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6 10:11: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篇1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麽,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4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5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

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麽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著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6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尽管简便,但却势必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个僵硬的、各执一词的人为界限,由此导致一系列的混乱和产生很多问题。

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故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7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不破不立”,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消灭汉字”等等口号,中的诸多做法就是这样。这钟观点过分夸大了传统文化的力量,把传统文化看作文化的全部,把传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最终必然要导致。而且,如果传统文化真的都是现代化的阻力,那就意味着过去与现在必然发生了绝对的质变,过去与现在毫无共同性。这在事实上存在吗?如果承认过去与现在还多少有一些共同性而坚持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阻力,那麽,就意味着古人、前人必然是无能,至少是不如现代人。我们能找到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明所有的古人、前人在方方面面都不如所有的现代人吗?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的观点,实际上是怯孺和懒惰的表现,是企图以此推卸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义务的想法和做法。而且,在现实中,颂扬和批判传统文化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这说明,怎样在历史与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划分责任与荣誉,这关系到历史、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其实,历史和传统文化既不承担责任,也不享有荣誉。承担责任或享有荣誉的,只能是各个时代的人。这两种表现都忽略了,文化既然就是人的生存活动和内蕴于其中的知识、价值、意义,那麽,它就只可能是由不同人的或同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生存活动关联起来的关系网络,也就不可能是实体。它是具体的、与时俱迁、因人而异的。文化就是这个关系网络的调控配置,其中的一切都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局势和参与其间的人的情况来确定。根本谈不上有所谓最好的文化,甚至也谈不上有不错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活动的形式和习惯”,不是实体,因此只能在现时刻的人们的生存活动中去寻找。这样,“传统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或“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障碍还是动力”等等这一类问题,就是大而无当的假问题、不科学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是否、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们特定方面的生存活动?我们怎样去超越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局限性?

由于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就导致人们往往企图寻找、确立一个唯一的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或现代化中。例如,有人把、猿世凯的改革、同治中兴的一系列举措划归现代化,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有人认为,是现代化的行动,但另外的人则指出,前期思想中的、种族复仇主义的存在说明不能简单地把归入现代化。在这些争论背後,都是企图寻找一个唯一的判定标准以便把所涉及的东西确定地归类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其实,这样的标准,如果说存在的话,也不是唯一的。因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所指,不同的人因立场、审视方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界定。

这也意味著,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不能简单地作整体化的抽象讨论,如果这样,就在实质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都视为一个逻辑上周详严谨的、抽象的、统一的整体,从而认为,每个民族只有一个唯一的传统文化,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就是这个样子;现代化也只有一个唯一的模式,欧洲社会天然地具有实现现代化的潜力,现代化首先在欧洲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在各个方面都以欧洲社会为榜样来一番脱胎换骨的“革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文化还原为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事实上,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作时代化的理解,就是假设“时代”在地理上和文化上是绝对同一的统一体或前後完全一致的整体。这样的假设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文化的发展有不平衡性,这包括文化各个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文化发展的个体、群体、地域、民族、国家的不平衡性。这样,文化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性就不能被忽视。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在时代化的理解的观点同时还忽视了,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多姿多彩的,远远不是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整体。文化既然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那就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只能是具体的。现代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是抽象的。既然是具体的,那麽,在不同的国家,由不同的人所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其现代化就不会是只有一个模式,同样也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这样,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探讨就不能再用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作泛泛而论,而要在不同的个人、群体所特有的不同的生存活动中进行具体的深入研究。

由此可见,企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解释,使之由障碍转化为动力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对的。近代所谓的“整理国故”运动和新儒家的“创造性转换”所遭遇的尴尬和难堪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化、逻辑化、规律化,本质上都是把传统文化目的化、主观化。因为理性本身就是近代西方才产生的舶来品,并非西方以外的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共有;逻辑虽然原则上说是多元的,但实际上现代人所用的都只是西方所继承下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而中国古代的逻辑则是辩证──墨辩逻辑。各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殊性,要找出所有民族文化都共有的规律不是短时间内通过研究一两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就能办得到的。这样所梳理和解释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只可能是为特定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生存活动服务的一种意义罢了。但应该指出,如此固然可以发掘、拓展出一种新的意义的源泉,但往往更加可能遮蔽、损害了既往时代活跃的生命运动和富裕的精神生命。维特根斯坦後期主要攻击的对普遍性的渴望,应该不断地警惕。

上面我们从理论上说明了,坚持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历时性的理解是错误的。在事实上,如果坚持用这样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就必然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若干侧面作了二元对峙的理解。这里只谈三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肯定与否定的绝对化。这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但批判现代化的也不是没有。对传统文化作绝对肯定的,往往主张一切古已有之,只要中本西用、中体西用、夷为夏用即可。否定传统文化的,往往认为它是糟粕,主张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全盘西化。其实,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肯定或否定的理解是错误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依共存的。传统文化是人一生下来就不得不生存于其间并受其制约的东西,不论你肯定它而把它捧上天,你都无法从中得到什麽额外的收益;不论你否定它而把它贬低得一文不值,你也无法完全摆脱它,照样要受它的制约。对传统文化的肯定或否定也不是进行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或行动的必须的第一步。同样,对现代化作或不作肯定也都无关于它存在于人们当下的活动中这一事实。魏源说过:“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为学。”『8当然这不是说搞现代化可以不考虑传统文化,而是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重要的不是通过肯定或否定而比较孰优孰劣,孰重要孰不重要或进行取舍,而是要在人们当下的活动中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探讨,就不是所谓整体性的泛泛而论,而是具体的、局部的、深入细致的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泛的。这样,传统文化是好还是不好,现代化是好还是不好,相对于具体的实践操作而言,就成为可笑的问题,而且,这也是无从回答的问题。就好比去问一个下棋高手:“请问这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如何下?”脱离了特定的棋局及对手的情况,任何再高明的棋师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再则,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既然都是人的生存活动的组成部分,那麽,也就不可能只取其一而舍其二,它们都是无从取舍的。

第二种表现是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这是前一种表现的转化形式,不必再作分析。

第三种表现是认为,传统文化是“源”,现代化是“流”,有了“流”就可以不必再去为“源”伤神费力。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态来看,这种“源”“流”观是不能成立的.

摘要

篇2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篇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化,从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单从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思想中来说,儒、法、道、墨、名家等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精神,它推行“仁义礼智信”,倡导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这种实用理性精神无疑与我国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是十分切合的。而后来的儒学则更是秉承着实践理性精神。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实践与理性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中远胜于其他东方国家。而在文学、宗教哲学、建筑等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阶段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起着良好的整合作用。它的文化整合力量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凝聚并且团结在一起,借此凝聚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种族血缘的亲和力,使得政治政权间有着非常有效的控制力,这使得整个社会能够稳步向前。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整个民族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地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以及从其中衍生出来的爱国、和谐、诚信等观念,使得国民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利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与施行。同时也有利于中央与地方实现良好的控制关心,实现全局统一,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此外,刚强自健、厚德载物等理念,使得社会成员不会囿于一隅,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不仅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源,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必须要汲取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有益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入世精神、务实实用理性精神、乐感文化精神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们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急剧变化的当下,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实现理性自觉,缓解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如传统儒学中的“实学”精神和“中庸”理念。这对于公民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着十分良好的借鉴价值。

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逐渐出现脱节现象,有些传统文化甚至已经遗失,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的现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何借鉴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为我们现阶段应该思考和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文化传承上,必须加大文化发展资金投入,扩展传统文化宣传,做好传统文化的延续工作。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彻底的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还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西方文化的主旋律影片中,利用了许多中华文化元素,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西方在借用我们的元素在宣传他们的主题思想,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立足自身,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新的变革和发展呢?

第一,继承传统文化,就要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扬实践传统文化,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出去。

第二,传统文化传承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成为对现代生活有用的思想要素,要扩展思维,采取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

第三,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要不断发掘文化优势。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开发。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使得我国在21世纪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拥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当之无愧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的宝藏。

第四,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级文明。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中华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第五,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比重愈发扩大,而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巧妙结合,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深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价值观念的深度结合,使之为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富裕服务。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动力就源于其不固步自封,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不断地吸收新的元素,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其“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特点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篇4

民间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民族图腾崇拜、、民族文化等传统内容,数千年来长期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缓慢传承与发展,这种原生态艺术是中华先民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或区域深厚历史文化的体现。正如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所言:“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一切归于沉寂之时, 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 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 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在当代设计的“现代热”回归到“本土热”的趋势下,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民间艺术考察和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尝试着在教学中运用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多元化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民间美术的价值观念、审美特性、造型语言、色彩装饰等内容和当代教育精神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工作,探索出适合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方向的民间美术课程体系。

一、民间美术现状

(一)生态环境恶化,民间美术岌岌可危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由于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纷至沓来,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民间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古老的民间技艺正随着艺人的老去而逐渐消亡,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于缺乏传承而逐渐走向灭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伤感地说:“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的消失。”

(二)民间美术教育缺乏

当今高等艺术院校课程由于长期受西方近代美术教育影响,强调三大构成体系,忽略本土民间美术的审美、传承教育,导致民间美术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发展普遍落后,其课程安排仅局限于民间美术欣赏等基础知识。信息的泛滥,各种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加上缺乏对民间美术系统深入的学习,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中本民族的视觉元素严重匮乏。

(三)相关法规政策对传统艺术的重视与保护

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逐渐消失的现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导向,也为当前高等院校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民间美术造型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追求神似,而忽略外在的形式感。民间艺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将点、线、面等图形符号处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造型,呈现出鲜明的形式感与装饰性。这种视觉感强、富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元素,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图形本身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表意的造型也符合现代审美观的要求。

我国民间美术品类丰富,其装饰色彩是一种基于象征功能的视觉现象,由于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上强调色彩的感情意味,从而成为思想观念表达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运用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影响,色彩呈现多样化趋势。典型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如“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鲜;软靠硬,色不楞;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等突出色彩的组合方式,更好地强化象征语言的暗示力量,突出主题意旨。

民间美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不具有鲜明的功利性,这种功利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是生命繁衍、延年益寿的主题;二是丰衣足食、门第显赫的主题;三是吉祥如意、和谐安定的主题。这三种主题无不展现劳动人民热切、粗犷的生命欲望。吕品田认为:“民间美术主题的原始依据和价值取向显示了民间老百姓对以生命存在为核心的自然要求的肯定态度,也透露出他们追求完美、自由和永恒生命存在自然形式的强韧心向。”

(二)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源泉

民间美术求大、求活、求全、求美的观念,以及其追求实用性、象征性、概括性、随意性、抽象性、程式性的造型手法对于现代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遗产进行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重组与开发,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将会是实现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陈幼坚工作室的标志,运用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连体娃娃”,表现出具有深层内涵的连绵、稳定的象征寓意。而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含义是:“以中字和古钱形相互结合而构成。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服务,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这个设计因结合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和现代审美观,成功地表达了企业诚信、交流、融合的战略思想。再如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Ⅱ》是以中国题材为主的艺术作品,梦工厂标志性的月亮上垂钓的小男孩变成了皮影戏效果的老乌龟钓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其后,就以中国浓郁的民间特色剪纸与皮影艺术相结合,描述了孔雀王朝时的情境,向观众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融合后的当代审美效应,彰显中华民族特色艺术魅力。

三、民间美术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是现代技术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民间美术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如何在学习研究本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造型手法、独特的寓意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使其设计作品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有机结合,是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重点。

(一)田野考察

笔者在课题立项开始研究的几年里,先后多次考察了国内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区域,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西兰卡普艺术、黄梅挑花艺术、荆州漆器艺术、云梦皮影艺术、孝南雕花剪纸、武汉汉绣艺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艺术,陕西省合阳面花艺术、凤翔泥塑和版画艺术,山西省平遥剪纸和漆器艺术、王家大院晋派民居艺术、太原花灯艺术,河南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淮阳泥泥狗艺术,福建省漳州木偶艺术、惠安沿海建筑艺术,黑龙江省冰雕艺术,安徽省黟县徽派建筑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四川省民族服饰和彝族漆器艺术;拜访了众多的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如泥塑艺术大师胡深、任国伦,织锦大师刘代娥、叶菊秀、石九梅,皮影艺术家秦立刚、刘师,剪纸艺术家徐慧斌、马口窑收藏艺术家何昌义;参观河北正定古城庙会,湖北荆州端午节民俗庙会等。在民间艺术的资料收集整理上可谓收获颇丰。目前对已有民间美术项目、品种、以往收集的作品、现有的文字及新代表性的传承人的材料,都建立了规范性的档案资料保存。按照民间美术的穿戴、祭祀、娱教、装饰、游艺、用品6个品类,分别对织锦、傩面、皮影、风筝、木偶、年画、剪纸、马勺、面花、泥塑、漆器等10多个种类民间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

(二)特色课程设置

1.课程教学

2010年开始,在教学中增设校级公选民间美术欣赏课程。 2011年,为配合学分制建设,增设民间美术课程为艺术学院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其一,利用多媒体视频安排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讲授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造型特征、象征寓意等,使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环境、历史典故、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初步的了解;其二,提供民间美术实物原件如凤翔泥塑、天门印染等,详细讲解采集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民俗印象等,加深学生对该类型的民间美术品的直观认识,亲切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三,适时播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或民间小调如陕北民歌《兰花花》、湘西民歌《辣妹子》、鄂西民歌《哭嫁歌》等,升华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感受,同时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原生态意境;其四,采取答疑方式加强课堂学习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其五,开展民间美术制作实践,主要是图案临摹(剪纸、漆器、脸谱、雕刻)、装饰造型(泥塑、包装、工艺品)、图形设计(插画、标志)等,并指导其中的优秀作品去参加相关的美术设计比赛。

2.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

一是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专业必修课采风中带领学生深入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民间实施民风民俗的考察,包括民间美术资料采集与实践、民居参观、博物馆寻珍、民俗影像记录、原生态环境调查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树立传承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并探究开发民间艺术的有效路径。二是指导课题小组进行田野考察。2009年暑假根据学生科研项目《论湖北省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拓展研究》设定“土家行”主题,指导课题小组深入恩施土家族民间考察西兰卡普织锦艺术;2011年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探究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体现》先后考察荆州漆器、汉川马口窑址、云梦皮影、孝南雕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三是在艺术学院组建学生民间美术小组,指导学生详细调查研究云梦皮影和雕花剪纸、马口窑遗址、黄陂泥塑、红安刺绣等典型的湖北民间美术及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各级博物馆,参观各种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展览,如“楚风楚俗——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保护·传承——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

四、民间美术教育课程的深化与发展

(一)学校与博物馆联合共建艺术交流平台

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公众场所,是将深层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展示给公众的社会公共机构,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与教育职能。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在课程资源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急需加强与博物馆的交流,作为专业教师,笔者对国内传统文化收藏丰富的省市级博物馆进行了认真调查、审视与思考,认为博物馆可以在“收藏、研究、交流”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二)学校与区域联合进行(项目性质)实训基地建设

在民间美术集中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增设第二课堂。这一举措既可促进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又可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如带领学生前往凤翔六营村学习制作泥塑艺术,前往合阳洽川镇学习面花制作艺术(俗称花馍),前往平遥学习漆器制作艺术等。通过基地建设,学生可以真切感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激发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之志。

(三)校际之间加强学术成果交流

就目前而言,全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基本没有设置民间美术课程,仅在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江苏大学等个别院校建有完整的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与民间艺术研究所,拥有丰富详实的学术研究成果。针对民间美术资源导入民族或区域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加强校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沟通

掌握特殊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慢慢地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口传身教的传授方式,开始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帮助下走出生存的困境,接触崭新的世界。我们应抓紧机会和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使他们通过高校这个教育的平台积极传授民间文化艺术,增强现代人对传统的了解和保护。也可以借此将手中绝活传授给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莘莘学子。

结语

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趋势中,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正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平台上,民间美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要系统地拓展,还应在课程中注入现代审美观念,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现代设计表现能力。通过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专业设计课程的紧密衔接,在设计作品中完美体现出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省级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09s023;市级教研项目《湖北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s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篇5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篇6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出现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来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

每一部动画作品,无论什么题材、风格,都会受到创作者的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性格、思想、动作、言语、场景、道具、甚至主题思想等各方面体现出本民族特征。每一部动画都或强或弱的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

中国动画,在造型和场景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民族化故事。而民族化视觉元素是体现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在民族心理方面作深层挖掘,才能表达民族化风格的内涵。

动画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营造一种本土文化氛围,展现本土文化独特的文化魅力。我国第一部由万氏三兄弟创作的动画片《铁扇公主》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享誉世界的中国动画片《大闹天宫》,在角色和背景设计、动作、音乐中都充分吸取民族传统造型和戏曲的独特风格,无论是孙悟空还是玉皇大帝或是四大天王的造型,无不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敦煌壁画到中国戏曲造型,甚至到中国的门神,都是《大闹天宫》中人物造型的来源。这既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要求,又丰富了世界艺术文化宝库。著名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说:“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和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事件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视觉设计使美猴王成为人们喜爱的形象。

之后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再次将民族艺术在动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法国《世界报》评论《小蝌蚪找妈妈》:“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而《牧笛》则将这一风格推向了极致,该片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写意抒情的美学思想,在电影结构和动画语言上作了创新实践,全片没有对白,将动画片的视觉语言发挥到了极致。《牧笛》被国外同行称赞为“一次令人神往的美的享受。”它的成功再次证明:愈有民族性,就愈有世界性。

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动画强国的压力之下,我们愈来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丢掉了自己市场和民族文化观念,失去应有的观众群体。这看似是市场的因素所导致的,但究其根源是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与动画教育中缺少本土文化教育内容也有直接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那咤闹海》等动画形象影响了一代人,而又一代人却迷上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现在的孩子更是时尚,竟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而中国本土的动画语言符号在这一代人身上似乎没有传播的可能。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动画片没有丰富的生活内涵,缺乏创新,轻视市场,缺少关爱,总之,缺乏民族文化的责任感。由此便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动画作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朝阳产业,我们虽然暂时落后,但借助文化的优势和迅速增强的经济势力,应该有能力赶上动画大国的发展步伐。

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现代人群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自西方古希腊科学思想的完善,到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人们在极力追求物质财富的丰裕,追求创造文明、开发自然资源,利用地下能源和科学技术改变了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科学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一些人类无法抗拒的来自自然界的报复的悲剧也在一次次上演。大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被打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平衡失控,新生疾病出现,自然资源被肆意利用而匮乏,人类的伦理道德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人类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是以科学理性的世界观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当运用这种观点去发展科学的时候也破坏了自然生态。而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切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那就是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

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上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文化是艺术的内涵,动画是各国精神内涵的文化形象,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如何让动画片富有“活性”呢,必须根植文化的底蕴。

篇7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篇8

本文是以在传统文化企业的工作经历为背景,总结些许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相互关系的实例,是针对目前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企业传统文化的宣传为目的,通过现代广告这种宣传平台,以各种各样视觉和科技的方法进行传播的形式,在对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的宣传发展方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感悟。本文叙述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概念的同时,对两种不同文化本身的发展与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辅相成的关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在方法上首先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其次是现代广告的特质、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相结合对现代企业的作用等。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企业在运用现代广告进行宣传时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互相探索深层次的结合点,起到促进和强化,而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同时,通过笔者多年来与企业共同经历的实例,为国内传统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丝绸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在存世的各类丝织品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中国四大名锦,其中代表着中国织锦工艺最高水平的就是南京云锦。南京云锦起源最早要追溯到东晋末年,距离现代已有近1600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云锦融合了华夏各民族丝织技艺的精华,曾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皇家专供御用织锦。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化新世纪,各类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与突破,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早已陆续被现代机械所替代,而唯有南京云锦仍无法实现机械化,正是云锦妆花技艺的高深莫测、变化多端,甚至同一匹面料都存在不同的组织结构,所以这项古人的智慧结晶是无法被现代机器整齐划一、色彩规律的效果所替代的。不朽的文化与新时代的需求为南京云锦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自1957年南京云锦研究所成立以来,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完成了由故宫博物院、定陵博物馆等国家、省、市级博物馆委托复制古代文物的艰巨任务,重现了千年皇室文化的巅峰技艺,也让人们看到了无法想象的祖先伟大的智慧。

1.2 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遇到了问题。仅仅靠自身的文化继承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专家学者说过,文化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不能割裂,也不能一成不变。最好的保护与传承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优秀的现代文化,进行文化再创造。

曾有高校学生做过一个调查,问南京大街上的路人是否知道云锦,许多人都不清楚,当提示到春晚主持人经常穿着的服饰时,许多人会恍然大悟地说原来那就是云锦。在建馆三十多年的南京云锦博物馆里,详细记载着南京云锦历史上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展陈着从战国到明清至现代的各类云锦精品,其中不仅仅有历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还有南京云锦不同时代各类品种、花色、组织结构以及各时期织造工具的现场展示。可是真正要实现将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将那些古老的篇章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等待人们的参观和翻阅,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动态的行为,融入百姓的生活,才能不被时代所淡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接受采访时说:“今天的创新汇入昨天的传统。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使继承和发展、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才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只是停留在对它的保存上,也不是对其进行单一的隔离,只让人们透过冰冷的橱窗去欣赏它的外表,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迎合新时代的要求,拓宽服务功能,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2 现代广告的定义与传统文化结合

2.1 现代广告的定义

广告一词起源于拉丁语“Adverture”,意思为大声叫喊以吸引或引导人们注意,大约在1300年至1475年的中古英语时期演变成为英语的“Advertise”,意为:“引起人们注意,告知某人某事”。这与汉语“广告”的字面含义――广而告之比较接近。到17世纪末,随着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展开,广告一词便被广泛地流行和使用。早期的广告,仅包含着唤起大众注意事物的意思。我国古文献中的:“鼓刀扬声、吹曲叫卖”便是对其直观的描述。而现代广告早已超出了口头广告、招贴广告、印刷广告的范围,尤其是随着电子广告的出现,广告的空间更不断扩大,其目的不仅仅是诱使人们注意购买商品,而且是为了树立产品的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吸引消费者们的关注,养成大家新的消费习惯,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发展。

随着商业和广告的不断发展和其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加深,1995年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称:“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商业活动。”这是目前看来,我国最科学最被大众所能接受的一种对广告定义的概述。

现代广告是以市场营销观念为基础的广告,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从消费者的需求及广告接受者的心理出发开展广告宣传,注意广告的整体效应和长远效应。在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的今天,广告受众不仅会解读广告中所要传递的商品和服务信息,而且更倾向于解读其中所提供的文化元素审美趣味、道德情感、价值观念、消费理念以及现代生活范例等等。于是出现了现代广告策划者会想尽办法将各种想法、情感和诉求融入到广告艺术设计中,以期实现有效的广告信息传递与广告文化。通过广告所积累的商品或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在当代社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2 广告与传统文化结合

如今,在生活中广告已随处可见,成为大家习以为常,可以说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广告活动最早是起源于商业活动的,当时也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一些公众媒体平台的推广,广泛地向公众们传递想表达的信息。法国广告人让.马贺在《颠覆广告》一书中,曾形象地概括了几个国家的广告特色,他认为:美国广告很简单,英国广告很幽默,德国广告很无趣,法国广告很性感。这些也正反映了各类广告背后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特点。而属于我们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于现代的广告所呈现的内容,其实也反映了属于我们特有的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考逻辑、崇拜信仰和艺术情操已渐渐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成功的广告往往给人带来耐人寻味、感动共鸣的效果,是因为内容中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怀,同时也记录了社会精神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电视里经常看到而被大家所熟知的那些广告语,“千万里,我寻找我的家。孔府家酒,叫人想家”、“龙的传人请用龙卡”。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在广告中重现,得到大家的同感。曾经有个画面也是大家所熟悉的,随着一阵亲切而悠长的吆喝“黑芝麻糊”,吸引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注意,他吃完一碗却又意犹未尽,就一遍又一遍地舔那碗边……看到这些温馨的画面,不仅会禁不住会心地微笑。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广告中语言与图像作为重要的呈现方法,让大家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所表达的内容。任何时候,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广告都能够引起中国人对于爱国心的那份感动和深思,如红旗轿车“坐红旗车,走中国路”.“常回家看看”和“多陪陪家人”总是能给人带来温馨和甜美的回忆。一个熟悉的动作,一份真实的情怀都能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情感,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则公益广告中,一个小男孩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走进房间给妈妈泡脚,原来是模仿妈妈给姥姥泡脚的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小小举动深深感动了大家。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消费时代,人们对于广告的要求不再那么简单,如何在众多形式各异的广告产品中取得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其表现形式,大家更关注其表达的文化内涵,是否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个性,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那些被大家熟知的传统文化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牢记在人们心中,在带动商品销售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或者表达爱国情操,无论是在社会风气上还是在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在现代,广告业是一个文化产业,而文化是广告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广告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广告文化成为了一种被大众所接受并能产生反馈的社会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取舍与完善中形成一种独有的思维方式,它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且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功的广告往往不满足于只表现产品的外在,而是更深层次的挖掘浓厚的民族文化情怀,这也是同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由此看来,现代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是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深层的广告创意往往会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并且能唤起消费者那份爱国情怀。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出现负面的事件和元素,表面上是影响了广告的传播效果,其实上也会对于品牌甚至对于企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根本上将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反感。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创意要赋予绝对正能量。

3.2 现代广告为传统文化企业创新

篇9

一、引言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源于西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深受其影响,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不可能不根植于悠久的传统文化而完全移植西方的理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构建一个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和民族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一个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与现代行政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把古代优秀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高效、和谐并具有中国民族性格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中的人,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行政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只能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现代行政管理同样以人为中心,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政府的执政能力起着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一个全新的阐释。

三、现代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现代行政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

道家个人管理的目标是“内圣外王”;儒家主张通过“修己”、“安人”实现“大同”,体现了个人管理目标与组织管理目标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现代行政组织而言,就是要注重营造一个协调个人、群体乃至社会三者利益的目标链,使前一目标的完成成为后一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后者的达成又是前者的印证和升华,由此循环往复而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流程网络,促成组织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有效的组织应遵循目标一致、跨度合理、指挥统一、权责分明、职能明确等基本原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合群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类结成社会群体的必要前提,没有等级划分的限制,群体内部就会发生争夺。“合”与“分”是由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所导致的,也是解决各类组织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前提。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和激励密切相关,只有理解了人们的真实需要和行为动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从而实现有效的领导。

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论是儒家的“人性可塑说”。西方行为科学都假定人性不是一个“变数”,管理者只有设法去适应人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后天的塑造与引导,如荀子主张“导人去伪”,孟子主张“领悟善端”,这比起单纯被动地适应人性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经营人性”,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才能够对行政管理的良性、持久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管理,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

相对而言,西方管理学注重对物化结果或阶段性成果的控制,强调控制的实效性;中国传统文化则偏重于对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标准模糊、不精确但更具柔性。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恰是最有效的控制。这一思想被彼得.圣吉称为“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给下属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不再通过传统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而是“通过学习来控制”,致力于改善思考品质,加强反思与团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转贴于

“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老子讲的“无为”是达到“无不为”、“无为治’这一目的的手段。确切地说,无为管理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减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契合绝不是一种偶然,它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物质文明是可以共生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曾这样谈及他在《孙子兵法》中学到的东西:“今天没有一个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它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的重大意义。”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瑰宝,在形成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模式的战略运筹理论过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方管理惯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组织划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大对立阵营。中国文化推崇圆满和谐,认为只有组织内处处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广大和谐的系统。打破这一系统,组织便不得安宁。

现代行政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从“以个性为本”、“以人性为本”到“以人文为本”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权重日益增加,绵延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充分说明了我国在对文化的整合与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已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才能趋向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宋光华,王文臣.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篇10

记者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新闻会上获悉,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将于今年8月23日在大同市南城墙关城开幕,为期4天。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一次激情碰撞与完美结合。届时,主办方将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墙展示代表世界顶级水平的汽车文化,丰富的汽车文化活动、高端的行业交流、密集的媒体报道,将为所有汽车文化活动参加者、参展商和观展车友献上一场华丽的汽车文化盛宴。

中汽国际是国资委所属的中央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国际会展、国际贸易和文化传媒业务以及实业投资。市场范围遍布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机械工业与汽车行业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行业资源,中汽国际已经在汽车会展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国际贸易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中国乃至亚洲自主品牌最多、综合实力最强、市场领域最广、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展览公司”,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作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展览业务遍及全球的专业公司,中汽国际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十余个国家所办展览面积达二百余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展出规模名列世界前五名的北京国际车展,以及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展等多个世界级品牌展览。今年4月15日,大同市人民政府与中汽国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作为双方首个合作项目,正式拉开了地方政府与央企联手举办汽车文化节的大幕。

大同作为京津冀内蒙古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区位优势独特。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日臻完善的交通环境,加之本市及周边地区煤炭、电力、有色金属业等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刚性需求旺盛。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特别是中高档乘用车情有独钟,中高档乘用车占全市乘用车总量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同类城市。截至2011年末,大同市乘用车保有量达45万辆,与毗邻城市乘用车保有量总和超过100万辆。2008年以来,大同中高档车销售每年增速超过20%。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挖掘。作为著名的文化名城,大同市近几年以“一轴双城,双城并美”的发展格局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浓厚文化浸润个性彰显的古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区,云冈石窟大景区、华严寺、善化寺、古城墙、恒山大景区、悬空寺等,中外著名大师亲手设计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中心……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城市符号使大同个性更加鲜明,历史文脉更加清晰,古都韵味更加悠长,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优势更加凸显。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将更具特色。奔驰、宝马、沃尔沃、雷克萨斯、斯巴鲁、JEEP、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多个主流汽车品牌汇聚一堂,阿斯顿马丁、世爵等众多世界顶级名车组成的超豪华车将闪亮登场。同时,一系列汽车文化活动将贯穿文化节始终,乘用车车展、汽车巡游、汽车模特大赛、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汽车摄影大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图片展、汽车文化笔会、中央及部分省、市媒体采风等活动将把文化节推向。

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的举办,将是一次颇具规模的汽车与文化融合的盛会,是现代汽车品牌的一次集体展示和巡礼,是大同市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发展模式,与中汽国际等紧密携手打造“文化+汽车”模式的一大新举措,必将给古都大同创造又一文化新高地,增添文化软实力,对大同打造会展之市、发展汽车文化、深度开发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将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

篇11

中图分类号:J50―02(313) 文献标识码:A

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吸收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上的,他们把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融会贯通,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此时的日本设计家试图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却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随着现代设计走向成熟,他们发现融合了日本民族艺术传统的作品反而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现代的设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一、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精神

总的来说,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构成了日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

永井一正把日本设计家分为四代人:其中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为龟仑雄策、早川良雄、伊藤光治等人;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为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等;第三、四代的代表人物有石岗瑛子、浅叶克己、伊藤晃一和上条乔支等。

第一、二代的设计家尽管各自风格相差很远,但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永井一正用几何框架勾画出一种特定的画面空间气氛,又着重具象的装饰性图形的研究和应用;早川良雄则用水彩、色粉等材料以透明且柔和的手法绘制招贴形象。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梦幻般的韵味,各种隐喻的图像间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诗意;田中一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他对日本的字体和符号有着很深的研究,试图通过现代的方式将他们在招贴上重新加以诠释和表现,他强调设计的平面型和空间型,作品具有高度的秩序感和工整性,在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平面符号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有典型的国际风格;中村诚则主要以摄影的手法进行设计,在为资生堂化妆品公司设计的系列招贴中,他以日本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去揭示日本女性的美,选取最具日本风格的细节,以点带面,戏剧性地夸张处理,对肌肤、睫毛等细节的细枝表现,对画面朦胧气氛和色调的把握,使招贴画面充满着一种东方的审美意蕴。

在第一、二代设计家中,最为突出的是龟仑雄策和福田繁雄。

龟仑雄策是日本被称为国际设计大师的第一人。他的画面具有强烈而又稳重的色调对比,对每一细节一丝不苟地精细刻画,表现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典雅而细腻的审美情趣。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使以龟仑雄策有机会在全世界展示才华。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日本设计家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位。

福田繁雄可能是最为其他国家所熟知的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欧美设计家誉为“经济简洁又复杂多变”。他的设计风格幽默生动,设计思维既继承了日本传统中追求典雅的风格又反映了追求间接新奇的日本现代设计新潮流。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力图以各种图形矛盾性的复合,引导观众产生设定的联想,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传统,又掌握现代感之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同时又极其简洁,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第三、四代设计家则从摄影、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表现上的自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元素。

佐藤晃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色彩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分离感和张力,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的印象派的光表现与色渐变手法融为一体。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进一步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的思想为精神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清愁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

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

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

这在表面上指出了日本设计的形式风格特征,也不无巧合地印证了日本人审美的两重性。

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

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对日本民族精神作过较恰切的表述:“与刀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这同样体现在日本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创造中:日本的审美观念中充满优雅和谐的情趣又不乏阴郁和深沉的审美趣味;热衷于事物优雅的姿态和幽玄的意境又崇尚激越和狂热的情绪;敬仰崇高对象和悲剧精神,同时又爱好滑稽和幽默。日本的艺术可能简朴自然也可能繁复华丽,既平常又怪诞,既有抽象的浪漫精神又有现实主义精神。

从地理环境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两重性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提到:“日本地理环境中有三个基本因素对于形成日本文化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森林、海洋和农耕。”日本多森林,植被覆盖面广,森林在日本人的生活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森林文明使日本人崇尚生命之美。森林在不同季节变换的缤纷色彩和自然物千姿百态不仅有助于日本人对寂静、闲适之美的感受,而且还促进了对事物色彩和姿态的审美敏感和对瞬间状态的留恋,日本美学中关于优美、和谐的审美观念,同森林环境密不可分。日本列岛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日本人对大海的冒险和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征服性格和追求壮美的崇高精神。森林与海洋共存于日本人的生活中,日本人自然把森林文化的优雅精神与海洋文化的狂暴精神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日本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外,日本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古代日本人对季节时令变化的敏感,也促成他们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

日本人的传统神道信仰使日本的传统艺术在崇尚自然外还带有特别干净、整洁的特点;而日本人对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俭朴、单纯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精神上则推崇内敛,自我控制,自我修养。

日本17世纪到19世纪经历了高度商业化的江户时期,商业文化高度发展,形成日本人重视和喜爱奢华平面装饰的特性、喜欢商业修饰和大众化的文化特征。

二、传统带动现代设计

日本设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跻身世界设计大国。“日本制造”甚至作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非西方国家,它的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大相径庭。日本的传统精神,无论在深层民族特性层面还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都决定着日本设计的命运。

1.民族特性层面

日本的历史是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日本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最好的学生,也是最能够把作别国的经验和本土国情结合,发展自己独特文化体系的国家。日本美术也不外如此:“但凡触及外来文化时,日本美术总是以柔和的立场受其影响。……这种随遇而安、广泛吸收的情况,显示了日本美术的广泛适应性,或称反预见性”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方法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而非国货的时候,中国禁用,日本仿造,这是两国截然不同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但这种学习和模仿只是在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及其所急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会。“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

日本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无原则地彻底吸收而又有选择地为己所用的方式下经历了模仿、折衷转化进而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制造”。

另外,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单一种族基础,使得他们非常重视集团和团体,因此文化可兼具活跃和稳定两重因素。日本社会重视集体和团体,轻视个人,因此无论是在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问题上,还是像每个具体设计这样的小问题上,都能兼有大而稳定的方向,小而活跃的因素这双重特征。

2.技术层面

日本传统中有几个因素是它的设计与现代迅速接轨的重要原因。

第一,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并且因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视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经掩饰的的材料,装饰性地使用结构部件,完全暴露并体现结构,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

第二,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从建筑到用品,日本人形成了长期对基本单元为设计中心的习惯,这使他们很快接受了从德国引进的模数概念。这也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要素。

第三,日本领土狭小,人口密度大,长期以来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重视细节并喜爱装饰功能部件。而现代的国际市场趋势恰恰是倾向袖珍化、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化。这些传统的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别国所难以具备的特点。

另外,日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工作方式,完全不追逐个人出名,以集体的成就而骄傲。企业内部力量比较容易得以集中。这也使得日本的设计可以飞速地发展。

3.体制层面

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设计以来,它的传统设计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被破坏。这与政府对传统设计的重视与扶持不无关系。

日本战后的设计发展与其战后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历程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国内市场,从而促进日本设计的成熟。政府对设计的大力扶持,企业对于设计的高度重视,是促成日本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1918年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1951年访问美国后便积极推动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率先在公司成立工业设计部。之后各产业界均在自己公司内部相继设置设计部门,积极改善产品设计,使产品打开世界市场。

日本在50年代建立一系列的机构以帮助设计进步。这种特别为促进设计而成立的机构和机制,使日本设计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例如1951年日本成立的隶属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和1928年成立的日本工业艺术院。日本政府的这种完全利用国家力量来促进私人企业产品竞争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是使日本产品赢得国际商业竞争的唯一途径,这已不在局限于文化这一层面上,而是商业、经济甚至日本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设计是日本民族的发展生命线,是政府的发展重点之一。

但是,日本的这一系列政府保护产品设计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即保护日本的出口产品设计专利。而对于外国产品,日本则几乎是肆无忌惮地仿造和学习。甚至一度出现大量抄袭和剽窃欧美设计的现象,但这只是设计发展道路上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日本走传统文化与高技术向结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再三强调“和魂洋材”,坚决拒绝这种物质层面的模仿发展到精神领域。

另外,重视教育事业也是日本设计界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在明治时期就设立了美术及工艺学校,为二战后的日本工业的崛起打消了坚实的基础。50年代日本的设计教育开始大规模发展。设计学院纷纷成立,这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和传承起了积极的作用。日本的设计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与企业复杂结构中的一个难以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启示与反思

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设计的物化,从而使之成为方便实用的产品或商品。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设计理念及高科技设计手段的应用,使得设计与科技结合更趋紧密,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之一,设计自身的“先进生产力”性质也日益明显。因此,设计行业受到空前重视势所必然。同时,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与更新。因此,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外国文化和现念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

篇12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室内空间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在传统形式和现代时尚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中努力的调和达到平衡与和谐。如何使室内装饰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机的结合,怎样巧妙的因地因人制宜,构造民族文化特色的个性空间设计是我们永无止境探讨和研究的,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发扬光大,做到形变但意在,拒绝盲目的沿袭传统。中国传统室内装饰是在特定历史时代及文化背景下的,其外在形式、自身功用、内在文化综合创新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应用

中国传统室内装饰在当代空间装饰设计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优势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达上的直接性,有着深深的民族情结,是室内装饰设计营造手法上的常用的处理方法。无论是直接运用传统的中式家具,艺术品工艺品,还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的提取,都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独具魅力。

(一)传统家具

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具有端庄、沉稳的造型特点,古朴、典雅的气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古典家具因为有优美的线条、原始的木质纹路,所以很容易与现代的家具、电器等搭配在一起。其选料考究,通常以优质木材为主,比方说紫檀木、黄花梨木、楠木等等,造型的塑造符合材料的特性,顺应天然纹理,装饰采用点缀的方法,体现文雅朴实的美感。选用传统古典家具来装饰室内空间,是文化品位的象征。新中式家具这个家具类型的出现,强调了与传统家具发展的异同,因其时代特征而特地加上了“新”,说明其源自传统,而又超脱传统。一般来说,在传统美学规范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精髓,使家具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中国气息,并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这样的家具就叫做新中式家具。新中式家具设计在形式上简化了许多,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物体,但它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古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取其精华部分、去其外在的形式并运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古代家具的现代化演变的成果。

(二)传统室内装陈艺术品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空间的文化品味也有所追求,营造有书香气有人文特色的空间氛围是多数人情感诉求。名家字画,亦或是有吉祥寓意的画作都饱含了人们对美好人生发展的追求和向往,在烘托室内艺术文化气息的同时表达了对某事某物的祝福。偏于古典的居室装饰,可以用传统的中国书画补壁。

对于中国瓷器精品,观赏者一般不会产生将它用作实用器物的念头。这种由形式感而引发的人的美感享受,是一种超功利超现实的对美的直觉,它激活人的美感欣赏力,欣赏者在这种对象面前,似乎也关照到自己本质的力量,获得对美的欣赏需求的满足。陶瓷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艺术陶瓷与字画、古玩、绿色植物等,一方面,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以实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起到室内装饰和点缀环境的作用。

软装织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誉满全球的丝绸,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刺绣编织,这些织物布料可富丽堂皇,可清秀典雅,无论是直接用于铺陈,还是用于界面装饰,都是其他装饰品所无法取代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三)传统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饱满多姿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华民族祖先及世人经千年的造物活动中,不断融合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设计才华,不断融合中国的道释玄儒、政治伦理和民情风俗而发展起来的,其表达的寓意和思想内容寄托了人们对俗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加入传统装饰图案的元素题材,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表达。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表达

将汉字元素用于室内天花墙壁地面等围合界面上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如印有汉字的壁纸装饰墙面,提升了居住者的文化品位,增添了书香气息。在天花处悬挂具“印章”形制的吊灯,传统印章雕刻工艺与文字装饰装饰元素相得益彰。汉字元素出现在室内隔断上也是一种装饰手段,带有汉字或书法艺术的屏风,一扇镂空雕刻的格栅,都具有浓浓的中国韵味。

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红色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黄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的代表之一,黄色装饰给室内空间增添奢华感,绚丽庄重不失典雅。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丰富多变,借景、框景、对景、漏景、添景、抑景等等构景方式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用形似取景窗的隔断分隔卧室与过廊,形成了框景的视觉效果,能够给室内空间增添趣味,提升审美情趣。

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室内装饰元素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运用手法有:

第一,抽象简约。这种手法是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韵,使传统的儒、道、禅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

第二,符号拼贴。其特点是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构件加以抽象、裂解或变形,使之成为某些典型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并在室内元素中拼贴运用,从而使新与旧、今与古带着某种联系。

第三,移植与嫁接。即对儒、道、禅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宝贵素材。室内设计终归是一种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行为技术,在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美的需求日趋强烈的今天,如何构建出能够表达情感诉求的空间是当代室内设计师所共同面对的课题。感怀历史,追溯传统是国人普遍存在的审美情态,更何况,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国人共同努力来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和融合是对传统文化极具实践效果的传承。

参考文献

篇13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近几年逐渐被重视起来,无论是在教育业、娱乐业还是建筑业,都将传统文化与自己领域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再加入创新的元素进行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在对工程任务进行初期规划的时候,也将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装饰性元素应用到设计过程中,建设出的建筑不仅能够与现代城市的整体风格相契合,同时也可以保留国家的民族特色,给居住者更多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理冲击,建筑装饰的内容有很多,在不同的空间之中,也有不同的装饰要求,本文通过对建筑进行设计的经验,对在设计环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方法进行分析。

1建筑设计的本质分析

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砼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

2如何将建筑传统文化进行结合

在对建筑设计的本质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方法进行研究。

2.1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设计师首先需要对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解,我国建筑建设的历史比较长,从人类社会初步建设起来的历史时期,人们就对居住区域进行划分,建筑是居住场所逐渐发展而来的,无论是对于古代人还是现代人而言,建筑都不仅仅只是给人们提供栖身的场所,而是一种重要的载体,承载的就是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建筑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我国古代建筑独居特色,既有精致的园林风格,也有气势磅礴的宫殿设计,在近代,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很多呈现出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也逐渐被设计出来,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不仅仅为当时的人提供了居住以及生活的场所,同时也能为后世的人折射出前一时期的社会实际情况。没有承载文化核心的建筑是缺少灵魂的建筑,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建造建筑,也不能对建筑具有的文化价值忽略,将现代与传统进行碰撞,可以使建筑更加具有魅力。

2.2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种类有很多,其中可利用的优秀传统元素也有很多,在对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对带有装饰性的传统元素进行分析。首先书法以及国画就是最常见的建筑装饰之一,很多设计师与居住者更愿意在客厅或者书房的墙壁上挂上一幅意境优美的国画,或者大家的书法作品,墙壁悬挂类的装饰元素还有中国结、京剧脸谱等,中国结可以给居住者一种吉祥的感觉,京剧脸谱则可以使建筑设计风格更加具有活泼性,除了这种悬挂式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一些可以用来摆放的物件,如漆器、石狮、彩陶等,可以对这几种摆放性的装饰元素进行选择,很多建筑的门口都会摆放一对石狮子,可以增加建筑的威严感,我国的一些传统图案也可以被应用,如祥云图案、如意纹等,可以将这类的图案雕刻在家具的表面上,还可以将甲骨文等古代文字同样雕刻在建筑商,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需要注意对文化禁忌进行避让,还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文化元素。

2.3现代装饰设计分析

现代装饰设计要将审美需求进行满足,设计师需要保证建设的建筑是美观的,保证这一条件后,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方案之中。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3结语

现代城市中的建筑的功能逐渐增加,建筑设计的环节也变得更加复杂,各种不同文化领域中的元素都可以被用于建筑设计之中,通过这些文化元素来对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提升,这种设计行为主要是因为现代居住者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建筑的质量还是建筑的艺术价值都有了全新的需求,设计师面临的设计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进行装饰方面的设计环节,很多建筑已将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装饰元素应用到建筑之中,如古朴的门或窗,设计师还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研究,使其能够具有更高的装饰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