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14:55: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路绿化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不仅是美化城市的需要,而且也是城市展示文化艺术的载体,既是一种自然景观和生态景观,更是一种文化景观,其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风貌。因此,当今城市的发展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质量,以适应当今城市经济发展对道路绿化景观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园林工作者在加强质量管理环节上要有创新性。笔者从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多年实际工作的接触,虽然觉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绿化景观仍缺乏城市特有的文化元素,生态文化景观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1.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上的认识误区:单纯绿化景观植物绿量的增加。
从整个城市来讲,城市道路绿地从属于附属绿地,它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带、公园道路绿带、广场绿地等。当前为美化城市的需要,在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中,质量管理过于强调绿量的增加,使得道路绿化等同于公园或树种展示园,也就是过于注重植物景观的绿色效果。因此,在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管理的认识上,过于强调植物的配置和绿量的要求,而忽略了绿化景观所应赋予的功能和内涵。
1.2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重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轻施工前方案设计理念的创新。
道路绿化景观品位的高低,取决于设计理念的创新、造景材料的选择和造景技术的手法等方面,这就要求首先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现道路绿化质量品位的精髓。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恰恰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管理的严谨度不够。首先,是规划设计人员对道路实地资源特征、文化背景、功能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入,规划设计的理念缺少实质性的城市特征内涵;其次,是设计优化阶段,过于强调的是视觉色彩的要求,以及新、奇、特植物的应用,陷于一个新树种的应用就是设计创新的误区;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粗放,设计意图的落实差强人意;施工过程的设计变更随意性较大,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较多,专家论证环节有时脱节,导致绿化景观整体观感效果欠佳;施工队伍管理水平高低也影响设计意图的体现,从而影响景观质量的优劣。
2.提高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
就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而言,绿化景观质量的优劣体现在景观效果认同感上及地域文化展示上,真正能全面体现道路绿化质量和品位的环节是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因此,加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质量的关键所在,两个环节的管理要达到协调一致,才能保证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的完美性。
2.1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有线型、带状、廊道等几种形式,因其结构相对简单、幅度较小,其内涵的表达较大型公共绿地而言较难体现。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绿化景观设计理念尤为重要,只有在设计理念上与城市特质相融合,绿化景观才有生命力,才能使景观具有持续活力,才能使城市具有发展的竞争力。如何加强设计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2.1.1尊重城市规划确定设计思路
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与道路的建筑景观、街景设计、节点景观设计协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一致。并应做好方案设计论证,明确方案后,做好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质量。
2.1.2准确掌握道路现状和绿化质量影响因素。
不同的道路有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功能要求,绿化景观设计的质量取决于对道路现状的充分了解和掌握。要经过现场调研,掌握道路所处地域的地理条件状况、植被状况、区位特点,以及项目建设的特定功能要求、社会状况等因子,即对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各因子加以分析,找出影响绿化景观质量的可控因子,克服不利因素,将设计理念与地域特点充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设计,实现生态效益最好、景观效益最佳、管护成本最低的设计理念,构建自然意趣、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体系。
2.1.3系统分析道路绿化的功能定位。
道路是构成城市整体的第一要素,在城市不同绿地间起主导联系和沟通作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其首要的任务是准确把握好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定位。绿化景观包含景观视觉、生态功能和文化意境表达三个层次。城市道路绿化要坚持规划现行,通过以植物造景为构成要素,确定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所要表达的功能,让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成为城市生态绿色廊道、城市风貌的表达方式,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进而通过道路地域特征的分析和论证,最终确定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功能的适宜定位。
2.1.4科学确定道路绿化景观内涵。
濮阳作为国家园林城,具有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不是简单地种树、种花、植草,而应注意与文物保护、中原文化相结合,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在地域环境和文化并存的基础上,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生态文化绿色长廊,提升城市景观内涵。
通过设计理念的创新,加强设计环节的论证和评审工作,营造生态自然、文化浓郁的城市绿色道路空间,打造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名片。
2.2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施工环节对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上,而方案中设计交底、造景材料质量、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则是提高景观质量的重中之重。
2.2.1组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前项目业主应组织设计单位对图纸的设计意图、技术与质量要求向施工单位做出明确的技术交底,通过图纸会审,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业主对施工工艺、景观功能的要求,同时审查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指导施工要求,审查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中贯彻规范的情况,确保设计意图的正确落实和景观价值的体现。
2.2.2 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全面、细致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绿化景观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下达开工令前项目业主应委托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苗木、材料、劳动力和设备的计划和质量措施。确保设计意图得到真正落实,营造高质量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2.2.3加强造景材料质量管理。
一是苗木质量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树种、规格及其它质量要求进行配置,加强进场苗木的验收,确保景观效果的快速形成。二是园林小品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规范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的检验,对于涉及安全的造景材料或附属材料,要重点检查其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说明书等,确保园林小品的观赏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应从项目管理制度上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从技术角度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才能确保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效应,又注重景观效果的优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3.结束语
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管理,对于提高道路绿化景观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把握好设计和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将城市文化特质有机地融入到道路绿化建设之中,从而营造与城市文化相协调的绿色走廊,创造符合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符合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生态自然、和谐舒适的城市道路绿化人文、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凯云,王浩.营造生态自然的城市绿色走廊[J].林业科技开发,2010.3
承德市属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为半温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4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9℃左右,年均无霜期160天。
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城市的道路绿地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良好的道路绿地景观不但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而且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例如净化空气、防风减噪等,同样在控制人流、车流组织城市交通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 承德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一个城市道路绿化是在它城市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不仅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对改善城市景观、保护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考虑城市景观、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一般城市道路树种都会选择一些树冠冠幅比较大、枝繁叶茂、分支点高;抗性强,易养护管理;病虫害少;耐修剪;落果少或者没有飞絮;发芽早,落叶晚等树种,同时,树种选择要尽可能地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例如在承德市道路绿化中选择的市树国槐等
1.1 乔木的选择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的应该用数量也比较大,但最为主要的还是以行道树的形式出现。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绿化的骨干树种,可以起到绿化、遮荫、防护等综合作用。乔木树种(行道树)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移植时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
(2)管理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少的抗性强的树种。
(3)树干要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树冠冠幅大、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的树种。
(4)树种早发芽、早展叶、落叶晚而且落叶期整齐。
(5)树种为深根性的、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少根蘖。
(6)树龄长、材质优良。
目前承德市道路绿化乔木以国槐、油松、合欢、白蜡、栾树、垂柳较多,但是白蜡、垂柳的绿叶期不是很长。
1.2 灌木的选择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具有防止眩光、遮挡视线、减弱噪声、吸附粉尘等功效,选择具体选择烦人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易繁殖,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的树种。
(2)植株分之角度小、无刺或少刺,叶色变化丰富,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
承德市目前道路绿化灌木中,应用较多的有红瑞木、紫叶李、黄杨、紫叶小蘖、月季、榆叶梅、夹竹桃等。
2. 植物配置的方法
任何一个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组织人流车流,同时尽可能的发挥道路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 以乔木为主体,注意平面组合方式和里面层次构成,利用园林艺术构图原则(例如,对比、重复、韵律等),再结合植物的生态特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体系。
2.1 分车绿带
分车绿带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植物配置形式也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置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以达到四季有景,但是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配置植物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
2.2 行道树绿带
指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遮荫,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行道树的配置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想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坪相结合, 适当点缀草花,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大大提高环境效应。
2.3 路侧绿带
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置各异,可用绿篱分割,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置或配植成花园林荫道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植物品种多样化,形成了较好的植物群落,只有把路侧绿带和建筑物的基础绿带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的道路两侧绿化景观。
3. 结 语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艺术,种植设计得当,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道路建设出现新的面貌,城市环境景观得到发展,城市内涵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立地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到适地适树,科学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Summary: in this paper,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shunde period use plenty native plant landscape green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gimmick, build a shunde ecological corridor of the perfec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ative plants shund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emphasis on the 105 freeway shunde period of green plant localization application, is both shunde regional plant diversity protection effective means, and can realize shunde regional plant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not only change the 105 national highway landscape, and to preser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rridor expressway also i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ing, road landscape features, site design, native tree species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5顺德段国道是顺德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 是顺德城市景观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绿化景观提升设计重点打造绿地景观的量的改变,将交通组织融入绿地中,空间合理运用,使景观环境同时具备艺术性、多样性、延续性和使用性。特别在该项目中逐渐推行珠三角乡土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使该国道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经过绿化升级提升设计之后,以更加完美的生态廊道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1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特征:1.1 区域特征和设计定位:
105国道贯穿顺德区的容桂、大良等主要镇区,任务繁重,又是顺德区内连系镇区、疏导交通的城市道路的角色,既是顺德区重要的经济走廊,也是综合反映顺德区城市形象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的生态廊道。其定位为用景观系统的方法来构建生态的“森林城市”。
1.2105国道顺德段绿化景观功能
根据105国道道路性质、街道建筑、顺德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以公共绿地为出发点,使道路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与顺德城市自然景色等、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注重自然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合理科学配置生境,为顺德人民提供具有优美环境、都市特色的场所。创造有特色、有时代感的顺德城市环境。特别是该国道的绿化设计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特别在树种的选择方面更加推行本土植物的配置。
2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分析
2.1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场地设计特色
105国道顺德段景观是在国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要素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首先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其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2.1.1宜路斯路---道路绿化功能性设计
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网络。由于交通的目的不同,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该国道是快速路,其绿地树种在高度、型、种植方式上应有适当的尺度,必须考虑汽车速度因素,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105国道顺德段道路不应支配环境,而要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
2.1.2宜树斯树--- 道路绿化生态性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植物采用大量本土植物,可以滞尘、净化空气、隔音、吸收噪音、防风、防雪以及防火,增加空气湿度,吸收一些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遮荫降温,遮挡汽车眩光等生态功能。合理利用场地的现状条件,对现状植物进行合理保留和调整,尽量减少资源损失,让现状自然资源和绿化提升改造相互融合在一起。
2.1.3宜人斯人--- 道路绿化人本化设计
因为不同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在105国道顺德段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在考虑到105国道顺德段的交通方式产生的视觉特点后,在快车道设计流畅简洁景观,在人行绿地设计自然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
2.1.4宜地斯地--- 道路绿化场地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应与道路场地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在进行105国道顺德段的绿化时,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105国道顺德段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的,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对公众经常使用的厕所、报刊亭、电话亭给予方便合理的位置,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出入口、电杆、路灯、各类通风口、垃圾出入口、路椅等地上设施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及地下沟道等都应相互配合。该国道服务性设施,要与场地路线结构物彼此呼应,和谐统一。
2.1.5宜土斯土--- 道路绿化土壤设计
105国道顺德段绿地设计时考虑到顺德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顺德是个有历史的城市,虽然雨水充沛,但是作为国道的话交通比较繁忙,道路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
2.2植物配置的生态立体方式
105国道顺德段整条路段在生态设计的原则下,采用分段特色,用景观系统的方法加大植物的密度和数量,使整条道路显出郁郁葱葱的森林绿色廊道效果。在各路段的设计中,将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将树木、植物叠加种植在一起,以取得层次丰富、环境充盈的效果。部分地带保留现有的行道树芒果,增加和调整中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以高大乔木与中灌木以及低矮花草木相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自然生态景观林带效果。 部分下木处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对道路沿线景观不佳的情况就采用遮挡型的绿墙。主要路口对现有的绿地绿化进行调整与修改,增加大型乔木以形成绿色气势和绿色背景,增加小型自然型植物群落,如灌木和地被。对大良、容桂、伦教等主要立交桥和现有桥头和管道进行攀爬垂直绿化。3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本土化植物选择
珠三角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珠三角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
乡土植物在105国道顺德段景观中的广泛运用,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保存了顺德当地植物的遗传基因和植被特色,同时对减少生物入侵的风险有积极作用,为生态多样性的恢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造成乡土植物的独特形态,反映了顺德岭南地方特色,合理利用顺德乡土植物资源,实现顺德景观文化的岭南本土化。
乡土乔木的选择方面,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海南蒲桃、紫檀、黄槐、合欢、凤凰木、桂花、细叶榕、大叶榕、幌伞枫、美丽异木棉、黄瑾、竹节树等。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杨金凤、易生木、白水木、福建茶、龙船花、山瑞香、桂花、双槐,等等。
顺德主要选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顺德本地应用较多的有野牡丹,大叶蚌花,蜘蛛兰、大叶荭草、马缨丹等。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常用的有狗牙根,台湾草等。
在105国道顺德段绿地景观设计中,重点强调该国道景观场地设计和绿化植物本土化应用,既是顺德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又能实现顺德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并且对城市道路生态型、节约型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李炳发 .《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 郭建斌. 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 中外建筑[J],2010(2).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4]王浩,谷康,孙新旺,陈蓉,金晓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 王缨.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 上海农业科技, 2008(6).
一、城市道路绿化在发展中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是在建立了城市和城市交通,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城市其道路绿化的规划布局、形式都不同,所形成的城市人文环境也不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民的审美意识、生产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及道德失准等。城市道路绿化最初是以行道树种植的形式出现,其后在秦朝、三国、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有称之为并木、并树、街道树、行道树等名称的出现和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道路绿化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取而代之出现了园林大道的绿色艺术新景观。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景观雷同,缺乏整体设计,街区面貌大同小异,城市道路景观缺乏个性;片面强调园林美化和观赏效果,而忽略了植物的生态保护功能和道路养护的特殊要求;只注重路界内和近期的效果,对整个路域范围内物种的逐步恢复和自然演替考虑较少;植物品种单一,忽视了植物的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和多种植物的共生性;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导致物种不适应当地环境逐渐死亡,影响城市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在城市道路环境景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中,不能将各种道路要素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风格形式;在体现自然与城市文化方面更显得薄弱,道路的主题与设计特色表现贫乏等。
一言以蔽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是在有限宽度的绿化带中放置了最宽的道路,这仅仅只是解决了道路交通功能,而忽略了道路对于自然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人文历史等一系列建设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体现景观特色。一般城市道路可以分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商住区内部道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绿地景观设计要求各有特色、各具风格。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还要重视道路两侧用地,如道路红线内两侧绿带景观、道路外建筑退后红线留出的绿地、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带状花园用地等。
发挥防护功能。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地域小气候生态条件,降温遮荫、防尘减噪、防风防火、防灾防震是道路绿地特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是城市其他硬质材料无法替代的。规划设计中可采用遮荫式、遮挡式、阻隔式手法,采用密林式、疏林地、地被式、群落式以及行道树式等栽植形式。
与交通相协调。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行车视线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弯处的树木不能影响驾驶员视线通透,在弯道外侧的树木应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引导行车视线。同时要利用道路绿地的隔离、屏挡通透、范围等交通组织功能设计绿地。
结合当地条件。首先,适地适树,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地效果,切忌盲目追新。其次,选择抗污染、耐修剪、树冠圆整、树荫浓密的树种。道路绿地植物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提倡进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层次道路绿地景观。
结合近期远期。道路树木从栽植到形成较好景观效果,一般需要十余年的时间,道路绿地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栽植树木不能经常更换、移植。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周全安排,使其既能尽快发挥功能作用,又能在树木生长壮年保持较好的形态效果,使近期与远期效果真正结合起来。
三、城市道路绿化设计选择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因道路污染严重,在树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抗病力强、花叶果干俱佳、无臭味、无飞絮、寿命长等是选择树种要考虑的要素。春季发芽早、秋季落叶晚的树种和美观、速生的常绿树种通常为道路绿化设计首选;草皮应选择绿期长或经过引种驯化的外来优良品种,以丰富本地的物种;植物配置上应以乔木为主体,按每条道路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花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等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及大小不等的图案,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植物群落景观。
分车绿带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绿带的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异。窄者仅一米,宽可十米,在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和行人的视线。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低矮的灌木和草坪,既不妨碍视线,又增添景色。
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化,可规则式,也可自然式。最简单的规则式配植为等距离的一层乔木,也可在乔木下配植灌木和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植则极为丰富。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色彩、线条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和草坪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以达到四季有景、富于变化的效果。无论何种植物配植形式,都需要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如在道路尽头或人行横道、车辆的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够种植草坪、花卉和一些低矮灌木。
行道树绿带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遮荫,同时美化街景。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要求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叶片紧密,以常绿类为主。我国从南到北,夏季炎热,行道树常采用冠大荫浓的悬铃木、小叶榕等。目前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向乔、灌、草复层混交发展,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大大提高了环境效益。但在较窄,没有车行道分隔绿带的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下,不宜配植较高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旦高空树冠郁闭,汽车尾气扩散不掉,使道路空间变成一条废气污染严重的绿色烟筒。
路侧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是构成道路优美景观的可贵地段。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置各异。路侧绿带与沿路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物的关系密切,有的建筑物要求绿化衬托,有的建筑要求绿化保护,因此路侧绿带应用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结合建筑群的平、立面组合关系以及造型、色彩等因素,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在整体上保持绿带连续、完整和景观效果的统一。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的充分发挥,也是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创造人居最佳环境的重要环节。城市道路绿化的精工细琢是对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何海宁:《道路绿化设计与施工中的几个问题》[J]工程与建设,2006(01)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99-1
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自1995年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建以及道路绿化面积的逐年增加,我市的道路绿化发展脚步也在逐年跟进,道路建设由原来传统的一版二带式发展为现在的三版四带式,四版五带式[1]是我市今后工作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另外,我市的道路也从过去的二十四条,发展到今天的六十一条,所有的主要交通道口都修建了转盘,道路和转盘的增加对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做到修成一条路绿化一条路,行道树从16623多株增加到现在的24680多株,品种从20多种增加到40多种。
1 现阶段道路绿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道路绿化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与先进的兄弟城市相比差距仍有很大。首先是气候的原因,拉萨市地处海拔3650米的河谷冲击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气候属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年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绿色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品种单一、常绿树少、彩叶植物少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科技难题。其次是由于城市绿化建设起步较晚,一直缺乏统筹的规划,导致各类树种混存、规格大小不一、树木老化。三是对绿化的维护力度不够,管理力度不严,环境意识的宣传不到位。一些新修建的绿化项目甚至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四是科技水平的亟待提高,培养新物种,用科技改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近年来我市绿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2.1 绿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1)拉萨的土壤主要分为潮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三大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因地制宜,针对一些沙壤鹅卵石、土质差、瘠薄、蓄水保墒能力差的土地,为了提高植物成活率,我们采用筛土和换土的办法,使绿化的好土厚度达到20-50厘米,用羊粪和复合肥做积肥,基本做到“改土适树”。利用常绿树、彩叶树、草花和草坪等进行色块、绿篱、模纹等多种的种植来完善我市生态结构。
(2)指定管理和养护机制,基本做到责任到人。做到每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努力提高成活率。成立绿化小队,按地段划分,对所管的绿地进行日常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基本做到整洁美观。
(3)为了丰富我市的植物品种、跟上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步伐,从青海、陕西、四川等地引进了雪松、丁香、榆叶梅、红叶李、金叶女贞、萱草、矮牵牛等近100多个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并把适应我市生态环境的应用到道路绿化中,初步改变了我市绿地长期存在的物种比较单一的被动局面。
2.2 近几年拉萨道路绿化工作的成果
为了迎接2005年自治区成立40周年和2011年和平解放60周年,我们对市区的部分道路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以植物的自然的形态好色彩美化道路,改善环境、提高了绿视率,增强了绿化的效果,使我市的道路绿化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新建道路二十几条,其中北京大道、江苏大道是北京市和江苏省的项目之一,北京大道采用三版四代式,江苏大道采用四版五代式,各种植物合理搭配,营造了不同的特色道路景观。
(2)改扩建道路三十多条。其中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效果最好是金珠西路,成为了拉萨的迎宾道。
(3)2005年为了迎接自治区成立40周年对该道路进行全面改建,我们逐步把三版四代式改造成四版五代式。一些路段进行土壤更换、行道树缺株补栽。选择多种植物的进行各种配置、模纹图案种植及夏季矮万寿、矮牵牛等各种草花摆放使金珠西路的绿化基本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并具有季相变化的优美景观,成为拉萨道路绿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3 对道路绿化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发展方向
3.1 科学规划设计
道路绿地要根据其不同的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应尽量做到自然,要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按生态学的原理进行配置,常绿与落叶和彩叶树的搭配,营造各具不同特色的道路景观。
3.2 因地制宜,选好绿化材料
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一些适应性强基本能适应我市气候及立地条件的植物。
3.3 提高成活率
在施工时必须对绿地的土壤进行改良,选苗、包装、运输、以及放线定位、挖坑、栽植、浇水等要精心组织实施,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只有花木成活生长旺盛,园林景观的效果才能形成。
3.4 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加强养护管理
“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仅仅新建、改造道路绿化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刻不容缓,另外,还要加强养护管理,依法制绿,人们常说"三分种,七分管",养护管理是道路绿化工作的核心,只有努力探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新措施,才能使道路绿化发挥更大的效益。
1.对市政道路绿化建设的规划
1.1整体规划
为了使改造后市区道路的绿化具有连贯性、完整性形成靓丽的风景线,对于每条道路及相交道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路侧绿带,在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同时,还要注意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濒临江、河、湖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我市的滨江大道、沿江大道等道路绿化做得很不错,与赣江相呼应,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了透景线,使道路上视线良好,随着道路可以沿途欣赏沿江及对岸的景色。
1.2人行道园林绿化
1.2.1选好行道树绿化树种
城市道路行道树选择的标准和要求为:常绿乔木,树种统一;冠幅树形要好,达到整齐、快长;分枝高,树干通直;其优点是护荫能力强,造价低廉,管理方便。而且要注意不长板根,不破坏人行道板和地下管线,但是一般形式较为单调。因此,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可以有计划的种植一些有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能代表各个地区特色的树木。例如,厦门、福州等在街道两旁种植了桂圆树,既有行道树冠大荫浓的特点,且美观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另外,《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上明确说明:“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所以,行道树尤其是人行道上靠车行道一侧主干道上的行道树的选择应最好选栽树龄在15年以上的乔木,株距6-8米。如果选栽的为幼年的树木,为了保证初建时绿化不显得过于疏松,后期不过于密集,可将其株距减半栽种,待逐渐长成以后,每隔一株移去一株。
1.2.2根据实际尽量保留一部分绿化树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原有绿化树的保护。由于施工的需要。在市区道路改造中,一些道路因机动车道或人行道拓宽,原有行道树已影响道路改造路线,无法维持原状,必须进行移植;对一些名木风景树更应尽量给予保留及保护。
2.对市政道路绿化建设的施工
2.1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增加绿化空间,突出景观效果
针对路侧绿带设计来说,在道路边缘、边角、边线以及弯角地带要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必要时进行拆迁,以增加绿化景观面积。同时,路侧的绿化设计应结合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并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效果。较宽绿化带种植品种的选配应较为自由,可种植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花草树木,乔灌花草,使之有机自然结合,形成有高有低、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例如洪都北大道道路护坡绿化, 就结合了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并在整条线型上利用色彩拼出连贯性的图案。
当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的地方,道路路侧绿化带应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或与毗邻的其他绿地、市内湖等一起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或辟为街旁游园。
2.2分车带绿化设计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中间分车绿带应有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眩光的作用,因此其高度应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
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的分隔带上,以免阻碍视线,不宜种植灌木丛而种植草皮或高大乔木。在某市夏日日晒时间较长,且在机动车道不是很宽的一部分“三块板”横断的道路路段,多宜采用高大乔木种植。这样一方面整体性强,造价低廉,管理方便,且护荫能力强,可以很好的保护路面,增加路面的使用年限,同时保证了良好的通视情况。但要注意的是,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或保证其在道路界限之外。
2.3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
2.3.1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
某市市内很大一部分是对原有旧路的改造。原有道路地下管线太多,地下空间狭窄,新增的电缆和电信管敷设不下去,要新开挖电缆沟和电信管道,还有部分道路要增设雨水渠、污水渠;而有些道路部分路段原有绿化树的位置正好位于新增设的沟渠上面,因此有时需要进行迁移。部分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要求(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的规定;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
2.3.2道路绿化与架空线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对于架空线路,各地应根据条件,陆续转入地下。必须设置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以减少它们之间的矛盾。首先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因此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经常加以修剪,而不选用高大乔木树种。乔木和架空线的杆柱最好不要同行布置,以免树木枝叶和架空线互相妨碍。
2.3.3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目前,国内许多的城市道路都进行了绿化,在绿化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现在基本已形成步步见绿的城市道路新格局,笔者根据原有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现有的养护管理方法。
道路绿化现状和功能
1.道路绿化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绿化建设主要由点、线、面等多方面组合,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是构成城市绿化主体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中的绿化骨干线,是代表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开发程度的主要标志。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必须提高道路绿化的质量。绍兴市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中的各主要干道的绿化规划作为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结合绍兴市各主要道路的特点,利用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多样,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以改善城市生态面貌为目标,采用乡土植物,运用绍兴市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与原生态环境相结合,建立多群落、生态化、季相丰富的道路绿地系统,再现特色鲜明的绍兴现代园林文化特色,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型生态园林城市。
2.道路绿化的功能
(1)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确保道路畅通。植物材料具有形态、色彩、季相和风韵的美,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能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体现出动静结合的美感,有效地缓解司机的不良反应,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2)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3)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三、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和规范的管理
目前的城市绿化管理格局限制了道路绿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养护管理。市区的道路绿化有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分别归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管理,各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这就导致了各条道路的管理标准高低不一、管理水平参次不齐。虽然市园林局承担着行业管理的职能,对各区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督导作用,但由于各区自主控制管理资金,市园林局又无法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各区绿化所只能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进行整改和养护管理工作,很多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如只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局部整改,不能按照植物生长需要进行养护管理,导致问题重复出现,管理水平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目前,市管道路和区管道路的精细化养护管理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2.养护施工作业难度很大
随着城区人流量和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给城区行道树和绿化带养护管理中的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工作增添了诸多不便因素,致使城区行道树养护作业难度增大。一是主要道路的高峰限行给作业车辆带来了诸多不便,高大乔木的修剪、死树的伐除以及白色污染物的清理都无法正常进行;二是进行养护作业时绿化工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我处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这些措施却制约了养护管理的工作成效;三是在对植物病虫害进行打药防治时要考虑药物对行人和环境的危害,极易造成防治滞后,防治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养护管理科学技术含量低
随着城市道路不断扩张,绿化战线不断拉长,一线的绿化技术工人已远远不够,大部分路段已由临时工代替。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基础,经过简单培训的熟练工又因工资较低逐步流失,加之花坛日常保洁工作繁重.对植物的造型修剪、松土、施肥等工作无暇精细,从而导致道路绿化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缓慢。
4.道路绿化人为损坏相当严重
乱泼污水、乱倒垃圾是造成行道树及其绿地苗木死亡的一大杀手,并造成土质的恶化;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如都市村庄、公交车站、夜市摊点等地段的苗木损坏相当严重;市政、电力等部门随意开挖道路绿地、私自砍伐树木,造成人为破坏;近期出现了一系列的行道树被砍头、施毒液等恶意毁绿事件,终因证据不足无法惩治毁绿者,助长了毁绿者的嚣张气焰。
5.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城市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基本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必须群防群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然而市、区两级部门在病虫害的防治时间上不一致,防治力度也各不相同,导致病虫害相互传染,反复发生,无法彻底治理。特别是一些传播和传染性强的病虫害,常常是刚防治完又被其他未防治区域的病虫害传染,重复防治,效果却大打折扣。
四、几点建议
1.改善立地条件,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针对植物生长不良或者补植多次都死亡的地段,要进行客土处理,及时清理土壤中的建筑垃圾等杂物,结合灌水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时间、深度、范围和施肥量等的确定,要以有利于植物根系吸收为宜,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根据植物生长习性。
2.加大养护管理力度绿化养护管理应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
(1)树木养护管理
冬季,由于道路两边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并加快了树木水分的损耗,降低了树木的防冻、防寒能力。因此,冬季应针对不同的植物品种,采取缠树干、搭风障、根颈培土、盖地膜、树干涂白等措施进行防冻保温处理,保证植物安全越冬。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养护管理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色带养护管理
侧柏、水腊、红叶小檗、桧柏、金叶莸是中卫市常用的色带造型品种。近两年,紫叶矮樱、四季锦带、连翘、贴根海棠等一些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也开始应用。色带养护主要以修剪为主,应采取“少量多次”的修剪方式,修剪的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以1—1.2m高能挡住人的视线为宜。修剪后,及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以减少叶面蒸腾造成的叶尖干梢枯黄。同时,色带与草坪搭配时,应按植物的生态习性采取分区浇水,保证各种植物生长良好。
五、结语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绿化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需要长期的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道路养护管理技术,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总结,进而提高本城市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峰,何敬峰 关于道路绿化养护的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5期-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报告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一体化是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这其中涉及的区域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同时还包括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开发国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9000万人。
1 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基本概述
秦皇岛市处在北纬39°24′~ 40°37′,东经118°33′~ 119°51′,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是一个融合海滨特色、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城市。秦皇岛东接辽宁,西毗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市,著名的风景区北戴河、山海关坐落于此。秦皇岛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旅游城市,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要大力开发秦皇岛本市入境旅游新路线,也要充分发挥和整合京京津冀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提升秦皇岛市的知名度,极大提高秦皇岛市在旅游业中创造的经济效益。
2 秦皇岛旅游发展现状
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极富历史文化气息。但是秦皇岛旅游线路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游客类型单一。来秦皇岛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国内观光游客,长途入境游客稀少,这也是秦皇岛收入不足、旅游业产值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充分运用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吸引外国游客是发展秦皇岛旅游业的关键。第二,秦皇岛的旅游特色不突出,而且旅游线路单一,在旅游淡季缺乏针对性的旅游线路设计。
3 发展秦皇岛旅游的方式
秦皇岛的旅游客源主要集中于在国内游客,入境游客稀少。2015年4月,针对入境游客来华,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入境游客俄罗斯人占很大比率,俄罗斯游客对海边景点兴趣较大,比如日光浴和海水浴。这很大原因和俄罗斯的气候有关系,俄罗斯纬度较高,冬天漫长寒冷,所以俄罗斯本土的人在选择旅游景点时偏向于选择温暖,富有阳光的地点。
4 开辟旅游新路线
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旅游线路,独特的旅游线路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开辟新的旅游线路, 不仅包括国内线路,还包括国际线路。日本游客曾经是主要入境客源,现如今接待量大幅度减少,主要是缺少针对性的宣传,缺乏文化的认同感。所以针对日本、欧美游客因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介绍秦皇岛长城文化的特殊历史地位。这就包括开通长城直航包机,把京津冀各地长城一起纳入长城护照、长城年票、长城联票、长城通票中来,建立专线思维,推广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专线旅游路线。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历史观光路线。在这个线路中包括的景点有:韩文公祠、山海关古城、原影寺塔、角山栖贤寺、历史名人别墅、开滦路、卢龙古城遗址等。这类具有秦皇岛历史文化意义的寺塔建筑、古建筑群、建筑遗址独具特色,对于日韩、欧美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针对国内,主要吸引人群是老年人。
(2)长城观光路线。该旅游路线正要面向大众市场,主要包括的景点有:角山、桃林口长城、三道关、老龙头、义院口、董家口等。合理安排长城内型中的口、城、山、关、海,让国人了解长城历史文化,让入境游客感受其中的特色,促使该路线走向国际,从而提高知名度。
(3)城市观光线路。与前两条线路相比较,它不具历史文化特色,相反它是展现时尚、城市现代化特色。主要旅游线路包括: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等城市建成区。
(4)山地观光路线。这条路线的主要景点有:褐石风景区、祖山、背牛顶、长寿山森林公园。它主要吸引的是摄影爱好者,山林探险、登山攀岩的爱好者。这条路线也属于生态旅游路线,这类景点还包括莲蓬山、天马山、长寿山等。
(5)其他线路。主要包括度假休闲路线,乡村度假、温泉度假路线等。这充分运用了秦皇岛的地理优势,游客可以体验到垂钓、日光浴、摩托艇、潜水等休闲项目。这些路线包括的景点有仙螺岛、乐岛海洋公园、水泉沟、花果山、大小泥河等。
5 结语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长城专项旅游,开辟长城旅游新路线。为吸纳更多的入境游客,应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提高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提升秦皇岛国际旅游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秦皇岛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各类困难、挑战,要逐一排除克服,做洪涛中的弄潮儿,为秦皇岛的旅游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道路绿化设计
1.1清理要绿化的道路和场地
在设计之前,设计单位应该先对环境进行勘测,以便将场地平整纳入设计内容,这样有利于对现有地形的利用和整理,将清理不适合用于绿化种植的垃圾土和土石等建筑废弃物纳入工程要求,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以及为植物日后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空间。
1.2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
在道路绿化的时候,苗木的需求量较大,可供选择的类别也是不同的,可能会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因而设计方应当着重注意苗木品种的选择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结合市场苗元进行选择,做到适树适种。
1.3植物景观应当追求整体性的效果
现代道路的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路况、汽车速度等不定因素,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从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两方面来考虑。规划过程中需要从大的方面考虑,争取植物景观的协调统一性。绿化带植物景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道路的绿化不仅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还有较多层次,更具美感。从设计平面上来看整体效果应当清爽整洁,空间上,对植物的设计有导向性和整体性,在道路上能形成具有美感、让人感到舒适放松的风景。
1.4模拟植物的群落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应当多参考该植物群落的生长特点,设计一个生态的模拟环境。道路两旁所栽种的高大乔木,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道路行道的绿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丰富行道绿化,同时也可以为底层的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所带来的美感与便捷。
2.审查绿化施工图文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对设计文件总要求的审查
审查时我们应注意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如果发现有较大的更改,应当检查是否具有相应批准更改的文件,施工图是否达到设计的深度要求,设计图纸(总图及其它图纸)是否完全齐全,这些都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
2.2对设计说明的审查
制作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说明,对道路绿化施工非常重要。设计文件说明需要将设计思路描述清楚,审查时,可以要求设计方把设计图纸中表达不明以及对绿化施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设计说明中描述清楚。审查后确保在别人读完设计说明后,可以对整个这个道路绿化的设计有一个基本清晰的概念。
2.3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审查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是我们审查的重点,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道路绿带设计要求、道路绿地率标准等,有些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不注意新标准、规范的更新,由于套用作废的规范、标准图,引起设计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下为几点审查时应当严格注意的地方:
2.3.1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包括,为行人制造凉荫、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噪音、美化城市环境。恰当使用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组合,可以起到最佳的防护效果,不仅如此,绿化覆盖率高、景观层次多样,可以保证道路绿化功能的最大化。
为了使道路行车更加安全,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保证行车视线的原则。首先,在路口和弯道的规定范围内所规划的道路绿化,必须保证行车驾驶员视线和视距;其次,在弯道外侧所栽种的绿化树木应当沿着弯道栽种,以预示路形的变化,引导行车驾驶员的驾车视线。第二,保证行车空间的原则。道路绿化规划设计应当确保一定的高度和宽度,绿化植物不得影响正常车辆的行驶。具体的空间范围可以参考当地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所提供的要求。
2.3.2城市道路绿地率
绿地率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一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审查时,应注意设计方案中绿地率是否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相应等级道路的绿地率指标,还用注意是否达到工程所在城市有关绿地率的标准。如《南宁市城市绿化条例》中明确,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次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0%,指标低于国家规范指标,审查南宁市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方案时,就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审查其绿地率是否达标。
2.3.3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中主要景观构成,道路的绿化景观效果直接取决于行道树的选择和质量。行道树的绿化功能主要是通过制造树荫从而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庇荫,正确规划、种植行道树,可以将庇荫的功能最优化。如果遇到人行道比较宽,或过往行人不多,或该路段的绿化带有隔离设施的情况,此路段的行道树下可以种植地被植物和灌木,这样可以提高绿化防护效果,使绿化植物更加美观。如果遇到该路段行道树绿化带空间不足,只能种植行道树时,可以在种植行道树后在地面上铺上透气渗水性能较好的路面材料,这样不仅有利于行道树的存活生长,同时也不影响正常行人的行走。
正常情况下,行道树的栽种间距不得小于4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要求快长树的胸径不得小于5cm,慢长树的胸径不宜小于8cm。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实践,城市主干道上种植行道树,胸径要求应达到10cm左右,方能呈现大方的景观效果,苗木的成活率又能得到较好的保障。行道树的胸径最小不应低于8cm,低于这个标准,就显得比较的小家子气,景观效果显现不出来。除了胸径以外,行道树的冠幅、分枝、枝下高等都是直接影响景观的重要指标,设计方案中都应做明确要求。
2.3.4排水、环保
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需要保证土壤正常的排水功能,并且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该路段的空气质量,降低该路段的车辆噪音污染,从而保证环保健康。这也是审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点。
2.3.5配套设施
设计中缺乏配套设施相关内容,也只施工图设计常见的通病,有的设计中所有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无法实施。然而,配套设施是否齐备,往往直接影响到工程日后的管养问题,应将供水设施、绿化防护设施等纳入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2.3.6公众利益
在遇到该路段有文物、古迹、名木、古树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手段。必须保证设计合理,且满足绿化率。公路(含辅路)两侧的进出口设立不得影响文物等公众利益。公路设计考虑公路客运和人行过境街设施。
2.3.7设计引用是否规范
设计引用不规范的问题主要包括引用已经废止的设计规范、已经废止的施工规范,或错误的规范名称,使用标准要求低的规范等问题。在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中,不得出现规范名称错误等情况,设计者需要仔细检查。
2.3.8设计文件是否存在错、漏问题
大多数设计文件都会出现文件错、漏的问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需要留心校对,多次校对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设计文件出错,或者设计文件缺漏的问题。这需要设计者、审查者加强自我的工作责任心,保证设计文件的完美。
3.总结
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可以将施工设计图中不够合理、不完善的部分加以修改和补充,以协助设计人员改善方案,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一项符合规范要求的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图设计文件。因此,设计文件审查是必不可缺的,设计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审查意见,及时根据审查意见完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各个城市都加大了绿化工作的力度,将建设“园林城市”纳入到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城市规划视角下,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高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对一座城市生态文明与环境形象的最好展示,因而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有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更加凸显,城市建设内容逐渐繁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现代交通工具大批量出现,而且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境景观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与城市建筑、市容风景融为一体,一起承担着城市环境建设的职责。城市规划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产生重要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风格很大程度上由城市整体规划情况所决定,也就是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特色要复合这个城市的设计发展情况,并以城市规划为依托,融入时展元素,力求创新,正确分析与处理与周边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降低噪声污染,调节气候,从而为确保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展示出该城市的良好形象做出贡献。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保证绿色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尽量营造出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结合该城市的实际自然与地理环境,合理选种植被种类,体现出植物的多层次配置。
(二)安全性原则
对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区域,在进行绿化设置时,需要考虑到视线引导和道路指示,体现出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组织相协调,符合行车标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防眩晕设计,尤其是在交叉口路段,需要对驾驶员的安全视距等要求进行充分分析,以免对司机的视线造成阻碍。
(三)服务性性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把城市居民作为服务对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从而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同时,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还要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突出该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有特殊意义建筑群落、植物造型及市花及特定的标志符号还向人们传达出该城市的发展历史,传播出城市文明。
三、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性的工程,在城市规划视角下,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各种要素进行综合性考虑与分析,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绿化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体现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一)科学选用植物种类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中,要合理选用绿化树种及其他种类的植物,尽量要体现出地方植物特色,体现出植物选用的科学性。通常,城市道路中绿化用地的确定具有多方影响因素,往往都会把道路建设施工中人为损坏较为严重的地段作为绿化用地使用。因而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景观建设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以客土栽培作为前提,因地制宜,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和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提高植被的生态效益,使绿色植被发挥出减少扬尘、调节空气的作用。由于城市道路是行人和司机的重要活动空间,在保证道路畅通、安全的基础上,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增强人们的视觉效果,因而要对植被的层次与色彩进行合理搭配,突出特殊植被的点缀作用,使道路景观的色彩丰富,打破单一、固化与单调的绿化模式。
(二)注重端点与节点处理
城市道路绿化,需要对分车带的端点和道路的交叉口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端点与节点处进行妥善处理。在实际绿化工作中,要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衔接性与连续性作为前提基础,在你对道路进行绿化处理时,必须注重行人和通车的安全性,提升视线指引功能。例如,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设计时,可以将一些具有低矮特点的彩叶花卉在端头处种植,这样来进行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系数,同时还可以对人们起到了安全提醒作用,发挥了绿化景观的指引功能,另外也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三)合理确定绿化形式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而言,绿化形式是关键,因而如何确定城市的绿化形式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为了合理设计城市道路景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确绿化道路的性质,同时要对该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特色有所了解。其次,在绿化施工中,需要科学确定管线位置,并对相关管线进行深埋处理。最后,要合理设计绿化面积。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以后,并结合本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天气、地理等条件,合理设计景观绿化方案。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发挥出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J].现代园艺,2013,05(25):14-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和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要部分,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的形象意义重大。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与养护合理,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道路、街景,而且可以减小噪音、烟尘,净化空气,改善交通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植物的合理配置,对于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意义重大。对于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协调组织车流以及车流的集散,保证正常的道路交通安全,而且要能够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使城市更加优美。现代城市的道路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现将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带概括为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以及人行道绿带3大类。
1.1 车行道绿带植物配置
车行道绿带植物配置不仅要起到美化街景的作用,同时要能够保证道路交通的行车安全。车行道绿化带的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应当保证不妨碍司机以及行人的视线。在道路的尽头或者是车辆的拐弯处,我们不宜设置影响人们视线的乔灌木,最好选择低矮的灌木、花卉或者是草坪等。
1.2 行道树绿化带
行道树绿化带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实用功能。行道树绿化带主要功能就是为路过的行人提供荫凉,提供相对优雅的环境氛围。行道树绿化带在O计时,应该种植一些减噪效果好的植物,并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行道树应选择根深、干直、冠大、生长期长、耐修剪、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起到很好减噪效果。
1.3 人行道绿带
人行道绿化带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而且能够大大的降低空气中的烟尘,具有很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如果绿带相对较为宽些,在设计时可以以此为背景,在其前面合理的配置一些色彩协调的花类灌木或者草坪。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植物合理配置、混合种植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外观效果和实用性。此外,对于一些土壤环境不太好的地域,种植时可以多采用生命力较强的植物。
2、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养护
2.1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的问题
随着城市道路绿化施工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绿化带的养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化带养护工作还不到位,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一些地区的绿化带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分配不到位,道路上的绿化带常年无人进行养护,造成绿化带破坏而无人修复的情况;养护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不了解城市绿化带不同植物的具体养护方法,经常出现水肥管理不当,不能确保植物所需求的养分、水分等,绿化带地面出现板结的现象,有的周围杂草丛生;绿化带的病虫防治工作由于不及时,是长期使用同类的药物,使病虫产生了耐药性;人流较密集地区的绿化带由于缺乏管理,出现严重的踩踏现象,人为破坏相当严重,有些地段,由于踩踏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地段的土质变硬,绿带植物坏死,难以修复;一些绿化带上的植物在冬季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出现许多植物被冻伤、冻死的现象。
2.2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养护措施
有效的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养护措施能够很好改善城市绿化带的现状问题。
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可以使绿化带植物生长良好,保证绿化带在城市中所起到的绿化作用以及美化城市的效果。
绿化带的养护措施,根据具体的季节、具体的周边道路环境而有所区别,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整形、防寒、防病虫害等。
2.2.1 绿化带植物的防寒养护 城市道路两边较为开阔,冬季来临时,风速一般较强,容易使绿化带植物根系发生损伤。绿化带植物根系发生损伤后,植物的防寒抗冻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同时,有些绿化带上的植物本身的抗冻能力相对较低,温度稍低就会给其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损伤。
2.2.2 春季植物的管理养护 春季绿化带管理养护工作对于植物的健康成长以及城市绿化带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
(1)要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有序的对城市绿化带植物进行适时浇水、增加地温以及施加有机肥等措施,促进植物更好的生根,同时增加树木的抗病能力。
(2)对于采用保温棚进行防护的绿化带植物,在进行保温棚拆除时,要注意采用逐步拆除的方法。如果直接对保温棚进行拆除,许多苗木可能不适应拆除后的环境,不能够很好的生长。拆除过程中,可以在保温棚的东南侧进行打孔放风,使保温棚内的植物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实现良好的过渡。
(3)在春季的植物养护过程中,可以对冬季的一些干枯枝条进行剪除,对常绿绿篱进行适当的修剪,对行道树进行剥芽修剪。
这些修剪措施能够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是植物养护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措施。
2.2.3 夏季植物的管理养护 夏季对绿化带植物的防护主要以防治病虫害为主。
城市行道树绿化区域人口较为密集、受小气候多样性的诸多影响,病虫害种类繁多而且时间不一,这就给养护防治工作带来难度。考虑到绿化带区域行人以及周边的环境要求,对植物进行防治时,一般选用一些低毒、高效类的药物。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合理、养护工作到位,不仅可以改善交通环境,美化城市的道路、街景,而且可以使城市道路上的噪音、烟尘量大大减小,使空气得到一定的净化,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好的推动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悦.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 林业科技情报, 2010, (2): 94-95.
道路绿化景观是构成城市街景的重要部分,是城市文明标志之一。道路绿化只有选择合适的设计,采取正确的配置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本文以广州大道北路段为例,就城市道路绿化改造中如何兼具实用和景观原则,合理利用原有资源进行植物配置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1 改造项目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1 项目基本情况
广州大道北段(广州大道北)由同和街道开始,至先烈路、禺东西路止,是广州市区南北走向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中间设有绿化分隔带,沿线建筑主要以学校、医院、住宅区为主,人车流较多。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植物配置不合理,搭配品种不相容;常绿灌木稀疏,草地多,绿篱少,空间利用效果差。(2)部分路段绿化种植凌乱,大小不一;缺乏修剪,杂乱无章,视觉效果较差。(3)色彩单调,缺乏特色;部分道段只求绿化,不重美观。(4)实用性较差。广州大道人车流大,现有的绿化设施无法兼顾景观和实用功能。
2 改造前后对比
本次改造工程,无论是设计思路还是表现手法,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将改造前后的景观效果和实用性对比如下:
2.1 绿化空间层次
北段道路绿化带面积不大,因此改造过程中注重了对空间的处理。除局部人流量大的路口和交通路段改造成为小型开放空间外,其余均以阶梯式二级花基的形式将空间从平面空间往竖向空间拉伸,用麻石砌边抬高绿地边缘减少人员践踏,形成部分相对的密闭空间和背景。道路绿化设计则最大限度地丰富植物层次,采用了“乔木+灌木+地被”的结构方式。
2.2 色彩和植物配置
改造中,保留长势强壮的本土树种,通过迁移、抽疏、调整等手段打开生长空间,适当配植抗性强、耐阴、耐长的小乔木、灌木和时花,营造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的植物景观。
2.3 实用性
改造中合理组织市政道路与绿地内的交通,修建了2m宽的休闲步道,将休闲、交通和审美需求有机结合。公交站是道路绿化的重要节点。在站台边适当栽植高大乔木形成一定的绿荫,分割大片的站台铺装,改变单调沉闷的氛围;站台后广场建设一些花坛,加强美化效果。
2.4 体现岭南特色
适当堆坡、置石,营造微地形,在高大树木下设置座椅等,形成岭南园林风格的休闲绿带。
3 分析与思考
广州大道绿化改造工程是2010年迎亚运重点绿化工程。考虑到广州大道作为主干道,沿线的人、车流大,改造过程很好地满足了绿化景观要求和游人的休闲需求。因此有很多方面值得借鉴:一选择性保留原有的道路绿化树种,增加观赏性较强的乔木作为背景;二是适当挑选芳香植物和花灌木作为中间层植物,增加色叶植物和耐阴、半耐阴灌木为下层植物,完善层次结构;三是用麻石砌边抬高绿地边缘,减少人员践踏,重新对绿地进行整理,保持土壤疏松;四是在保留乔木的基础上,扩大公交站周围的地面铺装,在绿地增加设置引导路口,尽快疏散人流;五是增加具有岭南特色的造景。
4 结语
做好道路绿化,对发挥城市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应该从植物景观、实用性等角度出发,来绿化城市道路,从而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达到完美和谐。(收稿:2013-04-10)
参考文献
[1]曹华,徐丽莉.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改造中生态原则与景观原则的应用[J].花卉园艺,2012:46-48.
一、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行道树树种应用种类少,主要是国槐和悬铃木、垂柳等几种,且以乔木为主,灌木、花、草及滕本植物应用较少。行道树一般都是单排种植,隔离带内以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水)蜡或圆刺柏等修剪构成的组团形式居多,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也不突出。
2、季节景观不丰富。目前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普遍情况是:春季观花乔灌较少,秋季观叶树种较少,且彩叶树种偏少,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城市也显得生机和活力不够。
3、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许多城市在园林植物配置和表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得很不够,没有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特色。如国槐是榆林的市树,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榆林的象征,但在榆林道路绿化和街头绿地中应用较少,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选择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生态原则;3、季相原则;4、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原则;5、树种合理搭配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标准:1、生长迅速,树干端直,分枝点高,不妨碍车辆行使安全;2、冠大荫浓,姿态优美,枝叶繁茂,花朵鲜艳;3、适应性强,寿命较长,病虫害少;4、萌生性强,耐修剪,可控制其密度,以免影响空中电线;5、无毒,无粘液,无刺,无臭气,无飞絮;6、种苗来源丰富,大树移栽易成活。
三、根据树种选择的原则标准,筛选出每个城市道路绿化的树种
如国槐是榆林的乡土树种,该树种不仅生长适应性强,而且吸附有害污染气体的能力也很强,耐修剪,在榆林就应多栽植.
女贞,龙柏,圆柏,小蜡,石楠,火棘,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雀舌黄杨,大叶黄杨;落叶树种有紫叶李,鸡爪槭,月季,丁香,紫荆,木槿,紫薇,棣棠。这些树种对城市道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且生态效益高,观赏价值也较高。因此,可作为城市道路绿化林带的骨干树种和主要配植树种。
雪松,小叶女贞,臭柏等。这些树种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但其他方面表现一般或不够优秀,因此综合评价略低于骨干树种,适合作榆林道路绿化林带的次要配植树种。在应用时可根据道路建设目标选择配置,在道路绿化林带建设中,这些树种可适当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