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15:25: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

篇1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开始高速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力度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但是随着新媒体类型的不断增多,媒体的多样性不断提升,同时逐渐开始形成媒体融合的基本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合新闻逐渐开始出现,融合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对新闻传播效应进行分析才能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1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

1)媒介融合。现阶段关于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者对于媒介融合的基本认识都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媒介融合体现在狭义与广义两个不同的方面:从狭义上来看所谓的媒介融合就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不仅需要将相关的媒介融合到一起,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媒介元素的整合以及不同媒介运行方法的整合。从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论是狭义的媒介融合还是广义的媒介融合都强调了必须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同时还需要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这种融合与渗透往往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不仅体现在传播技术层面,同时还体现在媒介运行与管理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在媒介融合当中,由于融合了多种不同媒介的内容,因此,媒介融合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即媒介都是以多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新闻内容都是以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中的信息就是不同媒介之间的简单相加,同时还需要实现不同信息表达方式之间的优化整合,即利用最佳的表达方式将内容有效的表达出来。2)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是融合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与融合媒介一样,现阶段关于融合新闻也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在形象中融合新闻是一种极为典型的新闻形式,往往也被人们称为多样化新闻。关于融合新闻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认为融合新闻应该是以一种新闻工作者通过融合媒介中的信息表达方式将融合新闻直接表达出来的一种新闻模式,在这种新闻模式中新闻内容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即并不是采用单纯的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方式进行表达,往往融合了多种不同的信息。融合新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新闻的新闻类型,因此也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即融合新闻的表现方式极为丰富,往往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2)多渠道性,由于融合新闻融合了多种不同内容的信息,而不同信息在传播渠道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现阶段融合新闻的传播渠道相对较为丰富,例如,可以通过专业新闻网站、门口网站以及手机App进行传播;(3)针对性,融合新闻是新闻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融合新闻都能够有效实现针对特定受众的快速传播。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融合新闻的传播效应分析

1)融合效应。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媒体,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猛,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因此,现阶段的主流新闻媒体依然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是融合新闻最重要的传播渠道。现阶段传统纸质媒体在进行融合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例如,现阶段许多传统媒体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传播,还有部分传统新闻媒体还加强了与新媒体之间合作,利用新媒体实现相关信息的传播。因此,虽然传统媒体现阶段占据了融合新闻传播的大部分,但是往往都是以融合媒介进行传播的,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融合性。2)叠加效应。现阶段叠加效应是融合新闻传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之一,所谓叠加效应就是不同传播渠道最终会导致信息在传播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叠加性能,从而使得融合新闻在影响力以及传播范围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例如,融合新闻不仅会通过电视新闻进行传播,同时还能够通过门户网站、手机移动终端进行传播,因此,不同受众基本都可以有效接受融合新闻的内容,这就很容易在社会当中形成叠加效应,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窗口效应。融合新闻以融合媒介作为发展平台,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的媒介通道来捕获和传播新闻被称为窗口效应。窗口效应模式下,融合新闻可以利用多方渠道即时捕获热点新闻,扩大传播市场和增强传播影响,为融合新闻在新闻市场立足创造条件、彰显地位。如近一段时间热议的薛之谦人设崩塌事件,就是融合新闻以互联网为窗口传播消息,即时跟进相关问题产生的窗口效应。

3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1)注重内容多样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想要实现有效传播,其首先需要注重保障内容的多样化。受到过去传播技术和传播媒介的限制,各路媒体能够获得的新闻资源十分有限,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下,其可以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并运用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介如网络新闻、手机新闻媒体等随时随地掌握第一手的新鲜新闻资讯,受此影响,融合新闻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因此,媒体工作者需要及时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快速搜集和分析处理各种融合新闻资源,从而有效增强新闻内容的多样化,避免融合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例如在传播广东阳江特大暴雨的新闻内容时,央视新闻在其传统媒介即电视、报纸、广播当中侧重对灾情的传播报道,而在其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当中则将传播内容聚焦在“灾难无情人有情”方面,重点对灾情发生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从而在进一步扩大新闻影响力的同时,有效保障了融合新闻的多样性,防止出现融合后的媒介传播完全相同的新闻内容的尴尬情况。2)进一步提升媒介融合力度,形成合力效应。针对于现阶段传统媒体在社会中依然具有大量受众的基本现象,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媒介融合力度,最终形成合力效应,提升融合新闻的传播力度,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媒体当中,即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网络电视台,引导受众通过互联网进行电视新闻的收看;(2)加大新媒体的应用力度,毋庸置疑,新媒体必然是未来最终的媒介,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使用力度才能促进融合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从融合媒体的具体内容来看,多样性的内容也必须要以新媒体为基本传播渠道。3)实现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在这种媒体形式当中,受众的意见无法得到体现。但是在融合媒介当中不同受众的声音都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并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因此,当前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大与受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尊重受众的意愿,并将这种意愿融合到融合新闻制作的全过程当中,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实际需求,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在融合媒介的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诞生是必然的,但是融合新闻在传播方面与传统新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只有进一步加强对融合新闻传播效应的分析才能有效促进其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媒介融合背景下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J].新闻知识,2016(2):81-83,80.

[2]王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及应对[J].视听,2015(11):129-130.

[3]郜书锴.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学研究的8个新议题——基于国外新闻学研究者的文献综述[J].新闻记者,2012(7):20-24.

篇2

一、技术融合与全能文化。媒介融合首先体现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媒介融合最根本的社会背景是数字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媒介融合呈现出明显而突出的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介的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技术性特征与全能性特点。它不仅能代表大众文化的特质,也包含着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二、集中生产与公民写作。融合的媒介要求不同种类的传播媒介从各自独立运行向整体联动发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融合新闻”诞生了。融合新闻主要特点是将多种不同传播媒介的新闻活动进行整合,利用多种媒体和多种平台的方式开展新闻的传播。媒介融合在内容的集中生产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媒介机构的联动合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内容生产的公民自媒体写作。

三、内容融合与平台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有很多种,综合起来可以包括内容和平台两个方面的融合。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来看,包括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等;从传播平台和载体上来看,则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的内容。

融媒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要求新闻传播活动要具有跨多种媒体的编采能力,比如,报刊与互联网的文字撰写、电视节目的采编录制、新闻栏目的组织编导等;在媒介融合的机构框架中既能关照全局、协同合作,又能够从自身特色出发做好信息的传播。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都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转变和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一、融媒专业技能。媒介融合是不同传播媒介的重组或者说是整合,交融与互动,是不同传播载体在信息的采、编、播、发的全面合作。它大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活动的流程,成为一种全方位、多媒体、融和式的新闻生产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媒体集合在一个传播工作平台上,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根据各自传播特性和受众需求特点对新闻信息进行采制加工,完成不同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渠道传递给大众。这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呈现出闲的特点:也就是新闻传播的主体由专门的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发展变化为职业人员与普通民众的共同分享;新闻编采流程由以单一媒体独立采编传播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平台为整合的、多种媒介的“新闻信息与服务提供系统”;新闻报道形态由线性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式、全方位的状态。

新闻记者页不可能再如过去一样只为某一类型媒介提供新闻信息,而是要同时照顾到各种不同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内容形态上也不能只提供单一的信息形态,而是要求记者能运用图文音响等多种形态的信息为大众传媒和受众工作,为传媒集团之中的多个媒体数据库服务。

二、复合式知识结构。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线索来源渠道剧增,特别是在自媒体条件下,公民新闻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不再,在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有更专业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探究才能吸引受众。另外,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记者还必须善于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信息作更为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新闻的易受性大大提高,尽力降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时间和精力支出。

这些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复合式纵深知识结构。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储备,特别要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才可能受到新传媒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三、多媒体思维方式。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呈现传播多渠道、多平台特点,同样的新闻信息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和平台进行传播和,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

从信息的发源地开始,新闻记者考虑内容与形式的配合,也就是什么样的信息适合什么样的载体。同时还要对传播效果给以更多的关注,以便更好的改进报道,最大限度的提高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传媒生态环境的嬗变,迫使新闻传播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而这种改变最终将引发整个传媒格局的蜕变。在这种彼此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况中,我们看到整个传媒发展环节链条的联动,彼此互为环境,相互作用。关于媒介融合境况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和对策仍有巨大的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

[1]媒介融合下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李红祥文教资料 2012-02-05

篇3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审美观点不谋而合。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人感觉有趣的事情中是有一般性的,人们感觉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生活。第一是人们意愿、人们喜欢的这种生活;第二是任何一种生活都是活着比死去要好。活着的在本质上都是恐惧死亡的,恐惧如果不存在了,而活着就是死亡。只有这样,才能定义:美才是生活。

一、什么是艺术与审美

艺术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对象的精神意识。它是一种生产性、客观的、有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它是一种精神意识,是再现与表现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并且具有能动反作用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意识。它是创造审美对象和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的特有目的性。它是一种通过艺术创作实践,来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加工和提取集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特性。艺术的审美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审美实践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经典总结,等等。所以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突出、更准确。艺术的审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中的美,还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内心的火花。艺术的审美源于生活之中,但是它又不等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内心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性思维。

二、艺术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形象性和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决定了在艺术生产中必然具有主体性特征。艺术运用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社会生活,但是这种具体反映绝不是单纯照搬照抄,它是融入了创作者主观欣赏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特征,并体现出十分详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中的全过程,即艺术的创作、艺术的作品和艺术的欣赏。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和社会科学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种艺术类别,都是因为它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比如绘画、雕塑等艺术形象,大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艺术形象,大众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感受到。不管怎样,艺术不能没有形象,艺术的形象必须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艺术生产中,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活动生产的作品,即功能性;第二,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这两点,才能使艺术作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作品分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三、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根据对现实生活反映方式的不同,艺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再现性艺术作品,如写实的绘画、雕塑等,直接呈现了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再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情感,又把情感还原为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表现出来;表现性艺术作品,如音乐等。表现性艺术作品是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感情,不是直接还原为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表现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以上两类艺术作品的前提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了思想感情。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思想感情,也就没有再现性和表F性艺术作品。所以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二)艺术反作用于现实生活

1.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促进现实生活的发展

2.粗劣的艺术作品则阻碍现实生活的发展

四、艺术形象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能够正确地反应客观社会生活的载体,是通过主观审美与客观审美的相互融合,并主动创造的艺术效果。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基本特性。艺术形象应该是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历史的等,它应具备独特的个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用艺术形象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就应体现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特殊性中展现一般性,以个别表现特殊,只有这样,成功的艺术形象才能集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以具体的形态反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是感性到理性和理性到感性的统一,也正是理性认识才能变现艺术的意义和具备深刻认知性。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生活、自然的心灵、情感的融合。艺术形象的情感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描绘的形象,另一方面源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往往把客观的背景事物作为作者的感情载体来表现。艺术形象是客观事物的重现,又是艺术家的感情寄托,所以它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五、审美的本质

审美是感受或领悟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与客观事物的现象发生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现实生活的美是艺术家审美认识的根源。事物只有以其形象真实的方面表现出其本质的内涵,只有以其形象的个性显示出其种类的普通。这种现象、这种具体、这种形象必须是非常突出、明确、震撼,它才是美的并具有审美本质的。

审美本质的理解在于对客观事物存在的现实世界的审美反映和艺术创造。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宗教伦理关系的道德比较。艺术的审美对象包括宇宙、人生、自然科学等。它在艺术创作中经常以艺术审美的方式来表现,审美的本质是艺术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价值需求,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价值理解,或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

结语

艺术的审美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是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乐而不,哀而不伤”即“和”的审美标准。艺术包含的感情是一种节制、有限度的情感,符合“礼之用,和为贵”的审美情感,“中和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含蓄而光彩,这种光彩是极其绚烂而又极其平静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8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75-02

进入21世纪以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面对的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军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融合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受社会思潮的影响越来越深入。面对巨大的挑战,军队更要切实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才能使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更能够符合军队建设实际、发挥出巨大的教育威力,不断开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在新时期下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进行探构。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遵循的原则

在探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遵循的原则极其重要,因为这些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以人为本”思想有重要概述,尤其同志明确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需要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广大官兵应该努力学习与研究以人文本的治军与建军的理论,这样也就实现重大转变,从我们过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到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治军建军的工作实践中。当然,这一理念还可能是初层次的认知,但以人为本的理念会继续深入广大官兵中。那么,我们军事行动、在抢险救灾中、处理维稳等行动中,也就更能尊重广大官兵的工作成绩与劳动付出,也就更能激发广大官兵的战斗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等。

2、平等民主原则。平等原则,指在一切军事活动中领导与军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民主原则是指军队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本质特质。平等民主原则其精神要旨是以民族精神、民族作风和民主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官兵在坚持此原则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致力建立和保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克服和摒弃教育者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不良作风,要求教育者以平等民主的姿态同受教育者交流思想、互相学习、互相传授知识。通过平等民主原则的运用,可以使两者充分沟通、启发,使受教育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积极学习,达到理解教育沟通的效果。

3、自我教育原则。现今,部分官兵往往重视军事训练的效益而总是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对自我教育原则的遵循,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因为激发官兵进行自我教育,可以做到真正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节省。自我教育是在主体意识上产生的自觉的教育方式,主体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自己主宰自己命运和实践活动的心理机制。自我教育可以调动教育者本人的智能和体能,激发主体的求知欲望、需要,不断激发主体对人生进行规划,激励主体为人生奋斗目标而积极探索和实践。而本文的“人本-互动”模式就是通过不断启发、引导、培养和发展官兵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力争使受教育者由被动状态转为自发、自觉状态,自觉摒弃是非善恶,自觉的进行思想意识修养和道德修养,这样就可以实现官兵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内容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内容主要由基本要素、模式结构和其基本特征以下三方面构成。

1、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基本要素。“人本-互动”模式要有引导方和被引导方才能构成人本与互动模式,引导方为思想相对先进或成熟的教育者,被引导方为思想相对落后或不成熟者成为受教育者。教育者多为基层军官或有着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理论素养的士兵。受教育者多为军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和理论素养较低的士兵,这些个体思想境界比较低。

教育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传递和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的工具。一般多为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印刷媒介,当然现在大众传媒发展也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技术手段 。当然具备“人体-互动”模式的主体、教育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军队基层主要是指影响基层官兵思想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尤其是军营内部环境,这种教育环境应该是变化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综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基本要素有四方面组成,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教育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教育环境。

2、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结构。“人本-互动”模式主要打破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地位优势,而取而代之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互动与沟通,彼此之间不再是单项箭头,而是相互沟通的双向箭头,同时对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处于开放的环境氛围中。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体现此模式的结构,首先,从静态上揭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结构。也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传播媒介和外部教育环境四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张复杂“人本-互动”的结构网,通过这种模式的开展,就可以将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紧密融合为一个大的社会整体,他们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这样就更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静态上把握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其次,从动态上来看,“人本-互动”模式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内部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立体网络互动关系。四个要素之间进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交流和传递,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也都是双向的和互动的,教育者的传播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反馈过程交融与并存,这些互动交融关系整合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内部机制和结构,对推动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里程碑的作用。

“人本-互动”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的重要之处,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置于整个信息化的大系统中考察,更加注重强调外部环境系统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间的交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育的信息传播媒介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也就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再现。通过“人本-互动”模式的建构,对游离于、不适用我军整体发展的孤立的传播因素、传播信息就无法被基层官兵认知、把握和支配,国家也就能在研究中看到全部因素,时刻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全局关注。

“人本-互动”模式的运用是军队抛弃了一直遵守的教育单向性和所处的被动性,重在强调教育的双向性和能动性,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交换,将互动作为整体形态的组成原件,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探索一条辨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基本特征。“人本-互动”指各种传播的信息互相沟通、互相交换、相互创造,并进行相互分享。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动态性和发展性。“人本-互动”模式的四个要素中外部环境决定了各个要素之间要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因为外部环境是动态的、发展的,并不会一成不变,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等背景的变化,导致外部环境也随之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外部环境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业随之变化,在这动态的外部环境中,双主体根据互动的信息量的传播和积累,他们的见识和能力也随之增强和发展。

其次,整体性和全面性。整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整体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通过构建能够进一步支配其中的整体规律。也就能真实的反应出我们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过程。

最后,辨证性和互动性。四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引导紧密联系,共同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教育者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也就需要受教育者予以支持和配合,需要传播信息的媒介,也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这也就体现了任何一种要素发挥其功能,一定会引起其他三个要素的连锁反应。

综上,通过对“人本-互动”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的探析,为构建我国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的构建途径提供的重要理论前提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康初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伴随着微电影的迅猛发展,微电影广告也备受追捧,一大批广受赞誉的佳作纷纷涌现,并引发热议。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前景既充满机遇,生机勃勃,也布满荆棘,危机四伏。不得不承认,一场深刻的广告革命,已然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微电影广告如何顺应媒体融合的趋势进行策划、创意和推广,成为广告传播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微电影广告概述

要界定微电影广告,首先要从微电影人手,且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影视广告之间的区别。

(一)微电影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微影,是继微小说、微博之后又一依托网络环境而盛行的新生事物,2010年凯迪拉克推出《一触即发》作品,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情节紧凑,结构简单,观赏时间短,非常符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信息接收心理。

(二)微电影广告

微电影广告是伴随微电影的广泛传播而催生的新型广告形式,通常指播放时长在5至50分钟之间,采用电影的创作、拍摄和表现手法,具备电影情节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宣传某个特定品牌或产品的短片。

几乎所有著名的微电影作品都是由广告主投资拍摄的,直接或间接具有广告目的。正是由于微电影广告与微电影的这种联系,造成了微电影和广告之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伴生关系。

微电影广告一般有两种产出方式:第一,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剧本的创作和电影的拍摄,而品牌或产品广告,多以植入的方式放置其中,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没有明显的广告痕迹,以《老男孩儿》为代表;第二,由广告主提出、广告公司策划并拍摄,以推广品牌或产品为目的,带有浓重的广告色彩,以《一触即发》为代表。

(三)微电影广告与传统影视广告

无论是微电影广告还是传统影视广告,在本质上都是采用视觉化的表现方式,广告效果是其最根本的推力。

然而,微电影广告是“通过广告看电影”,它有两个最根本的特点:一方面,它是一个广告,是为品牌和产品服务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部电影,在拍摄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势必打着电影的烙印,必须要带给观众感官享受。

微电影广告和传统影视广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传统影视广告偏重于采用直白的介绍或说服,而微电影广告则具有更加委婉含蓄的风格;在信息传播渠道与费用上,传统影视广告主要选择电视、电影、户外LED屏或车载显示屏等进行播放,且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微电影广告则通过投放到主流视频网站,进行免费播放;在信息接受与扩散方式上,传统影视广告基本上是灌输式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且受众无法直接对信息进行原样的转播和扩散,而微电影广告的信息接收和扩散是以主动的、高保真的方式进行。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时展,这一概念已得到极大的拓展,不仅涵盖了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多种要素的融合。特别是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等新兴终端的普及,各种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呈现加速态势。

媒体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多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依托信息传播而生存和发展的行业,对媒体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媒体环境的新变化必然会带动广告传播形式的变化。微电影广告,虽然不能说是新媒体环境下最适宜的广告形式,但它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会给整体广告业带来强劲的推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特点

微电影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形式,除了具备传统广告的一些基本特征外,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下,还具有时代赋予它的新的特色。

1.内容的“微”特征。“微时”(30秒-300秒)放映、“微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是微电影广告最基本的三个特征。

2.平台的新型化。在传播平台上,微电影广告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有别于传统广告的传播渠道,而是采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3.专业性与草根性并举。一方面,从策划到剧本的创作、再到拍摄和,微电影广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进行运作;另一方面,随着门槛的降低和拍摄器材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加入到微电影的创作大军中。

4.时效性强。由于微电影广告制作周期短,片长短,信息量有限,作品大多紧扣时事热点,几乎无法提供让人长久保持兴趣的信息,因此微电影广告具备极强的时效性。

篇6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语言的形态发展历经了由手势、口头、符号到文字这样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十九世纪末,电子媒体出现以后,新闻用语的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字幕新闻、广播新闻、影视新闻,极大扩展了新闻用语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信息传播方式的新技术革命。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新闻语言也需要与时俱进,要进行更为深刻的变革。新闻语言随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与此同时也有着它本身角色与学理上的要求。目前,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里,新闻语言主要表现出四种变化特征:多元化、互动性、融合性、平和性。

一、多元化

新闻语言源自于社会现实生活,源自于普通民众的社会生产实践,它一直是伴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培养出很多的具备自我意识的民众的同时,也肯定导致新闻用语逐渐多元化的趋势。新闻语言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新闻语言不但是在内容上展现民主精神,以表达民众的祈愿和诉求;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异常活泼生动,丰富多彩,新颖别具一格,被广大老百姓所钟爱。重视从普通民众心理角度考虑,用普通百姓的立场和视角反映生活,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感染感化民众;其次,新闻语言的多元化表现在传播者不但要报道新闻事件,还可以自由自主表达对新闻报道事实的看法。民众也可以运用各种形式自由表达自己对新闻传播的看法和观点;第三,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民众的不同阶层,这种多元化还表现在新闻语言不但要适应同一个层次的民众多元化的阅读需要,又要满足各个不同层次民众的阅读口味。

二、互动性

互动是新闻语言运作的一个主要方式。因为接受新闻的民众主体地位的提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新闻语言互动性的特点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原先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接收的民众的各自分工非常清晰明确,而信息传播流通的形式是“我传播,你接受”的单方向的灌输式。尽管,新闻语言也一贯重视接受信息民众的反馈,“可是新闻语言的延迟性和间接性导致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还没能建立起真正的互动关系”。而在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互动性是首要的基本特征,接受新闻语言的民众可以随时和传播者进行“对话”,相互传播资讯、表达观点立场、提出要求与及时反馈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看法。新闻传播由原来的传播者对于民众的单方向灌输式转变为传播者和受众的双方向互动式。在网络传播此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中,新闻语言传播的互动性特点会日渐凸现。此外,伴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吸引民众、争抢市场占有率,那种原来老式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也愈发重视互动,比如开通新闻互动热线、实行节目主持人制、邀请民众参与其中等。

三、融合性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持续繁荣,为媒体得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进一步推出新的媒介形态,而原来的那种传统的媒介形态不会逐渐消亡,“而是历经较长时间的调整以后,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吸收别的媒体的优点,对自身作非常有效的改造进而有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此种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持续变革的媒体生存发展的特征,导致新闻语言的持续变化也表现出某种融合的特征。

多媒体时代的来临,也就使新闻语言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走向。巨大的信息量和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必然会使民众的阅听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很大的变化。为了迎合民众的此种多元化的、全新的心理和思维转变,新闻传播者不能只是限于使用单一的报纸、广播、电视或网络语言来进行报道,而是要结合所报道得内容、媒体的自身特点与民众的需求,运用融合的新闻语言来传播,比如纸质媒体文字的视觉化与图像化,广播语言的文字化,电视语言的广播化和口语化,网络语言的整合化等。新闻语言的高度融合,不但展现了现今新闻媒体对原来的那种传统新闻语言的挑战意识,又表现了媒体张扬的个性、自我发展的诉求,与此同时还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竞争力,迎合了民众新闻思维的变化和民众心理变化的需求。

四、平和性

引领时代潮流,传播社会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是大众传媒的崇高使命,切忌浮躁、要彰显理性、平易近人是大众传媒提升其公信力与亲和力、树立其良好形象之根本。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民众本位意识的日趋成熟,构建一种平和、理性的新闻语言风格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平和、得体的新闻语言能精准地表达传播者的报道思想意图,且能迎合民众心理需求,因此被民众乐于接受。新闻语言要平和,首先是新闻语言本身角色的要求与体现。新闻语言作为构成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要素,它的风格事实上是新闻媒介面向社会、面向民众的表情。平民化的语言风格,民众乐于接受;然而指令性的语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民众是极为反感的,它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尤其是新闻语言的暴力化倾向,不但使所报道的内容和事实本身不相符,也会深深伤害民众,消弱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和期待。

新闻语言要平和,其次也是社会文化的内在要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它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与社会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消费文化好像要成为主流,现今新闻媒体就起着相当重要的精神指引与文化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新闻报道语言要极具理性与平和,既要考虑民众的个性,用平和的语调给民众以极大思考的空间,用理性的笔调为民众提供可供选择的余地,又要尽量避免新闻语言的庸俗化、娱乐化趋势,展现新闻语言的人文关怀性。冷静地摆出事实,平和地讲明道理,运用逻辑的强有力的力量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也是促进人们之间和谐、媒体和谐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娟,段业辉.网络新闻标题的简省空间[J].传媒观察,2005(4).

Gri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Levinson,S.C.1983.Pragma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蓝鸿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中国物质出版社1989:8.

石义彬:《新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光明日报》, 2000(5).

石义彬:《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2).

篇7

关键词:社会性媒体;大众媒体;网众传播

一、社会变迁与媒介图景

媒介在信息传播和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构建世界,并且在构建过程中的经验获取、价值认同、交流合作等,都通过社会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共同维系我们的社会运作。作为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便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经典理论,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也随着这些科技革命的脚步发生着惊人的变化,网络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作,而网络传播下承载的传播媒介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行为影响方面又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及服务的有机结合,它对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渗透和应用最为深远、影响最为直接的领域便是社会性媒体。安东尼・梅菲尔德在2007年出版的《what is social media》中第一次提到“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用户可以广泛参与的网络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社会性媒体制作、传播内容,与他人自由的交流、对话。在美国以Facebook、Twitter、LinkedIn为代表,中国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笔者将通过对社会性媒体存在的语境,即媒介环境、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主客体关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性媒体,以及它的特征和存在的意义。

二、社会性媒体

纵观过去几百年里的媒体格局,大众传播和大众媒体占据了人类传播格局中绝对的主导地位。当今信息传播环境空前大转变,大众传播也开始整合与汇聚。报纸抛弃旧形态建立自己的网站,并与其它各种媒体共享资源,媒体内容以数据的形式迅速传递给每一个愿意接受信息的受众。许多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大众媒体的“网络化”。然而它仍然具有专业化、有组织、高效率的生产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实质上,“网络化”的大众媒体即是传统的广电与印刷媒体通过ICT技术进行自我优化和升级,以此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然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当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大众传播基本特征的信息传播行为,它们由非专业的人员发起,传播主体并非制度化的传播机构,它们类似于人际传播,却比人际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国内学者将这种传播行为和现象称之为“网众传播”,它更准确的突出了传播主体――网众,并以社会性媒体为传播媒介。

(一)传播主客体

在“大众传播”中,传播主体是专业化、制度化、高效率的信息生产机构。我们将那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信息接收者,称为传播行为的客体,即“大众”。在“网众传播”中,作为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网众”,他们具有一种新的特征与关系,它不仅作为传播过程的客体,同时也作为传播主体而存在。首先,在常用的微博、论坛、微信上我们接收的每一条信息都是由“网众”生产与,作为信息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由兴趣、认同而组织起来的集体,“网众”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同。其次“网众”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社会学中指的是社会中的交往行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作为客体的“大众”间个体联系缺乏,传播主客体间权力关系不平等,传播主体享有绝对的主导权。然而在网众传播的过程中,主客体间以及客体与客体间的沟通与反馈,却是构成了“网众传播”的纽带,可以说这种“主体间性”的特征是任何现存的其他传播模式都无法达到的水平。最后从客体上来看,“网众”具有社会性,它是由职业、地域、爱好等既有关系构建起来的群体,跨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群体而存在,有真实的互动。他们虽不是由聚集而形成,但却会因为形成而聚集,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的便是社会性媒体。由此可以看出“网众”在范围划分上与“大众”相比的区别主要构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二)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通过自我优化和升级成为“网络化”的大众媒体,虽然它和社会性媒体一样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上,二者区别明显。从传授双方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是纵向传播,信息由专业化的生产方有制度的由上而下传播,传统的大众传播为单向的,网络化的大众传播是双向的,数量上是一对多或少对多的模式,传授双方技术、权利不平等,并且传者实名授者匿名。而网众传播则为完全的双向传播,数量上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模式并存,传授双方由于技术因素所造成的权利差异小。并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传授双方的身份趋于真实固定。从信息传播的流通网络和控制者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主要通过专业的渠道和传播主体间的信息共享,依靠整个信息网络进行传播,并且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体的所有者。而网众传播中的网众为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因认同、爱好等诸多因素聚集在社会性媒体中,但同时他们也可能是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因此信息传播的渠道既是包含了ICT技术的信息网络又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信息传播的控制者为媒介的使用者,这是根本的区别。

三、社会性媒体的特征

社会性媒体作为网众传播的媒介,既是网众间信息交流的工具,又是网众与其他社会力量互动和展开行动的空间,除了最基本的技术特征外,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使用媒体的人是如何运用它进行互动和组织运作的,在此做一个简单总结:

(一)用户创造内容

用户创造的内容包括了新闻内容、点评反馈、艺术作品等,这是由ICT技术赋予的用户权利,具有明显的草根化的特征,在社会性媒体中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限制的生产内容。而真正的媒介所有者却只提供技术和软硬件支持,很少参与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具有一定的中立性。

(二)网络社区化

社会性媒体的信息流通网络是包含ICT的信息网络和交织着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用户既可以巩固自己即有的社会网络,又可以从信息网络中拓展新的关系网络,在社会性媒体中,他们可以以共同的兴趣找到并形成社区和群体,产生新的社会身份,提高用户的归属感。

(三)网络连通性

在网众传播中,用户会同时使用多个社会性媒体广泛的分享与聚合,甚至使用超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这同时也体现出了网络时代碎片化的特征。

当今网络中的社会性媒体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着,也表现出来更多新的特征。正由于社会性媒体的出现,才出现了“网众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媒介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维系着我们的社会运作,它带给整个社会的变化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对媒介的特征、规律和模式进行分析,才能在未来对媒介的影响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44-02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陶冶师生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新型的信息传播软件,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载体,使校园文化具有传播速度的及时性,传播内容的自主化、传播方式的互动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体现,是高职院校上午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新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是其独特的精神风貌,是高职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信息公众平台要在高职校园文化传播中要充分发挥其传播的优势,传递正能量。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

1.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这一特定场所内,是师生在校园活动中所构建的校园文化系统,它既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又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其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融合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1.3 信息公众平台

目前,关于信息公众平台没有准确的概念界定。该文对信息公众平台则界定为:基于新兴媒体――微博、微信、易信等,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自由获得信息,

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展现,是信息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存在方式。其信息公众平台具有层次性、交互性、统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高校的体现,是一所高职院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标签”。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理解和认识到校园文化在校园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建设的进程中处处彰显高职院校的特点与精神,努力驱策广大教职工为校园文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加大基础性建设、文化、体育、娱乐、相关专业设施的建设,来提高教学环境和质量,着重职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开放新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2]。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中也具有其个性特色。

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着重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了校园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载体、标志,但其核心与内涵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建设的深层次认识不够,目光狭隘,不能引入合理、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互为有机体。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加强基础性建设,大搞教学楼、实验楼、建广场、大买仪器、种草栽花等进行外在形象工程建设,普遍比较重视;但对规章制度、管理措施需要的加强和完善,忽略对隐性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建设。

2.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个性化渐失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仅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而且还应具有职业院校的个性。不同的职业院校要突出职业特点、专业方向、专业特点、专业定位以及专业理念等,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然要突出独具一格的个性。信息的发展,科技的普及进步,网络的盛行等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也导致了部分学校只着重模仿其他的校园文化建设,而忽略了自身的个性建设,迫使校园文化大同小异。

2.2.3 忽略信息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平台的社会下,信息平台的深刻影响不容小视,在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息平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的海量的资料与信息,广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了信息交流,丰富了技能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信息平台提供宽广的交互空间,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主体意识。

篇9

融合性媒介使用鼓励受众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取媒介内容,并把分散在各媒体平台的内容以某种内在逻辑重新联系在一起,生成新的意义或后续行为。融合不仅发生在媒介使用的技术层面,同时也发生在受众将多渠道信息转化为个体认知及生产、生活资源的过程中。在信息获取上,面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融合性受众倾向于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或性质,综合获得信息,并进行整合得出认知与判断。受众的媒介素养将影响其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及最终认知的形成,如电视的官方性,互联网信息的草根性、庞杂性及待去伪性等。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及网络收视调查显示,有2%~4%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台官网、门户网站、微博及贴吧/论坛/社区等渠道获取电视新节目信息,这部分观众在电视或互联网上收看节目后,会“与在线好友分享”或“给节目打分、发表评论”。网络平台的参与性、社交性使受众以个性化的方式分享、评价热播电视剧的经典对白或潜台词,这成为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人际交流的网络表达方式,丰富或是改变了电视传播效果形成的传统路线。

虽然媒体使用率的消长及格局变化时有发生,同时某些媒体的某种特定功能已然消失或面临被取代,但从纸介质到数字化介质的媒介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传统的书籍和报纸并未消失,只是由于新技术或新媒体的进入,它们的地位发生了改变,这暗示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从使用者的角度讲,则反映了受众融合性使用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媒介诸多社会功能的发挥给受众带来固定的期望满足,如获取信息、消闲娱乐;另一方面,不同媒介在受众融合使用模式中存在着潜在的分工,由于媒介技术所支持的功能不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不同,这些内在的特征外化为媒体提供的差异性内容与服务、立场与倾向,并通过受众的日常使用而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如电视收看的家庭性、网络视频收看的个性化与互动性。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当重大事件发生时,49.57%的电视观众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而将之作为深入了解重大事件的媒体,比电视高出15.56个百分点;而在内容的权威性上,13.8%的观众认可电视媒体,比网络高出8个百分点(见表1)。可见,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受众通过长期的媒体实践对于特定媒体的核心功能或核心属性形成了个性化认知或无意识共识,在其媒介使用图谱中,媒体分工或分立或重合,但在整体上都不影响受众将之娴熟地运用于信息整合过程中。

媒介使用习惯的流动与互补

篇10

一、社会越轨事件与后现代主义在特征上的重合

社会越轨事件从社会道德层面来讲是“恶”的。什么是邪恶?伊格尔顿在《论邪恶》一书中讲到,邪恶基于人的无限意志,当人开始追求无限、人类历史开始追求无限的时候,他会将一切有限的事物视为绝对障碍,不惜一切对其进行摧毁,便成就了邪恶。

后现代主义的两个中心点是“颠覆”、“解构”,这两个词恰到好处地解释了社会越轨事件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形态。

(一)批判性

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批判理论来看,大众传播媒介“异化”了受众,它们向受众传播一种“虚假的需要”,使人的劳累、攻击性、痛苦、不义永久化。

在大众媒介的助力下,人们沉溺于物质需求,在消费过程中得到虚假的满足,人们以为享受了生活,但实质上却被媒介操纵,沦为物质的奴役,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是对人们意识形态控制的过程。在对社会越轨信息的传播研究中,经验学派主张从既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解决传播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批判学派由此拓展,主张从符号信息着手,厘清其对公众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及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异化”的作用。

而后现代主义彻底批判理性,批判以理性为准则的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反对一切理性、约定俗成的秩序,希望打破社会的同一性,来建立多元化、不存在文本范式的世界。

(二)颠覆性

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摒弃中心主义和现有思想,和一切理性的、常规的做对抗。后现代解构主义反对“一元中心”和“二元对抗”,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能够打破僵局,颠覆固有规则。解构主义不但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并且解构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有人妄图通过非常规手段打破平衡,与公共制度和法规斗争,以期自己心态上的“公平”,于是,犯罪就这样产生了。社会越轨行为是对社会规范的颠覆,并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和损害。越轨者试图对社会公共道德法制进行挑战,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需要控制越轨行为,这是深切而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非理性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将理性上升为统一的理论模式和意识形态,而这恰恰压制了多元性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学者希望能够用非理性的视角打破一切理性的统一秩序,形成与现代社会普适价值观所截然相反的多元价值观。

社会越轨行为同样具有非理性的特质。社会之所以能维持巧妙平衡,是由于道德法制的制约;之所以能和谐,是由于理性思维的桎梏。以理性为基础、道德伦理为底线的法律维持着社会机器正规运行,而越轨者打破了这样理性的平衡,在不理智、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完成了犯罪过程。社会越轨行为就是对理性的背离。

二、社会越轨事件传播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传播渠道

Web2.0时代的互联网载体,赋予了自媒体更多的表现形态。自媒体因传播效率高、信息生产成本低,占尽先天优势。报纸不鲜活、电视有空间局限、受众早已迈入读屏时代,“魔弹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传统大众媒介苦苦挣扎,最终还是走向媒介融合之路。集文字、图片、影音为一体的拼接式信息更能被受众青睐。

用人类学视角观大众传播的演变,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闻信息技术的革新并不是主题,而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传播形态发生改变,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观感,使受众有轻松愉悦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把传统媒介精英形象拉下神坛,使技术真正造福大众的“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好契合了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论、摒弃精英文化的理念。

“个人是媒介的延伸”,当社会越轨事件发生,自媒体因其天然的方便快捷性抢占信息鳌头,民众作为信息的介质,也参与信息传输和再加工的过程,随后传统媒体投入行动,进行深度报道,向市场投放新闻信息。复旦投毒案最先由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微博信息,随后受到网友大量转发和讨论,紧接着网络大V和主流媒体也成为舆论推手,“复旦研究生被室友下毒杀害”这一话题引爆网络,此案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一直到犯罪嫌疑人林森浩被执行死刑,这场声势浩大的典型社会越轨事件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传播内容

哲学家杜威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独立意志的个体,有能力自主辨别信息,公民应该成为掌控信息的一方。杜威的思想在互联网技术革新的时代有了技术支撑,公民成为传播的主体,“全民记者时代”得以实现,“我即媒体”的理念应运而生。公民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加工为舆论势力,影响媒介议程设置以及公共事务的决策。在邓玉娇案中,即使邓玉娇有确凿的杀人证据,但由于强大的网络声援将邓玉娇塑造成了一个“反抗的侠女”,最终影响了司法审判,邓玉娇被判正当防卫。

后现代主义在表意上的矛盾和零散化,决定了其在内容呈现形式上的繁杂性和碎片性。社会越轨事件往往事发突然,给予媒体的反映时间极短,限制了媒体宏观叙事。媒体在此情况下需保证尽量将新闻最朴实简短地还原;社会越轨事件纵深长,波及范围和后续情况都难以预料,媒介需要随时跟进,小块的信息被不断挖掘和反馈;在社会越轨事件发生后,媒介往往力有不逮,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媒介融合进一步强化使新闻完整性得以维持,受众获取的都是媒体获得的信息与“草根记者”们提供的文字、语言、影音资料的整合……因为以上原因,社会越轨事件很难不落“碎片化”的窠臼。思想的深度、逻辑的缜密、表达的精致在新闻真实性、及时性面前一再让位,零散化的“小叙事”当道,这是后现代主义秉承解“元叙事”的重要表现。

(三)传播效果

在社会越轨事件中,各传播主体编成网格化的传播图像,各组信息交织,在每一个节点又可延展出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固定的阵营,也不被普适的价值观所缚,而是根据被传播者预设的立场所生。在这样交互式的传播环境下,价值体系被解构,重构成多元价值观。多元传播观念下,没有传播者和受众之分,没有中心和边缘的界限,信息的主次特性也荡然无存。

投身大众传播极大限度地实现了公民自我价值,公众参与公众事务的热情大大提升,这无疑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由于信息交互平台具有极大开放性,民众被这一默许的自由权利所激励,对于恶性社会越轨事件进行狂欢式解读,过度重视自身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媒体的引导教育意义。一味鼓励个人意志的释放,会使网络监管机制式微,受众模糊媒体焦点,社会失德现象难以遏制。(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11

一、水彩材料的特质

任何画种的材料和媒介,限定它的绘画特性,并由此外化出特定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点。

正因为水彩颜料的透明性,所以在条配颜料颜色时,除了混合的方法之外,透叠成为重要的调色手段。直接调出的颜色与透叠后产生的颜色也许在色相上趋于一致,但所表现出的质感、量感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错落搭配会产生微妙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丰富的感受。洁白的基底透过薄厚不同的涂层视乎是深邃永恒的光芒所在。

对于画笔,重要的是要看笔的储水力和湿润后的弹性。这与色彩的饱和度、水分的控制以及作画时留到画面的笔触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画家的艺术风格。

水彩画纸会对创作和作品的最终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例如19世纪初,水彩画的创作的兴盛是与纸制造工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比过去那些粗糙、质地不匀的纸,该时期的制造的纸,更利于颜色的薄涂。这对早期的现代水彩画大师们的风格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使鲜明的色彩、绝妙的薄涂成为诸如透纳这样的艺术家的独有特色。水彩纸的质地(纹理)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肌理变化。如何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肌理效果已成为许多画家的现实命题。现代的水彩纸有各种品牌,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不同品牌的水彩纸会有不同的特性。这给现代水彩的探索和发展留有很大的余地,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应与这些纸的特性相得益彰,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图。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与色相互交融,在水彩纸上形成了水与彩的斑迹与色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与抒情性,形成着奇妙的变奏关系,沉声了酣畅、淋漓、清新的视觉效果,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水彩艺术。这也是它存在了500多年并依旧有其探索空间的理由。

二、水彩的艺术特性

1、水色结合

水彩除了在一些基本的绘画规律和油画有共同之处外,它应该归属于水彩自身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趣味,有着水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独特特征。17~18世纪的英国风景画,它的源头是16世纪的英国地形图。尽管地形图形成简单,色彩单一,但因为它是用水做媒介来绘制成的图画,所以成了今后水彩画的发展的基础。水彩画也是正是在特殊的媒介物——水的伴随下,开始了它漫长的历程。

古典时期的水彩画一直是按照油画的模式来绘制的。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看,水彩的独特性并不十分明显。水作为水彩画中的特殊媒介,它的特性还没充分的得到发挥,反而只是单纯地作为调和剂来调和颜色,采用层层叠加颜色的技法,像油画那样来描绘对象。但就其充分发挥水的特质,突出水彩画的鲜明个性来说,它还是处于萌芽时期。不能否认的是以水做媒介,水的一些特征在水彩画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透明、淡雅是这一时期水彩中最显著的特征。在水的其他特质——渗透、流动、融合还未在画面显示以前,透明,作为水的一种基本特征,一直在支撑着水彩画的发展。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才使得早期的水彩画和油画有着分别存在的审美价值。

从18世纪中叶起水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一步步地走向成熟。成熟的标志:在发展古典时期的色彩效果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水的特质的认识、理解和运用。长期的经验使画家认识到,水除了有调和颜色这一基本功能外,它还有渗透、流动等特征。色彩和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色粒随着水分的流动,颜色在画面的分布富于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水不仅仅作为调和剂来运用了。很多画家懂得了利用水的易渗易透易流动的特征,渲染出画面的整个气氛和表达内心的感受。“湿画法”是对水的特质进一步认识的必然结果。在有水的白纸上,用笔自由地挥洒,水与色的相互融合、渗透、流动最易发挥水质的美感。另一方面,由“湿画法”派生出来的“渲染”、“擦洗”、“笔触”等技法应运而生,从而基本完成了水彩画自身性质的构建。水彩画真正地脱离了油画,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

在现代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调和颜色或渲染内心的感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充分发挥出水的特质。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画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水可使笔和色间枯、焦、润、湿产生变化,直到泼、积、破的应用。这也是画家处心积虑,不知疲倦探索的问题。

水这一物质心态作为水彩的调和剂,它依赖颜色,依赖形象保持着自身的特质。水色形成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水的灵性、水的品格为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请回,自如家奴,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飘渺。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特性,可称之为“水性特性”。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①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它使绘画过程更加奇异多变,相应的技巧也更加复杂。画家要充分利用水色的优越性,既利用水色的透明,以渲染浸润等技巧充分表现气韵、气势、意境这样的典型东方审美内容;有利用水色的流畅创造无以相匹的运笔艺术和造型工夫。水的特殊性、多样性为水彩艺术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水彩淋漓挥洒的笔触,朦胧诗意的情境,表现大气的普所迷离,光芒的闪烁不定,极尽优美之能事。对现代水彩画的真正开山祖师透纳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明亮的朦胧,但其中依稀隐藏着莫测。他的色彩明朗、稀薄而光滑,浓淡变化神秘莫测,水彩澄明清纯,似乎之留下眼花瞭乱的色彩漩涡和光辉闪烁的光波运动。他善于运用水彩和透明的油彩表现天光水色和迷茫动荡的烟雾,以至于康斯太勃尔认为他他是在以“有色的光流”②作画。水彩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也是和水质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对水性不同程度的运用或侧重点不同,使得水彩画家都有一套自己的作画方法和技巧。

水彩的发展、成熟,依赖于对水质特性认识的程度,对水性调和剂和有幸调和剂本质的区别。从不自觉到自觉到能动地利用水质的种种特性,构成水彩画历史的发展轨迹。

2、透明

透明的特质的水彩艺术产生依赖的标志性的特征之一。透明之感其实是利用光的透射作用发挥光色作用。

通过对色彩的条配,透叠、重置、晕染等手段的运用,使整个画面的色彩交错、混合,白色的基底忽隐忽现。涂层的交错使画面产生薄厚的对比,明亮与灰暗的对比。

水性调和剂具有易溶、易渍、易流的特性,透明的调和剂使色粒光波清晰,色粒在水中流动与渗透更使这些光波交相辉映,从而在洁白的纸面上呈现出明净淡雅之美。经验证明: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全部铺垫后的最后一笔,非覆盖性绘画往往重视代表饱和亮部的最先一笔;前者用浓稠坚挺的颜色绘制受光物体,当然富有质感和力度,后者用渐次变深的透明重叠“让”出物体的亮部,更加璀璨而令人神往。

透明也是把握水彩艺术的极限的“度”。如果在求新求变中超越这一限定的“度”,可能失去水彩画存在的价值,成为其他画种的辅助手段,或者成为一个新画种。水彩画的诸多传统技法,作画方式乃至观察方式,以及它们所显示出的独特表现力及其美学特征,均由此透明特质而生。透明这种特质的表现不仅可以表达抒情、轻快、流畅、明丽、淋漓等优美的情愫,而且亦可表现雄浑、遒劲、苍茫、厚重等壮阔的情怀。

3、随机性与肌理

由水色及透明的特质产生的诸如画面的随机性、偶然性和肌理等的特性都是水彩艺术的丰富性的表现。水色的流动往往产生某些意料之外的效果,最难控制却能产生天成的画意。譬如漫流法就是利用水色的流动随机产生的痕迹,因势利导,完成作者的意图。这似乎是自然幻化的美妙画面,令人怦然心动。

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炒作痕迹。水的流动,水的浸润,水的沉淀与冲刷,是画面孕育出新的视觉生命形态,这种人意与天气相结合的形态就是水彩画的肌理美。肌理之美是水彩画的独特风格的重要部分。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系着人们的心里效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那么水彩画恰恰在绘画语言与心里效应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吻合。肌理本身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特性使得市场在某种成都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人们“能够从这个概念中发生出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应比概念自身提供的意象更加完美”。③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技法肌理。美国著名的水彩画家、美术评论家乔雷思金说过,水彩画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快以及斑驳的粒状,虽然对于话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于偶然产生的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这也许不敬意地起到了使观察者“从透明的记忆仓库中唤出的知识和情感的导火线的作用”。④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造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格调。在现代水彩画中,对水的特殊性的把握是主要的、能动的。肌理的制作,就是对水质能动性认识的结果。在水分还没有完全干透以前,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比如:撒盐、喷水、渗进油性材料等等,制成不同形状的水痕,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它不仅能深刻地表现对象的质感,同时重复的水迹符号,不规则的排列组合,使人们从中感悟到水的特殊美感。

三、小结

篇12

新闻语言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也有着自身角色和学理上的要求。当前,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新闻语言主要呈现出四种变化特点:多元、互动、融合、平和。

多元

新闻语言来源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群众的生产实践,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改革开放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培育出众多的具有自主意识的受众的同时,也必然促使新闻语言日益多元化。

新闻语言的多元,首先表现在新闻语言不仅在内容上体现民主精神,表达受众的愿望和需求,而且在形式上活泼生动,丰富多彩,新颖别致,为广大受众所喜爱。注重从受众心理角度考虑,以平民的视角反映生活,以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感染受众;其次,新闻语言的多元表现在传播者不仅报道新闻事实,还可以自由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受众也可以以不同形式自由表达自己对新闻传播的看法;再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受众的分层,这种多元还表现为新闻语言既要适应同一层次的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阅读口味。

互动

互动是新闻语言运作的主要方式。由于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新闻语言互动性的特点日益显现。

我国在过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众的分工非常明确,信息流通的形式是“我传播,你接受”的单向灌输式。虽然,新闻语言也一直强调受众反馈,“但其延迟性和间接性使得传者和受众之间并未建立起真正的互动关系。”③而在网络语言传播中,互动性是首要的基本特征,受众可以随时与传播者进行“对话”,互相传播资讯、表达观点、提出要求和随时反馈对报道内容的看法。新闻传播由过去的传播者对于受众的单向灌输式变为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式。一个网络传播者,身份可能是双重的,他既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一个传播者。因此,在网络传播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中,新闻语言的互动性特点将日益凸显。

另外,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为吸引受众、抢占市场份额,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也越来越注重互动,如开通热线、实行节目主持人制、邀请受众参与等。

融合

科技进步和社会繁荣,为媒体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会催生出新的媒体形态,而原有的媒体形态不会衰亡,“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立足自身的优势,借鉴其他媒体的长处,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改造而获得新的发展。”④这种兼容共生、互相促进、不断革新的媒体生存发展的特点,使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特点。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语言的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海量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受众的阅听习惯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受众的这种多元的、全新的心理与思维变化,新闻传播者不能仅仅限于用单一的报纸、电视、广播或网络语言来报道,而要结合报道内容、媒体特点和受众需求,采取融合的新闻语言来传播,如纸质媒体文字的视觉化、图像化,广播语言的文字化,电视语言的广播化、口语化,网络语言的整合化等。新闻语言的融合,既体现了当下新闻媒体对传统新闻语言的挑战意识,又表达了媒体个性张扬、自我发展的诉求,同时提升了新闻媒介的竞争力,适应了受众新闻思维变化和受众心理需求。

平和

引领时代进步,传播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发展是大众传媒的使命,力戒浮躁、彰显理性、平易近人是大众传媒提高公信力和亲和力、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在信息全球化时代,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受众本位意识的成熟,建构一种平和、理性的新闻语言风格至关重要。因为平和、得体的新闻语言能准确表达传播者的报道意图,并能符合受众心理需要,为受众所乐于接受。

新闻语言要平和,首先是新闻语言自身角色的要求。新闻语言作为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元素,其风格实际上是新闻媒介面对社会、面对受众的表情。平民化的语言,受众愿意接受;而指令性的语言、高高在上的话语,受众是反感的,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特别是新闻语言的暴力化倾向,不仅使报道内容与事实本身不符,也会伤害受众,影响受众对媒体的信任。

其次,新闻语言要平和是社会文化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人们思想观念解放和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消费文化似乎成为主流,当下新闻媒体就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用语要平和,富于理性,既考虑受众的个性,以平和的语调给受众留出思考的空间,以理性的笔触为受众提供可选择的余地,又要力避新闻语言的世俗化、娱乐化倾向,彰显新闻语言的人文关怀性。通过冷静地摆事实,平和地讲道理,诉诸理性,运用逻辑的力量来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从而促进人际和谐、媒体和谐和社会和谐。

注释:

① 蓝鸿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中国物质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②石义彬:《新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刊载于2000年5月16日《光明日报》。

篇13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7-0000-00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如何将数字技术完美地应用到广播电视中去至关重要。

1数字技术概述

1.1数字技术的特征

(1)数字技术多采用二进制,只要是元件所具有的两个稳定的状态,都可以用来表示二进制,所以他的基本单元电路是比较简单的,这就使得对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精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允许元件参数有较大的分散性。这一特点易于实现数字电路集成化。(2)数字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由于素质技术传递加工和处理的是二值信息,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他的抗干扰能力极强,可以用来增加二进制数的数位的精度[1]。(3)数字技术的数字信号易于长期存贮,可将大量可贵的信息资源保存起来。(4)数字技术的保密性好,在数字技术中可以通过加密处理,保证可贵信息资源的隐秘性。(5)数字技术的通用性强,在数字技术中可用标准化逻辑部件构造多种数码系统。

1.2数字技术的具体内容

1.2.1传输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传输受传输距离影响,深受噪声影响。而数字信息是不受传输距离影响的,它是可以重复再生的,通过检错,可以正确消除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干扰造成的错误信息,提高信息的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1.2.2信息存储过程数字化

传统信息存储中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失真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数字技术实现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借助数据压缩技术加大了数据记录的密度,借助数字纠错技术提高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3数字处理自动化

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压缩技术。在数字化信息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数据压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数据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容易出现信息冗杂问题,这就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压缩,数字压缩技术是数字技术的核心技术。

2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2.1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特征

数字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产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

2.1.1传播媒介朝着“媒介融合”的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发展的新方向为“媒介融合”。广播电视纷纷开辟了与受众沟通交流的新型平台――数字化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只依赖于一个沟通平台的局面。在数字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广播电视与手机、互联网等不断整合,使得他们在崭新的大平台中实现了融合,使信息传播途径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

2.1.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征

传统的媒体,从信息采录到传递给受众中间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具有延时性特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信息的同步传播、同步接收,具有即时性特点[2]。这种即时性信息传播消除了不同媒介之间的鸿沟,将影、音、图、文等不同类别信息融为一体,瞬间完成加工,即时传递给受众。

2.2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制作呈现出新特点

传统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限制了广播电视频道数量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数字技术的出现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数字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

2.2.1广播电视的视觉效果趋向于立体化

广播电视得以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媒体技术中的3D技术[3]。3D数字技术将广播电视新闻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转向立体化效果。电视研发工作也在大力应用3D数字技术,进入立体电视生产阶段。3D数字技术对人们的视觉冲击越来越大,传统的2D电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立体化视觉效果的需求。

3D立体化广播电视媒体最终将得到普及,3D技术会覆盖电视屏幕以及电脑屏幕,。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如何充分利用3D数字技术制造立体化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能使广播电视获得更多的受众。

2.2.2广播电视的制作方法趋向于数字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内容的采录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数字化采录设备代替了传统采录设备,工作人员多使用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像机中白平衡的设定、跟拍以及对焦等都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避免了传统的复杂性操作,并且能保证内容采录的即时性,便于更好、更快地采录高清图像资料。数字技术还打破了传统线性编辑的不可调整性,工作人员可采用计算机对采录内容进行合成处理,提高了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数字技术还实现了广播电视制作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数字化。传统的信息传输依靠于交通工具,将现场采录信息传递到电视台,而数字技术是通过卫星通讯、数字网络以及高速光纤等传输的,传输速度大大提高。

2.2.3广播电视的内容趋向于深度化

数字技术使得广播电视实现了即时性特效,因此,仅凭时效性来争夺受众的方法已经过时。要使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立于不败之地,节目制作组就要在内容深化上努力,以纵向优势赢得更多受众。

3结语

综上所述,经历过数字化变革的广播电视正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受众的面前,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广播电视行业应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我,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光.浅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0):216-216.

[2]虎正峰.浅谈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2,9(9):21,2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