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基础知识

健康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1 17:02: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健康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管理基础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R2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7(a)-00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AMH in the detection of ovarian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choose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50 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 surgery by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AMH level,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group of ovarian chocolate cyst and chocolate cyst, bilateral cyst group and unilateral cyst, cyst diameter > 5 cm group and diameter 0.05.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chocolate cyst (2.1± 0.8), chocolate cyst group of AMH level (1.3 ± 0.5)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Preoperative AMH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groups, P > 0.05.② Compared with before (2.3 ± 0.6 on both sides, one side (2.1±0.3),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AMH level (0.8±0.3) on both sides, one side (1.2±0.5)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Compared with single cyst group (1.2 ± 0.5), postoperative bilateral AMH level (0.8 ±0.3) cyst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P < 0.05. Preoperative AMH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groups, P > 0.05. ③Compared with before (2.2 ± 0.5),(0.5 ± 0.2),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AMH level(0.6±0.3),(0.3±0.2)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After treatment, and cyst diameter < 5 cm group (0.8 ± 0.2), postoperative cyst diameter > 5 cm group AMH level (0.6 ± 0.3)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Preoperative AMH leve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th groups(P > 0.05).Conclusion The anti - vaccine of AMH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varian reserv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 after operation, and it is worth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Anti vaccine of the tube hormone (AMH); Ovarian cyst surgery; Ovarian reserve capacity (OR); Detection value

卵巢储备(OR)和女性生育潜能、绝境的年龄密切相关。卵巢储备降低(DOR)[1],是指卵巢存留的可募集乱跑数量减少以及卵母细胞质量降低,意味着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存在过早绝经的趋势。现如今,DOR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患者年龄愈加年轻。DOR发病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年龄、雌二醇(E2)、孕酮(P)、卵巢体积、卵泡刺激素(FSH)等[2-3]。但是上述指标在早期诊断卵巢储备降低中缺乏较高的敏感度和稳定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新型评估卵巢储备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逐渐在临床DOR早期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通过对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5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AMH在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价值,从而为临床术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患者卵巢功能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施行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50例,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5)岁,排除月经异常、内分泌疾病、既往子宫附件手术、卵巢恶性肿瘤以及术前3个月服用避孕药等患者。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28例,非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22例;双侧囊肿患者18例,单侧囊肿患者32例;囊肿直径>5 cm的患者18例,直径5 cm和直径< 5 cm之间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自愿参与研究同意书)。

1.2 检测AMH方法

在术前月经第3天、术后月经第3天在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约为5 mL,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进行冷藏,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MH。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操作。其中AMH试剂盒来自于上海贝西公司。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和非巧克力囊肿组、双侧囊肿组和单侧囊肿组、囊肿直径>5 cm组和直径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巧克力囊肿VS非巧克力囊肿

如表1,与术前(2.5±1.9)对比,巧克力囊肿组患者术后AMH水平(1.3±0.5)明显下降,其术前术后AM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非巧克力囊肿组(2.1±0.8)对比,巧克力囊肿组AMH水平(1.3±0.5)明显更低,术后两组AM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双侧囊肿VS单侧囊肿

与术前(双侧2.3±0.6、单侧2.1±0.3)对比,两组术后AMH水平(双侧0.8±0.3、单侧1.2±0.5)明显下降,其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囊肿直径>5cmVS囊肿直径

与术前(2.2±0.5)、(2.1±0.2)对比,两组术后AMH水平(0.6±0.3)、(0.8±0.2)明显下降,其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语

卵巢囊肿手术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4],但是该种方法给妇女的卵巢储备能力造成一定的负面,导致卵巢储备下降。临床常用于检测卵巢储备下降的指标主要为血清FSH,该指标为卵巢储备能力的典型指标,但是其对术后患者卵巢储备能力的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6]。目前,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由于在评估卵巢储备能力方面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术后评估患者卵巢功能中获得愈加广泛的应用。该文结果显示,卵巢囊肿术后患者血清AMH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提示着卵巢囊肿手术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手术带走临近正常卵巢组织而导致术后患者发生卵巢储备下降。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卵巢的种类、分布位置、直径和AMH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3.1 巧克力囊肿VS非巧克力囊肿

相关研究证明[7],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及非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血清AMH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双侧囊肿VS单侧囊肿

国内学者研究证明[8],双侧囊肿较单侧囊肿术后AMH水平降低更显著,其认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可致术后卵巢储备能力降低,尤其是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不利影响更大。该研究显示,与单侧囊肿组对比,术后双侧囊肿组AMH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术后AM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 囊肿直径>5 cmVS囊肿直径

与囊肿直径5cm组AMH水平明显更低,两组术后AM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 cm患者AMH水平下降幅度更大,原因在于囊肿直径越大,手术带走正常乱跑数量越多,因此对患者的卵巢储备能力影响更加严重。

综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能够对卵巢囊肿术后患者卵巢储备能力进行可靠的预测,值得临床诊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薪,尹敏娜,叶德盛,等.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4):546-549.

[2] 张胜华.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血清AMH水平影响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

[3] 贾军,汪满有,杨爱萍,等.AMH和FSH联合检测评价卵巢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能力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3):5759-5761.

[4] 王飞苗,罗艳,马会明,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干细胞因子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4):482-485.

[5] 苍荣,夏天,王宝娟,等.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研究新进展及对IVF-ET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428-3430.

[6] 张迪,桑丽英,崔蓉,等.体外颗粒细胞培养中抗苗勒管激素与卵泡刺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2,33(7):883-886.

篇2

以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教育大辞典》中定义的素质的概念为理论依据,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职业性质及特点,经过专家调查、筛选确定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道德素质(热爱本职工作、诚实守信、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服务热情周到、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的评价)、知识素质(职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政策理论知识;职业相关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劳动法规、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环境保护知识)、能力素质(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健身指导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训练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精神(敬业、专业、创新、协作、规范、责任)和职业形象(外在形象: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健康匀称的体魄、大方得体的举止、从容自信的语言;内在形象: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外向的性格、十足的自信心)。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要素分析

1道德素质要素分析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的好坏对其服务质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指导员对职业道德要素的认知比较全面,有604%的指导员都认识到作为健身指导员应该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办事客观公正、做事讲求质量,但是也有48.92%的指导员没有意识到在健身指导的时候应该给予锻炼者热情、周到服务[5]。

2职业理论知识要素分析

指导员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人才资源,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必须掌握扎实的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与方法、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并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认知中,50.55%以上的指导员认识到了专业基础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性,753%的指导员没有认识到政策理论知识的重要性[4]。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运用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指导,并对锻炼者更好的组织与管理,为锻炼者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服务,这样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就能在国家政策形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3相关知识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中,65.22%的指导员认识到了社会心理学、安全卫生知识的重要性,70.65%的指导员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性[4]。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指导员要给予锻炼者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并为锻炼者的健身安全负责,在指导锻炼者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运用掌握的必要心理学知识,满足锻炼者在健身指导过程中的心理需求,给予锻炼者理解与支持,成为大家的知心健身指导员,同时进一步加强劳动法规知识的认识与学习,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的情况下更好的为锻炼者提供服务。

4能力素质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5.43%的指导员在健身指导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57.61%的指导员对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教学训练能力、科研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4]。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学习能力、教学训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认识与提高。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一级和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有一定的进行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开展社会体育工作调查分析、问题研究及撰写调研报告和科学论文的实际能力[5]。

5职业精神素质要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指导员对职业精神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54.95%的指导员认识到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规范精神、专业精神能、协作精神、责任精神的重要性[4]。作为一名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指导员也应该具有规范精神和专业精神,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种职业规范办事,体现出较高的职业规范来满足锻炼者“专业”的体育健身需求;再者,协作精神是组织管理能力表现的一种升华,一名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指导员也能表现出较强的协作精神,指导员与锻炼者的协作,也需要锻炼者具有协作精神,在健身指导过程中能够与指导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一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对被指导对象有很大的责任,才能给予锻炼者比较高质量的健身指导服务,同时才能在锻炼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来培养锻炼者的合作精神。

6外在形象素质要素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一名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身体健康素质,日常注重自身健康体魄的塑造,培养从容、自信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以及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锻炼者可以通过这些外在形象来判断一个指导员的资历、水准以及职业态度等,因此指导员要在日常的指导过程中对自身的外在形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26%的指导员认识到了从容自信的语言、健康匀称的体魄、大方得体的举止、干净整洁的整体形象的重要性[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没有对指导员的外在形象有一定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过程中贯穿相关的知识来提升他们的外在形象,这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

7内在形象素质要素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备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足够的亲和力、十足的自信心、外向的性格。调查结果显示,吕梁市50.56%的指导员认识到了内在形象的重要性[4],在内在形象的选择顺序中,排在第一的是足够的亲和力,同时也对健康向上的气质、独特的个人魅力也表现出较高的认知水平。目前,我国的群众体育健身网络不健全,指导员应该靠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把群众发动、吸引到健身活动中来,这对群众体育健身网络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指导员在给予锻炼者健身指导、对锻炼人群进行健身组织时,能否积极有效地对锻炼者进行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能否动员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能够参加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独特的人格魅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自信心也是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内在形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健身指导员,在他健身指导的过程中,其健身指导质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队伍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结语

(1)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结构为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形象5个方面,可以客观、合理地评价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社会体育指导员首先应该具备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指导员首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能做到诚实守信,在健身指导的过程中能够给与锻炼者热情周到的服务,对锻炼者认真负责,在健身指导实践工作中以自己的专业、规范精神来办事,做事讲求质量,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待需要指导的锻炼群众,有意识发挥自己的创新、协作精神,努力打造自己的健身指导特色,和锻炼者建立和谐、愉快的合作关系。

篇3

健康信念模式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还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积极的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模式,使患者相信自己能采取推荐的正确的行动。现就我院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取得的临床资料进行以下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 COPD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在50-82岁,平均为年龄在61.8±3.5岁;患者确诊COPD的时间为3-25年,平均为15.5±1.2年;患者肺功能检查轻度5例,中度17例,重度3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在50-82岁,平均为年龄在60.9±3.4岁;患者确诊COPD的时间为3-25年,平均为15.3±1.3年;患者肺功能检查轻度5例,中度16例,重度4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我国在2007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COPD诊治指南[1], 在与患者及其技术沟通之后自愿参与研究当中。

1.2 COPD诊断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FEV1/FVC≤0.7,FEV1≥80%者为轻度COPD;FEV1/FVC≤0.7,FEV1 在50%~80%者为中度COPD;FEV1/FVC≤0.7,FEV1在30%~50%者为重度COPD;FEV1/FVC≤0.7,FEV1

1.3 健康信念模式实施步骤

1.3.1 疾病知识培训

在患者住院之前,给每位患者发放疾病相关的知识宣传手册,对疾病的发生、致病原因、如何治疗等进行简要的概述,深入浅出的讲解,尽量使所有的患者都能够大概的了解。同时在患者住院的病区放置疾病如何预防和避免恶化的相关资料,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在患者住院期间,组织患者和(或)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健康讲座,选取我院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讲解,利用图片、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根据患者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差,理解能力偏低等特点,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解释,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多给患者介绍疾病控制较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心肺功能锻炼

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诱因,增强机体抵抗力。吸烟是导致COPD出现的重要诱因,因此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和对疾病的影响,在与家属共同配合下,督促患者戒烟。同时还需要增强机体免疫力,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肺功能锻炼方法[2],加强患者的心肺功能锻炼,并要求患者家属在患者出院之后督促其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不能中途停止。

1.3.3 出院后管理

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给患者拟定针对性的教育管理计划并建立档案。在患者出院之后,仍然需要加强后期的随访管理。告知患者我院关于COPD知识的网站地址,对于有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在线咨询。由专人负责2周一次对患者进行对话随访,观察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和健康情况,在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下要求患者每1-2个月进行复诊,观察患者的疾病进展,并对随访的资料进行记录归档。

1.4 评价标准

利用我院自制的健康调查问卷,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治疗知识、心肺功能锻炼几个方面,不懂到完全理解按照1-5分不等的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

2. 结果

在经过针对性的教育之后,观察组患者当中的疾病基础知识掌握得分、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的比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结果分析如下表一、二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破坏性的肺部疾病,疾病的发展与异常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对COPD的治疗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减少诱导COPD发生的不利因素,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戒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体育锻炼、改善机体一般状况,减少或避免COPD发病。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当中显示,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之后,患者疾病基础知识掌握得分、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患者主动进行心肺功能的锻炼人数也有明显的增加。

总之,对 COPD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教育,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减少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恶化的可能性,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所以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篇4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路径教育[ 1 ]包括三部分:母乳喂养前,母乳喂养姿势、母乳喂养后。在新生儿成长过程中,母乳喂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产妇年龄在23~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6±1.21)岁。76例顺产产妇均排除严重疾病。对两组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医护人员要先了解产妇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询问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护理人员要向顺产产妇介绍有关于母乳喂养的专业知识,对产妇母乳喂养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以保证产妇母乳喂养姿势的正确性,并将母乳喂养的利弊详细地介绍给产妇,以引起产妇的重视[2]。医护人员要与产妇做好沟通与交流,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并要求产妇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以保证产妇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 13.0软件,本次探究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料使用t来进行检验;而涉及到的比率资料则通过χ2进行检验,使用Excel对顺产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对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疗的76例顺产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理论上,母乳喂养不管是对产妇还是对新生儿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妇非常重视母乳喂养,医院通过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对顺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以提高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认可度[3],为母子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母乳喂养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母子之间的接触时间,而且还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且母乳喂养还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能够引起产妇子宫进行收缩,从而有效降低产妇子宫的出血量,缩短产妇恢复体力

的时间[4]。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76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教育法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使用母乳喂养路径教育进行指导。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74%,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89.47%,护理满意率是86.84%,而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68.42%,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为60.53%,护理满意率是52.6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路径教育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而且还提高了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水平,有效提高了产妇护理的满意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实践的进展及在产科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4):14-15.

篇5

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信息社会对从业者的信息素养要求普遍提高,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中,各医疗卫生部门已经很难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医疗保险系统、社区医疗保健系统等对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技能新挑战。作为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其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医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2.2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教育是国际医学教育的要求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医学本科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医学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毕业生必须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查询、收集、组织和解释健康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健康状况的监控;④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局限;⑤保存医疗记录以便分析和改进。由此可见,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教育是全球医学界的共识。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疗工作的主干专业,加强其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对于推动医学信息化,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3.1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教育

信息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6]。医疗实践、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有效工具的支撑。CT、MRI、超声诊断设备、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数字人体等都是医疗信息化的结果。这些成果的有效应用,既需要医学知识,也需要信息学知识。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应该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从发展的角度,加强医学信息学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3.2积极开展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在课程教学方面,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从大学课程教学中剔除,以免产生知识重叠和教育资源的再浪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从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层面[7]。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正从简单的费用和行政管理向临床信息管理转变。临床应用的普及,要求医学信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现状,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业务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临床中的深入应用,也需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参与甚至指导,从而推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生,可以考虑强化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向应用型、研究型转变,强化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笔者认为,在保留原来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增加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教育,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等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内容归纳为以下四大块:信息获取。即当前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通过这一块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医学数据库的使用,以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是信息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因此,不同层次的临床专业学生均应该开设这一内容,以满足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应用。这一块内容主要是针对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系统的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医疗领域关键信息系统的应用,如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PACS、LIS、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与医疗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的应用,同时应该介绍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意识。这一部分内容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培养。例如专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因此,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医院信息系统等内容应该作为这一块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这是对临床医学生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熟悉医疗卫生信息的相关标准与编码,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使用医疗数据,具备参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决策支持。这一块是对临床医学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等。主要介绍如何用信息学的方法发现关于疾病过程及其新的知识,从而为开发医学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3.3按授课对象分层次开展教学

医学院校的信息知识教学体系必须适应本行业应用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临床医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要求。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可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三个层次。三者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专科主要是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全科医学实际工作,要求能够较为全面地胜任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因此,这一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能够应用辅助决策工具进行医疗决策。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信息检索、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本科生面向的中层医院,除了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能力外,常用医疗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其重要培养内容,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临床医学生主要是培养临床方面的高级人才,对其信息素养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层次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决策支持系统的相关知识,为更高层次的医学信息应用打下基础。

3.4开课时机与开课方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