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管理和控制的关系

管理和控制的关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4 15:11: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管理和控制的关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管理和控制的关系

篇1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对财务规划和使用期限起到了指导作用,主要表现有前期投资预算,中期资金规划以及后期的费用核算。因此,建设工程造价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著的,其管理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贯穿其中的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一、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含义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遵循工程造价的规律和特点,使用科学技术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控制建设活动的造价、技术和管理等实际问题。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确保工程质量,不断降低工程成本。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实施阶段,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最终实现更好的投资效益,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二、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和下令定价色彩,尽管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制订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价政策,但是都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此外,由于目前政府一直未能彻底改变存在的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功能,由于招标信息不足,导致建筑市场的透明度差,缺乏公平竞争,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形成的合理性。

2. 施工阶段控制力度不够

很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设计变更。在工程施工开工之后还存在设计图正在审核中,或者出现开工之后出现变更等情况,工程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有些企业对于设计变更引起的损失的索赔工作不重视,这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超过预算的原因之一。

3. 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还不太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造价师从业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工作内容依然是单一的,多在主管部门及领导的主观意志指令下工作,因而工作服务领域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综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4. 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不够健全。特别在近十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现存的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与国际组织有关法律不符的地方。

三、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筑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施工企业也必将面临工程周期长、工程施工工艺多和干扰因素多等问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将介绍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在工程各个阶段采取的措施。

1. 项目立项阶段。项目立项之前必须要确定本项目的目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调研市场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等,需要重点考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变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在项目立项阶段,只有充分考虑影响工程造价的所有因素,才能够确保工程造价不会超过工程项目的投资预算,取得良好的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效果。

2.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占有的时间和工程造价是所有阶段中最少的,这也是很多施工企业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项目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将工程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种资源优化整合的过程,必须要严格控制每一笔费用的使用方向,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突况,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3. 工程的招投标阶段。招投标进程必须要严格遵循招投标制度,整个过程能够真实反映工程的情况,禁止将工程造价风险由一方完全承担。招标书必须依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来编写,确保工程造价处于可控制状态。招标还包括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这些都必须满足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是只有选定资质优秀的施工企业、材料和机械设备等。

4. 工程的施工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占用时间最长的阶段,同时也是工程造价变换最大的阶段,此阶段涉及到很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此阶段必须要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

(1)工程变更。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材料价格。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活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3)施工进度的网络计划管理。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在工程领域,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网络图把施工过程中的各有关工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能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便于计划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更好地调配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5. 竣工结算阶段。竣工决算这最后一道关口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严把关。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为决算审计打下基础,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只有坚持严格的办法和程序,才能保证决算的真实性、严肃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要有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关注市场经济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前言

从决策立项开始,一项工程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建设过程才能够竣工。工程造价在此期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易受到各种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造价,造价部就要依据科学的理论,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整个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连续的管理,以便随时纠正偏差。

1 工程造价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的制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制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1.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已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1.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首先是投资容易失控,因为承包工程实际造价=合同价+索赔额。承包方为了适应日益竞争的建设市场,通常在合同谈判时让步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索赔获取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

2.1 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素质

作为工程造价人员,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切以工程质量为前提;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相关法律、等知识;熟悉世贸规则、FIDIC条款;另外还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程管理经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国家对投资体制深化改革措施的逐步出台,“招投标法”提出了淡化标底,企业以个别成本报价,评标定标以评审的最低价中标。这些都意味着今后工程造价要逐步由原来以国家的指令性定额定价转变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按企业个别成本确定报价,通过市场竞争在合同中确定工程造价新的计价模式。这对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工程招投标中对工程造价控制

在现实的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竞争,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减少建设资金,在招标工程中任意压价,总是以较低的期望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要求及尽可能短的工期为出发点发出要约邀请,而投标单位在当前市场供求失衡的情况下,一般都以满足其条件而作出相应妥协,工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由于价低,施工企业就在材料、设备的价格上大做文章,其结果是豆腐渣工程不断涌现,不仅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在工程招投标的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把好“三关”:①认真把好招标审定关;②把好评标定标关,限制最低中标;③把好施工合同签订关,保证合同签订与招标文件和中标条件的一致性。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2.3 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应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建设单位普遍容易忽视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管理的主要精力放在工程的实施阶段,造成了失误和浪费。

在设计阶段应切实推行限额设计,推广标准设计。限额设计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在投资估算限额范围内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也是限额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以上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4 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

从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和项目投资控制看,前期准备阶段在整个建设项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资金使用角度看施工阶段实质才是资金发生密集流动的阶段。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特点是可控制的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支付划分点多、造价是动态控制等。

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建立工程台账,对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做详细记录,对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设计变更和现场联系单,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工地技术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账的问题,并要求保证有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为竣工决算提供足够的依据。另外对施工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最佳组合,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避免重复工作,力求节省人力、物耗,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工程造价的控制要以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要做到对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采取质量预检和复检制度,还要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并要有详细的采样点、检测结果、时间、人员等情况记录,作为竣工资料的基础资料备案存档。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格按工程的合理工期进行施工,不允许在不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任意提前工期,搞献礼工程。

3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与控制

在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项目投资企业在对承包商提供的竣工结算进行审查时,要避免承包商在结算时通过造假来获取高额利润。

篇3

暖通是采暖、通风的总称。凡是与暖通有关的设备,如以空气作热媒的空调器、通风管道、控制设备及水暖的锅炉、管道、散热器等都是暖通工程质量控制的范畴。暖通工程虽然只是建筑结构的辅助工程,但其在整幢建筑中的作用却举足轻重。

1.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1.1支架制作安装。

支架在暖通系统中起固定和支撑管道的作用,在各种规范中规定较少,只是由设计人员根据需要设定具置,补偿器依据吸收管伸缩量、管径等条件选用。由于设计人员对此不重视,常出现漏画,错画问题。支架制作安装时,要注意所用吊杆、型钢规格是否合格,以保证支架能承受管道或设备的最大荷载;检查防腐处理是否合格,以延长支架荷载时间;设备和大型管道吊架应穿楼板固定,竖向空调管道应设防支架,以确保支架在暖通工程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1.2管道安装。风管安装要最短,最经济,即尽量平直安装,避免反弯过多。安装过变形缝或与设备连接处做软连接,避免不必要拐弯造成阻力增大;水管安装也要平直,转弯或爬坡处尽量走45度角,以减少空气在弯头处驻留;阀门安装应注意方向,考虑水流方向与其相一性;风机盘管阀门和过滤器应尽量把安装位置定在积水盘以内,以方便检修时排水;冷凝水排水管应单独成系统,不应与其它排水管共用。

1.3保温施工。保温工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情况,是暖通施工的重要环节。暖通保温的难点在于水系统的施工,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管施工方的施工程序,在无渗试验合格后和管道试压合格、顶棚龙骨安装前完成保温施工。保温施工要保证各部位的严密封闭,不得有漏缝或漏点,如对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有阀门保温层覆盖范围要够,保温材料与垫木粘接要严密,垫木大小与管道的孔隙大小配套,严防凝结水滴落而出现施工质量事故。

1.4预留孔洞封堵检查。暖通管道施工后会留下许多穿墙或楼板预留洞,而这些孔洞的封堵一般不是安装单位完成,如果封堵不好,会出现暖通工程的质量问题,如漏风、新风量不够、废气无法排空和换气无法进行等。监理人员要做好预留孔洞封堵检查,协调相关部门把隐患及时处理。成品保护。暖通工程的大部分管线、设备都被吊顶隐蔽,后序工序中还有别的施工,如吊顶施工一般就由装修单位承担。在其施工过程后,监理人员对顶棚里的隐蔽工程要进行复查,发现损坏之处及时要求安装单位修复。

2.暖通安装注意事项

2.1检查预留工程的到位情况,主要是预留洞的位置是否准确,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设备、基础的预埋件是否正确,制作材料是否合格。在预留孔洞位置都明确的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灌前也要复查一遍,以防遗漏。若发生遗漏,需在剪力墙上开洞,这不仅破坏了原墙结构,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留下了安全隐患。预留好的孔洞要注意保护,以防人或物体跌入其中,同时要防止被其他工种占用或封堵。因此,在暖通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成百上千的预留孔洞、预埋件,要特别注意。

2.2风管的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对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的风管制作和安装区分要求的不同。对常用的金属风管,检验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风管的咬口和法兰连接符合规范。圆形风管、矩形风管、不规则风管的加固和管件的制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注意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特殊要求。

2.3防腐、保温工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保温材料粘贴牢固、接口严密,隔气防潮层要严密。水管、风管在穿墙穿楼层处和技术缝处保温层连续紧密,管道和作垫用的木条防腐要合格。

3.加强和改进暖通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为了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要事先做好准备,在动态中管理控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控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暖通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收尾工作,所以尾期工程一定要做到细致,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供应材料,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对质量检查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必须各项测验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分清每次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入场。特别是大的管材、管件、散热器等主要大宗材料,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材质型号、规格、性能都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本工程使用的设计要求。对各种材料、配件、器材进场时进行严格地检查验收,要检查其是否三证齐全,还应在安装前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一切都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场,更不得使用。

3.2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施工人员是暖通工程质量实现的灵魂,优秀的施工队伍,可以实现事半功倍,顺利地实现工程进度。然而,当今建筑行业的一线工人大都是农民工,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而暖通工程技术含量相对要求较高,为此施工员首先要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让他们明白该做什么,应怎样做,如果工作中要求不严格,将会造成安装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而返工。因此,为了更好的改进暖通工程的质量,需要我们相关的施工企业不断加强其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让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每一道工序,每一道流程,或是聘用优秀工程团队,方能保证质量的一流。

3.3实现资金和进度的一致,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资金和进度是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两个核心要点,关系着整个暖通工程质量的好坏。一方面,要解决好资金的问题,要不断地与对方沟通,让对方按时拨放工程款,同时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地自筹资金,保证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人员、材料和资金基本协调一致,按照编制好的施工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原因,及时补救整改。

3.4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在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的噪声及锅炉房的烟囱高度应符合环保要求。首先,要看设计时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如,设备前后有没有设置消声器、消声静压箱、消声回风口,设备的支吊架有没有设置减振器等;其次,即使有了这些消声减振装置,还要弄清楚这些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语要做好暖通工程的施工,不仅要根据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而且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如果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疏忽大意,不进行全程监控,将会影响后来的装修工序,甚至会在工程交付使用后,造成建筑物的“跑、冒、漏、滴”现象,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损害建筑公司的形象。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工艺在暖通施工中的应用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抓好工程。

参考文献

[1]吴欣,翟志刚.浅谈大型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J].建筑行业学报,200(89):28-29.

篇4

一、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效益原则。实施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通常对工程质量和工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成本与质量、工期发生矛盾时,工程项目部往往会抓质量、抢工期,忽视成本控制,这就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因此,项目部应正确处理质量、工期、成本之间的关系,决不能顾此失彼,不借代价,不计成本。对施工过程中有关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等情况,应及时做好现场签证及索赔工作,以保证项目每笔支出都有相应的收入。

2.全面性原则。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成本控制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凡是与成本形成有关的人员都对成本控制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与其工资奖金挂钩,有奖有罚;二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工程保修,每个环节都应该是成本控制的对象,每一项业务都应该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从各个方面堵塞漏洞,杜绝浪费。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有责无权,不能履行所承担的责任;有责无利,缺乏履行责任的动力。只有坚持责权利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二、工程成本控制的程序

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是对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源消耗规定的数量界限,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成本控制的标准可根据成本形成的不同阶段和成本控制的不同对象确定。工程项目部应以各种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为成本控制的数量标准,把降低成本的要求与定额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2.执行标准。执行标准就是对成本形成的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项目经理应根据各项成本指标,控制有关费用开支和资源消耗情况,实施增产节约的措施,保证成本计划的完成。

3.揭示偏差。根据控制标准和实际执行情况,揭示实际成本脱离控制标准的差异程度,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组织力量及时纠正不利差异,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三、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1.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企业管理层对工程成本实施的总体控制,它规定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内容,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有章可循。制度控制是克服项目“以包代管”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行使监督、检查、协调及服务职能的依据和前提,如企业为控制项目机械使用费支出制定的《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办法》、为控制人工费成本制定的《劳务工作管理办法》等。

2.定额控制。为了控制工程成本,企业除了掌握国家统一

的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外,还必须有完善的内部定额。内部定额

应以国家统一的定额为基础,结合现行的质量标准、安全操作

规程、施工条件等编制。内部定额应作为编制施工预算、工长签

发施工任务书、控制考核工效及材料消耗的依据。

3.合同控制。合同控制是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项目经理部与公司之间的内部经济技术承包合同。该合同由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承包方式、承包内容、双方的责任与权限、考核与奖惩办法等内容。合同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指标、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等指标作了具体规定,是项目经理部实施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2)项目经理部与公司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专业管理合同。实施项目承包后,产生了企业与项目两个层次的分离。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和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二者之间有必要签订横向经济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解决项目经理部与各职能部门监督与被监督、指导与被指导、协调与被协调的关系,促使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协助项目部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确保项目成本指标的实现。(3)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的岗位责任合同。项目部每个成员工作质量的好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之间签订合同,可激励各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分担项目经理的工作压力,体现出项目集体承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色。

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合同体系,覆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上至企业的决策者,下到各个班组或个人,并涉及到企业有关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均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负有责任,体现了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

四、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

(一)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

1.材料用量的控制。(1)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工长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2)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实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即根据上期实际耗用,结合当期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3)包干控制。对于一些零星用料,采用包干的方法进行控制,即根据需要完成的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然后折算成现金,按月发放给施工班组,班组需要用料时,从材料员处购买,节约归班组所有,超支由班组自负。

2.材料价格的控制。(1)买价的控制。买价的变动主要是由市场因素引起,采购材料时,首先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买价;其次应按照各种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采购,以降低成本。(2)运费的控制。包括就近购买、合理组织材料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等方面,以降低运费和途中损耗。(3)损耗控制。要求现场材料验收人员严格办理验收手续,准确计量,把好进料关,防止将损耗或短缺计入材料成本。

3.人工费的控制。同材料费相同,人工费也要采用“旦价分离”的原则进行控制。人工用工数通过项目经理与工长签订合同,计算出定额人工工日,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一起包给项目工长,由工长掌握实际用工日数。项目劳资人员还要对工长开出的任务单进行审核,并累计实际总用工数,与计划用工数进行对比,确定差异,以避免乱开工日、多开工日的现象发生。项目经理还要对非生产用工进行控制,以降低总用工数,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费支出。人工单价主要通过项目经理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控制,即根据企业内部人工费计划价格,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协商确定。企业还可以从项目成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工资含量等方面,促进项目定编定员,节约用工,从而控制人工费开支。

4.机械使用费的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使用的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2)做好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损失,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3)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止因使用不当发生机械停置。(4)做好机械操作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5.施工管理费的控制。出于没有定额,施工管理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更应加强控制与管理。施工管理费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1)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施工管理费开支权限。(2)制定各项目施工管理费开支指标,促使项目经理按指标控制使用。(3)经常检查,及时纠正。财务部门对各项目施工管理费的开支情况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五、期间费用的核算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应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支出;期间费用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联系,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但较难确定其应归属的具体工程或产品,因而,不计人工程成本,应于发生时直接计人当期损益。施工企业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篇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building industry to entering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of. And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t is necessary for build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o control the cost of the investment. In guarante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try to reduce capital investment, so this enterprise won the big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mmon problems and cost control method of the corresponding briefly describ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够促进建筑产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减少前期投资的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对日常的造价管理工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我们明确这些影响问题的产生原因,并且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1、没有预控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投资者往往没有根据项目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投资估算,没有在这一阶段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而且有些工程虽然进行了简单的造价管理工作,但都达不到其本质的目的。建筑单位往往是在项目确立之后就急于寻找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而且设计方案一经设计完毕,往往不会对设计方案进行过多的论证与比选,直接进行项目的前期施工,并且会在施工过程中频繁的变更设计,这些就会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产生影响,不利于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2、缺乏管理经验

目前,在进行项目招标的工作时,工程监理可以说是公开招标项目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进行工程监理的单位,虽然在合同中注明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速度与投资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与施工中,一些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工作全面委托给工程监理单位。同样,工程监理单位也认为进行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是投资者的事情,应该由其自行管理。而且实际中多数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并不具有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设置的工程监理单位也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使得造价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3、缺少动态管理机制

以往的一些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经常只是在进行招标的时候,将投标者的一些方案进行比对进行选择,而且在竣工结算时,主要依据施工单位投标时的报价与日常施工中的变更与签证等,这很容易造成结算超出预算,预算超出概算,概算超出估算,使得投资者没法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方法

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需要注意处理管理工作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管理工作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管理工作是一种手段,而经济则是最后的目的,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管理工作,一定要使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不然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的目的,还会增大投资成本,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主要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筑工程招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以及进行日后的管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对投标者的资质审定,造价管理和审核人员都要全程参与,并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严格的资质认定。其次,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要认真负责,需要造价管理人员对各种各样有价值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并且进行仔细分析,出具详细的招标技术要求与规格,并且认真的分析,预测,鉴别与评价各种费用条款。再者,规范中标的标准,建设单位要以保证工作质量与工期为前提,对中标标准进行规范设计,推行合理的低价制度。最后,要对实际施工的团队进行验证,以保证其具有施工资格,避免因为技术水平不足而无限的延长工期,进而增大投资额,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2、签订工程合同阶段

工程合同的签订,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基础。在中标之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需要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秉着公平公正与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合同的签订。在保证合同合法性的同时,从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去审视合同中的每一个条款。明确违约毁约中双方的责任与赔偿事项,在宏观的角度上,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进行控制。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阶段,最好经过方案的提出,初步设计与最终定稿这样三个阶段。而且由于建筑工程的主体不同,往往会在设计阶段出现很多问题。分成这样三个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都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工作,就会减少相关问题的发生。首先需要投资者,设计师与造价师这三者进行密切配合,由投资者提出对工程项目的功能需求与建筑结构特点等其他要求,由设计师按照限额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尽可能的提出多种价值较高的设计方案,再由造价师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层面的上的比对分析,之后选择出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其次需要建设单位本着客观与公正的态度,对选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再次审查,并做出方案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还要对施工图预算编制进行管理与审查。这样才可以在设计阶段节约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

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更好的节约建筑材料与资源,才能为建设单位节省更多的资金。所以这就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管理,将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清单进行审查。其次,对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与生产计划等一些重要的资料,进行专业的审核与管理。最后,要完善造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作用。比如说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对一些施工中改进的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案要做好记录,为日后进行工程结算保留依据;造价管理人员要全程对建筑施工进行监督与检查,发挥该系统的作用。

5、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是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最后阶段,而且工程的竣工结算书也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主要依据。所以一定要确保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的结算书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减少偏差。这就需要审核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严格按照项目合同,项目预算,项目费用定额,竣工资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工程结算书,并且将编制后的结算书交由专业的审核机构进行审核,对工程量进行仔细计算,落实签证费用,使得该结算书能够客观合理的反应出工程的实际造价,进而对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工作,它是贯穿于工程整个阶段的工作,从项目确立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为止。因此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完善造价管理系统,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积累经验,结合科学的方法,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温成越.张一宝.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陈旭.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J].广东科技.2010(10)

[3]常建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0)

篇6

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与管理,发生在项目决策、设计和实施阶段,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工程造价,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了实现项目投资管理的目标,对于项目进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调整,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科学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1 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意义

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涉及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以及竣工的各个阶段,可以说工程造价的管控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项目决策设计阶段为30%-75%,实施阶段为5%-25%。因此,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主要发生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

对工程造进行管控不是预防投资超出限额,而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促使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进而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对工程项目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发展。

2 工程造价管控的措施

为了在工程批准的造价范围之内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控制,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实施的各个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人、财、物,对于出现的偏差要进行及时纠正,防止出现“三超”现象,确保工程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进而确保实现项目的投资目标,获取经济利益。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着手,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

2.1 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都伴有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在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受各项技术决策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标准、地点、工艺、设备等方面。据相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受决策阶段的影响程度高达80-90%。在决策阶段实施的各项决策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进行工程造价管控的基础所在。

2.1.1 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

投资估算是分析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和决策性的文件,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首要工作之一。批准核实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的投资限额以估算为准,并且对初步设计概算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资金的筹措,以及向银行进行贷款。所以说,从工程项目估算开始就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2.1.2 投资估算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估算工程项目的投资数量时,设计人员要依据工程项目规模和相关的内容,客观真实地反映设计项目内容和设计意图。通过对主要工艺进行多种方案的对比,优化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因此,从优选建设方案开始,为了避免出现资金缺口,工程造价人员就要深入工程项目的内部,根据管理工程造价的原则,参考各种动态因素对投资估算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为后续阶段的项目施工奠定基础,这是进行投资估算的关键所在。

2.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进行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阶段。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规划、详细描述,协调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2.2.1 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造价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业主的实际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业主的需求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影响工程项目投入运营的经济收益。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验证:“尽管设计费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较小(不到10%),但是,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5%。因此,要改变传统的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在工程设计阶段做好造价控制。设计单位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技术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经济收益,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综合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但是先进的技术方案需要的投资额也较高。因此,要平衡新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收益的关系,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选用经济适用的技术方案。

2.2.2 设计工程项目限额

在设计阶段,采用限额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所谓限额设计是指根据批准核实的投资估算和总概算对技术和施工图的设计进行相应的控制,在确保工程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工程项目突破投资总额,根据估算投资额的分配量对设计进行控制,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分解实现工程造价的管控,具体具体流程为:分解前序阶段的投资额和工程量,不断细化投资额和工程量,最终落实到各工程单位和各工程分部。通过对投资限额的层层分解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目的,最终控制设计规范和标准、工程数量和概预算的指标。

为了确保概算不超过总的投资估算,实现对工程量、设备和材料的控制,按照审核批准的投资估算对限额进行初步的设计。因此,参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批准的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施工设备、所用原材料的标准,对设计阶段进行初步限额设计,参考依据是已有的设计和通用设计或者投入使用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进行确定。设计人员要强化工程造价管控的意识,遵守限额设计的相关要求,对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分解,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工程项目。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初步设计的限定额度内。

选择设计方案时积极引导设计人员,在限定额度内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及工程量。在招标设计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设计人员的竞争意识,为设计人员塑造危机感和紧迫感,比选方案时坚决克服和杜绝片面性、局限性和经验主义的出现。

2.3 实施阶段

形成建筑物的实体发生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涉及人、物、财的消耗,并且工程量比较大,涉及范围广,材料设备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出现较大的波动等。因此,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获取经济利益,应在工程实施阶段强化工程建设的职能。

2.3.1 控制项目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加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与管理。弥补施工图设计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除进行设计审核外,在会审图纸以及技术交底中消除施工图中存在的缺陷。总之,在开工之前消灭一切瑕疵和不足。为了有效地降低损失,对于设计变更要提前提出,在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出现的变更发生的越早,引起的损失越小。为此,对设计变更加强管理,在设计阶段的初期尽可能地控制住设计变更,通过采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式,解决给工程造价带来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2.3.2 审核工程施工预算

了解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参与施工图的进度,对施工图的预算进行核定。对超出设计概算的部分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修正控制目标,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控。

2.3.3 精选专业分包单位,避免垄断行业抬价

对于施工中的特殊专业工种(通讯工程、消防工程等),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委托相应的施工单位进行承担。这些行业的经营都有一定的政府色彩,具备一定的垄断性质。发包时尊重相应职能部门的“规定”,为了遏制垄断行业的恶意抬价,通过引入其他的承包方参与竞争,抑制垄断行为的发生。

2.3.4 收集和掌握施工现场有关资料

审价人员以及费用控制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时不断地深入施工现场,收集工程现场的施工资料和信息,通过对比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施工设计图纸的计划,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与工程项目的参与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收集工程项目的进度资料,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信息。对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产生相关费用进行协商解决,不断地对控制目标进行调整,为最后结算提供参考依据。

3 结语

研究分析工程项目的造价管控,明确企业进行投资实质和目的,借助科学技术、参考经济、法律法规等措施,解决工程项目施工时出现的技术与经济以及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采用计价方法对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管理,参考计价依据,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设计初步概算和施工图预算,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内部控制源于西方发达的经济体,尤其以美国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为代表,先后经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五个阶段,内部控制的内容从内部牵制设计一个要素到会计控制、管理控制的两个要素,到增加内部环境的三要素,到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第五元素,再到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的八要素逐步地增加和完善;控制目标也从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三个目标发展到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果和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五个目标。在目标设定中增加了“战略目标”,使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从战略高度关注企业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内部控制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是很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实践性总结和重要补充。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而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指导内容,内部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也十分重视应用内部控制来加强内部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上起步较晚,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应用方面主要以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制度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内部控制从2005年开始境外上市企业按照COSO规范要求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到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三个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颁布,再到2011年A+H股的上市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境内上市公司试点和自愿试点企业的内控试点,到2012年所有主板上市企业的全面展开,走过了7年时间。在政府的创新和指导下,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应用方面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但是真正取得较好成效的却不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由于历史与发展的原因,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市场体制尚不完善,从整体来看,企业体制多样化,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在内部控制应用方面基本都存在控制环境不良、控制手段传统、控制目标单一、执行力不够、关注战略目标不够、没有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等问题,因此,如何建立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部控制具有现实意义。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控体系

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控环境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中的核心问题,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配置公司的权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机制,从根本上处理好投资者、管理层和监督者的关系,处理好制度与人的关系。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和地方相关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对公司章程规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提交股东(大)会讨论;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并在公司章程规定的权限下进行管理活动;监事(会)对董事会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发挥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提名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对董事会的支撑作用;建立企业“董监高”和独立董事的职责权限、任职资格、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并按照规范要求定期组织相关会议,保持好相关记录并按照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披露。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对公司的战略进行研究,制订企业的中长期和短期

战略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能够给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促进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保证企业近期和长远的持续发展。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加强战略管理,做好从战略分析、规划、实施到决策变为现实的战略过程,对国家宏观政策、行业进行研究,对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必要调查,对存在的机会和风险进行识别,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和自己能力资源相匹配的业务,设计好的商业盈利模式。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中长期战略和短期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实施路线图,并把战略目标分解到相应的组织和人,落实资源和计划,对关键目标和节点进行重要控制,并根据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进行动态的战略管理。一般企业都缺乏战略管理人才和相应的行业研究,因此建议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定期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必要的设计或者战略梳理。

在战略框架下设计企业的组织架构,并对管理职责

重新进行梳理

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和内控规范要求对现有组织进行设计和梳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区分核心职责和辅助职责,并对核心职责对应的业务进行必要的设计,明确各部门的管理界限和接口。面对重大组织调整,最好进行必要的试运行或者设计过度组织结构,并对组织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必要的调整,在组织正式运行后一般要保持组织的相对稳定。

很多企业在经过多年发展后,由单体公司向集团化迈进,企业的组织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按照集团化管理的要求,要明确集团和子公司的定位和职责要求,整合资源,对子公司管控进行必要设计,尤其关注子公司的投资管控制度,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并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建立战略指导下的薪酬和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价值有效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人力资源作为核心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高层必须重视。内部控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分为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两部分内容。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要按照组织和管理职责的分配,进行必要的岗位分析,对岗位职责进行设计,编写岗位说明书;对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进行定岗定编;对岗位进行分析评价,建立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把战略目标、年度目标和经营计划关联,把公司目标和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逐层分解;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和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保证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同时兼顾员工的利益,让员工也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相关制度

作为社会公众公司,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要求企业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内部控制要求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并对文化建设进行评估,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示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

对企业的核心业务进行梳理和设计,建立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要求,对企业的资金、采购、资产、销售、研发、工程项目、全面预算、合同管理等重要管理要素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与设计。对符合公司业务发展要求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以实现规范化;对不符合内控流程要求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对不适应公司未来变革与发展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从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流程,从关键流程识别关键作业,从关键作业识别关键管理活动,从管理活动识别内控风险,并对风险通过多维度按照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进行评价,建立风险控制矩阵,对评价指标比较高的风险纳入公司层面风险数据库。企业高层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公司不能承受的风险要建立风险管理方案并落实资源进行改善。建立公司高层、中层和基层全员参与的内控体系,在业务过程和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控制活动进行记录与归档;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交叉控制的网状控制,对风险比较大的事项,加强控制;对风险比较小或者一般的事项采取减少控制以提高管理效率;对风险适中的业务活动可以加强事后审计控制,在兼顾风险的同时提高管理效率。

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往往是几个控制措施的综合应用,内控规范里讲了7个常见的内部控制措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根据内控实践经验,强调事前不相容职责控制、授权审批控制外,特别强调了作为内控事后控制的内部审计控制,即经过风险评价后对组织和业务进行内部审计控制,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特别是针对国企改制来的上市公司,公司要强化审计部门的力量,对风险大的单位和业务加强内部审计。

对内控体系进行评价

完成内控体系建设后,企业要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制订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报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需要对外公告和提供内控审计单位进行内控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按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研究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对内控缺陷进行认定,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对于认定的重大缺陷,应当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并追究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新建立的内控体系一般要求试运行3个月以上进行初次内控评价,在年底财务审计前再做一次内控评价,并检查整改效果。

执行内控审计

在企业完成内控评价报告后,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企业要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审计。内控审计包括制订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内控审计报告有四种: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特别注意内控无效的两种情况: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评价指引中明确指出的重大缺陷的主要四种情况如下:

1. 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2. 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3. 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4. 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篇8

前言:工程造价,在保护项目参与各方的经济权益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控制建筑工程造价,不仅要确保估算成果、概算成果、预算成果和结算成果本身质量,更需要对建筑施工各个工序结合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管控。根据经济法律和科学技术原理,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问题,建筑施工和管理是其实质。工程造价是一项极不稳定和确定的工作,实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完善各投资项目之间的合理均衡化分配,并把工程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在造价方面发生的变化控制在确定的造价范围之内,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一、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原则

1、以设计为重点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必须重点突出。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由工程经验可得知,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地把控制重点转到设计阶段上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方面系统结合为手段

要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控制,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总体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和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等。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观念落后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尚缺乏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市场价格处在不断变动的状态当中,价格因市场波动拉大,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的范围广,而很多工程企业在造价的过程中,对造价的范围、含义以及特点和职能等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和贯彻,严重的忽视了对价格的控制管理。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还无法满足现行市场经济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在实际的贯彻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比如对合同签订的监督不够,对合同的法律认识不足等,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负担,同时也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人员及其机构,主要是依靠定额来进行预算和决算的编制与审核,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这种解决方式无法独立的处理较为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又不善于协调工程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缺乏相应的经济法律知识,在面对赔偿和反赔偿的问题上束手无策,这些问题对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水平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1、立项可行性控制

造价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在施工之前编制和运用好建筑工程预结算手册,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施工过程是否可行,使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为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建筑地区自然条件:当地自然条件的情况会极大的影响施工过程的进行,因此,只有了解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符合实际,并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费用。(2)施工地区实际情况:施工原材料的价格和来源,随着地区差异而变化,所以应该提前考察,选择成本最合理的原材料。如果我们的造价工作能够全面考虑分析上述情况,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工程建设的成本。

2、及时纠正图纸错误

施工图纸是编制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施工图纸的正确与否,完整与否,影响造价的可能性达到25%-35%,所以,图纸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保证图纸的详细性、全面性、明确性和深度性。建立和完善图纸审核制度,避免因为施工图中的问题,导致造价错误和经济损失。

3、细化小项目,控制总成果

建筑工程有很多细小项目分支,而且每个项目的需求都不相同,因此,控制每项细小项目的成本任务艰巨且繁重。

造价人员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一、二、三类工程,其中,一、二类工程属于较为复杂的部分,不仅要求过硬的技术本领,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造价人员应把一二类工程继续细分为小工程,这样,每个子工程的任务审核就会方便明确很多,消耗的时间也可以合理控制,再根据每个子工程时间制定整个工程项目的时间。在执行的时候,应该对各层面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相对于对整个项目的控制来说,子项目的控制更加容易。这样,可以扩大整个工程的覆盖面,使每个角落都不被疏忽或者遗漏。

4、建筑工程预决算控制

造价人员完成项目预算后,应该进一步详细、综合的细化考量各分项工程结算,保证各个项目预算适用且简化。要及时更改一些控制不缜密、不严格的项目,并分析在同情况同环境对之前所作预算的影响。应该反复多次计算,防止计算过程中漏算或者错算,保证工程投资在可控制范围之内,预算成果和结算成果之间误差缩小到最小距离。

5、工程结算

工程竣工之后,为了不使以前的所有努力功亏一篑,必须重视工程竣工结算工作,不放过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一个差错。到工地现场实地考核,给最终工程量计算把好关。如果有调价或者其它变动情况,更要及时调查核实情况是否属实,做到不漏不偏,保证整个工程造价的精准、有效和合理,把好项目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

结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健全的投资主管单位是核心,优秀的造价管理人员是后盾力量,进行合理的设计、建设和施工是实现造价合理管理和控制的必要保证。只有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才能极大的提高投资利益。各个单位均要认真实施,既不能突破工程造价的限制,又要节约资源,提高投资效率,切实维护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祖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措施研究[D].山东大学,2010.06,(65).

[2]王贵龙.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成本造价在各阶段之预控[J]安徽建筑,2002,02,(01).

篇9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作为建筑施工的三大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三大目标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力争做到最优化,才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生产出优质的建筑产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者的关系

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三大目标两两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关系

如果要加快工程进度,则需要加班加点或适当增加施工机械和人力,这将直接导致成本的增加;此外,加快进度往往会打乱原有的计划,使建设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之间产生脱节现象,增加控制和协调的难度,会对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或留下工程质量隐患。如果要降低投资,就需要考虑降低功能和质量要求,采用较差或普通的工程设备和建筑材料同时,只能按费用最低的原则安排进度计划,整个工程需要的建设时间就较长。

2、统一关系

如果提高功能和质量要求,虽然需要增加一次性投资,但可能降低工程投入使用后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从全寿命费用分析的角度则是节约投资的另外,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实现工程预定的功能和质量要求,则不仅可减少实施过程中的返工费用,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投入使用后的维修费用。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质量还能起到保证进度的作用。如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虽然需要耗费时间和加大成本,但是比不及时返工而酿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对整个工程进度的影响要小。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三控制”

1、质量控制

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 随着项目管理科学及计算机和其他新技术理论的深入广泛应用, 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加强。目前, 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工程施工涉及面非常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做到质量第一, 必须搞好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步骤。根据“人员、设备、物料、工艺、环境”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论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 根据项目的不同特征, 建立起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同时配备专业的质量控制人员对工程质量按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的要求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控制。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项目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要从下面几个环节重点掌控。

( 1)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 四检验”的制度, 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 操作使用人员把关; 检验规格,检验品种, 检验质量, 检验数量。

( 2) 选择技术水平熟练的操作工人。工程项目的特点是手工操作的比重占据工程项目过程的最大比例。由于我们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技术工人的培训体系, 目前的操作工人的水平相差太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熟练的操作工人, 不仅效率高, 还能很自觉的按技术标准要求, 减少操作失误。能保证按限定的技术方案完成工作任务。

( 3)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也就是施工的技术标准, 由于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特点是手工操作的比重占据工程项目过程的比例较大, 所以, 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至关重要。由于工艺的执行水平直接影响质量的高低, 因此严格执行限定的工艺标准, 加强检验至关重要。

( 4)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对于施工工序的控制有时并不太受重视。特别中有时候抢工期是, 多种专业同在一个工作面的施工时要有一个底限, 不能因为工期紧而破坏应该有的合理的工作程序。另外良好的工序控制对于成品保护至关重要。

( 5) 使用可靠的机械设备。可靠的机械设备, 能提高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好机械好设备, 可以保证在使用期间的可靠性, 减少损坏的机率节约了返修的时间。同时, 可靠的机械设备也是提高质量的保证措施之一。

2、进度控制

我们进行进度控制的目的, 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保证工程按计划完工才进度控制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建设过程, 进度控制的内容和职责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施工前进度计划的制定、施工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难易程度、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要求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所制定的计划目标施工进度控制过程是对于施工进度实施过程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在施工现场, 经常运用对比法对比实际工期和计划工期的完工时间来对进度进行控制,通常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一是利用横道图计划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形式主要有横道计划和网络计划两种。进度计划的实施。将施工进度计划报业主审批后, 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 把进度计划细化, 编制出月( 旬) 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 安排落实到班组, 布置到位, 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记录和发现影响进度的问题, 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做好协调工作, 排除施工中出现的矛盾, 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严格按照进度进行。

二是网络图计划检查。进度计划的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和其他管理活动一样, 也是一种周期性的循环,称之为四阶段循环: 即编制进度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 最后是采取措施纠正和调整偏差, 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即“PDCA”循环。在进度控制中,一般是利用网络计划的方法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进行纠偏调整, 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工期成本”优化原理,也就是当发现施工进度滞后于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赶工成本和工期压缩可能性后, 有计划地逐次压缩工费最低的重要工作和工序, 最终达到既赶上工期又控制费用的目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为完成施工项目的工程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它费用开支和其它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

( 1) 动态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就是要在工程项目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目的是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纠偏, 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要真正做好成本管理, 我们特别要加强施工工作开始后的过程检查和过程监控, 以保证各项成本管理措施和成本指标计划得以具体落实和实现。

( 2) 成本控制的措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即时协调、落实成本计划的实施, 保证成本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全面、即时和正确的执行。技术措施优先, 施工方案的不同就会使工程项目产生不同的工期和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 所发生的费用也就不同, 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 例如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等情况, 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 在进行比较、对照后,最终确定最先进、经济和合理的一个施工方案, 并能同时做到及时应用最新和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及时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尽可能地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另外, 要做到采取经济措施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把成本计划目标进行分解, 落实到项目组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班组, 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 严格控制好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各项费用支出。最终实现成本目标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保证的切身经济利益与项目成本挂钩, 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防止出现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又人人不管的现象。

( 3) 全过程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而进行。工程项目的三控制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也是难度很高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一、美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美国,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上。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企业采取的控制措施越强,其所面临风险的可能性以及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则越小。所以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使用风险评估手段识别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具体环节,从而将经营管理风险于事前控制在最小程度。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中,与内部控制一样,企业风险管理被定义为一个过程。ERM指出,风险管理是渗透于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动,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风险管理不只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事,而是贯穿到整个企业、整个员工,贯穿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有赖于高管人员到基层员工各层次人员的相互配合。

二、英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英国,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主要见于《卡德伯利报告》、《拉特曼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特恩布尔报告》。其中:《卡德伯利报告》和《拉特曼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的对象限于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以及确保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而《哈姆佩尔报告》认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除了保持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准确、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各项信息的可靠性外,还应该充分重视董事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该报告认为企业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也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离不开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经营的各方面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在理解内部控制活动范围时,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涵义基本一致,认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断变化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正确地分析评估、管理和控制风险。因此,该报告认为对公司所面临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是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我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在我国,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先生曾在“融合之道——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上真言不讳的讲:“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内部控制中的审计活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防范和减少错弊或者损失的发生。因此,企业审计在针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内外部风险(如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技术更新风险等)的预防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企业的内部审计活动,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控制上的作用主要是局限于财务和内部的操作风险方面;至于外部的、长远的其他方面的风险,审计活动算是鞭长莫及。所以,企业就需要考虑另外一种能够同时应对外部的、长远风险的管理角色。

此外,加拿大CICA的控制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认识也逐步从对立走向融合,认为“控制应包括对风险的确认和规避”。当前,加拿大的学者逐渐认识到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二者加以隔离的分析方法的不足,控制的过程本身即是对风险的评估确认以及合理规避。CICA控制委员会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加以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企业管理效果。例如,Blackburn(1999)就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仅是人为的分离,而在现实的商业行为中,他们是一体化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融合的理论演变,恰恰使得有关内部控制的定义变得清晰,使内部控制的内容跳出传统的内部财务控制的限制,扩展到了企业的战略制定等所有价值创造领域,标志着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时代的开始。

参考文献:

[1]许开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之我[J].会计师.2010(1).

[2]李星辰.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3).

[3张景安.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07.

篇11

1简述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是把技术、经济、管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工作,所以一般来说,控制阶段最好在工程造价中的设计阶段。再则,设计阶段是对所有的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和规划,这样设计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有些人也在施工阶段中把造价控制和管理作为重心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充分的节约投资资金和施工材料,也没有使利润最大化。而这个问题正是本文要进行探讨和分析的重点。由于施工部门往往会在施工阶段忽视造价控制,所以增加了一些其他多余的施工费用,显然,这对于整个控制工的程造价是有负面影响的。另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四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将其分割,单独的进行处理。此外,一般增加投资会在施工阶段,所以在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是重中之重。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阶段,在整个项目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起作用的重要,这个阶段的造价管理比较困难,存在的问题较多。例如在施工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和预先设计的方案不一致;施工的工期由于天气的变化而耽搁;工程的款项因预算不到位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落实等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施工的进程和质量。因此,必须提前对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预测,使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科学而合理。另外,在施工阶段要及时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施工阶段出现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资金不能正常运转、管理不妥等都要及时的处理相应的问题。因此,在一定要加强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否则会出现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甚至会使整个建筑行业的造价工程处于止步不前的局面中。

2在施工阶段工程中存在的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问题

2.1因价格发生变动出现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价格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即按照预先定额规定的分项目,按项目的顺序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再运用预算定额的单价计算出相应的工程费,然后再按照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来确定工程中的费用、利润和税金等。另外,在建国初期时,国家是指导监控的主体, 工程的价格是有计划和控制的,这时的价格比较稳定不存在变动的问题,因为该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有明确的规定定额和收费标准, 施工单位只需按照国家的标准规定交费即可。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市场成为了工程价格控制的主体, 价格随着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市场中的供求有两种情况,即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而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反之,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市场的需求影响着市场价格的变化。总之,工程项目和市场价格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工程的造价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工程投资和生产能力的得到平衡。

2.2在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

在施工前做出准确的预算是确保施工阶段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在预算编制中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对施工阶段的造价产生影响。另外,如果企业中存在着定额的问题,将会对报价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若报价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那么这样设计出的方案是很难顺利通过的,节约施工成本就更难说了。还有些问题是报价人员对地方的可用资源的调查结果不准确,这样分析出的施工成本不可靠,更别说要想在施工阶段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总之,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在质量监控方面出现的问题

建筑行业的核心就是质量,好的质量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保障,如果质量不好,建筑企业的信誉就会很低,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因此,质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重中之重,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施工阶段中,要求质量监控工作要慎重的对待。施工阶段是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是把设计方案运用在实践的阶段,一个小小的差错就有可能毁掉建筑物。因此,在施工的阶段中,要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节约资金,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另外,还要严格的检查工程质量。因为若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返工的后果,这样就会增加施工单位的财政压力,增加施工工程的预算和费用。

3 实行有效的解决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问题

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相互联系,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在施工阶段中,为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要对成本进行控制,使预算和真实的报价制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建筑企业的利润得到最大化。

3.1对成本价格进行控制的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逐渐起着主导的作用,建筑行业的价格要素也由市场进行调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在工程结算时及时的、充分的考虑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施工工程中,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即对材料成本方面的控制和在人工费用方面的控制。

3.1.1对材料成本方面的控制

对材料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材料价格方面的控制和材料用量方面的控制。对材料价格方面的控制是指在资金可以周转的范围内要合理的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的减少多余材料的储备。另外,要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以质量为前提,购买质量最好的材料。此外是运输材料时的运费问题,为了降低运输的费用,要选用合理的且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对材料用量方面的控制是指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工程进行中,一切以质量和价格为中心,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量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此外,在材料用量方面要认真的验收,减少浪费。

3.1.2在人工费用方面的控制

在人工费用方面的控制主要是指对用工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控制。首先是在施工中要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精减工人的数量和增加各组织的管理水平,使工人进行有效的劳动,并提高其劳动的效率。其次是实现有效的管理,将工人进行分组,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并进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另外,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来促进生产效率。再次是实行承包制度,但这仅限于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单位工程,且是允许以一个团体为单位进行承包,具体的分配人员和管理制度也由这个团体自行解决。

3.2实现有效的预算和真实的报价制度

在进行招标时,要懂得一些报价技巧,还要确保报价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是企业最大程度的得到经济效益。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单价合同中报价时,要对工程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报价,报价的策略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单价进行调整,但前提是保持总价不变。另外,预算人员和报价人员到施工场地进行调查,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以实际情况为准。此外,还要谨慎的探究招标文件,要使工程造价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4 结束语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建筑行业需要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努力完善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 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降低整个工程中的工程造价。另外,还要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使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曙平: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J].有色矿山,2000年版.

[2] 郝艳芬: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7年版.

篇12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075

1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类的企业必须严格把控安全生产关,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购房者的安全问题。如果出现事故,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此外,加强安全管理意味着施工能够顺利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工期的保证。可以说,严格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延误工期现象的发生。所以,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应该放在工程的首位,必须加以重视。同时,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企业的业内口碑,也是具有良性示范作用的。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同样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核心部分。进度管理是一方面是保证工程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另一方面在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中对施工进度有详细的分析和规定,进度管理是履行合同重要的保障手段。同时,进度管理是科学施工的基础,是保证工程有序进行的前提。

2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技术的保障。我国的建筑施工方面,也开始应用先进的技术来确保施工安全。比如,大部分企业在施工中能够做到施工分析、技术交底等,施工中期也能将重点工艺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提高难度较大工艺的完成速度。此外,还能根据施工状况和具体要求进行施工工序的变更,这些都有赖于技术的进步。通过对高新技术的使用和对工艺的改进,大大增强了施工的安全性。

(2)安全教育的加强。安全管理的起点是安全教育,作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有关的安全培训,在培训中言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应就施工环境和施工技术进行交底,使员工做好相关准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场地的现场演示,使员工认识到如何处理相关事故,训练其应变能力。

安全意识的提升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在施工中,要始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提示,使其形成安全工作的习惯,最终使其树立安全意识。

(3)安全监督的提升。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强有力的安全监督,这主要是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比如,针对现场施工的监督,是为了对安全生产的情况进行反馈,一方面做到督促员工安全生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规则的补充和修改。安全监督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第一,领导监督层面;第二,设计监督层面;第三,施工监督层面;第四,技术监督层面;第五,设备监督层面。这些体系以领导监督为核心,以其他监督作为保障,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保证安全生产。

3 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措施

(1)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工期进度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人员、施工环境、施工机械、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进度和工期。进度计划的合理与否,是与工程的收益有直接关系的。在工程报价阶段,往往都是根据进度计划制定的,如果进度不合理,则会使工程利润减少,甚至成本倒挂,这是施工企业最不希望发生的。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要求。

(2)加强进度控制意识。为了提高工程施工的进度,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相关施工技术和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要培训其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将施工进度和各自的经济利益相挂钩,促进每一个施工人员为了完成各自的目标而积极投身于提高工程进度的工作中去。

(3)保证施工材料供应。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施工材料供应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满足施工需求,避免出现因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返工而延误工期,出现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发生;其次,要对材料的存放进行科学管理,一些易燃易爆材料和易碎材料需要专人保管,避免因施工材料损坏影响施工进度;最后,使用材料要严格遵守规定,杜绝材料浪费,因为施工材料都是定额采购,铺张浪费会导致施工材料不足而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

(4)提升施工各项技术。施工技术是施工进度的保证。在制定工期时,需要参考各个部门的技术工艺特点。各个部门也要充分研发新工艺,从部门工艺的提升到整体进度的优化,以部分带动整体,以整体督促部分。同时,注重先进工艺与设备的配合使用,使其形成最优化的结合。另外,注意施工工艺的稳定性,只有成熟的工艺才能有助于施工进度的提升。

(5)保证工序穿插合理性。合理排序,工期最短。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先,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将导致总工期的不同,需要找出最优排序方案。例如施工时桩基础施工和钢筋捆扎可以同时进行,外墙保温处理和室内地面处理可以同时进行,这样工序的穿插也可以节省工期。

4 小结

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建筑企业有义务为建筑的安全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施工进度也是与其施工成本直接相关的。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进度控制要点,在这两点满足的基础上,对施工质量也是极大的促进。可以说,安全管理和进度控制为企业赢得社会口碑的同时,也赢得了经济利益,实现了口碑和利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小才.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管理的意义与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0).

篇13

Abstract: contract management is the basis for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three control". Strengthen contract management for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improve investment efficienc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cost control are analyzed,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contract management in the aspect of cost control.

Key words: contrac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change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造价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合同管理则是为使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承包单位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通过对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的利用。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其合同关系,以解决合同纠纷,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裁,从而保证合同内容得以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二)造价方面的合同管理

1、在合同订立时的管理。包括合理确定合同价款,承包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调整合同价款的原则和方式,材料供应及价格,计价方式,计价依据,工期质量要求,奖罚条款等。上述内容应围绕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预防经济纠纷,防止索赔为中心进行。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主要包括签证变更的管理,工程计量的管理,工程款支付的管理,工程结算的管理,索赔的管理等。

二、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的关系

1、合同成本的控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把控制费用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的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的评价,对工程中的各种消耗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把施工的费用控制在成本管理计划范围之内。合同成本管理在造价控制中的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以工程项目的建造合同成本为中心,不断加强对项目建造合同成本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

2、一般工程项目实施时间都比较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甚至几年,实施的时间越长变化会越大,管理的难度越大。如果管理不好,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甚至不可收拾。合同实施中涉及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工程质量、工期、工程付款、工程变更、材料、设备价格的异常变化、竣工结算、风险、索赔等。这些因素量大面广,之间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并通过合同管理实现造价控制。

3、合同是解决双方经济争议的重要依据。施工合同订立的作用之一是为了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就会影响另一方的权益,按合同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及违约条件都以施工合同为依据。最终以经济来衡量,让违约者付出经济代价,受害方得到经济补偿,违约责任及违约条件是工程竣工结算的基本保证。

三、合同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合同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合同成本管理体系,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做好对合同条款的研究,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以及固定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施工前的合同的签订可以决定固定成本以及可变成本的结果,各种合同(项目材料采购合同、劳务输出合同、保管合同和工机具租赁合同等)一经签订,资源的消耗就基本得到落实。因此,不管是从合同管理的角度预控来说,还是从成本预测预控的角度,都应该签订好合同。建立健全合同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如各种工程管理监控资料、台账等。同时要建立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成本分析与考核体系,从项目成本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到合同成本的具体控制者,都应有自己的经济责任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建立考核档案。

(二)加强材料的合同管理

材料价格市场异常波动对承发包双方都存在巨大的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料价格发生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材料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较为少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如果工程量较小,工期时间较短,施工图设计已全部完成,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然后对工程变更严格控制,切实按合同规定提供相应的施工条件避免引起索赔,风险各自承担。

2、如果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施工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应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3、在合同中明确各方即业主、承包人、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在造价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

4、在招标时确定相应主要材料的单价及相关规定。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内,构成合同价款的综合单价一经发包人和承包人签订合同确定后不作调整。只有当发生合同价格风险范围以外的事件,发包人和承包人可按专用条款中约定的有关费用的计算方法,调整综合单价。

5、对一些特殊材料在招标文件中以暂估价列入,在工程实施中再根据市场情况由各方共同考察确定,按实际购买价进行调整。

(三)工程变更及签证管理

工程变更及签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是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主要所在。在实际施工中笔者曾碰到一项工程施工合同造价为100多万元,结算时则达到400多万元,其中300多万元为不可预见的工程变更签证。所以对工程变更的签证管理非常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变更及签证进行管理。

设计变更的签证和索赔必须及时适时适当地按程序进行。很多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变更工程的随意性很大,往往在现场发现图纸有问题或是实际情况有变化就要求施工单位变更或是会议上口头通知,项目部应现场做好施工记录及会议纪要请业主和监理签字认可;并及时发出变更核定单,适时地跟踪签字,并保存好签字手续;变更核定单一定要规范,变更内容要清楚适当,不能盲目扩大。同时签字盖章要规范。需要设计签字的要及时找设计认可。变更单确认后要及时确认变更费用,费用的计算要有依据。

变更单不能直接交给分包队了事,要根据分包队施工的具体数量和质量确定,对有些需要重新与分包队签订确认单的就要及时签订。对于由于业主或监理的原因造成的延误及损失,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索赔,索赔的项目要统计齐全,计算要有依据。所有的签证和索赔要有专人负责,递交给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时候都要记录签收,保留好相关资料,不能事后靠回忆补记。

管理各项变更内容,工程变更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包括:①业主对功能标准的变更;②现场地质条件等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③由于业主原因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变更;④业主要求施工方案的变更;⑤由于审图或国家标准的改变而引起设计变更;⑥不可抗力的变更;⑦业主不能及时提供施工场地,技术资料的变更;⑧以及其他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变更。如果在上述变更发生前就从组织上、技术上、经济上做好应对准备,则可将变更所发生的工程造价达到有效的控制。

(四)竣工决算阶段的合同管理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分,以竣工决算等资料为基础编制竣工决算。竣工决算包括工程决算和财务决算两大部分。其中竣工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竣工决算全面反映竣工工程的建设成果和财务支出情况,表示了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工程全部竣工的建设全部费用,它包括建筑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具购置费和其它费用等,其目的是核定新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办理交付使用手续,考核建设成本,分析投资效果,同时通过经验总结、资料积累,可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所以,这项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建设单位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该阶段的工作。

结束语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加强合同成本管理,对于控制施工成本、加强施工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控制造价需要建立完善的合同成本管理体系、加强材料的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及签证管理、竣工决算阶段的合同管理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建中.浅谈合同管理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金田 ,2011.

[2]李玲.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J].财经界(管理学家),2008.

[3]李萍.浅议施工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