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教育政策

科学教育政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4:59: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学教育政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教育政策

篇1

战略转折关头

自“十五”末实施“双百工程”以来,安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办学层次和结构呈现多元化,已经形成高校近100所,在校学生超过100万,毛入学率达到19.7%,已经步入大众化(毛入学率15%~50%)阶段。根据相关理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与目前安徽经济社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相适应,扭转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初步实现了两者关系基本协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安徽教育体系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整体结构,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龙头”地位开始彰显。

从现实与未来的维度考量,安徽高等教育在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后,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突出问题。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增长跟不上学生数量增长,学科专业结构和水平不能很好适应区域发展需要;新升格学校比重较大,新设置专业点数量多,但基础相对薄弱;高校科研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个主要供给者尚未发挥应有作用,高校科研与区域创新的“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尽如人意。高校在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研激励方式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导向与制度安排。全省高校资金运行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高校提升质量、增强功能和持续发展。

突破思想障碍

(一)把高等教育摆在区域教育体系“龙头”地位的意识亟需确立。

当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工业化、信息化阶段,高等教育也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后,区域教育体系应当把高等教育做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结构。从现实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及其国内区域间竞争,今后5年安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在此期间做强做好,未来将可能长期陷入“低谷”窘境。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特别是建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更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科研、服务的支持。因此,需要政府决策层从战略上转变安徽教育体系发展重点,优先突出高等教育的地位,促使资源向高等教育优化配置。

(二)进一步突破传统计划体制下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思维定势。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遵循科技规律和市场规律,而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仍然一定程度地障碍着安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些传统理念如:高等教育的“象牙塔”理念,忽视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行政化、集权式管理理念,导致宏观管理与微观运作的权责界定不清晰,障碍了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的自与能动性发挥;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只重部门内部纵向评价而忽视开放式横向评价,障碍了高校教学科研为地方服务的积极性发挥,部门、行业分割封闭理念,社会各方面参与高等教育的渠道和机制缺失,障碍了高等教育资源补充和高校为社会服务。

(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想亟需进一步树立。

安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战略性转折,即从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实现这种战略转折需要有“顶层设计”,即需要在省级决策层面从安徽高等教育的全局上明晰新的战略思路,教育部门需要作出整体性的战略规划,在资源投入和配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办学定位及其分类管理、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以及加强自身各方面建设和改革等重大问题上明晰思路和举措,引导高校科学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影响安徽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不仅有教育体制,而且有科技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安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改革的目标应是:进一步破除传统的封闭循环发展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式协调发展。从战略规划、政策导向上激励高校加快办学模式转型,面向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和社会需要,深入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担当好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的主体角色。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从战略规划上对省内高校作出合理分类,实行分类指导,促进高校准确定位,增强办学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作为安徽高等教育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龙头”,以各高校适应安徽发展现实需要的重点学科专业点为基础,突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投入和支持,从而引领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质量的优化提升。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能力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衡量指标,从政策上强化高校发展与区域发展互动循环的硬约束。改革资源配置和激励措施,强化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内涵能力提升。

改革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转变重学理性研究轻应用性研究、重单一个人主持轻团队集体合作、重论文形式及其发表刊物档次轻成果实际转化应用、重内部人员主持项目轻跨学校跨企业跨社会横向合作项目等偏颇僵化的评价方式,激励高校科研面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创新型科研活动。

改革高校学术科研组织形式,突破传统的院系教研室组织体系,设立专职科研创新型研究院所及其专职人员岗位,整合校内外资源,以科研项目带动,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以研究院所为基础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以研究院所为高校师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校分类和办学特色,放手让高校自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

深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真正确立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应从宏观层面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和规范监督,避免在微观层次上过多过细的行政干预,积极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增投入,减负担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05-02

科学发展观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指导理念。同样,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的种种困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体而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归纳起来,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办学观念陈旧,体制机制僵化。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国际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又不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且缺乏服务意识,“围墙文化”和“小巷思维”严重,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忽视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关系。二是管理粗放,不讲绩效。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或占地很大,但没有房子;或房子很多,但没有设备;或设备很多,但很少使用。办学绩效的监控与考评缺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特色。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就业后在生产线上有独特的岗位,既不同于工程师,又不同于操作工,往往要担任班组长、生产线长、领班、技术员等,既要会熟练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生产现场的能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经常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或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成为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面对发展的新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高职教育要持续贯彻大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两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二、不断加强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导向政策

科学发展观定义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内涵建设,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与体系

应当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对高职课程体系做出大胆改革。一方面,要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的顶岗实践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学习期间连续不断线,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自然也就能够增进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地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2.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创新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机制上,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推行灵活机动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构建相应的合作组织和工作制度,由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组成管理机构。企业注重办学的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等的制定;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模式上,职业院校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协作建立生产实习网络,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

三、不断加强结构调整的均衡发展导向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很快和新建或改建院校较多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必须十分注重结构问题,主要是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

1. 层次结构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被政策性限定在专科层次无疑是正确和切实的,因为专科层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和最紧迫。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层次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是必然趋势。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继续以专科层次为主导的前提下,配套试办一定比例的本科层次,既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完善类型结构,形成发展的新增长点。

2. 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盲目地开设“热门”专业,引发了生源大战和人才的结构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或者是为了节省办学成本,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科类的专业,工程技术专业偏少,导致专业的科类结构比例不合理。这就要求地区性的行业、企业和人才主管部门要定期市场行情和人才需求信息;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人才需求和学校情况,尽快修订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性目录,减少现行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规范办学行为。

3. 布局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改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造成的高等教育集中在大城市的格局,面向更加广泛的人口和地区。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呈现区域化发展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大的有近千万,市(地)级地域范围大小适中,城市农村兼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经济具有相当规模,对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层次多。因此,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市延伸,东、中部地区则可逐渐从地级市向有条件的县级市延伸,特别要注重就近、就地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种实用人才。

4. 体制结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呈现出教育投资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办学主体仍然是政府。中国地大人多,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做到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潜力,发展民办公助、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政府应继续从政策上鼓励和保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成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3

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即紧密结合国内外重要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最新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帮助他们形成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尤其是面对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的“三无”困境,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1.无足够的专职教师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构成的。党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其中专职辅导员居多且均为兼职。地方高校的辅导员本身就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投入到该课程备课、上课等环节上的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也必将影响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兼职教师又多基于岗位聘任或职称评聘的考虑来教课的,这使他们难以形成对教学的真正重视和全身心投入,加之自身又缺乏必要的形势与政策知识,教学热情无从激发,从而使这只教师队伍缺少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此外,教师队伍结构也不尽合理,教师的学历层次、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很难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这也是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无稳定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顾名思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极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很多都要求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时政事件,它不是去完整地阐述有关政策理论和系统地介绍各种政策,而是通过分析当前出现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来阐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主张,使学生形成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并逐步确立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这些课程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要顺应形势的变化,因而也就很难确定固定的课程教材、稳定的教学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没有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相对固定的教材,不仅使教学内容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而且使教材和课程建设难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增加了教学难度。加之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变动性和随意性较大,会造成不同教师讲授同一专题内容千差万别的情况,影响教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3.无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于该课程一般都不需要闭卷考试,大都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评价,而对课程论文的好坏优劣的评价,主观性较大。同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一般在大一大二年级都要开设,换言之,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至少上两年(一般两周一次课,每次两课时),而不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其它思政类课程只上一个学期。因此,跨度达到两个学年四个学期的《形势与政策》更应该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而不是由任课老师各自为政、全凭主观好恶判断。鉴于此,高校专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可以指定统一的课程考试标准,将实践、教学、平时等环节全部纳入统一的标准,并给予具体的量化,并提供参考样卷。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从该课程所特有的“三无”困境着手,综合分析,各个击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并为其他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为此,一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中选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担任这门课程的专职教师,同时也可以从部分教学单位遴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学生工作且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功底的兼职教师,尤其是注重从辅导员队伍中遴选,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业务熟练的教师队伍。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教研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实上,由于该课程往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等其他学科,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经常化、制度化地举办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培训活动,对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形势与政策课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授课内容。

2.筛选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

尽管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建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该课程加以最大可能地规范。具体而言,可以将形势与政策课的知识点大致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结论等信息的表达;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具体就形势与政策课而言,可以将有相对固定答案的、主要讲解“是什么”的知识点,整理之后形成体系,甚至编写成教材,供学生上课使用;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习内容是需要知识的迁移和发散性思维的,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析、提炼甚至是实地调研,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整理成一系列的开放性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空谈各种国内外形势和政策,而没有核心知识点的问题,而且能够切实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定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272-02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第一,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而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开拓意识、拼搏精神、应变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二,教学内容更趋综合化、现代化、多样化、系统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到教学中来,同时,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趋势也更为显著;第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先进性特征更为突出;第四,学生将彻底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而成为教与学的主体。在这样的条件下,“形势与政策”的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其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适应形势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综合运用知识以及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针对新形势的需要和旧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运用现代认识论、系统论、教育学等理论工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着手,通过近几年“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逐步建立并正在形成以系统论为指导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我们把“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多个维度运用系统论理论分解为多个要素,并突出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达到了学生参与维、基础理论维、科技知识维、应用实践维、发现创新维等多维度的协调统一,实现了由单维度到多维度的过渡,形成了多维度立体教学的创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实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统一;显示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特色,即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培养,逐步由重教向重学、重用、重行过渡,实现“以业为志,由技入道,转识为智,化性为德”的目的。

在多年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参与维度要素。学生参与维度要素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注入时”、“一言堂”、“教条式”等陈旧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先导,把学生由单一的客体变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的教学方法,诸如“专题辩论法”、“自讲互评法”、“演讲法”,通过课下多次举办“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重点把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和平等讨论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我们还把“形势与政策”论坛,“形势与政策”、“沙龙”中有代表性的论题提升到课堂上: 2007年10月,艺术系去甘肃写生实习的学生与陕西籍的两名同学在学校大礼堂做学生报告《水的故事》,各系通过电视直播组织收看,报告播出后,直接的效果是学校“长流水”、“长明灯”现象几乎杜绝了。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来自不同的家庭,让学生根据身边的故事讲身边的感受,在交流中理解社会的变革,从矛盾中体会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在了解中增进同学们的感情。

篇5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校设置了一些公共基础必修课,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形势与政策”课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政策、形势分析能力而设置出来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分析国内的经济形势、政治形势、了解国情,可以对党政方针进行准确的解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划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科学的考评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配备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师队伍中配备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增添教师队伍的活力,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专业教师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程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负责学生的理论性教学,培养学生政策解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兼职教师主要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也可以根据教材內容的需要,给学生播放相应的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实际学习。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工,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专业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时事政策的解读能力,传授给学生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兼职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采用课堂讲授与时事讲座,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由“形势”与“政策”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历史性和前沿性,可以根据相关的社会形势,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政策方针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党的政策灵敏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政策颁布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专题讲授,对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政策经验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政策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性观念,把课堂教学作为专题讲授的阵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专题讲授,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同时,还要将时事讲座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针对一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开展时事讲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念。

三、运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灵活教学方式

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加深学生对政策方针的感知。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所涵盖的教学范围比较广泛,既包含了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又包含了社会文化、社会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领域比较宽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的政策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此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用理论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所以,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这样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对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对社会形势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教学 问题 原因 对策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1.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正视和思考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层面看,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制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各门基础课程的共性亦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1 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现为:一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二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三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四是有活动没体验。五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六是探究的泛化。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2 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很多老师的政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政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1.3 任课教师不能胜任新课改下的教学工作。教师是初中政治课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政治课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大多数老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师观念陈旧直接影响政治课有效顺利地达到德育目的。

1.4 “应试教育”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指挥棒。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许多教师不敢做“冒险”的实验,担心一旦学生成绩不好,自己将待岗或高职低聘,因此,只好固守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2.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课程改革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惑和困难,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方法。

2.2 教学内容要紧跟时展趋势、有所创新及突破。当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的发展,把21世纪新的德育要求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其次,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2.3 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研究认为,学生的主体性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主、自我调控、自我决断等方面;主动性是在学习中的一种自觉行动,其表现为成就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主动参与以及兴趣等方面;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其发展目标为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战能力等方面。

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ituation and Policy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Constructivism Perspective

WANG Guoqing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Zengcheng,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As the situation with the policy course content timeliness, strong sense of the times, it is more emphasis on its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ctures resistance, but the real situation, the effect is not good. This paper o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situation", "collaboration", "convers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four factors, Explor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reform

2005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①而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学习观明确指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并且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②

1 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传统认识误区

“形势与政策”课是要求学生了解近一年多来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大事,使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大国关系的基本走向,了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的基本精神。③

另外,伴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知识的获取上更为便捷,同时也更为注重视觉化与娱乐化,而且,由于任何问题都可以求助于网络,所以也促使很多人不愿也不屑于思考问题。

基于以上主客观原因,在形势政策的课堂上就会出现,认为学生什么都可以查阅到,只播放视频无需多讲的轻视心理;认为学生不会去思考,从而在讲授形式上单一灌输,没有互动的怠慢心理;认为学生只追求好看好玩,从而在讲授内容上表面化,娱乐化的无视心理。

当代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④

所以形势与政策课堂本身担负很大责任,因为它不仅是让同学们了解国内外形势与发展趋势,还是提高学生们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提升分析问题能力,更是对大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实,依笔者在与学生沟通中了解,大学生也是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只是需要合适的氛围与时机。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一定要把知识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 教学课堂的组织

形势与政策课属于典型的专题式教学,在专题的选择上,要突出“新”,突出“重点”;要“精”,紧密联系现实。在解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设计“问题”,然后是激发学生去思考、设计与总结。

课堂组织方面,(1)要“引”,课前充分准备,要精练、准确地对形势与政策进行概述及分析,在课程组织安排,及课程内容导入方面,注意形成“空穴”,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2)要“放”,放手让学生参与其中,放心和相信同学们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3)要“控”,加强引导,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深度等方面加以引导;(4)要“总”,及时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阶梯式前进。

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专题的课堂教学组织为例,依全会形成的决议内容,将班级分为七个小组,分别负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各部分的内容。课堂开始前,由教师对此次会议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由“中国人的三中全会情结”引入,为班级讨论学习创设好的“情景”。在课前各小组“协作”的基础上,每个小组负责每一部分的政策介绍、解释及分析,进行“会话”。最后,让学生们结合同学发言,进行交流,老师对学生讲解及发言进行启发式点评,进行“意义建构”。如,(1)此次全会最为突出的是:①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②此次改革突显的“全面性”。(2)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反思:①国内国际各种论调甚嚣尘上,思考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道路能否坚定不移地走下去。②党的十以来国内所形成的强大反腐态势,但仍有必要回归到制度反腐上来。

3 课堂效果的有效达成: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1)学生要在课外多下些功夫,提升自己与教师在专业内的对话能力。因为学习是建立在主体本身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如果要想促成学习的不断深化,就需要学生自身主动学习与提升。(2)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对象,争取与学生开展更好的对话。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内容与进度,一定要切合学生自身情况与特点。(3)研究型教学,科学研究原本就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教学学习本身也是一个思维锻炼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型导向,可以很好促进教师本身的教学相长,及学生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提高。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开始课堂教学,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知识储备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并且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但是囿于课堂教学时间与场地的局限性,所以非常有必要反思,争取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对学生有所启发,并将这种启发和影响带入学生的平日生活中。使形势与政策课程成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注释

① 2005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② 廖晓玲.重庆文理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8(4).

③ 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18.

④ 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论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36.

篇8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118-03

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惯常的程序:穿好运动服、列队、查点人数、编排队伍、热身、技能练习、进行比赛或自由活动。虽然每周课、每堂课的主旨都有所变化,但是课程的程序以及师生互动关系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些程序常被称作“非正式课程”(又称潜在课程),该词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主要是指那些通过一些习以为常的有规律的事物,通过学生和老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惯常程序和仪式向学生传授的“课程”[1]。非正式课程的概念应用在学校体育领域,常作为一个分析框架,解释一些操作性的课程。McCutcheon曾提出:通过课程,学生才有机会在学校学习,但通过公开的、显性的课程,他们没有机会学到某些素材,因为有一些问题并没有被包含在显现的课程中。然而他也建议,不能只谈论非正式课程,因为立场不同,教学实践是有不同意义的[2]。

本文试图审视和诠释,在体育教学中课程的情况如何,显性课程和非正式课程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形和关系。在我国,学校是支持功绩原则的,所有的学生都被提供一个机会,努力才能获得成绩。结果的不同是预料之中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学生在能力和动机上是有变化的。这种原则的价值基础是,只要能给予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制度就是公平的。然而,要想更加完整的理解体育教学工作到底是怎样的,需要我们考察日常的教学生活,本文将通过观察、研究体育课的一些素材,仔细考察有关体育课非正式课程及其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

当前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多数是以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即假设在学校学到的是为学生将来参与到成年社会中做准备,很多研究都是基于一种互动或者解释主义的方式来描述行为模式,检查教师和学生相互依赖之经历的现实含义,很少有研究尝试仔细考察到底这些含义或价值是怎样融入到体育课当中的,怎样与社会现实等同起来。非正式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本研究探讨的非正式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机械的英才教育和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1 机械的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一词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尔·扬发明的,常常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社会:人们获得的地位和权利不是由父母的财富和社会阶层决定,而是由他们自己以社会尊重的方式所展现的业绩决定的,即智商+努力=业绩[3]。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的英才教育如何?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当下的体育课,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参与,却很少强调成绩。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而是指导他们,向学生提供快乐,让学生参与,避免学生受伤,以及一些违规行为。老师努力使学生保持“热闹、快乐以及正当”,体育课看上去更像是在强调秩序和控制,而不是业绩。老师评价自己成功或不成功,倾向于以学生参与和学生的快乐作为评价的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出勤率、学生是否听话等指标。然而对于秩序和控制的强调,却影响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往往对那些顺从、合作、有技能并且表现相对较好的一些学生更加偏心。一言以蔽之,体育课似乎更加娱乐性而没有指导性和教育性。但是更倾向于一种成年人的控制,或规则管制,缺少了游戏的人的自主性的关注,也忽略了非正式游戏那种以行动为中心的品质特征。学生被默认要展现出一种顺从的姿态。

然而,从教学手段看,各种形式的现代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甚广。这种竞技性的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以外的体育活动也都十分常见,并且担任着英才教育原则的一个象征。总体来说,现代体育对成绩的关注还是要大于对体育课本身的关注。可在现实的体育课中却是另一种相矛盾的情形:对那些学生运动员或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教学资源。因此,这是一种机械性的英才教育,也就是说,教师在关注参与,让学生“玩”好的同时,又给“好”同学提供了额外的资源。这样一种双重制度,有可能会强化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使学生缺少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技能和体适能的机会。这也正应了Bowles and Gintis的一句话,“教育就像体育锻炼,有些人是有更好的天分的,但是所有人都需要平等的从参与体育和接受体育指导的过程中受益。”[4]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此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会努力,因为他们确实喜爱体育活动。有些学生就可能学会印象管理,即假装参与,甚至假装努力,假装在体育过程中很愉快。还有一些学生会从事一种策略性的不服从,包括篡改教师指导的一些动作,或开小差。还有一些学生会做一些未经允许的互动,如课堂上交头接耳、戏弄其他同学、做鬼脸等。参与远远不够,一个“好”学生还必须要证明他是努力的,是有热情的。老师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观察,观察学生是否在某项比赛中努力奔跑了,是否很早来到体育课集合,是否认真的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而不交头接耳,是否对老师的指导给予积极回应,是否在比赛中不退缩,保持精力充沛和热情满满。这些评估有助于保持学生的顺从。学生则一般都接受这样的现实:一些运动成绩好的孩子会受到格外的关注和特权。因此,学生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要向成为运动员,要具有男孩子的身份,要有先天的身体优势。无形当中,女孩子、身体先天弱势的学生能上好体育课的心理暗示就会越来越小。

虽然有些学生有时会对体育课的一些毫无目的的教学进行抵抗,但是大部分学生相信运动员的地位是基于精英体制的,这个体制就是奖励那些有突出表现的人,这和学校里的其他课程异曲同工。老师也许会证明他们实际上是反对英才教育的,有些老师强调努力和成绩的同时还关注个体差异,并将此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无条件的采用积极态度,基于努力、能力、改进和以往的运动经历,个别化的评估学生的成绩。采用一种归因理论的形式,将努力视为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学生一起完成教学。如果学生参与了、努力了,他们就会认真去学,如果教师设计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参与进来,学习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没有一个专门的教学目标。本研究建议,相比支持机械的英才教育的原则,体育教师更应该强调个体的差异,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被允许和鼓励采用一种更加人文主义的立场,因为体育在学校这个整体中的地位是边缘的。由于体育不是学校教学任务的核心,所以规范化的评估学生体育成绩,有时被看做不重要。

遗憾的是,不管怎样努力,似乎在体育教育中,强调努力、业绩以及个体差异,并没有对当前学校的英才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挑战,体育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去尝试改变其他课程领域等级分化的现实。结果是,在体育课上强调努力而不是成绩并不能改变整个学校全面的机械的英才教育思想,反而使体育在学校的体系中更加边缘化。并且再次验证了身心二元论假设的强大力量。什么原因?是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限制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2 技术中心的思想意识

现代技术社会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技术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下,结果和目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用经过验证,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有效实现目标的方式、手段上[5]。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思想意识形态下,人都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受教育是为了使其生产力最大化,特别是经济生产力。教育则被以一种经济的标准来评判,以效率和产出的测量来评判,而关于目标以及教育过程在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美学的价值却较少有人验证和核对。正因如此,这种技术中心思想主导的教育越来越繁荣,以至于对当下的社会结构形成了挑战[6]。这种思想在体育教育当中的体现是,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把人看成是机器,目的是要生产最有效的机器,以业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么做的一个结果是身体被具体化(具体化为身高、体重、血压、耐力、爆发力、肌肉力量等),被视为工具和可以操控的目标,身体越来越变为交换的商品。如对女性来说,身体的外貌是有价值的商品,而对男性来说,行动和功能则更加有价值。

在体育领域,对技术中心思想的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竞技体育领域,如教练员将运动员视为工具,以达到预期的成绩;运动员也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种工具被训练、操控,有时甚至施加药物的方式,为的就是运动成绩。这些事件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很突出,但对学校体育来说,技术中心思想并没有最直接的影响,因为学校体育相对来说对运动成绩还是较少强调的。在学校体育领域,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是身体练习和体适能。

由于体适能提供了一个容易定义和测量的标杆,这就为很多学校实施体育的技术中心思想提供了一个最主要的存在的理由。大部分体育课的目标就是用身体练习作为改善健康,增强体质的一个手段和途径。这与技术中心思想意识是一致的。健康的含义和概念,到目前为止极少被反思,一个健康的身体通常等同于行为表现和外貌,而有关身体形象的社会建构以及形象与性别等要素的关系都没有被深入讨论,特别是有关不同性别、种族、阶层在身体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因素较少有人讨论,也并没有人向学生介绍超重和节食等问题的危险性在有关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之,健康和体适能仍然是一个未经检验、理所应当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会采用不同策略来激发学生完成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健康体适能标准。有一些课程甚至带有商业性色彩。如直接诉求于外表,利用技术理性的观点来主观呈现一些信息,改变学生的行为,实际上忽略了学生主观的情感表达。还有一些教学会暗含道德上的诉求或约束,促使学生保持健康,利用内疚感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在小学和初中的一些体育课上,健康体适能有时会带有奖励性措施,激发学生。虽然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但这些质疑往往也是技术层面的质疑,仍然是在讨论如何更有效的实施课程,而不是关于价值的、道德的、伦理的问题。

在健康体适能中采用的一些术语也具有很强的技术中心思想特色,即以一种工具性的观点来使用体育活动,将其作为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很多注意力放在了提供给学生参与的乐趣,提高主动参与、自愿参与方面,但这些“强调的”快乐,还是将运动作为一个外在的目标,运动和快乐从本质上说仍不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和体育工作者表达了对工具性的、特别是身心二元论的关注,但“运动不仅仅是实现健康的一个途径,还是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生活方式”的观点,还没有受到关注。至少在健康体适能领域,还是技术中心思想占主导的。

由于健康体适能的问题已经被视为有关技术的问题,而不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多数都是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背景。而健康促进课程应该被归为“将价值观与科学融合打包”[7]的课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否混淆了技术权威与道德权威呢?或者说专家有权利来决定其他人的价值判断吗?事实上,如果从后工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健康体适能及相关的组织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日益膨胀的产业,这个产业主要是依赖于推销健康的生活方式[8]。日益增长的健康产业推销一种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理念与体育教育有非常近的联系,所以学校体育领域往往有一种盲目的倾向支持健康产业。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课上越来越多的技术中心思想原因之一。

3 如何实现批判性的体育教学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校园内的学习经历,他还是一个社会生活的集中体验,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行公事以及一些仪式组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实践,这个实践传达了很重要的原则和假设,这种惯常或仪式包含的信息是强有力的,因为它们无处不在,是连续不断地被重复的,虽然这些信息常常是莫言的,但看上去更加的自然,更显得不可避免,反而使得他们更加有力。

关于非正式课程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面镜子,学校体育教育者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看清楚自己的课程安排。学校体育中的非正式课程看上去是更加支持英才教育的,因为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身份地位取决于你的努力和能力。与此矛盾的是,优质的指导和竞争体验仅仅会提供给有高技能的运动员,这种机械的英才教育的思想是受到以技术中心思想的影响的。在技术中心思想中,结果和目标都未经检验,而关注途径的开发上,技术中心的观点将身体视为一种工具,对身体进行训练和操纵,以获得好的表现和成绩。

想要改变当前非正式课程的思想意识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它需要改变一种已经习惯了的,受信念深深影响,成为一种自然反应的行为习惯。要改变这些,改变的不仅仅是课程,以及制定课程的学校,还要向目前的一些社会条件发起挑战,特别是向那些有违公平和民主的社会条件发起挑战。这并不容易,但就像批判教育学者吉鲁所说的,“主张学校自己可以创造社会变化的条件是天真的和有误导性的,而在学校里工作就事不关己的这种态度也是非常天真的。”[9]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是他们创造自己生活的社会条件的一个主动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的限制下,个体是有权利进行选择的,他们的选择有可能来改善和更改那些限制他们的社会条件。也就是说,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可以重新诠释自己的经验,以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可以改善的余地。在这样的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就是鼓励反思,鼓励自我意识。因此,要允许学生和老师主动创造一个更好的,更加公平的一个社会环境。在学校体育课当中,如果想要呼吁这种批判性的教学,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老师和学生应该审视一些与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并且要质疑一些理所当然的假设。但就当下而言,很难看到这种有助于解放的批判性地教学,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当中。

有两个可能的模型可以作为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参考。一个是美国学校体育学者Hellison的研究,他构建的体育教育社会发展模型。这个模型当中,学生被鼓励进行思辨,虽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开发而不是社会改变,针对的主要是一些有犯罪倾向、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主张的是对现行制度鼓励式的调整,而不是制度的根本性批判。但这个模型可以延伸到体育教育领域,来启发一种批判性的观点。应用这个理论的优势在于,他的这些研究都是以场域为基础的,对体育老师来说更具可信性。

另一个体育课批判性教学的理论参考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认为,行动是一种合作的、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试图通过他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相互理解来改变环境[10],虽然大部分有关体育的行动研究的例子都是关于体育师资的培养的,但是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在学校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表达。然而,某种程度上,行动研究为的是找到最有效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也没有审视目标本身,这本身很可能又陷入了技术中心的陷阱,而不是一种思辨的教学方式。因此,如果要采用行动研究进行批判教学法的改革,参与者必须审视目标本身以及完成目标的方式、途径。

在我们讨论了这些关于学校体育批判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关注教学改革会产生一些政治上的问题,即关于当前现实社会的社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教育改革者容易将体育老师描绘成问题的一个根源,特别是在整个学校的制度体系下。改革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改善教师的行为。而批判性教学提醒我们避免完全归因于老师,应该与老师共同努力来实现在学校以及社会结构下有所改变。如果真的有希望改变,那么它的基础也不在于发现合适的、称职的教学人员,而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政策上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出版社合编.社会科学新辞典[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 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l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18-22.

[3] (英)德·朗特里.西方教育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 Bowles, S. and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5] 赵剑英.加强对技术社会形态问题的研究[J].与现实,2011,(1):15.

[6] 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30-34.

[7] Vertinsky, P. (1985) ‘Risk Benefit Analysis of Health Promotion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37(1), 71-83.

篇9

要引导学生爱学、会学、更要会学。爱学,重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不断地学习甚至是发现新知识、新信息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持续性、创新性学习。方法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一旦形成往往会受益终身。高中政治课学习方法就是政治课的策略性问题,政治课的策略性问题既包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包括学生为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诸如学习时间的计划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督与控制等策略。

经历学习过程与记起重要指示、理论同样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当教师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回忆时,善于学习的学生会运用知识分类、构建体系的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梳理,而有学习问题的困难学生则往往只会机械地重复学习内容,找不到内在的联系,导致所学的东西杂乱无章,难以掌握。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诸如类比法、联想法、情景法、质疑法、拓展法等方法,这些都是很好的构建知识间联系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浓缩法、图式法、图表法、联想法等方法,这些是记忆重要知识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收集整理信息法、质疑法、讨论对话法、辩证法等方法,这些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性学习,这是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时间的计划和安排,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督和控制的策略,它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知水平。

二、选择与设计开放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既包括本学科的知识、兴趣,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还包括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往,实现师生互动,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加强教材知识与生活现实的相互联系是选择和设计开放的政治课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实际上,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政治课教育资源。在学习与学生的思维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意义的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政治课教材知识两者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更加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三、选择与设计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策略

篇10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民教师,只有高于学生,才能塑出高效的学生。历史与其它学科间相互渗透相当明显。历史包罗万象,为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整合进行教学。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中学历史教学要领悟课改的真谛,顺应课改的思路,以课改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学,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关于历史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来进行研究、探索和实验,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原则

1. 整合性原则。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资料,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多查阅有关历史类书籍,多搜集了解历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便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2. 综合性原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有所受益。

3. 实践性原则。多整理在平时授课中遇到历史与其它学科联系的事例。多与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熟悉其它学科的认知水平,建立学生个人小档案,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

4. 差异性原则。发挥自身在教学最前沿的优势,针对不同的班级类型、不同的学生,对一些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进行跟踪分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三、历史科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体现“整合性、综合性、实践性、差异性”这一原则,我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强科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和解读,围绕“新课程标准”、“人文教育”、“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深刻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科学课程教学特征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科学教学将由教师 “教授”为主向学生的“研究”为主转变,因此我认为科学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情境性

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以亲身经历的探究性为主的学习,因此,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就会创设很多探究科学的实际情景,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亲生体验发现科学、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获得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科学想法,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 系统性

初中科学的知识系统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科学共同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也必然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科科学的内容要保持前后衔接的系统性,而其内部之间也要有机融合形成系统;另一方面则是指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因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是各自不相同的,在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将各分学科的教学方法融合形成一定的系统,才有利于其学习。

3.探究性

最后要说的是,科学学习首先就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和能力的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其可以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价值观、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很好的进行结合和渗透。

4.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影响与相互辅助的角色,二者的行为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就叫做师生互动。在初中科学的教育中非常提倡师生互动,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科技活动真正的主角,教师则承担设计和指导者的角色,使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协同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探索任务。

二、初中科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科学课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根据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调节并控制学生的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监控和调节。可以说教学策略是科学教学的精髓。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施中,不仅需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组织好教学活动,但是教学过程往往会因为内容、学生对象、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尤其是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该为提高教学的效率而制定有目的的、可以应对多种状况发生的教学措施。针对我们前面所述的初中科学的特点,使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更加细化,然后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做有趣的小实验、用多媒体投影“显实景”、设计小游戏“展实境”等。创设出这样有趣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我在教授“大气的压强”这一课时,我用两个试管和水作为教具,为学生们做一个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的小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教授“密度”一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做个小游戏,让他们每个小组各准备一个装有多个塑料盒的袋子,在其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品,让学生自己用手去摸,然后猜其中是何物,最后得出答案,看看猜对了多少。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目前,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初中科学课改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最大化。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基本合作学习方法主要有学生小组学习、切块拼接、共学式、小组调查等方法。例如,我们在学习“防止声音污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因为这样的题目很具有生活性,学生在合作讨论时,就会有话可说,“工地噪音”“汽车噪音”等等,但是学生都会抢着说就会稍显零乱,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点拨和总结。目前很多教师都尝试进行学生的分组学习,但是很多情况下,分了组并不等于真正的合作,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小组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还经常会有部分学生是属于被动参与或者不参与的,这样也就失去了很多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中开展有效地合作学习,以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首先,所有关于合作学习的表述都非常强调,小组是此方式中最重要的形式,要在较长的时间形成固定的小组成员,这样才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与合作,也有利于评价。

篇12

关键词:医学教育转型;临床课程;整合策略

在医学模式的变化下,医学开始朝着社会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医学教育与临床课程资源的融合,作为教育人员,必须寻找到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实现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的优化、重组、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可以实现医学知识的融汇与贯通。

1医学教育的转型背景

在1910年,Flecner报告中明确提出医学教育改革目的,拉开了医学教育转型的序幕,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临床医学出现了新的问题,各类医疗行为风险、环境风险、医疗风险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医疗安全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虽然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这一危机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反而与日俱增。要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必须要注重医学教育的转型,医学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交叉着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孤岛局面,促进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医学教育的转型上,应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革新教学模式,实现社会医学与传统人文医学之间的结合,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需求。早在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别强调,“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及“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极大地推动了医学院校参与课程整合的热情,越来越多的院校认识到课程整合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我国的医学课程改革随即进入了一个期。在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不足,学生在临床中往往无法对医疗实践产生深刻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院校开始关注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联系,纷纷实施了医学教育转型,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突破。

2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策略

2.1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灌输知识,这也是教育的一项终极需求。要实现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整合,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应用,让学生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能力、创新能力与决策能力,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十分有益。在学生进入大三阶段之后,已经基本完成理论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他们知识应用能力有限,在临床实习中遇到问题,常常感到困惑不已。此时,即可引导学生从哲学角度来全面分析医学现象,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后续的实习,遇到问题时,积极解决,久而久之,必然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医学教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医学临床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课程重组,其本质是实现科学思维的重组,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不盲从于权威,敢用用批判性眼光与理性思维来审视一切。医学教育的转型不仅要关注课程整合,还要加强思维整合,这已经成为了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趋势。

2.2嵌入医学人文课程

所谓医者仁心,在医学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渗透,更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价值观以及职业态度。在医学教育实践中,要以实践为出发点,强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服务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让他们可以自行做出最佳的决策。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已经开始推行模拟训练与培训,在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有1/3为临床基础知识,其他的则集中在人际交流、医学道德、医学伦理、卫生保健、成本管理等方面。纵观我国的医学教育,主要为学生传递理论知识,人文课程的设置很少。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型的今天,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人文技能的培养,实现人文内容与基础理论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医学教育应该着力于社会人、整体人的需求,制定出科学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发自心底的关心患者,掌握必备的沟通和交流技巧,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现代医学,使人文精神可以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

2.3建立以能力胜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重点主要集中在临床课程方面,就目前的临床课程教学来看,普遍存在专业过细的问题,医学生习惯死记硬背,从专科知识和书本经验出发,很少考虑到学习内容之间的整合。要实现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目的,需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加一些跨学科知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岗位培养需求来设置课程。此外,还要注意各类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虽然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有着突出的特征,但是多属于全身性疾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密切,并非孤立存在,现阶段的医学教育体系将学生的学习焦点集中在具体的专科学习内容,忽视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不仅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提升,也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医疗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推行以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科目分类法,尽早与临床实践对接,如果教育模式仅仅关注各个器官的病症,那么教授出来的学生常常是高分低能的,从这一角度而言,加强临床课程整合,是解决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偏低的重要措施。

3结语

总而言之,医学教育的转型不仅强调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转化,还强调人文知识的渗透,医学教育的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实现多靶点、多层次的交叉融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条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与各个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红,蒋犁,孙子林,等.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差距及改革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71-72.

[2]李文超.以全科医师为导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93-94.

篇13

一、从当前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来看,实施的依旧是传统课程模式。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而面对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行为较差,根本就不接受教师一本正经的讲解。因此。从职校政治课特点来看,我们首先要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长期以来,不少教材过分重视学科体系和学术性,深奥晦涩成了教材的一大特点。政治课安排的课时又很少,每星期基本上只有两节课,学生基本上不可能去细致地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最终导致泛泛的理解,也上升不到精神层面,达不到教学目的。为此,笔者认为,职教的教材编写,要力改这种陈弊,使编写的教材让学生能看懂、能研习。不仅如此。课程教材要重视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习后,不只是得到必须的科学知识,而且获得宝贵的学习研究方法。这样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尊重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发挥他们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样还可以使教师在更高、更深人、更全面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使学生有更大收获。

另外,笔者认为,与普高思想政治课从具体的知识点人手不同,我们的目标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对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增强自信心。培养健康的人格。要达到这一目的,还要求职校教师转变原有的一些旧的观念,就目前而言,职业学校中的教师大多是普通教育体系出身,他们常以普通教育的标准来实施教育,以普通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这对于职校生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只能使他们继续对学科不感兴趣,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更低,更加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要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除了改革教材外还要从教师方面做一些工作。

二、作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祛除那些传统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

诚然,目前职校生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阶段的“中下生”及一部分“差生”,他们的学习成绩确实差,但我们决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看不起他们。我们应因势利导,以“学做人,求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价值观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业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对职校生应深刻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基础道德教育为主线,加强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目标、自觉的纪律观念、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品质、文明的言行习惯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的现代青年。

三、除此之外,职教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转变教学方式。

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把思想政治课变为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的实践课和讨论课,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热情。要做到这一点,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法国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就要求教师正确灵活地处理教材,力争把教材内容与时事政治进行有机的结合。比如在讲述货币和纸币时,就可以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现象相联系,让学生从感受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事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教师也可以趁此机会带领大家逐步去探索国家的经济生活,激发学生们对经济学的兴趣,从而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可以在学生中开了一些讨论课,课前学生找报纸、查资料,课上,学生情绪激昂,表现出青年学生对祖国的一片关切之心。又比如,在讲述青年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进,结合下岗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了让自己将来不下岗,今天必须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进电化手段,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教学媒体能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这是我们语言所不能及的。我们把一幅幅生动而具体的数据、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优秀影视、文艺作品能以其特有的吸引力,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获得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体验。这些文化、艺术作品用它特有的表达情感方式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对书本理论的认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