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规律的特点

自然规律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14:54: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规律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然规律的特点

篇1

【正文】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规律观念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但在此之前,中国和西方古人都对自然界的规律性有所认识。李约瑟(J.Needham)指出,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西方文明主要以自然法则概念表示事物的规律性;西方传统观念认为,正如人间帝王立法者制定了成文法为人们所遵守一样,至高无上的有理性的造物主也为自然万物制定了一系列必须遵守的法则。[1]此即西方古代的自然法则观念。这种观念反映了西方古代的自然规律神创思想,是神学自然观的表现。

由于中国古代不存在类似于西方的那种具有人格性和创造性的造物主观念,因而也就不存在上帝为自然界立法的观念,从而也就不存在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论证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并认为这或许可以看成是“中国文明中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本土上成长的因素”。([1],552页)在他看来,自然法则观念对西方人认识自然规律有相当的启发作用,因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有重要帮助。也正因如此,他认为中国由于缺乏这种观念而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关于影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个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本文无意于讨论。本文所要强调的是,尽管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缺乏自然法则观念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易使人产生误解,误认为中国古代也缺乏自然规律观念。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否形成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以及在这方面的认识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国古代科学认识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基本评价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事实表明,尽管中国古代缺乏西方那种上帝创造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但并不等于缺乏科学认识意义上的自然法则观念,亦即并不等于缺乏对自然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规律观念。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科学认识活动中,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性认识成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规律性内涵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的产生和运用,充分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已具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中国古代有许多这类概念和理论,现举其要者分析如下。

一、天行有常

“常”是我国古代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基本概念之一。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重复出现,明显且常见,最易为远古先民所认识。因此观察自然天象变化,对于早期古人认识自然规律很有帮助。早在西周时,古人即问道:“悠悠苍天,曷其有常?”[2]“常”是常规、正常秩序和法则。春秋时古人已认识到:“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3]“天道”有天体运动规律的含义。古人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宇宙天象的变化有其不变的秩序和规则。《左传》在讨论天象变化时也指出:“天事恒象”。[4]“恒象”即常象、常态。天体的运行呈现某些不变的常象,正是这些常象显示了其具有某种规律性。《左传》引述《夏书》曰:“唯彼陶唐,帅彼天常。”[5]“陶唐”即尧帝,“帅”即遵循;“天常”指天之常道,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或自然法则含义。

“天”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既指与地相对应的天空及其中的一切,也泛指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古人常把自然所成而非人力所为的因素称作天。“常”指事物的常态、秩序和法则等。因此,上述资料说明,至迟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人已初步认识到,自然界存在某种法则,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守一定的常规。由此反映了先秦古人初步的自然规律观念。战国荀子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6]荀况认为,自然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性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是我国古人对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及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绝好概括。

《逸周书·常训篇》强调:“天有常性,人有常顺。顺在不变,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常性”,是事物恒常不变的基本属性,即事物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表现。古人认为:“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7]万事万物都有其基本属性。正因事物的属性,不可长,不可短,是恒常不变的,因而人类能够认识它,因循它,用它为自己服务。《管子·形势解》指出:“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天不失其常,则寒暑得其时,日月星辰得其序。”古人发现,日月运行有序,寒暖更迭有时,这是天有其常的表现。正因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人类才能认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并用其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认识事物的常性,就是在探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我国古代用“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的论述很多。除上述之外,还如《管子·君臣》指出:“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荀子·天论》强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礼矣;”《庄子·天道》也指出:“天地固有常矣;”《周易·系辞传》也强调:“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常象、常形、常道、常数、天地之常、动静之常等等都是表示事物的某种不变性或规律性。以上仅列举了先秦一些典型论述,秦代以后的文献中这类论述也很多,此不赘述。

先秦古人以常表示事物的不变性和规律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人根据事物的不变状态探讨其基本规律的经验认识过程;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初浅的,还难以明确区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常态与常规。尽管如此,战国古人已认识到“天行有常”,已初步认识到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具有规律性,这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

二、天地之道

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中,“道”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表示事物规律的概念。

“道”之本义是道路。人欲到达某个目的地,必须沿着某条道路行进。由此引申,古人把人或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或规律统称为“道”。《尚书·泰誓》强调“天有显道”,《尚书·汤诰》认为“天道福善祸”,齐国政治家晏婴认为“天道不谄”,[8]其中的“天道”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法则或规律的含义。

春秋时期,老子将道概念提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创立了道家学说。《老子》指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附图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即自然规律。老子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他举例说,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一条自然法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家学说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道”作为事物基本规律性概念在古代科学文化中的广泛应用。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阴阳寒暑的变化,山川草木的枯荣,家族邦国的兴衰,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它们分别被称为“天道”、“地道”和“人道”。

汉代《淮南子·谬称训》认为:“道者,物之所导也,”即“道”引导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也可以说“道”是事物运动所遵循的秩序和规律。董仲舒《春秋繁露》指出:“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汉代郭象也强调:“所以取道,为有序。”[9]“有序”、“有度”、“有常”都是说明天道的规律性内涵。

宋代石介说:“夫三光代明,四时代终,天之常道也;”“五岳安焉,四渎流焉,地之常道也。”[10]张载说:“天地之道,唯有日月寒暑之往来,屈伸,动静两端而已。”[11]理学家程颐更明确地说:“天之法则,谓天道。”[12]这些宋代学者认为,月日经天,江河流地,寒暑往来,万物生灭,都有一定的规律或法则,此即所谓道。这种认识代表了中国古代以道表示自然规律的基本思想。

道作为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概念,内涵相当丰富,兹举两例加以讨论。

其一,天地之道,一阴一阳。

《周易》是我国古代富有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系辞·下传》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何谓天、地、人之道?《周易·系辞上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认为,阴阳变化决定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一阴一阳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在古人看来,《周易》作者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因此“《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3]从形式上看,《周易》是卜筮之书,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它是运用阴阳概念以思辨的方式讨论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是讨论天地阴阳之道的书。《易传》作者对《周易》阴阳之道所作的阐释和强调,反映了战国古人的阴阳规律观念。

中国古代用阴阳概念说明事物规律的论述很多,除《周易》外,还如《管子·四时》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吕氏春秋·大乐》说:“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如此等等,都是强调阴阳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决定作用,都把阴阳作用看作天地万物之道。阴阳是中国古人从大量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一对自然哲学范畴,表示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根本因素或属性。

其二,天地之道,极而反,终则始。

我国古人发现,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最终完成一个循环运动,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周易·泰卦》说:“无往不复。”“复”是反本复初,更新有始,表示事物的循环运动。《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老子认为,万物的生死变化都采取原始反终,复归本根的形式,这是自然常规。事物盛极而衰,终则有始,这是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普遍形式和基本规律。中国古人对此有着广泛地认识。《管子·宙合》明确指出:“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庄子·则阳》强调:“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战国军事家吴起说:“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14]《荀子·王制》也指出:“万物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吕氏春秋·似顺论》也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淮南子》也认为:“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老子帛书·四度》说:“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这类论述在古代文献中还可找出许多,它们都表达了古代对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规律性认识。

由上述可见,“道”具有明确的规律性内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自然规律概念。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代表一对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因此古人所说的阴阳之道,很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古人反复强调物极必反、原始反终的观念,这种观念揭示了事物的循环发展规律,也含有朴素的辩证认识思想。这些都表明,虽然“道”的规律性内涵仍是宽泛的,一般性的,但却比“常”的规律性内涵更为明确,反映了我国古人关于事物规律性认识水平的提高。

三、万物之理

“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内涵丰富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为治玉、治理、文理、条理、道理等。因此古人常用其表示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周易·系辞上传》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即指万事万物的基本道理。《管子·四时》有:“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古人把阴阳变化看作天地万物最大的道理,“大理”也即基本规律。《孙膑兵法·奇正》说:“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其中的“理”即指事物循环变化的规律性。《庄子》中有多处讲到“理”,如《秋水》篇有“明天地之理”、“论万物之理”,《刻意》篇有“循天之理”,《知北游》篇有“万物有成理”、“达万物之理”,《则阳》篇有“万物殊理”,《天道》篇有“顺之以天理”等等,其中的“理”都有自然规律的含义。

在古代科学认识活动中,人们常用“理”表示事物的道理及其内在必然性。战国秦汉时期,古人对乐器共鸣、磁石引铁、琥珀拾芥、湖汐涨落以及水生动物生理变化与月相变化同步等自然现象进行了大量观察和思考,认为这些现象都是事物之间相互感应的结果,符合自然常理,有其必然性。对于这类现象,《庄子》用“固天之理”加以解释;唐代孔颖达用“冥理自然”予以说明;[15]宋代陈显微认为其中的“隔碍潜通之理,岂能测其端倪!”[16]清代俞思谦则认为,物类相感“皆理之常,无足多异。”[17]虽然古人未能正确说明关于这些现象的具体道理,并且有人认为其理深奥、难以认识,有人认为其理常然、无足多异;但大家都承认其中含有一定的道理和必然性。这同样反映了古人的自然规律意识。

宋代学者对万物之理的强调最为充分。程颢程颐指出:“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18]欧阳修强调:“万物有常理。”[19]王安石认为,万物春夏生长,秋冬凋零,是“物理之常”。[20]沈括认为,十二律相生,“听其声,求其义,考其序,无毫发可移,此所谓天理也。”[21]这些都反映了古人以理表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的思想认识。

古人认为,“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22]理是事物的道理或必然性。“物无妄然,必由其理。”[23]宇宙万物各有其道理和规律。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4]人类认识事物,就是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24]认识万物之理,就能对其“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23]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对万物之理的认识。从先秦儒家主张“致知在格物”,到宋明学者提出“格物穷理”,都是强调认识物理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中,理具有规律性内涵,但在表示自然规律方面,理与道是有区别的。《庄子·则阳》说:“万物珠理,道不私。”义即万物各有自己的特殊之理,但道则是普遍的,是行于万物、统会一切殊理的大理。关于理与道的区别及联系,《韩非子》论述的最为透彻,其中《解老》篇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视道为万物存在的共同根据和普遍规律,视理为具体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特殊规律;认为具体事物各有其形态及属性差异,其具体规律也各不相同,因此,“万物各异理”;道作为万物的普遍规律,与万物的特殊规律相一致,所以说,“道尽嵇万物之理”。韩非子对道和理的区别,反映了战国后期古人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初步认识。这种认识被后人所继承和发展。南宋朱熹说:“道是统名,理是细目;”“道字宏大,理字细蜜。”[25]明末王夫之也认为:“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也。”[26]这些论述都说明,道是一般,理是个别,二者表示事物不同层次的规律性。

理所具有的规律性内涵及其与道的区别,表明我国古人已基本认识到宇宙万物具有不同层次的规律性,反映了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发展。

四、自然之数和自然之则

数是事物量的量度,是事物数量属性的反映。由于事物的数量变化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即会引起性质变化,成为新的东西。因此事物的数量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基本属性或变化规律,给人以必然性的感觉。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古人也用数概念表述事物的必然性或规律性。

《尚书·大禹谟》记载舜对禹说:“天之历数在汝躬。”其中“历数”是历运之数,指天象季节变化所显示的必然性。《管子·重令》有:“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天道”是自然规律,“天道之数”指自然规律表现出的必然性。《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其中“常数”是指与“常道”对应的地的运动规律。《淮南子·原道训》指出:“万物之至腾踊欷乱,而不失其数。”汉高诱对此作注时认为,“不失其数”即“各应其度”。此处“数”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限度。

古人认为,“天道之动,则当以数知之。数之为用也,圣人以之观天道焉。”[27]事物运动的某些规律性可以通过其数量的变化表现出来,因而由数可认识事物的有关属性和规律。《淮南子·本经训》指出:“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也以历推得也。雷震之声,可以鼓钟写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矩表可测知天地之大,历数可推算日月之行,音律可测度气候之变,钟鼓可模仿雷震之声。在这些活动中,古人主要是利用数量关系去认识事物的性质。我国在战国时即发现了乐器共鸣现象,由于古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长期对之有神秘感。针对这种情况,董仲舒指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28]他认为,宫商角徵,羽同声相应,是由其“数”所决定的。这个“数”即表示乐器共鸣现象的内在道理和必然性。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推算,是以数认识事物运动规律的典型例子。古人认为,天体运动的快与慢、显与隐等都“有形可验,有数可推,”“非出神怪。”[29]唐代刘禹锡强调:“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30]清代颜元认为,宇宙间气机消长、万物流变,都是“理数使然”。这一切都说明,数也是古人用以描述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概念。

“则”同样是我国古代经常使用的一个表示事物法则或规律的基本概念。《诗经·大雅》有“天生zhēng@①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汉代毛亨注曰:“则,法;彝,常;懿,美也。”把“有则”与“秉彝”联系看,其中的“则”应有规范、准则、法则之义。《管子·形势解》指出:“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常”和“则”是天地变化过程中显示出的不变性,即某种秩序和规律性。《管子·七法》也强调:“未尝变也,谓之则。”《易经》有“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天则”即指自然法则。汉代贾谊在讨论天地万物演化过程时曾问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31]这里的“常则”当指天地造化、万物生灭的基本秩序和规律。《后汉书》张衡传有:“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其中的“常则”也是指规律性。

“则”与“法”合成“法则”一词,在古代也较常用。《管子·七法》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显然,法是古人制定的衡量标准,人们必须遵守这种标准才能正常进行有关活动。在此基础上,古人常用“法则”表示社会活动的规范和自然事物的规则。前者如《荀子·王制》有:“本政教,正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冢宰之事也;”《荀子·王霸》有:“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其中的“法则”均指有关社会活动的规则。后者如《庄子·山木》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周易程氏传》也说:“天之法则谓天道;”其中的“法则”均指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

古人以数和则表示事物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同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类似概念还有一些,此不俱述。

我国古人不仅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的,而且反复强调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老子》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渔父》也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遵之。”人类认识了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就能有效地用其为自己造福;了不解事物的规律,胡作妄为,则会导致失败,甚至造成灾难。《管子·形势解》认为,如果人的行为“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则会造成,天不予时,地不生财”的恶果。因此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强调要“行天道,出公理。”荀子指出:“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熟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32]面对威力无比的自然界,敬畏它,赞颂它,被动地因时守节,期望物产自然丰富;如何生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制天命为我所用,使贤骋能,积极创造财富。荀子并且指出,人类有认识和驾驭自然的能力,“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32]因此人类也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即所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32]既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荀子这种科学认识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勇于进取的精神。这些论述表明,中国古人已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的意识。重视探索自然规律,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重要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中国古代很早即有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常”、“道”、“理”、“数”、“则”等一系列具有一定程度规律性内涵的概念在先秦的产生和广泛运用,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二,中国古代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体上是初浅的、经验性的。我国古人虽然很早即认识到天地万物各有其故,各有其必然的道理和基本规律,树立了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但对天地万物之道、之理、之数、之则的探讨却不够深入,对这些规律的具体内容认识不足,长期停留在初浅的经验认识水平上。正因如此,古代许多关于事物规律性的陈述都是“但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33]

其三,中国古代的自然规律观念是建立在朴素的经验认识基础之上的。按照李约瑟的说法,如果说由于受神学观念的影响,西方古人把自然法则或自然规律看作是上帝赋予宇宙万物的,是外在的;那么中国古人则把自然规律看作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内在的。中国古人认为,自然万物“普遍的和谐并不是来自某个万王之王在上天命令,而是来自宇宙万物遵循其自身本性的内在必然性而实现的自发的协作。”([1],596页)正是在对事物长期观察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古人逐步发现“天行有常”、“物物有理”,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性。因此,中国古代自然规律观念的建立,是古人对宇宙万物长期认识和探索的自然结果,与宗教神学无关。

有无明确的自然规律观念,是衡量古代一个民族科学认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与其悠久而发达的古代文明相一致的。不可想像,一个古代科技文明先进的民族会缺乏对自然规律的基本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J.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第551页,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诗经·唐风》。

[3] 《国语·越语》。

[4]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

[5]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

[6] 《荀子·天论》。

[7] 《吕氏春秋·不苟论》。

[8]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 《庄子注·天道》。

[10] 石介:《徂徕先生集·怪说上》。

[11] 张载:《横渠易说·下经》。

[12] 程颐:《周易程氏传》卷一。

[13] 《周易·系辞上传》。

[14] 《吴子兵法·图国》。

[15] 孔颖达:《周易正义·乾卦》。

[16] 陈显微:《古文周易参同契笺注集解》。

[17] 俞思谦:《海潮辑说》。

[18] 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八。

[19] 《欧阳文忠公集·笔说·物有常理说》。

[20] 王安石:《老子注辑本·天地不仁章》。

[21] 沈括:《梦溪笔谈·乐律》。

[22]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至当》。

[23] 王弼:《易略例》。

[24] 《庄子·知北游》。

[25] 《朱子语类》卷六。

[26]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

[27] 《旧五代史·历志》。

[28]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29] 祖冲之:《辨戴法兴难新历》。

[30] 刘禹锡:《天论》。

[31]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篇2

长白山气势磅薄、巍峨壮观、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它不仅是一座十分惹人注目的名山。而且是一片翠绿的浩瀚林海。它以众多的白色浮石和九个月的积雪而得长白之名。它又以茂密的森林,红松(PinuskorajensisSieb.etZucc)的故乡而称著于世。

为了认识长白山的森林分布、生态和演替的规律,学习长白林区的经营管理经验,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我院于1982年8月10~17日组织了赴长白山的学习考察。现把在长白山考察看到的几个自然规律概略地介绍一下。

l、森林垂直分布规律

长白山海拔269lm,为东北的第一高峰。由于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温和而湿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见图1)。

2、森林生态规律

长白山北坡的森林,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植被带,而在每个植被带内又是属于不同的植被类型。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多呈混交林状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长发育良好。在历来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不仅遵循着生物学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而且天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在这里的体现也是比较充分的。虽然它们处在不同的植被带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不同,数量不同、结构和有机构成比例亦不同,但它们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食物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存系统平衡规律在这里的作用。

这一点正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合理的经营利用森林、不断地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一环。

3、森林演替规律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

时期内表现出来的,森林植物的相互更替演化发展的规律。

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并参阅有关资料得知:长白山的老林(原始林),遭受火山破坏后(长白山第三次火山爆发于1702年),出现草原,由草原再生桦木林(白桦或佩桦),由桦木林(阳性树)内再生钎叶树种(云杉、冷杉等阴性树)而恢复为老林。老林经过度采伐,又成杂木林(软杂木林),由杂木林内再生针叶树而恢复为老林。这就是长白山老林的演替发育过程。总之,我们到长白山学习考察,看到原

始森林多呈混交状态,生长稳定,产量较高(每公顷平均蓄积量常达500m3)。还看到了几个自然规律在长白山北坡比较集中的体现出来。从而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并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与总结过去的工作。

二、对几个自然规律认识和运用的分析

人们在各项营林活动中,一方面是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运用自然规律,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建国以来。我省运用森林分布等自然规律,并结合林学原理,而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据全省“四、五”森林资源清查统评,东部九个林业重点县的人工红松林达13.3万亩,落叶松217.2万亩,分别占全省该树种面积的96%和82%。西部(医巫阎山以西)的人尹工油松林(Pinustabulaeformiscarr)超过250万亩,约占全省油松面积的45%。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主要集中在辽北沙地,从1955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上引种,63年以后相继在彰武、康平、昌图等县大面积造林,现在全省不少地区用于造林,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我省引种刺槐也较早,由于多年引种驯化,生态适应范围逐渐扩大,现几乎遍布全省,并成为辽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全省人工杨柳林至75年达到581.3万亩,一半以上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自然形成了各树种的适生区、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

从林种布局上,人们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提高对发展林业的认识,如从社会上林副产品的供需矛盾,从工农业生产上由于生态失调,而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等,提高了对森林公益作用的认识。因此我省不断调整林种比例:“四、五”森林清查时用材林占58.8%,防护林仅占6.4%,80年全省林业区划,将防护林上调到33.7%,用材林下调到36.5%,其它林种也作了合理的调整。这样东部林区作为辽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水源用材林基地。辽西以水土保持林为主;辽北以防风固沙林为主;辽中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辽西、辽北和辽中的部分地区,构成了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辽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决定它以经济林为主。这样将运用自然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据1975年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已造人工林1802万亩,占绿化任务的46%。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妞.6%,提高到23.5%。

在认识和运用森林生态和演替规律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较早地认识到发展混交林的好处,科研部门重视混交林的研究,东部开展了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的科学试验,西部进行营造混交林的调查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时指导了林业生产实践。

各营林部门又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出一定数量符合生态演替规律的不同组成、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如辽东的落叶松与色赤杨(AlnustinetoriaSarg.)和白桦混交,辽西的油松与色树、柞树,刺槐与色树混交等,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如阜新大板林场,23年生油松与色树混交林,郁闭度0.9,油松高sm,色树高sm,生长量超过当地同年龄的油松纯林。这些混交类型,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提高林分质量方面,已初步显示出其优越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从食物链上进行研究,已采用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另外在引种、育种方面也取都很大成效,在种源保护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正在积极进行。

总之,我们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方面,成效是多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觉得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上还有片面性,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的加以总结,我们觉得主要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l、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一次完成论。

过去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往往注重森林分布规律,忽视演替规律,更缺乏了解生态规律。总认为森林垂直分布在我省不明显,水平分布规律已基木了解。群众习惯于造纯林,所以在西部干旱地区,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纯林。在东部山区亦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落叶松、红松纯林。结果病虫灾害越来越严重。

我们认为,这与认识上、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分不开的。

2、我们林区的各项人为经济活动,还在有意无意地切断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我们知道森林和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它们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捕食链,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见图2)。

过去我们往往忽视捕食链,所以在辽西多地区,对老鹰、狐狸、猫头鹰和蛇等一律视为有害动物,大加捕杀,结果切断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鼠害、兔害和虫害的发生。

3、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未被广大群众和部分林业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接受。

我省人工营造的混交林很少,据阜新地区调查,仅占有林面积的1.6%。我们对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缺乏深入的调查和有说服力的分析,我们仅根据近期在医巫间山的调查,混交林腐殖质层厚度一般超过针叶纯林5一10cm,而且结构较好,抗病虫灾害能力强。

由此看来,混交林不仅在实践中表现出很多的优点,而且在理论上完全符合森林演替和生态平衡的规律。可是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却常常不愿采用混交方法,其原因除认识原因外,还有伯造林时麻烦,抚育管理费工等思想。但从长远观点来着,针叶纯林比重过大,会动起土壤酸化、肥力降低,而影响下一代的森林更新。

4、有些地区在引种、育种方面,尚有盲目性。近年来,由于林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兴起,切感种苗不足,因此有些地区从外地、远至关内调进大量的种子,这些种子在辽宁安家落户以后,表现出长势不同,适应程度不同,一些地区在选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树种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弓{起生长差异的数理统计的分析。

三、提高营林技术水平的途径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白熊规律认识的深化,并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所各项营林技术水平,:公将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认为目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从针对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开展全民教育。

据了解,我省林业职工中,文言占2.5%小学占18.4%、初中占47.6%、高中(包括中专)占25.9%、大学仅占5.6%。就是达到了大、中专实际水平,还有个知识老化的问题。据说知识是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在老化,这就说明,我们要提高林业技术水平,就必须在全民教育上下一番功夫。针对不同程度,提出奋斗目标,订好措施,做出规划。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白然的能力。

2、加强林业调查设计工作。

调查设计是科学营林的基础,但从“文大”以来,对土壤、植物、气象等基础学科的本底调查,近乎取消,近期才开始恢复。我们认为今后的调查设计,不仅要队复和加强本底调查,进行调查设计研究和多学科的<上接49页)综合分析,而且要积极地运用科研最新成果。一要进行立地环境的分析和质量评价。最后做出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划设计。

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森林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林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一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功能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从食物链上探索松干纷、松毛虫以及红松疙锈病等的防治途径。

4、总结符合自然规律的森林类型的培育经验,树立典型,组织推广。

篇3

为了认识长白山的森林分布、生态和演替的规律,学习长白林区的经营管理经验,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我院于1982年8月10~17日组织了赴长白山的学习考察。现把在长白山考察看到的几个自然规律概略地介绍一下。

l、森林垂直分布规律

长白山海拔269lm,为东北的第一高峰。由于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雨量充沛、温和而湿润,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见图1)。

2、森林生态规律

长白山北坡的森林,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植被带,而在每个植被带内又是属于不同的植被类型。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多呈混交林状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长发育良好。在历来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不仅遵循着生物学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而且天然生态系统平衡的规律,在这里的体现也是比较充分的。虽然它们处在不同的植被带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不同,数量不同、结构和有机构成比例亦不同,但它们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食物链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存系统平衡规律在这里的作用。

这一点正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合理的经营利用森林、不断地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一环。

3、森林演替规律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

时期内表现出来的,森林植物的相互更替演化发展的规律。

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并参阅有关资料得知:长白山的老林(原始林),遭受火山破坏后(长白山第三次火山爆发于1702年),出现草原,由草原再生桦木林(白桦或佩桦),由桦木林(阳性树)内再生钎叶树种(云杉、冷杉等阴性树)而恢复为老林。老林经过度采伐,又成杂木林(软杂木林),由杂木林内再生针叶树而恢复为老林。这就是长白山老林的演替发育过程。总之,我们到长白山学习考察,看到原

始森林多呈混交状态,生长稳定,产量较高(每公顷平均蓄积量常达500m3)。还看到了几个自然规律在长白山北坡比较集中的体现出来。从而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并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与总结过去的工作。

二、对几个自然规律认识和运用的分析

人们在各项营林活动中,一方面是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运用自然规律,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建国以来。我省运用森林分布等自然规律,并结合林学原理,而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据全省“四、五”森林资源清查统评,东部九个林业重点县的人工红松林达13.3万亩,落叶松217.2万亩,分别占全省该树种面积的96%和82%。西部(医巫阎山以西)的人尹工油松林(Pinustabulaeformiscarr)超过250万亩,约占全省油松面积的45%。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主要集中在辽北沙地,从1955年开始在章古台沙地上引种,63年以后相继在彰武、康平、昌图等县大面积造林,现在全省不少地区用于造林,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我省引种刺槐也较早,由于多年引种驯化,生态适应范围逐渐扩大,现几乎遍布全省,并成为辽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全省人工杨柳林至75年达到581.3万亩,一半以上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自然形成了各树种的适生区、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

从林种布局上,人们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提高对发展林业的认识,如从社会上林副产品的供需矛盾,从工农业生产上由于生态失调,而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等,提高了对森林公益作用的认识。因此我省不断调整林种比例:“四、五”森林清查时用材林占58.8%,防护林仅占6.4%,80年全省林业区划,将防护林上调到33.7%,用材林下调到36.5%,其它林种也作了合理的调整。这样东部林区作为辽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水源用材林基地。辽西以水土保持林为主;辽北以防风固沙林为主;辽中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辽西、辽北和辽中的部分地区,构成了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辽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决定它以经济林为主。这样将运用自然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据1975年统计,建国以来全省已造人工林1802万亩,占绿化任务的46%。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妞.6%,提高到23.5%。

在认识和运用森林生态和演替规律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较早地认识到发展混交林的好处,科研部门重视混交林的研究,东部开展了人工诱导针阔混交林的科学试验,西部进行营造混交林的调查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时指导了林业生产实践。

各营林部门又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育出一定数量符合生态演替规律的不同组成、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如辽东的落叶松与色赤杨(AlnustinetoriaSarg.)和白桦混交,辽西的油松与色树、柞树,刺槐与色树混交等,均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如阜新大板林场,23年生油松与色树混交林,郁闭度0.9,油松高sm,色树高sm,生长量超过当地同年龄的油松纯林。这些混交类型,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提高林分质量方面,已初步显示出其优越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从食物链上进行研究,已采用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另外在引种、育种方面也取都很大成效,在种源保护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方面,正在积极进行。

总之,我们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方面,成效是多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随着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觉得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上还有片面性,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的加以总结,我们觉得主要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l、对自然规律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一次完成论。

过去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往往注重森林分布规律,忽视演替规律,更缺乏了解生态规律。总认为森林垂直分布在我省不明显,水平分布规律已基木了解。群众习惯于造纯林,所以在西部干旱地区,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纯林。在东部山区亦设计营造了大面积的落叶松、红松纯林。结果病虫灾害越来越严重。

我们认为,这与认识上、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分不开的。

2、我们林区的各项人为经济活动,还在有意无意地切断食物链,破坏生态平衡。我们知道森林和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一起构成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它们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并按着一定的捕食链,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见图2)。

过去我们往往忽视捕食链,所以在辽西多地区,对老鹰、狐狸、猫头鹰和蛇等一律视为有害动物,大加捕杀,结果切断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鼠害、兔害和虫害的发生。

3、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未被广大群众和部分林业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接受。

我省人工营造的混交林很少,据阜新地区调查,仅占有林面积的1.6%。我们对发展混交林的好处,尚缺乏深入的调查和有说服力的分析,我们仅根据近期在医巫间山的调查,混交林腐殖质层厚度一般超过针叶纯林5一10cm,而且结构较好,抗病虫灾害能力强。

由此看来,混交林不仅在实践中表现出很多的优点,而且在理论上完全符合森林演替和生态平衡的规律。可是在设计、营林工作中却常常不愿采用混交方法,其原因除认识原因外,还有伯造林时麻烦,抚育管理费工等思想。但从长远观点来着,针叶纯林比重过大,会动起土壤酸化、肥力降低,而影响下一代的森林更新。

4、有些地区在引种、育种方面,尚有盲目性。近年来,由于林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兴起,切感种苗不足,因此有些地区从外地、远至关内调进大量的种子,这些种子在辽宁安家落户以后,表现出长势不同,适应程度不同,一些地区在选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树种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弓{起生长差异的数理统计的分析。

三、提高营林技术水平的途径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白熊规律认识的深化,并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所各项营林技术水平,:公将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认为目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从针对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开展全民教育。

据了解,我省林业职工中,文言占2.5%小学占18.4%、初中占47.6%、高中(包括中专)占25.9%、大学仅占5.6%。就是达到了大、中专实际水平,还有个知识老化的问题。据说知识是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在老化,这就说明,我们要提高林业技术水平,就必须在全民教育上下一番功夫。针对不同程度,提出奋斗目标,订好措施,做出规划。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认识自然和改造白然的能力。

2、加强林业调查设计工作。

调查设计是科学营林的基础,但从“文大”以来,对土壤、植物、气象等基础学科的本底调查,近乎取消,近期才开始恢复。我们认为今后的调查设计,不仅要队复和加强本底调查,进行调查设计研究和多学科的<上接49页)综合分析,而且要积极地运用科研最新成果。一要进行立地环境的分析和质量评价。最后做出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划设计。

3、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

森林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林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着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要高度的重视这一研究,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功能及稳定性与结构的关系及其调节控制的原理。从食物链上探索松干纷、松毛虫以及红松疙锈病等的防治途径。

4、总结符合自然规律的森林类型的培育经验,树立典型,组织推广。

篇4

现今许多学者专家年逾古稀,每天仍用脑不辍,却颐享高寿。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享年72岁,孟子、庄子83岁,墨子92岁,老子享寿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载:“年百有六十余岁。”有人统计秦汉以来3 088位著名知识分子的年龄,平均寿命为65.18岁,远远超过同期人的平均寿命。历代有文字记载的名医平均寿命78.6岁,享年80岁以上者超过一半,可见勤于用脑,照样可以享有高寿。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开动脑筋思考时,能排除杂念,全神贯注,神凝志定。二是勤奋钻研使人的精神振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特别是当一个兴趣所至,专心致志,神游于知识海洋之中,会感到妙趣横生,兴味无穷。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三是勤奋钻研不仅要动脑,而且常要眼看、耳听、口诵,甚则手脑并用。实际上是,以动神为主的全身运动,对身心健康很有益处。四是常用脑可延缓大脑功能退化,使脑细胞保养良好。司马迁曾说过“精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生,生则足。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其功能不衰。则使生命力更显旺盛。

古人强调“道法自然”,所谓“道”就是规律。健康的生活也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生命规律、生活规律和用脑规律进行自我保健。

第一条准则:人的生活要符合自然规律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理、病理乃至人的生命都受到自然规律的规定和制约。医药古籍《黄帝内经》强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人依靠天地间大气和提供的水、谷生存,并随着四时温凉寒暑进行劳作、生活。人的正常生理调节受到四季变更,寒来暑往的影响,因此,脑力劳动者要依据四时寒暑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调节起居,更换衣着,选择饮食,进行健身运动。

第二条准则:人的生活要符合生命规律

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分为四期:出生至20岁为发育期;20~40岁为成熟期;40~60岁为渐衰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以年龄划分18~25岁为青年期,25~45岁为中年期,45~60岁为初老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身心保健的要求也不相同。相比较而言,最重要的是中年时期,人到中年,生理处于成熟,心理趋于稳定,而同时也开始了由盛转衰的转折。人到中年,肩负工作与家庭重担,而机体功能已在不知不觉中呈现下降趋势,如果不注意保健,患病的机会将会增多,多种疾病将会在中年时期生成、发展以及恶化,如果能重视中年时期的身心保健,不仅能平稳地完成由盛到衰的过渡,而且为老年时期的健康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条准则:人的生活要符合用脑规律

篇5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38

1、功能的力动美及与技术美的关系

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先生在他的《美学总结》一书中,用“和目的功能的力动性的表现”来诠释技术美。功能的力动性又叫作功能的动态表现,即功能的合目的性活动所呈现出的功能效力的直观形式。[1]功能的力动性是技术美的特征。技术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文化领域中有关审美形态和审美心理学的美学学科;技术美学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性学科。竹内敏雄先生提出的“功能的力动性”不论在动态产品中还是在静态产品上都能够表现出来:感人的英雄电影,激励人们奋发向前;高耸的哥特式建筑,让人们的精神无限崇高,在静止的直观形态上展示出充满动势活力的美的外观。电影、建筑的美不仅体现在形式的美中,而且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美,才是更加真实的。事物功能性的生成,首先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的――善是真的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带来了包装业的巨大变化。18世纪,工业革命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大批量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的操作和小作坊生产,很快这种生产模式应用在了包装产业中。到了20世纪初,随着材料工业的制造和印刷业的迅猛发展,包装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今社会,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材料被提出,这不仅是社会的合目的性即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而且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尊重。

包装产品的产生要经过几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设计师并非简单地完成形式的设计,而是要基于包装的功能性,设计出具有符合功能的力动性的商品。

2、包装设计中的功能的力动性分析

在一个产品的包装中,包装产品既对立与产品本身,又是产品的一部分,因为包装肩负着保护功能、方便功能、促销功能。[2]包装的形态设计要符合以上三种功能,包装的形态主要包括:形状、结构、材质、文字、色彩等。这些元素主要依据产品的性能及使用者来进行设计。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并不完全体现在造型的审美价值上,更主要地在于包装使用时所表现的动态特征和功能的合目的性上,在于它所体现的创造性地运用自然规律而带来的与人的活动方式上的和谐关系之上。正因为这样,技术美使包装不再停留在冷漠的机械产物时期,而成为富有人情味的人类生产活动。

下面将举例说明包装设计的力动性,(如图2-1所示)这是一款包装设计,它非但是一个艺术上的杰作,而且在技术上也是一件优秀的作品,它的合目的性成为合乎使用规律性的前提。Packaging Lamp灯的配件安置于一个台灯型的纸浆包装模内,而这个纸浆外包装最后就成了灯罩,这样使用过程中就没有材料的丢弃。在这个过程中灯具的包装设计,实现了灯具功能的合目的性:保护产品的作用,纸浆做成的包装在运输中能很好地保护灯不受到损坏;方便消费者使用的功能,在此包装中消费者很方便就能把纸浆从包装变为灯具的一部分;促销产品的功能,这件灯具的环保性能就能成为它的热销点。在实现了灯具功能的合目的性的同时,它同时实现了合自然目的性:减少了材料的丢弃就是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包装功能的改变直接反映着社会需求的改变。例如,如今的包装设计中包装的功能除了保护功能、方便功能、销售功能以外,又多了环保功能。它使得包装的力动性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材料的质感、结构与形式的功能性、功能的合目的性、产品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中。

3、现代包装设计中技术美的表现

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功能的、具有探索性的,社会的发展是基于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古代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少,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宗教就在这种基础之上形成。[3]那时上层建筑的形成是主观的,人类以思维想象来解释自然现象,所以自然现象被拟人化。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类的思维意识提高了,人类的创造力也提高了。思维和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到了技术美学。

3.1材料的质感美

材料是构成设计产品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包装产品的外观质地的决定因素。材料根据生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这两种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情感感受,天然材料如木、石等取自大自然,使人倍感亲切。而人工材料,大都是人工制成,具有造价低廉的特点。现代设计中的包装设计,在材料上越来越讲究环保节能。所以虽然天然材料可以增加设计的筹码,但是面对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应该尽量合理适度地利用资源,为节能环保尽一份力。

3.2 结构与形式的功能

系统论的思想中说功能取决于结构,一种结构能否实现人们所希望的功能,就是结构的功能性问题。功能的力动性主要以产品的物质功能为前提,也就是说包装的结构要具有最佳的保护功能、使用功能、促销功能以及环保功能。包装产品的外观形式是产品的完成形态,它也应具有相同的功能性,也是功能的力动性的直接条件。

3.3 功能的合目的性

功能的合目的性指人的创造物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性,合目的即是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这个规律又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功能的合目的性符合并表现了人类活动的经济原则,即以最小的体力、脑力和时间消耗取得最大的使用效果。这种功能的合目的性只有通过技术产品的使用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比如,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包装的大批量生产,节约了人力、物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即不会不符合标准又不会耽搁时间,由此促进了包装产业的迅猛发展。

3.4 产品与环境的和谐

包装产品总是在一定环境中使用的,主要在商场、超市等环境下使用,也会在自然环境中使用,产品与环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销售环境与使用环境。基于对销售和使用环境考虑的产品包装设计才符合人们的需要。

结语

包装设计不仅仅具有艺术的特性,而且也具有技术产品的特性。技术美使工业产品脱去了冰冷的外衣,拉近了与人的距离。从而使得人、社会、自然更加的融洽和谐。包装设计中材料的质感与时代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技术美与材料质感的联系、结构与形式功能统一、功能的合目的性、以及产品与环境的和谐都是功能的力动性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 徐恒醇.技术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院印刷厂印刷.1997:52.

[2] 靳埭强.中国平面设计(五)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26.

[3] 张宪荣. 设计符号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59.

篇6

关键词:波普尔;历史规律;历史预测

1对历史规律的误解

波普尔认为,规律都借助于重复性来表现,重复性是规律的重要特征。波普尔作了这样的论证:太阳系在物理学家看来是动态系统,但由于它是重复的,它既不生长也不发展,它没有显示出结构的改变,因此,它被视为“静态的”,而天文学对太阳系预测的成功,完全取决于太阳系运动的重复性。

(1)与自然规律的重复性相比,历史规律的重复性十分复杂。自然规律的重复性可以直接通过同一自然现象的不断循环来体现,这些都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经验事实。历史规律重复性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历史认识的复杂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以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独特性。但是我们不能以这种复杂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虽然人类历史进程不会重演,社会历史事件不可重复,但是相似的社会历史现象会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及其作用的可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的。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等都是不可重复的社会历史事件,但这一系列不可重复的社会历史事件体现了资产阶级必然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2)不同的历史背景,并不必然导致对历史规律性和同一性的否定。历史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重复性特点,是由历史规律生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的。人类历史是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又与意志和动机密不可分,意志和动机历来不具有同一性和重复性。同一时代的人们,由于所处的的社会环境不同,意志和动机各不相同,不同时代的人们,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意志和动机也就各异。各种意志和行为形成了不重复的历史人物、事件和过程,历史发展到今日,从未发现两个完全重复的历史人物和两次绝对重复的社会事件。那么,我们能否根据人类社会历史这种状况,就断定社会领域只存在个别性、独特性而没有重复性、同一性,进而断定历史无规律呢?其实,历史人物、事件和过程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重复性,并不必然导致对历史规律性和同一性的否定。因为,历史规律从来不是由人们活动的意志和动机直接构成,历史规律同人们活动的动机、意志之间的关系间接而复杂,这种复杂性和间接性决定了人们不能够从动机、意志的差异性、不重复性推导出对历史规律和社会内在结构重复性的否定。历史进程中人们的自由创造并不能改变历史逻辑。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1894年的一封信中已有明确的解析,当然他在此表述的是经济发展的轴线即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特点:“我们所研究的领域愈是远离经济领域,愈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思想领域,我们在它的发展中看到的偶然性就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觉,研究的时期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个中轴线就愈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愈是跟后者平行而进。”这一表述说明,恩格斯认为历史运动有着内在的必然秩序。在历史领域内,尽管每个人都有自觉预期的目的,总的来说在表面上好像也是偶然性在支配着。人们所预期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互相干扰、彼此冲突,或者是这些目的本身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这样,无数的单个愿望和单个行动的冲突,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构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3)尽管规律的重复性是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重复,也还要看到在不同类型的规律中重复性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严格决定规律和统计学规律的重复性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就大相径庭。在严格决定规律起作用的现象中,由于偶然性的作用相对来说十分微弱,对偶然性的忽略,不足以影响严格决定规律表述的精确性,因而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在较为严格的意义上出现重复。这表现为,严格决定规律在同一个体的多次实验中和不同个体的同一实验中,在测量结果上都具有等价性。这就是说,规律的重复性可以通过每一个体、每一次实验直接表现出来。但在统计学规律中,偶然性的作用足以决定个体的实际所处的状态,而总体的必然性是通过大量个体每一次偶然性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因此,统计学规律就每一试验中的每一个体而言,或就每一个体的每一次试验而言,没有可重复性,只是就其总体来说,其频率的稳定性是可重复的。即使存在这种重复,也不是精确的重复,而是一种趋势的重复。而且是统计现象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重复。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历史规律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的、复杂的历史现象来体现的。体现历史规律的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总是借助于由许多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的个人活动的分力所构成的那个“总的平均数”、“总的合力”得以实现和理解。转2对历史预测的误解

波普尔认为,对普遍规律所描述的规律性给予因果解释和对单个事件的解释有所不同。按照因果解释,历史预测就是当我们把规律和原始条件视为已知的(而不是要去发现的),利用两者演绎出一个推断,从而获得新知识。波普尔在论证历史是不可预测的这一理论时正涉及这个原则。可见,要作出历史预测,须有一个普遍规律和一个原始条件,但因为历史过程无规律可循,人类历史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只能是一个单称命题,并且“任何一个单独的规律(例如引力定律),甚至任何单独一组规律都不可能描述有因果联系的各个事件之间的实际的或具体的连续”。没有一个全称命题能描述出历史规律,即没有这样的全称命题能作为科学的历史预测的依据,所以,历史预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波普尔进一步指出,历史中没有科学的预测,其原因在于:“长远的预言只有当它应用于可以说是完全孤立的、稳定的和周期性的系统时才可能从有条件的科学预测中引出。而这些系统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现代社会肯定不是这样的系统。”

20世纪40-60年代,在马克思的追随者及后继者中,存在把社会可预测性绝对化的倾向。他们看不到偶然性的作用,不承认社会存在不可预测的方面,有人甚至认为资本主义的末日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这种看法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反而把历史决定论歪曲成宗教宿命论一样的神秘理论。机械决定论者把历史的必然性绝对化,只看到了社会历史的可预测性一面;而波普尔则把历史的偶然性绝对化,只看到了社会历史不可预测性的一面,二者各执一端,都陷入一种片面性中。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才把社会历史的可预测性与不可预测性统一起来,正确地解决了二者的关系。

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规律决定论,坚持历史的可预测性。在这一点上它与机械决定论是一致的。但是,与机械决定论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历史必然性并不是历史事件的单纯线性的直接必然联系,而是各种历史事件内在的、非线性的一般性、共同性。这种一般性、共同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趋势的确定性。历史运动过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许多多现实的、个别的历史事件所形成的上下波动的曲线。历史的基本趋势就好比贯穿这个曲线的中轴线。虽然这个曲线的上下波动的部分是偶然的、不确定的,但是这个曲线的轴线即历史的基本趋势却是必然的、确定的,因而是可以预测的。历史决定论不仅承认因果决定性,也承认统计决定性,承认或然规律性的存在,任何个别的历史事件的发展都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虽然究竟哪种可能性得以实现难以确定,但是这些可能性的范围却是必然的、确定的,因而这些可能性的范围是可以预测的。这样,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所讲的可预测性就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预测,与机械决定论讲的“预测一切”划清了界限。

参考文献

篇7

二、本专题中《看云识天气》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建议略读课文,两篇文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学生自读,对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及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使相应的说明知识得到巩固。

三、《古代诗词中的物候》是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打开一扇新窗。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有关气象物候的知识,启发学生从学习过的古诗文、成语俗语、美术作品中搜集并整合有关的知识,作好积累。

四、本专题涉及到地理、生物、气象等相关知识,只宜作简单介绍,务勿在气象物候专业知识方面“深挖洞”。

五、具体教学策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2.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3.学会经过精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别析难的意识,培养一种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的内容。

4.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看云识天气》,让学生了解气象与物候之间的关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会整理某方面的知识,并进行有条理的介绍说明。

2.通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和《参考资料》二,弄清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的有哪几个因素,研究物候有什么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指导:朗读――释疑――积累――运用

媒体设计:用投影方式介绍相关资料,总结概括教学重难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体会文本中七首古诗词,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的真挚感情。

2.了解诗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3.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4.搜集课外有关气象物候古诗词,探讨其中物候现象及成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本中七首古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篇8

首先,我非常赞同这样的竞聘上岗。因为竞聘上岗,给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尤其是让那些富有激-情、力求上进的年轻人看到了进步的希望。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竞聘上岗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死水一潭会变质,青黄不接则挨饿,通过竞聘的形式促进了良性的新陈代谢,促进了我们规划建设局中层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叫xx-x,今年47岁,现任质监站站长,我在建筑设计院和质监站两个单位工作过,一直跟工程建设打交道。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在规划建设局已经工作了29年,尽管我还在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地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我还是感觉到状态已经老化,眼睛也开始老花。人应该服老,虽然说“家有一老是一宝”,这主要是针对工作经验来说的,而对于工作的精力和激-情,对于我们规划建设局中层干部的梯队建设,对于长江后浪推前浪,对于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我已经很着急地希望把接力棒传递下去了。

我非常感谢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让我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尽管做得还很不够,但目标总算明确了。健康快乐是人生的根本,忠于职守是工作的基础,真诚踏实和努力奉献则是做人的原则,这些就是我的特点,也是我的追求,更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导向。学无止境,我会不断学习,因为身上还有太多的缺点需要修正,还有许多的茫然需要去领悟。

本人这次竞聘的是正职,但我的心态很明确,做什么都一样,竞聘的成与不成也是次要的,参与了,就是尽了本分,只要是工作需要,我都会履行好责任。当然,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上前台,自己则做好辅助的工作。

祝愿我们规划建设局的竞聘上岗取得圆满成功,再次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听了我的演讲,谢谢大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二次站在竞聘的演讲台上,第一是为了积极参与,响应局党委的这一举措;第二是履行在任中层干部的责任;第三是通过竞聘演讲,也让大家对我有所了解。

首先,我非常赞同这样的竞聘上岗。因为竞聘上岗,给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尤其是让那些富有激-情、力求上进的年轻人看到了进步的希望。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竞聘上岗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死水一潭会变质,青黄不接则挨饿,通过竞聘的形式促进了良性的新陈代谢,促进了我们规划建设局中层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叫xx-x,今年47岁,现任质监站站长,我在建筑设计院和质监站两个单位工作过,一直跟工程建设打交道。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在规划建设局已经工作了29年,尽管我还在适应新的形势,努力地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我还是感觉到状态已经老化,眼睛也开始老花。人应该服老,虽然说“家有一老是一宝”,这主要是针对工作经验来说的,而对于工作的精力和激-情,对于我们规划建设局中层干部的梯队建设,对于长江后浪推前浪,对于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我已经很着急地希望把接力棒传递下去了。

篇9

2、通过本节开题指导课,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3、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丰富多彩,美丽神奇。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如画的大自然。【播放视频】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3、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它还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二、回顾单元内容,整体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启示。

教师过渡启发:我们已经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这组课文,那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生自由交流

2、师小结、板书(遵循自然之道、是人类的老师)

三、激趣拓展

遵循自然之道

过渡启发:这就是这组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遵循自然规律,的确是特别重要的。请看大屏幕,——《拔苗助长》

(一)遵循自然规律的小故事

1、师出示小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故事大家熟悉吗?像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2、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时刻警示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我期待着同学们课下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警示。到时候我们可以在班内开一个“故事会展”。(相机板书:小故事)

(二)环境保护

1、过渡:刚才我们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训,这些都早已让人类意识到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中,咱们了解到曾经是那么美的母亲河却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人们都为了改造黄河做了哪些事情?(生交流)

2、在治理黄河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示治理黄河的成果课件】

3、看到这些治理的成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教师小结:是啊,人们只有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为改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的成果才会更加有效。

5、激发研究的兴趣:不仅在治理黄河方面,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人们也做了许多事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人们是怎样使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同学深入周围去调查研究,去呼吁人们都来保护环境,相信,咱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板书:环境保护)

(三)农谚

1、过渡: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谚语,大家非常感兴趣。(学生背诵)

2、出示课件(谚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从这些谚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有农业谚语,气象谚语。)

3、激趣拓展:这些谚语都揭示了农业和气象的规律,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农业气象谚语你还知道哪些?

4、我们从中发现大自然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大自然地规律。这些谚语多么有趣啊。(板书)

人类的老师

(四)仿生学

1、过渡:我们不仅认识大自然,还积极地探索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所以大自然又被称为人类的老师。

2、你怎样理解人类的老师?

(生交流仿生学的知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仿生学的资料【出示仿生学图片资料】

4、多么神奇的仿生学啊!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新奇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啊?咱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咱们在班内开一次仿生学的博览会。(板书:仿生学)

(五)奇思妙想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在大自然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有哪些奇思妙想?(生交流自己的发明创造)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过渡: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物的丰富多彩与神奇。(板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六)生物档案大揭密

1、【出示太平洋海龟的名片,蝙蝠的自述】指名读。

2、小结: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创作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档案(实物展示),这些档案有的运用了描述性的语言,有的运用的是表格式的,形式多样,使我们更加明确地把握了动物的特点。这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3、你们想不想为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制作属于它们自己的名片、档案?

3、咱们举行一个“生物档案大揭密”(板书)

(二)动物的生存方式

过渡:深入这些有趣的生物界,你还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现象呢?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1、大龟巢里有许多的小龟,而只有这只小龟是“侦察兵”。你懂得了什么?(师引导:分工合作)

2、分工合作是他们重要的生存方式,像这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

3、多有趣的生存方式啊!继续探索你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三)有趣的生物现象

1、生物界充满了奇趣的现象,你能说出一种或几种吗?

(动物共栖现象等)

2、生物界这些奇趣的现象太多太多了,都等待着咱们去探索呢!

3、大自然千姿百态,神奇有趣,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呢?

4、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a)小组讨论,在刚才交流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小组最感兴趣的专题来研究。

b)组内讨论,组长汇报。

c)出示活动指南,教师指导。

篇10

如同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1]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居的地位毋庸置疑,回顾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很容易就能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说,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文化也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存在诸多说法,笔者在这一问题是较为赞成台湾学者杨国枢的意见,他认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然而,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一定有其优秀成分,同样存在糟粕之处,孝文化也不例外。

一、传统孝文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孝文化在其正向值方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文化的发展,只有首先做到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在历史阶段立足,有资格作为文化来传承。孝,原始意义中包含一层解释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广为流传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在阐述“孝”的这层意义。自然繁衍,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完善,依靠的就是传宗接代。《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声”。天地是万物化生,而男女夫妇之合才有子女,有子女,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子女向其尽孝的对象[2]。另外一点,儒家之孝道,表现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对血缘关系的眷恋,自然规律与人类发展的结合就在于对于亲情及血缘的重视,对于生命的尊重从珍爱生命中可以看出其价值所在。再言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许多习俗都蕴含了孝的意味,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相结合的尽孝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与孝有关的礼仪也是多种多样,如生居礼、丧礼、祭礼等[3]。由于“孝”在起源时期对于生命的崇拜,使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然的尊崇与爱,这样的精神贯穿于孝文化的始终,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积极作用。

二、传统孝文化是和谐身心的文化

传统孝文化中存在一项重要的内容――感恩。感恩作为孝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孝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恩,对于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方面,孝文化很好的规定了子女要对双亲所尽义务以及常怀感恩之心。子女应该对自己的父母极尽孝道,这在任何时候看来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归根结底,是在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理上,行动上尊崇孝道,离开感恩之心谈孝道,是空谈和“伪孝”。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对双亲怀有一颗感恩之情,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我想这也是孝之所以为孝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价值……从报恩之情出发,对一父母尽孝在中国传统孝德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奉养父母、赡养双亲和敬爱父母、尊重长辈。奉养父母、赡养双亲是子女对父母报恩之情的最基本的表现。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子女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4]。只有懂得感恩,爱戴父母双亲,才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提升个人高度,实现人生价值。

三、传统孝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

孝文化历经千年考验,并且,在转型期的中国,继续发挥其作为道德层面上的积极作用,这一点足以说明孝文化的进步性以及孝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 ”这是对孝文化的精辟论述和极佳阐释。孝文化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得到印证。从历朝历代对于“孝”的重视到当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其中的发展,无不体现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因子,家庭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和睦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贡献,家庭成员将这种和谐的家庭温馨融入社会,社会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孝道文化,就是在孝敬老人和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5]。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强调“孝”和“仁”,并把其内涵作为出发点,儒家学说倡导:个人如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仁爱的境界就有可能实现。“泛爱众,而亲仁”,在这小小六个字的引导之下,中国人民的性格之中被深深的烙下了爱、敬、守、礼四个方面的特点。追求淡泊宁静,追求心身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家国和谐,始终是中国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和人生实践。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伦理对塑造国民性格方面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传统孝道经过两千多年的教化和践行,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独特而不可剥离的一部分[5]。其正向值必将伴随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A].谢幼伟.孝兴中国文化[C].青年军出版社,1946:2.

[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21.

[3]李秋梅.传统孝道伦理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D].青海师范大学,2008.

[4]武宜俊.中国传统孝德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陈晓丽.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变迁及时代价值[D].兰州商学院,2012.

【参考文献】

[1]孔子.孝经[M].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2]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

篇11

“物质不灭定律”(质能守恒定律)表明: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它是世界公认的自然界基本定律之一。但事出必有因、无因亦无果。既然“物质不灭”,就该有不灭的原因。

1 物理不灭定律

物――物质、事物、能量、波、场等宇宙万物总称。

理――道,宇宙本原,自然规律,万物产生、运动、转化之因。

不灭――不会消逝、消失。

定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一种表达,通过大量具体事实归纳而成,反映自然万物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趋势。定律的特点是可证和不断证明。物理不灭定律――物质及其存在之因都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中国古代称之为:天不灭,道也不灭。

物理不灭定律表明:大凡存在,都是物因一体、转化不灭的整体存在。

2 物理不灭定律的理论依据

2.1 物质不灭定律

“物质不灭定律”亦称“质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一般表述为:物质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的形式。今天,“物质不灭定律”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意义,而且还具哲学意义。“物质不灭定律”表明:客观存在的物质、能量不会消灭,只会转变形式……

2.2 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认为:世上不可能存在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哲学上,人们把因果理论表述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既是一种“现实”关系,又是一种逻辑关系:(1)条件具备事物产生。(2)条件稳定事物存在。(3)条件变化事物变化。(4)条件消失事物转化。(5)自因自果不离不息。因果关系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生存关系,常用“因为……所以……”表示。一般有五种形式“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自因自果”。“因果理论”表明:凡事必有因,无因亦无果,否则将不可能存在。凡事既是因,同时又是果。如父母亲既是其子女之因,又是其子女祖父祖母之果。还如,鸡是蛋之因、也是蛋之果……鸡与蛋既是因、也是果。

根据“因果理论”,就“物质不灭定律”而言,“物质不灭”的原因是什么呢?依牛顿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物质是受到了“不灭之力”的作用。因为:(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形状的根本原因。(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4)力可以转化但不会消灭。所以,“物质不灭”是物质受到了可以转化、但不消失的――不灭之力的作用。

这个“不灭之力”人们一般称之为:第一推力或第一因。也有人说它是上帝或自然规律。据约翰福音1:1讲:“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希腊语为logos,有多种含义,包括说话、计算、标志、标识、共相、规律、理性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认为:道、logos是一种弥漫无形、充塞天地、公平公道的自然法则。约翰福音1:1也翻译为:“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样,“道就是神、道就是上帝”,“道、神、上帝、logos”与“规律、原因、道理”是同一个意思。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先生就曾说:“上帝的本质不是别的,就是自然,尤其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力和规律”。爱因斯坦也多次讲:我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这意味着:上帝是logos的拟人化表述,规律是logos的科学性表达。那么,上帝就与规律相同。从人文意义上讲,它们又是“公平、公道”。

总之,因果理论表明:事物存在,必有其因。物质不灭必有不灭之因。这个“不灭之因”就是:道、logos、自然规律――万物生存合力――公道。

2.3 道器不离――同一事物,既因又果,不可分离

道即规律、道理、原因、体、本、形而上――因――理。

器即物质、事物、结果、用、末、形而下――能――物。

道器不离:物质规律、事物道理、原因结果、体用、本末……不会分离。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讲:“物是理之物、理是物之理,物理本一体,人为说分离。”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先生也说:“凡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的。”甭管什么理,只要存在就总会有个理。《系辞上》也说,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二程、朱子更讲:“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器不是道,但不离道;道不是器,却在器里”。因此,天地万物都有其道,不在此道在彼道,世上没有无道之事,也没有无事之道。

“道器不离”表明:物在理在、理变物变,物理一体、不生不灭。正所谓:道器不离、体用不二、理气如一、本末兼之――因果一体。

由(2.1)(2.2)(2。3)可知:物质不灭――不灭有因――道器不离、因果一体,所以“物理不灭定律”理论上应该成立。

篇12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讲授者和示范者。基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实验,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在实验中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一是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二是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实验设计。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是中学阶段物理的特点之一。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很有效,而且在过程中对学生间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教育有帮助。首先要了解一下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器材,与同学讨论确定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最后选用合理方法处理数据。实验设计则对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对实验器材有所取舍和组合,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的方案。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描述和具体步骤的实施。得出有关的结论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物理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培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轻知识、重方法;轻结论、重过程”,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物理实验教学,在创设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以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课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体会到“发现”和“获得成功”的快乐。在实验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得到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手脑并用能力,全面细致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实验技能得到发展。在实验中同学之间配合、讨论、争议、融合,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信心、意志等。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意志和情感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语言、行为、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在实验中和实验后要适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

篇13

作者简介:杨俊中(196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0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被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应该包括3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二是生态法制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是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制的支配和约束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各种活动。

(二)生态文明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也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关注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关注资源、环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具有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二是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类、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的理念。三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二、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在强调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会不断提高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治理工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

十七大报告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小康社会的子系统,几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人类历史上因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古玛雅文明、美苏尔文明都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都又因为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而烟消云散。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越创造性地指出:“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千百年来默默遵循的规律,中国儒家提出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强调农民要“生产以时”。统治者要“勿夺农时”。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科学地处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1987年,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因疯狂追求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酿成的恶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虽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却决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而要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肯定了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是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了权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内容。十多年前,淮河下游居民饱受河水污染之害,都是因为中上游个别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流域人民整体利益;如今,沙尘暴灾害日益频繁,也是因为个别区域为了经济指标而疯狂破坏森林,使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为了局部利益而放弃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决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生态道德,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不仅包括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观念的重要一环,生态知识教育要渗透到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要完善目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德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管理活动中,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应当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除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传媒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生态文明氛围,要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街道、进家庭。

(二)完善生态法制,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约束机制

完善生态法制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法规体系。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研究。制定环境立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工作。中央要进一步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法备案制度,逐步实现生态建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法规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环境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价和修订制度,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是以其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体现生态法制的约束力,就要提高相关部门的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难在执法力量弱、取证难、执行难,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包括增强环境保护系统内部的执法力量,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来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生态法规的硬约束能力。

(三)促进生态科技,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需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生态恶化困境。氟利昂可以作为致冷剂,但散逸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含磷洗涤剂的发明可以节约大量制造肥皂的油脂,但却容易导致水源浪费和水体磷污染。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科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汞电池、无氟冰箱、太阳能汽车、可降解塑料等立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推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现在资源日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正急待一场生态科学技术革命。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各种生态型科技的支持力度,并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衡量新科技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生态科技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

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培养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企业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下自觉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国家要在企业中倡导循环生产和生态科技,使其尽可能多的节约自然资源、规范生产过程并生产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土地。倡导生态农业。针对不合自然规律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以及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情况,国家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既要防止城市工业无节制地侵占基本农田,又要避免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要制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和共赢。各地要大力研发生态技术,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要根据土地特点,发展复合型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治虫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开发绿色农业,条件合适的还可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农业的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