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5:45: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我国艺术设计起步比较晚,呈现年轻化状态。长时间以来,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影响着国内的艺术设计,给国内的艺术设计者们造成了深深的影响。因此,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多设计师们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未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盲目地模仿西方文化形式导致国内艺术设计比较肤浅,缺少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只能是流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创新。

二、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思维形式国内传统文化的主要思维特点包括循环性、辩证性和统一性,传统文化比较关注物质内部的统一,比较重视对物质的归纳与总结。所以,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掌握,不能只关注事物的片面性,在追逐层次美的同时还要保持内部的相互协调,只有这样的艺术设计思维,才能确保艺术设计作品的欣赏性和艺术性。

(二)使用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艺术设计里面的文化底蕴要通过传统文化符号来进行展示。传统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和比喻性。传统文化经受过历史的考验,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换句话说,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可以使现代生活更加的雅致。

(三)融合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陈设艺术是东方文明的耀眼明星,它包含着庄重大气的气质、轻松自然的神韵以及超于世俗的境遇等品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质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艺术设计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不能照搬照抄;既要继承又要发扬光大,传统陈设艺术对现代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艺术设计与书画艺术相融合中国绘画艺术丰富多彩,风格多种多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比较鲜明的笔墨韵味,绘画艺术是表达情感的根基。在我国一些传统地方产品的设计中,经常采用国画绘画形式作为画面,这样能够有效地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增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使设计作品更富有表现力。民间绘画艺术的壁画、年画、剪纸、版画等形式,均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浓烈的东方艺术美感与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艺术的剪纸艺术,它代表着民俗文化的精髓,传递着民间美术艺术的形式美;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独特的造型、鲜亮的色彩、吉祥的寓意以及浓厚的文化内涵。民间剪纸艺术在地域上的不同主要是受民族文化差异和时代不同的影响,所有的艺术形态都为现代设计提供素材。食品包装上大量使用了这样的艺术形式。比如,经常看到的马宋饼,它的包装就使用了廊坊地区流传已久的年画设计元素,这不仅提升了商品的文化底蕴,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五)体现与表达传统图案因素中国经常使用传统图案,因为它们是民俗、民族和民间文化的千年累积,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同时灵活多样、内涵比较深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图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它们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背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

(六)体现人的现代情节艺术设计里经常会使用到的装饰方式就是传统图案,比如藻井纹、云纹、砖画纹以及铜器纹等;传统艺术设计里还会使用到民间的美术艺术,比如剪纸、皮影以及织染等。对传统图案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取其精髓进行再次重组,将其使用到图形设计面,让传统图案和现代设计真正地实现有机融合,象征性地对画面进行处理,构成与众不同的艺术设计特点。代表着时代的特点,体现着人的现代情节,让观看者在情感上有所共鸣,使其展现最佳的艺术魅力,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使民族特点展现得更加突出,使艺术效果更加的明显。

篇2

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流行文化才具有扎实的根基和深厚的底蕴。流行文化是以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为主要特征的,当它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相背离时,它只能带来思想的浮躁与浅薄,沦为“快餐文化”,只能流行一时、昙花一现。譬如市面上一些改编的刊物和影视作品,其内容竟是贾宝玉与众姐妹进行多角恋,唐僧与众妖女谈情说爱,庸俗得不堪入目。还有某些包装华丽内容空洞的书,同样是缺乏价值的。

流行文化只有与经典和传统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文化大餐上的主菜,而不是甜品和开胃酒。

执起传统文化之手,与子共生,只有这样,流行文化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成为明日的经典。在这方面,韩剧的兴起给了我们极好的启示。近些年来,荧屏“韩风”越刮越猛,主要原因之一是韩剧中普遍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谦等传统品性的弘扬,而这些正是一些国产剧所缺乏的。如热播剧《大长今》,就处处有传统文化的身影。

传统文化不可抛,忘本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执起传统文化之手,流行文化才具备长久的生命力,真正促进民族和个人的发展。当网络的发展一日千里,传统文化也能借此契机再次流行;当手机成为最平常的通讯工具,言简意赅的“红段子”也能随之成为时尚;当学者的课堂从校园搬到屏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论语》《庄子》《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再次火热;当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们不能不被传统音乐的美妙所吸引......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这也导致我国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追求与以往有所不同。通过在包装设计中充分融入水墨元素有助于贴合当代人的审美标准,实现产品畅销,让企业借助包装设计的途径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为设计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一、水墨艺术的主要特征

水墨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然。从我国以往的水墨山水画中不难看出,许多创作题材皆源于自然且重点体现的是大自然中的意境韵味,从而导致创作者往往依靠天性肆意挥洒,促使水墨相互交融;

(二)空灵。在水墨艺术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出创作者一般会利用虚实交替的方式渲染空灵气氛,从而表现出创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情感;

(三)黑白。我们在水墨画中一般只能看到黑白两种颜色,水墨画通常会借助水墨深浅、淡浓等方法体现艺术美感;

(四)简洁。水墨艺术会以简洁的创作形式描绘出创作者饱满的艺术情感,并借助娴熟的绘画技巧充分地展现作品内容。

二、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融入方式

(一)突出包装造型装饰效果在包装设计中往往利用水墨相融的特性突出产品造型装饰效果。在水墨元素的运用中一般所采用的是以墨代色的方法,不难看出,以往水墨艺术作品中会存在不同浓淡及干湿状态的绘画特点,从而体现出作品本身的节奏韵律。以“剑南春”剑南老窖包装设计为例,在其包装设计方面,借助艺术形式描绘了古迹的天气背景,从而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与其国酒的身份相匹配,并且在装饰方面增加了些许国风元素,促使产品更加畅销。而在它旗下生产的“谷小酒”整体包装所采用的是白色背景,运用水墨元素的渲染风格将包装划分为三个部分,并将白色字体的名称映衬在这水墨艺术之中,由此在造型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立体感,从而为产品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二)展现包装设计水墨肌理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合理运用水墨元素不但能提升产品档次,而且还能从视觉上为消费者带来较大冲击力。所以,包装设计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利用水墨肌理体现个性化设计形式。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设计者在运用水墨元素时,需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性能及科学技术展现水墨肌理,从而增强产品包装效果。以茶叶品牌包装的设计为例,需要重点体现出它的环保性,故而在运用水墨元素设计产品包装时,需要从运笔及线条描绘中展示出茶树生产的自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借助计算机系统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此在包装方面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精髓,从而促使茶叶包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茶韵氛围,让消费者从外观上就产生强烈的购买欲[1]。

(三)增加产品包装附加价值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推广需要充分结合包装设计特点,以此增加产品包装优势,而运用水墨元素可让产品包装体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附加价值,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实用价值的需求,又能从外观上为其带来较为舒适且易于引人深思的包装样式。如“大红袍”茶叶包装设计中有一款为“水墨茶壶”,它是借助水墨设计原理运用深浅不一的描绘方式展现出饮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当消费者一眼望去看到热气腾腾的茶香从茶壶中飘出来时,似乎可以感受到由喝茶展现出的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由此让产品的附加价值从包装设计中得到有效展现,从而为产品增添了别样的韵味[2]。

篇4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很多教师把民间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民间剪纸教学活动。一方面满足学生对学习民间美术的需求,另一方面符合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一、民间剪纸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剪纸的艺术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剪纸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从而为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术教师要先为学生创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搜集整理剪纸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开展剪纸教学活动前,老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搜集图片资料,一组搜集文字资料,一组搜集剪纸实物,剩下的一组搜集影视资料。在搜集剪纸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大致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搜集资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美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搜集来的剪纸资料成果,并说出自己对剪纸艺术的认识。让学生在展示资料成果的过程中,对剪纸的概念、历史、流派和一些剪纸技法有所了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当然,在剪纸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剪纸的艺术风格、剪纸的历史发展概况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剪纸艺术进行欣赏。

4.利用视频教学播放地域风光片,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视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具有地域特色的影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促进学生对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进行陕北剪纸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陕北的风光片,让学生了解陕北的地域风光、民风民俗,从而加深学生对陕北剪纸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剪纸创作能力。

二、剪纸的技法的掌握练习过程

1.教师剪纸技法演示,学生感受剪纸艺术。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剪纸演示,把剪纸的构思、要领和技法向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初学剪纸的阶段,进行剪纸符号的演示,用月牙、柳叶、花瓣等简单的剪纸符号向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熟悉这些基本的剪纸符号。其次,教师要进行折纸演示,在折叠好的纸面上画稿,然后按照画好的线条剪去不需要的部分。当然,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剪纸样式,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2.进行剪纸技法练习,提高学生剪纸水平。

学生在进行剪纸技法练习时,要先进行临摹,再开始剪纸练习。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符号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剪纸符号的方法,在加强剪纸符号练习的同时,让学生与剪纸作品相联系,加深学生对剪纸符号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加强对剪纸画面的组合练习。剪纸的画面组合是剪纸的关键环节,在练习剪纸构图时要摈弃常规的透视方法,运用剪纸特有的表现方法进行构图。在组合剪纸画面时,要善于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舍去次要的部分,把画面组合的自然之美表现出来。

三、剪纸作品的创作实施过程

1.重视剪纸作品的艺术创作,完美展示作品的艺术构思。

在创作构思剪纸作品的阶段,学生要通过现实生活去发现有艺术提炼价值的东西,找到要表达的创作对象,然后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另外,老师在学生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一些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2.了解剪纸处理技巧,提高剪纸创作水平。

剪纸技巧是学生成功创作剪纸作品的关键,因而老师在这个阶段要重视学生在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在剪纸技法的处理问题上,先确定一个创作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创作出符合主题的有趣味性和装饰性作品。

学生如果遇到一些剪纸技法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进行请教。比如,在进行剪纸作品《觅食》创作的过程中,不知道要如何突出作品的主要特征部分,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柳叶和月牙符号展示公鸡羽毛的层次感,利用富有美感和装饰性的剪纸符号凸显作品的主要特征。

剪纸艺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开展民间剪纸实践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还能有效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同时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遐.民间剪纸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管理[D].苏州大学,2014.

篇5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简约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物,均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世人惊叹。无论是在诗歌、书画、等方面,崇尚返璞归真的风尚在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则得,多则惑”,归真返朴,清净无为,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俭、节用,以及重设计功能反对无谓装饰,以追求“器完而不饰”为评判标准的“质真而素朴”的设计审美情趣。这些思想和主张无疑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有异曲同工之理。我国的山水画特别重视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认为一幅画的好坏之处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虚无,正是画面的大片留白之处赋予了书画以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谓“无画处皆成妙景”。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适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建筑上最能体现简约思想的要数我国的桥梁设计。如建造于隋朝时期的赵州桥以它独有的单跨式拱型样式,体现了其设计的质朴与简约。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最能体现古代简约思想,做到型简而质美,当数明式家具的设计。明式家具把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等特点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构造上不仅讲求外观素雅简朴,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现代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总之,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主要遵从的法则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上有一个总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广采博收。

二、现代简约主义与简约性设计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自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简约主义发展至今,虽然在造型上做到没有任何装饰、减少到几乎无以复加,但是很注意简单的几何造型的典雅,因此达到简单但是丰富的效果。进人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学的发展,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性设计等思想的发展,简约主义又一次进人了大众的视野。

简约不是“单纯简化”,而是设计者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前卫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现代简约主义风格在人文、美学、风俗及行为科学、环境学理论等方面在设计上已有所体现,即在设计上体现人性的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断扩大和延伸设计的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使用舒适的同时,还要获得简洁、便利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放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更是融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使今天的简约主义设计更强调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整个设计中也更趋向于人性化。

三、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所体现的简约之美

设计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对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与准确,是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设计者成功地挑选、组合、转换、再生这些元素,汇集成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符号,使之成为自身与大众共同认可的符号,准确完整地传达信息,这一设计思维过程才是圆满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