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本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德教育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德教育的本质

篇1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个亘古至今的主题。在中国,道德从来就是实践“做人”的学问。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导价值观的传统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处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道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行动践行人伦关系的要求乃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人格的磨练最终要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中。所以,中国古代人之圣贤都是因其在人生道路上体现了至高无上的仁德,或在行动上创造了丰功伟绩才达人成圣。可见,在道德教育上智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身实践更不可少。

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从教育目的看,它与智育不同,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要使学生过一种良好的、健康的道德生活。虽然知识的获得、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其本身还不是道德生活,其对道德生活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道德生活的改进,因为过一种好的道德生活意味着现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从教育的过程和手段来看,智育过程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它更多的是要突出学生的理智活动。道德教育则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积极的理智参与,而且更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和实现道德价值。

二、实践活动对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意义

首先,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

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为道德的真正获得提供依据。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含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欲求,只有在实践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并通过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同时,在实践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没有实践,没有合作,没有交往,人既不能产生真正的责任意识,也没有履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实践特别是合作的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实践和交往中,每个实践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较充分的认识。

然后,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龄初期,学生已经表现出积极地在道德教育上进行自我教育的因素,如观察、模仿等。“只有当一个人了解自己时,他才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那么,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又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的,只能是学生本人的实践,只能是他们之间的交往。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主体必须走出自身,把自我当做与主体“对立”的客体来加以认识。这只有在主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中、在主体间的交往中才能实现。

其次,实践活动是其他学科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道德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任何一种知识性或理论性的道德教育方式要想发挥作用,最终达到影响个体德性的目的,都务必化为主体的活动或实践,通过活动或实践才能产生教育的效果。所以,不仅道德教育的理论课程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其价值,而且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性”、“思想性”也只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除非在给学生提供科学知识和道德讲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道德原理的机会,否则,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性”就会成为一句空洞而无用的口号。

三、实践性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践课程应有助于学生道德的持续发展和学生道德生活的不断改善

这就是说,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服务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存在价值也要基于它在实现道德教育目的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实践活动课程对道德教育的独特贡献在于,它为学生的道德启蒙与品德发展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充满了各种道德冲突与挑战的、现实的、优化的成长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才可能真正地生成道德信念,道德情意才可能升华为精神人格,道德行为才可能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2、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

强调活动、强调道德的实践特征,事实上是突出了道德教育领域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无论从道德的实践主体本质,还是从教育要培养能独立思维、培养有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的个体来讲,主体性都应当是道德教育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有感于目前学校教育实践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的反主体、蔑视主体尊严的现象,通过强调实践活动突出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主体特征也是对目前这种“机械主义”或“权威主义”道德教育的一种冲击。在实践性道德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仅仅按已经安排好的严格要求去做的、形式化的行为操练和机械重复。

3、实践性道德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虽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总的来说只是反映某种“事实”,不能决定教育应当如何实践,但是,我们仍不得不把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实践性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舍此,便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人认为,强调兴趣和需要会鼓励学生的自私行为,我们认为,强调兴趣、让他们根据兴趣和需要来行动本身还只是一处事实,还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当根据兴趣去行动并产生了利己或利他的结果,才有了道德的意义。事实上,兴趣就是自我对某一对象的主动认同。但坚持兴趣原则并不是任由学生做任何他想做、他愿意做的事情,也不是把学生引导到无政府状态的个人主义,而是要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努力学习、履行责任。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99-04

一、引言

近十多年来,国内高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需求,把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引进本科生教育体系,在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学习、生活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个性化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建议,强化专业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角色。

研究表明,除了专业指导之外,导师对培养本科生良好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水平有着较大的直接影响[1]。导师的一言一行对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本科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导师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行事。在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生数量激增的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不仅旨在建立良好的导学机制,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也逐渐成为高校实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新一代大学生,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现实以及社会冲突,经常感到困惑和迷惘。他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更多地灌输什么是美好的道德品质,却很少培养他们在面对道德冲突,需要真正解决问题时候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KMDD教学法引入本科生导师的教育模式,探讨KMDD教学法对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影响,为导师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另辟蹊径。

二、KMDD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KMDD全称为“康斯坦茨两难讨论法”(Konstanz Method of Dilemma Discussion),是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康斯坦茨大学教授乔治・林德(Georg Lind)利用其开发的道德判断测试(Moral Judgment Test,简称MJT),结合道德两难困境故事的讨论,作为一种干预方法,来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1.道德判断测试。道德判断能力已经被证明是道德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需要的道德要素[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能力定义为“个体基于内心的道德原则,做出道德决策和判断,以及能够根据这些判断付诸行动的能力”[4]。

林德基于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的哲学观点、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定义、皮亚杰的情感-认知发展理论、雷斯特的道德偏好等级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心理测量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道德行为和发展的双面理论”(Dual-Aspect Theory of Moral Behaviors and Development),并在此基础上于1976年采用实验问卷法编制了用以测量被试道德能力的MJT[5]。

基于上述理论,林德用实验问卷法(Experimental Questionnaire,EQ)评估道德的动态结构,将心理实验设计和心理测量结合,通过记录被试者如何解决争议性的道德问题,尤其是那些与他们立场相悖的困难问题的观点,评估被试者的道德判断能力。

MJT不是询问被试者关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应该如何去做,而是在已经明确主人公的行为选择之后,被试者如何从等级量表上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判断,并对每个困境中一系列12个不同立场的论点进行判断,分别有6个观点喜欢和6个观点反对主人公的行为。MJT并不关注被试者对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对错实质性的判断,而是关注被试者对解释故事主人公行为的不同论点的接受程度(详见表1)。

在KMDD教学法中,MJT作为测量工具,分别用于道德两难困境故事讨论之前和之后,所得到的前测和后测测量的结果用作评估KMDD教学法的效果。

2.道德两难困境讨论。道德两难困境故事是KMDD教学的重要组成,作为促进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干预工具。道德的本质不能分解为单一的反应,而必须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例如优秀道德品质中的信任、可靠、真实、公平,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单一表现或某种行为进行判断,而必须根据一整套的行为在具体环境中的表现,环境因素影响着决策者做道德决定的能力[6],而道德困境故事中的情节就提供了道德判断的背景环境。

促进道德推理能力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展道德两难困境的小组讨论[7]。参与讨论的成员围绕着道德困境问题各抒己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KMDD强调营造平等沟通的讨论氛围,即使与对方持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讨论双方依然具备互相倾听、理解对方意图的能力。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8],个体成员在聆听他人不同观点的时候,也许会产生认知失衡,经过自我调节,把他人比自己更胜一筹的想法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科尔伯格认为,认知失衡是促进道德推理能力发展的内驱力[9]。

KMDD的小组讨论需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整个讨论中,教师不能干预小组成员的自由讨论,需要打造一个思想自由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也不能成为讨论的主讲人,因为当教师在讲话的时候,学生其实在接收教师的观点,也就是在忙于信息处理,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问题反思。而研究数据表明,教师在KMDD教学过程中谈得越少,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效果就越好[10]。

三、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已经有研究表明,连续几次实施道德两难困境案例讨论,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发展[11,12]。然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KMDD教学法引进本科生导师课外辅导活动,旨在检验在一个学期当中,仅仅实施四次KMDD教学法来干预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有效性。具体研究问题包括:①KMDD教学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②通过KMDD教学法的干预,学生的认知有哪些变化?

2.研究对象。被试者为广东某高校2011级国际商务专业创新班的30名学生,而前后测的有效数据为26份,其中男生有4名,女生有22名。在实验期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9.5岁。

3.研究步骤。①2012年2月,在林德教授的指导下,编撰简短的道德两难困境的故事,主题涵盖毕业分配选择、教师评分决定、情感问题以及职场发展的两难抉择。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引导人对生活的建构,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人对发展美好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13]。因此,所编写的主题都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②2012年3月底,进行前测。被试者登陆林德教授的网站,填写MJT问卷量表。③2012年4月至5月,进行4次干预实验,每次间隔2周。每次实验历时不少于90分钟,实验的内容是利用KMDD法讨论道德两难故事,将不同领域的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被试,完成一系列组织讨论、意见表述、观点采择、总结评论等标准KMDD步骤。实验期间,一直与林德教授保持联系,汇报实验情况。KMDD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导师讲述主题故事,利用故事情节的起伏适当地稍作暂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揭晓主人公所做的决定前,让学生思考之后,邀请几位学生对案例中的主角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要评析,如“你觉得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吗?”“你觉得这个决定对你而言有多难呢?”;导师宣读主人公所做的决定,并观察学生的反应。之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投票,表示赞成还是反对主人公的决定;将课室分成两个区域,赞同主人公决定的学生坐在一侧,不赞同的学生坐另外一侧,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并自由表述见解;小组讨论结束后,请正反方的学生在班上轮流表述各自的想法,同时导师在黑板上记录正反双方的观点;接着请学生思考正反两方观点,有哪些观点值得他们欣赏或认同,或者对自己有所启发或触动,并在班上分享他们想法;交流结束后,导师请学生再次闭上眼睛,投票表态是否赞同主人公的决定,观察是否有学生改变初衷;接近课堂讨论尾声,导师邀请学生发表对整个活动的感想,导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活动,作为干预的辅助内容。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KMDD讨论过程中的任何学习心得,例如讨论的主题、讨论过程、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等,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记录。④2012年6月初,进行后测。被试者再次登陆林德教授的网站,填写MJT问卷量表。

4.数据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 18.0处理前测和后测的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参考Hycner的“现象学内容分析法”的框架和步骤[14],分析被测所撰写的反思报告。

四、结果与讨论

1.KMDD法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如表2和表3所示,MJT后测得出的道德能力分数,即C分数明显提高了将近8.56分,p=0.036

2.KMDD改变了学生的认知。通过讨论道德两难故事和反思学习过程,被试的书面报告反映出以下几点认知方面的变化。①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的误会都是由失败的沟通引发的,而学会倾听是消除沟通障碍的手段之一。88%的被试表示,通过四次的讨论活动,他们认识到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尤其感受到倾听的作用。Stella在她的书面反思报告中写道:“在与同学讨论过程中,我明白了要善于倾听,要多倾听别人的意见。”

KMDD教学法要求构建民主自由的讨论环境,每个参与者必须互相尊重,让发言者充分表达其观点,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是急于辩驳对方,而是专心地聆听,充分地收集信息并观察,同时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全面解读对方的思想。正如Linda的感悟,“感触颇多,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惊奇地发现倾听对正确的理解和连贯的表达非常重要”。②学会欣赏他人不同的观点。85%的被试认为学会欣赏和接纳他人不同的观点。欣赏和接纳异见是认知发展中自我调节的过程,使个体完成“平衡―失衡―平衡”的过程,促进认知的发展。KMDD教学法中侧重引导参与者在民主沟通的基础上对不同观点的理解,甚至赞赏,分享彼此“互有启发、互有触动”的观点,能够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兼容并蓄,培养广阔的胸襟。Flora写道:“学会欣赏接纳与自己截然不同,甚至争锋相对的观点,要对事不对人。班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很多人的观点真的让自己的思维增广了,将来在工作上,自己都不应该固执己见,要广纳善言才能进步提高。”Ray表示:“我学会了欣赏,而不是辩解或者指责他人的对立观点。其实,我发现正反方都有很精彩的论点,这也引起了我对一些事情的进一步思考。”Echo也有类似的看法:“经过几次讨论,我似乎已经养成了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觉得自己的思维还是成熟了,学会欣赏对方的观点是我学习的重要一课。”③感受到同理心的力量。81%的被试认为,感受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同理心,即换位思考,构成情商的一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发展、成功的基石。通过充分讨论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主人公的决定,学生逐渐地体会到主人公的抉择的两难,能够产生移情效应,而在欣赏对立方观点的讨论环节,学生也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David谈到:“经过几次讨论,我觉得自己有时候看问题太主观、太片面。其实,只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寻求多几个角度,答案就会大不相同了。”Michelle则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来总结:“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应该还要考虑别人的具体情况。”Inez赞扬说:“这种类型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成为善解人意的人。”④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Louisa说:“通过小组讨论和观点分享,我对其他交往不多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发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班长Alvin评论说:“我们从交谈中交换了思想,从辩论中提升了境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彼此的价值观,更加珍惜我们的友情。”可见,KMDD的活动促使了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有利于他们建构正面的人际关系。⑤展现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被试的报告还反映了一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明KMDD可以激发学生的正面态度。例如Joy写道:“在做困难决定的时候,不要被眼前一时的困难遮蔽,要相信人生有很多机会。”Eva说:“我们遇到什么难题的时候,不要气馁,要积极地向别人请教、询问。”Janette表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应该多点理解别人、多点宽以待人,最重要还是要尊重他人。”

五、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KMDD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欣赏别人的观点,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之间更好地相互了解,有利于提升沟通技能,增强集体凝聚力。

因此,本科生导师在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可以借鉴KMDD教学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相关的两难决策困境,组织学生讨论,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导师的“育人”角色。

参考文献:

[1]马骁,耿双燕,董伯力.发挥导师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2,(1):35-36,73.

[2]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55-60.

[3]吴慧红.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Kohlberg,L.“Development of Moral Character and Moral Ideology”in M.L.Hoffman and L.W.Hoffman(eds.)[J].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1,New York:Russell Sage,1964:381-431.

[5]Lind,G.“30 Years of the Moral Judgment Test-Support for the Dual-Aspect Theoryof Moral Development”in:C. S. Hutz& L.K.de Souza,eds.,Festschrift for Angela Biaggio.[M].Porto Alegre,Brazil:Universidade Federal do Rio Grande do Sul[EB/OL].http://uni-konstanz.de/ag-moral/pdf/Lind-2013_30_years_moral_judgment_test.pdf 2013.

[6]Trevino,L.K.,Butterfield,K.D.and McCabe,D.L.The Ethical Context in Organizations:Influences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1998,8(3):447-476.

[7]Sclaefli,A.,Rest,J.R.&Thoma,S.J.Does Moral education improve moral judgment?A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using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5,55(3):319-352.

[8]Piaget,J.The Equilibr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s(T.Brown&K.J.Thampy,Tran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9]Kohlberg,L.Moral Stages and Moralization: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In T.Lickona(Ed.)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Theory,Research,and Social Issues(pp.31-69)[[M].New York:Holt,Rhinehart and Winston.1976.

[10]Lind,G.Favor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Moral Development-A Multiple Interventions Study with 3,000 Students in a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EB/OL].http://uni-konstanz.de/ag-moral/pdf/Lind-2009_Favorable_learning.pdf 2009.

[11]Blatt,M.&Kohlberg,L.The Effect of Classroom Moral Discussion upon Children’s Level of Moral Judgment[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75 Vol.4:129-161.

篇3

“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教师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现将个人的浅薄认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希望能为正处于教学迷茫中的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一、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

达尔文在进化论里提到“任何一个物种要想存活下来,都必须通过大自然的残酷考验。如果得以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那么这个物种就能生存以及繁衍;反之,将从这个世界上永久灭绝。大自然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此。”与此相对应,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同样提倡“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促使学生的内在潜能与自由发展的学习天性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发挥,进而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为我个人来讲,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实现了完美的融合。例如,现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也是娇生惯养、养尊处优,这种典型的“中国溺爱式”教育其实并不利于他们日后的更好发展。因此,在学习Unit 6 Doing housework这章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同父母一起Do some simple housework,并要求他们跟父母在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将课上所学到的单词或者短语灵活运用其中,等到再上课的时候,通过英语对话的方式向我汇报他们跟父母一起做的家务。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与家务相关的动词短语,如sweep the floor,clean the windows,wash clothes等,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他们自身灵活运用这些语言的水平以及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生本教育”中“一切为了儿童”原则的关键所在。

二、高度尊重儿童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人之初、性本善”,而郭思乐教授在“生本教育”理念中又提出了另外一种新颖、别致的观点“人之初、善本学”,认为学习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儿童天生就是优秀的学习者,他们的思维丰富、敏捷而又灵活,是我们成年人所不能企及的。例如,在一次英语课上,有个学生在文章里写道:“My father and my mother and I often go to the park.”我将My father and my mother这几个单词圈住,并用红笔标了大大的批注:“为什么不直接用parents代替呢?”后来学生告诉我,他觉得“father”和“mother”是两个不同的人,而且分开写的话更能表现出自己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的快乐心情,这是parents一个单词所不能替代的。看,这就是孩子,他们脑海中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和这样那样的约束,他们以自身的灵性不断体会着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这两次的教学经历都让我印象深刻,也促使我对“高度尊重儿童”这一具体“生本理念”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在接下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将这一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并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反响。如,在导入Unit 1 The first day at school这部分内容时,当我说道:“Happy to see you again!I guess all of you have a very nice summer holiday...”还没说完,就有学生打断了我:“No,teacher.In the holiday,I’ve been doing my homework.”被学生突然打断,我确实很生气,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么重,一回到学校还要听我“打官腔”似的问候,他们心里的不满也是可以体谅的。于是,我赶紧转变了自己的导入思路:“Oh,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But can you share your homework experience in holiday to me?As a teacher,I want to know your feeling about homework?”……这样一来,既巧妙地化解了课堂上的小插曲,又充分做到了“高度尊重儿童”这一教学要求,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这都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全面依靠儿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这样阐述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地进步。”无独有偶,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表达了类似的教育观念。郭思乐教授认为,既然学习是儿童的天性,那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力量来进一步激发这种学习天性,进而推动他们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这并不能仅仅依靠外在元素的强迫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教师”这一角色的地位以及意义,不断转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不但要在课堂上有效“放权”,还要全面依靠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与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进步。而这正是“生本教育”理念所大力提倡的。

例如,Unit 4 Halloween这章内容除了要学习必要的单词和短语之外,同时更多地涉及万圣节的一些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因此,我决定让学生自主去探索与Halloween相关的文化知识,并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归纳。等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每个小组都有很多的收获:

A组:10月31日是让古凯尔特部落又欢喜又恐惧的日子,欢喜,是因为在这一天,他们会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恐惧,则是因为这一天同时也是邪恶力量最强盛的一天,因此,为了避免恶灵的干扰,他们会加大祭祀的力度,对恶灵进行安抚。这就是Halloween的历史由来。

B组:Halloween当晚是小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他们通常都会带上恐怖的面具,穿上奇形怪状的衣服去四处讨要糖果。

C组:关于讨要糖果,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能去门前放有南瓜灯的人家讨要,另外讨要糖果的过程必须站在大门口耐心等待,不能随随便便就进对方家的屋子。

篇4

在Flash的交互设计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时间控制,这里所说的时间控制是指持续时间,即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的时间差.在Flash时间函数中没有日期、时间的加减功能,对于需要用到“倒计时”时没法直接求两时间差,需要借助于其他函数来完成.本文共介绍了三种用动作脚本制作倒计时器的方法。

1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1程序的设计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整个倒计时过程中剩余时间是以秒为单位进行倒计时,而倒计时剩余时间的显示则是由时、分、秒三部分组成,我们需要把倒计时剩余总秒数转换成相对应的时、分、秒.如一个3位整数456,百位4:INT(456/100),十位5:INT((456%100)/10),个位6:456%10,Flash中是用相同的方法提取时、分、秒,只是时间单位进制是60。

1.2程序的实现

(1)方法一的实现过程

此方法是在系统的时间轴上截取一个倒计时起始时间timestart,再截取一个倒计时终点时间timeend,seconds用于记录当前系统的最新更新时间刚开始seconds的值与timestart的值相等,随着系统时间值一秒一秒增加,seconds中的值也在逐渐加1变化,timeend-seconds便是倒计时剩余时间.各时间点的关系如下图1。

选中第一帧关键帧,打开动作面板输入以下代码:

var time;

time=new TextField();//生成文本域

time.defauhTextFormat=new TextFormat(黑体”,20,Oxff0000)设置文本格式

time.x=200;time.y=200;//设置文本在舞台上的位置

vat startt:Date=new Date();//截取系统时间轴上某点作为倒计时起始时间

此方法是在系统时间轴上截取倒计时时间段,程序不能保证在任意时间点上都能正常运行.以系统时间是24小时制为例,倒计时取得的计时起点和终点不能是横跨在凌晨00:00两边的时间点,可以在seconds取得新值前加一条判断语句,if(nowt.hours

(2)方法二的实现过程

此方法是在getTimer()函数时间轴上截取时间段.getTimer()函数是获取从Flash开始运行到现在所经过的时间值,以毫秒为单位,getTimer()中的值会随着程序运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方法二不是在系统时间轴上截取时间段,因此没有方法一的

此方法中需要用Math.ceil()函数取得倒计时剩余总时间,否则整个倒计时会少计时1秒.

(3)方法三的现过程

此方法是创建一ClockFun()函数,在ClockFun()函数中倒计时总时间逐一减少,再利用setInterval()函数每隔1000毫秒即1秒执行一次ClockFun()函数

篇5

    教育伦理是教育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当人们对教育伦理进行深人探讨时,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确定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因此,笔者拟从儒家文化出发,探讨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

    近期,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先后撰文探讨了教育的伦理特性问题。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关于教育活动的共同认识:教育要传播文明精华,剔除文化糟粕;教师应诲人不倦,教人为善;学校应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对教育基本伦理的预设,并进一步从社会发生学及价值伦理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是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应该具有普遍性及永恒性的特点,而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的观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共享与育人成才,其所面向的“人”并不等同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所有的人”。同时,有学者对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的确认,是通过教育功能的合理性达到的。在这里,以功能的合理性取代现实的合理性,会导致教育从业人员责任心的丧失。为了给教育伦理提供一个合理的前提,必须到历史及教育生活与各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伦理前提“忠恕”之道的探讨,从而确认“忠恕”之道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教育伦理的前提。

    教育伦理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开始重视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并把它作为完善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进行研究。教育活动本身从其原初状态开始,就内在地包含着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是教育与人的生理成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事实性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教育更经常的是与人的精神世界产生联系,由于精神活动的参与,使教育活动不可避免地打上价值观的烙印,这就构成了价值性教育活动。而在价值观中,伦理观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我们在对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时,必须以一定的伦理观念为依托。这样,教育伦理便进人了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同时,教育伦理在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着的发展演变中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并不以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为转移。由于教育伦理融汇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因而教育伦理也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其他人员、受教育者与其他人员发生互动时所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准则。

    为了保证教育活动中的伦理关系能够行之有效,就必须要有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是教育活动中各种伦理道德规范及准则能够成立的基础。我们将之称为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

    在先秦时期,很多先哲就强调:“恕而行之,德之则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这里讲的“恕”,就是指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哲们认为,这是一切德行的基本准则。《管子》一书也作过明确表述,“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管子·小间》)“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版法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则把“忠恕”之道作为其“仁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并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从《论语》中对“忠恕”之道的阐发可以看出,“忠恕”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作为综合性的伦理品质,具有多种含义:一是尽心尽力;二是大公无私,《忠经》将忠释义为“中也,至公无私”;三是忠贞不二,《忠经·天地神明章》强调“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四是坚持正道,忠作为一般品质,要在终极伦理品质和终极行为规范的指引下运作,这就是《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所说的“忠者,中此者也”。恕,即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心撰心,以己量人,考中度衷,设身处地。

    “忠恕”之道,讲的是人应该以爱人之心、爱人之能去对待他人,视人如己,施爱于人。“忠恕”之道是达到仁、实施仁的方法和途径,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就是以己度人。在此,孔子一方面表明仁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又明确地告诉人们,做到仁德的着手处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是以承认人心皆同此好恶、且人我之好恶同等重要为前提的。因此,“忠恕”之道既是建立在人类共同情感之上的,也是建立在人类的尊严之上的德性伦理。

    孟子认为,凡属同类都有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本性,否则,人类是无法进行交流的。因而,在教育活动中虽然存在着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经验水平的差异,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语言等方面的不同并不能阻碍人类情感沟通和交流,文化的不同虽然代表不同价值的取向,但这只是相对的,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可“公度”(common measure )。实践的发展是动态的,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与一体化是同时并存的。人类既然能够结成社会,当然也能够结成文化共同体,进而能结成“地球村”。正因为如此,才能想别人之所想广行别人之所愿,将心比心,相互对待。从积极方面说,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说,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儒家看来,人们行仁爱,讲道德,不仅仅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兼济天下”,要在成人中去成己。因此相比较而言,在这两者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乃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后世儒家学者对忠恕之道以及忠和恕的关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了许多深人的研究。宋代朱熹对此解释道:“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宋濡认为,“忠恕”是不可分割的,但在“忠恕”二者中,“忠”是前提,没有“尽己之心”的“忠”,便没有“推己及人”的“恕”,“恕”由“忠”出,同时也体现出“忠”。朱熹的弟子陈淳对此作了这样的概括:“大概忠恕只是一物,……盖存诸中者既忠,发出外来便是恕。……故发出忠的心,便是怒的事;做成恕的事,便是忠的心。”(《北溪字义·忠恕》)显然,宋儒的这种解释,既把“忠恕”看作是践行仁德的两个不同的递进层次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作为道德主体之“己”的道德自觉性,认为两者是一种发于中而形于外的关系。宋儒所说“忠恕只是一物”,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道德动机和道德效果的统一。所以朱熹说:“尽己之心而无隐,所谓忠也,以其出乎内者而言也。”(《论语或问·卷一》)宋濡黎靖德也说:“忠恕两个离不得,方忠时未见得怒,及至怒时,忠行乎其间。”(《朱子语类·卷六》)总之,在儒家思想中,“忠恕”之道所强调的是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由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发扬视人犹己的高度的同情心。这就是宋儒二程所说的:“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河南程氏遣书·卷十一))对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絮矩之道”。所谓“絮矩之道”,就是以法度、准则度量事物,以自心的感受衡量、理解他人,并以此来要求自己,从而遵循道德规范。这里,“絮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这样一种思想:即要实施这种方法和途径,道德主体就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扬“反求诸己”的精神,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关于这一点,濡家的经典《大学》作了如下的论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替代体验去多方理解他人,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

    “忠恕”之道与自由、平等、博爱一样,都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忠恕”之道存在的基础是人有共同的人性,共同的生理需要和心灵需要,共同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有同等的存在权利。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忠恕”之道是社会成员之间个体交往的最普遍的原则。

    由于教育是以人为目的的事业,而生活在教育领域中的人在事实上存在各种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更不是缺陷或障碍的代名词,它仅仅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现象。为此,我们要承认它、接纳它、尊重它、利用它,差异可能被认为既是积极的又是消极的),因而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的心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本着“忠恕”之道所蕴含的人人平等的基本精神,既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替代体验去多方理解他人,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者应该让人们明白,学生首先是为了自己、为发展他自身的潜能而学习的,由此来获得更好的生存意识,内心充满快乐的阳光,他在与他人及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了沟通的能力。通过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力量的合作,他为创建一个更人性的、更公正的社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显然,教育者本人应该首先发展这种沟通的能力,不了解存在的乐趣、不了解在不断变幻的问题情境中传递知识的乐趣的教育者是不可能启发诱导受教育者不断发展的,更不可能遵行“忠怒”之道去推动教育活动的拓展。

    作为构成教育活动的重要要素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虽然抱有的教育目标各异,但是在国家或社会教育目的的协调、导引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目标方面是能够达成一致的,即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益于社会并获得健康发展的人,同时教育者也在其中获得了不断的提高。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应该致力于使教育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接受教育是让人感到愉快的事,为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者)应该密切关注现代社会(电视、电脑、因特网、动画片等)来创造一种适合受教育者的恰当的教育环境。由于这种教育情境的存在,因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便具有了存在的依据。

篇6

1 教导型组织与企业心理资本的基础定义

由知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历时六年调查百余家企业后得出教导型组织这个概念。教导型组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形态,以事业为导向是它们永恒不变的核心思想,永不停息的自我学习、自我变革、吐故纳新是它们的生存模式,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第一参考要素。“人”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与企业资本并驾齐驱的一项隐形资本。一个合格的企业“人”,他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科学知识是工作的基础,而潜力则是其成长的根本,所以教导型组织更加关注其心智的发展。由此引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的概念,即这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与人力资本的关键心理要素,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又可称为心理资源能够激发人的潜力,提升其在组织中的业绩。

2 教导型组织的存在意义

如何让企业基业长青是教导型组织的重要使命之一。只有坚守事业理想、构建企业教育学习系统,以教导型组织为榜样,才能激发企业进行升级改革。在建设教导型组织过程中,企业人本着以社会和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理念,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

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改革的步伐逐渐深入,借助“教导型组织”这种成功的商业经营形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不断创造佳绩。

3 教导型组织的四大优良基因

教导型组织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其强大的组成基因:一,卓越的组织文化。像般的企业文化,独立并且励志的企业理念,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成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建筑。二,优秀的组织管理者。好的领导者就像领路的智者,以个人高尚的修为引导其他人员共同进步。好的决策者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三,高效的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教导型组织尤其重视其内部的教育培训体系,在提升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还为其熬制了一碗心灵鸡汤,从内到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组建科学创新团队。在不断完善经营生产的同时组建出一个专业性、实践性更强的创新团队,更好的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设计出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产品,为企业赢得更高的利润,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 心理资本在教导型组织中的中介作用

心理资本与领导型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企业科学创新为例,只有员工具有足够饱满的自信心以及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为组织创造出更具有价值的商业产品。领导型组织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提升他们的认知程度,在情感和道德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使其充分认识到个体的自我效能。通过研究得出,企业心理资本是创造型和领导型组织间的中介。原因就在于领导型组织鼓励创新的发生,而创新又担负着极高的风险,只有自我效能足够高的人才能承受创新失败后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环境压力,并且可以很快的调整状态继续挑战,直到取得成功。企业心理资本就是为员工培养出这样一种简易并且强大的心理素质,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困境或者挑战任务,都可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为企业营造更高的价值。

市场经济变化日新月异,员工的韧性决定企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挑战时的承受能力。而员工的这种适应能力就取决于他们的心理资本,只有内心充满自信、敢于迎接挑战、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将自我效能发挥到最大程度,才能满足企业进步的需求。只有企业足够优秀才有机会晋升为领导型组织,而领导型组织又会利用先进的教育培训体系继续增强员工的心理资本。由此可见,心理资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

5 心理资本在教导型组织中的价值

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心理资本不但能够无限开发、统筹管理,而且可以利用特殊手段进行测量。换言之,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一样,企业心理资本同样可以进行投资,并且有所收益。组织管理心理资本可以直接作用于创新力,由其衍生出来的习惯、理论和成功都可以为后人继承。所以说,这是一种隐形财产,具有极强的独立性能够为组织创造出无穷的竞争力。“人”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因,尽可能的激发他们的潜能,从心理培训的层面扩大个人能量,心理资本饱满了,企业组织的综合实力也就殷实了。

从个体自身出发,良好的心理资本是其成功的垫脚石,甚至可以受益一生;从企业角度而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企业心理资本已经成为其提高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已经成为领导型组织投资和受益的三大主项。如果可以深刻的挖掘心理资本的潜在功能,将其与企业的战略决策联系在一起,必将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新安,何惠,顾锋.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J].管理世界,2009(03).

篇7

民办教育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2002年,《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中国民办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本科教育在师资建设、管理制度与教学条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的长期任务,也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笔者将从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出发,分析应如何定位本科生导师及民办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民办高校如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本科生专业导师的内涵

“导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指导个体学习、进修、写作论文的人员。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在某一学术领域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本科生专业导师就是指导本科生学习的导师。导师向学生真实地、无私地传递知识,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这个影响、感染学生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本科生导师要在本科四年的较长的时间中,不仅要对本科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对学生的选课、自学等方面进行引导,还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人生观和道德观。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各个大学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招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既是民办高校目前的燃眉之急,也是长远的规划。只有培养出出色的学生,学校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本科生导师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关怀,发挥学生个性,实现人人成才。这应是民办高校探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内容之一。

二、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做好专业规划,建立平等、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将学习指导融入生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

(一)是指导专业规划的需要

在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大学任课教师只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负责,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没有直接责任。虽然有些学校设立了专业指导部门,但其行政机构的形式难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所以,对学生的专业规划指导存在着管理上的不足。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少数学生对所选专业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造成的后果就是,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学生学习没有长远的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没有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所以,本科生导师应从大一开始,为学生做好专业规划,帮助学生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方案,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和学生的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激励教育;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他们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做好本科四年的专业规划,使学生怀揣希望上路,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二)是实行学分制的保障

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成为学习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才能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学分制特别强调突出学生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课程进度,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等。为了使学习任务安排得井然有序,需要学生自主拟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进度。但民办高校的一部分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的依赖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趋于弱化,习惯于接受老师的统一安排,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督促检查。根据调查,约80%的民办高校实行了学分制,但碍于各种客观原因,其学分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实现学分制的宗旨――选择性和自由性①。而为学生配备导师之后,学生选课、学习就有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目前,民办高校中除了少数几所学校外,大部分学校都侧重于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较弱。特别是软件人才培养面临一定的困境,与众多的培训机构存在激烈竞争。这一现象的存在,师资是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引进人才以外,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内部增强师资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实行导师制后,可以参考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由专业导师自主设立学生的实验项目,尽早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这一措施可从大二开始,约每个学期设立一个小项目,到了大四时,可直接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及毕业设计接轨。这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创新型实验”的受众面,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类似于“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已得到证明:这是学习技能的好方法。高校也不妨借鉴这一模式,优化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大学里,任课教师往往“踩着铃声上课,踩着铃声下课”,学生在课外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较少。导师与学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缺。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但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马上适应任课教师的教学,有时由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会出现一些学生学习落后的情况。此时,需要专业导师以第三人的身份,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促使学生与任课教师相互沟通,并针对学生的个性,提出合理可行的学习改进建议。

另外,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误区,但学校对这一领域尚没有专门的管理和指导。专业导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导学生选择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兼职和实习工作。并且导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尽量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地得到社会锻炼。这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毕业前统一实习的压力。

三、民办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根据已经实行导师制的学校的情况反映出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难题主要集中在师资不够、机制不健全、场地有限等方面。所以,民办高校要实行导师,必须先建设和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在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些问题时,民办高校同样存在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在师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实行导师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民办高校的薪酬制度比较灵活,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可以课时等方式直接计算入工资内,这对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有一定作用。虽然为本科生设立专业导师似乎增加了学校的教学成本,但是如果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的投入将获得更为长期和有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民办院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需要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在考核时有具体的制度和标准,这是全面实施导师制的关键。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师制度,就要从制度上确立导师制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导师的选派程序和原则,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导师制切实可行,达到应有的效果,最终提高民办高校的本科生人才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注释:

①郭红.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VOL20,(1):132-136.

②任成印.关于深化本科生导师制改革的几点构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6,VOL8,(2):100-103.

参考文献:

[1]刘道玉.从大学的起源看西方教育的精髓[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VOL9,(1):1-6.

[2]蒋琼.导师制―本科教育人文管理的基本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171-173.

[3]张家勇,张家智.哈佛大学本科生住宿制和导师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VOL8,(5):80-85.

[4]王建平.论导师制是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VOL28(增刊):50-54

[5]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73-74,88.

篇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62-01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往往是为社会培养从事法律、司法工作或者与法律相关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质量以及工作中的公平性。现阶段,各个具备法学专业的本科院校都积极的强化自己的专业建设,并不断的补充优秀的师资,因此法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化教育往往能够达到理想水平。而由于本科课程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几乎为零,加之司法考试中道德教育比率的不足,整个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体系中对于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非常的缺乏。因此,现阶段法学专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探究,以逐步的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比重,进而强化本科阶段学生发展职业道德教育。

一、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文章主要针对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探析,因此在本节文章首先对其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以充分体现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本科法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必要性,进而促进文章整体分析的有效性。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法学毕业生往往会从事律师、法官、法律顾问或者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职业,而这些职业的特殊性就表现在与法律的密切联系,因此毕业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来保障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外,还应当积极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进而保持自己的客观性以及工作的公平性。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注重法学专业人才职业观、道德观的培养,进而督促法学毕业人才在从事法律工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公证的来处理法律事务。因此,从从业人员道德素养来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法学人才的培养有着显著的重要性。

二、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对于法学本科阶段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在本节根据之前的分析以及大学法学教育的现状来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

1.明确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的定位,保障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还十分的欠缺,加之司法考试以及日常考核中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也相对较低,因此整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本科阶段的开展工作几乎无法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所以现阶段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大学要注重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的定位,并引进专业的师资来从事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通过课程设置、课程时间的保障以及优秀教师的推动,法律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够获得最为有效的提升。

2.适当提高我国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高校与社会共同保障教育的开展

考试往往是作为对一个人能力考查以及对一个人学习进行约束的最佳的方法,我国司法考试除了是对法学专业学生起一个考查和约束的作用外,还肩负着为国家挑选合格法律人才的重担,因此司法考试不仅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甚至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以及推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司法考试就可以适度的提高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即除了对学生专业素养做严格要求外还应当积极的对学生职业的素养做相应的考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会依据司法考试的实际要求来逐步的进行调整,进而高校与社会进行联动,共同保障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而考试内容的变化又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一个良好的督促作用,整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社会以及学生自己的联动下将会取得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学效率的提升来促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强化

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展,但是现实的情况下,不少的学校仍然采用教师机械化灌输的模式,即让学生被动的记忆教师讲述的一切内容。在这种环境下,即使学校能够安排入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其教育的开展也只是通过相关条例的灌输来进行,进而其教学效果始终无法被有效的发挥出来。因此在现阶段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创新法学专业培养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优化教育教学的模式,进而从教学方法方面不断的提升法学本科教育的效率,以保障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同样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效果,保障法学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法务人才。

三、结束语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对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显著的意义,现阶段,由于高校教育以及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缺乏,整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法学专业教师要积极的从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促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进而保障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质和量,以为现阶段高技能、高素质、高品德的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最佳的保障。

篇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就业导师制的内涵与产生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外已实行多年,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根据某些高校已经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各有特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该视不同高校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就业导师制”就是现有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本科生导师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河北金融学院根据现实总结、实行的“就业导师制”就是目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制度。

“就业导师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指导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制度,即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即导师负责,就学生成长、发展、毕业、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全方位的帮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使学生成长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就业导师制”是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思想指导为方向,以学习专业指导为基础,以生活心理指导为依托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二、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

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导师制”,挑选好的导师是重点。导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材施教”,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聘请的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专业知识方面,应选用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合理知识结构的教师任导师。本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本科生导师必须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能够给学生实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

第二,工作态度方面,应选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任导师。导师制工作需要导师经常性地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有主题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有问题愿意向导师咨询。所以,导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时,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在专业知识、教育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与老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一般认为高级职称或有两年教学经历的讲师,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责任感强、对学生富有爱心者,可被聘为导师。

三、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职责

明确导师职责是实行就业导师制的关键。我们认为,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职责:

(一)思想品德指导。导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导师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渊博的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二)专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不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与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志趣、学习基础、社会需求及学校的条件,区别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不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导师通过充分利用自己在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之所长,可以有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科研指导。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尤为重要。导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帮助收集资料,写综述报告,提高其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指导。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患上抑郁症以及发生自杀事件。这就需要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通过面对面交谈、Email、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就业指导。“就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显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待业状态。这就需要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过于看重地域差异和职业层次的误区,正确定位及时就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四、建立导师工作质量监控和激励体系

为确保“就业导师制”工作的成效性,要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同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作好导师的评定和激励措施。

(一)制定制度。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二)明确主体。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要有明确的监督主体。高校可以由教务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校级督察组,对各院系的导师制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同时,各院系组建系级导师工作督察组,由院长或系主任和资深教授专家组成,对本部门的导师工作进行督导。

(三)切实监督。督察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情况,走访学生,了解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优秀的导师和失职的导师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教师年终业绩的考评,加大年度考核的公正性。

(四)作好奖惩。应给予导师以相应的带教经费,并且将导师的工作按照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记入教学工作量之内。对导师进行综合评定后,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导师的表现与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紧密挂钩,在职称晋升上,其工作量可视同为班主任工作量。

五、就业导师制工作实施的具体程序

(一)“就业导师制”启动

1、召开“就业导师制”工作动员大会,向导师说明有关要求与办法。

2、根据“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在专业教师中选适合的人员做就业导师。

3、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工作设想等。

4、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向学生介绍就业导师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成果、性格描述、指导学生情况等。

5、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学生在详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填写志愿表来选择导师。

6、通过师生双向选择,院系进行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统一调配,确定本导师。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可根据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的不同情况由院系具体确定。

(二)“就业导师制”运行

1、导师关系确定后一周内,导师制定指导工作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对指导工作作出具体的设计。

2、导师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学生见面,安排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内容。

3、导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集中专题指导,同时视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或个别指导。

4、就业导师在工作中要经常性地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就业导师每学期要参加由班主任组织的班会一次。

5、院系每月开展一次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导师集中反映学生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6、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召开由学生和导师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导师自我汇报和学生及导师督察组对每位导师工作的评价,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

在“就业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导师可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专业特长,不定期地为学生开专题讲座;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活动,缩短将来的执业适应期;可为学生指定专业学习和有关个人成长的书籍,并一起讨论,形成文字材料。同时,鼓励学生写学术文章,锻炼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就业导师制”总结

1、导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就业导师制”工作总结,每次指导学生后要及时填写工作日志;学期结束后做学期导师工作总结。

2、院系以学期为单位对“就业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院系通过审核导师的学期导师工作总结,在学生中收集反馈信息,对一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撰写总结报告。同时,通过一学期导师工作的总结、分析,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依此做好对导师的奖惩。

3、“就业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有许多方面应当探讨、完善。我们应当注重对这种新生事物的理论总结和研讨工作,学校可以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参加,探讨“就业导师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从而指导现实中“就业导师制”的运行,使其发挥最大的成效。

六、需要完善的主要环节

“就业导师制”作为新型的教育制度,需要完善的还有多个方面,但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导师培训。“就业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导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出任导师的专业教师多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生疏,所以应当注重加强对导师的业务培训。导师的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工作的内容、工作技巧和方法、各种规章制度等。

(二)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关系。在实施“就业导师制”时,要正确处理就业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关系,三者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既有侧重又相互协调,建立实现三者配合和衔接的工作机制。同时,要科学区分开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导师是专业教师,主要以课程和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主,以思想品德等其他辅导为辅;辅导员及其他学生工作者以思想品德指导等为主,学习和专业指导为辅。这是划分导师与学生工作者职责的一条界线。本科生的就业导师和研究生导师一样,应该以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动手能力及研究能力为主,思想引导、生活指导为辅。对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也应以专业指导为主要考核指标,其他方面的指导为参考指标。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二、法学本科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对于法学本科阶段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在本节根据之前的分析以及大学法学教育的现状来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

1.明确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的定位,保障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阶段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还十分的欠缺,加之司法考试以及日常考核中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也相对较低,因此整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学本科阶段的开展工作几乎无法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所以现阶段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大学要注重法律职业道德在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的定位,并引进专业的师资来从事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而通过课程设置、课程时间的保障以及优秀教师的推动,法律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够获得最为有效的提升。

2.适当提高我国司法考试中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高校与社会共同保障教育的开展考试往往是作为对一个人能力考查以及对一个人学习进行约束的最佳的方法,我国司法考试除了是对法学专业学生起一个考查和约束的作用外,还肩负着为国家挑选合格法律人才的重担,因此司法考试不仅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甚至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以及推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司法考试就可以适度的提高法律职业道德的比重,即除了对学生专业素养做严格要求外还应当积极的对学生职业的素养做相应的考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教育会依据司法考试的实际要求来逐步的进行调整,进而高校与社会进行联动,共同保障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而考试内容的变化又会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一个良好的督促作用,整个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高校、社会以及学生自己的联动下将会取得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3.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学效率的提升来促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强化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良好的开展,但是现实的情况下,不少的学校仍然采用教师机械化灌输的模式,即让学生被动的记忆教师讲述的一切内容。在这种环境下,即使学校能够安排入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其教育的开展也只是通过相关条例的灌输来进行,进而其教学效果始终无法被有效的发挥出来。因此在现阶段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创新法学专业培养的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优化教育教学的模式,进而从教学方法方面不断的提升法学本科教育的效率,以保障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同样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效果,保障法学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法务人才。

篇11

1. “三本”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正逐步弱化

现在很多“三本”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过于重视个人价值,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只考虑到自己的爱好兴趣,从而忽略了社会与国家的真正需要,不愿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或偏远山区中,缺少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淡化,同时对“三本”大学生就业时的社会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2. 在就业过程中“三本”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较弱

“三本”大学生因为学历相比于“一、二本”的学生而言,处于不利位置,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难免对“三本”大学生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提出一些比较刻薄的条件,虽然没有明显的表示,相当于换种方式拒绝“三本”大学生的应聘,连竞争机会都未曾给予“三本”大学生,这让“三本”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增大了其找工作的难度。

3. “三本”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较为严重

在入校的时候,“三本”大学生的成绩确实比“一、二本”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大多数“三本”大学生都是在独立的院校,这让“三本”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随着自卑心理的存在,使得“三本”大学生认为自己不管是学习能力或各方面的素质都比不上“一、二本”的学生,妄自菲薄,没能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自我否定,不敢表现自己,最终只能遗憾地失去机会。

二、加强“三本”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1. 加强“三本”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端正他们的就业观

辅导员要及时对“三本”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端正他们的就业价值观,价值观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肯定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但也教导学生不要有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并且辅导员要及时指导“三本”大学生的就业技巧,使得他们可以熟练运用一些笔试的准备工作与面试的技巧,让他们在应聘用人单位的时候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会存在出尔反尔,不讲信用的现象,比如毁约、不按时参加工作等。所以,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其在工作的时候不仅能发挥其应有的水平还能端正人品。

2. 加强“三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与勇气

“三本”大学生很多都生活在条件较为优越的家庭中,平时养尊处优,自然缺乏吃苦耐劳与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应对,心理承受能力差。针对这种现状,辅导员应该加强“三本”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个人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游戏、心理健康讲座等,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区别现实与理想,及时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这样遇到挫折的时候才能平静应对,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现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三本”大学生。不过只要大学生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将危机转化为动力,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

3. 巩固“三本”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对于“三本”打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比“一、二本”的学生确实存在差距,因此,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着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将专业知识掌握好,这样才能在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社会实践也能让大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大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可通过开展大学生的创业大赛,一些推荐大学生到单位、企业参与实习工作,辅导员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吸取经验、得到锻炼,传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所以辅导员要认识到实习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将它看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次历练,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完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篇12

2职业导向教育的内涵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它正在日益同国际接轨,实现全球化的经济时代,这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高要求也在渗透各个领域,它不仅要求提升相对应的专业领域的专业素质,更是要求提高全面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在这形势下,将多元化的教育机制引进到职业教育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我国的经济市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长期劳动力供大于求,很多适龄劳动力无法及时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二是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导向教育,新形势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的办学方针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他要求职业教育将就业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现从专业学科本位到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的转变。而想要将教育和就业接轨,校企合作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它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同时使得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校企合作模式所提倡的是“产教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它使得职业教育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具体化,也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方向性地培养自己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实施就业导向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3生本教学和职业导向的统一在中职教育中的丰富意义

(1)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的统一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校企合作实行过程中,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删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增加适应当前经济特点与反映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内容的课程。结合企业的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强化了专业课实操技能要求,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的特点,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并带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以职业导向为前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等进行精心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由于和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容易重新认识自我价值,进而引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接下来的生本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己来构建知识,而教师作为组织者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和促进,不再是枯燥地传授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时及时地提供相应的帮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合作、相互质疑、相互帮助解决问题,他们的合作技巧、知识、情感、思维和技能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这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锻炼两条线并进,让师生共同并肩作战,面对各种企业技术难题,这种局势容易打破学生的畏难情绪,极大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的兴趣。第一,深入企业一线的学生从心理上极其信任教师,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容易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新做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充分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动态,开阔了视野,对专业可以有全新的认识;第二,如果学生提出的创意被企业采纳,参与了相应难题破解等工作时,无论成功与否,他将和教师共同经受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考验,这样能使学生更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2)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的统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无论是课堂或实训,在生本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一个组中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业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他们在合作共同完成同一个任务时必然要经过讨论、互相帮助的过程,只有互为老师、取长补短,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在追求质量与速度的情况下,组员们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外,还要协助其他组员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教师在给出任务时,可以要求轮流担任小组长或竞争担任小组长,让不同学生担任不同阶段的小组长,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展现其思维能力,不同的观点和方法都得以交流,也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集所有人的智慧完成一个任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更早地让学生认识社会,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的统一能提升学生自信与适应能力。以职业为导向的生本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如何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具体的企业任务。教学任务明确,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轻松自然;学习目标明确,交流广泛,氛围轻松,自行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除了收获知识外还能认识自我价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与工作的平台,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参加实践工作,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下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更容易和企业等用人单位接轨。同时,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定向培养,职业规划等,让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潜能、兴趣爱好、人生规划有更明确而清晰的认识。

(4)生本教学与职业导向的统一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职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于普通学校,要求教师理论和实践两不误,因此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的机制势在必行,教师带着问题或项目到企业,边学习,边实践、边调研,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将当前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带到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将行业的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对学生的实训指导更有针对性,进而更具体地引领学生学习新东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足够的能力迅速适应企业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际效应。教师与企业深度接触,也能提升自主技术开发研究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之适应新的职业教育要求,亦迫切需要稳定的校企合作。中职学校是培养的“应用型”中等技术人才的摇篮,除了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强调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强调素质教育。生本教学法不能代替其他的教学方法,但是它对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是一个冲击。这要求教师按照企业工作过程的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技术实践知识,巧妙地设计出有代表性的实践问题,让学生从中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并加以引导与完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整合,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14-01

众所周知,日本的企业文化做的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员工对自己的企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文化传承是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1、开展职业道德课程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日本学校开设了道德必修课,发给道德教科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希望家庭、社会和学校一起进行综合道德教育。

2、在校企合作中培养职业道德

在校企合作中,日本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基本的实习和培训,他们在实习中将由专门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进行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宣讲。

3、以行业道德准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

在日本进入各个工作各位之前,会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课程,并且通过职业的考试才可以进入各个行业进行工作。

4、以传统文化和道德实践推动学生职业道德

日本的国民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的日本教育,并且结合了武士道精神,坚持把学校中的职业教育和企业中的职业教育相结合,使每一个人都有着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且把这种观念随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二、日本企业内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保障

1、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

日本的企业内的专业技能培养是根据每个企业的基本现实情况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入职培训大概分为三种培训: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日本学校教育通过考试制度塑造出的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也得到了雇主的欣赏,同时也为日本企业形成孜孜以求的精神文化奠定了基础。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十分强调精神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强调人品教育和情操培养,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日本企业都非常重视建立一种潜在的企业内教育力量,即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内化控制。

2、职业道德教育的伦理化

日本企业正是把这种伦理化的概念运用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认同感的培养上。他用了感化教育和耐力训练等不同的具体内容,使得每个员工都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感、因此这样充分的减少了企业内组织内耗的情况,降低了跳槽的可能性,使每一个员工都以企业为自己人生实现的最终理想,把自我的发展也都寄情与本企业中。

3、终身的雇佣制

长期的雇佣关系可以让员工有着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是自己唯一所已依靠的,否认自我的个人主义,更加注重企业整个的集体利益,尊重整个企业的集团价值。当企业的集体利益与员工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员工就要控制自己的私欲和约束自己的欲望,服从整个企业集团的意志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和昌盛。

4、灵活性的工种结构

所谓的“灵活性工种结构”其具体的内容就是,雇员进入企业之后,其工种并不细分固定,而是通过职场训练来学习掌握相关工种的技能技术,从而使雇员的经验不断地积累,最后成为能从事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相关工作的“多面手”。

三、日本职业教育道德培养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显示出了与西方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也为日本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而这些正是中国现如今最缺乏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日本的职业教育中的精髓借鉴。

1、加强学校教育和企业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

学校职业教育和后期职业教育构成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这两部分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期间所接受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为进入企业所接受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企业内的道德教育,不但要对学校内的职业道德教做一个基本的补充而且还要根据自己企业文化的基本特色,让员工树立对于本企业的基本认同感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成立企业自身的培训体系

需要建立每个员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带有民族危机感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不断使企业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完善,如:建立完善的企业培养体系,加强各流水线的基本激流与合作;职工可以在企业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课程学习,提高员工的自主性,鼓励员工创造性的发挥,全面知识技能的培养,改变单一传统的学徒制的授课方式,从而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建立与我国文化相关的企业文化

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宣扬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需要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有着自己企业的基本特色。在确立好自己的企业文化后,就应该把企业文化渗入到每一个企业领域,不仅仅是在入职前培训,而更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工作环节,让员工深刻体会到企业的认同感。这些企业文化育应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只有重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培养基础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员工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发展方向,忠诚于企业的事业并乐于奉献。

4、建立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企业应该对于员工设立长期的雇佣关系,这些长期的雇佣体制需要有详细而系统的规章制度这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对于保持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和促进员工长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