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区信息化管理

社区信息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53: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社区信息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区信息化管理

篇1

社区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构筑社区政务、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小区及家庭生活各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并与现实社区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使与社区有关的各个成员在沟通信息时更加便捷,而且能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我国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着眼于信息化,进行社区的整合和规划,使之成为宜于人居、适于学习、有助创业的和谐新社区,正在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

一、南京市社区信息化管理发展历程

1957年,联合国在发达国家开始倡导社区发展工作,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是社区发展最早的国家,也是信息化社区比较完善的国家。信息化社区的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概念时代”、“产品时代”、“信息化时代”和“人性化时代”。我国于1997年才开始信息化社区的建设。目前我国信息化的建设正在由“产品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和“人性化时代”的理性阶段。南京市社区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自2000年开始兴起,主要是以基层各自建设为主,规模小,自发性特征比较明显。如有各居委会自行设计人口管理软件,有街道开通的“万家帮”服务热线,有区县开发的社区管理软件和96180呼叫中心等。2004年,南京市全面启动了社区信息化工作,明确了“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注重应用”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网络平台建设。将全市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作为集团用户利用电信现有网络资源实施联网工程,全市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虚拟专网,利用统一出口访问互联网,形成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网络。整个网络建设完成后,既可以形成一个社区管理共享平台,又可以形成社区工作人员信息查询、服务平台。

2.管理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包括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和综合业务应用平台两部分。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可以使全市所有社区在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管理方式的平台上进行日常办公,收集整理所在社区的基础性数据。该系统借助社区专网,使南京市所有社区均能提供收集完整的基础数据,在本地加密存储并自动上传到中心节点,给社区管理者使用。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可以根据各部门不同的统计、查询、分析需求开发和整合相应的应用模块,市、区(县)、街道各部门可通过授权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各部门也可以通过此平台与社区信息管理软件联系,形成社区管理、信息、业务的互动。

3.服务平台建设。南京社区服务网(http://njsq.省略/)的开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服务,形成信息与物流有效互动,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城市社区信息化模式构建

1.高档豪华社区信息化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

高档豪华社区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社区建筑面积一般2-5km2,建筑容量相对较高,其中有写字楼、商业设施、酒店、公寓以及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和居民住宅,社区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设施发展远程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创建学习型社区,突出信息化服务建设。

社区定位在全智能化,具有高起点超前示范作用,至少应该具有安全自动化(sas)、通讯自动化(cas)和管理自动化(mas),即“3a”系统,社区内部交通与城区的规划应该协调有序组合。

(1)社区网络建设。主要包括:①社区网络布线系统;②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建设),鼓励各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各种信息服务网站并共同建设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向社区提供网络综合信息服务。

(2)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社区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社区网络管理中心、通讯接入网中心和家庭智能化中心三部分。社区网络管理中心为统一的internet出口,信息中心连接多个信息分中心(中继站),再通过分中心访问信息中心。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家庭智能控制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社区安防子系统、社区物业管理子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各个子系统通过通讯接入网中心实现数字社区各个管理分系统的互连。针对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居民对安防和家政方面的需求较高,应重点建设;家庭智能控制器具有安全防范功能(煤气泄露报警、防盗报警、紧急呼救等)、联动控制功能等,智能操作界面应力求简单。

(3)社区信息化运行模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高档豪华社区,可以建立社区高速局域网,形成一个宽带、高速、安全、可靠的光纤网系统。同时应开通无线网系统,充分利用卫星和光纤网络系统,服务于高档社区。

南京市新街口CBD区域,在2010年规划范围上是指北起珠江路、广州路,南至白下路、建邺路,东到太平南路、太平北路,西到莫愁路、上海路,面积约4.1平方公里。这里突出的是华东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务中心的定位,体现的是专业化与高档化服务,其社区管理将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方面功能有机的结合,向多功能复合回归,但突出功能是金融、保险、信息等为特色的商务功能。社区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必然是市场导向型模式。

南京市的高档住宅分布显示的是多元化集中与分散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受职业类型和权力中心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集中分布于山西路、颐和路、琅琊路一带的民国政府时期遗留的约1700套高档别墅式住宅;鼓楼、珠江路以西及鼓楼以东、玄武湖东侧集中的职教新村、金陵世纪花园、太平小区、台城花园等较高标准的“官宅”和高级知识分子相对集中居住地。90年代以后,受环境和土地以及城市郊区化等因素作用,趋于辐散分布,以城东的帝豪花园别墅为代表的依紫金山傍玄武湖的高档住宅区;以月牙湖花园为代表的中高档公寓式住宅区群;城东南仙林CBD副中心地区、江宁百家湖地区的中高档休闲式住宅区群等;以及分布于主城区和区域的不同地块上的新的社区空间,这些在大尺度上分散小尺度上集中,体现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身份的社区,社区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也应以市场导向型模式为主。

2.经济实用型社区信息化社会导向型管理模式

经济实用型社区主要包括单位建设楼房和一般工薪阶层居住的商品房,也包括一部分旧城区改造区。居住区一般基础设施、绿化、环境设计等较完善。社区信息化定位在半智能化水平建设。主要实现住宅小区与城市公共服务网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居民通过网络终端实现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及其费用自动结算等信息服务,同时尽量考虑到经济实用。

(1)社区网络建设,网络布线以宽带接入为主;社区内综合信息服务可以和各信息服务商共同建设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安全防范子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

(3)社区信息化运行模式―HFC有线电视网

经济实用型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有线电视网及城市光纤网,利用有线电视网的空闲频带,可以实现Internet高速宽带接入、VOD视频点播、安防监控、电视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各种双向高速数据通讯业务,实现图像、数据和语音“三线合一”,利用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智能住宅的建设是比较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模式,不仅在功能上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大大地简化了小区布线。同时避免了重复投入。

3.普通型社区信息化政府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相结合模式

普通型社区以经济实用房和城市中的拆迁房为主,应以具有一定基础的住宅群为主要对象进行重点信息化建设,达到水、电、气等户外计量、收费,住宅的火灾、有害气体泄露等实行自动报警,住宅设置紧急呼叫系统,住宅小区实行安全防范自动化监控管理,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

(1)社区网络建设应建立宽带接入为主的社区网络布线分系统。逐步建设社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子系统,电视监控子系统,自动报警子系统,紧急呼叫子系统,对讲子系统)、有线电视、电话通信网络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

(2)社区的信息化运行模式是基于电话用户网络的数字本地环路,满足现代家庭在使用网络信息与数据交互上的需求。

对于南京市住宅社区的分布,老百姓总结为:“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空间结构特征。城南旧城区改造区和城北、城西一些新建小区等社区,云集了传统理念里视为“低贱”的小商贩、国企下岗工人较多而相对贫困的居民和中等收入的一般职员。如中华门东地区是南京市旧城改造比较典型的城市空间,涉及全市相当一批街区,又如玄武区所辖的新街口的网巾市、香铺营、中山东路、中山路、一枝园、糖坊桥、北门桥、唱经楼、双龙巷、大石桥、丹凤新寓、居安里、虹板桥、大纱帽巷、成贤街等15个社区,社区人口密度大,层次结构比较复杂,社区各种环境相对脆弱,其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行社会导向型管理模式或者政府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相结合模式,既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要经济实用、方便可行,同时要保护好城市的文脉和生态。如目前组织实施的公教一村智能化系统、新街口市容监察系统信息化示范工程以及万家帮社区服务在线、社区医疗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建设,均显现出社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效益。

三、结语

综合我国目前已形成影响较大的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应结合当地城市信息化环境对社区管理模式的影响,充分考虑未来社区信息化管理模式,体现民主化、自治化、法制化、科学化、多元化、开放式管理。

高档豪华型社区以市场导向型管理模式为主的自治型管理模式,逐步向数字社区迈进。委托物业公司进行专业管理,进入市场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和质量,政府只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一定的协调,使之发展为具有先进信息技术管理的新型数字社区;经济实用型社区管理模式以社会导向型管理模式为主的模式,扩大物业公司的管理范围,大力建设社区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普通型社区采取政府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结合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结合社会和市场机制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各种服务站点,逐步推广社区信息化管理。

篇2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问题;对策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各个领域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社区卫生服务采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不仅节省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有限资源,还可以有效的解决社区居民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

一、社区卫生服务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基层对社区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而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但是,许多基层单位忽视信息化的有效作用,认为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不如购买医疗器械,另外,一些领导认为使用计算机收费系统,就是实现了信息化,致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缓慢[1]。

2、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致使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不能很好的发挥。而且,在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专门的建设和发展资金,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再加上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升级的速度较慢,影响社区卫生计算机信息化的使用和发展。

3、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

社区卫生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操作和控制,但是,许多社区卫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导致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工作效率不高。许多社区卫生的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不足,不能够及时的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致使社区卫生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落后,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使用信息化管理时,不能及时的处理技术故障,不仅给社区卫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降低了管理质量。

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对居民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为社区提供系统、完整的居民健康数据,帮助社区卫生更加详细、清楚的掌握居民的健康情况,为社区卫生管理奠定基础。社区卫生可以社区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开发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档案信息的应用软件,充分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以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居民卫生问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

2、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统一规范的规章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和前提,因此,国家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以推动社区卫生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社区卫生应该根据国家制定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的标准符合国家要求。在进行信息化标准建设时,国家应该坚持引用和开发的原则,争取与国际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标准接轨,引导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规范社区卫生认证和标准项目,建立测量质量的程序和方法,确保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专业性。

3、建立和完善社区计算机信息化系统。

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社区应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以促进社区卫生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社区应该建立规范、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其规范性和安全性,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保证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质量,另外,社区需要重视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技术故障,以确保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

专业的工作人员可以保证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转,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因此,社区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以提高服务质量。社区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拥有必要的工作能力,以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社会公共服务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国家应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公民提供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公民的合理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社区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杨晓敏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篇3

2镇江正东路街道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镇江市正东路街道位于镇江市区东南部、毗邻古运河,是镇江市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辖8个社区。在社区建设中注重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重视安防产品、环保产品的应用和推广,采用网络宣传和服务方式,应用远程教育、电子阅览室等形式,配合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加强科技的宣传和普及。“十二五”时期,街道进行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普及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积极推进社区内部管理电子化,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办事效率。以社区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加强新知识宣传和新技术示范应用,实现网上网下的服务网络,把社区建成以数字化和环保型为特色的科技社区,让居民享受科技成果,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3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服务企业和居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资源和工作流程,完成社区房屋、居民、办事、公文等各类资源的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和入库,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区基础数据库;对已有的相关业务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整合,建立社区综合业务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区服务营运体系和居民信息互动服务系统,增加沟通渠道和提升服务水平。系统架构如图所示。

3.1社区门户网站

建立门户网站,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和服务信息的宣传,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职能部门间联系,提高服务质量。重点是服务、信息、政策法规和办事流程查询、表格下载等。

3.2社区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对社区包括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志愿者、计生对象、社区内企业、出租房、营业用房、物业等信息的采集及人工录入或者导入,汇集各类部门数据而成的综合数据库,在平台中作为基础数据采集平台。并及时的记录和处理社区救助、社区卫生、计划生育、等业务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信息,规范社区工作。

3.3社区服务管理系统

实现社区的社区台账、社务公开、政务受理、协同办公等政务服务;社区老人关怀、宣传教育、求职招工、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民意民生调查等社区服务信息;通过网站和热线电话等方式,覆盖家政服务、外卖服务、教育培训、家电维修等商务服务。

3.4社区矫正系统

建立社区矫正信息数据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服务卡,通过移动信息平台--企信通,以短信群发的形式发送各类信息,可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社区服务、集中教育、心理矫治活动等信息的告知,更大程度地提高矫正效果和监管效率。

3.5信息互动服务系统

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社区服务工作的各项功能实现服务人员与居民的互动沟通,为社区服务人员和居民沟通架设了一条绿色通道,及时方便地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将社区服务延伸到社区外,充分体现主动服务和居民关怀的理念。

3.6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查询系统

通过与社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接口设计,实现在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居民能够了解医疗保险的政策与制度,个人医疗健康咨询和查询医疗保险帐户信息,进一步保护和增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社区居民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及熟悉,将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7社区安防监控管理在社区已有的安防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化的集成监控与管理界面,进行方便、简单监视、控制和管理,社区安保人员可监控各个重点场所的现场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并可有效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提升社区的安全生活品质。

4社区信息化建设意义

通过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社区建设中达到了以下目的: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升,物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社区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采用SSH2,HTML5和Ajax技术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自动收费、数据采集、设备控制、用户管理、流量监测等功能。后台数据采用Oracle数据库以保证能存放大量的数据和实现数据的分布式管理。该系统能有效改善社区收费管理的方式,为管理人员和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从而实现社区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移植性强、加载速度快和易扩展等优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SSH2;Ajax;社区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11.2?34;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4?0071?03

收稿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422);平顶山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PDSU?QNJJ?2013010)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1],现阶段我国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2]。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大多数还是采用人工管理、调查和记录等手段对社区进行管理来实现社区各种收费人员信息登记等。显然这样很难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样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改进,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科学的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服务管理水平,本文提出采用SSH2和Ajax技术,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并结合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开发一个基于B/S模式的物联网社区信息服务及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该系统能使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同时能极大化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他们生活提供便利,它是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1 SSH2 和Ajax 技术

SSH2是Sruts2+Spring+Hibernate的一个整合框架[3?4],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Web 应用程序开源框架,该开发模式能保证各层开发相对独立,又能协调工作,代码结构清晰,共享性高,且利于维护[5]。Ajax 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用于创建更好更快以及交互性更强的Web应用程序的技术[6?7]。本系统在用户注册验证、设备实时控制、设备列表及时刷新、数据的采集等功能都用到了Ajax 技术,该技术能降低服务器负载,减少数据传输,同时增强用户体验。

2 系统架构设计

通过分析得出,物联网社区管理系统由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种用户角色,普通用户能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服务申请、浏览多媒体信息、账单查询、用户信息查询等功能。管理员用户能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流量监测、设备监测、用户监测、设备控制等功能。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3 总体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普通用户模块和管理员模块。用户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申请、社区服务、收费查询、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管理员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流量监控、设备检测、用户管理、实时控制等功能。系统主要完成对用户数据费采集、入库、对用户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对设备信息进行的增加、删除

4 核心模块的详细设计

4.1 自动收费功能的实现过程

用户成功登录后,可通过点击水费、电费、煤气费图标,系统会自动加载该用户上个月的费用记录。当用户选择条件对费用信息进行查询时,系统会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处理。用户通过导航进入收费管理页面,在账单查询脚本Water_Payment.js 中触发一个GetTime()方法获取系统当前时间,通过Jquery.post()方法将获取的年月份请求到账单查询类Water_PaymentAction。Action 通过调用服务层的getLastmonth()方法查询对应年月份账单信息。若系统查询到记录,则将信息存储到Map中,然后转化成JSONObject 字符串,通过Water_Payment.js回调函数callback()获取Action的处理信息,最后将信息在页面显示。若没有查到相关记录,则在页面显示没有查询到当月的记录。自动收费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

4.2 设备监测功能的实现过程

当管理员选择手动扫描时,则是对设备在某个时刻传回来的参数进行一次扫描。管理员点击开始扫描,触发设备扫描脚本Device_Scan.js 里面的Hand_Scan()方法,通过Jquery.get()方法请求水表设备类Water_De?viceAction,气表设备类Air_DeviceAcyion和电表设备类Electric_DeviceAction 里面的Scan()方法,然后通过调用服务层的getDevice_Service()方法查找出参数异常的设备。再将结果返回到Post()方法的回调函数里面。

若是没有返回异常参数,则提示管理员没有扫描到异常。若是返回了异常参数,提示管理员存在异常设备,并通过页面的result标记将异常设备的信息显示出来。

设备监测功能的序列图如图4所示。

4.3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过程

数据采集功能是管理员在登录系统之后,在每月规定的时间对用户的水表、电表、气表等设备数据进行采集、过滤、入库等操作,然后生成用户该月的水、电、气等费用对应的账单。管理员在进入系统之后,可以选择采集数据的类型:采集全部数据和采集部分数据。其中采集全部数据又分为:忽略设备状态、标记异常设备和过滤异常3种模式,下面从采集全部数据的标记异常设备模式来描述其实现过程。

采集时标记设备异常。采集时忽略设备状态,当管理员选择采集方式为标记设备异常时,通过点击开始采集按钮将选择的值提交到设备采集类Water_deviceAc?tion 里的collectPart()方法,调用服务层的Water_De?vice_service()方法,从数据库中查询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然后将查询的结果封装成List并返回到water_info.jsp 页面,同时触发数据采集脚本Water_device.js 对页面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扫描,找出水压和电量参数不符合正常的标准的记录,并在其对应的标记上设置css属性,background?color为红色,给采集人员提示此条记录的参数有误,请谨慎操作。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主界面如图5所示。

4.4 设备控制功能的实现过程

当管理员在点击实时控制时,点击进入设备控制台,在设备控制台里面可以看到异常设备监控、正常设备监控、分配新设备、解除设备、操作日志5个窗口,管理员可以在每个窗口完成对设备的不同操作。下面主要描述添加新设备和解除设备的实现过程:

(1)添加新设备。当管理员在添加新设备窗口,输入要添加的设备号、用户名、社区号、网络号、组号等信息,然后点击添加。会触发Device_Control.js里面的一个Jquery.post()方法,将欲添加的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发送到Device_ControlAction 里面,然后Action 通过调用service 层的device_control_service()方法处理请求信息。若是操作成功,则提示管理员添加成功,并将新分配的设备存到正常设备表,管理员只需要刷新正常设备窗口就可以找到添加的新纪录。

(2)解除设备。当管理员在添加新设备窗口,输入要解除的设备号、用户名信息,然后点击解除。会触发Device_Control.js里面的一个Jquery.post()方法,将欲添加的设备信息和用户信息发送到Device_ControlAction里面,然后Action 通过调用service 层的device_con?trol_service()方法处理请求信息。若是操作成功,则提示管理员添加成功,同时将设备从正常设备表中删除。设备实时控制实现界面如图6所示。

4.5 流量监控功能的实现过程

管理员在登录之后,可以在流量监测页面查看每个月份用户设备产生的流量的统计图信息。同时管理员也可以通过选择月份,点击查看,得到相应月份用户的水量、电量、气量的综合统计图。

管理员在进入流量监测页面之后,触发Collect.js里面的一个post方法来将获得的系统当前月份请求到设备采集类Device_recordAction里面,然后调用service层的getDeviceRecord()方法,发送SQL语句执行数据库聚集函数的查询,分别查询出每个社区,每个网络所产生的流量的总和。如果没有查询到结果,则返回没有当月的统计信息,如果查询到结果,则将查询到的数据封装成json 数据,然后通过post的回调函数callback 获取数据,再用eval()函数解析传回来的数据,最后将查询的结果数据通过数值转化来编程统计图中的标度。同时给每条记录设置不同的css颜色属性区别。流量监测功能实现界面如图7所示。

5 结论

物联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综合管理、控制、信息查询的平台。本文综合应用Ajax+Struts2+Spring+Hibernate技术并结合jQuery和HTML5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一个物联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的管理更简便、高效。也给用户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物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以后还应考虑该系统同物联网的其他领域相结合,将物联网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和系统紧密的结合,进一步推进物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慧,刘星桥,李景,等.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3(13):175?181.

[2] 俞磊,陆阳,朱晓玲,等.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1?7.

[3] 李淑芳,胡克寒,张凤丽,等.基于SSH2框架的高校科研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7):195?196.

[4] 朱科峰,曹静,凡燕,等.基于SSH2架构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农业学报,2013(4):885?891.

[5] 何苗.基于SSH2 框架与ExtJS 技术的权限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3(13):44?46.

篇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同时精神病患者对他人和自身造成的伤害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高,因此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康复等问题亦然成为了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问题,此外随着其对社会公众造成伤害的影响程度愈来愈大,其也成为了影响公众健康、卫生等社会问题,因此精神病的预后不仅是当前社区的重点服务对象,也是政府部门的首要公共卫生服务的重大项目[1]。我市制定了对于加强全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的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强化社区管理、构建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各类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建立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的精神病预防工作要求。故此,本工作单位北京市上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市其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神患者的三级管理网络及精神病患者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于去年年底进行了本社区内的精神患者的摸底调查,对精神患者的初步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切实可行的随访工作,其总结和探索如下。

1 社会精神病防治管理体系

1.1社会支持 精神病是一个特殊的病种,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因此精神病调查工作的开展也自然而然会涉及到多种社会问题,同时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协助[2]。对于社区服务中心及下属的卫生系统而言,建立卫生、民政、公安和残联等多种系统组成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小组,对精神病患者的规划和协调进行推动性的展开,同时需设立下属的办公室进行日常工作的处理和调查。

1.2业务实施体系 在对精神病的业务可以分为3个等级,并在区级地区设立专科医院,由于我中心属于本市的城区近郊,故而其可作为全区的精神病的防治和管理的工作中心办公和汇总地点,对其下属的精神病防治而言,区级的疾病预防中心可作为我区全部精神病患者业务指导的管理中心,而同时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全区的二级管理中心,因此此地应有精神病防治医生和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如重性精神患者管理、精神患者病态行为危害的预防和处理以及辖区精神患者信息管理[3]。医院护理干预主要是目前临床中精神病患者在医院内接受的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主要以基层社区为主,定期组织护士、医生等专业人士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及心理、生理干预,家庭护理干预则是以患者的家属为主,通过鼓励患者多关心、照顾患者,同时对患者正确的康复护理,以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4]。而最为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立为一级防控业务,其主要的工作职责为对精神患者的发生、随访和预后的管理与记录等。

1.2.1确定患者社区护理管理等级[5] 根据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分级管理标准,社区精神病患者划分为4个社区护理等级,不同的护理等级有不同的随访要求,以便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和康复措施。根据社区精神病患者分级管理标准,一级管理:疾病发作期、治疗期,住院期间请假出院观察者,6个月内出现过自杀行为或自杀企图者;6个月内有影响社会或家庭安定行为者。二级管理:经过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超过半年但仍需要治疗,连续>半年且≤2年未出现过自杀行为或自杀企图者;连续>半年且≤2年无影响社会或家庭行为者;病情稳定但拒绝治疗者。三级管理:病情稳定超过2年,自愿接受治疗者;连续>2年且≤5年未出现过自杀行为或自杀企图者;连续>2年且≤5年无影响社会或家庭行为者。四级管理:经过系统治疗,病情达到痊愈且已停药,连续5年未发生对社会、家庭及自身不良影响者。

1.2.2患者随访管理内容 患者一般情况:生活起居,饮食,睡眠,个人生活自理情况;精神症状:阳性、阴性、自知力评估,期间有无危险行为发生及次数、性质;精神疾病治疗情况:用药名称、剂量、用法,依从性及用药效果、不良反应表现;合并其他躯体疾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及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药依从性,治疗副反应;康复指导:个人生活能力训练,家庭职能训练,社会交往训练,学习劳动训练,职业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及精神卫生知识教育:心理支持与疏导,疾病知识及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患者情况变动:走失,住他处,迁出,死亡,管理级别更改,转介措施(转诊流程、转诊目的地),药物名称、剂量、用法。

1.2.3随访方式[5]

1.2.3.1上门入户随访 社区护士定期或不定期(根据患者需求)走进患者家中,按随访管理内容对患者及监护人进行访视。

1.2.3.2集中访视 社区护士定期(1次/月)到社区固定地点集中访视,允许部分合并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家属参加,集中访视同时开展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1.3疾病资料信息系统 我国针对精神病康复治疗编制了精神病防治康复手册,因此各级和各区的卫生服务站应该为每个管辖区域内的精神病患者建立个人的管理手册,并且此手册应该由各个社区的医生进行妥善保管并按时对手册内容进行随访更新,做到认真填写和完善每位精神病患者的档案记录,在每次随访中也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诊疗情况、服药情况和康复措施等信息进行管理,对患者的走失、迁出、进入、康复及复发肇事等具体项目进行核查,并交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相关信息的电子记录和管理。在进行各级的治疗的完善同时对电子化资料的更新与管理业应不断的更新,实现网络化管理与基本管理二者一致,同时应借助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对社区管理的信息完善化和简便化[6]。争取做到三级管理井然有序,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去管理体制的制度化运行。

1.4医疗救助体系 根据我区人民政府对去辖内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工作的要求和体现党和政府对我区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关爱,本社区服务中心实行对精神患者的免费医疗救助,对经济困难者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在此基础上本社区服务中心又制定了贫困经济困难患者免费药物领取管理意见,本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免费药物的在此救助,即对医疗救助减免后的自负部分,由区精防经费列支减免,实现了贫困精神患者住院全免、门诊患者每人每年减免定额管理。

2 问题与对策

2.1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偏低 对我区的精神病患者的在档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我区的精神患者的检出率仅为2.7%,故而应该加强对患者检出率的提高。本中心属于社区服务中心范围,且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故而其就诊人数较少,此外对院内人员的统计也较为落后,因此对本中心精神病患者的信息系统的管理是可增强其有效控制率,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就诊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把握,为后续的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要发挥本中心这一基层卫生组织的作用,与民政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村(居)委会作用,及时掌握辖区内的精神患者情况。

2.2日常监护工作不到位 从当前统计的数据来看,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随访情况结果显示其精神病患者并没有进行及时的随访,故而对患者的观察还不到位,因此也不能全面的掌握患者的康复信息,因此在考核各个医疗卫生服务时对患者的随访及信息的电子化处理也应该加强,同时由于精神病患者的变动及日常的检查不合理,因此建立清楚的台账势在必行。

2.3医生对防治专业知识匮乏 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应从2005年开始实施,精神病医生由于是其他科室的医生兼任,因此其对专业的精神病知识的了解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同时这些医生对精神病的防治等问题的也研究也有待提高,因此开展精神病医生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也是势在必行的,务必做到每年举办4次以上的学习和专业培训,同时提倡自学精防专业知识,提高精防工作水平,同时各个服务中心要保证精防医生用于精防工作的时间。

2.4精神病患者的管理难度大 精神病患者分布范围较广,有些精神患者,特别是情感障碍性精神病及青年精神患者,他们不愿意公开患病情况,对社区医生上门表示出很大的反感,对其工作极其不配合,对于这部分患者的建档和管理还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Lechner S C,Whitehead N E,Vargas S,et al.Does a community-based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affect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black breast cancer survivors[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onographs,2014,2014(50):315-222.

[2]Korten N C,Sliwinski M J,Comijs H C,et al.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events and memory functioning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ults[J].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14,28(5):626-633.

[3]Chang E T,Wells K B,Gilmore J,et orbid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abuse among safety-net clients in Los Angeles:a community participatory study[J].Psychiatric services,2015,66(3):285-2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