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9 15:31: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方教育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自主学习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要求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也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地选择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种客体。因此,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要求颇高。
(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的感知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建构过程。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成了自我教育的主体,这意味着依赖他人的教育转换为依赖自己的教育。并且学生还成为自主选择的主体,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都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对象。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不受限制、相对自由的。学生学不学、努力不努力学、学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激发下进行的,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习动机的强度密切相关。
若一个学生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就能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使学习逐步从单纯功利性需要逐步转化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实现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自觉抵制诱惑、克服困难。
(二)良好的认知水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个体化学习方式,但自由不是放任自流、随波逐流,而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主见地学习。因此,自主学习必须建立良好的元认知水平的基础,否则,自主学习收效甚微。所谓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了解、评价、检验、调整和控制。它主要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在自主学习中,一个具有良好自我识别能力的学生能清晰地分析自己,诊断自己,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时反馈、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策略;一个具有良好自我选择能力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和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具有良好自我培养能力的学生能不断地研究和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主见地培养、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体验能力的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而自豪,为学习的失误而内疚,从而会把所有情绪、情感的体验化为激励自己继续奋斗的力量;一个具有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能自觉约束和控制自己,努力抵制外界的诱惑,不断增强战胜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三)良好的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孤独的、无序的、松散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建立在与教师、同学合作的基础上。(1)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都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监控,从入学教育到学习计划的制定,从“传道、授业、解惑”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重点难点分析到作业的点评,教师都要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因此,学生要善于与教师交流、沟通。遇到困难,要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2)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经常要与同学尤其是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协同合作。要相互启发,共同研究,彼此鼓励,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要在一起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一起克服开放教育中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以极大地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孤寂感,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创新能力。
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心理优势
(一)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具有理智的自我意识。首先,他们善于表现自我,敏感地保卫自我,珍重自我,客观地看待自我。表现在自主学习中,既能清醒地分析现实中的自我,认清自己学习的优势和缺陷,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善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同时,又善于设计理想的自我,他们常常思考自己的未来,设想自己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形象。十分在意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别人对这个角色的态度。表现在自主学习中。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制力,有决心、有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渴望学业优秀以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二)反应敏捷,思维深刻,理解力强。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实践经验丰富,思维能力达到人生的高峰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强。表现在自主学习中,思想活跃,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本质特征,善于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性稳定,乐于交往。开放教育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个性已定型,他们大多积极健康,热爱生活。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善于及时摆脱烦恼。他们乐于交往。善于处理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尊重别人的人格、习惯和隐私,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乐于分享、给予和接受友谊。具有较强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三、自主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观念陈旧,不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须转变两个观念,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已形成了稳固的心理定势——“教师是绝对中心,学生的任务是服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压抑,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而现在一旦放开,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便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制定自学计划和方案;不知道怎样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学生依赖性强,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还想让老师抱着走、牵着走;有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把书上的概念、公式、原理死记硬背下来,而不知道怎样能触类旁通,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12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的排名,西北大学的中学教育在全美排名第七,美国西北大学在全美排名12位,它是一所私立的综合型大学,位于伊利诺斯州,其教育学院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名誉,本文主要研究西北大学的中学教师在本科阶段是如何培养的,主要从入学条件、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课程模块这一系列着手进行论述,主要选取中等教学这一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中等教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的特点,借鉴其培养方案的合理内核,对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学教师的培养,提高其整体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
1 西北大学在本科阶段对中学教师的培养的总体要求
西北大学的本科生的教育学制为四年,前两年为普遍的通识教育,最后两年为专业课程教育,西北大学对想就读中等教学专业的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以下是各个方面的内容:
(1)入学条件 :西北大学是人人皆知的名牌大学,它创建于19世纪,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招收严格,只录取最优秀的人才入内深造,美国的学生就读西北大学要求是高中毕业生,拥有高中毕业证,同时参加相关的入学考试即可,而对于国外的高中生申请到西北大学去读书则要求比较严格,首先要求学生各门科目都比较优秀,同时高分考取托福和赛达,达到学校各个方面的入学要求方可入学。
(2)培养目标:该专业主要为中等教育学校培养教师,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是面向各地的中学以及职业学校,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要另外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时一起同毕业证书一同发放。
(3)毕业要求 :该专业的学生须修满45学分后方可毕业,美国的大学比较喜欢通才教育。西北大学也不例外,所有学生都会要求完成各种各样的学识。例如,自然科学、生物、数学、社会科学,如人文,历史课等,甚至艺术或音乐欣赏。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扩展学生的兴趣面,从多方面全面培养一个人的素质。美国学校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会不太一致,但基本上1/3的学分要求会来自这个方向。而西北大学对基础课的学分要求是14学分。其次就是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在大一二时期基本都没有专业,在大三就可以选择中等教学专业就读,经过学校部门批准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的最后环节就是完成论文以及相关的实习工作。
2 本科层次中等教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结构与特点
该专业将人文科学和专业的教育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内容也比较广泛,涉及到了生物、化学、英语等等。作为中等教学专业的学生须修满学分45分方可毕业,必须完成通识教育、主题方向的课程以及实习工作方面的核心要求,下面详细阐述:
(1)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的课程包括14个学分,学习多学科领域的科目,主要包括交际学、数学、科学、人类以及历史。通识教育持续两个学年,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之后就可以选择将来可能要教授的科目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
(2)主题方向课程 (subject area course work),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专业课程,总共包括16个学分,在这一课程模块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以及将来很有可能教授的方向进行专业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在第三个学年完成。这一课程结构比较灵活,具体的课程内容方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具有文学艺术背景,要求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塑造;第二 ,设置了写作交流和口述交流的课程,如:公众演讲或个人之间的交流;第三 ,是针对于非西北文化的人,主要是学习当地的特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
(3)职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这门课程包括11个学分,这门课程在最后一个学年完成,这个阶段要参加实习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的课程,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社会环境、社区学校介绍、教育哲学问题、特殊儿童教育、方法和技术、实验研讨会和实习和研讨会等。实习工作也是这个阶段重要的环节,可以选择市区或郊区的公立或私立的高中进行,要求在社区学校实习30个小时,常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完成,工作的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完成学期课程,同时要求在高中学校完成一定课时的实践观摩工作。
(4)论文撰写,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并且准备PPT进行答辩,而且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每年必须观摩两次以上的毕业生答辩会,不然不得毕业,不少学生没有学术兴趣,但是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为本科生涯画上句号的象征,美国设有学术监督机构对论文进行监督和检测,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以提高日常课程建设水平。
(5)颁发教师资格证,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属于师范类毕业生,自然具有教师资格,毕业时随毕业证书一起领取资格证书。资格证书上注明本人能够任教的学科,由于各州的要求不一样,美国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不通用。一般是五年更换一次,如果长时间未在学校任教,也得重新认定教师资格。
3 西北大学中学教师培养方案的评析
西北大学对中学教师的培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主张通识教育
与我国大学相比,这是美国大学本科阶段的一大特色,通识教育扩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认识,从而为将来做教师需拥有渊博的知识打下了坚固的基础,通识教育当中的交际学更是一门新兴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的沟通能力,而在这5门课程上面更是设置合理,突出了培养的均衡性,使学生全面发展。
3.2比较重视实验、 实践的教学经验的积累
课程设置的最后一个模块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研讨会以及后续的实习工作,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实战经验。学习和交流相结合,重视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3重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中等教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里就有这样一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技能”,在主题方向领域里课程就开设了“写作交流和口述交流”的课程,在此期间多次举行了演讲比赛以及公众演讲,在做论文汇报时,都有口头演讲和答辩这一环节,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
3.4课程考核的方式多元化,并且呈现连续性,确保各个阶段有明确的考核目标
考核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各种考核方式都有明确的标准并加以细化,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成绩的公平性,另外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小组讨论,采取分组辩论的方式,学生被分成小组,并且被安排进行15分钟的表述,之后进行互相辩论并且回答观众的提问。其他的同学作为观众都拿到一张评价表,对两个小组的准备情况以及在现场的表现评分,同时,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拿到小组讨论评价表,对自己以及小组的其他成员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果非常好。
3.5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师院校的实践课程一般由教育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构成。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上下学期,时间一般在一到两周左右,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的最后整个学期。见习一般都有带队教师,但师范生人数较多,一般都是一个班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听课,形式单一,师范生大多觉得无聊。实习的时间刚好面临毕业,不少高校强调抓毕业生就业率,而对毕业生的实习没有很明确的要求,愿意实习的学生进行实习,不愿意的都在备考或找工作。学校没有统一安排,没有有序地进行管理,更没有科学的考核方式,这样往往让实习制度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师范生在进入中学时不能够很快胜任教师工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课程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见习、实习制度,进行量化管理。
总之,美国的教育领先我国,在教师培养这一块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更应该汲取其精华,为振兴我国教师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中西方教育思想中,对知识获取方式的界定不同。中西方自思想文化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强烈的对比和差异性,同时也为教育理念的不同埋下了伏笔。中国古代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墨子、孟子,在古希腊同样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他尊重学生“材”的多样性,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而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教师的作用是“助产”,通过不断地引导和诘问,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2)中国教育求“稳”,而西方教育求“变”。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而西方文化则是分析。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个性张扬直截了当,反映到教育思维模式上就表现为东方教育重“和谐、统一、稳定”,而西方文化重“竞争、创新、变化”。中国人都有较强的群体文化心理,很注重“别人怎么看”,这种从众倾向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很少有学生敢反驳老师。与中国文化求“稳”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推崇个性、倡导变革。
二、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三、中西方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1)中西方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顺序不同。顾泠沅教授曾用一个学游泳的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西方:先把学游泳者全部扔入泳池中,他们相信总有一部分人会浮出水面,当然也有部分会淹死,然后捞上来进行动作教学。中国:在学游泳前将动作要领说清楚,然后将学习者扔入泳池,绝大部分人不会淹死,然后继续进行巩固。从学游泳例子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理论与实践的先后之别,中式的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内容都已经总结成纲,这要比探究性学习更节省时间、效率更高,而且中式课堂教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低错误率。这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其精妙之处,但这样的教育模式是在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教育思想及背景下产生的,别人的方法固然优秀,如若生搬硬套拿来就用必然会造成自身的不适应,因此中西方教育者不断地寻求两者之间的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2)中西方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方向不同。本研究按照中西教育思维的不同,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即中式课堂教学法和西式课堂教学法,中式课堂教学法更侧重于讲授式、解说式、示范式教学,其知识信息是从教师向学生单方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理论归纳后实践练习;西式课堂教学方法更偏重于讨论式、探究式、提问式、情境式教学法,其知识信息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传递的,教授顺序是先实践练习后理论归纳。
四、教学目的的差异
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西方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西方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西方人比较重视儿童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力图使儿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发现自己的存在和认识与开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富有可塑性的,其必须经成人的帮助才知道去发现社会的存在和要求,于是老师和家长比较注重通过不断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成为适应和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4-01
一、引言
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导演,李安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多年的美国生活经验使他充分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1990年,李安将以反映这种文化冲突为主线的电影《推手》推上荧屏,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这一殊荣。电影当中,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位中国老人在移居美国后,与同一屋檐下的美国儿媳由于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上的矛盾冲突。毋庸置疑,这种生活上的冲突没有孰对孰错,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别,而电影中着重刻画的则是众多文化冲突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出生后所进入的第一个团体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今后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因此,不同的家庭价值观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和生活习惯等。在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当中,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下,良好沟通,也成了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影《推手》的剖析,简单阐述了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差异的形成原因。
二、中美文化中不同的家庭价值观
(一)家庭观念:家庭本位VS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是“家庭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家庭,强调家庭利益及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个人必须服从家庭。一个中国人一旦成年后,基本上就以家庭为中心来生活了。
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个人本位”,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中更重视个人,强调个人的生存、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发展,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要求家庭服从个人。极少数西方人会为了家族利益而放弃个人目标,即使是家族势力强大,他们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二)家庭结构:父子关系为主轴VS夫妻关系为主轴
中国的家庭结构以父子关系为主轴,重视父传子的制度,重视孝道,是一种主干家庭结构,呈现一种垂直型的关系,因而传递力强,持续力强,家庭规模相对较大,以至少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为主。又因为父子是同性,因此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两性的差别。中国家庭在两性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中国传统家庭允许有三妻四妾的出现,但是父亲的家长权威却是绝对的,唯一的,不容置疑的,这有利于保持家庭的相对稳定。就算是现代家庭,因为婚姻一方出轨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情况也不多见,多数夫妻出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两性关系出现第三者时会选择保持家庭的完整。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神先造婚姻,而后有家庭,因此,婚姻关系应该优先于父母、子女及其它家庭关系,西方的家庭也因此成为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一种核心家庭结构。家庭规模相对较小,多以一代夫妻关系为主,并不像中国家庭那样具有很强的传递力和持续性。而且因为夫妻分别代表不同的性别,所以有必要强调两性的差异,性不但不被忽视,而且要被突出。西方婚姻带有强烈的排他性,不会包容他人,一旦出现第三者插足,婚姻常以中断关系夫妻结束。因此,西方家庭类型除常见的核心家庭之外还有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重组家庭、丁克家庭等。
(三)家庭的教育:父母本位的“理想教育”VS子女本位的“目标教育”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中国人认为“养不教,父之过”,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义务,是一种责任,因此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家长的意愿,带有强制性,目标往往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理想也往往定得过高,“胡爸虎妈”层出不穷。
与中国家长的“责任,义务”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家长更多的是把教育看作孩子的“权利”,因此家庭教育比较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比较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是个性计划。孩子个人的爱好兴趣会随着他的成长而改变,家长也愿意根据这种改变修改孩子接受教育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大人只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三、结语
一、中西方传统数学思想
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受儒家文化和经世致用、追求功利的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实用性的特征,其典型代表为《九章算术》一书。整书的全部理论是以寻求各种问题的普遍解法为中心,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导方式建立起来的。其表现出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开放的归纳体系、算法化的特点、模型化的方法。《九章算术》一书的出现,同时也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思想的基石,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数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得到了充足发展。到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创造出许多光辉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成就。[1]但是在宋元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数学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长达四百年之久,直至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才使得中西数学开始交流。
西方传统数学的发源地是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古希腊数学在西方传统数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古希腊时代又是逻辑盛行的时代,形式逻辑由柏拉图开始,经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达到极盛,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被运用于数学研究当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特点主要有:封闭的演绎体系、抽象化的内容、公理化的方法。《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它把古希腊数学的特点发扬光大了,可以说是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多少年来,千千万万人通过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学习受到了逻辑的训练,从而步入科学的殿堂。
二、比较研究与启示
从中西方古代数学思想的发展来看,注重归纳与注重演绎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古代数学思想的两种倾向。下面以中西方古代两本代表作为比较的对象,来分析中西传统数学的差异。
《九章算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经世致用”原则: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综合,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然后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2]这种“数学为大众”的思想把数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它把数学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技巧来对待,没有充分注意数学严密的逻辑系统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所以,认识只能停留在经验型的直观感悟层次上,这种直观的感悟经验也阻碍了中国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几何原本》则注重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强调对数学的逻辑结构的整体把握和理性的认识,追求严密推理,力图通过数与形的思维抽象地去理解现实世界的本源和实质,并强调演绎推理,坚持一切数学结果必须根据公理加以演绎证明。虽然这种抽象性与严谨性反映了对探求真理的追求,从而造就了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和大批优秀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同时,其排斥数学应用的思潮也潜伏着内在的危机,这种危机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终于暴发出来。
简言之,中国古代的数学思想注重“问题解决”,而古代西方的数学思想强调逻辑思维能力。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数学思想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和缺陷,可以说中西方传统数学思想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西方数学教育思想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从实用走向了演绎,而西方则从演绎走向实用。在我国这种倾向体现在建国初期数学教育主要是移植苏联模式,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关注双基和强调三大能力的数学教育模式。特别是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强调基础知识,对形式逻辑和思维的训练愈演愈烈,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解题当中。在这种考试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应用数学的能力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出现了高分考生而实际能力低下的情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数学的课程改革中提出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重视数学应用的优良传统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从我国的数学教育思想的演变来看,思想的轮回仿佛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到底怎样的数学教育思想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和应该倡导的呢?我们认为,单纯地强调实用或演绎都是不可取的,两者适当的结合才是数学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3]正如顾泠沅教授在他的《寻找中间地带》这本书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在如上述的观察、介绍、借鉴乃至思考中,我们必将发现我国今天所发生的许多数学教育的进展情况甚至问题,都已与国际社会……能从中体会到中西数学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互相交融与互补,从而产生对寻找中间地带更深层的思考。”也许正是对寻找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新的教育地带才是我们时代的呼唤。
参考文献:
在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各高校在对教师教育水平和师资队伍多元化等方面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的组成元素中融入外籍教师,符合当前各高校发展需求。但是,外籍教师与国内高校教师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文化差异,给正常的沟通交流带来不便,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是高校目前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强烈熏陶下,各国人民在生活习惯、、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1.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数千年以来,我国人民在历史文化的强烈熏陶下,形成了较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即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坐在座位上似听非听的教学现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点名提问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并以定期测试考试的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强弱进行衡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取得一定成效,但这种教学理念相对刻板,对学生来讲较为被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所以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双面性的特点。
西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来讲比较多样化,对于学生比较有吸引力,可以促M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内容上进行创新。学生的任何创新意见都会被认可,主张学生拓宽思维方式,营造一个快乐、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创造更多的社会发展空间。
2.语言环境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基本途径。有关学者表示:在教育教学中,语言是一项技能,语言教学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根本。在我国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教学模式偏重于对语法的学习,通常是教师将语法的固定模式传授给学生。而在西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把语言教学当成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更加注重学生能否将语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其多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上,将生活中常遇到的语言环境教授给学生,使其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
3.文化
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是体现各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宗教思想对中国人民影响颇深,贯穿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而西方国家大多信仰基督教。
三、解决高校对外籍教师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各高校在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上都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着手是解决高校对外籍教师管理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
比如,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技术整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使两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自教育内容融会贯通,并不断反省自身缺陷,优化各自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对外籍教师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
四、结语
为切合国家教育制度改革战略目标,各国高校吸收外籍教师,在对教育模式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促使高校产生了在外籍教师管理问题上的新难题。各国在解决此项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从单方面入手,如生活服务、基础配置等,而要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全面研究外教的根本需求和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措施,进而提高高校对外籍教师的跨文化管理水平,促进各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儿童过多的脱离群里,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会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注意,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
一、感觉统合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传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整合,然后再指导我们做出正确反映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处理信息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呈现来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运动觉,整个过程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处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体器官各个部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整套感觉统合训练来实现,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发育问题融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寓教于乐,因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他身体力行,是他学习、操作,体验的过程,任何东西学习了,体验了,做了,他就学会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经过他亲身的体验,感觉统合失调通过运动器材通过感觉的处理,让他在游戏过程中经历游戏,通过学习体验改善协调性。
二、对比中西教育的差异及对现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分析
儿童的感觉统合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总体上不会脱离儿童教育的四个方面: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中西在儿童的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给出正确的理论指导。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较
在中国,教育传统受到封建等级和论资排辈等观念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效仿,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1)《说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独体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愿、需求和个性,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为。(2)杜威在其专著《儿童与课程》中强调,要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中心。他批评传统学校的教师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而对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考虑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他也强调教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且双方都是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来参与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会使儿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
2.中西方教育中对结果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比
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来看,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时间”让孩子走完他们“安排好”的路,他们不太关注路边的“风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耀的结果,就是由于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盼,只重视整个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教育的过程,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抹灭,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西方教育则强调孩子的个性发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西方教育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缚较少,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方面往往优于中国儿童。
3.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儿童训练产品设计不止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内容,而是更多关注产品强大功能对于儿童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适、成长、创新、甚至能够在产品使用中愉悦身心等多层面渗透。
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国外所使用的训练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适应仪(见图一),这款训练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学校、培训机构,其主要采用链条式的链接结构代替传统绳索的连接,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个高度,这样儿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适应高度,符合儿童产品设计原则中成长性中的可调节性,儿童通过根据身体的摆动控制秋千的晃动幅度,整个训练过程能够提高儿童的前庭固有感觉的协调能力,运动策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从而使儿童的前庭功能神经系统得到改善。
国内采用的是圆木马吊缆(见图二)来训练儿童的前庭功能,整个设备离地面在相对安全的范围高度内,周围环境使用泡沫拼图保护起来,材料使用麻绳和皮质柔软的安全材料,而儿童在这样一个完全保护的环境中,却还是胆怯的趴在圆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让设备摆动起来更是加剧了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儿童的目的,反而让儿童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通过以上中西方感觉统合训练的对比,不难看出西方儿童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中国儿童身上很少能表现出来,而中国儿童相对保守的个性,求安全,求稳定的自我保护心理完全是儿童内心的写照。要想实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训练儿童内心的目的,必须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符合中国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三、根据中西教育的不同从而对中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指导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中国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由于缺乏对本国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这些训练比较机械,缺少互动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鉴国外的产品,忽略中国儿童的实际承受力,像这样单一的把产品照搬过来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孩子造成害怕、抵触的心理,市场上真正适合中国儿童训练的产品相对来说很少。通过以上对中西教育差异的分析及现有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总结,以中国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之自主发展权力为前提,提出了中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理论指导。
1.产品的系统性
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应把功能、人机环境、美学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考虑和应用。感觉统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企划能力等,想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清楚的界定出哪些产品对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产品是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的,不论是从整体造型上的统一方面还是色彩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整个训练产品的系统性,统一的造型显得和谐,有条理性,不统一的造型使产品显得杂乱无章,为让其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设计者不能单从“一个”产品考虑,而应该是形成“一类”产品的系统性设计。
2.儿童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不论从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现有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大多还是以圆球、圆筒训练,或者是长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号位主,缺乏新颖,而如果想吸引儿童的关注力,就要增强趣味的互动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卡通形象这个元素,如果单以一个卡通的形象作为盖子或者以印着的形式附着在产品表面估计对趣味性的增加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三维立体造型,或者适当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过儿童的角色扮演实现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颖的设计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这种充满情趣和趣味性的设计中,儿童可以欢乐、有趣的提高儿童的各方面功能。
3.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儿童的主动参与性是指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开发、管理和企划,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让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让儿童共享同伴学习方式,构建群体意识。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训练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同伴“互教”的过程,我们要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应该给予儿童以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让儿童有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兴趣,让其在与人共处中学习,甚至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习,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能互相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懂得倾听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宽容等等。
4.成年人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过度”:父母对子女倾注过量的爱,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予过多的帮助,提供过分的保护,而这些都会使绝大多数儿童变得更任性、自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干预过多是过度保护的变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学生稍微经过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变成教师自己动手为学生完成。在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我国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是在一旁陪着,保护着孩子,这样非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让儿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赖,训练机构的老师更是以“安全”为由作为训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这样看似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历练的体验过程,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想实现感觉统合产品训练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先学会从“放手”开始,不要让“保护”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使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就是训练儿童的各个感官,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干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使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注释
[1] 自处引自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2]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儿童与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建红 对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设计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0 引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绘画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因素。色彩于绘画而言,就如同表情对于表演一样重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绘画中色彩的使用也能够搭建起一座画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两者能够跨越地域、甚至时空进行沟通。同时,色彩具有象征性、表现性的特点,色彩的这些特点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色彩窥见作者的内心,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受到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对色彩应用有较大的差异。
1 中西绘画色彩在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赋予相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中西绘画色彩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喜庆、成功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都会身着红色的喜服,床上铺设红色的被褥、屋内燃烧红色的蜡烛,这些都是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同时,红色还被应用在传统佳节、文人登科等诸多喜庆、圆满的场合,由此也能够看出红色在中国所代表的内涵。而在西方,红色则被赋予了残酷、血腥、灾祸等内涵。在西方的斗牛文化中红色是用来激怒斗牛的,因此红色在西方被赋予了比较消极的内涵。黄色也是中西内涵差异较大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荣耀等内涵,但是,黄色在西方的内涵则是恰恰相反,黄色不仅与权利没有丝毫关系,还被认为具有卑劣、等内涵。
2 中西绘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都是借助简单的颜色来进行绘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颜料的稀缺。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颜色类型比较少,这也就使得画家形成了单调的色彩观,使得当时中西方的绘画都出现色彩单一、醒目等特点。
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国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简练。对已经发现的岩画或者陶器绘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绘画大多展现了一些抽象的事物,并且大多数的绘画都是平面的,而西方的绘画则恰恰想法,其在色彩运用上比中方绘画更加丰富,且绘画倾向于立体感。到了其秦汉时期,我国的绘画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表现形式的变化,还是平面化为主。在色彩应用上则是通过色彩的铺陈,从而形成一种美感;而西方绘画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分野,一部分画家比较倾向于装饰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画家则倾向于再现性的色彩。
时间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向再现性发展。在《洛神赋》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熟练,通过色彩的名都变化来使人物、景色变得更加真实。而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在进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绘画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此时绘画已经宗教统治的工具。通过绘画向人们展现出上帝的光环和天国的美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色彩的功能,西方的教堂往往被装饰的富丽堂皇。
在唐宋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趋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花鸟画、春绿山水画为代表的,另一种是一文人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开始向清淡转变。文人更推崇用墨色的变化来展现苍茫天地、世间万物,因此,这一时期的画作极少设色,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一种精神的表达与寄托。而此时的西方绘画,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再次向再现性转变,作品也更加的饱满、鲜艳。
3 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就是水墨画,也就是用墨代替颜色,通过浓墨、淡墨等不同类型的墨色的运用,从而将空间、光感表现出来,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但是却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在进行墨色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色度、饱和度的控制从而对作品的光线进行控制,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光、空间等,从而是最终的作品非常的逼真。西方绘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油画,油画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的,通过光线和色调的组合,从而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的描绘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光的具体表现就是色彩,通过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使得绘画充满生机和情感。例如,印象派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主动性的运用色彩的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会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能够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同时,他们注重光线的应用,认为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
4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异
中国画大多都是水墨画,都是通过墨色的调整来获得变化的,而西方则与之不同,西方的绘画以优化为主,主要是通过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来进行表现。
我国绘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浓墨淡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绘画所用的采用有关系,中国画一般以墨作为绘画的材料,将墨进行研磨、稀释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看重的是色块厚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其所用的油画颜料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就使得西方绘画颜色更加浓郁、奔放。
5 结语
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风格各异的文化,而绘画风格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形成与其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意境和思想的展现,对于事物的具体形态却没有太多的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要求形似,追求逼真的效果。同时,中国画的主要创作手段是用线条来表现一个个人、一座座山以及其他所有的事物,而西方画则与之不同,西方画更重视光和色的应用,通过光和色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任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绘画之间也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旅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一定能够促进绘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2] 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12).
[3] 马小勇.中西方绘画色彩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4] 董亮亮.浅谈中西方绘画之典型线质和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5.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教学;应用
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是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已经与西方文明逐渐融合,形成了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尽管东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演变为联系东西方文化重要的桥梁之一,而茶文化这种与生俱来的跨文化特点也让其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积极地引入到英语教育课堂中。在两种茶文化激烈的碰撞中,英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西方文化直观的认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中西方茶文化对比,探究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以期推进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分析
尽管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自从茶文化传入西方世界,并与西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而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语言差异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构成,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应用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两者语言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中西方茶文化词汇应用范围不同,代表不同的文化底蕴。我国茶文化历史久远,文化语境中词汇涉及囊括茶及茶文化方方面面,例如“明前茶”等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而西方茶文化历史较短,茶叶仅是从17世纪末才逐渐与西方上层社会有所接触,茶文化词汇数量较少,同时受到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相关语言中如“Royaltea”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其次,词性和词义不同。我国茶文化相关词汇多为名词,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词性变化较明显,甚至很多词在英语中多作为动词使用。另外我国茶文化中多数词汇词义简单质朴,指向性较强,而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具有“喻义”、“转义”的变化现象,语言内涵与西方文化语境结合,很多词汇成为特殊文化的符号。例如,“blacktea”(红茶)完全摆脱了中国茶文化关联,再如“teahound”(花花公子)直接暗示西方资产阶级其糜烂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西方茶文化词汇具有较强的时代烙印。
1.2行为差异
中西方饮茶习惯、饮茶礼仪等行为由于受到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首先,饮茶习惯差异。我国茶文化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重视日常饮茶行为中对茶叶天然品质的保持,尊重茶的自然属性,以“清饮”的方式保持茶叶的单纯,旨在寻求人和自然的联系。而西方茶叶消费者一般推崇饮茶的个性需求及多重口感,将牛奶、糖等各种材料掺入茶叶中,以“混饮”激发个性化的生理感受。其次,饮茶礼仪差异。我国的茶文化中饮茶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而礼仪也遵循儒家思想自上而下的伦理要求,而西方社会大都根据贵族及宫廷礼仪传统,将饮茶视作社交行为,严格遵循西方绅士礼仪。
1.3内涵差异
我国茶文化受到封建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成为培养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国茶文化凝聚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内容,尤其天人合一、中庸自然的观念让我国茶文化超脱了物质的局限,升华为道德感悟和更高的精神修养。相较而言,西方的茶文化历史较短,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和价值观形成密切结合,但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点,茶更多的局限于物质层面,茶叶、茶具或茶俗等大都成为修养和财富的代表,阶级意蕴非常明显。
1.4物质差异
物质文化是揭示异质文化差异最明显、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茶叶选择不同。我国是茶叶出产国,无论种类还是出产量都远超西方国家,在我国,无论是六大茶类还是地方特种茶叶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总体上以未发酵的绿茶为主要消费种类。而西方世界,如英国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更青睐于易储藏的发酵性的红茶。其次,茶具差异。我国的茶具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以淳朴自然的瓷器为主,并且讲究器具的“雅趣”。而西方茶具大都以奢华为主要特点,茶具和其他辅器具具有典型的贵族和宫廷特点。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尽管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反而成为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中重要的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化性、娱乐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思维。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养成文化比较思维,尤其可以通过文化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英语社会行为习惯较为直观的认识,以西方的文化视角理解西方民俗、礼仪及行为,进而培养英语思维及英语行为习惯。其次,扩充英语跨文化教学知识。中西茶文化的学习和比较,能让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由小及大,以茶文化为基点探究其他文化领域的异同,同时茶文化内容弥补了英语跨文化教学语料缺乏的现实问题,让英语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形成对中西方文化辩证性的认知。最后,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中西方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极具趣味性的英语学习元素,尤其生动、形象的案例能极大激发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应用。可以说,茶文化教学有利于英语课堂摆脱传统的书本灌输模式和方法,形成以文化体验、体验式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另外,茶文化中具体、形象的文化元素相较枯燥的语言知识,容易与现代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
3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让中西方茶文化成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根据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学生英语学习规律,选取合适的视角和内容,将其导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立足茶文化差异,强化学生文化认知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习者探究中西茶文化差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具体的比较,让英语学习者意识到是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而思维模式差异有直接导致语言风格和应用的不同。在强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观念,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让学生去认识其它文化的异同,并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语法规则、词汇句法全面的认识,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讲解词汇是,教师可以通过“红茶”、“黑茶”与“Blacktea、redtea”的不同,讲述相关词汇的差异及其历史背景,由此延伸至“lowtea、hightea”(上午茶、下午茶)的行为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3.2选取茶文化作品,拓展英语学习范围
茶文化著作引入英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可以让其领略西方文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原版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茶文化相关的英文典籍,拓展了英语教学的范围,既能帮助其理解原文内容,又能提升其英语语法、词汇及句式的认识,弥补了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法、句式的弊病。英语教师可以将英美文学中《简爱》、《傲慢与偏见》等涉及茶文化内容的名著作品引入课堂,通过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内容展示西方社会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民俗文化传统及与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3.3立足文化学习规律,重视学生认识能力
英语教学中以茶文化推动英语学习者学习质量时,教师必须重视对中西方茶文化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且勿生硬灌输,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应该首先,理解掌握英语及文化教学相关理论,让学生技能学习到英语知识,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品味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善于总结茶文化相关语言规律,并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衔接,保障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目标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保证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立足英语教学内容,整合茶文化和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系,并要符合茶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跨文化交际需求。最后,教师应该以茶文化学习为起点,将其他更为丰富、形象、具体的文化内容引导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者着建立系统的语言文化学习体系,由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能力,加深对语境、语法、词汇等元素的理解。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虽然为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理解力及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学中,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高度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由茶文化学习开始,逐步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更大范围的比较和学习,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施维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勇.茶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55-256.
1.引言
中国自普遍实施英语课程教学以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从小学到大学,英语都是学生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培养国际化、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已成为了国内高校的共同目标。因此,许多学校不惜花重金引进外教、引入他们的教学方式、办学理念,希望能够融合中西方的教学优势,改善教育质量。在这种中西方教育理念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的教育方式也的确给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关于两种教育模式的讨论也从未间断。本文立足于BBC的纪录片,从实际的课堂教学出发,分析中英两种教育模式、学生特点的差异,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2.中西教育思维的差异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尊师重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也流传至今,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季羡林教授认为,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性思维,而西方则是分析性思维。东方人思维缜密,做事谨慎,西方人崇尚创新思维,注重个性化培养。中国人的群体文化意识使得他们拥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万事要随大体,不愿一枝独秀,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表明观点,对于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都很少有学生敢反驳,很少有人敢质疑老师的权威。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文化,超强的自我意识使得西方教育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学生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学术上更有不盲从权威、开拓创新的精神。
3.中西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由于中西教育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中西课堂教学方式也千差万别。在英国BBC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中,五名中国老师完全运用传统的中国式课堂教学方法给英国学生上课,大班教学,老师主讲,学生主记,不准讲话,不准提问,强调教师权威和课堂纪律、注重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遵守纪律和准确性等。但是这种方式明显“水土不服”,枯燥无聊的课堂教学引发了英国学生的激烈反抗,从开始的上课捣乱到后面的逃课,事态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以控制。从纪录片中,中英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西方的小班教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及兴趣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和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造性、沟通等能力。当然,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无所谓孰优孰劣。中式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差一些,但学生所学的内容都已成体系,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节省时间、更加高效。尤其是一些晦涩难懂、让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往往老师简单的讲授就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因此,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加能够统一标准,能够提高准确性。而西方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虽然会比较耗费时间,影响课程进度,但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两种教育模式各有所长,要提高教育质量,需结合二者的优势来设计教学方式,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4.中西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BBC系列纪录片中,最令中方教师头疼的就是课堂纪律。相对传统的中方课堂,安静,学生彬彬有礼而言,西方的课堂管理则相对比较松散、灵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3个一块、5个一群的围坐,对于老师的讲解也可以自由发言、拘束较少。这些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学生的个体体差异形成的,如:个性、兴趣爱好等。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便可见一斑。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美国人强调个性差异,教师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活动。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5.采用中西结合,双剑合璧的教学方法
基于中西方课堂教学模式、思维方式和学生个体的不同,在探索英语教学模式中,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采用中西结合、双剑合璧的方式,选择最适应中国学生的特点的教学模式。中国“填鸭式”教育模式历来颇受诟病,不过中国学生在国际大赛中的优异表现也足以证明这种模式确有可取之处。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一些系统性、识记性知识、课程的教学如语法、词汇便可采用中方教学方式,由老师将知识点梳理,统一标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做笔记、运用相关规则和方法进行熟悉,然后融会贯通。同时,英语作为语言类的课程,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传统的中式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哑巴英语”,单词语法极好,但口语表达能力极差。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西方互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就更为有效。如英语口语课,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活动,并很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点将他们分组,设定学习目标,设计课堂活动和评定标准,进行定向的、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最大程度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笔者已经将此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强烈,积极性空前高涨。
6.结语
中西教育方式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两种方式确有实际意义,能够让我们开拓视野、相互借鉴和学习。结合二者的优势,在不同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确能够起到奇效,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育质量。
前言
音乐审美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音乐审美意识与人类意识一样,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的, 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 没有音乐艺术的美, 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因此,中国与西方由于地域、民族、语言等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态。
1.中西方音乐审美意识的认识
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中西方审美意识在总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文化艺术领域。中西方的审美意识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一定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一定民族和阶级的理想, 一定群众与个人的世界观。
目前,音乐发展的正确方向是西方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有机结合,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该响应,努力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更好的把中国音乐同世界音乐融合起来,让东方音乐走向世界。然而,东方音乐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而西方音乐文化的理念占据了音乐教学教育的主导地位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的方法上,都以西方音乐为主,而中国民族音乐却长期不被重视,这种现象,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代原因,因为学生接受西方音乐多了,忽视民族音乐,不少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不愿意学习民族音乐。
2.中西方音乐审美意识教育形态
2.1中国音乐以和谐为主体
中国民族音乐,沉淀着华夏古老国度代代相传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气质, 体现着“天人合一”与“和”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崇尚美与善的和谐,要求情须合理,欲须有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人情、重感受,主张人与自然,情和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一致。“和”是音乐的最高审美理想。中国古代音乐,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融合,体现人浮元归一,天人相合的人生旨趣,达到物态人情交融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戏曲为满足观众的期待,在艺术中获得心理满足的愿望,多以“大团圆”为结局。由于追求“和”的审美意识,中国的音乐多数以圆满的结局收场。正像王国维所说“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团者终于宁。”在当今社会,中国人仍以“和”为理念,促使音乐家创作的歌曲多以“ 和”为主旨,朝“和”的方向发展。
2.2 西方以悲剧为主流
西方文化在追求和谐之美,但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与中国的“对立而又不相抗”的音乐和谐观完全不同。
西方文化是在城邦制度下剧烈斗争中发展的文化。从古希腊起就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勇于冒险与开拓,讲求力量和技术,崇尚个性与自由,具有批判精神与否定的勇气。文化特征影响到西方音乐审美意识,形成在音乐上表现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主流。所以,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贝多芬的《命运》,以及舒伯特歌曲《魔王》、格鲁克的音乐悲剧等无不充斥着悲剧的气氛。
以美国为例。它在实施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美国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取外来的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
3.加强音乐审美意识教育
3.1学习中西音乐史
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应给学生多讲解,中西音乐产生、发展等过程。如中国因其民族性,也就是地域性、独特性的教学,客观上引导学生对中国音乐的了解;了解西方音乐产生发展过程、重点在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音乐课程教学设置需要改变,对旧的一些课程内容进行缩减或增加。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对西方音乐的精华部分要吸取,从而可以了解中西音乐文化,同时也给中西音乐教学打下基础,比如,可以选择风格各异的中西音乐经典曲目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中西音乐的作品风格、特点及相关音乐文化,以达到融合中西音乐为目的。
音乐艺术审美态度的改变。从理论上说,让学生对音乐作品采取一种超功力的审美观态度,但并不是一个空洞无物的东西,它既包含其他方面的审美能力,也需要其它方面的审美能力来给予支持和保证。
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音乐艺术教育中仅仅掌握了娴熟的艺术技巧远不是艺术教育的完成,只有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赋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生命,成为“有意味的情感表现”,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这些技能的取得来至对音乐艺术的广泛了解,结合中西结合的音乐特点,加强二度创作能力,懂得世界音乐是相对民族而言的,音乐的技法、音乐的风格应该各有其民族特征。
3.2音乐基础学科与民族音乐学习的相互渗透
对于民族音乐的这种“理性认识”可以借助音乐基础学科(如乐理、视唱练耳等)的学习来实现。通过视唱练耳课的教学,围绕音乐作品的各种音乐元素(音高、音长、强弱、速度等),通过对音程、和弦、节奏、节拍、旋律等方面的模唱和听写,使学生具有敏锐的音乐感知力。除了使学生具备各种基本的音乐技术方面的能力外,同时上升到审美的层面,透过对音乐片段中各种音乐元素的感知,实现对音乐情感的把握,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对于怎样感受音乐形式的美、音乐结构的美、节奏变化的美、旋律线条的美等。这可通过音乐基础学科与民族音乐学习的相互渗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领悟和体会。
对于西方音乐的学习也是建立在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学科的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深入挖掘,适当通过一些音乐基础学科,领会音乐的内在音乐元素的美妙之处,从而建立音乐思维和音乐审美标准。
4.结语
总之,不论西方音乐还是东方音乐,音色的美能带给人们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更高的启迪。它的表现形式背后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渊源于朴实的广大民众生活情趣的音响特色和丰富的色彩变换所激发的对音乐风格和不同情感的体验等,是滋养生活之美的丰富养料,更是人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积极追求音乐艺术更高境界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张力. “音乐形象”的感知与音乐教学[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2] 田晓宝. 论西方古典合唱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的传统乐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钢琴传入到我国后,经过长时间中西双方文化上的不断交融,使钢琴艺术已逐渐形成新型的音乐文化框架。而郎朗作为我国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的过程中,很好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通过西方演奏体系与演奏技巧,演奏出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乐章。因此,以郎朗为研究视角,分析钢琴演奏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具体因素,对世界音乐多元化、融合化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基础
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不仅造就了泾渭分明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音乐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天人合一的“道”文化,且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也以线性思维方式为主。而建立在希腊文化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以模仿论为主的艺术观念,且文化特征也呈现出科学主义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的越加便利,中西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由最初的独立状态逐渐转变到现在的交融状态。
钢琴在中国属于“舶来品”,由于1840年的失败,西方帝国主义开始向中国积极推行文化侵略政策,而兴修教堂与教会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项举措。而为了达到文化浸染的目的,教堂与教会的传教士不得不采用一种灵活与传染力强的方式,以此吸引国人广泛入教,因此诞生了用钢琴伴唱“圣诗”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人的文化注意力,这也使得钢琴由西方家庭传统的民间乐器转变到被中国民众广泛接受的公众乐器。由此可见,钢琴在我国的初始形态是作为教会的颂唱活动的伴奏工具而存在的,这为中国传统的乐器结构带来了本质性的改革,让人们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音乐世界。虽然国人对钢琴的魅力还不能完全体会,但对钢琴产生的浓厚兴趣使国人开始系统的、深入的了解西方音乐。钢琴音乐艺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时代基础,西方传统乐器钢琴才能在中国演奏家中完美实现中西文化因素融合。
二、郎朗钢琴演奏中的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因素
(一)弹奏技巧的融合
钢琴音乐艺术是欧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入到中国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其演奏技术方面仍然受主流的欧洲传统演奏技术的影响。由于丰富的留学经历,郎朗的文化环境受到中西方两方面的复合影响,这使得郎朗在演奏技术上不仅采用了西方传统的演奏技术,并且还通过自己在音乐上的造诣,将中国特色民间乐器的音色也融入其中,从而使自身的演奏风格实现了中西方文化与音乐上的巧妙融合,并在演奏过程中更加突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在音乐性质上,中国音乐关注的是感情的抒发与表达,尤其注重嗓音的独特性,这种音乐理念同时也体现在了我国的乐器上,我国乐器的演奏同样也注重感情氛围的营造,在表达感情时,往往会采用“近人声”的表达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尊重自然与尊重人体感官的一种表现。因此当通过钢琴来演奏民族乐器的音乐时,需要在钢琴演奏中加入民族乐器的相关演奏技巧,以此让音色更具感染力和渲染力。
在演奏中国钢琴的乐曲时,郎朗往往将浓厚的民族色彩融合在钢琴技巧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带有民族性的钢琴语言。比如在演奏《牧童短笛》时,郎朗就在该乐曲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采用了复调形式的演奏手法,让演奏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民间音乐因素。与此同时,对声部进行了单旋律线条的深化处理,通过钢琴多元的表现力度与音域表现出独具匠心的音乐现场。具体来讲,就是利用连贯演奏法(Legah)和如歌演奏法(Cantabile),将歌唱性的演奏技术融汇到演奏过程中。歌唱性演奏技术的关键是巧妙集合演奏技巧和演奏感情,在慢触键与踏板的共同作用下,将钢琴的声线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在进行慢触键时琴槌的速度会相应减慢,因此演奏时通过手臂整体性的力量输入,可使演奏者的中心力量自然转移到下一拍中。郎朗这样的演奏技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乐器的技巧性,也使中国民族文化的美学艺术得到充分展现,实现了中西方弹奏技巧的融合。
(二)思维的融合
中西方的音乐文化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西方的音乐文化呈现出来的是开拓性与求真性互相交错的立体架构,而中国的音乐文化是直观且单音旋律的线性架构。郎朗在演奏时,正是利用了两种不同音乐文化的特性创作出的独特音乐效果。比如郎朗在演奏俄罗斯的作品时,特别是在演奏“拉赫吗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时,由于受到具有深厚俄罗斯音乐知识的赵国屏老师的影响,把演奏形式转变到以下模式:
这样的演奏模式使听众仿佛置身与中国的寺庙中,而寺庙的钟声也似乎在钢琴的音色里被体现出来。郎朗在主题出现的时候采用了大乐句的处理手法,并且通过“线性思维”的演奏方式,让该钢琴乐曲的高声部分更加优美有感染力。同时,“立体思维”的共同运用,让演奏旋律又体现出柔和的特性,最终让音乐的整体给人一种不带侵略性的震撼力。
郎朗虽然有丰富的留学经验,且思维也受到很多西方文化影响,但郎朗内心充满着厚重的东方情感,这在郎朗演奏德彪西的《版画》时可以明确感受到。不仅如此,郎朗演奏的钢琴乐曲《塔》同样也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在郎朗的诠释下,听众对塔的认识不再只停留于西方国家塔的冷峻形象上,更多联想到的是中国塔朦胧肃穆的形象,并且在中国音乐传统的五声调旋律作用下,让人更能品味中我国民族独有的音乐性和旋律性。这样东西方思维的融合形式,使郎朗虽然在用西方乐器进行演奏,却深层次的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精髓与民族文化。
三.结束语
中西文化的融合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郎朗作为钢琴领域的一位青年艺术家,通过对郎朗演奏技术与演奏情感的研究,能充分感受到利用西方演奏技巧表达我国民族文化的演奏特点,这对钢琴事业的中西文化融合的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效刚.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
[2] 管建华.东西方音乐的相遇:融合与分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往的愿望更加强烈,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日益成为众多专家与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各个国家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产生价值观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学能跟上社会需要的脚步,为沟通搭建“桥梁”。因此,在我们英语基础的教学中,让学生仅仅学会英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文化意识的渗透才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本文拟从目前所教的仁爱版教材设计中对语言文化意识渗透的初步分析,抛砖引玉,使初中一线教师不仅教教材,而且理解教材,特别是在教学中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关注和渗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 解读教材
在七年级初始阶段,仁爱版教材根据学生处于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期,对社会的认识充满好奇,多元文化在慢慢的影响着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指引着这个阶段的学生去探究,特别是国外的文化等。因此,在七年级英语教材的文化渗透中,采用大量浅显易懂的输入方式,更多的题材是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电话、交通标识、年龄的问候、时间、星期的来历、生日的庆祝、英语书信的写法);教材大多以对话 (学生易上口、易懂)的方式呈现,阅读偏少,比较适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
在八年级阶段,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性格分化最大,个性张扬,思想开始向成熟迈进,因此,仁爱版教材在八年级的文化渗透上主要体现在:世界主要体育和娱乐节目;饮食习俗;服装;中西方历史文化介绍以及英语语言本身的介绍。而且,教材在呈现这些话题时,大多以阅读的方式呈现,输入的内容、信息量和方式要偏“难”一些,但少一些,适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展现自我,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在九年级的阶段,学生在性情上开始趋于成熟,性格也开始趋于稳定,学生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也在逐渐形成,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因此,仁爱版教材在九年级书中,文化渗透以较长段的阅读材料形式给学生。
整个教材对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整体规划大都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个体差异、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进入,所选择的文化意识方面的相关题材涉及面大、宽、广,在教材中基本由浅入深的逐步植入且有一定的重复,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加深文化意识的体验、认识和理解。
二、对教材中“文化意识”渗透理解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意识”课文内容的安排及其安排原因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中整体“文化意识”规划的认识:
1.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避免只注重语言知识点的教授和浓郁的应试教育观念。要有意识地不断学习、积累和充实自己更多的有关中西方文化知识,提升多元文化素养,有意识地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认真仔细地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有关中西方文化知识,根据自己的积累和内在知识的储备,对教材有关的文化知识内容加以扩充和创造性使用,使自己不拘礼于教材,甚至被动的教教材,而是能“跳出教材看教材”,那么,文化渗透教学的效果一定很大。
3.多思考和不断更新传播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相关的文化知识机械地念给学生听,就是对学生进行了一种文化意识的熏陶,别的就不用想太多的方法,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在传授学生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时候,无任何情境、方法、情感的投入和创设,无任何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渐会“食”之无味,又何来学习之心呢?
于教师:(1)课堂的教学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更轻松、愉快,有效性更强。(2)不仅传授给了学生一门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传播了一种多元文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和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同时,因为输入更多的非本国因素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更全面的思考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向性的模式向多角度思考模式递进,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3)也是一种爱国、爱世界文明的教学活动。
于学生:(1)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学会珍惜和爱护本国的文化瑰宝,树立增重他国的文化意识,同时,不妄自菲薄,避免用一种狭隘的“民族中心论”看待其他文化,又盲目和不加分析地接受异国文化,忘记甚至抛弃本国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学会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并存,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中西方文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2)文化视野的拓宽,加深了对不同文化意识的理解,提高了文化素养,增强了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3)阅读范围打开,课外阅读变得更加丰富,那么,主动参与学习就更强,厌学情结会减少。
文化为语言教学提供了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坚实土壤,但文化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语言教学,是促进全面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初中一线教师更是能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形的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