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0 14:50: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99-2
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并将其摆到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强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表明我们党已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将它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含义与意义
十报告指出,“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一个美好的愿景。十报告首次以如此动情的语言勾画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在将来的国家建设中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也体现出党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负责的态度。“美丽中国”不仅是伴随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更是我们社会主义未来建设的一个美好目标,我们要认真对待十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集中体现,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存状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又集中地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人对待自然的生态道德。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美丽中国”的显著标志。但不能一味地强调“返朴归真式”地旧时代自给自足地田园式生活,而是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设想,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深化,也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伴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
二、建设“美丽中国”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
正如同志在十报告中所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也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结合十报告及近几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自然生态问题,在这里指出几点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阻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大,开发格局不合理。国土空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随着我国的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以及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的国土空间面临着承载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经济社会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的美好家园也面临着更大的破坏,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我们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上的错误并产生危机感。
在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协调、空间利用率低等现象。由于城市建设、工矿建设用地所占空间偏多,开发区占地面积多且分散,导致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而且城市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单位面积的产出较低,建成区空间利用效率也不高。优化城乡空间结构面临很多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很大,城市盲目扩张、农村闲置地利用不够、农田占有量大等等。
我国是一个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实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再次论述“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本州建州70周年,也是本州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第5个年头。我县要认真落实“大宣传”“大总结”活动,并按要求充分运用媒体资源,注重融合传播,形成全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大宣传”“大总结”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
二、组织领导
为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大宣传”“大总结”活动的落地落实,决定成立县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三、工作措施
按照生领办文件统一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大宣传”“大总结”活动分为两阶段实施:
(一)2020年7月10日至10月10日为“大宣传”阶段。
各单位采取主动邀请,主动供稿方式,积极与电视台、日报社、县电视台,县级自媒体等州、县媒体联系,迅速掀起生态文明宣传,营造“州庆”良好氛围。
(二)2020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为“大总结”阶段。
各单位报送的总结报告应包括基本情况、工作回顾、存在的问题、下步打算等内容。同时提交经验和启示,并收集、整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照片、对比照片、工作照片或视频资料等,随总结报告一同报送县生态文明战略办公室。
四、相关要求
“大宣传”活动请各单位自行选择宣传题目、宣传内容、宣传媒体,并在活动时间范围内至少推送2篇报道。“大总结”活动,请于11月10日前报送,县生态文明战略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大宣传”“大总结”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组长要亲自上手抓,将“大宣传”“大总结”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5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确保宣传报道出色出彩,形成良好社会影响。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写入党的报告,成为十会场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5年后,党的十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境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西方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等问题,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已集中遭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走绿色发展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山川之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说,近10年来,山东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这一升一降两条曲线让山东恢复了蓝天白云,再现了繁星闪烁。如今,如何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在成为各地思考和实践的主题。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和谐之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层面,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美丽中国”的和谐之美。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与爱民富民结合起来共同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守住青山绿水。
生态文明建设表现为风尚之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每个人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湖南省永州市林业瞭望台瞭望员余锦柱认为,要人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爱护自然。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根本性的……经世世代代的积累,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全人类最紧迫的、最严重的问题”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现代文明对生态的破坏,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
为此,我国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是顺应世界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在先祖的思想宝库中汲取许多营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节制思想,对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思想
节制是伦理学中的重要范畴。西方伦理学高度重视节制,把节制和智慧、勇敢、正义一起列为“古希腊四美德”。关于节制的含义,古希腊的柏拉图有一个经典的定义:“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②。柏拉图阐述了逻辑严谨的“四元德”学说,他认为,灵魂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就成为肉体的囚徒,经常被激情特别是欲望所支配,因此被分割成理智、激情、欲望三个部分。人的德性来自于灵魂的作用,灵魂的理智部分的德性是“智慧”,激情部分是“勇敢”,欲望部分是“节制”。激情和理智听众理智的指导,使灵魂全体和谐一致,灵魂就拥有了“正义”的德性。在古罗马,节制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西塞罗称:“人是唯一能感知秩序和礼节并知道如何节制言行的动物”。③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倡导节制的思想。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等各方面需求。一般认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去发展生产。因为人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人们就只能生产、再生产。但过度地生产和消费已经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使我们所处的地球无法承受人类无限增长的生产压力了,这样,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每一项需求、每一个欲望都是必要的吗,是否应该放弃或降低我们的一部分欲望呢?其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可以通过节制欲望来实现。这也许不符合当今发展经济的主流思路,但资源有限是事实,人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不加节制,人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生存。当然人们倡导节制人的欲望并不是让人安贫乐道,而是不要让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超越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过去,伦理学讲节制主要是说人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在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的约束下节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生态环境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伦理学必然倡导作为自然派生物的人也必须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节制自己的行为,唯其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的节制思想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儒家思想高度重视节制问题。在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周易》中就有节制思想的萌芽。《周易》第六十卦就是“节”。这个卦下兑上坎,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筑堤坝来节制,故称节。引申为“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亨。苦节,不可贞”(《周易·节》),意思是有节制就亨通,以节制为痛苦就不吉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节制观,以节、克、俭等概念出现,主要是出于道德的要求而限制人的欲望,或出于个人追求心灵的中、和而控制过激欲望。孟子曾经详细论述过类似柏拉图式节制定义的问题。
《孟子·告子》载:“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里孟子的“大体”指“心之官”,相当于柏拉图的理智;“小体”指“耳目之官”,相当于柏拉图的欲望。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容易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种“小体”服从于“大体”的道德就是节制。
儒家的节制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仍然可以在儒家的节制思想中得到思想指导。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儒家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在节制思想的影响下,儒家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论语·述而》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朱熹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中国古人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念不仅仅停留在这些儒家名人的著作中,也体现在具体的政治实践当中。比如唐代名相陆贽在给唐德宗的上疏中就说:“夫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④这些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节制地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利用。儒家的节制道德要求,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约束世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强本节用—儒家的节俭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节俭是节制的重要内容,节俭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限制物质欲望。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墨家、农家,都非常重视节俭的美德。
孔子主张生活俭朴、节用资源,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不追求外在奢华生活的。孔子曾专门论述了节俭美德,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认奢侈是越礼的行为,而节俭尽管看起来简陋,但是与其越礼,宁愿寒酸一些。孔子非常赞赏弟子颜回生活的节俭,他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很重视礼,但他并不看重礼的外在形式,不主张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穿戴许多制作复杂而且过于讲究的服饰,正如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荣华富贵之类孔子也相当鄙薄,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荀子也认为,节俭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而且可以抵制自然所带来的灾害,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普遍养成节俭的风尚。在民间的家训中,教育子弟节俭是重要内容之一。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千古名言。
明末清初朱柏庐所著《治家格言》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⑤也广为人知。倡导这种节俭的美德对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无疑非常有益的。
厚德载物—儒家道德规范中的节制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这是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中的名言。儒家一直把人的道德修养与天地联系在一起。儒家的 “道”、“义”、“礼”、“和”、“仁”、“爱”等道德规范,这些节制思想或节制观念,站在效天法地的高度思考人、社会和自然,对于当前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道义节欲。儒家的“道”、“义”都是节制思想,强调要用道义、理智来节制人们追逐利益的欲望。荀子详细论述了道和欲的关系,他说“虽为天子,欲不可尽”(《荀子·正名》),又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不可去,求可节也”(《荀子·正名》)。认为人的欲望不可能全部满足,也不可能消除,但可以节制。他认为应该用“道”来节制欲望,“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认为人们如果按照“道”行事,则进可以近于尽欲,退可以节其所求,所以他认为对于不可去也不可尽的欲,必须加以引导,从而提出了“以理导欲”的主张。北宋程颢、程颐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重要命题,把私欲和天理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端。南宋朱熹进而提出了私欲与天理对立统一的思想。他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⑥朱熹讲明了道德与欲望的关系,他要人们时刻保持道德自觉,不为欲望所左右。除了理欲观,儒家还有义利观。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有“义利之争”,儒家重义轻利,法家重利轻义,墨家义利并重,道家义利全抛。儒家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主流,以义节制人们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是儒者的道德理想。儒家的义利观在孟子的思想里表达得淋漓尽致,他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即后人熟知的“舍生取义”。
对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而言,“道”、“义”就是自然规律。孔子曾提出“畏天命”(《论语·季氏》),这里的天命不是宗教迷信,而是指自然规律,孔子认为,对于大自然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应当有敬畏之心。孟子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认为人只有顺应天命,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存在和发展。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弘扬儒家的理欲观、义利观。对于人们向大自然无限制地索求“利”的这种“欲”,要用自然规律的“道”和“义”去引导。当然,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从自然界中开发生活必需品,这是理所当然的,是“天理”;但人们如果为了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去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求,就是“人欲”,就应该克制。
礼遇自然。儒家的“礼”是一种节制思想。礼是节制人们欲望的工具。礼作为一种仪式,是作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对于节制人们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克己”,指的就是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言行。儒家的礼处理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服从礼这种社会秩序。我们可以把这一思想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去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礼貌、友好地对待自然,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依据是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要求尊重自然,赋予自然环境以人的礼遇,只有人对自然友好,自然才会回报人类。而如果人不能礼遇环境,到头来遭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天地人和。儒家的“和”也是一种节制思想。《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主张人应该节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不能大喜大悲,更不能无度。又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和”提高到了“天下之达道”即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则的地位。儒家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实现天、地、人的和谐是儒家伦理的最高理想。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包括人、人类社会,都各自有其发展的规律,他们应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⑦,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
以天地人和为目标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是儒家的哲学基础,而且已根深蒂固地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人的思想、行为之中。《周易》要求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如果人诚能如此,又怎么会有今天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呢?《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正因为此,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论将对人类的未来作出重大贡献。
仁民爱物“仁”、“爱”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其中也有节制的观念,就是让人们出于良心的需要去主动节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一种互相仁爱的高级境界。当然,儒家的“仁”一般指的是对人的道德,正如《论语》说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对于物,儒家讲的是出于仁心的“爱”,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民爱物”是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北宋大儒张载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的泛爱思想,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自己的手足同胞一样,进而扩大到爱自然万物,这也符合现代生态伦理学要求人类对要自然有道德责任的观点。
长期以来,面对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人类只是过分看重科技和法律的作用,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没有发挥道德的重要作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如果不唤起道德良心,光靠处罚办法去解决,就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而倡导像儒家这样的“仁”、“爱”思想,就会使破坏自然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有负罪感,认为自己有悖良心。只有全社会树立起对自然要有“仁爱”的道德责任感,才会自觉地保护自然。这就是儒家“仁爱”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启示意义。
综上,儒家的节制伦理为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人类不能再坚持“人是万物的灵长”、“人定胜天”的信念,肆意地向大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开采。我们应该弘扬儒家的节制伦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注释】
①⑦张立文:《和合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第477~480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0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77页。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64-01
党的十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战略眼光,擎画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深入发展做出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要发挥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加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战略研究。
一、着眼战略目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对三个战略举措具有引领作用。“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科学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还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引领地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深化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认识,积极承担起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际责任,实现共享发展。
二、涵蕴发展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改革的协调推进和配合,因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有其必要性。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六个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原则。特别要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把资源节约、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跨越。
三、打牢制度基石,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生态文明建设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社会批判基础及其价值指向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优越性,社会极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从资本主义生产中获得了更多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但是应当看到这种手段的获得基本上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消耗和破坏基础上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为此,马克思思想对以生态破坏换取利益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这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社会基础。在思想中对因为人的原因所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首先,马克思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历史分析,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短视行为方面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原因。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4]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人类的局限性所限制,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因而不能对行为的后果进行准确的判断。其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和论述,指出造成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使其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三、马克思生态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针对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已经不得不考虑一下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进而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到党的十,都一直强调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十七大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尽管在马克思思想中没有对生态文明的思想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理论则为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1.马克思科学的解释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国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确立生态文明思想。
人对自然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将自然改造并使其为我所用,同时这种改造行为对人本身、自然和社会生产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通过对社会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调整,尽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正是体现着这一思想。
2.马克思对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认识论原因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做到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虽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我国人口也很多,而且还有许多山区和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做好对空间的有效利用,十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想。国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所以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寸国土,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党和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财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政策干预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容
1、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指自然环境中的生物、植物以及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状况,亦即自然生态。它们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形式。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改变了这种自然生态,这就是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消耗各种资源速度快,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要尽可能的满足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质条件,否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根基,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因此发展已不能再走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环境和全球趋势,抓住和用好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入到世界发展生态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一体”来概括,表明各个领域的建设不可人为割裂,乃是需要和谐推进。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即便其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清明有为、社会和谐稳定,也只能说这是一个存在文明缺陷的国家。事实上,当生态不文明时,民众生活必受影响,难以谈及和谐稳定;当生态不文明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二)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
简单地讲,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多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消费不具排他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私人或者市场可以通过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免费搭便车”享用其成果,导致投资成本难收回,投入效益难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失灵必然压抑社会投资,造成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介入,主要调控手段就是财政税收政策,也就是说,必须由财政税收政策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文明的外部性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这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阐述。正的外部性,实际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学知识可知,外部性的解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由政府出面予以解决。然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100多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在经济发展的30年内出现,近年甚至到了集中暴发期。我国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奉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对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使许多资源已接近枯竭的边缘;在20世纪,人类第一次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第一次出现自然资源全面紧缺的问题,第一次出现增加农业用地的障碍;生态危机第一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心;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事件等;北京长期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天然草原退化……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负外部性”带来的惨重代价。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财税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实施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在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表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指导不断加强,引人关注,令人振奋。同时,“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这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也得到了逐步完善。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创新机制,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共安排1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900多亿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约2000亿元资金,用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还通过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税收手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税务部门一方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完善现行税制,包括改革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另一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然而我国现行的财税政策在鼓励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税政策不健全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从财政角度看,近年来,虽然通过加大生态方面的预算投入、推行生态转移支付制度、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节能及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等方式,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生态建设。但目前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还不够健全。如财政补贴数额相对有限,补贴环节较为单一,不仅直接奖励补助较少,而且环保设施没有财政运营补贴通道,存在环保设施建成后因运行成本高、投入渠道少,无法发挥环保设施应有的效益的现象。
(二)税收政策方面
从税收角度看,税收政策体系不完善。税收制度保持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是制度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税收制度改革显得滞后。1994年实现分税制以来,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环境管理的税种——环境税,仅仅只是开征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间接税,大体有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和耕地占用税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环境保护税种开征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的缺乏,不仅制约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作用,同时也减少了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资金来源,从而减弱了税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
财政手段与税收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在财政政策方面,保障生态环境投入。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如德国(1995)占2%,日本(1990后)在1.5%~2%之间,美国(1998)占1.6%,而我国不足1.5%。还有的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进行适量国债的发行,利用财政支持作用,实施BOT融资、贷款担保形势等。另外,对需要巨量资金支持的大型节能项目,美、日等国都以提供金融债券或贴息的形式予以支持也是值得借鉴的。税收政策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就有支持节能和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激励性税收优惠方式,对“三高”产品提高税率档次,从多角度优化本国税制的绿化水平。税收激励性优惠措施从只注重能源供应方的调节转向更注重消费方的调节。如美国以税额抵免的方式对纳税人的消费动机进行调节,引导纳税人的消费动机和行为。
总的来说,金融、财政和行政管制手段在许多方面具有税收手段所不具备的优点,如对特定优先发展项目的扶持,需要较强的能效评判标准及其管理措施等。而税收手段则在调节产品价格,干预节能产品市场方面具有普遍适用的优点。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整合资金政策,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着力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的实施,着力健全促进绿色低碳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立省”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有为地推动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应当在充满挑战和制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财税的只能作用。
(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钢铁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发展新型建材等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强化排污费征收,扩大流域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机制实施范围,推进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实施节能工程、节能技改项目建设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大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绿色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落实地方政府配套,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支持启动一批水资源配套和绿化示范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支持推进整山连片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宏观上看,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应重点打造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带;发展联系紧密、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城市群;选择宜居宜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经济联系相对紧密、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的规模较大的经济区;建设有较大规模、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统筹、东中西互动、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环境和生态税费制度。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但不够完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需在总结我国环境治理、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和生态税费体系、种类、结构等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总量体系和结构优化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和生态税费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工作包括: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进一步完善税制,为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动力。
改革资源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资源,并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改革增长方式,就是要提高资源价格,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含量,增强经济发展中的节约意识。因此,进行资源税改革,提高征收范围和税率,既有利于增强节约意识,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也可为资源丰富的地区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恢复生态环境。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税收政策,才能既符合效率原则又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设置环境保护税包括对污染大气比较严重的二氧化硫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收费制度改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山石、黄金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行为以及游览等自然保护区开发和使用行为征收生态保护税,以环境污染者自行负担控制污染的成本,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具体来说,应在总结排污费征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环境保护税的模式对其进行改革。按照国际惯例“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纳税人。同时,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
参考文献
[1]连家明.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2]王金秀,郑志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03).
[3]齐玲.有关生态补偿的财税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10).
[4]唐英.与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我国财政体制改革[J].生态经济,2007,(05).
[5] 刘丽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政策探讨[J].新会计,2009,(07).
[6] 钱水苗.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02).
需要“美丽中国”理念的引领。
发展中的中国承担着空前的生态压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十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我们的目光所及,也感受于我们的呼吸所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说,在最近几年的天气预报工作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
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不是中国发展的选项,但是强大富裕了却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也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表示,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压力继续加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也是“美丽中国”的路线图。
在十报告中,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讲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
早在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就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5年后,党的十报告不仅再次论述生态文明,而且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新境界。
“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说。
十报告将“美丽中国”纳入中国各项发展体系的蓝图中,一个制度的要求和思考显示了对这一理念执行的决心和力度。“美丽制度”呵护着“美丽中国”的圆满。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诗意的承诺,也是实践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过度开发的反思,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引领。
十报告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如此强调,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具体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长效机制和一个明确的路线图。”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赵建军如是说。
“美丽中国”是对于世界的承诺,
也是对于子孙后代的承诺。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的报告用“坚持”写出了“美丽中国”的态度,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写出了“美丽中国”的路径,“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写出了“美丽中国”的承诺。
这声庄重的承诺公开之前,我国已经践行这份承诺。十年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63亿亩,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时期,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20.36%。
十年间,我国提高了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环境准入门槛,颁布了实施清洁生产标准,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推进了PM2.5等新国标监测……
十年实践成就了今天我们党对“美丽中国”承诺的深度认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虽然生态文明这个词并不是十首次提出,但这次是系统化、完整化,带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化,是我们党对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层面,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体现“美丽中国”的和谐之美。
“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远大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新阐述、新概括,必将作为党的十的重大历史性贡献载入史册——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既要有发展的速度,还要有发展的质量;既要当代的发展,还要子孙后代的发展。一味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是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主动顺应,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
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认为,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世界范围的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探索与经验,也将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04-01
当前我国资源总量锐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应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且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 我国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
从这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正不断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首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走上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结合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认识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
1.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文明发展程度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当前正处于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各方面成果的总和。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发展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2]。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新型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发展趋势一路向好。然而,在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为顺应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转变过去资源消耗型与环境破坏型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而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高效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有序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保护型经济的有序发展[1-3]。
2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长远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的基本保障。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应对,妥善解决,从根本上转变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趋势。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发展方向。为了美好的未来,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的期待,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4-6]。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式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向结合,就需要把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领域。一是政治领域,党和国家应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领导作用,制定强而有力的政策,保障人民利益,营造全体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的氛围。二是经济领域,应当大力推动经济绿色专项,实现绿色发展。我国公民应当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三是社会领域,应当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即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四是文化领域,应当将生态文明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五是环境领域,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进步,维护发展。执法机关严格进行监督,公众积极采取行动,管理部门完善体系。
4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同时,可以通过推进绿色工业化来发展生态文明。工业化发展将推动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手段: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绿色生产,培育绿色产业;宣传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3]。
5 结语
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应培养公众正确的生活观念,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理念深深的扎根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理念中;同时在全社会宣扬并形成良好的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树立全民节约的正确价值观念,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爱护自然,建设美好中国,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
生态文明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这就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一起付诸行动,共同建造生态文明社会。
6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18-122.
[2] 吴承越,李胜豪.建设小康社会与生态文明[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8-20.
[3] 黎德化.“生态文明与价值观”高级研讨会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
四川生态资源禀赋
众所周知,四川是具有世界知名生态资源禀赋的中国西部大省:它是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拥有维管束植物9254种,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占全国总数的39.8%,其中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76%以上。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67个,总面积达到9.0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比例达到18.6%,并已初步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区域生态保护体系。
但是,近年来四川在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超过生态和自然承载能力而引发的环境污染、资源瓶颈、生态恶化等问题,同时,人均生态占用空间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生态赤字矛盾也长久地困扰着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更上层楼。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必将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
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建成美丽四川的前提条件。建设生态文明须先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不仅需要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力倡导和先行示范,更需要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整体行动。
各级政府要在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土地整理、生态修复、环境评测等方面出台强有力政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支撑下落到实处。
各企、事业单位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生态公益性,切实降低生态污染、生态破坏、生态失衡的现象在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比率。
建立保障民生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形成人性化、个性化、严谨化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框架应注重保障民生。四川的生态禀赋和民生现状决定了建立“人性化”、“个性化”和“严谨化”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框架刻不容缓。从“人性化”角度看,一些生态问题的民事赔偿,特别是外部性所造成损害的补偿和责任裁判,既需要灵活变动――即更多地注重以人为本,又需要不断加强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完善环境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从“个性化”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体系需独立于现行法律之外,该体系要综合当下现实的民生问题与环境,体现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可借鉴于各种环境法;另一方面在法律体系建设时必须注重和民生状况改善形成互动,切忌抛开民生就生态环境论生态环境。因此,这就要求该法律体系要“周全,灵活”且具有对民生的包容性。只有当民生受益于环境,民生又促进于环境,两者良性循环,才能有效通过该法律体系为政策的推行“保驾护航”。从“严谨性”角度看,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还必须尽量减少各种空白和漏洞。比如,法律上设定的行政处罚上限太低,致使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执法成本高;一事不再罚原则造成生态违法漏洞等等。这些容易造成“钻法律空、取生态利”的法律制度漏洞都是不符合四川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这一基本发展导向的。
构筑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框架
构筑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框架重在转方式、促激励和有补偿。
一是应将粗放型经济转变为节约型经济,注重“开源节流”。要从提高工矿企业设备性能、培训工人学习新兴技能以及改造企业生态化生产经营流程等角度鼓励各类企业走上“绿色生态工业”的道路;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模式,使一部分企业率先成为行业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开创良好的风气来带动其他企业,尽早实现四川的“生态工业革命”。
二是用税费等经济杠杆奖励生态环保型企业,抑制排污型企业。这种经济上的激励约束,有助于使社会充满保护和发展生态的“正能量”,让各个企业有信心、有底气去发展环保型的、低能耗的生产模式。
三是制定广泛及时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当前应加快建立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出台征收有利于生态利益补偿的资源税政策,通过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间接成本,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尽补;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与重点对象,按照“谁保护,补偿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界定清楚补偿的对象和范围,并特别注重以受损的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态弱势地区作为重点补偿对象;应制定标准化的生态补偿体系,该补偿标准的核心是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和人员队伍,确立环境资源的评价体系,制定不同情况的生态补偿价格。
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型经济社会结构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形成四川特色、四川风格的生态文明型的经济社会结构。应在政府考核评价机制中增加生态文明的建设指标,并把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污染、生态发展成果等指标具体化,使之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政府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地资源等的环境动态保护制度,并且这种保护可以“包保到户”于相关居民个体,增加生态保护的普通居民激励机制;应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拓宽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融合式发展,创建四川特色、四川风格的生态文明型经济社会结构。
“十”对生态文明问题的着重强调昭示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突出,就越是突显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持久、艰难的任务,必需通过扎扎实实地走四川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去实现建成生态文明型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美丽四川的目标,并以之引领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浪潮。
第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加快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加快水利建设,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四,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相关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评办法和奖惩机制。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策略,无不体现出对政府效能的要求,以往的政府效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优化政府效能,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
其次,优化政府效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十二五”伊始,我国就多次提出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虽然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措施还没有正式出台,但可以肯定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效能转化的目的在于形成真切实际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日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三,优化政府效能是建立改善环境标杆的需要。依据经济学相关原理,要实现地域经济的长足发展,首先要依据地域经济特色,打造地域经济的增长极,并依托这个增长极使产业集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实现地域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第四,政府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传导器。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而法律法规要依靠政府来执行。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效能优化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府部门成员的综合素养学习,不仅是为了提高政府成员的专业素养,满足不同时期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更是为了提高政府成员综合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专业素养、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学习有助于政府成员清正廉洁习惯的形成,同时能够激发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归属感等。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将我国尽快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文明型社会主义社会。
(二)无纸化运作,减少政府部门资源的浪费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首先需要从减少自身资源消耗以及杜绝资源浪费着手。无纸化运作在国外已经提出很多年,并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实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政府部门工作的无纸化运作是一种可行战略。笔者所论述的无纸化运作并不是指政府的所有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的下达都采用无纸化的方式进行,而是将政府工作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又分为不同的等级,依据这些等级的实际情况,先对无纸化运作进行可行性研究,满足可行性要求,对于这种类别的工作就采取无纸化运作的方式,无纸化运作的工具主要集中体现在电子产品、网络之中,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需要后期的学者对政府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研究。
(一)生态文明
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及工业文明等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之后,生态文明顺势产生,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旅游生态文明
对旅游业来说,生态文明指引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旅游业又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托。旅游生态文明,就是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改变传统产业制约,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结构,依托科技生态化,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完善。
二、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旅游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旅游,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最佳馈赠,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平和的探询”。余秋雨先生的这句话是对“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精辟论述,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人与自然在发展中不断磨合,走上和谐,旅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旅游业的本质属性要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旅游业具有资源利用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更适合向生态建设方向引导,使旅游业成为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冲突最小的生态型产业。加之游客对优美环境的需求,旅游业也更有动力不断强化旅游与环境、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契合,从而实现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旅游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创造了旅游经济,使得投资和开发经营者更加明确旅游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旅游环境,开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响应
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种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规范旅游产业,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理想状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紧抓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契机,在建设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先行,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对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然而旅游业自身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各企业发展层次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在积极发展旅游的同时对旅游生态保护不够重视,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整体环境效应,严重破坏了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旅游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价值理念融入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强化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意识,平衡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旅游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日益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巨大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为方针,有助于从源头上扭转旅游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应对其旅游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各建设主体生态文明意识的手段
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旅游社区居民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建设的主题,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基于自身利益出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旅游行为,恢复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加强监督与合作,积极打击生态破坏行为,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各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意识,有助于推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