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统计学的缺陷

统计学的缺陷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2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统计学的缺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统计学的缺陷

篇1

小冰平时和同学交谈时,总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喜欢滔滔不绝,自始至终一個人独唱主角。其他同学根本插不上嘴,连配角都不是,完全成了听众。他这种喋喋不休表现自己口才的“演讲”,难道不令人生厌?

在学习上,同学之间经常会有一些讨论和争辩,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小冰每次争辩时语言都比较刻薄,话里带刺,还经常无意中频繁使用口头禅:“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还读什么书!”久而久之,同学们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了。

为此,小冰很苦闷,他今后该如何与大家相处并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形象呢?

专家良方:

小冰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虽然小冰头脑聪明、学习成绩优秀、特长突出,但他平时言行上的疏忽和出格,致使大家对他的印象不佳。但只要小冰诚恳、虚心和努力,是一定能够改变现在这种不良的局面,得到同学们的接纳,达到与大家和谐友好相处的目标。

首先。小冰要学会耐心倾听,给他人提供心理氧气。“雄辩是银,倾听是金。”人际交流不是说“单口相声”,既要学会表达,更要学会倾听。留心同学的情绪和反应,让他们充分发表看法,这样才能营造融洽的气氛,增进同窗之间的友谊。

其次,小冰既要有深邃的智慧,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同学相处时,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这就需要学会宽容,宽容的心要比刻薄的拳头有力得多。宽容可以减少摩擦,抹去烦恼;刻薄则像充满杀气的秋风,让别人痛苦,最终自己也难受。

篇2

西尔维亚・蒙托亚:UIS是联合国组织架构内主管教育、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分支机构。UIS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在国际层面收集并比较数据。我们遵循双重管理系统:既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管理章程,又遵循联合国统计委员会(Statistical Commission)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后者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收集活动进行指导。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一定程序收集并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数据。在数据之前,我们会与数据来源国沟通,说明什么样的指标和数据将会被。鉴于某些数据的政治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理解某些信息的无法获得政府批准。作为联合国分支机构,我们充分接受和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即国家是唯一有权决定相关事务的主体。UIS也承担某些独特职务。我们掌握全球对教育、科研、研究者投资的数据,并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商等活动,如参与教育方面SDG4最终指标的建立。除了数据收集以外,我们还帮助国家确立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加强能力建设、确定相关指标等。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非常愿意与各国协作努力。这也是我们这次来到青岛参加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的原因。

当前,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员流动性增强,数据的流动和发展边界不复存在,这在移动设备、云存储的发展等方面可以窥见端倪。UIS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并将更好地应对挑战。我们将与各个国家共享建立更佳数据和指标的可能性,并愿意帮助国家制定自己的发展框架。但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各国自己的事务,而非UIS的核心职能。因此,我们希望与国家和国际社会展开充分合作,但并不会过多干涉各国内部事务。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哪些颠覆性的影响?UIS在促进以上目标实现过程中能够提供哪些支持7

西尔维亚・蒙托亚:此次会议期间,很多发言者探讨了ICT发展的不同方面,他们的职业背景各不相同:有的来自产业界;有的来自政府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同事正在致力于为各国制定共同框架的开放平台提供政策建议。在此方面,我认为指导方针是清晰的:框架首先阐明了可获性的问题,即儿童是否能够真正通过电脑学习并获得相关技能。如果儿童不能阅读、理解和识字,他们同样不可能通过电脑阅读网页。此外,框架阐明了这样的电子设备需要在学校安装,而这需要社会多方努力。首先,政府要激励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互联网服务,即学校没有设备和网线,那么ICT的发展进程就很有可能受挫。其次,政府并不是唯一供应商,市场参与者也应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在寻求利益的过程中完成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良好的宽带和软件研发系统,因此科研机构的作用也很重要。

GPS等高科技让我们能够发现过去被排斥在数据统计之外的人群,这说明从前的很多数据都是低质量的。因此,科技是帮助人们精准发现数据对象、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工具,并将直接促进教学的改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习相关技术,准确识别学习者的需求。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索思的演讲中提到了教师能力建设的相关内容,而这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关注教师、为教师投资,并铭记一个事实:在家长工作缠身的今天,教师往往是与孩子打交道最多的群体。ICT和SDG4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目标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此外,我认为教师能力建设也应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需要在不同层面上完善各项指标,包括市场指标、区域指标、国家指标等。我认为,容纳更多维度的指标应被提上议程,以帮助各国从更综合的角度制定ICT计划。我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个挑战。中国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将代表其所在的地区,我相信中国有能力将建设更多指标的需要提上议程。此刻是推动《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对该教育议程的重视对全世界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我们欢迎中国向世界各国分享愿景、目标和相应措施。

具有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建设能力的国家都希望推动自身教育发展进程。UIS密切关注各国的建设能力和需求的公布,但这一过程应当是各国自主决定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尤其强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建设进程中的平等性。《教育2030行动框架》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一个事实:尽管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社会不稳定,甚至政治危机的状况,但他们在推动教育发展方面做得很好。该教育议程还可以让各个国家对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建设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对自身行动和关键目标有更清晰的认识。毕竟,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

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

《世界教育信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统计或教育评估带来了哪些机遇及挑战7

西尔维亚・蒙托亚:我认为,机遇肯定是多于挑战的。信息技术确实曾被误用,但即便如此,它确实带来了促进全球沟通的机会,这在过去不可想象。如今,借助移动设备,人们可以在全球层面进行沟通、分享和交流。然而,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这造成了不平等。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如在数据方面,很多人可以不受限制地收集和数据,这可能会对信息透明度和信息隐私带来影响。同时,某些信息收集过程可能会造成对个人、家庭、学校等主体隐私的侵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同层级的机构应协同行动,包括区域层面、国家层面、超国家层面等。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已经开始着手应对这一问题。对于以上挑战,我认为是可以通过管理和协作解决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追踪学生的表现,并与同事在全球层面分享信息。在很多情况下,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是一种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例如,在帮助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人群以及残障儿童方面,我们能借助的手段往往就是信息技术。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大脑。

三、国际评估项目应审慎和使用数据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PISA。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西尔维亚・蒙托亚:总体来看,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国家更好地认识教师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不同评估和合作手段的机会。PISA和很多其他国际评估项目一样,展示了对看似显而易见的问题进行认真评估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有机会思考“什么是概念框架”“如何将问题归位”“如何撰写报告”,以及“如何将学生表现与其他指标相联系”等问题。在这一方面,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教师提供了获取和使用高质量数据的机会。如果想要获取高质量的数据,就要在数据获取过程中严格规范操作,包括建立评估模型、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数据等方面。国际层面的数据可以让国家更有效地决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只是国际评估项目很多作用中的一方面。我们理解各国政府的难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现实状况和语言情况,单纯的比较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困难而不切实际的。尽管如此,国际评估项目为国家提供了参考高质量数据并了解学习结果等相关指标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于数据处理过程有严格的程序规则,国际评估项目所获得的数据在质量和获取的规范性方面都是有保障的。同时,数据的和应用应当被认真考虑,任何篡改数据、夸大数据作用或在国家之间进行单纯比较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国际评估项目在教与学过程的信息收集、完善提高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四、让各教育主体合理参与国际评估

《世界教育信息》:数据收集和统计是教育评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请您举例说明应如何保证数据收集和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如何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决策与制定战略规划。

西尔维亚・蒙托亚:在数据准确性方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主要国际评估项目的实施过程,就会发现国际数据质量管理中心在数据准确性的控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信息收集过程是否合理、问题的设置是否遵循同一标准、如何处理报告中的数据缺失等问题,都要在数据收集和统计过程中被考虑与控制。UIS作为SDCA制定过程中的领导者之一,为处理相关问题,正在制定数据质量评估框架,以让相关国家在推动这一进程时有更明确的指导规范。

篇3

1.1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的改变未引起临床教学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中,以往一直以糖尿病(消渴)、甲亢(瘿病)、痛风(痹病)等病证为中医内科临床教学重点。但近年来,代谢紊乱性疾病呈不断增高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类疾病除了存在一定的遗传基础外,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学基础,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血尿酸升高、血液聚集性和粘滞性升高等。但遗憾的是,这种疾病谱的改变尚未引起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足够的重视。近年新出版的一些《中医内科学》教材已不存在肥胖这一病证,而对于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也找不到相对应的中医病证。

1.2某些缺乏主症的病证是临床教学的难点辨病是根据疾病的若干特定证候,对照各种病的概念与特征,从而确定疾病病名的诊断过程。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的证名。可以说,辨病是认识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无论是辨病还是辨证都基本取决于望、闻、问、切四诊资料。而如今许多疾病,特别是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主症,导致无证可辨。如代谢综合征早期仅表现为超重和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无明显的不适或仅表现为轻微乏力;2型糖尿病早期或前期表现为血糖不适当升高而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也无消瘦或体重下降;代谢性肾病早期仅仅表现为尿蛋白增多,无明显的不适。对中医临床医务工作者来说,这类疾病难以通过望、闻、问、切“辨病”,而只能依赖于西医诊断仪器、化验以及病理检查等,从而作出诊断。而事实上,临床基本都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严重依赖望、闻、问、切四诊的中医辨证来说,疾病主证的缺乏无疑是医生临床教学的难点,也缺乏很好的方法去指导学生。

1.3对于病证的治疗,临床教学拘泥于经方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用药往往是拘泥于经典古方的应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基于古代医家对疾病认识所创立的方剂并不都适用于当今的病证。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野生的中草药越来越少,人工种植的中草药又难以与野生的比拟,很多相同的病证都难以用经典古方取效,而往往要对古方的药味、药量、比例等进行精心的再配伍或基于辨证论治创立新的配方才能取效。然而,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病证临床教学中,部分带教医生还是拘泥于教材的经方和古方,未能务实传授实际的用药经验。

1.4学生临床实践主动性有待提高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临床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临床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懂得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不愿意开口发言。除了可能与教师临床教学方法有关外,还与学生求知欲望不足,自觉性不高有关。

2对策

2.1与时俱进,认识和纳入相应疾病谱进行临床教学在疾病谱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的改变,适时给临床实践的学生阐述内分泌代谢系统新纳入的病种,如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代谢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发病隐匿,发病率较高,以代谢紊乱为特征,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学基础[1],治疗上也重视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这类疾病从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范畴。临床教师要与时俱进,对这些新纳入的病种进行临床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固有的消渴、瘿病、痹病等,切实将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向学生进行阐述,并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

2.2务实求真,不拘泥传统辨证,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水平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谱中,依赖于现代医学实验室检查,疾病早期辨病已成为可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里,无论是住院病案还是门诊病案都要求有中西医诊断,实际上就要求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辨病,因而依赖于现代医学技术有了统一的诊断标准。但是,有些疾病的早期阶段往往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主症,导致无证可辨。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那些“无证可辨”的早期疾病将会越来越多。而早期治疗又是这类疾病治愈或控制并防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如果仍然固守望、闻、问、切,固守单纯的“辨证论治”,将会感到束手无策。对于这类疾病的辨证,关键是对其发展病理过程的准确把握,依赖于对同种疾病有证可辨积累起来的治疗经验以及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例如,糖尿病的发展一般遵循“燥热,阴虚,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夹痰夹瘀,阴阳两虚”的病理发展过程。而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期虽然无明显的症状,但可根据糖尿病的病理过程和既往的治疗经验可辨证为“阴虚”“、气虚”[2]。再如,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尽管也无证可辨,但依据既往经验与当前的研究成果,其往往是因脾化失司,气化不及,痰、瘀、湿聚而不散所致[3]。脾运功能正常,甚至于亢进,但吸收的精微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为能量消耗掉,而化为湿、痰、瘀积聚于胁下肝脏,这也正是中医理论对胰岛素抵抗的一种认识[4]。治疗当以运脾化湿、活血化痰为法。因此,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勿受制于教材,拘泥于传统的辨证论治。

2.3以疗效为导向,提高学生临床论治水平历经数以千年的沉积,一些经典的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白虎加人参汤、消渴方等在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至现今也依然作为中医内科学重点推荐的代表方。随着环境气候、饮食结构改变和人类社会发展,单纯依赖于古方很难取得更好的疗效。基于辨证论治理论,以疗效为导向,任何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都是可用的。另一方面,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开放性科学,对任何具有更好疗效的现代医学疗法,都可采取“拿来主义”[5]。就糖尿病降糖治疗来说,在目前情况下,中草药降糖效果都无法与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比拟。但在改善脂肪肝病理、降低中心性肥胖、减少尿蛋白方面,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又不致增加体重方面,在改善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低度炎症状态方面[6-7],西药又是不可与中药同日而语的,复方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特点又优于西药。因此,在内分泌代谢系统病证的临床教学中,要以疗效为导向,指导学生配伍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认识中药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辨证治疗能力。

篇4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139-03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妇科疾病,其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态势。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经期延长、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不孕,约有70%患者呈现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但药物治疗其费用较高且存在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则存在易复发、患者不易接受等问题。因此,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妇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曼月乐)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30~47岁,平均(41±5)岁;均为已婚妇女,孕0~6次,平均(2.7±1.5)次;生育0~5次,平均(1.6±0.9)次。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①有明显痛经;②子宫增大、质地硬,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子宫肌瘤者;③血CA12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④腹腔镜下见到子宫腺肌病特征。具备②和①、③、④中任意一项或几项指标可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排除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附件肿瘤,无其他内分泌、免疫和代谢性疾病。所有患者治疗前6个月未使用任何激素治疗,均随访1年。

1.2 方法

患者术前经检查排除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禁忌证,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放置曼月乐(德国Pharmacia SA公司生产,含左炔诺孕酮5 mg,每日释放20 μg,有效期5年)于患者宫腔内(宫腔深度

1.3 观察指标

放置曼月乐后第1、3、6、12个月复查并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均在月经第3~5天空腹采血,闭经者于超声检查内膜厚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在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条件下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放置LNG-IUS前后血清CA125、激素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49例贫血患者在放置LNG-IUS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P < 0.05),并渐至正常水平。血清CA125水平从放置后3个月起明显下降(P < 0.05)。放置LNG-IUS后血清FSH、LH、E2水平与放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放置LNG-IUS前后临床症状及子宫超声检查的变化

放置LNG-IUS 3个月后患者痛经症状迅速控制,痛经评分放置后较放置前下降明显(P < 0.05);经量持续减少(P < 0.05),其中有5例患者在放置LNG-IUS 9个月后发生闭经;子宫体积减小,但放置LNG-IUS前后子宫体积变化差异不显著(P > 0.05),且子宫变软,压痛减轻或消失;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后显著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①阴道流血:放置曼月乐1个月后,部分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本研究110例中有28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占25.45%,随着时间的延长(约3个月以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逐渐减轻或停止。②卵巢囊肿:本研究中有7例上环3个月随访时发现一侧或双侧卵巢小囊肿,发生率7.27%;上环6个月随访,其中有4例囊肿消失,另3例9个月随访时消失。③脱环:110例患者中有5例放置曼月乐后1个月环下移,在B超监测下重新推至正常位,3例自行脱落。全部患者无体重增加、颜面座疮等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多见于30~50岁的经产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4]。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手术切除对育龄期妇女不易接受,因其对生育有影响,而子宫动脉栓塞术疗效好,对生育能力及生活质量无影响,但对手术技术水平要求高,因此不利于推广应用。保守手术和药物治疗复发率高[5],病症无法根除,且药物治疗还存在费用较高、不良反应大等缺点。因此,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妇科医生关注的焦点。

研究显示,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曼月乐),LNG-IUS是一种有抗雌激素活性的孕激素,可直接释放入靶器官(20 μg/24 h),仅10%释放到血液循环[6,7],其能够通过持续缓慢释放的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黏膜变薄,血管受抑,炎细胞浸润,或阻断雌激素,产生子宫内膜增生拮抗作用,使病灶萎缩、退化,疼痛减轻[8-10];子宫内膜萎缩、变薄,使动脉管壁变厚,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且内膜周围发生增生,平滑肌纤维萎缩,子宫体积缩小[11],从而经量减少,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本研究采用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显示放置3个月后患者痛经症状迅速控制,痛经评分较放置前下降明显(P < 0.05),这与岳爱珍[12]、何淑明等[13]报道一致。研究指出LNG-IUS治疗1个月后,痛经程度明显减轻,放置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痛经症状消失;经量持续减少(P < 0.05),其中有5例患者在放置9个月后发生闭经,血红蛋白较治疗前上升,贫血得以改善;子宫体积和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提示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后显著变薄,放置前(12±3.1)mm与放置后3个月(7.1±1.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A125是一种膜抗原,存在于体腔上皮化生组织(子宫内膜与卵巢上皮)的细胞表面。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异位内膜均分泌CA125,使血中的CA125浓度增加,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细胞产生的CA125是正常子宫内膜的2~4倍。本组患者使用LNG-IUS后CA125水平明显降低,3个月降至正常,并随使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降低。有研究认为腺肌病患者CA125水平和子宫大小呈正相关;也有研究认为CA125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症状缓解CA125可下降。本组患者随子宫体积减小及症状改善,CA125水平逐渐降低,提示可通过检测血清CA125的动态变化判断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指导和修改治疗方案,并可早期发现复发病例。但CA125水平降低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110例中28例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占25.45%,随着时间的延长(约3个月以后),阴道不规则流血逐渐减轻或停止,这可能与单纯孕激素突破性出血有关,一般不需处理。

综上所述,宫内放置曼月乐能有效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症状,减少经量,改善贫血,保留子宫,对激素水平不产生改变,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参考文献]

[1] Fukutah Sane DC,Bruck SS. Statin therap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lowe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 preliminary report[J]. Circulation,2005,122(1):357-363.

[2] 仲廉. 临床疼痛治疗学[M]. 第3版.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0-150.

[3]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0-160.

[4] 韩燕华,周应芳,郑淑蓉. 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9):539-542.

[5] 郎景和. 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29-130.

[6] Beretta P. Surgical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endometriosis[J]. Fertil Steril,1990,53(3):411-416.

[7] Gardner FJ,Konje JC,Abrams KR,et al. Endometrial protection from tamoxifen-stimulated changes by a 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2000,356(9243):1711-1717.

[8] Lockhat FB,Emembolu JE,Konje JC. Serum and peritoneal fluid levels of levonorgestrel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who were treated with an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containing levonorgestrel[J]. Fertil Steril,2005,83(2):398-404.

[9] 蒋国庆,廉玉茹. 释放左炔诺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5(3):177-178.

[10] Petta CA,Ferriani RA,Abrao MS,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a levonorgestret-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and a depot GnRH analogue for the trestment of ehronic pelvic pain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J]. Hum Reprod,2005,20(2):1993-1998.

[11] Lsoag-Femandex JB,Maruo T,Pakarineo P,et al. Effects-of-levonorgea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on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adrenomedullin in the endometrium in adenomyosis[J]. Hum Reprod,2003,18(1):694-699.

篇5

中风复元方是我科多年经验总结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剂,临床实验证实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证属气虚血瘀型疗效显著。但其治疗机制并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检测中风复元方治疗前后对缺血性脑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变化,从而探讨其抗栓、溶栓的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自2004年9月~2007年6月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中医科病房收集,其中符合要求者共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病人治疗前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程分布、病情分布、中风病计分、神经系统局灶缺损体征积分、中风证候积分诸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2

试验方法

2. 1

诊断标准

2. 1. 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与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一般发病1~2 d内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CT或MRI检查发现脑梗死部位。

2. 1. 2

中医诊断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反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病发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主症2个以上,或主症1个次症2个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 1. 3中医辨证标准

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口流涎,汗自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缓或细弦。

2. 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中风辨证为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病程在3个月内者;年龄>40岁,男女均可;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接受本临床试验者。凡符合以上情况的住院病人均可纳入临床试验病例。

2. 3

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近期内曾经应用溶栓药物治疗者;经检查证实为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以及其它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合并心、肾、肝、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科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判断者;未签署知情同意者。

2. 4

分组、药物来源及给药方法

按以上标准选择9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基础治疗组、中风复元方组和血塞通组3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葡萄糖水或盐水内静脉点滴,1次/d,用2周。脑复康液250 mL静脉点滴,1次/d,用2周。高压氧治疗,1次/d。功能锻炼,1次/d。器械训练,1次/d。如言语不利,给予语言训练,1次/d。中风复元方组,除基础用药及治疗外再给予中风复元方,中风复元方汤剂由闸北区中心医院中药房统一制剂,1剂/d,每次150 mL,早晚服。疗程均为1个月。血塞通组除基础用药及治疗外给予血塞通片,每次1片,3次/d。

2. 5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

2. 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 5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转贴于

3

结果

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后tPA含量显著提高,优于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而PAI含量降低,和血塞通及基础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血塞通组和基础治疗组治疗前后tPA、PAI含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2。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tPA比较(略)

注:3组治疗后比较F=6. 55,与中风复元方组比较#P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PAI比较(略)

注:3组治疗后比较F=4. 51,与中风复元方组比较#P

4

讨论

在脑卒中的证候分类中,气虚血瘀证为主导地位,占脑卒中的73%以上[1]。马海盛[2]发现缺血性脑卒中以气虚血瘀型居多,且微循环改变较重,表明该型患者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基本病机。现代医学认为脑血栓的主因是血液浓、凝、聚的倾向,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微循环发生障碍,缺血性脑卒中与瘀血关系很大。

中风复元方为我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剂,其主要组成有黄芪、水蛭、地龙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药用黄芪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气旺促血行,祛瘀不伤正,行血统血,强四肢,壮筋骨。实验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和降低红细胞聚集性[3],黄芪配伍活血药物可以起到调补气血,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降低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瘀血祛除,新血所生,气有所补,则气行则血行,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功能康复迅速。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药性平和,归肝经,活血化瘀。张锡纯谓:“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现代药理研究,水蛭主要含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水蛭素能阻止血液凝固,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实验证明:水蛭有促进脑水肿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地龙具有镇肝通络的功效,对中风偏瘫有良效[4]。《本草纲目》中记载:地龙可治“小儿热病、癫痫、疗耳聋、治中风、痫疾、喉痹”等[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具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作用以及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管搏动性血容量,保护内皮细胞,对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水肿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络脉畅通,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

血浆tPA、PAI是纤溶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纤溶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主要来自血管内皮细胞,tPA 能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血栓溶解,PAI则与tPA结合使其失去活性,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发病早期血浆tPA活性明显下降,PAI活性明显升高[6],马建锋[7]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加和纤溶功能的降低在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降低血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和纠正降低的血纤溶功能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方面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提示应用中风复元方后患者PAI含量明显降低,而tPA活性显著升高,这表明中风复元方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纤溶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患者的纤溶水平达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陶根鱼,杜晚泉.益气活血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地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3):1.

[2]马海盛.缺血性中风微循环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3,19(3):4546.

[3]陈春富.黄芪注射液改善脑梗死病人红细胞流变性剂量效应的观察[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6):415.

[4]肖 晋.蚯蚓(地龙)的临床应用和展望[J].浙江中医杂志,1984.19(4):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