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

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15:22: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

篇1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篇2

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即资金、设备和原材料,而是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经合组织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社会发展知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运用成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不仅如此,管理和决策也越来越依靠知识的力量,智力资本的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社会发展的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商品和竞争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领先行业,而且带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和整个社会的革命:它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3)社会发展的个性化。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知识为基础,不再受原材料、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更具灵活性;生产过程由强调科学和规范,变得越来越依赖人的智慧和创造性;产品也由大变小,由统一和标准化逐渐变得富于个性。(4)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知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不断探索开发新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5)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通过对知识经济时展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知识经济离不开知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也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如此看来,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内容,还包括创新价值体系,战略商业网络、合作利益和消费者成功等特征。运用知识创新,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这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之所以维持了十余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就在于其是建立在以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新经济。美国经济不再以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为主体,转而依赖微软公司、英特尔等ir业巨人。以美国新经济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具有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雏形。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十分便捷,工商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向传统工商业渗透,工商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是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例如,信息技术、统计技术与会计、财务、营销等学科专业的结合;另一方面,新的商业模式与新型工商业务不断衍生,层出不穷。当今电子商务业务的方兴未艾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说明。

工业化国家新的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知识经济上,为了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落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科技与教育战略政策的制定、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其中尤为关注的是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将科研经费集中在一流的大学和大型企业,利用它们的科研优势及有效的转化能力,使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着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多学科的学科前沿的优势,培养出一批思想活跃、更为开放、更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梯队,以上这些构成了工业化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框架。

任何一个国家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一大批知识产业的专门知识人才。中国要想在本世纪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人才。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重要性为人们认识和发现。在农业、工业化时代,学校长期被认为是保存和继承人类知识的场所机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复现”人类已有的文化遗产。教育知识和复现的继承,在社会的延续和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文化复制和继承上,就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因素,使历史处于简单的循环之中。在全球知识经济社会逐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面向过去“述而不作”的陈旧思维定势的局限性已有所认识,在肯定教育的文化传承性的前提下,愈益重视并开发教育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功能。

     二

    从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立商务门算起,我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100余个春秋。期间,经历过解放前的艰难起步和缓慢发展阶段,以及解放后的大起大落和蓬勃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进入了全面重建阶段,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功能齐备,具有中国特色,基本与国际接轨,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体系。

然而,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与作为其基础的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一样,都处于快速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这种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战。

第一,由过去注重专业知识,转向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对工商管理人才在其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方面,要求是既要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也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先进工具的知识;具有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柔和在一起的“通识”才能。

第二,由过去注重传播和学习已形成的知识,转向不仅要很好地传播和学习已形成了的知识,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

第三,由过去主要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转向不仅要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且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质量。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人

力资源构成知识经济的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和人才培养被赋予全新的理念。通才型、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型人才成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四,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要注重个性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实干精神,也要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既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也要具有效益观念。

第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进步,使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方式、效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并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对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已经对并将进一步对高等教育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同样,它对工商管理教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三 

   知识经济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条件下工商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各种素质的核心,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人才适应新型工商业发展的“利器”。要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就必须从育人思路、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第一,综合素质培养是工商管理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现代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应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所谓学会认知,不是指获得现成的知识,而是指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学会做事,不是指学会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而是指各种能力的不断积累;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要学会善于发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乐于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依存性,从而主动地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其目的是促进人类个体的独立自主和充分发展。

第二,在树立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它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归纳与演绎结合,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工商管理教学工作的重心由“教”的方面转到“学”的方面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注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二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强化课堂讨论和独立学习环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逾越已有的看法、观点和结论,独辟蹊径,提出独创性的新见解。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和社会活动,从多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能力。

三是坚持开展“行为准则”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业上必须保持“诚实”的精神和“本人原创”的原则,杜绝任何作弊行为和抄袭行为。

四是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在学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开展激烈竞争的同时,发扬开放的、合作的、以诚相见的精神,形成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绝不墨守陈规,大胆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敢于创造,积极进取。

第三,个性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创造力的实现除了智力因素以外,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资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资金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因此可以说个性会影响智力发挥的程度。而以往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普遍关心的是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从而忽视了

个性的培养,如怎样对待失败与成功,怎样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对不同意的容忍力,如何激励自己,怎样正确地看待人生,不知道如何做人。一个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坚韧、果断、勤奋的人常能克服各种困难,善于迅速地解决问题,而一个意志薄弱、畏缩、懒惰、拘谨、自负、自卑的人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半途而废,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个性特征。

一是学生的个性塑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言行举止展示出来,成为学生直接交接效仿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在创造动机及智力好奇心的测验中成绩在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在三个月中亦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在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具有创造个性的教师能够扶助和容忍学生创造个性在学习中的体现,甚至是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意向的冲突,并以自己的言行鼓励引导学生。

二是创新个性需要培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吃苦精神。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是从天而降的,灵感虽有突然性,那也是苦思冥想、刻苦追求而出现的思维火花,更何况灵感变成现实的道路上也是充满艰辛的。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来看,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吃苦,有些做法,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然而在生活上却是没有或缺少教育,这不仅无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这种学习和生活上要求的反差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人格矛盾。实证也证明,人在面对越困难的环境,却越有超越能力的人,是有希望成功的人。

三是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承担责任的性格特征。具有独创性和革新精神的人,对于是否会犯错误,如问题的提出,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会保持一种坦然的态度,就是在行动上并不会过多地计较犯错误的概率和给个人带来的不便,而一旦犯了错误,也会把错误当作方式方法的问题予以纠正。

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学会知识与学会做人同等重要,学校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创新教育应教会学生如何悦纳自己,接受并适应社会,关心他人,乐于为社会作贡献。创新人才应是具有健康的稳定的心态的人,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人,能够进行协作的人。

篇3

2、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

3、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篇4

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可从事的工作较多,比如:会计和审计员、文职人员、行政秘书、行政助理、出纳员、人力资源助理 、人事专员、招聘专员、行政主管、人力资源经理、销售经理等。

2、工商管理专业(英文: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3、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1、工商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和中外工商企业、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从事经济管理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工作。

2、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英文名称直译为Industr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通常称译为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1、所属类别:管理学。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本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2、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从该专业四年所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1.通识课程。所谓的通识课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等。我院为更好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继开设了大学英语、微积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等隶属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同时,对学生气质和校园文化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我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诸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概率统计、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基础等学科,这为之后该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打下了基础。

3.专业课。严格意义上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科学,该专业范围较广,所学课程较多,大致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诸多科目,为此,我院开设了管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公司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分析

为了深入的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本文通过调查企业以及查询各种资料的方式,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需求除去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对其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也较为看重。

1.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⑴.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⑵.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⑸.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⑹.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沟通表达能力。在调查中,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应届毕业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他们聘任人员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在当前经济形态下,不管何种单位,都离不开分工与合作,而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企业内部成员内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不同的成员必须合作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成员,才能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合作做事,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为此,一些部门负责人针对该指标列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①日常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普通话同他人进行交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②能够团结队友并且有出色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等。

3.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品德素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价值取向、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本文调查中,多数企业表示,对于那些有德无才的人,他们将培养使用;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便限制使用。从中可以看出,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4.学习创新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观念、知识融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积极想像能力、能动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同化顺应能力等。归根结底,学习创新能力就是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运用的好,便能大量增加企业的产值。

三、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分析

篇8

一、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工商管理的目标就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受长期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西方工商管理教育模式 

高等院校是向社会培养专业性、学术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人才的地方,而大学生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而且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更是受到企业的极大欢迎。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起步较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着实不少。因此,一些高等院校为了加快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纷纷积极引进西方的工商管理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张的今天,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这本应该是我们积极提倡的,这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随着工商管理教育在中国的普遍兴起,国内工商管理教育基本上照搬了国外的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导致国内高等院校制定的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体系与设置内容上的大同小异。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问题,传统的经济理论很难解释中国目前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照搬西方固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更不符合中国当下现实的国情。一些高等院校想当然的认为西方的“经”非常好,但难免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2.培养目标定位低,缺乏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针对高等院校来说,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在应该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以及怎样学习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才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类专业。我国目前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财经院校、师范类高等院校,还是独立院校、高职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由以下几种:(1)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实用性人才。(3)培养具有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应用性人才。(4)培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学术性人才。从这些培养目标可见,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培养的大多都是一般性人才,比较欠缺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缺乏实用性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都会设置较多的必修课,而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则比较少,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却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在教学内容上,其教材大多都是使用翻译的国外教材,即使是国内编写,其理论和案例大多也和国外如出一辙。这种没有通过实地调研编写的教材,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解决中国目前遇到的经济难题,也就缺乏实用性。 

二、加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出路 

1.教育要突出实用性和岗位的针对性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连续的扩招,大学生的供给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重视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深入开展岗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 

2.教学方法要国际化 

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进一步影响,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教学方法首先要国际化。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宽知识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其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我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大批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急需大量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虽然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已为我国培养了很多工商管理人才,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秉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灵活运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理论和教学模式,推动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篇10

0 引言

在经济蓬勃发展和快速变革的今天,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社会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缺失、教学方法单一等等。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探讨新的理论基础上的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合乎时宜的。首先,这能够给各大高校提供一种工商管理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开拓道路,在充分发挥工商管理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其次,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缺失,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学生能力的缺乏和市场的强势需求,突出地说明我们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要求,这也是我们需要寻找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要求的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因。最后,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来构建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颠覆长期“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的单一模式,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1 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 源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结果。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的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交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2] (图1)。

图1 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教师观四个方面[3]。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环境的情境性,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个体的知识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助”、“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5]。

2 建构主义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在关联

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具有两大特性:应用性、无行业背景性。其中应用性是工商管理专业最根本的专业特性[5],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应用性问题也是现在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培养出的管理人才往往是理论基础扎实,但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的学科特性,把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方式与其它学科教育方式等同起来,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无行业背景性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特定的行业背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这给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更多样化的情景供学生来进行

学习、了解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把握各行各业的行业动态,锻炼学生各种行业所需的行业素质与技能,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行业适应性。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这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是十分契合的。建构主义的社会性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相适应,建构主义的情境性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无行业背景性相适应,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主动性也是契合的。所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能够很好的把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充分发挥出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图2)。

图2 建构主义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在关联

3 建构主义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的保障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做后盾。保障体系由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新的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般教师支配学生思维的习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时虽然不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即不拘泥于课本,不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对知识的理解强加于学生,也要在情境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指导与帮助,不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偏差。其次,教师需要提高情境设计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是围绕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核心展开的,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去创造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具体化情境为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服务。再次,教师需要较强沟通协调能力。这是因为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交流协作,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中提供指引与帮助,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学生之间提供协调。同时,对于教师介入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教师需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估方式。教师应该在传统单一以卷面考试评估形式的基础上丰富教学评估,创建一种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个体评估和集体评估、学生批判性评估和教师批判性评估、校内评估和校外评估等多种评估手段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从全方位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教学监督更加的客观,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学习阶段与学习的方向[6]。

3.2 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

教学资源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除了需要过去的教材、课件、教具、基础设施等资源外,还需要信息资源和外部资源等。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要求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拥有顺畅的信息渠道,及时把握外部的信息,才能在教学中做出及时的更新与调整。情景教学方法,如企业家进课堂、企业实践等都需要学校和企业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实现。校企结合是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外部资源的重要途径。只有充分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才能够让教学顺利运行,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3.3 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的根本思想主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为了体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要保证适时的一定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二是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积淀[7]。三是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关系,既要保证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我学习。

3.4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还有赖于一系列保障措施,这样才能够规范教学秩序和监督教学质量。在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方面,需建立以下相关制度:如教学大纲制定与修改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学生职业发展培训制度;教师教学质量总结和评优制度;学生学习评估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模拟教学管理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教学质量提供一个稳健良性的保证体系。

4 结论

建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地去完成知识的建构,在合适的情境中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吻合。因此,将构建主义运用于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运用建构主义,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中艳,,刘晓霞.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6):92-94.

[2] Piaget,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2.

[3] Vygotsky,L.S. 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4]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7-72.

[5] 马庆栋.学生主体性与工商管理教育中的素质能力培养[J].黑龙江教育,2010(2):33-34.

篇11

一、引言

1、国际工商管理

国际工商管理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商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企业的管理方式。作为工商管理这一个概念的话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上来理解。首先从理论上来讲的话,工商管理就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第二个就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就是把工商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各个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特点来改善理论从而使得理论和实际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工商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工商管理的概念,就是将工商管理实现国际化。

2、英语之于国际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门比较新兴和国际化的学科。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类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从目前国际上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来看的话,先进的工商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逐步完善的理论是实践经验。因此,目前很多国内的相关专业人才都会在国外的高等院校或者是大型企业中进行实习等工作。目的在于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来更好地为自己的工作做指导。所以,要实现国际工商管理的交流活动的话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而且目前英语是作为一种通用的国际性的语言。

二、我国国家工商管理的现状

1、国际工商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逐渐国际化,现代市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传统的生产和消费问题。要将经济市场中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清楚的话就需要大量的从事工商管理的人员。然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相关的管理人员还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对中国的经济现状特别是经济改革形势的足够了解,而使得经济管理状况并不理想。单就传统的工商管理人员的潜力是这样,对于新兴的国际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的现状就可想而知了。目前,我国的国际工商管理工作中主要缺乏中高级人才,而且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而使得人才缺乏这一情况更加突出。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即使是国内的高级国际工商管理人员还是缺乏先进的知识和经验,缺乏与国际间大型企业交流的实际经验。具体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于国际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是很成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体系。第二点是我国对于国际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缺乏对于他们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起来考虑的培养方式以及和国际合作交流的培养方式的缺乏。

2、我国相关人才英语现状

对于我国的英语学习的现状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英语已经作为一门规定的课程必须纳入正规的考试评分中。因此,我国的相关人才都是从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走出来的。我国的学生在英语的应试教育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体体现在学生在英语的考试中能拿到相应较高的分数。但是,作为要在国际工商管理活动中进行实际运用的英语。因此,相关的专业人才必须做到跟人之间进行无障碍的英语交流以及写作和听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的体现。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很多的学生已经丧失了同别人进行英语交流的能力。因此,对于英语的实际应用,我国的相关人才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水平。而且,作为国际工商管理中需要运用到的英语知识必须要跟国际商务等知识联系起来以及实际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对于从事国际工商管理类工作的人员的英语要求就会更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的工商管理活动和工作与国际的不断接轨,我国也已经涌现出了大批的相关的先进人才。

三、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要实现我国的国际工商管理的发展同国际工商管理先进水平逐步接轨的话就必须加强英语在国际管理活动中的运用。通过英语在管理实务中的应用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使得业务交流之间更加方便和快捷。通过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中的运用的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在管理活动方面进行创新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针对相关的专业人才要定期对他们的英语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在实际的工商管理活动中加强对英语的运用。在关于英语的培训中,可以通过社会中一些具有高级英语知识的相关人才的专业知道,特别是要加强对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来达到与人更好的沟通的问题。在进行英语培训的同时还得加紧对相关专业人员的管理类和经济类知识的积累和考核工作。只有将英语运用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的话才能更好的实现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实务中的运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利用英语来扩展相关专业人员的眼界和知识面。这一点在国际工商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目前为了培养具有优秀英语能力的国际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优秀人才,不仅加强了相关人员的实践经历的培养还加强了英语授课以及英语教育。例如作为最早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中的宁波大学已经实施了全英语教学的模式。对于国际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是:提供全英文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表现优秀者可以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所有的举措均表面在国际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对于人才英语知识的培养以及英语的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宁波大学的这一举措,其他的高校在对于国际工商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是逐步加大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需求。只有从学生时代就强调英语学习以及应用的重要性并在专业知识阶段进行巩固和加强以及实践阶段的进一步升华才能使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实务中得到最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应用的一项有效的手段就是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主要是来源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争睹实现对经济发展干预的一项重要方法。为了提高工商管理的职能,强化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正在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简述工商管理

(一)工商管理的定义

工商管理是一种管理专业,主要在市场经济中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工商管理是指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工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实施的内部行为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型。在企业中应用工商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我国的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工商管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工商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对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中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作出清晰的定位。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方面,我国政府在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基本职责,积极的实现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实现市场监管基本职责的同时,还需要履行一定的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职能。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主要负责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监管职能,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所以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工商管理的特点

工商管理在社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工商管理主要的运行方式是监督管理,不需要实际的进行经济运行和操作;管理方法丰富多样,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工商管理是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保证社会环境的和谐和稳定,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工商管理工作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具体,需要管理人员及时的实现对企业日常经济运作的有效监督;细化和落实工商管理的具体工作,才能维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

二、工商管理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工商管理部门的促进措施

经过一定的经济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在企业的经济运作中实施工商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这种职能,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需要在现有的工商管理基础上,对工商管理的职能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有机的结合我国的其它行政部门,例如行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等,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提高工商管理的工作效率,不断的完善工商管理机制,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工商管理部门对社会经济的促进,还需要提高经济促进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经济管理,对市场经济中的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及时、准确掌握,应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措施实现对经济环境的调整,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政法在实施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标准操作。因为我国的经济立法,不仅提高了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制约了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一切的管理活动都应该符合基本的经济管理法规,实现对我国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切实维护。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执法,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对企业的一些违规操作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维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程序。

(二)工商管理的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企业,很多是跨越地区、部门和不同行业基本界限的,主要是企业和企业之间自由联系或者自愿结合组成的企业集团。这种组成方式,很容易分化和脱离企业中的利益,形成超脱在外的基本模式,致使原本隔绝的部门相互联系和结合。这种交叉和融合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管理造成影响,动摇社会经济的分隔基础。流通体制领域的改革过程中,实施政企分开的方式,是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我国的企业采取釜底抽薪的基本方式,避开行政枷锁,不断的结合互相联系的不同经济企业,自成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经营和指挥中心。而且,我国的很多企业都不属于任何的行政部门。所以,政府部门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集团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不能直接进行经济干预。这种工商管理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企业集团对政府的依赖,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强了企业自身的主动性,也提升了企业集团的工作效率。这些都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集团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促进的作用。

三、总结

工商管理是我国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全面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13

1、前言: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

2、自我认定:分析自己的性格,以及在工商管理专业中所体现出的优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