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循环利用的含义

循环利用的含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1 14:46: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循环利用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循环利用的含义

篇1

在传统农业经济中,各要素的流向是单向的,也就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它的主要特点是高消耗、低转化、污染严重。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下,人们大量攫取地球资源,然后大量排放污染物,资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转化方式是粗放的低效率的。循环农业是追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的特点是循环反馈流程,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模式能耗低、转化率高、污染较小。在这个循环体系中所有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2资源的闭路流动以及能源的梯度利用

循环经济是将经济系统看做生态系统的一种,而且这个经济系统以生态系统所存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为基础,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衍生物。基于这种理念,循环农业遵循生态系统规律,通过工业和环保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闭路流动以及能源的梯度利用,建立理想化的农业经济系统和生产模式。

1.3循环农业坚持的五个原则

循环农业经济体系考虑到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尽可能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探索资源的循环使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在农业生产中坚持以下原则:减少资源使用量的原则、在生产源头缩减自然资源的投入量;产品长效使用原则,也就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和范围;废物的循环利用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废物排放,降低所排放废物的危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收原则,也就是将人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再制造原则,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对报废产品进行改良和修复。

2构建循环农业的策略

2.1加强农业经济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是保证循环农业经济构建的前提和动力,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所以要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循环经济的教育和技术培训。首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培训的效率,快速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其次,政府应大力宣传推广循环农业经济,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农业科技,利用一切可能资源为循环农业经济改革创新服务。

2.2完善循环农业经济法律法规

虽然对于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推广非常重要,但是法律法规是人们落实循环农业经济的强制手段和保障。比如可以制定“废弃物强制回收管理办法”,“循环农业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法规”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手段将循环农业经济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农业人员法律意识,明确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违法循环农业法规的人们给予适当长发,确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权威性。

篇2

瓦楞纸板回收系统

关于瓦楞纸板回收系统,很多团队做过相关研究,大部分思路都是利用当地的回收系统,达到瓦楞纸板回收的目的。在我们身边很容易见到这些当地的回收系统,如废品回收站将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来的废旧瓦楞纸板压缩装车,也经常有拾荒者在垃圾堆处分拣纸板。然而,无论哪种渠道,理论上能100%回收的瓦楞纸板在实际回收过程中循环利用率远远低于10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分拣渠道和100%回收系统,当然没有一个国家能将100%回收系统覆盖到所有地区。

那么,可能有人会认为,要实现100%回收,是否需要消费者将废旧瓦楞纸板送还或寄到工厂进行回收呢?显然这很难做到。虽然这样看似实现了瓦楞纸板的回收,但从物流角度来看,反而会带来消极反应。所以,建立一个适当的回收系统才是提高瓦楞纸板循环利用率的明智之选。不论是现有的废品回收站,还是由政府主导的循环分拣系统,这些回收系统都应把消费者的分散模式集中起来,让消费者能选择就近处理,这样才有利于瓦楞纸板的循环利用。

循环纤维含量对瓦楞纸板性能的影响

瓦楞纸板从外向内依次是面纸、瓦楞纸、芯纸和里纸,目前普遍使用的瓦楞纸板面纸和里纸的循环纤维比例均为30%左右,芯纸一般高于30%,瓦楞纸则大大高于这个比例,有些要求不高的瓦楞纸甚至使用了100%循环纤维再造纸。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循环过程会损坏纤维结构,从而导致水性半纤维素和强度剂的流失,使整体纸张强度减弱,因此误认为当纸张内的循环纤维比例增加时,纸张强度就会降低。

然而,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纸张内循环纤维比例增加时,纸张强度是会下降,但当循环纤维比例超出40%时,纸张强度反而会上升。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Stone和Scallan的研究报告明确地指出,在干燥过程中,纸浆表面积会产生收缩,因此会降低部分结合力,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化学性纸浆上。对于机械性纸浆,情况正好相反。在循环过程中,机械性纸浆内的木质素会被胶质化,从而加强了机械性纸浆的结合力和弹性,因此整体纸张强度反而会上升。或许这份报告能消除我们对循环纤维越多纸板强度越差的误解,同时增强对循环纤维再造纸的信心。

瓦楞纸板循环使用率的计算

既然循环纤维含量不会对瓦楞纸板力学强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那么在工艺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增加循环纤维含量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瓦楞纸板终端用户也会通过增加瓦楞纸板中循环再生纤维总含量,来促进瓦楞纸板的循环利用,而且由于再生瓦楞纸板的价格比原浆纸板的价格低,因此,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还能降低采购成本。

在结构设计、印刷和外观性能的不同要求下,对瓦楞纸板各层结构的循环纤维含量的要求也不同,那么,如何计算瓦楞纸板的循环使用率呢?由于瓦楞波峰、波谷的展开尺寸和参数差异,瓦楞纸定量会比非瓦楞纸张大,因此在计算总循环使用率时需要引入瓦楞纸板的放大因子。下面,笔者以BC型瓦楞纸板为例,谈一谈如何计算瓦楞纸板的循环使用率。瓦楞纸板基本参数及其楞型对应的放大因子如表1所示。

在印刷外观和包装抗压强度的要求下,该瓦楞纸板面纸和里纸均采用了30%循环纤维再造纸,瓦楞纸与芯纸均采用了100%循环纤维再造纸。瓦楞纸板循环使用率计算列表如表2所示。其中,瓦楞纸板每层纸张的循环再生用量=定量×循环使用率×循环再生含量×放大因子(循环再生含量=定量×循环使用率)。因此,结合表2的数据,可计算得出瓦楞纸板循环使用率为139.3÷200=69.65%。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款瓦楞纸板循环使用率较高,其包装抗压强度以及其他强度测试也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物理性能。

篇3

绿色建筑与色施工

推进“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其含义有二:

第一,从效果特征上看,绿色建筑对于使用者来说,应该是舒适、健康和安全的;

第二,从运行特征上看,绿色建筑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

“建筑施工”是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组织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一定的机具和物料,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图纸上的“建筑”进行物质实现的生产过程。“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依据“四节一保”的理念,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绿色施工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材料替代。将高资源消耗、高能耗材料替换为更为绿色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

二是加强循环。模板、施工用水,通过更过循环次数使用,减少了施工资源消耗;

三是用新施工技术、施工工具代替老技术、老工艺。减少工程材料损耗与浪费,如:NZ高分子内置管模;

四是资源利用。如:地源热泵。

其他类似方法较多,不一而足。以上方法都是用较传统的方法在做绿色建造,存在几点不足:

一是某些方法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上海东盟项目地源热泵总造价为1.2亿),往往只存在于示范工程在用,难于推广;

二是绿色建造很大的一个突破口未予以重视,即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整个施工建造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类似于制造业的精细化施工,从而减少更多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排放,这样的一个策略,可以获得比以往传统方法更好的效率。

二、BIM在LEED中的实证分析

下面将采取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以实现绿色施工为目标,绿色施工做法作为操作层,LEED评分准则为基准层论证建立层次模型(见下页)。

根据《LEED-NC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2.2版(适用于新建和重大改建工程)中工程检查表中:可持续性场址(SS)-14分,节水(WE)-5分,能源和大气(EA)-17分,材料与资源(MR)-13分,室内环境(IEQ)-15分,创新设计(IDP)-5分。建立判断矩阵如下:

层次分析模型:

表一 基准层判断矩阵

可持续性场址 节水 能源循环 材料与资源 室内环境 创新设计

可持续性场址 1.00 2.80 0.82 1.08 0.93 2.80

节水 0.36 1.00 0.29 0.38 0.33 1.00

能源循环 1.21 3.40 1.00 1.31 1.13 3.40

材料与资源 0.93 2.60 0.76 1.00 0.87 2.60

室内环境 1.07 3.00 0.88 1.15 1.00 3.00

创新设计 0.36 1.00 0.29 0.38 0.33 1.00

采用和积法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5.91,最大特征向量为Wi =(0.2,0.07,0.25,0.19,0.22,0.07)T ;

C.I.=(λmax-n)/(n-1)=(5.91-6)/5=-0.018,

RI查相关表,n=6时RI=1.24,

C.R.=|C.I.|/R.I=0.018/1.24=0.015

再进一步评价上述5中绿色施工方法在不同指标下的优劣评价顺序,用LEED工程检查表中6个评分指标按其影响程度分别构建判断矩阵。具体见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表六和表七。

表二 可持续性场址(SS)的层次单排序

SS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1.00 0.50 0.50 0.25

循环利用 1.00 1.00 0.50 0.50 0.25

新技术、新工艺 2.00 2.00 1.00 1.00 0.50

资源利用 2.00 2.00 1.00 1.00 0.50

BIM 4.00 4.00 2.00 2.0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SS=(0.1,0.1,0.2,0.2,0.4)T ;

λmax=5,C.I.=0,CR=0

表三 节水(WE)的层次单排序

WE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0.25 0.50 0.50 0.33

循环利用 4.00 1.00 2.00 2.00 1.33

新技术、新工艺 2.00 0.50 1.00 1.00 0.67

资源利用 2.00 0.50 1.00 1.00 0.67

BIM 3.00 0.75 1.50 1.5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WE=(0.08,0.33,0.17,0.17,0.25)T ;

λmax=5.01,C.I.=-0.001,CR=0.001

表四 能源和大气(EA)的层次单排序

EA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0.20 0.50 1.00 0.33

循环利用 5.00 1.00 2.50 5.00 1.67

新技术、新工艺 2.00 0.40 1.00 2.00 0.67

资源利用 1.00 0.20 0.50 1.00 0.33

BIM 3.00 0.60 1.50 3.0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EA=(0.08,0.42,0.17,0.08,0.25)T ;

λmax=5.01,C.I.=-0.001,CR=0.001

表五 材料和资源(MR)的层次单排序

MR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1.00 0.25 0.50 0.50

循环利用 1.00 1.00 0.25 0.50 0.50

新技术、新工艺 4.00 4.00 1.00 2.00 2.00

资源利用 2.00 2.00 0.50 1.00 1.00

BIM 2.00 2.00 0.50 1.0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MR=(0.1,0.1,0.4,0.2,0.2)T ;

λmax=5.0,C.I.=0,CR=0

表六 室内环境(IEQ)的层次单排序

IEQ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2.00 0.50 1.00 1.00

循环利用 0.50 1.00 0.25 0.50 0.50

新技术、新工艺 2.00 4.00 1.00 2.00 2.00

资源利用 1.00 2.00 0.50 1.00 1.00

BIM 1.00 2.00 0.50 1.0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IEQ=(0.18,0.09,0.36,0.18,0.18)T ;

λmax=5.0,C.I.=0,CR=0

表七 创新设计(IDP)的层次单排序

IDP 材料替代 循环利用 新技术、新工艺 资源利用 BIM

材料替代 1.00 2.00 0.50 1.00 1.00

循环利用 0.50 1.00 0.25 0.50 0.50

新技术、新工艺 2.00 4.00 1.00 2.00 2.00

资源利用 1.00 2.00 0.50 1.00 1.00

BIM 1.00 2.00 0.50 1.00 1.00

最大特征值向量 WIDP=(0.08,0.17,0.17,0.17,0.42)T ;

λmax=5.0,C.I.=0,CR=0

表八 综合评分表

SS WE EA MR IEQ IPD 综合评分

材料替代 0.10 0.08 0.08 0.10 0.18 0.08 0.128

循环利用 0.10 0.33 0.42 0.10 0.09 0.17 0.088

新技术、新工艺 0.20 0.17 0.17 0.40 0.36 0.17 0.361

资源利用 0.20 0.17 0.08 0.20 0.18 0.17 0.188

BIM 0.40 0.25 0.25 0.20 0.18 0.42 0.369

(备注:上表造表依据为各指标层次单排序的最大特征值,综合评分为上述举证与基准层判断矩阵Wi相乘得出。)

综上所述,在LEED体系中各方法得分为:BIM > 新技术、新工艺 > 资源利用 > 材料代替 > 循环利用。故采用BIM技术使用最小投入产生最大效益,不失为绿色施工的有效保证。

三、结论

综上所述,BIM在绿色施工时代潮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符合国家建筑业十二五规划关于企业信息化的相关要求。将算量过程中建好的BIM为项目管理全过程创造巨大价值,为进一步深化ERP打好基础,BIM技术将为建企总部改进项目体管理模式,提高建企总部利润率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杨宝明.信息化是绿色建造一大突破点.鲁班咨询.2011(1)

耿跃云.李勤.朱洲江.BIM在建筑环境领域的综合应用.建筑技艺杂志.2011(3)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建设报.2011(27)

篇4

引言

本文首先对循环经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我国目前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环境经济下的企业成本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对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简单理解

其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出发,要求经济活动能遵守生态学规律,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的目标。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能把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及循环利用。

其二,环境成本。对于环境成本,根据联合国的相关定义,可以简单的把环境成本的含义理解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所进行的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产生的费用支出,也就是人们为了保护环境资源而付出的代价进行反映;二是对人们因环境资源的消耗以及其质量减退而形成的其价值的降低,也就是未能保护和恢复环境资源而形成的损失进行反映。

二、目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循环经济更为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友好平衡,而传统的成本控制相比较而言,便缺少对社会成本的宏观考核,并不能实现经济的有效循环。所以其存在以下不足:

1.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会采用事后处理法,也就是对于环境先污染后治理。在我国,对于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监管标准不高以及其处罚力度较为宽松,并且,因为地方政府考虑到地方财政税收收益而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缺乏管理。所以,如今也没有较为完整的企业环境污染影响评价体系,也就没有办法测评和计算企业环境成本的高低。存在着很多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而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并且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治理也不积极,进而导致企业包括整个社会环境治理支出巨大,使不少企业甚至陷入财务危机。

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成本收益不相匹配

传统的成本控制只核算微观的经济成本,而忽略其潜在的环境成本,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使企业产生效益增长的假象,导致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更加忽视环境保o。并且,很多企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差,不会主动的去考虑环境成本,制定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只有造成严重污染,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时,才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这种情况常常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并且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一个挑战。

3.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不足

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不全面,往往不会考虑产品的设计、采购、消费等阶段所产生的环境成本,也不能将其纳入成本控制范围,进而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并且,因为缺乏环境会计行为的具体规范,导致了其对存在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及其面对的环境风险等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使投资者难能真正了解企业内在的风险。

三、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采取的相应措施

1.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把啊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进行提高。因为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初始价格较低而循环利用的价格却比较高。使节约资源并不能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效益,对于企业来讲,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随着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而只有提升初始资源的价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有进行节约资源并且循环利用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进而才能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循环利用。

2.关于提高污染排放成本探讨

污染物对环境就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往往会低估企业本身的环境成本,对于废弃物的治理成本和污染危害考虑的不全面。而只有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成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而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3.要加强企业对环境成本相关信息的披露

只有对环境成本信息有效的披露,才能使人们结合其相关数据分析企业是否存在相关的环境问题。政府应该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建立,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出统一的标准,以在法律层面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要求。使企业能够重视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

4.要增加环境贴补政策

篇5

二.“绿色设计”的含义

从环境艺术的层面上分析,绿色是自然的生态的设计理念,它主要是指在环境设计中要给人们以健康、舒适、温馨、美观的感觉,同时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其在设计中要体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无污染等理念。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与大自然相协调,维护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三.室内“绿色设计”的内容

1.室内的设计体现节能环保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即在风格上要简单大方,这样可以减少原料投资成本,并且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原料。在设计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尽可能把对周围的危害降到最低。使用的室内设施要节能环保如:使用节能灯、太阳能、风能,这样既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又可以保护环境,并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理念。

2.室内设计体现绿色空间布局

对于设计者而言,在有限的空间,为人民设计出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其设计者的最高追求。“绿色设计”是以人为本,并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做设计的设计方式,因此,被众多设计师们所推崇,并且运用到室内设计之中。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最大程度的满足通风与太阳光接收,这样可以节约电的使用频率,并且能保持室内有新鲜的空气,减少空调的使用;二是房屋建设尽量坐北朝南,这样可以使室内冬暖夏凉,并保持其室内温差不会过于悬殊,这样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比较温暖的环境;三是在空间结构上要分不同的功能区,有储物间、客厅、卧室,厨房等,并根据其生活需要选择适当的面积,这样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3.室内设计要使用绿色家具

家具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家具的选用中更要注重绿色环。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绿色家具,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在购买家具时首要选择自然的木质家具,如竹木、原木家具等,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纸家具,他不仅环保、防水、防火、价格便宜、承载力强,而且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因此纸家具成为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的首选。4.室内设计中体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室内的设计中资源可循环利用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的一方面。不仅可以节约生活的资金投入,而且也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在绿色设计中注重存储生活中的废水,并通过过滤净化处理净化后,用于浇花、擦地板等。这样就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生活支出。二是生活中废物可循环利用,如:塑料袋、旧报纸等进行循环利用。

四.室内“绿色设计”理念的原则

绿色设计理念不能只停留环境保护和艺术设计中,更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室内“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符合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设计要坚持安全性的原则

绿色设计的安全性原则指的是要建立在保护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室内设计的初期,要选择可降解的材料,并且对人的身体不产生危害,从而保障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并且在使用之后及时返回垃圾回收厂进行降解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能源资源的可循环再利用,也可以使自然环境不受人类生活垃圾的污染。

2.绿色设计要坚持节约性原则

在室内设计之中,要尽量保持室内设计要大方简洁,以免因过渡设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从而保证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相应的设计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室内简单化设计,不等于放弃了室内的艺术美感追求。因此,要把握好室内绿色设计与节约资源的度,不能过度的追求节约资源,而忽视了室内设计的中的艺术美感追求。反之,也不能只注重室内美感,而放弃绿色设计的原则。

3.绿色设计要坚持社会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增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注重室内设计的绿色性原则。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明白室内绿色设计的重要性,要加大其社会推广力度,并且把室内绿色设计的认识提高到人们生活质量、文化观念提升的高度上,这样才能使绿色设计真正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绿色设计与传统相结合的原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