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起源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29 17:51: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科学的起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科学的起源

篇1

张雪门,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幼儿的教育思想,他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张雪门以“直接经验论”为基础,建构了幼稚园课程的基本结构,这不仅为当时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也为我国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幼稚园课程的界定及其组织

幼稚园课程是什么?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做而又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①张雪门关在定义中,规定了幼稚园课程的对象、内容,并且指出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幼稚园课程的内容应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活动的主动性。

关于如何组织幼稚园课程,张雪门认为,“一方须顾到社会意义的重要,他方面须能满足个体发达期中的要求。”②他认为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也应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在选择幼稚园课程内容时要遵循社会需要和儿童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去,也就是说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以幼儿本位为基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他主张按课程标准来确定幼儿的活动内容。课程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发生联系,主要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能力,同时也要给幼儿自由发展与创造的机会。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方式,不断的进行发展与改变。关于行为课程的定义,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③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④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是为幼儿所设计和准备的,幼稚园教材是在幼稚园的时候幼儿生活的经验。其唯一的目的,为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儿童健康活泼的发展。张雪门指出幼稚园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和直接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幼稚园课程的特点,张雪门构建了幼稚园课程结构和相应的教育目标。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游戏、自然、社会、工作与美术、故事和歌谣(言语与文学)、音乐、常识等方面组成,而每一方面又由不同的具体的内容组成。其最主要的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

张雪门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组织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级学校的课程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其特点有三:“第一,幼稚生对于自然和人事界没有分明的界限,他看宇宙间一切的一切,都是整个儿的;第二,在幼稚生的时期中.满足个体的需要.实甚于社会的希求;第三,幼稚园的课程,须根据于儿童自己直接的经验。”⑤

张雪门指出,行为课程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重视“做”即行动的价值,提倡“做学教”相结合。认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⑥张雪门引进了美国的设计教学法,并进行改进,将设计教学法运用到幼稚园课程的设计之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根据设计精选有助儿童发展的自然而良好的行为,并进行指导;在进行中必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行为课程教学法采取单元教学,即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

二、现代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现状

课程体现了幼儿教育目的要求,它在培养目标和幼儿个体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我国的幼儿课程起大致可分为模仿阶段――由照搬日本到学习欧美和探索阶段――由模仿学习到探索实践两个阶段。在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我国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不断的改进幼儿园课程实施标准。

现如今由于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国家对幼儿园课程进行了新的规定,而且各个幼儿园也在不断的开发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发展适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课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幼儿自身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农村幼儿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先进的课程理念,教师无法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本园之中;大班额幼儿教育之下,幼儿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幼儿,教师力不从心;保教分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不协调;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园是以主题活动为主,并开设了一些个性化的课程,这些课程多数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并确定相应的教材后,教师自行设计课程目标、内容等。这些课程不会在课程表中体现出来,大多在幼儿离园后开设,相当于兴趣班。这类课程是幼儿自选,无固定教材,完全由教师自己根据所教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课程目标、内容、进度等。

三、张雪门幼儿园课程思想对现代课程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幼儿教育得到了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难以在实际的幼儿园活动中实施。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理论,特别是他的行为课程思想简单易懂、具体形象,多数幼儿教师很容易接受的,并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

张雪门认为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将教育生活化和生活教育化,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重视幼儿直接经验的作用。

幼儿园的课程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不能脱离儿童整体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经验。但是教育生活化要求幼儿教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之中,从而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既要将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又要有将生活作为课程的目的。从幼儿的直接经验中发掘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行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中心

张雪门在以行动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主张让儿童自己做、自己想、自己去发现世界,把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儿童学习活动中自然地“教”,即“做上教”,从而把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统一在“做”上,突出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直接经验。⑦

张雪门的幼儿园课程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的行动为中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幼儿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学,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尊重幼儿自身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辩证的把握幼儿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自身的需要及兴趣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而丰富幼儿自身的经验。

(三)幼儿园课程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

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中指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又要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将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在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既要打破“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也要打破“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要兼顾社会需要和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既要充分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幼儿发展的能力,个体发展的需要等,也要充分的掌握现在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等。把儿童置于现时的生活环境中充分发展,既全面反映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对未来社会成员启蒙的需要,又充分科学地反映儿童发展的需要,并把两者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既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又能体儿童个人价值的目标体系。

注释:

①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240.

②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③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④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4页.

⑤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324.

⑥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1338.

⑦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78.

参考文献:

[1]张雪门著.幼稚园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四章.

[2]张雪门著.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M].台湾书店1966年版,第1页.

[3]何晓夏主编.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

[4]易慧清著.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

[5]戴自俺主编.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6]周玉衡,范庆喜主编.学前教育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9.

[7]吕智红.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8(2).

[8]李江美,陈燕.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早期教育,2002(8).

[9]李江美.张雪门行为课程的研究与完善[J].学前课程研究,2007(6).

篇2

随着观测和探测能力的进步,在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宇宙的进程中,新的天文发现有着井喷般的趋势,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类星体、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宇宙伽马射线暴、引力波、引力透镜、太阳系外行星等的发现,有力地刺激并推动了天文学自身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目前天文学的重大问题可以被概括为“一黑、两暗、三起源”,也就是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和天体以及生命的起源,其中“一黑和两暗”构成了宇宙的“骨架”,而“三起源”则构成了宇宙的“血肉”。同时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也是基础物理学的重大研究问题,而“地外生命”的探索则涉及了包括化学、生命科学和哲学在内的多个学科。因此天文学再度成为新现象、新思想和新概念的源泉。

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曾经世界领先,但是中国天文学对于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却贡献甚微。同样,中国古代的技术和生产力曾经世界领先,比如直到时期,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GDP还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贡献却非常之少。一个几乎人所共知、但最令人不愿接受的事实,就是几乎从中学到研究生的所有理工科教科书的知识都来自于西方。因此从至今,中国一直是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消费”国,而不是“贡献”国。

篇3

1859年,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化学起源论。化学起源论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再由有机物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一步步演变出原始的生命体。但这只是理论的推测,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在其导师尤利指导下,完成了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能产生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实验,即著名的米勒模拟实验,这是生命起源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后来,科学家们仿效米勒的模拟实验,合成出大量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

但米勒的实验也有很多的疑点,例如米勒实验提供持续的电能――在原始时代的地球不一定有相类似的电能;其次,各种不同的气体和物质的配合,虽然能够产生氨基酸、醣类等物质,但仍不能证明这就是生命的起源;氨基酸很可能是宇宙流星和彗星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带来的,因为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再者,类似实验所假设的大气层不能证明就是原始的大气层,因而所得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更重要的是,米勒实验中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然而,人们目前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米勒本人也承认他的实验与自然界的生命起源过程相距较远,并且现代科学发现在火星上有氧气存在却没有生命,因此,米勒曾提出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存在故没有生命之说就不成立。

海洋起源论

在化学起源论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热泉生态系统论,也就是所谓的海洋起源论。它是现在最新的、最流行的,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由于现阶段所发现的古细菌,大多都生活在高温、缺氧、含硫和偏酸的环境中,这种环境与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极其相似――热泉喷口附近不仅温度非常高,而且又有大量的硫化物、甲烷、氢和二氧化碳等,与地球形成时的早期环境相似。有些学者认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因此,热泉生态系统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生命可能是从地球表面产生的,随后就蔓延到深海热泉喷口周围,而后来的撞击毁灭了地球表面生命。只有隐藏在深海喷口附近的生物得以保存下来并繁衍后代――热泉生态系统是现存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196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在黄石公园的热泉中发现了大量嗜热生物。1977年,科学家克里斯在太平洋底的热泉中,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嗜热微生物。科学研究表明,热泉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硫化金属矿物,一方面有作为新陈代谢重要催化剂的黄铁矿物和硫的出现;另一方面,有遗传物质如核糖核酸的出现。由此看来,地球上的生命也许就诞生在距今38亿年到40亿年问这些充满硫磺味的热水池或者软泥之中。宇宙生命论

然而,热泉中的这些物质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早在19世纪初,人们已在陨石上找到了有机分子,它们是有机合成物诞生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利用天体物理的手段,在月球表面或者火星的火山口等地方,探测到了近百种有机分子。1969年9月28日,科学家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一颗炭质陨石中就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6种是构成生物的蛋白质分子所必须的。

上述种种证据促使了宇宙生命论的产生,即所谓的生命起源于宇宙大爆炸。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星际空间”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问的其他星体――“地上生命,天外飞来”。该假说认为,承载着“生命种子”的陨石或星际分子坠落在地球表面或通过其他途径,形成地球最初的生命。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功能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作为功能材料基础的磁性材料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此相适应的,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些主干课程中都出现了与磁性材料相关的内容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因为磁性材料从材料微观结构上涉及到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纳米晶材料,也涉及到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材料,所以在《材料物理导论》中把“材料的传导性和磁性”作为一个章节,《新材料概论》中与磁性有关的有“磁性材料”和“超导材料”两个章节,《金属功能材料》涉及到磁性的章节更多,有“磁性材料”、“金属薄膜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超导材料”及“智能金属材料”等章节,在涉及到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的教材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磁学知识。在国外的教材中,情况也是如此,如《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一书。在无机材料、陶瓷材料等课程中,也都会涉及到磁性材料,在材料物理性能的讲授中,也必然会涉及到电性及磁性的内容。考虑到磁学知识的广泛性及分散性,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必要充分利用学校在这方面的优势,把磁学的相关知识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讲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磁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磁性材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在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对磁学及磁性材料的知识有一个专门的了解,这样做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因为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也非常有利于他们就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如果具备一些磁学相关知识,也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教材和国内外材料专业硕士的必修教材,也把“材料的磁性能”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授。

作为重要的现代信息功能材料的磁性材料,其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专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人类很早就开始了磁学的研究,但直到量子力学创立后,才对磁性的起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磁性本质上起源于物质的量子性质。这就说明要研究与磁性相关的现象,就必须具有《量子力学》的学习背景;要研究大量微观粒子聚集体的磁学性质,就必然要用到《热力学统计物理》的知识;要研究固体的磁学性质,也必然要对《固体物理》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学习《磁学》课程之前,必须要以这三门课程的学习为先导,而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作为专业基础课,都会专门开设这三门课程,这也就为磁学课程的开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校的探索实践表明,在讲授中应以《磁性材料》课程为主线来进行讲授,并且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磁学知识和磁测量知识,以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我校几年来的实践教学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们对纳米结构体系与新的量子效应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有许多成果已经产业化,并由此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掀起了纳米科技热潮。纳米结构由于具有纳米微粒的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特点,又存在由纳米结构组合引起的新的效应,如量子耦合效应和协同效应等,这些都属于量子力学现象,现代纳米科技研究也多是以这些效应为出发点来进行的,这些内容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各门主干课程的重点内容。磁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磁性及其起源,也就是研究与电子的自旋相关的性质及理论。磁学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在从事与量子效应有关的知识研究。从量子力学创立至今,磁学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磁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大大促进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并列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并认为他们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三大支柱中,材料科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材料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主要体现在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而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也因为信息和能源技术的发展都与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材料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却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情,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们对材料的制备、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等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种材料体系,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都已相继建立起来。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也使得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替代和补充成为可能,由此也出现了复合材料的概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对材料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这门学科除了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基础研究之外,还研究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包括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及使用效能等四个方面,它是关于材料成份、结构、工艺与它们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有关知识的开发和应用的科学。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有多学科交叉、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等特点,并且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按照我国的专业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更进一步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金属磁性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的陶瓷基铁氧体材料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高分子领域的有机磁体,目前正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也是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磁性材料的影子。材料一般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磁性材料作为具有特定物理功能的材料,在功能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前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这几类材料几乎都与磁性材料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类材料的磁学性质无疑也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

篇5

〔中图分类号〕B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123-03

科学与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其中,对立与斗争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二者冲突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达尔文进化论与基督创世论之间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解释。上世纪末,快速发展的认知科学与进化论结盟介入宗教研究,形成了一门旨在“解释”宗教的学科――宗教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of Religion),对宗教的起源与传播提出了新的科学见解,而21世纪初席卷全球的新无神论(New Atheism)运动更是将“解构”宗教作为价值目标,主张以世俗人文精神取代。宗教认知科学的兴起与新无神论风潮再次引发了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情绪,促使人们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关系。

一、对宗教合理性的反思

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宗教的新诠释必将影响人们对宗教的信任度,这迫使宗教因合法性问题不断改变。刘小枫教授认为,宗教的真正困境在于神并非所有时候都回应人的祈求。而如果信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神的悲天悯人的属性甚至于能力将会受到质疑。现实情况是,自称是上帝子民的犹太人,二战中却遭灭顶之灾,他们曾百般祈求上帝的拯救,但大屠杀依然降临。奥斯维辛之后,部分信仰之人一度开始怀疑上帝的可靠性,尽管仍然有人对上帝深信不疑。正如刘小枫所言:“基督信仰如果是生活的品质,就不能回避历史经验中的困惑,无论这一困惑出自个体经历还是集体经历。”刘小枫:《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59页。信徒有理由知晓他们的祈求上帝为何不垂听,是因为“不关心”还是“做不到”?前者与宗教一直宣称的上帝之仁慈与博爱不符,而后者与神学家所谓上帝的“全知”与“全能”相悖。《圣经》云:“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13:13。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若上帝关心人,他不可能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袖手旁观,如果他保持沉默,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神不再是全知全能的。然而,“如果上帝不是被设想为全能的,或我的生活不是被设想为上帝预定的掌握之中的,祈求就不会向这位上帝吁请;反之,上帝没有干预(应答),祈求行为本身就会受到怀疑。”刘小枫:《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61页。而这样的怀疑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将变得更为频繁。

然而上帝从来不缺少辩护者。依据过程神学的理解,“上帝的活动是以世界的回应为基础的,但上帝并不能保证这种回应不出任何舛误,故世界有恶。”曲跃厚:《过程神学》译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Ⅶ页。因此,并不能将所有责任让上帝一个人承担。作为过程神学代表人物,怀特海拒绝“死板地重复祖先的情况”。他反对亚里士多德将上帝视为“第一推动者”,也不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他那里,过程是最根本的,而上帝是正在生成之中的,故不应将任何成功与失败都归于上帝。[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而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为宗教辩护的方式是将神性秩序与自然秩序分离,为神力所及的范围划界,但是,这种做法与《圣经》存在矛盾。

虽然怀特海认识到,宗教应积极面对变化,以保持旧日权威。但是,宗教如果想在合法性上突破科学的障碍,就得在“权力”上做出实质性的“退让”。科学始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即便如此,其快速的发展仍然令某些宗教教义显得不合时宜。在寻求合法性的道路上,宗教理论的革新既大胆又危险,当创世论不再有能力压倒进化论的时候,那么,宗教只能寻找一种方式让二者共存,然而,这样的变革常常伴随着失去基本教义派支持的风险。无论如何,与科学相比,全知全能的神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故新的宗教解释一直强调应当重新理解上帝,重新理解上帝与人和世界的关系,以此说明为什么在信徒们深处苦难之中而神却未能招之即来。

神学家还喜欢用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信仰证明科学与宗教可以保持更加积极的关系。但道金斯认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并不能说明宗教是合理的。一方面,信仰宗教的科学家是少数;另一方面,有些科学家其实将宗教理解为一种超验的情感而非神灵崇拜。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信仰斯宾诺莎“泛神论”意义上的上帝,也就是“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 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43页。简言之,爱因斯坦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他所理解的宗教最重要“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1页。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年轻的时候相信宗教,但是2011年他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我认为大脑就像电脑,当零件破损后它就会停止工作。对于破损的电脑来说,没有天堂或者来世,那只是为怕死之人编织的童话故事。”Ian Sample: “Stephen Hawking: ‘There is no heaven; it’s a fairy story’”,参见http://guardian.co.uk/science/2011/may/15/stephen-hawking-interview-there-is-no-heaven.虽然我们不能据此断定霍金已经倒向了无神论一方,但这些话的确不像一个虔诚基督徒的表白。

宗教需要合理的解释,但我并不确定真正虔诚的信徒是不是很在乎这些解释。信仰与信任类似,有时候不需要理由,是发自内心的虔诚,这种内在的思维机理不太可能因为解释的不同而发生本质的变化。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合理性,理性的解释有时不能代替坚定的信念,强调宗教与科学融合可能是那些崇尚宗教的理论家们的事,而虔诚地请求神的护佑则是普通信众的基本诉求。宗教需要一种神学解释,以便找到能与科学长期和谐相处的途径,但同时,也应该兼顾那些虔诚信仰者的内心接受度,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二、对科学局限性的反思

科学同样具有局限性。犹太哲学家海舍尔批评人类过分重视技术而面临的精神困境,他并非用宗教反科学,而是强调宗教能帮助人们拒斥日益庸俗化的倾向。其实科学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因为科学本身并不作价值判断,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科学,如何利用科学。大卫・格里芬承认人们在对待科学上存在误解,曾认为科学必然与一种祛魅的世界观联盟,其实科学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崇尚物质自然主义、决定论、还原论以及虚无主义,因而排斥自由、价值以及我们生活中对终极意义的信念。”[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文版序言),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科学的重要性有时因它的无处不在而被忽略了,以至于我们觉得它带来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叶秀山教授认为“严格地来说,科学原本就是人类一种‘解救’方式,虽然它原本并无宗教意义上的‘赎罪’的意义在内,但仍有‘克服――超越’‘死亡’的意思蕴含其中,而并非一般的‘谋生――生存’手段。科学并非只限于‘工具理性’;要说‘工具’,则应在‘道路’的意义上来理解成人类‘解放’的‘手段’。”叶秀山:《科学宗教哲学――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失去上帝,而是回到科学蒙昧的时代。人类社会工具化的倾向其实源于自己的短视,而非科学本身。科学的精彩不但在于其无限的创造性及永恒的探索精神,而且也可以介入生活意义的讨论,一旦科学与一些人类永恒的价值联系起来,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也是崇高的。即便如此,以一种谦卑的态度面对任何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文化仍然相当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决定论是不可取的、甚至是狂妄的。

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波金霍尔主张科学与宗教融合,在他看来,“科学的非人格化的洞见,需要辅以人类其他种类的寻觅真理与理解的人格化洞见。”[美]约翰・波金霍尔:《科学与宗教的对话及其对学术界之重要性》,见《科学与宗教对话在中国》,江丕盛、梁媛媛、杨思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因为科学知识只是处理事物的实用工具,并不反映宇宙的精神。过程哲学家大卫・格里芬等也强调用后现代科学取代现代科学,让科学与宗教、道德结盟,从单纯征服改造自然的工具,变成顺应自然的人类生存手段。后现代科学主张建立一种新的宇宙观,其中包含宗教所塑造的人类生活理想,也包含世俗的伦理道德,科学将作为一项人类事业而非权宜的工具,这样我们就“摆脱了在敬仰科学和尊重基本的价值观之间的痛苦的抉择。”[美]弗雷德里克・弗雷:《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见《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大卫・格里芬编,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

篇6

李建军:如果要以现代科学来对风水做定义,那么我会把风水定义为“人和环境之间广泛而微妙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上受于天下制于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是最高级的生命体,时时刻刻都受到地球和宇宙、大自然的各种因素和能量正反面的影响,风水就是研究这其中微妙关系的一门学科。学习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并结合实践不断领悟,是传统的学习和研究风水的方法,当然,现在我们还可以结合其它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探究前人总结的风水知识的内在的更深层的因素,尽量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是中国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中国的相地之法起源于原始聚落的营建。迷信则是一种盲目的行为,它是不科学的。

书香:您个人认为在新世纪,研究风水学有什么意义呢?

李建军:从广义上讲,各种自然科学也都涉及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风水学的不同是,这些学科并不直接关心其与人的关系,或至少不直接研究其与人生老病死、运势祸福的关系。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风水的目的非常实际,人们研究风水,是试图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直接找到对人生理、心理和命理的影响,加以利用或调整。

书香:何为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对现在社会有何意义?

李建军:人体工程学是关于人体自身系统、人体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以天、地、人综合交互的环境为综合理论本源,以人的生理、命理、地理体系为理论基础,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服务于人的方法。其内涵和使命之一,就是要将传统学说与现代科学结合,在哲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层次下将三理和五大要素(走势、噪音、面相、签名、掌纹)融入其中,从而探索如何双向调节各种不同的人体生命信息和不同点位的自然信息,使两者信息同步对应、能量优化组合,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及事业发展。它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现代儿童青少年教育都有积极意义。

书香:人体工程学与传统文化有何联系?

篇7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生命探秘

生命起源,与地球外有没有智慧型生命问题一样,一直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讨论生命起源的著作很多,内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大部分作品学术理论性很强,一般读者很难看懂,而且以中文原创撰写有关生命起源的科普图书如凤毛麟角,多年难得一见。

本书作者使用中文母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人类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追求,并铺出一条对生命起源问题科学思考方法的道路。书中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应用和生命起源时代原始化学的机制。作者又以21世纪量子物理的概念,探讨了“生命起源需要造物者吗?”这个关键的问题。作者臆测,生命很可能起源于42亿年前的DNA世界……

作者:马博华主编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20.00元

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开创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担,这就要求全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提出:“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点在青少年,要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使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提高,这也是科普事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在《中国科普文选》(第二辑)的编选中,作者力求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青少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土壤。

彩色图解当代科技丛书生命科学

本书是一套内容与形式俱佳的高级科普读物,其内容丰富,信息充足,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抓住了“前沿”、“新进展”和“新成果”;其体系严谨,条理清楚,语言精炼,表达准确,做到了用科学的语言叙述科学;全书图文并重,形象直观,尽量采用了准确简明的图表等非文字语言符号的表述形式,并在每一页文字都配置相应的一页彩图,作为前面文字的背景、佐证和辅助说明。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甘华鸣主编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36.00元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作者:杨文祥

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价:79.00元

本书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研究是在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专业基础上,在当代人类社会由工业一半工业文明向信息一知识文明转型和人类的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一项学术研究。

本书通过对信息资源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及价值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人类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与信息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探讨,系统阐述了信息资源与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由此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信息资源价值论理沦体系。

现代交通新科技

作者:李作敏

出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定价:28.00元

本书是《全国地方交通行政干部培训教材》丛书之一。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介绍了交通科技概况,第二至四章介绍了公路规划勘测设计,桥梁与隧道建设、公路客货运输技术,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港口建设、航道整治、船舶运输技术,第八至十章介绍了环境保护与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物流技术。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作者:刘华杰

出版:理工大学出版社

定价:18.00元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丛书总序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科学与社会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传播,是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民主社会中科学的发展需要公众的理解,以获得公众与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希望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现代科学素质,以增强综合国力。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这个科学化和民主化时代的产物。它把“传播”的维度引入科学的社会研究之中,是一门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术事业。它强调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传统科学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和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扩展和深化。

科技创新的艺术

作者:栾玉广

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价:25.00元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之一。本书将中国传统的科技方法论的讲哲理——“说”与西方创造学和创造技法的“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涵盖了科技创新的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应掌握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对培养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指导作用。本书可作为理、工、农、医、林类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公共课教材,同时也可供一般的科技人员参考。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作者:檀润华

篇8

第一,这是因为上帝创造人的观点,已经被现代科学彻底批判了,因为它是宗教的,因为它是唯心的。正统思想认为,神是原始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既然没有神,那么神造人的说法当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纯属无稽之谈。

第二,许多人类起源的解说的出现,其本身就是对上帝造人学说的否定。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达尔文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承认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学说。

②人类起源于外星人的假说。由于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学说不能尽善尽美,不能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诸如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正在进化的其他猿类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其他猿类进化成人的趋势?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人类的进化获得了如此速度?因而这套学说遭到世界上许多人的怀疑,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来自科学界的批判就有很多,反达尔文者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包括化石、人种、自然环境、基因等证据。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人类起源的讨论的逐渐火热,人们又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人类起源于外星人的假设,是近几年来,由西方科学家马蒂斯提出来的,其根据是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骨化石。他研究了这个头盖骨后认为,这具头盖骨所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于我们今天的人类,从而推测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说。他是这样来描绘这一假设的:大约在5万年前,从宇宙的深处来了一群外星人,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环境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就选择了地球智力较高的雌猿进行杂交,生产下的后代就是人类,因此,外星人是人类的祖先。

③“大四季”假说,一些科学家根据太阳系不停围绕银河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中心旋转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比如,当夏季来临时,地球就变成了一颗纯水的星球,人类为适应这种变化,慢慢由陆生动物转变为水生动物,这就是人体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的原因;当夏季结束,秋季来临的时候,地球的水渐渐退去,人类又从海洋生物转变为陆地生物。这是一个很具想象力的假设。

④还有一些科学家,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证据,提出人类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说。

篇9

何谓风水,很多人对其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都认为其属于古代封建迷信的一种,其实不然,只要正确地角度认识风水,风水是一门学问,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人们去研究与探索,其是多门学科的综合,其中包括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星象学、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于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风水学逐渐被世界所重视,成为人们环境装修,室内装潢的一门指导性的学科。

1.1风水学的起源

风水,其实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其强调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风与水对人们的重要影响,重要作用,其主张风太大的地方不宜人居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宜居住;没有水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而水泛滥成灾的地方也不适宜居住。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风水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先秦时期,风水学以一门专业性的学科问世,受到瞩目,秦朝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是至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风水学著作。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学的理论逐渐的得以完善,并且涌现了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名家。郭璞本人被后人视为风水学的祖师,而他著的《葬书》,也被后人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之作。我国的风水学起源很早,并且迅速发展,从古代开始,房屋的建设中就有风水学的运用,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九星相结合,流传千年,逐步地完善,并在风水应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地域广阔的验证,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迷信到科学,逐步演变成一门玄妙精深的中国文化,其发展历程坎坷,近年来再次得到运用,并且逐步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1.2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风水学的重要性,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落后,原始人类的力量无法阻挡自然的侵袭,人们就选择最佳的生存区域作为避难的场所,山洞往往成为最佳的选择,随着生产力条件的发展,人类逐渐从山林中走出来,选择一些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区域,慢慢地聚集人类,形成村落,这一时期的风水学尚处于原始的萌芽阶段。风水学旨在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取最好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随着生活的发展,风水学迅速发展,并且深入到多个领域,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的思想,其主要被应用于地址的选择,选择生理和心理的最佳方位,其次在居住布置中的应用,再次是在建筑中添加一些符号,满足人们的追求,让室内的布局更加合理。

2.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分析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风水学

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室内陈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发展,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发展,人们对其赋予的关注度正在逐年提升,作为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属于舶来品,近年来不断地加入中国的传统元素,丰富其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精神需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深深烙印在人们的思想中,其与室内陈设完美的融合,促进中国陈设艺术的发展,风水学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客厅陈设中的风水学

作为家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厅的方位与陈设极其重要,在传统的风水学中认为是财运的主宰,直接关系到家庭的事业运、财运,因此,客厅的陈设尤为重要。客厅是家庭的共有空间,其位置一般选在房屋的中间,其中主要摆设沙发、公用设备以及欣赏陈设等,一般的沙发陈设忌讳重复或者一方一圆两组沙发的并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家庭在客厅中均会摆设鱼缸,盆景等具有接气的设备,一般选择多色的鱼,而且以单数为宜。在传统的风水学中对于客厅陈设的具体说法有:财神位,及在进门的对角线方位,在此处要避免柱子和凹处,若有窗户可用窗幔遮住,财神位才不致外漏;若此处恰是通道,则可放置屏风,既能避免穿透的尴尬,亦可形塑一个良好的财神位;以繁茂的盆景放置财神位,能使运势更佳,宜选叶片大而圆的绿色植物。在厅内还要避免梁的阻碍,可在其上改其结构装饰成各类美丽的造型。如传统式拱门,天花板的延伸、绘花等,也可干脆分成两个区域。我们不可否认风水学对于客厅陈设的影响,尽管存在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是很大部分却是非常符合设计的原则的,也都可以用现代设计的原则进行解释,例如横梁不宜过多,过多将给人压抑的感觉,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是具有设计的原理在其中的,是符合室内设计发展趋势的。

2.2餐厅陈设中的风水学

中国对餐厅的重视相对其他国家要更加强烈,中国对美食的钟爱也是不可比拟的,一般餐厅的格局以一间或者一个格局为主,餐厅与厨房最好是相连的,但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一进门就看见餐桌是不吉利的,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挡,避免大门冲煞。餐厅内的陈设则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饭桌,风水学对其颜色有明确的分析,其吉凶对家宅的风水影响相当大,一般饭桌不宜采用纯黑和纯白,同样用科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其陈设,纯白不利于清洁,纯黑打消人的食欲。因此,采用传统的风水进行室内陈设的设计是合理的。

2.3厨房陈设中的风水学

传统的风水对厨房尤为重要,厨房中的炉灶不可与水太接近,尤其要避免“两水夹一火”,比如炉灶夹在洗碗盆和洗衣机之间,两水克一火,将造成虚耗大患,对家人的健康极其有害。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厨房是灶君之所在,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其间洗涤不洁之物,会影响运气。同样采取科学的角度同样可以解释这一陈设,水与火太接近,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二者互相作用,容易埋下健康隐患。风水学中忌讳两卧夹一厨,对居住的人不利,主要是由于容易受潮,而且厨房内的油烟将会影响健康。横梁压灶的风水学则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考虑的,因此,传统的风水学与现代的科学是不谋而合的,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是符合现代人室内设计理论的。

篇10

一 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 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 吴国盛 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 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 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3-24

篇11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篇12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自起始起的不分到中世纪的独立发展。时至今日,已到第三个阶段,即“重逢”的阶段。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内涵。

一 设计师眼中的艺术与科学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和绘画。古代中国的“设”字就是制图、计划之意。设计乃一种特殊的艺术,其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1]。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因而工业设计常称为工业艺术。早在工业设计萌芽之初,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莫里斯就提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19世纪初,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作为现代工业设计先驱的贝伦斯的设计作品则又体现了一种新的艺术美学。包豪斯校长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基本观点,并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两战期间,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出现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工业设计将消费者的动机和科学技术不断产生出来的可能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消费需求、艺术与科学三者的统一[2]。

二 从设计史的角度看科学与艺术

(1)艺术是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应该从艺术的起源里探寻痕迹。在对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模仿说中,不难发现艺术在最初的模仿过程后所出现的表现感性和象征情感的艺术形态。在艺术模仿的中后期,人们再做的模仿就是经过思想的表现和象征,而这种思想正是设计的最初的思维过程[1]。

(2)科学是设计的基石

设计在最初的模仿与改良阶段,受到艺术的制约。因为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使设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陷入了停滞的状态。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与大机器生产为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设计的表现手段和材料上都有了技术的支持。从这以后,科学成为设计的主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设计的进步。

(3)设计史中的科学与艺术

在人类意识的黎明时期,科学与艺术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从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和器物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而工具和器物中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工艺美术[2]。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但由于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技术产品的丑陋和人情味的缺乏,这种状况在1851年的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上暴露无遗。继而出现了极具影响力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并反对纯艺术。在20世纪初,在美术界产生了一场美术革命,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都把普通批量的产品作为一种艺术品来表现。这种艺术革命当然也影响到设计上来。毕加索的抽象绘画带来了立体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设计,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的思想带来了柯布西埃的机器美学,表现主义则带来了包豪斯的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艺术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各种思潮形成的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其设计的产品显得冷漠、单调而缺乏艺术性、人情味,因而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少即是乏味”的口号。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对于艺术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创造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

20世纪中期直至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不断推动着设计的进步的主要力量,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现代科技的发展渗透到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新兴的设计技术引起设计生产以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变革。

三 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是精确化的艺术”,这一点在设计上表现尤为突出。艺术语言赋予产品生命力和灵性,而科学的理性赋予产品完美的功能。只有具有完善的功能和完美的形式的产品才有竞争力。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如: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米斯的巴塞罗那椅、汉宁森的PH灯、格雷夫斯的自鸣式水壶等,这些作品将艺术的感性和科学的理性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现代设计则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新材料、新技术为支撑,以美观、人性化等因素为衡量的。科学与艺术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两个必要条件,是设计的二元存在。尤其是在现代审美善变、科技主宰人类生活的今天。这二元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并存的关系[3]。说它们对立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设计感性层面的和理性层面的创作思维,而说它们并存则源于设计在不断发展中功能与情感双重需求的增加,使得设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不断完善功能,必须依靠艺术的个性魅力来满足大众新的审美和情感需求[2]。设计与科学的结合,会极大地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 结语

艺术和科学的灵魂是创新,科学与艺术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断革新与发展的。“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是科学与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如果用比喻来形容历史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话,科学与艺术就好比设计的双亲,科学乃设计之父,艺术乃设计之母。设计作为科学与艺术的产儿,在时而偏向艺术、时而偏向科学的轨道稳步前行。这个轨道,即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清.现代设计—科学与艺术的融合[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6).

篇13

中国人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起源于混沌;现代系统科学也认为:任何系统都起源于混沌。中国人的宇宙观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宇宙观遥相呼应。所以研究系统科学越是深入就越是能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越是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明智所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他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远远超过了现代科学。

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生命的呢?虽然现在的宇宙是膨胀运动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是自由运动的势力仍然是无处不在,自由运动的物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看不到,现代科学认识不到它的存在。现代科学在微观世界认识到的不确定现象其实就是两种势力相互抗衡的表象。在现宇宙的任何一个局部、任何一个星球,只要能出现合适的环境条件,让自由运动势力能够相对地控制分子、原子的运动。生命就会出现。生命就是自由运动势力对有形物质的相对控制。中国人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形和无形物质的对立统一,生物体是元气相对地控制着有形物质;一般的物质是元气完全依附着有形物质。

生命之灵大致可以分为生灵和亡灵两大类。中国人对生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中医针灸、气功武术、占卜巫祝等等方面;对亡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对鬼魂、神仙的认识方面。在灵或者说在元气这个物质层面,人和动物、植物的灵气都是可以相互沟通的。到后面我将按照这样的分类,大致上谈谈自己对生命之灵的系统认识。

2.研究生命之灵的意义

A.重大的历史意义

认识不到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是现代科学的巨大缺陷。这是现代科学的先天性的一个残缺。因为现代科学孕育产生于宗教文化之中,宗教文化的思维缺陷根深蒂固地植根于现代科学的灵魂深处。尽管现代科学是以质疑宗教起家的,二者看似相互对立、水火不容,其实他们是同一个文化体系内部的两个部分,是一家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立足基点就是对生命之灵的认识不足。宗教把生命之灵表现出的种种自然现象统统归属于神灵、上帝的创造,阻止了人们对生命之灵的深入认识;而科学是以实证的思想方法去质疑上帝,用尽各种办法去否定上帝,同样也失去了对生命之灵的正确认识。加上实证的科学方法只能认识四维时空中的物质,不能认识生命之灵这样多维时空的物质。相同的思维缺陷向两个极端发展,形成了科学与宗教的对立统一,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结构。

科学的迅速发展,让西方文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国文化溃不成军濒临于消亡的边缘,只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传统技艺苟存于世,像中医针灸、武术气功之类,对科学的发展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对科学的制约能力也日渐消失。现代科学在残缺的思维方式驾驭下狂奔,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彰显出来。由现代科学完全主导的现代社会实际上是在畸形发展。因为,对生命之灵缺乏认识的现代科学是不可能真正认识生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前途可悲。

现代科学的思维缺陷是先天性的缺陷。他很难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完善。目前系统科学研究停滞不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信息论已经发表五、六十年了,什么叫“信息”一直没有一个定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超循环理论、混沌学、同态学等等,这些系统科学理论都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犹如一盘散沙怎么也统一不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呢?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宇宙观,系统科学的发展只能到此为止。整个自然科学也不可能再有实质性发展。

什么叫“信息”?信息论的主要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芬特·仙农在研究信号、消息和信息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达层;消息是信息的数学表达层;信息则是更高层次哲学上的抽象,是信号与消息的更高表达层次。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信息是哲学层次的东西,在数学这个知识层次是不可能认识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的。我现在的理解就是:只有进入到“灵气”、“元气”这个物质层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什么叫“信息”。

现代科学已经到了必须正确认识“生命之灵”的时候了,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是现代科学的唯一出路。

中国人认识世界是从人体自身开始的,透过人体这个小宇宙来感受和认识物质世界大宇宙,用的是心灵;而现代科学则是从一般的物质运动入手逐渐认识复杂的人体,用的是大脑。一个是透过复杂去认识简单;一个是通过简单去认识复杂。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宇宙观和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到了相互贯通的时候了。相互贯通才是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出路;相互贯通才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现代科学向中国文化的贯通就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承认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B.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北京坐火车沿京广线南下,一路上可以看到新盖的高楼、厂房日新月异,同时还可以看到高耸的十字架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来到瑞士,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研究生、博士后等高级知识分子非常虔诚地在教会受洗。这究竟是怎么了,中国文化难道真的低俗难耐,不能承载和护佑现代中国人高雅的灵魂了吗?不过细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接受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科学而不接受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又把中国文化的精髓看成是封建迷信,岂不是更可悲!与其成为一个偏执的科学狂人、科学怪人还不如有一个更好一些。所以我也很同情和理解这些接受洗礼的年轻人。

但是,毕竟我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了解的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在精神世界出现的全面西化倾向让我倍感痛心。上古时代的中国人通过对生命之灵的客观认识,带领我们从以神为本的原始宗教中走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几千年之后,我们有那么多的年轻人竟然要回归宗教,这究竟是谁之过?干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分、太偏执了,学科学也一样。很多科学家每天都在有形的物质世界中沉思,思维机械化,思想物质化。他们确实需要系统了解一下中国人对生命之灵的认识,来充实自己的思想,让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归属。

现在有很多中国人不相信中医能治病,不相信《易经》能算命,不相信气功能产生超人的特异功能。实际上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他们是现代化的中国人,是科学化的中国人。他们不知道他们丢弃的恰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未来中国人能站立到世界发展前沿的根本。

中国文化就是在中国人对生命之灵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系统认识生命之灵是中国人的立足之本。传承中国文化就是要从现代人的角度客观系统地研究生命之灵。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可以让我们站在比现代科学更高的高度去认识世界,从而引领现代科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系统地认识生命之灵更现实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充实。

3.研究生命之灵的基本思路和愿景

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是通过人体自身来认识生命之灵的。通过像练气功那样,古人称之为:引导,坐忘,冥想之类;还有可能通过一些经络敏感人来认识经络;通过一些具有特异功能的巫师去认识鬼魂;通过占卜去感受生命之灵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感受和摸索,中国人认识到了生命之灵的物质性,从“以神为本”中走了出来,建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中国文化的高深之处就在于此。

在科学发展全面成熟的今天,我们仍然按照上述方法去研究生命之灵显然是行不通的。实际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探讨生命之灵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中医经络的实质性研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展?关键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科学家们总想用科学的方法、用电磁波来认识生命之灵。其实,按照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之灵是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把生命之灵认定为某种电磁波的研究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说,科学研究生命之灵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

有一个研究思路是:生命之灵存在于每一个生物细胞,毫无疑问,生命之灵可以在生物细胞内不断地产生。由于它是一种电磁场产生之前的物质状态,所以我们把生物细胞内复杂的磁电场变化模拟出来,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就有可能产生出来。应该说,生命之灵就躲藏在磁场的背后。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好解决,就是这种物质的测定问题。用电磁波来测定生命之灵的存在是根本行不通的。说不清还需要借助人体对生命之灵的感受,让气功师去感觉生命之灵的存在。

还有一个大的研究思路: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并不是生物体所独有的物质,它是膨胀势力创造出四维时空之前的物质形态。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体只要能摆脱了膨胀势力的控制都会迅速回归到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状态。现代科学在黑洞附近发现有大量离子体的存在。离子体是万有引力与膨胀势力相互抗衡,物质在脱离膨胀势力控制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我们如果能让离子体自由运动起来就可能产生大量的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由此我曾经断定: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将是具有生命灵性的计算机。

总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的物质(能量)形式已经不存在很大的技术障碍,最根本是思想障碍。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科学家们能很快接受中国人的宇宙观,几年、几十年内人类就有可能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能量)。

人类一旦开始掌握和利用生命之灵这样一种物质,世界要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这种能量可以向人体直接输送,可以减少人类粮食需求,可以防病治病。现在我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汽车加油站,将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的应该是人体加能站。

我们可以让人体和物体变化成无形状态然后再进行远距离转运,比现在节约90%以上的能量,而且速度极快,向地球上任何地方转运物质只是几秒钟的事情,上火星也就几分钟。现在的航空航天业都将进入历史博物馆。这样的事情距我们并不遥远。

4.生命之灵与占卜的关系

中国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工医商无不是围绕着《易经》展开理论的。中国文化也可以说就是《易经》文化。而《易经》本身就是一本占卜专著。这说明了中国文化与占卜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不要把易经和街头算命完全等同起来,因为街头算命是一种商业行为,有经济利益在里边,他们要用100%的准确率来满足顾客,而占卜是没有100%准确率的,一般来说有70-80%左右的准确率。他们需要用各种技巧来蒙混过关。我们不能由此就对易经占卜一概否定。

人们常说易经是一本天书,实际上它是一本把生命之灵与现实物质世界相互衔接起来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一个神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潜意识。用易经摇卦我们可以理解成是自己的潜意识给自己的暗示或提示。在算卦人面前摇卦,算卦人的神灵就参与其中了。生命之灵是多维时空的物质。它可以向我们提供超越时空的信息,所以摇卦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前给我们一些警示。

在我们家里,兄弟姊妹大家都是从小就接触易经摇卦的。我们常常把摇卦当作一种智力游戏来把玩。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块,你一卦我一卦看看来年运气。遇到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了,摇一卦看看神灵的提示。满有意思的。时间长了对其中的奥秘也似乎有所感觉。比如,有时候会出现错卦的现象。在卦摇好了以后,在计算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算错了。算错的卦是非常准确的,而原来摇的卦一点不准确。这说明是我的潜意识,或者说是我的神灵在有意调整我摇卦的准确度。这样的事情不仅多次发生在我摇卦的过程中,我在网上、书上也看到其他人谈到这样的事情。

下面我介绍一种简单的用《易经》摇卦的方法:

准备8枚小一点的硬币。

放在手里多把玩一会儿。

摇三次。第一,第二次都是用8枚硬币,第三次用6枚硬币。数一下有几个国徽面向上。摇三次的可以得到三个数字。假如摇三次得到是5、3、2三个数字。

按乾1,坎2,艮3,震4,巽5,离6,坤7,兑8.顺序,第一个数字5得到:巽卦。

第二个数字是3,就把巽卦从下向上变三个爻。得到:益卦

第三个数字是2,打开易经书,看益卦的第二爻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提示。

这是我经常采用的一种易经摇卦方法,挺准确的,更主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其中体验生命之灵的客观存在。

5.中医对生命之灵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生命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物质运动。而元气又是万物之本原,宇宙之初始。元气在人体沿经络不停地运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元气在人体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特征,中医就把它们分别开来称呼。在体表运行的是“卫气”;在体内沿血脉运行,蕴藏在体液之中的是“营气”;运行在胸廓心肺之间的是“宗气”;运行在小腹内,两肾之间的仍然叫“元气”,是人体本原的意思、狭义的元气。沿经络运行的是经气。藏于五脏的元气分别以五脏命名: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肾气等等。

元气产生于生物细胞内的生化反应过程之中,反过来又相对控制着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实际上,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就是元气与有形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的控制关系,元气只是相对占主动一些而已。每一个细胞都产生元气,除了维持本细胞的代谢平衡之外,还有很少一部分元气走出来参与维持整个机体的代谢平衡。走出细胞的元气聚集到一起在机体内循环运行,其运行轨迹就是经络。由于元气具有多维时空属性,在体内运行不需要有形的通道,所以我们看不到经络的存在。

元气在人体不仅控制着机体代谢全过程,而且还参与大脑的思维活动。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里讲的神、魄、魂、意、志都是不同功能的元气。由于元气是能量与信息、能量与功能的同一,让我们很难理解它就是一种物质。有一个现象让我们看到中医理论的深奥:就是经过心脏置换手术的病人,往往会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发生很大的改变。原来不爱看书的屠夫因为换上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脏而手不释卷;一个从未钓过鱼的人因为心脏置换而突然喜欢上了垂钓。这不正是中医《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最好解释。

我们只看到了生命的灵性而看不到其背后的无形物质——元气。实际上,大脑本身就是在元气的控制下产生出来的。大脑的思维活动也是在元气的参与下进行的。甚至有一些信息的处理是在元气这个物质层次进行的。大脑就象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元气就象是一个企业的董事会,而中医比较看重这个董事会的功能。所以就有了“心领神会”,“聚精会神”,“三心二意”等等一些说法。中医认识不到思维是大脑的功能吗?不是,中医不仅知道大脑的功能,还明白大脑背后元气的功能。中医不仅知道人体这个企业的总经理是谁,还明白他背后的董事会在干什么。

有一位信奉上帝的朋友给我讲:“宇宙产生之前的混沌就是上帝;中医讲的元气就是上帝。上帝知道我们都长了几根头发”。我不这样认为。元气虽然是一种能够储存信息、处理信息的物质,在它没有参与生物的生长、进化之前是没有承载生物信息的自由运动的能量。只有在它与分子、原子、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生命活动之后,它才开始携带生命信息成为具有生命灵性的物质。我们应该明白:生命活动是无形的元气与有形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

6.生命之灵与人体特异功能

目前一般认为: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调整形体和调整意识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开发潜能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科普水平的说法,没有道出其实质性的内涵。因为现代科学认识不了气功的实质,真正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超越科学地去解释气功,只能被看作是假说而不受重视。气功实际上就是元气之功。练气功就是增强人体元气功能的过程。

不管是站桩,还是马步,多数功法都是“下紧上松”,让下肢的肌肉处于静态的、持续的做功状态。这是一种让下肢肌肉细胞产生更多元气的方法。更多的元气从细胞里走出来进入整体经络循环是练气功的首要目标。

元气是人体的客观意识;大脑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观意识。为了给元气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活动空间,还需要抑制大脑的主观意识,让大脑处于安静的朦胧状态。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客观意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最原始的生物机体自控能力。当元气被调动起来之后,主观意识再逐步与客观意识融为一体。人体就能显示出一些特异的、潜在的功能。

元气是自由运动的能量,具有超越四维时空的特性。它既可以储存信息,也可以处理信息,还能直接做功。所以元气功能增强的人会出现各种各样超出常人的特异功能。如:腋下认字、透视人体、意念折断钢丝、意念搬运物体等等,不可胜数。还有一些人天生就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这是由于他们特殊的体质因素所决定的。

人体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视而不见是没有道理的,是不科学的。有些魔术师在舞台上,时而运用技巧,时而运用科学知识,时而运用特异功能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由此就把特异功能都看作是魔术。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在2011年春节的舞台上让两个鸡蛋融合在一起,很明显就是一种特异功能表演。

7.中国人对“鬼神”的认识

生命可以说就是元气相对控制下的生物化学反应。一个人死亡之后,他的肉体腐烂变质回归大地,变成其它生物生存的营养;他的元气,特别是参与全身经络循环的一部分元气,会离开肉体飘荡在空中,逐渐地支离破碎,最后回归到地球的元气场中去,成为维持其它生灵的精神食粮。元气是一种信息物质。它可以存储信息,处理信息。脱离开肉体的一团元气它承载着这个人生前的生命信息,并且它还能自动进行一些信息处理工作。在它没有完全支离破碎之前能够影响活着的生灵,偶然还会导致鬼魂附体、灵童转世这样的鬼魂现象出现。

由于元气的多维时空特性,在现实的四维时空世界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鬼神”如同虚幻一般,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不清的事情。但是,自从周王朝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明智文化以后,中国人就开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就是说:相信鬼神不迷信鬼神;尊重鬼神且远离鬼神,才是聪明之举。中国民间世代相传,比较流行的鬼神观也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这也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最根本的区别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