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14:49: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

篇1

0引言

    目前,我们通常的教学方式基本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来传授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它的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它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虽然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却是以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为前提的,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有时在教材内容上存在“难、繁、偏、旧”,学习评价的内容、形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所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一旦进人实际课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对于传统的教学行为,我们采取的办法绝不能把传统的教学行为看成一无是处,应该是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

1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这三种学习理论。

1.1行为主义认为学习被看作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是强化的结果。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在当今的教学设计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了程序化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五大原则:(均积极反应原则:课程中通常包含频繁的交互活动,尽多地要求学生作出明显反应;(2)小步子原则:将学习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小单元,使单元间的难度变化比较小;(3)及时强化原则: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应立即给予反馈;(4)自定步调原则: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5)低错误率原则:通过学生,使学生达到较低的错误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这就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1.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相反,它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的行为,布鲁纳等人的“认知结构”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我们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求者;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把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再通过各种方式把它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最后通过一定的线索提取出来,作用于环境。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教学设计的原则:(1)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关系;(2)学习材料的呈示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儿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3)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4)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虽然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一般将反馈看作为一种假设检验;(5)学习者自定目标是学习的重要促动因素;(6)学习材料既要以归纳序列提供,又要以演译序列提供;(7)学习资料应体现辩证冲突,适当的矛盾有助于引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建构主义采用以下的教学原则:采用情境教学、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由构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五个变化:

    (1)教师观—“教”转变为“导”;

    (2)学生观—“灌输对象”、“知识容器”转变为“学习主体”;

    (3)媒体观—“知识载体”转变为“认知工具”;

    (4)课程观—“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课程综合化、特色化、个性化、多功能化”;

    (5)教学观—“教为中心、知识中心”转变为“学为中心、问题中心”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只能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解释信息,并且他们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对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注重于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

2教学改革方案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就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新的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2.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以支持学生发现问题,来刺激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愿的事,而不是强加给他们学习目标和以通过测试为目的。同时设计一些与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活动应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以致用。

2.2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精选教材,如名、优教材,有案例分析的教材等。

2.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一些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学习。所谓真实的环境并非一定要真正的物理环境,但必须使学生能够经历与实际世界中相类似的认知挑战,且设计的学习情境应具有与实际情境相近的复杂程度,避免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要求。

2.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5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拥有学习过程的主动权,并非意味着他们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有效的,正确的,当他们遇到问题或偏离方向时应给予有效的援助和支持。教师的作用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示范、辅导和咨询。教师的作用不是主观武断地控制学习过程,抑制学生的思考,而是应该为他们提供思维上的挑战。

篇2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效地结合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

199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此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李克东教授曾经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更体现出了现代的特征,要求充分利用的现代的一切技术为教育服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是以学习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学习过程和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利用、管理及评价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切工具、方法技能及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教育技术和无形的教育技术两大类。有形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包括传统教学用的黑板、粉笔等,或者现代使用的幻灯放映、计算机网络、视听器材、卫星等各种教学媒体。无形的教学技术既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方法策略,且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2、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职业教育有广义职业教育和狭义职业教育两种。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是指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人们为自身职业能力发展及运用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们提供的教育,它不仅仅指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混合模式;不再是终结的教育,而是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职业教育是指普通教育以外的任何具有职业性质的教育培训。

3、现代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变革,而且促进了职教教学模式、现代职教教学理念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职教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及职教科学研究的开展。

(1)促进了职教教学方式变革。(2)推动了职教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及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更新、普及,既为职教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可能,又对此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职教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3)促成了构建职教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教学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效地对教学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并形成了高级认知能力。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转变教育思想理念,按照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者认知心理,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3](4)促进了职教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职教中,要求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职教理念,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求传递给学习者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实现了学习者自由、自主地学习,能让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

4、职业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启示

(1)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充分考虑由教学目标、计划、教学内容、培养方案、教育者、学习者、教学手段、方法等因素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不能单独地强调某一方面、片面地考虑个别方面,而要在整个系统中寻求整体最优,使现代教育技术产生最大的效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2)重视职业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职教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符合职教的规律,即职业教育即要符合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还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心理,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探索及意义建构等途径来获取知识。(3)教学资源与过程应并重。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教学过程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建设。虽然硬件和软件重要,但是仅有硬件和软件教学还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才能使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发挥更好的作用,使教学资源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过程。(4)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职业教育的功能,使职业教育突破地域和时空,为真正实现人类的职业教育探索出新的形式。[4](5)加强职教信息化建设,推进现

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要能够满足职教发展需求。不断地提高职教装备水平及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职教的现代化建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教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职教的影响是很必要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和职业教育双方面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媒体化

现代教育媒体的多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优化组合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头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各种新兴媒体和一些旧有媒体相互交融,共同存在,并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教育技术多媒体化趋势的一个方面。

2.网络化

教育技术的网络化趋势也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国际互联网( I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和卫星电视网络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卫星电视进入教学领域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目前现有带宽网络CATV在大中城市中有日益庞大的用户群,加上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也日益伸向千家万户,因而就有人提出了网络大学的构想。这一计划以CATV和PSTN为基础,以智能网络应用平台(INAP)和多媒体应用平台(MMAP)组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3CPA: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ApplicatioPlatfromn)为核心,以现有大学为依托,构筑起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适合于远距离教学的网络大学,亦即“三电(电脑、电视、电话)一体化”。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5种: (1)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2)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3)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4)基于Internet及其他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5)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对于前4种教学形式,我们都较为熟悉,而对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则较为陌生。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实时交互性((Real-Time Interactive)、多感知性(Multi-Sensation)、存在感(Persence)和自主性(Autonomy)。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是21世纪教育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一是视觉媒体, 如: 幻灯机、投影仪及相应的软片等;二是听觉媒体,如:录音机、激光唱片、校园广播系统等; 三是视听觉媒体, 如: 电视机、录像机、VCD 、DVD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等; 四是交互媒体,如: 程序教学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等; 五是综合媒体, 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语言实验与欣赏室、多媒体音乐、美术实验与制作室等。正是看到了媒体给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所以,世界各国对此予以极大关注和巨额投资,美国政府要求到本世纪末将信息高速公路连到每一个教室,德国要求每个学生都学习计算机。早在1996年,美国与国际互联网连通的中小学已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65% ,25%的课程在教学中使用了计算机模拟和演练,18%的课程使用了商业性课程软件, 12%的课程使用了多媒体, 8%的课程使用了光盘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在国外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内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如何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难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改革探究的主题, 现代教育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它的作用一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如何根据现代教育原理来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二是运用多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形象地再现于课堂, 让学生通过形、声、色的变化,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的协调作用,变抽象为形象,从而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篇4

现代教育技术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时空、进行教学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但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师本人专业的发展。因此,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

结合高中政治教师的特点,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部分构成。即教师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意识,要有获取、筛选、评价、管理和加工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相应道德规范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能力,具体表现为:能使用信息工具获取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对所获取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然后将信息资源分类存储或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使之能直接用于教学或学习过程;可利用电子邮件或QQ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或制作的网站(页)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等。

但是从教学工作实际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师的信息能力还仅仅停留在“教师+多媒体课件”,甚至还没有涉及如何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技术层面上,更别提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了。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材料一段接着一段,图画一幅接着一幅,课堂信息容量变得异常的繁杂,画面变得异常的眩目,直至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整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实际所获却甚少,这样一种典型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灌输模式更让学生受不了。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有效培训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基本素质如何,不是管理者的责任,但教师素质能不能提高,却是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业务培训,学科中心组开展相应的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二、完善硬件设施,开展校本培训,给予技术支持与帮助

学校首先要完善校园网络及多媒体硬件设施。如,我校在本学期聘请了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实现了教学FTP进教室等工程,为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以学校信息技术组为负责人,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三、注重高中政治教师自身信息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1.教师要做教学信息的加工者和处理者。教师既要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抽取所需的教学信息,并进行加工、组织,还要能根据教学信息制作出教学软(课)件。所以说,不能把课堂当做放映室,更不能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当成彰显个人的工具,教师更不能只是一个放映员或解说员。

2.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不断追求的学习者。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巨大的,教师必须通过终身学习来接受挑战。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流通不再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互动的双向反馈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成为教学信息及资源的研究者,善于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研究、比较、过滤、精选、整合,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确保教学的高效和优质。教师还要不断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专家。

参考文献:

[1]章伟民,曹撰申.教育技术学导论.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5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009-03

体验式学习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通过学习者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感受,并在观察反思中深化认知、升华情感。目前,体验式学习已在教育、职业生涯以及终身学习等领域展示出了独特魅力。

“教育技术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入门基础课,旨在引领学生步入教育技术领域,了解本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论、发展历史和实践领域,对于学生专业价值理念的树立以及职业的规划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普遍缺乏认识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因此,如何使学习者迅速而准确地认识该专业并形成一种整体性感知成为“导论”课的重要使命。已有一些学者开展了有益探索,如提出以学习共同体作为学习组织形式[1],还有从做好“导”与“论”着眼,将课程教学分解为“三导四论”[2]。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教学密切相关,即涉及“如何教”的问题,而学习者普遍缺乏教学经历,很难与教师在课堂上达成共同经验,也难以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何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体验式学习理念渗透到“导论”课的学习活动中,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1 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及其特点

“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也译为“体验式学习”,发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并在哈恩(Kurt Hahn)博士创办的外展训练学校中获得推崇,而对体验学习的开创性贡献则来自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20世纪80年代,库伯在整合了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架构,它挑战了“教学即传递”这种流行已久的观念,主张学习是一种基于精心设计的体验之上的社会化过程[3]。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体验”一词被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不同的学科及研究者对“体验”关注的角度不同,或着重强调情感作用,或注重活动,抑或关注结果等。心理学范畴的“体验”主要指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4]。在教育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个体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在体验中,主体主要通过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5],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转变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因此,概括而言,体验式学习即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和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情境性。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发生总是与各种情境相伴,而情境的创设应真实或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多种感官刺激,并在这种情境与知识学习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的共鸣,达到对事物的更好理解。

2)亲历性。学习者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参与其中的活动,亲身去感受和体悟。这里的亲历主要包括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主体在实践的意义上亲身经历某事;二是主体从心理的层面上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体验。前者体现一种外显的活动,后者则为内隐的活动,具有回顾、反思与移情的性质。

3)反思性。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展示了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四阶段的循环过程,其中反思是体验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原动力。学习者只有通过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才能真正获得经验的提升和知识的掌握并获得持久性的发展。

4)自主性。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自主验证周围事件,并对外界信息产生自主意识的过程。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不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培养、自我体验、自我优化,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5)个体性。体验式学习以体验为基本方式,而体验又总是与每个具体体验者独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价值取向、人生经历发生联系[6],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也常常会得到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体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形式开展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那些只能意会的知识。

2 “导论”课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

体验式学习的情境、亲历、反思、自主和个体性等特点对于大学专业导论课教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的主要目标是要突出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引领地位,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对学科有一个整体性认识,能深刻领悟这门学科的核心实质及无穷魅力,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较系统地建立起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以体验学习理论统领“导论”课程,其基本思想是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者发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反思,通过感悟来理解事物。

2.1 亲历专业实验室,初识教育技术

体验式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亲历性,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习者亲力亲为,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情感。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始于1984年,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其社会认知度仍显不足,初次进入专业的学习者普遍存在困惑甚至误解。通过设计开展参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活动,可使学习者从技术的视角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架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光学媒体、音响技术、电视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技术、微格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众多实验室构成,是集媒体教学、平面设计、广告开发、网络技术应用和影视节目制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学生通过亲历专业实验室现场参观,初步消除了与专业间的陌生感,也激发起学习热情。

2.2 创设多种情境,感知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型的交叉学科,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讨论稿)》中规定其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并初步确定5个培养方向以及本科生应具备的六大专业能力。“导论”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从这些专业的培养取向、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方面使学习者逐步建立起对专业的整体性感知,而多种活动情境创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优秀作品赏析。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实践应用基础上的学科,实践能力是衡量本专业人才的重要指标,而能力的提升是个渐进过程。通过历年各种技能竞赛(如摄影比赛、平面作品比赛、DV大赛、课件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等活动)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品,成为引导低年级学生的示范资源。学习者在对往届学生作品的赏析中,拓宽个人视野,感受教育技术魅力,也增进其对本专业的思考。同时利于其及早了解国家、省市及行业协会的相关比赛,如全国科讯杯DV作品大赛、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创作活力。

2)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感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环境的重大改变,从课堂逐渐发展到信息空间中,形成了信息化教育大环境。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多媒体综合教室、校园网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典型教学环境,关注新的技术、新的工具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更要学会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践表明,教师的示范教学对于学习者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例如,教师采用概念图教学,既形象地呈现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梳理了知识结构,又可以使其领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再如针对教学模式的小组学习形式,设计了基于Wiki知识共享与协作交流平台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就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不仅达到了对讨论内容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形成一种利用教育技术学习教育技术的理念。

3)职业生涯设计与现实关照。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结合课程中五大培养方向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调研本校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以了解专业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电视台、动画公司、音像出版社、高校网络中心、网络教育学院等单位部门,学生归纳出本专业的社会岗位分布图。统计表明,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企业培训、教育产品开发、专业研究等方面。学习者直面这些现实数据,明晰专业的社会需求,有利于及早开展个人职业规划,并从分布广泛的社会岗位中,体会到专业的综合性对学生专业素质、学业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也充分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2.3 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

反思观察是体验式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实际上即使跨入大学校门,一部分人的学习仍带有很大盲目性,难以成为高效率的学习者。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因此,将专业所研究的问题与学习者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应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契合点。为此,针对“学习理论”课程内容,设置“反思个体学习,领悟学习的智慧”互动主题,引导学习者总结和反思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验与习惯,了解个人的学习类型与特点,并与同学分享个人成功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在教学中适宜地引入反思式的体验学习,学习主体通过现象、联想、记忆,将个人学习经历中最值得回味的成功、失败、快乐和苦恼的事件进行过滤和反思,有利于对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领悟学习中的智慧,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并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观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2.4 参与教学实践,实现自我认知

体验学习中的“体验”包括主体在实践意义上亲历某事的“原体验”和主体从心理层面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的体验。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应适宜地引导学习者回味个人学习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教师教学行为,引导其以教师的身份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获得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参与教学实践,亲身授课。学生授课活动内容选择了“教学媒体”部分,它既是“导论”课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教学要素之一。依照常规媒体、投影类、电声类、电视类和计算机类媒体的分类框架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个人先在组内讲授,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最后由学生互评各组成绩,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实践表明,通过资料查阅与内容组织、PPT课件制作与演播、课堂语言表达与交流互动等授课环节,学生亲身教学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直接的教学体验,并在小组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使主体性得到尊重、个性得以表现、创造性获得解放。活动中也会发现个人潜质与不足,使学习者更坚定了专业信念并找到努力方向,是一次完成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

3 结束语

体验式学习作为国际教育界广泛推崇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5],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达到对事物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透察,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践表明,基于体验学习理论指导“导论”课程设计,结合学习者特征开展多种体验式学习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弥补学习者教学经验的缺失,促使学习者从多个视角体悟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好地实现“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7(2):23-26.

[2]李子运.“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导”与“论”[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83-86.

[3]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36--06

一 引言

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10月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然而我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因存在诸如课程定位模糊、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学科联系、教学条件不足等问题而收效甚微。如何科学地“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使课程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是Mishra(2006)等人在Shulman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框架基础上提出的。作为教师有效整合技术所需的知识框架,TPACK框架的三个基本元素一一教学法P(Pedagogy)、学科内容C(Content)、技术T(Technology)——相互交叉重叠形成新的交互元素,即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TP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Knowledge,TPACK)。Mishra(2006)等人指出“整合技术的教学实践不再是隔离式地思考三个基本元素,而是要系统关注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框架的基础在于理解教学是一种同时关注多种知识探究其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活动”。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的前期研究中,作者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对课程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出了理论政策指导、师范生技术基础、学科整合、扩展师范生技术应用经验、完善混合式教学及规范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的对策。根据这些对策,结合当前TPACK相关研究,作者发现旨在探究教师有效整合技术所需知识的TPACK框架从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框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框架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语言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为我国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很好的改革思路。

二 TPAOK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定位

TPACK框架作为教师整合技术的知识框架,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定位具有重要启示,即课程应定位于“教学设计信息化”。从TPACK框架看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定位应取决于该课程在发展师范生TPACK能力中所起的作用。这就需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置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整个课程设置中予以审视。一般情况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时间为大二下学期(专科)或大三下学期(本科),课程在师范生的教学安排中处于师范生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过渡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师范生已经学习了相应的T类(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或《信息技术》)、P类(如《课程与教学论》)、C类即学科专业知识、PCK类(如《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由此看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需能强调该四类课程的相互联系与整合,从而做好师范生学习从理论到实践间的顺利过渡,课程起到的是已学课程间与理论到实践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受教育技术学科的影响,课程中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即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重心是一般的教学设计,对“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导甚少,技术的优势在师范生教学设计学习中难以突出。对于学科教学本位的师范院校而言,教学设计学习应是基于学科教学形成的,而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施条件显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由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教学应旨在在学科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技术,侧重于将技术(T)整合到学科教学(PCK)中,最终促进师范生TPACK能力的培养,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需基于学科教学设计,以PCK-TPACK为课程导向,明晰教学设计信息化的课程定位,突出对教学设计信息化过程的指导。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12-01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叠加,而是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从数学教学的整体出发,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增强获取知识的技能,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实现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可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从教学上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现在,由于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数学领域,给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可以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出一些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运用相应的工具制作出形式多样的动画演示,可以形象逼真地模拟出各种轨迹的形成,实现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人机的交互功能,优化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材活起来,体现数学的动态美

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数学家庞加莱说:“数学的优美感,不过就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学生学习的所有的数学内容,包括概念、思想、方法,都来源于现实,它的美是从现实世界与生俱来的。但如果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数学内容与现实分裂开来,只剩下一堆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条文,那怎么能让学生喜欢呢?因此,老师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地位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求知。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心动”又“行动”,成为信息的主动探索者、摄取者和加工者。在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加上教师的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和讨论,从而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能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与我们熟悉的认知工具(纸笔、三角板、圆规等)相比,它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发展上有着实质性的进步。由于多媒体能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的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五、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教育手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利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而进行教学的。而计算机尽管是当今高科技产品的代表,能代替人类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但是,它毕竟是机器不是人,它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所有的工作。而数学教学正是一种以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教师进行所有的数学教学,它必须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有机结合。避免数学“盲点”,充分发挥其数学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数学教学形成“强强联合”,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多的时候是人直接面对冷冰冰的机器,缺少感情沟通,这样学生和教师交流的机会减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这一切是计算机难以做到的。如果多媒体利用不当,把大量内容强加给学生,那样新的教学模式就会成为“人灌+电灌”,重新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因此,计算机只能是辅助教学,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地位。

总之,恰当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适时适量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作为山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曲阜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师,笔者介绍了此次培训的内容与方式,结合亲身体会,谈了培训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培训绩效、促进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一、引言

山东省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为了更新高校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通知》(教高司[2000]79号)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鲁教人函(2007)10号文]精神举办的,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省属高等学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山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省教育厅制定了培训总体规划,省财政厅拨出专款给予支持。本次培训下设曲阜、济南、聊城和烟台四个培训中心,在省教育厅的总体规划下,由各培训中心负责具体培训任务的落实。培训考核合格,颁发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考核结果记入教师本人档案,并作为今后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笔者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负责鲁西南地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07年年底至今已经圆满完成了日照、莱芜、泰安、济宁地区所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实践整理成文,以期与广大高校教师共享。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本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二级标准,我培训中心在深刻分析《山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讲义》的基础上,将培训内容做了模块化处理:教育技术导论与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动画制作、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图像采集与处理、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共7个模块。每位培训教师具体负责一个模块的培训工作。

对培训内容的模块化处理能有效帮助培训教师克服授课内容选择过程中的随意性。但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各模块之间并非互相孤立、毫不相干,而是互相交叉渗透。以CAI课件设计与制作为例,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并非简单孤立介绍authorware各个图标的用法,而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思想贯穿于整个课件制作过程中,以课件制作为主线,教给教师制作课件的相关知识,如何进行课件的教学设计、如何设计课件结构、如何进行课件脚本编写等等。

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授课采用“送教上门”方式进行,8天为一班次,前7天上课,一天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任务,最后一天统一进行考核。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课,理论课模块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操作类模块在网络机房上课,采用边学边练的培训方式。为了配合集中授课,我培训中心专门建设了培训学习辅导网站,受训学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培训动态、获取学习资源、与培训教师和其他高校教师开展交流协作。培训不会因为集中授课的结束而终结,各高校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持久的学习。

为了有效克服以往培训中纯理论取向、纯技术(工具)取向的不足,此次培训秉承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注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合理化整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培训教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受训教师真实感受信息化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逐渐引领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与职能,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培训采用笔试加作品的考核方式,不仅要考核受训学员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求学员利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设计制作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反映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作品。

三、培训特点

1.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培训以8天为一班次,时间短、任务重,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培训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培训内容贯穿于案例中,通过对案例分析、演示让受训学员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体会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开发的精髓,体验怎样将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学会将之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所选案例应该是与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高度一致的,恰当反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反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更重要的是所选案例必须要与受训学员所教学科密切相关。

2.以任务为驱动:培训并不是为了让教师记忆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让教师能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比如可以围绕某个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开发课件、可以完成所承担课程的网络课程开发等等。对受训学员完成的任务作品进行筛选整理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培训教师的教学案例库,为下一轮培训的开展扩充资源。

3.以实用为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能够使受训学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高校,同类高校不同学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案例,在保证培训基本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培训内容深度和广度。

四、问题与对策

1.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相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理工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文科教师,年轻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老教师。有些高校在培训中采用随机组班的方式,文理科混合组班,这就造成了同一班级中部分教师吃不饱,部分教师跟不上进度的问题。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按年龄段和学科背景划定班级,相同学科背景的相近年龄段的教师组成同一班级。在保证基本培训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在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进一步扩充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部分学员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认识不足,培训积极性不高,认为培训只是走过场,培训以应付考试、获取证书为目的。为了解决培训中的这一问题,首先学校领导应给予培训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受训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受训学员到课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有些高校对培训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能够严格考勤,并专门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培训在这些高校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培训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

3.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是仅靠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各高校一定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

(1)满足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要求,做到人手一机并能方便使用互联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协助教师组建教学资源库,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2)学校要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科研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承担信息化教学相关课题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必要时可将其作为教师评优、聘任、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组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相互取长补短、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个人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研讨会、交流会,并给予资金支持。

(3)从各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能够真正从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促进本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定期的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个人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主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尝试、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模式,与志同道合者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研究实践信息化教学,主动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交流会。

参考文献:

篇9

教育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现代教育技术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使用,与“教育技术”在本质是同一个概念。对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可谓多种多样,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或描述。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普遍接受的是尹俊华的定义。他认为教育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涵义: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等及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狭义的含义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尹俊华关于“教育技术”的狭义定义也就是人们习惯使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这一概念使得教育技术带有更加明显的时效性与现代性特色。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课程教学的作用分析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信息速度快、容量大、范围广,这种图、文、声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使学生受到多维刺激,这一点对高校学生养成对专业课的自学兴趣尤为重要。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突破了计算机与其它电教设备之间的界限,能对各种数据,包括声音、图像、文字、视频进行处理,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作为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地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的工具性和交互性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情景,借助于活动的、直观的画面使课本上无生气的内容“活”起来,由于其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俾斯麦体系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配合教材和教学大纲,把俾斯麦时期欧洲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情况用地图、语言讲解、视频等具体生动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理解抽象理论的能力、兴趣和热情。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教学在高校中成为现实,构成辅助课程教学的主要平台,也为交互型教学提供了策略空间和发展路径。与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同,网络教学是师生交互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交互型教学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动态性,师生之间时空分离、教与学过程分离,网络课程作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承担着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诸多角色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课程的发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成为现实,对促进交互型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和有效的平台,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教学中忽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甚至排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在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促进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再大也是工具性的,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越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越好。现代教育技术无法取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投入学习状态。

二、课程教学的高投入学习状态与低投入学习状态分析

课程教学的学习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在从事教学学习任务或者活动时表现出的状态,根据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可将学习状态分为两种状态,高投入学习状态和低投入学习状态。高投入学习状态通常指的是将全部精力、智慧和心理资源都汇聚于课程的问题解决上,这种专心致志能够引发出巨大的内在动力和热情,促使思维顺畅,使问题迎刃而解。当学生处于放松又专注的状态时,学生的头脑非常清晰,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状况,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脑力活动效果成倍提高,可以迅速而不费力气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组织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觉很愉快,很轻松。高投入学习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低投入学习状态是一种被动因应的消极学习状态,表现为对课程问题不能够集中精力,缺乏热情,思维混乱或者干脆不进行思维,不能够解决课程问题。其实,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之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有高投入和低投入学习状态之分。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完全消解学生的低投入学习状态。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区别仅在于对信息技术的信赖程度不同。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提下,需要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还需要创设出使学生进行高投入学习状态的条件与环境。

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这里可以使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高投入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由认知领域(1956)、情感领域(1964)和动作技能领域(1972)组成。认知领域的目标分成六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简单地讲,知识是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领会是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应用是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理论的应用;分析是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综合是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构;评价是能依据内、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课堂教学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领会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这类低阶目标,课堂教学的目标还包括甚至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等这类高阶能力。课堂教学的本质目标在于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为个人的智慧,即转识成智。高投入学习状态学习是将知识转化成为智慧的必经之路。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是高校国际政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应用于《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有助于激发师生间的高投入学习状态,获取良好的教学目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不能只做一个知识的讲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学设计者,超越传统的教师主导角色,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力与能量。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淡化甚至取消说教性的内容,扩大与学生交互学习的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为《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便利和更大的可能性,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普及,高校里学生会因为其年轻接受新事物更快的原因,其信息检索能力不会比教师差,有的甚至比教师信息检索能力更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教学,包括所学课程的性质,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的任务及问题,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时间,学习所需要的材料、资源及环境,学习过程的进行及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概述、明确学习任务与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媒体整合学习资料、课内学时与课外准备的衔接及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的评价。首先,老师给出课程标题,并进行课程概述,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为线索,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演变划分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两极体系和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极体系等六个阶段。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的任务及问题包括对每个体系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主要矛盾、大国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力量的分化组合等进行剖析,对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从宏观历史角度专业入门,并在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等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复杂的世界和国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应用和批判现有国际关系理论的能力,为完成专业学位论文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学习计划时间为一个学期。学习所需要的材料、资源和环境包括教材、教师特别推荐的教学资料,国际关系研究网页,另外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鉴别相关的网络资源。提倡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提示学生注意信息发表时间、资料专业倾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课上分组和选题,在互联网上检索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体系变更,了解每一体系下的主要大国,主要矛盾及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结合教材及教师推荐的相关资料制作出研究阶段小结,并形成PPT文档。在整个研究阶段,教师、同学通过课程的专题网站论坛和QQ群在网上进行讨论,保持联系。课内学时的主要工作可进行各研究阶段小结展示,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选题进行共同讨论与教师点评。课内学时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整合资料、网站,在课程网站发表,共享资源,交流观点。并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方面包括以下内容: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分析,针对资料形成个人的见解;小组合作及个人学习情况;形成研究阶段小结情况以及在班内展示和交流的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高校课程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并为交互型教学提供平台。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无法代替师生间高投入的学习状态。高校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高投入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更有智慧。教师应当成为教学的设计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讲授者。对《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进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是取得高投入学习状态必经之路。《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概述、明确学习任务与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运用多种媒体整合学习资料、课内学时与课外准备的衔接及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对《近现代国际关系》课程进行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高投入学习状态,从而能够获取良好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等鲜明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优势。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贯彻和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以求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能促进教育现代化,有助于语文教学方式的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教学效率。对扩大语文教学规模,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技术是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的,新的教育理念,是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思想理念,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加人文化。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知识型教育转向了智能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信息资料方便、快捷的查询与整理,使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调整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效率和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使静态的理解变为动态的分析,使感性认识由外部形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更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真正把语文教师从备课、讲课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把精力转移到教学设计和解决问题上来, 促进了教与学的交流,学与学的交流与合作,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互动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培养学生高度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智能乃至知识技能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3.现代教育技术满足了人才双向培养的需要。现代教育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 同时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也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培养双向人才,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语文教师可以用系统化的方法来协调教学中的矛盾,以媒体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评价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编制和选择各种教学媒体,在课前将众多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加以选择和组合。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

1.基础理念的转变。在整个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宏观层面,新课改能够充分体现民主、开放、自由、科学;在涉及方法论的中观层面,始终贯穿了平等、合作、交流。

2.培养目标的转变。在这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新课程改革试图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而可持续发展的个性。

3.教学方法的改变。新课程倡导,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有兴趣;变教授为导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学生、教材平等地对话、交流、探究、发展。

4.教学内容的改变。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新编教材降低了课程教材的难度,简化了知识,强化学习兴趣和方法,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5.评价方法的改变。再新课改中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过程性评价,并实行评价的多元化,让评价给学生成就感与自信,视学生的不足是其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其成长的基础。

6.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科研为依托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此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吸纳了世界上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技术平台建立在依托小班化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 在这样一项系统的贯穿了很多当今世界文明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新课程的改革中,没有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力支撑,我们很难获得成功。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转换教师角色。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传递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语文学习能力密切联系。学生对语文越感兴趣,语文能力也就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在科学人性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确立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让他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中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传统教育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在传统教育下,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被动的一面,否认能动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教育注入的结果。最终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唯唯诺诺、平庸驯服的“书呆子”。主体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辨证的否定,它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把学生当成有自主意识的主体,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教育者的作用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塑造或代替他的发展。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实现主体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环境,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在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下进行的。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教育信息的学习环境,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为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上负担,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的途径之一。

四、语文教育教学中使用教育信息资源面临的现状及不足

1.教育资源从整体上来说还不够丰富,可用总量很少。在看似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很多资源的内容重复,大同小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质量水平不高,特别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和理念、适合网络环境特点、真正能够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市场上的一些教育教学资源,仍然以作业题库、考试题库为卖点,背离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2..资源信息量巨大,但是无法精确定位。网上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但是,用户极容易在检索到的海量信息面前迷失方向,无从下手。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可以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来表现。HTML虽然能将各种形式的资源以网页的形式进行,但总是难以对资源本身进行描述。所以,计算机很难知道一个HTML网页究竟讲的什么。特别是随着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资源的精确定位就变得更加困难。

3.多数资源库中教学案例不足,部分资源处于封闭状态,课件的源程序很少,无法进行二次修改。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教师对每门课程、每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不同,那么,各个语文教师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的组合方式就会不同,而目前教育资源库中的教学课件,多数是打包不可修改的,无法使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使用。所以,资源整体应用率不高。

参考文献:

[1]高利明编著:《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9。

[2]尹俊华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篇11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世纪,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给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必须引入和使用现代化技术。自1998年11月陈至立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栏撰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强调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信息教育以后,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大、专学校和中、小学校反映强烈,热情高涨。现代教育技术已被称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加速器,谁能认识并登上这个制高点,熟练掌握控制这个技术平台,科学地应用这个加速器,谁就将最先实现教学改革的成功。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做出新的定义。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必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开始进入多媒体发展阶段,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普遍使用将带来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的重大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语言描述,虽然可以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生需要领会,去重现客观存在,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理解。不难想像,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发式、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实现这些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迅速发展的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的功劳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非线性编辑系统。

二、线性编辑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个功能完备的线性编辑系统应包括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调音台、特技机和字幕机。线性编辑系统是由编辑控制器进行控制,通过一台或多台录像机将素材带上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根据节目需要直接或通过特技机、字幕机、调音台的处理后,由另一台录像机将经过处理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转化为磁信号并存储到目标带上。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相对于线性编辑系统而言的,它通过非线性编辑机和一台具有编辑功能的录像机来完成整个编辑工作。非线性编辑机是以一台配有声卡、视频采集卡、高速硬盘及专用卡的计算机平台,通过相应的视、音频编辑软件的处理与控制进行编辑工作的。来自录像机或其他信号源的视频、音频信号,分别经过视频采集卡、声卡转换为数字信号(即A/D转换),按照需要压缩后存储在高速硬盘上。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通过系统软件将高速硬盘上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片段,经过解压缩和D/A转换,还原成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并传送给录像机进行录制。整个工作流程包括素材上载、编辑处理和节目下载。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计算机和数字视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相结合的产物,该项技术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编辑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既可以简单组合,也可以系统组合,不仅能够满足电视教材制作的要求,而且还能克服传统线性编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集成度高,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可长期使用且升级空间大,后期维护费用低,特别适于学校使用;(2)全部采用数字信号,消除了线性编辑中存在的信号物理损耗问题,图像质量高;(3)可创建各种电脑特技,提高制作水平,增加可视性,其方便快捷的操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4)随机访问,搜索镜头方便,便于反复修改编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5)网络化系统,计算机网络可将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一个网络制作系统,通过网络共享节目和素材,实现移动节目编辑和协同创作的梦想。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以上特点,使得它能在视频教材制作中发挥很大作用,可以为教育工作者设计思想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新闻、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设备之一,对于这些专业学生来说,非线性编辑技术就是他们的一门专业课。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运用一切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平台工作的,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现代教育技术许多视频资料都可以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上进行剪辑制作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抽象的理性认识轻松地转变到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难度。

(一)制作电视插播教材和各类教学影片。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系统的主要工作就是制作各类电视节目,在学校教学中,不但可以完成各类教学影片的制作,同时可以完成各类电视插播教材的制作。电视插播教材,是根据现有专题电视教材内容,并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通过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画面剪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插入播放的一种教学电视片。它具有电视和教材的双重特点,有利于呈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克服时空的局限,从多维度传递教学信息。适合于个人自学、课堂教学以及大规模教学,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编制时,首先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和收集视频、音频、图形和图像等素材,并将拍摄的素材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或直接调用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上的字幕、动画、图形、图像或声音素材,然后在非线性编辑软件中完成素材的组接、特技和字幕的添加、音频的处理以及动画的制作和合成等编辑操作。在编辑时,充分利用特技和动画创造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画面,使教材内容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将编制完成的电视教材输出到录像带记录或以AVI、Mpeg-1、Mpeg-2等格式的文件储存,也可以直接使用硬盘播出。

(二)制作校园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节目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图像质量好,可以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时效性强,内容简单扼要,信息量大,把许多重要的、群众感兴趣的事件带到了观众面前。而学校里的电视新闻节目又为特定的对象开办。它的针对性强,在促进师生交流、提供教学与科研信息、宣传教育、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团结稳定的校园气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校园新闻节目时,首先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制作节目策划,由摄像记者拍摄所需素材,然后将已有素材和记者摄制的视/音频素材都采集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完成镜头的组接、切换和字幕的添加等,后期由播音员对照画面进行配音。节目制作完成后,可以直接做成VCD光盘,经校园广播闭路电视节目播出系统把信号传送到教室的电视上,供师生观看,或者输出为rm格式或者wmv格式到校内新闻网上,供校内师生点播观看。

(三)制作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不断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精品课程时,首先设计制作方案,在制作前与主讲教师沟通,了解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然后进行策划,确定拍摄方案。在拍摄精品课程时,尽量选用配备有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仪的教室,这样即可避免由于在较亮的环境下,投影仪的内容清晰可见,也可解决教师授课场景曝光不足的问题。一般采用双机位进行拍摄,主机位主要全程拍摄教师授课情况,副机位主要负责拍摄学生听课状态。其次,后期制作过程。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把拍摄的主、副机位上的视音频信号采集到计算机硬盘上,与授课教师一起通过视频采集窗口观看教学录像,遇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记下大致的时间位置,按照授课教师的要求和视频制作时的一些相关技术,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对素材进行剪辑、添加片头和课程相关的课件内容以及必要的字幕介绍。整个课程内容编辑完成后,与授课教师预览整体效果,如果主讲教师和其他编辑人员都满意,就要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输出,一般输出为wmv格式,便于上传、下载以及在线观看。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技术必将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远程教育技术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现代化教学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1.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2.西安欧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达光,刘满元,周培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DB/OL].ndcnc.省略/datalib/qikan/2005/2005_06/qikan.2005-03-30.5841256135.

[2]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姚力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技术应用[J].浙江气象,2003.2.

[4]华传强,陈昱村.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教材制作中的应用[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6.

篇12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28―04

一 引言

因子分析作为教育信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旨在“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众多样本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且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样本的大部分信息,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1]。因此,本文通过对学生的成绩作因子分析, 从而对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在总体上有所把握,分析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课程设置调整建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SPSS统计分析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处理社会科学问题的功能强大,本文采用其作为分析工具。

二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本校2004级教育技术学本科64位同学的七个学期的29门专业课的成绩为研究对象, 由于专业课(指标数)开设的较多而学生数(样本数)较少,这样不利于因子分析的效度,因此在正式研究之前先用到了若干次因子分析,这样就减少了一些课程,只剩下六门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前若干次因子分子的过程略)。最后对六门具有典型性的课程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研究,这六门课程分别为: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育传播学、教育电视系统,在本文中分别用x1、x2、x3、x4、x5、x6表示。同样根据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原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了因子分析。

三 因子分析[2]

1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KMO的值为0.716,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可以认为这些样本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位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2 因子分析的共同度和对总方差的解释

变量共同度Communalities是表示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因子所表示的程度。通过因子分析的共同度表2看出除了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共同度为0.750较低以外,其他的都在0.77到0.87之间,且有一半都在0.8以上。可以认为因子能够解释各门课的方差。但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的共同度较低。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专业课程,为何提取的公因子对教育技术学导论这一变量的共同度会偏低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是数据有限的原因;另一方面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课――教育技术学导论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

(1) 本校在该届将教育技术学导论这门课程放在学生上大学后的第一学期讲解,由于学生刚入大学对学校的环境和学习情况有一个慢慢熟悉的过程,一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特别是有些枯燥的基础理论课,学生们的学习与主动记忆的热情不高,导致分数不理想。

(2) 由于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没有学习任何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就学习教育技术学导论,学生们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也就是说没有学习教育学,在学生们的长时记忆中就没有与教育学相关的“图式”,在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时就显得很默然。

(3) 据笔者了解教育技术学导论的上课形式多为听讲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一是教师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之间认知负荷的差异;二是学生不能有效地使用认知资源、认知容量,学生能够施展的认知策略非常有限,这些都不利于信息的内化。

鉴于此,笔者认为:第一、可以在教育技术学导论这一课程开设之前先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这样的专业理论课程,如在第一学期开设教育学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按照认知负荷理论的观点,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其益处。也就是学生在学完教育学基础理论之后,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长时记忆中就会存储与教育学相关的“图式”,此时再去学习其他的专业基础课如教育技术学导论,如在短时记忆中涉及到教育学相关的知识,那么就可以将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图式”调出,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新知识,从而可以做到知识的逐步掌握。而本校在该届未设置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两门课程笔者认为有其不合适的地方。第二、教育技术学导论的共同度较低笔者认为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稍少有关,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基础理论的扎实牢固是必要的,而本校所开设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课有些少,需补充像教育技术学这样的核心专业课。第三、理论课教学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模式,多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教育技术学的含义。比如可以分成小组学习其中的章节,然后每一个小组出一位代表发言,讲述学习的过程、收获及体会。也可以配备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课件制作与审美能力。

从表3中可以看出旋转后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8.831%,而前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241%,也就是说三个因子解释了原变量的81.241%的信息。认为这三个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信息。

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3]

为了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了方差最大旋转,得到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从该表可以看出,公因子1由教育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两门课程决定,命名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主要是有关教学设计的能力。公因子2由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两门课程决定,命名为: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公因子3由教育电视系统、教育技术学导论两门课程决定,命名为:媒体开发的能力。从分析结果来看可以说这三个因子是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七个学期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

根据李龙[4]教授的观点“教育技术学的本科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有以下六点:教学设计的能力;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媒体开发、应用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以之对照我们以上分析的结果得出的三个公因子也包括在应具有的六种能力里面,但缺少构建和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教学。笔者认为,构建和维护物态教学系统这一能力对于教育技术本科生将来参加工作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安排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次使学生具有科研开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备开拓创新精神也是本科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必要专业素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需注重此问题的考虑。另外,虽然管理能力是与平时参与组织工作自我锻炼密切相关的,但也可在教学当中适当的涉及,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复合型人才的社会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前面我们研究了原变量与每个公因子的线性关系,最后我们就需要了解每个公因子与原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将公因子表达成各变量的线行关系,见表5因子得分矩阵,即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据此可以得到下面的因子得分函数:

F1=-0.182*x1+0.527*x2-0.34*x3+0.659*x4-0.42*x5-0.232*x6

F1=0.672*x1+0.010*x2+0.539*x3-0.197*x4-0.061*x5-0.123*x6

F3=-0.113*x1-0.140*x2-0.071*x3-0.124*x4+0.492*x5+0.775*x 6

而由因子变量的协方差矩阵(略)可知这三个因子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除对角线上的元素值为1外,其他均为0)。到此,我们就做到了对变量的“降维”,且对新因子的含义有了一定的把握,对其组成也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也就是每个因子都可以由各门课程所定量的决定。

四 因子分析的结论

以上我们对本校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专业课做了因子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探究。综合以上所有的观点,分析研究认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总的来说达到了该专业的培养要求,而且据笔者了解本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是较快的,在短短的9年内,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不断上升,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研究生的跨越。但根据此次数据分析的结论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存在一些缺失的。在本文第三节已有部分论述。

另外,根据笔者的访谈调查,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第一、在教育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可以补充远程教育学课程,因为它不但是教育技术学的主干课程,而且它对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处理能力是必要的。第二、在本科阶段学习教育信息处理课程是必要的,但笔者了解到本校所用的教材有些难度,要求学生得有比较深厚的数学功底,而本科阶段的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是较缺乏这种数学素养的,笔者认为要想进行这样的学习也可以,但要在开设这门课之前开设一门如概率学、统计学之类的课程。以有助于后续的学习。第三、教育技术学专业虽开设了较多的专业实践课程但学生会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动手干活的能力不是很强,也就是学校提供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机会不是很多;“教育技术学师范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学校教育,所以办学过程中不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大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第四、从因子分析的整个过程来看,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有些散,也就是多而不精,学生毕业后所精通的专长几乎没有。第五、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能力也是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虚拟科研项目,或者提供较简单的科研练习,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科研经验。第六,在学习之余使同学们多参加一些学生工作,以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

最后,正如南国农教授所说,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当代社会。因为笔者考察的是广西地区的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情况,就该地区来说课程设置应体现本地区的特色。即本土化发展。例如首先要了解广西地区在电教工作方面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这样才能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科研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西部必须认真抓好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当然也给广西地区的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那么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上就要体现这一任务,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五 结束语

本次分析调查仅采用本校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由于数据有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希望给教育技术界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当然更希望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在广西乃至西部地区有更好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还需业界人士在更全面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傅德荣,惠敏.教育信息处理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5-138.

[2]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70.

篇13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面临着很多困难。计算机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实施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下开展《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了解专业框架、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对本专业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本课程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字教材;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老师是唯一的教学评价者,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这些方面都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要求。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研究性学习这一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引入到具体课程教学中来,使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提供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践,必将有利地推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案

方案名称: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实施办法:课程采取“2+2”模式,即每周2学时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2学时用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还必须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时间,这是保证其有效开展的基础。

课时:4学时/周×20周=80学时。

学生:教育技术学专业2005级本科班,共88人。

文字教材:《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网络资源: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http://met.sicnu.省略,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http://met.sicnu.省略/reaserch。

(一)实践目标

1.认知类目标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领域范畴、理论基础;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应用方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原理及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等。

2.动作技能类目标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各种媒体的使用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等。根据不同小组研究课题的不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部分的上述动作技能类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另外,我们还应掌握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表达等技能,掌握与人沟通、协作的技能等。

3.态度情感类目标

具备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具备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正确的现代学习观念、科学精神和态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及创造精神。

(二)组织形式

学生根据研究兴趣组成课题小组,每组成员为3―6人。每组选举组长一名,负责整个小组的协调、组织工作,人数较多的小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举副组长若干。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探究。

(三)实施步骤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部分实施步骤如下(表1):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构造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前测等。

2.具体实施阶段

包括举行专题讲座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充预备知识和技能,组建课题小组,各个课题小组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举行开题报告会,进行具体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总结阶段

主要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包括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后测,对后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反思。

三、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

依据实践方案,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中进行了相关行动研究。

第1周,向学生介绍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学研究常用方法的初步知识。

第2周,组织学生组建课题小组。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组建了13个课题小组。根据方案,每组成员应为3―6人。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课题小组人数稍有出入,最少的一组为4人,最多的为8人。

第3―7周,每个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随后,教师组织了网上开题评议和开题报告会,全体学生对每个课题小组的研究课题和开题报告进行了详细评议,针对每个小组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第8―17周,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案,按照人员分工自主地去学习。期间,小组成员之间既相互独立,根据分工自己完成应做的任务,又相互协作、一起学习。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解决学生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组织了课题进展交流会。

第18―20周,每个课题小组对本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进行梳理和展示,撰写结题报告,举行结题报告会,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反思。

四、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反思

(一)后测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经过二十周的行动研究,为了全面地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笔者对参与本次实践的学生进行了后测和访谈。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学习的效果调查表明,78.57%的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示满意。但是还有21.43%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大或没有什么效果。经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记录的分析,以及访谈,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各项活动,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存在很强的排斥心理。

2.81.57%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上表示赞同。理由是这种学习组织形式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培养了与人协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与此相反,还有18.43%表示不太赞同这种学习组织形式。理由是他们觉得这种学习组织形式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和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存在问题,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分歧和争吵。

3.73.81%的学生对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环境的作用表示认可。支持作用体现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另外,26.19%的学生认为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环境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还不是很理想。

4.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57.14%的学生在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方面存在问题,41.67%的学生撰写课题报告存在困难,48.81%的学生反映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太少。在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61.90%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学习知识的效率比较低,59.5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需要的学习条件高,51.19%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

5.60.71%的学生认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法的指导,55.95%的学生认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48.8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方面。另外,还有41.6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起到了丰富学生知识的作用。

(二)实践的相关规律总结

通过实施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些不足,尤其表现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本次研究性学习中,78.57%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示满意,67.86%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更大。

2.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当前,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围绕具体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产生探究问题,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性学习中,78.57%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基本有效或很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85.7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安排基本体现或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也能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特点。

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面临问题

(1)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要求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一定的学习条件。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要求相对更高一些。主要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等内在学习动机更高,需要学习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有更强的学习意志自控力,以及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等。

(2)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深度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不同,它将整个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学习者通过亲历实践,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能够让学习者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但正是因为这样,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他们的研究结果会非常稚嫩、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掌握非常肤浅。片面地强调过程,不注重结果,还会导致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学习者的学习难以深入等情况的出现。本次实践中,有一部分小组就出现了此类问题。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深度,处理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是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世东,彭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6,3(3):27-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