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班级管理理论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40-02
班主任凭借自己的职务、权力,利用班级组织机构、班级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手段达到管理人、激活人、教育人仅是班级管理工作"依法" 治班管理过程。而班主任利用其自身的人格力量、才能、知识、以及倾注深深的师爱等情感及各种创造性活动,使自己扮演的角色转化为宏观的更具人性化的权威形象,使学生亲闻其声,亲见其形,愿意受其教诲,达到感染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才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以"德"治班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
随着西方人类文明的传播,个性解放运动的兴起,人的社会化、自我化、个性化意识的增强,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成功的管理"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丰富的经验,多方面的工作以及卓越的才能"。 "依法"治班与以"德"治班有机结合才有班级凝聚力形成向心力。而人们在班级工作中更多地施行"依法"治班而以"德"治班却时有疏忽,这样班级人心较散,学习目标不易实现。为此浅谈以"德"治班,师爱育人的几点体会。
1. 以高尚的品格感化人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多得多,示范性也比一般教师大得多。如果班主任只是依靠其法治性管理,而自己品格低劣,或者行为懒散、作风不正、处事不公,那就很难想象其学生会有很高的道德境界。
学生一日常规从头到脚,内务建设到教室文化建设,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惜时与良好休息的养成教育,千头万绪,为了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的教育,努力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热情关爱学生,准时上下课,和同学们一道劳动,一道整理内务,共同设计美化教室,共同出操等。
实践证明,班主任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深刻的示范性教育----正所谓"其身正则不令而行"。
2.以出众的能力激励人
班主任要有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面对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班主任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要有新思维、新内容、新举措、新方法,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要因势利导,以激发学生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热情。班主任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善于把握班级发展的方向,拟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要善于贯彻和实施、监督和检查、反馈和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班主任要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甚至瞬息万变的教育环境,班主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运用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巧妙点拔,以取得最优教育效果。班主任要有较好的交往协调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班主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班主任要善于和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协同工作,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教育的合力。同时,班主任还必须有准确的表达能力、较强的自控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班主任有了出众的能力,就能激励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进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班主任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从师爱出发,冷静的思考,必定会引领班级学风正,班风浓。
3.以渊博的知识吸引人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教育,需要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人文素养。班主任的知识越多,他在学生中的威信就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被他吸引,听从他的教诲。"长易 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班主任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谈吐幽默,学生才会感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班主任如果知识疲乏、孤陋寡闻、授课说理杂乱无章,就不可能吸引学生,德治管理也就谈不上了。
4.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合理的人生”。而时间管理的本质也就是营造合理的教育教学氛围,让每一个班级管理者都轻松自如地进行卓有成效的班级管理。当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之时,新课程改革又掀起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之风,这就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感觉和谐快乐,真正做到班级有班规约束,每一个细节都合理恰当是新时期投身教学管理的班主任所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因此,对于每一个班主任而言,把管理做好,做好的管理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又符合当今教育的要求,是每个教师都要深入实践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班级时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柯维在《与时间有约》一书中用数学的平面坐标系理论,对事情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了鲜明的阐述。他依照急迫和重要的程度划分出四个象限,分别为:第一象限(急迫、重要),第二象限(不急迫、重要),第三象限(不急迫、不重要),第四象限(急迫、不重要)。于是,我们日常管理中的许多事件就可以进行量化和分类。实际上,作为每一个班级管理者,都会十分注重第一象限事情的实现,然而我们往往会忽视第二象限的事情是同样重要的,需要我们花费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慨: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实践:时间要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按照柯维的理论,我对班级管理方面可能遇到的事情进行了这样分类:重要的事,学生的意外事故或者冲突事件,家长到校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其他学校交代必须完成的工作等;不重要的事,无关教育教学的谈话等。一般来说,在重要的事情上多花时间,减少在不重要且不急迫的时间上的花费,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合理的调控。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操作。
一、常规管理定主次,投入时间讲方式
班主任的时间非常紧凑,要参加晨间活动、课堂教学、广播操、午间用餐、午间休息、保洁工作、体育活动、安排自修,安排放学等常规活动,其间还要了解学生的缺席情况、健康状况,与家长联络,处理学生违规事件,完成学校交办事项,批改作业和家校联系本,参加相关会议和听课等,因此需要有事前的规划和安排。我一般看一下每周的时间表再做具体安排,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再处理相对次要和琐碎的事情。安排时应该遵从分类理论,不应只看事情本身,还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意义。
二、课堂管理抓规范,安排时间出效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与主动创设。具体来说,应注重课堂管理的规范性,巧妙安排时间以求得最高的效率。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具备课堂管理的能力。课堂管理即强调课堂中有效的管理与有效的教学之间紧密的联系。从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在以下几方面管理能力上下工夫。
1.洞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情况,并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的处理。
2.兼顾。教师在同一时间内能注意或处理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既要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要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
3.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
4.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
5.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责罚学生时避免微波效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要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或责罚某个学生。但在责罚个别学生时,要避免产生微波效应。微波效应指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了加强课堂管理,教师在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时,应避免微波效应。
三、学生管理重方法,挤出时间促风气
在整个班级管理中,核心内容是学生管理。如果在学生的管理上制度和方法相结合,尤其是注重方法的实行,挤出时间来和学生搞好关系,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我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上,往往舍得在以下方面花时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学生留台阶下,给机会改正存在的错误。
2.教育学生用赞美的方式,强调学生的智慧和优点,适当地指出其不足之处。
3.努力创设和学生单独谈心的机会,增进师生关系;经常在家校练习本上和家长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
4.参加或举办学生重视的班级活动,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抓住能使班级气氛和谐融洽的绝佳机会,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之,在他人忽视的而实际又非常重要的地方多花时间,下足工夫,一个理想的班集体就会随着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改善而迅速形成。
四、学期管理设步骤,展开时间看评价
学期管理是一个中长期的时间管理概念,班主任应该配合学校的年度和学期计划的安排,为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作一个整体的规划。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常规做法:一般地,将一个学期目标分成几个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
1.学期初:开学初对班级有一个整体设想和构建,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基本资料,熟悉班级的教室设备和环境等。尤其是新班主任,开学两周以内,应该安排以下内容:规划师生彼此熟悉的过程、班级的整体布置、班干部选举、值日生的安排和调配、班规的制订、尝试和家长作初步联络(电话、书面或家访形式)、与任课老师做好协调联络等。这是一个准备阶段,应该多花时间下足工夫,只有充分的准备才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受诸多因素制s,社会上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很多人片面地认为职业学校是“差生”接受教育的场所。
职业学校发展困难,生源也参差不齐。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困惑重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难度大,影响学校的教育,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大胆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不断改革班级管理思路。下面,对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办法和实践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个简要的探讨。
1班主任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1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
中职院校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不断养成。思维活跃的他们更善于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样的经验不仅仅是好的,更有可能是不好的。所以,班主任自己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断巩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尽可能的深入到学生的队伍中去了解学生的想法、状态,用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和言传身教指引学生,为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任何一件事一个工作上,加强思想道德根基建设都是根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而要真正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强健的思想根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如果班主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高尚的道德素质,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必将在与同学的朝夕相处中,教育教学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对自己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2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幻想一蹴而就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就已失去了自信心,很少有成功的体验。要将他们的自信心重新树立起来,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所以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有长期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准备,不要想短时间内就能取得很大的成效,也不要想一劳永逸。
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提出班级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间对班级和同学提出分阶段奋斗目标,让学生主观为实现班级和个人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学生个人素质和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
2职教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
2.1以情明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以正确的、正面的情感来引导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平常的班主任工作中要学会以情明理,以理服人。班主任能说服学生,自然能树立威信管理好班集体。
2.2真诚相待
关心学生――关心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
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适时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2.3尊重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教师只有先尊重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职教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2.4信任学生
心灵的沟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而互相信任是心灵沟通的前提,也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班主任的信任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获得信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创优良班风。
2.5宽严有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要严,严是好事,但严有严的方法、严的策略,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太严会让学生感到苛刻,缺乏人情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不能只靠凭空说教,要有章可循,要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制度上墙,让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当然严格的管理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长期坚持,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变强制为自觉。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只有采用恰当的工作方法,才能从思想上启迪学生,从感情上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35-03
[作者简介]洪卫烈 1982― ,男,广东揭阳人,本科,广州工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提出问题
一 学生“学习迷惘综合征”
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其有20年办学历史,已实现由专科向本科的跨越,无论是规模、师资,还是基础设施,都足以给学生提供成才与发展的平台,但表现在学生思想中,却有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学风上学生不科学的横向对比和教师不合理的“嫁接”化要求。
广州工商学院的学风建设历来是学生管理的重心,抓好出勤率则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实际上,很多学生由于对于大学生活缺乏整体规划,变得迷惘,此时,辅导员采取的出勤管理措施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也会将本校与公办高校作比较,称公办高校都没有把考勤抓得这么严,大学不是要自由点吗?这简直就是“大学外表,高中管理”。
教师中有部分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且其中一些是非师范类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在教学中带有较浓的公办高校研究生的思想,在教学要求方面常常会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在讲课时会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嫁接”进入课堂,这不仅没有把握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挫败感,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会失去动力、失去兴趣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 学生人文素养的“沙漠化”
像广州工商学院一样,全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历史都比较短,没有公办高校那么深的人文积淀和优良的文化传统。缺乏优良的人文环境是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软肋。这主要表现在:
1.尊师文化的薄弱
一方面,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个性强,他们对别人漠不关心,而且对别人不够尊重。如辅导员晚上到学生宿舍值班,很多学生对辅导员教师视而不见,见面也不打招呼;有的学生在班会课上因为教师的批评而当面顶撞教师。这可能给教师带来一种负面影响。
2.学生自我修养的层次不高
第一,在自我形象方面,有些学生在校园公共场所时衣冠不整,这给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给人一种精神风貌涣散、不尊重别人、欠缺高层次文化修养的感觉。第二,部分学生在校园公众场合谈恋爱而且动作亲昵,完全不顾他人“电灯泡”般的感受,只顾自己甜蜜的爱情,这同样是一种自私和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这正是欠缺高层次自我修养的表现。
三 错误的教育消费观念
广州工商学院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部分学生对民办高校教育也完全用市场和商品的方式去对待。这促使部分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就像到市场买东西,认为自己交了钱就能“买”到毕业证,从而把自己摆在“顾客”――上帝的位置上,而把教师、学校摆在“商家”――服务的位置上,遇到任何问题不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利用“顾客”的权利,要求学校应该按照其意愿提供“服务”。这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民办高校中的表现。
1.追求享受,淡化理想
作者曾在课堂上做调查,当问及学生对未来发展有什么设想时,绝大多数回答不出。有的学生在买文具、买书甚至是吃饭时总是舍不得花钱,而在买名牌手机、衣服时却慷慨大方;有些人骗家中的钱去旅游,甚至用学费去买高档手机或电脑而长期欠学费不交。
2.完全的教育商品化意识
学生的这种意识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体现最深刻。首先,在考试方面,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却整天幻想考试前教师给他们划“范围”;有些学生不及格也很淡定地认为毕业前学校会给自己及格的。其次,在辅导员工作方面,辅导员都有一种“保姆”的感觉。这源于学生错误的教育商品化消费意识。学生把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推给辅导员去做,如果辅导员没有完成就抱怨这辅导员没有责任心。
二、分析问题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是学习中主客体双方均未得到有效激励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所谓激励是指在满足个体某些需求下,个体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某种意愿。
一 运用公平理论分析“学习迷惘综合征”
斯达西・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是指人们首先会考虑自己的投入―结果比例,然后将自己的投入―结果比例与其他人的投入―结果比例进行比较,如果与他人的比例相同,则为公平状态;否则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人们就会试图消除这种不公平感。
首先,学生会将自己的投入与公办高校比较。教师每天“催”和“赶”着自己去上课,则在获得预期相同的自由度的前提下,他们的投入即时间大于公办高校的学生,而结果投入比率大于公办高校的学生,因而产生了不公平感觉。为了消除这种不公平感他们便强烈抵触这种强制管理模式。
其次,教师会将自己的投入与公办高校的教师比较。教师的主要投入就是教学与管理,而回报的结果之一就是自己学识得到肯定、自己所学得到充分发挥。因而为了得到与公办高校相同的待遇,他们于是加大了“投入”,无形中增加一些更高更深层次的内容给学生。
二 需求层次理论对学生出现人文素养“沙漠化”的分析
著名的激励理论专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指出人的需求从高到底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1.尊师文化薄弱的原因
学生十分了解自己的五个需求层次,并且十分关心自己五个需求层次,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但他们却极少关心教师各层次的需求,特别是教师的自尊需求,教师没有得到激励。
2.自我修养低层次化的原因
学生的注意力太多放在生理、安全、社会、尊重的需求,而欠缺对自我实现需求的关注。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低层需求还未完全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还缺少对学生需求的引导,即引导学生达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 期望理论对错误的教育消费观念的分析
维克托・H.费鲁姆的期望理论[2]认为,当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个体带来某种既定结果,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个体将趋向于以此为基础采取特定行为。期望理论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 绩效 组织奖励 报酬 个人需要。
1.追求享受,淡化理想的原因
第一,学院虽然已招收本科生但大部分还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存在不科学的学习的现象。这是导致其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因而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关联性很小,即投入很大努力却得不到较好的效果。第二,学生对未来发展与学习的关系认识不够,进而产生“学习无用论”,同时也对自己未来发展感到迷茫。
2.产生完全的教育商品化意识的原因
首先,学生在观念上的错误。即他们把交费上大学简单化为一种完全的商品买卖关系,殊不知接受教育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它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其次,没有重视个人努力与个人目标的关系。个人目标的实现外因不是主要的,内因才是主要的;内因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人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三、问题的解决
一 对“学习迷惘综合征”的解决
倡导学风、教风的横向科学对比,对于学生上课的抵制情绪,可用教育的投资效益进行激励,即将学生在学校所投入的金钱、时间来做个计算,对每缺一节课浪费的金钱和时间进行,算完这笔账,学生会产生心理震动,而且父母的无形投资更是无法计算的,这促使他们反省,只有珍惜每一分学习时间才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针对“嫁接”做法,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入领会该层次学生的培养目标,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管理和教学方法。
二 对学生人文素养“沙漠化”问题的解决
将尊师文化作为大学生必修之课。首先,将尊师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其次,将尊师理念做校园文化的固定内容之一开展各项尊师活动,让学生将尊师思想内化于心。
自我修养低层次化问题的解决。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崇尚文明,提升自我修养,多方面发展自己。其次,充分利用学生党团组织树立优秀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典型,使其产生榜样作用,进而激励其他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 对错误教育消费观念问题的解决
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以及人生的规划。分析当今社会对人的需要以及未来人才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邀请本校已毕业的成功校友回校做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的报告,使学生从内心开始重视自己未来的发展。
运用教育的感化功能改变学生的教育商品化意识。民办高校办学资源皆来自学生的学费,这与公办高校由国家财政拨款办学截然不同,为了改变学生教育商品化意识,用平民化教育理论,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上使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各界认识到民办教育并不是完全功利性、商品化的东西。
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只有内因发挥作用时,个人目标才会顺利实现。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处处需要激励,包括科学合理地运用公平激励理论促使学生和教师形成合理的横向对比机制;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综合提升自身的素质;运用期望理论消除学生的教育商品化意识。在这些激励机制之后,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of buildings, some super large section and large span,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us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high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support system erection requirements and inspection are studied in detail.
Key words: high formwork support; safety management;
引言:高大模板支护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O,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护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方可实施。
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搭设方法
1、模板搭设要求
模板搭设时,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砼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2、支撑体系的选用
一般梁、板模板均采用1830×915×18高强松木模板,此种模板强度高,拆模后砼构件外表光洁,能有效提高梁板构件外观质量的突出特点。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龙骨采用Φ48mm壁厚3.5mm钢管。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
竖向结构有墙和柱,其中柱分为圆柱和方柱两种,方柱模板同梁板模板,加固采用对拉高强螺杆,有防水要求的墙和护壁柱采用对拉止水螺杆。圆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3、模板的安装
(1)梁模轴线及标高的控制
梁模轴线控制:梁模板主要由侧板、底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组成。梁模安装前,首先把梁的轴线位置用吊锤的方法引测到钢管上,用红油漆标示,就可铺设梁底模,固定好底模后,依次安装侧板、夹木、托木、梁箍、支撑等。
梁模标高控制:要控制好标高,首先必须熟悉各施工流程:满堂脚手架支设―搁栅―梁底板。由标高控制点用钢卷尺引测至梁底、板底标高。在底板铺设前,其满堂脚手架标高应为梁底标高减去梁底板厚减去搁栅厚,然后放置搁栅,铺设梁底模。
(2)板标高轴线和标高的控制
板轴线控制:其轴线位置非常的简单,由于梁已经定位好后,只需用平板与梁板相拼就够了。
板标高的控制: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板底标高减去平板模板厚度减去平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的搁栅扎,最后在搁栅上铺钉平板。
4、满堂脚手架构造要求
4.1钢管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2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3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4满堂模板与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6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º~60º。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梁,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20m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二、模板的检查验收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三、高支模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搭拆支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搭拆支顶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3、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4、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交装后将洞盖没。 5、临街搭设的支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物件,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1.引言
在中职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并且是实现学生与学校沟通,完成对学生管理的重要角色。班主任自身班级管理水平之间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成才。新时期,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中职学生思想特点鲜明,教师更应该着手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
2.新时期中职阶段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网络、多媒体的普及,使得新的思想观念逐渐的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当中。很多不良的思想观念,对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身不具备足够的分辨与过滤的能力,难以保证自身价值观的正常成长。中职阶段是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与品质快速成长的阶段,如果不能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良好的引导,就难以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现阶段,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竞争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具有开放性、法制性与竞争性,需要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具有足够的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从而对于以后人生道路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与困难进行理性的对待与承受。与此同时,现阶段社会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良风气,价值观多样化,学生自身功利观念的正确引导是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阶段中职生大多是处于一帆风顺的成长环境下,没有经历过困难与挫折,成长环境相对稳定、包容与富足。中职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并且身心相对来说逐渐成熟,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知识的获取,又要逐渐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获得有效的保证。现阶段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并且生活经历的不断变化,使得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强大的冲击。班主任在对于学生的培养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激情,并且有效的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另外,现代中职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富有朝气、激情,价值观具有矛盾性与表面性,教师必须要针对于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
4.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中职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教师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中职班主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对于学生引导的主要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榜样。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群体当中,以自身的实际工作,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并且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亲切,并且让学生更好的接纳与认同教师的管理工作。中职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并且具有强大的好奇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使其对有兴趣的事物有着很高的关注程度。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言行、动作以及举止都十分关注,并且逐渐的对教师的说话、动作进行模仿。教师只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
第二,注重民主作风的发扬。中职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并且渴望在其他学生面前来表现自己。班主任教师要重视学生这一特点,并且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通过民主的管理方式,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举办班集体活动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征求学生的意见,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风气。中职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于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内心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其对于自身的观点与认知有着明显的关注。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深入的对于学生的心态进行研究,并且让学生的热情与认知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心态。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其表现欲望得到更好的表达,并且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第三,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班级干部是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也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深入执行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执行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对于班级干部培养工作进行重视,采用一言堂的管理方法,机会很容易造成与学生的对立。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培养班级干部,并且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让学生更好的形成责任心,进而有效的对于班级集体进行团结,形成一个上进、和谐的班集体。
第四,推行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其具有较强的上进精神与表现欲望,具有较为自信的心理,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承受能力不足,较为脆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进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且培养学生的勇气。对于较为顽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并且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的管理上,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而不是单一的批评。对于不同学生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进行教育与管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全方面的成长。与此同时,教师应用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平等,进而帮助学生获得自信,让其更好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袒。班主任要认真、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学生自身渴望教师对其进行关注,尤其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后进生的捣乱也是有原因的,他们的捣乱行为,是他们心中认为可以吸引教师注意的好办法。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要端正心态,在教学时总是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和表现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的。
5.结束语
中职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进而有效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求,进而更好的提高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飞跃式发展,社会转型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造成目前高职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高职学生比以前更加关注个人利益,面临各种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比以前更加突出。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概述
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就是直接把“社会”搬进了校园,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把班委会式管理模式改成公司化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与学校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谐融合,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和在校体验职场。学习、实习、工作,三者和谐地融为一体。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缩短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适应时间,提前了解社会和熟悉工作环境。
公司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将公司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劳动计酬、劳动合同关系等因素与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量化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位学生都是公司员工,每天面对的不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学生每天要做的也不是简单意义的上课听讲,而是要认真地操作手中的“业务”。通过班级“仿真公司”的锻炼和适应,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迅速提高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敬业、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班级“公司化”更多地是开发学生的资源优势,根据班级的特点,规划配置出六大“事业部”(即学习指导部、纪律督察部、后勤保障部、文体宣传部、企划实践部、人力资源部),公司将分别成立团支部和监事会,监督公司运作和学院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公司员工的思想动态由班级团支部书记和朋辈辅导员负责管理。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空间。
二、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必须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就业能力,然而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大转变。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现象,但用人单位很难招到理想员工也是事实,造成这种“两难”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能力不足问题,这种能力有知识层面的,有技能层面的,也有心理层面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难就业现象的背后,除了就业市场和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之外,与我们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部分高职学生到了企业以后,在短期内无法适应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会处理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出师不利的重要原因。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感悟企业精神,减少就业前的岗位培训。提高实际的就业能力是当前每一所高职院校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这一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人们社会职业行为的准则。高职学生在职业行为中必须履行和遵守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理想等诸多内容。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立足于社会。
(二)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使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道德规范,感悟企业精神,从而懂得在校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还要懂得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基本的做人道理,从而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职业意识,增强其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能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取胜。
(三)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分析能力。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公司化管理模式下的班级最大优点是鼓励与带动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有责任为班级的进步而尽力。由于学生是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获得自己所感兴趣的公司管理岗位,因此非常重视得到这个机会,对于公司所布置的任务往往会认真的、积极主动的去做,这样可以有效的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在高职院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是要求学生遵守校规、遵守法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这是学生毕业后要面对的管理方式。责任意识要求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企业、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处事态度。高职学生如果没有责任心,将来走出校门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去完成社会或企业交付的各项任务。
三、试行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现代学生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学生的价值,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传统“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已造成制度管理作用的泛化,片面强调用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强调学生“服从性”、“统一性”和靠班主任辛辛苦苦的“保姆式”管理、强制高压的“警察式”管理或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管理方式都注定要失败的。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舞台、交流的空间;应该是一个充满情趣、充满人文、充满活力和魅力及吸引力的地方,是让学生身心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展的地方,是让学生毕业后有着美好回忆的地方。从CNKI检索情况来看,关于班级“公司化”管理的理论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通过相关文献和报道,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主要有“宁波兴港职业高中”、“郑州商贸管理学校”曾先后在班级“公司化”管理的实践方面进行过探索,其主要成果有:上20世纪末1999年,宁波兴港职业高中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班级公司,班委会变成董事会,草拟了公司章程和制度,并根据公司制度形式设置班干部,日常考核也以公司考核形式进行。此后在国内先后有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湛江第七中学、北京东方大学清华颐文专修学校、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浙江海宁技校、连云港市中药学校等一大批的学校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公司化”、“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试点和尝试。
郑州商贸管理学校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教学市场化运作”被评为2009年度郑州十大新闻事件。该校的职业教育围绕“由过去的学校教育变为岗位教育、由知识传授型教育变为知识应用型教育、由毕业后就业变为学习中就业”的办学思路。“班级公司化,教学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将模拟市场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训基地老师的指导下走向市场,开展业务联系,完成成本核算、生产销售等任务,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体验职业人角色,参与就业锻炼,同时学会交流和沟通,合作和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育人为中心,坚持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从严治院”的方针和“以素质立身,靠技能发展”的校训,形成了全员育人格局,教学、生活秩序井然。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班级日常管理。并以学生德育量化考评制度贯穿学生管理主线,严格管理实施中涌现了一大批班级管理的行家高手,为探索高职院校班级“公司化”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
四、班级“公司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
(一)经营理念:
把自信、励志、合作、竞争和发展定位为班级“公司”的企业精神。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所有的同学都应该树立坚定的自信心;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跌倒了再爬起来,要做不倒翁;员工之间要和睦相处,要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树立竞争意识,在学习、生产上展开竞争。使学生能真正成为社会和企业的有用人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经营目标:
班级“公司化”经营目标,它与社会经济实体的经营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社会经济实体(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经营利润最大化、流动资金利用率最大化、原料成品率最大化和股东投资回报率最大化,企业投入的是“资金、设备、原料和人工”,而我们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班级公司的经营目标,具体目标是“学习成绩最优化、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最优化、职业技能水平最优化和社会就业能力的最优化”,班级公司投入的是“情感、认知和行为”。情感,主要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并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和班级公司制度以及社会游戏规则,与社会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毕业后能就业奠定基础;认知,主要是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对班级公司化管理的认知,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评估自己达到目标的程度和修正使用措施等。行为,即自我临近,主要是检验学生参与行动,付出的努力、钻研、时间,课外时间的投入、课内努力程度。
通过实施班级“公司化”管理,班级按照企业管理目标设置“公司”管理机构和岗位,即学习指导部、纪律督察部、后勤保障部、文体宣传部、企划实践部和人力资源部六大部门,制定了《广厦学院春江资产评估公司》章程和人事竞争聘用、业绩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并全方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运作;另外,为了让公司化管理模式与教学培养目标接轨,充分利用暑期和寒假带学生到校外教学基地《杭州诚正价格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桐庐分公司》和《浙江省湖州市博信药业有限公司》实地参与资产评估业务锻炼和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的实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实际,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的。使学生通过参与,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精神和管理程序,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前感悟公司管理氛围,感悟企业精神,增强职业意识,提升就业能力。使学生知社会,懂管理,会做人,能做事,造就出一批社会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郭蕊.班级公司化管理、教学市场化运作[N]郑州商贸管理学报,2010-01-29.
[2]杨旭.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J].江苏科技信息报,2009(8).
[3]王晓蓉.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N].数字化期刊,2009-12-11.
[4]刘毅.探析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J].考试周刊,2009(46).
[5]刘莹.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与思想教育[J].考试周刊,2009(44).
中图分类号: 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说明
某项目共包含水泥搅拌桩215326延米。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为 60cm,间距 1.1~1.2 由密到疏进行渐变,水泥掺入量为加固土体质量的20%,水灰比0.5,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90天单桩承载力不小于150KN。
2施工组织原则
2.1重视工程的组织对施工的作用。
2.2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
2.3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4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
2.5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
2.6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7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工。
3搅拌桩施工工艺
3.1施工放线。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测量人员根据图纸段落处理宽度及处理长度放出区域控制桩,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照图纸桩距逐点测定桩位并用长竹签做好标记,施工过程别注意桩位标志。
3.2施工定位。开启步履式深层搅拌桩机,达到指定桩位,使钻尖对准桩位标志,其误差不大于5cm。然后调整液压腿使钻机平台保持水平。然后调整塔架垂直度,使钻杆保持垂直,桩身垂直偏差不超过1.5%,施工中对搅拌机的定位及垂直度进行认真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3.3制备水泥浆。待水泥搅拌桩机下沉到一半深度时,即开始按照每种水泥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水泥浆使用机械拌制,做到一桩一罐,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用比重计测其比重,并检验稠度,且浆液必须过筛避免离析及塞管,并且超过3小时的水泥浆不得使用。比重与稠度应与强度制备试件时一致。拌制水泥浆的罐数、水泥用量及泵送时间设置专人记录。泵送时连续,且喷浆量及搅拌深度采用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并打印,施工完成,附在施工原始记录后。
3.4预搅下沉。启动电机,放松起吊钢丝绳,空压机送气,使钻头沿导轨下沉钻进至设计深度,钻进过程中桩机工作电流不宜大于70A,下钻速度宜控制在80cm/min。
3.5喷浆搅拌提升。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时,须先喷浆搅拌30秒,待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反向旋转再边搅拌边提升至地面,当喷浆口距地面 30~50cm时停止提升,喷浆搅拌 30cm确保桩头密实均匀。停浆面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50cm。因故停止喷浆时,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 1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并再记录中记明这种异常情况及其深度。
3.6复搅。根据搅拌桩搅拌的掺数进行6搅3喷。桩顶水泥浆凝固后浆高出部分挖除。
4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4.1工程施工前监控。组织人员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规范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仔细检查进场设备的完好性和上岗人员的上岗证。主要检查桩管长度、桩机功率、搅拌桩头叶片数及直径、桩管提升速率、电脑记录仪、深度测定器及配套设备等。
4.2施工过程监控及工程验收。
4.2.1确定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做好试验桩,选好水泥掺量的多少往往直接影响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和单价。
4.2.2桩位及桩高程的控制。a.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在桩中心插桩位标,由测量监理校核。要求桩位偏差不大于5cm。b.桩顶、桩底高程。要求桩底高程低10~20cm,桩顶高程高50cm。c.每根桩施工时,根据导向架的吊锤偏移用米尺测定搅拌轴垂直度,间接测定桩身垂直度。要求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5%。
4.2.3水泥掺量及浆液控制。a.应根据由实验桩所定的水泥掺量,检查每根桩的水泥用量。b.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水泥。经场后水泥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c.根据制浆桶里面的水体积和选定的水灰比,确定每次制浆加入的水泥量。d.贮浆池内浆液应均匀,输送时应确保其连续,喷浆搅拌时,若输浆管道堵塞或爆裂,应及时组织处理,时间过长应换浆。
4.2.4工程验收。对已经完成的工程,应尽快组织检测及验收,并作出准确的报告,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
5 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进场原材料。防止材料问题:在使用前,必须对水泥及粉煤灰抽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可作用。
5.2进场桩机设备。防止设备问题:对进场的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检查,对注浆机的压力表、电脑喷灌自动记录仪进行标定,以确保计量的准确,并按要求定期检定。
5.3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防止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施工前,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分工明确,并实行质量责任制和岗们责任制。
5.4成桩偏差控制问题。
5.4.1用桩位放样控制钻机就位准确,在保证钻杆垂直的情况下慢速下落钻头,防止钻杆偏移。
5.4.2垂直度控制问题。为保证水泥搅拌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各吊挂一个垂球,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正、侧面距离来进行控制。
5.5监测仪器控制问题。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6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1进场原材料
防止材料问题:在使用前,必须对水泥及粉煤灰抽样送检,检查合格后方可作用。
6.2进场桩机设备。防止设备问题:对进场的水泥搅拌桩机进行检查,对注浆机的压力表、电脑喷灌自动记录仪进行标定,以确保计量的准确,并按要求定期检定。
6.3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防止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施工前,加强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分工明确,并实行质量责任制和岗们责任制。
6.4成桩偏差控制问题。
6.4.1用桩位放样控制钻机就位准确,在保证钻杆垂直的情况下慢速下落钻头,防止钻杆偏移。
6.4.2垂直度控制问题。为保证水泥搅拌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桩机井架的正面和侧面各吊挂一个垂球,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正、侧面距离来进行控制。
6.5监测仪器控制问题。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6.6水泥用量控制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每盘水泥浆进行比重检测,每班作业应严格清点水泥数量,并根据成桩数量及水泥净用量,核算每延米水泥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7防止机械故障和停电、待料断桩。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修,始终保持正常运转;采用备用发电机,防止停电;备足施工材料,防止待料停工。
7结论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行,楼房建筑也在快速增长。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水泥固结剂与需加固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强制拌和。处理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施工速度快、在施工中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投资少,因而在建筑施工中广泛的使用。
一、特殊结构班级的特殊效应
在中职教育中,因专业特点使学校在组建班级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结构班级,如纯男生或纯女生班,从而增加了尤其是纯男生班级管理的难度。这种纯男生班级与男女混合班级有着不同特点:首先,无行为顾忌,大家在说话、做事等行为活动中无太多顾虑。其次,无表现欲,班内同学间极力表现自己能力、才华的现象不多。三是集体观念淡薄,在生活、工作中互相关心得少,利益相争的现象多。
二、给特殊的学生群体以特殊的教育关怀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为中学时的“末端生”,思维活跃,常违纪违规,难管似乎是大家的共识。而女教师管理男生班更为不易,管好更需付出多倍努力。
1.利用性别差异激发最大的正面效应
利用性别差异来增强班级管理的效率。现阶段的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异性之间的相互关注客观存在,男生班由于无性别差异,班内同学之间极力表现自己能力、才华的现象不多。作为男生班级的唯一女性及班主任,如若能多肯定他们,如一个微笑、一个肯定和赞扬的手势,很容易激发他们在班主任这个特殊的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是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出众的才华来展示自己,他们也会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努力做好各种事务,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一些纯女生班举办一些联谊活动,也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班级管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2.用女性独特的师爱“软收”特殊群体
爱心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礼物,是在任何时候送给任何人都能被接受的最美的珍藏,爱心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正因为如此,师爱在班级管理中才会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学实践中,若能发挥“师爱效应”必将大大推动班级的良性管理。教学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如果主观地认为整天板着一副脸面对学生就能培养威信,一味地严格要求就是为学生着想,那么最终只能与学生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女教师有着不同于男教师的更细腻的、温柔的富有亲和力的爱,所以,身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做到既关心爱护又不简单护短,既支持鼓励又不盲目吹捧,既信任放心又不放任自流,既理解宽容又不姑息迁就,有针对性、有特色地做好引导、教育工作,用女性独特的师爱来“软收”特殊的群体。
3.让自己成为“弱者”
做一个强势的班主任可能是很多老师的想法。我曾经也觉得让学生怕我是最好的感觉。可要成为一个强者,对于我一个性格较温和的青年女教师,管理一个纯男生的特殊班级,并不容易。而且,一个永远都那么“权威”的班主任好似也不是很受学生欢迎,感觉学生只是屈服于你,把自己塑造的那么无坚不摧,其实也挺累的。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适当做一做“弱者”,是非常有好处的。(1)班主任在学生面前适当做做弱者,会极大激励学生的干劲,学生这时候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会更加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2)老师偶尔的弱者表现,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信。在学生那里,老师都是非常值得信任和尊敬的,老师的某方面还不如自己,学生会认为自己这方面太强了,连老师都超过了。这样,他的自信会油然而生。(3)老师的偶尔弱势,会激发班级同学的正义感。(4)班主任的适当弱势,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学生会更容易发现自己需要承担责任发挥能量的机会。(5)班主任适当的弱势表现,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很有亲和力。既然客观原因造就强者不易,不如向学生示弱,让他们挺身而出,问题就能迎刃解决了。
4.刚柔相济的有效管理方法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意(如:缺课,打架斗殴等),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扣操行分、罚款、开除等)。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十五六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按规定”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上放其一马,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5.一视同仁,把每位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宝贝”
班主任要把真情送给学生,要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一位学生。学生生病,及时询问病情;学习有困难,悉心指导;放学回家,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天气变化,提醒学生增减衣物;取得成绩,多加表扬;学生有违纪,委婉提出,及时改正……这些虽是小事,但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贯穿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包含着“爱”的灵魂和内容,只有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6.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俗话说:“成人先成才,育才先育德,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可见德育是班级的根本,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它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决定了无论在何时作为教师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且,教师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体现它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讲应从下面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凸显德育的时代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德育的内容也应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现在的历史时期,我们教师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我们的学生,因为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标准,对于我们学生而言,2001年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时概括出这些基本道德规范,也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今天我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炼概括。我尝试着将它概括为:仁爱、正义、守法、诚信、礼貌。
1.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仁爱之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更好地抵御西方文化的侵略。这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美德,从爱己爱家开始,推及爱国家爱天下。仁爱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最能调动我们学生的道德情感。长期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以“爱”为基本元素的。爱国是仁爱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对学生而言,除了一般地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同胞、历史文化等的热爱之情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更意味着将个体对祖国的这种情感融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去。
2.大力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项基本规范。“民无信不立。”几千年来,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成为广为流传的道德信念。从小的方面讲,诚信是道德的底线,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人若无信,那么其行为也必放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周围仍然存在许多欺诈、制假等失信现象、失信事件,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学生说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我们忽视了问题的根源――没有抓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将诚信教育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名副其实。只有这样,我们教育所生产的产品,才能不再是“废品”和“危险品”。
3.培养和树立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党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守法”是公民也是我们学生的一项基本义务和必备素质。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所以说,守法是一个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法制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的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及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导致了不应有的身心伤害。此外,中学生的法律修养也较差,校园内仍然存在诸如偷窃、打架等现象。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危害家庭、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严重干扰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以上状况,作为学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方法培养学生,让他们懂得“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求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它不仅意味着消极被动地不去触犯法律,更意味着在各个领域做到依法办事。
4.运用礼貌来影响学生的举止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发达,可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看起来愈加粗暴而无礼。物质的发达、个性的张扬并不能使我们幸福,真正的幸福感还是来源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互相信任。礼貌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捍卫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武器。曾几何时,合宜的礼仪、举止及价值观,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忙碌、自私与充满防卫性的现代人所摒弃,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公共场合喧哗吵闹、开会时手机铃声大作、同事见面不打招呼、对长者不尊敬……这种种无礼的行为,是不是让你的社会体验越来越不愉快,让你越来越想远离人群?因此,我们老师应时刻用礼貌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明白:生活上无时无刻都需要自我检点、自我注意的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合、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为,都要问:“今天你‘礼貌’了没?”
二、务实求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是判断德育成败的最重要标准。如果学生不能将德育标准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那么即使我们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是白费。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快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应成为目前德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尤其要注重两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功能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外,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德育的重要思想动力和精神动力。教师的思想素质、人格品质、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提高素质,特别是德育素质,就必须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本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遵纪守法,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教师在“润物细无声”的身教中,将外在的教育行为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从而使学生提高道德判断标准,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德育真正成为“内需”。
2.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专职的心理教师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固然不错,但是这不能起到广泛的教育疏导作用。所以,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是“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这种超前意识。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心理医生”,从目前的中学生心理调查看,约有3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就如同一枚定时炸弹,时机未到,风平浪静,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例如,我用熟知的清华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和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教育、疏导、引导、扶持、帮助学生,从而纠正和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善学生的人格,进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我们班主任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讲究策略,注意原则。
(1)要体现民主、平等,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信赖。
(2)在谈话时要善于倾听,让学生尽情吐露心声。
(3)要态度和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近。
一、影响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一般说来,会计人员无意识的失误也被称为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它是无法避免的。主观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关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多,在宏观方面有政策不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也存在微观上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房地产行业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差和房地产行业业内部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等。
(一)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的会计制度的缺陷集中表现对没有对新出现的会计业务做出规定,对某些经济业务和事项的核算不明确或不科学。正是由于应用会计科目不合理及使用上的串项等一系列的会计核算不规范造成了房地产行业成本不实,会计信息失实,收入、支出和结余虚假。我国目前的《会计法》的规定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会计法》中只规定了违法人员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没有规定民事责任,降低了违法人员承担巨大成本的风险。此外,对会计人员的奖励和保护的法规还不明确。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人员在违背单位、个人利益而遵守《会计法》要求时,国家要从法律上给予保护。如果缺少这方面的保护,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房地产行业监督机制不健全
房地产行业的监督机制可分为内部监督机制与内部监督机制两种。第一,房地产行业的内部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房地产的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决策者,但是会计负责人又是由决策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薪酬也是由决策者直接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工作某种程度上是在为企业的决策者服务,随着决策者的意志而变化。所以,不少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没有真实反映经营成果。第二,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也不健全。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外部监督还是由房地产行业的主管部门实现的,而主管部门往往考虑到的是本部门的利益,对其下属的房地产行业采取保护的态度,不能够很好地监督。第三,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彼此间进行不正当的竞争,或者是一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差,出具虚假的会计验证报告。这就使有些会计信息即使被确认了但仍缺乏真实性。
(三)房地产行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总的来说,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并不高。会计活动的主体是会计人员。会计信息要经过会计人员对相关要素的计量和确认后才能生成,必然要对经济活动中的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加以估算、推理和判断。所以,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一直以来,房地产行业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并不重视,致使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得不到提高,常发生原理性和操作性的错误。近年来,会计制度变化特别大,新增的内容很多,更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这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守了会计法规,但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也可能使计量处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使会计信息不实。有些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不按会计法核算,迎合上级或自身利益需要,做假账、受理假凭证和编制假报表,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二、对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办法分析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的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工作的技术性极强,有它自身的工作规律。因此,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符合会计工作反映出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判定标准和判定方法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家要进一步制定实施会计法规的细则和详细的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法规,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为管理人员的责任提供明晰的法律依据,严肃财经类法规,切实贯彻好以《会计法》为核心的整个会计法律体系。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了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尤其是加大了打击会计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力度。有关部门在执法时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受到法律的惩罚,力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转贴于
(二)强化房地产行业的监督机制,建立会计信息管理体制
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要建立起强化其内部管理的会计管理体系,制定内部稽查和财务监察制度,加强对内部的控制,为真实会计信息的提供打下良好的会计基础。完善内部监督,还应当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并明确相关责任,实行好内部监督岗位责任制,增强内部会计监督的真实有效性。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要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全面性。大力倡导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充分突显出社会审计的客观公正作用。同时,也要增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法律责任的监督,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水平。注册会计师审查鉴定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要明确,对违反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加以惩处。财政、审计和税务机关都要依法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审计监督和财务检查。各个主管部门也要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要对所属的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做好指导,监督和检查其核算情况,纠正其已经查处的问题,严肃处理有问题的会计人员。
(三)提高房地产行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过硬的会计队伍
房地产行业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遵守法律和业务素质等的思想教育,让每一个会计人员都牢牢树立起会计行业的诚信信念,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强化会计人员接受再教育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教育。对会计人员要进行职业化的管理,完善他们的从业制度,严格遵守会计人员的从业和任职资格条件,由专门的机构定期考察。其次,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会计工作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全面的工作方式,逐渐从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最终使会计人员的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并能与国际接轨。最后,要适当提高会计人员的经济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充分调动起来,将其会计职能充分发挥。人们已经意识到房地产行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要治理这一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在国家、社会和房地产行业的一起努力下,才能彻底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学校整体的管理工作质量。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其既是教学工作者也是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班主任具有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在新课改环境下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意识。
1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方式存在缺陷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班主任已经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重要性,而且也在管理上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也有相当数量的班主任在管理上时刻以服务学生为行为标准,但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提高并不代表其管理方式也做出了改变,具体表现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还是侧重于采取粗暴式管理方式,由于初中生他们的年龄还偏小,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差,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而且有的学生出于逆反心理他们会故意给老师作对,而班主任有时为了在管理中显示自己的权威,他们就会采取粗暴式管理方式;有的班主任在对待不同的学生其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对待不同学生的错误所采取的惩罚不同,成绩好的学生班主任一般不给予其惩罚,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则会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
1.2 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首先班主任的管理对象是学生,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期,其心理变化因素比较大,逆反心理较强,因此其管理难度较大,所以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与理论知识,虽然有的班主任从事班主任管理许多年,但是由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比较大,其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的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下,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
1.3 班主任的管理制度还不规范 虽然现在我们都讲究依法办校、依法治校的政策,但是细化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还是难真正实现依法管理的目的,造成其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主要集中在关于班主任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健全,虽然学校规定了班主任管理职能与权限,但是其还是存在许多的缺陷,比如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严格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社会、学校没有建立对保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机制,如果发生因为班主任正常的管理而导致的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就会追究班主任的责任,而不能对班主任进行保护等,因此班主任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
2.1 积极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发挥其管理职能,重要的是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任何形式的管理工作前提需要了解管理对象的特征以及内心需求等,因此班主任要想提高管理工作,首先要积极主动的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意图,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其次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建立心与心的沟通机制;最后班主任要及时将与学生沟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将记录的问题及时进行综合梳理,分析其原因以及共性,找出规律,进而根据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
2.2 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班主任管理水平要有所提高,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工作方式也要做出变化,因此班主任自身要不断的提高相应的管理理论知识水平与管理技能。首先班主任要通过业余学习和通过网络搜集相应的资料,将最新的班级管理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次班主任要及时总结日常的班级管理经验,并且回顾管理工作成效;最后班主任要积极的参考与借鉴优秀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
2.3 创建一支优秀能干的班级干部、学生管理队伍 班主任要发挥学生干部的管理作用,创建一支优秀能干的班级干部、学生管理队伍,班主任在构建班级干部的问题时要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干部的选举上,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管理意识,提高他们自我管理意识,当然班主任对于学生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也要进行最终的审查,尽可能地将学习成绩好、思想道德品质高的学生选为班干部,通过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激情,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
3 结语
班级学生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因此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研究与探索,班主任要紧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改革中来,进而促进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灵,苟宗毅.关于高中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在于提升一线班主任的各种理论素养,指导思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这样的假设:理论素养低下,理论准备不足,是制约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尽管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熟知班级管理规律和重要原则,通晓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一旦到真正面临实际的班级冲突情境时,常常感到这些原理与现实反差很大,有无从下手之感。
在一线班主任身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与人们对理论的两个认识误区有关。第一,理论是一种非实践性思想体系,所以有关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学习过程就仅仅是通过辨别、假设、整理论点、检验假设和论据等程序,找出作为基础的普遍原理,考察这些原理背后的内容。对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的这种理解,使理论与当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完全区分出来,在班主任培训的课堂和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中,大量充斥着这种高度漠视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奥、玄之又玄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更应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是鲜活的班级教育实践问题。理论的目的或功能,不仅是提供理性的解释,更应为相关的班级教育实践提供行动准则。这就决定一线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推理和演绎等层面,更应高度关注与班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切实有效地发挥理论对班级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增加理论的效度。
第二,掌握相关理论就一定能够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班级管理理论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提供认识的框架,进而能够指导和完善班级管理实践。但现实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班主任熟知相关理论,但却是一个蹩脚的班级管理者;相反,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在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却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并不是具有严密体系、完全遵循逻辑法则的理性活动。
可以说,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的误区,其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应然”,是指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过程,班级应该按事先设定的计划和理性的原则去运行;“实然”,即实际存在的班级组织及其活动过程,不仅具有合理规范、有条不紊的理性,同时包含大量的非理性。班主任面临的实际班级情境,具有模糊、随机和非理性特征,包含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可变因素,需要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或调整。因此,像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将希望寄托在单纯的理论学习上,指望借助或照搬某些手册或管理宝典所宣扬的原理来解决实际班级管理难题的做法,无疑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1]。
从这一角度看,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践的坚实桥梁。将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的路径和抓手,能够有效地化解传统培训中“应然”和“实然”的冲突。教育与管理理论揭示了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班级管理实践却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当下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倡导的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引导班主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基于班级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学生转化和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通过模拟决策和判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体验,精进班级管理的水平。
不难看出,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将班级管理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和冲突展现在班主任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中,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讨论复杂、不确定和典型的教育问题,把握问题关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班级管理案例研究架设了跨越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鸿沟的桥梁,体现了对不可预期的班级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典型的班级问题的解决方式[2]。
二、 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路径的价值分析
当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开展怎样的研究,却存在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要让他们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没有真正尊重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班主任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开展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班级焦点事件,是他们熟悉的一种言说方式。班级管理案例与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自然地运用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而且,由于教育案例源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其生活是与一个个精彩的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班主任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引导一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对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
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但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一线班主任通过班级典型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学会利用案例提供的模糊、有限的信息,进行尽可能“满意”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对班级管理实际情境中信息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班主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及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它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班级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班主任可以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班级冲突管理的情境体验,自觉反思班级冲突思路和行为,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
显然,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第二、第三类知识,从而较好地弥补一线班主任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同时,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
通过反思提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其与以下两种理论的支持有关: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问题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会同时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反思实践的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班主任反思自身班级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的问题被解决了,但班主任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将这一事件M行记录和梳理,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现、思考问题,澄清认识的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各校要根据本校校情和班主任的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给予班主任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班主任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想在班主任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应在两个层面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班级管理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供班主任交流和研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将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本校班主任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也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是指班主任将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
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一线班主任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的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3]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班主任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线班主任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项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
比如,近年来笔者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班主任系统开设了“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这些专题学习给班主任提供了案例分析急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班主任
专业学习共同体
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研讨制度,围绕困扰班主任的焦点和难点事件,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为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可以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相互合作的环境、情感的支持和团队学习的氛围。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孤独者”文化,搭建班主任彼此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形成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让个体知识经验有机会为大家所共享,实现传统单打独斗式班主任所无法达成的诸多教育和管理目标[4]。从这一角度看,班级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应该且必须成为促进学校全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6-98.
[2]周俊.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的技术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