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雕塑公共艺术

雕塑公共艺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雕塑公共艺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雕塑公共艺术

篇1

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97-01

雕塑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共的特性也是雕塑艺术与生据来的本质属性,作为一种空间表现的艺术形式,它所表现在共有空间中和环境联系上的特征都说明了它的公共属性。雕塑所处的公共环境所带来的公共艺术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直接显现的,而存在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内在的特征却也同样标示着它的公共属性。

我们以公共雕塑的特征属性分类讨论和介绍,即分为: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三部分。

一、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

公共雕塑的主题性与标识性是一直贯穿在雕塑艺术发展种的重要内容特征。主题性雕塑着重分析的是带有纪念性的、主语性的以及记录性的公共雕塑。标识性雕塑是分析带有标志性的、区域识别性的以及功能性的公共雕塑。通过它们对主题与标识内容和形式的反映阐述这一类别公共雕塑的特性语言与形式。

(一)主题性雕塑

公共雕塑主题性是指作品中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公共雕塑艺术的内容核心。这种主题性是公共雕塑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在创作中所贯彻的精神力量,是精神意志的表现结果。整个的创作过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性展开的,所有的形式与表现都是服务于主题的,从这点来说,主题是创作的基石和灵魂所在。这一类雕塑的特征有着强烈的主题归属性,主题性的表述是它成立和作用的根本。

(二)标识性雕塑

有些公共雕塑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在区域或功能上具有标示、标志、说明、主导和概括的作用。公共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经常是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雕塑可以以它特殊的形象,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超越了对与雕塑同在的建筑或环境的记忆,成为认识和识别某一地区和实际功能的代言人。

二、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

景观的观赏性与装饰性是人们在满足审美需要时进行的一种创作性的探索。这种探索实践是建立在具有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之上的,它是人们对审美愉悦的一种追求。

(一)公共景观雕塑

公共景观雕塑便是以公共景观为平台的一种雕塑形式,公共雕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在公共景观中,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公共景观的特征。其中作为景观雕塑,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营造景致,满足观赏和装饰的需求。

(二)室内置景装饰性雕塑

室内是建筑内部使用空间的一种空间属性上的划分。室内公共空间本身就是建立在人造建筑物之中的,只有建筑物成立以后,才能拥有室内空间。所以,室内空间的规律是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变化的,它表现了建筑发展的各种特点。在空间和形式上,室内环境都不能脱离开建筑的影响而单独存在,室内装饰也是建立在室内空间环境的变化特点上而成立的,室内装饰的风格和形式是整体建筑风格形式的一个延伸,它反映了所在建筑的设计思想和审美取向。

三、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

装置性雕塑包括地景观雕塑与装置性雕塑。互动性雕塑包括以参与性为主的雕塑和外因素材料组成的公共雕塑形式。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是现代公共雕塑发展中所呈现的一类形式,它是受多种艺术形式的参与和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多因素综合表达。

(一)装置性雕塑

装置艺术在概念上同雕塑有区别的:装置是使用现成品来组合成一种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借以传达作品背后的思想和观点。装置艺术所强调的环境综合表达性的特征,同样表现在很多公共雕塑中,装置艺术中使用现成品装配的原则,也同样出现在很多公共雕塑作品中。所以,雕塑中出现的装置性因素是现代雕塑表现的一种现象,尤其在公共雕塑中,这种重视整体氛围的表达方式是公共雕塑得以实现审美需要的重要手段。

(二)互动性雕塑

互动是指双方相互之间发生联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相互动作。互动性雕塑是针对观众人为参与而言的,这种形式的雕塑把人的参与与行为作为雕塑的一部分,只有观众去参与它,它才完整起来,才具有艺术价值。当然,这种参与是作品完成后的既定参与,而不是指作品本身成立过程中主题和形式的参与。

篇2

一、城市公共艺术与抽象艺术的概念

1、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在二战后,在美国开始兴起的,艺术雕像从博物馆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包含着空间和场所的共享性,也包括着人们心里行的共同享有与协作,具有多种内涵。在这些理念和当今的环境下,公共艺术天然的具有一些现代化的特征,比如具有多元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化的运营机制、符合城市的审美标准等。而城市的共公艺术作品首先具有开放性,具有普遍的共公精神和性质,面向非特定的人群。城市公共艺术提案、审议、确定都应该尊重大众的愿望。其实施的空间应该包括城市空间、道路、广告路沿、树木等多种广阔的空间。城市雕塑就是人们在公共群体的社会结构中,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以天然或者是人工加工的方式,制作出占有三维空间,并蕴含精神功能的制品。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不是简单的把艺术品放在公共空间之中,而是要与城市文化、环境、人文等向协调,使其具备社会属性与城市特征。

2、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也是在二战后兴起的,主要注重内在的、心理上的表现,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出最深刻的思想。这一艺术理念希望表达一种精神的现实以及更高层次的现实,也就是主观表现上的无象性。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抽象艺术也包含着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整合与排序,就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感受。

二、抽象雕塑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

1、室内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当代内部空间抽象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展示上,通过抽象雕塑对人们活动的空间进行装饰,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比如大厅、廊道空间、餐饮空间等多种公共空间的展示。在室内空间抽象雕塑的营造中,主要的目的在于使人们参与到室内空间的结构之中。也就是说,在室内公共空间的抽象艺术设计要与环境完美的结合,突出环境的特色。比如在某一书展中的抽象雕塑设计,无论是展台还是墙壁,都布置了白色的立方体,简单的线条、简单的形体,恰好构建出了纯白简介,安静沉稳的“心理真实”,人们马上就进入了书展的艺术氛围。再比如在thinkinghouse的设计中,作者运用多种的几何造型,独特、简介的抽象雕塑结构,与冷色的灯光和暖色的地板相搭配,创造出了独特活泼的艺术效果,切合主题。

2、室外公共艺术中抽象雕塑艺术的应用

室外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艺术要反应当代的时代面貌和精神,并与建筑、设施、环境等相融合,但是要突出的表达一种强烈的情绪。这就要求抽象雕塑作品要秉承时间与空间相联系的观念,把点、线、面、色彩、肌理相互联系,组成艺术家的思维和激情,着重展现视觉的流动性。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抽象雕塑要以基本的构成元素表达事物的内涵。总体来说,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首先艺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对自然客体的提炼、概括和展现,要抽取最具生命力和精神内涵的自然物象,形成对这一物象更高层此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作品永恒;另一种是以简单的结合形状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构建的方式创造空间造型。这一类型展现的是对人们理性的思考,情感方面的表达较弱,具有强大的张力和动感。

3、抽象雕像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当前随着人文精神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发展,两者的结合出现了以下几种特征。首先,体现人性化的特征,注重工具性和实用性,不再只是简单的纯艺术;其次,突出个性化,人们的雕刻师的主观感受和想法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同的理念和想法使公共艺术中的抽象雕塑独具魅力;最后,抽象化程度不断的加深,提倡简约、简化却不平凡的设计理念。

篇3

公共艺术表达了当地环境的文化特性,是环境经历的陈述,公共艺术表现的的艺术文化能够得到公众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要达到此效果重在发挥公共艺术与群众和空间环境环境间的良性互动。艺术作品、群众、空间环境这三者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影响和融汇是公共艺术互动性的表达所在。

二、当代公共艺术的阐述与城市雕塑的发展概述

公共艺术在西方国家被称为“PublicArt”,公共艺术非常重视社会群众的参与与互动环节,所以也被视为“公众艺术”。公众艺术是关联多种学科、多种专业的全方面性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所关联到的内容也愈发的广泛,至今为止我们对公共艺术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规则,就已经发表的文献或研究中,绝大多数对于公共艺术的表达都比较含糊不清,其表述与城市雕塑的界定颇为相似,不管是国内外,如今对于公共艺术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品与社会公众的关联、艺术品与环境的关系等。不难看出,当今对于公共艺术的侧重要点主要集中在艺术作品、社会群众、空间环境这几个层面以及这几个层面的互相关系之间。从旁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公共文化和城市人们的生活习性是公共艺术的表现。从整体上来看,公共艺术就是社会空间中所展现的艺术形式,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单独的艺术特性上来理解,公众艺术主要阐述的社会群体既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以及生活环境,所谓艺术,是以观赏性为主,效用性为辅的,具备开放性的艺术品,必须具备艺术的本质特征才能够称得上公众艺术。早在古罗马时代,神庙、剧场、竞技场、议会院等场所均有雕塑作品的足迹,这表明城市雕塑由来已久,并且,雕塑的水平和技艺在此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西方雕塑技艺达到一个新的巅峰,然而到了19世纪,风靡法国的雕塑文化更是带领雕塑水平与技艺进入又一高峰,在法国的各个城市你都会见到雕塑的身影,并且一些雕塑作品已然成为城市的标志与组成部分。西方雕塑艺术家的技艺水平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雕塑科技与规则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奠定。同时雕塑被视为城市的重要景象,其重要性与城市建筑物处于同等地位,并与建筑物相互辉映,雕塑文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在雕塑作品的多种多样与丰富的不同格调性,后来一些让我们耳熟能详的雕塑作品相继出现。如《撒尿小童》、《自由女神》等一系列雕塑艺术品,将雕塑作品与当地环境相结合,能够展现出当地的历史传承、群众精神与文化元素,这些雕塑作品同时吸引着众多国外友人前往瞻仰与参观,不但使国外游客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这种城市雕塑文化同样也推动着中国雕塑艺术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在1996年成立,重点为了负责北京本地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编制工作,同时该单位还制定了相关纲要。随后,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城市雕塑建设的相关政策。城市雕塑艺术与公共艺术,许多城市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相互关系,并将其相互融合,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正在我国迅速发展。

三、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互动性解析

在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由来已久,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都充分展示出了艺术家对公共空间的尺度把握,使其既富有庄严、宏伟、肃穆的气势,又使其在空间上与周边环境达到相互协调的效果。早在14世纪,欧洲雕塑艺术家就通过雕塑作品来体现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通过城市雕塑对环境进行美化和修饰,起到传扬人性、赞颂人性的作用。在中国,从古至今,人类与空间、人类与自然能够得以持续的发展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儒家道德的思想中体现的是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思想提倡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论;这些观点都将人与天地万物关联在一起,并将其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些观点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中国的“天人合一”,不管哪一种理念都是在谈论以人为主,其次再通过用艺术改变生活方式最终服务于人的核心观点。这其中反映的是艺术品、公众、环境三者之间的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公共艺术中雕塑互动性的研究给予了理论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给未来公共艺术明确了发展道路。

四、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互动性的发展

公共艺术重视艺术品与人的参与互动和环境的和谐共存这以理念在今后将会备受关注,将来在各个社会关系中都会涉及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会被摆在首位的是个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追求。除了艺术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加强之外,雕塑作品与空间的相辅相成也将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主要路线,将雕塑与空间相结合,用以表现地区文化和风貌,这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审美观点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艺术发展的道路也随之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人们所关注的方向与内容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艺术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动力,利用高新的科技手段,突破传统的束缚,这让公共艺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设计方式的改变也更加新颖,由此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同时,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各国以及各地区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距都日趋缩小,各个城市间的建筑风格也趋于相同,个性化设计在将来将会成为艺术家们需要重视的要点,艺术品的个性、创作特性以及观赏者的个性都是设计者们所关注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符合艺术家创作特性,能够融合进公众环境多样性的公共艺术,才将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生命力。

篇4

引 言

公共艺术,英文为(Public art)。此词汇是一个由“公共”与“艺术”所组成的复合词。公共领域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学术界常用的概念之一。这种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

作为公共艺术最为广泛的表现形式,城市雕塑(public sculpture)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对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增进城市之间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说到悉尼,人们肯定最先想到悉尼歌剧院,作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对悉尼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然而提起悉尼海滩雕塑展,许多人都会有些陌生,每年举行一次的雕塑展每次展出的作品近百件,全部摆放在2公里长的沿海公路的两旁。海滩雕塑展的举行既使公众放松心情,又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一、从公共艺术说起

公共艺术,首先强调的是“公共”二字,即为开放的空间,自由的空间。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公有空间中的能符合大众心意的视觉艺术。其次说“艺术”二字,其包括了雕塑,景观,公共设施,行为活动等多种形式。

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首先在人们观赏的形式上,公共艺术的受众更加广泛,更加普遍,对于这些艺术有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动的接受,而传统艺术大部分都藏于美术馆,拍卖行,大部分人都是主动的进行参观学习。其次,公共艺术由于强调“公共”二字,所以它所推崇的是大众的参与,是与观者的互动,在兼具观赏性的同时又具备使用功能。许多作品相对容易理解,而并没有某些当代艺术的晦涩,深奥。许多公共艺术作品甚至深受年长者与儿童的喜爱,真正体现了“公共”二字。

当今社会,各国都在加速发展,每个国家都非常注重城市建设,不仅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赛跑。一个大都会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密集的人口,发达的交通,林立的高层建筑,发达的工商业,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发展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澳大利亚政府致力于保证不同地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能够充分享受多元的文化生活,十分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注重政策导向。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制定一系列法律,以法律形式保证了文化艺术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运作程序,也明确了政府及社会对于发展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机构保障。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均有相应的文化管理机构。三是财政保障。政府对各类文化机构和各种文化艺术项目提供财政支持,主要用于公共文化艺术机构经费开支,也包括支持艺术家个人,或是非政府的一些规模较小的文化艺术机构的运行。

二、海滩雕塑展的起源及其发展

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作为澳大利亚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悉尼极其重视文化艺术事业,悉尼拥有本地的音乐与剧场团体,包括悉尼交响乐团、悉尼戏剧团及悉尼舞蹈团。悉尼歌剧院有5个剧场,有能力主办一系列的表演模式。悉尼拥有许多博物馆,最大的要属澳大利亚博物馆、还有发电厂博物馆、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悉尼当代艺术馆、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等等。

澳大利亚Bondi海滩雕塑展(Sculpture By The Sea)--澳大利亚最大的现代雕塑展览。这个展览完全面向大众,每年云集了澳大利亚和国际雕塑家的各式作品,每年十一月都吸引无数游客来临观赏。

Bondi海滩雕塑展作为澳洲规模最大的公共艺术展览,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延绵数公里的海岸线,沿海公路,优美的海岸风景,为展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场地。由于海岸线的独特地貌,各种体量巨大的作品得以展示,同时,各种不同的创意作品与浅滩,细沙,岸边的砂岩,山丘完美的结合,公众在享受阳光,漫步沙滩的同时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公共艺术作品。

Bondi海滩雕塑展来自其创始人戴维翰德立。在海边进行露天雕塑展览来自于其多年前在海边散步时的一些想法,戴维翰德立在举办该展览从本质上是想创造一种自由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活动,此活动对悉尼民众甚至对整个大众开放。虽然在资金情况上一直面临问题,但戴维翰德立还是努力通过政府,各种部门,进行资金的筹集,维持着展览所需的经费。1998年,正赶上悉尼举办奥运会的好时机,海滩雕塑展也顺应了潮流,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经过1998年的展览,组委会增长了许多经验,决定把展览的时间延长为三周,并给予参展艺术家更加多的奖金支持。并且积极与海外的艺术团体组织交流,举办展览。同时对参展的作品进行有计划的销售(2007年展览的销售额达到了100万美金)。该展目前是澳大利亚最大且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户外展。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前来学习的学生等进行生动的讲解。Bondi海滩雕塑展目前也吸引到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参展。

篇5

1公共艺术的相关阐释

(1)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

(2)公共艺术的主要特点。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公众的参与性:公共艺术作为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交流互动的性质,注重公众对作品的参与性和可及性,公众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和介入,从而增添了公共艺术的生气与活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公共性。

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而本文就是针对城市雕塑的互动性展开一系列论述。

2城市雕塑的相关阐释

(1)城市雕塑的定义及功能。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也称之为“公共雕塑”或“环境雕塑”。城市雕塑的范围具有广义性,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涉及了相关的以空间造型为特征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建筑、景观、装置等,是作为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的公共艺术品。城市雕塑不仅起着艺术性的点缀作用,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成为城市建筑和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从实体趋向于空间,由此改变了自身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使公众真正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空间环境中,对缓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紧张、疲惫与寂寞感有极大的帮助。

(2)国内外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国外城市雕塑在近代获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艺术水平还是规划与建设都取得了骄人成就,出现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作品,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我国城市雕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高度的繁荣和发展,在80年代中后期,城市雕塑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得以重视,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如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上的《祥子拉车》、《童趣》、《弹弦子》,长安大戏院前的《京剧五彩脸谱》等作品。

3互动性的相关阐释

(1)互动性的主体――人。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人,让置身于某个公共空间的人通过各种视觉造型、声音、材质、空间甚至时间等元素获得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其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于城市雕塑来讲,参与互动的主体是人,即艺术家(设计者)与公众(欣赏者)。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接受,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人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和使用的对象,通过审美感知、想象、联想、体验、解等欣赏性活动对艺术作品在形象体系加以复现和补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蕴进行发掘和拓展。

(2)互动性的客体――作品与环境。城市雕塑一方面受所处环境的制约,在题材、尺度、风格上要考虑特定的环境因素,并与之相适应,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提高它们的文化品味和风格,改善环境的现有品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品,代表了区域和功能上的特征,传达了区域或环境的信息。它周边的建筑形态、交通状况、功能用途、空间性质等都会对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雕塑本身的位置、色彩、体量、尺度等都要与所在自然、人工环境相协调。

(3)互动性的体现。公共艺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艺术作品、人(设计者、使用者)和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构成了人与作品、人与环境、环境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雕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人与雕塑作品的互动。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与公众产生亲和而积极对话的品性,从而淡化公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雕塑作品与环境的互动。雕塑被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就要与周边的环境发生联系,建筑、绿地、道路、水体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雕塑产生影响。城市雕塑承担着创造优质、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空间的任务。人与环境的互动。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的环境,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空间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为了打造现代的空间环境,应结合人的生活习性、审美心理、行为特点等因素,并在雕塑作品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4)互动性的相关因素。亲和力: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与公众形成紧密的交流与沟通需要先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喜爱。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题材崇尚自然,贴近普通民众,不再是过去的那种以宏大、庄严、神圣为基调的设计创作,而是生活化的、通俗的、近距离的创作风格;在内容表现上,也不再是刻意追求表现对象的理想性、典型性,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强调真实的反映大众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趣味性:就是要让观者接受由观赏作品的趣味性带来的心理愉悦,感受到趣味的美感,并在愉悦中深刻领悟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与价值。功能性: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功能以外,还兼有实用的功能,特别是公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提倡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许多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服务于公众的生活设施和物品。灯具、坐具、废物箱、指示牌等以雕塑化的艺术形式进行设计,让人们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得到实用的功能。

4结论

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雕塑作品是承载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场所和媒介,相关信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后,使人得到对空间形态和环境的全面认知,进而产生包括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反过来,人们又深刻影响和改变公共艺术的形式,使艺术作品能更好的融入整体环境,与环境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正是在这相互影响和改变的关系中,人、公共艺术、环境三者共同进步,现代城市也就成为一种良性互动、富有创造活力的多元综合体。

公共景观雕塑作品在注重艺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与公众的互动性,增加本身的参与性与创造性,让公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中来,与艺术有更直接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共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艾永生.试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和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7(3):3840.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篇6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新的高品质的公共设施需求也日益增多。因此,优化公共设施的使用体验,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必要途径,

公共设施对公众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效能水平,形象识别,环境认知三个维度。公共设施在满足效能水平的前提下,如何使其具有形象识别性和环境认知性,即如何使在公共设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能够传递历史文脉,承载独特的文化精神成为其设计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公共设施设计在工业设计的领域中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设计,设计能否被大众成功接受,取决于设计师在产品中是否展现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在诸多形式语言中,将雕塑艺术创作理念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之中,不失为一剂良策。

二、公共设施设计概述

“公共设施”的描述源自于英国,其英文为Street Furniture,意思即为这种设施是为大众所开放服务的。公共设施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充当重要角色,其核心功能是满足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生活需求,为人们提供安全美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快捷的使用工具,也是承载地域形象,传递城市文化内涵,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因此,完善的公共设施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公共使用空间与合理的层次感,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由于公共设施处于开放的,与环境交流密切的公共场所之中,决定了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为大众服务,属于大众文化,因而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满足大众的使用体验,涵盖城市精神是其设计目的。由此,互动性和参与感正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关键因素。公共设施的设计主体是人,“以人为本”,其设计研究应起源于人的需求,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使他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公共设施设计的耐用性也尤为重要,采用不当的材料或者粗糙的加工工艺,都会造成公共设施无法经久耐用。同时,公共设施设计在造型,色彩,材料,尺度比例等方面必须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还要保持统一而富有个性。

公共设施的设计要点可以概括为:①功效为“本”。公共设施因其本身具有公共性,适用性等特点,其通用性,易用性,安全性,耐侯性成为公共设施设计的首要因素。②兼容则“合”。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优良的公共设施应当是考虑性能与审美,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结合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地域特色和生态环境,并与人文环境相契合。

三、提升公共设施雕塑艺术性的意义

雕塑的形式美是艺术性与自然性的结合,以主体的造型特征和空间形式反映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层次感,立体感和纵深感是静态艺术具有的形式美,诚然,在众多艺术语言中,雕塑艺术与公共设施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规则,雕塑形式美亦最符合公共设施设计的形制要求,

从产品语义的角度来说,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必须具备多种表达力,包括其使用方法的直接表达,艺术内涵与时代感的内在表达,使产品形象富有张力,富有人文价值和审美情趣,承载地域文化内涵,符合形式美法则等,而这些要素都可以通过产品的色彩、材料,工艺,肌理来表达。与雕塑艺术相类比,这些设计要素则是其造型美学的必需因素。

与公共设施相比,雕塑艺术在造型特点上占有显著优势。雕塑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造型手法和风格上已经形成了许多有规律的形态元素,具备成熟多元的艺术语言;在意向表述上,雕塑艺术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味。这些特点和优势都是新的,高品质公共设施设计极力追求的造型方法。

雕塑造型方法被应用于公共设施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为公共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创造思维,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使用意识和保护意识,真正使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因此,应当将雕塑的形式美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中,赋予产品本身极强的生命力,使其艺术表现形式更彰显内涵,在意向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元,

通过研究雕塑的形式语言以及情感的寄托表达,探索雕塑形式美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和拓展,提升其在公共空间的艺术观赏性,从而创建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就大型公共设施而言,因其兼具的雕塑景观功能,相较普通公共设施,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甚至成为地标式设施,有助于大众形成更加清晰的城市认知,使城市的环境探路更加简单易行。

四、国外经典案例分析

1.葡萄牙的Centipede Cinema

位于葡萄牙吉马良斯的Centipede Cinema是由伦敦的设计公司NEON与建筑师Colin Foumier,艺术家Marysia Lewandowska合作设计的,直译为。蜈蚣电影院。,是一个临时性的电影播放装置。这个极具雕塑美感的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蜈蚣的生理结构。运用三维空间的大空间概念,考虑空间与人的关系,使整体装置与环境完美结合,在“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创造了一种和谐机制。装置外墙附有软木,材质的对比与调和使得整个装置丰富且细致,加上强烈的空间感焕发出的有意味韵感染力,使装置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传递出美的韵味。如同航天装置一般,与周围的历史街区形成鲜明对比,且韵味十足,将未来感与现实性对比和结合,体现一种完美的平行关系。人们在享受观影体验时,站在每个结点中,只有两条腿露在外部形成“触角”,互动体验使公共设施产生出某种复合视觉效果,在环境空间中构成流动性,使原本静态的公共空间被改变为具有实时变化的效果,使公共设施呈现出动态韵律之感。

2.Sebastien Wierinck的公共座椅

比利时工业设计师Sebastien Wierinck设计了一系列用可弯曲的聚乙烯管制成的公共座椅,既富于动势,又不失功用,创造性的雕塑美感设计增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座椅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等雕塑化的艺术手法,姿态张扬,加之色彩和管道内置光源的处理,显得妙趣横生,精彩时尚,赋予这一公共设施极强的“生命力”。当这些座椅安置在公共场合时,除了提供人们休息,还将激发人们各种联想。它如同某种有机形态,让路过的行人联想到一棵大树,一片丛林或森林,也像是一个类似大脑的具有复杂肌理的网状结构。当坐在其上时,产品的有机生物联想会更加鲜活,作品通过有形塑造,与无形世界的“象”关联起来,这也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大象无形。的意境有了现实的联系。这种雕塑形式美应用于公共设施上,因其生态感,连续性,不仅使人与空间产生互动,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五、融入雕塑艺术的公共设施设计

1.与自然共生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韵一类,依附于空间范畴而存在,其本身也具备空间性特征。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必须充分处理好雕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表现出“长”在环境里,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并通过实际雕塑艺术作品的视觉特征,传递雕塑艺术精神和雕塑文化。从这一角度来看,雕塑艺术中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方式为公共设施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构思角度。

作为地域文化的媒介和功能载体,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力求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特征,使公共设施不再是公共空间中沉默的服务产品,而是追求“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和谐性。具有深长意味的形象,体现着独特的性格和文化特征。例如Lawnge Chairs,艺术家Lisette Spee和设计师Tim Van Den Burg联手为荷兰Valkenberg设计的草坪躺椅,突破了以往公共座椅的设计形式,造型上以雕塑化的艺术手法进行处理。产品在满足人们躺,倚功能的同时与大草坪融为一体,这种与大自然融合的形式充分地体现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征。

2.创设文化符号

公共设施服务大众韵功能属性决定其首先要符合人们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诉求,其次设计者需要将地域特有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美学,公共设施设计需求相结合,塑造“有意味的形式”。作为城市展示窗口的公共设施。可以通过其形式和功能展示城市的历史印记,传递城市精神和文明,

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公共设施设计可以通过对传统民俗,城市印象、历史传说等文化特征进行提炼,变形和再设计。借用雕塑设计中夸张,变形和重组的艺术手法,使之成为具体的文化符号,并将这些符号巧妙地运用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法国的设计师Philippe Starck设计的公共护栏CLOTURE,那些抽象的女^体栏杆造型正是法国浪漫,自由,时尚的缩影。

3.材质技术之美

优秀的雕塑作品,它的造型语言表现的形式不仅要新颖深刻,生动独特,其造型审美取向往往还体现在材质语言的运用上,通过“应物象形”的设计思维与“因材施艺”的造型手法,赋予具体材料以合乎其形又合乎其意的艺术表达。例如选择具有传统单纯造型意象的泥塑,陶塑,木雕以及极具现代文明气息的大理石,花岗岩,不锈钢,玻璃等,选择适宜的材料,确切的造型与恰当的情感表达,可以大大增强作品自身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材质亦是公共设施形式的载体,也是构成产品特征的关键要素,设计师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加工威型工艺,借助雕塑多样化的材质之美,准确地表达当地群众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营造出具有现代动感,自然淳朴,反常推陈出新的设计氛围。

此外,借助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来实现雕塑作品中常用的复杂形态,已经不成问题,无论是简单的抽象形态还是复杂的异形曲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顺利实现,为实现公共设施形式美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4.情境互动体验

公共设施设计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就应使产品成为人与环境交流的载体。因此,“情境感”也是公共设施设计应该着重思考的设计理念。

雕塑中常见的情景表现手法是留白,艺术家将其思想内涵隐于雕塑作品中,预留给大众想象空间,^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对艺术作品进行完善和再创作,这个创造过程就产生了多种的可能性,我们时常见到观赏者站在雕塑的镂空部分,模拟自己是雕塑情景的一部分。雕塑与观赏者常见的情境互动方式,也可以引申到公共设施的设计中。

篇7

公共空间中的建筑物、树木等的形态对壁画的篇幅构成设计和雕塑的摆放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雕塑的形态、材质设计和壁画的构图、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其造型、色彩等与周边公共环境中其他构成物的内在关联。

壁画的造型语言包括了总体形态、构成、线条、形体等。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造型语言?我们就一定要考虑到其与公共空间中其他构成物的关系。使其与周围环境的形式与风格相适应,并且应当重视其在公共空间中的需要程度。从审美角度来看,变化丰富的造型语言能在整体形态的节奏韵律上,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雕塑作为处于公共空间中的一个独立个体,更应当注重其自身的造型语言,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融入进去并提供给观赏者最佳的观赏形态。

色彩因素

色彩,是鲜明表达雕塑和壁画艺术的形式语言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尤其是壁画艺术(图2-1)。进行壁画艺术创作时,首先要确定壁面的造型风格,而后,壁画所处空间的环境色彩因素,就成为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设计师首先应该搜集所处公共空间内的构成物的色彩,然后寻找与环境气氛相吻合的色彩,同时还要照顾到公共空间中功能、风格以及造型语言等因素的需求。而雕塑艺术主要取决于其制作材质和周边景观建筑的色彩,融入其中或是形成反差。

在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中的色彩倾向,主要以情态概念和视觉需要为依据。公共空间环境本身的色彩体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关系,而雕塑和壁画艺术的色彩设计通常需要围绕着公共空间环境的色彩关系做倾向性的应和或弥补。

光环境因素

在公共空间中,光源时常发生变化,对于设计师来说十分难把握,然而光源又对公共艺术品的呈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壁画艺术。所以光环境的应用和把握对雕塑和壁画艺术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种,有时二者是同时并存的,对于两种光源的分析如下:

1.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随着日光变化和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而我们进行雕塑和壁画艺术创作时就要遵循这个规律。有些材质,例如玻璃、不锈钢等在日照下璀璨生辉、晶莹夺目,并且会随着光线的角度和强弱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在设计雕塑时,就要根据设计想法选择相应的材质,考虑光照效果(图3-1)。

2.人工光源

人工光源对雕塑和壁画艺术产生效果的影响要比自然光源复杂的多。人工光源的可控制程度较高,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光源的入射角度和反光程度对所用材质造成的视觉影响不可小觑。不同的公共空间环境对照明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光线的设计应当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以此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艺术氛围(图3-2)。

篇8

坐落在灵山秀水中的一府六县之徽州大地,有着数不胜数的极为珍贵的古代文化遗存: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古园林,古三雕等等,真是栉比鳞次、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能吸引人注目和最能引发探其究竟的是那一座座的徽州古牌坊。它们看似建筑,有的单一而立,有的成组横列,而有的前后比肩而去地坐落在村口或道路桥梁的入口处。它们有着极具审美意味的整体造型,无论或大或小,其精美的雕刻艺术,建筑般的架构,众多的数量规模,都无不分明地承载着无数徽州人的精神寄托。以其独特的风采,一种迥然有别于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许多地方的古牌坊,显示出独有的艺术个性。被称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之一的古牌坊,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似乎已被定性为一种古代建筑形式,但笔者认以为,徽州的古牌坊,就其艺术的空间造型、人文精神的承载与纪念和审美功能的纯粹性等方面的独特艺术属性而言,和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的古建筑形式的定性是根本不同的。它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古代建筑形式,它其实早就成为一座座美丽而神秘的立体雕塑,一座座耸立于徽州大地上的极为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已成为徽文化的一种重要象征物,一种博大精深的徽州人文精神的重要承载体和公共艺术环境中象征千百年的中华文明、人文精神的不朽的纪念碑。

雕塑和建筑都是人工制作的、占有立体空间和有形的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而二者不同的是,建筑强调的是遮风避雨、居住、集会等实用功能。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而注入其更多的美学概念,将艺术的造型功能如雕刻、绘画等运用并装饰其中,但是实用性依然是建筑的最本质的功能。而雕塑所要表达的则是精神层面的更具有象征和审美意义的艺术造型。在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古人类群居的遗址中发现的具有一定造型的实用工具,如石刀、石斧等,其造型虽已有了最初的审美和雕塑的空间感,但因其造型的目的仍然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上,因而这些工具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艺术雕塑。但实物功能的变化,其自身属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当古人将这些实用工具的简单制作变成装饰用的配饰创作时,就转变成具有审美意义的雕塑艺术品了。而将这些装饰物转变成具有象征意义和精神信仰的物体时,或将其放大并置于公共空间用来作为震慑或朝拜的象征物时,同样的造型,因其功能和体量空间的转变,这些装饰物自然地变为纪念碑式的公共雕塑艺术。

这里说到古代实用性的泛雕塑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雕塑的历史进程,目的正在于从雕塑艺术发展规律角度来探讨作为古代建筑代表之一的牌坊,特别是徽州牌坊的艺术学定位定性,个人认为徽州牌坊早已不仅是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样式而存在,它们在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演变中早已逐渐从实用功能产物转变成一种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艺术审美意义的雕塑作品,一种古人精神领域中的信仰与崇拜的公共纪念碑;而这种由实用功能转变为承载人文精神的极有意味和纯粹性的公共纪念雕塑,更进而演变成一种极具强烈人文精神和崇高艺术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所以古徽牌坊不仅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而且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而崇高的地位。它实在是徽州人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徽文化中古代封建宗法制和程朱理学在人们精神文化中所起到的至高无上所独有的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徽州的牌坊传承于北方的牌楼,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街坊和村落中的“门”,被称为“衡门”,它前身可能是由望柱等造型象征物演变而来。特别是汉代阙,在中国建筑史中被称为奇特的“门”,而这种阙是遥遥矗立在宫殿、城池或陵寝的入口或孑然独立于其他建筑之外,静而威严地立于远古的大地上。此时的阙,已从院落中剥离而来,建筑的实用性不再重要,象征意义和雕塑符号化的意义则是其成为公共艺术标志。由于中国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核心,高大的木质阙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可从众多的陵墓遗存中找到石质阙,如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它有着深厚而庄严的立体空间,雕刻精湛,从整体上看,门的实用性已经消失,更多的是其庄重、威严和静穆的永恒性,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物和典型的标志性纪念雕塑,而阙矗立在公共空间中,自然成为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品则是不争的事实了。

由于这些阙或门楼的设计,并不是针对历史上的大事件或历朝重大战争战役等而进行专门设计和雕刻的(陵墓除外),虽然标志性强,但个性化纪念性不足。到了隋唐时期,这种门楼又演变成新式的牌坊,被称为乌头门或棂星门,“棂星”取自古代天文学上的“文星”,意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中国的夫子庙(文庙)与曲阜孔庙中的第一道大门都叫棂星门,既然是文人学士集学之地,也是用来祭祀天地的门的造型,这时的门已从汉唐时的标志性通用建筑到开始赋予其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但依然没有真正作为象征意义纪念碑的象征意义而存在。那时的牌坊的设立有严格的的等级制度。按《唐六典》规定,六品以上官员府邸,才允许建立“乌头门”。宋代时称其为“阀阅”,已有了旌表门第的意思。这表明,要想建立这样的标志物,是有门槛的,这种标志物已成为一种达官贵人用来彰显门第的一种公共标志物,这与汉代阙用在城池宫殿、陵墓的入口处时的意义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汉时的阙不仅是汉代城池、宫廷及皇陵的标志物,也是大汉的威严与皇权的象征,个人是没有权利享用的。唐之后的牌坊,由于赋予了其更多的象征意义,随着社会制度及文化的变化发展,牌坊不再只是皇权的唯一象征标志,也可以是具有一定门第规定中的官宦人家和商贾儒士的特定象征性标志物。此时牌坊的“公共性”,已因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而得到加强,为明清时期的牌坊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基础。我们知道,牌坊的原型是门,唐代城池的特定建筑布局“里坊”,组成了众多的“坊门”,门的实用性又再次加强,至宋代,由于坊不再适合城市生活的需要,被逐渐废除,而坊门的建筑形式却遗留下来。到了明清时期,牌楼成了不可或缺的城市街景。同时门的功能性已经消失,而在象征性、标志性上得到了加强,造型上则更加多样,同时形成了南北差异。北方牌楼高大、简约,注重油彩的描绘,南方牌坊则更加灵秀、精致,特别是徽州牌坊在造型、立体空间的组合、雕刻上更注重艺术性、象征性,演变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和雕塑艺术意义的公共艺术纪念碑。

篇9

中图分类号:J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031-03

一、城市雕塑的概念及其特征

城市雕塑是为特定的公共场所或公共环境设计、创制的艺术,是公民社会中人们表达情感、交流心声与平等对话的一种工具和行为方式。因此,城市雕塑也被称作“公共环境艺术”和“市民艺术”等。

城市雕塑通常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公共性。“城市雕塑”的设置本质上是一种公众行为,由公众为反映和诉诸其自身社会的、物质的、历史的和政治的需求而创制;要不要设置雕塑,设置什么样的雕塑,最终都应该由公众来决定,具体操作者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公众的代言人和公众行为的执行者,而不是训导者。

二是环境性。环境性是城市雕塑与其所在环境(城市中某一地点或场所)联结成为有机整体的属性。就此而言,城市雕塑不存在于独立的形式,它只是整体城市、建筑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要素,并同环境中其他构成要素之间保持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说,离开了所处的具体环境,城市雕塑就会受到损害,亦或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东西。

以上基本特征进而派生出城市雕塑的其他特性:

第一,欣赏的强制性。既然为特定的公共场所或环境而设计和创制,城市雕塑自身就成为公共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不去美术馆或专业画廊观摩“架上绘画、雕塑”,可是只要身处公共空间,人们就会或者不得不看到设置在那里的城市雕塑;第二,形式的“审美性”。公共艺术的作用在于提升或创造公共空间的文化品位与精神功能,提高公共环境的美度。这就奠定了城市雕塑在城市和建筑环境中的本质作用与基础性地位,“形式美”便愈发不可或缺。

二、城市雕塑的当代价值

从城市雕塑的本质和创作根源上看,它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强烈的满足公共需求,体现社会、地域、场所集体精神,表现和探讨公共事务等的目的性。它是公共空间的高级文化形式,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体地讲,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城市雕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一)打破城市“钢筋水泥之森林”的固有形态,活跃城市氛围。这方面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大部分的构成主义、有机主义及其他流派的雕塑格调多活泼轻快,具有愉悦感、新奇感和时代感,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活跃的景观元素。约翰.亨利(美国)为深圳创作的《深蓝》(图一),三片深蓝色喷漆钢板相贯而立,方向各异的深蓝色长杆穿插其中,线面在对比中完成调和,没有叙述,没有情节,溢于其中的只有明快的色调,一种力的较量和均衡统一了主题。周围相同色系的建筑物在其搭配下立刻显得活跃而充满生机。

(二)反映地方风光,融汇历史文化,提高整个社会的美育感受力。城市雕塑是人文精神与物质体量的高度融合的艺术。一方面,各种寓言、神话、传说、民俗以及史实成为新时期城市雕塑的得力素材和主题,它的存在是该地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或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在商业街道和主题公园定期举行的各类临时性艺术作品展览,又促使固封于陈列馆中的架上艺术走下“艺术殿堂”,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触目可及的内容,既宣传了作品又普及了大众美育。

(三)转换了一般艺术品的角色。今日的城市雕塑已然脱离高、大、全的说教模式,转而成为城市生活的参与者和公共空间的服务者。城市雕塑可以具备装点城市景观、增添生活情趣、舒缓压力、提供游戏和娱乐等等功能。醒目的雕塑,或具有休憩功能的雕塑设施可以吸引行人停留下来赏评或相互交谈,从而为公共环境中的群体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位于四川成都的“活水公园”之所以有“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的美誉是与其中的独特雕塑群分不开的,(图二)这些雕塑群由著名雕塑家邓乐及其合作者设计完成,巧妙地把雕塑的概念融合于一个大型的水净化系统中:把从府南河里抽上的水注入沉淀池,然后一路流经这些雕塑群、植物塘、养鱼塘、氧化沟等地,最终得到净化,重返府南河。最有趣的是几处利用气旋原理设计的独特的雕塑设施,使水流如山涧溪流般回旋跳跃,意趣无穷,经常吸引游赏的大人、小孩在此戏水、休憩、谈天说地。出色的雕塑群营造出林水相依、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此时的雕塑已超脱其一般的艺术品意义而成为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展示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和先锋观念。艺术审美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受众,也为艺术家所拥有。城市雕塑走入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和交流,这种近乎强制性的公共艺术,为社会大众带来艺术家们的独特视角,许多前卫的艺术观念在此得以展示,对普通群体形成视觉与观念的冲击。苏索(西班牙)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的参展作品《盘的开启》(图三)通过一组半合半启的圆盘,欢快而机巧地展现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金属的轻巧感和机械的精致美,在统一的模数中通过角度变化略显不同,光线在此成为主导视觉的一种手段。光感和光影,通过圆盘的不同开启角度形成了丰富的明暗影调。而最为奇妙的是,作品在形体的展示中,又暗示了一种过程性的概念,雕塑静止的终极形态似乎不足以表示作品的全部意义。这里,圆盘展开和开启的瞬间,成为人们脑海中一个触不可及又抹之不去的幻影。一种行为艺术的特质被赋予在这寂静无声的作品之中。

(五)城市雕塑在诸多影响公共空间品质的方面,城市文脉的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强调城市公共环境的可识别性与文化多样性是新时期城市雕塑的主导内容,艺术作品由此不再是艺术家单纯表现自我的途径和手段,追求公共环境的高品质成为艺术创作的中心,文脉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层次内容,也就成为公共艺术创作中的焦点与核心。

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文化赋予城市雕塑以特定内涵。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水平的象征,具有其他文化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在之前这是一个全世界都鲜有人知晓的小城市,但是,随着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该市所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成,一举使这座城市成为20世纪世界最大的亮点之一。(图四)这个把生机性和现代工业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的巨型建筑式雕塑让全世界的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对空间构成梦想的当代性质,仅在它开放的第一年,门票收入就占该地区的GDP的0.5%。一座“特别的城市雕塑”不仅带动了这个城市的知名度,还丰富了这个城市的文脉,拉动了这个城市的经济。

三、结语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雕塑”这一公共艺术形式越来越深入到广大群众生活中,逐步遍及各类公共场所,其价值也逐渐地被广大群众所认知。它强调对公众的尊重和对环境的整合,既丰富了城市景观,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又拓展了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大踏步前进,充分认识城市雕塑的价值、认识公共艺术的价值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应用,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如快马加鞭,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于美成.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2]钱绍武,范伟民.中国雕塑年鉴[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5.

[3]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古往今来传统公共艺术在社会的历史的潮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推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体现着同一时期社会的人文艺术与精神面貌。作为传统公共艺术中的奇葩-雕塑艺术正是由空间艺术向环境艺术的实质性转变,而其本质特征所营造的环境艺术,是我们急需思考和研讨的。

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社会体制等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艺术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已荡然无存,通过对历代雕塑遗产的研究能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形态。雕塑艺术越来越强烈的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甲骨文”,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这也同样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保护和发扬。

公共性是指在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公开与认同,它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而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它的派生。这个词汇的定义在欧美文化圈中也存在着相似的不够明确的问题。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涵盖了部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它所具有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态度,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形态和风格。公共雕塑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它是在广义上的造型艺术中来探讨的。传统公共雕塑的发展,为现代造型艺术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想。雕塑艺术在传统公共艺术别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公共雕塑以它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造型结构,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公共雕塑能够让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公共关系中,所以公共雕塑才能成为构成整体环境艺术有机的一部分。

纵观中外雕塑艺术的发展史,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礼器,秦兵马俑和汉乐府舞戏,到古希腊的阿波罗,维纳斯和米开朗基罗,罗丹,无不体现了雕塑艺术对大自然,社会群体和个人本身的关注与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及贯穿其中的人文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互相交流的今天,如何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何更有力的体现时代时尚和精神思想,如何能够使人们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思索和解决的,当然这包括许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来努力和关注。

城市雕塑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首先要具有时代感。这主要是从它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与时代特性相统一来体现,其思想要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其次,还应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作铺垫。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雕塑艺术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艺术风格。当然继承传统并不是一味沿袭原有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它更多的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反思和提炼上,用自己形式来创造出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民族性特点和精神贯穿其中,才能更好的让体现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黑格尔说:"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眼前......凭它自己而独立地站在那里。"雕塑是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多角度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体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

公共艺术建设是-个城市文化含量的体现,而雕塑艺术的积淀为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用传统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元素,更能指引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也能更好的体现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作为具有永恒性的当代雕塑艺术,在造型、体积、材料、蕴涵等方面体现出泛世界化的雕塑艺术新特性,以新特性为代表的当代雕塑引导着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理念,见证着城市的繁荣发展,体现出城市和谐面貌下的人们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

参考文献:

[1]刘骥林.环境雕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篇11

会议分主题发言和学术报告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由北京城雕建管办副主任王希希通报了《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和2012年度工作要点;随后,东城区规划分局局长宋志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董书兵、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曦等三位同志进行了城市雕塑和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建设经验交流的大会发言。第二阶段由北京城雕建管办主任于化云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李涛两位专家围绕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规划和设计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二、黄艳主任对北京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工作提出要求。

黄艳主任对近几年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本次会议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工作,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 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结合奥运契机,首都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发展无论在雕塑数量、行业队伍、平台建设方面,还是对工作本身的认识范围、高度和深度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要求进一步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冷静、适度,用科学的态度找准定位,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过去城市雕塑的单一模式为基础,向更为综合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拓展,多方位、成系统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进行管理。

2 切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管理,需要通过规划、管理、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从精细化管理着手,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科学发展。

各规划分局要依据《规划纲要》,根据区县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规划设计和建设;结合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探索新公共空间的营造方式和方法。

功能区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市地区,相关功能区管委会要依据《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重视,建立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同步实施的理念,推进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和高品质建设。

3 关注实效,以实事为抓手,全面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

①搭建规划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对重点功能区、重要公共场所等城市公共空间,分区、分类、分项指导,确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有序、高品质、各具特色的规划建设。

②加强重要题材的研究和建设。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大力量深入研究,运用城市雕塑等艺术手段深刻解读和践行“北京精神”,组织高水平、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新建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高品质的公共环境艺术精品。

篇12

二. “写实”

秦俑的塑造形象中,有很多重复姿态,但是重复并不意味着单调,秦俑的塑造没有采用单纯的模制手法,而是模塑结合的。这样浩大的俑群,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却要一个一个的去塑造,这不能不说与形象的个性刻画有关。而对脸部五官形象的塑造分为申、由、风、国、田五种类型组成,将军俑与士兵俑在比例尺度的塑造中,对衣甲的刻画,发式的刻画,形体塑造上都有严格的规范。例如,武佣一点八米左右,战马佣一点五米左右,体长约一点五四米左右,全长两米等等。如此详尽的比例数字与形象生动的刻画,是否会是写生呢?有史为证,在秦兵马俑的塑制过程中,确实是以模特为依据的,以葬区出土的真马骨骼为例,即以前的河套马,与陵区河套马的骨骼,形体十分接近。(高一点四米,体长一点五米至一点六米)这些数字证明,古代匠人在制作俑像过程中,曾有过对模特一丝不苟的“临摹”。

三. “塑造”

秦俑形象的写实性,具体性,同西方古典雕刻的写实,具像不同之处在于,秦俑的形象,发式,铠甲等塑造得相当具体,而它得体面转折却相当洗练,单纯,概括。雕塑得体面,当其单纯到呈现某种弧面时,相对于起伏多变的体面或纯粹的平面。更显出向周围膨胀的形式力量。形体越大,表面肌理性越强,这种力量感也越强,此种形体,一旦成为某中精神力量的形式,便会发出更为内在的巨大气势和力量感。这就是雕塑家常说的体积感。它不是对象的照抄,却又不完全摆脱对象,它不是纯粹的形体,但却表现为形体,它不是虚空的精神,但又内涵着某种精神内容。-

它是神,形,体恰到好处的结合。与形体的单纯有力相一至的-,是线的单纯有利。将军俑不仅胸甲,腹甲的结构线刻画的刚劲挺拔,而且肩到两臂的轮廓线,胸腹和脊柱的侧轮廓线也显出较强的气势和力度感。这里显出的是中国雕塑线,体结合的深厚的传统。

秦俑相对于中国雕塑传统,显出更多的写实性,而相对于罗马肖像,又显出更多的主观性,抽象性,写意性,显出明显的东方色彩与中国风格。

秦俑在形体处理上,把过细的肌肉变化抹掉更重雕塑体积感和力量感,更强调线和体的总体气势,轮廓线单纯有力,内涵筋骨,有着顽石般造形的力的震撼。这种对力的表达,对力的赞美容易使人联想起亨利.摩尔的作品,他对力量与能量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美的追求.他说:“古希腊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所崇尚的美,决不是我的雕塑的目地。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表现美与表现力之间存在着一个功能上的差异: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感官,后者具有一种精神上的生命的感觉。这种生命力在我看来更感人,并且比满足感观更为深邃。”他认为生命力是不需要愉悦的感觉,它不存在于物质美中,不采用运动感,而是一种被抑制的活力,这不正是秦兵马俑中那种被抑制得力量吗?于静穆中蕴藏着一股力量。“静极则声动,愈静则愈动。”摘自《生活,观念,灵感》

四. “表情”

当深入研究秦俑形象个性化表情特征时,发现在不少作品中,作者的审美态度却显得比较暧昧,既看不出明确的否定态度,也看不出明确的赞扬态度。正如生活中一张平静的面孔,最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猜测一样,作品中没有表情的表情,也容易引起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时似乎什麽也没有告诉我们,有时又似乎令人体回到无穷丰富的内容。这种表情如果运用得恰当,有时可以增大作品的容量。因此,在特定的场合下,“没有表情的表情,胜似表情具体的表情。”这反而构成另一种气势,那千百张面孔构成的巨大寂静,恰恰更让人感到这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

五. “形式”

篇13

其次,是体现适应性的问题。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是城市雕塑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强调城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必须体现适应性原则,从而确保创作出的城市雕塑在充分展现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传达出浓厚的地域性特色。这里的适应性大致可以概括为文化的适应性、形式的适应性、材质与色彩的适应性、人的生理及心理适应性四个大的方面。

文化的适应性:城市环境有三种类型:历史文化环境、城市人文环境、城市自然环境。其中,有两个都是关于文化的,可见城市雕塑必须把对文化的适应性放在第一位。

首先,从城市雕塑的立意上,就应该考虑如何体现一个地域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题材的选取:可以通过表现该地域(城市)曾经发生的历史性事件,进行艺术再现,比如西安玉祥门外的《张骞出使西域》(图1就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这样的题材做成雕塑作品,效果直观而且有气势),亦可选择地域、民俗文化艺术题材。

代表性符号的艺术装饰:每一个历史时期会有这个时期特有的装饰纹样形成特定的风格,如商朝特有的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唐朝的建筑屋脊装饰(如鸱吻)和清代的风格就大不相同。这些都说明,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它代表性的艺术装饰风格,将不同时期的装饰元素运用到雕塑的设计中,会赋予雕塑以某个时期的独特风味。同理,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它们不同的代表性艺术符号传达了各自迥异的文化气息,在为特定地域设计雕塑时,“符号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表现手段。例如,当代雕塑家蔺宝钢教授为榆林火车站广场设计的石鼓景观小品(图2),就充分利用传统的造型及装饰元素,还利用了当地民俗艺术(剪纸艺术)对中国传统大鼓进行了艺术再现,从地域文化气息的角度,使雕塑与地域环境更加协调。

雕塑主题形象与时代的对应性某一特定的场所,要表现某一时期的文化,其主题形象必须与整体环境的氛围相一致。比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整个游园是要再现唐代的风采,其间设置的雕塑,尤其是人物雕塑,必须富于唐代人物的特征,才能与整体的唐代风格相映衬(图3)。

形式的适应性:城市环境中的雕塑,其外在形式是观者最直观的印象,因此,雕塑的形式也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才能使得雕塑与环境结合得更加完美。比如上海外滩东方明珠广场上矗立的一座放大并以全新材料再现的“大日晷”雕塑(图4),其设计来源于古老的计时仪器――日晷,而在东方明珠广场这样一个现代化味道十足的现代广场上放置一个传统形象的日晷肯定是显得异常突兀的,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环境相适应,而作者却将传统的日晷变形并且利用了现代感十足的钢架结构制作了一座现代版的日晷,这样就能很好地和现代广场的氛围相协调了。

材质与色彩的适应性每一个环境都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氛围,这是有诸多原因的。比如一个纪念性或历史性的场所,整体就会形成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就好像是它自身的自然属性一样,这就给雕塑的设置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大背景,就像画一幅风景画一样,大的色调和氛围已经出来了,自然而然画面的主体也就赋予了与整体色调相和谐的因素。雕塑的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整体环境的色调和氛围,与环境相适应,雕塑就应该从自身的材质和色彩上做文章。这就需要了解材质和色彩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特征,比如,青铜和花岗岩一般给人以历史积淀的沧桑感,它就适合于制作纪念性、历史性的雕塑;不锈钢本身颇具现代感,放置于工厂、商业街、现代广场等环境中就比较适宜。色彩也是同样,在我国,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热烈喜庆的商业街,就比较适合用激情四射的大红色(也是中国的传统色彩)来装饰雕塑,或是一些视觉冲击力较强的色彩,都可以加以利用。皮影戏(图5)就是一座材质与色彩综合运用较好的例子,这是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东侧的“戏曲大观园”中放置的一座雕塑,该雕塑用现代彩钢再现了传统皮影戏的表演场面,使得传统艺术有了现代感的表现形式,材质符合广场氛围的需要,同时色彩和创作题材也均符合民俗风味,与整个环境十分协调。

人的生理、心理适应性:城市环境中的雕塑通常被纳入为公共艺术范畴,所以,在设置雕塑时往往要考虑公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这就要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一定科学的把握。如现代的商业步行街环境中设置的雕塑,尤其是组雕,他们的间隔距离就要充分考虑步行者的生理数据。据生理学的常识,人的愉快步行距离一般为300m左右,尤其持物行走者,步行200―350m便想休息,所以步行街中每组雕塑之间的间 隔以200m为宜。另外,人们对公共雕塑往往有一种想触摸、玩乐的心理,尤其是孩童,所以,一般放置在公共场合中的雕塑,一定要做到有足够的亲和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观者的参与性,使得雕塑本身与环境也同样具有亲和力。

第三,是主题性表达的问题。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国度里,对艺术品的内涵往往是比较看重的,所以,雕塑作品,尤其是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里的雕塑艺术,人们往往关注最多的就是其主题性的传达,通俗地说就是这座雕塑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内容或是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内涵。这就要求雕塑的立意必须明确,并且要符合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个城市的特点,否则如果这座雕塑不能为这个地域的大众所接受,那么它就很难在此“立足”,即使设置完成之后,也难免会有被拆除的危险。因此,景观中雕塑设置的立意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一般从地域性和时代性两方面去考虑。

首先,是地域性。雕塑的主题性取决于艺术家对这一地域的理解和认识,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整个地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只有如此,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地域文化特色的魅力所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