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内容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7 11:27: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管理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共管理内容

篇1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在传统公共行政管理中政府只是收税和提供服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即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减少开支,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1](P12)因此,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个“实干”的政府,不是一个“执行”的政府,而是一个能够“治理”并且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或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这种结构将政府组织划分为许多层级条块。人们认同自己所属的基层组织,跨组织层次之间的交流及其困难,使得政府机构不能对新情况及时作出反应。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决策的压力猛烈地冲击着政府的决策系统,政府组织需要对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出迅速的反应。企业界经理采取分权的办法,通过减少层级、授权和分散决策权的办法迅速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政府也应该通过授权或分权的办法来对外界变化迅速作出反应。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参与或民主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说:“当家庭、居民点、学校、志愿组织和企业公司健全时,整个社区也会健康发展,而政府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这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健康发展。……那些集中精力积极掌舵的政府决定其社区、州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它们进行更多的决策。它们使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构行动起来。”[1](P7~8)这是因为,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成健康而有活力的国家。新公共管理认为,与集权的机构相比,授权或分权的机构有许多优点:比集权的机构有多得多的灵活性,对于新情况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比集权的机构更有效率;比集权的机构更具创新精神;能够比集权的机构产生更高的士气,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生产率等等。

4.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政府可以把巨大的官僚组织分解为许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特别是把商业功能和非商业功能分开,决策与执行分开;移植私营部门的某些管理办法,如采用短期劳动合同、开发合作方案、签订绩效合同以及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张全面的货币化激励,不过分主张传统的道德、精神、地位和货币等因素的混合以及单一的固定工资制的激励机制。特别是主张对高级雇员的雇用实施有限任期的契约,而不是传统的职位保障制。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之所以需要引入竞争,是因为竞争有种种好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即投入少产出多;竞争迫使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竞争奖励革新,而垄断则扼杀革新;竞争提高公营组织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因此,政府为了高效地实现公共服务的职能,应该让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有机会加入到提供服务的行列中来。

6.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的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所以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例如当治安工作不利,犯罪率上升时,它们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拨款。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政府应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应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应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该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在管理和付酬上强调按业绩而不是按目标进行管理,按业绩而不是按任务付酬。在对财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强调采用根据效果而不是根据投入来拨款的预算制度。即按使命作预算;按产出作预算;按效果作预算;按顾客需求作预算。

7.政府应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则,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他们认为,虽然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规章才能运行,但是过于刻板的规章则会适得其反。“我们接受规章和繁文缛节以防止发生坏事,但是同样这些规章会妨碍出现好事。它们会使政府的办事效率慢得像蜗牛爬行。它们对正在迅速变化中的环境不可能作出反应。它们使得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成为组织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1](P91)他们认为,企业家式的政府是具有使命感的政府。它们规定自己的基本使命,然后制定能让自己的雇员放手去实现使命的预算制度和规章,放手让雇员以他们所能找到的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组织的使命。有使命感的组织比照章办事的组织的士气更高、也更具有灵活性、更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有效率。

8.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在看待公务员与政务官员关系的问题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党派斗争,不得以党派偏见影响决策等。新公共管理则认为,鉴于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公务员与政务官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与其回避,倒不如正视这种关系的存在。基于这种看法,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在新公共管理者看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不应截然分开。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这体现了新公共管理者重视激励、鼓励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石油危机以及福利国家负担过重等因素,西方各国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收入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因素出现了持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其次,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得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方各国政府行政与组织的内在变革。通过在政府管理中实施企业化管理,以顾客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推广民营化等改革措施,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浪潮,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国家普遍进入了新公共管理时代。

二、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中国市场经济建设虽起步时间不长,却已获得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举世公认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普遍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快,开创了具有渐进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政府也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主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机构规模膨胀过快,超过财政承受力有关。而从1978年开始,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则主要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是主要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有关。

1998年以前的政府机构改革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其原因或者是因为没有将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或者是因为虽然将二者联系起来,但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所以效果仍不明显。我们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日趋加快,竞争日趋势激烈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不仅是转变职能,而且还要提高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1998年,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从这次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可以看出,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仍然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即集权性的韦伯式的官僚体制的基本准则,尚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但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我们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并未完全过时。毕竟,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与我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某些思想。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纵观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率。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权力过分集中,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由于组织机构不合理,机构重叠,从而使得职责不清,互相掣肘、扯皮;由于行政法规不健全,任意增加编制,从而造成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地位,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政府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或私营部门的管理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完全合适,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以为公共管理所借鉴。通过将企业管理的讲求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的精神引入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地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3.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对提供公共服务的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燃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产业中便可以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第二,市场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进的历史。问题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根除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原来由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和操纵的企业纷纷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这一意义上,私有化成为市场化的代名词。而此间需要警惕的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个私有化。毕竟市场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时,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保殖增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宣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却是私有化对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不管怎么说,市场化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对于传统的官僚体制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挑战和打击。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导观念是市场。其理论假设就是,公共机构如果像私人机构一样运转,势必发挥更为经济、更为效率的功能。撒切尔夫人非常偏好的经济学家威廉尼斯卡宁的著名观点就是,政府内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业。[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却是大力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与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开始向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不信任到信任、从彼此隔绝到合作共赢、从信息资源封锁到广泛接触开放的转变。无论如何,这对于政府组织来说,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智慧,也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发展中来。这本身就大大减轻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压力,缓解了政府在诸多方面发展的危机。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其充分放开手脚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利于政府自身发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多赢格局。只是,问题同样会不断涌现。如何把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界限?哪些问题可以合作?哪些问题不能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原来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应该作何跟进?内部资料、公开资料这些如何适应转变?非政府组织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为政府提高服务,而不是另有它图?换言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不仅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要强调其实效。

不管是哪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其都会对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用市场战略来取代传统的命令-控制的官僚体制,它冲击的不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体制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市场化将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对这个体制中的每一位公务人员进行根本性的洗脑。如果没有这些人员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根本性转变,体制自身的演变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否则,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虚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制的良性变迁才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晚近以来,人们对官僚的质疑声浪剧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寻求增加权力和一体化运作的利维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宫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协调、漏洞百出的部门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过关,最坏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数量日益增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质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适应政策制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质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权力一直在稳健上升。[3]

第三,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会波及政府转型。市场化的进程使得服务意识、顾客理念等都被极大地放大了。因而相应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公民、回应公民、服务公民?生产率的改进和市场化的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型。于是,“服务”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政府自身的转型表现在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须以市场、以公民、以诉求为中心。类似于市场上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一样。前者必须即时回应后者对服务的诉求,且必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状况、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不断刷新这种服务,始终做到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有主动提供与被动赋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诚然,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传统官僚制之下,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毕竟管制型的社会缺乏这种服务的传统、动力与能量。

实际上,这恰是为什么近年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政府机构公信力逐渐下降,政府面临着重重危机和种种挑战的情形之下,一种要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较好的回应性被当作是一个事关政府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回应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要么是提供数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务选项,要么是训练政府人员正视选民市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消费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府回应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回应性使得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由原来的彼此隔绝、甚至是彼此对立的情形更进一步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服务导向的政府,又被成为消费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这是改变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之一。试图促使政府对“顾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服务顾客”的理念。在政府问题的市场化解读中,消费者的观念可能最为强烈。但是,“顾客”本身也有争议,这就是谁是顾客?在教育、社会福利、经济计划等项目中,顾客比较容易界定。可是,诸如被监禁的囚徒,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对待,以及能否确保有一定的途径保证他们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公众有受到诸如税务官、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城管)、交通警察(简称交警)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公正对待,可是针对他们的处罚的看法和态度却总是难免导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质疑。

于是,简单地提服务顾客的想法,也就无法纳入良好服务的顾客范畴,更莫论全方位的、竞争性的服务。问题尚有,消费者化政府的伦理争议在于,是应当建议公共机构把公众当作消费者还是当作公民?如果仅仅作为消费者,仅仅是关注公众参与政府的经济和服务接收者的性质,这种关系实际上会更加复杂,也更具多面性。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消费者的角色,势必弱化以政治为基础的公民角色、模糊内蕴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公民资格等概念。毕竟,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会逐渐忽略公共机构的公共性质,因为它假设公民所希冀的无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务、满意的公共消费,而没有公民的政治内涵。[4]如何平衡这既作为消费者,又不失公民身份与公民资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看来确实是服务导向的政府理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分权(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导观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公民和社会,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其回应性。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对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个极权体制或者一个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服务导向的问题,因为在这些体制之下,公民的需求从来就不会被当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与接纳,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在极权体制和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务导向的问题,也就更不会因为服务导向而发生分权问题。

在民主政制发展的早期,这种服务导向发展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由商业世界进军到政治领域,由不仅限于市场原则,而且也变为政治原则之后,服务导向才成为政治运转的法则之一,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如何提高服务的水平问题。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权来说,主要的做法无非有三:联邦制国家里权力在政府体系内部的转移,包括权力的横向分割和纵向放权。与此同时,责任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层和基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以自主开展工作。目的是让下层和基层拥有更大的权力、足够的动力以及充分的能力来回应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分权仍然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合理分权、有效授权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权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质,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权和授权的艺术问题,也就成为分权与授权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不管怎么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分权的重视确实与传统的管理更多强调集权截然不同。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将分权视为一个高绩效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被认为具备如下特征:任务明确;明确规定目标并且强调效果;向雇员下放权力;创建新的方法激励人们成功;当情况发生时,高绩效组织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绩效而言,高绩效组织具有竞争性;调整工作方法以满足顾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开的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分权、授权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绩效组织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雇员是高绩效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要达到高绩效,就要给雇员以利用他们的技巧、创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以完成组织使命的能力。雇员有权根据其兴趣结成联盟和工作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使命。他们不受组织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员迎接挑战,利用技能完成组织使命,发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继续学习等诸方面做得如何,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无论是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推进,还是服务导向的发展,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体表现在政策层面。换言之,要通过政策来具体体现上述思想和主张。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为深入贯彻前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进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设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个重要内容。这是将前述思想具体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具体兑现和落实这些思想的重要举措。如果政策设计不能充分体现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实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思想的实现必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制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实质上是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民输出的信号与产物。换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传统的官僚制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变迁?如果说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和分权这些理念会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层面的话,那么,对于公民来说,政策则是更多的行政层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体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让公民和社会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这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什么将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

纵虽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回避。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它们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果问题是用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据来界定,它们就绝不可能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比如一个国家按一定比例对贫困线的划定,总是会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毕竟,社会的相对差异永远也不可能消除。(2)人们的期望总会比政府的能力增长得快。政策领域的任何进展可能只会导致人们对政策应该完成的任务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决某一群体问题的政策可能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一些问题。在多元社会里,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同时意味着给其他人带来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同时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4)有一些社会趋向很可能是不能够由政府来推动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为解决种族问题,将白人与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5)人们常常会调适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政策变得毫无用处,政府也因此面临窘境。比如高福利导致大量懒惰,从而过度依赖政府救济金的行为。(6)社会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一项具体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类问题。(7)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比问题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牺牲原有的社会制度或者价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社会动乱、各种维权行为。它牺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价值,诸如结社的权利、言论和出版自由、组织反对党的权利等。(8)政治体系的建构可能不完全适宜于进行理性决策。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体上需要理性决策,可是,由于民选官员需要回应选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此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对政策效果的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够将其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等思想变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将思想操作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问题。于是,问题又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执行效果的责任机制问题。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强调要对政策的效果负责?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基础,管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则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重视目标或许是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于关注结构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因而受到了众多批评。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转而将目标作为首要的目的,其他则退居其次,这是人们在态度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一天天地高涨,以及要更好地对外部团体和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共管理最终认识到管理者应直接对公众负责。这也是它与传统模式地一个较大不同。[7]对结果的负责,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严格区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义。“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简言之,行政指的是听从指令,管理则指的是实现结果。这就意味着: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服从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公务员日益认识到,他们的职能是进行组织,以实现他们对其结果负有真正责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程序操作和将政策变为行动。这就是说,公务员把自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还是管理者。或者说公务员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词正在成为人们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词即使尚未被人抛弃,现在也似乎已经过时了。[8]

新公共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对结果和责任意识的强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的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本人对结果能否切实负责,而不仅仅只是像行政人员一样服从别人的命令。改革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进行分割,这意味着部门领导必须负有更多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现在已介入有关的政策事务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对这些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如果事情出现某些差错,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失去工作。”[9]简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结果和对结果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改革的重点是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成为行政者”。[10]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和美国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就是一个典型。该报告指出,公务员的整个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组成: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创立侦测执行的“机制”;行政体制的运转;对议会和公众负责。1978年,美国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标在于,使管理者对结果负有更大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责任”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明晰。这里涉及的问题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过失?如何理性评估这些原因,包括资金不足,或者预定目标不够科学,也不现实?而对责任的监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公民会较多地依赖公共组织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他们不敢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其二,很多项目没有清晰地界定的顾客,顾客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谈不上监督,尤其是长期的监督;其三,过分依赖公共雇员的良好动机和专家主义,会使公众面临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11]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化责任时不得不审慎思索,认真求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握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新公共管理及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什么是这些要素?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如果说生产率和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务导向则是其必然结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论是在横向的权力分割,还是在纵向的权力分解中必须贯彻分权原则。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必须通过政策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换句话来说,只要审视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寻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和分权这几者的具体落实和操作情况。

诚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强监管的。没有监管的公共政策,很难保证其良好的效果,以及优良的公共政策。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责任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公共行政一致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虽然有诸多新理念,然而其对责任的强调实则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复制与强化。就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而言,除责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义都在于提供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因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依然是公共组织的责任。只是责任形式不同而已,传统的责任形式大多基于设立政治机制或者行为主体,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个人和机构行为负责。[12]质言之,这些核心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孤立观之。否则,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现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既要把握每一个要素的特定内涵,又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既要明晰其优势之处,又要厘清其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在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问题上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的主要参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页。

[4][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页。

[5][美]马克·G·波波维奇主编:《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耿洪敏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页。

[6][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页。

[8][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篇3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20-01

一、治理的内容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第二,市场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进的历史。问题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根除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原来由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和操纵的企业纷纷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这一意义上,私有化成为市场化的代名词。而此间需要警惕的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个私有化。毕竟市场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时,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保殖增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宣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却是私有化对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不管怎么说,市场化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对于传统的官僚体制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挑战和打击。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导观念是市场。其理论假设就是,公共机构如果像私人机构一样运转,势必发挥更为经济、更为效率的功能。撒切尔夫人非常偏好的经济学家威廉尼斯卡宁的著名观点就是,政府内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业。[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却是大力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与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开始向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不信任到信任、从彼此隔绝到合作共赢、从信息资源封锁到广泛接触开放的转变。无论如何,这对于政府组织来说,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智慧,也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发展中来。这本身就大大减轻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压力,缓解了政府在诸多方面发展的危机。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其充分放开手脚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利于政府自身发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多赢格局。只是,问题同样会不断涌现。如何把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界限?哪些问题可以合作?哪些问题不能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原来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应该作何跟进?内部资料、公开资料这些如何适应转变?非政府组织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为政府提高服务,而不是另有它图?换言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不仅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要强调其实效。

不管是哪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其都会对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用市场战略来取代传统的命令-控制的官僚体制,它冲击的不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体制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市场化将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对这个体制中的每一位公务人员进行根本性的洗脑。如果没有这些人员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根本性转变,体制自身的演变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否则,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虚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制的良性变迁才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晚近以来,人们对官僚的质疑声浪剧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寻求增加权力和一体化运作的利维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宫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协调、漏洞百出的部门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过关,最坏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数量日益增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质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适应政策制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质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权力一直在稳健上升。[3]

第三,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会波及政府转型。市场化的进程使得服务意识、顾客理念等都被极大地放大了。因而相应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公民、回应公民、服务公民?生产率的改进和市场化的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型。于是,“服务”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政府自身的转型表现在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须以市场、以公民、以诉求为中心。类似于市场上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一样。前者必须即时回应后者对服务的诉求,且必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状况、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不断刷新这种服务,始终做到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有主动提供与被动赋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诚然,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传统官僚制之下,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毕竟管制型的社会缺乏这种服务的传统、动力与能量。

实际上,这恰是为什么近年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政府机构公信力逐渐下降,政府面临着重重危机和种种挑战的情形之下,一种要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较好的回应性被当作是一个事关政府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回应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要么是提供数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务选项,要么是训练政府人员正视选民市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消费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府回应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回应性使得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由原来的彼此隔绝、甚至是彼此对立的情形更进一步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服务导向的政府,又被成为消费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这是改变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之一。试图促使政府对“顾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服务顾客”的理念。在政府问题的市场化解读中,消费者的观念可能最为强烈。但是,“顾客”本身也有争议,这就是谁是顾客?在教育、社会福利、经济计划等项目中,顾客比较容易界定。可是,诸如被监禁的囚徒,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对待,以及能否确保有一定的途径保证他们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公众有受到诸如税务官、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城管)、交通警察(简称交警)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公正对待,可是针对他们的处罚的看法和态度却总是难免导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质疑。

于是,简单地提服务顾客的想法,也就无法纳入良好服务的顾客范畴,更莫论全方位的、竞争性的服务。问题尚有,消费者化政府的伦理争议在于,是应当建议公共机构把公众当作消费者还是当作公民?如果仅仅作为消费者,仅仅是关注公众参与政府的经济和服务接收者的性质,这种关系实际上会更加复杂,也更具多面性。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消费者的角色,势必弱化以政治为基础的公民角色、模糊内蕴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公民资格等概念。毕竟,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会逐渐忽略公共机构的公共性质,因为它假设公民所希冀的无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务、满意的公共消费,而没有公民的政治内涵。[4]如何平衡这既作为消费者,又不失公民身份与公民资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看来确实是服务导向的政府理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分权(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导观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公民和社会,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其回应性。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对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个极权体制或者一个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服务导向的问题,因为在这些体制之下,公民的需求从来就不会被当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与接纳,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在极权体制和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务导向的问题,也就更不会因为服务导向而发生分权问题。

在民主政制发展的早期,这种服务导向发展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由商业世界进军到政治领域,由不仅限于市场原则,而且也变为政治原则之后,服务导向才成为政治运转的法则之一,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如何提高服务的水平问题。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权来说,主要的做法无非有三:联邦制国家里权力在政府体系内部的转移,包括权力的横向分割和纵向放权。与此同时,责任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层和基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以自主开展工作。目的是让下层和基层拥有更大的权力、足够的动力以及充分的能力来回应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分权仍然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合理分权、有效授权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权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质,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权和授权的艺术问题,也就成为分权与授权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不管怎么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分权的重视确实与传统的管理更多强调集权截然不同。

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将分权视为一个高绩效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被认为具备如下特征:任务明确;明确规定目标并且强调效果;向雇员下放权力;创建新的方法激励人们成功;当情况发生时,高绩效组织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绩效而言,高绩效组织具有竞争性;调整工作方法以满足顾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开的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分权、授权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绩效组织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雇员是高绩效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要达到高绩效,就要给雇员以利用他们的技巧、创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以完成组织使命的能力。雇员有权根据其兴趣结成联盟和工作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使命。他们不受组织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员迎接挑战,利用技能完成组织使命,发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继续学习等诸方面做得如何,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无论是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推进,还是服务导向的发展,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体表现在政策层面。换言之,要通过政策来具体体现上述思想和主张。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为深入贯彻前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进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设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个重要内容。这是将前述思想具体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具体兑现和落实这些思想的重要举措。如果政策设计不能充分体现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实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思想的实现必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制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实质上是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民输出的信号与产物。换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传统的官僚制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变迁?如果说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和分权这些理念会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层面的话,那么,对于公民来说,政策则是更多的行政层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体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让公民和社会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这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什么将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

纵虽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回避。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它们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果问题是用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据来界定,它们就绝不可能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比如一个国家按一定比例对贫困线的划定,总是会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毕竟,社会的相对差异永远也不可能消除。(2)人们的期望总会比政府的能力增长得快。政策领域的任何进展可能只会导致人们对政策应该完成的任务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决某一群体问题的政策可能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一些问题。在多元社会里,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同时意味着给其他人带来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同时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4)有一些社会趋向很可能是不能够由政府来推动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为解决种族问题,将白人与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5)人们常常会调适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政策变得毫无用处,政府也因此面临窘境。比如高福利导致大量懒惰,从而过度依赖政府救济金的行为。(6)社会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一项具体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类问题。(7)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比问题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牺牲原有的社会制度或者价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社会动乱、各种维权行为。它牺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价值,诸如结社的权利、言论和出版自由、组织反对党的权利等。(8)政治体系的建构可能不完全适宜于进行理性决策。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体上需要理性决策,可是,由于民选官员需要回应选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此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对政策效果的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够将其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等思想变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将思想操作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问题。于是,问题又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执行效果的责任机制问题。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强调要对政策的效果负责?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基础,管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则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重视目标或许是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于关注结构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因而受到了众多批评。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转而将目标作为首要的目的,其他则退居其次,这是人们在态度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一天天地高涨,以及要更好地对外部团体和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共管理最终认识到管理者应直接对公众负责。这也是它与传统模式地一个较大不同。[7]对结果的负责,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严格区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义。“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简言之,行政指的是听从指令,管理则指的是实现结果。这就意味着: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服从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公务员日益认识到,他们的职能是进行组织,以实现他们对其结果负有真正责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程序操作和将政策变为行动。这就是说,公务员把自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还是管理者。或者说公务员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词正在成为人们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词即使尚未被人抛弃,现在也似乎已经过时了。[8]

新公共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对结果和责任意识的强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的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本人对结果能否切实负责,而不仅仅只是像行政人员一样服从别人的命令。改革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进行分割,这意味着部门领导必须负有更多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现在已介入有关的政策事务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对这些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如果事情出现某些差错,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失去工作。”[9]简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结果和对结果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改革的重点是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成为行政者”。[10]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和美国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就是一个典型。该报告指出,公务员的整个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组成: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创立侦测执行的“机制”;行政体制的运转;对议会和公众负责。1978年,美国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标在于,使管理者对结果负有更大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责任”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明晰。这里涉及的问题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过失?如何理性评估这些原因,包括资金不足,或者预定目标不够科学,也不现实?而对责任的监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公民会较多地依赖公共组织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他们不敢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其二,很多项目没有清晰地界定的顾客,顾客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谈不上监督,尤其是长期的监督;其三,过分依赖公共雇员的良好动机和专家主义,会使公众面临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11]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化责任时不得不审慎思索,认真求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握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新公共管理及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什么是这些要素?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如果说生产率和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务导向则是其必然结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论是在横向的权力分割,还是在纵向的权力分解中必须贯彻分权原则。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必须通过政策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换句话来说,只要审视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寻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和分权这几者的具体落实和操作情况。

诚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强监管的。没有监管的公共政策,很难保证其良好的效果,以及优良的公共政策。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责任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公共行政一致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虽然有诸多新理念,然而其对责任的强调实则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复制与强化。就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而言,除责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义都在于提供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因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依然是公共组织的责任。只是责任形式不同而已,传统的责任形式大多基于设立政治机制或者行为主体,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个人和机构行为负责。[12]质言之,这些核心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孤立观之。否则,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现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既要把握每一个要素的特定内涵,又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既要明晰其优势之处,又要厘清其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在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问题上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的主要参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页。

[4][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页。

[5][美]马克·G·波波维奇主编:《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耿洪敏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页。

[6][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页。

[8][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9][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篇5

[分类号] G250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个涉及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等诸多领域的概念,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是指电子政务系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生活事务复杂性的提高,公众对国家政府部门及公共文化卫生等部门的信息和知识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知识,构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关系到国计民生,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然而,我国的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的内容尚无明确界定,理论研究呈现空白状态,实践操作混乱无序。笔者认为,在范畴方面,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应能够为公众提供生活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涉及到政策、法律、教育、医疗等渚多方面;在形式方面,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应能够在分析公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经过高度组织化的信息,即向公众提供知识服务。

1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与知识服务的内涵

1.1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现今对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分析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内涵应从公共服务的内涵人手。所谓公共服务是指由法律授权的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主导者。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平台,其用户是普通民众,因此其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内容也应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可以定义为:一种面向公众、提供公共知识服务的网络载体,一般由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为补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充分整合社会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根据公众的需求向其提供更加有组织、有效率的知识服务,目的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进程。

1.2 知识服务

在信息管理领域,知识服务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从不同角度对知识服务进行了定义。张晓林、覃凤兰、王霞从知识服务的提供主体――图书馆及其相关关因素的角度做了定义,马费成、严彬、张玉珍等主要是从服务的实现过程”即“如何实现知识服务”的角度来定义知识服务,而戚建林则是从知识服务的对象――用户服务的角度来定义知识服务。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不应只局限在图书馆或其相关因素上,知识的范畴应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一些专业性、学科性的知识,满足公众生活等领域需求的经过深度加工的信息也属于知识。笔者认为,知识服务是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根本目的,利用一定的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技术,通过各种媒介,为用户提供的有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知识的服务。

2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分析

2.1 理论依据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应从公众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出发进行内容界定。也就是说,公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而不是平台的建设者自己方便提供什么,就提供什么。公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知识需求都是与自身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通常具有普遍性,这就构成了公共服务平台知识服务的基础;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公众的知识需求又呈现出个性化的一面,需要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模式方面灵活处理。本文主要探讨普遍性的知识服务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人类的各种需求,可以作为公众知识服务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他将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类,认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整理结果见图1。

生理需求是指人为了维持生命而对空气、食物、水、睡眠的需求;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保障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包括对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个人对成就感、信心、自我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从以上5类需求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所能够提供的知识服务有助于人们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如可以提供与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健康医疗息息相关的信息;此外,还可以提供有助于满足人们自我实现需求的知识,如教育发展、开创事业的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更多地涉及到人们情感层面,可以通过平台知识服务模式表现出来,本文暂不详细讨论。下面就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的构成。

2.2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的构成

系统分析方法即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认识的方法,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其本质规律。公众的需求是一个系统,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同样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建立起信息传输的关系。公众需求系统向服务管理平台传输需求信息,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根据公众需求,将一系列的信息加以深度组织,向公众需求系统提供知识服务。

在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方面,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可以提供衣食住行、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金融方面的知识;在满足公众自我实现需求方面,平台可以提供创业、自我发展与实现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就业与创业、金融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既能满足公众安全的需要,又能满足公众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人类需求层次系统和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系统之间的交互分析,基本明确了平台知识服务的覆盖面,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公众现实需要的分析,经过整合提炼,解析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的十大模块,分别是:质量监督、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交通、教育、法律与金融、就业与创业、数字图书馆。目前,我国公众对食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质量监督信息需求迫切,急需监督信息的透明化;对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的特长、资质等方面的信息和医疗知识的需求迫切,对社会保障、工商、税务、公积金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与行政办公流程方面的知识需求较为迫切,这部分内容分别在社会保障、创业、住房等知识服务模块中体

现出来。如图2所示:

3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详解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知识服务内容是十大模块涉及到的信息、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组织、提炼而成的知识,如图3所示:

3.1 质量监督信息

2009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出我国大多数奶制品企业的违规添加“三聚氰氨”事件;5.12大地震令公众关注房屋质量安全问题;而因药品质量问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食品、药品乃至其他生活用品的安全问题已经触及到公民安全需求的底线,公众迫切要求国家质监部门加大监察力度并及时将质检结果公之于众。质量监督信息包括对食品、房屋、药品、纺织品、汽车等交通工具、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质量监察信息。本模块知识服务主要由政府质监部门提供,服务的关键是相关信息的透明化。

3.2 社会保障知识

社会保障是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社会保障知识服务模块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低保、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主要表现形式是政策解读和办事流程指导。本模块知识服务主要由政府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关键是根据公众常用的申办业务和疑难问题将政策文件、办公流程信息深度加工,使之易读易懂,并做好实时问题解答工作。

3.3 医疗卫生知识

我国公众在获取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方面存在较大需求,尤其对于权威医院、医院特色诊疗、医生诊疗特长、用药安全方面的知识需求旺盛。目前,一些医院的门户网站、医药综合信息网站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服务,如好大夫网、三九医药网等,但是仍存在信息可信度差、知识零散不系统等方面的问题;而网络上大量医疗方面的欺诈信息使公众深受其害,需要医药监管部门加强网络医药监管力度,并及时公布虚假医药网站信息、和相关部门协作取缔非法网站运作。

综上,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医药卫生知识服务主要包括:①医院信息汇总与特色介绍;②医生出诊与特长介绍,尤其是名医推介;③医疗保健知识;④用药安全知识;⑤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医疗机构监督信息、网络医药监督信息;⑥医疗保险方面的知识。其中,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和医疗保险知识与质量监督模块的相应内容相交叉,在平台中可以用超链接的形式建立共享。本模块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应以医疗机构和负责医疗监管的政府部门为主,信息服务企业为重要补充,服务的关键是信息的全面性、正确性和权威性以及疑难杂症诊疗信息的深度组织。

3.4 住房知识

住房知识服务内容包括房屋交易、房屋贷款、公积金制度、房屋质量监督方面的知识。房屋交易知识包括房屋租售信息服务;更名过户、合同契约管理方面的政策解读与办理流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管理政策和申办流程,与社会保障模块的社会救济知识服务内容有交叉。房贷、公积金知识服务包括相关政策解读与办理流程知识,与金融知识服务有交叉。房屋质量监督方面的知识服务与质量监督模块的房屋质量监督相重合。本模块知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政府公积金管理部门、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此外,相关企业,如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信息服务企业也是重要补充。本模块知识服务的关键是政策解读要从公众需要出发,并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3.5 食品知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于食品的营养与质量也越发重视起来。食品知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食品质量监督信息、食品保健知识、食疗知识。其中食品质量监督信息与质量监督模块的食品监督信息相重合。本模块知识服务提供者包括政府卫生管理部门、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营养协会等健康服务机构以及信息服务企业,服务的关键是知识服务内容的科学性、质量监督信息的透明性。

3.6 交通知识

交通知识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地图、交通信息、车辆交易和车辆管理知识、驾校信息、交通设施和工具的质量监督信息。质量监督信息和质量监督模块的相应内容有交叉,见图3虚线所示。交通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充分整合公路、铁路、航空三大运输方式和地理方面的知识信息,使公众在需要出行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查找到最佳路径与途径,并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车辆交易、管理方面知识的提供者主要是政府车辆管理部门,需要提供办公流程和政策解读。公众对驾校信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包括本地驾校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条件、教练素质等因素的介绍与比较,这方面知识的提供者可以是驾校管理部门、驾校或民间信息服务企业。本模块服务的关键是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即信息组织的合理性与深度。此外,网络订票系统、电子地图建设也是重点。

3.7 教育知识

公众教育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教育知识服务内容可以分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社会办学、教学名师、教育知识、招生政策几部分:①高等院校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包括高校开设的专业介绍、优势专业介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资深教授和教学名师介绍、各专业招生数量、历年录取分数对比分析等;②中小学校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内容包括各地中小学校的信息、办学特色、优秀教师介绍、招生信息等;③社会办学信息服务包括目前空前繁荣的社会各种办学机构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资费标准、师资力量的介绍;④教学名师是对各个学科领域、各个级别的学校教育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的汇总介绍;⑤教育知识包括各个年龄段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供家长和教育者学习参考;⑥招生政策则汇总各地区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政策规定。

教育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是国家教育部各地区教育厅、局;高校及其他各级学校(负责提供与本校有关的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等。本模块信息和知识服务的关键是信息的全面性、根据公众不同的需求对教育信息内容的再组织方式。

3.8 法律与金融知识

当今在法律服务方面,能提供法律知识或法律咨询服务的机构不是资源不足就是收费过高,难以满足公众对法律知识的需要。另外,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也成为公众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法律与金融知识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援助方面的信息和申请办法、诉讼流程介绍、投资理财知识、金融政策解读等。本模块知识服务的提供者主要以国家公检法部门、法律事务所等法律机构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为主体,服务的关键是常见问题的提炼和解答、相关知识的全面提供、网络咨询模式的运用。

3.9 就业与创业信息

篇6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11.预算管理,负责公司全业务.全专业的预算分解.管理及规划工作;

2.负责公司全业务的经营分析.监控及日常分析工作,并指导一线开展经营工作;

3.负责公司双I业务的管理及业务运营支撑工作;

4.负责公司的计收.欠费.挂账管理工作,包括计收规范及进度管理等;

5.负责公司信用度管理工作,包括欠费与挂账等业务支撑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2依据合同约定金额以及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审核结算 ;

在一个工作日内初审完毕,登记《商务结算办理及归档情况表》 ;

监控各区域所有项目结算办理进度 ;

每月30日编制商务结算未办理/未归档两份通报;

负责产值报量编制工作 ;

每月提交公司月度产值报量和相关报表 ;

因特殊原因需调整报量表的,需编制报告申请,审批通过后调整 ;

8.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或内部协作.。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31)指导各预算责任部门按统一格式编制各部门预算草案并进行初审,初步形成企业的销售收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采购预算等相关预算;

2)汇总、平衡企业各部门的预算,就平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调,提出初步调整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下一年度预算草案,报上级审核后报高层审批;

3)编制预算控制管理方案,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

4)监督企业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查看预算调整建议案,进行初审、协调与平衡后,及时向管理层进行反馈;

5)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定期更新已编制的预算,使企业的各项预算更趋合理;

6)定期汇总、分析各部门编制的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报告,考核各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成果,并提出奖惩建议; 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41.编制、审核年度预算并撰写预算议案;

2.做好日常预算管理,对预算执行进行全面监控,按月进行预算分析,对预算差异及时预警与纠偏;

3.优化预算管理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根据公司不断变化的管理要求提出新需求,并跟踪开发效果、做好需求落实;

4.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办法与标准;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51.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2.对公司成本费用资金进行分析

3.按照不同口径编制财务分析报告,为决策层提供数据依据

4.提供成本控制及业绩考核的分析报告

5.收集同类型企业经济活动数据,做出比较分析

6.对公司项目做投入产出分析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61.品种别SKU别,损益管理的数据收集及统计。

2.予实绩差异分析。

3.IFRS费用对应。

4.业态别损益及工厂别损益管理等、新预算管理业务的推进。

5.作为窗口与大王制纸本社的对应。

预算管理工作职责71、担任财务咨询项目(不限行业),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税务咨询等项目的项目经理/驻场项目经理,制定项目的计划并组织实施,把控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对项目负责;

2、设计财务咨询项目实施方案(亦有机会参与其他模块项目),带领项目组高效执行项目方案;

3、负责客户管理,深度把握客户需求,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4、负责咨询团队的建设与成员培养,营造和谐的咨询团队氛围;

5、参与咨询项目商务工作(无销售任务,销售任务由销售团队负责),参与客户深度跟进如高层沟通,项目建议书撰写等工作;

篇7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水利工程进行高效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常说的工程管理,是对某一工程而言,从最初的方案制定开始,一直到工程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及相关附属建设进行管理。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中,由于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管理工作内容也比较繁复,所以,要首先对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梳理,从而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日渐紧缺,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生产给水资源带来了诸多的污染,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水利工程建设是缓解水资源紧缺,解决水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而对水利工程加强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是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管理的对象是水利工程涉及到的生产过程、资金、材料与工作人员,在管理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实际展开合理的组织与计划,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使用,从而达到通过水利工程获取效益的目的。

2.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展开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是水管单位。水管单位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承担着组织生产活动的职责,同时也能反映社会中的生产关系。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分为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2.1水利工程经营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营管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科学的组织生产力。在进行生产力的组织管理中,又可分为对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及生产力中的要素进行综合的组织管理。第二个方面就是正确的处理水利工程中包括政府、水管单位、员工和用水单位在内的生产关系。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经营管理,使合理处理生产关系与科学组织生产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协同发挥作用。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经营管理体现在对于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关系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加以有力的调控等方面。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进行周密的计划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明确管理目标的重要基础,而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就是对生产力加以组织。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必须加以协调解决,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以正确的指导为手段,建立起管理工作的秩序。最后,还要对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偏差及问题进行有力的调控,将水利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落到实处,使决策和计划真正在经营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

2.2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生产活动管理

2.2.1建立管理机构并形成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机构是展开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责任方,要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明确管理层次,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建立明确的责任负责制度,对生产技术也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据可依。另外,还要注意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对工程的生产管理思路加以创新。要加强监理工作制度的建立,明确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并将审核程序加以规范,严格审批过程。

2.2.2加强技术管控,展开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管控主要包括对水利工程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组织观测检测工作、进行生产调度、科学技术、物资及机械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内容。对于施工的质量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对生产目标落实的管控。在这一管理内容中,包括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技术方案的制定、安全检查组的成立等。

2.2.3对工程成本进行管理

对水利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依据的是工程的预算定额,要根据水管单位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定额,形成对成本管理有指导意义的文件与资料,并根据指导文件对项目进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可控性为基准,按照实际需要对费用中心及成本中心进行科学的划分,并在成本及费用的总体考核中以此为对象。在水利工程完工后的运营中,还要对供水的成本进行测算,以确定水价,并对水费额度进行确定与管理。

2.2.4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素质最为重要,要加强对于二者的管理。首先,可以展开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使施工人员的技能得以提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与警示教育促使施工人员责任感的建立与提升。同时要在内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保持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共同服务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后还要明确施工中的奖惩制度,促使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对工程的质量加以重视。

2.2.5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生产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与相应的生产规范标准,建立档案库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布并存档,在招投标过程中对所有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于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必须在其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证时才可允许上岗,并加强对于工程负责人、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考核工作。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展开水利工程管理中,明确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同时,还要注意在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稳健、快速而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兆安.浅析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5):234-235

[2]王达惠.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A].吉林农业.2011,3(9):210-211

[3]赵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2,3(4):219-220

篇8

Abstrac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gress is the progr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esults. In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various control schemes are employed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 and each project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 At the end of a project phase,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te contrast degree and plan,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proje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labor efficiency, consump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progress statu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和合同要求,通常施工单位为保障工期都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般在现场项目经理部内,由项目经理挂帅,建立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作为在项目建设施工中保证施工进度按照目标工期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按期建成。保障工期特别措施组织体系一般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为保障工期的第一责任人;以五大资源保障体系为必须的前提条件,以资源的完全保障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以主要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工期的支持体系,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工期的措施体系,以确保项目工期目标在其合同工期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1、组织体系各要素的主要责任

1.1公司总部:授权项目经理对工程的工期负责,指导项目部制定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在公司范围内对资源进行调配,公司职能部门为项目部提供技术、管理上的支持、服务和保障;

1.2公司主管副总经理:代表公司对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作出决策,指导项目经理执行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对公司范围内投入到本工程的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和监督,保证工程按网络计划节点实现;

1.3项目经理:本工程工期保障计划与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和领导实施者,对整个工程工期保障计划、措施和网络计划节点、总工期目标的组织、实施负全责,是实现总工期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投入的全部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平衡,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资源的流转,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保障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监督和调控分区对项目资源的使用,领导各资源保障体系和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有效运行;

1.4分包专业项目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负责,并制定分项工期保障计划和措施,提出保障工期的资源需求、技术方案、管理方法与手段。服从总包项目部对资源的统一调配,保证所负责的工程的工期目标的按期实现。

1.5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资源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负责该资源的项目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包括: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资源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本项资源的工程总体与分项资源需求计划、采购与供应计划,保证资源的品质;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资源使用进行平衡,制定资源供应的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资源供应与调配。

1.6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工程项目管理保障体系负责人由项目部的部门领导担任,其主要责任: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管理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所负责项目管理的工程总体与分项管理实施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提高工作质量和调控能力;对总体与各单项工程的管理计划进行调控,制定工期紧急情况下的管理应急预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工程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2、五项资源保障

2.1劳动力资源保障:

a.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配置保障;

b.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

c.公司自有专业作业队伍配置;

d.专业协作技术工人和普通作业人员;

e.在本工程的劳动力资源调配中,为保证个别单项工程工期紧急情况的发生与处置,在项目部内建立劳动力调配应急机制,并按高峰时各专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的10%进行劳动力储备,如个别项目出现工期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增加劳动力投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f.参加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检验等管理岗位,施工作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等都具有上岗证和特殊工种作业证,全体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

g.为保障劳动力资源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和劳动力调配管理的力度,在项目部内将成立劳动力资源保障与调配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主持本体系的运行与管理、考核。

2.2工程材料资源保障:

a.严格按照有关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提出材料的品质要求,并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材料的品质检验;

b.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组织材料招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材料的品质,满足工期的需要;

c.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相应的材料采购资金准备计划,保证材料采购的资金需要;

d接受业主材料监理对材料品质的监理,树立材料采购供应的超前意识,把工程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做在工程实施之前,保证不因工程材料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期目标的实现。

2.3周转材料资源保障:

a.周转材料资源保障体系;

b.公司现在已经做好了本工程中标后,公司自有周转材料投入本工程施工的配置预案,而且部分周转材料已修复完成,并堆放集结,一旦接到中标通知后,可以立即装运,在工程正式开工前运送到现场;

c.租赁使用的周转材料保障;

篇9

关键词:公共治理;内容分析;分类法

公共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时西方的政治、社会危机的产生推动了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与范式变革[1]。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公民的需求并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二是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决策者回应公民要求[2]。基于对公共治理研究的内容分析,不仅可以总结先现今公共治理研究的现状,同时能够发现研究整体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笔者主要从中国CNKI学术总库上,搜索到了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研究的文章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数据处理。由于中国CNKI学术总库是国内十分权威的论文检索数据库,选择从该学术总库上搜集到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

一、绘制编码表

笔者在研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分析了不同文章间研究的内容之后,发现就论文研究的内容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就公共治理理论本身进行研究,这样的论文共有39篇,我们将其记为A类。还有一类是研究在特定情况或环境中的公共治理,共59篇,我们将其记为B类。就A、B两类,笔者做了不同的编码表。

表1.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治理的地域PB:国外PB1、中央PB2、省级PB3、地市级PB4、区县级PB5、乡镇级PB6、村社级PB7、区域PB8、城市PB9、农村 PB10

研究的角度PC: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D:调查研究PD1、文献综述PD2、实验法PD3、实地研究PD4、纯学理研究PD5、方法不明PD6

表1.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编码表

研究的时间PA:2009年PA1、2010年PA2、2011年PA3 公共治理的主体PB:公民PB1、政府PB2、非政府组织PB3、企业PB4、民间组织PB5、宗教组织PB6、主体不明确PB7

公共治理的领域PC:(1)政府建设PCA:职能转变与完善PCA1、绩效评估PCA2、监督体制构建PCA3 (2)产业发展PCB:传统产业PCB1、新兴产业PCB2 (3)生态问题PCC:环境保护PCC1、资源利用PCC2 (4)社会发展PCD:教育发展PCD1、民主建设PCD2、社会保障PCD3、法制健全PCD4、大众传媒PCD5(5)其他PCE 治理的地域PD:国外PD1、中央PD2、省级PD3、地市级PD4、区县级PD5、乡镇级PD6、村社级PD7、区域PD8、城市PD9、农村 PD10

研究的角度PE: 理论缘起PC1、治理政策PC2、治理评估PC3、治理模式 PC4、表现形态PC5、治理结构PC6、功能与意义PC7、理论研究PC8、资源配置PC9、主体的作用与转变PC10、价值体系PC11 研究的方法PF:调查研究PF1、文献综述PF2、实验法PF3、实地研究PF4、纯学理研究PF5、方法不明PF6

二、分析与研究

关于A类文章的研究

(一)关于研究时间:

表2.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21 10 8 39

百分比 53.8% 25.6% 20.6% 100%

笔者从CNKI上选取了近三年的论文,并且以一年为单位进行时间上的研究。从表格中看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单纯针对公共治理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上出现了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选取的时间段太短、选取的标准等众多客观因素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了A类文章研究的数量在减少。

(二)治理的区域

在有关于治理区域的划分上,有些文章是在宏观上就国内或者国外进行研究,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受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这一标准,又可以分成中央、省级、地市级、乡镇级、村社级等,区域、城市、农村也成为关注的一点。

表2.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治理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13 0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1 1 2 21 3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就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论文并未在文章中点名其关注的区域,只是进行总体上的论述与分析。而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文章是关注于我国公共治理现状的,近年来热点的区域、城市以及农村等并未在此类文章中广泛体现。

(三)研究角度

表2.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3 1 6 14 5

百分比 7.8% 2.6% 15.4% 35.9% 12.8%

角度 表现形态 作用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资源配置 合计

篇数 2 3 4 1 39

百分比 5.1% 7.8% 10.2 2.6 100%

在A类论文中,总结开来就是以上七个角度,那么在这些切入点中,关于主体作用等的研究占到的比例最大,这类文章就主体界定、主体的作用、主体的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而关于治理评估与的研究次之,有较少的学者选择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文章的研究。

(四)关于研究的方法

笔者按照风笑天著的《社会研究方法》中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将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下表的几种。

表2.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A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1 38 0 39

百分比 0% 0% 0% 2.6 0% 97.4% 100%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几乎全部的学者采用了纯学理研究的方法,而并没有学者采用调查研究等其他在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B类文章的研究

(一)研究的时间

表3.1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时间

时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篇数 16 19 24 59

百分比 27.1 32.2 40.7 100%

B类文章针对的是具体情况与公共治理相结合文献的研究,从上表中可以很容易就看出,在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间,研究这一类文章的总数量在上升,表示出了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增加。

(二)研究的主体

表3.2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主体

主体 公民 政府 非政府组织 企业

篇数 10 32 8 2

百分比 16.9% 54.2% 13.6% 3.4%

主体 民间组织 宗教组织 主体不明确 合计

篇数 2 2 3 59

百分比 3.4% 3.4% 5.1% 100%

在有关于研究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了在公共治理的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虽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但是多元化的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随着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其治理主体必定更加多元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主体也必定随着多元化。

(三)研究的区域

表3.3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区域

区域 国外 国内 中央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乡镇级

篇数 0 28 1 1 0 0 0

百分比 0% 33.3% 0% 2.6% 0% 0% 0%

区域 村社级 区域 城市 农村 文章并

未说明 合计

篇数 0 2 5 3 19 59

百分比 0% 2.6% 2.6% 5.1% 53.8% 100%

有关于研究角度方面,现在的学者还是偏好于从我国公共治理的总体出发进行研究,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占百分之47.4%的人将这一点作为研究的区域点。

(四)研究的角度

表3.4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角度

角度 理论缘起 治理政策 治理评估 主体作用与转变 治理模式

篇数 2 18 3 8 4

百分比 3.4% 30.4% 5.1% 13.4% 6.8%

角度 表现形态 功能与意义 理论模型研究 价值体系 资源配置

篇数 3 11 5 4 2

百分比 5.1% 17.6% 8.5% 6.8& 3.4%

在有关于研究角度上,公共治理相关政策的研究仍然成为众多学者就这类论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其功能与意义等是许多学者选择的第二方面,针对于理论缘起等研究较少。

(五)研究的领域

笔者在研读了所有B类论文后,就其主体进行了如下的分类,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生态问题、社会建设以及其他等问题。另外,根据具体问题的归纳总结,笔者又将每一领域进行了更具体的分类,在表1.2中已进行展示。具体表格如下:

表3.5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领域

领域 政府建设 产业发展 生态问题 社会建设 其他 合计

篇数 15 12 3 26 3 59

百分比 25.4% 20.3% 5.1% 44.1% 5.1% 100%

由表格统计数据不难看出,社会建设问题是专家学者更为关注的研究方向,而其中占到最大比重的是教育问题。有关于政府建设问题,其研究的比重也较大,而进行细分后发现,就政府职能转变与完善的研究最多,占到百分之五十。有关于产业发展等社会热门的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

(六)研究的方法

表3.6 关于公共治理研究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

研究

方法 调查研究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纯学

理研究 研究方

法不明 合计

篇数 0 0 0 0 59 0 59

百分比 0% 0% 0% 0% 100% 0% 100%

纵观B类文章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尚未有学者采用出纯学理研究外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有关于这个问题在调查研究、文献综述、实验研究以及实地研究等方法上的应用将会是十分新颖的。

三、评价与思考

总体上来看,近三年有关于公共治理方面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

1、研究公共治理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论文多于单纯研究公共治理的文章。而这些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的论文中,又以社会建设为其联系点,如教育发展、社会保障等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2、在研究区域上,从国内整体的角度以及单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是现在绝大多数论文的区域选择,而有关于农村、城市以及社区等等研究的学者还较少的存在,因而笔者认为,在大量研究整体的论文背后,学者也可以将研究的区域选择在较小的点上,从而能够得到更加具体、更加有价值的思考与理论。

3、在研究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众多文章比较偏爱于就政府的研究,此类文章占到了一半以上,虽然就其他主体研究较少。而将来,笔者认为针对于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研究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4、有关于研究的切入点,大多数文章还是从治理本身的政策实施以及主体作用、主体特征以及主体多元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存在着一些论文就已经成型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分析,而学者根据具体实践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升华的占到的比例较少。

篇10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提供公共知识服务的网络载体,一般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为补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充分整合社会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根据公众的需求向其提供更加有组织、有效率的知识服务,目的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进程[1]。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其本质上来讲,它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知识服务的一种网络载体平台,知识服务的内容涉及教育、医疗、安全、交通、金融等与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其次,从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的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是面向普通民众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具体的专业领域或只针对某一类服务产品的服务平台。第三,从其功能作用来看,这种网络载体平台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信息充分整合,并针对用户特定的需要向其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满足大众需求。

1.2教育知识服务

1)知识服务的内涵。近几年对知识服务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知识服务进行定义,张晓林从知识服务的提供主体———图书馆及其相关因素的角度[2],戚建林从知识服务的实现过程角度[3],王知津从知识的认知角度[4]对知识和知识服务进行了定义。笔者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知识就是关于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经验的总和,知识服务是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根本目的,利用一定的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技术,通过各种媒介为用户提供有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知识的服务。它具有专业化、针对性、创新性等特点。

2)教育知识服务的内涵。教育知识可以理解为“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教育知识服务就是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的提供,即针对用户关于教育决策方面的知识需求,专业信息服务人员利用一定的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技术,对用户所需求的教育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提炼和总结,并以知识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支持用户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活动。教育知识的提供者主要是国家教育部各地区教育厅、局、各级学校、社会教育信息咨询和信息服务机构等。教育信息和知识服务的关键是信息的全面性和根据公众不同的需求对教育信息内容的再组织。高等教育知识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制定个人教育计划,解决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其自身成长息息相关的信息或知识。

2公共服务管理平台高等教育知识需求分析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收集相关的教育知识需求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2.1问卷设计

在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大学生教育知识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基于以下思路: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一直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需要提高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更多的挑战,可见英语和计算机学习是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要需求。问卷没有对专业知识需求进行调查,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专业教育基本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需求,且不具备普遍性,不适合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供。另外,大学生关注的各种考试方面的信息政策、网络课程学习、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也是大学生的普遍需求。普遍需求的确定是基于本研究对大学生的了解和对教育信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设计是否有遗漏和偏差,并设计问题雏形,进而设计出问卷草案。问卷的内容设计为英语知识需求、计算机知识需求、证件考试知识需求、网络课程的需求、专业实习知识需求、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以及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知识需求;选项的设置是“选择并排序”,以此来分析当前大学生最迫切的知识需求,以便于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的范围是东北地区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专业涉及管理、电子及计算机、经济、汽车、材料、生物、交通和食品科学。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在分析方法方面,对问卷中某选项选择的“总数”和大学生在对所选项目排序统计后的“最迫切需求”两个角度分别进行统计,最终得出当前大学生在各个模块中普遍需要的知识和迫切需要的知识。

2.2.2数据分析过程以大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分析

为例说明数据分析过程和统计结果。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还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各年级学生中没有满足需求的人数均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90%。见图1。图1大学生英语知识需求满足程度大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内容如图2所示。通过对各选项重要程度的排序统计,揭示出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也是需求最为迫切的内容是:英语学习经验、方法、资料(A、B),并在各个年级层次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见图3。

2.2.3分析结果运用同样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考试方面的知识、网络课程方面的知识、专业实习知识、就业指导及创业方面的知识、心理知识的需求,得出了如下结论:①大学生目前通过各种渠道能够获得的以上各方面的知识均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②在七大类知识中,大学生对每类知识的具体需求如表1所示。③通过对每类知识中的具体需求进行重要性排序,可以得出大学生需求最为迫切的知识内容,见表1中加*号的内容。

3公共服务平台高等教育知识服务内容解析

3.1英语学习知识

这里所说的英语学习知识并不包括英语学习的专业知识,而是如何学习英语的知识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提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管目前通过书刊、电视、音频视频、网络等各种媒介介绍的关于如何学好英语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通过调查可知,大学生仍然觉得不能满足自身需求。这提示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应于学习方面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提供。在英语学习知识方面需要提供以下四类知识:①好的英语学习方法、经验、学习资料(书籍、网站)等方面的信息。②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英语学习资料。③全面的英语培训机构的信息。④各类英语等级考试、出国考试信息(如报名时间、地点等)的汇总分析与介绍。其中第①和第②项主要提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资源方面知识。根据统计分析,大学生对这两项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平台在英语知识内容的设置上应该有所侧重,平衡内容的全面性和重点内容的突出性。这部分内容的提供者既可以是英语专业教师,也可以是每一位学习者。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在提供这方面知识时应建立知识共享模式,鼓励网络学习者的知识共享。大学生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有参加英语培训、考级得证、出国进修的各种需要。第③和第④项提供的知识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培训机构信息应包括机构教学特色、师资情况、费用、教学效果保证、时间以及地点等各方面内容,各级各类英语考试方面知识的提供要关注信息的全面性和再组织性,如解释雅思、托福、GRE等考试的适用对象和考试注意事项。这方面知识的提供能够向学生推荐信誉好的培训机构,并节省学生盲目寻找相关信息的时间。这部分内容的提供者主要是各级培训机构以及等级考试管理部门。

3.2计算机学习知识

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3个层次。其中文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主要是对常用软件的理解和使用,理工科学生和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层次。计算机学习知识的提供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①好的计算机学习方法、经验、资料(书籍、网站)的介绍。②计算机学习方面的网络视频教程及课件。③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的信息汇总介绍。④计算机培训学校或培训班的信息。其中第①项内容主要关注于计算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供者是计算机专业教师或学习者。从调查上看,高年级学生对第②项的需求较大,平台可以组织并提供系统化的计算机学习网络课程。与英语各级考试一样,计算机等级考试受到大学生普遍关注,平台应在信息组织的基础上提供各类考试信息的汇总介绍。

3.3考试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31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除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外,主要热衷于以下考试(按需求的先后排列):考研、计算机等级考试、本专业的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注册会计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以及TOFEL、GRE等出国英语考试。因此,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应提供以下考试方面的知识:①国家或各高校关于考试资格、政策及考试计划方面的信息。②国内外各高校博、硕士招生信息,如招生专业、录取人数、导师介绍、录取比例等。③培训机构信息汇总,如各机构的师资、教学特色、费用、地点、教学效果评价。目前,各高校对于考生考试资格、考试政策和计划的规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博、硕士招生方面的信息更是因校而异,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时获取信息困难,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能保证。因此,平台应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并重视信息的组织和知识的提供,如各专业、各校对比信息分析,教学优势分析,导师研究领域解读等,服务的重点是信息的再组织,即知识的提供,而不是初始信息的简单累加。第①项的部分知识以及第③项提供的知识与英语和计算机学习知识有重叠部分,平台可以在两个模块之间建立超链接,实现知识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3.4网络课程方面的知识

网络课程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在先进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视频、动画、图像、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系统地传递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通过网络课程可以在线学习各种课程或专业知识,实现了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目前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具体应提供以下知识:①将网络课程按照所属专业进行分类介绍。②将网络课程按照开发质量进行分类介绍。③将网络课程按照主讲教师所在高校进行分类介绍。3种分类方式各有其优势,其中按照所属专业进行分类介绍最符合大学生的需要。平台可以提供多层分类方式,可以先按照网络课程所属专业进行分类,再按照开发质量进行分类,最后按照高校分类。网络课程方面的知识可以由高校教育技术部门负责组织。

3.5专业实习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实践,各高校每年都会与一些企业联系,定期为在校大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这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都是很宝贵的实践机会。也有的学校和专业要求学生自己联系实习企业和部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使一些学生错过或者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所以对于各高校专业实习知识的提供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专业实习知识应包括:①有实习需求的企业信息,包括所需专业及具体岗位要求。②实习计划及指导信息。专业实习知识的提供者主要是愿意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和学校各学院专业学习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平台提供企业入口,方便信息的及时更新。

3.6就业及创业知识

就业问题一直是广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经济危机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平台应该在就业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全面的就业信息,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大学生就业。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平台也应该提供一些专业权威人士预测的创业方向以及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信息。就业及创业知识具体包括:①用人单位信息;应聘技巧;职业规划辅导及求职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②各专业创业方向的专家预测与指导。③本人创业设想之发展前景的专家咨询和指导。④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及创业要执行的相关程序信息。本部分知识的提供者既包括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包括高校负责就业创业指导的教师,同时可以将网上相关的资源加以组织后提供给学生。

3.7心理知识

篇11

市政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所有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监督与调节,从而将工程造价总额控制在合理的目标范围以内。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包含人力、材料与机械设备使用等费用。根据施工合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要求,以合理管理人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租赁等费用。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优化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积极采用提高效率与降低造价的的新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等,减少因返工而导致的人工与材料等浪费。

1.2市政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要按照施工合同所约定的进度与工期要求来实现工程施工预期目标。工程进度管理应当贯穿于全部施工环节中,尤其是施工进度的计划制定与实施环节中。其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工期控制要求,并设立专门进度管理机构与人员,完善工程进度管理体系。同时要明确工程进度管理各环节责任,编制科学的进度管理流程表,以充分确保工程进度管理工作开展。

1.3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即在市政工程施工时所进行的安全施工等控制活动,从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行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以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明确好安全施工的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管理科学规范进行。对此,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落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等措施,确保安全和施工同步进行,并且把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到所有施工环节中,以保障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4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今后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寿命,并且关系着工程使用者的财产人身安全,因此,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成为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标准与系统,明确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同时,应当完善施工材料的采购与内部质量检测工作,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确保工程质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2基于业主立场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对策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从管理活动涉及到内容的不同进行业主立场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对策分析,业主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设计管理等。具体如下:

2.1投资管理

业主对市政工程施工的投资管理集中表现为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和工程效益保证上。通过建议和监督确保市政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投资主体的业主应当在市政工程承包合同的约束和规定范围内,对工程项目设计到的变更或者重大变更进行控制和调整。在工程施工质盆不变的前提下,以降低工程资金支出为目的调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业主实现工程变更条件的工程成本控制,需要密切设计人员与监理人员的关系,通过监理人员实地的调查,获得工程建设的一手资料,并以此获得设计方案变更的建议权。认真听取监理人员的合理建议,并实施的对有益于工程质量保障和工程造价降低的建议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以此激发监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选择合适的设计代表人员,设计代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程设计服务质量的好坏,选对了设计代表就相当于为工程质量和投资管理提供了上佳的监督和变更依据。

2.2合同管理

业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间是合同关系。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与业主相关的合同为: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工程建设合同、买卖合同等。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时,业主为协调各方矛盾,经常需要和相关单位签订各类协议,这些应当也划分到合同管理范畴中。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须严格寻找相关法律与合同来进行,如合同法、建筑法、民法通则、招标法等。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违反合同法与招标法等问题,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业主在市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确保参与行为的合法性。确保参与行为的合法性也即业主在参与市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着重体现在对合同条款的严格执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业主不仅要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同时还要监督其他参与各方的行为是否会对合同造成威胁。②不断完替合同相关制度。市政工程项目是一项复杂性较高,涉及内容较多的工程施工类型,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市政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相当繁重。因此,不断完善合同相关的管理制度,设立与之相匹配的机构和人员是十分必要的。③不断完善合同示范文本的管理制度。合同范文本是为了防止条款遗漏和责任约定不公而编制的,重视市政工程合同管理,应当确保示范文本管理制度的完善。

2.3设计管理

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设计过程应当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包括工程选址、施工可行性分析、立项等,再到设计的准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以及招标投标等,最后再延伸至工程竣工验收以及移交接管等环节。所以,对于业主方来说,业主应当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管理意识,加强设计工作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渗透于融合,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沟通及协作等系统化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帮助设计方与业主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包括从工程立项至竣工移交使用的全周期,协调业主方和政府、设计单位等相关建设主管部门与承包商的沟通与协作问题。如在设计前,业主应当组织相关设计人员考察分析施工周边情况,尤其是地下管线的分布、限高、周边房屋以及地形地貌等状况,并做好书面记录;加强设计人员的考核工作,完善设计责任制度等。

篇12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一)市政工程施工复杂程度高。一般市政工程的造价都特别高,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参与人数多,同时利益相关者也多,对环境有较大的依赖和影响,施工时间相对较长。

(二)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市政工程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工程极易受到天气,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进度放慢。再加上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分包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变数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自身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整个工程的不确定性系数就更加高。

(三)市政工程施工政治性非常强,所以它的工程目标就会很高高,要求很严格。由于是市政工程,所以就和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好坏,所以质量标准都非常高。

(四)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正由以前的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目前绝大多数的市政项目的施工管理都存在着劳动队伍素质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自由机械设备、劳务队、自供材料的自由组织方式,使项目工程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进行管理。

(五)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容非常繁多和复杂,这其中包括开工前的准备和施工中的准备。施工前主要是承包合同的签订,具体施工任务的落实;以及各项现场施工条件的准备、和各项业务准备;施工中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全面协调、全面控制整个施工的全部过程,按照一定计划来组织综合施工;为确保空间的合理利用,从而保证一个良好的施工条件,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平面管理。施工后的工作就是交工验收。

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一)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从相对关系上来看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推行项目管理的好坏,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组织体系。项目管理部的设置就是为了能够使项目经理在指挥上更加灵便,项目运转更加自如,能够更好的完成管理任务。而在具体的项目中选择项目经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

(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方面,有很多的方面,第一就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这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各施工企业根据自己所建立的质量保证模式,可以编写制定质量方针、编写质量手册、技师目标,建立起具有可协调性、系统性、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检查性、可操作性的质量保证系统。

第二要加强对人、材、机的控制。工程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所以要把人当做控制质量的核心。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们“质量第一”的观念。材料是所有建筑产品的主题,所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严把材料质量关在整个工程中都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机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进度、同时也是施工现代化的、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因此,选好机械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要控制施工环境。在一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环境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这些环境因素有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在内的工程技术环境。包括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工程管理环境。还有包括作业场所、劳动组合、工作面等在内的劳动环境。这些环境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这些环境因素。在施工现场应该建立文明的施工环境,在施工道路方面应做到有序畅通,在有序堆放各种材料工件。

第四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而在工程质量上应该以预防为主,应该由事后检查转到事前预防上来,要达到事先预防的目的,就必须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方法是对工序的部分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这种方法叫做数理统计法。每个施工过程都有固定的工艺流程,它是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为了更好的做好事前质量控制,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在遵守工艺流程的同时还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工序活动条件又包括很多,像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都是工序活动条件的内容。只有将这些方面都控制好,才能确保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加强质量检验定制,综合统计分析质量状况,掌握质量动态,使工序活动效果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还要设置质量控制点。

(三)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1.要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中心,按照自己的业务分配,实施项目成本控制,而不是仅仅依靠专业成本控制人员来完成成本控制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应该是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具体负责施工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成本控制。

2.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在这里要区分好成本责任和工作责任,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和成本责任不是等同的,完成了工作责任并不等于完成了成本责任。例如在完成了质量保证任务时却忽视了成本问题,在做到了供货及时时却忽视了昂贵的价格等,这也都只是完成了工作责任,却没有完成成本责任的表现。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成本意识深入到每个管理者的脑海中,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精打细算一番。

3.对施工进行分包成本控制。在建立劳务关系时,项目部与施工队应该寻求一种特定的劳务合同关系。这种特定的合同劳务关系一方面要保证项目部对施工队的现场管理标准、质量、进度、安全具有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在成本控制方面,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应该完全下放到施工队,由施工队自己控制。

(四)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安全管理。安全存在于生产之中,对生产起到促进与保证作用,所以在抓生产的同时,也要紧抓安全,坚持生产与安全同步的原则。安全问题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的事情,而全部生产者参与者的共同责任。仅靠单一部门或少数几个人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更不会有效果。所以对于安全工作这一重要因素,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不同,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安全责任的落实,责任制管理的实施,安全教育的加强,以及例行安全检查都是安全管理措施的内容。

3.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许多安全事故中,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都是主要的事故因素。所以应加强人或物的不安全因素控制。

结语

在所有的工程中,在施工项目的管理这一方面都是全方位的,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一些建设的市政工程建设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快速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其建设的力度也更高。由于当前市政工程所包含的中类较多,项目复杂繁多。例如:道路、桥梁、通信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政工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居民居住的环境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市政工程的市政管理的工作必须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一)工程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识别和控制施工活动中的隐患和不确定性因素,以期降低隐患或不确定性因素对事故的概率引发,从而有效降低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首先应当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通过计划的安全培训,让施工人员既增强安全意识,同时识别及排除学会安全隐患和自我防护。其次,同时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到人。应当坚持施工活动和安全管理的协调同步,并在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不断将安全管理的理念融入,以此为市政工程施工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

(二)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今后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效果,并且对工程使用者的财产人身安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很重要的内容。应当从工程的实际出发,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制定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与标准,对工程施工质量目标明确。同时,应当完善施工材料的采购与内部质量检测工作,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合理范围之内确保控制工程质量。

(三)市政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是指施工单位合理的调控施工和优化配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资源,以便在合理的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总成本。一般来讲,施工造价管理工作在市政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直接机械费用、材料和人工三个最重要的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在施工中优化配置所使用到的材料、机械以及人工来制定科学的配置方案,实现工程施工工序持续的优化,重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尽最大努力降低人为原因而产生的返修浪费支出。

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一)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对施工进度的计划进行管理。首先应该要确定好的就是施工的具体施工顺序,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施工的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制定施工进度的计划表。实际的施工计划表一般都要包括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装置施工的实际进程计划,并且把这些计划作为施工进度计划的一句。必须要及时的弥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还要绘制现场的施工网络的计划图。最后,还要对某些工程制订周计划、季度计划和年度计划等,作为材料的供应和材料进入到现场之后的依据,绘制能够掌握劳态劳力的人力复核图,绘制用于控制和评估施工进度的施工基准检测曲线等等,以保证具体施工时有据可考。2.报告实际的施工进度情况。根据现场管理部门提供的施工进度来看,及时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针对于具体的影响施工进度的具体情况。定期向有关部门复杂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相关的汇报,及时的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和施工的进度,并且还要针对于施工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并合理的监督指导现场施工。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对于整个市政道路建设和施工环节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工作。在市政工程道路建设中,如果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管理组织严格的对工程质量和施工环节进行把关,不但能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还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所以,在组建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时工程项目负责部门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选拔最适合的人员给各项管理岗位,最大程度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使得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能够被充分调动,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进而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果。

(三)提高施工工程中的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制

市政工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正是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他们是工程质量的决定者。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加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使他们明白在项目施工中质量的重要,尤其是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对施工人员的聪明才智进行调节,切实发挥其才智到施工,对工程质量促进其提高。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制度,使得工程质量责任制得到落实,加强考核,要落实责任到个人。

(四)要不断的加强市政施工材料的管理

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受到市政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要想促进市政工程材料的有效管理,必须需要专业的人员素质,主要是对采购人员的要求很高,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能够采购到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但是必须要强化其责任心,坚决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对其的侵袭,从而使得工程材料采购的质量受到影响。同时,需要选择社会评价好、证件齐全、质量好的材料提供商。一定要严格的检查采购的材料,要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的入场,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五)完善市政项目施工的监管体系

要想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提升质量,不仅要完善队伍自身的素质,还需要一个具体的监督制度,来给施工队伍一种约束。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从建设的规划开始整顿,从上到下,渗透到每一个环节,让施工井然有序。其次,重整招标和投标的方法,防止恶意垄断,在评定中标的过程中,排除价格垄断,要选择优质的队伍。最后,在投标之后要对施工队伍和监理等的工作进行排查,形成一种优良的考核管理制度,才能做好对施工方面的监管。

(六)加强施工工序的控制

市政施工质量的关键核心是施工工序,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一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就是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流程,同样也是使得工序质量能够得到确保的前提,任何施工人员都应严格执行。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稳定、正常。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综合统计与分析质量状况,对质量动态及时掌握,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结束语

市政工程是以人为中心的工程施工活动,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关键在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而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却取决于相关施工制度的完善性和施工管理人员的技能。因此,施工单位应当着力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技能的提升,加大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的力度。通过熟悉市政工程施工的内容,从而认真明晰市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使得我国市政工程事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