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发展研究

农村发展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5 15:46: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发展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发展研究

篇1

一、农村淘的定位

农村有着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特点,淘宝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区别,村淘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否定位精准,是否适合农民。村淘应当具有以下功能:第一,能提供农民需要的质量好,价格优惠的产品,农民非常在乎产品价格,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务必提供双优产品;第二,能服务农村生产,助力农村发展,为农民带来购买的便利,农民需要的产品要应有尽有;第三,能服务农村基层组织,惠利村组,方便公务采购;第四,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短板;第五,能够助力农产品销售,让农产品通过村淘直接到达城市居民手中。

二、成功推进的要点

农村淘要成功地推进,务必抓好几个要点,让农村淘,真正适合农村人,选对人,配对好政策,提升村淘氛围,让村淘变成农村人真正的销售和购买的渠道。

1.选对人

村淘要快速发展,人是关键,选对人,村淘就成功了一半。首先,最好选择当地人,并且是村里有影响力的人,人脉广的人,有人脉就有了广大的基础用户;其次,最好是懂淘宝的人,这样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可以快速开展业务;第三,最好是懂经营的人,有着经商的潜质,或者正在经商的人;第四,优先选择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反应快,能跟上互联网的节奏。

2.铺好路

村淘要快速发展,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为村淘的发展铺好路,比如宽带的开通,物流配送,资金支持等,都要求政府像抓村村通一样,真抓实干,政府要出台惠农政策,要出台干部考核政策,让干部抓好村淘建设工作。

3.打造村淘氛围

村淘要发展,文化要先行,要让农民认识到村淘的好处,快速接受村淘,并且能突破在村淘上面下的第一单,养成在村淘上购买和销售的经验;并通过村文化墙、农村广播、赶集活动宣传等方式,制造村淘氛围。要做到影响大多数人,让村民人人了解村淘;抓住少部分人,干部对村淘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且愿意真抓实干,甚至成为村淘的合伙人;影响在外打工的农民,让在外务工的农民愿意留下来,从事村淘事业,或在外务工时参与村淘的事业,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带动村淘的迅速发展。

4.力推导师制度

建立完善的村淘合伙人制度和导师制度,让村淘有根,为每位村淘从业人员配备导师,导师团队应当有政府官员、村淘官方人员、村一级的干部、相关农产品企业等,让村淘的发展有更多人助力。

5.做好一村一品推广工作

为了避免重复竞争,务必要打造每个村产品的差异化,挖掘出一村一品,将每个村的精品推出上线,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生产,内耗竞争,又可以丰富产品种类,挖掘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每个村打造特色产品线下展示点,精品文化宣传社区,提升村民荣誉感和村淘意识。

三、村淘的特色打造

1.城村共融

通过村淘的发展,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的生活,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取到需要的商品,节约大量的时间精力;通过村淘发展,留住爸妈,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问题,让孩子们有一个完整的家;通过村淘的发展,将农村外流的人才吸引回来,促进人才回归,让乡里的能人,真正为乡村的发展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城里人能更好地认识农村,愿意到农村消费,愿意传播农村特色产品,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推动城市乡村共融共进,让城里人享受到乡村美丽山水,吃上绿色的农家食材,带动乡村繁荣。

2.提供多彩服务

设立村淘馆,提供更人性化的配套服务,如提供免费图书、免费电影、免费WIFI、社保服务、儿童娱乐等众多人性化的服务项目,提升村民的参与度。将村淘馆作为乡村创业的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本村青年、村民接受村淘购物、外销培训,培养出致富能手。引导农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裂变,让村民通过一个网线看到世界,买到世界,销往世界。

3.提供微贷服务

村淘从业者,当地农民或农产品经纪人,资金实力弱,通过向他们提供农村微贷服务,解决他们资金短板的问题,通过调研为他们提供纯信用贷款,或者销售贷款,根据他们目前的销售情况,产品生产量,个人信誉度,提供信用贷款,减少手续程序,为他们建立绿色通道,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4.搞好活动

用好大型节气,或者自造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在淘宝上的产品曝光率,提升县域村淘的影响力,聚集更多的消费粉丝,并实实在在产生销售,让村淘的合伙人,得到真金白银,率先致富,影响更多的村民。

5.搞好订单农业

通过村淘,为农村季节性产品提供提前预定的订单,农民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规避销售风险,提前收回资金,促进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通过转型升级,打造当地特色订单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的思维铸造特色品牌。

村淘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作为一种链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将城里产品销到农村,将农村产品卖到城市,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让商品能更加顺畅的流通,发挥每个村的特色优势,丰富城里人的餐桌。村淘是一个利于城市和农村的平台,值得各地政府大力扶持,相信通过村淘的不断发展,能涌现出更多村淘致富能手。

参考文献:

篇2

一、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金融网点少,有些地区甚至“真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本身有限,“一农支三农”显得力不从心;金融产品单一,难以满足统筹城乡加快农村改革过程中农民的信贷需求;农村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信贷资金外流比重大

我国农村金融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流动。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中国农业银行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则是资金外流的主要通道。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至2006年达到1.6万亿元,每年汇款流向农村的近1540亿元,但由于邮政储蓄的资金运用主要是银行同业拆借、债券市场运作和商业银行大额协议存款,因此邮政储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最大“抽水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由于将吸纳的农村存款存放商业银行或上缴中国人民银行,也形成农村资金外流。。

(三)农民贷款需求难满足

目前只有五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且贷款规模小期限短,手续繁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抵押担保难。从而衍生出地下钱庄生意,依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根据调查结果测算,中国地下贷款规模在7400亿元一8300亿元之间。在农村地区,全国省份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取得的借款占56.78%,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农户从非正规金融借贷的比重就越高。导致他们的信贷选择空间往往十分有限。

(四)中国农村的特殊性

  从中国农民个体方面来说,主要是农民素质普遍偏低,金融意识单薄,融资意识缺乏,投资主要看自身资本的原始积累。农产品是弱质产品,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差。土地、房屋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也是农民最有价值的财产,却因产权不清晰,无法办理抵押贷款。

二、中国农村金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金融服务体系混乱

我国在实践中,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定位不清、作用混淆,使得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最主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日渐萎缩,行使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己经微乎其微。2003年以后虽然对农村信用进行了试点改革,但也多属文章较多,在如何支持“三农”上下功夫不够,官办色彩浓厚。

(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政府垄断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维持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对外来竞争力量持排斥态度。并且政府对利率施行严格管制,使得资金使用价格扭曲。来自民间力量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缺往往视为非法而遭到遏制。

(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支农、促农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手段落后、效益低下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的发展。我国政府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长期只徘徊在10%左右。而实际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更低只维持在30%左右。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投资分散,使用效率较低,运作机制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地区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当前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商业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与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根据具体地方优势在各县级以下以乡级为单位布置营业网点,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等业务。加强人员素质培养,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完善其激励机制和网络化进程。扩大农发行对农村的扶贫贴息贷款、农田水利、电力公路等政策性金融业务服务范围,增强其支农职能;鼓励农业银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市场条件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加强农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

首先 农业银行可以以优惠的利率向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国家财政对其农业贷款补贴利息差,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参与农业贷款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把散户的贷款集中化,形成大额贷款申请,并且在正规金融部门授信的过程中,有权查看小额贷款公司的借贷历史信息、资金使用率和回收率。把握资金运用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节省了信息成本。其次,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充裕后,便可以以高于优惠利率的利率放贷,此利率应该由市场来定,避免资本价格扭曲。挫伤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更大范围的为当地农村经济服务!

(三)加快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设

重构农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改变监管权力高度集中的监管体系,由地方政府负责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岗位流动防范机制,权责分明,防止个人利用职权投机取巧;为各类金融机构机构提供有效全面的法律保障,制定违约户的惩罚机制;规定涉足农村金融的正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投放额和储蓄额,禁止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加强农村金融法律普及教育;

(四)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

应尽快颁布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引导和鼓励农户自愿投保,实行政府给农户保费补贴的办法,通过开展农业动植物保险,为生长中的动植物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如农作物保险、养殖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等,将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转嫁给保险机构,保证了农户收益的稳定性。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政府应该将该市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价格风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篇3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农村地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人的生产与生活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劳动和财富创造中寻求着自足与幸福,人际关系、道德风气好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更新,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开始进入农村社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人际关系开始在农村构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发展的主流。

变化之一:从重义轻利走向义利并重

义与利的关系是道德观念的核心内容,任何道德体系对这个问题无法予以回避,必须做出相应的回答及充分诠释。不同时代的不同道德体系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解答,而这往往体现着道德流变的具体历程。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家大多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②孟子主张“去利怀义”,并在生与义发生矛盾时,“舍生而取义者也”。③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④朱熹说:“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⑤中国传统伦理将道德与物质利益要求对立起来,把“义”高悬于“利”之上。尤其是宋明理学,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放弃对“利”的向往而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⑥,从而在社会个体的道德意识中形成逐利为恶、弃利为善的观念和意识。在许多老辈农村人心里,多多少少都存在“抑商”情绪,羞于言利。长期以来,西北农村地区的商品交换基本上是在集市、商店(供销社的代销点)和货郎手中。集市在时期被取缔了,上世纪70年代末才悄然萌动。摇拨郎鼓、挑着担子的货郎是经常在乡间游走的身影,农村人既可现金交易,也可以用皮张、毛发、山药材、粮食等与他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他们所持的观点就是公道和两厢情愿。由于农村人对货郎这样的外来人保持着警惕,一般人家不会让他留宿。既使有姑娘看中了才貌都好的年轻货郎,家里人也不会同意,因为他们认为货郎四处游走,职业不稳定,重利而轻亲情。在他们眼里,善取利者必然薄情寡义。

按照马斯洛“层次需要论”的学说,“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第一追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世俗意义的道德观。人们的求利之心与生俱来,只要是正当的,那么就不能被遮蔽或者遏制。可以肯定地说,当小农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传统道德领域中的“重义轻利”也就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市场经济具有求利性,它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求利性驱动了人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与伦理价值观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就不能否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更应当为人们以正当手段、正当途径获取物质利益的合理性进行道德辩护,为经济发展注入道德动力。道德不必也不能服从于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每一次的获取都并不必须蕴含着道德价值。

当代社会,追求的是“义”与“利”的有机统一。历史事实和近些年来西北农村地区的发展逻辑一再证明了道德与物质利益本身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这两个方面都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理所当然地带来道德进步,但为道德进步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正确的价值导向是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追求道德进步,并要求个体道德境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提升。与此同时,要自觉地对经济活动予以道德规范,以义获利,以利促义,义利并重。

变化之二:从道德律令的刻板走向道德法则的宽容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总是将道德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验证码,凌驾于一切价值之上。由于道德要求设立过高,社会主体往往难以身体力行。在西北农村地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思想仅仅在读书人阶层流动,但“三纲五常”仍有一定的存量。在这里,最容易听到的词是“家法”、“家教”、“族规”,是农村道德惩办的根据。事实上,“宗族”正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赖以生根的重要土壤。一些传统道德观念至今还潜流在西北农村人的血液里,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在前,子不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那些上岁数的老辈人,还尊崇着原有的道德律令,规劝乡邻,教育子孙。他们内心深处抱守着“传宗接代”的俗约,对自己生命未来的延续就像他们一年四季面对的庄稼和树木一样,必须留下根,那样才能保证人生链条的完整与传递。

从本源上说,道德不是苛刻、刻板的,应当跨越图腾、巫术等阶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道德的进步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尺度,没有道德的制约与牵引,人类社会就不可能跨越血缘家庭与氏族公社而向文明形态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必需的束缚,是一种社会的必要,但不应当成为一种人为的束缚⑦。早些年,有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在西北农村也很流行,年轻人嘴里总会哼唱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很无奈。……”这其实在叙说一个个农村人离乡背井,体验着一种城市游牧精神的复杂的心灵历险:陌生的生活路径,陌生的街市,陌生的文化氛围,陌生的人,陌生的社会交际,陌生的道德场域,初入城市的农村人,感觉到一种疏离、空落和无尽的乡愁。很快,城市人的许许多多又被这些进城又返乡的农村人带回家乡,变成时髦、新鲜的生活元素,影响并改变着农村社会生活。#p#分页标题#e#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信息化浪潮的拍打,外界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正从各个方面渗入广大西北农村地区,传统道德的苛刻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基被一点点消解,道德的苛刻所依托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生产方式的变更潜移默化而又是丝丝入扣地改变着农村人的观念意识,⑧当然也改变着农村人的道德观念。那些已落后于时代抱残守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尺,其社会影响力渐渐式微。以前的农村人,穿的衣服也是蓝、白、青三种颜色,还要一年四季在头上戴顶帽子,沉闷而单调。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流行喇叭裤,男女都穿,农村地区的年轻人也跟着时尚起来,后来有人说“喇叭裤”是改革开放的象征,这或许有一定道理,因为从穿喇叭裤开始,整个中国人的思想自由起来了。市场自由,才会带来自由的议论、自由的生活程式、自由的思想,社会的各个方面就能产生勃勃生机。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正、平等意识等新思想不断滋长并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个体的善恶意识也发生改变。就是在这种改变中,道德宽容成为当然的要求和现实可能。嘴叼香烟、留长发、烫发、带女朋友回家、打响指、买一束鲜花……这些行为逐渐被农村人接受,就像土地很宽厚地容纳着从远方飘来的蒲公英种子。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道德的任务不再要求社会主体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把个体道德的完善作为至高无上的善,为社会主体权利的获取与维护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变化之三:道德价值取向从重整体本位走向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总体来看,传统的伦理思想是以高扬整体主义、神性、理性为出发点的,因此在价值取向上,突出整体主义本位,轻视个体的需要与满足。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氛围中,庞大的政权组织以绝对的权威将触角伸向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自然经济状态缺乏必要的社会组织与其制衡的情况下,定然会造成对个体的无情挤压而使之处于卑微状态。在整体利益面前,个体的利益要求显得异常渺小与微不足道,全社会伪化为一种以为个人谋利为耻的社会心理,影响、制约着社会主体的善恶观念与道德行为⑨。这种道德规范千百年来一直留在西北农村地区的人们的历史记忆里,比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顾大家而忘小家等等。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人们心里要时刻惦记的是皇上、国家、祖宗,唯独没有自己。吃饱、穿暖、住好,这是大多数农村人的人生理想。许多人成家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恋爱的经历,缺少恋爱的机缘,嫁汉是为了穿衣吃饭,娶妻是为了生孩子、传宗接代。农村人对人的评判也是比较单一的:善与恶,忠与奸。在秦腔、陇剧这些地方戏里,忠臣、奸臣,好人、坏人,从脸谱上就能显现出来,比如:红脸的黄飞虎、关羽,白脸的魏忠贤、董卓、曹操……。农村人的道德评价往往黑白分明,简朴、直接,缺少过度带。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富足、道德的反思,西北农村地区伦理道德思想的价值取向也逐渐由重整体本为走向集体和个体的统一。农村改革使得以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同时并存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并存,农民走出了“以粮为生”的传统劳作程式,在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寻找机会从事农业以外的二、三产业。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般宽松,农民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农闲时节,他们可以去砖瓦厂、煤矿、建筑工地、乡镇企业去打工,挣些外快,以补贴家用,有些人甚至出县、出省去务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甘肃作家邵振国的小说《麦客》写的正是这方面的故事,拍成电影后风靡全国。显然,农村人不再是原来单纯的种地者身份,而是通过社会打开的渠道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新角色,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

个性是共性的重要元素,没有突出、精彩、多元的个性,就没有丰富、厚重的共性。经过30多年的社会变革,社会组织或集体与农民个体关系呈现出契约化的倾向,个体不必终身依附于一个集体,集体与个体之间出现双向选择。所有这些都对社会个体善恶观念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的流变也深受影响。反映在道德流变的轨迹中,就是将集体利益的维护与个体利益的尊重在价值观层面上予以统一。

变化之四:道德追求从内敛型走向积极进取型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呈现出明显的内敛型特征。它主张“修己”、“克己”,要求经常“三省吾身”,推崇温、良、恭、俭、让,重视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效应,推崇与世无争、与人为善的个人私德,要求人们成为文质彬彬的追求道德的内在超越的“君子”或“好人”。⑩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个体的道德内省与践履,漠视对外部世界的探求,人们的道德视野趋于狭窄、短促、保守,对道德的追求呈现出封闭性的内敛特征。西北农村地区是传统的以家庭为细胞的小农经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生存的压力使他们除了对小块土地的精耕细作之外往往无法去思索与追求更广阔的出外世界,这是西北农村地区内敛型道德产生的经济基础。国人都熟知这么一个故事,说有记者问一个在山坡上放羊的孩子:“你怎么没上学,放羊哩?”“没钱。”“你放羊干啥?”“下羊羔,挣钱。”“挣了钱干啥?”“盖房子,娶媳妇。”“要媳妇干啥?”“生孩子。”“生孩子干啥?”“放羊。”这里虽然有戏谑的成份,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由于西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存环境局促,人们的观念难免传统、保守而又单一。

一个人要发展,一个地方要发展,抱守穷庐、原地转圈没有出路,必须勇敢地走出去,积极面对外面的世界,从挑战中寻求机遇。按这里的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商品流通像血液一样深入社会生活的肌体,商品交换更加频繁,社会工作越来越丰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与精细,农村人不可能再被限定、隔离为封闭的个体,而是在经济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彼此发生深系,又彼此影响着。社会交往活动的扩大与加深,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相互叠加,又被利益的链条串联在一起。这一切,必然促进农村人思想的松绑与释怀,道德视野便渐次打开,也势必引发对原有的道德价值重新进行衡量与批判。#p#分页标题#e#

近些年来,西北地区农村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选择了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去务工,选择了去外地办企业、办工厂、承包工程等等。据调查,一些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有外出务工经历,有近八成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在把财富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将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带回了家乡。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政治改革的徐徐推进,一些现代民主政治的元素,开始在西北农村地区蔓延,“选举”、“选民”、“代表”、“权利”等等,这些词汇已被农村人耳熟。他们也通过电视或报纸关心着政治和国家大事,也议论美国、朝鲜或伊拉克,他们更关心谁被选为村干部,这些当选的村干部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西北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体道德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内敛型向积极进取型嬗变。

二、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仍相对滞后,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尚处于发展过程中,西北农村地区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与伦理的双向效应困扰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建设

虽然,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构建是在不同的序列里,但都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道德建设要以物质为基础。离开物质谈道德,属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农民道德素质的良性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要求。如果农民不能增收,农村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集体主义就会在农村失去物质基础,先进的道德精神,也就会面临着失去农村阵地的危险。如果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遑论其他。正如世界银行在2000年的贫困调查报告指出的:贫困是一种痛苦。穷人要承受来自食物缺乏与机会而带来的屈辱和心理上的痛苦,以及由于随被迫做出某种取舍而带来的道义上的痛苦。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因素发生激烈变动时,社会主体对新的道德观念的汲取以及对原有道德观念的修正也必定处于剧烈的波动期,也势必导致道德呈现出变动状态。物的肯定与获取,本来就是人生价值最为重要的方面,如果个体的切身利益因为经济关系的变动受到损害时,个体对伴随着新的经济因素而产生的道德现象与道德意识往往会采取排斥的态度,赋予其非善甚至是恶的属性,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抗拒着道德的变更。另一方面,西北农村地区与中东部农村相比,经济处于落后状态,这势必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进而对社会道德文明中的一些积极因素采取排拒。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西北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与伦理的困惑日益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的内在本性和运行机制对道德进步有双重影响,它在推动西北农村地区道德进步的基本趋势下,也会诱发出某些消极的道德现象。

2.过度的逐利思潮侵蚀着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主体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西北农村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原则,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也使部分农民的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等负面效应,导致一些农村人人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个体化和本位化。受市场经济影响,有的农民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有所滋长,他们一切向钱看,在经济利益的诱使下,乱砍滥伐、恣意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屡禁不止。有些农民集体观念淡漠,对政治漠不关心,对集体公益事业视同陌路,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政府主义思想浓厚。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村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道德建设。

3.西北农村地区的道德教化空间正被分割

粗线条地划分,西北农村地区道德教化空间主要是家庭道德教化空间、宗教道德教化空间、祠堂道德教化空间、生活场域道德教化空间、娱乐道德教化空间等。家庭是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共有的道德教化空间,它恒常存在,无时无刻不在起着道德教化作用11。“族规”“家法”,正是高悬的达摩之剑,时时在警醒每一个家庭成员。宗教的道德教化空间主要是庙宇和道场,这既有政府物质与精神资助,也有民间力量的支持,被农村社会普遍认同。这些处所,往往在世俗生活面前显得庄严、神秘,农村人群总会在这里寻求安慰、庇佑,躲避灾祸,他们烧香、请愿、忏悔。娱乐道德教化空间在西北农村主要是戏台。人们往往从这里较为轻松地获取道德感知。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农闲时节安排唱大戏或地方小曲。如甘肃武威一直传唱着“凉州贤孝”,具有很明显的道德教化意义。获取道德教化,主要是听和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这些媒介把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道德精神、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带进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产生了新的道德教化空间,原有的道德教化空间正被分割。分割使得原有的道德理念产生了碎片化,如何重构乡村道德新秩序,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课题。

4.农民阶层的分化导致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

30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转型,社会成员的角色、身份、地位的大幅度分化与重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大调整、大重组。在这个社会裂变中,农民阶层的分化最显著、最引人注目。社会制度的变革总会引起人群的分层,也导致利益的分割与再分配。在西北农村地区,各行业、多样化的从业人员取代了清一色的种地人,社会角色开始转换。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往山外面的世界,在强烈的致富愿望、较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比较利益的引导下,摆脱土地、身体与传统价值观的束缚,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去寻找致富机会和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那隔绝了几十年的城乡壁垒被时代洪流冲开了,曾经铁板一块的二元结构社会松动了,传统的身份社会向现代契约社会迈出了可喜而又艰难的步伐,汹涌的民工潮、庞大的民工群体即是明证。

农村的人群流动、居住特点、工作种类,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农民的身份也有了极其复杂的特点,农民已经不再是原来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原本僵硬的户口制度也在改革,它不再严格地将农民固定在那片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农民在城市打工、结婚甚至定居,户籍上的农民过起了实际上的城市生活。原本是最稳定的、以地缘关系和居住生产形成的群体,现在却成了流动非常频繁和复杂的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农民被土地的约束减弱,大部分的劳动力出外打工,离开了不能使他们致富甚至是生存的村庄。田地已经不能承载数量巨大的农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乡村人开始在异乡寻找自己的未来生存和发展路径。#p#分页标题#e#

多少年来,农民的概念和土地紧紧绑缚在一起,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完全不经营土地,无论是时间上、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经和土地渐渐失去了联系,农民身份仅仅表示着拥有土地的一种资格。即便是一些农民不外出打工,他们仅把土地经营当作一种“副业”,往往主要经营商业,如贩卖牲畜、粮食、蔬菜、衣服等。有的在本地农村打工,他们组成了村镇的商业活动主体。还有一部分农民,虽然拥有土地,但是他们有的在当地企业工作,有的从事商业活动。道德秩序的构建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文化氛围,在实际现存的“二元化”结构的社会中,要进行的是“一元化”的公民道德建设。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一矛盾,是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点。在道德建构中如何做到既要充分兼顾全体,更要注重实效,使道德建设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如何使西北农村地区道德建设既能贴近农民的现实生活,又能注重农民的道德内在需求,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寻求农村社会道德秩序的创造与超越

中国文化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个传统是中华民族一代代人对民族基本精神的创造与沿传。每一代人都从前辈那里继承既定的文化传统,又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改造、补充,并将之传给下一代。所以,传统是一种流变、一种革新、一种创造和超越,而并不意味着守旧。当代中国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对道德传统进行更新、创造和超越。现代人的任务既不是粗暴或幼稚地遗弃传统,也不是简单地恢复传统,而是在继承中创造和更新传统,从体悟、反思中与流变的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创设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思想体系,形成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新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已经完成,前者历史地取代后者而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和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警惕道德传统中优秀因子在当今时代的流失所引致的对整个社会道德生态的破坏,必须警惕潜藏的双重人格演绎出的社会意识与人生价值的分裂,必须警惕崇高理想与世俗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的偏差,只有在清醒认识的牵引下,才能营造出具有普遍性、包容性、当代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社会价值体系,使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政党利益有机地凝聚在一起。

篇4

1 农村融资困难

农业和农村的投资相较城市而言比较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融资比较困难。现在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小项目的创业资金来源有三个:第一,是家庭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第二,是向高利贷进行借款;第三,就是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但是向正规机构借款的人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下面来看一组数据调查,截至2006年底,我国金融机构所贷款的数额中农村居民所贷额数是1.32万亿元,约占总贷额的5.9%,截至2007年,农村居民向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达2.36万亿元,约占总贷款的9%,2007年的贷款额数相比较于2006年来说,农村居民贷款金额所占比重有增加,但是还未达到总金额的10%,此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问题,许多优秀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创业资金没有来源,没有办法筹集足够的资金,为此放弃了许许多多的非常好的创业项目,因为融资困难,放弃了很多机会。而农村融资困难的引起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金融机构它的内部存在许多约束,这些约束直接引发了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现象。对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贷款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才会对金融机构有利,然而农村贷款的特点却是利率低、款项金额小、信用低、风险大,这一机构与实际的矛盾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农村“无利可图”,没有收益,于是金融机构选择的策略是在农村进行“吸血”,从而把“血”输向城市,也就是将农村居民的存款运向城市,供城市周转使用。不要说在农村设立其他银行,就算是专门为三农服务而设立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也只在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存款业务,然后将大部分的居民存款投资转向到城市,供给到有利可图的商业性产业工程。这一举措致使农村可用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但是农村所需的资金数日益增长,流动资金短缺,需要资金增加导致了供需矛盾。

(2)农村担保困难。目前来说,我国能获取贷款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个是“抵押担保”用财物进行抵押,根据其价值进行贷款;另一种是“信用担保”,由其他人为贷款人进行担保。银行为了保证自身风险度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所以,在农村金融机构相对于“信用担保”还是侧重于“抵押担保”。但是农村资产是不透明且较难变现,因此,金融机构也很不想选取“抵押贷款”。农村的“借贷难”说到底其实也就是“担保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向正常的金融机构贷款较为困难,而农民要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就只剩下亲朋好友借钱,或者是向成本高、利率高的非正规机构也就是高利贷贷款。向高利贷借款又大大增加了相关的成本,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2 农村保险功能不完整

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三个功能就是保险功能,然而这一功能对于农村来说相当于没有。农民只有一些基本的保险类似于人身保险,其他的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是空白,除了最基本的商业保险外,金融市场还有特意针对于农村而设立的农业险、养殖险和私人财产险,但这些项目对于农民来说也是空白。农村居民中很少选择自己的产业投保,一旦发生什么灾害,出些什么事,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损失没有办法获得到补偿。在农村常见行业中,养殖业,存在着养殖动物染上疾病、贩卖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风险;种植业,如果遇到较严重天灾人祸,产值下降,农民就有可能血本无归,一年辛苦都白费。并且这些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同时降低了农民投资到这些产业的积极性,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力。

3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

我国的金融产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种类,产品数量都与发达国家都相差甚远,我国的金融市场现在还是初级发育阶段,所以,农村的金融产品就更加少了。现阶段,在农村里,金融产品比较单一,金融业务主要是信贷,新出现的中间业务对于农村来说是空白。农民自己对于金融知识的不了解和投资渠道少等原因造成了理财、投资等多种的金融服务产品和保险、股票、债券、等于农村市场隔绝。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占最大比重的是银行业,证券、保险等市场所占比重基本为零,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新鲜业务,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好,农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投资也逐渐从储蓄开始往多元化投资的方向进行扩张。但是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及自己专业知识匮乏,所以,他们想要投资也只能转向金融机构,他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理财、咨询、投资、消费等金融服务。

4 金融信用环境不好

篇5

一、农村小额保险的现状

小额保险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人群.保险金额小,保费低,保险期限短,手续简便。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保险在推广中存在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认识不深,特别是对该项保险内容,条款以及被保险人的利益的保障更是一知半解。已有的保险产品种类较少,保障范围有限,可保利益涵盖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有限.保险网络服务不完善,缺乏相关政策与法律支持。

小额信用保险目前收益小,回报率低,存在盈利性问题.小额保险在农村开设网点,工作人员少,业务量较大,因此员工的素质不高会影响其工作效率。保险期限一般在一年,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短不一,林果业长达二至三年,鱼类养殖分淡旺季,因此加重了农户还款难度,提高了坏账的发生率,造成保险公司盈利下降. 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运行。

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目前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根据产品保障责任不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将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相结合,为农业生产贷款提供保险保障,保险责任涵盖了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等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另一类是将小额信与人寿保险相结合,转移农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事故而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款的风险。

二、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面临的风险

1.自然灾害风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承保主体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农业和农副业生产的收益是农户还款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一旦农业受灾,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造成巨大损失。

2.人身风险.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客户为农村低收入人群.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或人身故事件,在此情况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不可避免要面临贷款无法回收的风险。

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由信贷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引起的。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体系缺失,具有“无担保,无抵押”特色的农村小额信贷道德风险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加上小额信贷较为分散。倘若发生不还款的事件, 对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而言,实际操作成本高,工作量大。

三、透视农村小额保险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因此小额保险成为与小额信贷相配套的保险机制。

针对广大的农户,农村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相配套,可以实现多方获益。首先解决找担保难的问题,为借款人提供了意外保障,增加了其信用等级.其次通过小额保险保障机制,可以很好的降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保险公司也可以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三农”。最后,保险公司也可以借此良机打开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村市场,增加保费收入。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整合资源配置,大力集聚支农资金,鼎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金融的强劲支持,会使农村经济长久繁荣。在农村信贷资金遭遇损失时,要有规避农村信贷风险的放大机制和补偿机制,以体现国家对弱势产业和弱势行业的保护政策。否则,农村金融难以持久地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资金动力。小额信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

问题,使得信用社的贷款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也使得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问题。开拓农村保险市场的一条较好途径.中国农村保险市场非常薄弱.随着国家对“三农”同题的关注和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村保险市场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国外已有保险巨头进入到这块领域.而且国内也已经有两家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得到了保监会的批准成立。这对“小额信贷+保险”来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农户可在信贷和保险两方面受益农村市场风险大、农户贷款难都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顽疾.“小额信贷+保险”的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信社的风险.促使其加大放贷力度,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可借此平台打人农村市场.给农户提供一系列的保险服务.加强农户抗风险能力。我国农民当前的收入水平还不高。而且保险意识也不是很强.因此传统的保险业务会让他们很难接受.通过建立以信贷保险为核心的、包括一系列农业保险的“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可以给农户提供低资费、多方位的保险服务。这既能降低农户贷款的成本.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也能给农户的人身安全、财产提供保险。

目前,在发展小额保险的具体实践中,保险业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险种的实际情况,有三种小额保险发展模式。一是纯商业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完全按照商业保险的基本要求运作,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政府既不参与保险公司的经营,也不向参保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或其他支持。另外还有政府支持下的半商业化运作模式和相互制模式.

农村小额保险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小额信贷存在着无担保,无抵押,无还款保证的风险。通过农村小额保险和小额信贷机构的结合,大大地提升了金融机构的能力. 农村小额保险有利于走出我国利率低的困难.小额信贷的利率由两部分组成:基准利率R1和风险利率R2。风险利率则是用来弥补坏账的损失的。小额保险减小了损失,自然而然的就破解了我国小额信贷低利率的困境。

四、小额信贷保险发展中的政策建议

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有赖于整个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这项大的工程需要小额信贷机构发挥主导,保险公司和农民参与,政府从政策和监管层全面推动.为此提出一些建议:

1.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目前,我国经营小额信贷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我国应当放宽对小额信贷市场的准入制度,允许更多的商业银行进行小额信贷业务,同时承认小额信贷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支持其发展,从而多渠道增加小额信贷的供给。

2.调动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农户的保险意识

农村保险市场在我国是新兴市场,短期走向不明,前期推展成本高利润空间小所以许多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但从长期看来,农村保险市场确实潜力巨大。

3.实行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优惠政策

对发放农业贷款,开展农村小额保险的机构提供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增强三农投入的积极性,适当的放宽资金,降低机构和业务准入的门槛,吸引各类资金到农村地区投资。

4.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

地方政府要给与投资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小额信贷财政补贴 其次对农村地区,加大发放扶贫基金的力度,对农业进行补贴,加快农户自身经济的改善。把握好“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5.完善工商,税务,法律等方面的相关支持措施

加强风险管理,小额信贷保险是高风险的险种.保险公司应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首先,细化市场。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制定合理的费率。全国各地农村的发展水平不同,农民的认识水平也大不一样,不同地区农民的经营能力也有差别,农民贷款的用途也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影响还款的风险。在费率的制定上既要考虑农户的承受力,又要防范风险的积累。在市场细化的基础上,应对每个市场详细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费率。

其次,协调好与放款机构的关系。目前小额信贷保险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借款人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承担保费。银行作为第一受益人,保费由农村金融机构代为收取,并转账支付给保险公司。在这种模式下。放款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得到转移。

6.加强人员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7.政府应该在试点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政府各相关部门应研究和部署开展政策性、合作性和互的保险试点工作,并给予此项业务一些必要的保费补贴。其次,对保险公司来说,开拓农村保险市场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措施。不仅要加强对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市场的研究,还应符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户收入水平可承受的满足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最后,应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机构的人缘、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大力培育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

8.要增强竞争机制,可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整个金融行业实行市场化,比如,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服务机构,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允许外资介入农村金融业务,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发展地方性金融,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行业规范。二是形成农村金融商品的市场定价机制, 自由竞争的核心标志之一就是价格自,2003年中央银行开始在全国的农村信用社进行浮动利率试点, 利率的市场化是改革的目的之一。完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需要以规范的市场准入、完善的退出机制以及严格的外部监管机制为保障。

参考文献:

[1]汗.叶斌.商业银行审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3.

[2]罗春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商场现代化.2006(4下).

[3]罗来武.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路径.中国农村经济.2004(8).

[4]曹小娟.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杨靖.浅谈风险的成因和防范.工商审计.2005(5).

[6]刘家仪.我国金融市场的思考.审计研究.2005(7).

[7]朱宝存,武小华.胥清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篇6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对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各行业的发展。但是相对城市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农村物流的水平却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物流的概念直接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学者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主要是以农村为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农产品、农用物资为对象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的过程。是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

1 浙西南地区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资源丰富,是浙江重要的农业城市,具有许多远近闻名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但由于由于丽水的农村流通体系比较落后,流通供应链较长,环节过多,使农副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最终导致丽水最大的优势资源――绿色农业资源等生态优势一直未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1.1 缺乏统一科学的物流规划

丽水是浙江省农业城市,农村经济是其主力军,随着国家及省、市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农业发展得到大力提升,农村基础建设也逐步加强,农村的网、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总体来说,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在浙西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却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发展较缓慢。一方面农村物流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管理较为混乱,交管、商务、邮政等部门各自有着一套管理政策和方案,相互间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多头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丽水在浙江属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企业发展受到地域因素、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发展较慢,规模较小,而省内大型物流企业主要关注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导致丽水农村物流发展基本还停留在传统模式,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农村物流的对象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而且多以鲜活农产品为主,数量大、品种多、保鲜要求高、季节时令性强等特点。这就对物流的要求有着更为苛刻的标准,对交通、道路、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推行“城市优先”的物流发展战略,再加上丽水的山区地域因素,导致丽水农村物流在交通工具、道路设施、物流中心、市场建设等流通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特别是针对保障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冷链物流技术,远远落后于现代化水平高、功能完善的城市物流,使得很多优质的农特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措施损失率高居不下。

1.3 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与城市物流现代化高速发展相比,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是浙西南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又一瓶颈。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化程度是直接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浙西南农村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科技、金融等农业信息要素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相关农业部门也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但尚未普及到所有的乡、村。据调查,丽水建制村农户平均上网率不足15%,远低于城市。而且市场供求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农民获取的信息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变化,失真现象严重,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最终影响物流增值性。总体上说,浙西南真正的健全、快捷、准确可靠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形成,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和工作,更无法真正起到对物流市场信息的导向和服务功能。

1.4 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缺位

浙西南农村物流流通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究其根源主要是农村流通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农产品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由售卖过程和购买过程构成,它是农产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而农产品流通专业人员主要涉及农技人才、农产品经纪人、营销贸易人才、流通专业人才等,这些人员的配置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浙西南农村物流中,无论是现有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农民,他们在流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及信息化技术应用上都极度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2 浙西南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2.1 搞好农村物流体系规划

要借助国家、省关注“三农”问题的契机,丽水市政府应该抓紧时间出台相关农村物流发展政策和措施,明确农村物流领导机构,做好相关部门协调关系,降低农村物流的准入门槛,在物流经营方面的贷款、税收和相关服务经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助,为发展农村物流营造良好的平台。同时要做好浙西南农村物流的整体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农村物流规划,并与丽水总体物流产业规划、物流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是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物流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因素。丽水当地政府应该在中央财政拨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本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向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倾斜,设立农村基础设施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加快农村客、货运输场站的建设,优化整合农资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及仓储中心的资源,促进农村物流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3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

如果说农村物流发展的硬件是物流基础设施的话,那么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则是农村物流发展的软件因素。农村物流信息主要包括与农村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生产经营信息,与农村物流有关的农资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信息。近年来,浙西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村物流信息发展滞后,生产和消费双方无法获得快捷准确的市场信息。因此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符合买卖双方实际需求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乡、镇、村普及面,及时收集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在生产和消费间实现信息的互联与沟通,资源共享,减少了农产品的无效流动,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实现利益共赢,有效推动农村物流现代化快速发展。

2.4 大力培养引进现代农村物流人才

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目前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浙西南农村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物流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农村物流专业,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其次要加大引进具备物流管理(下转第115页)(上接第62页)知识和经营管理才能的人才力度,影响、带动和加快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再次,要加快当前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步伐,选派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进入高等院校或先进的物流企业去进修和培训;最后,在培训方式和途径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层面的对象,开展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集中面授、现场演示、实地操作、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小额信贷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信贷贷款,以企业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为主要对象。贷款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是小额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延伸,借款人可以不需提供担保。其特点是能够在不提供担保情况下,债务人本身的声誉或第三方保证都能够获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由于这是一种高风险贷款,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

小额信贷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最初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随后以其成功经验在全球得以推广实践,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世界范围内的小额信贷也存在局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体系等。

我国在90 年代引入小额信贷,主要借鉴于孟加拉过的乡村银行模式。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多元化,它为农村农民提供了各种获取收入的机会和能力,为农民生存致富之路提供必要的资金。它拓宽了农村的融资方式,对减缓农村贫困及致富有着重大的意义。小额信贷是探索扶贫资金供给以及到户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增加了穷人的参与项目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减少了决盲目的决策。由于免担保,小额信贷也使农村金融机构更注重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从而加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二、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根据人民银行2010年10月底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小额信贷的总体发展形势。该数据显示——全国小贷公司2348家,已经开业的,从业人员24742人,实收资本1521亿元,仅小贷公司的贷款总额是1623亿,利润总额是73亿元,所有的权益现在达到1608亿元。另外,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在农村金融市场支农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支农主力军,全国2000多个县中几乎所有的农村合作社都开办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增量贷款中有90%以上是靠小额贷款的增长。

然而,良好的经营状况下,也隐藏着不少问题。首先,贷款大部分集中于市区,未深入到农村,与小额信贷服务“三农”,为农村农民融资提供便利的最初目的相违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贷款种类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抵押贷款,与小额信贷的初衷也不符合,掩盖了小额信贷无需担保的特点,而且不利于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全国小额信贷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各地区的实情不同,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本文将介绍我国小额信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额信贷面临风险

当谈论到小额信贷,人们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小额信贷存在着各种风险。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良好的信誉是小额信贷借贷的法律基础和依据,然而在农村,许多农户并未履行诚信原则,按照贷款的具体流程,并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存在着冒名贷款、贷款转借等问题。并且,一些信贷机构内部人员为个人利益忽视贷款人的信誉,或为亲友借贷无视贷款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阻碍的小额信贷规范操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手续简便,在发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操作风险,给农信社、小贷公司等借贷机构带来负面效益。

2、道德风险。此类风险由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往往取决于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农信社小额贷款属于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也给了农民“投机”的可能。贷款客户中存在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往往出现拖欠贷款、逾期还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资金周转。更有甚者,不愿归还贷款,造成了信贷机构的坏账,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影响收益风险,价格、利率或汇率等经济因素的波动产生的风险均是市场风险。小额信贷作为一种资本项目投资,资本利润受市场的影响极大,因此市场风险是信贷资金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之一。小额信款只是实现了贷款对象的分散,但同一地区生产经营品种具有相似性,客观上造成了贷款集中于某一项目、某一农户的事实。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这些项目、产品的生产量过多,会引起市场行情变化,加上农产品的鲜活性,极易造成价格波动或产品腐烂变质,甚至出现亏损,影响贷款归还。

4、不可抗力风险。由于小额信贷主要针对于“三农”,资金主要用途投入于农业生产,因而以自然气候为主导的不可抗力因素对贷款的回收影响巨大。农业是弱质的产业,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其盈利的基础。由于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受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的影响,产品销售受阻,利润降低,农民们往往收益大幅减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加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一般都没有投保,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造成大量信贷资金逾期、沉淀或呆滞,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挫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农户家庭成员若患上重大疾病或出现意外事故的风险,也应归于此类风险。农村小额信贷的客户集中于农村低收入人群,一场重病和一个事故往往使他们一无所有。当前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下,家中劳动力一旦发生人身意外、甚至人身事故的事件时,在缺乏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会使贷款的偿还变得遥遥无期,甚至造成贷款的无法归还。#p#分页标题#e#

(二)缺乏足够资金来源,后续供给不足

小额信贷旨在拓宽农村借款渠道,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来源,其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扶贫资金,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来;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资金的后续供给不足。作为目前仅有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的匮乏是制约其后续业务拓展最大的障碍。并且,在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一方面造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储蓄减少。贷款需求的不断扩大,而贷款的资金来源却反呈减少趋势。供求关系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三)小额信贷自身特点的限制

小额信贷具有额度小、期限短、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具有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它能够较好较快地适应我国农村的贷款市场。但小额信贷行业又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业务成本较高。较大风险成本加剧了小额信贷利率的提高,从2004 年起城乡金融机构91%以上的贷款都是上浮利率水平,且在上浮利率水平中,上浮1.5 至2 倍的占40%左右,利率上浮的贷款明显高于四大商业银行及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无形中使渴望借贷的农民望而却步,小额信贷帮助农村发展以及农民脱贫的初衷无法实现。

(四)内部管理体系与外部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贷款管理体系方面,贷款机构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信贷员工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系统的普及相关专业知识。其次,放贷机构缺乏风险内控机制,贷前、贷中、贷后的相应工作没有完全分离,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最后,农户资信度评定缺乏统一标准。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也存在较大随意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

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的同时,法律监管体系也不完善。目前,我国没有一个法律框架,来界定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没有系统的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框架和健全的监管制度,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由政府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未赋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相应的专业监管职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小额贷款公司规范有效的经营将无法得到保障,为后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五)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主要工具,而不是一个商业经营模式,小额信贷机构不能根据市场规律来制定自己的合理的利率,对小额信贷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完善小额信贷的主要对策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去的了巨大的成功,引入我国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认为以下对策可以完善我国的小额信贷。

(一)借鉴孟加拉模式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国,并且在该国取得了空前的辉煌,因而借鉴孟加拉成功经验,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有裨益。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经验有以下两个点突出的特点值得借鉴:

首先,加强对贷款农户的培训。格莱珉银行不仅仅提供贷款还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与指导,从而加强了借款者的还贷能力。在此基础上配以每周偿还一年还清的制度。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格莱珉银行所要面临的风险。

其次,信任和激励的风险管理组合。格莱珉银行最初采用小组联保的机制,对于违约问题,小组联保机制存在一个特殊的“风险扩散机制”,即一个成员违约,必然导致其他成员的共同违约行为,这就激励小组成员内部对贷款进行评估,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后来格莱珉银行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乡村中心制度,由村子里的小组组成的联盟,定期定点开会,让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充分的,贷款者与银行的信息交流也是充分的,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由于难以掌握贷款者信息而带来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降低了,小额信贷便有了生存的空间。

(二)加强风险防范

1、加强风险防范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贷款诚信的宣传,在社会上培养诚信的风气。金融机构应作为诚信宣传的先锋力量,积极投身于诚信宣传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在社会中重树中华传统美德——诚信。

2、小贷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在引导农民诚信贷款的同时,也要进行同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规范发放贷款的程序。确保贷款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发放。

3、严格评定农民的信用等级,建立农民信用档案,筛选信用优良的农户,农村信用机构应严格按照各个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思想道德品质、以往信用状况、资产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善的档案,并实行跟踪管理。

4、依据国际上的成功案例,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提供小额信贷预防坏账的保险,以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减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上的风险。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使还贷更为人性化。对确因自然灾害和疾病等不可抗力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予以合理展期。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中央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农信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以有效调节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状况。在个别地区,央行可以允许一定范围内农信社自主上浮存款利率,以缓解资金问题。

2、加强小额信贷公司与银行的合作,让小贷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进行合法的集资。或者引导农业银行以及其他的商业银行进入农村信贷领域,进一步缓解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降低小贷公司的股东进入资格,以便于吸收更多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政府也可以放低小额信贷公司成立的条件,培养更多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无形中为资金的融通提供了便利。

4、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建立区域性资金融通网络,从而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四)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合理利率定价

前的小额信贷种类单一,且利率普遍偏高。信贷机构可增加贷款品种、放宽小额贷款对象、拓展小额贷款用途、灵活确定小额贷款期限、简化小额贷款手续,进一步提高贷款便利程度。与此同时,农信社、小贷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利率定价机构,根据资金成本、风险程度、期限的长短、目标收益率、贷款的供求状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等定价因素,以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对小额信贷的利率进行科学的、有差别的合理定价。

(五)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政策,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明确小额信贷的功能,根据我们各地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小额信贷,如“政策型”小额信贷主要用于实现政府扶贫; “商业型”小额信贷主要用于经营盈利;“政策、商业结合型”小额信贷介于两者之间。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信贷具体总类的设计,促进贷款多元化。随后,国家应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如税收上,通过减免小额信贷组织的所得税加快其自身的资本积累; 对小额信贷业务审批的规定,在符合相关法律基础上,应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积极促进其业务创新。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小额信贷的相关法律,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以及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法律基础,让农信社与小额信贷公司在该领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建立弱势群体便利融资的法律支撑。同时也要加大对于小额信贷合理操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借贷程序中的信用治理力度,对于违反诚信原则,违反小额信贷相关法律的行为与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惩戒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失信事件的发生。

(六)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让小额信贷走向专业化,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应注重对信用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财经类院校深入宣传小额信贷的专业知识,各地区的信用办也可以像证券、银行和会计等从业人员考试那样,普及各级别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考试。不久的将来,农村小额信贷将逐渐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小额信贷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五、小结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国,在国际上拥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促进了多个农村金融的发展。自引进我国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在各个农村普及。在浮华背后,或多或少的存在风险的防范能力不足、资金来源短缺、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未来,随着政府加强立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多元化贷款资金来源等措施的实行。小额信贷必定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而促进我国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王宗强.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金融网,2008.

[2] 杜晓山.小额信贷的未来[J].农经,2009.

[3] 杜晓山,聂强,张军.江苏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J].农村金融研究,2010.

[4] 尤琦.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6.

篇8

现阶段,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存款与贷款方面,因为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农村的低效率运行,农户的存款需求虽基本得到了满足,但贷款需求却存在很大的缺口,农户的金融受到抑制。事实上,中国农村不但存在金融供给抑制,而且存在金融需求抑制,一方面农户在正规金融体系中借不到资金,另一方面,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比较,农民也不愿意到银行与信用社去借资金,导致了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型抑制,农户的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贫困与没落的主要原因。如何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湖南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为优化湖南农村的金融体系,降低农民的企业家活动成本创造条件。

一、湖南农户消费性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生活内容丰富,由于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户经营活动兼业化趋向强烈,农户现金收支也日益多样化。根据2007湖南农村统计年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006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389. 81元,比上年增加272. 0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 6%,增幅同比上升0. 4个百分点;分解湖南农户的收入来源,可以发现其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于打工收入与政府对农民的转移支付,从住户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 2006年湖南农户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1 449. 65元,比上年增加220. 86元,增长18%,农民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人均为1743. 52元,比上年增加30. 16元,增长1. 8%, 2006年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的纯收入人均为196. 64元,比上年增加21. 04元,增长12%。2006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 05元,比上年增加257. 07元,增长9. 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3. 0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3. 99%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也体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中。无论是在较发达的长株潭地区,还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湘西、湘西南,当农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首先要做的就是盖房子。在湘西南的洞口、城步的住房建设成本在6~12万左右,一般也会产生3~10万的融资需求。农户的住房不只是生活必需品与颜面问题,而且也是生产过程中对其要求逐步提高的结果。防盗、粮食储存等各种问题在农村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农户对于住房改建与扩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至在不“轻言借贷”的农村社区,农民建房时却在大举借债,拉动了农户的金融需求增长。

文化教育所占比重相应上升。在教育领域,随着计划生育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子女生育数量明显减少,农民望子成龙的期望由此逐渐升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新生代子女素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导致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观念转变。由此教育消费在农民家庭中的地位开始明显上升。而据研究,农民投资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而且其回报率比高等教育要高5个百分点。此外,文化、娱乐、信息方面的投资在湖南农村比较大,彩色电视机对黑白电视机的替代率达到了80%以上。

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农民收入与支出在年际之间很不平衡,且波动较大。农民除了以储蓄来调节当前支出和未来支出外,在收入和储蓄都不足以应付当前支出的情况下,只能以借贷作为收入和储蓄不足的弥补手段。农户资金借贷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生活性借贷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年收入和储蓄余额不足以满足生活性支出需要的融资行为。生产性借贷既有用于农业生产,也有满足商业、工业、服务业、打工支出等方面的资金借贷。

二、湖南农户的生产性需求及其约束条件分析

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分两部分,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和非农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农户的生产性借贷用途结构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目前,作为弱质产业,农业投入中传统要素的比重正趋于下降,现代要素的比重则趋于上升。表现在金融方面,即是农民为购买现入要素,对资金融通服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大量的资金需求引致了对金融中介需求的增加。农村经济中的这种结构变化会引起对信贷等融资需求的扩张。

农民除了传统农业生产的投资之外,作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民企业家行为,部分农户开始转向了高效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方面的投资。农户的产业转型及其经营规模选择,是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的直接推动力,而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户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笔者对望城含浦镇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情况调研表明, 2000年,在该农信社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68户,贷款金额为117万元。其中73. 5%的农户贷款金额均在3000元至10 000元之间。到2004年,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200户,贷款金额为714. 1万元,其中88%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 1%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

对于农户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则是农户借贷的主要动机。因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绝大多数来自农户自身,而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另一标志就是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尽管湖南农户生产支出中流动资产投入的自给性仍很明显,但很多投入要素已经以商品形态出现,从而扩大了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这个变化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连年亏损密切相关。湖南农户的资金缺口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畜牧、水产业和非农生产。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与农户的家庭经济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紧密相联。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澧县宜万乡和洞口秀丰乡,农村信用社农户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低于经济发达的望城县含浦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80%以上是农村贷款,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农户大多是传统型农户和过渡型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出外打工,土地依然是他们最基本的依靠。而在望城含浦镇农村信用社87%的贷款是其他贷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商业和养殖业。发达地区农户多为过渡型农户和商业型农户,农业生产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而是发展高效农业生产,许多农户从事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产品加工,总体来说,比起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较高。

依据农户的生活宽裕程度,可以将农户划分为贫困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富裕农户。贫困农户通常从事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经济剩余积累缓慢。其生活支出有很大缺口,遇到婚嫁、丧葬、疾病、子女求学和住房等较大金额支出,由于他们积蓄不够,则不得不举债。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不但非常短缺,并且常被生活性支出挤占。维持型农户的支出除刚性的生活支出外,可以购买少许的奢侈品,虽然这此物品在城市几乎被看作必需品。维持型农户通常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或者养殖,还有的经营家庭手工业、家庭工厂,或是出外打工,总之,其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两类。但是非农收入金额小、风险大,并不足以使他们放弃农业生产。因此他们通常是双栖的,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同时兼顾。他们的非农收入部分也会补贴到农业生产之中,其资金需求是混淆的,根本无法分清他们是进行生产,还是渡过生活难关。富裕型农户通常经营小型、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者是外出打工的成功者。富裕型农户的收入,已经可以应付生活刚性支出,并且购置了不少奢侈品,显露出其生活的豪华。因为家庭的生产功能已经与消费功能分离,也由于他们还保有传统农民“不轻言借贷”,富裕型农户主要是农村借贷资金的供给者。

由此可见不同农户类型具有不同的资金需求特征,而且为其提供的资金来源也有区别。对于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导致其交易成本高昂;因此只有内生于农村经济体系中能够低成本运用农户之间现成信息的社区金融体系,才能满足这种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并缺乏抵押品的金融需求者。

三、结论与讨论

根据对湖南资金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尽管区域发展不平衡,但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共性,住房、医疗以及高校教育投资,成为拉动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此外,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经济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农户的生产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长株潭以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需求较高,所以生活性借贷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需求相对低,导致生活性借贷频率低。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成为农户资金借贷的主要动机。

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信贷需求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借贷笔数多,信贷金额绝对量大。当前利用借贷资金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虽然很低,然而,由于农户数量庞大,其借贷规模也相当惊人,充分说明了湖南农村借贷市场、尤其是资金借贷市场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农户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从而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一些农副产品加工户、种植养殖户以及农村商业的迅速兴起,正在逐步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增长。

第三,不同经营类型农户间的资金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分化非常明显,表明今后农村资金市场的结构性特征会越发突出,农户资金需求更加多层面、多方式、多结构、多元化。有借款户与无借款户在经营效益上出现明显的差别,有借款户的生产和生活的压力要比无借款户大得多。这一方面说明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救低息贷款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民间借贷这个资金供给主渠道提供的高利贷存在加重趋向,借款农户的举债负担加剧。

第四,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目前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说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手续烦琐、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服务能力低下等,对于农户来讲,正规金融机构的门槛太高,利用成本太大。在湖南,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他们选择贷款多是为了脱贫致富,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湘西、湘西南等地区,贷款数额较低,对他们来说,商业银行“太贵了”。罗丝•莱文以及格林伍德和史密斯的金融发展模型指出,这种较高的固定成本是导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门坎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金融活动很活跃,交易量很大,涉及的范围很广,说明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决定了金融的供给。因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绝对不能忽视民间金融,而要对其加以规范、组织和引导,充分发挥其资金潜能,并满足农民企业家行为的融资需求,以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为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7(4):134-138

篇9

关键词: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网络经济;农民发展

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农村信息较其他地区要落后许多,因此得到的相对资源和人才也比其他地区差,长此以往,西部地区的经济将更加落后。由此可知西部地区发展网络经济势在必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西部农村地区的各级政府人员应高度重视西部农村网络经济的发展,采取趋利避害、积极发展、加强管理和充分利用的方针;要利用各种条件把网络经济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有选择地发展符合西部农村地区状况的信息技术产业,使其成为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电子商务,使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找到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建设新型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西部地区人口2.8亿多,占地面积为54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23%和56%,包括了中国三分之一的行政省区市,但其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由此可见发展新型经济模式在西部农村发展中势在必行。网络经济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同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先进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所引起的与传统经济部门、传统产业相比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和飞跃性发展。因此,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纯粹的“虚拟”经济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它实际上是一种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并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经过现代信息技术升华的高级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在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网络经济能够加快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1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土地贫瘠,经济基础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薄弱,是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最为落后的地区,商人和企业家很少主动在西部进行投资发展,且西部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和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贫困山区以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来解决生计问题,很少有农民发展其他产业且比较满于现状,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且其他产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第一产业,使得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人们的经济头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网络经济带头人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致使西部地区农民故步自封,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西部山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具体而言,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及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集中程度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致使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西部地区大多都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水利设施不足,多坡少平地,交通不发达,电力水利供应不足,可耕地面积少,年降水量少,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地区,人们的抗灾能力弱,靠天吃饭,客观上导致农业经济落后。由此看来,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自改革开放以来,网络经济正逐步走向农村,并且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发展现状

2.1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网络普及现状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地区农村的网络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且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经济模式。但是从城乡网络的普及率来看,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仅为15%,在城镇中的普及率为44.6%,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西部地区的网络普及率更是远远低于城镇的普及率。西部地区网络发展的速度远慢于城镇发展速度,网络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拉大。在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增速缓慢的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仍较高”、“西部地区农村网络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相关基础设施薄弱,公共上网资源匮乏”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西部农村的许多地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较多,并且教育水平落后,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结构偏向低学历和年轻化,网民总体的学历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村网民更加趋于低学历。西部地区农村网民商务应用远落后于城镇。对于交流沟通类和商务交易类的网络应用,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使用率远低于城镇网民,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网上支付和网上购物这两种典型的商务应用。

2.2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络终端设施建设现状

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有三种较为普遍的接入方法分别为移动电话网络、固定电话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分别对应着我国的无线、ADSL和CableModem接入。西部地区农村互联网接入,虽然在理论上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基础,但是在规模上来说距城市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3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互联网经济在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备的现实条件,进而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不宜采用“一刀切”的统一发展模式,而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自然条件,发挥各地的优势,创造性地采取最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许不是最好的,却可能是最适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相对经济有效的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农村可以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相结合、建立农村信息室或信息点、成立专业农民协会、网络经济与其他媒介相结合等模式。其中西部地区农村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创新。

4网络经济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影响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活动不受时间条件所限制,每时每刻都在为西部地区的农民服务,缩短了西部地区农村信息传输的时间,经济活动更少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另外,互联网经济消除了区域界限,使整个世界紧密相连,信息网络把全球变成了“地球村”,使区域间的距离变得无关紧要,网络的经济活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空间因素的制约,不仅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且缩短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加紧密相连,也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全国经济紧密相连,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人均收入,为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向小康社会迈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5对于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发展的建议

5.1各级政府和有关人员应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网络经济体系

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运行应结合西部地区的节省需求并投入其发展所需要的硬件设施,需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给予相对的奖励,切实为农村网络经济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建立比较完善的局域网,让农民能够通过网络经济学到更多适合农村发展的方法。另外政府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选送一批网络经济带头人到科研机构、高校去深造,学习并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到一种符合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网络经济体系。

5.2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政府行为是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成败的关键。政府应建立专门、有效的领导体系,由各级政党主要领导挂帅,组织科技、财政、教育、农业等部门共同规划农村网络经济发展方案,并科学分工,各司其职。

5.3加强经验交流与总结

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是西部农村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学校优秀教师进行网络经济的相关培训,使其在计算机网络经济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想法,并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和当地农民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网络经济对当地发展的作用。由于农民吸收新技术、新科技喜欢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农村网络经济可通过典型引路、参观其他地区成功的案例等方法,让农民进行观摩和学习,变抽象理论为面对面实践操作。

5.4加大宣传力度

西部地区农村地处内陆,交通不发达,交通成本高,社会开发程度有限,官员系统与外界接触少,相对封闭,观念落后,为了农村网络经济的高效实施,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等应大力宣传网络经济的优势,进行一人向多人,一家向多家宣传,并对积极参与者给予一定的鼓励。

6结语

西部地区网络经济是西部地区农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与很多其他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经济来调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提供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人员和农民应该共同努力,建设西部地区农村网络经济的新模式,使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人口改善生活、创造财富、发展文化;使西部地区农村的文化知识水平、经济收入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向城镇发达地区靠拢;使西部地区农村逐步向以信息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迈进,实现西部地区农民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双面发展,为我国西部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郑小发,杨丽,张孝润.宽带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与农村云网络规划需求的短期负载预测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2).

[2]邹娜,郝大江.网络经济背景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2).

篇10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正规金融,即通常所称的农村金融“三架马车”: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以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为主要形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我国农村金融目前有以下特征:从农户对金融需求看,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总量巨大,2.5亿农户中一半以上有信贷需求;单个农户以小额短期信贷为主,但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造成农户对资金表现出多层次,多元化之间的差异;信贷资金用途日渐多样性,生活性信贷占较大比重。从农村对金融供给看,资金缺口大,信贷供给满足不了需求;贷款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贷款期限不够灵活;单个农户经常出现难以满足抵押和担保的要求。从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特点看,规模大;发生率高;主体多元化;利率弹性大,高利率占比大;由隐蔽走向公开,逐步呈现专业化趋势。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当前,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实施“三农”资金支持,逆市场配置资金,增加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重要手段,是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支农方式。但农业发展银行从成立至今一直没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与作用。由于产权的单一性即国家所有,决定了其在组织制度、机构设置、人事管理、经营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同时,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功能缺位明显。对农产品收购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把优惠农民的各项支农政策公平地让农民享受,提高国家金融支农的有效性,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政府与农村对接的有机力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要研究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8年10月,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余额仅为10224亿元,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余额26.17万亿元的3.9%,其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仅为446亿元,占农业发展银行总贷款的4.4%。国家必须对其实行政策性扶持,实行积极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在当前的大部分农村,金融单位提供的金融产品单一,农民对金融产品选择的余地很少,甚至农民只有存钱和贷款等唯一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对金融的多样性需求,限制了农村资金充分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对农村金融的改革积极性。因此,农村金融改革要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创新适合农村需要和农村发展的金融产品,以此提高农村金融主体参与金融改革的积极性。 转贴于

三、引导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发展

完善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赋予民间融资合法的法律地位,并通过法律保护合约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民间金融有合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应通过法律手段使民间融资逐步走向契约化和规范化轨道。对有益无害的民间金融活动,要制定法律框架,明确其相应的发展空间,引导其有序成长。

对于资金中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高利转贷活动,往往金额巨大,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应规范查处程序和处罚标准。要使农村民间金融活而不乱,实现发展、效率、稳定三者的最优结合,监管方式的科学化和调控方式的灵活有效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政府在对民间金融监管中应该摆正自身的位置,以引导、监控为己任,而不是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曾经在广大农村兴盛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衰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要突破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解除农村金融供给抑制,就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逐步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适当地发展民间金融,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民间金融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它消除了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信息不对称和借贷壁垒的桎梏,应当给予其合法地位。民间金融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市场的准入机制,不能比照城市设立商业银行的标准设立,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准入标准,并加以严格执行。同时,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政策入手,引导和鼓励民营的小额信贷银行、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使其合法化、公开化和规范化,并纳入到农村金融体系中加以监管,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积极鼓励城市各类银行的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使农村金融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

四、建立保险制度和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篇11

(二)对于农村而言,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支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强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从而有利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随着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使用,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二、目前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实施中,不以农民的切实需求为导向

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是发展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缺少了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基层领导的正确认识,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便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很难做到服务于农民。除了农民本身信息化意识薄弱之外,一些县乡(镇)主要领导及公务员队伍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也不完全,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当中认为电子政务就是买几台电脑、建几个网页的大有人在,根本没有明确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

(二)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长期存在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包括电信网络、广电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内的信息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化设备。虽然,随着“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农村的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覆盖率都达到90%以上,但农村的互联网络普及率还非常低,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还存在互联网络盲区。此外,很大一部分农民目前还只是维持在温饱状态,不具备购买计算机等人网设备的能力。据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上网人群当中,农民只占0.4%,而因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不能连接互联网)而不能上网的非网民占非网民总数的31.4%。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借助信息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为公众提供不间断的“一站式”公共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完善的信息网络和方便快捷的信息终端。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削弱了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数字鸿沟被拉距,导致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长期存在。

(三)电子政务服务主体之间不能有效配合造成效率低下

到2005年底,我国95%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5%以上的地方政府拥有门户网站。涉及“三农”信息服务的部位就有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7个部委,然而这些部委大都各自运行自己的一套系统,没有实现统一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使信息的利用率降低,造成资源浪费。

三、农村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思路

(一)要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农村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公共服务,以需求为导向是公共服务的原则,因此,农村电子政务应该在研究农民、农村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新农村过程中农村信息化和提高政务效率所存在的问题。

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错误倾向之一是技术决定论。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技术看作是万能的,认为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也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技术上的障碍。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非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发展农村电子政务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子政务的实施应充分认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并找到克服制约因素的对策。

从总体上看,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就不能发展电子政务。农村电子政务不能照搬城市电子政务的模式,应采取“务实”的态度,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优先发展的项目。

(二)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农村电子政务

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提供方式来看,服务“三农”问题的应用模式亟待创新,接人手段应当加以调整。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比较重视借助互联网络开展应用服务,这符合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但是,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农、林、牧、渔等农口行业的网络用户数仅占用户总数的2.3%,这表明当前我国的农口电子政务服务过度依赖互联网络难以取得满意的普遍性。因此,电子政务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广大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具体问题时,信息化的接人手段应当加以调整,必须注重应用模式的创新,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实际效益。所以,发展农村电子政务应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化模式。

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化模式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在政府的主导下,调动和利用社会多方力量(如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等),综合多方实力(理念、管理、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共同来推进和完成电子政务建设。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集团和IT企业等工商企业纷纷看好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事业,采取多种模式多种形式进人其中,开展信息服务,拓展市场空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四大电信运营商和联想集团即将与农业部签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所以,电子政务建设的社会化模式是一种基于政府主导下的集合社会多方力量的协同建设模式。

电子政务工程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中枢机构来协调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也需要有政府中枢机构进行统一部署,做出整体安排。因此,这种社会化模式必须是在政府机关主导下进行的协作模式,政府的主导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中,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以弥补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实力的不足,同时。功能完善的农村电子政务系统又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信息反馈和监督商情信息等综合服务,促进农村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架构

根据我国农村电子政务的现状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特提出以下的县一乡一村电子政务系统架构。如图1:

1经济富裕地区农村电子政务系统架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必须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县乡电子政务系统通过专线或VPN方式将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以及县政府联接起来。以县为中心。建立电子政务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和管理中心,县、乡、村网络互连互通,在同一个政务平台上采用不同的级别和权限的系统,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共享。县级电子政务系统再通过专线或VFN网络与市级政府相联。实现政务外网互联。

县级政府通过集中的外网服务中心,对村民和公众提供村务信息和政策公开、县乡级行政审批、在线投诉等各种服务,村民的接入方式可采用村民直接接人或通过信息站的方式访问外网门户系统。这样就形成了县-乡-村办公网络。

在乡村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是与乡村相关的业务,通过县-乡-村这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县一乡一村业务的集成与整合。在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建设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政务信息交换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和内网应用服务中心,以此来联结、管理县-乡-村这一电子政务三级体系。

2在较落后的农村实施电子政务的方法

公共信息服务站模式。在乡镇设立信息站,设置几名专业的服务员,配有几台电脑,在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信息员、信息点,基本的运作模式是提供计算机信息服务的开放性站台,为农民提供政府、企业、家庭以及个人的各类信息服务。这一模式中,要注意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重视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中发展农村信息员。

篇12

1.1浙江浙江在农村发展中依靠“一乡一品”、“一县一业”集群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针对农村整体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着力推进村庄综合整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抓手,将环境整治与村庄建设、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潜力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点的新村,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另外强调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一是注重生态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问题,改变了村容村貌。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区域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注重保护农村文化,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1.2上海上海的农村发展,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村级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在具体的实践中,上海市的新农村建设各有特色。有的以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有的依靠城郊结合部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有的以原有资源条件(如发达的乡镇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另外,上海市以建设都市农业为目标,大力开发和培育观光农业,把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的发展,增强内在经营活力。虽然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但都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1.3广东广东省按照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三大区域。这三大区域都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珠三角地区拥有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临近大城市,该区域内农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专业镇经济、都市农业星火产业带、观光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来实现的。东西两翼大部分区域交通不变,信息不灵通,因此该地区农村的发展是依托龙头企业、地方特色经济和信息化带动的。粤北山区经济落后,主要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星火技术产业带带动和劳务经济来实现农村的发展。广东省三大区域的农村发展方式虽各有特色,但都是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提升农业竞争力,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

2国内外农村发展成功经验启示

2.1国内外农村发展成功经验

2.1.1启动途径的多样性各国(地区)实地条件的差异性,决定着发展政策、理念及途径的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地区)在发展农业和农村过程中必须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走小步、不停步”的发展思路,以求实现农村循序渐进和可持续发展。

2.1.2政府支持与引导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重视政府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支持和指导作用。各国由于国情以及发展文化的不同使政府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或是主导作用或是辅助作用,但是各国都肯定了政府在农村发展中提供科技支撑、信息扩散、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公共建设投入的作用。

2.1.3正确先进的发展理念现在人们对于发展的理解已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的增长,而是形成了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综合的现代农村发展观。正是基于这些正确的发展观,许多地区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系统规划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农村综合发展为目标,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1.4提升农业竞争力世界范围内,农村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的发展,农业不仅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而稳定的农产品,更能起到出口创汇等作用。所以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从各国发展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经验来看,主要是通过开发和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来实现的。

2.1.5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受益者,农民的主动参与是农村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是各国(地区)农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欧盟、韩国、日本和中国的农村发展,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对于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视。只有培育现代农民,农村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2.1.6资金的合理使用资金是农村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推动要素和保障。有限的资金只能用在有限的事务上,只有合理分配和运用资金,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总结国内外农村发展经验,可以发现,各国在农村建设的各个阶段对于资金的投入都会在某一方面有所倾斜。构建合理的资金保障机制也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欧盟的结构基金保障措施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2提升我国农村发展水平的建议

2.2.1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建设新农村项目是指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项目管理则是为满足项目的要求而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通过项目方式管理农村发展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机构,对农村发展的目标进行确定,并制定实施计划,在发展的过程中动态地监督和评价计划与目标的符合度。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农村建设,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农村发展目标,并且通过项目评估,可以及时进行修正和反思。

2.2.2推行反思行动,注重参与式农村发展反思行动是让当地群众针对某一现状分析他们的问题,并通过讨论等途径找出背后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的原因,然后让他们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实施。这样的方式使农民等相关利益群体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基层民众的赋权,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参与者能够确认自身需求并付出积极的行动,提高基层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2.2.3保留农村特色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留下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已经成为农民享受生活的重要形式。无论是水田、农具、村落等物质文化还是方言、戏剧、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都需要加以保护和传承,而且应该作为农村发展的重点进行保护性开发,让传统农村文化不但能够传承,更能够在农村文化生活中得到永续发展。

2.2.4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农村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包括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诸多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顺畅流动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要素流动还存在着不顺畅、不合理等现象。在以后的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对于要素流动的引导作用,逐步引导要素向农村发展中产出较高的产业流动,以此带动资源向农村的逐步倾斜。

篇13

泸水县坐落在怒江大峡谷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弥补它的缺陷。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政府重点扶持了我县的中药材、畜牧、林下经济作物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旅游等的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同时在引进新品种上加大了力度,在改造产业的结构时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泸水县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都很明显。因此,可以针对各个乡镇的优势,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农业产业,来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1.2适应市场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的市场化就是依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量,改善因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业的生产效益比较低,以及常出现农产品的过剩或不足等现象。主要的核心就是让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适应市场化需求,这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走向。其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依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特色农业产业在泸水农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结合泸水的自然资源条件,加大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附加值农业产业;二是产业链逐渐完善,产销一体化初步发展,这样农业生产效率有了一定提高,减少了生产中由于盲目性所带来的弊端,同时市场竞争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1.3农业龙头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步发展,成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由于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单个农户由于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导致的天然弱质性,使其不具备主导产业化组织运行的资格。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泸水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初步的发展,尽管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对策分析

2.1一是加大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龙头是最重要的,它起着承上启下、加工增值的作用,没有龙头,农产品失去了规模加工增值和销售的载体,农产品的产销缺少了两个环节,产业化也无从谈起。当前泸水县农业发展要按照“大、高、外、特”的思路,加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大”,就是规模大,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及拳头产品,培植传递信息、推广信息、深加工、贮运、销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就是高起点,不管新上项目,还是老基地改造,都是坚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标准;“外”,就是外向型,重点扶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龙头企业,提高覆射带动能力。当前,发展龙头企业,还要与合作社对接,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现有的资金、设备、厂房、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就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种,努力做到人无我有,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话语权。

2.2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改造

农产品生产基地上联龙头,下联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物质基础,是龙头企业得以发展的依托和条件。首先要面向市场,突出效益,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坚持高标准、高效益,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品种。其次是上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对重点产品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经营模式,实现成乡连片的专业化生产。再次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水平。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原料来源,也是现代农业的试验场,在基地建设中要大力推广普及新产品和先进适用耕作技术、栽培技术和养殖技术,并注重覆射带动能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开发带。

2.3强化科技在特色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将科技贯穿其全过程,从产前品种选育、产中栽培管理到产后生产加工,都要充分重视科技的重要作用。实施科技兴农,这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注重县乡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增加农村科技培训的设施设备,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其次要尽可能地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在当前人力资源成本高的情况下,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有可能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再次,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只有牢牢抓住科学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信息、资金信息才能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2.4发展外向型特色农业

农业外向化就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与技术合作,广泛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改造嫁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步伐。发展外向化农业要把扶持建设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重点,使泸水县特色农业向大规模、高水平、高档次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5加强领导,搞好协调

第一,做好区域性生产规划。县乡政府在确立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结合本县乡自然资源条件下,坚持先调查规划、再评估论证、后建设的原则,不能你上我也上,你下我也下,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第二,加大扶持力度,县乡政府要从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监督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三,要积极推行配套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改革。如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经营机制,强化市场机制,组织农民进入流通和价值链开发领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