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链的含义

产业链的含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7 16:38: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产业链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产业链的含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涉及到多种需求的满足,多种利益的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使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必要。要想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性的举措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在日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公益和慈善日益成为一个产业。因此,可以从打造完整公益产业链的视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产业链最初是作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产业部门之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和逻辑关系客观形成的关联关系。 公益产业链是立足于公益视角构建产业链,从结构上讲公益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提供环节、积聚环节、分配环节、消费环节等四个环节,相应地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公益资源提供者、公益资源集聚者、公益资源使用者、公益资源消费者和公益产业中介体系。构建公益产业链的具体含义不仅是指宏观层面上的产业链建设即从成立基金会到与社会组织合作提供服务及考核评估等产业链主体的建设,还包括在微观层面上的产业链建设即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关系建设。因为不同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职能不同,如有提供资助型(慈善基金类)、搭建基础条件型(教育类)、公益服务型(社会服务类)、具体项目操作型(工商经济类)等各类社会组织,在产业链条中各个社会组织可以扮演不同环节的角色,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性和社会功用,形成一个有系统的产业链。

构建公益产业链,可以通过整合与聚集资源,推动社会组织集群化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因此,政府应着力于公益产业链的构建,将社会组织的公益事业作为现代产业来系统规划,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产业进行运作,使无序的社会公益事业转向有规划的模式,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见图1)

一、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公民捐赠为补充的公益产业链资源提供者

公益产业链的首要环节是公益资源的提供。调查显示,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来源渠道有限、数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其中社会服务类、生态环保类的社会组织资金困难尤为突出。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公益资源的来源,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1、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使政府投资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引导。公益产业是为民众提供公益服务的产业。因此,政府责无旁贷,每年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公益产业当中来。政府应当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财政直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等措施,加大政府的投入,为其他资源进入公益产业做好引导和示范。

2、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抓手,使企业投资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主体。企业虽然以谋取利润为主要目的,但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可以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抓手,促进企业为公益产业链提供资源。而且由于企业数量众多,资源丰富,企业投资应该成为公益产业资源提供的主体。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自己的公益基金会;二是鼓励一些通过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委托社会组织实施公益项目;三是一些企业通过向工商经济类的协会缴纳会费的方式资金;四是鼓励企业直接赞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项目。《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排名,以促使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3、以公民进行小额捐赠为主要途径,使公民捐赠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补充。单个公民对公益产业的贡献是有限的,但现在我国有超过13亿的公民,如果能广泛动员公民都加入到为公益产业链提供资源的行列中来,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当然,公民提供资源应当以小额但经常性的捐款为主。除了进行“一日捐”等形式外,还可借鉴“壹基金”等基金会的形式,设计好的公益项目引导公民进行小额、经常性的捐赠。

二、重点培育以公募基金会为引导、私募基金会为主体的公益产业链资源集聚者

在公益产业链中,各类基金会是重要的资源集聚者。相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基金会因为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因此,能大大提高公益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提升公益资源的使用效果。

1、做大做强公募基金会。在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可通过建立基金会的方式整合社会资金,形成针对社会组织的专有资金储备平台。应做大做强各类公募基金会,形成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提供项目经费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提供能力建设经费支持,妇女发展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提供特定领域经费支持的社会组织经费来源新局面。

2、大力发展私募基金会。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企业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为社会组织成长输入血液。我国的非公募基金的快速崛起提供了一个强劲的资源平台,在其发展中会逐步释放出吸收民间公益资本的潜能。 政府通过引导和监管私募基金会的建设,提高公民的公益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使募集的慈善资源有效地流向许多政府系统没有覆盖的领域。

篇2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发展的步伐开始加快,以其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大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生产体制,其中全球产业链的形成是最引人关注的,跨国公司把同一产品不同环节的生产,放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也在不断调整,20世纪80年代之后,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了自身研发能力,抓住了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与此同时,他们将产品制造等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转移,诺基亚、IBM等企业的战略转型就是具体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地嵌入到全球的产业链分工中,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为世界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角度着手,首先阐述了产业链分工的理论涵义,再具体说明了中国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最后通过宝洁公司的产品生产为例,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

一、 产业链分工理论

产业链(Industry Chain)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国外,国外的研究者一般把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等都等同于产业链,表述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具体含义还是基本相同的:“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营销—售后服务的完成”,产业的上下游之间基本上要按照这样一个流程,完整的贯彻这个过程,产业链就是指在这个完成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的联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的相互分工、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借鉴研究文献和总结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得出对产业链的概念理解:产业链是一个链网状的中间性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服务顾客,主体是企业,它的基础是分工协作,产业联系是这个系统的纽带,价值增值正是该系统的导向,系统的目标、主体、基础、纽带、导向之间有着特有的逻辑联系。这个概念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含义。

产业链的核心是贯穿整个产业的价值链系统,本质是特定的逻辑联系。那么产业链就是企业以价值链系统为基础,通过特定的逻辑联系形成的组织。

产业链的直接体现是各个企业,这些企业就是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各节点分工协作,通过要素的流通,使得整个产业链运作。

在产业链系统中,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研发、储存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可能会跨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多个产业,或者跨越多个行业。

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

上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加快了发展步伐,将全球各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大大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也正式开始了中国加入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个时期,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形式是加工贸易。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中国更好地融入了国际分工,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也更加完善,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也愈发强大。

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两个角度,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拥有的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这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

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且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供了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中国目前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不断完善,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供了基石。

2、劳动力资源丰富

中国最初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形式是加工贸易,属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和贸易结构,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恰恰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正如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面临的困难

虽然中国目前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参与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1、劳动力资源面临比较优势陷阱

中国虽然在劳动力成本上存在比较优势,但是这种低成本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劣势。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劳动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也是中国只能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背景的不断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这也削弱了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2、结构的不合理

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中国只能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而在研发、营销等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处于劣势,在短期内,这种结构可能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拖慢中国发展的步伐。

三、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节以宝洁公司的产品为例,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这是它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同时也拉开了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序幕,到目前为止,宝洁公司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东莞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工厂,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本文将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对中国自身的作用与影响

1、吸纳大量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

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现状可知,中国目前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加工环节,“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也就决定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国情,同时就业压力大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宝洁在中国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000人,这其中98%以上是中国籍员工,一家发展良好的跨国公司就可以吸纳这么多的劳动力,在华的跨国公司数量繁多,有效地缓解了中国的就业压力。

2.促进中国自身经济发展

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能够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以宝洁为例,它吸纳大量中国籍员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内需。同时中国也向宝洁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升了中国自身的水平。另外,宝洁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向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总额已经超过2亿元人民币,用于教育、卫生等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二)对国外的作用与影响

1、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宝洁在华进行投资,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不仅使宝洁这个跨国公司盈利,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宝洁的运营战略以及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加强各国与中国的联系,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一份子,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同时,也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不仅在经济方面有所合作,同时也会促进政治、宗教等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也为世界各国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

[2]杨蕙罄.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7

[3]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东方出版社,2008

篇3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47-02

产业的本来含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而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就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等的企业或组织,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各产业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某个产业增长或衰退,对与之相关的产业都产生直接的影响,并通过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传导,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这种产业间的传导就是通过产业链完成的。

一、产业链的内涵与形态

任何能持续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都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或为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或为满足居民生活、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消费需要的。前者称之为投入品或中间品,构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后者称之为最终品,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所以说,任何能持续进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都是最终品或是最终品的构成部分,不能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的产品都难以持续地进行生产经营。

1.产业链的内涵

如果把最终品作为生产过程分析的起点,分解其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以及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下一级投入品,直至这个生产过程的最初投入品,就会发现这些相互连接的一级级生产环节,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链状结构。这种链条似的生产环节称之为产业链。换句话说,产业链就是在一种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从最初的原料投入到最终消费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各个生产环节所构成的整个产业链条。

国民经济就是由这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链组成的。产业链覆盖着整个国民经济,就像人体“血管”,遍布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为国民经济系统运行提供物质和能量保障。任何一个产业链断裂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经济增长,以至出现经济危机。

2.产业链形态

在一个产品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一个产业链也就是一个由多个前后生产环节相互链接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的链条,每个链条都称之为子链,覆盖从最初投入品(初级原材料)到最终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产业链及其子链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形成一种产业网络。

不同产业链形态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产业链子链多,延伸的范围也广,有的则产业链子链少,在国民经济系统中涉及的少。不同产业链的形态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3.产业链的深度和宽度

任何一个产业链包含产业链深度和广度两个范畴。产业链深度是指产业链所延伸的长度,是指产业链中各子链从最终品到末端最初投入品的纵向长度。在一个产品的产业链中,以最长的子链作为整个产业链的深度。产业链的深度描述的是产业链经过的生产环节数量,生产环节越多,涉及的中间品生产过程越多,产业链深度值越大。产业链广度是指产业链及其子链的所构成的下一级投入品的数量,投入品数量越多,产业链越宽。将投入品数量最多的那一级投入品的数量作为产业链宽度值。不同的产业链及子链都有不同的深度和宽度,这是由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过程的特点决定的。具有深度和宽度数量越大的产业链,在国民经济中所覆盖的范围越大,对国民经济和经济增长影响也就越大。这种大小可以产业效应来描述。设K为产业链效应,则K=Y/Q,Y为国民收入的变化,Q为产业链产值的变化。

二、产业链价格传导和成本传导

某个产业链中,其生产的产品最终都是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因此,在产业链中有三种形式:作为消费品的最终品,作为生产要素的投入品,一部分是最终品、一部分是投入品。如果假定这种产品作为投入品的比例为b,那么,全部作为消费品,b=0;全部作为投入品,则b=1;同时作为最终品和投入品时,其0

当最终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最终品供求关系也会变化,进而影响下一级投入品的需求,从而影响该投入品的价格,并一级一级向下传导,最终影响整个产业链的价格。同样,产业链中某一投入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也会影响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并同时向上和向下传导,影响上一级投入品和下一级投入品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影响其产品价格。这就是产业链中的价格传导。

当作为最初原材料或某一投入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上一级投入品或最终品的成本,成本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传导到整个产业链,使总成本发生变化。这就是产业链中的成本传导。

假设最终品需求量为Q,价格为P0,需求价格弹性E0,当最终品需求量变化量为Q/Q时,假设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第一级各投入品的产品作为生产要素,其需求也会相应变化Q/Q,假设产品需求弹性为E1i,则产品价格变化为E1iQ/Q。第二级投入品作为第一级产业链中产品的生产要素,假如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2i,其价格变化为E2iQ/Q。依此类推,最后一级最初原材料的各产品的价格变化为EjiQ/Q。这就是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而投入品的价格是上一级投入品和最终品的成本,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成本也相应地向整个产业链传导。

当作为最初原材料或某一投入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上一级投入品或最终品的成本,成本作为价格的组成部分,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传导到整个产业链,使总成本发生变化。这就是产业链中的成本传导。

假设最终品需求量为Q,价格为P0,需求价格弹性E0,当最终品需求量变化量为Q/Q时,假设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第一级各投入品的产品作为生产要素,其需求也会相应变化Q/Q;假设产品需求弹性为E1i,则产品价格变化为E1iQ/Q。第二级投入品作为第一级产业链中产品的生产要素,假如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2i,其价格变化为E2iQ/Q。依此类推,最后一级最初原材料的各产品的价格变化为EjiQ/Q。这就是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机制。而投入品的价格是上一级投入品和最终品的成本,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成本也相应地向整个产业链传导。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industry chain

GAO Cheng-liang,ZHANG Lu

篇4

所谓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拓展核心企业服务的方式,使得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与上下游供销商之间的联系加强,使得产品的生产,采购,消费融合起来,给予整个链条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促进产业链增值金融业务的发展。从其含义来看,产业链金融不仅仅符合产业竞争升级的发展规律,能够为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对应策略,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来讲,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使得整体的业务链和风险控制链不断形成,能够解决链条中部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产业链整体的良性发展;其二,有利于促进核心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使得自身的产业链条更加稳固;其三,彰显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胆识,并且由此衍生出更多的金融新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体系的完善来讲是很有帮助意义的。

二、当前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拓展,但是从其实践效益来看,并没有达到最为理想化的状态。具体来讲,当前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还存在以下的缺陷和不足:

1.商业银行的金融经营管理理念较保守。当前商业银行主流市场业务已经开始将重点放在大型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衍生客户的业务需求上,争夺此部分的市场利润,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重要基地。但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依照市场发展的趋势,实现自身营销方案和经营方向的调整,过度守着原有的大型企业客户和垄断企业客户,忽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发,而在与原有企业客户主体实现金融合作的时候,总会处于劣势地位,由此使得商业银行处于金融融资的被动局面。归根究底,就是商业银行金融经营管理理念比较保守,忽视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变化,没有将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纳入金融发展战略中去。

2.商业银行的产业链金融管理主体不全。既然要发展产业链金融,就需要具备专业的,健全的产业链金融管组织体系,但是当前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其一,缺乏专门的产业链金融管理组织机构,对应的部门设置处于分散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协调性不足,没有形成统一指挥的格局;其二,产业链金融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性不足,缺乏对应的审批操作管理制度,以传统复杂的方式来操作,难免使得银行业务的办理效率不断下降;其三,产业链金融发展需要专业的审查审批队伍,而当前的人力资源显然难以满足在此方面的需求。

3.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技术基础弱。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优化调整当前金融客户资源,理顺行业企业金融需求,以打造全新的产业链金融格局。为了全面发挥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模式的效能,就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当前我国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在高度物流,资金流链接和信息共享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欠缺之处,而当前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链金融发展案例还比较少,这也是影响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

三、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发展策略

1.树立正确的金融经营理念。首先,以产业链金融产品品牌为向导,制定产业链金融品牌策略的时候,考虑好金融产业市场发展与产业同质化之间的关系,以差异化战略为产品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打造属于商业银行自身产业链金融发展格局;其次,改变以往重视大企业和垄断企业的思想意识,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实现对应金融产品的研发,以实现金融市场的最大化占有。

2.建立健全产业链金融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链金融组织管理体系,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结合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的特点,设置专门的业务主管部门,明确其部门职权,实现产业链金融业务的统一化管理和控制;其二,注重专业化产业链金融业务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以保证切实推动产业链金融体系的完善;其三,建立健全完善的银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以学习和培训的方式,使得产业链金融业务的服务素质不断提升。

3.打造融资信息的服务平台。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商业银行产业链金融信息平台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工作:注重产业链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由政府出面搭建公共金融服务链信息平台,实现企业与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注重对于信息服务平台的为何和管理,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实现企业市场空间信息的拓展,也使得产业链金融信息平台的价值得以不断展现。

篇5

一、引言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大陆,把大卖场模式也带入了中国。大卖场模式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价格定位上,采取了严格按商品的品种分别定价的方法,大卖场一般的价格政策和价格形象是:最优的品质、最优的价格。以自己加工的商品为第二利润源;合理组织供应商和商品配送以获取第三利润源;出租场地给商品品质相关联和互补的供应商,以降低经营成本。大卖场凭借其庞大的体积、一站式的购物环境、精细的产品分类、超低的价格以及旺盛的人气,无论是从营业面积、商品数量、销售额抑或影响力而言,都成为零售业态中的重要力量。家乐福最早将大卖场概念引进中国,开创了全新的大卖场商业模式。后来的国美、苏宁等大卖场模式也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一模式。但是一些大卖场兼并联盟,垄断销售终端,逼生产商降价让利,操控市场价格,有可能使制造企业变成卖场的厂房。大卖场和生产商之间的矛盾在很多行业显现,比如格力电器退出大卖场,卡夫与世纪联华,以及康师傅与家乐福的矛盾等。这凸显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关系、绩效情况、整合与优化的动力机制等因素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的生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型大卖场贱买贵卖、通道费、租金、常规商业功能发挥等不同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的绩效之间也有较强的关联,但对于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学界一直缺乏有效的度量方法和尝试。这种缺乏容易造成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和产业链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从而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因此,探讨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究竟如何或从多大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绩效,成为我们认识二者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产业链绩效提升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然而,传统分析理论一般仅重视从生产者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链绩效,提出诸如资金投入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创新研发因素、企业流动性因素(市场势力因素)、工资水平、金融环境、分工因素、所有制因素等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链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跃升,流通产业的影响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大卖场所具有的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双重属性,既可以引导生产,又可以促进消费,成为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经济绩效的重要战略因素。因此,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流通方面的因素,从本研究来看,主要是零售方面的因素;二是制造方面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拟从这两个方面搭建研究框架。

在此框架下,通过研究发现,大卖场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绩效相互关联的作用机理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关联,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由大卖场和零售产业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比如大卖场盈利模式、零售规模、零售绩效和大卖场分工水平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二、理论分析

理论研究表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是由分工深化、顾客价值和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其提升产业链绩效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分工深化提升专业化效率,顾客价值创新催生更好的服务满足和产业链报酬递增,零售服务创新与信息化交易平台网络建设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等方面。而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测量:

一是零售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大型大卖场的盈利能力是反映其纵向约束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大型大卖场对制造业产业链实施更强的纵向约束和控制,从而有更大空间提供更多的零售服务以改善产业链绩效(Lariviere and Padmanabhan,1997;Desai,2000;徐从才、丁宁,2008)。在现实中,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商业毛利率、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大卖场的盈利能力。

二是大卖场的产业组织与规模。零售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情况也是影响零售市场势力的重要因素,是增强大卖场议价能力的重要指针。零售市场集中度与规模的上升可以有效促进大型大卖场集中资本,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有利于产业链整体成本降低,产业链绩效提升(Bloom,2000;Rao,A.and H. Mahi,2003)。但是,如果缺乏有效政府管制,大卖场一家独大,会形成市场优势地位,会导致部分大卖场滥用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制造商利润受到挤压,零供危机凸显,从而降低产业链条整体优化能力,限制了产业链绩效的提升。

三是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卖场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促进了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市场扩张,产生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收益,同时降低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扩大了零售企业盈利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对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节约也促使整个产业链的绩效提升和成本节约,并通过迂回生产链条,促进采购、物流、销售、管理、财务、信息、售后等专业化功能细分,实现产业链绩效的优化。

四是零售的服务创新角度。大型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顾客导向的价值链延伸、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标准化平台的构建等服务和价值创新,对于促使大型零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节约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产业形态上,大卖场服务创新主要表现为经营业态的创新。在零售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在分工深化、信息技术和消费需求的作用下,大型大卖场在业态选择上广泛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提升和市场扩大,进一步提升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能力,并促进产业链绩效的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连锁经营程度角度测量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三、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一)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包括零售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一个表现;同时,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显著提高大型零售商市场势力和纵向约束能力,促进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绩效;更进一步,大型零售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大卖场盈利模式,为制造业产业链提供生产者服务,通过提升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

(二)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升是大卖场市场势力提高的集中体现,市场势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卖场壮大资本规模,形成技术和人员等要素优势,并重新组合服务价值链形势,促进顾客价值链延伸,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虽然也会存在零售商滥用市场势力造成产业链绩效损失的情况,但此处不妨假设在大卖场市场势力管制合理的情况下,大卖场规模扩大的积极效应。

(三)大型大卖场分工优势越明显,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

大型大卖场分工深化沿着三条路径提升产业链绩效:一是促进分工深化,促进大卖场自身销售迂回链条效率提升,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二是通过提供生产者服务,包括物流、信息、研发等服务和引导,促进制造商通过服务外包,将自身资源集中于企业价值链核心环节,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链绩效;三是通过大卖场与制造商之间的分工融合,刺激市场中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制造商服务外移,进而提升制造商和大卖场各自的专业化效率,产生积极的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大型大卖场分工迂回特征,其分工深化程度与制造商分工深化程度及产业链上下游分工程度如果不匹配,有可能导致产业链绩效的下降。

(四)连锁经营程度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连锁经营的程度是衡量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模式的重要指标,因为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大卖场发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综合效应,优化盈利模式,提升市场势力,并进一步实施区域市场扩张,迂回提升产业链绩效。连锁经营也是大卖场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式,主要由连锁经营门店数、连锁经营面积、统一配送和自有配送额等指标衡量,其规模和比重的扩大有助于实现产销间的紧密衔接,建立统一的销售运转平台,从而使大型大卖场通过连锁经营的服务创新与标准化交易平台建设降低交易费用,提升整个产业链绩效。

(五)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越明显。由于大卖场的社会分工程度、连锁经营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和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发挥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效果的差异。这其中,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它涉及到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各种市场法律法规的执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大型大卖场的分工专业化与连锁经营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市场化较高的区域,法制契约的执行程度和政府对于市场的管制较为规范,也有利于减少行业不规范和寻租行为的发生。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从大卖场视角研究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绩效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影响产业链绩效的具体研究则不多见。本文研究了一个综合零售与制造因素的产业链绩效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大卖场因素和制造业因素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其中,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能力提升对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显著。同时可以借助提升为制造商提供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但是,限于数据的缺乏,本文没有对细分行业及外资进入对产业链绩效影响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政策含义来看,正是由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分工深化、零售规模与组织化程度、零售效率和零售业态先进性等因素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利用零售盈利模式转型、分工深化,通过规模化与组织化提升效率和业态先进性等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Lariviere,Martin,A.,and V.Padmanabhan,Slotting Allowances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J].Marketing Science,1997,19(2):112-128.

[2] Desai,P.,Multiple Messages to Retain Retailers:Signaling New Product Demand[J].Marketing Science,2000,

19(4):81-89.

[3] 徐从才,丁宁.服务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与绩效――基于大型大卖场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8):77-86.

[4] Bloom,Paul N.,and Perry,Vanessa. G.,Retailer power and supplier welfare:The Case of Wal-Mart[J].Journal of Retailing,2001,77(2):379-396.

[5] Rao,A. and H. Mahi,The Price of Launching a New Product:Empirical Evidence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Slotting Allowances[J].Marketing Science,2003,

篇6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02-02

2007年新疆棉花总产高达270万吨,超过全国棉花总产750万吨的三分之一;而世界棉花产量减产至2 610万吨,这使得新疆棉花超过了世界产量的十分之一。毋庸置疑,新疆棉花生产关系着中国棉花的安全。

一、棉花产业链的内涵与结构

产业链即是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以若干个企业为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态系统。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棉花产业链是与棉花生产密切相关的所有相关产业的集合,它反映了棉花生产部门与外部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按时间和技术经济顺序,棉花产业链为:良种繁育部门棉花生产棉花加工流通棉纺织厂(纺纱、织布、染色)服装制造服装批发和零售服装消费[2],棉籽棉油精细化工,棉籽棉粕精饲料加工等三大产业链,为了简化研究,将链最长的那条产业链定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棉花产业深度与棉花产业链长度成正比,延长产业链代表棉花产品的深度开发,附加价值增加。棉花产业链的宽度即指在对棉花的综合利用:皮棉经过加工后产生的棉籽可以用来榨油和精细加工;棉籽壳可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原料;棉籽饼(粕)可用作养殖业的重要蛋白质饲料资源。棉花产业链的厚度即棉花产业链的规模,原则上来说产业链存在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作用。

二、棉花产业链的增值效应

1.增加棉花产业产品附加值。棉花作为产业链最长的大田类经济作物,其产业链上的增值非常明显。随着棉花产业链长度的延伸,籽棉逐步转化为皮棉、棉纱、坯布、色布直至服装,棉花就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生产出附加值越来越高的加工产品,从而提升棉花的产品附加价值,增强棉花产业的竞争力。经专家测算,棉花加工成棉纱可增值50%~300%,棉纱织成坯布又可增值30%~100%,印染加工制成成衣、生活家用品还能再增值100%~300%,再进入流通领域销售,还可增值30%~100%[3]。

2.带动棉花相关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棉花产业链中某些环节的加强可以带动与其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1]。延伸棉花产业链,可促进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棉纺成套技术与装备进步, 并可带动棉花加工厂、巾被厂、印染厂、浆纱厂及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大增强了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对稳定社会治安,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3.改变棉农的弱势地位,利于棉农增收。棉花产业链的完善有利于保护棉农的生产积极性,稳定棉农的收益预期,保护棉花产业的长期生产力。当农民并不局限于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而是可以进入到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这种在双赢模式下形成农户与企业间稳定的购销关系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稳定途径。

三、新疆棉花产业链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目前,棉花已成为新疆最大宗的经济作物,新疆虽然在棉花生产上兼具生产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是中国的重点棉花产业基地,但其产业链尚不完善,运行效率一直很低,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演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1.新疆棉花产业链过短,原棉初级产品过重、纺织业过轻,缺少龙头企业牵动,这直接影响到棉花产业吸纳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削弱了新疆棉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使棉花生产经营者陷于被动境地。而且由于产业链太短,造成了大量的附加值流失,棉农辛苦大半年种出的棉花送到轧花厂,经过粗略加工,就直接卖到内地,而把棉花纺成纱、织成布、做出成衣的内地企业却一层层吃尽了棉花的利润,可见新疆只是具有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将其转换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此外,新疆棉纺企业的产品除棉纱外,棉布、印染和成衣比重很小,服装几乎是空白,大多数棉纺企业产业延伸度很低,只限于纺纱,自办或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轧花厂寥寥无几,能完成纺纱、织布再到成衣的企业更是少见,这不仅很容易造成棉纺企业在棉花紧俏时收购不到足够的原料,而且容易造成与市场需求的脱节、生产出过时的纱布,形成库存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2.新疆是产棉大区,但并不是纺织强区,棉花产业链条中的种植与棉纺两个环节多年以来一直被割裂。链上生产、加工、纺织、销售各环节互不衔接,缺乏产业联动功能,一方面容易造成信息的流失、失真,另一方面造成交易费用较高。因为信息是从产业链的下游逆向传递的,即在获得有价值的市场需求信息如对原棉品质的要求,棉花数量的需求后,反向对棉花产业链的各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产业链的各参与者根据市场的原则加以有目的的分工和协作,用尽量少的投入尽快供应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当链环发生断裂或衔接不通畅时,就极易造成信息的误传、滞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而在交易费用方面,因为棉花生产具有分散性和小规模,使得各环节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价格协商等联结方面容易各自为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造成交易费用居高不下,损害了产业链的整体运行效率。

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新疆棉农数量多,规模小,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新疆现有上千家棉花加工企业,多存在规模小、设备差的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新疆棉花加工量和产能比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每年的棉花收购季节,大量的轧花厂开始抢占棉花资源,造成棉花加工行业的恶性竞争,既浪费棉花资源又降低了棉花质量。

四、棉花产业链的拓展优化

新疆原棉质量好,高等级品率高,但产业链短,各环节之间联结不完善,这就使得整合棉花产业,延长产业链成为做大做强新疆棉花产业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优化棉花产业链,培养有竞争力的棉花产业链,才能充分发挥棉花产业链的优势,规避和减少不利因素,从而发展壮大新疆棉花产业,促进新疆经济的腾飞。

1.优化棉花产业链即是要全方位拓展棉花产业链。一是要延伸棉花产业链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棉花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加深对棉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实现价值增殖,关键是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新疆棉花产业链过短,棉花的附加值太低。只有延伸棉花产业链条,才能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结构,增强棉花的产业竞争力,增加棉农收入,从而有利于减缓农业的弱质性,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二是拓展棉花产业链的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如棉籽炼油―饲料蛋白―食用蛋白、棉短绒―棉浆粕―长短丝品、棉籽――醋酸棉酚等产业支链的形成,随着产业链宽度的拓展,棉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棉花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棉花产业链的整体管理,强化整链运作意识[1]。当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这种产业链的乘数效应造成产业链的各环节在相互协调和合作的价值创造过程中,不仅使产业链整体生产效率大于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而且使产业链整体交易成本小于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专门的棉花产业链组织机构通过协调链上各行为主体的协作行为,强调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链的整体利益大于各个参与主体的局部利益,使上下游各环节利益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紧密联结起来,根据市场需求指导棉花产业链的整体运作,可节省各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中间费用,有利于提升整条产业链的综合盈利能力。

3.加强棉花产业链的信息管理。服装销售商作为产业链的下游,从消费者那里获得第一手的最新的需求信息并加以总结,后向反馈给邻环:服装厂,向其发出订单信息,服装厂再向上游的棉纺厂发送棉布的订购信息,棉纺厂根据所要生产的棉布类型向农场或植棉基地发出原棉品质、数量等需求信息,棉农再向种子公司发出所需棉种的信息,这样信息就通过产业链逆向到达链的上游,整链的参与主体就完全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各自的生产,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3]。

4.推动棉农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1]。长期以来,棉花被棉花加工企业或棉纺厂一次性买断,棉农无法参与到产业链的下游,因而无法从棉花深加工和贸易等附加值大的环节分享利润,这成为阻碍棉农增收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打击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通过不断推进组织创新,对棉农开放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采取订单收购、让利、返利等利益联结方式,让棉农同其前向链环紧密联结起来,真正进入到市场中。

总之,在新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棉基地为依托,构建棉花品种育繁、种植生产、收购加工、棉纺、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并积极拓展优化棉花产业链,促进新疆棉花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单纯的原棉生产向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

参考文献:

篇7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基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良好机遇和多元挑战。随着产业链的国际梯度转移及扩散,东北地区应及时对现有产业进行整合,构建并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以提升比较优势,优化规模效益,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经济模式。

一、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概述

(一)产业链的含义及特征

产业链是指各产业部门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

产业链由各产业部门的若干企业依据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组成。处于同一条产业链的企业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和价值交换关系,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输送产品和劳务,而下游企业则向上游企业反馈资金和信息。

不同产业链之间可因价值交换而产生交叉和融合,形成产业集群,并产生集群效应,使集群内各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形成区域经济特有的竞争优势。

(二)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类型

东北地区现有的特色产业链多与其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有关,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重化工业产业链、种植业产业链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以医药、新型材料为代表的多条新兴产业链。

1、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体系,包含多条产业链。这些产业链以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中心城市为依托,连结整个东北地区并辐射全国,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是最具东北地区特色的产业链。以汽车模具产业链为例,依托长春的一汽集团、长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东北地区2013年汽车模具产业链具备年产800辆铁路动车组和800辆城市轨道客车的产能,直接生产能力为20亿元/年,并带动产品附加值近百亿元。长春已成为世界级轨道客车制造中心。

2、特色重化工业产业链。东北地区的多条重化工业产业链正在从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式的做精与做强努力,不仅重视规模,而且重视质量和效益;不仅发展传统重化工产品,而且开发新品种,开拓新市场。以建材产业链为例,依托亚泰集团、鞍钢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东北地区在钢材、水泥构件、混凝土等传统建材领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又将产业链延伸至地铁管片、PC构件等新型建材领域。2013年,仅亚泰集团的水泥生产能力就达到3105万吨,到2015年,公司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能力预计超过3000万立方米/年,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

3、特色种植业产业链。东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地,其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产量丰硕,品质上乘,目前已形成了以盘锦、本溪、延边、东宁等主要产区为联结点的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多条特色种植业产业链,为金龙鱼、福临门等多个国内知名粮油品牌提供优质原料,并发展了配套的深加工企业,开发出香雪、银珠、李大伯、辽河等自主品牌。

4、特色医药产业链。东北地区是我国重点的中药、抗生素生产基地,以哈尔滨、通化、沈阳、大连等医药产业领先的城市为龙头,已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高度融合的新兴特色医药产业链。从2010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产销国,2012年,东北地区的哈药集团、修正药业、东北制药三家颇具代表性的地方企业的销售额占国内制药业销售总额的33.7%,体现出强劲的区位优势。

二、构建和完善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而颇具区域竞争力,然而在其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一)产业集中度较低,“聚而不集”的问题比较突出

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多为国企,在产业发展上还禀从机械性的板块结构,“聚而不集”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产业链国际梯度转移的今天,主要产业的竞争已进入少数寡头称雄的时代。相比之下,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集中度显得偏低,具有寡头地位的大企业数量较少。

(二)产业链脱节,产业结构发育不全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应在每个环节上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企业,但东北地区的诸多特色产业链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脱节的现象,导致产业结构发育不全。以中成药产业链为例,一条完整的中成药产业链应具备药材的种植和采集、药材的初加工、饮片和中成药的生产、成品药的包装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但在东北地区特色医药产业链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成品药的包装等环节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原材料都要从江浙一带采购,给企业的质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产业链中各企业间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不够完善

从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区域合作来看,产业链上的大多数企业分散独立,组织程度较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协作,整体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链配套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依靠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企业间真正的产业关联还没有形成,大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原料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使得东北地区诸多特色产业链应有的集聚效应不能得到实现。

三、发展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战略措施

基于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在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遵循产业链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一系列产业链整合策略,通过产业链均衡发展,延伸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一)增强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凝聚力

位于同一产业链上或不同产业链间的各企业应采取战略联盟、资产重组、委托加工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及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行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凝聚资金、人才和技术成果,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群

在增强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凝聚力的基础上,从位于产业链起点的基础行业入手,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技术保障和整体水平,并大力扶植位于产业链终端的附加行业,努力培育附加行业的生产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轴心的产业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引导,政府扶持,促进特色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政府通过相关的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土地使用、技术入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人力物力投入,选择创新前景好的技术项目和市场份额大的优势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尝试组建由政府主导、由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加的专业化产业投资公司,解决资本瓶颈,鼓励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联合体,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构建并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起飞的动力。

总之,东北地区特色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能带动产业集群化和产业大通道的发展,并促进城市新型化,提升生活质量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杨公仆 产业经济教程[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进入新世纪之后,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在持续升级的价格战中,品牌机几乎当成了白菜卖,DIY市场受到致命性的挤压,风光难再,日渐萎缩。然而,DIY是不会消亡的,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消费者既看重品牌,更注重高性价比,就看芯片厂商能否拿出创新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必须看到,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DIY相比,正在到来的DIY2.0时代,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说,性价比是DIY1.0时代的重要特征,那么,DIY2.0时代的核心理念则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让用户充分享受高端应用和未来应用的视觉体验。具体说,DIY2.0不再简单的满足攒机,而是肩负起一机多能的重任,在网络内容、高清视频、3D游戏等多媒体综合应用上实现新突破。

2011年1月,AMD正式了全球首款加速处理器APU(CPU+GPU),这是处理器领域自X86架构问世40年以来最伟大的进步,它不仅为Pc行业开启全新的发展方向,也为DIY市场急需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

革命有望成功,AMD必当努力。在DIY2.0时代到来之际,AMD抢抓了先机,但是,能否携APU重振雄风,则取决于三大要素:

其一、保持高性价比的绝对优势。APU虽然不是简单的满足攒机,但高性价比依然是赢得中国用户的制胜法宝,这也是AMD对抗英特尔的先天性优势。进入DIY2.0时代,AMD必须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好在收购ATI之后,AMD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具备CPU与GPU技术的公司,这就确保TAMD在成本控制、资源利用等方面独胜一筹,也为开发高性比创新产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篇9

一、景德镇茶叶产业链优化意义

产业链是指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个含义:一是产业链是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四是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上,茶叶产业链单个环节的获利空间不断缩小。鉴于此,运用茶叶产业链管理理论对茶产业的产业链进行优化来提升瓷都茶产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茶叶产业链集成化的管理可以提高整个链条的竞争力,使整个链条的收益大于各个环节受益的总和。通过茶叶产业链管理的导入,实现茶叶产业资金物质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推动景德镇茶叶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广大茶农分散经营方式与多变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分担茶农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使茶叶生产经营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延长茶叶产业链的长度和拓宽产业链的宽度,提高整个茶叶产业各环节的经济效益和获利空间。

二、景德镇茶叶产业链的现状及分析

由于技术及人才等现实条件等影响,景德镇的茶叶产业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个茶叶产业链缺乏有效的整合和优化。茶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比较低,还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茶叶经营体制是以农户生产方式为主;大型的生产加工企业很少,这种模式的生产方式下就决定了景德镇市茶叶的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专业人才缺乏和科研开发能力弱;实施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难度大;自我发展缺乏资金和实力,无法抵御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茶叶的附加值不高。目前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生产链严重脱节,实行的是分散的管理经营体制,缺少能够统揽全局的管理机制。现有的产业链条不能形成团体优势,容易造成生产上的脱节。

(1)景德镇茶叶产业链的价值链分析。茶叶流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茶农、加工企业以及批发或零售企业,其分别代表了茶叶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茶叶的三个环节构成了茶叶的价值。根据价值链各环节处于产业链中不同的地位,其增值能力也有很大的区别。茶农,即茶叶的种植者在产业链的收益是最低的,而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收益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景德镇茶叶具有典型的产地特征,茶叶的种植产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等,这些因素是人很难以控制的;其次是景德镇市经济比较落后,龙头企业很少这就造成了生产商在产业链当中处于垄断地位,与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茶叶上游环节供应者较多,而且可以向对个下游环节的提供茶叶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环节可以控制特殊农产品的生产,使得其在茶叶产业链中占绝对的优势。

(2)景德镇茶叶产业链信息链管理现状分析。景德镇产业链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很大障碍或者说产业链之间共享信息的程度不高。例如茶农与初级加工者之间或者是初级加工者和下游客户之间主要是通过市场关系进行联系,很少有合作的情况出现。由于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所拥有的信息存在很大缺陷。各个主体之间为了不让竞争对手了解到自己更多的信息,把自己的有关的信息屏蔽起来,这就很难使产业链之间的信息实现共享。

(3)景德镇茶叶产业链的物流链分析。目前,景德镇市茶叶产业链的物流环节主要是产业链内部的成员来完成,很少企业将运输外包给其他物流公司。茶叶加工企业在采购时多数都有自己的车辆,很少的情况才会采用对方的物流进行采购。因景德镇茶叶生产者之间比较松散,种植基地小而分散,稳定性比较差,他们需要从规模较少、分散的茶农手中收购其茶叶原料。加上在茶叶鲜叶采摘季节还会有外地茶叶加工企业来收购茶叶鲜叶,为了保证按质保量地完成茶叶原料的采购,茶叶加工企业必须动用自己的车队而很少使用对方物流。

(4)景德镇市茶叶产业链组织链管理分析。在景德镇茶叶产业链当中,上游的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之间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联系在一起的。相比较而言,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联系的较少。茶农与生产者双方主要签订的是短期买卖合同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景德镇茶叶加工企业与下游的客户关系与上游的茶农的关系相同之处即是他们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联系的。由于下游客户的范围比茶农更泛,导致下游客户与茶叶加工企业的联系更加的松散。在景德镇茶叶加工企业与下游的客户之间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都是在市场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下游客户和茶叶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很不稳定,即使交易大部分也是在市场上随机完成的,只有很少部分通过签订长期合同来维持双方之间的合作。

三、景德镇茶叶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信息闭塞,难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景德镇茶叶产业信息闭塞,茶叶市场信息的收集、传递速度比较滞后,难以及时地了解国内市场上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当不能及时应对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时,就只能机械式的来适应市场。只有将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企业),才能使他们能够对信息及时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竞争策略。加之由于信息的收集工作比较困难这样很难预测出未来的市场的需求,从而丧失一些重要的商业机会。

(2)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使物流成本上升。景德镇很多茶农甚至加工企业都简单地认为运输费用就是物流成本。景德镇茶产业对茶叶物流投入不够重视,仅仅是一些物流装备上的投入,很少在物流过程中通过资金投入和购买设备建厂房来进行生产加工,没能形成增值。景德镇物流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很难满足茶叶物流应有的要求,导致茶叶在物流环节上损耗很大。那些茶农、茶叶加工者等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信息、收集和传送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较高。这些都是在增加茶叶的物流成本。

四、景德镇茶叶产业链的优化措施

(一)提升景德镇茶叶产业链各环节在价值链中的增值能力

(1)提升茶叶种植环节的价值。茶叶的种植是保障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所以在种植环节:1)研发茶叶种植技术。将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应用到产业的种植上,充分提高茶叶的内在品质。2)注重茶叶鲜叶的内在质量。实施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强鲜叶产品的质量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景德镇茶叶的高质量,为提高市场知名度,为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奠定基础。3)优化茶叶种植品种,加大优质品种的种植比例。

(2)提升茶产品研发和营销力度增加茶产品价值。景德镇茶叶质量上乘,但由于知名度低,其市场价格偏低。所以应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打造高端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充分运用多种媒介扩大其知名度,如瓷博会,互联网等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丰富茶叶功能,为产品创造更多的经济附加值。

(二)建立现代信息系统,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反应能力

景德镇信息闭塞,难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很难对市场做出及时反应。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建立各个地区市场信息联网现代系统,其次企业应投入人力和物力构建网络、数据库和服务等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内外联动是企业及时有效地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形容产品生产过程中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从上游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4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超纯硅材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等多个产业环节组成。通过产业链中的各企业紧密合作和系统协同,实现企业以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从而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是处于产业链中比较核心的位置,与上下游各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本文将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光伏产业链进行了量化分析,目的在于解决光伏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如何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即两条曲线越相似,其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

(1)在用灰色关联分析时,需要先引入一个参考序列X0(母序列),求出各对象Xi(子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2)计算关联系数:设母序列和子序列分别为X0(t)={X0(1),X0(2),……,X0(n)}和Xi(t)={Xi(1),Xi(2),……,Xi(n)},(i=1,2,…,m),则称:

ξi(k)= (1)

为序列X0(t)与Xi(t)在时刻k的关联系数(第i个待评价对象第k个指标的关联系数)

式中,|X0(k)-Xi(k)|=Δi(k)称为时刻k点X0(k)与Xi(k)的绝差;|X0(k)-Xi(k)|=Δmin称为最小绝对差;|X0(k)-Xi(k)|=Δmax称为最大绝对差;ρ∈[0,1]称为分辨系数,一般取ρ=0.5。应该注意,对原始数据计算关联系数时,要做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本文利用改进归一化法做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

(3)计算关联度

ri=

三、光伏产业链中相关产业灰色关联模型应用

由于收集到的数据有有限,所以选取2006-2007年的光伏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为:多晶硅产业、硅碇产业、太阳能电池产业、光伏工程、光伏应用产品、设备制造业,而基准序列是光伏总销售额和中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说明:以2006年为基准)

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出影响光伏产业销售额和装机容量的各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别求出的比较数列Xik对参考数列X0k、X′0k的关联系数,列成矩阵

由此矩阵可以得出一灰色关联序,单就光伏总计销售额而言,对相关产业各指标关联序为:z2>z3>z4>z5=z6>z1;针对中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而言,对相关产业各指标的关联序为: z4>z2>z3>z5=z6>z1;综合这两方面,取权重各为0.5,即ri=1/2(ri1+ri2),得到总体序为r=[0.6667,0.9725,0.9420,0.9726,0.7802,0.7802]。因此总体序为:z4>z2>z3>z5=z6>z8。

四、应用结果分析

通过对光伏产业链关联度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光伏产业与产业链中相关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是:光伏工程、硅碇/硅片、太阳电池/组件,说明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明显;而与光伏应用产品、设备制造业、多晶硅材料产业关联度较小,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不大。

我国硅碇/硅片的制造技术比较成熟,是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因组件封装是技术含量低、投资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组件封装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其三个产业对光伏产业总销售额带动明显。

我国多晶硅材料产业发展处于初创期,多晶硅提纯技术很低。同时国际多晶硅价格的压力,使得多晶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我国光伏设备制造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部分关键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从而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上述模型应用分析可以看出,要保证光伏的快速稳定发展,光伏工程、硅碇/硅片、太阳电池/组件产业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稳定上游产业原材料供给

国际市场多晶硅材料严重短缺,因此受材料供应不足和材料涨价影响,使得下游部分硅碇/硅片企业开工不足。为了保证下游的原材料的供给,对上游多晶硅产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

2.加大产业管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大型企业

对太阳能光伏企业,特别是多晶硅制备企业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制定进入门槛。引导企业的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和完善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

3.培育国内市场,支撑光伏工程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并网应用是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建立一批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和光伏工程,拉动国内市场,并且可以在一些发达试点城市允许接受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资金、税收、电价等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参考文献:

[1]王余,蒋志明.化工主导产业链高级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1).

篇11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 组织形式 交易成本 纵向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姜昭、王凯,2006)。而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凯、韩纪琴,2002)。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缺点困扰着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在农业产业领域,通过选择具有一定纵向一体化力量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并实行农业产业链管理,能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提高产业链条整体运行效率,使企业、农户以及其它相关经济实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现多赢的局面。因此,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于经济组织形式影响因素的理论考察

自科斯的《企业本质》与《社会成本问题》两篇文章问世以来,经济学家们便开始使用交易成本这一分析工具来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科斯认为通过建立一个组织来指挥资源分配,能节省某些交易成本(Coase,1937)。威廉姆森则把企业组织视为一种治理结构,认为不同的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以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而不同的交易在特征上的差异就决定了经济组织形态的多样性(Williamson,1996,2002)。对于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他主要是从人的因素(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与特定交易相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以及市场环境因素(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三个方面来分析。此外,交易成本也与产权制度、资产物品特征、品牌的专用性投资有关。同时通过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可以减轻敲竹杠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上述因素在决定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罗必良(1999,2004)也认为经济组织多样性是由市场竞争程度、组织内部的组织体制和交易规模、物品特性、资产专用性程度、生产的可控程度、规制结构以及政府行为等因素共同决定。周立群、曹利群(2001)则强调了信誉与合作、专用性投资与组织调整、政府的互补性制度安排对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

农业产业链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组织,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领域以及链条上的多个经济实体。而不同农产品链在产品特性、资源禀赋、资产特征、外部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链条上各个环节的联结也是松紧不一、形式各异,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关系与方式来看,主要有四种典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合同式组织形式、合作式组织形式、企业式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式组织形式(姜昭、王凯,2006)。综合前文的论述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知识对可能影响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因素进行理论归纳,可得如图1所示的影响因素鱼刺图。

如图1所示,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上半部分“鱼刺”代表内部制约因素,下半部分“鱼刺”代表外部影响因素。下文将结合前面提到的四种典型农业产业链组织,对以上各条“鱼刺”所代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 农业产业链内部制约因素

其中资源禀赋、资产专用性、产权安排、农产品特性为有形资源因素;核心技术、产品品牌及商誉、组织管理与计量能力,信息与机会主义行为为无形资源因素。

资源禀赋:各种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以一定的农业资源为基础的,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输入,保证组织的稳定运行。由于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活动,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就决定了农业产业链进行经济再生产的具体组织形式。

资产专用性:如果专用性投资越大,则交易过早的中止将给投资方带来的损失将越大。在农业产业链条上,交易各方的专用性资产投入越多则沉没成本也越高,交易也越趋向于稳定,产业链条各环节联接也就越紧密。因此专用性资产投入状况会影响链条上各环节的联结紧密程度,从而影响到产业链的组织的选择。通常,专用性资产越多、专用性越强,各方的利益联系越紧,就需要采用联结较为紧密的组织形式。反之,资产专用性投资很少、利益联系不太紧密,各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都较大,则适于采用较为松散的组织形式,如合同式组织形式。

产权安排:产权界定不清将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相关资产的产权界定状况也会影响与之相匹配的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在其它的组织形式中也都要求交易各方在交易之前,相关资产的产权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界定,这样能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农产品特性:农业产业链条的运行须以农业产出为前提和保证,而不同农产品在生长条件、成长周期、保存、加工、相关替代品多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于谷物、棉花等生长周期较长、涉及规模较大、加工复杂的农业品,相应地需要有具备一定规模、链条较长较粗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与之相匹配,如合作社组织形式。而对于瓜果、水产品等生产周期较短,受气候、土壤肥力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加工简单、又不易储藏的农产品,可以采取较为短小、规模较小、反应敏捷的组织形式,如企业式组织形式。

核心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果非专利化的专用性核心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则企业与农户双方都面临着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这时选取合适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进行农业产业链管理,则各方都能受益。通常对于那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如蚕桑丝绸行业,从蚕蛹到最后的布匹衣物的生产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予以支撑,而对于产业链条上的农户等经济主体也常常需要技术指导,就决定了要采取有较大合作经济成分的产业链组织形式。

信息与机会主义行为:不同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在信息传递与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的功效也不尽相同,所以信息传递效率以及交易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就决定了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一般而言,越是松散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信息沟通效率就越差,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交易费用也就越高。

如前所述,交易成本不仅与资产物品的特征有关,而且与无形品牌的专用投资也有关。而不同的交易特征,要求与不同的组织形式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产品品牌及商誉也会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组织内部管理组织能力、对组织成员努力的考核和报酬的计量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组织的绩效,因此也影响着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例如,企业式和股份合作式组织形式,通常需要有较好的农产品品牌、商誉和较强的现代化管理组织能力与之相匹配,同时对于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要求也很高,通常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结构体系。通常农产品品牌、商誉以及组织管理与计量能力是在具体的组织已经形成之后才逐渐形成,而且在组织的运行过程当中又反过来影响组织形式的完善与变更,并影响产业链组织的运行效率。

(二) 农业产业链外部影响因素

其中交易频率、政府行为、产业科技、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为产业(经营)环境因素;法律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政治与人文因素为宏观环境因素。

交易频率:威廉姆森认为一种组织形式(治理结构)的确立和运转都是有成本的,而交易频率高的交易更容易抵消治理结构的运行成本。由于不同农产品在生长周期、加工工艺、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使得其交易频率存在差别,因此要采取的产业链组织形式也不同。对于经常发生的交易,需要采取较为紧密的组织形式。

政府行为:政府在维护经济主体有序运行和公平竞争,保障资源配置的有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民作为数量最大、分布面最广的社会群体,是政府保护的重点对象。政府对于产业的干预、支持政策都会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多数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实行农业产业链管理时都需要有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组织与协调,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与鼓励。而且一些农业产业链组织本身也都有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其决策与行为更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组织的行为方式,从而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产生直接的影响。

产业科技:与具体农产品链条内部的核心技术不同,产业科技指整个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对整个产业的竞争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产业科技决定了具体农产品链的成本结构与最小经济规模,从而会影响到具体产业链的组织形式。

市场结构与规模:市场结构与规模会直接决定着组织形式的选取。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场集中程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如果某种农产品市场的集中度与进入壁垒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又较小,那么相关农产品链的竞争程度也就越大,对于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择也就越苛刻。同时,市场规模较大,相应的产业链组织也可以选择较大规模、联结较为紧密产业链组织形式,如合作社组织形式、股份合作社形式等。

另外,不同地区的具体农产品链条在宏观上都处于一定的经济、法律制度、政治与人文等宏观环境之中,其具体的产业链组织形式、行为方式等也必然都会受到整个地区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状况较为发达,政治、制度环境较为宽松的地区,其产业链组织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风俗、习惯、信仰、文化背景、对于农产品的偏好等方面也都存在区别,因此,不同地区在采取农业产业链管理,选取具体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的时候就要因地制宜,适合不同地域的具体要求。

结论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之所以存在多种组织形式,是因为同时受到了产业链条自身内部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在这些因素中,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资产专用性、产权安排、农产品自身特性、信息沟通及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频率、政府行为、市场结构与规模,由于它们各自均需要有具体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与之相匹配,会从不同方面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因此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具体农产品链条的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则要受到链条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多样性的存在也表明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优组织形态。不论由哪一种组织形式安排来治理产业链条上的交易,只要交易各方都能从交易中得利,就都有激励通过谈判与签约确定这一组织形式实现利益。而不同组织形式的选择对于利益获得的贡献程度也大有不同。因此,在我国具体农产品链条的管理实践中,对于具体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的选取必须谨慎。

参考文献:

1.姜昭,王凯.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主要利益联结机制的优缺点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2.罗必良.农业性质、制度含义及其经济组织形式[J].中国农村观察,1999(5)

篇12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300-03

0 引言

发展经济的困难有很多,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它,想要提高经济发展要从质上去改善,而不能一味的追求量的提高忽略的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个思想在目前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因此,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质”的追求并不会轻易的放弃。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对于如何建立完备的一个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机制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低碳经济的含义

“低碳经济”的含义很复杂,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更新、政策扶持等手段,尽可能的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尽可能的减少,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阶段。这种经济发展阶段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它在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低碳经济是当前社会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不可避免,能源的污染问题成为了经济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低碳”模式被提了出来并受到广泛的认可,与之相匹配的低碳经济模式自然也就成了为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1.2 低碳经济并不是重视一个发展经济的点而是注重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低碳经济需要从商品的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都要注意CO2的排放量问题,从而实现产业的整体低碳化。

2 “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法律价值审视

低碳经济在近几年所受到的关注度逐渐增加,这也体现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在当前社会日益成熟并受到广泛的认可。但低碳经济在近几年的发展非常缓慢,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多种,其一为改革所造成的成本非常高昂,这也难免会使得人们对此产生怀疑。其二是各国的“软法”条约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承诺并未很明显的带动国内的经济转型,这也使得人们的积极性不高。其三是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并未建立健全,且执行的效果不明显。

从法律价值上来看,人权高于财产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人为本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人权意识以及社会意义较强。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当成为我们努力追求发展的目标。为了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应为其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从微观角度关注和管理低碳经济在产业链的进行,从宏观角度推行一些政策等外部性因素对低碳经济进行积极地引导,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低碳经济的理念能够落实并得到长远发展。

3 从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开始,构筑低碳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转变的核心在于产业链的改变。所以,构筑产业型主要环节上的法律保障措施,从微观角度审视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对于低碳经济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3.1 能源法规调整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的根本在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低碳本身就是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给环境造成破坏。为改变这种形式,我们迫切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大的改观。我国颁布的两部法律《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调整,为低碳经济的推进产生了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将低碳能源的结构调整作为主导思想,从法律角度上对低碳能源作一个倾向,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同时,改进“软性”规定存在的现象。并且,在法律责任方面也需要该法律作出完善,将责任主体扩大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体。

篇13

价值链、“共生型”价值链和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组织价值链管理(Value Chain Management,VCM)理论,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通过相互联系构成的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被称之为价值链。任何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Carliss Y.Baldwin,Kim B.Clark,2001)。

“共生型”价值链管理是基于产业链的行业整体价值链管理,在不忽视组织内部价值活动的同时,强调从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到最终消费的价值创造、价值协调、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等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产业价值链,它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决定了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蕴藏了创造价值组织及结构形式。“共生型”价值链的形成能有效地整合整个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实现,反映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过程(王宇露等,2008)。因此,“共生型”价值链是指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的经营主体内部和上下游经营主体之间为生产共同的最终产品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经营过程,它是链上主体(或组织)对供应链上相关产业层次间的价值创造、价值协调、价值增值及价值分配等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公共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以发展公共服务业为重点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公共产品供给成为适应全面转型时期客观要求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在公共产品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公共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对称,公共投资价值和效率降低,公共产品供给应该逐渐从“数量型”供给向“价值型”供给转变。

一方面,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规划设计、建设生产与运营服务不仅仅只满足于公共产品供给及其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更要追求公共产品供给及最终产品价值的增加与实现。价值链上主体组织以公共产品供给供应链各个环节价值协调、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实现为目的的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管理,成为一种适应公共产品建设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在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也存在着价值链上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如何使价值链上的不同主体单元协同生产,以发挥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的共生效应是链上主体组织实施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管理主体产生了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管理模型,协同管理是“共生型”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通过整合公共产品建设前、中、后过程中各种中间需求,把公共产品供给建设前规划设计体系、建设中生产建设体系、建设后运营与服务体系、最终农民使用和消费纳入一条合理的价值链体系中,以寻求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的一体化或协同效应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渠道和方式。因此,公共产品“共生型”供给价值链是基于公共产品供给链上各主体的长期协作与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社会价值增值实现为目标,通过以某一核心组织为主导,组织各共生单元主体组织经营实现价值创造,建立链上各单元主体“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价值分享机制的公共产品供给组织与管理体系(见图1)。

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管理协同的基本内容

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管理是建立在公共产品产业链基础上的主体组织对价值链上各环节进行分析、协调与要素整合运行,是对公共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管理。其协同管理的基本内容在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