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逻辑学研究方向

逻辑学研究方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逻辑学研究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逻辑学研究方向

篇1

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弊端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

二、多媒体教育技术下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大信息量、大容量的特点,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突破空间限制,节约教学时间,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单一使用或使用不当也有弊端,如备课费时费力;操作比较机械;不便教师的临场发挥;不利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全面提高和个人特长的全面展示;某种程度上阻塞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过于注重形式,容易喧宾夺主,影响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学习和消化等。

三、网络新教育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能动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心理体验过程。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灵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再次,提供大量教学资源,动静结合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信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信息情景,并且还能多角度、多形式、多方面地表现同一事物的多个侧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

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速率和教育的效能。但也存在不足:中小学生德育为先的教育目标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元认知水平也要求较高;缺乏有效管理会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在系统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学习上缺乏优势;缺乏情感交流等。

四、网络新技术对学科教学方式的影响

1.教育观念的变化

在现代教育认知规律的影响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注重知识自主建构过程的理念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2.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变化

从传统、单一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向多元的组织形式转变。

3.教师职能的变化

教师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重新考虑、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直接把传统教学活动搬上课堂。

4.师生关系的变化

教师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过程实施的促进者。

5.教学方式的转变

转变之一是教学设计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为主;转变之二是创设支持学生学习的环境;转变之三是实现协作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考察各种观点、假设等,进行协商和辩论,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转变之四,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学方式转变策略之五——灵活选择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可分为教师、学生、家长、同学;评价方式多样,在体现评价的指导性、尊重性、激励性原则下,可由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口头评价等方式组成。

五、网络新技术对学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意义

篇2

从网络的出现到如今的发展壮大,它的发展确实给人们在很多方面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好处,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供人们进行娱乐活动,实现身心的放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它在给人们带来这么多好处的同时,很多人也正在承受着由于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依赖而带来的很多负面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网络成瘾”问题。这其中,大学生就是一个主要的受害群体,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他们自身的心理发育的特点,使他们相对于其他的人群来说更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业。

2 网络和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网络和网络游戏成瘾其实首先是和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的,对网络和网络游戏过于沉迷的人,一般来讲,他的性格是比较倾向于低自尊感以及那种感官的体验给自己带来的虚荣感,这种处于低自尊感的人往往是无法适应现实的生活或者是不注重自己身处的现实生活环境,从而沉迷于网络和网络游戏的世界中;而那些具有比较强烈的追求感官刺激的体验的大学生,就会经常来借助网络实现自身对于虚荣感的追求,把自我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幻想当中,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体验到的生活,尤其是对于网络游戏来说,他们可以在其中征服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愉悦的。所以具有以上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在接触了网络和网络游戏之后,就会比其他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事实上,大多数的网络成瘾者也都属于这种性格特质。

2.2 网络及网络游戏的本身特点

我们知道,网络和网络游戏都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具有很高的先进性,同时还有很好的变化性,它可以让我们的操作越来越便利,游戏的玩法也越来越新颖等,因此拥有着和传统的游戏所不同的很多特性。另外,大多数网络游戏都是可以匿名玩的,这样玩家就可以随意的变更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这就给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逃避的管道,他们可以借此来投入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谁的网络世界当中,他们可以暂时的不用去面对自己在现实当中的一些不良的负面情绪。另外,由于现在的网路游戏的开放性和知识性,往往可以使玩家在虚拟的世界当中既得到了身心娱乐的同时又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另外还可以经历到很多真实世界当中经历不到的体验,比如说友谊和团队精神。也就是说它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极大的超越现实的平台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使玩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3 学业表现的影响

其实,喜欢玩网络游戏的同学一般都是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所以成绩的优劣也是影响一个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往往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更多同学的关注,所以在内心里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失落感,他们觉得只有在网络游戏当中才可以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才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就导致他们更加地依赖网络和网络游戏。

3 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3.1 要明确上网的动机,正确地看待网络游戏

每个人做每件事情都是有动机的,因为动机是激发一个个体的行为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正确地了解自己上网和玩游戏的动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正确地来使用网络。

在现实当中,可能有很多我们难以控制的事情和东西,给一些大学生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失落感,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和迷茫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只能试图在网络和游戏当中寻找那种现实当中得不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就会引起他们对网络产生一些心理的依赖,以至于更加无法面对现实环境,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但是,我们知道,现实中的问题也只能是在现实当中才能够解决的,一味的逃避是完全没有用的,只会增加自己的迷惘。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清楚网络对自己产生的利弊关系,把握好自己上网的东西,处理好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避免网络成瘾。

3.2 积极参加实际活动,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理

为了分散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学生应该尽可能积极地去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类的活动,因为在参加这些有益的活动时,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身心愉悦,并且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可以帮助自己养成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和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人和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正确地面对生活中一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惑,去想办法解决它,而不是把网络和游戏当作一种逃避现实生活的工具,也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不会一味地在网络和游戏的虚拟世界中继续堕落,逃避失败与挫折。

结束语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的危害,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优化家庭环境、改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的教育,从而帮助每个大学生能够端正他们的上网动机,并从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篇3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涉外业务英语活动为核心,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然而,就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来说,教学方式一直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沿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课程内容设计也没有以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涉外业务英语活动为核心,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职业性的特色。加之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校的生源日趋复杂,各个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层次比较单一,并没有照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情况,相应专业所选的英语教材也有限,教学模式仍然以单项课本文本知识的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和实用日常业务语言交际的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手段、评估系统较为单一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实际运用能力差,从而影响其社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基于网络的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改革始于2012年,该文论述了该校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

2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内容和特点

2.1 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第一学年为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其工作重心是:通过入学摸底考试和高考入学成绩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重新编班,分成A、B、C三级,实施分级教学。一年级基础强化阶段由读写课程与听说课程组成,实行英语能力训练式教学,并辅以相对集中的课外学习,主要是系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能应用所学知识灵活的开展英语日常情景对话,并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三级考试。

第二学年为分层次分方向培养阶段。A级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等一系列课程。B级学生学习行业英语课程,按就业需要设计课程,主要由营销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酒店英语、IT英语等课程组成,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使其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其就业奠定雄厚的基础;C级学生学习素质英语,目标仍是通过三级考试。

2.2 改革的内容及特色

这次教学模式改革,无论在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大突破。打造了“基于网络、优化课堂、听说为重、分级分方向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规范化和立体化,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化与自主化,使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近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生源也更加广泛,新生的英语水平相差悬殊。如果不实行分级教学,“一刀切”,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项教学改革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分行业的立体化教学思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英语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做到了因材施教。

(2)完善课程体系,丰富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强调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结合。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把过去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大学英语语言应用技能型课程在内的多种系列组合的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综合课程和听说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尤其是听、说技能;第二个阶段的语言应用技能型课程分级分模块进行,教授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学生在获取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能够进行相关专业项目的训练,为其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打下了语言基础,提高了学生行业英语能力。

(3)建立了基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英语教学模式。建设了语言中心,继续发挥蓝鸽语言学习平台的作用,采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掌握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知识,网络自主学习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课外第二课堂实践提高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学习、课内外整合、实行过程监控。

(4)通过与有关专业院系的合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该校各专业教学需要的专业英语教师,加强全校的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3 对于该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大力宣传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提高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认识。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对分级分模块教学认识不够充分。因此,教学各个环节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教学模式的意义。需要教师善于观察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各种情绪变化,帮助学生对自己准确恰当地定位,适度地进行疏导,克服焦虑、气馁等消极情绪。

(2)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分级分方向仍以课堂面授为主,蓝鸽教学平台等网上教学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一问题,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生登录英语教学平台学习应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任课教师可以每周轮流值班,网上监督、批改作业、答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之间沟通。

(3)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受教师研究方向、学生英语水平和繁重的教学压力等方面的制约,专业英语模块的多样性没有明显体现,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如开设航空、物流等方向的英语。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11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SQ151150)。

近年来,一种集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及传播信息为一体的平台――微博(Microblog或 Twitter)迅速兴起,因其即时性强、传播形式多样、互动性好、覆盖面广等特点,在网民尤其是大学生中迅速普及,成为大学生中最热门、最常用的手机APP应用。但微博也存在着容易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同时,辅导员、教师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博的认识和使用也不够,这些都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实践证明,大学生是使用微博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体之一,微博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正在使用或使用过微博的大学生比例近90%,而不了解微博和没有使用过的学生仅为10%左右。微博载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也就是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如果高校能恰当地处理,是可以通过微博载体来优化高校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新课改理念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目前,学习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但课堂作为主要的学习场所,依然起着核心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在强化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自主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做好常规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和管理人员,首先要了解微博,了解与思想政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关的微博知识、相关的网站、微博视频和信息等。微博内容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看学生如何利用。

一些大学生自控力不强,他们在网上开展微博交流和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去浏览小道消息,过度地相信他人的言论,也会被一些恶意炒作的视频所影响,甚至是被其左右。

微博的消息有好坏之分,也有真假之分,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向学生介绍微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网络言论注意事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课堂的教学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思想政治知识,这在有限的时间内也很难实现;其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博资源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当下,学习和教育的途径是非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也是非常多的,但日常教育和常规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阵地,而微博已经成为新兴的、也是学生较为喜爱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并且微博上所涉及的知识和资料又非常丰富,如感人视频、价值观教育案例、心灵鸡汤故事、身边的感人事迹等,这些直观的教育资源的教育效果要比传统的理论教育效果来得快、来得好。

在日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微博平台,再结合教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思想政治内容进行辅助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开展了多年,但是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授课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常规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总是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把理论化的思想政治内容只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传授。殊不知,教师在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时候,学生并没有听进去多少;在讲授理论的时候,学生由于观察不全面,理解不透彻,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能巧妙地利用微博资源开展教学,是可以大大提升学生思想水平的。

三、广泛利用微博平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微博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介,也是了解信息和发表见解的窗口,那么,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可以开设校园微博,及时地宣传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发动教师开设微博,在宣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写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类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前世界是多元化的,西方的一些思想在高校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新形势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调整学生的社会认知态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微博,正视西方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一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向往,或者在网络上受到不良文化的蛊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和对自己的认知不到位,对社会充满抱怨;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抗挫折的能力不强,容易自暴自弃。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也参与了一定的社会实践,他们在就业、恋爱、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中有了对社会的直接感悟,并且处在象牙塔与社会矛盾之中:一边是理想天真纯洁的象牙塔,一边是功利残酷现实的社会。在这种矛盾之中,许多学生变得郁郁寡欢,如果再经历一些挫折或者失败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消沉,价值观念也极易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外交流越发频繁,西方的许多东西都被引进到我国,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的同时,一些糟粕思想也一同引进来了,这对我国的主流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腐蚀。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髓,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可以用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舍生取义”、韩非子的“尚法不尚贤”、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来激发大学生的生活热情。

对于大学生来说,很多心理挫折问题的出现都与自身的成长和利益有一定的关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节方式其实也有很多。比如认知调节法,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和看法;理智控制法,就是指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要拥有理智的头脑,不能冲动和感情用事,要用理性武装头脑等。

四、高校教师应该关爱学生,关注大学生的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学生树立典范。而微博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老师不可能一个个都认识和了解,那么关爱学生的数量就十分有限。为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舒缓心理问题的。但是对于性格内向、家庭环境出现变故、家庭生活条件较差、自尊心较强、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有时候就必须借助老师的心理疏导才能解决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作为一个个体,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许。在远离家乡的求学路上,虽然没有高中生活有那么大的升学压力,但是也面临着其他压力,也需要对人倾诉,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爱。

大学生活自由安排的时间较多,虽然有班级、系别和学院的集体生活,但是凝聚力和归属感明显较弱。而大学生时间充足,更喜欢过群体性的交流生活,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滋生一些心理问题。所以高校老师一定要多关注和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及有困难的学生,应尽可能地采取实际性的措施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温暖。

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都会有种种迹象,也会有各种行为反应,只要老师细心观察学生,抽出时间去了解学生,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地做出调整,这样一定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老师也可以借助微博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宣传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筛选及及时的评价

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网络世界又是复杂的,很多的网络内容可谓是鱼龙混杂,真真假假很难判断。

在微博上,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是非常多的,真真假假,好好坏坏,使人很难分辨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做好知识的筛选。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微博资料还存在一定的错误,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其筛选出来,就会将错就错,最后铸成大错。这样就会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好资料阅读的甄别和筛选,要做到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微博,做好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选取,明辨是非。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特点。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巧妙地运用网络化平台,正确甄选网络上的知识,实现网络课堂和常规课堂的最大整合,确保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微博因其即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大学生常用的交流平台,但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微博的认识和使用还不够等,都是当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地方院校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同时调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微博的使用情况,探讨了高校中微博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希望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作者简介]韩旭东(1979- ),男,山东青岛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李逸龙(1964- ),男,湖南长沙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部(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83-02

当今,网络成瘾对青年大学生身心的危害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高校每年因各种原因而退学的大学生中,沉溺网络学生的比重过半,且因沉溺网络而严重影响学业乃至退学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的有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网络成瘾症状以及其负面影响的描述,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及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而这种研究却正是深入了解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特点、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应对措施所必需的。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2012年11~12月份,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504名大三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版的心理测试软件,网上在线测试,回收有效问卷2137份,其中男生为1535人,女生为602人。

2.研究工具。(1)网络成瘾问卷:采用Young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大学生实际及语言特点,经过修改编制而成,提出八个问题以判断其是否网络成瘾。如果被试对其中的五个题目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初步判定为网络成瘾。经过问卷筛选以及学生辅导员的反馈意见,确定其中的78名学生为网络成瘾者,其中男生为66人,女生为12人。(2)应付方式问卷:该问卷是肖计划等人参考国外应付和防御方式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付”的理论思想,结合我国的语言和行为特点编制而成。问卷包含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每个分量表又由若干个条目组成。其中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值为0.35或以上,再测信度在0.62~0.72,说明该问卷在团体测验中的使用基本上是稳定和可靠的。(3)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简称16PF):该问卷包括16种独立的人格因素,这16种人格各自独立,每一种人格都能对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同时,16种不同人格因素组合又可全面评价被试的整个人格。(4)统计分析:问卷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网络成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总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幻想、合理化因素上得分高于普通学生,而在解决问题因素上得分低于普通学生(见表1)。

这表明,网络成瘾学生在生活中,常以“幻想”“合理化”等消极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较少使用“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其情绪和行为往往缺乏稳定性。网络成瘾学生习惯于以幻想来代替现实,面对自己的各种行为,常常找各种理由加以辩解,使其行为合理化。

2.网络成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人格特质上的总体差异(见184页表2)。网络成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人格特质上的总体差异主要表现在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等方面,差异显著。网络成瘾的学生在稳定性因素上的得分低,表明他们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通常不容易应付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够面对现实,而普通学生通常更能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3.不同性别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上的总体差异。网络成瘾学生性别上的不同,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责”因子上,差异显著。面对问题,网络成瘾的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出现自责心态(见表3)。

在人格因素上,网络成瘾学生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忧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素上,差异显著。男生在忧虑性方面得分低,表明男生通常有自信心和安全感,信任自己有应付问题的能力;而网络成瘾女生时有患得患失之感,缺乏与人接近的勇气。在紧张性方面,网络成瘾的女生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宁,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而网络成瘾的男生则通常知足常乐,更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见表4)。

另外,在次级人格因素中,男女网络成瘾学生在心理健康因子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当然,网络成瘾女生“自责”的应对方式以及更具忧虑性、紧张性的人格特质,可能是导致其出现心理健康程度低的原因。

三、讨论

1.网络成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应付方式以及人格特质上存在着广泛差异。第一,在应对方式因子上,网络成瘾的学生通常会采用“幻想”“合理化”等非成熟的方式应对现实,而普通学生更容易采用“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对方式去面对现实。另外在基本人格特质上,网络成瘾的学生稳定性差,但同时又表现出敢作敢为、兴奋性强等人格特质。第二,在网络成瘾学生不同性别的差异上,女生网络成瘾者通常更容易采用“自责”的应对方式,而在其他应对因子上的得分偏低,也表明网络成瘾女生应对方式的成熟度普遍不如男生。在人格特质因素上,男生网络成瘾者更具自信和安全感,而女生网络成瘾者表现出更高的忧虑性和紧张性。另外在次级人格因素上,网络成瘾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2.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因果关系不详细。从现在的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都承认,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以及应对方式存在着相关,但是究竟是网络成瘾造就了某些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还是具有某些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更容易上网成瘾,还缺乏实证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做后续的跟踪研究。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通过与网络成瘾学生的交流并分析他们的表现,不难发现网络成瘾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超出了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范围。网络成瘾大学生可以认识到上网无节制的危害性,但却很难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过度满足于虚拟空间,而疏离于现实社会;情绪状态表现极端化,上网时过度兴奋,下网后持续低迷;网络成瘾大学生间接反映出不确定的人生目标、消极的自我评价等不良症状。作者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疾病。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论从行为、情感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超出了正常人群的一般尺度,而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畸形的为追求而脱离现实世界的异常人群。

综上所述,网络成瘾有很深的内部动因,除了网络本身具有的易致瘾的特点外,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方式、性别差异等,都可能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大学生使用网络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合理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望舒.西安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3).

[2]卫根泉.青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成人政法教育学院学报,2005(2).

篇6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4-0024-07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王宪钧教授等学界前辈倡导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有力推动了我国逻辑事业30余年的长足发展。我们认同张家龙研究员关于我国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现代化已“初步实现”的判断及其“五个一批”的判据,同时也赞同将“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作为我国逻辑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应当清醒地看到,与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先进国家(包括英语世界、西欧和北欧国家等)相比,要达到“全面实现”逻辑教学与研究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对“目标”本身及其实现途径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本文拟结合南京大学和国内相关高校的逻辑教学及相关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对“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

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行学科建制中,“逻辑学”属于“哲学”门类“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就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来说,“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判定是有较充分的根据的。其显著标志是,几乎所有逻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都列入了现代经典(一阶)逻辑和(狭义)模态逻辑为专业必修课程,尽管实际教学水平会有所差异。我们认为,逻辑学专业教学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将这两大经典基础理论学习与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并能真正取得实效,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从事逻辑学各方向上的研究;另一重要标志是使学生能够对逻辑学的历史发展有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对基础逻辑、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有相对全面而又有所侧重的把握;第三个标志是学生能够在特定方向的研究中通过学术史的把握走到当代学科前沿,能够做出真正富有新意、有所建树的工作,特别是对博士研究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认为,这三个“标志”也就是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国哲学学科招收逻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单位已达13个,招收逻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位达60余个。南京大学哲学学科于198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逻辑学方向博士生,2003年获得逻辑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成立了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迄今逻辑学专业共授予硕士学位71人(其中上世纪80年代12人,90年代15人),授予博士学位25人;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含美国留学生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6人。我们在逻辑学专业设立之初,即支持并贯彻教学“现代化”的思想,并逐步明确了上述“现代化”理念,将之作为研究生培育的指针。

篇7

在全面地研究黑格尔的《逻辑学》、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深刻地分析了现实之后,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有关于辩证法的原理,在《哲学笔记》的《黑格尔辩证法(逻辑学)的纲要》中作出了一个天才的论断——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三者同一。这是一个关于哲学的全局性论断,对于其内在含义理论界一直颇具争议,时至今日也是哲学史上一个较难的议题。

一、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三者同一的内容

列宁三者同一的思想其内在含义是什么?理论界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是三个东西,具有同一性;第二种,认为三者就是同一个东西;第三种,认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三者同一其内涵究竟是什么这要从列宁的思想中寻找答案。

“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1]357这是列宁关于三者同一思想的经典阐述。显然,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列宁三者同一思想的直接来源。在列宁看来,《资本论》就是一本关于逻辑的书,其起始点就是最简单的商品,犹如黑格尔的《逻辑学》的起始点是“纯存在”一样,经过一系列的矛盾分析,马克思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商品——货币——资本——利润的生动画卷。“《资本论》是资本的范畴体系,因而它是资本的逻辑学。”[2]83而从商品的认识,到货币、资本,再到对利润的认识,这符合人类认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深刻到深刻的认识过程,因此,《资本论》中有关于资本的演化体系其实质就是资本的认识论。同时,从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细胞”——商品开始,经过一系列矛盾分析,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如何从简单的商品生产发展成为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为何必然会产生内在矛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地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因此,《资本论》也是资本的辩证法。基于以上,列宁明确提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1]357

上述是从直接理论来源方面对列宁三者同一思想进行了分析,下面我们还要考察列宁的一些其他相关思想。首先,列宁认为在哲学中,辩证法就是一种认识论。其一,列宁肯定唯物辩证法是反映整个现实世界普遍规律的学说,“也就是说,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3]358其二,列宁认为辩证法实际是一种认识史的总结。的辩证法是科学的辩证法,它的形成离不开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认识史的总结和批判,单纯对某一阶段的认识进行加工妄想得出一个科学的普遍规律的行为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其三,列宁认为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固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形式的学说,形式的内容即是辩证法。“认识的辩证规律是现实本身的辩证规律的反映。”[3]358客观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运动和发展有着辩证规律,由此,认识的对象有着辩证的性质,而人的意识反映客观世界,人的认识也具有了辩证的性质,辩证法的规律体现在认识的过程中,即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其次,列宁认为在哲学中,辩证法就是一种逻辑学。(这里的逻辑指的是辩证逻辑而非形式逻辑,二者有着很大区别。)辩证逻辑研究辩证的思维形式、规律及其方法,以概念表达事物;而唯物辩证法实质是以概念范畴组织起来的学说。一方面,概念是解释事物本质的,逻辑以概念范畴表达事物;另一方面,概念、范畴都是逻辑思维的产物,因此,逻辑是辩证法的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辩证的规律是一致的。最后,列宁认为在哲学中,“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1]194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必须借助一系列逻辑分析,才能够去伪存真,达到對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逻辑是认识的一个高级阶段。就辩证逻辑而言,逻辑从不是一个纯粹的思维的活动,总是与人类的认识活动相关,实际上,正是在人类认识史的研究中,才得以总结出辩证思维的规律。

综上,我们看到,列宁三者一致的思想,并没有否认三者的差异性,三者就研究范围、对象等都存有差异,三者并非完全等同。当然,三者完全是三个东西,只是具有同一性也不是列宁所要表达的。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倾向于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三者统一于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

二、逻辑学、辩证法、认识论的三者同一的重要意义

三者同一的思想是列宁《哲学笔记》中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是对哲学发展的天才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三者同一是认识论的实质,为认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原则。三者同一的理论回答了该体系的研究对象、理论功能等等,为认识论的构思找到了根本方向以及途径。“是把认识论看作哲学的总体,还是用传统的‘纯粹认识论’来加以解释?”[2]95通过三者同一的论断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正是在此意义上,三者同一的论断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认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

其次,哲学体系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种功能的统一,其根本原因在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同一。三者同一与三种功能的统一具有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种脱离认识论基础的本体论,脱离唯物论原则的辩证法,脱离辩证法规律的认识论,脱离认识论内容的逻辑。”[4]197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向带有神秘色彩的唯心主义,才能避免走向诡辩论.....,才能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哲学。

最后,三者同一的思想突出了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的功能,突出了辩证法的最高普遍性。“哲学要实现同一,就要找到客观世界、认识活动和逻辑思维的共同的规律性.....”[5]262辩证法揭示了这种共同的规律,适用于指导一切,由此,唯物辩证法具有最高的普遍性。

篇8

一、比较逻辑学研究的原则

比较逻辑学研究必须以哲学认识论为前提和基本原则。认识论旨在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分清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恰恰相反,它肯定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强调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认为最终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在比较逻辑学研究中,能否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关系到比较逻辑学学科理论建构的根基巩固与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讲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比较逻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方法会逐步多样,认识的层次也会逐步深入。并且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随着研究者阅历的增加,人们对比较逻辑学研究中所体验到的具体内容的比较探究,会越来越细微和深入,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同时,也会知道原有的看法是否正确,并为以后的认识积累经验。

(一)比较逻辑学三个层面研究中的认识论前提。比较逻辑学研究必须以认识论为前提和基本原则。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它是对三支逻辑源流本身的研究,是比较逻辑学整个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在对描述的比较逻辑学方法论的探讨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其一,描述的比较逻辑学其本身关于描述的含义必然是对元典进行史料考证与挖掘整理,而后才会得到所需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其二,描述的比较逻辑学研究需要吸取三大逻辑体系中具备可比性的信息源。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从整体出发,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三,在以上二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较逻辑学初级阶段的探讨,归纳、总结、提高,并在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中,达到文字表述的信达雅,即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所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1]所谓“信”,是指内容准确无误;所谓“达”,指的是表述内容时运用的语言通顺、妥帖;所谓“雅”,是指言辞文雅。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第二个阶段———评价的比较逻辑学,它强调对古代、近代与现代三种逻辑之间的纵横比对、同异比较,建基于描述的比较逻辑学之上。在认识论层面,它突出表现在从客观的事实中挖掘出具有可比性的信息源,从而在可靠材料的背景下进行纵横、同异比较。这是进行比较逻辑研究的必经阶段,更是对于理性认识的提炼和升华。最终,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汇通的比较逻辑学研究”,它以三支逻辑源流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三者内在关系的透视汇通为基本研究对象。这一阶段是认识论中的理性形成、实践、轮回乃至飞跃的阶段。它不再仅仅局限在对所认识事物的描述或评价,而是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纵横层面突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限制,使点、线、面之间有一定的建构和汇通,从而形成理论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提高。

(二)比较逻辑学研究历史进程中的认识论思考。比较逻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凸显学科魅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是因为它具备了理论的基础。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则是认识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表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所得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初级认识是感性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这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即遵循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最后通过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形式,形成理论知识体系,即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抽象、概括的反映,也是对事物的本质、全面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最后,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而且还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人们在获得理性认识以后,通过种种形式使之应用于实践,向现实转化。这是实践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在理论检验的过程中,又使理论更加完备。现以张连顺(顺真)教授所定义的“现代量论”的两个时期为例进行说明。张教授将自1900年以来的“现代量论”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1945年以前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时期和1945年以来的“新古典量论学派”时期。其中“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00年至1935年,此乃“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以及“现代量论”的起步、奠基、初步形成的时期。张教授认为,“以舍尔巴茨基(Th.Stcherbatsky,1866—1942)为代表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性质的‘现代量论’学家,多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康德的先验逻辑等为解释范式,实施欧洲哲学逻辑学向‘古典量论’的映射,由是完全被曲解了的陈那几乎就竟然成了近代的康德。”这在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没有体现事实本意,从而是歪曲的理论。同时张教授还认为,“现代逻辑特别是符号逻辑开始向‘古典量论’实施映射,‘古典量论’中以‘比量智’为核心的建构系统被人为地从‘现量智’与‘比量智’的‘二量’系统中剥离出来,并将作为自我思维的‘自义比量’与作为自我思维在交往情境中的‘他义比量’的明显特征强行取消由此变成单一的自我思维之形式的逻辑思维,以此强行将比量智纳入到欧洲逻辑的系统中,在本不具可比性的比较中将量论二量为一量,并将二种比量强并成一种比量,终以‘古典量论’之‘比量智’竟然也合于欧洲逻辑为内心之快慰”。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即是缺乏用理性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逻辑加工。也就是说,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方法过程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的原则上,缺乏必要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究其原因,张教授以为:“这是欧洲现代强势文化心态在佛教量论因明学研究中的一种自发性反应,更是近代晚期以来所逐渐形成的欧洲现代逻辑‘去心理主义’思潮之逻辑方法论在解释‘古典量论’时的自然映射。”①第二个阶段,也就是1935年以后,伴随着欧洲逻辑学内部对符号逻辑的反思而形成的怀疑反思阶段。张教授认为它关乎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去心理主义”的逻辑学体系能否真正成立;二是单向度的符号逻辑体系对“古典量论”生吞活剥的映射是否合理。随着实践的进一步变化、发展,量论“欧洲系统”终于走上了向“古典量论”特别是印藏系统全面回归的坦途,由此形成了1945年以后的“新古典量论学派”,它建立在量论方法论的根本转变之基础上,其代表在欧洲即是现代量论“维也纳学派”的开拓者弗劳瓦尔纳(Erich.Frauwallner,1898—1974),在东方即是《佛教逻辑学之研究》一书的作者日本学者武邑尚邦。#p#分页标题#e#

武邑尚邦对现代量论“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的历史地位给予了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认为“时至今日,依据作为最新逻辑学的符号逻辑学之模式将佛教逻辑学与欧洲逻辑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之尝试,在一定范围内正在取得大的成果”(《佛教逻辑学之研究》序言)。但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如是之新方法中,即使佛教逻辑学之符号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行,而不能被符号化因素之存在益发明显,于此出现了新的问题。实际上,唯这没能够被符号化之部分显示着印度独特之立场,唯此才是今后一定要研究的尚待解决之课题。”(同上)张教授断言:“这是由现代量论的‘一般比较逻辑学学派’走向‘新古典量论学派’在方法论上的高度自觉,是吹响复兴古典量论本义之境的理性号角。”②基于对现代量论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可以凸显辩证唯物认识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比较逻辑学的研究必须以此来规范学习和研究,从而在挖掘历史资源的过程中摒弃错误的理论观点,并且在实践中培育正确的理论,以指导实践并发扬光大。

(三)比较逻辑学研究与认识论研究同步发展。在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精确、严密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和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适应,认识的对象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着。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中介日益复杂化。在比较逻辑学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以为,应极力避免诸如视野狭窄、不察行情,注重结论、短于论证,捕风捉影、以字取义等浅显取向。在认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愈来愈多样化、精密化,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更加复杂化的同时,应考察各种认识手段、认识方法和认识形式,如各种仪器、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方法、符号系统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思维方法。由于主体和客体之间中间环节的复杂性,认识的结构问题,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理论和实践等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科学认识的发展,使得理论对实践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面提及的量论因明学研究的历程为例,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实践建立观念模型、科学预见、超前反映,等等,使量论因明学得以破除“去心理主义”的影响,从而回归正统。总结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概括现代科学认识的资料,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复杂的任务。这为比较逻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从而也必将会发展和丰富比较逻辑学的内涵理论以及比较逻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比较逻辑学研究的方法

比较逻辑学研究在以哲学认识论为前提和基本原则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需要具体方法的培植和运用。历史上,自19世纪末以来,比较逻辑学研究已走过了百余年的时间,但在此过程中,一直鲜有学者对比较逻辑学自身的基本理论给予必要的重视,主要是以三支逻辑源流之间或同一民族逻辑内部具体到某一逻辑问题即微观比较为中心的。对其方法的研究也是如此。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为了使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与思维方式的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方法论的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研究所具有的说服力,有时是可以从合理的推论中获得的,而这种合理性则依赖于对方法的不断考察与研究。比如笛卡儿的《方法论》与培根的《科学的进步》所以受到推崇,无不因认识到方法的革新对于新理论的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比较逻辑学”这样一门我们正在试图构建的学科,百余年的比较逻辑研究历程,并未为这一尚处起步阶段的学科提供多少有益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连一种成熟的方法也没有。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的学者在进行比较逻辑研究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微观比较上,而并未对比较逻辑学自身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进行必要的探讨。

必须说明,上述论点并未否定百余年来几代学贯古今的学者们所进行的比较逻辑研究。笛卡儿在论及写《方法论》一书的目的时说:“我并不是教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每个人为达到他的理性都应该遵从的,但只是告诉在何种情形中我如何努力实行我的方法。”[2]这里,我们得出上述结论也并非为了抹杀每一位研究者对比较逻辑研究以其独特的方法所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另外,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我们认为方法论与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必须予以厘清。我们讨论比较逻辑学方法论,要先分清楚哪些是方法论,哪些只是一般方法①。在我们所主张的比较逻辑学的研究中,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比较逻辑学方法论必须是这一学科总体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而不是在局部的、具体某一问题上的个别的研究方法。因为,这些具体的方法并不是为这一学科量身定做的,并且是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有可能采用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对于我们所讨论的比较逻辑学而言,并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比较”作为人类分析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许多研究领域里被普遍应用。抛开自然科学不论,仅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比较方法即运用于诸多学科,诸如比较哲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比较历史学、比较经济学,等等,但这些比较的方法多用于具体的学术研究。比较逻辑学则不同,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对比较逻辑学的研究除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它的独特之处以外,作为一门独立、严谨的学科,虽然与多学科及相关学科有若干的碰撞和联系,但比较的方法却是独到的、全面的。通常情况下,进行逻辑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横向和纵向比较,随着研究的深度、广度的挖掘和扩展,人们逐渐探索出了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下的更多具体的研究方法,诸如典型比较方法、影响研究、跨学科研究、渊源研究、平行研究,等等。

(一)传统的比较研究方法———横向、纵向、井向。

1、横向比较研究。所谓横向比较方法在有的论述中也称为共时性比较方法,它主要是就相同历史时期或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民族在逻辑理论和逻辑思想上进行的比较。2、纵向比较研究。所谓纵向比较研究方法也称为历时性比较方法,它主要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或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逻辑理论或逻辑思想、人物等进行的比较研究。3、井向比较研究。所谓井向比较研究方法主要是横向和纵向交叉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有助于分析某一逻辑理论、人物等在整个人类逻辑观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对某一点在全局中的作用分析,有助于对某一逻辑观的整体把握和运用。#p#分页标题#e#

(二)研究过程中点对点的比较———典型比较。

1、典型比较。所谓典型比较是根据研究需要对某一理论、系统、人物和与其他学科理论的关系等的比较。2、层次划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同一学科内部对某一理论、系统、人物等的比较研究;二是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理论的比较分析、区别研究等。3、典型比较研究的特点。一是针对性:具体指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不考虑其时间性和空间性;二是广延性:具体指学科跨度上的无限性,比如《墨辩》理论的影响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影响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比较分析,及其造成的影响。4、典型比较研究的作用。典型比较研究有助于明确不同逻辑类型或具体的逻辑系统的比较,有助于分析判别不同逻辑类型或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和价值,有助于发现不同逻辑类型或系统在比较中所具有的先进性或落后性等。

(三)逐步探索下的具体研究方法———平行研究。

1、平行研究的含义。所谓平行研究是指把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或系统逻辑,在渊源、特点、影响、人物等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

篇9

经过多年的发展,逻辑学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出现很多逻辑分支或逻辑类型,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并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逻辑比较,现代逻辑虽然成为了当今逻辑学发展的主流,其严密性、先进性以及在现代哲学、数学、计算机、认知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门科学的持续发展,要考虑它的适应群体和研究目的。论及此,必须提一下非形式逻辑领域被广为引证的卡亨的一段话:在几年以前的课堂上,当我正要结束(对我来说)迷人的、复杂的谓词逻辑的量词规则的时候,有个学生嫌恶地问道:他花了整整一个学期所学的东西,与诸如约翰逊总统决定再次升级越南战争的问题有何关系。我喃喃无语,就约翰逊方面说是糟糕的逻辑,然后就表示,逻辑导论不是这类课程。学生接着问道,什么课程处理这种事务。我不得不承认,就我所知,还没有这样的课程。这个学生想要今天大多数学生想要的一门与日常推理相关的课程,一门与他们听到、看到的各种论证相关的课程,这些论证的内容涉及到种族、污染、贫困、性别、核战争、人炸以及在20世纪后半叶人类所面临的所有其他问题。〔6〕28与此相同,吴家国教授也曾提及在国内发生的类似情况:1999年12月12日,为了纪念“学术百年”、面向社会宣传逻辑学,北京逻辑学会举办了一场逻辑报告会,除专业逻辑工作者参加外,还公开售票,欢迎对逻辑学感兴趣的人们参加。会上,逻辑工作者发言十分踊跃。然而,在会议结束时有一位中年女同志站起来发了言,她深沉地说:我是花钱买票来听讲的,本想学点逻辑知识对工作有用,可是,听了以后感到听不懂,不知道逻辑学对我有什么帮助。我很失望。〔7〕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逻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可以说不平衡发展的不足。在这种逻辑学与人们现实生活、思维实践严重脱离的情况下,首先从北美兴起批判性思维运动,从而推动了非形式逻辑的发展。武宏志、周建民、唐坚等人在《非形式逻辑导论》一书绪论中大量转述国外部分逻辑学家的论述,指出数学逻辑(即通常说的数理逻辑—引者)的特征及非形式逻辑学家对数学逻辑的批评,提出了“逻辑学的实践转向”。〔6〕28目前,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广泛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鞠实儿教授曾提出:“假定存在一个逻辑类型,它或者是新的或已知的。如果它取代另一逻辑类型而成为被关注的主流,则称这一历史事件为逻辑学转向”。〔8〕并在该文中提出了逻辑学的认知转向。陈慕泽教授在《逻辑的非形式转向》一文中确认逻辑学是以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解释了逻辑转向的三个意思:“第一,促使逻辑学在某一阶段发展的动力,有别于上述总体目标;第二,逻辑学在此种转向目标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实质性的进展;第三,此种进展不但对实现其转向的目标,而且对实现逻辑学的总体目标有重要的意义”。〔9〕逻辑学的这些发展方向的转变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和理论依据。陈波教授在探讨“逻辑的可修正”问题时指出了“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和“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的区别:“前者(指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引者)就是我们在实际使用着的逻辑,这是一种客观形态的东西。有没有这样的逻辑存在,是有争议的。如果有这种逻辑的话,它大概存在于人类的语言实践和思维实践中,并且与人类所面对的外部世界也有某种关联。于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就是对这种逻辑的描写、刻画或重构;它们是一种‘发现’而不是‘发明’;发现就含有描述性成分,就有真假对错之分……,由此引出一连串复杂的哲学问题。当我说‘逻辑是可修的’时候,我不是指客观形态的逻辑,这种逻辑是‘存在’那里、‘摆’在那里的东西,无法修正;至于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则见仁见智,难以获得统一的见解。可以修正的只能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逻辑’,即逻辑学家所构造的、并获得公认的逻辑学说和逻辑系统”。〔10〕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就是存在于不同民族语言实践和思维实践中,并在他们认识世界、表达和交流思想等与外部世界发生一切关系时具有密切关联、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实际的思维现象,可视为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以逻辑学视角,用逻辑学理论,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掌握其认识世界、交流思想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总结在有效交际过程中的主导推理形式,并与逻辑一般规律以及各民族传统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等等,都可谓是逻辑学今后在逻辑与文化的互动视域下值得研究的新领域,也是解决逻辑脱离人们思维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能够充分发挥逻辑科学在不同民族思维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其应用价值。

(二)有利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丰富中国古代逻辑思想

西方逻辑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有识之士大量介绍、学习西方逻辑的同时,围绕“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的状况应当如何认识与评价?”的问题开始了中国逻辑史的研究。经过一个世纪以来几代学者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形成共识,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研究成果可谓是洋洋大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逻辑思想是逻辑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思想,其中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同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当然也包括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持续融合过程。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理应包括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的逻辑思想。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能说是不同的逻辑,但它是逻辑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不同民族群体的思维实践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来探究其规律性的因素,通过比较研究,丰富中国的古代逻辑思想。比如,蒙古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北方辽阔草原为依靠游牧经济生息繁衍,创造了有别于中原农业文明的草原文化,形成了独有特色的蒙古族思维方式。蒙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与汉族人有别样的一面。那么这是为什么?这种特征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要从古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着手,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并与汉族古代逻辑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汉族及其它民族思维方式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逻辑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张东荪先生进行了逻辑与语言结合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逻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观点,有人称之为“文化主义逻辑观”。他认为:“逻辑是由文化所需要而逼迫出来的,跟着哲学思想走,是文化的产物,由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不同,因此逻辑就不同,不存在先验的、普遍的逻辑,没有唯一的逻辑,而只有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逻辑”。〔11〕崔清田教授则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中充分阐明了逻辑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他指出:“逻辑与文化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是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思维方式在构成文化整体的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逻辑与文化的关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文化对逻辑的制约,决定了由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文化所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特殊的一面”。〔1〕156鞠实儿教授在《逻辑学的问题与未来》一文中指出,在某一文明内部,由不同的人群所创造的不同或具有显著差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构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可以具有不同的逻辑。〔12〕众所周知,中国逻辑学界“大逻辑观”与“小逻辑观”之争可以说至今还没有彻底结束。我们虽然没有将大逻辑观扩大化,持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逻辑,或者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就是不同的逻辑的观点。但是,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作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布留尔将原始人的思维称作为“原逻辑”,并指出:它(指原始人的思维)不是反逻辑的,也不是非逻辑的。〔13〕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一个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可以说是前逻辑或原逻辑,它体现着一个文化群体在认识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论证观点等方面的规律、规则、程序、步骤、手段等共同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趋向。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或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纳入到中国逻辑史研究范畴,能够丰富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现我国多民族的文化、思维相互影响、交融一体的特点,对中国逻辑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播方式不断进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从表面上看,有很多显现的、可感知的差异,而其最本质的差异潜在于一种文化的深层次。这里包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理念。这种理念在不同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道德、宗教、风俗、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起作用并处处得到体现。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以及说理方式贯穿于该文化体系中,有学者称之为文化的“本”和“纽带”,认为在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各种具体文化形态和形式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或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视为一种跨文化的论证。评价一个论证的好坏,有很多不同的标准。从非形式逻辑标准分析,其要素———“论证者”与“目标听众”至关重要。所谓论证者“就是指提出论证的人”。所谓目标听众“即是指论证者试图说服的听众”。〔14〕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群体之间或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不仅要考虑论证形式的共性,更要考虑涉及论证者和目标听众的文化差异性。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行为得以实现的,只有人人保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其思维方式的制约,是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过程中,能够多一些和谐、少一些冲突,其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对彼此思维方式的全面、正确了解。因此,对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认真研究,正确认识、全面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具体状态及其历史演变,把握其文化的特质思维方式背后深层次的因素,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需要。鞠实儿教授曾提出“广义论证”〔15〕概念,扩大了逻辑家族成员,在广义论证的框架内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以及具有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方式,将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纳入到逻辑家族。广义论证不仅考虑到论证中的语境变量,而且还将文化作为变量引入逻辑学的研究领域;强调博弈参与者的文化隶属关系对论证活动的作用,从而允许我们在广义论证的框架内考察不同文化群体的说理方式,以及具有不同说理方式的人群之间的交流方式。由于参与者的社会文化隶属关系对论证的实施方式和论证结果的可接受性有直接的制约作用,事实上,如果博弈者使用的规则不被他们所属的文化群体认可,博弈的结果将不会被相应的群体所接受,所以也就没有规范性。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逻辑学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这样理论指导和“文明平等原则”〔12〕下,不同民族之间才能够顺利有效地交流,也只有这样的原则下,不同民族文化才能平等、协调发展。

二、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或学科不容忽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要借鉴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成功经验,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和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方法是诸多学科普遍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之后,在该学科研究领域出现过新的分支或研究方向。例如,比较文学、比较逻辑等。民族思维方式的研究,也离不开比较研究方法。因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采用比较方法,必须坚持科学、客观的原则,不能盲目比附或强行比较。要明确比较目的、对象,要通过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特征的比较,总结出他们的共性和个性,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们的异同特征形成的原因,掌握发展规律,分析发展趋势,指导不同民族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交流。

(二)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

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是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一种成功的研究方法。即把中国古代逻辑史放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作为先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当时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思想以及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考察,从而得出全面、确切的结论。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不仅纠正了过去中国逻辑史研究“据西释中”、“简单比附”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为中国逻辑史研究开辟新的思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而且对很多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民族思维方式研究必须正确采用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方法,把不同民族思维方式放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该民族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进行全面考察、认真分析、高度概括、科学归纳,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篇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哲学家对语言的认识既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又将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来对待,于是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渊源

奥斯汀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修正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严密化。在他们之前,弗雷格、马林诺夫斯基、维特根斯坦等先驱已对该理论提出了一些思想片断。

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弗雷格首先发起此次转向,罗素继承并发展,维特根斯坦完成了这一转折和过度。“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到来,从内涵上看分析哲学指“把哲学问题置于语言领域并在分析语言手段和语言表述的基础上解决哲学问题”。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逻辑分析学派和日常分析学派。前者主张应发明一种其语法形式在逻辑上是完善的语言,后者则侧重分析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把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的思想并非只是从奥斯汀开始的而是由来已久的。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内容

在《如何用语词做事》中,奥斯汀首先指出,“言”就是“行”。他认为,言语是人在特定场合对特定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运用语言的说话行为和所说的话。因此,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奥斯汀区分了两类不同的话语: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并用“适当与否”、“真假与否”两个评价标准来区分这两类话语。

之后,他又尝试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来处理“说话就是做事”的问题。奥斯汀把作为整体的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即认为在说些什么时,可能以三种基本的方式在做些什么。他把这三层意义的做些什么分别称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

以言表意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发出一段声音,组词成句,音义结合;以言行事行为指在完成“说什么”这一行为的同时,所表达的说话者说出这个话语的“用意”,产生的某种语力,如某人说:“出去!”这句话的同时,就实施了一个“命令”的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行为指说话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自己的用意之后,在听话者身上(也可能是说话者自己)产生的一定的影响,出现的一定效果。

塞尔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修正、完善、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利用自己设计的一套人工语言符号来来表述分析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话语行为、命题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即:说出一串语词(语素、语句)就是实施话语行为;进行指称和谓述就是实施命题行为。做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做出承诺等,就是实施以言行事行为,而这种以言行事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语效行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影响很大,被人们誉为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发展的意义

在对语言做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因素,言语行为理论也是以其语用学内容与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相联结,并以其理论的系统性为不完善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提供借鉴。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传统逻辑、经典逻辑的研究方向。传统逻辑、经典逻辑只研究陈述句,并只从真假角度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用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来取代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真值语义论,对逻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扩展了逻辑学语词研究的范围。逻辑的特殊性在于它所研究的语词及由之构成的语句的特殊性。这样,从逻辑的观点看,对语词的研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奥斯汀发现某些句子的说包含有行为动词,如愿意、许诺等,并把这些行为动词进行了分类。塞尔在奥斯汀分类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合理更细致地划分。最重要的是,塞尔对语用行为句的逻辑分析研究为后来的语用逻辑研究开拓了思路。

篇11

〔中图分类号〕B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50-04

〔收稿日期〕 2014-11-16

〔作者简介〕 刘 鹏(1974-),男,山西洪洞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逻辑学和信息哲学。

信息世界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到目前阶段最令人振奋和影响深入的事件,无论对于日常生活亦或是学术研究,信息已经作为一个主要的、基本的材料或因素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证明、真值、后承、算法等逻辑学传统研究对象比起来,逻辑把信息概念纳入视野作为研究对象还是新近的事情。本世纪初,大量技术和哲学的研究汇集形成了逻辑与信息哲学这个新兴的领域。随着信息世界的发现,哲学和逻辑的主题、研究内容和方向已经发生了信息转向,围绕信息展开学术研究激发和促进了思想的大发展和对世界的新理解。

一、信息为逻辑提供洞见和新的理解

信息哲学近来得到很大发展,其元概念是信息。信息哲学在探索交流是如何可能的问题时,发现了信息概念的哲学价值。有哲学家把交流比作打网球,信息就是交流的网球。我们发现,交流主体必然涉及不止一方,交流应该是至少两个以上主体间的交流,说明交流带有社会性;交流过程必然涉及不止一个单向的过程,交流应该是至少一个以上双向的对话过程,说明交流带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必然涉及主体信息状态的不断更新过程或主体信念系统的修正过程,必然带有主体心理的因素参与其中,因此交流又应该具有心理性。我们可以说,信息哲学带给现代逻辑的洞见至少有主体间性的洞见、动态修正性的洞见、主体心理性的洞见和逻辑真理的洞见。

(一)主体间性的洞见。我们知道,信息世界发现后,交流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交流应该是至少两方的主体间的交流,信息在两个以上主体间流动,最终达到通过交流认识世界的目的。信息概念本质上涉及多个主体,生活世界中的信息是具有社会性的,信息成为逻辑的研究对象,必然为逻辑研究提供社会性洞见,从而为逻辑学发展开拓道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现代认知科学,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主体的认知机制与过程,认知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主体间性,认知科学发展也是有其逻辑支撑的,其中一种是认知逻辑,认知逻辑在表达信息的抽象形式,刻画信息流的动态过程中,就把认知科学的主体间性很好地刻画出来了,从而极大促进了认知科学的认识和深化。信息的社会性洞见还为逻辑学的信息转向提供了具体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包括经典逻辑在内的传统逻辑处理的主要是单主体的逻辑,主要是刻画系统内的推理过程,比较多个主体的信息流动的处理,有很大局限性。多主体信息流的刻画成为逻辑学的挑战性课题,多主体逻辑同时对于人类理解信息世界,关照日常生活提供全新的理解。因此,刻画多主体逻辑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很重大。逻辑学在把握社会性的过程中必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二)动态修正性的洞见。信息为逻辑提供的第二个洞见是动态修正性的洞见,主要体现为将逻辑研究视野转变到对主体动态活动的关注上来。范本特姆把信息引入逻辑学,提出了新的逻辑学动态研究纲领:在逻辑学研究中引入主体活动这个范畴,把主体的活动作为同逻辑命题那样加以同等对待。〔1 〕 (P503-519 )这样,逻辑学就呈现出由静态认知研究转向动态认知研究的新阶段。我们看到,逻辑开始转向对信息更新、交流和主体间互动等新内容的探索和研究。逻辑不再满足于以往的抽象推理有效性的研究,不再满足于那种逻辑形式的静态的演绎,不再满足于从真到真的完美过渡,而是关注于实际生活中的人或某个智能体等这样的主体实际是如何在动态的思维的,关注主体在有限信息环境中是如何根据信息流动来得到结论的整个行动过程的,关注于立足主体行为与主体意图、信念等的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关注于主体的行为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解释。比如当代动态认知逻辑研究人的会话过程的主要思路是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信息如何生成、研究认知中的推理过程、分析信息的更新状态、分析人的信念的修正,在这个思路中,涉及大量语言学、认知科学和逻辑学知识,最终结果是建立会话过程的信息结构模型,理清信息流动轨迹。也就是说,逻辑学动态性的重要标志是把信息活动作为逻辑学研究的中心任务,逻辑的大量工作都集中在对主体诸如言语行为、交流、观察、学习和信念修正等动态机制的研究上。这样的研究既对语言结构分析意义重大,也对主体的动态化过程认识、计算机信息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主体心理性的洞见。信息为逻辑提供的第三个洞见是主体心理性的洞见。我们知道,逻辑学尤其是近代经典逻辑学是拒斥心理主义的。弗雷格曾经为了给数学找到坚实的逻辑基础断然声明:要把心理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分开。的确,分析哲学拒斥了心理主义后的逻辑一扫千年停滞的状态,得到了革命性发展,最终形成了数理逻辑宏伟大厦。然而,在宏伟中,数理逻辑走向了一种抽象的、符号的困境,远离生活世界,远离人,某种程度上成为少数专门家的技术展示。数理逻辑的另外一面是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和信息的欠缺性,隐含着诸如将人类思维引入歧途等这样的隐患。范本特姆认为这是一种“系统禁锢” 〔2 〕 (P225-288 ),由于远离人的生活实践,符号化抽象化的数理逻辑形式系统作为形式科学的固有的逻辑观念的狭隘性所导致的空洞性,这对于逻辑学发展和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是无益的。然而怎样化解这种有用的空洞性呢?按照信息的洞见,逻辑应该重返生活世界,关照日常对话,关照日常交流。这里要首先考察信息更新的机制,信息哲学定义信息是主体的信息,信息在交流过程中是完成更新,新的信息状态构成主体的新的信念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形成新信念的过程是主体结合原有信念与新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即新信念=旧信念+新信息。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逻辑在刻画和表达这样的信念更新过程中,是不能不考虑主体的心理因素的,所考察的这部分心理因素不同于弗雷格所拒斥的心理主义,而是合理的心理因素,通过引入对主体心理因素的合理考虑,逻辑就能够很完善地刻画人的信念修正过程了。这样,通过承认人这样的主体在实际上是如何推理的,并且引入认知心理学的东西使得逻辑得以很好刻画主体推理模型,就会使逻辑学研究别开生面。

(四)对逻辑真理的洞见。社会性洞见通过使逻辑改变单主体格局而转向多主体格局,为逻辑学拓展了研究领域。动态性洞见通过使逻辑改变静态的观点而转向动态的修正的观点,为逻辑学启发了研究视野。而心理性洞见通过使经典逻辑改变对心理主义的拒斥而转向接受合理的心理因素的介入,为逻辑学增加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信息的引入对于逻辑学发展的洞见还应该有很多,有待继续探讨研究。但是仅就这些洞见就已经足以引起逻辑学的信息转向了 〔3 〕 (P117-122 )。那么,这里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怎么看待逻辑学的核心基础――逻辑真理。信息对于逻辑真理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如果能够清晰地用信息的观点重新定义逻辑真理,那么信息对于逻辑的作用与影响将是革命性的,这应该是信息对于逻辑的最大的洞见。有逻辑学者对逻辑真理进行系统总结认为,经典逻辑中用到的逻辑真理类型有:前提(或命题)真、推理真、指派(赋值)真、形式真与系统真 〔4 〕 (P230-241 )。这些逻辑真理的类型分别从知识信念角度、从前提到结论的保真角度、从符号经济学角度、从形式公式抽象性和形式系统一致性角度系统总结了经典逻辑逻辑真理的本质。然而,经典逻辑真理概念基本特征是单主体性的、静态性的和抽象形式的,完全与其所服务的经典逻辑概念相一致。而信息视角下,也就是逻辑学开始面向社会性、动态性和心理性时,逻辑真理概念也将不容置疑地发生信息转向,社会性的、动态性的和心理性的因素应该得到深入思考和探究。逻辑真理必须认真面对日常生活,面对生活世界。在信息对于逻辑真理概念的洞见里,逻辑学要依据主体掌握的信息为根据来规定真,即新的逻辑信息真的逻辑真理观,应该得到高度关注。

二、逻辑为信息提供形式分析工具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日常语言是混乱的并且到处存在误用,哲学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清理语言的混乱与误用,清除一切形而上学,给科学奠定一个严谨稳固的基础。信息世界的逻辑就是要通过理解日常语言与生活世界进而把握世界。

(一)信息世界需要逻辑分析。传统哲学认为逻辑是对推理的系统研究,是通过阐明或“开启”隐含在给定前提中的信息得到新结论的一种方法。这意思就是说,比如一个典型命题推理“从A∨B,A得到B”的结论B道出了更多满足这两个前提的情况的信息。但生活世界的逻辑推理应该被看做是信息处理。按照这种理解,一些信息处理就是逻辑推理。逻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化分析工具,第一逻辑可以很好地去表达信息处理的任务,去刻画信息处理的过程。而这些被表达的信息处理和过程在传统上是不被看做是逻辑研究的范围的。逻辑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信息处理任务的描述和解释,另一个是为逻辑模型的输入输出装配提供适合的逻辑语言。

信息的逻辑研究揭示和探讨了信息概念的许多非常基础性的定性的方面,正在慢慢成为哲学反思社会的利器。有学者提出三种不同角度的信息的定义, 〔5 〕 (P63-67 )分别是基于范围的信息定义、基于联系的信息定义、基于编码的信息定义,分别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信息的定性规定。逻辑在对信息的刻画和对信息处理的表达方面提供了彻底的形式化工具,促进了对信息和信息处理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二)逻辑分析成为把握信息世界的基本工具。基于范围――主体和信息更新的形式表征与处理。逻辑学对基于范围的信息定义的核心直觉理解是一个信息状态或许可以被某一时刻可接受信息相一致的主体状态的配置或状态概率的范围所定义。获取新的信息与缩小这个范围相一致,这样就减少了事态的实际配置的不确定性。在这种理解下,对于认知模态逻辑的可能世界语义学配置的证明足够支撑信息的各种不同语义的研究。基于范围的信息定义的逻辑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信息更新,由于不同主体相互间的交流,信息在主体间的社会性配置不断地发生与更新,而这种信息更新与不同的认知行为相伴随行。

基于联系――情景语境和通道理论的形式分析。逻辑学对于基于联系的信息定义的核心直觉理解是针对与信息流的刻画,信息流概念与结构化系统相联系,结构化系统内部各部分有着系统性的联结,逻辑在这个基础背景中刻画信息流的逻辑状态改变。例如,树木年轮的数量能够告诉我们关于树木年龄的信息,并且树木年轮表述着树木经历的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自然界事件如旱涝雨雪等是如何演进的信息。逻辑学对基于联系的信息的形式化刻画包括结构化信息环境下信息关于情景语境、通道理论等内容。

基于编码――相关逻辑线性逻辑的形式处理。逻辑学对于基于编码的信息定义的核心直觉是信息片段(信息的编码)或者信息计算与推理过程的语法性结构的形式化描述。对信息片段(信息的编码)或者信息计算与推理过程的形式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自然的逻辑装置就是证明理论。逻辑学家近来对一些子结构逻辑,尤其是相关逻辑和一些线性逻辑的研究,就是对基于编码信息概念的相关方面的逻辑形式分析。

(三)对信息概念的形式化处理。逻辑学对于基于范围、基于联系和基于编码这三种信息定义的形式化分析处理与概念理解并不是互不相容的,三种信息定义立场之间是可化约并且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以多部分组成的结构化信息系统为例。首先,系统内各部分间的联系自然地允许基于联系的信息定义信息流的存在;第二,既然某部分接受的局部信息要一致于系统整体状态的某个概率范围,那么各部分自然存在范围上的逻辑分布概率;最后,系统各部分组合的、类语法的、证明理论的信息将会针对整个结构化系统而被以不同方式进行编码化表达。这样,基于联系的信息流就成为了一种组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适应特殊的相关逻辑的解释,局部信息状态以类语法的方式得以组合。逻辑学还能够清晰地给信息建模过程增加新的结构化编码,给结构化系统各部分或局部安置演绎计算,达到对信息定义三种立场形式化关系处理。

三、信息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生产方式由于信息的介入正在或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而对信息以及关于信息的逻辑的思想上或者哲学上的反思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也慢慢地在进行着。

(一)信息世界是哲学反思的基础。从现象层面观察,现在的世界与传统的世界是大大的不同了。以计算机器及理论发展和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繁荣,尤其是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化,其结果是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直至人类的思考方式,在这样的革命式的变化中,信息作为其中基本的对象和因素,其作用力和影响力被迅速地凸显,成为人类世界经常的基本的话题。信息是一切的根据。因此,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纷纷在他们的文章中向大众启示新的关于信息的哲学。我们面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世界――信息世界。

(二)信息转向化解逻辑发展的危机。从哲学上看,信息世界的世界观变化是带有根本性,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逻辑学面临了或面临着一种转向――信息转向。现代逻辑的信息转向,即逻辑研究焦点逐步转向对于信息流与人际交流的研究,这远远超出了逻辑学的传统论域:推理与意义。这使得逻辑成为了多学科学术舞台的中心活跃者,并在实践中产生新的影响,而对逻辑与信息哲学关系的认识是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信息或信息哲学的角度重新理解逻辑的概念,类似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否有基于信息本体论世界观的新的《逻辑哲学论》呢?在没有形成理论之前,这只是一种直觉上的理解和推测,然而不是没有价值。面对信息世界,逻辑发展到现代逻辑纯粹的数学推理、符号化和抽象系统的方式遇到了极大的危机,像亚里士多德经典逻辑那样统一的逻辑没有了,人们看到的是不同逻辑预设下的哲学逻辑和形式系统。尽管在应用上,不同的逻辑和系统给人们带来了利益,但是逻辑所呈现出多元化、碎片式状态不能不说是一种逻辑的危机。如何克服种种危机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概念完成逻辑的统一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的国外文献中也出现了一些可贵的证据和痕迹,那就是逻辑学正在与信息发生着越来越多的碰撞,逻辑学论文中,信息这个词汇的出现率正在逐步提高。信息的概念作为逻辑学大家庭中的新的一员,正在与逻辑发生密集碰撞,而在这个过程中,逻辑发现了“新大陆”,而信息得到“新澄清”。逻辑与信息在哲学上发生着关系性的概念革命。这种概念关系视角必然引发如下问题:信息能给逻辑带来什么?逻辑能把握信息的概念吗?信息怎样改造逻辑?信息能给逻辑以真和意义吗?有基于新逻辑的统一的信息哲学理论吗?

(三)逻辑变革促进信息哲学的形成。逻辑是认识世界的最为精确和基本的工具。离开逻辑,我们对于世界的把握就是失据的。逻辑对于那种理解和认识的目标是局部修正就可以了,还是说需要大大改变和发展滞后的状况,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来解析世界呢?我们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想,逻辑自身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我们的方向应该是在哲学的高度重新审视逻辑,就像维特根斯坦那样,为世界发现新的逻辑学。从上面对于信息与逻辑两方面在概念上的互动,使得我们可以以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信息与逻辑,这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从逻辑学自身发展面临危机的角度来讲,经典数理逻辑那种静态的、单调的、抽象的方式已经不能很好解释和解决生活世界的问题,逻辑学发展变革在谋求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从信息作为新的思维方式角度来讲,信息概念纷繁复杂,可以讲是使用最为频繁、作用最为重要却在概念上理论上研究最少的事物,信息的基本性使得哲学家甚至将其视为继存在、知识、意义等哲学基本概念之后的又一个本体性的概念,以信息概念为核心,形成了信息哲学,而关于信息哲学的讨论和研究则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都方兴未艾。这些讨论和研究的目标都指向为人类再次建立新的统一的“第一哲学”。目前看来,虽然这样的目标宏大而遥远,但人们朝此目标努力迈进的步伐早已开始。信息哲学的研究极大开拓了人类思想新境界,从信息新视角重新认识逻辑,为逻辑学最终克服逻辑危机,完成逻辑变革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路径。同时,新的信息逻辑也为信息哲学克服诸多阻碍成为第一哲学提供了一个足以依靠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参考文献:

〔1〕VanBenthem.LogicandtheDynamicsofInformation〔C〕.

MindsandMachines,2003.

〔2〕VanBenthem,MaricarmenMartinez.TheStoriesofLogicandInformation〔C〕.Handbookon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2007.

篇12

【关键词】电子电路 逻辑理论 故障

在进行电路故障分析和查找时,如果运用逻辑理论中的不相容、重合、包含等概念,对电路的故障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能有效地缩小电路故障的检查范围,从复杂的电子线路中,快速地查找出故障点。

1 逻辑不相容概念的运用

逻辑学中不相容概念:在图1a中,A、B两部分互为独立,互不影响。

逻辑不相容概念对电路故障的分析:在图1b中,视左声道电路为A,右声道电路为B。分析如下:

(1)图b中的左声道电路A和右声道电路B是相互独立的。即左声道输入信号只在左声道电路A中进行传输和放大,不会影响到右声道电路B; 同样,右声道对输入信号的处理,与左声道电路无关。

(2)当右声道电路B出现故障时,只会影响到右声道自己的信号传输和放大,而不会影响到左声道电路A。例如:右声道出现无声故障,此时试听左声道声音正常,运用逻辑学的不相容概念推论:故障出现在右声道电路B中,而与左声道电路A无关。

(3)有效缩小电路故障检查范围:依据上述逻辑推论,将故障范围从左、右两个声道的电路范围压缩到右声道电路B中,即只需要对右声道电路进一步检查,故障就可确定。

2 逻辑重合概念的运用

逻辑学中重合概念:如图2(a)所示,为逻辑学中重合概念示意图,即A、B两部分完全重合,相互影响。

逻辑重合概念对电路故障的分析:在图2(b)中,电路A:是输入级放大器的电源供给电路,电路B:是功率放大器的电源供给电路。电路A和电路B的直流电压供给是同一个电源电路,这就是逻辑重合。逻辑分析如下:

(1)直流电源电路:它同时为输入级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工作电压,即直流电源电路是电路A和电路B的完全共用电路,一旦电源电路出现故障,将同时影响到输入级放大器电路和功率放大器电路。例如电源电路出现无电压供给故障时,两放大电路同时没有了工作电压,将没有放大信号输出给扬声器。

(2)运用逻辑学的重合原理进行反向推理:如果输入级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电路出现相同的故障现象,就说明它们的共用电路(如电源电路)出现了故障。

(3)有效缩小电路故障检查范围:依据上述逻辑推论,将故障范围从整个电路范围压缩到共用电源电路中,即只需要对电路A和电路B的共用电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就可确定。

3 逻辑包含概念的运用

逻辑学中包含概念:图3所示是逻辑学中包含概念及电路示意图,图3a所示是A包含B的示意图,B是A的一部分,B出现问题会影响A整体。

将逻辑包含概念应用到电路故障分析中来:在图3b中,电路A:由输入级大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组成;电路B:是功率放大器。逻辑思路如下:

(1)功率放大器电路B只是A电路中的一个部分,它出现任何故障都将影响A电路的整体工作性能。例如,当功率放大器B出现故障导致信号失真时,将导致整个电路A出现噪声故障。

(2)反向逻辑推理:如果整个A电路出现噪声大故障时,不一定就是功率放大器B电路的故障,A电路中的输入级放大器也可能会导致噪声大的故障。所以,要从A电路整体出发,考虑构成A电路的每个单元电路。

(3)有效缩小电路故障检查范围:依据上述逻辑推论,将故障范围从整个电路A压缩到包含电路B中,即只需要对电路B作进一步检查,故障点就可确定

电子电路故障的查找,是电子技术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好的检查方法,能帮助检修人员从复杂的电子线路中,快速地查找出故障点。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逻辑理论中不相容、重合、包含等概念,在电路故障分析中的运用。对缩小电路故障范围,确定故障点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国泰.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胡斌著.电子技术学习方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篇13

2、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市场经济。

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高级专门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