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 17:12: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围术期护理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8-0106-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59
近几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逐渐得到了广泛重视,妇科由于护理工作较为繁琐,护理人员压力较大,一旦发生失误很可能引起护患纠纷,而且会对患者的安全产生威胁,影响医院形象[1]。为了顺利开展妇科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医院对妇科围术期患者实施了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效果理想,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6.8±4.5)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3例,卵巢癌根治术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子宫切除术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6.3±4.8)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2例,卵巢癌根治术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子宫切除术39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体征、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1)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密切关注,向其耐心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手术方法、作用等,使其对自身病情加深了解,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爱护,保持态度和蔼,文明用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给予疼痛护理,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其安全感,避免发生误解而引起护患纠纷[2-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安全人力资源。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准确、严格的记录,不可随意,使其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处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方面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反映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每月的绩效考核虽然不受不理差错影响,但每月需要开展交流会,鼓励和奖赏护理记录质量高的人员,监督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并向其传授经验。对护理人员的错误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合理排班,以老带新,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另外,护士长要科学配备与安排人员,弹性排班,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进行人力资源安排,避免遗漏重要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3)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成立安全小组,将护士长定为组长,定期举办考核、讲座、授课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安全教育的主题为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要求其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资,互相监督和鼓励,尽可能使患者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给予其可靠安全的护理。(4)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妇科护理工作量大且繁重,如果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出现失误,很可能影响护理安全,从而引起护患纠纷。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考核,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其基础扎实,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做到严谨用药、详细向患者教导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提高业务水平,避免护理纠纷[4-5]。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缺陷指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违反诊疗护理规范、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而发生的护理过失行为,包括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四方面,护理缺陷患者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即为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数在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根据患者评分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0~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一般,81~100分为满意[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2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1.0%,观察组共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36例,一般5例,满意59例,满意率为59.0%;观察组不满意1例,一般4例,满意95例,满意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护理安全,妇科手术患者以急症患者为主,因为患者并不了解疾病和手术知识,加上自身疼痛严重,很可能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效果。最近几年,在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医院逐渐认识到安全护理模式的重要性,也就是要确保围术期内护理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能受到法律规定范围外的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缺陷、损伤或死亡。为了实现该目标,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护理安全,在医疗活动中避免因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过失而导致患者受到伤害[7]。
护理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工作体系较为复杂,必须不同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除了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还在增强法律、安全意识方面进行努力,以期促进护理人员转换观念,纠正态度,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加以预防和处理,提高护理安全度[8-9]。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1.0%,远高于观察组(4.0%),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59.0%,远小于观察组9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汪明珍.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15):1971-1972.
[2]周慧.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0(7):114-115.
[3]刘淑婷,柯捷莲,梁永华.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09-111.
[4]周继英.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8):211-212.
[5]李小倩,叶金梅.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94-96.
[6]叶林书,张杰.围术期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研究及其临床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156-159.
[7]黄晓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2):165-166.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b)-155-02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60~70岁[1]。手术是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肺癌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并且老年患者伴发疾病多,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常出现暂时性呼吸功能低下,加之切开疼痛,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容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2]。因此,做好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对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对40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5年4月~2010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1岁,平均72.7岁,行肺叶切除术30例,支气管隆突成形术6例,全肺切除4例,病程6~14个月。其中有吸烟史26例,有慢性气管炎8例,合并肺结核6例。
1.2 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差,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多,因此患者往往情绪低沉、紧张、焦虑,相关研究指出,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3]。因此,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士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目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列举成功的患者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和忧虑心理,帮其树立信心,使患者以充分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1.2.1.2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老年患者肺顺应性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及疼痛等因素,易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是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因此加强患者术前及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是避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2周绝对戒烟,吸烟可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咳出,因此必须要求患者戒烟。②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肺功能锻炼。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不同练习:a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b膈肌呼吸锻炼,患者取仰卧位,两膝轻轻弯曲,一手放在胸骨柄部,一手放在脐部。深吸气后屏气2 s,然后缩唇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③深呼吸。④憋气等。⑤用呼吸功能锻炼器来锻炼呼吸肌。
1.2.1.3有效咳嗽训练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或咳嗽排痰无效,故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向前倾,嘱患者深吸气屏住,膈肌抬高以增加胸内压,然后用力咳嗽,咳嗽的声音以胸部震动而发出,3次/d,每次约20次,直至掌握。
1.2.2术后护理
1.2.2.1止痛术后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深呼吸自主咳嗽,导致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咳出,所以有效止痛很重要[5]。常规应用静脉止痛泵镇痛,效果较好,同时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姿势舒适,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都有助于减轻疼痛。
1.2.2.2协助患者咳嗽咳痰术后3~5 d,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目的是深化呼吸道,以利于呼吸,减少并发症。主要手段有:①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咳嗽、咳痰,使肺及支气管内积存的分泌物流人大气管而排出;②协助拍背咳嗽,拍背促使气管振动,可以有效地使分泌物向大气管移动,同时可改善纤毛运动,有利排痰。具体方法为操作者站床边,手掌呈杯状,单手轻扣患者背部,咳嗽时双手加压,以保护伤口;③手震动胸壁法:在患者缓慢呼气时,用手震动患者的胸壁每分钟4~6次,主要目的是使震动区域的呼吸道分泌物松动;④雾化吸入:术后第2天常规做超声雾化吸入以化痰、抗菌。常用雾化液为庆大霉素80 000 U、糜蛋白酶4 000 U、氟美松5 mg,0.9%NaCl溶液20 ml雾化吸入,每日4~6次,每次15~20 min,持续3~5 d,避免雾量过大;⑤老年患者体弱,容易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可用吸痰管吸痰或刺激气管排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2.2.3 呼吸指导术后第2天进行呼吸指导:将面罩吸氧流量调至8 L/min,嘱其随口令进行深吸气呼气,患者深呼吸2次,第3次吸入后屏气2~3 s,然后深咳嗽3次。每组锻炼后休息30 min,再反复进行,结合有效排痰,直到48~72 h胸腔引流管拔除为止。
1.2.2.4 早期活动老年患者肺弹性差,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患者自主排痰、肺膨胀[6]。患者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应进行早期床上活动,活动四肢,以利于促进肺扩张,预防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拔除引流管后2 h离床活动,先室内后室外,并开始呼吸功能锻炼器的使用,逐渐增加运动量。从每日1次逐渐恢复到术前锻炼的次数及时间。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2例发生不张,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3 体会
老年肺癌患者各脏器功能都发生退行性改变,应激能力差,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围术期的风险高,而术后咳嗽、排痰无力,可导致余肺复张不全,易发生呼吸衰竭,这些都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吸系统的变化在术后恢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术前和术后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是减少围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做好呼吸道准备工作,严重吸烟患者,患者术前戒烟2周,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教会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预防和减少了肺功能损害和肺部并发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通常难以耐受,应用镇痛泵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与排痰,如通过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咳嗽、协助拍背咳嗽、手震动胸壁法、超声雾化吸入、吸痰管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净化呼吸道。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薛雅静,刘玉萍.老年人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36.
[2]王建荣,张黎明,韩忠福.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切除病人术后痰液黏弹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00.
[3]Koizumi K,Haraguchi S,Hirata T,et a1.Video-assisted lobectomy in eldrly lung cancer patients[J].Jpn J Thorac Cardiovase surg,2002,50(1):15-22.
[4]邵剑,张馨,黄璜,等.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402.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可彻底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创伤、膝关节屈曲训练等,易产生明显的疼痛感,并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躁、担忧、抑郁等情绪,无法耐受疼痛,放弃早期关节训练,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疼痛进行护理,可促使患者顺利进行功能训练,减轻疼痛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我院针对6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分析,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膝关节病变患者均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3.21±6.87)岁;病程3.8~22.9年,平均病程(10.34±3.42)年;双侧同期置换10例,单膝置换52例。入选标准[1]:符合膝关节病变标准,行一期置换手术,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糖控制欠佳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6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临床可比价值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待患者自诉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和心理疏导。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具体内容为:①入院评估。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详细记录,做好交班工作。膝骨关节炎患者病程长,长期受到疼痛折磨,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对疼痛、止痛药物的认识,并讲解忍受疼痛的危险、疼痛评估措施、镇痛的概念等,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患者疼痛,询问是否对睡眠产生影响,可将床尾摇高,确保血液回流,并给予热敷镇痛。术后遵医嘱服用镇痛药物,提高痛阈。加强患者和家属的疼痛教育。③术后护理管理。定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发生时间、强度、持续时间、部位、对睡眠的影响、镇痛措施效果等。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表述疼痛感受,并学会自评疼痛。疼痛干预不包括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药物镇痛需遵循个体化、三阶梯给药原则,非药物干预包括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健康教育、转移注意力等。护理人员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功能锻炼的知识,同时主动安慰和关怀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进而减轻疼痛。及时评估镇痛措施实施效果,若VAS评分
1.3 评价指标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等。同时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由患者或家属填写,总分为100分,≥90分、70~89分、
1.4统计学处理 将此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数据比较经?字2检验;通过(x±s)表达计量资料,独立样本经t检验,如果结果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护理管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下床时间、膝关节功能改善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2.2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
3讨论
膝关节是机体最大的关节,膝关节活动是较为复杂的多关节运动,一旦出现关节病变,会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膝关节病变以手术为主,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见术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骨科手术创伤大,神经组织炎症水肿,疼痛发生率较高,同时对机体多方面带来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康复,增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量,甚至引起医患纠纷,难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低风险的术式,但其远期疗效和康复与以下因素相关[3]:①患者主动、意识的进行早期功能训练;②部分患者术后关节出现严重粘连,需再次手术,直接影响关节修复;③术后关节部位疼痛厉害,需给予止痛药,但易引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法较多,为确保术后有效镇痛,并保障早期康复训练顺利进行,需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疼痛护理方案。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改变,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患者在追求疾病疗效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舒适度的关注。我院针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时间,膝关节屈曲≥90°时间显著缩短,说明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凌燕,高立红,王伟丽,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5):356-358.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a)-0177-05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in fetuses and neonates with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From July 2015 to November 2016,a total of 164 neonates with digestive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with 82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postoperative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y were give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of seamless connection of fetus and neonate with maternal and fetal specialties including pregnancy care,prenatalintervention,neonatal nursing during birth,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neonatal surgery,and follow-up visits.The surgical effect,average hospital stay,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ure rate and satisfaction by pediatric patient′s familie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 fetus and neonate;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Perioperative period
胎盒律儿医学是医学界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它涵盖范围广,沿着产科-围生医学-母胎医学-胎儿医学-新生儿医学(新生儿外科)的路径发展。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是胎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导致的发育缺陷[1],种类繁多,表现各异,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对患儿家庭造成不容无视的心理负担,一成不变的“引产”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的需求,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新生儿各个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严重程度与表现往往不统一[2-3],且手术耐受力低,严重影响手术的预后及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做好胎儿新生儿围术期综合护理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3]。本课题主要研究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胎儿新生儿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在分娩前进行综合干预,在新生儿期进行外科干预,实施具有妇幼专科特色的无缝衔接的综合护理与管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新生儿164例,符合《新生儿外科学》诊断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经讨论后同意开展此研究,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即将患儿依次编号为1、2、3......164号,奇数分到实验组,偶数分到对照组中。实验组患儿82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平均日龄(7.3±3.3)d;孕妇分娩时平均孕龄(37.0±2.3)周;身长(46.0±5.6)cm;平均体重(3212.99±218.87)g。对照组患儿82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平均日龄(7.1±3.5)d;孕妇分娩时平均孕龄(38.0±1.5)周;身长(48.0±4.6)cm;平均体重(3224.67±204.85)g。两组患儿胎龄、性别、身长、体重、病情、家长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如保暖,加强营养、伤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等。实验组实施具有妇幼专科特色的胎儿-新生儿无缝隙衔接围术期综合护理管理,内容包括积极做好孕期管理、产前干预管理、产时新生儿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随访与追踪等一系列流程化的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孕期管理 按常规开展孕期检查至分娩,行超声检查时详细检查胎儿全身发育情况及密切随访,重点监测腹围和胎儿羊水情况,羊水增多是诊断胎儿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特征。胎儿消化道疾病约30%有遗传学问题,必要时产前作相关遗传学分析,排除染色体异常。
1.2.2产前干预管理 所有胎儿出现消化道梗阻情况时,都将会出现羊水增多,同时产生一系列胎儿宫内发育障碍的不良后果,因此积极诊断并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非常重要;若羊水多至孕妇自身难以承受时,可予抽羊水减压缓解症状。
1.2.3产时护理管理 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出生时根据羊水增多情况采取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在出生尚未呼吸和断脐之前,将口腔和气道内的羊水尽量吸净,减少和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根据病情需要,适时行胃肠减压。
1.2.4术前护理 ①常规准备:做好交叉配血、皮肤试验、术前各项常规检查、留置尿管、应特别注意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一丝不苟地做好皮肤护理,必要时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②术前禁食,既可避免患儿术中发生误吸,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③口腔护理:一般术前3 d予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新生儿鹅口疮”。④保暖:因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且多为棕色脂肪,如保暖不够易合并感染时而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将新生儿放置在辐射保暖操作台,依据其体重、日龄动态调节床温。⑤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病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对有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者,应第一时间予以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
1.2.5术后基础护理 ①加强体温管理,做好保暖:保暖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之一。我院所有新生儿手术后都采用国产的暖箱,设置为皮肤温度控制模式,将温度传感线贴于腹壁,设置皮肤温度为36.5℃,且每日擦拭暖箱,水槽内的蒸馏水每日定时更换。患儿为便于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②生命体征的监护:术后给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合理设置监护仪的各项预警值,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并记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③严密细致的专人护理:因术后易发生呕吐,有引起误吸窒息的危险,术后未清醒前均由专人护理。术后更应加强口腔护理,以免黏稠的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在减压过程中应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以便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补液方案[5]。
1.2.6 麻醉恢复期护理 ①患儿在转回病房过程中有发生呼吸道阻塞的危险,手术室护士应协同麻醉医生严密观察患儿,应取侧卧位转送,转运途中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6]。患儿安全返病房后,给予吸氧,注意给氧的浓度及流量,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护,避免发生氧中毒。苏醒期给予患儿头部侧卧位,预防呕吐、舌后坠引起窒息;并在床旁备吸引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以备急用。②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者易滑脱,应妥善固定好,插管的深度做好标记。如有黏痰时,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轻柔的旋转式吸痰,掌握好插入深度和吸痰压力,避免损伤黏膜,减轻患儿的痛苦。③病室内每日两次通风,利用空气消毒机定期消毒空气,注意设置好消毒时间[7]。④胸部物理治疗:术后2~4 h翻身1次、叩背,用空心拳轻叩,自腰部开始由下往上,由外到内,稍有震动感为宜。痰液黏稠者遵医嘱每日两次雾化吸人。⑤新生儿呼吸窘迫征(RDS)的观察及处理:个别新生儿术后如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并进行性加重,胸片提示,肺透明膜病变。立即气管插管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180 mg,并行复苏囊加压通气,固尔苏使用结束后拔出气管导管,行无创辅助通气5 d后改为鼻导管吸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时首先要将药物预热至37℃,注入药物可用针管从导管壁扎入一边缓慢向气管内注入PS,一边复苏囊通气,有效地防止药物喷出。⑥呼吸暂停的观察及护理:当出现呼吸暂停时给与物理刺激,如托背及弹足底,若症状未见好转,气囊加压通气,压力为1.5~2.0 kPa为宜。按医嘱使用枸橼酸咖啡因,临床效果较好,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呼吸暂停严重时可用无创辅助通气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8-9]。
1.2.7 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 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保持胃肠减压,确保胃管通畅,记录胃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观察有无腹胀和呕吐,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以便及时拔出胃管,进食进水[10]。
1.2.8 加强伤口护理,防止伤口感染 ①新生儿手术后,应根据具体手术方式采取不同的舒适,如手术后一般采用截石位。“主张轻柔护理”减轻疼痛。我科统一使用“鸟巢”式护理,用全棉的儿童大浴巾对折一次,滚筒式卷好做成长条状,四周用胶布贴紧将新生儿环绕成圈,形似让其舒适的躺卧,头颈部自然伸展,避免头低位,在暖箱外使用遮光布,建立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促进安全感,对患儿给予温柔的触摸,减少啼哭。室内光线适宜,可降低视网膜病变的机会;减少噪音、器械操作音,避免突发高频声音,对各种仪器设备报警声应及时关掉快速理;避免在室内放音乐,这对急性期患儿不利,因可增加颅内压,使SaO2下降,刺激屏气发生不利于康复。②保持伤口清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因新生儿自控能力弱,敷料可用橡皮膏封闭固定,外加绷带包扎或于敷料外面包裹一层塑料薄膜,也可用约束带固定手脚,可防患儿自行将敷料撕脱或被大小便污染。观察伤口有无化脓、红肿等情况,预防伤口感染等情况。若敷料一旦被污染,应及时更换;伤口如有异常及时处理,防止感染,伤口疼痛剧烈影响患儿休息时,应增加抚触,安抚患儿情绪,必要时给予药物镇静[11-12]。
1.2.9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防止滑脱,必要时将患儿双手约束。注意观察各种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1.2.10营养支持与管理 术后患儿极易发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应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给予营养支持。早期以静脉途径为主,但肠外营养液也不可少。如静脉给药则使用微量输液泵匀速输入,输注营养液时,一般需20 h>时间≥16 h[13-14]。
1.2.1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维护 新生儿术后由于静脉输入营养时间长,我科多采用PICC置管,既方便又安全。但需细致护理:①因新生儿使用的PICC导管管腔小,严禁输血及血液制品。②置管后第1个24 h更换敷料,卷边、松脱情况下要及时更换,其它情况可1周更换1次。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③PICC导管每8小时脉冲式正压封管1次,且不能回抽回血。④静脉营养液需肝素化,每100毫升液体加肝素50 U,能有效的防止堵管。⑤注意泵入速度,不能
1.2.12皮肤护理 新生儿因皮肤娇嫩,应给予细致的皮肤护理,操作中做到“有爱心、耐心、细心和精心”,尤要做好臀部护理,避免红臀。对于手术后患儿,主张不包尿布,将其打开垫于臀部下,患儿每次大便后,先予盐水冲洗,后给予安多福消毒,并给予红外线照射15 min/次。
1.2.13院感控制 新生儿外科病房医疗护理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病房环境消毒隔离,做好院感防护,医护人员和操作的器械应重点防控,尤要重视洗手和无菌操作,消毒洗手液和听诊器均专人专用,采用特制工作服,以便有效降低感染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16]。
1.2.1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做好肺炎、术后腹胀、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对症护理。对新生儿食道闭锁患儿因术后易并发吻合口瘘及胸腔漏气等,术后认真观察并记录胸腔闭式引流液和呼吸音的情况,若引流出鲜红色黏稠液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则警惕出现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1.2.15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应密切观察患儿,监测胆红素值,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若出现黄疸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
1.2.16出院宣教和随访管理 我院小儿外科将患儿信息纳入高危儿管理系统,为患儿建立个人档案,并建立电话随访制度。患儿出院前,由护士指导家长日常生活护理及早期干预方法;出院后由专人负责定期电话跟踪随访及督促回院检耍一般患儿出院后随母亲42 d回院复查,以后每月回访1次,6个月以后改为每2个月回访1次,至患儿满1周岁或各项发育指标达正常为止。对肛肠畸形的患儿术后回访尤为重要,因大部门需第二次成形或人工等手术。个别疾病需要长期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90.24%,平均住院时间为(23.05±0.92)d,平均住院费用为(10 690±826)元,家属满意度为95.12%,各项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无缝隙综合护理管理模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此种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在国外已逐渐成熟,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胎儿医学多中心团队、欧洲的Nicoladis等开展了成熟的该学科研究[17],但国内此方面的研究较晚,目前尚未规范、完善,它需要多学科配合和护理循证论证。首先孕期B超检查时要能对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的胎儿进行筛查;其次孕期每次产检时需要密切监护羊水及胎儿发育情况,能早期正确诊断、治疗胎儿发育迟缓等,必要时作相关遗传学分析,排除染色体异常;再者分娩时给予及时护理干预,如吸净羊水、及早禁食、胃肠减压等;最后充分的术前准备、最佳手术时间的选择和围术期综合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是肇庆市唯一一所三级妇幼保健院,产科年门诊人次10万,年分娩量近5000人次,并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合作开展此项目,对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胎儿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实现了胎儿―新生儿无缝隙衔接,是独具妇幼保健专科特色的创新性护理管理模式。
3.2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居多,妊娠及分娩的风险增加,各种先天性出生缺陷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对各种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积极做好出生缺陷防控任务,降低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的出生率,减少不必要的引产,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3.3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提升家属满意度
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无缝隙综合护理管理可提高治愈,确保手术成功及改善预后,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属负担,提升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术期的应用可促进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护理发展及学术交流[18]。
综合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护理理念的转变,实施规范化综合护理管理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从整体上提高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护理水平,确保新生儿术后恢复,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达到患儿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双赢局面;并对全市规范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护理管理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胎儿新生儿围术期实施无缝隙综合护理管理,是独具妇幼保健特色的创新性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护理发展及学术交流。在目前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积极做好出生缺陷防控任务,减少不必要的引产,提高消化系统疾病新生旱拇婊盥剩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新生儿生存质量,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达到患儿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俞钢.临床胎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34-244.
[2]高丽丽,李娜,刘旭明,等.新生儿肠造口的护理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6,5(3):171-173.
[3]马红彩. 新生儿先天性肥厚型幽门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2039-2040.
[4]高洁.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28):185-186.
[5]刘笑容,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110-111.
[6]郑丽丽,诸纪华,钟菊红,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1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1):38-40.
[7]陈菊英.新生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监护[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11):105-106.
[8]杨春霞,孙丽荣.新生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J].大家健康杂志,2012,6(1):27.
[9]张红艳,任志东,马小香,等.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2016,9(14):926-927.
[10]唐绪容,唐梅.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441-1443.
[11]李素芳.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围手术期护理[J].淮海医药,2002,20(3):232-233.
[12]陈少春,唐吉荣.先天性肠闭锁及肠狭窄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5):1209-1211.
[13]陈小莲,黄西妹.新生儿胃肠穿孔围手术期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1996,3(3):26-27.
[14]贾爱玲,贾翠玲,杜美春.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66-267.
[15]阳朋辉,刘小容.新生儿肠闭锁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6,(1):71-72.
[16]冯婕.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07-208.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近年来逐步开展的新术式, 具有简便、安全、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可在床边操作等优点, 在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应用。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4月共有25例患者行床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均获成功,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5例, 女5例, 男20例, 年龄23~80岁, 重型颅脑损伤16例, 脑出血3例, 脑梗死2例, 肺部感染3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气管切开前患者均行气管插管。
1. 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垫高肩部使颈部过伸;取第2与第3气管软骨环节间作为穿刺点, 做1.5~2. 5 cm水平横切口;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从中线插入穿刺部位, 进针直到有气泡抽出, 拔出针筒, 留套管于原位;用导丝推送器将导丝送人套管内, 导丝进入10cm左右, 撤出套管, 留导丝于原位;沿导丝送入皮肤扩张器, 扩张皮下组织和气管前壁, 撤出扩张器, 留导丝于原位;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 当钳尖端接触气管前壁时, 撑开气切钳, 扩张皮下组织后,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气切钳;第二次合拢气切钳, 沿导丝滑入气管内, 撑开气切钳, 扩张气管前壁, 以打开的状态取出;沿导丝导入气切套管, 拔出导丝, 留气切套管于原位, 气囊充气并固定。
1. 3 结果 2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 时间为10~15min, 出血量10ml左右, 其中切口渗血2例, 皮下气肿2例, 其余患者均置管成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 1 心理护理 因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作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的有利因素, 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愈合。气管切开后, 患者无法正常讲话, 术前应做好告知, 准备术后与病人的沟通方式。
2. 1. 2 用物准备 英国portex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气管切开包, 吸痰、吸氧装置及必要的急救器材, 急救药品、局麻药物、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等。
2. 1. 3 护士准备 配合的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器材的用法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步骤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以便更好的配合术者尽快完成手术。
2. 1. 4 患者准备 对烦躁、咳嗽反应强烈的患者, 遵医嘱予以丙泊酚镇静, 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心电监测、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 予以高流量吸氧10 min, 建立静脉通道, 并吸净患者口鼻腔及呼吸道的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2 术中护理
2. 2. 1 协助医生予患者取合适, 垫高肩部, 使头后仰, 使气管位于正中并充分暴露颈部。
2. 2. 2 术中配合 配合的护士站立于床头, 掌握并控制好气管插管的深度, 气囊放气, 一般拔出到18cm, 及时吸除患者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气管套管置入后, 妥善固定, 并退出气管插管。在置管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SPO2, 如有特殊变化, 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2. 3 术后护理
2. 3. 1 病室环境 气管切开后, 患者尽量住单间,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 定时通风, 温度20~22℃, 湿度50%~60%物品皆用消毒液擦拭, 并限制探视人员。
2. 3. 2 术后当日取平卧位, 头颈及上身尽量保持同一直线, 不可多变换, 24 h后抬高床头15~30℃, 翻身时避免颈部扭曲致套管刺激或套管脱出。
2. 3. 3 套管护理 床边备吸引器、氧气、气管切开护理盘。因一次性气管套管较金属套管短, 对患者刺激性小, 患者带上相对较舒服, 所以严格的套管护理及预防套管脱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套管固定带要打死结、系牢, 松紧度以容纳两指为宜, 以防止过紧影响静脉回流, 过松导致套管脱落[1]。气管套管气囊压维持在25~30 cmH2O, 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气囊对气道黏膜的损伤[2]。临床上使用的气囊导管多为高容量低压气囊, 不需要定期放气, 但非常规性地放气或调整仍然是必要的[3]。本科常规每8h监测一次, 记录于护理单上, 并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 压力为100~150 mmHg, 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4] 。
2. 3. 4 呼吸道管理 ①加强气道湿化, 良好的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的粘稠度, 减少痰痂的形成[5]。传统的气道湿化是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超声雾化等,武淑萍等[6]报道, 0.45%盐水湿化液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 湿化过程对气道无刺激, 可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 减少吸痰次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临床可广泛使用。0.45%的盐水湿化液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因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机体细胞相同, 但在气管内蒸发后可变为高渗性而刺激支气管。而0.45%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接近生理盐水, 对支气管无刺激作用。 ② 掌握吸痰指针, 按需吸痰。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听诊有湿啰音、氧分压低或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压力升高等时进行吸痰[7]。吸痰管应选择软, 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执行手卫生, 每次吸痰不超过8~15s, 吸痰前后要加大氧流量。对于痰液粘稠而无力咳痰者, 可结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 在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氧饱和度、并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定期监测血气分析, 痰细菌培养, 以指导治疗。
2. 3. 5 切口护理 气管切开后, 切口要保持清洁干燥, 随时更换被血液或者痰液污染的切口敷料。密切观察切口情况, 有无渗血、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 本组2例术后套管周围渗血, 经凡士林纱布压迫等处理后停止, 2例皮下气肿, 未做特殊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解除呼吸道梗阻、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迅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伤口愈合快、感染少便于护理等优点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护理工作在整个围手术期均有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熟悉手术步骤,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 为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 保证置管成功率。术后还应加强护理观察, 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默契配合、认真严谨的护理态度对逆转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玉荣.ICU护士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及护理.家庭护士, 2008,6(2):404-405.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 19(2):65.
[3]元华云, 陈丽嫦, 祝妍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 2008,9(5):109-110.
[4]贾灵芝.实用ICU护理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5):755 -758.
选取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26~71岁,平均48.5岁,已婚27例,未婚13例;对照组有男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5~72岁,平均48.2岁,已婚25例,未婚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预防感染等。
1.2.2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的亲情护理服务,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此种护理服务模式不仅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前的亲情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后,为其介绍医院和病室的环境,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表现出真诚和热情,给患者和蔼可亲的印象。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对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使其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术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安慰和鼓励,耐心解释疾病的机理和手术的过程,告知其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手术实行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包括手术用品、血液等,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做详细的记录。术中的亲情护理服务: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血、补液和输药等,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注意交流时的语速和语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手术结束后,若患者清醒,则需要立即告知其手术结果,避免患者过度担忧。术后的亲情护理服务:术后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如患者留有引流管,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引流管的状态,避免其脱落和扭曲。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解释疼痛出现的原因,为其解除所有疑虑,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者机体恢复正常后,为其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整洁,注意空气流通,经常更换患者的被褥。每天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擦洗会阴,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置入导尿管前注意加强无菌操作。在患者出院时,详细嘱咐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定期来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护理前后使用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估其心理状况,抑郁指数超过60%为抑郁,焦虑总分超过50分为焦虑;统计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患者在出院时填写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出现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a)-135-01
老年患者脏器功能退行性改变明显,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降低,代偿功能较差,常合并呼吸道疾病,腹部手术使患者创伤加大,疼痛使患者无力咳嗽,且卧床减少运动,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坠积性肺炎,如未控制病情,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本科通过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术期,预期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在2005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行腹部手术210例,其中,男150例,女60例,年龄65岁~88岁,其中基础病多、瘦弱、体质差者21例,有吸烟史者108例。行胃空肠吻合术35例,胆囊摘除术53例,疝修补术95例,慢性阑尾切除术10例,右半结肠癌肠切除肠吻合术17例。
1.2术前
1.2.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方案,介绍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1.2.2了解病史,协助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发现患者潜在的基础病。增强体质,治疗基础病,预防感冒,保证睡眠,使患者的机体状态能够承受手术,减少并发症发生。
1.2.3 行深呼吸及咳嗽、咳痰训练目的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咳嗽前应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3次,重复多次可促使分泌物排出[1]。叩打震动方法指导并演示给患者及家属看:手弯曲成叩杯状,腕部弯曲,轻轻叩击胸背部,使黏稠的痰液脱落,咳嗽时容易脱落。针对已有肺部疾病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有吸烟史者应戒烟2周以上,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待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
1.3术后
1.3.1病房环境温度20~22℃,湿度50~60%。
1.3.2生命体征平稳后,抬高床头30~45°,以利于患者咳嗽、咳痰。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患者床上翻身,变换,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先扶床沿缓走,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增加患者咳嗽、咳痰的耐力,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3.3维持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应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血氧饱和度。做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咳痰,如痰液堵塞,无力咳出,应及时吸痰,以免发生窒息。
1.3.4疼痛的护理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应用放松疗法,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及家属咳嗽时两手放在腹部两侧,轻轻向切口挤,减少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剂,避免患者因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致使痰液积聚,引起呼吸道感染,术后及时有效的镇痛是有效咳嗽的前提。
1.3.5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经常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6雾化吸入是常用的湿化气道、降低痰液黏稠度的干预方法[2]。应用雾化吸入使药液湿化呼吸道,发挥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常规雾化吸入,一日2次,湿化液为0.45% NaCl溶液加80 000 U的庆大霉素和1支糜蛋白酶或0.45% NaCl溶液加异丙托溴铵1支。雾化后予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
1.3.7肠蠕动恢复后,鼓励患者适当饮水,最好的饮水方法是每次少量约30~50 ml,每小时饮水1次,以胃肠道感觉舒适为度,这样对呼吸道湿化效果较好,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促进痰液稀释易排出[3]。
1.3.8叩背注意事项需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变化,如出现气喘、心跳加快、面色发绀等情形,必须马上停止。
1.3.9有效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
2 结果
通过围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所有患者预期康复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4-5]。本科加强了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尤其重视术后1周内呼吸道的护理,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方法及变换、背部叩击、呼吸道湿化、协助排痰等,从而降低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患者预期康复,临床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潘伟平,林嘉旋,安邦怡.咳痰困难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949.
[2]汪云霞.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在临床应用的选择[J].家庭护士,2006,4(12):3-4.
[3]俞继英,邵爱山.慢性肺部疾病的排痰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5,10(6):333-335.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误吸异物后,自行排出的机会极少,而目前早期手术取出气管异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气管异物患儿88例,针对患儿病情,进行预见性、个体化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8例,男53例,女35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7岁,其中3岁以下78例,3-5岁6例,5岁以上4例。异物种类及例数:花生仁58例;各种瓜子20例;玉米/玉米棒3例;塑料笔套、玩具2例;鱼骨头3例;硬币2例。异物存留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60天。88例患儿中,合并肺部感染者25例,阻塞性肺气肿11例,纵隔气肿1例,喉头水肿15例,肺不张5例,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其中5例在术中行气管切开术,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平均住院时间6天,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准备及护理 ①保持病室及患儿安静,避免哭闹,防止加重心肺负担,导致缺氧和心衰,尽量使患儿保持立位或半卧位,不宜平放,以免因异物活动卡在声门导致突然窒息。②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站灯、氧气、中心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等常规抢救物品。③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询问最后一次进食、饮水时间,一般情况下术前必须禁食水6h。遵医嘱肌肉注射阿托品、鲁米那钠,以减少腺体分泌,防止术中出现反射性呕吐及窒息。④对有呼吸困难、缺氧,或有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除常规术前准备外,予以吸氧和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1.2 评估、建立护理档案 询问病史,如异物吸入的时间、种类、大小、形状,有无呛咳及呼吸困难发作史,院外处理情况;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入院评估、护理记录。
2.1.3心理护理 对于突如其来的意外,加之患儿惊恐、哭闹、烦躁的情绪,阵发性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等表现,家属往往心急如焚、自责、不知所措,担心危及患儿生命,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向家属说明病情,同时告知:家属的不良情绪会对患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安慰和稳定其情绪,主动沟通,及时解答疑问,告知治疗方案,说明手术的风险,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取得充分的理解与配合。主动、热情、耐心的安抚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采用各种方式与患儿沟通,使其消除陌生感及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与信任感。
2.2术后护理
2.2.1了解手术经过 如取出异物是否完整,异物的性质、形状、数量,术中病情变化等。
2.2.2 麻醉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头侧一边,防止误吸;清醒后可取半坡卧位,若哭吵不安,可让家属怀抱患儿呈半坡位,轻拍背部使其安静,减少耗氧;气管切开者,平卧位时应以头抬高10-150为宜,侧卧位或翻身时应使头、颈、躯干处于同一直线[1]。
2.2.3 病情观察 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肺部感染症状;观察有无声音嘶哑、烦躁不安、吸气性三凹征等喉头水肿症状;严密观察呼吸节律,有无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缺氧或呼吸困难体征,有无烦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急促、出冷汗、三凹征等纵膈气肿、气胸症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遵医嘱处理;观察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气管套管脱落等。
2.2.4 呼吸道管理 ①雾化吸入:本组患儿术后均予雾化吸入2-5天,每天2次。常用生理盐水2ml+糜蛋白酶4000IU+地塞米松0.1mg-0.2mg/kg;或生理盐水2 ml +普米克令舒1ml-2ml。②拍背:雾化后辅以拍背,可以使稀释的痰液借助外力作用从粘附气管、支气管壁上脱落,从而排出体外,并能使残留的异物碎屑随痰液排出。具体方法:患儿取坐位或竖直抱于胸前,操作者面对患儿,手掌呈半握空杯状,利用腕部力量,按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有节律地叩击患儿背部,每次1-3分钟,同时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情况。 ③气管切开患儿应保持套管通畅,按需吸痰,吸痰管应柔软,大小合适,本组5例,均选用5#、6#有刻度的抽痰管,每套吸痰用具一次一更换,动作应轻柔,在患儿吸气时插入,提出时左右旋转,慢慢退出,禁忌上下提插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内管应每4~6小时清洗、煮沸消毒1次。本组5例气切患儿,均于术后3-5天顺利拔管。
2.2.5 饮食护理 患儿因剧咳、气促、发热等消耗大量体能,应及时给予营养补充。麻醉完全清醒后4-6小时,可进流质饮食,进食速度宜缓慢,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同时加强口腔护理,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3 讨论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于五岁以下儿童,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避免小儿气管异物,重在预防,护士应向家长宣传防范知识及急救小常识。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小儿气管异物,病情可随时发生变化,常可危及患儿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方案,取得充分理解与配合。护士迅速备好急救物品,做好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基础护理,预防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膝关节镜是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检查及治疗手段,可行膝关节内游离体摘除,膝关节冲洗,清理关节内的致炎因素滑膜切除等手术[1]。由于该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彻底,恢复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有膝关节疾病患者的认可,但关节手术属于较精密的手术,手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手术者、护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方能顺利完成。我院于2008年开展此项手术,共实施手术10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6例,男46例,女60例,年龄19~80岁,平均住院天数3~7 d。其中骨性关节炎25例,膝关节粘连20例,关节内游离体30例,半月板损伤31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由术者完成。麻醉后,手术区域消毒后在膝盖部内外膝眼处各开一个0.8~1.0 cm长的小切口,一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另一个小切口插入特殊手术器械,在关节镜的直视和引导下进行关节腔内手术操作,具体疾病的手术方法如下:骨性关节炎患者切除发炎的滑膜组织、骨刺;半月板损伤者切除破碎的半月板;关节内游离体患者咬碎并吸出关节内游离体。手术操作结束后,用大量关节腔冲洗液冲洗关节腔后缝合切口,用酒精无菌敷料敷盖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患者准备 手术室巡回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者,要仔细阅读病历,并同患者交谈,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耐心说明手术经过、麻醉方法及手术的安全性及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并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
2.1.2 物品准备 常规器械包、一次性无菌手术敷料包。关节镜器械:关节探针、关节手术刀、关节手术剪、刨削器、关节套管、钝性管芯及管路系统。影像系统、动力系统、灌洗系统。术前认真调试各种仪器,检查器械设备等是否好用。
2.1.3 手术间准备在层流系统中的百级手术间进行,室温调节至22℃~25℃,相对湿度为50%~60%,术前30 min手术间湿式打扫,用含氯消毒剂的抹布擦拭无影灯及物体表面。
2.2 术中护理和配合
2.2.1 对患者的护理 严格执行手术患者的安全核查制度,巡回和器械护士与术者共同核对确认无误后,建立上肢静脉通路,接好多参数监护仪,后协助手术医生摆好局部麻醉,同时要备好麻醉抢药品及用物,以预防患者出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务必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在患者局部麻醉后,巡回护士协助术者摆好手术,于患侧大腿根部绑上气囊止血带[2]。
2.2.2 铺单方法 按下肢手术常规消毒铺单。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持续冲洗关节腔造成的手术野潮湿,我们使用一次性手术敷料包,除常规下肢手术铺单法外,还在大腿根部用外科手术薄膜连同洞巾一起环形贴紧,并在膝关节处加铺无菌一次性中单,中单垂到手术床以下的部分用污物桶接好流下的灌洗液,以保持手术野的干燥和无菌。
2.2.3 仪器调试 器械护士在台上连接好管路后与巡回护士共同配合连接镜头与显示器、冷光源、动力系统、灌洗系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仪器连接好后,巡回护士协助调节显示器的亮度,调节动力系统的参数,调节灌洗系统距关节面上0.92~1.22 m的高度,产生大约66~88 mm Hg的压力,以提供安全、扩张、清晰的视野[3]。
2.2.4 密切观察手术进展情况,观察灌注液的量,及时补充灌洗液,以免气体进入关节腔引起空气栓塞造成死亡的危险。此外还要注意注意使用止血带时患者容易烦燥,做好患者安抚工作,放松止血带时应与术者沟通,缓慢放气,防止下肢血液骤然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骤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2.3 术后护理
2.3.1 对患者的护理术毕用无菌敷料敷盖,弹力绷带妥善包扎,松紧适宜,以免引起关节腔积液或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务必妥善处理切下的病理标本。用四人搬运法将患者平稳移至平车,携病历、X线片送患者回病房,要认真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2.3.2 器械清洗 关节镜器械为贵重、精密,具有细、长、锐、极易折断的特点,使用及清洗时应与其他手术器械分开,器械不得互相碰撞,应轻拿轻放。手术结束后专人送供应室按流程完成清洗、消毒、灭菌。器械清洗流程:分类、自来水漂洗、复合酶浸(5 min) 、自来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燥、打包高压灭菌等[4]。
2.3.3 仪器保养 ① 关节镜仪器要设专人管理,不使用时,要每周进行清洁、防尘、除湿。仪器应放于干燥、洁净的地方。移动仪器或搬动时动作必须轻、稳,以避免因过分震动而导致内部结构损伤。对仪器的操作动作宜轻巧,各种旋钮开关,每次使用后均应复原位。操作应严格按照仪器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章操作。②导线的日常养护:光纤导线、摄像头导线、刨削刀手柄导线、气化仪导线保养勿折、勿散放、干燥放置。导线环绕存放,环绕直径>30 cm,要用编织带相对固定。③器械的养护:管理员应用专用剂上油,放于专用柜内,定期清点,并检查其完好性,手术中有损坏时应及时请领更换。④器械的放置要求:①镜头不与器械一并放置。②导管不与器械一并放置。③镜面保护用软套,主机衔接头盖应盖好,处于关闭状态,特别是防止金属氧化和断开,以保持良好的接触,消毒时再打开。
3 结果
术后随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3~7 d,术后无一例感染,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
4 讨论
膝关节镜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技术含量高,难度大,为使手术顺利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必要条件。在整个围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做好交流沟通,术中除配合好手术外,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因恐惧而导致的不配合等行为,术后加强护理的同时,还要及时宣教应注意的事项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总之,围术期全面而周到的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吴在德,郑树主编.外科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1):1000.
临床心脏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脏介入,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是介入成功的关键[1]。本文为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脏介入治疗患者8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2.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2.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均符合心脏介入治疗的标准[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手术前后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等。除上述常规护理以为,观察组运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如以下方面。
1.3.1心导室的安全管理
心脏进行介入治疗和检查的地方为心导室,心导室与普通手术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医院领导应当根据本院心导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内容主要涵盖: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医护人员职责及相关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诸多内容。依据有关规定对所有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有效进行各项工作。
1.3.2成立专门的管理组
护士长应当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心导室管理组。选出年资较长的护士担任组长,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每个小组分工应当明确,在仪器设备管理、消毒灭菌、日常运行等方面,都要将具有工作安排到每位小组成员。护士长负责监督,并定期对管理的效果进行统一评估和检查,对于管理不当的地方护士长应当督促护士及时改正。
1.3.3加强对护士有关心脏介入治疗的操作技能培训
科室护士长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可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总培训者,针对心脏介入方面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统一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进行,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流程的规范化。
1.3.4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
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脏介入知识方面的专业技能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罚规定,鼓励护士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及时发现每个护士在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急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解决,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管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水平的增高。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2)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P<0.05),见表1。2.2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0%,(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脏介入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治疗技术,为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3]。本文通过探究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临床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和操作规范方面评分分别为(94.65±3.27)分、(93.42±2.28)分,对照组分别(79.53±4.05)分、(77.36±2.85)分,对照组评分比观察组患者低;对照组满意度80%明显比观察组满意度100%低。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戴晓鸥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2~75岁,平均67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3例,股骨颈骨折22例,骨关节炎5例。合并冠心病12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与医护人员合作;详细了解病史,掌握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情况,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确定病变关节及手术部位局部有无感染;参加术前讨论会,与术者共同商讨手术方案及手术的配合要点,准备完善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及用物,最大限度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避免因准备不充分而延误手术;并根据病情准备好抢救设施及药品:氧气、吸引装置、足够的抢救药品以及功能完善的麻醉机、监护仪、除颤器等。
2.2 术中护理
2.2.1 摆放 头、颈、胸下放置整体侧卧位垫支持,防止耳廓、臂丛神经及腋窝血管受压。并使头与身体保持水平,勿扭转、前屈或后伸;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外展≤90°。下位上肢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上位上肢稍抬高,使肘关节稍高于肩关节,双手臂似抱球状,有利于上肢及肩背部肌肉的放松和功能的维持;骨盆处用前后挡板固定,挡板分别置于耻骨联合和骶尾部,不宜过紧,以免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改变。避免压迫股静脉,诱发静脉血栓形成[2]。男性应避免压迫外生殖器;双下肢屈髋屈膝70°,似跑步状,两腿之间垫一软垫。
2.2.2 皮肤护理 由于老年人皮肤缺乏弹性,周围循环较差,长时间受压,容易发生褥疮。因此,我们铺床用的单子,应选透气性较好又柔软的棉布单子,并保证手术床平整干燥、无碎屑。挡板与患者之间用方垫隔开,以缓冲对患者的压力。
2.2.3 术中监测 术中应配合麻醉医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尿量变化。根据病情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内环境的稳定情况。对于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清醒患者,术中可与其交谈并询问有无不适。通过与患者交谈,一方面可以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当术中使用骨髓泥时,应提醒麻醉医生注意血压变化,做好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准备,适当的加快输液或输血速度,若患者血压下降,在麻醉医生指导下及时、准确的补液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治骨髓泥反应综合征[3]。术中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有预见性的准备好术中所需用物,如出血多的患者,可以提前与血库联系好,拿回手术间备用。
2.2.4 手术间的管理 术中的任何一项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巡回护士应监督好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及控制流动人员,维持良好的手术间内环境。
2.3 术毕护理 手术结束后应注意患者的保暖,维持室温在22~25℃。协助手术医生固定好切口敷料。撤去用物,让患者恢复平卧位。注意检查受压部位皮肤有无压伤。待患者清醒后,与麻醉医生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
3 体 会
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是等髋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此类疾病,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手术技术和手术配合要求高,要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离不开术者的精湛技术和手术护士的精心配合。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且伴发病多,使手术风险和难度明显增大,术中护士的密切观察和配合尤为重要[4-6]。而良好的手术可以充分的暴露手术野,便于术者操作。因此的护理又是重中之重。首先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法,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1)手术床应保持清洁、干燥无碎屑,所有的用物均不应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应该用柔软的棉布单子隔开。挡板与患者之间用方垫隔开,以缓冲对患者的压力。(2)各个挡板应固定牢靠,固定髋部时要避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男性患者避免压迫外生殖器。(3)摆放时,医护人员动作要协调、轻柔,避免推、拉、托等动作。
参考文献
[1] 杨明玉,郑小缺,杨 珊,等.90岁以上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11):1022-1024.
[2] 郭祖燕,朱晓燕,宁 芳.骨科手术损伤的预防[J].实用护理杂志,2000,10(9):35.
[3] 刘尚礼,陈燕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严重骨髓泥反应综合征[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7):1-3.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均有异物吸入史,53例有典型异物吸入症状,9例X线检查确诊,年龄8月-5岁,右支气管45例,左支气管17例,异物为花生米、葵花籽、核桃、黄豆钮扣等,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憋气、呼吸不畅,均顺利取出异物,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2 病因分析
2.1 心理发育及牙齿发育不完善,好奇心强,认知能力弱,易误吸、误吞异物。磨牙发育不完善,不能将硬物嚼碎,加之咳嗽反射和喉的保护性反射不健全,当进食较硬食物时,若嬉笑,哭闹易将食物吸入气道。
2.2 家长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在正常生活中,家长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特别是出于对孩子的宠爱,给幼婴儿随意喂食瓜子,花生等硬果,和婴幼儿玩,恐吓孩子,使小儿惊讶,啼哭均可能导致异物吸入,进食时玩耍,抓东西随意放进嘴里,均可能导致误吸。
3 围手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观察患儿面色、精神状况,口唇有无紫绀,有无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观察患儿胸廓起伏情况,是否有三凹症,两肺呼吸活动度是否一致。若出现三凹症阳性,两肺呼吸音不一致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3.1.2 术前准备
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急诊除外,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将患儿按排在病人较少,相对安静,离护士站较近的病房,必要时做CT检查,采集血标本,做好术前评估工作。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深度和节率的变化及口唇颜色,观察是否有发热、气胸、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有无咯血,嘱患儿少讲话,卧床休息。不可用力咳嗽咳痰,以防引起肺部出血。术后可能出现鼻腔咽喉不适、疼痛、声嘶、吞咽不畅等,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3.2.2 呼吸道管理
施行支气管镜检异物取出后,有时会发生喉头水肿,喉头水肿一般发生在术后2-4个小时,喉头水肿多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分泌物增多,因患儿年幼,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容易因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术后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
①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术后均给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以改善缺氧症状,严格掌握氧流量及吸氧时间
②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可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减轻粘膜水肿,抗菌消炎。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发生。
3.2.3 合理营养
术后4-6小时,麻醉清醒后,指导家长先给予温水,若无呛咳,可给营养丰富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食,普食。当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求时,可遵医嘱适当增加液体入量。由于儿童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均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严格控制输液滴数,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3.2.4 加强基础护理
① 术后4-6小时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嘱患儿卧床休息,可取半坐卧位,床头摇高30-40度,坐起或站立时动作应缓慢,以免因头晕摔倒发生意外。
②口腔护理指导家属给患儿勤漱口,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密切观察患者口腔黏膜的变化情况,避免盲目用药。
3 健康教育
教育家长不要给3岁以下小儿进食瓜子,花生,核桃等硬果,不在进食时打骂,恐吓小儿,纠正小儿口含物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可采取一些紧急措施,如催吐法,倒立拍背法,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4 总结
婴幼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具有起病急、症状危重、抢救护理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主要是因为异物影响呼吸道通畅,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功能衰竭。如抢救不及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护理方面,要重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保持患儿合适,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严密观察,掌握最佳手术时机,采取了最优方案取出异物,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合理用药,通过精心护理和指导,绝大多数患儿获得治愈,无明显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闫宝茹. 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护理[J]. 天津护理, 1997, (01)
[2] 戴咏肖. 小儿气道异物的急救与护理[J].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7, (10)
[3] 王凤卿,吴碧璇,王小丽. 小儿气管异物的病因分析及急救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4, (09).
[4 秦战芬. 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体会[J]. 河北医药, 1996, (03)
[5] 杨德芬,陈荣义,李莉,罗亚莉,王发智. 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治疗和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3, (04)
[6] 秦锁娣. 小儿气管异物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2)
[7] 赵淑萍,邱秀芬,贺红卫,程显香. 小儿气管异物的围手术期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0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9-02
气管隆突切除隆突成形重建术主要适用于气管肿瘤,肺癌累及隆突或原发的隆突肿瘤的患者。该手术为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健康肺组织;其主要手术方式有两种:一是切除一侧部分主支气管后,主支气管与气管端侧吻合。另一种是,切除隆突后,两侧主支气管先行侧侧吻合,然后再与气管行对端吻合。与前一种术式相比,后者吻合口张力较大,术后呼吸道管理难度大,肺部并发症亦多[1]。不论哪种术式,均因该类手术操作复杂,呼吸道相对缩短,对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影响较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如处理不当死亡率高,因此做好隆突切除隆突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肺部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11年7月成功地为1例左主支气管小块粘液表皮样癌病的患者进行了气管隆突肿瘤切除并气管隆突重建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女性、21岁,以“咳嗽、气短一月余,确诊左主支气管癌2天”之主诉入院。入院前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口新生物,新生物位于气管口近隆突处,约3cm×2cm×2cm大小,完全阻塞左主支气管。病理结果示:“左主支气管”小块粘液表皮样癌。经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双侧开胸气管隆突肿瘤切除并气管隆突重建术。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各吻合口愈合良好,双肺通气及肺膨胀良好,住院2周后顺利出院,术后及随诊(2012年6月)无吻合口狭窄及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发生。
1.2 手术方式。先行左侧开胸:充分游离左侧肺门,左下肺韧带,气管下端,清扫纵膈淋巴结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再行右侧开胸:充分游离右侧肺门、右下肺韧带、双侧主支气管及隆突、气管下段,切开右主支气管,台上在右主支气管内插入气管插管,进行通气,切除隆突,将左支气管与气管下端行端端吻合。之后右主支气管与气管侧壁行端侧吻合,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逐层关胸。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并从平时交谈中逐步给病人讲解手术后应注意的方面。如:强迫性屈颈位在手术后的必要性意义。以取得病人配合,并以术后平稳病人为例,消除其恐惧心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术前教育,可使术后护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呼吸训练。胸部手术后由于伤口疼痛较重,患者呼吸运动减弱,呼吸浅快,易造成缺氧和体力的消耗。因此,术前训练患者腹式呼吸,以弥补术后胸式呼吸的不足。做好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呼气期肺泡内的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肺泡气的排出[2]。采用授课与示教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缩唇呼吸锻炼及咳嗽、咳痰训练,直到患者掌握。通常术前一周开始训练病人,每天督促患者练习,并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在咳嗽、咳痰训练中,主要教会患者采用二步咳痰法,即嘱患者取舒适,先做5-6次深呼吸,尔后于深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液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3]。或患者取坐位,两腿上置1个枕头顶住腹部以促使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本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呼吸功能训练,患者熟练掌握了腹式呼吸要领。
2.1.3 环境与一般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患者安置在单人间,保持安静,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温度过低和空气干燥易诱发刺激性咳嗽,湿度过大易产生压抑窒息感,加重缺氧[4]。房间每日通风两次,保证充足的睡眠。
2.1.4 术前除按常规开胸手术准备外,备好吸痰器、呼吸机、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等各种抢救药品器材。另备一枕头。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予心电监护及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血气分析,引流管引流情况,防止呼吸衰竭、出血、肺水肿等;及时了解肺复张情况,必要时床边摄片。
2.2.2 护理。术后为了降低吻合口张力,防止气管过度牵拉,影响吻合口愈合,须在患者下颌与胸前皮肤缝吊,保持头低颈前曲30度,患者易产生恐惧和不习惯感觉[5]。因此,术前必须做好解释工作,术后协助患者保持颈前屈位,向患者解释,消除恐惧心理。多次向患者讲明保持这种姿势的重要性,并反复提醒,以期获得患者主观上的配合。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加枕于颈部使颈部有依靠而减轻颈部疲劳,帮助头部低下颈前屈形成30度角。还可在双脚与床尾栏之间垫以硬物以防止患者下滑,这些既保证了此手术对的要求,又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为了解除病人疲劳,每小时给病人头颈部轻柔按摩一次。后期指导患者左右侧卧位。患者下床活动时,尽可能保持90度坐位,背部加枕垫靠使前部重心支持面增宽,减轻背上部斜方肌,背深部棘突两侧的竖脊肌受拉强度,减轻疲劳。本例患者进行了严格的护理,减轻了吻合口张力,有效的防止了吻合口裂开的发生。
2.2.3 呼吸道护理。气管手术后,由于气管损伤,纤毛运动不协调,正常排痰功能下降,加之伤口疼痛,不能有效咳嗽,此时应鼓励并协助病人在下颌固定情况下咳嗽、排痰。拔除气管插管后,常规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使痰液稀释,同时轻叩背部,以助于痰液咳出。为患者叩背时,要避免引起剧烈咳嗽,以免增加吻合口张力,影响吻合口愈合[6]。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每次30-50ml,每10-20min饮水1次,以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黏稠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注意观察痰液颜色、性质。向患者解释痰液开始呈暗红色,以后逐渐变浅,是由于手术中气管残存积血所致,缓解其紧张情绪。对吻合口以下分泌物排出困难时,应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内吸痰,以免痰液积聚远端造成阻塞或感染。检查时对于吻合口部位的肉芽组织,线结,或其它组织应严禁强力钳夹取除,以免造成吻合口漏气。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面罩吸氧48-72h,使氧流量达到6-8L/min。48-72h后根据情况改为鼻塞吸氧,2-5L/min,术后1周内持续低流量给氧,注意观察有无紫绀、缺氧加重及呼吸道梗阻发生。呼吸平稳,一般情况稳定后可改为间断吸氧。
2.2.4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除按一般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外,重点要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性状、水柱波动情况及有无气体溢出。水柱波动大,说明远端有肺不张,嘱其深呼吸。如果有气泡溢出,首先检查引流瓶,引流管等处是否漏气,连接是否正确,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漏气外,说明吻合口可能漏气,应立即报告医生行必要处理或手术。本例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中未发现持续漏气,未发生吻合口瘘。
2.2.5 饮食护理。术前教会患者运用上颌运动帮助咀嚼,在正常情况下,上颌是固定的,进食时通过下颌将食物推送产生咀嚼动作,因下颌与胸前皮肤缝吊,所以推送动作受限。进食或饮水时要慢,以免吸入气管引起呛咳,饮食以软食为主,配以果汁、牛奶等,以保证患者的热量供应,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2.3 出院指导。
2.3.1 出院时告知患者。三个月内不能仰视,剧烈转头、头颈后仰的动作,只可平视以限制颈部过多活动,逐步增加伸展转动程度[7]。睡觉时垫双枕,头部抬高15度,术后3月可逐渐仰头。对年龄大或自制力差的病人不拆下颌牵引固定线,三个月后到门诊拆除。
2.3.2 告诉并指导家属应调整好床位的高度,床间和桌子相隔的距离,去除空间障碍物,药品和生活用具都应放在患者顺手可拿的地方。
2.3.3 生活要有规律,进食饮水要慢,以免吸入气管,引起呛咳;增加营养,注意保暖,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复查;心胸开阔,保持心情舒畅。
3 小结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此类病变已经能够获得根治性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远期生存效果。但隆突切除与重建术是气管外科的高难度、较复杂手术,对呼吸系统功能有严重的影响,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所以做好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是确保手术成功、使患者平稳恢复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邵丰,许栋生,邹卫等.支气管隆突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72例临床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1):142
[2] 张审恭,主编.内科护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36
[3] 余同珍.病人咳嗽技巧的指导[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7):407
[4] 李飚.31例气管环形切除、隆突切除气道重建术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3,8(3):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