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08 15:1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绿色交通行业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绿色交通行业研究

篇1

2交通文化特色库空间馆藏内容的安排

馆藏内容往往体现了某些历史发展过程或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在馆藏布局设计上就要求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例如,美国克林顿图书馆的展示面积有1858m2,在一楼大厅有一个33.528m长的时间标尺,它运用了照片、录像以及互动平台等,以巨大的编年表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前总统克林顿和当时政府每天所做的工作。与时间标尺相邻的是主题橱窗,里面的展品概要地体现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国内外的政策和成就。其中涉及了各个领域:如在教育、科技上的投资,打击犯罪,应对世界冲突以及环境保护等。这种陈列形式既可以让参观者对总统执政期间的各个机构、美国整个政治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克林顿图书馆空间设计师拉尔夫•阿佩尔巴姆的设计初衷就是想让大众感受到,小石城的这个图书馆讲述的不仅是一个总统的故事,而是美国的故事。昔日往事经过设计师之手被梳理为一个整体、逻辑的展示线索,将历史融合为一面镜子,反映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通文化特色库空间也可以借鉴其方法,通过图片、模型、纸质文献等载体,按照交通行业的年代和类型,精选名物,揭示其外形特征、技术特点、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展现古今数千年中国交通进步的轨迹、行业文化历史演进和优秀成果。同时设置参考服务台,协助读者查找资源。

3创造空间环境视觉美感的途径

创造建筑空间的视觉美感是特色空间设计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观点去理解,馆藏内容设定是解决信息储备问题,而创造建筑空间视觉美感是解决读者视觉感受的问题,进而影响读者的情感问题。所以图书馆特色空间设计不仅应该具有好的功能,并且还应该依据它本身的特性成为一个优美的空间。空间中的设计艺术水平,人性化、趣味化、数字化程度,尤其是表达出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品位,应让人难忘、让人思考,并让人自觉投入其中细细品味。空间视觉美感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装饰风格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即装饰风格在形象、尺度、比例、色彩、质感等方面按照对比与协调、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等设计法则作恰当的处理,使其雅致美观;二是装饰风格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应考虑时代因素对读者审美情趣的影响。由于交通文化特色库位于新馆五层东侧,大面积玻璃材料会产生许多反射光。所以,其色彩配置宜采用柔和协调的中性色调或中性偏冷色调为主要色调,或选用低纯度高明度或中灰度色系,不宜采用过于鲜艳刺激的纯色,使走道、书架、阅览室充满柔和明亮的光线。在大面积浅淡柔和的协调色环境中,还可选用紫棕色家具,融汇东西方书斋格调,会显得古色古香,使人情绪安静、放松。标志系统可采用醒目的纯色,如宝石蓝、绿色、深红色等,既可强调标志作用,又可打破了单调的气氛。例如,上海交大图书馆阅览室地面色彩采用条带造型的灰绿、蓝灰、蓝紫搭配,墙面色彩为乳白、淡绿,天花色彩为珠白,桌椅为灰绿、珠白搭配,书架为粉绿色,都是低纯度高明度色彩搭配,室内色调整体上实现这几种材料光、色的协调,且书架的高度由外而内逐渐升高减少了压抑感。色彩、家具造型、布置形式共同塑造出宁静自然的空间风格,阅览空间自然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品位。

篇2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5.009

0 引言

“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至此,能源消费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2014年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化石燃料消耗的重点行业,是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先后推出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公交示范都市、绿色交通运输试点等政策,加强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因此,分析城市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测算低碳交通措施的减排潜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如何使交通行业为城市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加重城市环境的负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交通对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

交通行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巨大跨越带来交通工具、方式的不断革新,同时,完善、便利、畅通的交通行业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行业的发展、运输车辆的增多也给城市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汽车拥堵、尾气排放、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济南市是一座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电力、热力、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较多,同时,交通行业迅速发展以及交通车辆不断增加,交通占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对低碳城市发展构成巨大压力和挑战。据统计,2010年济南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67.15万辆,载客汽车约占74.38;营运性车辆9.13万辆,其中载货汽车占绝大部分大约83.17%;公共交通营运车辆数量达到13106辆,其中公交车占32.34%,出租车占67.66%。2014年济南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138.11万辆,比2010年增长了85%。济南市规划的地铁 2020年以后才能建成,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出行率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私家车数量都会出现快速增长。济南是国家的公交示范都市试点,着力于建设公交车站、枢纽等,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如何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融入低碳元素对于济南市实现公共交通低碳化意义重大。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交通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石油资源紧缺,内燃机的热效率较低,实际汽车行驶的能量大约只占燃料燃烧的35~40%,目前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剧了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城市大气中CO的82%、NOx的48%、THC(总碳氢)的58%和微粒的8%来自汽车尾气。此外,汽车排放的大量CO2加剧了温室气体效应。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天然气汽车被列为优先发展用户,鼓励汽车采用天然气可降低燃料成本和尾气排放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不同的发展背景下,对于交通行业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为降低交通拥挤、降低污染和能源消耗,提出通达有序、安全舒适、能耗和污染低三方面结合的“绿色交通”这一概念。绿色交通问题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初,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为全世界所关注。推行“低碳经济”背景下,交通低碳化其实就是在保证保证客运量的前提下,用碳排放强度低的交通方式替换碳排放强度高的交通方式,包括交通规划组织、交通方式和交通能源等方面,使交通行业的发展具有低能源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特点。宿凤鸣、肖展欣等阐述了低碳交通的概念,低碳交通与绿色交通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是低碳交通更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在研究济南市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LEAP模型,对政策规划进行情景分析,测算相关政策减排潜力,并对济南市交通低碳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方法与数据说明

2.1 LEAP模型的选择

LEAP模型是由瑞典斯德哥尔摩与美国波斯顿Tellus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一种自下而上的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模型,可以研究在经济、产业以及技术变革发生重大变化时,规划中长期的能源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各种方案。LEAP模型可以将非市场因素考虑进来,同时也能兼顾各种行业具体的技术进步,即使未来经济发展路径、能效水平、以及技术进步等条件的认识不一致,也能综合各种研究成果,模拟计算不同发展条件的情景。

2.2 LEAP模型的介绍

Leap模型包括两个模块,一个是终端能源需求模块,另一个是能源加工转换模块。能源需求模块根据需求部门的活动水平和各活动所对应的能源消费品种和能耗强度计算出该部门能源需求量。能源需求模块也可以单独运行,对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而能源转换模块通常需要和能源需求模块一起运行,计算为了平衡能源需求模块产生的二次能源需求(如电力、热力等)而消耗的一次能源数量。能源转换模块通过一系列分支模块对发电、炼油、制气、采煤等进行建模,每个分支模块包含一种或多种生产技术过程,如不同的发电厂类型、生产一种或多种能源产品。

能源消费和加工转换是以能源消费的经济活动为中心,通过分析这些活动的发展水平,计算这些活动的终端能源需求,结合未来相应的技术过程变化,得到未来相应的终端能源需求。因此,LEAP模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起描述现有技术状况的参数和数据。这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建立在具体的技术过程上的能源消耗,需要对具体的用能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比如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汽车的燃料效率。其二,建立在现有经济和能源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能源消耗,需要对行业部门的产品活动水平和相关的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如钢铁部门的产量和消耗的各种相应能源数据。为实现上述参数的录入,需要参照现有的统计体系、政策规划指标,依据目标研究部门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数据结构体系。

[12]闫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能源消耗模型和计算方法[D].北京:清华大学,2013.

[13]马超云,梁肖,毛保华 等.铁路运输能源消耗现状分析[J].中国铁路,2010(11):51-55.

[14]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20(4):17-22.

[15]谭志雄,陈德敏.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行动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69-75.

[16]章立东.低碳城市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低碳经济, 2013(2): 20-22.

[17]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 2011(3):49-54.

[18]Ashina, Fujino, Masui, et al. A roadmap towards a low-carbon society in Japan using backcasting methodology: Feasible pathways for achieving an 80%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s by 2050[J]. Energy Policy, 2012, 41(2): 584C598.

[19]Kennedy, Corfee-Morlot. Pas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needs for low carbon climate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C An investment perspective [J]. Energy Policy, 2013, 59(8): 773C783.

[20]Lazarus, Chandler, Erickson. A core framework and scenario for deep GHG reductions at the city scale[J]. Energy Policy, 2013, 57(1): 563C574 .

[21]Hughes, Strachan, Gross. The structure of uncertainty in future low carbon pathways [J]. Energy Policy, 2013, 52(1): 45C54.

篇3

1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时期和决战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发展的内外环境、方式、需求、重点等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面临新的形势。如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人们对科学、民主、平等的诉求,对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期盼等等,这些新的形势都对交通发展提出多层次、多样性、高水平的要求。

江苏省提出推进“苏南率先发展、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苏北跨越发展”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加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更为紧迫,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连云港市作为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龙头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战略点、江苏省加快发展重点地区,已形成快速发展的政策叠加效应,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灌南县作为沿海大开发战略发展核心区域、连云港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工作重心,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打造为苏北地区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生产、研发、冶金铸造产品出口和船舶工业基地、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出口加工贸易区、生态休闲旅游胜地。

这些形势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而言,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刚性的制约作用,影响重大,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务实态度提出面向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指导交通运输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

2 发展趋势

“十三五”是我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转型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

2.1 经济现代化发展与改革的深化要求交通行业转型谋求新发展

经济社会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要求交通行业更加注重服务的要求。从“十三五”起,我省、连云港的经济社会将开启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中明确提出了针对交通的两项现代化指标都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指标,这就明确了我们交通行业将逐步从建设转为服务,从行业行为转为政府行为,这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行业转型。

国家全面推动和深化各项改革,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其中,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对现有交通行业的发展理念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行业的各项事权和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和清晰,将对交通行业发展的方式路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2.2 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要求交通引导连云港、特别是灌南的区位条件提升

全面提升灌南对外开发能力,成为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灌南县需要切实融入“江苏沿海”、“一带一路”、“长三角”等重要的国家战略中,充分享受政策机遇。“长三角”,构筑与上海、苏南地区直接便捷联系的运输通道,其核心是城际铁路的建设;“江苏沿海”,顺应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港口的建设;“一带一路”,紧密联系连云港港。

2.3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

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灌南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力弱的县情,也要求灌南“十三五”交通运输更加要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到交通建设始终,以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转变交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水运、铁路交通,加强综合枢纽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节能运输装备和技术的应用,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重视多式联运等高效运输组织方式的推广,打造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4 城镇化发展要求城市交通服务能力与城乡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与完善

于灌南县而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增强和品质的提升必须以便捷高效舒适的优质公共交通为基础。主城区辐射功能提升,对人流、物流、现金流的凝聚力增强,对运输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完善服务城市的主城区综合运输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是提升城市品质,夯实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逐步完善城乡交通的服务水平,引导城镇发展和城乡集聚,由城乡差距明显的二元模式向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构建体系完善的“一级城市-二级城市-重点镇-一般镇”的城乡空间结构。

综上所述,灌南交通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通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研究,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交通战略要素、发挥综合运输整体效能,针对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外部约束条件(资源和环境压力),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调整、优化和提升,促进交通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真正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

3 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灌南县交通运输发展将进入“综合运输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向“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转变。

一是,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整体把握好灌南铁、公、水的发展节奏,加强对铁路交通的倾斜力度,大力提升水运交通的发展力度,继续巩固公路交通的基础地位。

二是,完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综合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也是灌南利用铁路资源,推进交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将以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目标,突出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整合,引导各种运输场站共建共享和加强连接性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和完善边界区域交通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邻兄弟市、县交通网络的衔接;另一方面,抢抓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强化对接,“跳出灌南看交通”,深度参与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四是,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突破城乡交通的壁垒,强化城市交通与乡村交通的衔接。积极发展城乡公交,大力推进运输管理、服务的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农村道路与客运站点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

4 发展目标

4.1 总体目标

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六个交通”建设,有效支撑和保障灌南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更公平,货运与现代物流业更具竞争力。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法治交通、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于全过程各领域。改革与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4.2 具体目标

一是,建成布局完善、衔接紧密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综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更适应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公路网络、高效便捷无缝衔接的铁路网络、海河联运全面通航的水路网络,促进以公路为纽带的各类运输方式充分融合,快速铁路和高等级航道在基础设施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是,建成快速便捷、城乡一体、多式协调的综合客运体系。构建面向长三角区域主要城市的城际客运体系,城际客运保障快速出行,形成与周边市县半日往返的快速客运系统。实现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交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构建市、县、乡三级换乘体系,加强县、乡客运站和乡镇公交站、回车场建设,实现居民出行零距离换乘。城市公交更具吸引力,城乡客运普惠民生,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构筑与小伊机场的直达运输通道。

三是,建成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依托运能充沛的交通通道,以灌河口港区为支点,通过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内河航道与主要物流园区的沟通,建成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的分工合理、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综合货运体系。

四是,构建高度融合、开放兼容的信息应用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高度融合,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内河干线航道船闸ETC和沿海港口EDI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测覆盖率均达到100%,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交通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90%以上,联网售票和交通运行实时查询水平提升公众出行效率。

五是,构建法制文明、绿色安全的交通治理体系。交通运输文明素质普遍提高,法治交通水平明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安全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价值理念,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增强,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的价值取向贯穿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相比现状大幅减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水平和运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六是,构建改革突破、创新主导的发展驱动体系。通过改革突破交通运输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转变政府职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调动整合资源,推动交通运输发展;通过管理手段创新,促进行业规范化文明化发展;通过工程建设创新,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到2020年,灌南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将更上一个台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构建,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显著提升。

篇4

一、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理念,是以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为目标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少交通拥挤,减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绿色交通的本质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最好的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其主要途径就是减少个人交通工具的使用。绿色交通是解决当前交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绿色交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在不断加剧,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有限的城市资源承载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交通应运而生。绿色交通可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基本保障,而可持续发展交通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绿色交通只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会具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交通的实施得以实现。绿色交通和可持续发展交通在实现人和物的移动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经济的可行性、财政的可承受性、社会的可接受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交通发展标准。

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尾气中油海气体对大气的污染;而是交通带来的噪声污染;三是不断增加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其中最主要的是交通尾气和交通噪声污染。交通尾气污染具有滞留性,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容易致癌。交通尾气的排放浓度既与车辆本身的制造水平有关,也与车辆的运行状态有关,交通流量越大,大气中的汽车尾气浓度越高。另外交通控制、路面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植被面积等也都会影响交通尾气的浓度。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激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

(二)交通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很不合理,在市民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比例低,据统计分析,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在6%~25%之间,自行车交通与其他非公交机动车交通占50%左右,步行占30%左右。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公共交通方式的道路利用率最高,小汽车的道路利用率最低。公交出行选择率低,导致了整个城市道路利用率较低,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三)城市交通的基础建设落后

首先,从道路网的结构来看,由于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比例与密度不合理,交通问题的改善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其次,交通的配套设施不足,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发展,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场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因而导致部分车辆占道停车,加重了交通拥堵。再次,城市中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公共交通是实现绿色交通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公共交通,特别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建设不足导致了交通结构和出行方式选择的不合理。

四、推进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公众出行结构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了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政府应主导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切实保证公交路权优先,整合线网、场站、运力等资源,科学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系统,充分做好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便捷、准点、和舒适。选择商业环境较好、服务设施密集、交通压力较大的地区,建设人车分离的步行街系统,优化行人和自行车交通。同时,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逐步健全自行车道路系统、完善自行车租用和存放设施、提高自行车道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通过实施车辆配额制度、阶梯式停车收费制度、高峰时段道路收费制度等有效调控小汽车拥有量和使用量,从而保持城市整体交通效率。

(二)加强对车辆尾气和噪声污染的控制

(1)对尾气污染的控制。有研究资料表明,汽车怠速和加速行驶时尾气的排放量是匀速行驶排放量的5倍以上。因此,可以在交通管理中采取诸如尽可能设置平面交叉路口、在需要设置信号的路口采用自动信号控制系统、在需要控制排气污染的区域设置禁止超车标志和控制车流密度等措施。另外,要加强汽车排放污染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机动车污染排放严格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2)对交通噪声的控制。首先要合理控制交通流密度大、中城市建设环城道路,减少穿越市中心的车辆,从而减少城市闹区的车流密度;其次,可以控制小型机动车的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再次,合理设置交通设施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隔离设施,通过减少混合交通来减少由于车辆频繁加速、制动所产生的噪声。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涉及的领域很广,低碳交通运输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减少交通运输给大气造成的污染。

一、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运输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以降低排放,减少耗能为目标,从运输的方式、工具以及节能措施方面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进行改进,是一种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1]。一是碳排放量低。现在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的是燃油交通工具,电动车还没有广泛应用,低碳交通的主要理念就是降低碳排放量。二是运输体系低碳化。运输体系低碳化意味着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交通运输装备的设计、选择到运输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低碳化概念,减少尾气等污染物质的产生。三是技术措施低碳化。这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交通运输的节能环保性能,比如强化车辆节能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技术等。

二、低碳经济视阈下交通运输的发展策略

交通运输走向低碳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需要的时间更长[2]。低碳化运输需要从提高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低碳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整体上进行规划,从而推进我国低碳运输的发展。

1、系统规划交通线路

现代城市的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输管理部门有必要对交通路线进行合理规划,缓解城市大道的拥堵现象,同时这也是低碳运输的内在含义之一[3]。首先,要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完善公交车队的管理体制,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次,通过政府的政策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如提高私家车的收费,限制车号出行,提高私家车的违规处罚标准等,同时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费用。再次,政府修路要综合考虑同城的水电、煤气等各种设施的位置,对已建成的水电设施尽量不要拆除,如果必须拆除就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确立拆除的范围和补救方法。最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路线安排要以方面民众为主,在居民聚集的地方,校园附近要多设公交车站,对于较远的城市郊区也要设置公交班车。

2、加强公交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和公交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能使得它具有低成本、低排放的优点,私家用车和出租车的利用率不如公交车,总的排放量也高于地铁、公交,因此要大力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为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要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实现火车、公交、地铁的转换,方便群众。政府还可以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一些补贴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从事公共服务。轨道交通在城市内的使用可以减轻道路的拥挤现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经济实惠,符合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对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并在居民区附近和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多设公交站点和公交车量,比如把步行街、医院、火车站等地方作为轨道交通的枢纽,方便群众转乘,便于群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合理规定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交通对空气的主要污染,必须合理制定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汽车的燃油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汽车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验结果制定汽车燃油的标准,并对汽车燃油不达标的车辆限制使用,对燃油度高的汽车给予优惠。同时,政府要制定各项规章,优化城市交通运输。对污染超标的车辆要给予暂扣牌照,甚至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以行政权力监控交通运输,降低交通造成的污染,并呼吁设立步行日、限车日,强化民众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识。

4、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要建立交通运输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公众能随时掌握车辆信息,随时查询货物的物流信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发展低碳交通必不可少,必须健全基础设施,为交通运输提供基础保障。采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运送一批货物途中采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货运速度,还可以减少货运方中途储存货物的成本,而且可以防止商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减少对环境的威胁。另外,发展内河航运方式,水运对空气的污染最小,符合低碳运输的要求。

5、加快道路运输科技进步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促进低碳运输方式的重要策略,科学技术是交通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要实现低碳交通运输必须加大对交通工具、运输方式等的研究,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管理降低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具体而言,要采用环保性能好、尾气排放少的新型交通工具,在车辆设计中引入节能技术,加强车辆的低碳性能。例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废弃的钢渣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物,以修建新路的剩余水泥加固老路;道路改建中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了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改善路面路况;在轮船等交通工具中通过设置相关设施,减少发动机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结论

低碳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作为我国交通行业的新事物,我国对低碳交通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很浅,必须大力推进低碳交通的实施。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交通行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必须降低交通对能源的依赖,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