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

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15:08: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西方教育孩子的差异

篇1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电影《推手》中的体现以及原因探析

从表面上看《推手》是一个家庭的感情纠纷,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文化模式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书写方式、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教育等方面的不同。

(1)书写方式差异

在影片开始,镜头出现的画面便是老朱在打太极,儿媳玛莎在工作,打完太极之后,老朱开始用毛笔写字,而玛莎这时仍然在用手指敲打电脑进行自已的小说创作。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第一个差异,老朱和玛莎两人首先在书写方式上有了微妙的不同。玛莎作为美国人,所在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要求人们在书写方式上也紧跟时代潮流;而老朱作为中国人,所在国虽然在书写方式上也普遍倾向使用先进的技术,但是仍有部分年纪较大的人保留了用毛笔书写这一书写习惯,旨在保留自己的艺术和文化。

(2)饮食习惯差异

紧接着的一幕是玛莎和老朱因为无法交流,双方各自吃各自的饭。玛莎是典型的西方式饮食习惯,盘子里放着大量蔬菜,左手拿着叉子,右手拿着饼干。而老朱则是中国式的饮食习惯,左手端着碗,右手拿着筷子,碗里有大量的肉,也有各种各样的配菜。这体现了中西方在饮食习惯上的差异。中国的饮食习惯,以老朱的话来说就是“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草木蔬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猪鸡是显性,两种东西配合起来才能补先天之不足。”而在西方,一般认为每天不宜吃大量含有高脂肪的肉,尤其是老人,玛莎不明白为什么公公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每天不仅吃这么多油腻的肉,还吃这么大碗高热量的饭。可见这是由于两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3)对孩子教育的差异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当孙子不好好吃饭时,老朱发现儿子和儿媳都不管,老朱很不理解。吃饭对小孩子的身体成长是很重要的,大人怎么可以随着孩子的性情呢。还有在给孙子辅导中文时,玛莎和晓生觉得凑合着跟着老师学就不错了。但是老朱却觉得这种学习很枯燥,便利用自己的经验教孩子唱起了娃娃调。老朱和晓生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专门有一番讨论,朱老说“你们在美国对孩子挺客气的,不把孩子当孩子,有学问。”晓生回答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这就叫民主,民主嘛,就是没大没小。”究其原因,在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关注人权,尊重个人的价值,提倡人人生而平等。现在美国人的思想仍然受其影响,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西方主张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对于学习也是这样,父母只提供物质方面的条件,至于学的好不好,全靠自己。而在中国人的头脑里,儒家思想“长幼有序,父子有亲”的伦理观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国古代,父亲承担着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如果失礼,则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父亲没教育好,“苟不教,父之过”也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口因此孩子在没有长大之前都应该完全听父母的,这样可以避免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学习知识既然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可见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思维方式。

(4)对中医的认识程度的差异

玛莎对中医完全一无所知,当她由于压力太大,导致胃不舒服时,老朱帮她把脉治疗,谁知道玛莎因为太紧张导致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从此玛莎对中医完全不信任,甚至有点恐惧中医,当她牙痛时,老朱想给她把个脉,她迅速害怕地躲开。而老朱对中医非常有研究,通过望、闻、问、切就可以推断病因,找出治疗的方法,因此老朱骨子里是非常推崇中医的。两人对中医的态度,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在医疗文化上的差异。中医理论是阴阳、五行、经络,主张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五运辩证,六气化生,注重筋络纹理,系统看待问题诊治问题。西方的医学则更注重实证论,主要建立在解剖、生理、生化的基础之上。中西方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原理以及用药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体系上的差异。

篇2

一、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能动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二、中西方对未成年孩子恋爱态度的天壤之别

(一)中国的绝对禁止。当中国家庭的孩子到一定年纪的时候,父母就会明令禁止其早恋,并且时刻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在学校,早恋也被视为影响学习的第一大杀手,在中国中学生的校级校规中就有一条是“禁止谈情说爱”更有严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早恋而做出“男女生距离不得低于5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的雷人校级校规。在中国,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中间都笼罩这一层“早恋猛于虎”,“谈早恋色变”的气氛。

(二)西方的不干涉甚至鼓励。而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十几岁的孩子亲吻,拥抱,谈恋爱都被视为正常,相反西方人对中国学校限制学生恋爱视为非常不可理解之事,事实上在西方“早恋”一词根本不存在。父母们更加不会去干涉子女的恋爱,恋爱中的青少年们会大方的把自己的对象带回家向父母介绍,而父母们也在自己孩子的年纪就有了恋爱,他们会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

三、从唯物史观角度具体分析差别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社会,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决意识的差异归根于其社会存在的差异,下面就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西方在对待青少年恋爱问题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差别。

(一)经验与体验。中国的文明发源于河流,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相对安稳不需要再去跋山涉水地探索寻找生活物资,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在安稳变化不大的生活环境中学会了经验积累,并且一代接着一代地传递下去,几千年来人们平稳祥和的生活与这些祖祖辈辈的经验是分不开的,例如对农业乃至日常生活作息都起着很大作用的二十四节气。这是因为经验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使得中国人做事都喜欢与经验扯点关系,中国孩子的父母是这样教育他们的,他们的邻居,同事,朋友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而相信这样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也会以相同的方式来教育他们的下一代。此时禁止未成年孩子谈恋爱潜移默化地成了一个教育经验,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活的中国人对经验近乎迷性所以这样的经验当然让人深信不疑而口口相传。与中国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不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大海。大海的神秘莫测和变幻多端总是让人们捉摸不透从而激发起人们不断探索不断求知的欲望,人们没有办法去积累太多固定有用的经验,只能不断地去摸索去体验。所以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不那么迷信经验,在他们身上更多地是一种勇于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未成年孩子谈恋爱的这个问题上,西方家长不喜欢把自己或是别人的经历套在孩子身上而是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们不会觉得孩子谈恋爱是什么不合适的行为,他们很尊重孩子的个人情感并且把孩子谈恋爱看作是人生的必修课。

(二)观念的差别。农耕文明上生活起来的中国人安分守己,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妇女的比较重视,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就被要求除非丈夫去世改嫁,否则一辈子只能忠诚于一个男人。女子初嫁,如果被发现不是处女,是要会遭到耻笑和诟病的,严重甚至还会退婚。中国长期的封建习俗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观。谈恋爱难免有肌肤之亲,当今中国虽不似封建社会如此重视女子的,但女子在出嫁是“清清白白”还是会给不论婆家还是娘家一个极大的欣慰。相反商业文明下观念开放,不拘泥旧俗礼节的西方人则对女子的不那么重视,特别是到了现代社会整个西方世界似乎对“性”都比较开放,所以即便未成年人由恋爱引发了肌肤之亲,只要不造成违法,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不会受到干涉的。

(三)对孩子学习的态度。问了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什么三令五申地禁止未成年学生谈恋爱,笔者听得最多的回答是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中国人口基数大,紧接而来的便是就业压力大。而在当今中国的制度下考试成绩便成了谋得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而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学生,恋爱在情绪上的造成波动,进而会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家长们煞费苦心地一步步为自己的孩子计划好未来。而在西方国家,家长们根本没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觉得学习并不是一切,所以又何来恋爱影响学习一说。西方的家长更希望自己孩子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在实实在在的能力上有所提高。更别说恋爱对学习的影响了。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 面子; 思维方式

1、中西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是英国人布莱恩(Brown)和莱温森(Levinson)(l978)在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现象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为了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

1.1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论

汉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面子”指通过在生活中获得成功而获得的,或者是他人赋予自己的威信或名誉。而“脸”指个体由于遵守社会的道德标准而从所处群体获得的尊重。“面子”与“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社会正价值较后者的低。“面子观念”则是一张无形的“脸”。正如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治》一文中所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无论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地位是尊贵还是卑微,“面子”终归是要的。

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准就丢了面子。

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1.2西方文化中的面子理论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定义,面子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为自己争取的个人的公众形象。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社会活动而为自己赢得的社会正价值,是被这个人所生活的社区证明了的个人的公众形象。面子分为两类:消极面子或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或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消极或负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自由,不被他人强迫,不被他人反驳的希望;而积极或正面面子是一个人对融入某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的需求。人们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既希望有自己的行为自由,又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同时还要向对方表示关注,还不能威胁到对方的面子。

2、中西面子理论的差异

2.1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了不同民族间思维模式的差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不同民族说话方式或采取策略的不同,是受思维模式的制约的。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面子理论使中国人将面子的保留与否取决于群体中他人的认可。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在人际交往中,主张坦率直白,个性鲜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此,西方人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2.2中西面子理论差异的表现

“面子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所提出来的,是为了给对方好的印象,对对方礼貌,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其实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并不是都适用的。其中的消极面子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批评,这里主要摘述与中国文化中面子的不同,顾曰国指出,“B&L的模式不适用于分析汉语中的礼貌现象,因为汉语中的消极面子概念似乎不同于B&L对于消极面子的定义”。如汉语中邀请、承诺等言语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认为是威胁消极面子的。Mao更详细地分析了B&L面子概念的两个来源:Goffman的面子概念和英语民间面子的概念。他指出,“B&L忽略了面子概念来源于汉语这一重要事实”,并指出“B&L的面子与Goffman的面子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面子的公共性,在前者的定义中已不存在”。Mao还引用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关于汉语中面子的研究,指出“汉语中面子和B&L的面子有差别。汉语中的面子指个体在所处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公众形象,具有社会取向,依赖于社会中他人的判断。而B&L的面子集中于个体是一种自我形象。同时汉语中的面子内容也没有B&L的消极面子”。

另外,B&L认为很多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而他们所列的威胁面子的行为几乎涉及言语交际的所有方面。这样看来,人类交际是危险的、充满敌意的活动。这是一种过于悲观的看法,而且这一说法在许多文化中也不易被接受。

众所周知,中国人以“爱面子”、“要面子”而著称。其实,中国人的面子就是指个体力争在社会群体中取得的良好的公众形象,因此可以把它归为积极面子。所以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更侧重于对积极面子的维护,更看重自己或他人的积极面子,更重视自己被他人的认可以及对他人的肯定,以确保自己或他人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西方人侧重于对消极面子的维护,消极面子指个人希望拥有行动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的想法,这一点来源于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重视。

3、从电影《刮痧》分析面子理论

《刮痧》作为一部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电影,影响了很多人的看法,表现了中西方对于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本文单从中西方面子理论差异方面来分析这部电影。

3.1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男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时,他激动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的美国梦彻底破碎了。他的儿子丹尼斯生病时,看不懂药瓶上英文的爷爷给他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来治病,随后丹尼斯又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撞破了头,许大同匆忙把他送往医院时,丹尼斯背上的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正如影片中爷爷所说的一样:“刮痧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接连不断的噩运使原本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后来由于许大同的老板昆兰和各方面的努力,经过一系列磨难之后,许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圆了。

3.2面子理论在影片中的表现

3.2.1大同打丹尼斯为了给昆兰面子

当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因为玩电玩而打架,又不肯道歉时,许大同就当着昆兰的面打了儿子一巴掌,后来他对昆兰说:“我打我的孩子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是给你面子。”在中国人眼里,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我生的,属于我,我打他,是我的事,你管不着。虽然许大同打孩子不是为了惩罚孩子的过错,而是给朋友“面子”。但在昆兰看来,打人是犯法的,无论打的是谁。我想美国人不解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面子理论,还有中国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认为打骂孩子是简单粗暴的,殊不知这一巴掌打在了儿子的身上,却疼在了父亲的心上。当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中国家长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先做出让步,或先责罚自己的孩子,这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教育方式,连丹尼斯的爷爷也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在中国人眼中,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许多情况下重合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正如许大同将丹尼斯的“版权归自己所有”。而美国人更尊重事实,更强调平等,更注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打骂孩子和教育孩子完全是两回事,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

这点体现的也有美国的个人主义,作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美国人很重视个人自由的价值。即使在家庭中孩子也应受到作为一个个人所应受到的尊重和对待。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侵犯个人的某些不可剥夺的平等自由的权利。所以,昆兰很不理解大同打孩子的动作,更不同意他所谓的“我打孩子是给你面子”的理论。

3.2.2在法庭上昆兰驳了大同的面子

中国文化的人却认为自谦尊人和相互关切是人际交往中的指导原则,不仅重视自己的自尊心,还注意理解和照顾他人的自尊心,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重在相互关切,而不是个人自尊心的维护。在自己的面子与他人的面子发生冲突时,要本着责己严、责人宽的态度给予谦让,尽量照顾他人的面子;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和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在个人面子收到威胁时,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维护,在人际交往中力争处于控制地位。

儒家提倡的是“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且儒家思想提倡朋友间的共生共荣,即使朋友有错,也不当面揭短。适当给别人留面子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人际关系的剂。在决定是否将许大同告上法庭的听证会上,许大同请了昆兰做自己的辩护律师,尽管昆兰一再强调自己是个知识产权律师,并要求许大同找一个对口的律师,但许大同坚持要请昆兰,因为昆兰是自己的好朋友,他了解自己对儿子的爱,许大同极其信任他,并把领回儿子这件事拜托给了昆兰。而昆兰却出人意料地在听证会上证明许大同确实打过自己的儿子,这也就更加使儿童福利院认为许大同虐待儿童。因此,许大同愤然辞职,并说出了“道不同,不相与谋!”许大同认为昆兰出卖了自己,显然不够朋友。中国有句话叫“患难见真情”,为了朋友应该“两肋插刀”,然而,美国人在交友做事上的轻重次序是:法、理、情。也就是说,先讲法律,再是道理,最后才是情面,这与中国人朋友观的前后刚好相反。中国人认为自己不能丢了面子,更不能让别人尤其是朋友没面子。五千年儒家思想所传承的给面子的形式是礼,因为礼是敬的表现,敬则是礼的内在精神,礼节与尊敬,在维持与改善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上往往能产生非常神奇的效果。

4.结语

礼貌的文化特征差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差异的反映。面子理论是一种礼貌现象,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的因素,有助于加深交际双方之间的理解,创造相互交往的共同基础,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李军.面子理论在汉文化中的考察.[J].修辞学习.2004(3).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篇4

一、中西相同点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首先我们看看中西家庭教育的诸多相似之处。

1.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在著作《理想国》中,曾借他老师苏格拉底的口强调这样的教育内容:年轻人看到年长者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以及其他诸如此类,都要注意。

比柏拉图早出生100多年的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在他的弟子们编辑的言论集《论语》中早已表达了同样的教育思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则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意是孔子说,孩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恭敬长者,谨慎,讲信用,对所有人都关心,有爱心。这些事情都干好了,如果还有精力,就再来学习文化知识。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才能为以后上下求索的漫漫长路积蓄能量。

2.重视家教,从小做起。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第一个提出学龄前社会教育思想,指出游戏在学龄前教育中的作用,提出要精心选择童话材料,承认歌唱,讲故事的教育意义。一般认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是柏拉图。他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德智体和谐发展,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以后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同样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他认为家庭教育必须从婴孩教育抓起。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教开始。也就是说在儿童刚能分辨外界事物的时候,就加以诱导。为什么家教要及早进行呢?颜之推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勉学》)。人在幼年时期,童心未泯,天性纯真,可塑性强,对新事物特别容易接受,抓住这一时期进行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为一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与现代心理学中关于儿童的发展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父亲被赋予“权威者”的角色,这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父亲被社会赋予了权力,父亲是家庭权力的行使者。现代社会中,情况没有太大变化,旧时代那个“威严的父亲”变成了“保持距离的父亲”。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中的名篇。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关于绅士教育的理论。他认为良好的德行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他说:“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感到喜悦,或者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他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下两个好习惯:热爱求知的习惯和实地观察、亲身体验的习惯。

古代的中国父母同样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陈鹤琴(1892年~1982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非常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陈鹤琴认为,人的动作大多数是受习惯支配的,幼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他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所以幼年时代应特别注意习惯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5.重视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特别重视“言传”,强调“言而有信”。曾子杀猪和孟母买肉的故事曾流传千古。在重视言教的基础上,又重视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行于后者也”,所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此外,父母还要积极建设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信任关系,“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关系。所以,不论中国家庭还是西方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极其深远。在生活中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活动中无意识接受的,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灌输有效得多。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四五岁时是培养其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主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道德教育的启蒙者。德国在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长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真诚的氛围。家长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

二、中西不同点

尽管我们了解了一些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相似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但由于中西方在地域上相隔颇远,各自有着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因此,我们更要剖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处,有助于我们比较双方的优势和不足,以达到、相互借鉴的效果。中西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概括如下:

1.家庭教育目的不同

进行中西学生素质对比时,常常发现:中国学生有三好――考试成绩好、书本知识掌握好、基本功好,西方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与两种文化的家庭教育目的和定位有关。

与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不同,西方父母希望把孩子锻炼成独立个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所谓放手,即从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几千年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被赋予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做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家长最喜欢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或摇头晃脑地背诵,或趴在书桌上演习。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实践中学习。

3.家庭教育主体与重点不同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塑造,影响孩子个性建构。注意自身形象,忽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激发孩子的兴趣,开发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情感教育与体罚

中国家庭通常信奉“玉不雕,不成器”、“不打不成才”。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除了用否定词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对孩子说“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

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语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构建与培育展开。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沟通。西方国家体罚是触犯法律的。另外,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职责与义务。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社会职能,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传统中国家庭中,“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驭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个人。

6.科学教育与宗教思想

篇5

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中,对学前教育定义为“家庭教育是社会利用有目的和系统的教育去教育新的一代人”。这一定义就可以证明在这一段的幼儿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学龄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然而,家庭教育的定义应该需要扩展延生。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行动,它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父母或长辈在家教育孩子或青少年,而且还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相互教育。家庭教育不仅是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

1. 家庭教育的概念不同

中美之间的不同教育理念导致两国子女接受到的教育不同。在中国,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好工作,或者一个好的家庭。基于这些期望,许多中式父母认为他们对于孩子的责任仅仅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尽可能使他们的孩子将不必担心未来的一些事情。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式父母关心的最重要的事情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相比之下,美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和经验。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在美国,一旦孩子生下来,大多数美国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从童年开始就应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2.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同

家庭教育的目的的含义是家长们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在某一些方面的发展。

中美两国在关于家庭教育的目的上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是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条“龙”,这就是中国教育理念下的“望子成龙”。但美国父母则希望他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他们的目的就是做任何事情来支持他们的孩子,使他们能得到高分。这样明显对比,美国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更多的是关于提高能力的培养,他们设法让孩子有能力适应不同环境变化和在生活中的独立工作能力。

3. 家庭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

中国和美国的观念和目标的差异导致两国的儿童需要受到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在中国的家庭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式父母通过控制和密封环境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中国的父母尽可能的为他们的孩子准备好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们也不必做任何家务。父母保护孩子,不允许他们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中国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着一个相当严格的态度。所以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更多。

关于美国的孩子们呢?让我们一起分析美国著名的电影《神勇老爸》的一些情节吧。在影片中,父亲沃尔夫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在他关心他的孩子们的同时,通过训练他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掌握了许多技能培训。所以美国的父母通过放任却不纵容的方法去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中美之间家庭教育存在差异的原因

1. 不同的历史背景

中国在它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独具其保守的可贵价值观,可这也正是缺乏的冒险和创新意识的精神。因而中国儿童更倾向于安于现状。相反的,美国是一个具有短暂历史的移民国家,在美国这个国度依然有着一些文化传统。随着在美国多元文化和追求财富意识的发展,这对于美国人民而言,接受新思像和文化是很容易的。美国儿童更富于拥有和接受冒险和创新精神。

2. 不同的经济形态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大国。因此,在中国这个国度,找到工作的机会又变得很少。然而又是在中国,有一个好工作,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此外,获得高分已经成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美好的未来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美国的经济状况比中国要好得多,所以在美国,人们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美国父母认为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他们的孩子能在社会上独立的生存,孩子的工作就有意义。

3. 不同的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也是形成中美关于家庭教育之间差异的一个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良好的经济条件下,美国人有着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因此,美国人普遍认为当他们变老时,他们可以去老人之家去度过他们的余生。所以他们抚养孩子直到18岁,直到孩子成为独立的人。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带给他们荣誉。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则认为孩子的教育已经和他们自己的老年时光紧密联系。因此,中式父母更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并要求孩子们为他们的年老生活负责。

4. 不同的思维模式

在教育孩子方面,中国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声誉,并认为教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他们的成就。但如果孩子没有成就的话,父母将会感到羞耻。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中美对家族制度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父母的权威意识起着主导作用,而在美国的家庭中主要强调奋斗,平等,民主和人权,这是完全不同的。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美国的家庭教育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因此,在中国,应该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在我看来,一方面,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本质出发,汲取其中的精华,以促进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所以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建立在教育监护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

3. 采用激励,引导的科学方法,并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4. 紧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进一步开放家庭教育的思想,增强开放意识;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有机合成,以及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学会寻求知识。

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及时吸取和引进国外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并进行中西方家庭教育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专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1―0052―03

一、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虽然已有众多的教学成果证明了培养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通过笔者在实践中的课堂观察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长期以来仍旧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一)只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文化意识的传播

2001版《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二级指标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项标准中的描述比较笼统,教师会为了教学质量、家长的愿望、社会的需求等因素,在知识传授上面面俱到,课堂上呈现的会是以词汇、句型和语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场景,进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对语言的理解与兴趣。教师们的常见教学过程仍墨守成规:只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单词和短语,理解了多少种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情景交际过于死板,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对文化意识更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只关注英文歌曲与歌谣的表演,对其中文化内涵解释不明

2001版《标准》的一、二级指标中需要学生共掌握30~40首歌曲和30~40首歌谣或诗歌,部分学校或地区还通过各种手段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检阅或验收。由于教材版本各地区不同,所以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用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学习歌曲或歌谣,反复纠正发音,练习旋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确实感觉非常快乐,可是他们对很多歌词或歌谣为什么这么写不甚了解,背后的故事或文化是什么不甚清楚。而教师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文化,讲授文化,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获得的文化熏陶有限。所以当有越来越多的语言知识需要呈现的时候,学生会感到枯燥、厌烦,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延续性学习。

(三)只注重异国文化知识的记忆,缺少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文化意识绝大多数的时候被很多教师单纯地理解为文化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们会讲授Christmas,Halloween,Easter的由来等内容,但往往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由于不能准确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时常不够得体、恰当,甚至不顾交际场合、对象以及英语国家风俗,引起很多误解甚至会落下笑柄。其次,由于过多地强调异国文化,学生常常忽视了本国文化,不利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不利于国际意识的培养。最后,文化知识比文化意识范围小,便于学生掌握,利于学校验收,教学成果见效快。

二、影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学校层面

学校对英语文化意识培养重视不足。教学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核心,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发展,因此,学校会依据《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来制订各学科的教学计划。英语在小学阶段是仅次于语文和数学的重要学科,由于语言知识与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在教学质量评估上占有绝对的比重,学校在对英语教学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时,验收内容主要为英语知识与技能,既出成绩又方便操作。例如,去年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小学英语质量检测,有的地区采用计时读单词的形式对一年级学生进行验收,高年级学生则采用笔试的形式。因此小学英语课堂内容仍以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主,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就不足为奇了。

(二)教师层面

1.教师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不明确。语言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密切的依存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通过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传播,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赋予了语言更多的内涵,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融合。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依托。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英语教学应是在文化教育的辅助下进行的语言教学,含有文化信息的英语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文化意识培养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意识不能孤立出来,它需时刻伴随着语言教学,由于它含有显性和隐性的双重性质,所以在教学中往往被削弱,形成了中国式的英语,这也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必须明了文化意识不容忽视,否则英语教学将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命力。而文化意识的内容又需教师们去深入挖掘,小学的英语教材虽然浅显,但能够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来创造性地整合这些文化内容,达到通过掌握语言知识,理解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可以主要放在利用文化的特殊性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初步辨别中西方文化差异上。

2.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教学的好坏直接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相联系,因此教师会把全部的心力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上。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内容有很多不能够从教材中一目了然,是隐性的,那么就需要英语教师有很坚实的英语文化功底,对英美概况、英美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与掌握,才能够在教学中针对教材整合教学内容。而我们的教师往往主动弱化文化意识部分,其一是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比较容易把握,教学方式与方法比较容易操作,教学成效比较明显;其二是原有的文化素养薄弱,如整合教学内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其三是整合能力不强,不能够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知识水平改变教材,因材施教。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学习效果起到决定作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是很成熟,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包括情绪、需要、兴趣、态度等方面,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全神贯注,对枯燥的东西会厌倦不堪。小学英语的学习起点总体是一致的,但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导致英语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也就是说,小学生是以感性学习方式为主的,他们虽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但他们能感受到被文化赋予的英语知识是有趣的,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呆板的教学方法、枯燥的教学内容、繁重的学习压力不但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适得其反。

(四)家长层面

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对成绩过度关注。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会因家庭环境、文化氛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育儿方式等方面受到影响。虽然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从小就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辅导班,但他们关注的往往是孩子拿回来的成绩单和别人羡慕的眼光,由此看出家长对于英语学习存在着误解。家长不了解什么是文化意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英语的帮助与指导时,很多行为都不符合学习规律,更不存在有意识的文化熏陶与培养。多数家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英语就是多背单词多做题,多听磁带多看书,交流即为展示,运用即为考试,所以多数孩子慢慢产生了逆反心理,讨厌这种枯燥的学习形式,直接影响孩子学习。

三、改进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教师教学水平专业化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更是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等密切相关。首先,深入学习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素养。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和理解新的课程目标,这样方能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更新已过时的传统教育思想,同时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能更快地吸收与掌握,并创造性地发挥潜能。其次,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科素养。教师的知识更新了,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识不过时,这是教师发展的动力。英语教师应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充充电,从词汇、语法、语音、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研修,既扎实了语言基础又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第三,增加英语阅读,提高文化素养。小学生的文化输入需要教师的输出,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阅读一些英语原文或原著,一方面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另一方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现状,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总之,教师不断把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既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也能培养出具有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流者。

(二)教学内容多样化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小学生在这里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必须通过课上课下齐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一,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丰富课堂内容。我国目前各版小学英语教材正依据2011版《标准》进行部分调整与修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顺应学生需要、时代需求。但教师不能过于死板地照搬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多方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替换与删减,只要达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即为可行。如词汇延展、情景会话、节日习俗等,这些内容的整合一定会伴有文化的内涵。第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教无定法是我们教学中始终坚持的方法,同一内容不同方法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因材施教,对于小学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成熟的方法中去选取最适当的,如比较法、讨论法、渗透法、体验法等,充分利用课堂各种设施。第三,利用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小学英语课堂一直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热爱优秀的民族文化,尊重并了解异国文化,融合多元文化,有益于培养跨文化和多元文化意识,提高小学生对于英语文化和民族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调动学习积极性。第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落实课堂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如通过网络查找各国的国旗及其含义,或找段介绍西方餐桌礼仪的视频等等内容,既让他们学会了收集资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操作中培养了某种文化意识。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学升初中没有沉重的升学压力,因此对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成果一定要结合其身心特点,配合小学的学习目标采取多种多样的恰当形式。评价形式的改变既可以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促进小学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口试和笔试是传统的评价形式,对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给出相对公平和公正的评价,文化意识中的部分内容也可用这样的形式来进行评价,但一些相对隐形的内容却不能够给予合理的评价,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模拟活动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模拟活动的形式不能简单等同于口试的变形,它主要是对小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进行验收,检验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对英语的正确运用。而小组讨论的形式相对比较有难度,因为小学生对英语掌握深度有限,所以不能够对所给的讨论题目有更深层次的解释,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理解上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灵活运用能力。

(四)家庭指导科学化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自制力有限,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指导与监督,因此家长的指导能力和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多与老师沟通了解英语学习的规律及特点,请教在家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并支持教师对孩子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家校的有效联合一定会让更多的孩子慢慢爱上英语,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其次,家庭教育中要潜移默化地加强孩子的文化观念,切不可揠苗助长。虽说家庭的辅助在实施上有很大的难度,但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仍需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肖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2;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29-02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的基本课标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的英语教学既要坚持以语言知识技巧为核心,同时要注重学习策略与跨文化交际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多元化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语言学习,而是拓展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因此,任务驱动法是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并且做好引导工作,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形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结论,并且将已经学到的内容与新知识相互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基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并且将传统的课堂向探究式课堂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运用相关的知识来得出结论。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包括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文化融合,培养人们对于不同背景文化的认识,通过对比学习,强化对于自身文化的理解。同时,跨文化交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并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降低不同意识形态带来的碰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也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的模式比较传统,重点是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语言应用的练习,而很少涉及人文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很多内容的理解方面存在障碍。由此可见,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礼仪习俗、社会结构、价值观念都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的课堂角色也要改变,要以学生为课堂的核心,教师积极引导协助,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语言知识变为主动了解文化知识。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需要跟上教师的节奏即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提出与文化相关的任务,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互相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自,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完成协作工作。在研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为学生引导方向,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文化内容的讨论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又能激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信息

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英美国家的主流媒体,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同时,研究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文化背景,重视课文中的文化内容。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探究一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英语词汇intellectual与中文的“知识分子”并不完全相同,intellectual范围比较小,主要指大学中的教授、取得一定学术成就的学者,而汉语词汇“知识分子”则指所有的学者。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补充一些文化知识,让枯燥的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解词汇acknowledge的时候,可以引用英国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句子,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妻子,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尽管很多学生听说过这部小说,但是真正理解小说内容的却很少,因此教师可以对作者简・奥斯汀的生平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乡村风土人情。

(二)综合研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研究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要素,特别是文化差异的学习,因为这有利于学生从欧美文化的角度理解语言的应用。英语教材第二册的精读课文,充分展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课下自主阅读,并且将中国教育模式与西方教育模式进行对比,通过文化内容比较概括出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手把手地教育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父母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中国父母认为只有帮助孩子成功,才能激发孩子继续努力的热情。然而西方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西方父母认为孩子的独立自主很重要,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诠释很重要,通过历史发展、政治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这种差异的社会根源,拓展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避免学生断章取义,扭曲文化差异的含义。

(三)其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渗透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议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欧美文化讲座、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诗朗诵比赛、欧美电影欣赏等,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入了解欧美国家的社会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沟通,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与西方文化零距离接触。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化。无论是图片的播放,还是相关文献的阅读,不同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深入了解西方的历史、艺术与风俗,在英语学习中从文化视角来理解问题,培养语言悟性及文化适应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于教育体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入文化交际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而且使其能够了解文化背景,增强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还要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减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能够以文化多元化的心态兼容并蓄,最终实现沟通的无障碍。综上所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具有多重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志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2] 赵芳.“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2).

[3] 胡悦明.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3(06).

[4] 姚凤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20).

[5] 李静.运用PBL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J].科技信息,2013(15).

[6]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01).

[7] 刘海波.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0).

[8] 刘子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1(15).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由来已久,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形式,而英语和汉语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只有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进行理解

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历史发展规律等,都会造成不同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对民族的价值观形成而言,有重要的影响。语言与文化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语言功底良好对于文化的理解而言有帮助,了解文化对于语言水平的提升又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了解一门语言背后深藏的文化内涵,对于各民族的价值观理解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英语教材中有中西方的文化分析,在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深,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表现出积极性不高,没有多大兴趣的现象。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对英语学习有更高的积极性。例如,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时,可以多给学生讲解相关文化的故事,讲解其人文风俗习惯,艺术、信仰等内容,不同的文化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言,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有助于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熟悉过程,当今世界中有几千种书面语言,而英语和汉语的地位都很突出。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在国际化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人们在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水平和能力,以便提高交际的能力。交际的过程也是文化运用的过程,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更加有助于学生有纯正的表达能力,在今后的语言交流中,也能按照对方的文化意识进行交流,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二、在英语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言,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许多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的难点之一。要加强这种意识的培养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文化

课堂是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首先在课堂上要了解英语单词和短语中的文化内涵。当学生在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新单词和短语进行了解,从而能体会其中的文化信息。例如,在介绍ThanksgivingDay这一短语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节日的时间角度出发进行介绍,还可以把日常西方餐桌上的一些食品介绍给大家,例如苹果,即apple、胡桃,即walnut、葡萄,即grape等。在学习这些单词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对西方的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等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其次,要了解英文句子的内涵。在英语里,一些句子的表达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相反的,如果我们对其中的差异不够了解,则不能掌握句子的意思。例如Heisaluckydog,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是一个幸运儿,而在中国文化中,dog是狗的意思,很多人对别人用这种方式对一个人进行形容比较反感,因此,掌握文化内涵,对于句子的理解有很大影响。往往是避免很多文化冲突的关键。最后,对文章的内容要了解熟悉。一般说来,职业学校的英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体裁比较广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文章所反映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对文章进行讲解介绍。

(二)在课堂外加强文化的消化吸收

课堂是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之外,则是文化意识培养吸收和提升的重要阶段。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对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多鼓励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书籍、报刊等进行阅读,也能提高他们对改文化的认识水平,可以给学生介绍英文经典名著,让学生从故事中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其次,也可以借助网络,加强在网络上的搜索和交流,让学生通过各种搜索工具,对西方文化不够了解的地方进行熟悉掌握,还可以结交外国朋友,与外国朋友进行英语对话,从而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再次,可以利用活动来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元旦、圣诞节等,都是开展节日的机会,可以借用这些机会,举办英语主题晚会,举行英语唱歌比赛、小品表演、有奖竞猜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一项常用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书写,而这种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效率极低。现代化的教学大多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生动地让学生对异域文化有深刻了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反映西方文化的影片,能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The lion King”、“Home Alone”“Freaky Friday”等都是国外比较经典的影片。这些影片中不仅能反映出美国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加强培养孩子勇于冒险、善于交际和独立自主的性格,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影片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语言文化的学习,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大幅度的升华。

语言学习是当今课程的一大重点,尤其是英语的学习,英语的适用范围很广泛,因此,加强英语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是语言的本质,加强文化的学习,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关键。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8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8[本刊网址]http://

一、中美家庭教育理念之比较

(一)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理念

每一个民族都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千百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很多有识之士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儒家思想和封建小规模农民经济在长期占主导地位,人们没有强烈民主意识,反而对待封建礼仪,长幼尊卑、等级制度更为重视。同时,在传统观念上家庭教育的主要倾向和出发点是,通过家庭文化教育的熏陶,培养出能为家族带来荣誉的人。中国是一个重视情感的国家,中国的家庭教育作为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基础,孕育出了独特的中国家庭教育。

(二)关国式的家庭教育理念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较短。这对它的教育文化的形成影响重要,加之受到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的影响,迅速地接受新的民主思想和文化。美国的经济社会拥有先进的生产力,为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民众可以选择各种职业。生活压力小,促使思想自由开放。这样的生活环境,促使美国父母不会附加太多功利的色彩去培养孩子,他们培养孩子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教会孩子学会应对变化着的事物。

(三)中关之间教育的对比

不同国家的家庭教育都有的本国的文化印记。相比与中国教育来说,美国拥有更多的冒险和创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受封建农民的思想的影响。在文化中体现保守和谨慎,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的家庭他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成人的思想,对儿童抱有更高的期望,达到这些期望,父母将敦促孩子继续练习,中国的父母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产生高分低能的“精英”。然而,美国父母不喜欢机械重复。众所周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家长鼓励冒险和创新,敢于质疑的教育方式,大多数美国儿童的属性热情、自信、独立、活动、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家庭为主的独立的孩子,专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他们相信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谋生。

二、中美教育文化中存在的差异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差异

在古代,中国的父母抚养孩子有赡养自己、维护家庭和家族荣耀感。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熟读古文背诵诗书,学习的任务主要以书写、背诵、算数、作画为主,内容多古板陈旧;到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借鉴,家长为孩子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增多,如舞蹈、钢琴、话剧等。美国家庭教育目的是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使其有能力生活和适应社会。因此,美国父母较顺其自然而加以引导,他们只是想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格,最大的程度上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很多美国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家庭教育多是在游戏,以及动手能力较强的手工艺,如制作座椅、维修房顶、打造家具。

(二)家庭教育方法的差异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坚持认为“闲了棍子,惯了孩子”孩子应该听话,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学习不断,甚至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如责骂和威胁,例如“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另外一只现象是过度溺爱的教育方式,在我们这个讲中庸之道的国家里,对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却略显极端,学习上,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大多家长的观点,进而影响到家庭教育从小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常见的是父母“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关心直至,对比美国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看出相对而言,有很多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的,西方的教育方法中国家庭提倡自由和个性,美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注重实践,保持孩子们的天性,鼓励发展他们的才能和爱好,更多的是通过言语和感情的沟通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行为。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在影响着中国教育方式。

(三)家庭教育过程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中国的家庭教育儿童主要是在书房,或者特定的学习场所去接受教育。中国时父母为他们做所有的家务孩子,这削弱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皮肤颜色和的人语言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美国孩子容易接受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同的和复杂的影响,大多数美国儿童都有属性的热情、自信、独立和好奇心,美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在生活中学习到的,可能是做家务、游戏当中,这样一来,能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四)家庭教育的结果上的差异

美国的孩子通常能享受一个相对自由的家庭教育;因此,他们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想法是无国界自由运行。中国一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独立意识、主动性,很多儿童有一些人际交往能力,害怕困难和疲劳,需要从别人但缺乏同情和关心能力帮助别人很少关心父母和缺乏的社会的责任。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始终表现出开放的平等的。在父母、老师和朋友当中没有特权,没有限制控制孩子决定判断的干扰。通常,美国父的母更倾向于给孩子们建议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决定。更多的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做决定,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他们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生存的人,这是美国父母的责任认同。他们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需要遵循任何他人的想法,包括他们的父母,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但这种相对自由的空间给孩子提供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独立的工作能力,加强了信心,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三、美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分析

篇10

随班就读是在西方回归主流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较经济、较快的速度使特殊儿童就近进入邻近的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据教育部2011年的公报,全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特殊学生总数的56.49%。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随班就读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存在“随班不随学”的现象,因此,提升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成为比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更为迫切的教育问题。

在我国随班就读儿童的学校活动中,家长参与对随班就读儿童和学校都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当前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质量。为此,本文对北京市城区四所小学的随班就读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并对个别家长进行访谈,全面了解家长参与孩子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北京市城区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及其态度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四所小学的1~6年级的随班就读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在调查结束后,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对个别家长进行深层访谈。本研究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3.1随班就读儿童家庭情况及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情况分析

表1显示,大多数(60%)随班就读儿童家庭结构为三代人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住在一起。在所调查的特殊儿童家庭中,特殊儿童属于独生子女的居多;特殊儿童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占50%。

从这些方面来看,家庭结构、家庭的子女数量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其子女的学校教育。从家庭结构来看,在三代人家庭中,特殊儿童父母可以抽出更多时间来辅导孩子学习;对于那些属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儿童,家长的精力投入会比较集中。

3.2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93%的随班就读儿童家长经常在家辅导孩子做作业,67%的家长经常向班主任询问孩子的学习表现,而对于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却只有3%的家长会经常关注,有13%的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西方特殊儿童家长与我国随班就读儿童家长与参与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不同,他们更重视特殊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学业发展有所忽视。

只有10%的家长经常给学校提供一些教学建议,在了解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安排上则有50%的家长经常向孩子的班主任询问、了解。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家长询问的内容大多是当天所讲内容、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以及孩子的作业等,而对于孩子以后的训练计划、长期目标、学期计划等都不是很关注。

英国的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模式有四种,按照参与深度递增的顺序依次是:专家模式、移植模式、消费者模式和协商模式。当然随着参与深度的增加,对于家长的个人素质、参与动力、参与能力等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模式,基本上停留在专家模式上,教师对儿童的教育安置拥有决定权,对家长具有决定作用,家长最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咨询对象。

3.3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对参与作用p能力及家校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表3显示,家长一方面肯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又对自己的参与能力缺乏信心,或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比如,在做深入访谈时,一位家长说:“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于特殊教育没有深入研究,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很大可能是不正确的,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很忙,也没有时间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这位家长的情况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为此,学校应该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可以通过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参与意识与能力,以满足家长对所需技能方面的知识和培训的需要。

还有的家长担心多提意见或询问会引起教师的反感,有的家长虽然想了解学校教育工作安排,但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些信息。这种想法和行为的背后原因如下:第一,是随班就读儿童家长与教师关系的不平等所致,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探讨特殊儿童的教育。第二,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的平台,信息不能共享,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缺乏一致性。

只有16%的家长认同“家长负责‘养’孩子,教师负责‘教’孩子”的观点。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家庭和学校对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家长在多方面的合作,是进行特殊儿童教育的基础。

4结论

绝大多数随班就读儿童家长(93%)经常辅导孩子做作业,大部分(67%)家长经常主动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表现,只有极少数家长(3%)经常询问孩子的行为表现,只有少数(10%)的家长经常向班主任提供教学方面的建议,极少数家长(4%)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大多数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其他事情并不关心。但是,也有部分家长意识到了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家长参与可以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随班就读儿童家长认为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应该多样化,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不满意,并没有满足家长参与的要求。

5建议

目前,北京市城区四所小学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都很低,不能满足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需求。这与我国上海地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体现了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总体水平堪忧。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建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班就读儿童家长与教师要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是家校合作良性发展的基石。学校和教师应向随班就读儿童家长提供其有效参与学校教育的途径。

5.1.1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可以做出规定,明确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某些方面和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一起管理学校、解决孩子在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孩子的学校教育结果负责。通过这种形式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教师是如何教孩子知识,孩子是如何学的,家长就可以判断这种教育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相互表达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时,可以招募家长作为志愿者给学校以有力的支持,这样家长既可以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又可以了解学校的活动。学校应建立一种简洁而清晰的活动描述,为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技能、时间、个人目标等方面来选择所要参与的活动。

5.1.2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

家长除了参与学校管理,还应该参与学校的课程教学。家长参与孩子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也是家长接受教育的过程。对于家长而言,正像一个职业教育者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一样,家长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也需要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就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提高其育儿能力。

家长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课程教学的过程。首先,教师通过家长能够深入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及其兴趣p需要p性格和行为等心理特点,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其次,家长参与有助于教师了解了家长的需要和期望,使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再次,教师在与不同家庭结构或社会地位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获得了大量经验和信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5.1.3切实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可以建立自己的组织,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方面起带头作用,如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会的代表参与旨在改善其子女的教学计划设计和实施,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参与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同时,在委员会中,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传阅相关资料,一起讨论有关问题,如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充分听取并考虑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5.1.4建立家长咨询服务制度

学校可以设立“家长咨询中心”或“接待日”接待来访的家长,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教育难题,也可定期为随班就读儿童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给予心理安慰,使家长和孩子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信心,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教育和未来。

在家校联络上,学校可以为家长专门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网络平台可以为家长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互动和服务。随班就读儿童家长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网站上对家长的建议和意见进行答复;家长还可以在网上和教师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教师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他们的苦衷;家长之间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相互交流,彼此介绍教育经验,互相勉励。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做好随班就读儿童的教育。

5.2切实提高普通教师的随班就读工作能力

现在,随班就读儿童所在班级的教师大多数是普通教育教师,他们没有受过特殊教育的培训和训练。普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应开设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教育课程,如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特殊儿童教学法、手语和盲文等,以及特殊儿童家长教育方面的课程。教师具备足够的特殊教育知识、技能,才能积极改进现有家长工作,主动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从实际出发照顾不同家长的差异,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帮助和引导家长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与家长共同促进随班就读儿童教育。

参考文献:

[1]邓猛,朱智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方特殊教育模式的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25-129.

[2]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5,(3):3-7.

[3]王强虹.聋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9,(1):31-35.

[4]刘颂.北京地区培智学校家长和教师对家长参与的态度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3):11-16.

篇11

当下,信息化的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向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我们还来不及领孩子去完全打开祖先留下的宝盒,西方的潘多拉盒子却魔幻般地解开。洋车、洋节、洋货、洋人、洋话,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融汇中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看重对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是培养学生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与民族化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我们常常嘲笑西方人脑袋“方”,说日本人“一根筋”,去香港走一趟发现香港市民是那么守秩序,有3个人赶公交也排队。其实,我们在用我们的“随便”评判别人的“守规则”,从中不难看出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存在的差距。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发展仍然比较传统,长期以来主要靠投资拉动,靠廉价劳动力,靠资源消耗,依赖别人的技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打造人力资源强国。这其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核心。

当下,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国家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素质教育的重点,即“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小学阶段,要培养合格“小公民”,讲究规则,从小养成守规则的习惯十分重要。

当6、7岁的孩童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时候,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既新鲜又陌生。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来这里要做哪些事,该怎么做?这时,启蒙老师对他们所进行的入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在教育孩子们到了学校该遵守哪些规则,这就是学校对学生最早的规则意识培养。没有这个教育环节,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持,合格的“小公民”也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纪律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说白了就是在教育学生作为人应该遵守“群”和“类”共同遵守的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如果“不按规矩出牌”,你将受到应有的惩戒。

讲规则,对于办学何等重要。“无常规不稳”这话经常挂在一些老校长嘴边。当下,我们的一些学校不再坚持常规了。在所谓“创新”的口号下,办学随心所欲,想啥时开学、放假校长说了算;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随意改动,经常把音、体、美等不参加统考的学科课时随意砍掉,增加到要统考的语文、数学学科。为了证明所谓教学质量,不惜牺牲学生大量休息和锻炼身体的时间加班加点补课、考试。学校除了上课、考试,再也没有了其他活动,一派死气沉沉。这样的学校比过去的私塾都不如,怎么能谈得上“服务国家,服务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呢?

学校应该是最有生机的场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国家对学校的基本要求。可我们的许多学校在统考的旗帜下几乎没有了教学常规。学校坚持常规办学,才能培养出遵守规则的学生。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小学阶段对于人的终身发展何其重要?人的人格、人性,遵守规则的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在小学奠基。

那么,我们将从哪些方面强化对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呢?

首先,作为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班级,“群”规则意识应该放在首位。老师以及班级所制定的规则,无论你是集家族宠爱于一身的孩子也毫无疑问去遵守。诸如:上课不许随意说话、排队集合整齐划一、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等等,都是学校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培养的。

其次,“序”规则意识也十分重要。做事有序,有条不紊。尤其在公德方面,从小养成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上下楼梯有序等习惯。比如:我们学校为了训练学生上下楼梯有序,专门编写了(下转 35页)(上接 19页)《楼道歌》让学生记诵。“楼道歌——过楼道,莫拥挤。守秩序,依次行。有人倒,叫暂停。常坚持,保安定。”讲究“序”规则,对于培养孩子公德意识和安全意识非常必要。

第三,强化“时”规则。不迟到,不早退——守时;时不待我——惜时;与时俱进——及时;合理分配时间——用时。

篇12

作为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直接经历者,两年来,笔者经常回顾多年的学习历程,很有一番感受。因此,专门针对美国的教学做了许多的研究和考察,同专家交流,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又适逢河南省第一批赴美优秀教师考察团一行十八人回国,笔者采访了多位考察团成员,有考察团领队河南师范大学成教院武军会院长、开封市金明中学的郭永清老师、焦作市二十中的栗杰老师。和这些优秀的专家们、老师们一样,笔者颇有些共同的感受:

总括来说,美国课堂教育有以下特点:①课堂容量少,讲授知识简单;重视能力培养;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仅仅是引导者;③重视社会实践。下面就以上几点一一举例说明。

一、不重知识重能力――简单背后不简单

在国内时,就听说过,美国的基础教育简单到三年级小学生扳着手指、脚趾做加减法的故事。

Sanbolkan教授曾放过一节小学五年级的自然科学课,教学内容是记住水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一节课的时间,教师领着学生就在反反复复地做游戏,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我们看来,这节课不像自然科学课,倒像是纯粹的游戏课,课堂容量实在是太小了!

也许大家会得出结论:美国的课堂轻松愉快,充满乐趣,但这种乐趣是以牺牲了课堂容量为代价,教的东西实在太浅、太少,不能保证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因此,不适合中国国情。

真的是这样吗?

记得Jennie Criddle教授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六个层次,呈金字塔形状:remembering(记忆)、understanding(明白)、applying(应用)、analyzing(分析)、evaluating(比较)、creating(创造)。金字塔的最底端是remembering(记忆),由塔底到塔尖,难度逐渐增大,直至creating(创造)。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内的课堂大多停留在remembering(记忆)、understanding(明白)、applying(应用)前三个阶段。课堂更多强调知识的传授、背诵、理解和应用,课堂因此而容量大,学生因此而负担沉重。而美国则基本不强调前三个阶段,更多地注重于analyzing(分析)、evaluating(比较)、creating(创造),课堂因此而轻松、活泼。

Jennie Criddle教授很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为自豪,他说,美国中小学强调能力体系,不关注知识的难度和数量,他们追求的是培养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知识教学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载体。他们只传授那些最基本的、最核心、有助于学生搭建未来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借此使学生跳出浩瀚的知识海洋,节省出时间进行思维培养和训练。因此,美国学生相对轻松,思维能力、创造力相对较强,戴眼镜的学生很少。

因此,美国的课堂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简单给予答案。在Hudson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墙上有一些图片,这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示意图。针对某一题目,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进行发散思维联想,继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找出相关内容的相同点和区别,这个流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构架。

所以,我们不能仅从表面上看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更不能仅仅用知识教学的“容量”和“难度”来判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简单”背后的蕴含。判定一节课是否有效,不仅看课堂秩序是否良好、学生是否都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是否积极活跃、是否在质疑,在困惑,在探究。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中美一桶水与一碗水之差别

在另一节美国历史课上,是一所学校七年级的课。焦作二十八中的栗杰老师看到学生们的历史书足足和大本的汉语辞典一样厚薄大小,她感到惊讶异常,就和历史老师聊了起来。老师自我介绍教书15年了。栗杰老师请教历史老师,这本教科书要学习多长时间,老师说一学年,栗老师更加钦佩了,再请教书上关于中国都讲了哪些事,老师却张口结舌半天答不出,找借口说她是第一年带七年级,正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问得急了,干脆抱了课本请栗老师自己看。书是历史老师的教科书,很新,没有丝毫批批画画的痕迹,里面关于中国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国的方方面面。至此,栗杰老师纵有万千的疑问,也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看到这里,栗杰老师心存疑虑,问了一名大学教授吴先生:教育强调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得先有一桶水,但那个历史老师明显没有水,怎么教课?

吴教授对她的问题大加赞赏,解释说:关于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中西方的认识正好相反。中国人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先有一桶水。而美国教师则认为:老师是一碗水,而学生是一桶水。美国老师认为知识不是老师给的,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老师并不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他的作用只是挖掘、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笔者长叹一声:中美两国这种关于一桶水和一碗水认识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差异。我们的教学在知识与严谨方面无可挑剔,但培养的学生却只会照搬知识,缺乏创新精神。试问: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敢于用只有一碗水的老师,去培养一桶水的学生吗?

三、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考察团曾经参观了这样一节美国课堂演讲课,内容是帮助贫困为主题的演讲。两组各三名学生上台,有男孩有女孩,讲述他们各自小组拼凑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做生活费,在贫困社区生存一个月的经历。他们租住最廉价的房屋,买最廉价的面包和黄油,渴了舍不得买水,就喝水管里的直饮水。为了节省开支,尽量不用电器,不坐公交,步行上学,他们一个月的花费比贫困线还低150美元。

听了学生的演讲,大家非常惊讶:他们真的在贫困社区生活了一个月吗?洛杉矶的治安状况能让他们的家长放心吗?

在得到身边美国朋友肯定的答复后,大家对这些学生好感倍增,不由想起陶行知先生的话: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笔者又想起在洛杉矶机场,一个白人孩子由于大声吵闹,被妈妈严厉训斥的场面。

可见,美国家长对孩子不娇惯、不溺爱,不代表不负责任,而是在培养孩子成才。笔者认为,这里的成才,不仅仅指学业,还涵盖了美国的普遍价值观,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创造力等。

我们不能说美国的教育都是成功的,但他们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无缝衔接,相得益彰,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结语:使学生获得教育的幸福

美国教育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确实有很多值得国内学习和反思的东西。现如今,不用到美国学习,举国上下都明白,基础教育阶段,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最应该培养的,就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是,时至今天,不得不黯然承认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还是以知识传授、死记硬背为主,学生负担依然沉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过高过大,一线学校没有可操作和衡量的具体标准;二是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最终导致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培养合格公民,基本停留在课堂说教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人性化教育,也基本还是一个口号。

记得一个教育家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这些年最流行的被媒体热炒的一个词是“幸福指数”,笔者衷心希望,我们能借鉴美国教育先进的理念,取长补短,使我们国内的学生在教育上能真正“幸福”,而不是“我姓福”,更不是“被幸福”。

让我们为了获得真正的教育幸福而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郭永清.牧马南山式的美国课堂[J].试题与研究,2013,(04).

篇13

我的婆婆乐于帮忙照看孩子,但一般属于救急型,比如我和先生要出差,或者是遇上纪念日要过二人世界等。另外,婆婆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偶尔也帮我做参谋,给一些育儿的建议供我参考。一般是善意的沟通,并不强求我一定要接受。

单位举行圣诞节的酒会,正好先生出差,我临时请婆婆照管女儿几个小时,没想到她善解人意,非常支持我出门。临走前,女儿从我的怀里挣扎着被抱了出来,然后就是哇哇地几声大哭。我当时真是不舍,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这时婆婆对我说了几句话,让我触动很大。

“孩子哭是正常的,大人要让自己有些免疫力。如果因为孩子哭,就割舍了自己的生活,会宠坏孩子的。哭过几次后,他自然而然就适应了。”其实婆婆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作为妈妈要学会善待自己,不能为了孩子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也会偶尔给自己放个小假轻松一下,这一切之所以变得可行,都缘于婆婆背后的支持。

美式隔代育儿观

在美国的祖父母们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包括养育小孩。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老人还是乐意助一臂之力的,但绝不是义务。他们有很强的边界意识,知道自己的角色与孩子父母的不同,可以给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但不会包办代替,更不会强势介入,充其量当个参谋,或在背后默默支持。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孙辈

婆婆的晚年生活很潇洒也很充实,她的孙辈加起来有5个之多,虽然她不会整日里围着他们转,但总能抽出时间去探望。在寒暑假,婆婆会把孙辈接到家里住上几个星期,或是带着孙辈一起出去度个短假,享受和小辈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我们和婆婆住得不太远,每个月和她有约定好的祖母日,这一天,女儿有更多的机会和奶奶待在一起。婆婆对孩子很有耐心,总能想出新鲜的花样来,孩子和她待在一起不仅不会闷,还能有所收获。

女儿喜欢捡秋天的落叶,婆婆就带着她,大脚小脚地走到树林中,收集吹落在地上的树叶;婆婆有时候也会童心未泯地和孙女一起玩手指画,上次女儿就带回了一张二人用手印和线条一起创作的可爱毛毛虫画;她还喜欢坐在露台的摇椅上,和女儿依偎在一起,看天上的星星。

婆婆退休之前是儿童阅读治疗师,很愿意给小孩子读故事书。出于职业习惯,她每次都会认真地纠正孙女的发音,这让女儿比同龄孩子在发音上标准了很多,而且词汇量非常丰富。

美式隔代育儿观

美国的祖父母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并不认为天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就是十足的天伦之乐。他们不把自己和晚辈的关系看得那么重,相反会与孙辈适当保持距离。这样不仅不会影响亲情,还能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做到时时牵挂。在他们看来,隔代亲应该是没有任何压力地和孩子在一起。

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儿决策

试想如果在一件事上,父母对孩子说不能做,而祖父母却说可以做,口径上的不一致势必让孩子的思维出现混乱。有一次,我误以为女儿抢了别人的玩具而让她去罚坐,当时婆婆没有出面护着孩子,只是默默在一旁听着。

后来她悄悄把我拉到一旁,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说其实是我错怪了孩子,因为孩子是我的,她尊重我管教小孩子的权利,尽管有些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没必要当着孩子的面让我难堪,所以才把我拉到一边来说。听到这儿,我感谢她的开诚布公,让我意识到错误后,能及时采取一些弥补的措施,避免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女儿曾有一段时间很爱吃甜食,我怕她长蛀牙,一直是严加控制,并就这个问题和婆婆讨论,她对此表示同意。每次去看婆婆,当女儿眼巴巴地看着罐子里的糖果时,婆婆总会当着我的面问女儿:妈妈同意了吗?如果我摇摇头,她不会主动给女儿糖果。这种当面征求我的意见,学着配合我的教养方式,则是对我育儿观的基本尊重。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们再去婆婆家时,糖果已被悄悄地换成了蔬菜圈。孩子也是会看事的,知道这件事上是她娘说了算,就算是奶奶,也会和我站在一条战线上,自然没有什么救兵可搬,从而渐渐地改掉了爱吃甜食的习惯。

美式隔代育儿观

美国的祖父母通常不会把自己培养孩子的经验,直接用到孙辈身上。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父母应负的职责,所以一般不会干涉太多,且尽量采取与父母一致的教养原则。

有原则地疼爱而不溺爱

女儿过生日,婆婆送来了个长长的盒子。女儿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复古娃娃,虽然是用过的,但被保存得很好。

婆婆开门见山地打开了话匣子,说她小的时候,母亲舍不得买新娃娃给她,有一次邻居出售旧物,她眼巴巴地望着剩下的唯一一个娃娃,母亲不忍心看她这样子,才用25美分买下了它。从此这个娃娃一直跟着她,成了她小时候最心爱的玩具,还给它起了名字,视作家庭成员。即使是搬家,也舍不得丢掉,直到现在仍然很珍。

她继续说道:“我看Katie(女儿的名字)每次过生日时,都有很多新礼物,好多都是玩一次就扔在了一边。总买新礼物真的有些浪费,与其买新的,还不如送她特别的礼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