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2 17:12: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令人叹为观止,值得系统研究,深入体会,并使其服务于当下教育。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内涵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曾为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私学,由于他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地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特别是他对教学或学习过程的各个因素,如,“学”、“思”、“行”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也不乏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的理念

素质教育,主要指后天素质的培养,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出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不能仅依赖学校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孔子不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毕竟这是新时代的产物,但孔子的教育模式渗透很多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素质”的教育。当然古今的素养标准不同,培养方向、教育的内容自然不同。

总之,孔子的“六艺”与“六书”教育,是从发展和完善个人的出发与社会发展的考虑的,这些教育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更注重礼乐教育;既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社会科学知识。这说明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已认识到了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孔子是当之无愧的素质教育的先驱。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这一教学要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已有体验。在孔子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别强调“多闻”、“多见”,“多闻”是指间接从别人或前人得来的经验;“多见”是指自己直接从事物中得来的经验,孔子重视“多闻”、“多见”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求得知识的源泉和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

(2)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孔子关于“学”、“思”、“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在处理教学或学习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学与思、知与行、教与学的关系,孔子就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认为学习和思考二者不能偏废,应该很好地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在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是更多地强调“学”是比较根本的,“思”必须以“博学”为基础。他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的关系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构建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而且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1、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说明他以实际行为表现作为衡量学生的一把尺子。在“言”与“行”二者的关系上,孔子把“行”看得比“言”更为重要,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要求言与行的结合一致构成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教学经验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另一个特点,这一特点与素质教育中提倡的言行一致的育人要求是完全吻合的。

2、在教学的关系上,孔子提出了极为深刻的见解,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应该是“学而不厌”,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诲人不倦”。孔子认识到作为老师只有孜孜不卷的刻苦学习,使自己有更深厚的学问修养,才能教好学生,同时,在教育方面,老师也必须持有认真的态度,不辞劳苦地做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可见“学不厌”与“诲不倦”是密切联系着的。孔子就是本着这种精神,“以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态度来从事教与学的。他的这一敬业精神及态度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与发展,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这种精神将得到尽一步的弘扬。

综上所述,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成果,这些成果正是其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欣.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6,(8).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篇2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38-01

在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2、启发式诱导、循序渐进

“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丰富、极为深刻。

下面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

施行因材施教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1、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重要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疑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的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de 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3、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篇3

引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对教育的重要贡献不言而喻,直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的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集中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而成的《论语》一书之中,通过对《论语》的品读,可以感悟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及高明,更能够发现其中所体现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这种跨越千年的“合”“同”对我们更好理解素质教育思想并有效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品德教育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品德教育一直都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论中“仁”便可以被看作是对人品德教育的目的的高度概括。孔子在他日常对弟子的教学中就会讲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在当下素质教育方面关于品德的要求。孔子告诉学生,你们见到了品德高尚的贤人,要努力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争取到达一样的境界;当你们看到道德低下的人,就要去反省自己,检验一下自己是否有和这类人一样的过错。儒家对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孔子对弟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就是说,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背地里做什么违反道德的事情,而小人的做法却是令人厌恶的。他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做君子一样的人,可以说,孔子对人才的培养中,也最重视道德修养。具有完善的道德,是孔子认为成为“人才”的先决条件。孔子也对于“知”与“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见解:“未知,焉得仁?”这就解释了“知”是实现“仁”的首决条件,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道德,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只有做到“知者不惑”,才能真正使“仁者不忧”。

孔子还从“学”与“思”的角度阐释了品德教育的理念。“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里的学,所指便是对品德的学习,学习的目的也是“守死善道”。这里的道,所指便是品德。然而不单要好“学”,孔子还倡导人须善“思”,也就是说在语言和行动中都要时刻考虑到品德,考虑到德行的重要,这些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中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守信方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他教导学生要具有诚信的品格,如若不然,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成功的。

《论语》中不但从“知、学、思”的关系上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还从人们对于仁德的好恶方面阐释并强调了仁德本身的重要。儒家之“仁学”的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和“克己”。在《论语》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思想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最早体现。孔子说,“爱人”需要人具有极强的同情心,而同情心本身便是一种“仁”,所以,爱人者必能好仁。另一方面,“克己”,需要人去克服自己身上不良的情感,而这不良情感本身就是“不仁”,于是克己者必得恶不仁。这样一来,便能做到“仁者不忧”;“不忧”之人便能在心理上克服私心欲望,从情感上爱好仁德而成为“志士仁人”。故此,《论语》别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除此以外,孔子还从意志与道德的关系角度,提倡培养坚定的意志,用来使道德能够持之以恒,长久地存在下去。如前文所述,正当的情感欲望想要得到确立,同时,不正当的情感欲望也必须得到克服,能够使这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坚强的意志。因此,孔子也着重将意志的锻炼提升为理想人格形成的必要因素和环节,正如孔子把“志于道”放在了“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前,这样的句子都证明《论语》中对于人的品德及志向的认可,是非常高的。

二、能力培养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的教育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体现出素质教育特性。“培养德才兼备、表里如一的君子”是孔子明确的教育目标,因此孔子的教育中以德为先,辅以智体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君子怀德”而又知“里仁为美”,还要在与人交往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智育方面,他也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多么重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如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学生要多思考,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有很多迷惑和困扰,而只是空想,不把学习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就获得不到真正的知识,他还告诫学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甚至闻一知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孔子这样说道:“不学诗,无以言。”他还注重学生联想能力的养成:“诗可以兴”,还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观”,与人相处的能力“可以群”等。孔子还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他要求学生要做到“文质彬彬”,成为内外兼修的君子。在《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就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只有做到拥有知识和具有高贵的品格才能称为是君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但创造了他的素质教育思想体系,更培养出了高素质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从理论到实践都给后人留下了最辉煌的成果。

三、个性发展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发展学生良好的先天禀赋,使之成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一直是孔子教育理念中的重要部分,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从这点来说,孔子确实看到并且注意了学生的先天个性。对学生天赋与个性的了解和开发,无疑是孔子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大教育家的重要原因。

首先,孔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特长。他非常了解自己学生的秉性:“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他了解颜渊谦恭好学,知道司马牛多言而躁。不单是性格,连学生的特长,孔子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这些透彻的了解为孔子能够按照学生不同的个性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出《论语》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其次,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天赋秉性,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引导,使那些天赋逐渐演化为学生身体中的美好品行。孔子对能言善辩子贡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使子贡更加加强自己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最终能够“使令于君前”,在外交方面显示了他的卓越才能。而对于有“勇”之天赋的子路,孔子在赞美的同时不免有所担忧,而他也没有采取师生之间命令的形式,而是用疏导的方法告诫子路:“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使子路既保持了勇武的天赋,又能够合理的控制,不至于作出小人之行,最终成为了拥有美好品行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论语》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儒家的教学理念,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或者也能说成《论语》的思想为当前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诚然,本文所述只是《论语》中诸多思想精粹之一二,还有很多语句与内容也都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不断研究与发现,使传统的经典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推波助澜。 语

参考文献

[1]张建康.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J].重庆广播大学学报,2003(02).

篇4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特别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学生能从更多的渠道接收语文信息,多媒体教学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平台,与此同时,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如果语文课程的教学仍然局限在角落里,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压减教材内容,突出经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既简化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又可以挤出时间拓展内容,使教学艺术具有时代气息。如在古典文学名篇的学习中,可采用比较学习法,把原著和近年的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相比较,寻求异同和联系,分析作者原意与导演的编导意图,评价课文人物描写与演员塑造形象的差异等。

二、引导学生横向思维,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应该明确,现代社会的发展,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增长因素外,还有一个我们息息相关的文化发展因素。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思想精华大量表现在语文教材里,不少优秀作品本身就是生动的思想教育教材,所以在语文课上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提取作品内容的文化精华、思想精华,联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横向思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例如学习孔子的文章,我们可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办学思想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还可就孔子的一些论数据展开课堂讨论,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患人之不知已知,意不知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激发学生横向思维,探讨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经过课堂讨论,同学们会深受启发,既了解了孔子在文化、思想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还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净化了大家的心灵。在学知识的同时也为祖国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信心。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证明,人们从听觉上获取的信息保持在60%左右。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用图像、声色、色彩等综合方式刺激感官,激发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作文课,教学结合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成功的范文,有利于同学相互学习。

篇5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篇6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孔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孔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孔子的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意、很了解。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就该立刻做吗?孔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做。子路问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做呢?有父兄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以弥补学生的不足而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也应积累这些方面的经验。

二、德才并重,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遵循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孔子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仁爱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孔子说要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抱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述说对老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总之,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基础教育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

[3]吴耕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J].考试周刊,2007.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2008.

篇7

一、《论语》对大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

首先,将学习的过程视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一方面,要提高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则应通过学习提高道德修养,从两方面进行全面进修。所以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二者不能偏废,若缺其一则无法实现一种完整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将无法达成,也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其次,在《论语》中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述而》)在学习上做到“不厌”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将学习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要充满热情,不将学习看作负担,即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对待学习上不仅要富有热情,而且要注重实际的学,不要把学习目标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避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阳货》)的现象,目标在远大也应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不懂的问题“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泰伯》)通过多问,可以解决不了解问题,巩固知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敢于积极发问,孔子称赞这同行为是“善哉问”。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大学中的教学资源,并结合网络信息等方面的手段,实现“问”的有效化和可靠化。最后,学习中应讲求一定的学习方法,《论语》在这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一,学习时应报以一种老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只有这样才能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至于高看自己,也有利于更好地潜心学习。第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对学习成果的及时复习,他认为通过及时的复习使自己对所学知识实现升华,使认识加深,达到“闻一以知二”的效果。第三,对待学习应该勤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而。”(《述而》)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安排各项事情,努力学习。而且不仅在学校,即使将来踏入社会都要将学习作为一种终身的行为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二、《论语》对大学生生活行为的指导意义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方式,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的成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不断带来影响,某些大学生在行为上出现了或多或少诸如:诚信的缺失、交友失当、攀比和追求高消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论语》中的宝贵财富,为问题的解决寻求答案。

首先,孔子在《论语》中提倡要做到应该尽量理解他人,体会别人的感觉,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这正是《论语》所要向后人表达的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其次,在交往中还应注意对朋友的选择,在自己心中,要有一个标准,时刻提醒着自己。对此,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表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孔子认为,交友就应该结交那些智慧、正直、宽厚的人,而应避免结交善于阿谀奉承,巧言令色的人,这是对自己有害的。要注意把握尺度,适可而止。最后,孔子还认为,应该向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学习,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就是能有一个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一个优秀的品行作为支撑。

三、《论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指导意义

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大学生踏入社会、融入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良性发展,对指引今天社会风尚的前进同样有着重要意义,《论语》作为记述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在指导大学生思想观念建设上同样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人无信不立,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如此。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诚”和“信”,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他还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诚信看作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质。另外,孔子还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坚毅的品格,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秦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应该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对大学生来说,坚持不懈更应该是作为自己对人生的要求。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代学生素质建设更具启发性。所谓的“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五个方面,在今天的大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培养中,更应该注重“仁”的培养,用以激发大学生仁爱、宽厚的观念意识,使得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得更好,更有成效。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每人都有义务将自己做到最好,将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思想观念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自身的均衡、协调、健康的发展,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论语》作为孔子一生的言行和思想结晶,是一本值得人们仔细开发,仔细研读的著作,将其中的生活智慧更加广泛地应用与我们大学生涯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1“成人”思想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群雄争霸、弱肉强食、兼并激烈,军事的强大是立国之本,从政治生活实践中孔子深深感受到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因而,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教民以战”“,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我国古代体育与古代武艺是密不可分的,萌芽时期的体育就渗透于军事武艺之中。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最具体育色彩。孔子不仅有体育的主张,而且爱好体育实践。他身高力壮,力大善射,奔跑很快。《列子•说符》中曰“: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路氏春秋》说:孔子“足蹑郊免,力抬城关”。《论语•子罕》记孔子曾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乎!”这固然是以“御”表自谦,但可知孔子对射、御等技艺是精通的。《礼记•射义》中有更为精彩的描写“:孔子射于翟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经典的是“成人”之道,孔子所谓“成人”,指全人,完善的人,各方面增色得到发展的完美的人。孔子曾以“知、仁、勇”来表达“君子”应具有智、德、体三方面的修养。孔子“成人”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促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举出四个有代表性人物来表示“成人”应具有智慧、道德、用力和多才多艺等四个方面的条件。冉求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文武兼备、多才多艺,且武勇善战,他曾经常表白其“思”与“艺”,学之于孔子。可见孔子教育实践中是努力对学生进行“身心”教化的。

1.2注重“育心育体”并举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礼”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礼”的一些言论表现了他使道德礼仪与体育相结合的观点。他曾亲自带领弟子习射。他认为运动的优劣不仅表现技术有高下,而且更是人品德的表现。他说“: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现时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必将安能以中?”如何正确对待体育竞技孔子也有非常中肯的见解,他教育学生要注意把平时的谦让有礼与体育竞技精神相区别,在《论语•八佾》中指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科?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从而阐明比赛应努力去“争”但仍须以“礼”相待的良好的体育道德思想。孔子不仅在体育道德品质上对练习者得出了要求,而且对体育娱乐身心的功能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认为“六艺”中的礼、乐、射、御等还有着较为丰富的文体娱乐因素,这些项目除在道德、技能等方面有教育作用之外,还可以作为学生生活中的调剂或休憩娱乐的内容。《论语•迷而》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就是指娱乐及陶冶人们心性的功能。另外孔子非常喜欢音乐舞蹈、对“乐”有浓厚的兴趣,他曾学习音乐舞蹈入迷,“三月不知肉味”。他的两句著名的话道出了对劳逸结合的正确认识:“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所以他的“成人”教育中也有“文之以礼乐”,以礼乐教化、熏陶、感染人的主张。

2现代中国教育思想中“重文轻体”的痼疾

2.1历史的错误造就了“重文轻武”思潮的根深蒂固

早从汉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的提出,从根本上曲解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真义。他在兴太学的同时,把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篡为“六经”,从根本上抛弃了体育教育的内容。确立了“去武行文,废力沿德”、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理念。从而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先河;宋时,以“八股文”为本的书生教育体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理学盛行后,文化教育着重于“惩忿窒欲”,加强了人们道德上“主敬”“、慎独”的功夫。朱熹宣扬的“静坐”成了文人必遵的圣规;明清以来,理学进一步发展、巩固乃至猖撅,学校体育衰败不堪。“衣冠之士羞于武夫耻”,其祸害实在难以言状;近代军阀教育中“兵操体育”的出现,使许多兵痞堂而皇之地进入学堂,大大地败坏了体育教育的地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学无术”的评价甚为广传。在《体育之研究》中对此教育有这样的论述:“教者发令,学者苦强应,身顺心违,精神受无量之苦,精神苦身亦苫矣。盖一体操之终,未有不貌瘁神伤者也。”由此“轻体”思潮蔓延。

2.2领导者的麻木助长了“重智轻体”现象的泛滥

一提起学校体育,那真是人人都说重要,在理论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教育与体育的交叉和结合部。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它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从体育的角度而言,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造就社会体育骨干的基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是发展我国体育带来的战略重点。那么为什么学校体育的实际地位与理论地位有如此大的把关呢?匆庸置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领导干部的麻木与思想的根本轻视是最关键的。有人以为,体育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发展学生修改的作用,都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好定量,无从评说。至于学生体质,那是一项软任务,谁也没有就此下达过硬指标,它不象知觉率和金牌那样耀眼,那样实惠,那样讨人喜欢。学生体质差一点无关紧要,只要不死人,就挨不了批,撤不了职。于是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将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作风随处可见。如此学校体育怎能被重视呢?

2.3应试教育的人才选拔制度使“三育”不平衡发展

应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指脱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一种倾向。我国的应试制度主要是以文化知识的考试为中心,以考试的成败论英雄,评价标准的两要素是分数和升学率。一卷定终身,把分数绝对化,把对学校教育的评价绝对化。因而,促使相当多的学校用牺牲学生的健康去换取他们的文化水平,“重智轻体”现象蔚然成风。没教室的学校不能办,没操场的学校却很多,且可以长期办下去,还可以办在市中心。学校体育成为“小三门”“、小媳妇”。体育活动可有可无,体育课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取代。“智育第一”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三育”发展的不平衡,片面的人才观和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使体育教育的实际地位一落千丈。

2.4“奥运战略”的偏失及大众体育的无序发展使全民体育观走入误区

“奥运战略”的提出是为了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能在国际体坛上争金夺银。由于只片面地考虑了竞技的因素,因而,使许多具有普遍大众基础喜闻乐见并有很高锻炼价值的体育项目在我国许多地区悄然而逝,这大大地伤害了基层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曾经热闹的球场冷落了;学生们在游艺中自然发展的体育素质能力不见了;竞技体育的基础反而薄弱了;人才断层了。同时,大众体育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由于我们没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和组织,显得无所适从。因而大众体育盲目而无序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迷信猖獗,以“静”为主的养生哲学渐成盛行;人们人云我云,随波逐流,不得当的锻炼方法占领阵地;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出现了低潮发展的阶段,全民体育观走入误区。

2.5学校体育教育内容的陈腐使“终身体育”成为泡影

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多以竞技为主,且繁而杂。教学的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强迫式”教育过程,学生不论爱学与否都要被迫接受;考试的标准也多为达标法;内容不论是否适合平时锻炼方便,都要去练。“身顺心违”的教育过程必然导致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了“一年紧,二年松,三年体育无影踪”的学校体育教育滑坡现象。一方面学校教育过多地强调智育至上,忽视体育教育,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本身出现不切合实际的教育模式,恶性发展的结果只能是使“重智轻体”现象愈演愈烈。

3对照孔子体育教育思想我们应有的反思

3.1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强调武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为了国家的安危,治国应做到“足食足兵“”教民以战”。可见,孔子把体育实践与崇高的爱国热情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有健康的体魄为基础,博学知识为武装,良好道德品质为保证的全面素质的人才。我们就应该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紧紧扣住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脉络,育我们的学生以崇德、博学、强体为一身,使其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2排除历史谬误,使孔子思想正本清源发扬光大

历史造成的错误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体育应有的地位,孔子的伟大思想被歪曲误导,轻体思潮的蔓延,使体育事业的发展障碍重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排除谬误还孔子思想以本来面目并发扬光大,是每个体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体育之职能,宣传体育之功效,彻底排除人们对体育的偏见。尤其在学校教育中高举“三育并重”的伟大旗帜不折不扣地同轻体思潮做斗争,开创一个人人热爱体育运动,人人珍爱生命,倡导“健康第一”的良好社会氛围。

3.3领导干部应成为实践体育的先行者

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很好地以孔子为榜样,真正地把体育视为关乎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情,再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仅要积极倡导体育工作的开民用工业,还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身教胜于言教的体育先行者。只有成为参与者从感情上真正地爱上体育运动,才能从心底里去关爱它、支持它。有了好的带头人体育事业必将大发展。

3.4素质教育不应缺少体育教育

对于德、智、体三者之关系,在《体育之研究》中已有精神的论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孔圣人也把“成人”作为其教育的目标。他们都十分强调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素质教育的本身就是以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体育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切素质因素的基础。离开了体育讲素质教育是形而上学的教育思想,也必将使素质教育步入歧途。

3.5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忽略了全民体质的提高与发展,忽略了文武兼备的育人思想,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败,民族的悲哀。宋朝理学猖獗至极点,致使国破家亡,国君被俘,外族成为中原的统治者。清末的轻体,招徕“东亚病夫”的“雅号”。八国联军的横扫中原,大好河山任人宰割,不平等条约使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从而使中国蒙受了百年的耻辱。前车之鉴不可不见,家的兴旺与发达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有赖于全民体质的优势发展。

篇9

当今社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也必须改变‘鸟笼式’的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去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活,以达到解放学生学习空间的目的。学校不应是放大的鸟笼,学生不是待哺的小鸟,鸟笼不是鸟的家园,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森林,是海阔天空。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术运用到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营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怎样更好的利用课堂45分钟是一个关键,巧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们应把学生看做是一群鲜活生命,富有时代朝气的群体,看成是一株大树,树上每一片树叶都代表学生个体,每一片树叶都需要雨露阳光。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继承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还应针对当今社会的具体情况发展更适合学生自身需求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下的教育观、教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应注重体现教育的育人作用

《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孔子的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思想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篇10

孔子教育学生要做一名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教育也是“君子”教育。这才是孔子教育事业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所在。君子人格教育是孔子教育观的“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孔子教育观的“表”,二者互为表里,形成了孔子教育观的完整体系。孔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仅仅只有一种用途,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和技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学生。一般认为,《论语》中讲的“游于艺”的“艺”,就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但从《论语》的记载来看,孔子教育弟子的科目远不止这些,起码还有《诗》《易》《史》的教育。

诗教。诗即《诗经》,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内容,就是‘内容高尚纯正’。”

孔子认为《诗经》包含了政治上的深刻用意,与政治教化密切相关。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经》在教化和引导弟子中的作用,他经常援引《诗经》启发学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书教。书即《尚书》。孔子祖述尧舜,文武。正是从《尚书》对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赞美中,孔子得出了“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结论,并以此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二十篇专题为“尧曰”,是孔子以《尚书》教育学生的记录。

礼教。据研究者说,孔子教授学生的礼,现在已经很难知道其中的内容了。《论语》关于“礼”的言论很多。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无疑发展了“礼”的某些内涵,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陈规,使“礼”具有了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意味。因为孔子讲“礼”是面对他的所有学生,而他的学生中,有不少都是贫家子弟。

乐教。孔子教授学生的乐,现在虽然难知其详情,但从《论语》的记载来看,也还是有信息可寻,如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周武王虽建有武功,但孔子认为武王作的“武”乐,形式很好,“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对“乐”的评判标准是“乐而不伤,哀而不”,以是否有利于端正认识行为、有利于社会和谐为根据。孔子晚年花了很大气力整理鲁国的音乐,使“雅颂各得其所”。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音乐,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在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是培养人们中正和平性情的重要手段。

射教。射教也就是军事学教育。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冉有都带兵打过仗,是军事指挥人才。冉有向季康子说,他的军事才能受业于孔子。孔子自己也向鲁定公提出过“凡文事必有武备,凡武事必有文备”的战略思想。孔子还提出过“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乞之”的主张。这些都说明,孔子的军事造诣颇深。只是孔子是个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者,是个教育家,因而,他向弟子在传授军事思想时,总不忘阐说他的做人、做事道理。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37-01

素质教育在国内已是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已提倡多年,改革中所获得的成就也不少,其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处于教育各方面之首。如何将素质教育深入渗透到学生的非专业教育和生活之中,使其对素质教育的学习常态化、主动化、自然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 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素质教育是从师从关系开始发展起来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在教育对象方面指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应重视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孔子的思想理论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雏形。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教育工作者就开始提出“素质”这个概念,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讲的“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现今素质教育在国内已是一个热门话题,但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路坎坷,不容乐观。2008年4月24日,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组的筹备大会,83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的几句话,道破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现在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职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素质的高低关乎国家的兴衰,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为了种种功利的或短期的利益,如为了应试,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往往被剥夺了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多方面的需求,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完整的人看待;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做一些自我探索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现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窄化的过程:从身体、心智、情感的全面发展,窄化为智力的开发;从智力的开发,窄化为学习书本知识,再窄化为课堂学习和考试成绩。因此,很多孩子的心灵没有被点燃,聪明才智没有被开发出来,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从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改革的20世纪80年代初,培养的学生从“80后”,到“90后”,以及逐渐成长起来的“00后”,如果都适用于一个教育模式发展,必然无法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盘一体化,缺乏个性教育。当前的教育方法是将学生放到同一个“筐”,不分类别地进行培养,这样直接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大家都朝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发展。二是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如教育模式基本处于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与联系实际的效果不显著。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比较呆板,说教式教育占主体,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够。学生对于这种被动的接受,效果自然不会理想。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都从小开始接触网络,他们接受网络中的思想灌溉远远早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现在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不良思想也极易在早期就延伸到学生的思想体系当中。

二 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路

1.制订系统的规划并切实落实到工作中

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一些改革措施在实际中仍没能彻底落实,改革的力度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很多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更谈不上系统的规划。学校开展的一些素质教育活动往住过于传统化和形式化,基本没有创新性。如学生社团往往是学生选择发展兴趣爱好的首选,但实际上,很多社团的工作是“虎头蛇尾”,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参与其中,但是社团本身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活动,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作用有限。因此,应制订系统的素质教育规划并切实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2.革新教育理念

如今的教育模式仍是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且传统的师道尊严现象较严重,许多教师思想保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和自己不同的见解,觉得是学生给自己难堪,这样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性。并且,教师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主体,其自身的言谈举止以及传授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发挥好教师这盏“启明灯”的作用,学生才能朝着光明的方向积极且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是学生和教师的同步接受教育和提高的过程,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提高也刻不容缓。

3.注重学校间的资源共享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但希望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希望对自己兴趣所在的方面有所涉猎。如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学校发展的不均衡,学校之间图书资源有一定的种类差异,应加强学校间的资源流通,切实地做到资源共享,让学生享受到便捷、畅通的知识信息。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和第二教学基地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沟通、协作配合、指挥领导等能力素质,对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与完善人格,对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高校大学生大都以自学为主,课余时间比较充分,很多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会感到不适应。高中的老师会将学生的学习时间事先安排好,但是到了大学,教师讲完课后剩余的时间需要学生自己安排、合理运用。因此一些自制力比较弱的学生会让自己放任自流,如,去网吧打游戏来打发时间。学校除了学生社团,积极与社会的公益事业多加强联系外,还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福利院或养老院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1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5-02

人文,作为一个人在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适应、改造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素质”在教育学领域解释为,人在先天时期的生理状况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化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素养或品质[1]。而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之所以能称作人所必须拥有的一些基础品德与人格,与身体素质、科学素质等相对应,并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具体综合素质,详细而言它是一个人在形成其自身基本素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依靠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以及环境等相关路径把人文知识进行内化,在其身心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内在之物”,这个内在之物在外则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行、行为举止、言谈方式以及自身修养等等[2]。概括地讲,人文素质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即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知识以及人文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具体而言,是教育者通过一些教育方式如传授人文知识,利用人文环境进行熏陶等,使受教者学习到历史、文学、哲学、善良、真实以及美好等相关常识、价值观念、行为尺度与道德意识等内容,引导受教者积极地进行人文体会及实践,以此使受教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获得整体上升。概括的讲,共有四个目标:一使学生确立起人文意识,二塑造他们的人文品行,三使他们拥有人文常识,四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人本性,即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归宿就是为了人、出于人、归于人,注重人的个性、完整性、主体性,着力于人性的培养与提升;时代性,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体系,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民族性,即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的人文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总体而言,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发展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和国家历史传统,我国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特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民族性就要求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吸取优秀传统人文思想,发扬特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追寻关于人自身所有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然而在回答“人是什么”之前,必须要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为的善与恶代表了道德修养,是人类本性的表现,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基础。

首先,“人之为人”的本性探讨――人性理论。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4]的命题,孟子基于孔子的思想提出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然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恶。韩非子把荀子的性恶论推向了极端,主张采用法治的方式,迫使人不能作恶。老子认为人性是多元而动态的,人事应该遵循天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坚持对“自由之性”的向往,在此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相融合。

其次,“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人生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坚持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追求个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在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老庄的道家人生价值理论讲究顺应时事、清静无为、超然洒脱、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有利于现代人处理人生得失,冷静对待人生旅程中的曲折与坎坷。

再次,“人之为人”的理想目标――理想人格。儒家构建的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君子”人格型态,以德为首、仁礼结合。儒家理想人格型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人们“以义为尚”、“安仁利仁”,做一个“志士仁人”。道家老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型态是一个入世智者的形象,更加强调的是对于成全他人,成就社会的诚意,采用智慧的方式达到利益天下的无私境界,要求极有修养。庄子提出“至人”表达自己出世逍遥的人格追求,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一种无惧、无忧、无求的人格理想目标。

第四,“人之为人”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关于“我与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儒家一贯坚持的是“忠恕之道”的为人总则。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处理中要求做到仁爱,而墨家主张兼爱论。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是他的“不争”论。不与人争,易于知足,宽容对待一切事物。庄子却是完全的无我论。

第五,“人之为人”的处世原则――为人处世。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影响深刻的为人处世方法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职就是奉行非此非彼的中正与亦此亦彼的中和,也就是中庸。但是真正的中庸是时中的。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5]因为中庸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人们在处世时就要善于找到当时的中点。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就是提倡宽容待人,有礼、有诚;不偏听不偏信,处理问题不偏激,要以社会利益为重。

中国传统思想里这些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民族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髓,它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生命源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民族文明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儒家将道德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将道德水平作为判断文明与否的标准,《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这种修身的观点更加侧重于道德修养的自我实践性,突出主体的个人努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唤醒其内心的道德耻辱感,迫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在精神上挂起道德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从而提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

第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面临着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都明显不足,在打击与磨难面前,悲观绝望,怨天尤人,甚至是自甘堕落,走向自我毁灭。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所否定、批判的。《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孔子认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7]。这些都表达了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它教育我们大学生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定信念,胸怀大志,勇于直面人生路上的内忧外患,利用自强精神协调身心发展。

第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孔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向往建功立业,一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无可置疑地为我们大学生提倡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传统人文思想中的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与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启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光大这种人生精神,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

[2]唐英,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2

篇13

1 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儒家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教育,使各种人才都成为有境界、有修养的“君子”,也就是人文素养很高的优秀人才,从而对社会做出贡献。

1.1 孔子为主的儒家对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重视—好学。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中有一值得注意的观念就是“好学”,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他在整部论语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置于全书之首。好学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特长,也是一种心智的取向,而这种能力和取向明显指向于知识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这样就把伦理德性与好学结合起来了。

1.2 儒家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学文”,更强调德性的“学道”。孔子所讲“学”不仅指“学文”,更强调“学道”。就学文而言,学是指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礼乐知识和经典知识。关于经典的学习,在《论语》中提到的有学易、诗、礼。孔子对经典的学习极为重视,“文”是好学的标志性内涵。这不仅成为后来儒学的主要特色,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实践。但是,孔子主张除了指经典和知识学习外,还有“约礼”,“修道”也都被包括在内。这样的“学”是品质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所以这样的学亦可称为“学道”。

1.3 儒家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1.3.1 “谋道”就是“志于道”,是君子的终身追求。君子是为求道而学习。“谋道”是学者的最高目的。按一般的解释“道”就是真理,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追求真理。但是,孔子更强调其中的人文价值及其社会意义,“谋道”是为了承担起社会义务,实现社会的道义原则。

1.3.2 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就需要提高修养,培养品德。提高自己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钻研学问、修养德性是孔子最关心的事情。也是体现其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孔子将“修德”提高到很高的地位,视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出社会价值。

总之,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为榜样和学习的模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学”和自我的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2 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探析

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国家教育的现代化过程,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也是我国的教育改革与现代化过程。

2.1 德育优先是人本教育的实质

2.1.1 儒家的“修德”、“约礼”思想中的“克己”。“克己”就是以礼来约束自身。儒家以“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教育传统,实则是引导人们要学会在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教育传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扼制各种社会弊端,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1.2 “仁者爱人”。“爱人”有两个方面:一是孝悌为本,这主要强调亲情之爱,纵向反映与父母长辈的血缘关系,横向反映兄弟姐妹关系,这引导人们怎样处理亲属关系。二是爱有差等,即人的爱人之心是由以爱父母为中心的亲人,渐渐扩散到周围其他的人。儒家倡导的爱人之心,是要人们从爱自己的家人做起,从而逐渐培养其爱他人、爱社会的情感。

2.2 礼乐熏陶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儒家教育强调礼教,旨在使受教育者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即音乐,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优秀品性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它之所以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情感熏陶,既是出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儒家自身的教育特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各方面知识技能,又富有与时俱进的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针对“应试教育”内容枯燥和重复,学生个性压抑,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儒家教育将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课程提供有利的借鉴,也将为如何提高现代学生的人文素养带来很多宝贵的启示。

2.3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后天习得,提倡“教学相长”,自觉学习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施教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便于引导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

3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反思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探索

3.1 中国现代教育的困境与期盼。

中国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的变革经历了很长时间,但仍未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运动掀起了新的教育改革。大家都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给我国人才培养造成的弊端:第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二,学生人格不健全,缺乏合作精神;第三,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教育方法上,忽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素质。这一切都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的背道而驰。

而针对“应试教育”弊端中的传统色彩,就有人认为在教育改革中与要与传统思想决裂,这显然是片面的。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都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都不能脱离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展的过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虽有对教育改革不利的因素,但其中也包含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以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对于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因此,全面认识儒家的教育理念,有效借鉴儒家的教育方法,完善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促进德育优先的人本教育,推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2 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建与途径

3.2.1 改变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包括学生观、师生观、质量观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学生观上,儒家文化主张忠孝,这种价值取向影响当代的学生观,往往把听话、顺从的学生看作好学生,而把有个人主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视为坏学生;这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师生观上,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和权威的价值取向。“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我国教育中占支配地位,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学生绝对地服从权威。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质量观上,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注重功名。反映在当今教育上,即评判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依照考取高校人数多少而定的。在学生质量评价上,片面强调知识因素,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培养。

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理念很重要。首先,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树立教育的全面质量观,一方面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注重学生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发展,而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3.2.2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学习。

当前的学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在该教育模式下,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以充分解决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牟鈡鉴.儒学现代性探索[M]. 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2.

[2]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