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教育的理论

生命教育的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3 17:07: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命教育的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命教育的理论

篇1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12岁的小学生因为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而上吊、喝药自杀,一个15岁的少女因为和父母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就跳楼,马加爵为琐事争执竟连杀4个同学,无知女生怀孕生产后将婴儿杀死,中学生将乞丐殴打致死……当这些充满血腥色彩的事件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发生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面对“生命”这一如此严肃的话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竟如此漠视?生的尊严,死的悲伤,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对他人生命的敬畏,人与人之间本应存在的人文关怀,这些东西都到哪儿去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善待生命,让人生更有价值,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对于现代社会的初中生来说,这个话题显得有些遥远而沉重,但却又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青少年,生命对他们而言就像花朵一样,既娇艳又脆弱,突遇一点挫折、打击就选择以终结生命作为解决方式,除了他们心理的脆弱外,也与家庭、社会、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长期缺失有关。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说,多少年来,生命教育在学校里一直是空白。而感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励我们的生命传奇,人生的美好与生存的价值――在懵懂的少年时代认识这些,其意义显得尤其重要。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生命教育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校和人士的重视。

二、概念的界定

1.“无痕化”的界定。“无痕”,即不露痕迹,“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师生关系的伙伴化、教育目的的隐蔽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过程的情境化来实现“无痕化教育教学”。

“无痕”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较高境界,施教者不留痕迹地引导,能诱发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以非理性带动理性,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达到有效地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推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2.生命教育的界定。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达到提升生命质量,培养生命意识的目的,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和享受人生的快乐。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1.了解生命。所谓了解生命,就是要了解生命的来源、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就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形,并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彼此分享。为此,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由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中学一个学生自拍自编的DV短片―――《懂你,母亲》,该短片用镜头记录了一位母亲勇敢地接受剖腹产的全过程。据悉,这个片子是该校的一位初中男孩在假期中利用家长工作的便利,在征得产妇同意的情况下,用摄像机在手术现场进行的实录操作。

笔者将片子在班上播放以后,带给了同学们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心灵震撼。他们通过血淋淋的电视画面,了解了母亲生育的艰难,懂得了家长的不易。然后,笔者还要求学生采访自己的母亲,听妈妈讲“十月怀胎”的感受,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景,询问自己生下来的体重,以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

了解生命也要加强死亡教育,对死亡的认识与感受是生命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死虽然是对生的否定,但它却又是生命的必然组成部分。谁理解了死亡的深刻含义,谁就能够解除对心灵的束缚,在死亡面前就不会缩手缩脚,而放心大胆地去生活、去享受、去创造。例如,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的出生,教育孩子什么是生命,为什么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之可贵。此外,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被告知,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轻贱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等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就能正确认识死亡,建立正确面对死亡的态度,从而降低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并学会理性地分析死亡。通过对死亡话题的探讨,体验生命的短暂性,学生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2.尊重生命。尊重生命也是一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最可贵、最有价值的就是生命。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现在,笔者反其意而咏之曰:“生命最可贵,爱情价亦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不抛。”正因为生命有价值、最可贵,所以就应当尊重它。一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乃至一切动植物的生命。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养花护草,到动物园观察动物,以体验生命的精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等。我国古代即有尊生、重己的传统,如《吕氏春秋》就有《贵生》和《重生》两个专篇,专门讨论对生命的态度问题:前者说要以生命为贵,尊重生命;后者讲生命最为可贵,要重视自己的生命。我们应当继承这一传统,把尊重生命列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3.珍惜生命。每一个人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只有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懂得热爱他人的生命;也只有热爱他人生命的人,才能真正地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真正价值就体现于相互热爱之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生命的人,就一定会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同时,在爱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也就获得了真正的提升。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爱生命的传统,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唐代韩愈的“博爱之谓仁”,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爱满天下”,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我们也要继承这一传统,加强热爱生命的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命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其他生命的重要性,更要以行动去真正履行,热爱生命。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即通过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组织学生参观禁毒、防艾滋病知识图片展,进戒毒所实地考察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和呵护健康的意识。

4.提升生命。所谓提升生命,就是要提升生命的地位、作用、价值和质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生命强者的面前,人生挫折可以丰富生命的经历,磨练意志,从而使生命之光更加璀璨夺目。而在生命弱者的面前,挫折是越不过的天堑,是压折翅膀的狂风,从而弱化了生命,甚至丧失了意志,走向人生的反面。“人为什么活着”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人的生命历程才有价值。而某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人,对生命了无兴趣,甚至走上伤人毁己的绝境,这是值得反思的。

许多人对马加爵的事件还记忆犹新,甚至心有余悸。22岁的马加爵,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四年级学生,为琐事争执,竟残忍地杀害了4名同学,最后锒铛入狱。马加爵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自己竟然如此漠视生命,这的确令人深思。据报道,马加爵在逃亡海南的日子里,曾经自录过两盘磁带,对家人诉说心史,他整天都觉得人来到世上,早一天死晚一天死都一样,他最大的疑惑是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可以说,马加爵的悲剧就是缘于对生命的疑惑和淡漠。正是这种对人生价值的迷失,使他对人生产生了莫名的迷惘,从而漠视生命,最终导致了锤杀四名同窗的人间惨剧。

而海伦・凯勒、张海迪、桑兰……在命运面前,她们似乎是不幸的弱者。然而,她们在人生路上不甘心失败,坚强的信念、强大的内驱力,使她们的生命力比健全的人还要强劲有力,还要美丽动人。正如臧克家在诗中所说:“有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并通过提高生命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提升生命的质量。

生命教育像一阵春雷拉开了序幕,让我们以一颗真挚的心,走进学生生命的世界,做到以诚感人,让学生的生命绽放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11-03

[作者简介]王婷,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重庆400067)

近年来,面对社会大量道德失范现象以及汹涌而至的各类传媒信息,高校频繁发生道德失范事件,甚至发生了自杀、投毒等恶性事件,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作为“我”字当先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德育实效性越来越弱,以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和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价值澄清理论给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大学生精神家园中意义世界的缺失

米兰・昆德拉在经典之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生的痛苦来源于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赖特・米尔斯在探讨“社会影像”中提到现代人处于失范状态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临失控变化的同时自身生命意义的消解,以及在迷茫虚空中追求新身份的失落。创造性与不成熟性,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积极主动和厌世消极等相悖现象同时并存于青年文化之中。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民主参与政治活动等缺乏热情,感叹大学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发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青春我主宰”等彰显大学生追求自我、渴望寻求意义世界的呐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意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割裂不仅是文本教材中道德知识和意义知识的理论断裂,而且也是道德教育与意义教育的过程断裂。让意义与生命“相遇”不能只靠外部力量的强加,也不能单靠科学实证的简单召唤,而应该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去共鸣,才能摆脱单纯的适应与束缚,寻找到我们逐步失去了的精神家园。生命价值澄清理论除了在生命教育实践领域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对当前青年一代正确建构未来的理想目标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人生选择需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生命与意义的融合――生命教育升华的必然路径

(一)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可能性:价值澄清的价值多元与民主

1.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价值澄清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道德状况日趋衰落,价值道德观念混乱,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变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阶段,西方各种思潮以及价值观念从多渠道、多角度传入我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倾向,尤其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的各类传媒对我国的渗透也更为便利和广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通过收听收看国外电台与报纸了解国内时事性新闻的已达到17.1%,通过互联网访问《时代》、《华盛顿邮报》、牛津大学网页等,了解各类资讯信息的大学生已逾半数。当前西方国家利用先进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加大了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这与价值澄清理论的兴起背景有极其相似之处。

2.“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价值”与“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中的“价值”指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与追求,是个人选择和认可的某种观念或事物。“澄清”就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对多种可能选择进行不断的选择,最后形成自己认可和接受的决定和行动。

价值澄清理论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结合,并特别强调情感因素。只有经过受教育者深思熟虑接纳和自主选择的价值,才能形成自我价值,其关键因素是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珍视与珍爱。重视认知、情感以及行动的融合,是价值澄清理论区别于其他德育理论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真正的价值必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强制添加的结果。在涉及价值问题时,我们必须愿意给儿童以选择的自由。简单的说,任何强迫强制的选择根本就算不上是选择。例如,价值不可能由充满威胁或贿赂的选择发展而来。强调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了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的时代趋势。

(二)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必然性:从心开始的和谐社会构建

1.“心起点”的生命教育

篇3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简单地说生命教育就是一种关注师生生命状态,丰富师生生命历程,激发师生生命潜力,促进师生生命成长,提高师生生命质量的教育。肖川教授的生命教育观告诉我们,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充满生命意味的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一种教育实践的领域。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并不是孤单的,逐层递进的,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关爱生命,鼓励学生珍爱生命;引导学生发觉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是当前教育的重点。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以来,生命教育的意义逐渐被西方社会所认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的教育活动已发展成为全球性教育活动的趋势。而在国内,1993年5月,张文质对黄克剑作了一次以“教育的价值向度与终极使命”为题的访谈。黄克剑先生提出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话题,这就是“生命化教育”的胚芽。指出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黄克剑先生对“生命”和“教育”的关系形成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来看,意味着培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来看,意味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对自我“生命”和“个性”的“成全”,在这一意义上,它又可以称之为“遵从自然的教育”或“个性化的教育”。

总之,生命教育无论内容的角度还是从生命与生命关系的角度、思想道德教育层面、从价值追求角度、生命发展过程角度都要求教育提倡全面性和个性化。新课程在要求培养全面人的同时也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适应生命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当前的教学应该实现从以知识为重心教育的,转变为以能力为重心的教育;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实现从重结果的教育向重过程的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生。个性的完善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情感体悟,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朱永新教授曾说:“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课,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等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特色教育就是以“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让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折射出“生命化教育”的光芒,即教育能直面人的生命,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体现对生命的关怀,把学校建设成为“生命化教育”的特色学校,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生命化教育”作为办学理念,以此来指导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就是要遵循“教育让生命更精彩”的原则,让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能体现对生命个体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与成全。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

特色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必须遵循生命的特征:1、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2、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3、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自发的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教育应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生命教育以及特色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要发展具有生命意识的特色教育,首先,我们应全面理解生命内涵,提升生命认识水平。生命作为一切活动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活动本身,重视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进而完善生命应贯穿其始终。因为,人作为自然性的生命,其存在及健康是教育的物质基础。作为精神性的生命,立足于个体发展,是对真善美完满人格的追求,它的完整实现是真正教育的追求和标尺;作为社会性的生命,培养“社会我”是教育的目的,体现教育的社会性,而只有兼顾教育的个体性和社会性,培养“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社会人的教育,才是全人的教育。因此,重视生命的个体性、自由性、完整性成了教育现实的需要,而生命教育是满足这一教育需求的实现路径。

其次,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生命是强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对于生命的保护是生命教育的起点,教育以人的发展为己任,而人的心智、道德、人格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是自然生命的延伸和提升,所以,增强学生对生命的保护能力是所有一切的前提,而现实中,我们的学生也正面临越来越多危及生命的危险因素。据统计,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危险因素有8类: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我们应着重在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上加强教育。

其三,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人生态度,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人作为高级动物,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促进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帮助学生培养起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积极乐观的对待生活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因此,生命教育基础层面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而更高层次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获得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篇5

[

关键词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郝永贞(1982-),男,山西寿阳人,江苏理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与生命教育;崔景贵(1968-),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江苏 常州 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4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一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的规定使得生命教育由“要不要开展”的理论阶段逐渐转向“如何开展”的实践探索阶段。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江苏、上海、湖北、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得到积极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困境,需要从全新的积极视角重新认识和建构职校生生命教育。

一、消极倾向:职校生生命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职校生生命教育停留在乌托邦状态

受“何以为生”的功利化教育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工作者虽然知道生命教育对职校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出于现实的考量,他们还是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因为学业、技能、就业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显性因素。虽然近年来职校生自杀、校园暴力、吸毒、厌学等现象屡见不鲜,但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强化教育管理,上述现象就能避免,生命教育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这种功利化的心态和侥幸心理忽视了职校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诉求,使生命教育很难在职业学校推广。

(二)问题化的教育模式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沦为工具性教育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大多源于应对青少年自杀、伤害他人及对异类生命的伤害等危机事件。这种取向的生命教育模式主要指向生命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把保护生命、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重点,试图通过开展安全教育、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矫正青少年存在的各种生命问题,达到帮助青少年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不过,一些职业院校采取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矫正教育模式,使得生命教育停留在珍惜生命、预防自杀的消极层面,大多仅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忽视了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的激扬生命,使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的使命,使生命教育成为失去内在价值的工具性教育。

(三)同质化的教育内容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有名无实

国内生命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职校简单移植套用中学生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职校生生命教育。虽然不同教育对象的生命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职校生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心理和生命特征。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校生会更多地思考“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等人生课题,在考虑未来发展及人生抉择时更具现实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他们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的管教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在情绪情感方面,不少职校生存在比较突出的自卑心理,容易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淘汰者”“低能儿”“边缘人”的标签。职校生这些特有的心理和生命诉求,需要生命教育给予深切的回应与观照,而同质化的教育内容遮蔽了职校生独有的生命诉求。

二、积极范式:职校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建构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职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的研究,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立足于职校生生命的基本诉求,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充分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激发职校生的积极生命体验,挖掘、培养职校生的积极生命品质,建构积极的生命关系,追寻积极的生命意义,以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双赢的教育。

1.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在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丰盈的人生,在这一共同目标下,生命教育涵盖了更广的内容,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更有效的实现路径。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心理学取向并不排斥健康、伦理、社会、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当下,职校生确实存在着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观念扭曲、生命意义虚无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生命品质培养、积极生命关系建构等方面人手,更能激发职校生的积极力量,满足职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诉求。

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种既教人“何以为生”,又教人“为何而生”的双赢教育。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表明,积极情绪能产生更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积极的思维,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突出优势的发挥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意义感、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意义感反过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双赢的教育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可能带来职业学校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二)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更强调从积极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力量的培养与挖掘。

1.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在内外事物的影响之下而感受到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认知更全面、准确,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并建构人的智力、社会和身体资源,积极情绪的累积可以成为人们抵抗挫折与不幸的心理资本。面对职校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严重缺乏,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点。

2.积极的生命品质教育。人性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类深刻地理解自己。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与发现。积极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各种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仁爱、正义、勇气、节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拥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备的创造性、勇敢、感恩等24种积极生命品质。这些积极生命品质的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增强,但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发挥这些品质。

3.积极的生命关系教育。人的生命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这种共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更能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倾向于为他人与社会奉献爱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观当下的职校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生命关系紧张的状态。因此,对职校生进行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物我关系的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4.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高远目的和生命意义的可靠之路一那就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遥远的未来,幸福不只是愉悦,幸福来自每一天应用你的突出优势(积极的生命品质),并将优势用于增长知识、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蓬勃。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正含义,进而拥有乐观幸福的人生。

(三)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实践。它更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过程、全员化的投入来改善职校生的生命状态,激发职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职校生的生命质量。

1.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过于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传统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让学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发现、矫正学生生命问题为主导的观念,转向挖掘、培养学生积极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坚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生命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突出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发挥和加强优势,增进生命积极品质。即使面对学生出现的生命问题,教师也应该以积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予以正确引导。

2.开设校本化的积极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专门化的课程来实施与支撑。根据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开设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等专题模块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改造和改组,变成校本化的生命专题课程。例如,可通过每晚临睡前写下当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宽恕等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寻找和运用自身突出优势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沉浸体验练习,引导学生发挥优势专注地做事情,体验成功后的满足感;通过积极主动回应练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不好的事情进行反驳,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形成乐观的人格;等等。这些模块课程都可以借鉴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经过反复验证的各种量表,通过前后测验让学生感受积极的生命力量。

3.在职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实效,还要在学校生活中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例如,可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找出不好事情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进行积极地评价;通过德育课认识生命的积极力量,讨论生命的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开展各类积极生命品质最突出人物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与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关注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艰辛与美好,激发积极力量。

4.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不管是开设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还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师掌握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影响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氛围。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和态度去发现学生积极的品质及优势。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风格,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生和家庭,进而增强自身的积极能量。

5.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今天的职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发达、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职校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这一现状,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如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博客、微博,与学生分享生命经验与体会,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推送积极生命的练习方法和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生命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发积极生命教育的应用软件、游戏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网络文化与活动氛围中进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学习、体验与感悟。

研究证实,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教育支持与合作体系,来推动积极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学建构与有效实施。

[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孟维杰,马甜语.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5]郝永贞.90后职校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篇6

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的生命。近年来,中职生自杀、他杀事件频频发生,诸多中职生不珍爱生命的事例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引起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价值观有失偏颇,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敬畏,生命教育的缺失已成为社会问题。初中起点的中职生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对之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價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克劳德·伯尔纳曾说:“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基础课程。生理学课堂教学是生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可为生命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平台,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医学职业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

二、生命教育在中职生理学教学中渗透的做法

1.提升教师的生命素养,尊重学生生命的真实存在和差异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生命教育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言教不如身教,生理学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做到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感化熏陶学生,用教师对生命的爱去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正如有人所说“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恩”,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把自己蓬勃的生命热情展示给学生,让期待、惊喜和感恩充满课堂等学校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把“生命正能量”传承给孩子们,给他们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生命的真实存在,在理解和尊重基础上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教师彻底放下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实现和学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做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成就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谨慎地用好教学语言,用尊重、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运用赏识和激励教育原则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善待动物,尊重生命,在生理学实验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生理学实验中要求学生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实验动物,要关爱实验动物,维护动物福利,不得戏弄、虐待实验动物,要求学生们在动物身上做手术要像给人做手术一样严肃认真。

为实验动物建立纪念碑,碑文写明“通过实验动物的痛苦和牺牲,他们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组织医学生举行悼念仪式、献花等。通过正确对待实验动物生命,切实维护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待遇,让医学生们认识到:医乃仁术,医者仁心,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必须从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开始。

3.通过医学人文故事渗透生命教育

篇7

高职教育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方向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比例低,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不强。导致许多高职学生追求物质、社会道德衰落、身心发展不健全、虚度岁月,而且自杀行为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目前,全世界都对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引起关注,由于青少年心理脆弱,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来需要的人材不仅仅是高素质的,还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因此,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契合势在必行。

2、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

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实教育制度中的不足,现行教育制度是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品德、人性等等。通过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生命教育的涵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掌握构建人际关系的技巧,认识生命的意思价值,并且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注重自然,能够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能为社会所用的健康人材。

3、如何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素质教育理念是当下我国教育推行的主要理念,生命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行的,高职教育只有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有用人材。

3.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校园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心里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因此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质询师,定期进行讲座,注重对沉默寡言的同学的指导。另一方面是感情因素,因为感情而自杀或他杀的事例举不胜数,大多数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容易把友谊当成爱情,因此要了解友情的定义。其次,培养集体意识,互相帮助,内向的同学要多与班级同学交谈,遇到挫折时要即时释放心中的不快。当然我们还必须教会同学认识生命的可贵,体验生命的价值。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兴趣,了解法律,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和不可触犯性。培养和谐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宣传。

3.2素质教育理念下转换生命教育模式

以往我们进行生命教育时,对于自杀或者他杀仅仅是从心理学进行教育,由于心理的不健康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等等,现今我们对于这一行为的教育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通过生命教育综合防御模式进行研究。比如,一个人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是他一个人的事,应该是社会道德人伦等多方面的问题。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学者要弄清生命的本质内涵,明白生命的哲理,从而用这个理念指导我们实践。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有其自身的哲理,我们要很好的认识和理清,为我们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3.3平常生活学习中注重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篇8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它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护理实践,协调护理伦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对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基于生命教育的案例分析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对于帮助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护理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的理念大有帮助。

 

一、生命教育与高职护理伦理学的关系

 

生命教育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 [2]。高职护生作为未来的白衣天使,他们的生命责任意识不仅关系着自身的生命态度与职业发展,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命权利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更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不断加强高职护生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生命观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生命教育与高职护理伦理学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契合之处。同时高职护理伦理学中包含了许多诸如安乐死、人工生殖辅助技术、临终关怀、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伦理等生命伦理内容,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护理伦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无疑是对高职护生渗透生命教育的良好途径。

 

护理伦理学为护生未来的护理行为提出了许多特定规范和具体要求,但是护理实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通过融合了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护生理解护理伦理学中干涩难懂的理论知识。

 

二、将渗透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培养教师的生命意识

 

成功的生命教育需要一批拥有创造力,热爱生命,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优秀教师。培养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师的生命意识是在该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前提。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师首先需要学习生命教育的基础理论,并与其他院校及医院交流学习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当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师自身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能够体验和享受自身生命历程的愉悦与健康,能够从内心生发出对护生、对所有生命的关爱之情时,这种积极的状态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身边的护生,使护生懂得生命的可爱、可贵。

 

(二)精选典型案例,布置课前任务

 

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师需要精心挑选或编写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的内容要与讲授内容相符,为学生所熟知、所感知过的案例最佳。所选案例对实际的护理问题场景进行详细描述,力求给予护生情境感,引起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认识。渗透了生命教育内容的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案例不等同与已有固定结论的事例教学,很多时候这些案例是两难情境,具有争议性和讨论的余地。

 

在正式上课前一周,对护生进行分组,并把案例及相关问题发放给他们,学生参照任务查找资料,讨论、思考相关问题,并形成小组意见。例如,案例 “有两名患者同时来到某医院急诊室就诊,一名为老年患者87岁,患胃穿孔急需进行手术;另一名患者为年轻妇女,因难产急需进行剖宫产,但当时医院手术室条件只允许行一台手术。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你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如何抉择?”即可从生命神圣论、生命价值论的不同角度向护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进行分析和探讨。

 

(三)构建人性化课堂

 

生命教育强调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生命活力。基于生命教育的案例教学法需要高职护理伦理教师通过结合案例,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建立问题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及鼓励学生思索、讨论、角色扮演,提出不同见解,教师更多的是担任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指导护生看到患者除了病情以外的状况,诸如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与痛苦,体会护理工作中对患者以人为本的关怀。由于融合了生命教育的高职护理伦理学的许多案例无法形成绝对唯一的正确答案,教师要更加关注护生思考及认识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既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护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构建人性化的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课堂。

 

(四)建立多样化考核方式

 

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模式不但可以达到以教育教学的要求为目的,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促进学风建设,以利于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仅靠卷面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是不够全面的。可以结合护生的课堂表现、案例报告、社会活动等多方面的成果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9

论文摘要:在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往灵魂之路,对生命的异化和漠视使教育迷失了方向,离生命的原点越来越远,一个呼唤教育回归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基于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探索,探讨生命性教育教学的理念、特点,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生命性教学的实践之路。

人是由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所构成的,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为培养社会人而存在。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意识的缺少。

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在认识到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在理论上将生命教育的理解上升到新的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也探索出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下将首先从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并对生命性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系列漠视生命的弊端,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个以人为本,为人自身发展,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教育理论。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也由于中西教育历史上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使整个生命得到全面发展,为生命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西方教育思想奠基。古希腊哲学确立了人的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并使其充分发展。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引发潜能说,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经院教育模式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尊重人的个性,走向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第一次追寻,他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另一个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特性实施教育。自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当下的教育再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关于“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尊重人权到尊重童权的过渡。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马斯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为先导的,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丰满的人性,强调人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人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人本主义体现了教育对完整生命的复归,对个体自由的诉求,对生命的个性呼唤。

2.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更整体偏重人文伦理,就教育而言,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教法制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及西方,在关注个体,关注自由和个性上受到压制。但是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群雄争起的多元文化,影响至今的是儒家和道家文化,儒家思想以孔子为先导,其中,孔子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都是主体教育的成功实践。如果说儒家是通过伦常礼教来规定生命的内涵,那道家就是将人性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他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近代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推翻封建制度,从根本上为教育发展人的主体性、关注自我和生命提供了保证。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家有、陶行知等。通过自由个性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格,在教学上尊重思想自由,顺应个性发展,在办学上追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陶行知在留美归国后,借鉴和扬弃其老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生存方式,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教育研究在20年前才开始关注个体生命。“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课堂中极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性,成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其中,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命题,从生命的动态生成角度,给主体教育作了新的阐释。该文指出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包括:①是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②课堂教学目标上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即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③课堂教学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学过程不应机械设计,而应具有生成性。

二、生命性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探索

生命性教学是生命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上的实践表现形式,其特征表现在对生命的敬畏,对儿童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1.敬畏生命,让教学体现生命意识。由于生命具有两重性,人是意识动物,为意义而存在,然而没有生命的存在就谈不上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关注首先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学会关怀他人,并与他人相处。生命性教学的目标,基础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生命性教学是知识、智慧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把知识归结为创造性的智慧,把智慧归结为时时处在价值抉择中的人的灵动的生命。

2.解放儿童,让课堂体现生命关怀。所谓解放儿童,就是要在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一方面把儿童当“人”看,教育过程尊重人的特性,另一方面,把儿童当“儿童”看,承认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儿童的天性是自由活泼的,现在严肃的课堂纪律让生机勃勃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课上正襟危坐,课下狂乱反叛。犹如弹簧,压得越低,释放后反弹得越高。今天解放儿童的任务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吧儿童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其次,课堂规训不应成为阻碍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的障碍,第三,让儿童走出成人世界,活在当下,尊重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不要将成人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3.融入生活,让教学充满生活情境。关注学生个体生命自由成长的教学,必须在生活世界中进行。个体生命的发展不在抽象的科学世界,而在富有韧性的完整生活世界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将死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生活联系的知识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更不能真正理解掌握,因此创设生活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4.人文关怀,让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功利性教育的盛行导致教育成果的评价也具有很明显的目的性,“以分数论成败”的观念依旧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主体性缺失和情感性缺失等弊端主要的根源。因此,努力探索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需明确的是对教师和对学校的评价源于对学生的评价,应着重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评价学生时,评价的内容要向着多元化方面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中所反映的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其他方面潜能的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考察。

新世纪初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教育从关注社会,作为服务社会的工具,到关注人,作为人的发展的自觉需要;从关注知识、能力、情感单一的发展到关注让人的身心完整的发展,不断的实现向生命的回归。生命性教学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将对新课程改革注入一股强心剂,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刘德华.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02.

篇10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命教育的理念由台湾、香港被介绍到国内,并迅速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尊重生命的理念越来越成熟完善并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指导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基础性理论。尊重生命,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而且同样也要尊重教师的生命。

对于高校来说,尊重教师的内涵和意义是多层次、多元化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想方设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提升其幸福感受。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调查统计显示,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特别是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因为这些条件的满足和改善而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并已经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如何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教育管理部门和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幸福、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的释义

向外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寻求幸福,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与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幸福是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系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追求职业幸福,作为人的目的和权利,具有恒久而又常新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认为:“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有关幸福实现的主体条件或能力。人的幸福能力需要通过修养、教育,特别是道德修养与教育去获得。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意义的体味构成教师的幸福感”。简而言之,幸福感主要是指人类在生活或从事某种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的、持久的、稳定的快乐愉悦感受,据此,我们可以将教师幸福感的定义总结为:“教师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

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有的研究中,主观幸福感和幸福感是两个可以通用的概念,在笔者看来,主观幸福感更侧重于当事人的主观感受,侧重主体自己所设定的检验标准。Diener(1984)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定义为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第一,主观性,即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准则;第二,相对稳定性,即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讲,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第三,整体性,即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由此,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可以被定义为教师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特定的生活领域和工作领域所作出的一种主观性的整体评价,这个过程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两部分内容,其中认知是教师对自己目前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一种认识,是涉及理智的;情感是教师对自己目前生活和工作状态的一种情绪体验,是涉及感情的。教师主观幸福感内涵的二元性特征既彰显了教师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复杂性,也为学校之中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二、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师工作所面临的对象、环境与任务也同样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这其中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又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既有人为可控的因素,又有非人为不可控的因素。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明确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才能在提升教师幸福感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为配合课题研究,有效提升我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2010年4月开始,我们在浙江省几所高校的教师中开展了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教师看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与此同时,在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多元入手、多管齐下。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现有的针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文献,我们认为,当前阶段下,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待遇层面的因素。人们常常用“春蚕”、“蜡烛”来比喻教师,这一比喻包含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教师的薪酬与付出不成比例,教师的付出远远不是实际收入所能衡量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但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依然偏低,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是造成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指数不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诸多层次的需求之中,生理层面的需求是最为基本的,只有满足了生理层面的需求,人才会激发出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鉴于此,继续提升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显然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首要举措。

(二)身心健康层面的因素。据调查显示,教师心理问题突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职业病发病率较高,在每年的中小学教师体检时发现,总患病率高达70%左右。45岁以上的男教师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占60%左右;女教师患妇科病的占70%左右;口腔及咽喉类疾病排在首位,患病率高达70%以上;30%左右的教师患胃肠道疾病;患有颈椎及腰椎类疾病的教师占2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教师职业已经成为身心疾病多发的“高危职业”,而我们知道,健康的身心状况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替教师减轻身心负担,同样也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内容。

(三)人际关系层面的因素。有研究者指出,就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人际关系的好坏程度是事关教师职业幸福与否的最核心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保证。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应当有领导的关怀、同伴的互助、公正的评价、社会的认可等。由于教师与外界交往机会少,视野欠开阔,每个人都固守着一份矜持、自尊和清高,造成了不应有的人际障碍。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人的交往是教师职业的常态,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时时面对的现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因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学生不尊重,同事之间因为竞争而导致的关系紧张,不能以诚相待,与领导意见不合,感觉不到公平公正地评价等,都会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进而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

(四)人生价值与自我发展层面的因素。教育是一项漫长的事业。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是来自工资的增加、待遇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更多地来自精神的回报,来自他从教生涯中对学生、对周围世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做教师是需要去等待的,因为他们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因素也导致教师的成功具有不确定性,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职业那么明显,甚至可能会带来过程与目标的不统一,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从而影响教师的自我价值判断和幸福指数。同时,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意愿,然而学校之中能够提供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确是相对有限的,当理想与现实出现矛盾冲突时,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就会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

(五)环境与制度层面的因素。学校的环境通常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层面,本文主要是指学校的硬环境。众所周知,优美的学校工作与生活环境,能够给教师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能够有效消除教师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鉴于此,学校外部环境的建设,应该成为学校日常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学校的日常制度也会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造成影响,充满民主氛围和人文关怀的学校规章制度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进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受。

三、基于教师需要的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从定义上看,主观幸福感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对客体满足自身需要情况的综合判断,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最为有效的切入点应该是教师自身的需要,这既是尊重生命理论的应有之意,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思路。

(一)尊重教师的民利,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制度建设。高校教师群体是一种独特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修养,他们有着较高程度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于民主的向往是这个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不喜欢被束缚、被管制,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强烈要求,可以说教师的民利能否得到保障,是关系到教师职业幸福感受高低的重要因素。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发展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师民利的尊重,注重吸引教师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过程之中。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可以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内心的主人翁情感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指数。

(二)尊重教师的生存权利,提升教师的物质待遇和薪酬水平。教师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一度扮演着“圣人”的崇高角色。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管理者、家长及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更是越来越理想化。但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物质需要。人的幸福的实现不能离开自身物质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如果没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人就无法生活,人的幸福也无从谈起。教师幸福的获得必须是先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需要,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地提升教师的物质待遇和薪酬水平。在这个方面,学校可以做三方面的工作:其一,全面贯彻和落实绩效工资改革,从整体上提升教职工的薪酬水平;其二,设立专门的爱心基金,对于青年教师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教职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第三,酝酿实施项目工资制度,将教师的物质收入与其科研工作密切挂钩,在提升教师物质待遇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尊重教师的发展权利,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平台。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应该在于教书育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就笔者对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看,本职工作领域中的表现也是教师们普遍比较认同的幸福感指标和来源。然而对于教师来说,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学生的认同、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几乎都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基于这样的认识,高校在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过程别注意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入手,以专业发展带动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一方面要转变部分教师的观念,逐渐使树立起将教书育人视作一种生活状态的科学认识,从而增强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其自身发展需要,让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够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要通过开展校本研修、课题研究、送教师外出进修、举办各类比赛等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四)尊重教师的健康权利,创设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身心健康是教师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最重要条件。所以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角度入手,确保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从身体角度上看,学校可以创设条件确保教师每天需要参加一定时限的课外活动,如健身操、羽毛球、跳绳等,这些活动很多时候都是与学生同时进行,一方面锻炼了教师的体魄,另一方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心理上讲,一方面可以注重利用校外的专家资源,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开展心理辅导讲座等方式,对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诊治;另一方面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师资力量,设立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通过定期开展活动的方式及时发现和预防教师群体性的心理危机。

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是教师个人成长的精神力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对教师给予生命关怀的视角来看,社会、各级政府和学校有必要联合起来为教师职业的幸福建构完善科学的支持系统,只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到保障,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调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学校的办学目标乃至基础教育整体的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曼曼.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 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与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1).

[3] 李请季.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4).

[4] 张道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5]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篇11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求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育是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是在学生生命历程中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凸显对学生生命的关爱。

一、关爱生命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爱。青少年身心尚处于发育之中,对物质、环境有许多选择性要求,不同的个体对环境的抗逆能力、承受能力、适应能力呈现梯度差异。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是真正充满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善的关键,是对学生生命的关爱。环境塑造人,学校应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氛围环境,一个便于强健体魄的运动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资源和设施上给予充足的保障与人文关怀。

关爱学生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教育还承担着教育学生抵抗非安全因素对生命侵扰的责任。人的生命很脆弱,侵扰生命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自然性和人为性两大类。

自然性因素一般有溺水、电击、雷击、道路交通事故、流行性疾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对学生肉体生命构成威胁。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源自于这些自然因素。在具体情境中感悟一些防患知识,提高抵御自然因素侵扰生命的能力。对于人为因素对生命的侵扰,学校应从提高安全意识入手。目前,学生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主体中心意识相对强烈,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一向背反,强势个体常欺负弱势个体,造成积怨,在所难免。这对双方都构成直接的生命威胁,许多校园暴力流血事件就是这样引发的。另外,社会安全事件:敲诈、绑架、拐卖、性骚扰、校园暴力等时有发生,让学生摆脱人为因素对自身生命的威胁,学校教育主要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让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权。

二、关怀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关怀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是人本理念的必然体现,对于学生自然的肉体生命而言,满足其物质需求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精神生命而言,满足其精神需求是学生愉悦生活的前提条件。

运用先进的思想、正确的道德导向来净化青少年的心灵,激励学生的报国激情,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永恒的主题。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运作,其重利性的市场经济特质正在负向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和行为。为此,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使青少年明荣知耻,自觉抵制精神污染,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震撼心灵、升华生活的意义。

三、关注生存

生存是生命的存在形式,任何一个生命都在生存,但生存的价值、形式、质量各不相同,应关注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存状态,使其在生存中发展,在发展中生存。作为生物性的存在,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与技能,以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世界;作为社会的存在,学会遵循社会的规范和律则,以便使学生成为受人尊敬和受人欢迎的人;作为精神的存在,学生要探索、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能够俯仰天地间。

关注学生的生存,包括学生当前和今后的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让学生充实地过好每一天,不虚度年华,是关注学生在学校中生存的基本任务。要充分彰显自身的潜能,开发自身的潜质,不断纠正和内化自身的潜在意识,当在生存道路上受到冲击时,让灵魂永远保持站立的姿势,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总之,我们期待着,师生在学校的每一段时光都荡漾着生命的情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人性的温暖,每一个人的优势长处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绽放,每一个人对于未来都有着乐观的向往,在每一个人心中培植起对于教育无限信任的力量。

篇12

1.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和信念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可利用生命科学史的优势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予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英国博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一个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的人。在他9岁时,就已经有了一个远大的理想,他对父亲说:将来我要环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去发现世界上未被人类发现的奥秘。但达尔文在父亲的安排下,不得已去学习医学及神学,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于1831年放弃神学,随“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考察,期间历尽了无数的艰难与险阻,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经过长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859年完成和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此时可针对个别学生由于觉得学习太艰苦而出现松懈的现象,教育学生要像达尔文那样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具有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强毅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折服,才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一切困难和压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1.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科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记载科学家为科学的发展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工作历史。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的研究历程,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整整8年的苦心钻研,发现并揭示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然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35年后,另外三位植物学家分别在各自的研究中证实了当年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这时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致使遗传学的研究从此快速发展起来。孟德尔的工作如此长久地被人忽视而默默无闻,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以此可教育学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努力加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并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合理地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妥协、不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

1.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合作精神也显得更加重要。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大多是团结合作的产物。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原因之一应归因于他们的特殊结合,两人相互补充、相互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的立体结构,这被欢呼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程度可媲美于前一世纪的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成就。他们在科学研究上可谓是一对最佳搭档,沃森在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中具有独到见解,却对数学、物理学感到难以驾驭,而克里克则精通这些被沃森视之为有点难度的学科。两个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沃森是个孤独、文静、具有内向性格的人,相反,克里克则以大声谈话和纵情欢笑而为人所熟知。他俩的合作是生物学与物理学互补的最佳典范,也表现出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沃森和克里克认为如果没有与对方的合作,他们自己是不能够单独发现DNA的结构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篇13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生死伦理、环境伦理和性伦理等内容的教育,增长初中学生的生物伦理的知识,理解伦理事件背后的意义,受到触动,有所感悟,生物道德水平有所提高并影响日常行为,让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绽放生命光彩的道德品质。

1. 认识生命之美

大自然是美妙的,动物是可爱的,植物是曼妙的……在教学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美,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社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 认识生命的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让学生体会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从而好好珍惜。

初中阶段,很多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会关注容貌、体形、身高等外部特征方面的变化。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某些身体原因,而产生苦恼、自卑或嫉妒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的生活,甚至出现整容或自残自杀的倾向。因此教会学生尊重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惜受之父母的身体。

3. 热爱生命的存在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禽畜都想尽办法用所有的能量来维持自己或者种群的生存,以致生生不息。

人类也是如此,人类不停地开拓各种科学理论、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使人类一代代的繁荣昌盛生存下去。因此,热爱生命不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有必要渗透生命理论教育,以唤起学生热爱生命的激情,让学生热爱生命的存在,不仅是自己,推己及人,也珍爱一草一木,热心关注家人朋友,关心一些不相识但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包括残疾人和艾滋病病人,这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4. 保护地球生命的载体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唯一的家园,生物圈2号实验并不成功,绿色消费,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保护环境的举措呼声很高,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加入自觉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二、教育中运用的渗透方法

1. 科学探究活动

对生物伦理道德的领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尽可能避免使用生物材料,如果对野生生物进行观察实验后,要让这些生物回归生活地,这既是爱护生物资源,也是一种情感教育。“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光照对鼠妇的影响”,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并体会到关爱生物和保护环境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2. 调查活动

通过调查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落实到行动中去。例如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为主题调查。

3.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

课外综合实践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更灵活,内容更多样。例如“环保小发明”“观鸟爱鸟活动”,关注生物的生活,爱护和关心他们,能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