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0 15:40: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施工安全评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

篇1

1.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按施工阶段进行安全评价,有利于了解施工现场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的真实状况,及早发现薄弱环节,使企业领导和施工现场管理者对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心中有数,为决策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使施工管理的部署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贯彻落实。通过安全评价确定整改项目,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了一批不安全因素,从而推动了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

3.安全评价是一次全面、规范的安全大检查,克服了盲目性对建筑施工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环节、部位和工艺等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设置10个评价分项,克服了检查中的随意性,规范了安全检查的内容及要求,保障了安全评价的全面性。

4.有利于业务培训。安全性评价的标准及项目,是采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结合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规律,依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而编制的。通过评价,能使施工企业现场操作人员熟悉标准、规章制度、及现场应急措施等。因此,安全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人员学习技术,提高业务水平的操练过程。

5.有利于各级责任制的落实。包括规章制度,上级颁发的文件执行情况检查,便于及时修订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安全评价的指导思想

现阶段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主要是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进行的。

1,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查监督及管理,重视隐患治理,从定性到定量进行分析预测。因此,安监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价,贵在务实,重在整改。决不能打感情分,关系分,应重点以查漏补缺为主要目的,否则就达不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目的。

2,强调实时,着重管理是安全评价着眼于现时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状态,以及造成这些隐患的根源管理的因素。很多隐患都与管理是否到位程度有关,有了认真管理,隐患就会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安全评价是全面规范化的安全检查,在十个评价分项中,每一个分项都是对日常安全管理的检验,通过评价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管理抓好了,隐患消除了,安全评价自然就好了,可见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应以管理为重心。

3,在评价过程中,安监部门不但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还要与安全管理资料进行对照,检查施工方案是否能够结合实际指导现场施工,安全活动记录是否能全面真实反映施工状况等等。

三、安全评价的具体做法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十项,每一项内容都有其丰富的内涵与严格的要求,那么,如何更好地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评价?结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及多年的实践经验,我们将着重检查的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1.安全管理检查是前提,主要是从10个分项(各分项具体内容详见《检查标准》)进行。从历年的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到,有90%的事故发生不是因技术解决不了而造成的,而是违章或违规所致。其中,主要是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这些方面的疏忽造成的事故较多。因此,把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列为保证项目着重检查,保证项目能做好,整体的安全工作也就有保证了。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现场的资料及相关记录体现的,并落实到专职安全员身上,检查他们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管理是否到位。

2.文明施工检查着重于现场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按照167号国际劳工公约《施工安全与卫生公约》的要求,施工现场不但应该做到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同时还应做到文明施工,整齐有序,把过去建筑施工以“脏、乱、差”为主要特征的工地,改变为城市文明的“窗口”。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管理问题,如工地不围挡、现场布局不执行总平面布置、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污水横流、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内住宿着施工人员,既混乱又不安全。为此,文明施工检查评价项目中将现场围挡、封闭管理、现场住宿、现场防火列为保证项目重点检查;卫生、保健急救、现场标识、综合治理、社区服务为必检项目,保证项目与必检项目两大部分相结合,同时检查确保文明施工检查评价的全面、有效。

3.对外脚手架检查要有足够重视。它可分项为,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六种。比较常用的为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和门型脚手架。脚手架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设施,现场施工事故中从脚手架上坠落的事故占高坠事故的50%,脚手架上的事故如果能得到控制,则高坠事故可以大量减少。我们分析了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脚手架失稳倒塌,另一种是脚手架上缺少防护设施。从这两方面原因出发,安全评价着重检查脚手架施工设计方案及现场实物防护是否相符。施工设计方案包括:搭设方案、设计计算书、卸荷方法、基础施工方法等。先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符合实际;后查现场脚手架是否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是否已进行检查验收记录,在搭设过程中防护设施是否能够做到随层设置,与建筑物的连结是否牢固可靠,施工作业人员在架体上操作是否存在隐患等。

4.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要结合施工现场基坑支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近年来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坍塌事故比例增大,主要原因是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和做好固壁支撑。对此,边坡和支护应随时检查,不但在安全评价时它是重点之一,更要注意平时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5.模板工程虽是建筑施工中常见项目,其安全检查却不可忽视。模板施工的方案设计是该分项检查评价的核心,不仅要有计算书而且还要有细部构造的大样图,对材料规格尺寸、搭接方法、支撑间距及剪刀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还应包括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等方面。安全评价时还要检查现场模板支撑的实际情况与施工方案是否符合。

6.“三宝”、“四口”不可忽视,其防护检查是对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及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使用及防护情况的评价。该评价项目除了对“三宝”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还必须对防护用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进行检验。“四口”的防护必须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并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验收,临边及洞口防护的具体做法还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7.施工用电检点是施工现场配电系统。施工用电存在着较多触电的隐患,为此《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临电工程必须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设置专用保护零线,要求使用五芯电缆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规定开关箱(末级)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从而提高临时用电的本质安全,也为安全评价做出指导性要求。评价时,还要检查工地电工的巡查记录。

8.物料提升机(龙门架、井字架)要查验现场运行的性能及稳定性,其检查是对物料提升机的设计制作、搭设和使用情况的评价。在我国中小城市中,物料提升机多为施工企业自产自用,没有生产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安全装置不能满足规范规定,存在较多隐患。为此,我市已推行由有资质检测机构对物料提升机进行检测的制度,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9.外用电梯(人货两用电梯)检点是对施工现场外用电梯的安全状况及使用管理的评价。外用电梯是施工现场的大型设备,技术要求较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人货两用电梯)。所以,对于安全制动、各限位装置、吊笼门和各楼层卸料平台门等处的电器联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司机是否经过专业培训都是检查的重点。另外,在安装或拆卸外用电梯的时候,是否能做到预先制定方案,并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实施,有无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安全,也是一项必查的内容。同时检查初次登记.安装告知及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

10.塔吊检查是塔式起重机使用情况的评价。在塔吊的使用中常常因安全限位装置(四限位、两保险)不齐全或不可靠造成事故,我们在检查评价的过程中应强调对力矩、超高、高幅、行走“四限位”及吊钩保险和卷筒保险装置这“两保险”使用情况的全面检查。对轨道运行式塔吊还应明确对夹轨钳的使用要求,检查是否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及有资质检测机构合格。同时检查初次登记.安装告知及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

11.起重吊装安全检查是对施工现场起重吊装作业和起重吊装机械的安全评价。起重吊装是专业性较强且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在实施起重吊装前做好施工方案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起重扒杆是否经过检查试吊、钢丝绳的选用、地锚埋设是否合理,司机、指挥、起重工是否持证上岗为该项目检查的重点。

篇2

前言

建筑施工,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并且也是推动一个国家城市化的重要基础,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领域本身也是具有较强的危险性,并且,自身还具有生产流动性大以及产品形式光,施工技术比较复杂等等特点,所以,定期定时的对建筑施工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评价,不光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施工作业的全面管理水平,还是能够为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打下结实的基础保障。

一、训练人工神经网络

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其实主要是就通过使用BP算法的神经网络,也是当前被我国各个领域所广泛使用到的一种神经网络,主要是由众多的神经元所组合而成的,包括了输入、隐含、输出等层,其在实际工作运行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分成以下步骤:1.学习期。对于此状态下的各个计算单元自身的状态值是不发生任何改变的,但是,在对其网络的连接权进行修改的过程当中,也使得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呈现出一种映射的关系,也即为函数关系,其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整个系统实际的输出则是为期望输出。2.工作期,此时各个连接权是被固定的,然后计算单元状态变化以求达到稳定[1]。

在整个模型的输入层单元数即是对安全评价指标数目,则是根据前面分析的建筑施工现场自身的安全评级指标,在其的输入层当中的节点数则是设定在了20,那么对于中间层则是要确认为隐含层,其层数与之所相对应的节点数的选取则是为一个非常具有复杂性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因为,在采用不同的内部表象的过程当中,其所需要的内部单元数上,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综合评价结果对应的是很安全、较安全、合格、较危险、危险等几种不同的程度的,这里对于输出层的节点数则设定在5,那么其标准的输出模式则是分别在了(1,0,0,0,0)、(0,1,0,0,0)、(0,0,1,0,0)、(0,0,0,1,0)、(0,0,0,0,1)[2]。

二、实力分析

依照于我国某个建筑施工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所选取出二级指标的16个指标,作为整建筑施工事故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潜在患,然后在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此来有效的判断出,整个建筑施工自身的安全状况[3]。

(一)样本数据的离散化和约简

本文主要重点阐述在使用运用BP进行样本数据的约简,从而通过使用Boolean Reasoning Algorithm的方式,来对整个样本的数据进行离散化,然后在合理的通过使用Genetic algorithm的方式来对整个样本数据,进行属性上的约间,从而使得约简出来的总共多达1700度条规则,然后在以此依照于BP人工神经自身的约减规则,从而有效的选择出了关于LHA自身的覆盖率以及RHS自身的覆盖率等指标,然后在对整个数据集,合理的进行规则上的提取,从而有效的到了30条规则。在通过对于提取规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在优先参考我国相关建筑施工人员自身的意见,从而才能够最终的确定好几项指标,是在整个建筑施工安全当中的关键核心要素,即U12U24U32U42U43.在针对于约简前的评价指标当中,主要是存在大约16个左右,在对于训练样本上则是分成了14组,在通过对样本数据离散化以及属性的约简以后,就能够将原本众多的评价指标,逐渐的变为5个,这样也是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整个输入空间,也是便于之后简化神经网络结构的展开以及运行,以此提升训练的效率强度[4]。

(二)约简后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概述

在这里主要是按照已经被约简之后所得到的属性集,剩下的U12U24U32U42U43这五列数据,便能够很好得的得出了约简以后的神经网络训练的样本。对于这五列数据,均采用三层的BP神经网络结构,在输入层为5个神经元上,在合理的采用以上几种方式,估计出其中所隐含的层节点数为3.以此,有效的计算出其中所隐含的层节点数的设置,在将这些数值求出总体的平均值。

三、结果

在合理的通过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相关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且,主要依照于建筑施工自身的实际,在合理的通过使用安全系统的整体工程原理,在立足于人、机器、环境、管理等几方面上,对其更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有效的确定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的16个评价指标。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之下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也主要是将粗糙集作为整个神经网络自身的前段处理器,主要将其应用在了有效缩减整个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学习样本,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在最限度上满足于简化神经网络结构所对其提出的各种要求,不仅如此,还合理的利用BP神经网络,并且,自身也是具有较强的预测精准度的。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下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当中,也是对我国各个实际建筑施工工程自身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安全评价,其所显示出来的结果也是完全与建筑施工工程自身的实际情况所想符合[5]。

四、结论

只有真正的增强人工神经网络下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重视度,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袁宁,杨立兵.基于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01:60-64.

[2]张文博,宋德朝,郑永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J].工业工程,2011,02:

75-79.

[3]宋飞,许程洁,吴红霞.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2011,

06:629-632.

篇3

通过安全评价,能够真正解和掌握施工中存在的缺陷,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技术装备,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转,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存在,保证安全生产。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评价的难点

1.1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十分复杂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涉及到大量的施工人员和生产设施、装置、原材料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人机系统的方案的评价,再加上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错综复杂的制约因素和纷繁复杂的环境因素。

1.2 评价的单个因素选取难度大

房屋建筑施工方案评价中的评价因素涉及了众多定性与定量的复杂因素和偶然因素,这些因素的度量往往因人而异,主观差异大,环境差异大。要从施工方案中提取的评价因素全面准确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难度非常大。

1.3 有关的数据干扰大

在施房屋建筑施工方案中,影响安全评价的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而这些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更是难以度量,以及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统计也有一定误差,因此,造成各因素测量数据间的干扰。由此可以看出,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方案的安全评价,就需要有一类评价模型既能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干扰关系和提取的评价因素要比较准确的反映施工方案的真实安全水平,又要能降低综合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既要具备安全评价模型的规范性又能体现出较高的安全评价准确性。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危险等级评价法

2.1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随着建筑业改革的深化,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大,而参加施工人员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大批农民工参加施工,更显示出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紧迫感、必要性、重要性。不仅是特殊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持证上岗,包括一般工人、管理人员以及

指挥者和各级领导都必须要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否则无法适应建筑业的发展。

2.2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

在具体的日常安全监督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微观检查为宏观监督。着重做到以下三点:

(1) 重点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使其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并结合对工地的重点抽查。

(2) 根据施工现场人机环境变化和工程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控监督,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件的可利用计算机管理网络,企业将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在网上反馈,监督机构视具体情况适时检查。

(3) 抓典型,促进施工单位之间、项目之间安全生产均衡发展,提高总体水平。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通过用安全检查来衡量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暴露出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弄懂要检查对象的安全标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2.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有些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的特点,要细致地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登高作业、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防护设施的使用等。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个人,不可走马虎行事。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搞好文明生产,杜绝违章施工,要加强工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文明意识和安全文明行为。

2.4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目标,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不要将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等。⑤ 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事故的发生除少数是意外所致,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隐患,避免或消除事故的发生。通过用安全检查来衡量建筑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的质量,把事故隐患暴露出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中,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要弄懂要检查对象的安全标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2.5加大安全资金投入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近来,为预防建筑施工工地事故,淘汰了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采用自升式吊车、铁木跳板,对于预防起重事故和高处坠落事故起到了一定作用。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条件,使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事故从根本上降下来。

2.6导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在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建筑安全生产科研投入不足,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使命感、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与关心,激励着安全科技工作者适应施工技术前进步伐,努力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取得了一些成果。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工作者必须掌握现代安全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同时还要掌握建筑业发展前沿的技术知识,这样,才能灵活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施工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有所创新,进而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加强房屋工程施工安全,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方法和内容将十分丰富,未来施工单位应该熟练掌握现代的安全管理新理论,学习新方法,重视安全评价,提高房屋工程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家及民间投资力度迅速加强,建筑业迅猛发展起来。由于建筑产品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流水作业、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露天高处作业以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难度大,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多[1]。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兴建了大量高层、超高层以及复杂体系结构建筑,由于一般施工场地都很狭小、工期紧迫,主体、安装、装饰交叉施工多,施工生产不安全因素也相应增多,较易出现伤亡事故。在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事故中居第三位,排在交通、矿山行业之后,是事故多发行业。因此,强化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当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2 建筑安全事故基本原因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活动,多数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管理也日臻标准化、规范化,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万人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施工中的各类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企业和职工家庭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很多,近年来,此类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2]。主要表现在:

1 施工秆为不规范。有些建设单位违反工程建设程序,在建设资金不落实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上新的建设项目,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施工企业在拖欠款严重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投人安全防护。部分施工企业将承接的工程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只收取管理费,不履行管理职责,以“包”代“管”。

2 安全人员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在转换机制过程中,片面追求机构精减、人员压缩,盲目撤消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裁减或取消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体制难以保证,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滑坡。

3 企业管理层安全意识差。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法人代表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方式下,摆到第一位的是效益、工期、质量等硬性指标,安全管理的隐性效益被淡漠、轻视。

4 人员素质不高。建筑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人员文化素质比较低,特别是安全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差,事故多。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现阶段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居高不下,也引起了我们对安全管理的深层次的思考。建筑安装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影响施工安全的进行控制,使施工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事故,尤其是消除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使施工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如何评估并控制安全事故,改革传统的经验安全管理办法,把现代科学管理运用于安全施工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3]。

3 安全评价模型

施工安全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依照科学的方法建立的一套作业程序,循序渐进、逐步深人地分析、辨识、控制风险的过程。企业在进行危害识别、评价时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论。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综合评价的关键。建筑施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现场条件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建立适合建筑施工现场特点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由于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外分包队伍和民工生活区,二者也是造成建筑业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这样,我们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分为五大方面:安全生产、教育宣传、生活与卫生、劳动保护和外分包管理。

为了系统地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将安全评价指标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检查和避免遗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整体安全性能的一个综合评价。由于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的生命,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安全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的思想。为了防止安全评价结果产生麻痹作用,我们将安全评价等级分为三级:安全级,一般安全级,危险级。

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最基本的20个指标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综合评价的因素,则

(1)

式中,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 ――安全评价指标值。

因此通过对安全指标体系的检查我们可以量化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这种方法可以检查项目系统、完整,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量化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为每个检查要点赋以分值,检查结果以总分表示,这样,不同的检查对象也可以相互比较,较之定性评价体系更加明确。

4 管理对策

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整个管理系统形成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体系,实行全面安全管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文中提供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对策来改善施工管理。

1 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是搞好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安全生产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教育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2 加强领导,重视投入,是抓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关键。实践证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工程的承包者要切实改变盲目追求高额利润而削减安全投入的错误作法,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

3 落实制度,依法治理,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目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已日臻完善,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好落实。

4 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现代安全管理突出了以隐患评估、预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与全员参加、群防群治相结合为特征的全面安全管理。现在最重要是加强新上岗民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技术素质,增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5 结论

由于建筑施工风险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准确而客观地评价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该方法还不是一种完全定量的方法,仍然需要有关专家和学者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如何减少评价工作的主观性,完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但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因为没有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管理而引起许多的施工人员的死伤事故。因此加大施工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和管理变的十分重要。我们要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然后通过有效的措施管理它。下面先对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安全评价进行了分析。

一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定义和安全评价

(1)危险源的定义和主要种类

危险源的定义是临时的、长期的生产、使用某些危险物品,危险物品达到临界量的担忧。简单来说,建筑施工危险源是指施工中那些构成安全事故的不安全隐患和因素。目前建筑施工主要的危险源有三大类,分别是坍塌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指施工中由于高处坠落的物体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帽或根本没有佩戴安全帽;施工外侧的安全保护网没有封闭严实或不符合规格。高处坠落指施工人员攀爬作用、悬空作用没有相应的安全绳索、安全防护不够;施工人员没有进行体检。坍塌事故指建筑支撑或者坡度不合格;地洞超挖;施工人员施工间距没超过2米。

(2)施工危险源的安全评价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危险源的安全评价,需要仔细的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安全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的原因;二是根据已经辨识的危险事件评价出发生的概率;三是评价出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四是评价危险事件可能会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的联合效应。将安全评价的结论和安全理论值相比较,得出是否需要采用措施来调整安全评价的风险水平。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工作危险总结法、初步危险总结法、故障树分析法、概率风险法、故障模式法等等。对建筑施工危险源,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然后评价出重大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清单资料,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特点,对施工安全评价结果进行补充,做成的危险因素清单资料要及时上报,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原有的记录报告、分析资料,对某些危险因素要进行直接认定。在使用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方法时,不要选择复杂的安全评价方法,不能只考虑到施工殊情况,要把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控制在合适的程度,也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有效管理

(1)健全安全施工制度

建筑施工要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度,施工单位的领导者或管理人员要负担起安全施工的重大责任,让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严格按规章制度施工,有效地消除了施工危险源的发生。在人员培训制度方面。需要培训建筑施工管理层次人员,提高他们在建筑施工中的工安全管理意识。使领导或者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培训后把握好安全施工的法规政策,也间接的对施工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还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在建筑施工前,对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危险源的防范方法,使施工人员有效掌握施工危险源处理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危险源的发生。

(2)重大危险源单独处理,登记危险源内容

对于可以产生严重联合效益的、重大的施工危险源,必须遵守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出可操作的方案,经过监理公司批准后施工。在对建筑施工危险源有了安全评价的前提下,统一建筑施工安全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对建筑施工危险源加强监督管理,对建筑施工危险源所在的地域、施工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出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布情况、性质、事故关联后果、可能发生的规模,然后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内容可以包括建设单位、危险源类别、工程名称、联系方式、施工安全防范方案、重大危险源造成危害的范围等。根据施工危险源的特点,提出施工设备的安全控制、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3)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作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处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制度,定期的、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检验评估,对应急救援程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工作。施工场外的应急救援程序需要政府部门根据施工单位的安全评价报告以及相关材料制定而出,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可以对安全施工应急措施充分了解。

(4)加大安全投入

建筑施工过程中必要的防护设备资金必须大量地投入,不能偷工减料、抱侥幸心理。加大可以保障施工安全资金投入,配置施工防护设备,例如防火设备、方防电设备。故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减少防护设备投入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严惩;施工单位还要做好三级安全教育,有关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也需要监理公司的参与旁听。安全技术交接底人员最后亲自签字。

三 总结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估,降低安全事故的次数和伤亡情况,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及时识别,把施工的安全管理放在第一的位置,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危环节单独处理,健全安全施工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建立一个应急的救援体系,使建筑工程施工形成有效的事故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贵生,孙晋,陈松.建筑施工领域危险源的类型与分析[J].山西建筑,2007(06)

[2] 傅杰.建筑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应急管理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8)

篇6

1引言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进的施工工艺与科学技术不断地涌现,这也对传统性的施工安全检查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对安全评价体系相关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筑工程安全相关概述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安全生产是指将安全控制理论投入到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去,并根据安全管理控制理论采取有效安全控制手段,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所来的产品均有各自的固定性和单一性;(2)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具有流动性和程序性;(3)不同建筑工程施工具体条件的不可确定性及影响因素的可变性;(4)不同建筑施工包括高风险交叉作业。以上四点可以说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直接原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安全施工作为施工总目标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严格把关。建筑工程施工一般分三个阶段:施工准备、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无论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安全问题,都将是下一个阶段的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至始至终都是应该严肃面对的和有效防止的。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实现,要求环环紧扣,将所有安全内容融入到具体管理工作中。

3建筑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通过上述对建筑工程安全概念的介绍以及《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中要求,建立一个合适的、能够全面反应建筑工程中各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是实现安全评价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建立一条既科学又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O洗和判断,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

(1)科学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科学的角度系统而准确的把握安全评价的实质。对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安全工作的内容、步骤进行概括和总结。(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所涉及的众多方面,同时也要具有递阶层次结构,上下层指标之间要有相互对应性。(3)针对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对不同阶段建筑施工危险性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4)可操作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尽量使指标量化,并且各项计算所需的数据也容易采集,使每项指标具有可比性。(5)简明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设置越全面,反映的现场客观安全状况越准确,但是同时也存在指标重叠、数据收集、处理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

4.1构建安全评价体系方法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式主要以树状层次结构为主。该结构形式层次性较强,能够清晰的反映所有安全评价对象。可以将不同阶段中人员、材料、工况以及管理等不同危险内容,利用树状层次结构表示出来。在实际构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步骤集中表现在:(1)确定评价目标。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安全评价旨在对施工安全性进行分析,判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评价目标分解。可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不同阶段中人员、材料、工况以及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分层次评价,通过不断分解子目标,来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最大限度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3)子目标细化。对上述的子目标中包含的内容进行具体细化,落实到位。

4.2 质量保障体系运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体系构建中,也要要求质量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实际工作中可以考虑使用PDCA原理,做好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安全评价体系的质量管理工作。

4.3 现场施工与工程验收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中,还需要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程验收管理等工作。现场施工管理的安全评价体系构建集中表现在对现场施工工作、技术工艺、后勤保障、工程实体等方面的质量评价,并分析项目施工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的表现。

5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体系的构建是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领会建筑工程安全相关概念的内涵,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结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构建适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评价体系,以此达到安全施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照海,漆松.浅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J].四川建材,2015(04):217+219.

篇7

一、筑施工安全体系化管理

以下从施工安全生产的4项基本内容(专项工程、专项技术、专业管理和事故防治)出发,以安全可靠性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及安全保护技术为基础,建立图1所示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1)安全可靠性技术

安全可靠性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可靠性,以确保施工生产具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即依据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从现场施工可能导致“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出发,分析研究应对措施,扼制“起因物”、“致害物”的孕育,建立事故监控与预替机制,实现对施工生产“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安全的可靠性保证。

(2)安全限控技术

安全限控技术的任务是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中所确定的安全控制点,即在执行中必须严格确保的安全要求,以具体、明确、硬性的规定加以限制,并同时补充考虑安全可靠性设计中未予以涉及或考虑不足的安全控制事项,通过提出设计的安全控制指标、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规定、机械作业和安全操作的规定、监察和检验的控制要求的实施,以便继可靠性设计之后,形成对实现施工安全要求的第二道保障。

(3)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

安全保险和排险技术的任务是研究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中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态,即事故开始启动的起因物、致害物和危险工况,通过预先设置的保险制动装置、备用设备和措施的启动,附加保险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的施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的发生和降低损害的程度。

(4)安全保护技术

安全保护技术的任务是研究如何对现场人员、工程实体和施工设施的安全进行有效的预防性保护,即通过建立保护制度、设置保护措施、使用劳保用品和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做好自我保护等预防性措施,以保护施工现场区域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标准化管理、机械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临时用电安全标准化管理、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大多是露天施工,作业环境、生活环境较差,脏、乱、差的施工现场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引起安全隐患的另一个方面.不良的环境容易使人疲劳,产生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成为安全施工的隐患。

施工时,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文明施工管理责任制,保证文明施工的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创建文明工地,实现文明施工标准化。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包括:全封闭围挡、门卫管理、场地道路管理、设施料管理、环境管理、安全标牌管理。

三、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内容,反映企业或行业共同的安全志向。

(2)行为规范和程序。即为了确保能够达到安全绩效的要求而建立的,以实现对安全有关的人员行为及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3)安全行为激励。即建筑施工企业对其员工或分包商安全行为的一种认可及相应的机制。

(4)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即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传播系统,优化安全信息传播内容,并建立安全事务的良好沟通程序。

(5)自主学习与改进。即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安全学习模式,实现动态发展的安全学习过程,保证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6)安全事务参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安全事务参与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自己负有对自身和同事安全做出贡献的的重要责任,二是建立让分包商参与企业安全事务和改进过程的机制。

(7)评估与审核。即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文化评估方法,对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核,关注安全绩效的发展情况,以傅给予及时地控制和改进。

(8)推进与保障。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据安全文化建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持续改进性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的计划,并充分提供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条件。

四、基于递阶层次结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篇8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文章对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进行了概述,阐释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二、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特别对于现代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金投入、资源消耗量还是在影响范围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大得多,所存在的风险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导致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国内外许多风险管理的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开始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建筑工程中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事故、发生危险,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慨率。

由于上述的特点,或者说是不利之处,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与其他工业生产相比,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建筑施工的流动性,使得人员之间的配合、机具之间的配合更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引起事故发生;使得人员的劳动力造成浪费,机具的损耗增加,难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使得原材料的质量难以控制,引起工程质量事故;使得施工的组织和管理难以适应各种环境,难以达到最有效的状态。由于生产的多样性,建筑物复杂多变、各不相同的特点,使得建筑施工的难度提高,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对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的要求也更高,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出于生产周期长、实际施工时的赶工期,使得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提高,人员安全措施的落实困难,造成各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由于建筑施工在大部分时间是露天作业,是野外作业,所以,就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在受到影响时,损失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修复和重建将会更加困难。由于建筑施工的高空作业较多,使得人员伤亡的概率增加,不但施工人员本身容易发生伤亡。而且还造成过路人的伤亡,这可以说是建筑工程人员伤亡事故的一个特点。遇到地质条件差的建筑场地时,建筑施工,特别是基础施工的困难将增加,发生各种事故的危险也将增加,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不利影响也随着增加。此外,由于建筑物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处于最软弱的状态,荷载承受能力最低,任何不利的作用和预料之外的荷载,都将给建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损坏或破坏,或者引起该建筑物周围其他财产的损失、人员伤亡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现代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迫切需求加强风险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其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成功应用吸引了许多项目组进行自身风险管理。一方面,风险管理以对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和科学分析为基础,为管理人员运用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对风险进行全面、合理地处置提供了可能性,是现代管理风险的一种科学而直接的方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克服了那种传统的以保险为单一手段处置风险的局限性,综合利用各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并使处理风险的方法日益完善,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组自觉地争相采用风险管理方法。

保险的局限性要求各项目组加强自身风险管理。首先,保险业只承办纯粹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损失的保险,而且只承办其责任项下的业务,其它损失不属理赔范围,保险人均不赔偿;其次,保险业务的扩展不能与生产的发展完全同步,保险条款难以全面反映新的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各项目组负责保险的管理人员更了解本行业的内外环境,可能比保险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处理方案;最后,保险单中的许多条款都给项目组不利的条件。因此,各项目组不能完全依靠保险解决风险问题,必须实行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各项目组的内在要求。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加,并且扩大了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规模,这就对各项目组所负担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使风险管理的各种手段倍受青睐。近些年,我国有些科研人员对风险分析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未对风险管理作深入研究,特别未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未作深入探讨和研究。

四、建筑安装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建立合理的安全指标体系是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关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情况复杂,各种危险源、危害因素相互交织,容易发生交叉作业,工伤事故屡见不鲜,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建筑施工过程仍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机)环境系统。这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了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状况。以下从人、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状况的影响,具体可以细化为管理的因素,人员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施工机械的因素四个方面。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的角度,由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中各因素对建筑施工安全状况的影响,建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五、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的管理

由于风险评价是以整个系统安全为目标,从全局出发系统地预先发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和危害因素,并对风险作定量化分析,以便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消除、控制这些危害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为事故预测、选择优化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现代安全管理体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随着工程施工的进程,不同阶段会存在或出现不同的风险,控制住了原有的风险,不等于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而要清醒地认识到新的风险可能己经产生或存在,又要进行新阶段的风险评价。我们对风险的管理要作为我们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

1、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了预防的主导地位,也就要求我们早动手、早预防,与风险管理不谋而合。

2、做好风险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事故是由风险引发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就能从源头上控制事故。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评价出系统的危害性,并针对系统的危害性,提出消除、控制风险的措施。

3、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管理是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六、结束语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风险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要求,更是安全保障生产的前提,必须要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凌志飞,张镜剑,杨开云.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风险评价[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27(3):100-103.

篇9

Based 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Safety Evaluation

Yu Su-ming

(Jiangsu province industry equipments install companyNanjingJiangsu210002)

【Abstract】Building industry is Gao the profession of the risk, safety the situation be very rigorous, among them install profession because of construction craft of special, its safety management always is building management of importance contents.This text aim at currently our country building install construction the spot safety evaluation technique of not mature and not scientific present condition, and combined a building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sieving construction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ign, establishment misty comprehensive adjudicate model to building install construction safety carry on evaluation, should model can for building install profession the governor provide decision reference.

【Key words】The building install engineering;Safety evaluation;Misty comprehensive adjudicate a method;Index sign system

1. 前言

建筑安装施工现场是多工种联合作业的立体作业区,临时设施多,作业环境复杂,人机流动性大。所以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状态的重要的一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安全评价技术在建筑安装业中的运用并不成熟。我国大多数建筑安装企业目前的安全管理只局限于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整改工作,而对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缺乏分析和有效的监控。各建筑安装企业对各属工地进行安全评比,也多由一些专家及现场安全员凭经验得出结果,这样既缺乏科学性又有很大的局限性[1]。因此研究出一套适合建筑安装工地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2. 安全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较早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和日本,适于50、60年代。1966年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召开安全系统工程专门学术讨论会议,以波音公司为中心对航空工业开展安全可靠性分析和设计的研究,在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国60年代中期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采用概率评价方法进一步推进了定量评价的工作,日本应用了劳动省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数十种,常用的有指数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常规统计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其中,模糊评价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隶属度来将模糊信息定量化,它合理地选择因素域值,再利用传统数学方法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科学地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在于不会忽略因素在程度上的差异。进行模糊评价首先要建立影响评价因素集,并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数。然后由评价者建立评价集对各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得出评价矩阵。最后由相应的权数与评价矩阵形成系统评价矩阵,由此求出系统总得分再对照安全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给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它简单、容易掌握,是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也是别的数学分支和模型难以代替的方法,其适用性也比较广。

3. 建筑安装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特点。

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综合评价的关键,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论。因此建立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综合评价的关键。而建筑安装施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现场条件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与单纯的土建、装饰公司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3]:

(1)建筑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往往一个现场需组织多单位多工种协同作战,处置失当易造成相互伤害。

(2)建筑安装的产品形式多样、其外形、结构多变、施工方法也随之变化,且产品位置不固定,各种机械、电气设备、人员都要随之流动,各种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和变化。

(3)产品点多面广临时设施多,管理跨度大,安全条件差。

(4)机械化程度低,大量的工作靠手工操作,易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

因此,建立适合建筑施工现场特点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3.2建筑安装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而言,在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可比性、稳定性的基本原则。本文在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选取的因素应是变化比较有规律性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起大落的因素就不能入选。按照上述五条指导原则,针对安全评价对象地具体特点和评价目的,才能建立正确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卫生防疫、劳动保护及安全文化建设。由于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外分包队伍和民工生活区,二者也是造成建筑业安全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这样,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条例、标准和规定,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基础并结合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分为6大方面(即准则层)[4~5],2个层次,27个评价指标,其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4. 建筑安装施工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

模糊综合评判法,又称Fuzzy综合评判,是解决涉及模糊现象、不清晰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使模糊、不清晰的研究对象的综合评价更接近客观实际。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类智能信息处理工程如决策、解决大规模复杂管理和经济大系统,提供一种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单因素隶属函数来表示某个因素对评判对象的影响,然后利用加权方法综合各个因素对评判对象的影响,最终得到关于该评判对象的综合评判。具体步骤如下[5]:

(1)建立评判因素集:对于某一个系统,设有n个评判的方面或因素U1、U2、…, Un,则评判因素集为:U=(U1、U2、…,Un)。

(2)建立权重集:对应于评判因素,会有一个W,记为:W =(W1、W2、…, Wn), 权重集的确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且有∑Wi =1,i=1,2,…,n。

(3)建立评语集:对评判对象可能出现的各种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或描述,若每个指标的评语为 V1、V2、…,Vm,则评语集为:V =(V1、V2、…,Vm)。

(4)单因素模糊评价:评语集中的m个等级,可看作m个模糊集合,单项指标的评判实质就是计算该项指标隶属于各个评价等级的程度,即隶属度问题。确定隶属度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5)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1建立因素集。

评价的因素集是以评判对象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元素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U={u1,u2,…,un},这些因素通常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其中ui (i=1, 2, …, n)表示某一个影响因素,n是同一层次上因素的个数。要评价建筑安装施工的安全程度,就要建立在对各种影响指标正确分析基础之上,既要抓住重点,要突出因素,又要尽可能的全面。根据前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安全评价的因素集如表1所示。

4.2建立评判集。

评判集又称判断集,是由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评价结果为元素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V= {v1,v2,…,vm},其中,vi ( i=1, 2,…, m)代表各种可能的评判结果,m是等级数或者评语个数。模糊综合评判的目的,就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判断集中得出最佳的评判结果。一般而言,安全程度共分为五个等级:不安全、欠安全、基本安全、较安全、安全。因此,本文确定评价集为:

V= {不安全v1、欠安全v2、基本安全v3、较安全v4、安全v5}。

4.3确定隶属度。

模糊数学是要用精确的数学方法表现和处理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模糊现象,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首先解决隶属度和隶属函数问题。如何建立隶属函数,至今没有统一的方法可循,主要根据实际经验来进行对应法则的探讨。早期国内有张南纶提出的模糊统计法,屈荫生提出的三分法,马谋超、曹志强提出了多维量表法,国外有示范法、统计法、蕴含解析法等[6]。上述的这些方法,人的心理过程是隶属度形成的基本过程,加剧了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隶属函数的建立带有人们的主观因素,但这决不是可以单凭主观任意臆造的,而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的。

(1)定量指标。

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很多,指标因子也就很多,而且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根据实际情况,将安全评价的定量指标分为三种,即:正向指标、负向指标和中性指标,分别选择合理的隶属函数,能够较好地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上述的问题。这三种指标的隶属度分别满足升半梯形分布、降半梯形分布和梯形分布。如图1所示。

图1定量指标隶属函数分布类型

对于安全评价的正向指标,其指标值越大越好,对施工安全程度越有利;负向指标,其指标值越小越好,太大对施工安全不利;中性指标,刚好要求实际值落在一定的区间内,这个区间内的值都是该指标的理想值。这三种指标的隶属函数分别满足上述关系,将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代入隶属函数,就可以计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

(2)定性指标。

对于定性指标,其实际值不是精确的定量描述,不能用上述的隶属函数来处理,通常是用模糊集统计法来确定其指标值。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建立评价集与评语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里,一般要用专家咨询和调查统计的方法,统计多个评价者对所调查的指标的看法,并进行处理,得出这些指标评价集与评语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关系见表2: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每个定性指标,往往是调查多个专家,让他们根据上述关系给出的评价值,然后统计并求平均值作为该指标的最终值。

(3)指标上限值、下限值的确定方法。

在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计算时,上限值、下限值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计算结果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限值和下限值构成了指标的参照体系和基准面,上下限一旦确定,就相当于给定了单个指标的标准值,如果其取值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对应指标的评价结果,从而影响安全评价的总体结果。

如果上限值、下限值定的过高或过低,都是人为地偏离了评价标准,那么将导致评价结果过低或过高,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指标的实际水平,达不到评价的目的。因此,在指标最高值、最低值的确定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我国安装行业的实际出发,也要参照相应其他同类评价的指标标准,依照建筑安装发展的要求,制定客观合理的标准。

4.4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是一个综合各安全指标影响程度的过程。由于采用了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处理,属性不同的各类指标能够用以反映其上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从而最终体现到施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果上。在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及其对系统总层次权重的基础上,通过模糊处理法,可进一步求其综合评价指数,用来反映一个施工安全程度。

以λi作为各单项指标的总排序权重;以Ui作为各单项指标的隶属度。综合评价指数C的计算公式如下:

C=∑ ni=1 100λiUi ∑ ni=1 100λi=100

式中:λi ――各单项指标的总排序权重。Ui ――各单项指标的隶属度。C――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评价指数数值本身并无实际意义,必须通过对数值的限值界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区间,才能表达其形象的含义。参照同类综合评价指数的分级方法,施工安全评价的标准见表3所示。

5. 结语

在建筑安装施工安全风险辨识过程中,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为基础并结合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建筑安装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价分为6大方面,建立了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建筑安装施工风险进行评价,有力的提高了建筑安装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了增强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黄瑞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采矿技术,2008.8(4):107~109.

[2]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3]张芳顺,高盼星,刘俊.建筑安装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北京:中国标准导报[J],2003.7:42.

[4]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9):163.

篇10

0 引言

建筑业一直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每年建筑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企业,在全国各行业中位居第二位。安全事故的频发给国家、社会、施工企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发展、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阻碍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和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1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施工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制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它具有描述、评价、监测预警、决策等功能。

1.1 描述功能。描述是工程建设安全指标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工程建设安全系统的结构、运行机制等。

1.2 评价功能。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个尺度,从人、施工机械、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来衡量施工安全状况。利用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模型方法,对施工安全状态进行估量,明确施工安全运行的障碍性因素。

1.3 监测预警功能。监测预警功能是描述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系统的安全水平将通过安全评价指标表现出来,当对这些指标给定界限时,工程建设系统的安全状态就可以监测了。监测功能可以分为状态监测和目标监测。

1.4 决策功能。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最终目的是对工程建设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指导安全管理人员依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保证工程建设安全进行。指标体系的决策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

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施工安全评价输入指标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是评价施工企业的安全制度、培训体制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的意识,细分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5个方面。

(2)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主要是评价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资质管理以及企业中人员的管理,分为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供应单位管理4个方面。

(3)安全技术管理。主要是评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控制程度,分为危险源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6个方面。

(4)设备与设施管理。主要是评价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完善程度,分为设备安全管理、大型设备装拆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5个分项指标。

2.2 施工安全评价输出指标

(1)高处坠落(R1)是指操作者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进行作业时发生坠落。常见的高处坠落事故有:

①人员由屋顶、脚手架上、梯子上、结构上、梁的支撑上坠落(R11);

②脚手架、建筑结构倒塌(R12);

③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屋顶的空洞、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R13)。

(2)触电事故(R2)电是施工现场各种作业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各种机械、工具等主要依靠电来驱动,即使不使用机械设备,也还要使用各种照明。触电事故主要有:

①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电线老化破皮(R21);

②违章使用电气用具(R22);

③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R23)。

(3)物体打击(R3)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最常见的高处坠落事故有以下几类:

①工人受到坠落物的打击(R31);

②工人受到运动着的重型设备、吊车吊臂或其所吊物的打击(R32);

③工人受到私人交通工具的打击(R33);

④工人受到掘进设备的打击(R34)。

(4)机械伤害(R4)主要指施工现场使用的木工机械,如电平刨、圆盘锯等;钢筋加工机械和拉直机、弯曲机等;电焊机、搅拌机、各种气瓶及手持电动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置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其包括:

①机械运动部件伤害(R41);

②建筑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灰尘等对人体的伤害(R42)。

(5)施工坍塌(R5)主要指施工现场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而发生倒塌造成伤害的事故。包括:

①基坑(槽)、边坡土石方坍塌,基础桩壁坍塌(R51);

②现场临时建(构)筑物、脚手架坍塌(R52);

③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R53)。

2.3 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关系

(1)高处坠落(R1)安全事故的原因

人员由屋顶、脚手架上、梯子上、结构上、梁的支撑上坠落(R1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危险源控制、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脚手架、建筑结构倒塌(R1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屋顶的空洞、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R1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素质、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2)触电事故(R2)安全事故的原因

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电线老化破皮(R2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供应单位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设备安全管理;

违章使用电气用具(R2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质管理、安全技术标准;

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路不采取防护措施(R2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

(3)物体打击(R3)安全事故的原因

工人受到坠落物的打击(R3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特种设备管理;

工人受到运动着的重型设备、吊车吊臂或其所吊物的打击(R3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大型设备控制;

工人受到私人交通工具的打击(R3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备安全管理;

工人受到掘进设备的打击(R34),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大型设备控制。

(4)机械伤害(R4)安全事故的原因

机械运动部件伤害(R4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

建筑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振动、灰尘等对人体的伤害(R4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

(5)施工坍塌(R5)安全事故的原因

基坑(槽)、边坡土石方坍塌,基础桩壁坍塌(R51),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技术交底;

现场临时建(构)筑物、脚手架坍塌(R52),造成的原因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供应单位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

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R53),造成的原因有:安全检查制度、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安全设备和工艺的选用、大型设备安拆控制。

3 结束语

安全既包括有形实体安全,如国家安全、社会公众安全、人身安全等,也包括虚拟形态安全,如网络安全等。安全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缺一不可。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安全问题作为困扰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首要问题,建设单位没有对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施工公司一再口头强调要重视安全问题,但真正在施工管理时却往往忽视一些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作业时,经常出现不遵循安全规程,不注意防火以及环境影响,对施工机械也缺乏安全使用的标准化。因此,为了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种有效的办法便是进行施工现场安全评价。这便要求我们需要了解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评价体系,掌握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从预防和应对两方面入手,提升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内容

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价时,其评价的内容需综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应对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有一个充分的辩。评价体系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施工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主要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首先,作为施工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务工人员,应着重考察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理论和意识,其中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教育以及作业人员收益效果也是考察内容之一;其次,作为管理人员,对这方面的考察应重点放在安全管理能力上,其中还包括现场理人员数量,安全管理专员管理水平等。此外,考察指标还可包括工程承包商数量、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水平、施工作业人员数量和本岗位的年限等。

2、建筑物料材料因素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在很大程度上受物料材料因素的影响,主要考察材料管理、物料质量等。例如材料管理方面,若拥有一套系统的资料管理保证体系,可以有效地规范整个施工过程,使各方了解该工程的设计意图、质量要求、施工方法等,能够避免因各方理解误差造成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且有利于指导施工全过程、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因此需将其作为考察的一方面;再如物料管理方面,一些开发商往往因利益驱使,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在建材的使用中偷工减料,丝毫没有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更有甚者为了减小建筑成本,采购价格较低不符合标准的建材,极易致安全问题产生。此外,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投入量也是考察因素之一。

3、建筑施工技术性因素

主要考察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性因素,包括工程中新技术应用的内容及使用情况、施工设计内容、以及企业安全资质证书ISO18000、ISO14000的认证情况等。

4、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主要考察施工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情况,其中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有关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机械设备的购买质量或转场设备质量、机械设备的的购买时间、各种设备的防雷设施、操作的难易程度、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手持电动设备安全性能等。

5、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因素

主要考察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其中包括现场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安全目标和措施是否向施工人员妥善传达以及危险点的安全预控措施等因素。

三、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基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内容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各单项评分加权值之和为100分,根据目前国际上较为主流的权重分配方案,将施工人员因素、材料物料因素、施工技术性因素、施工机械设备因素、现场作业环境因素等5项指标的权重分别划分为:0.522,0.098,0.170,0.233,0.077。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原则

(1)各单项评分加权值之和为100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每单项应考察的内容进行分项评分,分项评分所扣分数应小于应得分分值。

(2)评分项目有缺项的,其分项评分的实得分应按下式换算:遇有缺项的分项评分的实得分数=(可评分项目的实得分数之和÷可评分项目的应得分数之和)乘以100。

(3)若出现多人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价时,在确定分值时,应采取加权评分法,其中安全管理人员的的权数为0.6。

(4)根据安全评价评分结果,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系数定为较危险、危险、一般三个等级。汇总表得分低于70分为较危险等级、70分至80分之间为危险等级、80分以上为一般等级。

四、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建筑行业应该将安全施工作为管理重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一方面可对安全目标进行确定,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遵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进行施工作业,针对具体项目、各道工序,明确相符合的安全目标,制定相符合的安全措施,并将安全目标和措施传达给全体施工人员。针对危险点的安全预控措施。针对危险点,首先可通过采用防护装置对设施的安全性进行提高,其次,可以在危险点放置指示性标志或者安装检测报警系统,此外,应分配各危险点安全负责人,并加强现场监督力度,制定书面文件,并通知全体施工人员危险点所在。以下为针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治理措施:

1、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应建立跟踪整改和公示制度。

首先应该重视现场巡视,现场巡视的目的是能够辨识出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危险源,然后将这些危险源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应包含危险源所在地点、类别、易引起的安全危害、应急预案等,以便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掌握,在公示板上应定期对危险源的数量、分布、整改状况进行公示。

2、对违章指挥作业或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应严厉处罚并加强教育。

3、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对已经落后的工艺技术,应酌情进行淘汰处理,实施先进施工安全技术,比如将顶管技术应用到地下管沟工程中。此外,还应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防标准。

4、制订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和检测验收制度,掌握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情况。

5、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制度,以确保形成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五、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得在城市化建设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建筑设施,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便更需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价有助于掌握安全事故预放控制重点,实现超前控制,最终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篇12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有其发展的独特特点。第一,考虑到了人、机和环境的因素,并结合了主观、客观的评价优点。第二,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第三,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如下发展趋势。第一,要注意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带来的负荷。第二,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管理环境。

一、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特点

考虑到了人、机和环境的因素,并结合了主观、客观的评价优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考虑到了人为的因素,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带进了施工领域中,用人为因素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人为措施带动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在发展中还考虑到机器这一因素,用机器的安全性带动施工的安全发展,通过机器的安全性来保证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同时还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利用环境的高效性带动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环境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到环境对安全评级体系的影响和作用,要使施工地点绕开地质灾害区,要使施工地点的环境符合安全生产的标准。同时要把人、机和环境因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人为因素、安全使用机器和安全选择环境带动整体的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使三种因素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取得好的发展成效。

在施工安全体系的发展中还要把人、机和环境同主观、客观评价优点结合在一起,通过主观能动性使三者的发展更具成效性,并要发挥主观的优势,改变主观的发展劣势,以此带动整体发展。还要结合客观的评价优点,利用客观发展具有的易变性来带动评价体系的发展,并要改变易变性造成的劣势,把发展因素和优势更好的结合、更好的带动建筑工程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级体系的发展。

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通过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通过对整体体系建立良性的规范程序使各程序更具规范性,通过条例的规定来规范制度程序,让整体的管理更加有秩序,而不会出现制度的混淆性,用好的框架来制约和发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

同时也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程序化,通过好的逻辑思路来开展管理工作,使整体的管理工作遵循一定的程序原则,使工作不会偏离规定的方向和轨道,并根据程序性工作带动工作的效率,让建筑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程序性的错误,使每个管理步骤都合理配置、合理应用。

合理的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还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具科学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管理规律来促进管理的长效发展,用规律带动新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要符合管理的发展规则,通过规则来规范管理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工作,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方式为管理扫平道路,使管理打破局限性,并传达科学的管理精神,使各部分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结合,以点带面,用一个领域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并共同进步,共同为整体的发展服务,为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带来新的发展气息。

达到风险的有效识别、有效评价及有效处理,并更好的控制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发展中完成了对风险的有效识别,通过安全综合评价使风险得到了有效的识别,通过对安全体系的有效识别使出现的风险隐患得到了控制,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在有危险征兆的时候就会被发现,并通过识别系统和有效的识别管理,防止了危险造成的危害,在管理中也加入新的元素,把出现的危害和识别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的机制来控制风险。

同时也使风险得到了有效评价和处理,通过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使整体的风险管理有了正确的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及时改正出现的安全问题,把危险降低在最小的范围内,同时也可以使优势得到延续,不断促进风险管理的长效运行。有效的处理也可以把安全管理性做到最大,使管理不断走向正轨,改变管理的局限性,并使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不断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方式带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

安全综合评价机制也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通过心理因素来控制风险,用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理念来把握对风险的控制。同时通过管理来控制风险,用管理来影响控制因素,用管理促进对全局的掌控。并要用策略来控制风险,通过好的对策把危险降到最低,并要注意安全要具长久性,策略也要具备长久性。整体的控制思路也要树立正确,要通过正确的逻辑思维来把握安全管理,使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做大做强。

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趋势

注意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带来的负荷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发展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不可由于施工就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土地和森林资源的过分开采,影响了环境的发展,同时在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中要建立对资源的利用制度,要利用资源的经济性和节能性带动安全体系的发展。要对发展中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要合理的配置资源,不可造成资源的浪费,要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对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利用水利资源、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来发展新型建筑业。在安全评价体系的运营中还要减少对环境带来的负荷,不能由于建造工程就造成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排放,要走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路线,要改善资源负荷带来的问题,使施工可以朝着绿色化发展。

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要,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管理环境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未来发展中,要采取绿色施工的管理方式,要坚持绿色施工理念,要走绿色施工的路线,要注意施工与环保的有效结合,要节约绿色资源,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绿色服务的管理理念,并坚持绿色施工,不断把绿色工程做大做强。要开展新的绿色市场,把绿色管理推向更广阔的领域,让企业的绿色形象更鲜明,更具社会效应,为其它企业的发展做表率。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要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绿色管理还要具备健康性的发展特征,要通过健康管理、健康施工、健康环保为社会营造一个好的绿色施工氛围,使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更具安全性和健康性。

总结:

在建筑工程施工层次分析法安全综合评价的发展中以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式为工程发展带来了新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走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和绿色管理的发展路线,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努力下会取得新的发展成效,逐步

篇13

引言

安全关系着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尽管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常重视,各个施工企业也做了大量的安全工作,但由于施工项目的多样性、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何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风险的概述,提出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的方法。

1.安全风险识别概述

1.1安全风险识别的定义、内容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也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影响项目安全,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整理成相关文档。

安全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风险的性质,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

1.2安全风险识别即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即危险源是安全风险发生的前提,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安全风险识别归根结底就是对潜在危险(危险源)的识别,作为建筑安全管理的关键点,一旦识别出潜在的威胁,与之相关的起动事件类型就更容易显现。对潜在危险从物理性质和操作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起动事件和触发条件进行一一对应,这个过程把潜在危险(危险源)转化成了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所以安全风险识别是对与风险项目相关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全面的识别,是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风险识别,就不可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安全风险识别做的不好,通常意味着安全风险评价也会做得不好。安全风险一旦被识别和鉴定,那就不再是风险,而变成了一个管理的问题。

1.3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

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必须按照一定科学的程序进行辨识。安全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特别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依靠对客观的统计、资料的积累和风险的纪录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识别方法和手段。安全风险识别也是项目管理者识别安全风险来源、确定安全风险发生条件、描述安全风险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对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来源和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使安全风险评价更具效果和效率。而且安全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应当在项目的自始至终定期进行。可以通过系统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图来完成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见图1)

1.4危险源辨识

据近年安全事故统计发现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始终占据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位,为此建筑业被列为高危行业,但通过分析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中仍存在危险的能量、危险物质、人员违章操作、管理人员指挥失误,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但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从业人员的周围,只有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并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使危险源得到有效受控,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少出事故。

1.5危险源的类型

为了做好危险源识别的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可以采用危险源提示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见表1)。

2.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分析、评价及其控制

2.1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搞好安全风险管理分析是预测和防止事故的前提,是对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析,牢牢抓住安全风险分析这个关键环节,主动分析、超前预防。安全风险分析主要是对设备设施和人身不安全因素,按照风险大小进行辨识分析,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进行风险分析。从西部铁路建设实践看,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行为、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建立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这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要根据检查标准或规范和易于发生事故原因,结合工程建设的环境和特点、管理现状和技术要求等,强化项目经理、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并深入查找问题,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做出详细记录和汇总分析,分析结果要可靠真实。通过分析进一步把握安全风险准确度,为超前防范、超前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2.2对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有了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价,安全作业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评评价要结合施工管理实际,针对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风险分析的危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价,着重从行车安全、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作业行为等分析,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预见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准确判断各种安全风险,确定每个安全风险造成伤害的可能程度,确定每个安全风险的等级值,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避险,从而确保安全施工。

2.3加强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施工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要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及潜在影响,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以减少损失。①立足现场实际抓控制。如铁路道口安排固定的防护员跟踪防护;在线路规定方位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绳;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置安全保护装置;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栏、安全通道、安全标志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等。②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风险。再次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对事故人为风险因素实施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表明,项目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构成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未经安全教育或者安全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同时要加强安全事故紧急救护措施的演练,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对能力,从而尽最大努力降低损失。

3.结语

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建立科学的安全控制综合体系,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建筑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0).

[2]李国刚,魏江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探索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