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14:49: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篇1

我国农垦企业是最早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企业,其从起步阶段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然后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在发展中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在农垦企业中的实施工,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农垦企业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其受制于农垦企业管理体制、生产力水平及改革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需要积极的进行面对,从而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创新,确保农垦企业的健康发展。

1.缺乏完善的土地承包关系。目前在很大一部分农场土地承包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于承包期的规定时间较短,这样承包人无法在短期内收到较好的利益,所以对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2.对合作社的发展缺乏认识。目前农场多以家庭农村种植为主,通过大机械的辅助作为进行独立生产,对于种植结构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觉得这种模式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认识不到统一经营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由于认识的差距,导致各农场内全作社的发展较为缓慢。

3.农垦企业在二、三产业结构和农业升级存在矛盾。农垦企业规定只有农业户口的农业职工和家属才能享有土地,这样就导致土地处于分散状态,不适宜规模化经营。但由于各农场在人员分流和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工作受到较多的限制,这样就导致部分人员常年在家找不到工作的出路,对于这部分人是否应该享受到土地承包权,则地当前农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4.争地问题严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不仅各项补贴增加,而且农工的负担也得以减轻,由于看到了种地具有较好的利益,所以越来越多社会人员开始向土地转移,主要体现上成年在外上学的学生和退体后没有养老保障的人员,存在着要地、争地的问题,各农场争要土地资源的情况较为严重,这是制约当前农垦企业发展和稳定的直接因素。

二、加快农垦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具体措施

1.加快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首先需要进一步健全家庭承包关系,加快制度的完善,严格执行土地承包合同制度,在土地承包过程中,农场职工具有优先承包权和经营权,延长土地合同承包期限,加快土地流转规范化的实现。

其次强化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快农场统一经营功能的实现,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对家庭农场生产及市场信息等方面行使好服务功能,发展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努力提高农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最后要加强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对于家庭农场的经营行为要进行规范,加强农场内合同、财务、产品、农机等各项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现有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强技能培训,从而加快农垦企业的快速发展。

2.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得以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方向。在当前新形势下,农垦企业更加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加快发展的步伐,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垦企业内部各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从而加快农垦经营体制改革的创新,提高产业的竞争者能力,加快农垦企业的丰产增收,更好的发挥其农业示范作用。

3.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首先是利用职工的身份田和招标田试点工作,将原农场职工的身体打破,加快其向社会人的过渡,使农场职工真正成为市场经营的主体。同时利用招标田将承包经营改为租赁经营,有效的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打破了平均分配的格局,使一部分不愿意从事土地活动的人脱离出来,加快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其次抓好模拟股份制试点工作,利用农场控股、合资种田、统一管理、按股受益、风险共担的原则来进行农场土地经营。而且生产和产品销售上采取统一的模式,实现农垦企业的产业化规模生产,集约化管理。

最后要将企业内部的社会职能进行有效的分离,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各项措施和制度加快落实,取得实效,能各试点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效果好的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快推广实施,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虽然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其起步较晚,所以最终的成果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到。但有一点是这容怀疑的,就是要坚持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效率的提升,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垦企业农业经营必经之种,而且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前情况下,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加强各金融机构对农业改革发展的扶持,在农业生产中增加科学投入,减少生产经营中风险的发生,实现农垦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发挥其示范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认识”,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毅,贵州省毕节地区电视台主任记者,毕节551700

沉寂多年的制播分离改革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9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在政策上明确提出制播分离的改革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为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制播分离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指引和方向。2009年10月,上海广播电视拉开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序幕,成为国内首家大型电视集团实现直播分离、整体转制的试点,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首肯。此后湖南广电、北京广电也进行了类似的体制改革。据有关专家调查,此次“制播分离”改革,宏观上各界对于制播分离改革的意义与趋势已达成共识。实施制播分离改革,“对于改变电台电视台单纯的自制自播模式,降低节目成本,提高节目质量,转换运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节目内容生产能力,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制播分离改革过程中,与其他改革一样,会遇到各种阻力和桎梏。如何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理顺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试图从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三个“瓶颈”问题人手,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一、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三个“瓶颈”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误区一:对制播分离的含义理解含混不清。目前,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外界人员,普遍存在着对制播分离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制播分离就是要把电台电视台制作部门与电视节目播出部门相剥离,与电台电视全脱钩,将电视台的制作部门推向市场,使其“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电台电视台不再对其负责,由此派生出制播分离后的种种设想,产生逆反心理。二是认为这个“精神”来自中央,而且是一次全面性的改革,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所有的电台电视台都要搞“一刀切”,不会搞第二种方案,不会开“特殊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有的电视部门的员工产生了消极情绪,感觉压力和风险。

误区二:认为这是一种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的改革,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存在导向风险。有的人误认为制播分离,就是简单地把所有节目都剥离出去,制播分离后制作方和播出方都是市场交易主体,一切以市场说话,市场成为唯一的行业原则。今后,党和政府的政策、法律、重大活动宣传不在党委政府的“掌控”之中,这样势必会影响广播电视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的喉舌功能。当地党委、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则担心台内节目制作机构被剥离后,成为了自负盈亏的企业,不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无形中被经济利益的浪涛推动,在制作节目时可能会不顾党性原则,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舆论导向相背离,会直接影响到新闻宣传策略的实施,出现舆论失控局面。

误区三:认为此次改革会触及个人利益,使自己的“铁饭碗”从此被打破。这一思想障碍主要来自于广电系统内部。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制或经济改革,无可避免地都会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当引入市场机制后,制作单位总想用最少的人员、最低的成本完成更多更好的节目,而这势必触及一些人或者一些团体的利益,实行制播分离,广播电视系统必将会有一次大的“人事调整”,势必带来人、财、物等重新分配。一旦形成定势,自己是否再会有以前那样的稳定的收入?是否再享受到原有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一项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他们在过去制播分离推行的过程中踟蹰不前。新。轮制播分离改革又不期而至,他们很大程度上对改革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反对改革,给改革带来阻力。

(二)人事安排和待遇存在“等级悬殊”。随着制播分离改革的推进,人事安排所衍生的地位与待遇的“等级悬殊”也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突现出来,“人”的问题成为改革进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制播分离改革尚缺乏较强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导,广电集团内部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学者调研时问及,“进一步地问及制播分离改革的参与主体――播出平台和社会制作力量可能面临的最大难题时”,74.14%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台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制播分离后非播出平台人员的安置问题。。我们很难说,当任何一项改革开始或开始不久,公司会制订出完善和合理的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最为失落和恐慌的,应当是台里分离出来的事业编制人员。以前,他们在岗时,掌握着单位重要的职务和行业权力,甚至有的还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位,现在,他们原有的事业编制已被企业编所取代,因此对退休后是否能保持稳定退休金的存在担忧。至于按照合同制招聘进来的企业员工,他们以前大多是临时人员或无业人员,现在,他们能进入制作公司,待遇、福利和保险等方面也与原事业编制人员平等,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变。此外,节目制作公司一般实行绩效工资、奖惩制度等激励机制,如何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还未探索出有效路径,这都可能会造成节目制作公司既不能留住原有人才,也很难吸引外来优秀人才。

(三)制作方与播出方运行机制存在不协调因素。在制播分离改革前,一个台的制作与播出均出自于同一机制,因此,协调与对接工作相对紧密。然而,通过改革,制作与播出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双方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诸多学界业界人士认为,“制播分离”难以切实推进、取得实质效果的原因主要是制和播地位难以对等,“制”依赖于“播”,受制于“播”。清华大学的尹鸿认为,“制播分离后的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公司、一个是事业机构,两者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交易方式、管理机制等,都存在有形无形的千差万别,根本不可能形成制播分离后的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市场。”许多已经进行改革尝试的电台电视台,由于运行机制难协调,步伐难一致,导致节目制作市场难以开拓。从制作方与播出方两方面来看,分离之后都面临着对新机制难以适应的问题。制作公司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一般情况都带着“稚气”,没有完全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责权利难以明确,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它们还处在摸索之中,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能力也不强,依赖思想严重。而播出方,则会出现内部机制不协调,难适应制播分离新体制。

二、解决制约制播分离“瓶颈”问题的策略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制播分离的“瓶颈”问题,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真正促进广播电视事业进入辉煌的明天?笔者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应从树立正确观念、调整运行机制、实行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着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宣传手段和政治思想工作,使广大广电职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尤其是树立改革发展的全新观念。要让他们看到,只有通过改革,广电才会有出路,才会有生机,职工的待遇才会得到改善。对节目制作公司员工,也要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足够的勇气放弃陈旧观念,顺应改革趋势,才能使广电事业争取主动、占领先机。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运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制播分离改革的逻辑终点,这也是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电台电视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方向组建专门的节目制作公司,把可经营的节目制作部分从现有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引入市场机制,搞活节目经营。不可放松的一点,就是在改革过程中,电台电视台要始终掌握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使用权、定位权。对节目制作公司,我们也应当规划他们的“发展蓝图”,即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实力壮大到一定程度时,要全面进入市场,彻底“断奶”。要让它们正确而客观地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面向受众和海内外市场,努力打造出在市场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目内容,继而推进与影视节目相关的后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使自己的经营空间越来越大,使自己的产业链一环一环地紧密相连。

(三)在协调制作和播出两方面的关系上,要通过多宣传、做工作,使职工思想认识达成一致,明确“荣辱与共”、“利益均沾”的思想,克服“各自为政”、“相互抵触”的思想,使制作和播出做到配合默契、相互支持。电台电视台在发展壮大节目制作公司的生产经营的同时,努力改变过度依赖广告创收的单一赢利模式。节目制作公司要以电视台电台为依托,加强内部管理和机制改革,使自身成为电视台重要的节目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87-01

科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IT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T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工作态度,更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然而,现在的计算机高职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1 计算机高职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方向的设定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计算机专业的方向也越来越精确。有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方向设置并不明朗,不论哪个方向,学的课程都差不多,很多也很杂。而且,专业方向一旦确定就很多年不变。这种陈旧的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就业率。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现在有很多的计算机高职专业是一些本科院校在承办。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没有突出高职专业的特点,一些课程的设置和本科专业差不多,太偏重于理论,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过关。由于高职专业学生的底子相对比较薄弱,计算机又是相对比较难学的科目,特别是大量理论课的设置,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从而学习热情大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的国家早就定性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个能力就是实践动手能力,技术能力,也是适应能力。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1.3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

计算机行业知识发展和更新迅速。教师要想跟上时展的步伐,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一些院校,不管教师所学什么专业方向,排课的时候是统排,不考虑教师的专业方向,而且一个专业的方向的一些课程还没研究透,换个学期又换另一个方向的课程。而且,我国现行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仍在沿用普通高校体制,依然是以教师的论著和科研成果为标准。教师为评职升薪,不得不刻意埋头作文[1]。教师的精力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再加上为评职称搞科研的压力,使教师很难真正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2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计算机专业高职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市场人才供需状况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2]。通过往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工作反馈信息、企事业单位计算机行业人员深度访谈、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要求,借鉴NIIT模式,归纳出企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共性[3],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再依据不同的方向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2 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突出方向的特点

在课程体系,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的设置中要突出专业方向的特点,针对性要强。有的院校为了学生好就业,课程开设的比较杂,哪个方向的都学,但是哪个方向的都学不精。这就不利于培养出技术精湛的人才。比如:软件开发专业可开设的专业课:数据库设计与应用、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等;而网络方向课开设的专业课有:计算机网路基础与网络服务、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设备与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组网实用技术等。其他方向的课程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让学生去选修,但是不应设为必修课。当然,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识文化课和专业的基础课设置也要合理。

2.3 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了必要的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在此提出:人才培养的方案中设置为“4+1+1”工程。即在3年的培养计划中,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专业课占4个学期,1个学期用于以工程项目驱动的实训,最后1个学期为学生的深入企业实习。

在一个学期的专项实训中,老师集中讲解用到的专业知识,然后,虚拟一些开发项目,让学生分组独立操作,按项目的要求和进程在实训室完成。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定期评审,以帮助学生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愿花人力、物力及财力去培训新员工,所以“有项目开发经验”成了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也成为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一个门槛[4]。项目实训驱动的经验,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著增强,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一定抗挫抗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将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中,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广泛开展与企业合作,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专业教育就及时培养具有所需要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毕业生。同时,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训教学、岗位见习、顶岗上班等形式零距离接触企业,适应企业的工作全过程[5],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4 注重教师的培养

高职院校除了要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特别是要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和专业方向,提供更多的去企业和公司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并且,不应单纯地以论著和科研成果作为高职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成分。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就为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其他因素

其一,源自教学实践的教学变革力量;其二,源自教育科研的专业支持力量;其三,源自教育管理的行政推动力量。只有由教师、科研介入和管理层的行政推介,三股力量的积极、通力配合下,改革才能有根本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长富,赵斌涛.关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步履维艰的原因和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23.

[2] 马力.高职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09(7):89-91.

篇5

作为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社会终极目的是造就具有多种美术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社会群体,并以此去影响和改善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环境。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对美术现象产生一种持续的兴趣,愿意接触和关注美术活动,即使他今后不从事美术工作,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美术教育的成功。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特点

1.教育形式上的形象性美术较之文学、音乐、诗歌、戏剧等其他的艺术形式,其形象性又有自己的特点,表现更为直接、突出。这就是形象的直观性,确定性和可视性。作为高职院校的美术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是形成其高尚思想品德、情操和意志的重要手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的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培养和训练。同时,美术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

2.课程设里的侧重性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形势向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职类院校,根据其自身的专业设置,对美术教育要求更高,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美术的迅猛发展,势必减少纯绘画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程设置,艺术观念,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改革,可加大设计艺术的教学比重,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对美术教学的要求,也是培养未来德、智、体、美方向发展有用人才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修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观念落后,师资缺乏。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普遍对美术教育重视不够,从事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也非常缺乏。可以说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已经日渐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看起来异常丰富,其实内容是非常空虚,根本没有能发挥出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2.目前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只是一味强调统一性,个性教育缺乏。在日重的美术教育中存在无视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的现象,这样的美术教育是收不到理想的教育预期效果的。

三、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路径的选择

篇6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因此,高职高专英语也有一定针对性,与传统英语教育有一定区别,专业性和行业性较强,如:旅游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建筑英语等,所以与普通英语相比,句式更规范、严谨,追求语言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常常使用省略词,且非谓语形式表达较多,所以学习难度大于传统英语,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沿袭传统英语教学思路,围绕教材,采取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以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主,缺乏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语言意识培养,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缺乏与学生专业有机融合,整个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模糊,没有针对职业教育特点进行教学策略调整。而学生学习过程中则往往依靠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学习“哑巴英语”,学习效率低,效果差,所学知识内容局限于书本,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想要转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局面,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更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且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进程产生阻碍影响。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校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具有必要性,可以为教育教学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取得理想教学效益,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低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课堂模式,构建新型课堂形式。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1.加强英语教学与职业教学的联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不同,具有一定专业性与行业性,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理清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间的关系,合理确定职业英语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体现高职高专英语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加强英语教学与职业教学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熟练运用职业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英语与专业课的融合,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专业就业方向来决定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材选择方面,应考虑到职业教育需求和学生认知条件,选择符合学生英语基础,具有实用性的教材。

2.多元化教学方法方法的应用。当代学生思维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传统死板的理论灌输模式已不能完全使用,以不能被学生所接受,很多获得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融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多元化教学法的融入,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例如,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画面来进行英语教学,多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使英语知识变得不在抽象,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3.加强实践教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能运用语言,提高英语交际水平,而不是进行单纯的理论记忆。因此,具体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英语实验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适时组织不同类型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帮助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而不是仅仅进行机械记忆,进行有效教学。

4.优化英语教材。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有必要优化英语教材。通常,高职高专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为国家统一编制的版本,在各专业中有着深入的应用,降低英语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提升其英语综合素质有不良影响。所以,高职高专学校有必要对英语教材进行优化,使之更具针对性。首先,高职高专学校针对不同专业英语课程而对英语教材进行改编,使之更具针对性,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针对建筑专业,高职高专学校可以采用建筑英语作为主要英语教材。其次,在优化英语教材过程中,其内容应具有时代气息,为学生更好学习和应用英语创造良好的条件。

篇7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在我国,教改的深化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但面临压力因素及承载压力程度都大大增加,因而从新时期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入手,寻求解决教师过重心理压力之方法。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来源

一般情况下,外在客观刺激越大,压力反弹越大。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通常表现在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及教师自身因素。1.社会因素带来的教师职业压力。社会因素带来的教师职业压力主要表现在社会对高校教师角色期望太高,让教师备受压力。一方面教师所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本职工作关系到未来社会人才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工作质量都密切关注。另一方面,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虽然高校教师教导学生不像教导初高中生那样严密,但是随着高校学生的毕业,教师面临的学生毕业考评指标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关联,因而极易导致一些不良因素发生,使教师对学生“众口难调”,进而备受压力。同时,教师不仅是学生的传道者,还是国家公民、学校领导、纪律维护者及家长成员,教师承担着多个社会角色,很难同时兼顾。这些各个角色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高期望,高压力可想而知。2.学校因素带来的教师职业压力。学校因素带来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主要表现在新课改教学效果压力两方面。一方面,受新课改影响,要求高校教师要有高的教学效率,而近年来实施新课改,很多地方需要教师刻苦专研,很多之前的教学研究遭受摒弃,要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同时,学校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依然是靠教学实验研究进行评价,忽视新课改与旧版个体差异及教师之间的差异性,没有一个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使教师难免有挫败感。3.教师自身因素带来的职业压力。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教学规律多在新课改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新课改进行不断研究,要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以适应课改、教改的需要。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讲,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师生关系、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及教学应用技术的高科技化很难与传统高校教师相适应,而很多大学有名望的教师多是垂暮老人,虽然自身知识经验丰富,但与新课程很多要求运用现代技术时难以把握,但又不得不对新课改与之适应并运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参加教育培训及各种资格认证,使教师在新课改面前感到身心乏术。

二、新课改背景下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内外均有,这就要求教师缓解压力不仅要依靠自身努力解决,而且还要依靠外界配合协调沟通解决。1.社会对教师的大力支持。本文认为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虽然近年来教师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仍与教师所付出不相适应,这就要求社会还要对教师社会经济地位进行大力改革,包括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学环境、提供激励政策等等来支持教师工作,提高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及满意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社会媒介提高教师形象,多数教师认为教师这个角色在公众形象与事实形象不符,这就需要媒介对教师进行积极报道,改变社会对教师的片面认识,加大教师职业宣传,使“尊师重道”深入人心,使教师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2.进行学校教师管理改革。学校对高校教师管理的不当是教师工作不满意根源之一,因而学校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教师发展需要。一方面加强教师教学研究时间管理,让教师在研究工作中与授课时间能统筹安排,教师研究工作有轻重缓急之道;另一方面改进学校对教师片面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包含教师自身能力、新旧课改差异等等。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出台一些相应的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条令,如两月一次年级运动,学期一次教师茶话会等等,从生活上与工作上来进行互配心理压力缓解。3.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自我,对所承担的角色要有充分的认知;其次要正视压力来源,以不断有意识地观察工作环境、反省失误、寻n瘓_J椊_n瘂求帮助等等来主动缓解压力;在次要直面新课改,勇于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通过自我专研与教育培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快速适应新课改教学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让教师在行动中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情景的知识和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予教学和积极发展专业,使之在课改下能兴致盎然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姚立新.教师压力管理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丁凤琴,马会梅.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

篇8

在上世纪80年代,养老保险体系进入改革时期。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破冰,确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再次被提上日程。2008年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内容涵盖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并表示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基本一致。该政策一出台立即引起了社会热议和争议,也引起了我们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否应该改革、应该如何改革的思考。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随的退休养老制度既不适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也不符合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1)筹资结构单一,社会化程度低,应对人口老龄化困难。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已经实现的社会化管理和发放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传统的退休养老制度采用的是单位管理和单位发放,离退休人员的老、病、死仍由原单位负责,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际上就是单位保险。这种保险社会化程度低,筹资结构单一。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仅退休养老费用就达到1000多亿元,这对经济发展处于小康社会的国家来讲,财政将不堪负担。

(2)有碍人才流动,无法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企业劳动者都建立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而大部分机关事业劳动者均未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这使得劳动力在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无法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顺利转续。虽然国家在2010年颁布《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时规定、公务员及参照和依据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人员,在进入企业并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根据本人在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一次性补贴,由其原所在单位通过当地社会保险个人账户,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安排。但是在实践中,规定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此类人员的保险衔接一直悬而未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养老保险关系将由制度间转续变为制度内转续,制度性差异不复存在,从而消除了劳动力流动时的担心和疑虑。

(3)供款单位财政压力沉重,不利于降低制度风险。伴随着事业单位老龄化加剧,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加之近几年工资上调,扩大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使单位财政供款压力巨大。仅从石家庄辛集市的实际情况来看,2012年度辛集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数是1236人,到2012年度增加到3222人,年养老金支付额由2000年的106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8279万元,由此可见财政和单位负担越来越沉重。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离退休人员养老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传统模式,使养老方式更趋社会化,筹资更加多元化,能有效地降低制度运行风险,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当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各地政策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全国没有统一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导致各地出现了政策上的多样性和随意性。一是从参保范围和对象看:有的是机关和事业全员参保;有的仅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参保。二是从社会保险费征缴上看,缴费的基数、比例、方式各有不同:既有双基数缴费,又有单基数缴费;有的按固定比例缴费,有的按固定额度缴费;有的按月征缴,还有的按年征缴。

(2)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大部分都是划地而治格局,一些地区市一级统筹都没有建立起来,更不用说省级和国家统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现行统筹层次太低,县一级的基层统筹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收支压力十分巨大。养老保险是一种部分积累模式,是“以支定收,略有积累”,体现的是以多养少的“大数法则”。但目前这种县级统筹模式,统筹层次低,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弱。

(3)缴费与待遇脱节,权力义务不对等。1997年起,全国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人数达到2.189亿人,人均基本养老金为每月108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目前仍按国发【1978】04号文件规定执行:根据工作人员的计算,与实际缴费不挂钩,只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与职工缴费多少、时间长短不挂钩。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还处在试点阶段,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解决:

篇9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动手技能。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当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从而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在这过程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摸索着前进。本文主要针对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探讨,并对已取得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完善。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及扎实的动手技能。

1.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核心部分有三点,一是设定能力目标,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三是以任务为引领。教学主线是事先设定好相应的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最后以完成相关任务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下面我们就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教学改革。

1.1教学中能力目标的设定不具体。

行动导向教学能力目标一般分为知识、方法、社会三个层次。很多教师设定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区分知识目标、方法目标、社会目标。大部分教师设定目标时,都是站在本专业角度进行的,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及岗位升高后的目标没办法体现。从高职教育本身来讲,主要是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考虑发展问题。

1.2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方面的训练比较轻视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把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排在第一位,是高职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忽视学生主动及选择实验技能的这种思维。把学生当成只要动手操作的工作对象培养。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只有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同时加强其思维、道德、价值观、职业精神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符合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3行动导向教学方式的方法太过流于形式。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在近几年迅速全面展开,各高职院校更是赶时髦一样迅速开展工作,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开展。很多课程都是照搬其他学校和专业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适应阶段。教师不熟悉教学模式,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课程开展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注重实际情况,最忌生硬套用。在高职职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专业、课程具体情况,改良行动导向为己所用,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2.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借鉴

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现,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我们从教学实践角度对一些经验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2.1行动导向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从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原理就是从目标设定、组织实施到效果评判,所有过程都需要以学生为本组织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设定课程,组织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开拓学习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可以达到多方面作用,注意学生的成长过程。

2.2提倡团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的配合。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需要在课堂外进行相应鼓励,当前最主要的是倡导团队文化、专业信念、职业精神。这需要学校全面组织和规划,在全校形成一种有文化、信念、精神的学习风气。

2.3明确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保障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

前文已明确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辅导,并全面监控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可设定一些可以量化的考核量表,学习课程前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就非常明确了。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我管控,有利于教师面对数量众多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管。课程考核可以采取多样化形式,结合书面考核、个人口试、小组内部评议等全面评价和考核学生。

3.结语

高职院校当中已开始全面推广行动导向教学,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学校、上课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过程中应该配备的相关硬件建设,加强对上课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教师应该加强提高,努力钻研,争取找到合适合理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10

一、案情回放

2007年8月6日,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做出劳动教养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2007年7月9日,侯某某为向他人索讨赌债,纠集徐某某、张某某、陈某某、胡某、刘某某、颜某等人,携带大砍刀、折叠刀至上海市江场路1400号附近时,被发现并当场查获。刘某某不服该劳动教养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依法确认劳动教养决定书违法,并予以撤销并赔偿损失。

对于原告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处罚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劳动教养决定书中,仅对侯某某等七人的行为进行了概括性的认定,对刘某某实行了哪些寻衅滋事行为,则未做出具体的认定;被告做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书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对于原告刘某某诉上海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劳动教养行政赔偿一案,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据此对原告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侵犯了原告的人身权,被告自2007年8月9日起至释放日止,按每天83.66元支付原告刘某某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被告上海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给原告刘某某。

一审宣判后,被告对二案均不服,上诉至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主张不予支持。WWw.133229.CoM案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现案件已经自动履行完毕,被告共赔偿原告限制人身自由的赔偿金19241.8元。

本案的处理中涉及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适用,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存在合法性不足、合理性令人质疑、审批权缺乏监督等诸多问题,这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和建设法制社会的治国方略是及不相称的,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对该项制度的反思。

二、案情评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合法性不足

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国务院1957年8月3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1979年11月29日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前两种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后一种属于行政规章。这些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

(二)合理性令人质疑

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或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其适用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但这种处罚比适用犯罪人的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还要严厉,甚至严厉得多。

(三)审批权缺乏监督

目前,劳动教养工作的法定领导和管理机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和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兼职组成,并未设置专职的负责人。它们主要的法定权限有两项:一是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二是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延长或减少劳动教养期限。实践中,这两项职权分别由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可以不经检察院审查批准和法院开庭审理,缺乏公正合理的法定程序,缺乏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司法行政部门的劳教机关也不仅对劳教人员提前解除劳教、延长或减少劳教期限拥有审批权,而且还授权劳教场所可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行使对劳教人员减延三个月期限内(含本数)的审批权。

三、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劳动教养制度曾经发挥过其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当前更应该正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在维护公民基本人权、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方面的明显弊端。改革不是要彻底否定过去,而是为了面向未来。当前我国的治安状况并不乐观,把劳教制度完全取消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对现行劳教制度进行合法、合理的改革,是当前真正有意义的选择。

(一)依法明确适用对象

当前,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已经由最初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中规定的四种扩大到现在20余种。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地方性法规也在扩充其适用对象,从而使劳动教养适用对象增加过多过快,甚至在实践过程中被“灵活地”滥用,一些不应当被劳教的人员。因此,劳动教养立法时,必须使其适用对象法定化,避免对象上的泛化。具体而言,主要应适用于以下几类行为人:(1)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人;(2)有犯罪证据但没有必要予以刑事处罚的轻微犯罪行为人;(3)有严重潜在社会危害的违法者;(4)《刑法》规定的由政府收容教养的未成年人;(5)确有司法证据证明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员;(6)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应予司法矫治处分的人员。

(二)促进处分期限的合理化

从现行立法规定来看,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与刑法中的管制和短期自由刑相比,在严厉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违背了罪(错)罚相当的原则,在实践中会导致种种反常现象。

笔者认为对于矫治期限的设计,一是采用相对确定矫治期限的立法模式,也就是规定矫治的最低和最高期限,具体每个矫治对象适用的期限由法官根据人身危险的不同性质来决定,如戒毒型矫治人员的矫治期限一般应高于普通常习性违法者的矫治期限。二是应建立健全人格调查制度。人身危险性是根据矫治对象的成长过程、人格特点、精神状况、违法行为历史等一系列因素做出的判断,客观上要求建立人格调查制度。三是法官宣布的矫治期限并非不变期限,而是根据矫治对象的人身危险性的增减可以减期、提前解除或延长期限。矫治期限变更的决定应由执行机关决定,决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矫治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人身危险性的科学评估,最大限度地防止裁量随意性以及自由裁量权力的滥用,不能单纯地以违法者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决定处分的定性因素。

篇11

一、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政治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

为了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就要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纵观我国改革的路程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才会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就会引起新一轮行政体制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体制也要进行改革,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例如:在1993年以后,政治体制的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

(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众所周知,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就是政治,政治以其特有的职能和功能,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占据首要位置。政治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控和管理。政府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推动者,对市场经济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顺利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三)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两者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相互促进,不能分割。两者要紧密结合,相互影响,要协同发展,任何一方都不能明显滞后于另一方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如何协调好两者改革的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因为,只有两者的改革关系相适应,并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如何协调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为什么协调两者的关系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解决两者的矛盾依赖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发展,这是根本矛盾,只有改变生产关系,并变革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矛盾。第二,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两者必须协调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都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文化教育改革等,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必须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混乱的经济秩序、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等,这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所致,因此,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两者发展相适应,才能使市场经济活而不乱,充满生机。第三,两者的关系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协调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两者关系密切,不能分割。

(二)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1.坚持目标模式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明确目标,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相适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去考虑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为政治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进行创造性思考,借鉴先进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对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研究。

2.确保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现状的协调

现阶段,要对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掌握,分析两者的运行机制、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现阶段的政治体制在哪些方面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并商讨改革的方案,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要协调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而经济体制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两者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确保改革步骤的协调,任何一方都能严重滞后于另一方,保持动态中的协调发展,但并不是绝对的平衡推进,要正确把握保持协调、平衡的度。政治体制在改革的某方面,变动更大,时间更长,因此,要合理把握两者改革的协调性,做好各项改革的方案,并进行排列组合,以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4.加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篇12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基本经济依据,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市场机制自身不能达到、政府也难以用其它间接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其对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经历了曲折,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且在改革开放后又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各种问题和困难集中暴露并亟待解决,故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下内容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简要分析和思考。

2、国有企业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产物。要将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实施,需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不偏离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丰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增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第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有战略眼光。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要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对中小企业进行放开搞活。第三,要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上下功夫。第四,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最后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第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要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基础。要提高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实力,引进科技人才,要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3、国有企业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了国有企业改革成效,需要引起注意。第一,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清理和评估过程中,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其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资产的评估,国有资产折股不合理,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例如,我国指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指明,可以利用国有资产的评估增值部分冲销一部分呆账和坏账,有的企业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暗中操作,把原有经营管理中积累起来的一切问题都一笔勾销,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无形资产,缺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及其在市场上价值的评估,导致了这些无形资产的流失,损害了国有股权的利益。第二,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制约机制不完善。在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的指导部门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单位多头并进,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造成企业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的迷惑,而且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和税务等部门脱节,没有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致使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置身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也给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有的企业的担保债务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的情况下被强行注销登记,而新的企业虽然接收了资产,但是逃避责任,使债务长期得不到偿还。另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低估、漏估国有资产、虚增债务的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三,员工薪酬分配制度不合理。当前,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中,按照资历进行工资涨降,使得新员工中普遍存在不公平的感觉。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工作能力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部分老同志,但是其收入却比较低,这使得年轻人普遍不满。

4、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策

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好好处理,必将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甚至会造成,企业改革结束了,企业也成了一潭死水,不得不面临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命运。所以应采取措施,引导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国有企业改革。尽管我国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没有一套完善的有关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一些资产评估规定,往往带有很明显的部门特征,很难全面调整和规范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资产评估行为。第二,规范国有资产出售行为,严禁擅自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在我国对国有资产的出售有严格的程序,必须经过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没有经过一定程序,而是擅自将部分国有资产进行出售,这一行为不仅程序严重违法,而且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滋生腐败。第三,建立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建立在技术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上,要在薪酬中引入竞争机制,要细化工资,将工资分为很多小项,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等等,不仅考虑到了老同志也对新同志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的薪酬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薪酬,不应仍是行政命令型的薪酬。第四,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和分配这三项制度改革。一是要强化科学管理、加快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必须要有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才能够留下来为企业服务,也才能提高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在完善合同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制度;三是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并严格将业绩考核与工资挂钩。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明确了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应坚持的指导方针,随后提出了目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直至最后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篇13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环境保护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环境经济制度、环境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总称,三者是建立与完善环境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环境保护制度制约着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同时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及经济政策又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1.1环境经济制度

 

环境经济制度是约束环境与经济活动各主体行为的各种规则,是建立和改进环境经济体制的重要依据。环境经济制度主要由环境管理制度、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环境资源再生产制度以及环境经济法律制度等构成。

 

1.1.1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是各级环境主管机构采用的对各种经济行为进行有利的约束与规范的管理手段,对资源使用、环境影响、生态变化的决策直接进行干预。环境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了环境资源能否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各领域实现有效配置。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限期治理制度和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等。

 

1.1.2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对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完备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资源环境产权界定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保护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制度。

 

1.1.3环境资源再生产制度

 

环境资源再生产是指社会生存和发展赖以持续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再生产。环境资源的再生产制度主要包括环境资源再生产的组织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监督制度、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通过上述制度协同作用,使各地区能够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安排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主动采取各种环境资源再生产的措施。

 

1.1.4环境经济法律制度

 

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的与环境和资源保护有关的立法;二是环境经济执法,包括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法律的实施体系和保障机制;三是环境经济有关法律实施执行的监督机制。

 

1.2环境经济运行机制

 

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就是环境经济活动中的各主体(政府、市场、公众)和客体(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健全的环境经济运行机制有助于环境经济体制的运行与实现。环境经济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1.2.1环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调节机制

 

按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以及经济运行规律,理顺环境经济活动中政府、市场与公众的关系及地位,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机制,以充分发挥各主体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结合起来,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推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和环境效益。

 

1.2.3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根据价值规律,同时在各类经济政策中融入保护未来长期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或环境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来指导、引导、激励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财政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金融政策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是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2新时期进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1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环境形势

 

党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事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以发展理念的深化、决策部署的调整为标志,每一次思想突破、每一个体制机制的创新,都给环境保护事业带来了大发展[3]。

 

但也必须意识到,目前全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我国仍将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环境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污染源表现为点源与面源复合,污染类型表现为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并存,生态恶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些压力与挑战,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环境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宏观协调功能较弱,与综合决策部门协调能力不足,环保部门对于跨部门、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屡调不协、屡解不决,统一监管难以实施;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仍不成熟,环保利用外资效率有待提高,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环境科技体制仍显僵化、环境监督机制仍不健全等。

 

2.2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題的必然要求

 

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还在于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体制障碍,进行全面、深刻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来环保领域的改革实践也证明,通过不断深入改革,完成对旧体制的突破和新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才是中国的环保事业不断推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巨大动力。国外的实践历程也表明,加快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实施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就积极应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在以后的30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机制、财税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进行了基于环境考虑的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而我国的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因此,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2.3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积极推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已逐渐从“环境保护制约经济的增长”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转变,因此逐渐改变“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制约经济发展”的观念,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以及“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制度也滞后于“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需要,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经济体制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探索建设环保新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内容。2009年7月,周生贤部长在环境保护部党组扩大会议上作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注重制度建设,构建高效的体制机制,是加强环境保护的一条鲜活经验。

 

2.4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之下。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孤立的问题,不仅与本国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与本国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正确把握一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沿革和改革趋势,对于清晰地认识现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找准未来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已融入到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摆在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环境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位置将越来越重要。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和多元化节能环保投入机制。”

 

2.5中国环境问題的复杂性决定了进行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是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经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不仅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环境问题具有浓厚的科技背景、高度的决策风险,同时又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因此,环境保护又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经济体制相对于整个经济体制,自会”,强制性地加大流域中下游生态受益地区政府对三江源区政府和个人的财政转移支付。

 

3.3.3三江源区生态外溢效应的量化

 

生态效益作为公共产品在目前的量化技术上存在巨大困难,三江源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更为补偿标准和强度的确定增加了难度和变数,这也是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没有真正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需要开展资源环境实物量统计以及资源耗减、环境损失估价方法等课题的研究攻关,加快建立可以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为三江源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确保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3.4建立三江流域区际民主协商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