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价值

竞技体育的价值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2: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的价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竞技体育的价值

篇1

中图分类号:G812

前言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体育中占据的分量和价值是无可厚非的,竞技体育主要的特点就是这里从不框定人类运动能力的既有水平,"更高、更快、更强"是竞技体育永恒的目标,在我国从建国至今,体育中竞技体育是提高成绩最迅速。从而也增强了国民身体素质,促进了科学文化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更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参观、欣赏和娱乐竞技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竞技体育也在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竞技体育究其价值本身而言,具有自我需要的价值、自我肯定的价值、自我发展的价值、自我实现的价值等,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标。从建国"东亚病夫"到今天"体育大国",竞技体育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竞技体育价值观的界定

价值的界定决定价值本质的理解,价值的界定实质上就是揭示价值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价值学说的观点看,体育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满足人们娱乐、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种定向性选择。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的价值,这个表述本身就说明其中隐藏某种社会关系,是一种超"自然属性",是某种纯粹社会的东西。竞技体育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理想性、目的性被社会普遍接受并被体育活动参与者所追求。竞技体育价值观,从价值类别上看,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娱乐价值、健康价值等。

2、回首建国60年对竞技体育价值观的理解

历史是理论的源泉。从心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期的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的60年中,竞技体育使中国的体育发展表现出来很大的优越性,纵观竞技体育价值观从建国60年的发展演变历程,竞技体育价值观主要表现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2、1人的价值实现必须从实际出发

恩格斯说过:人的价值实现必然受到历史条件、时代条件、思维能力的制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人做事,都不能超出这件事情所需的条件和基础,"超现实"的做法只能是失败。

2、2"公平的旁观者"与"体育革命"之间的斗争

竞技体育后备力量是群众,而群众在当时情况下只作为一个"公平的旁观者"出现,竞技体育成就极少数人的运动,群民追求的是经济体育成绩,竞技体育成绩构成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竞技体育成绩绝不能是中国体育唯一象征,这一时期追求竞技成绩深刻变革,使人们竞技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影响。

2、3竞技体育价值观处在不断矛盾之中

鉴于1971年"乒乓外交"作出的积极贡献,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1979年体育工作作出了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战略调整,国际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发展竞技体育。在80年代、我国进一步明确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90年代,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体育发展模式,推进了体育的全面改革,这属于中国体育的第二次创业。在时代的背景下,竞技体育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使政治、经济联系相当紧密。竞技体育体育较多追求体育的荣誉,更多注重结果,而把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完美绝对崇尚,"金牌多、投入少,走职业化道路"形为竞技体育价值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4审视建国60年竞技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回首建国60年影响竞技体育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了体育的目的、体育发展规模和具体任务,而且制约着体育参与活动者能力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竞技体育活动者不仅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获得物质上的利益,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在竞技体育价值观上表现具有一致性。群众的认识水平、道德素质和竞技者的运动能力、思维能力与理想实现都会影响对竞技体育价值观合理性、完整性的理解。

3、新时期竞技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3、1新时期竞技体育观重塑的依据

体育社会学的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体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新时期竞技体育价值观重塑要突出民族的特点和个性,要协调处理好过去与现在竞技体育价值观改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否认各时期价值观具有冲突性,但我们肯定它们具有可调和性。新时期竞技体育价值观重塑的依据应重视两个方面:

1、注重人的价值实现,突出"以人为本",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2、以"文化内化力量自律",重视竞技体育价值观人文理念的发挥。

3、2新时期竞技体育价值观的重构

3、2、1"技能传习"转向"文化传承"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取决于他的文化基础,因此可以说,人的本质在最高层次上文化程度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竞技体育体现自身价值的方面永远被人所追求,人有所追求,就必须有所放弃,关键是放弃什么,录取什么。04年雅典奥运会,几十亿世界人民神经被刘翔所牵动,刘翔创造历史上最快的110米跨栏成绩,激情在雅典的天空释放。而08年因为伤退比赛,正验证当今人们竞技体育价值观的转变,因为尊重科学,保护好身体,为进行下一步的科学训练,也为以后比赛再创辉煌奠定基础,深刻认识到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性,深层含义是对文化一种传承与理解。

3、2、2人文理念下的竞技体育价值观

时空观的转变

历史是可以后人所借鉴,但绝不会被人所改写。评价是非、评价取舍,不能超越时空,回首竞技体育风雨历程,如果没有历史的天空做镜子,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体育大国。

荣辱观的转变

知荣明耻,人之根本;明辨荣辱,国之大策。随着计划经济的到来,竞技体育价值不仅要强调"无私奉献"、"为国争光"还要坚持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能力相结合。

成败观的转变

篇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体育文化 高校 价值

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有效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开展促使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此同时,伴随高校竞技体育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它对校园体育文化作用日益突出,促使高校形成独具特设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和不断积累会时刻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校园人,并且对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思想、体育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促使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有序的开展。

一、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界定

高校竞技体育是指:“在国家特定招生政策允许范围内,高校通过招收部分体育基础较好,有较高运动发展潜质的学生和(或)拥有较高竞技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长期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促进其专项竞技能力、认知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参加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从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获取比赛优胜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背景下,人们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中,逐步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师生通过以身体锻炼作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划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内、中、外三层结构组成的,即外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与内层的精神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物质文化为依托,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为表征,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

表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精神文化层(核心) 物质文化层(基础) 行为制度文化层(保障)

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等 体育场馆,体育雕塑,体育壁画,体育器材,体育标识, 体育服饰等 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体育传统,体育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行为习惯等

三、高校竞技体育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物质层面的发展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开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基本保障。现代运动训练实践表明,先进的训练设施、完善的器械设备、专项化的训练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获取高水平的训练效果、保证优异运动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高校开展竞技体育首先要考虑的条件就是能否提供训练及竞赛所需的体育场馆设施。

(二)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育人的特点是“非显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要在高校校园内营造一个体育竞赛良好开展的文化氛围,以此氛围来感化、熏陶教师和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转化为内在的信念、觉悟和习惯,从而拥有特定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印记。

(三)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行为制度文化的发展

1.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行为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通过各种赛事的举办从各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赛事影响力、运动员的榜样性等等都会从各种不同的细微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行为。因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代表着高校竞技体育的竞技水平,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传递和推广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功能,对校园体育的行为产生直接作用。

2.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从运动员的招生、训练、竞赛,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学习,还有教练员的管理等等都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制度建设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另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成了高校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运动训练与竞赛。同时也促成了学生成立学生体育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协助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完成竞赛的组织以及日常的训练工作,对校园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篇3

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内在价值

1.1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教育价值

1.1.1建立哲学的世界观,引导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多处于零散、自发状态,需要提炼和升华,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最后上升为哲学。运动员必须具备哲学的思维,以哲学的世界观为基础,这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才能在艰难的道路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人生轨迹定位在崇高的理性追求之上。

理想和信念基于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意识支配人们的行动。理想和信念等作为世界观的体现和具体化内容,对运动员的精神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起着一定作用。

运动员要想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有所成就,就要把建立理想作为成才和成就事业的开端和基础,通过立志形成内在的精神动力。内在的精神动力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增强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1.1.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绝大多数人都以一种普遍性价值统率自己的爱好和行为,并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从属于这些普遍价值。价值观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是人们思想行为的“软约束”和诱导信号。它既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又潜移默化地诱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运动员的价值取向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大环境。

1.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竞技价值

竞技体育运动寄托了人类追求自身极限能力甚至超越极限能力的美好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运动员创造了竞技体育精神,同时这种精神又激励运动员去追求更高的梦想。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其主体的竞技价值主要为:

1.2.1运动员的竞技激情。

运动员比的是技术,但竞技赛场更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竞技体育也就没有魅力可言。激情就是将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并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在竞技场上,拥有激情的运动员会自始自终以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会用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勇气去战斗,从而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激情使运动员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以最佳的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激情是一名优秀运动员成就事业的精神武器。

1.2.2运动员的竞技勇气。

勇气是运动员在竞技中表现出的一种气质。运动员在竞技中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自然会丧失很多机会。凡是优秀的运动员,必定是果断刚毅,关键时刻不犹豫,将勇气贯穿于整个比赛之中。在高水平比赛中,彼此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基本很小,实力并不是绝对的,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双方比的就是勇气和对胜利的信心。在竞技场上优秀的运动员凭借着无畏的勇气,能够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创造理论上人类无法完成的目标,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力挽狂澜。

1.2.3运动员的竞技斗志。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人们常常被运动员旺盛的斗志所折服。竞技赛场上,两队相逢,总有落后失败的一方,但失败并不是丧失斗志,如果斗志不灭,转败为胜并不为奇。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虽先输两局,但她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丧失斗志,而是一局局拼,一分分拿,最后反败为胜,获取了胜利。旺盛的斗志会使人在坎坷困境中勇往直前,并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但如果丧失斗志,失望颓丧,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往往是人的整个精神系统。运动员对待失败的态度比失败本身更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竞技体育更是如此。只有胜利没有失败的运动生涯是不存在的,关键是你被失败打倒,还是失败被你打倒。斗志是运动员面对困难和失败时的精神支撑,它能不断激发人的潜能,帮助运动员顽强地走出困境。

1.2.4运动员的竞技毅力。

“毅力就是坚持正确的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标的态度和决心”。竞技体育的本质决定了运动员职业的残酷,在竞技赛场运动员会遇到一系列的打击,没有坚韧的毅力就无法坚持比赛。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面对困难时不仅有追求目标的毅力,更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爱因斯坦说出了成功的真谛:“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2.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

竞技体育精神主体的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激励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

运动员不断地战胜对手和超越自我,体现着人类的崇高追求。竞技体育运动从思想体系到活动体系都激励着人类努力奋斗,永无止境地追求。无论是奥林匹克所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还是中华体育精神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是、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拼搏”,都号召人们努力拼搏,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竞技体育直接挑战的是人类的生理极限,而其精神激励着人们向更多的极限挑战。

2.2推动国家间的交流

竞技体育是全人类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并已成为跨越各种文化、民族、国家的人类重要活动之一。体育交流被人们视作政治、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和纽带,如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使东西方两个巨人的手终于握在一起,给世界和平带来了曙光。竞技体育在促进国际交往和传播民间友谊方面,发挥了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

2.3提升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竞技体育己成为最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形式,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运动员彼此间技术和智慧的较量,但它实质上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奥运会上一次又一次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使得现场观看和收看电视的国人心潮起伏,甚至热泪盈眶。海外华人的心更加紧紧地贴在一起,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4引导人类社会的公平竞争

竞争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公平与平等是人类对竞争的共同要求。竞技体育为人类公平竞争的有序行为起到了示范的效用。竞技体育是在社会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的道德约束,竞技者必须用公正竞赛的体育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成功与失败、竞争与退缩、个人与祖国、家庭与事业乃至生与死之间进行选择。这种将体质、意志和道德教育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手段,已成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催化剂。

结语

竞技体育精神在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有的竞争性、超越性、公平性和功利性。良好的竞技体育精神是高水平运动员不可缺少的文化品格和灵魂,它不仅能引导运动员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而且是在激烈竞争的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竞技激情、竞技斗志和竞争勇气的展现。在充满竞争创新和发展意识的年代,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整个社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5.

[2]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熊斗寅.顾拜旦体育思想初探[J].体育科学,1992,(6).

[4]刘翔著.我是刘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4.

[5]申相星.论体育文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6]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5.

[7]中国体育报.不能忘记的大松博.2004.6.7.

篇4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篇5

关键词 体育产业化 竞技体育 人文价值 民族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体育的发展也面临多重分化和选择,现有的体育技术、规则都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追求和情感满足,也无法彻底抑制各种违背体育道德的活动,逐渐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体育对自身价值的存在感和定位。

一、我国当前体育竞技中的人文主义内涵的缺失及表现

(一)一味追求竞技成绩,严重透支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在“更高、更快、更强”竞技体育精神的激励下,现代竞技体育不断向人的生理极限发出了挑战,许多运动退役后伤病缠身,甚至有人尚未到退役年龄就因伤病被迫放弃了体育生命。另外,在过度追求体育成绩的训练导向下,许多运动员严重透支身体健康,不仅明显缩短了运动员职业生命,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损失。

(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忽视了运动员的体育德育思想的培养

当前,不少高水平体育运动员暴露出了骄奢、傲慢的个人品德问题,这引起了观众的普遍不满。另外,随着我国体育联赛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体育经纪人活跃在运动员与体育市场上。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体育经纪人过度干预运动员训练和生活计划,导致部分运动员失去管理和控制,运动员被屡次被曝出赌博、酗酒、打架斗殴新闻,严重损害了国内体育竞技形象。

(三)过度强调集体主义,而忽视了体育竞技中人文价值的教育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主管部门和教练员过度要求运动员从大局出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并严格限制了运动员个人利益,这不仅损害了运动员比赛积极性,导致比赛成绩不佳。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诱惑不断增强,运动员更加关心个人利益,使得不少优秀运动员流向海外,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损失。

二、新时期提升体育竞技的人文价值的必要性及对策

(一)提升体育竞技运动人文价值的必要性

1.竞技体育的人文价值内涵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创造性。每个运动员都有一套个性化的比赛技能和策略,即使是同一个项目的运动员,比赛技能和方法也存在诸多差异。而运动员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是由其创造力决定的。运动员人文文化越深厚,其眼界也会月开阔,领悟力也会越高,创造力也就越强。

2.竞技体育的人文价值内涵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人的“悟性”。运动员要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准,也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悟 ”性。换言之,优秀的运动员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比赛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悟性。良好的“悟性”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人文文化激烈来形成的。

(二)提升我国体育竞技人文价值内涵的有效途径

1.重视运动员民族精神的培养,提升运动员的国家荣誉感。科学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它不专属于某个国家和民族,具有很强的共用性。民族魂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升华结晶而成的,它对于中华体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民族魂来武装体育健儿们的思想,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体育发展观和人生观。

2.培养运动员的道德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这些又是体育比赛独特的魅力所在。体育运动员如果不能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那么其爱国主义思想就好比无本之木,无法真正发挥有效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面对强大的对手、巨大的比赛压力面前,许多运动员选择逃避或者开拓责任,国家荣誉感十分淡薄,一旦运动员存在这种思想,那么其必然难以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

3.提高体育教练员的人文素养,提升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教练员个人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发展,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运动员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我国教练员大多为退役运动员,他们的综合知识储备十分有限,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人文素养水平偏低,其人文素质也会较差。这样教练员与运动员早朝夕相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后者人格培养方向的偏离。

4.完善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丰富我国体育竞技人文价值内涵。其一,是要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和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中的联动作用。随着国内素质教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呼吁要重视在素质教育中做好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其二是要明确区分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本质区别。德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思政道德、心理素质方面;而人文教育前面介绍过,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前提,而后者又能够促进前者的提高。因此,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而是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萌.论竞技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2010(06).

篇6

关于体育手段,《礼记》中提出了乐舞、田猎、讲武、射御、角力、射礼、投壶等七类,都是为当时社会基础的稳定和王朝的长治久安而设立的。

1.1乐舞:原系原始人类感物而动,发自内心的活动方式。后经统治者的改造和订证,而成为伦理教化、性感陶冶、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从《礼记》所记载的情况来看,乐舞又分为祭祀庆典的乐舞和欢娱燕乐的乐舞两种。从形式上分有大舞和小舞——大舞是指云门、大咸、大馨、大夏、大濩、大武,都是由小舞(帗、羽、皇、干旄、人)根据不同的要求和各自的职能编排而成的综合舞蹈;从内容上又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持羽籥,武舞舞干戚。国学的五学之中,东学和南学就是专门教授乐舞的教育机构,并专门设置大、小乐正来管理和教授乐舞。学校乐舞的课程主要是祭祀庆典的乐舞。

1.2田猎: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乃教于田猎,习五戎,班马政”。田猎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各种武器的使用,车马的驾控和各种飞禽走兽、鱼虾海味的捕捉技术,是纳身体、技战术训练为一体的军事、体育训练活动。

1.3射御:射御原来是生产和生活的工具。随着生产和战争的发展,这些曾用于学习、训练生产技能的体育活动,日渐脱离生产转而为军事斗争服务,成为了培养军事技能的基本手段。在先秦时期,射御是“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被列为大学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据文南记载:陆上习射有“射卢”和“宣射”;水上习射有“辟雍”和“泮宫”;乡中也有专门习射的学校称之为“序”。“御”是驾驭车马的技术,主要有五御。

1.4讲武:讲武主要是为了适应阵战而进行的队列阵形的训练,同时也是军队校阅而对将帅进行考核的竞赛手段。它包括“坐、作、进、退、疾、徐、疏、数”的集体操演和个人竞技的射箭、驾车、角力活动。

1.5角力:角力是一种力量性的训练和比赛,主要内容有举鼎、拓关、开硬弓、蹠驽、斗兽、相搏、负重跑、投掷等。

1.6射礼:射礼是统治者通过射箭运动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重要社会活动。它基本上摆脱了军事训练的性质,成为了一项竞赛性的体育活动。射礼一般分为四个步骤:主持人宣布规则和注意事项选出选手示范规则和要求比赛进行乐舞活动。

1.7投壶:投壶是由射礼演变而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竞技游戏活动,在文人和士大夫之中广为开展。

《礼记》所记载的体育手段,表明了体育在先秦时代的重要地位所在。其中有健身娱乐、礼仪表演、伦理教育的体育,但更为重要或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军事训练和武备内容的体育手段,反映出了为当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设置体育的实用功效。

篇7

中图分类号:F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14-03

休闲体育产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所提供的体育服务性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花钱买健康、花钱买快乐的消费意识越来越浓,庞大的消费市场产生了无限的商机,休闲体育产业也空前繁荣,和发达国家休闲体育规模相比,中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还不够大,属于朝阳产业,其经济的效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一、休闲体育的价值分析

1.休闲体育的消费参与价值。休闲的主旨是自由自在,是一种本体感受,体育以人为本的回归,将充分发挥体育的休闲参与价值,现代人为了消除工作快节奏带来的心理紧张和身体上的疲劳,大多数人选择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如野外旅行、骑自行车等,通过自身活动感受到一种明快、乐观的精神体验。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娱乐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体育的普及与体育消费的出现几乎同步,体育消费过程不仅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而且也是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费的过程。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性,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绝大多数是增进健康,以提高再生产能力。

2.休闲体育的产业发展价值。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也随着体育运动的生活化、市场化和商品化大幅度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休闲体育价值认识程度提高,大众的消费现在都在提升,休闲体育消费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带来经济效应,休闲体育的绝对值和占消费总值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休闲体育产业将成为体育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3.休闲体育的健身健心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基础越来越丰富,使得人们有能力去进行各种消费,人们对休闲体育的消费却往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有些人认为,对高尔夫球、网球等休闲体育进行高消费的投入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能把自己提升到上层人群中去。现在网球、羽毛球等运动休闲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物质保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政府和个人对休闲体育的投资越来越多。

4.休闲体育提升国民素质的价值。现代国民的体质问题日益严重,从大众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身体机能在退化。现代休闲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大众的体育活动内容,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产业化相对的提升了大众进行休闲活动内容多样性、空间的延伸性、时间的自主性。同时对国民身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国民身体素质提高了,便会更有充足的精力去投身于工作和科研等其他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同样作出贡献。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中国人民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的文明的进步。

二、休闲体育产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休闲体育促进社会和人和谐发展。休闲体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需要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与人的和谐交往必然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休闲体育是一种亲身体验的身心活动,人们在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追求身心放松、身心合体育休闲产业是以劳动密集为主的行业,不仅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间接为其他相关产业增加了就业机会。

2.拉动体育用品的需求与消费。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高,中国部分居民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已经具有享受休闲体育消费和服务的经济能力,如何提高休闲体育的消费,为人们提供更多更适合人们口味的休闲体育产品和所需服务,对于发展中国体育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休闲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不但对体育用品需求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中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要不断提高体育用品的专业性和舒适性,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上精益求精,提升产品价值和消费者使用价值感,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运动产品的需求。

3.休闲体育推动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体育旅游正在以其集观赏性与参与性、娱乐性与健身性、专业性与高品位、教育性与互动性融为一体的特征,逐渐成为国人旅游的新时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充分反映了旅游活动综合效益和旅游产业的关联作用,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并促进其向高品位发展,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向自然、健康以及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转化,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潜力。然而,体育旅游对整个经济社会引发重要影响。一方面,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刺激国内需求、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增加国家外汇、平稳国际收支、促进国际经济的合作交流,而且,有助于增进国民身心健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国际间的合作等。另一方面,也会对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只有在体育旅游开发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体育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以促进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

4.休闲体育推动体育健身服务业的发展。休闲体育健身服务业是为满足消费者在闲暇时间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需要而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技术指导等服务的体育健身行业。目前中国休闲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迅速,休闲体育服务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休闲体育经营理念管理,要树立“以生态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休闲体育服务理念管理,要树立“员工是客人,顾客是中心,质量是第一”的理念。休闲体育资源管理,按照资源比较优势,要管理好如下三个核心资源:健康概念资源、休闲文化资源和地域环境资源。休闲体育服务业应建立稳固、诚信、畅通、互利双赢的供应商或供应渠道联系网络,供应商和渠道包含旅行社、单位、俱乐部、休闲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经销商等,休闲体育服务业应与这些企业捆绑经营,建立一个健全的与旅行社、俱乐部、休闲体育产品制造企业等供应商或渠道的价值链对接网络,形成休闲体育服务业经营价值链。带动休闲体育的发展,还可以带动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

5.休闲体育强身健体提高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缓解焦虑,压抑等心理疾病,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工作实践中去,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消费结构来说,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体育的投资和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市场的竞争性不强,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全面转型期,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呈现持续的、逐步加快的增长态势。

三、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休闲是体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且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而大众体育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和普及化,这种社会大趋势将大众体育推向休闲化,休闲最终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

1.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健身意识,使广大群众充分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体育娱乐健身活动。同时,我们应该在学校中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锻炼方式和锻炼技能,为以后更加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打好基础。

2.休闲体育产业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部门和阶层,除加强供给、培养和引导需求外,还需要整个社会条件支持系统的配套。科学的管理是快速、高效地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从国家到省、市、县要专门设立分管群体工作的部门,再由这些部门组建群众体育协会、体育指导中心、俱乐部,形成广泛的大众体育社会管理网络。

3.体育用品业应不断提高体育用品的专业性和舒适性,提升产品价值和消费者使用价值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运动产品的需求。有商业专家认为,与体育品牌相比,休闲类商品的利润率低,无论是户外休闲,如NORTH FACE、哥伦比亚,或者是时尚休闲品牌VANS,其在国内市场的规模和知名度都同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存在明显差距。要想通过这些品牌从而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仅需要企业自身运营能力的不断完善,还要看品牌商在国内市场关于广告、研发等环节的投入力度。

4.休闲体育健身服务业,要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挖掘与拓宽休闲体育文化资源,营造和创新休闲体育文化氛围,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服务品味和文化竞争力。加快休闲体育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加强对社区休闲体育活动场所的开发建设和改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以休闲体育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休闲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等发展对策。

5.在体育旅游开发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与环保结合起来,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在经营上,树立“以生态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丰富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又要保持其原来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专门机构。在各部门的统一运作之下,尤其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业从业者的协同配合下,把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兰.论休闲与体育休闲[J].体育与科学,2003,(3).

[2]胡小明.游戏的美与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皈依[J].体育与科学,2002,(5).

篇8

体验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其核心特征

体验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1998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Ⅱ)和詹姆士・吉尔摩(James H.Gilmore)全面分析了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他们指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因此,可以说,体验经济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经济,正如20世纪70年代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一样,我们步入体验经济同样也是经济价值形态自然演进的结果,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成为大势所趋。

体验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核心特征

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参照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对服务的定义,服务强调的是员工参与,没有员工也就无所谓服务产品;而体验强调的则是顾客参与,没有顾客也就没有体验商品,员工只是体验过程的配角,而且体验现场不一定需要员工的参与。

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体验型企业出售的是独特的体验商品,对体验的需求源自顾客内心的期望。由于体验是顾客的个人主观感受,所以企业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形成体验价值的环境条件,真正对体验价值的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顾客本身,顾客成为了体验商品的真正主体。

体验价值表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体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主要体现为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从本质上讲,消费体验商品所获得的不再是物质效用,而主要是精神效用。体验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顾客精神状态的改变程度与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明显,则顾客感知的体验价值越大。

顾客对体验付出的经济成本相对不敏感:体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顾客的个人感觉(体验的感知成本)。由于顾客消费体验产品主要表现为对个人价值的超越与精神意义的追求,他们往往愿意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因此对经济成本的感知相对不明显。在体验经济时代,一杯经过特殊体验场景包装的咖啡,其价格卖到普通咖啡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仍然会吸引大量的顾客。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及价值链生成

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分析

知识经济的推崇者在互联网热潮中过分强调了技术、信息之类客体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消费主体的价值,迷失了人类的主导性。约瑟夫・派恩认为:体验经济最终将会取代知识经济,因为体验是一种独立的经济提供物,而知识提供的只是信息,只有独立的经济提供物才能构成经济形态。将消费者的主体价值置于经济的第一位,从主体需求本身来推导供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了新经济盈利的关键,而这正是体验经济的价值基准点。

不同经济形态的价值链对比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物流等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特有的价值链,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中实现价值的组织流程具有区别(见表1)。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生成过程

体验经济的价值链是围绕顾客体验的过程而生成的,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体验前――价值设计阶段:针对顾客的个人价值与体验期望来设计体验剧本,从而形成体验活动与价值创造的主题线索。

体验中――价值生成阶段:整合企业核心资源有效地控制体验现场,创造独特而美好的顾客体验,实现具有强烈冲击的体验感知价值。

体验后――价值维持阶段:超越顾客期望,实现顾客的全面满意(态度―行为―认知三个维度),建立企业的顾客忠诚,维持企业的长期价值链。

基于体验价值创造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体验经济时代的竞争焦点就是对顾客体验感觉的争夺。区别于传统经济时代“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法则,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法则将是“美鱼吃丑鱼”、“感觉至上”。以体验价值为核心来构建企业的竞争力,将有助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设计出令顾客满意的独特体验,不断提高企业附加值,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原则

构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顾客体验为中心。体验价值的创造必须以顾客体验为参照标准,从了解顾客的体验期望出发展开思考,将企业价值生成过程与顾客体验感受的意识流过程对照起来加以管理。顾客对理想体验的心理需求与体验价值的感受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竞争力设计的重点。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框架设计

体验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与顾客交往方式(场景剧本的设计)、顾客关系维持方式,以及由此提供给顾客的整体感知价值。它包括企业在四个方面的竞争能力:

体验设计能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经济,能够针对顾客实现自我的心理期望来实施大规模定制,设计出相应的体验剧本将成为企业首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创造体验价值的起点。体验剧本设计的独创性以及具有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鲜明主题是关键。

现场控制能力。体验现场是顾客参与体验剧本、实现体验期望的舞台(场景),它可以是体验型企业自己拥有的,也可以是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结果。

现场控制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体验剧本的实施效果,影响顾客的体验感知和满意度。

客户沟通能力。企业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可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认识和感知,同时还可以引导体验过程中的顾客行为。愉悦的沟通氛围将会提升顾客对体验过程的感知价值。

关系维持能力。顾客是体验型企业的核心资源,能够有效地维持顾客关系将成为体验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体验现场经历心灵洗礼的顾客会对体验效果与体验期望作出比较,通过比较,满意的顾客会产生关系维持的倾向,忠诚的顾客则会将这种积极付诸行动。

基于体验价值链的企业竞争策略思考

定位策略

围绕体验价值链阶段分工,准确定位企业的核心能力。体验型企业是以提供体验型产品为主的企业。体验价值链将体验型企业的价值活动进行了有序分解,使企业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围绕体验价值链的阶段分工,选取相关业务领域对自身参与体验价值创造的核心竞争能力做出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长期培育本企业的体验供给能力。(见表2)

创新策略

立足体验价值的个性化,创建灵活的学习型组织。具有灵活适应能力的学习型企业会不断更新自我,从而针对顾客需要适时整合内外部资源,创造新的体验方式来满足顾客体验的个性化需求。体验经济时代将会出现大量的具有快速市场反应能力、拥有特色核心专长的虚拟型组织:它们或负责体验产品设计与开发,或负责调度体验产业资源;或负责顾客调研与关系沟通,或承担体验外包服务等等。

沟通策略

以了解和满足顾客期望为主线建立新型商业沟通。顾客体验价值的创造来自多个环节的协作,由于体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知价值,所以顾客的“期望―满意”评价将贯穿其参与体验的全过程。企业在提升自身实际的服务绩效外,应充分利用顾客沟通来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总体感知:在沟通范围上开拓泛客户,以了解顾客体验期望和创造体验价值为主线来重新审视客户关系,将有可能把上下游企业或业务也纳入到企业客户的范畴之中。在沟通特征上体现人性化,企业在对客服务过程的各环节中,充分体现“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的理念,沟通方式更为细致化和个性化,沟通效果更注重顾客的愉悦的心理感受。在沟通方式上呈现多样化,最大程度地体现顾客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实施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效地引导顾客的体验价值感知过程。

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精力将投入顾客沟通,企业惟有以了解和满足顾客体验期望为主线来建立新型商业沟通,才有可能确立起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成本策略

增加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体验成分,发掘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当咖啡厅因为增加了令顾客倍感温馨的体验氛围而将一杯普通的咖啡买到成本价的几十倍时,服务型企业的成本―利润结构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盈利模式也出现了新的飞跃。体验经济内生于服务经济,当服务型企业为增加的体验成分而收取额外费用时,体验的边际价值由此实现了最大化。

伴随顾客需求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不断飞跃,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演进。体验经济是一种人性化的经济,以顾客为主体来审视体验价值链将有利于企业从价值创造角度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在企业经营的各环节不断发掘出产品与服务的独特体验成分,可以强化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当我们不断从传统经济的企业经营哲学向体验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美学演进之时,我们将会惊喜地看到:企业的魅力与日俱增,企业新的利润中心会象源泉一样不断涌现!

参考资料:

篇9

    在全球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尤其是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GDP的能耗、水耗等又远高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差距就更大。因此,对我国来说推行循环经济显得更为迫切和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利用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较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也是摆在统计工作者、学者及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理论和实践现状分析着手,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建立一套重在可运用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并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市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许多国家通过制定相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和法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引入我国,当时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粗放生产、快速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对于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国而言,是不得不放弃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成为我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循环经济思想引入我国不久,一些统计工作者、学者、相关机构,就对循环经济指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田金方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上探讨;北京大学王奇等以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为基础,构建了评价循环经济的指标:循环指数;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安乐针对辽宁省的实际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结合辽宁的实际进行评价和试测。国家行政机关牵头,相继组织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制定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些地方也针对区域实际制定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如厦门、山东等。有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制定了与循环经济建设相关的指标体系,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等。

    综合学者、统计工作者和国家机关出台的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讨论。

    有的文献认为循环经济指标体

    系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等各方面指标,体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但这样的指标体系可能使我们在减量化、再利用和再资源化方面的努力被诸如金融危机等一些非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所掩盖。如果只关注资源利用、减量排放等代表性指标而不涉及社会发展等指标,又会被认为缺乏完整性。

    现在讨论循环经济指

    标体系问题的文献作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环境管理与研究的学者,一类是从事统计研究的学者。前者往往对循环经济中的“循环”的特征把握较好,而后者则对“经济”的特征把握较好。但循环经济整体的内涵特征的把握,仍值得探讨。

    从现有文献看,指标的选取、权重的估算等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而使最后测算的各省市循环经济指数存在较大偏差,可比性、可靠性不高。但理想化的指标体系又存在数据获取困难、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贺卫方:《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现有统计指标体系来构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其优点是可以很快核算出全国或区域的循环经济指数,并可以进行历史比较。但现有的统计指标能否充分反映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仍是值得怀疑的。从长远看,重起炉灶建立一套全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制度,方为彻底解决之道。为了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研究和确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设定具体评价指标时,我们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具体指标的选取应建

    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应能全面涵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有科学依据,并充分体现3R原则,指标应目的明确、定义准确,所用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必须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考虑其科学性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指标采集的可操作性。数据来源主要是政府历年的统计数据,选取的指标数值最好是能够直接获得或者通过计算、修正后可以获得的。

    循环经济涉及自然资

    源、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全面地反映循环经济的各个方面,既要反映资源减量投入、废弃物减量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

    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指标体系应反映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同时,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该尽可能简单明了。应选择能反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特征的主要指标形成体系,摒弃一些从属指标,避免发生指标与指标的重叠,强调代表性、典型性,使指标体系简洁易用。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

    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功能。动态可比是指一个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比较;横向可比是指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上对综合评价指标数值的排列比较,说明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可比性原则要求下,统计指标的选择应涵义明确、口径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内现行统计制度的要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依据循环经济的涵义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框架应在分层基础上确立具体指标。因此,笔者认为,从全面评价循环经济水平出发,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资源减量投入;三是废弃物减量排放;四是资源循环利用。

    按目标的大小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分别为目标层-控制层-指标层,组织成树型结构的指标体系。目标层是最高层,即规划实施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控制层,包括四类: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资源减量投入;三是废弃物减量排放;四是资源循环利用。指标层是根据不同的目标所设立的终极指标。

    在控制层指标的设置方面,又可分为两类指标:主体指标和扩展指标,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主体指标是指与循环经济3R原则直接相关的评价系统,即资源减量投入、废弃物减量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它们直接有效地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扩展指标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扩展指标不仅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全面的描述,而且是与主体指标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指标,是主体指标的完善和必要补充。

    考虑循环经济涉及范围广、行业跨度大、数据搜集较困难的现实状况,在尊重科学性的前提下,选取一定的代表性强、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或现有资料加工而成的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否则虽有理论上完善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但资料无从搜集,更谈不上指标数值的科学性,终级的指标也谈不上可信度。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少而精开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依据上述的思路选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为此,我们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中,选取目前易于取得数据的指标,构建循环经济指数,并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标准是判断

    循环经济实现程度的依据。确定标准值的主要依据是:(1)根据党的十七大确定实现全面建设奋斗目标新要求,确定相关指标的标准值;(2)对于一些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发展指标,应尽量参照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确定标准值;(3)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标准值;(4)国家管理机关制定与循环经济相关指标标准,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及《“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建设部《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5)参考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影响较大的循环经济评价标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确定标准值,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见表1。

    五、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3.指标权数的确定。

    往往存在不可公度性,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就可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采用指数法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指数法是将指标的实际观测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来求得各项指标的评价值(个体指数),即:正指标:评价值=(指标观测值÷指标标准值)×100逆指标:评价值=(指标标准值÷指标观测值)×100当某项指标经过指数法处理后的指数值大于100时,只取100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使个别指标的超常发展掩盖其他指标发展的不足。经过指数法处理的指标都化成了类型和数量级相同的指数,既满足了指标的公度性,同时还可使不同时期的评价结果具备可比性。

篇10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Key Words: Virtual economy Entity economy

作者简介:赵朋(1986―),男,山东济南,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经济关系。

2008年爆发于美国进而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这场被称作“金融海啸”的危机由美国华尔街市场上爆发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渐转变为金融危机最后演化成经济危机。从空间跨度上看,危机从美国输向全球;从经济层面跨度上看,危机从虚拟经济输向实体经济。按照《资本论》中的观点,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局部的、短暂的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从虚拟经济的层面蔓延到实体经济的层面,虚拟经济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阻碍了虚拟经济自身的发展。

《资本论》中对虚拟经济有过论述。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划分是相对于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而言,他认为,在实体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必须通过与实物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才能产生利润;而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可以不经过生产―流通―交换―再生产这样的循环就产生增殖。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值是由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类似银行汇票等证券类的资本因为没有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因而本身并没有价值,但最终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而被称为“虚拟的”。

现在虚拟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虚拟资本的种类也从当年的汇票、股票等简单形式发展到RMBS、CDO等复杂形式。尤其在美国,虚拟资本种类不断翻新。美国通过证券化创造金融衍生品,把流动性差的某个或某一组其他形式的资产转化为证券。例如某银行发行了许多住房抵押贷款,该银行把这些住房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住房抵押贷款池,以此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RMBS)。一只债券就被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来。在RMBS的基础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证券化,发行以RMBS为基础的债券担保债权权证(CDO)……在理论上债券化的过程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但是这些金融衍生品是否真正存在价值呢?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归属于虚拟资本的范畴,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因此不存在任何价值。但西方经济学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只要商品对人有效用就有价值。既然虚拟化的股票和债券可以给人带来收益,那么这些虚拟商品本身也是具有价值的,而它们的价格则是由市场交易中的交换价格来决定。而价格的规定在理论上主要依据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提出的预期资本收入化理论。所谓预期资本收入化,是用来表示经济流量和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观点,简单说,就是资本存量的价格等于预期收入除以利息率。由资本价格公式可见,资本的价格是由预期收入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资本价格的高低与预期收入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变化。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为美国吸引外国资本流入创造庞大的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可以通过利率杠杆将其所得收入进行资本化,而资本化后形成的资产价值将是原预期收入的数倍。美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创造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打包处理后卖给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将全世界的资金流都吸收到自己国内,从而通过预期收入资本化在自己微小的实体经济旁边形成一个庞大无比的虚拟经济。美国这种策略的实现依靠的是美元在世界经济殊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通过牙买加协议逐步确立了美元充当世界货币的角色,虽然美国的GDP只占全球份额不到25%,但美元却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印纸币的方式来偿还自己欠下的巨大国际债务,从而将自己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世界。

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规模比例协调时,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贪婪是资本家的本性。马克思就曾在《资本论》中对资本家对于增殖的贪婪追求做出过精辟的描述:“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具有自行放大的特性,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经济的虚拟化。当经济虚拟化程度过高,就会脱离实体经济的控制,迅速膨胀化泡沫化。而原先作为资本存量增殖根源的预期收入本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来自未来的收入,一旦经济形式发生了波动,人们对于未来前景的信心有所动摇,必然会导致预期收入的减少,从而使虚拟经济产品价格急速下降,而虚拟产品价格的下降又会使人们的信心更加萎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之前依靠金融衍生产品和预期收入资本化公式吹涨起来的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其价值大幅缩水,从而引发危机。

虚拟资本的特征、运行机制以及价格形成的方式决定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真正的价值只能通过实体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出来。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让我们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资本论》蓬勃的生命力。

篇11

一、引言

但凡涉及到管理人员判断和评估机构估计的会计项目就容易纵,比如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减值。由于主观判断和估值技术的引入,使得操纵的空间变大,因此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关注,显示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棘手与复杂。据2011年12月2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SEC 2010年对802家公司共发出874封信函,批评有关资产公允价值评价、估计及所使用的方法问题。2010年,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四大”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审计缺陷的比例是2009年的两倍。其中,由公允价值会计和减值所引起的审计缺陷的比例(53%)较2009年提高了两倍。公允价值已经成为监管机构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谨慎和职业判断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5月,IASB了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IFRS 13,在丰富了公允价值计量指南的同时,也给当前特殊经济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没有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供参考时,公司如何评价资产、如何衡量公允价值、如何审计公允价值等问题非常棘手,因此,非常必要探讨一下现时经济环境下基于风险理念的公允价值审计。

二、现时经济环境下存在的公允价值审计缺陷

(一)审计缺陷的定义

根据PCAOB颁布的《审计准则第7号――业务质量符合准则》,审计缺陷是指当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1)注册会计师审计时没有取得相关准则法规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2)注册会计师对业务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结论;(3)审计报告在特定环境下不适合;(4)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保持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独立性。

(二)存在的公允价值审计缺陷

根据PCAOB对“四大”2008-2010年的年度调查总结得到,在现时经济环境下存在的公允价值审计缺陷如下:

1.关于公允价值估值的审计缺陷。不能理解估价机构和评估专家所使用的估价模型中的方法、模型和假设;用被审计单位所请用的同家评估机构去证实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导致无法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报风险;没有调查不同来源所导致的价格上的重大差异,没有调查内部审计是否影响到了估价的差异,没有调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有可能对评估机构所估计的价值进行了调整,而缺少这些调查增加了价值评估结果的不合理的错报风险;在没有评价两个资产组是否类似的情况下,用一个资产组的收益或者折现率来评估另一个资产组的价值,使得结果不公允。

2.检测方面的审计缺陷。仅依赖临时的检测,并没有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测试,使得无法证实资产价值是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对已识别的重大风险作进一步充分的实质性程序;过度依赖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而未进行实质性测试;未能有效评估企业合并中是否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已进行了识别和记录;未能有效测试由外部评估专家所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3.披露。未能识别和控制被审计单位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层级披露的相关控制;未能有效验证所披露的公允价值计量二、三层级分类的合理性以及未能判断计量的输入值是否可观测。

4.风险评估。无法对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进行有效的控制测试;制定过高的风险可接受水平而使得无法发现一些重大错报;没有调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制定了应对估价差异相关的控制。

5.预期的金融信息假设。未能有效评价关于销售增长率、资本成本、永久增长率和折现率假设以及利润增长的合理性;没有考虑行业增长率;错误地使用未经修正的预期金融信息;未能评估风险溢价发行方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未能评估资产组合中单个资产价值权重的变化。

三、现时经济环境下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的挑战

PCAOB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公允价值审计所引起的审计缺陷愈演愈烈。当前,随着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IFRS 13的出台,基于风险概念的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复杂、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增加了审计风险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近几年全球经济恢复缓慢,世界经济形势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危机之前的经济情况相比波动明显。2011年9月,国际货币组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由6月的4.5%改到了9月份的4%。艰难的经济形势会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财务报告,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审计风险中的固有风险和检查风险。

一方面,复杂、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使得管理层财务报告的列报和披露可能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或者披露不够充分,使得财务报告本身的风险增加,增加了财务报告审计的难度。

另一方面,审计计划是个连续、重复的过程,审计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会根据审计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再评估审计计划、重要性水平、风险评估(包括已识别的舞弊风险和其他重要性风险)以及计划的审计应对是否适当。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时较早地制定审计计划及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那么这种再评估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种不间断的工作加大了公允价值审计的后续成本,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迫于外界的压力和审计费用的限制而审计不足的检查风险。

(二)复杂的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职业判断的难度

IFRS 13统一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级别。第一级别,判断是否存在同类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第一级输入数据),如果存在,则使用第一级输入数据,作为第一级公允价值计量;如果不存在第一级输入数据,那么则考虑第二、第三级别;第二级别考虑是否存在除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报价之外的可观测输入数据,如果市场上不存在可观测的输入数据,那么则考虑第三级别,采用模型等估值方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方法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除了第一级别规定用市场法外,其他级别估值方法不受限。IFRS 13虽然统一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但其复杂和实施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

1.对三个级别分类的判断。第一级和第二级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级输入数据只是同类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报价,而活跃市场上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只能属于第二级公允价值计量。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市场上存在的究竟是该资产的“同类”还是“类似”。此外,第二级输入数据还包括收益曲线的利率、信用风险、以及市场佐证输入数据(通过对可观测市场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或其他方法得到的输入数据)等。而第三级的不可观测输入数据与第二级的市场佐证输入数据有时具有模糊、难以界定的情况,注册会计师要关注市场数据是否可观测,而数据的可观测性又依赖市场的性质。

2.对数据是否可观测的判断。数据是否可观测尤为重要,管理者因自我偏见或自身利益,可能有意无意地忽视可观察的市场假设和数据,而使用内部建立的评估模型,使评估得到的结果更为“满意”。数据的可观测性依赖于市场的性质。首先,IFRS 13要求市场的选择是该项资产或负债的最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因此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搜集审计证据以证实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选择符合准则要求,当然,注册会计师不必验证每个市场的信息,但是,应考虑所有可获取的市场信息并考虑地理位置因素,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其次,市场情绪影响到可观测数据的提供。比如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活动明显减少,市场变得不活跃,这会引起可观测数据的减少。对被审计单位来说,当可观测数据不可得到时,就会用不可观测的数据作为第三级别的输入值,进行价值估计,又或者对估值技术的应用从一个估值模型转到另一个估值模型,这些结果都使得价值更容易受管理机构和评估者的主观判断影响,增加了错报的可能;对注册会计师来说,难度在于需要判断是否存在不活跃的市场使得相关数据变得不可观测,而且市场由活跃到不活跃的状态变化的临界点是不明显的,所以,评价一个市场是否活跃要求职业判断。

3.对估值模型的判断。一个完善的估值模型的建立和维护要求极高,给企业和各评估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金融工具的估价模型,很多都采用净现金流量现值估价模型。模型包括理论、假设和数据三个部分,理论部分描述了计量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使得模型中不确定变量的计量成为可能,数据可能是与金融工具有关的假设或实际的信息,又或者是评估金融工具价值的输入值。三个部分是组成模型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在对此进行审计时要对这方面的合理性寻找证据并做出判断,但是这些审计证据可能很难取得。

(三)资产负债本身的性质难以理解

资产或负债本身可能隐含着风险。比如在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不理解被审计单位金融工具的性质和持有目的,就不能很好地识别以下情况:(1)一项交易的重要方面是缺失还是未被准确记录;(2)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合理;(3)资产或负债的内在风险是否很好地被管理层理解和控制;(4)金融工具是否被合理分类。为了完全理解被审计单位持有的金融工具,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理解其性质和持有目的,而且要了解金融工具涉及的交易中的各项条款以及这些交易的影响,另外,还要了解这些金融工具如何融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策略。这些都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建议与小结

长久以来,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部分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公允价值审计一直是审计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日趋上升的公允价值审计缺陷,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12年年12月6日专门《审计警示第9号――现时经济环境下风险的估计与报告》(Staff Audit Practice Alert 9),帮助注册会计师辨识当前经济环境下可能影响财务报告重大错报的项目,包括公允价值衡量与估计。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也于2012年年12月《审计警示第1 000号――金融工具审计中的特殊考虑》(International Audit Practice Note 1 000),对注册会计师审核财务报告内部评价及其他问题提供实务指导,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金融工具的风险以及不同的评价技术与相关控制。

可见,在现时经济背景下,国际各方正在努力完善公允价值审计。而对于引入我国较晚、发展较慢的公允价值审计,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问题,积极普及估值理论、估值模型、估值方法、预测技术等知识,为公允价值计量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比较成熟,应当允许它们完全采纳IFRS的相关规定,鼓励它们在公允价值计量上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在先发展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再来带动公允价值审计的发展。同时,我国要时刻关注国际公允价值审计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学习和借鉴。

篇12

集体备课是教师以一定的教研组为单位,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学生等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教法、确定学法、安排教学流程的一种教学研讨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体备课的封闭环境,有利于教师在一个更开放、活跃的平台上共享教育资源,共生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一、集体备课的价值定位

1.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在信息爆炸、观念日新的教育背景下,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克服一劳永逸的学习惰性,从而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中收集信息、取长补短、调适方向。比如集体备课时可以定期交流学习动态:最近在读什么期刊、书籍,最近关注了哪些学科热点,最近在思考、研究什么教学难点。这样的信息交换,是挑战也是促动,能有效利用集体的学术合力,防止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与学科前沿日益疏远,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持续开展。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预见了未来教师将由“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转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包含三个要素:相互倾听、有挑战性、符合学科本质。集体备课几乎非常适切地包含了这三个要素,堪称学习交流的极好平台。

2.实践性智慧提高的园地。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渊博,可讲起课来却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这正是实践性智慧不高的缘故。实践性智慧哪里来?当然从实践中来。然而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毕竟有限,集体备课恰好可以补此不足――集体备课时,同事之间要说,要议,要总结既往,想象教学情境;要争,要辩,要探寻教学设计原理,改善教学实施策略。在此过程中,教研组内教师丰富的实践经历能彼此参照,从而有利于教师个体实践性智慧的丰富与提升。

3.上岗培训的有力踏板。集体备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业务培训,具有三个重要特点:(1)个性化。它的培训内容与组织形态带有备课组鲜明的个性特点,应时而生,灵活自便。(2)有内源性动力。它是教师走进课堂的必然准备,与其他培训比起来,教师们会表现出非外力驱使的自觉自愿。(3)贴近操作实际。比起大面积、理论型的会堂培训,学科组内的集体备课往往更接地气,更受欢迎。

集体备课对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踏板”作用非常明显。因为集体备课主要指向于课堂教学,而新教师最关注的自然也是课堂教学。因此,新教师更容易自觉参与到这个贴近操作实际、符合教学需求也最具“私人定制”色彩的教学培训中来;大而无当、凌空蹈虚的浪漫理论培训,往往让他们难有共鸣。

4.研究内力的释放通道。有时,教师的某些教科研成果(比如对教材的背景研究、文本的多义研究、命题的动机研究等),无法或不宜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也不能在正式媒体上公开发表,于是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就得不到充分释放,长此以往必然大大消减其教育科研的热情。

而如果有了集体备课的平台,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事分享,即使讨论的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教学,但该教师的研究内力得以在一个非正式但亲民化的民间渠道中释放并受到尊重,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对于他今后的持续研究,以及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研究都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集体备课宽松、民主、开放的研讨氛围,有利于激活教师的研究欲望,许多学术的火种在这里被悄悄点燃。

二、集体备课的现实困境

集体备课这种扎根民间的教研方式,若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极有可能陷入如下困境。

1.重形而轻质。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校本教研方式,一直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崇。于是,关于集体备课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双基训练、学进度)之类的检查、考核、评比规章一一出台,试图从宏观上来约定集体备课的基本范式。然而,这种对集体备课形式整齐划一的刻意追求,反而使集体备课陷入了重形式而轻本质的尴尬境地。

在许多学校,集体备课被异化为“人员集中备课”或“个体教案总和”。要么大家定期坐在一起,随机、孤立地找点课题或话题闲聊闲聊;要么教研组长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人,到期再合成一本所谓的“集体备课集”,以让领导欣然一阅。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要形式有形式――集体备课的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要成果有成果――集体备课的材料做了一本又一本;然而,私下里依然是各自为政,有名无实。究其原因:管理者与实施者重形式而轻内涵,未能有效把握集体备课的真正内核,终把集体备课沦为一场自欺欺人的教育作秀。

2.重同而轻异。

集体备课本应是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协同备课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与智慧融合,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风格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1]。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所谓教学成果的最大化,竟把集体备课异化为精英备课下的“大一统”――目标统一、方法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典型做法是让几个教学成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权威教师确定一套供大家共同施教的方案,所有教师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标新立异。

真不知此举的学理依据到底何在?就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对统一,教师的专业素养、讲授风格也不一样,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工厂加工标准件的制模、铸造之法来指导教学,罪莫大焉。如此的“名师拍板,集体执行”的“大一统”教学,歪曲了集体备课的“思维碰撞思维”“智慧点燃智慧”的良善初衷,扼杀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个性,一副“不统死,不罢休”的颟顸模样。

3.重教而轻学。

“教研”的本质是“学研”。所有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应指向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因此,集体备课的实施着力点,也应该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指引并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开发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关注更多的似乎永远是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这类学生个体并不太关心的考评指标。可见,集体备课这种所谓的教学研讨,有时只是“教”的研讨,而不是“学”的研讨;只是“分”的研讨,而不是“人”的研讨。“教”出怎样的“分”,比“学”出怎样的“人”,更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种急于事功而缺乏远瞻的集体备课,必然使我们备教材多而备学生少,备教法多而备学法少,于是只能不约而同地被急功近利的集体大环境所裹挟。

4.重行而轻思。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基层教研活动,“教”和“研”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研应为教服务,教应以研升华。然而,紧张、功利的教育环境,常把教师淹没在繁杂的教学事务中,使其难有心情与精力进行深刻的教学思考。于是,集体备课多行动预设而少行动反思,多感流而少理性碰撞,很难进入到学理层面的研究阶段。重感性实践、轻理性提升,已成为目前集体备课的一大病征,它对于集体备课的科学化进程构成严重阻碍,对提升、推广集体的实践智慧亦大为不利。

减负与增效,是当下教育的一对突出矛盾;解放和提高教育“生产力”,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而化解矛盾、达成心愿的关键,就是科研兴教。不可否认,传统的拼人力、耗时间的粗放式教育方式,依然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大有“不取天下誓不罢休”的霸王之势。然而,这不过是教育的假相繁荣――只要看看如今学生高中毕业之后对待学习的态度,走上岗位后自主创新的能力,就知道今天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某些集体备课的所谓成功实践,因匮乏理性而显得多么荒唐。

三、集体备课的突围之策

1.强化过程,力求实效。

集体备课最常见的操作过程是: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独立施教教后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集体备课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它的两个起始环节的落实情况。因此,无论是市县教研部门,还是基层集体备课组,都要首先加强以这两个环节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合理把握好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不禁要追问:个体备课和集体备课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逻辑关系?首先,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前,都要先做好充分准备: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记录疑点难点,做好发言准备等。先有了高质量的个体备课,集体备课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同时,集体备课又是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优质高效的集体备课,有助于克服教师个体备课的片面性、随意性,也有助于教师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教育智慧,从而不断增强教师个人教学的魅力。总之,只有充分坚持“个体优先,集体升华”的备课原则,确保个体初备、二备与集体研讨环节的质量,才能让集体备课的整个过程管理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2.和而不同,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坚决反对话语霸权,积极倡导教研民主,让每一个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不是总跟在权威教师后面邯郸学步,以致自己的思想被集体俘虏。我们应积极借助“同课异构”“课堂诊断”这类教研方式,共同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良好学术氛围,让每节课堂都个性飞扬,让每位教师都满怀自信。这种“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集体备课,有利于形成“问题共商、思维共振、资源共创、信息共享、智慧共增、能力共进”[2]的集合效应。

我市通州区某初中语文组,在集体备课中就作文教学方式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不少资深教师主张平时及早地按照中考要求加强学生课内、限时写作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命题写作的应考技能;而部分年轻教师则主张让学生尽量在兴趣的引领下,于课外自主实践中实现写作技能的自我生长。敢于亮剑、和而不同的集体备课氛围,让大家的教学方略折中包容,该校的作文教学改革取得突破:中考作文成绩提升,课外写作成果斐然。

3.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所谓教学,不是“我教,你学”(即教授学业),而是“我,教你学”(即教会学习);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故而,衡量教学过程是否优质的最终判断,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了全部的教学任务,而是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的最终获得。可见,让学生获得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比单纯地让学生掌握考点知识与考试技能,更受莘莘学子的热烈欢迎,也更应成为集体备课的研讨焦点。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而不是打着“以生为本”的幌子,干着追名逐利的勾当。

所以,教学研讨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备课的过程要时时追问――我们这样做,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吗?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吗?有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科学依据吗?……我们应当借助集体备课的广阔平台,加大“备学生”的力度,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研究教与学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最终通过这些研究,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4.且行且思,教而不惑。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方式,研究性是它的一条固有属性,也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只注重教学细节的微观打磨而漠视学科理论的宏观建构,只注重形而下的技能操练而缺乏形而上的学理探析,势必造成许多鲜活的实践经验无法及时上升为教育理论被共享,于是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便随着时间而悄然流失,这样的教育生态实在让人叹惋。因此,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自始至终以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其中。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因为,所谓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是无处不在的,因此研究也无处不在。

作为教师,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集体智慧的贡献者。一个善于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建议各学校的集体备课组,要充分运用教材探究、课堂诊断、教后反思等简易可行的研究路径,引导组内教师在“研”中释疑解惑,分享智慧,获得灵感。

对于集体备课,我们既不要忽而捧之,也不要忽而棒杀。科学的态度是,辩证地看到其价值所在与现实问题,得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充分发挥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效。

【参考文献】

篇13

一、区域环境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进行评价、判断被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很多指标的任意堆积或者简单叠加,而是从“体系”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绩效审计评价这一主题或核心,把描述或者评价环境绩效的可能度量参数集合在一起。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是链接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纽带。根据此审计目标,在环境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和构建上应该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系统性原则;2.简明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地域性原则;5.适用性原则。

二、PSR概念框架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的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考虑使用PSR,即“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指标体系,并结合绿色GDP指标。

以下的图示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图。

在前述的PSR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出如下的指标体系:A准则层:是指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应,本研究以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作为准则层,即压力层。B要素层:也可以称之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状态、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单一情况,而把与环境绩效相关的其他方面忽略掉。

三、区域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除运用上述的PSR概念框架和绿色GDP的理念以外,我们在构建指标时必须要考虑到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的效率性、经济性以及区域环境的特殊性,来设置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是核心指标,因为它与效益审计的总目标直接相关。因此,我们将这部分的指标设为重中之重,在其他指标当中占有较多分量。

1.环境绩效技术指标。环境绩效技术指标侧重于环境质量评价和对污染的控制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又包含5个具体的指标,因为兰州市在上述分析中已经暴露出在水资源、空气质量两方面的重大问题,所以将其分为这几部分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依据了区域特殊性。

2.环境绩效经济指标。在环境审计指标体系中,环境绩效经济指标主要是考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管理和循环经济利用率三个方面。包括的内容有年度各项指标投入与产出比以及与上年的比较。

3.生态环境状况指标。该指标是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中的指标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以此来确定从优到差五个不同级别的生态环境状况。

4.定性指标评价。前述的各项指标都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的,定性指标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有国家性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审计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环境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而目前全国环境审计队伍都面临知识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可以通过聘请环境专家和法律专家参与环境审计;二是对现有的审计人员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同时选派审计人员到环境管理部门锻炼交流来掌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审计人员参与审计署或特派办环境绩效审计项目等;三是从人员机制上创新,重新吸纳资源环境人才。

(二)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从审计方式来看,环境审计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强调协调组织同同级审计机关对跨区(跨流域)同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开展合作审计。从审计技术方法上看,灵活运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以便更好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三)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

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因此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也难以统一。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绩效评价的特殊性,遵循系统评价全面考虑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注重效果原则,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四)国家审计与环保部门协同作战。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撑,因此环境绩效审计必须得到环保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两者的通力协作,是做好这一重要工作的前提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