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5:12: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互联网思维的本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第一,海量的用户量。这是跟传统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传统行业要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获得一个较大的用户数字,像李宁作为零售商,花了十几年,开出七千多家直营店才能触及五、六线城市。相反,互联网可以帮你快速直接地面对海量用户。
第二,高效的信息流。最早的媒体就是广播、报纸、杂志、电视,这都属于同一时代的传统媒介。到了第二代互联网媒体是交互型的,像早前的四大门户、BBS,用户可以在上面留言。现在的信息流则是去中心化,它的特点是传播效率非常快,以前一个新闻热点可能有几个月的寿命,现在一个事件从发酵、传播到高峰值衰落,整个周期不过三五天。
第三,认知模式变化。以前是父辈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或者我把问题抛出去,大家一起讨论,但是讨论的东西还是基于我提出的想法。现在的认知模式发生了巨变,不再是权威时代下的我说你听。所以,如果你想去影响你的目标消费者或者用户的思维方式,不可能再依赖简单粗暴的办法,而是你们之间互相影响。
第四,快速反应能力。以前就有迭代概念,比如一个硬件产品的迭代周期可能是以季度来衡量的,从发现问题到重新开模、修模,再到相应的投产,基本上三个月是比较好的状态了。可是软件就不能以这个速度迭代了。MIUI和微信早期都是每周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因为在高效信息流时代,你的事件传播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你的项目管理周期以月来计,可能就不适应当下的商业环境了。
而这几年来,我也观察到用户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主要是人口红利下沉。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的渗透率在三年前就很高了,用户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用的产品也都用了。当然,如果用户体验后觉得很糟糕,就另当别论了。但是,这三年,大家的收入和消费习惯也没有太大变化。这就是意味着一、二线城市的新增人口红利有限,可扩展余地也有限。现有的人口红利已下沉到四到六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这些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的低廉化迅速切入市场,是新增用户人群,这是需要去观察的。
曹国伟表示,互联网带来的其实是一种技术革命,它带来根本的变化是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人联网,实时在网,可以无时无刻的联结在一起,实现了通讯、上向传播、实时在线。“它带来了一个本质的变化,在我看来是一个信息对称的问题。第二个变化,因为实现了所有的联网,所有的链接,在网上产生了大量个人、客户、行为、消费、喜好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让所有商业效率提升很多,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
刘强东在论坛上行说,我在互联网行业从业11年了,从来并没有觉得互联网是有一个特殊的思维。迄今为止,我觉得互联网所有的商业模式,并没有一个超越传统企业的所谓的思维,依然没有脱离商业最基本的本质。“对京东这种商业模式来讲,我觉得它还是属于双重的业务,属于零售的一种,无非就是用户体验和效率。零售业就是围绕着用户体验和效率,今天电商比拼前端是用户体验,后端就是把成本和效率做到最优。互联网给整个社会造成根本的改变是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全社会的运营效率,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区别。”
张亚勤从技术和产业观点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一种感知的能力。对于用户的快速感知,对场景快速的感知然后做出应对。我们讲了很多产品快速迭代,用户思维、病毒式的营销,这些都是一种方式,其实是由于大量的数据,由于对场景快速的感知才产生这个能了。我也同意强东所讲的,真正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听说有互联网餐馆,互联网餐馆如果菜不好吃,服务不好,卫生不好环境不好,怎么互联网思维都没有用。老潘房子建不好,设计再漂亮,再会营销还是卖不出去,最终还是质量和服务都很重要。但是感知本身会增加效率,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整个社会的结构。比如强东这边,有了感知之后你知道配送的问题,物流的问题,用户需求是什么,快速的做出应对。
周鸿祎说,最近中国很多企业家得了互联网焦虑症。过去传统企业看不上互联网,特别是主流企业,觉得互联网都是神神叨叨胡说八道的疯子,乱收钱。最近一年,他们忽然感觉互联网对很多行业带来了一种颠覆。突然看到前十个首富里,一大堆都是互联网出来的。原来对互联网是看不起,后来是看不清,后来又发现看不懂,所以他们很焦虑,担心过几年看不见了。因为互联网已经绝沉而去了。
但是传统企业应对互联网的时候,经常会被误导,“把很多术的东西说成道。”周鸿祎分析,这里有4个误区。
第一,一讲起互联网,很多公司的CIO、CTO会说,我们用了互联网的语言,我们用了互联网的大数据,我们用了互联网开源技术。这是不是叫互联网化呢?其实这些技术就是一个术,一个手段。
第二,很多企业说,我们知道互联网是新媒体,我们早已不在传统媒体打广告了,我们把预算全都用在互联网上。但是今天都在互联网上打广告。这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种新的传播渠道也不是道。
第三,还有互联网思维教传统企业搞饥饿营销,在互联网上发动水军,炒作,大家印象中以互联网为首的一帮人无底线无节操,但这也不是真实的互联网。
但凡爱智求真的人都清楚,“网红”是个贬义词。但现在一些商业组织和推手将“网红经济”捧成了致富法宝,一时大有将“网红”一词洗白的势头。实际上,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而网红经济离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
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在“互联网+”成为全民皆知的热词之前,汹涌澎湃的网络热潮中已经冒出了很多红极一时的热词,例如“互联网思维”、“90后”、“风口”、“O2O”、“C2B”、“微商”……这些新词的红火周期大多在6个月到1年之间,先是受追捧,周期一到便断崖式的逆转。这些热词存在时间之短,跟时常冒出的“网络红人”(简称“网红”)很相似,其存在无关紧要、奇葩,同时还脆弱,生命力极短。“网红”的问题在于其不是真的“红”,是仅限于部分人群或网络上的“红”。“网红”突出的特点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能一下子成为特定人群的焦点,出现完全无理性的追捧(或猎奇)现象,但很快便跌入低谷,然后更快的时间里被人忘记。
而如果把眼光和思维放开来看,这种“网红”的特性涵盖了所有互联网有关的事物,包括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名人(互联网创业大佬、网络大V、网络创业者)等等。例如,团购网站热潮时的一些团购网CEO,热潮过后几乎全部默默无名了。最早做互联网衬衣的PPG,以及后来接替PPG的一些品牌,其创始人曾一度都是知名网络大佬。风头鼎盛时,他们的广告做遍全国、全媒体,势头过后被人遗忘的连渣都不剩。甚至一些曾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模式、公司、创始人都曾红极一时,但统统在极短时间里没落。这种现象还延伸到IT界和科技媒体圈,不少曾“扛大旗”的标志性人物,几个月到几年内便平常如白丁。“网红模式”似乎成了互联网经济的必然。只有极其少数的公司和创始人,能够撑过7年左右的1个周期。这不但远低于传统公司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公司创业想成功只是是偶然中的偶然。而一旦7年周期交替的时候,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大考,也是互联网商业“网红”周期的最低谷。
中国互联网7年一个发展周期:《互联网+2.0: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一书中讲到,中国互联网业发展到现在,已渡过了1995~2002、2002~2009、2009~2016三个7年周期,能够撑下来三个周期的仅有BAT为代表的少数寡头。
在电子商务兴起后,做产品的传统企业首先遇到了第一波来自互联网商业的冲击。电子商务将传统渠道的成本化解为网络直销渠道的红利,为了避免与既有传统渠道相冲突,传统企业会为网络直销渠道开发专有的产品型号,这便形成了“网货”。不幸的是,“网货”也难逃得出“网红模式”,当电商“买流量”的营销成本将电商直销渠道红利完全吃掉后,“网货”的“网红模式”也便到了终点。而同质化“网货”一旦陷入价格战,只会加快终点的到来。
此外,所有的互联网商业都在遵循“网红模式”,网络游戏、O2O、C2B、移动数码产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无人机……互联网商业如果只是在“卖产品”,就一定逃不出“网红模式”的宿命。在中国互联网迎来第4个7年周期的时候,面临的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将过渡到产业互联网,我们将迎来真正的互联网经济。这个时候,如果依旧是“卖产品”的思维,无论怎样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都避免不了陷入“网红模式”的魔咒。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范围经济“网红模式”绝不是互联网经济的本质,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加工和需求个性化为主导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什么?简单讲,“范围经济”是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经济红利。“规模经济”是企业做的专一产品规模数量越大越能获利,“范围经济”是企业做的产品种类范围越多越能获利。
千万别盯着江小白的时尚小酒概念谈互联网思维,因为玩小酒,二锅头和老村长都是成功案例;
也不要盯着1919连锁的O2O概念谈互联网思维,因为杨陵江自己都承认,自己是被O2O;
更别盯着酒仙网的“颠覆”概念谈互联网思维,酒仙网拿投资人的钱成就了消费者,但对于厂商和经销商或者整个行业,酒仙网究竟带来了什么?今天回过头来看,天天说颠覆,到底谁颠覆了这个行业――别被几个不靠谱的数据和几篇软文给惊呆了,我从来没见过几个数据、几篇软文就能颠覆行业的例子。
互联网当然非常重要,但低估或者高估互联网的作用都会带来同样的恶果,我们要清楚:互联网改变的是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途径、购买商品的方式、货币支付方式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但商业的本质不会变。
如果说真有互联网思维,那么其首要要素必然是创新,虽然创新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新概念。创新有很多层面,你可以有革命性的创新,也可以在一些具体层面进行微创新,但归根到底,本质都是创造蓝海。弄一个项目,包了一层互联网外壳,然后一头扎进红海,你这不叫互联网思维,这叫互联网精神病。
其次,就是要学会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互联网本身是工具,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明白,没必要跟着眼花缭乱的概念跑,只需要找到适合你、对你有用处的工具,然后学着把这个工具用好就行了――当然,你可以利用这个工具进行创新。
“在风口上,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够飞起来。”这是过去两年在中国互联网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此我们看到:互联网思维成为最火的词,各种互联网创业的新贵成为媒体与资本追逐的对象,传统产业忙于互联网的转型,唯恐被别人说自己老了,互联网企业则带着先知般的优越感,似乎时刻都在风口翱翔……
但时间进入2016年,风口还在吗?那些猪们飞起来了吗?我们又看到:P2P一个个成为了高危企业,O2O让投资者避之不及,独角兽从硅谷倒闭到中关村;18岁当总裁的神奇少女玩消失,声称要给员工发一个亿的创业者自己打脸,当年引领互联网思维的网络红人们销声匿迹……除了这些创业者以外,一批互联网的领军人物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马云说“十年后我们未必还在”,被称为硅谷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说“互联网的兴盛时代已经过去”,李彦宏说“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已经出现了瓶颈”,谷歌的施密特说“互联网正在消失”,互联网的风口难道真的过去了吗?
要寻找下一个风口,我们不如回首一下历史,在中国,互联网都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风口,也许能够觅得下一个风口的痕迹:1995年瀛海威在中关村竖起了“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1000米”的广告牌,开始了中国互联网热潮的进程;1997年,新浪、搜狐、网易掀起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门户时代;1999年,论坛大行其道,天涯、chinaren等踩上了风口;2001年,成立于一年前互联网寒冬中的百度带来了搜索的风口,而这时离它的美国老师谷歌和雅虎成立已经过去了五年;随后,随着淘宝、易宝和京东转向电商,电商的风口迅猛地刮起,2005年的电商大战令人记忆犹新;2007年,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的社交社群和优酷、快播掀起的网络视频再领;而到了2011年,移动互联的浪潮开始兴起,2012、2013年声势更加猛烈,于是小米、美团、滴滴等趁势而起,微信更是成为移动互联最大的受益者。目前,各种业态在移动互联的平台上纷纷呈现:微商、自媒体、直播……各领三五月,不一而足。
但除了风口,还有本质,杰克韦尔奇的《商业的本质》中提到,过去我们过多地注重了什么即将改变,但似乎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变的本质。那么,中国互联网二十年,除去了令人目不暇接的风口,现在我们是否到了一个应该问一问到底什么东西是不变的时代,所以我们试图汇聚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和最具创新力的企业,追问一下到底什么才是互联网风口下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 F304.3;F7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48-0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越来越受到商家的关注。当前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同质化严重。面对当前的互联网发展现状,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值得思考。现对互联网销售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以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提供参考,增加农民收入。
1 互联网产品销售从“产品思维”向“用户需求思维”转变
以制作和销售一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平台为例,准备制作的平台会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求,然后向品牌商提供用户分类数据,帮他们向用户精准推送品牌广告,而开发商则从品牌商处收取费用。对这款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应该考虑到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够实现这种精准分析和精准推送的产品很多(如微信等),准备销售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优势是什么。如何在自己的平台上积累用户资源也需要考虑。二是要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进行调查,明确其需求。三是对用户的需求大小进行分析。用户的需求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对产品的使用时间。用户的需求较小,使用网络平台的时间就较短,忠诚度不高;反之,用户就会花费较多时间在这款网络平台上。因此,进行互联网商品销售时,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我认为产品好,就想当然认为一定能大卖”的想法,至少做互联网产品不能依赖。这种想法是典型的“产品思维”,没有考虑用户到底需不需要,为什么需要。这种思维是站在“产品”角度考虑的,比如,只想着如何做出各种强大的功能,却没考虑这些功能为什么一定能吸引用户过来。自认为产品好,就觉得一定会很有市场。技术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导致各种产品极大丰富,且同质化严重,竞争前所未有。这也就让垂直领域和细分领域产品更加的细分化[1]。其实,细分就意味着把原来某个大群体“看似”共同的需求切割成不同小群体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生存的。因此,互联网产品只能更加艰难地挖掘小群体用户的需求,甚至又把需求打散分成好几类,然后抢占其中的某一小类需求市场。如今做互联网产品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的竞争和挑战。过去那种“一款产品通吃天下”“一个广告招揽所有人”的“大产品”和“大广告”的美好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也有人说“定位理论”已经失效,未必见得。只不过,如今的“定位”已经不再站在产品的角度去定位,而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定位。二是“用户需求思维”应该主导今天的互联网产品[2]。尤其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对其看重的更多是“能否满足我的某种需求”,而对其“品牌”的重视要小于对传统行业中的品牌重视。这与传统行业有较大不同。在传统行业,一个新产品如果要脱颖而出,难度非常大,因为它面对的是与大品牌的竞争,并且在几乎没有知名度的情况下,需要大量广告投入才可能让消费者了解到它,经过反复广告后,消费者形成印象,从而可能去尝试这个品牌。此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路线是认知―情感―行动。人们更愿意相信“品牌”的价值。而互联网产品似乎是相反的路子,只要产品满足了用户的某个需求,那么,用户便会使用,使用后感觉好,便会在社交平台上告知分享给朋友,朋友体验好,又会告知分享给其他人,如此形成了口碑传播链条。此时,用户的行为和心理路线是:行动―认知―情感―分享传播。人们更愿意相信“满足我体验/需求”的价值[3-4]。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上销售农产品时,也要遵循“顾客思维“进行销售,而不能与传统销售过程相似,仅仅只是强调农产品的质量。要进行换位思考,在充分分析目标用户的基础上,找出其最大的需求,进而通过适当的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
2 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
用户本质需求是社会发展的 “拉力”。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时,对用户的需求进行了解是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前提和基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不同需要对用户的重要程度不同(触及人的痛点的程度不同),根据需要把用户的需求归为3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本质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通讯、社交、生理、本能的渴望或欲望等。第2个层次是附属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价值观、意识形态、某种心理需求等。这个层次的需求并非人的必需品,但却依附在人身上,受到人所在的特定环境或社会境况的影响。附属性需求所触及的痛点程度要小于本质需求。第3个层次是边缘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兴趣、爱好等。之所以称为边缘性需求,并非说这些需求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些需求虽然更多涉及精神层面,但在触及痛点的程度上相对要低于本质需求和附属性需求。在这3个层次中,本质需求是最核心、最根本性的需求。
农产品销售是满足人们本质需求过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5-8]。在销售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开展营销活动。
3 结语
总之,互联网的发展既给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机遇,又使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面临着挑战。要做好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工作,既要懂得网络销售的知识,又要熟悉农产品行业。只有把握机遇,做好农产品销售工作,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较高的利润,促进农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綦卫平,王新艳.互联网技术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130-132.
[2] 王宇,于文静,管建涛.结缘互联网农产品“触电生利”[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135-136.
[3] 郭登安.舒城县“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135-136.
[4] 刘助忠,龚荷英.“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供应链演化新趋势:基于“云”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新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9):91-97.
[5] 马莉.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农产品流通途径改善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农业经济,2015(3):122-124.
商业世界逻辑的彻底改变,企业的运作要求有新的商业思维。这种新的商业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而用户思维分解开,就是产品思维和口碑思维。产品思维是基础,口碑思维是上层建筑。
面对互联网思维
作为传统企业,烟草工商企业同样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完善和提升自己,市场化取向改革正是烟草行业面向新时代和适应新常态的一个积极“拥抱”!
2014年3月和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分别印发了京津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要点,正式拉开了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序幕。回顾行业卷烟营销网络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市场化取向改革将成为行业下一个十年网建的新里程碑;将成为继“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以及“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网上营销”模式后的新起始点;将成为中国烟草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的新助推器。
“玩法变了,我们的思维也要变”
笔者理解,“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是行业上一个十年卷烟营销网络建设的核心思维,可以总结为“传统流通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懂不懂得利用互联网思维完成行业的改革与创新。为了完成这个挑战,工商企业最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商业思维,抓住互联网思维这个未来最根本的商业思维,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整体供应链的角度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增长机会,为行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
湖南中烟细支和天下用互联网玩法创新上市正是互联网思维在卷烟营销领域中的生动应用。互联网思维,是对传统卷烟价值链的重新思考。当工商企业把互联网当作一种思维或者思想看,自然而然地会把工商企业的组织、产品、文化带进去,工商企业会彻底重新思考企业的全部。
总的来说,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新商业人性化的体现。对于卷烟营销而言,即从产品设计、品牌传播、渠道推广到组织设计、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培训都要围绕消费者需求体验进行设计,以最终的消费者为中心。
“互联网思维并不神秘,就在我们的身边”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京津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就充分体现出互联网思维在行业改革与发展应用的精髓:
建设省级集中订货平台――解决的是零售客户订货过程中的体验问题,搭建的是工、商、零生态系统的载体,体现的是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思维。
探索一体化营销模式――构建商业营销渠道、工业营销品牌、工商零共同营销消费者的新格局,本质就是“开发好的产品,营造好的口碑”,即产品思维和口碑思维。
设置专业化营销岗位――设置相应的专职岗位、调整客户经理职责、优化在线客服职能,是互联网思维对组织的内在要求,体现出用互联网思维变革企业组织体系。
应用互联网思维
如何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用互联网思维切换原有思维;第二步,用互联网思维变革组织体系;第三步,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一切业务体系和价值链;第四步,用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开展互联网营销。
结合行业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工作要点的精神,笔者以省级集中订货平台建设和客户经理职责调整为例,探索怎样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
一是省级集中订货平台与零售客户优质服务体系工程。我们将省级集中订货平台建设与新商盟网上订货系统、地市级公司营销系统升级改造以及未来两年的卷烟营销信息支撑需求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分步实施。零售客户优质服务体系工程是在实施“四项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工作要点,重新定义、梳理和完善的面向卷烟零售客户的服务体系工程。如图1所示:
省级集中订货平台与零售客户优质服务体系工程的结合,体现出互联网思维中“超级整合”的观点,将省级集中订货平台与优质服务体系工程进行“整合”,本质是要解决好烟草商业企业的O2O模式,即面向零售客户做到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售前与售后“一键链接”,台前与幕后“一个声音”。
二是以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为主的营销序列再设计。组织扁平和全员客服,是互联网思维对组织的内在要求。我们以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为主的营销序列再设计正是市场化取向改革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的体现。我们的基本思路: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加快商业企业内部的沟通速度。通过全员客服,可以使商业企业加快外部的响应速度。
互联网思维的三个公式
其实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可以用三个公式来概括。
第一个公式:1-1=1,之前我们认为答案是0,在以物质为资源的时代,一个馒头你吃了就没了,今天我们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点就是1-1=1。就好像一本《资本论》,它不会因为有人阅读它就不存在了,并且阅读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互联网的价值。
如果当初只有一台电脑,那就不存在互联网了,而只有当大家都在用的时候,它的价值才会有所体现。这也告诉我们当下是一个分享的时代,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利他。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怎么将自己的信息分享给更多的人,而且成本几乎是零。因此免费的信息分享借用互联网传播开来,只有让所有人获得了利益,最后你才能获得利益,这就是互联网的“道”,其实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法则:就是天下为公。
互联网思维的第二个公式是1+1=1,重复信息不会增加任何信息量,同样一条信息你说了之后我再说,还是同一个东西。换句话说,互联网思维是占先的法则,谁能抢占第一,谁就会成为时代的领导者,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第二法则:人们只会记住第一。
互联网思维特别强调一种模式是小精美,或者叫小而美。科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让老虎豹子饿了好几天,放出去吃一头大象,结果发现三个小时还没有吃完。于是又让蚂蚁去吃这头大象,结果几分钟的时间,大象就只剩下骨头了。可见有时小比大更有力量。在互联网时代,小比大好,快比慢好。
互联网思维的第三个公式:1+1>2。在这个时代,更多的创新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已经有的东西,你把它们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这就叫1+1>2。
我们知道最早用大哥大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大哥大只有通话功能,而现在我们的手机除了通话,还有录音、拍照功能等,其实手机发展就是典型的微创新,对这些已经存在的功能做了一次又一次重新整合,所以互联网思维的第三法则就是微创新思维。
通过互联网思维颠覆行业
互联网化的时代,换句话说叫大资本化的时代。
“怀疑”并非一个优美的词汇,在很多时候它意味着丧失机遇,尤其在稍纵即逝的商业里。我希望通过此文分享西少爷创始团队对互联网思维的态度,如果可以,希望能带给迷茫的同业者一份坚定。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是人类通过各种技术建立的全球性信息交换系统,它连接了一切可连接的人与物,彻底改变了信息的流通与组织方式。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无疑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群体的组织方式、分工方式,到沟通方式,再到意识形态和商业逻辑,每一处都将发生深远的变革。
这是危言耸听吗?当然不是。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从本质的层面来看,人类的活动大致只由两部分组成:信息流、物流。而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而言信息流则更为重要(看过《黑客帝国》的人应该会有跟深刻的理解),那么当信息流发生巨变的时候显而易见它会对人类社会带来什么。这是一种底层逻辑的改变,底层逻辑改变带来的影响必然扩散至人类文明的每一处角落。没有人能够逃避,只要是社会中生活的人。
概括而言之,互联网会像电一样带来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进步。百度本质上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广告公司。腾讯本质上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通讯公司。就好像一百年前用电量巨大的福特公司不是电力公司一样。只是互联网孕育了他们,改变了他们。接下来,互联网也会像影响它们一样影响各行各业,渗透进各行各业最细小的脉络。
互联网思维是营销骗局?
正如开篇所说,这个词饱受抨击和质疑,有人唱衰它、攻击它,甚至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个营销骗局。我想,无论什么样的评判,都得建立在事物的本质之上。那么首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雷军说互联网思维是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和快。周鸿祎则推崇免费的商业模式和极致的产品体验。一时间颇有诸子百家的繁荣景象。
不可否认,七字诀和免费模式都是互联网人在不断地商业探索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还有很多本文未提及的理论,都非常有价值和分量,在商业战争中屡试不爽。但是,我以为,这些都是在术的层面,都是方法,或者称之为战术。那么在更深的一层,道的层面,互联网思维意味着什么呢?这些无往不胜的战术理论背后的统一逻辑是什么呢?
事实上,无论是商业战争,时代与时代的战争,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很多时候成败都出自一条简单的逻辑:信与不信。信与不信更先进的技术或者理念。从起中国经历了长达一百年的屈辱史,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我们不相信技术,不相信变革。今天在商业上也是一样的,互联网对商业逻辑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如果你相信,那么就有机会壮大,如果不信而固步自封沉浸于昔日的辉煌,那么或许危险已经来临。
所以,我所坚持的互联网思维就是把互联网当做水电空气的思维,通俗些讲就是认为没有互联网就没法活下去的思维。从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去真正重视互联网的存在。回到方法的层面,从本质看回现象,互联网思维就是那些把互联网当做水电空气并且获得成功的公司的普遍行为方式和逻辑。
时代的机遇
回到一年之前,我们为什么会来做西少爷呢?有三点原因:第一,餐饮是人类社会不老的刚性需求;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麦当劳肯德基的扩张算是一种文化入侵,而其背后的支撑是经济的落差);第三,互联网为新的企业创造了机会。把第三点展开来讲,这个机会来自:品牌、体验重构、商业模式。
先谈谈品牌的机遇。我们从WEB1.0到2.0再到3.0,从门户到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在一步一步打破媒体的垄断,每一个社会单元都变成信息的中心。在这场变革中,会有无数的互联网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产品,或是一种服务,都将拥有自己的品牌。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功,因为互联网的透明会让二八定律更加彻底。
除了品牌的机遇,消费体验同样不可忽略。我们都知道诺基亚陨落了,摩托罗拉也是,但究其原因却鲜有人知道。诺基亚CEO在将公司卖给微软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坦诚的讲,作为一名诺基亚粉丝我也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时代不再需要以待机时间和坚固作为代表的功能型手机了,时代需要的是智能与万物的联通。这时一切针对原有价值观体系的产品优化都成了浪费时间。当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发生改变,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的需求会随之改变,这时我们得重新审视自己以往定下的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我听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黄太吉好不好吃重要吗?这个问题不必回答,我也没有答案,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思路,提供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所谓的传统行业者,还是所谓的互联网行业者,都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之中和之后,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
最后还有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少有听说过的免费的东西,而现在如果一家网站要和你收钱你一定恨得咬牙切齿,这是商业上的创新。互联网的改变不仅仅于此。互联网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介质,通过实现社会单元(企业、组织、个人)之间的联通而实现商业单元之间的整合,从而创造出无数新的商业模式。单从免费这一点来说,大胆的预测,无数的前向收费企业都会面临危机,这也就是所谓的降维竞争。
互联网人不一定懂互联网思维
很多互联网人的意识形态其实依然在工业时代。在创业之前,我曾就职于腾讯和百度,也曾参与过当下最时髦的微信与种种,我的朋友有七成都在从事互联网。但我发现,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行业,能看到也愿意去看到事物本质的人总是少数。只有少数的人能够理清头绪作出判断,更少数的人付诸行动。
所以,互联网是所有人的,是属于时代的,而非一小撮人。每个人生活在此的人都可以去发现自己的机会。传统行业的人不必恐慌,互联网行业的人也不必骄傲。当然,我认为互联网人是有一点点优势的,那就是他们更相信互联网。
西少爷是互联网公司
这个命题有无数人争论过,但看到这里,应该也不会有疑惑了。一家公司看起来如何并能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它的基因和它要去的方向。五个月前西少爷重新定义了肉夹馍,不远的将来,西少爷也会重新定义餐饮业。
变革
听餐饮业的前辈聊天,内容最多的就是关于口味和服务,可以看到,他们的工匠情怀一点也不输于老罗。但单凭这种讨论是否能带来基业长青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两个命题我们讨论了数千年,但最终的成败皆归因于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在这些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之外,我们如何去抓住时代的机遇?
互联网企业天天害怕被新产品、新技术颠覆自己;传统行业日日担忧自己被线上,移动互联网公司把自己颠覆。3C时代就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大家现在天天颠覆,什么叫颠覆?就是革命!变化分三种:改良、改革、革命!
世界万物存在发展的本质就是变化,就是矛盾,就是干与。这个不是互联网代来的,而是原来就存在。例如家电原来被国营大商场把控;随着改革开放,囯营大商场被大街上电器专营店店取代;随着国美、苏宁的崛起一统江山,大大小小的电器店没有了;国美和苏宁还没有得势几年,京东和淘宝上的大小电器店又在革他们的命了。下一个又会是谁来革京东和淘宝的?现在我看O2O会革他们的命!
这真是一个3C时代:到处充满变数、竞争、危机四伏。每个企业家都惶惶不可终日。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认为还是没有看透互联网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了解本质,我们就可以把握它、利用它、驾驭它!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真正本质是什么?改变了什么?是对互联网认识和理解的根本点。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是:1、去时空,2、去中心,3、去中介。
这三个改变就是互联网的本质,这些变化会深刻改变商业竞争的格局和方式。如果我们的真正理解他们,顺势而为,就能驾驭互联网为我所用,为自己的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与之对抗,不思改变,当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你那么大的屁股、那么大的一块肥肉送给别人吃,有人会对你客气吗?
话入正题,开始分享我对这三个本质变化而引起的革命的理解:
1、去时空
本质就是革利用时间和地理的差距来做生意套利的企业的命。
我们一直把的企业的人分为三类:生意人、商人、企业家。什么叫生意人?生意人就是靠套利赚钱的人。套利的本质就是利用时间差,物理的地理差距来赚钱。或者利用时间和地理位置距离做为自己生意的护城河来防范竞争对手的打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在不断缩小。原来的套利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原有以时间、地理差距为赢利模式的商业模式将不存在。
被革命:原有各种不以体验消费为基础的零售分销的线下网点实体店,银行网点等。
可利用:传统制造业如果釆用互联网平台销售会在很大程度上降底销售费用、自己把控渠道、直接对话消费者。
新模式:人人都可做生意、创业、成千上万的淘宝店
2、去中心
本质就是革利用自己原来的信息行业垄断地位来赚钱的行业的命。
信息是权利的一个重要基础!把握信息的出口和入口是一类商业模式的根基(电视台、电台、纸媒、互联网门户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大的革命是对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人人都可以制造、传播信息。没有人再能控制、操纵信息的传播、制造。这就使原来的信息中心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举例说明:媒体原来的中心是央视,现在人人都是中心,都是自媒体,我自己已经有一年没有看央视了解。门户网站二三年没有上了。现在主要的信息来自徽信的朋友圈。
被革命:央视、电台、纸媒、门户网站
可利用:传统行业可以用低廉的代价在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传播。节均费用、效果更直接。
新模式:各种自媒体、新媒体、大V
3、去中介
本质就是革利用自己对渠道控制来盘剥的企业的命。
第三条的实质是对第一条的运用。中介存在的意义是信息的不对称和和获得信息的成本不对称。第一信息不对称是指中介机构利用其专业地位能获得消费者不了解的信息。第二个信息获得成功本不对称是指一条信息简单的“1一1”对比“多一1一多”的成本是完成不一样。但是互联网的现布和搜索技术让原有的不对称不存在了。所以以此为本的商业模式从本质上失去存在的意义,所以渠道的扁平化、直达化是必须的趋势。
被革命:线下交易中介、(旅行社、售票处等)
可利用:传统行业可以利用网上平台或建立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平台O2O直接面对顾客,减少费用。
新模式:房多多、去那儿、携程网、微信服务号
随着Internet技术、智能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PAD等)、存储技术、搜索引擎、云计算技术、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模式、社会产业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正是在这种变革中产生的。
1 互联网金融内涵与模式
1.1 内涵
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谢平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率先提出;此后,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内涵出现了众多观点: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两个概念的简单加总[1];互联网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指借助于互联网、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国际互联网实现的金融活动[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广义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
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包含一切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展的金融服务活动,是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融合创新而产生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其本质和核心仍是金融,是金融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模式。
1.2模式
通过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以及结合调研发现,关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论述非常之多,各家均有不同观点,有提出互联网金融10个生意模式[3],有提出按照金融在线化、互联网企业金融化、电子商务等互联网金融分类模式,有提出阿里金融、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4]等等;本文依据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业态模式,总结归纳整理处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新兴业态模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互联网借贷、众筹、电商金融、互联网理财、虚拟货币。
一是互联网支付是指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互联网终端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货币支付或资金转移的服务。如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第三支付平台。
二是P2P(peer to peer)互联网借贷,是通过网络为借贷双方提供借款信息以及借款人信用评估、催还借款、逾期贷款追偿等服务,属于借贷类众筹,P2P平台已经成为P2B、B2B、P2C、P2F等借贷模式的统一代名词。如拍拍贷、人人贷、陆金所、宜信等。
三是众筹,指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通过互联网对公众展示他们的项目、产品设计或创意等,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集中大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或渠道支持。如众筹网、点名时间、天使汇、原始会等
四是电商金融,是电子商务和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历史交易等大数据信息基础上,运用云计算等先进信息处理技术,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由电商平台提供担保,将资金提供给有融资需求的消费者或供应商。如阿里小贷是典型的电商金融模式。
五是互联网理财,是指互联网企业或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为投资者或家庭提供的理财金融服务。如余额宝、百赚、小金库、理财通、朝朝盈、掌柜钱包、活期宝、钱袋子等。
六是虚拟货币,是指互联网上虚拟的货币且可用于互联网买卖、投资活动的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如比特币、百度公司的百度币、腾讯公司的Q币、新浪推出的微币等。
2 众筹分类与运行模式
2.1分类
众筹的概念源自国外“crowd funding”一词[5],从这个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其内涵就是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支持完成某项事情或活动,即个人或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公众展示自己的项目、产品设计或创意等,争取更多人的资金支持、渠道支持,为个人或单位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渠道支持。众筹按回报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奖励众筹、公益类众筹(没有回报)[6]。广义上而言,P2P业务也被看作是众筹中的一种,即债权众筹。而狭义上的众筹则通常分为奖励类众筹和股权类众筹两类。奖励类众筹的代表有Kickstarter、Indiegogo,众筹网、点名时间等,人们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出资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股权类众筹的代表有FundersClub、天使汇、原始会、大家股、好投网等,投资者们可以在这种平台上进行资本投资,所有投资实体的股权。
2.2运行机制
通过对众筹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进行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有研究者提出众筹商业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对不同类别众筹模式进行论述[7];结合实地调研,总结出众筹运行的基本模式,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众筹平台是推动创意创新理念、产品或活动与消费者、投资者、出资人等大众群体进行直接对接,并提供资金、策划、营销、市场渠道等服务,为创新创意实现商业化或成功实施提供全面服务。
3 众筹本质
互联网时代的众筹,要在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活动、思维和特征基础上,分析研究其本质与功能。
3.1互联网时代显著特征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活动是基于互联网的思维和特征的社会活动[8],互联网的本质是让互动变得更加高效。互联网九大思维[8]包括: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分布性、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征。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特征,结合案例(案例来源:《互联网时代大型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 2014-09-03),分析总结并提出互联网时代的三大显著特征:
一是平等参与。在互联网上,不论身份高低、不论贫穷富有、不论丑陋帅气、不论高矮胖瘦,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力;互联网赋予个人更多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上事件或活动的领导者,通过社会自发组织形式,每个人能够以个人的形式采取行动。如北京“7.21”水灾事件中,参与的人自发组织,没有上下级关系,参与的每一位都沉浸在帮助别人的喜悦中。
二是聚集资源。在互联网上,由于“屌丝群体”、“草根一族”等普通人能够获得“参与感”、“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更多普通群体参与到互联网的事件或活动中去,而互联网能够将大众群体碎片化的供需聚集起来、组织起来,并进行有效地点对点对接,形成规模化收益。为天下需求者提供临时住房的Airbnb公司,将地球上有空余的卧室、客厅搜索出来,为即便只租住一天的需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该公司为有意出租者创造了年10亿美元的收益。
三是不同时地协作。工业时代,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进行协同工作;而互联网时代,人们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障碍,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协同工作。维基百科是以协作模式运营的、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最流行的网络工具书,共有287个语言版本,全球用户共有10亿民众,有来自全世界的1600万人志愿者。
3.2众筹本质
众筹是基于互联网进行协作的众包模式的一种类型。企业选择将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依托互联网外包给众多消费者完成的行为被称为“众包”[9]。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众包的实质是消费者参与到企业价值创造和创新过程中,众包是让消费者参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创新,以及经营和营销过程,消费者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而兼有生产者的角色,成为“产消者”(Pro-sumer)[10]。“产消者”这种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生产方式、创新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是经济社会结构的一种新变革。
归根结底,众筹本质就是筹集智慧、筹集资金、筹集渠道。众筹就是让消费者参与到投融资环节中,让消费者参与到创新创业产品中,让消费者参与到创新创意产品的商业化中,真正融入到创新创意实施、商业化过程中。众筹鼓励大量的消费者、投资者参与进来,因为参与者越多,智慧聚集就越丰富,就越容易解决问题,就会有越多的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实现商业化,越能提高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的概率。
4 众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在分析技术创新阶段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众筹的功能和运行模式,提出众筹支持技术创新的路径与内容。
4.1技术创新阶段划分
技术创新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划分方式,在所有划分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傅家骥在《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中提出的观点,综合傅家骥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创新阶段,主要包括三大阶段,如图2底层所示。
一是技术发现阶段,是指面向市场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发现、技术预见、创新构思阶段。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现活动是要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发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应用。
二是产品(服务)开发阶段,是指新产品(服务)的设计、样机开发、试制、小试中试等产品开发活动,为大规模生产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产品(服务)价值实现阶段,是指新产品(服务)价值的实现阶段,包括规模化生产、营销策划、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立、产品(服务)的商业化、创新扩散等活动,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市场支撑。
4.2众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依据技术创新阶段活动的内容,结合不同类型众筹的功能与模式,提出不同类型众筹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与支持的内容,如图2上层和中间所示。
股权众筹主要是对种子期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获得渠道和人脉资源,以推动初创期企业的发展。
产品众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进行的资金和市场支持,即企业成功研发出新产品、进入市场和产业化前期,通过产品众筹企业既可以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获得市场对新产品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不断完善,还可以获得媒介推广、市场渠道等服务,为企业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业化获得服务。
债权众筹(P2P)是为金融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将碎片化的大众资金聚集,通过点对点的投资与回报,服务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求;主要服务对象是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或个人,贷款用途主要有个人消费、进货、扩大规模资金周转等内容。
股权众筹、产品众筹、债权众筹是服务于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众筹中的股权众筹,即天使投资的互联网化,主要针对初创企业,以及处于技术研发阶段的企业进行投资;产品众筹适合做面向产品的中试阶段和市场推广阶段的投资;P2P债权众筹主要面向产业化阶段,用于企业资金周转、扩大再生产阶段的投资。
5 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与研究,发现众筹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模式。在众筹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5.1搭建科技众筹平台,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环境
众筹模式兴起于文化活动的众筹,借鉴文化活动众筹,技术创新项目众筹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创新活动的众筹越来越多。在创新引领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时期,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搭建科技众筹平台,构建推动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渠道和路径,尝试采用众筹模式支持科技项目,突破常规科技项目支持形式,让更多更好的创新创意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创业者到技术创新众筹平台上进行展示和对接,与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投资者、消费者等大众进行互动,获得更多资金、渠道、智慧等资源的支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更好更快在市场上的推广与应用,努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环境。 5.2引入众筹模式,构建政府支持技术创新项目的市场化决策机制
在众筹平台上获得市场认可的技术创新项目才能得到支持。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引入众筹模式中市场决策机制,在对面向市场应用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支持时,采用盲评模式,让更多技术创新项目成果的使用方、消费者等市场用户对拟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价,市场用户数量越多越好,获得大多数市场用户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可以作为政府支持该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参考依据,促进更多技术创新项目面向市场开展工作,推动科技工作更好面向经济主战场,发挥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5.3借鉴众筹模式,推动面向创新创业全链条提供综合服务的新型科技孵化器建设
借鉴众筹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链条式综合型服务的模式与机制,针对创新创业全链条需求,开展综合服务型孵化器建设,从场地、注册、税务、政策等较为单一孵化服务,转变到面向大众群体创新,开展风险投资、媒介推广、市场渠道构建、创新创意市场互动等综合服务,升级科技孵化器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现有科技孵化器功能,针对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面向创新创业全链条提供综合型服务的新型科技孵化器,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于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2] 郭畅.互联网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3] 梁利峥,周新旺.互联网金融十大生意模式[J].经理人,2013(34).
[4] 逄 渤.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发展的互联网时代[J].国家商务财会,2013(63).
[5] 胡中彬,何健.中国式众筹大爆炸[N].经济观察报,2014.
[6] 荣 浩.以实际案例揭示国内股权众筹发展现状研究[J].金融法苑,2014.
[7] 孟韬,张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黎明,董大海.众筹的发展及其商业模式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50).
[8]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的“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03-20.
不过,大家大多还都纠结于高中政治题式的What、Why、How,却没有仔细研究过这互联网思维最早又是谁提出来的,以及这位大佬何以那么早就有这个思维。今天,我们就来考古一把。
“考古”互联网思维
顺着各种资料继续往上翻,互联网思维这个现在看来神乎其神的概念,也并非什么新东西,更像是被如今的自媒体们拿出来新瓶装旧酒而成的。以我掌握到的最早素材来说,其实早在2007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接受《赢周刊》专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论述。
《赢周刊》记者问及李彦宏怎么看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点。李彦宏以一个在百度工作了两年的转型去投资传统产业的朋友来举例,他的这位朋友“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去看传统产业,就会发现太多的事情可以做,把在互联网人精堆里磨炼出来的经验带到传统企业去,这些经验使得他在过去一年对传统产业的投资回报超过百分之百”。正如李彦宏当时所言,“传统产业的机会其实远比互联网要大,传统产业的效率提升空间比互联网要大得多。”而且,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李彦宏再次以“互联网加速淘汰传统产业”的说法来试图引起大家对互联网思维的关注。
本着考古专业主义精神,仔细回过头去重新看2007中国互联网的格局,那时舞台上的主角还是靠着博客大火的新浪,以及如今“传奇”不再的盛大。就在那年之前,大批中国公司的股价被低估,在市场仍处在平静上升期的情况下,互联网公司们显然没有找到足以让市场和用户兴奋的刺激点。
而当时的李彦宏很敏锐地看到了一点,那就是互联网企业在传统行业中发现机会。李彦宏当初的设想,在几年之后被雷军变成了现实。而图像则是信息另一种更形象化的方式,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就将这样一种思维进行了实践,在一个小的,但是信息量极大的领域上深耕,从而实现了边缘创新,在巨头的夹缝中寻找到了出路。
同样,李彦宏和他的百度其实从那时开始就已经实践互联网思维了。中间页、读图时代、应用为王,轻应用等,更多的将目光聚焦在了信息在分配过程中的效率提高上。以中间页为例,它本身就是对流量的二次分发,对应的就是人们在购物、住宿、出行等等各方面的需求流在百度平台上汇集,再由百度进行分配,在这个过程,通过对用户的分析让信息和需求能够匹配,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当然,这样一种思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变得更加具有想象空间,百度并购91,聚拢开发者;腾讯依托微信,构建移动平台,互联网思维某种意义上被移动互联网给放大了,线上与线下的连接也更加充分。
于是,我们看到了卖套套的大象,卖娃娃的马佳佳,卖煎饼的赫畅,他们的成功让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身边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煎饼摊都是可以轮流和互联网发生关系的(此处没有省略任何字),每一个人都已经身处互联网的节点之中,新的商业机会也正由此酝酿而生。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在小米创始人雷军那里,互联网思维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群众路线。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的一代人,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深得真传。而对周鸿祎来说,互联网思维这本武功秘籍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葵花宝典,要学此功,必先自宫成了周鸿祎互联网思维的关键。不同于周鸿祎的是,公司商业模式的相似的搜狗CEO王小川则用“用户量”“连接”“智慧”三个词来概括了互联网思维,而他的互联网思维仔细看来,某种意义上也是搜狗三级火箭模式的另一种提炼。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显然,黄太吉们最大的成功在营销,而在营销的过程之中,互联网思维本身也就成了他们博人眼球的噱头。这样的营销方式显然不是他们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独有的,张朝阳创立搜狐之初,利用尼葛洛庞帝的影响力,也是大炒了一把互联网概念以及自己尼葛洛庞帝中国门徒的身份。倘若这种营销也可以算作互联网思维,那么张朝阳也算得上是前辈了。
饥饿营销,靠噱头吸引眼球,利用隐私性问题制造话题点,这些更像是一场发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作秀,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伪互联网思维”罢了。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则是这一切的核心,因而互联网思维不能离开对信息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