纯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简短的口头宣教方法,介绍种植牙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要求及术后健康知识。
实验组:采用宣传手册和多媒体视频进行互动式健康宣教。制作宣传资料内容,将科室发展概况、医生简介、先进的医疗设备、消毒设施、种植牙知识和手术过程的简要介绍、术前准备事项、术中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手术医生和护士的联系方式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通过媒体专业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有视听效果的视频和幻灯片。宣教时护士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发放宣传手册,引导患者阅读手册并观看宣传视频和幻灯片进行宣教。对患者的病例资料作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并结合视频幻灯片课件采取有效的交流方式,向患者作通俗易懂的详细讲解,告知种植牙的意义,将手术室环境、所需器械设备、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及相关种植牙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结合简易的图谱、模型、种植牙治疗成功案例及效果图片逐一讲解,向患者讲解术后种植牙自我护理及保健的重要意义。对于一些对美观要求、口腔种植成功率要求过高的患者,正确引导,让其打消过高的期望值[2]。询问患者的心理需求对相关问题存在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释,消除知识误区,针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给予心理疏导,解除心理顾虑,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
1.3 评价方法
①分别于宣教前和术日入种植手术室后采用焦虑自测量表(SAS)[3]进行测量评分。评价标准:SAS≥50分为焦虑,轻度为50~59分,中度为60~69分,重度为70分以上;②术后回访时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③术后回访时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术后口腔治疗及预防保健的依从性,评价指标根据执行情况分为完全、基本、不能。即将患者掌握并执行健康教育内容分为:≥90%为完全执行,60%~90%为基本执行,完全和基本执行视为有效,执行落实较少甚至不能执行为不能执行,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前后SAS评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宣教前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比,见表3。
3 讨论
种植牙治疗的关键不仅在于手术过程情况和患者自身状况,更在于患者自身平日护理和预防保健,通过健康宣教可以给患者提供与自身疾病及种植牙手术相关的知识[4-5],提供患者信息需求[6],以提高患者手术时和后期的应对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尤为重要。种植牙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加上对种植牙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对义齿使用寿命、种植费用等问题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担心和畏惧情绪。资料显示,患者在手术前的常见不良情绪常有焦虑、恐惧和睡眠障碍等 [7]。本研究表明,通过视频健康宣教后表1显示宣教后使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明显减轻,表2和表3显示不仅能使患者提高了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而且能更好地使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从72.85%提高至94.28%,提高了种植牙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对科室工作的满意度。
目前宣教方式各异,尚未规范全面、统一的口腔种植牙健康教育模式。传统宣教方式因语言障碍或交流方式不当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8]。我科目前通过视频播放加宣传画册进行系统宣教,把患者想了解的问题直观生动、身临其境地呈现出来,达到美观和视觉效果,特别是种植牙手术过程的幻灯片,增加患者对种植牙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宣教内容记忆深刻,便于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更加有助于患者全面掌握各种信息,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尤其是展现成功病例图片可以使患者得到的鼓励,从而增强对手术的信心,缓解焦虑情绪。宣教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9],也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体现了人性化服务,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宣教后在选择种植手术时间上,要让患者有充裕的时间做好心理调整及术前基础治疗[10]。表2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宣教后患者应对术中遇到的不适能力增强了,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不遵医行为明显减少,能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种植牙手术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健康宣教需结合患者综合情况进行切实可行的宣教方式和形式,才能达得预期效果。本次研究表明,视频宣教方式较常规宣教方式更能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11],增加患者对种植牙手术的信心和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运用宣传手册和多媒体视频宣教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专业的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林野.当代口腔种植学的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16(4):285-290.
[2]Williams DM,Bentley R,Cobourne MT,et al.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who require orthognathic surgery:comparisonwithuntreated controls[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9,47(3):191-195.
[3] 吴彦伟,陶娥.舒适护理在口腔微螺钉种植支抗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6):498-500.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7.
[5]周琳,陈兵,龙永香,等.健康宣教在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6):1388-1389.
[6]秋枫,脑外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54-55.
[7]关丽娜.不同术前访视方式对脑外科病人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13):1186-1188.
[8] 吕文秀,夏又春.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工作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3):1120-1121.
[9]刘秀立,甘建辉.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354-355.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c)-0162-03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on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
LI Zhou-bi
Injection Room,Foshan Cit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mpa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 on children′s dental health and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effect.Methods 200 children given infusion in outpatient clinic transfusion room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15 in Fosha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nd non education group (10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education group were given dental health education.There was no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non education group.After 1 year,the test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The same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by test children and took back.The survey results were counted.Results Understanding rate of dent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dental hygiene situation i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 were obvious better than those in non education group childre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outpatient;Children;Fissure sealing
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儿童的饮食结构,食物的糖分含量增加,导致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升高[1]。儿童由于第一恒磨牙的颌面有较多窝沟空隙,易导致食物残渣的留存;而窝沟的深度为1.3 mm左右,在刷牙时,牙刷毛不能进行有效清,因此易形成窝沟龋和平面龋[2-3]。为改善儿童龋齿的情况,我院采用门诊口腔卫生宣教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7~9月在佛山市口腔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儿童20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双盲分为宣教组(100 例)和无宣教组(100 例)。宣教组:男/女=47/53例,年龄为5~12岁,平均(6.11±0.78)岁;无宣教组:男/女=48/52例,年龄为5~12岁,平均(6.19±0.68)岁。所有参试儿童均为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或牙冠窝沟点隙均完全暴露于口腔。两组患者的牙齿发育状况、年龄、性别比例及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第一恒磨牙已经龋坏或未长出第一恒磨牙的儿童,排除精神不正常的儿童,排除有肝、肾及代谢异常性疾病儿童,排除重大疾病儿童。
1.2方法
宣教组进行讲述指导、发放宣传册、播放窝沟封闭宣传视频及PPT等,于宣教组输液室内张贴宣传海报,加深患者对窝沟封闭的认识,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引导前往牙防科进行窝沟封闭。无宣教组不做宣教处理。
调查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内容包含儿童基本信息,有无第一恒磨牙、有无做窝沟封闭术,及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等,并设计窝沟封闭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包含龋齿的危害、第一恒磨牙是否可被替换、什么事窝沟封闭及窝沟封闭的作用等。同时,与牙防科医生协调好被宣教患者的诊疗路径,保证医护工作人员之间衔接,对宣教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完善对相关专科知识、宣教方式等的了解。1年后随访复查参试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参照标准为《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4],并有口腔医生实施CPI探针检查,同时让参试儿童填写相同内容的调查问卷,且当场收回,统计调查结果。参试儿童的问卷全部回收率为100.00%。
1.3观察指标
统计儿童受教育后,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同时统计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及菌斑指数等。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结果的比较
宣教组儿童对牙齿方面的保健知识的了解率及用牙卫生等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儿童口腔状况及窝沟封闭情况的比较
宣教组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菌斑指数及窝沟封闭情况明显优于无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儿童的饮食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发生改变,其中糖分含量的升高是导致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龋齿病、牙周炎及相关的口腔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5-6]。我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患龋齿发生率较高,每位儿童平均有2.94颗龋齿[7]。窝沟的平均深度为1.3 mm左右,牙刷能到达的深度仅有0.4 mm左右,因此仅用刷牙的方法无法彻底清洁窝沟深处的菌斑,残留的食物经过微生物作用产酸,破坏牙釉质,从而形成窝沟龋[8-9]。
儿童时期尤其是5~12岁儿童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发期,是影响儿童一生口腔健康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提高口腔保护意识[10-11]。宣传教育常采用的方式是校园宣传教育的方式,不足之处是封闭性较大。如果通过门诊口腔卫生宣传的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免费口腔检查、窝沟封闭等,不仅能让儿童自己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还能让儿童家长也意识到口腔卫生的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家长起到其监督儿童的作用[12-13]。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对窝沟封闭可预防龋齿予以关注和认可,让家长和儿童了解窝沟封闭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前往牙齿防护医生处就诊[14],同时定期联合牙防医生在门诊处举行义诊等活动,增强儿童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家长对窝沟封闭知晓率及窝沟封闭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没有采用宣教的儿童对牙齿健康知识的了解率较低,其中,不良生活习惯,如牙刷的选用、刷牙次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薄弱,对牙齿的保护意识不强;儿童经过健康教育后,对牙齿方面保健知识的了解率及用牙卫生等明显好转,且经过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儿童的牙石检出率、龋齿率、牙龈炎发生率及菌斑指数明显低于没有采取措施的儿童。
综上所述,对儿童进行门诊口腔宣传教育保健知识可提升儿童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升口腔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洁仪,李丛华,曾兴琪,等.350例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调查[J].重庆医学,2015,44(6):834-835.
[2]王春晓,阳扬,张麒,等.中国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5):599-601.
[3]申洋,刘凡,蒋莹,等.四川省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0):940-942,946.
[4]唐莉红,施乐,袁爽,等.3种不同方法预防儿童恒牙龋的临床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6):736-739.
[5]涂蕊,钟亦思,李雪,等.四川省652名6岁儿童乳恒牙龋3年观察结果[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1):46-49.
[6]罗光浩.玻璃离子用于窝沟封闭3年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831-2832.
[7]钟微,黄佩贞,甘标.广州市海珠区窝沟封闭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540-1542.
[8]蔡琛,程由勇,刘媛,等.医校互动口腔龋病预防模式的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42-644.
[9]刘娜,赵君,韩晓兰,等.合肥市3~17岁孤残儿童患龋状况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9):1350-1353.
[10]日孜瓦古力・阿木提,刘菁,玛依热,等.457例维吾尔族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2年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4, 23(2):201-203.
[11]潘恒标,谢超毅,顾豪勇,等.宁波市镇海区接受窝沟封闭儿童家长相关知识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386-1388.
[12]辜双娇,林居红,王孟宏,等.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378-38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在幼儿期口腔保健的意识增强,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同时幼儿期的孩子语言接受能力逐步提高,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在不断发展,孩子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易出现一些问题,口腔保健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在口腔护理中,如不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容易造成孩子对口腔治疗的误解。2001年5月开始进行完全规范的幼儿口腔健康教育,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反复、按需、适时、回示、随访”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4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前)选取6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39例;平均年龄3.1岁;以2011年5~8月收治的患儿(为规范健教开始之后)选取7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龄2.9岁;均为龋齿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智力、及陪护的认知水平大体相似。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宣教法,内容包括介绍疾病的症状,观察要点及护理的方法和目的。宣教从入院开始,随意选择宣教的对象和时机。观察组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宣教法。由专管护士负责收集患儿的资料,并且和其他班次的护士保持宣教的连续性,同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对陪护的宣教:处于疾病困扰的患儿,既需要陪护的生活照料,也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陪护的健康观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患儿,陪护对学习的反应也会影响患儿学习的积极性,患儿治疗结束后在家庭生活中更易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②适时宣教:在患儿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重点宣教,内容有科室的专管护士、环境、医生等内容。③按需宣教:护士利用讲故事和做游戏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教患儿口腔保健的儿歌,表现好的孩子可以发放礼物,以兹鼓励。④反复宣教:护士要反复多次讲解示范,一直到掌握。⑤回示宣教:对于一些技能型知识,为了让陪护真正掌握,在讲授后让其演示。⑥随访宣教:对治疗结束后的患儿进行回访,了解在治疗期间获得健康知识是否能够持久掌握及在日常生活中能否遵循健康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解答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
评价标准:①患儿配合率:患儿虽然有些哭闹但是经过教育和劝解,能够配合医护完成各项治疗。②陪护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重点以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陪护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以陪护能够流利叙述宣教内容的>70%为合格。③陪护对护士综合满意率:以回访的方式调查患儿陪护对护士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技术水平、宣教内容进行综合的效果评价。
结 果
两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在上述表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观察组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陪护接受教育的有效率明显地提高,在提高陪护的认知和解决疑问的基础上使患儿的配合度提高,能够使患儿较好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五项宣教内容起到了相互交织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在原宣教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规范的宣教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提高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程度,使其服从医疗护理治疗的依从性,能够促进患儿早日结束治疗。
特别是现在社会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孩子的幼儿时期,认知自我的能力在逐渐增强,喜欢用否定的言语来满足自己独立自主的需要,任性的能力达到高峰,需要强化正确的逻辑推断能力来帮助孩子的成长。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要学会运用治疗性的各种图书、电视、游戏来传授保健知识,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回访的内容除了继续跟踪孩子的习惯,还要向家长传授一些早期教育出的方法和内容,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口腔健康教育要不断地丰富和饱满自己的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的口腔健康,纠正幼儿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及更好地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1用护理美学塑造护士们的外在形象
作为专职宣教员,健教岗的护士每天独立面对患者及家属,为他们答疑解惑,宣传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此时她们是患者的唯一审美对象,只有具备美好的职业形象,才能吸引患者的注意力。美好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仅对护理对象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使护理对象产生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生理、心理需要,而且能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3]。
1.1.1对护士仪表的美学包装
每天上岗前严格按规定着装:①戴燕式帽,头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双侧不掩耳;②着白色连衣裙护士服,穿白色长裤,清洁、平整、合身,护士服里面衣服的衣领、袖口、裙边不外露;③着白色软底护士鞋,白色或肉色袜子,保持鞋袜清洁;④指甲经常修剪,不染颜色,不佩戴戒指、手镯、不涂抹香水;⑤化职业淡妆:护士的职业淡妆应与医院环境整体色调浅淡、素雅为主旋律和谐统一,以展现护士职业的整体素质与美感[3]。
1.1.2展示护士的姿态美
姿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护士的基本姿态具体表现在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手势当中。健教岗的护士在工作中多以站姿出现,更需严格要求:选择形体健美的护士,培养站姿挺拔、自然,显示出稳重、朝气与自信。
1.1.3表现的护士语言美
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与感情交流的桥梁,也是展示个人素质与魅力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是护士实现其护理作用的重要工具[3]。我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使用健康处方、宣传小册子、宣传栏、多媒体等形式,最主要还是采用宣教岗护士的一对一、一对多位患者或候诊区集体口头宣教结合道具、图片的方式,因此,对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①基本礼貌用语,文明礼貌是语言美的基础,使用礼貌礼节性用语,是对患者人格的尊重;②语言交往艺术,避免患者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语言简明、清晰、口语化、通俗化,语速适中,语气温和亲切,态度诚恳;③体势语言的应用,体势语言又称“人体示意语言”,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无声的方式进行感情或思想交流;④保持微笑,是爱心的体现;⑤眼神的交流:与患者沟通时,保持目光接触,适当的距离,认真倾听,表示尊重并愿意与对方交流,目光要停留在对方的眼睛附近,并平视以示平等。
1.2用美学塑造、提升护士的内在素质
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护士的内在美是塑造护士职业形象美的基础,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1.2.1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品德,对护理工作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①每周一次例会,交流工作情况,互通信息;②每天记录工作情况,每月写工作小结,记录工作中所做、所见、所思;③平时多观察、了解护士们的工作、生活、思想。通过以上方法了解、发现、讨论、解决,帮助她们少走弯路,迅速成长。
1.2.2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健教岗的护士们年轻,阅历浅,每天独立面对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患者,有一些患者会拿她们当出气筒发泄心中怨气、怒气,更可怕的是一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会说出或做出不可理喻的话或行动,令她们感到愤怒、悲伤、恐惧、忧伤、无助,严重影响她们的工作情绪,因此,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性格、稳定的情绪及应付工作压力的能力非常重要。①我院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医生给大家讲授关于工作压力及应对方法,使我们了解压力是无处不在的,要学会把压力变成动力。②科室业务学习请口腔粘膜科医生、护长讲课,了解粘膜病与内分泌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如何为粘膜病患者做健康宣教;③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科室文化,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④注意大家的情绪变化,鼓励大家说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及时疏导。使她们经常保持热情、愉快、稳健的情绪,通过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患者,用仁爱之心去理解、包容患者。
1.2.3掌握丰富的知识
知识是素质的基础。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方法、多条途径对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防病技能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提高自我保护和加强预防疾病的目的[4]。健教岗面向全院的患者及家属,每天超过1000人次,他们来自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疾病,复杂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护士们除了要掌握全面的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的能力,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社会学科知识。①我院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为年轻护士们打造专业理论基础;②科室每月组织1~2次业务学习,针对宣教内容,请院内各科的医生、护长、专业护理骨干授课;健教岗护士分工各负责一个内容,进行科内小讲课,并请科主任及预防专业的医生参加,进行专业指导,讨论、分析课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课件内容;③科室出资购买专业书籍,组织大家学习并应用到工作中;④要求大家参加院内各专业的业务学习,掌握各专业的最新知识与发展;⑤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科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不断吸收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⑥主任、护长定期到现场观摩宣教,并组织护士们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改正、提高;⑦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在环境管理、仪表仪态、护理管理工作要求、宣教内容、患者评价等方面对健教岗护理质量进行考核。
1.3用美学营造舒适就诊环境
用美学设计、装修健教岗及候诊区,营造优雅、温馨、整洁、安静的环境,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配备宣传栏、宣传画报、小册子、多媒体、光盘、彩色图片、牙齿模型、牙刷、牙线、麦克风等辅助工具,使宣教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吸引患者的关注。
2结果
护理部每个月通过护理质量检查的方法对健教岗的工作进行考评,从环境的管理、护士的职业形象、护理管理工作、宣教内容、现场考察护士宣教、现场随机抽取部分候诊患者或家属进行满意度口头提问式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十分为满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岗护士的职业形象、宣教内容、宣教形式、宣教效果表示满意,评分按满分10分算,平均分9.8分;护理部对健教岗的评分按满分100分算,平均分为98分,见表1(寒暑假高峰期停护理质量检查)。口腔健康指导中心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一大亮点,得到患者及家属、院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高趋势,全口无牙颌患者逐渐增多。无牙颌患者由于口腔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一定的生理心理负担。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改善患者主要的口腔功能[1],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全口义齿满意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义齿质量当属第1位因素,但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对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腔健康宣教,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修复门诊56例牙列缺失患者,18例有全口义齿戴用史,38例无戴用史;60岁以上9例,50岁以上47例;口腔条件差,牙槽嵴吸收比较严重16例,口腔条件尚可29例,有严重骨突需修复前修整11例。
1.2 宣教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融洽医患关系 医生恰当的行为,言语是融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适应性,提高义齿满意度的关键之一。医生的行为主要是友好、镇定、称职、富有同情心,并尽量减少患者疼痛。全口义齿涉及多学科,首先要求修复科医师必须具备多学科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全盘统筹的思维方式。Basch认为自信的关键在于“能力和经验”[2]。修复医师的自信可以获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有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满意度。由于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咀嚼功能恢复慢,适应时间较长[3],正确地解释已拟定的治疗方案、步骤及注意事项,说明全口义齿的局限性,加深患者对口腔医学知识的理解,调动患者积极的主观因素,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全口义齿修复的过程中,向患者耐心解释取印模时如何配合可以减轻不适感,颌位记录时帮助患者练习正中咬牙合,正确恢复患者满意的面部外形。
1.2.2 饮食指导 义齿不同于天然牙,它是靠义齿基托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产生的吸附力,大气压力固位的,因此咀嚼食物的方法不当,咳嗽、打哈欠、戴义齿漱口可能会脱落,义齿初戴时,要求患者练习正中咬合,发音、喝水,当义齿再口腔内戴稳后,再练习吃东西,逐渐地从软到硬,从小块到大块食物,嘱患者使用义齿是练习使用一种工具,要逐步去适应,才能发挥正常功能。
1.2.3 义齿护理 患者正确使用护理义齿可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戴用义齿不吃过硬过粘食物,饭后清洗漱口,保持口腔组织健康,晚上休息前取下义齿,让无牙颌承托区休息,义齿放入凉水中浸泡。
1.2.4 义齿复诊 初戴义齿会有异物感,口水多,恶心,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如果局部黏膜压痛,义齿脱落应及时复诊,就诊前1~2 h要坚持戴用,以便通过口腔黏膜上的压痛来修改义齿。
2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3例患者积极配合,通过针对性的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提高了义齿的满意度和修复效果。其他3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及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3 体会
临床工作中存在着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与其口腔解剖条件及义齿质量不一致等现象,说明医生提供了质量良好的义齿后,使用效果如何,患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口腔健康宣教,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从而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口腔健康宣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牙列缺失同时影响患者社交,对患者心理因素造成的巨大影响,而全口义齿修复成功与否又与患者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有关,与其他修复方式相比,全口义齿的修复更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及有意识的努力才能成功[4]。医生在口腔健康宣教时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和情绪。应主动有计划地系统全面地围绕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的误解解进行预防性沟通及咨询。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消极情绪,尽量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医生对修复体的设计及外观上进行的合理设计也容易,被患者接受,从而提高满意度。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建立合作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对患者的一种心理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合作。在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下,为了提高全口义齿满意度,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不能局限于恢复患者咀嚼发音功能,还应满足患者对恢复面型及口型协调美观的心理要求。实践证明,全口义齿修复中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始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朱希涛,主编.口腔修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5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