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缺点

社会教育的缺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14:46: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会教育的缺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会教育的缺点

篇1

小学作为一个人学习的起点,对一个人将来的人格养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品德修养则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此,品德培养和社会教育就成为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的基本准则。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和纠正。在这方面,我们走得很早,也取得很多的成绩,在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教会学生紧靠品德修养,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如与人交际的能力,这都会在之后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让学生能够及早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基本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责任心的社会成员。要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学校教师悉心教导,让学生从书本和实践中获得宝贵经验。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尽早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受益匪浅。

一、个人品德的培养对学生的影响

品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的束缚就可能会危害到社会的和谐,小学阶段是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周围环境相对平静,适合进行最初的品德启蒙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知识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提升品德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是既有广泛的知识同时也具有高尚品德和社会交流能力的人才。

二、对于如开展高品德和社会教育的建议

(一)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育中,学生专注于汲取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事实上,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不够全面,而且只是接受单一讲授是很难在心中留下印象的。但是通过一次简单的实践动手活动,也许上述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学生通过实践,近距离地与实物接触,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记忆,会形成牢固的记忆。实践活动中,学生免不了要与人合作,共同探索,这一方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一个人最初的能力训练往往会影响终身,通过小学时积累下的与人交际的经验,在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时就能做到应对自如。

(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经历,表现出来就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遵循学生的特点,帮助其改正缺点和不足。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一些特点,尤其是交际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如果制定的计划脱离学生的实际,那么这份计划就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在制定相关计划时,应该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安排计划,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三)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通过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自主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比将书本知识直接教给学生更有效果。也许学生会在探索的过程中遭遇失败,但这也是他们的宝贵财富,通过一次失败,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下意识地弥补这个不足,有些不足是学生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帮助解决。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学生都必定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受益。

小W阶段是学生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在小学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素养,就会让学生在中学、大学乃至步入社会时处处掣肘。所以我们不能只重视书本教育,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自己。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个人品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方便教师以后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个人品德教育。

篇2

我们现在往往倡导的“个性化”创新教育理念,推出一个学生一个教学团队、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教学计划的因材施教模式,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学习机会,提升素质并发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美术教育课程中具有人文性质,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美育。个性化教学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知识获取、知识分析与知识加工的能力和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个性化教学像电子科技产品,需要不停的更新换代,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学生是最大的主宰者。在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敢认同,不过如今素质教育中创新教学的出现,就像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家庭教育专业化和社会教育系统化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个性化教育将有利于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身缺陷和不足,个性化教育的作用有:

二、新课改中美术教材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四个领域。三个纬度’

要求学生从造型创意、设计应用、欣赏评审、综合探索领域发展学校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个性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无视人的个性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模式下不管是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或课程、教育装备和教学管理等都是标准化的、方程式的。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制约人创造性和自我创造性的发展,把人都教育变成一滩死水!

1、促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小学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人的教育成长和未来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但是,家庭教育中的现象各不相同,其中家庭教育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的职业资源。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同的人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将影响一生。而个性化教育将有效弥补家庭教育专业化不足的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

2、促进社会教育系统化发展

社会教育非常广泛,但是又无所不在,社会教育的最大的弱点就是系统性缺乏。其实个性化教育完全可以弥补社会教育系统性缺乏的这个缺点。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情感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分析他们有一些什么特征: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兴趣,我们可以用这个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有时候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比如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会让他们会感觉到喜悦和欣慰,很愿意去接受,有时候同样是两种照片(黑白和彩色)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对色彩图片的反映强烈一些。

篇3

(一)学前社会教育作用夸大,而学前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核心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核心,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篇4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办事。家庭处在教育子女的第一线,必须了解教育是科学,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只有教育好子女的愿望和责任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每个家长除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明确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等,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经常了解子女们所在园、校情况和子女在园、校的表现。家长应多抽时间到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怎样教,孩子怎样学,全面掌握子女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的表现。

注意总结和交流家、校教育相结合的经验。我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可以说建国以来的家庭教育实践是现实的家、校教育结合经验的主要部分,是千千万万家长心血的结晶,是千千万万的家长为建设四化,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广大家长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总结和交流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的经验,进一步促进家长们在家、校教育的结合上继续作出共同的努力。

二、“家访”“校访”“师访”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1.“家访”

这通常是学校和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家长分别进行的访问,通过这样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他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与家长一起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研究教育方法,叮嘱家长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工作,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和父母都是爱护他的,因而易于接受教育。教师家访是,家长要细心倾听教师的询问和对学生优缺点的介绍、分析,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也要如实告诉老师。家长对教师的来访,要热情接待,无论职务大小、地位多高都要抽出时间,热情接待教师来访。

2.“校访”“师访”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主动进行“校访”“师访”,即家长访问学校,访问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下面向家长提供几种常用的方法:书信往来,定期不定期的由孩子带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这是正常现象,是对他的关心和信任;直接和教师面谈、交换具体意见时,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家长和学校教育配合,同时也益于孩子的社交成熟;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特殊联系,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和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以期谋求妥善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如孩子在家里有异常表现、发生不轨行为、学习不努力、好习惯被破坏、成绩下降等,家长要处处留意,抓住孩子在事态变化中的思想、情感波动及时和老师联系,才有助于做好孩子的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召集家长会议是家、校教育结合的基本方式

篇5

(一)学前社会教育作用夸大,而学前家庭教育缺失

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现有办学格局的两种基本成分,二者在教育目标任务上是趋同的,各有其优缺点:家庭教育,家长没受过专业训练,“无证上岗”,虽然没有既定的内容、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但基础性、感染性、随机性、一贯性等特点对学前儿童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幼儿园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有统一规定的内容、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地点,便于制度化、集约化、科学化。可见,二者各有其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尤其是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国家的重视和社会意识的引导,学前教育在“科学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人们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夸大,与之同步的则是对学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冷淡的事实。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社会化、健康等基本素质和知识能力方面,家庭的影响要大于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更有调查表明,中高收入家长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权重要高于幼儿园。对学前社会教育功能的夸大导致了家长及社会对学前家庭教育功能的严重低估,甚至忽视。一定要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切为了孩子等等,客观上导致了家长对学前社会教育的需求增多,并引起学前社会教育的入园难、入园贵以及教育不公,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学前家庭教育的忽视甚至缺失。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个性发展的个体需求

早在发展初期,学前社会教育目的是以保育功能为主的,其教育功能、补偿功能、甄选功能等等都是随工业化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那时的幼儿教育福利性色彩浓厚。世界范围的大工业生产使得社会对人力的批量化需求增多,学前教育才从家庭中转型到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其社会性价值取向也随之日益增强,教育社会工具功能的增强使得近现代教育越发的科学化、制度化,学前教育也随之完成了科学化和近代化的发展。虽然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也是科学化和效率化的体现,正由于其社会本位的思想,教育的社会工具功能得以发展,但这从本质上是不适于个体发展的。对于以0-6岁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学前教育而言,其本质无疑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共识是处于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其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对于教育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目的取向之争而言,学前儿童毫无疑问是倾向于后者。就学前教育而言,教育应该是为了儿童本身,而不是其他的任何目的。正是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制度化了的学前社会教育谋求最大的教育效率,应和社会需求的同时,忽略了对儿童个体的个性教育。

(三)学校式的集体化学前教育教学思维与学前教育自身发展迷失

随着社会本位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制度化、效率化的教学成为最优化的教学,伴随终身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年龄明显下延的发展趋势,加之人们对学前教育的现实需求直接导致了学校思维下的学前社会教育的出现:面对汹涌的社会需求与没有深厚理论研究的实情,现成的学校教育制度就成了最好的示范选择。于是,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和道路就出现了,学前教育自身的地位与发展迷失。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考虑儿童对象的年龄特点之后就被从学校教育中拖出来施放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自身的独立地位、学科定位迷失。这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学科的社会地位、科研地位不被广泛尊重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种学校教育式的学前教育发展思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集体化教学思维,进而与学前儿童教育个体化本质之间产生了认识的错位,最终导致了今天学前教育的种种不堪。

(四)学习中儿童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保障不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各种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的初始养成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兴趣性、主动性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基本守则,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就是基于此种认识提出的。然而,集体化的学前社会教育却满足不了这种要求:首先,集体化的教育始终要考虑到其基本的教育教学,这其中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向,教师为了保证其教育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甚至回避儿童自发的个体需要;其次,集体化的教学总是在谋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势必无法真正关注某一个具体的儿童;再次,集体化教学下的师幼比问题也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可见,所有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各方各面的,但是细细思量之下,均是由学校教育思维下的学前教育理念,以及由其所造就的现有的学前社会教育格局下的集体化班级授课制式的学校教育式学前教育格局造成的。若要解决这一切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这一办学格局模式。而避开集体化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前家庭教育。

二、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构想

要想彻底解决目前格局的弊端,就需要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进行改革,一种新的格局应要求而出现。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可以使儿童回到真实水平,真正实现个体化教学。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发展实施最合理的教育,减少盲目比拼而导致的超前教育,真正做到以每个儿童为中心,合理化教育,最优化教学。实施家庭学前教育可以节省或者合理化国家和社会在学前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将原本对幼儿园的投入改在对家长福利政策改善等方面,家庭原本投在幼儿园的资金可以对冲基本的家庭教育投入(家庭个体化的教育可以大大节省教具材料等物化的教育成本,方便就地取材),使资金投入更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施学前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孩子是家庭关系的纽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压力之下导致的人们传统生育观的改变使得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家庭关系越来越脆弱,以学前家庭教育为中心,无疑会加强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关系亲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家庭教育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问题,父母中至少一方在家庭中与子女常伴,考虑到传统观念问题,母亲无疑是最佳人选,这样,就会有一批适龄母亲得到政府的亲职假,从而提供一批五、六年社会就业岗位的循环。

(一)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

1.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

转变当前学前教育格局,核心即在加强家庭和家长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改革原有的学前家庭教育,并以之为主阵地,辅以一定规模的小范围的集体教育。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学前家庭教育与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基础支柱,在不同时期,各有其适宜的发展环境,学前家庭教育思想也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从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直到今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均未曾像我国当今这样地忽略本不该被忽略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移重心,把家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改革,重新厘定家庭教育的观念,规范家庭教育目的,明确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改革家庭教育课程活动组织,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补足其弱项。

2.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是从一个基础自然人向一个初步成熟自然人、一个基础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适合的、成功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阵地加重了儿童个体化的教育,其集体化性质会受到削弱。所以要设定一些基础的集体化性质的教育,加入儿童早期的社会关系及同伴关系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家庭之间形成联合,建立小规模的教育活动集体,就显得很重要了,非正规的社区教育可以是一条新路。

(二)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

1.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

实施家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由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家长需要改变角色,从传统的提供保育为主转变为全面地教育儿童,做好原有推给幼儿园的教育方面的补足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将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在家庭中实施,以改革后的适合的游戏活动来代替幼儿园中的课程。

2.建立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

在社区中组织游戏小组,由家长轮流组织儿童进行小组性游戏活动,用以完善儿童的社会性技能基础。此小组可大可小,由社区中的家长自发按照儿童的年龄、发展水平以及儿童间的亲密关系等进行组织。采取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活动,发展儿童社会往的基本技能。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可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小组核定,参考社区中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意见来组织,原则上以让儿童在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中发展和学习。活动内容与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3.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

现有的优质幼儿园转型,转向对家长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的教师角色入职。向家长传授学前教育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以保障家庭教育质量;同时可以对孕期父母、准妈妈以及“在职”父母进行定期培训学习。转型后的幼儿园主要倾向于对学前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研究,以培养家长的“教师”角色为己任。机构设置定位上可以偏向于现有的教育科研机构。

4.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

在社区中设立学前教育指导部门,作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一线指导和监管,负责对辖区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与监管,同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家庭学前教育的事实资料用以科研和教研,并做好基础的研究和指导。

5.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在高等教育趋向普及的今天,向适龄人群以及“准”父母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三)新格局实施的注意事项

1.家庭教育的革新。

家庭教育作为新格局的核心,是新办学格局的真正中心和关键所在,传统家庭教育的革新必须要有充分保障。进行家长教育,促进家长角色的改变。家长教育是指把家长作为教育培训对象,由幼儿园等专业机构对家长实施的学前教育方面专业和职业的教育。家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素质,更取决于幼儿园等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及合作共育的效果与水平,这直接决定家庭教育革新的成败。开发家庭教育的课程。家庭教育的课程是实现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家庭教育课程真正适合儿童个体,符合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而非面向大多数儿童,需要家长们能够把科研成果具体化为自身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家庭学前教育的另一大优势也在于在家庭中可以真正地把教育教学游戏化和个体化,而这些都要求完成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在于课程的游戏化,优势也在于课程的游戏化,课程开发是实施学前家庭教育的一大要点。鼓励家庭教育科研。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缺点在于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各类学前教育研究部门加大力度进行家庭教育的科研工作,为家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政府的政策支持。

因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必须由父母一方全职进行教育工作,所以需要政府提供足够的福利性政策,保证家长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延长亲职假期,给予学前儿童母亲以至儿童6岁入学为止的亲职假,并适当予以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在此方面,美国部分州郡的“在家上学”政策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北欧儿童社会福利政策也可部分为我们所借鉴。

3.弱化进入小学的甄选门槛。

幼小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前家庭教育成败的信念,考虑到学前家庭教育的游戏性课程影响,必须弱化小学入学的甄选问题,从而避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的课程实施导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问题。

4.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健全。

学前家庭教育的实施相比于学前社会教育更不易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注视,因而要充分发挥社区监管部门以及学前教育监管部门的作用。由此,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机构要健全,人员要专业,监管和指导要科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