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压疮治疗护理

压疮治疗护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压疮治疗护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压疮治疗护理

篇1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压疮不仅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影响疾病的康复。近年来,国内外对压疮及其治疗很多,现将压疮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压疮的流行病学

压疮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也称压力性溃疡[1]。据研究统计[2],美国一般医院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5%~11.6%,昏迷、截瘫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24%~48%,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为25%~85%,住院老年人的发生率为10%~25%,患病未入院而在家中治疗发生率为50%。

2压疮治疗现状

2.1药物的应用

2.1.1蛋白治疗法张小玲等[3]研究,每天应用白蛋白加生理盐水外敷治疗溃疡期浅层破溃创面小的部位3~4 d结痂愈合,深达肌层的创面7~14 d后创面愈合结痂脱落。刘颖超等[4]使用白蛋白液与造口护肤粉均匀涂在Ⅱ~Ⅲ期压疮溃疡面后,再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 min,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了愈合时间。刘欢[5]用鸡蛋清配合冰片治疗Ⅲ,Ⅳ期压疮,压疮愈合时间3~7 d。

2.1.2碘伏、百多邦联合局部吹氧方法朱东升[6]对30例Ⅲ~Ⅳ期压疮的创面进行外科手术清创,使用碘伏对创面进行清洗后,应用经75%酒精湿化的氧气直接吹创面,最后采用百多邦软膏外涂创面治疗,治愈率为76.7%,治愈时间12~25 d,平均(19.4±3.0)d。

2.1.4微波理疗联合龙血蝎治疗Ⅲ期压疮黄晓燕[7]利用龙血竭药理作用,配合微波理疗治疗Ⅲ期压疮,治愈总有效率95.65%。

2.1.5氧疗加人胎膜李玉华[8]用健康产妇分娩无钙化的新鲜胎膜,联合75%乙醇湿化的氧气治疗Ⅲ期压疮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6.93±2.47)d,短于采用人工生物膜惠尔康溃疡贴治疗压疮的愈合时间(17.93±2.47)d。

2.1.6湿润烧伤膏治疗马冬婴[9]采用湿润烧伤膏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治疗压疮,有利于保护创面及加速创面的愈合,方法简单易行。赵坚等[10]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Ⅱ~Ⅲ期压疮41处,愈合时间(9.63±1.15)d。

2.1.7中药治疗韦月荣[11]用自制的具有祛腐生肌、活血化瘀、抑菌抗炎、消肿止痛的解毒生肌膏治疗Ⅲ期压疮,配合有针对性的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饮食调理等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压疮愈合良好。赵喜枝[12]用复方蜂胶治疗压疮,治愈率达92.7%。刘建芳等[13]用自制的全蝎膏治疗Ⅱ~Ⅳ期压疮40例,疮愈率100%,明显高于龙血竭粉组。

2.2手术治疗对Ⅲ期以上合并感染或深达骨质的Ⅳ期压疮,陈碧秀[14]运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压疮,创面愈合过程加速。许学文等[15]采用分期手术肌皮瓣转移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手术成功率高,缩短压疮的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

2.3全身治疗加强营养,纠正负氮平衡,做好患者的健康

宣教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合适的干预计划,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

3进展

3.1国内外压疮管理理念压疮是当前和今后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国外护理人士认为,积极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是预防压疮最关键的一步[16]。国外护理人士认为,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若入院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 h就可能发生压疮。在我国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认为压疮完全可以预防,在等级医院评审及护理质控中也将压疮纳入严格的管理,要求住院患者压疮零发生率,对护士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3.2制定严格的压疮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压疮网上报告制度,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严格按照Braden评分法进行评分,经 Braden 评分≤18分或已发生的压疮,必须按要求详细登记并及时上报护理部备案,责任护士认真负责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风险防范知识的告知,在床头卡上挂“预防压疮”提示卡,书写“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记录”,每周评分及记录1次;评分≤13分时,病区护士长24 h内进行再次评估,责任护士每3 d评估及记录1次。对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的难免压疮,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部压疮小组成员24 h内进行再次评估,责任护士每天评估并书写“压疮护理记录单”,病区护士长每周评估及记录1次,压疮小组成员每2周评估记录1次。通过实行压疮报告制度,便于护理部质控小组管理,一旦发生压疮,当事人及科室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3.3压疮治疗新进展国内可查阅的资料显示,贝复剂最早应用于治疗压疮的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得到广泛应用。最初应用时为单一使用,国内各护理专家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其他的药物或方法治疗Ⅱ期以上的压疮,效果更加显著。罗盛清等[17]应用贝复剂联合电磁波治疗Ⅲ期(皮肤溃烂面积在6 cm×6 cm以下)压疮,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达100%,愈合时间(8.0±1.5)d。在使用贝复剂联合电磁波治疗Ⅲ期压疮的基础上,根据湿性伤口愈合比干性伤口愈合快的观点,尝试改良将贝复剂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浸湿无菌纱布后敷在Ⅲ期压疮创面,每天更换纱布一次,使压疮创面持续湿润,利于压疮创面的愈合。但贝复剂与生理盐水的比例究竟为多少才是最合适的,目前还在探讨改进之中。国内也普遍认为贝复剂用于治疗压疮有使用方便、经济、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4结论

在压疮护理中预见性是第一位的,在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首先在压疮管理层面,护理管理者积极探讨“压疮主动报告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对一些因不可抗拒因素而发生的压疮,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并实行“零惩罚”制度,以降低临床护士对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后因害怕受惩罚而瞒报的因素,更好地制定出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发生压疮后首先作出临床评估,从综合的治疗方法制订出最适合患者的个性护理方案。目前压疮治疗的材料及方法很多,治疗费用也随着治疗方法及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嗜好,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及患者的社会支持度等,掌握好压疮护理产品的性能,使用最适合患者治疗的护理方案,使压疮治疗护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2.

[2]王亚琴.临床压疮的管理和防治现状[J].当代护士,2010,1:9-10.

[3]张小玲,许珊珊.白蛋白外敷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45.

[4]刘颖超,王容.白蛋白与造口护肤粉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1):251-252.

[5]刘欢.浸润期及溃疡期压疮局部治疗及护理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118-1119.

[6]朱东升.碘伏、百多邦联合吹氧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9):43-44.

[7]黄晓燕.微波理疗联合龙血蝎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198.

[8]李玉华.氧疗加人胎膜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6):57-58.

[9]马冬婴.湿润烧伤膏应用于压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16.

[10]赵坚,邓育红,陈楚娴.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5:176-177.

[11]韦月荣.成立中医专项小组实施压疮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0-71.

[12]赵喜枝.复方蜂胶治疗压疮疗程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5):40-41.

[13]刘建芳,孙晓芬,赵晓利,等.自制全蝎膏在治疗Ⅱ~Ⅳ度压疮中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95-596.

[14]陈碧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8A):1983.

[15]许学文,卿勇,李正勇,等.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分期手术治疗19例报告[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364-367.

[16]杨旭.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J].全科护理,2008,16(11C):3102-3103.

篇2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压疮病例中,25例系院外带入,2例为院内不可避免发生,男16例,女11例,年龄54~93岁。27例压疮病例共发生压疮65处,其临床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压疮的多发部位为骶尾部、髋部和臀部,且以Ⅱ、Ⅲ、Ⅳ期为主,尤以Ⅲ期最多。

表127例65处压疮的分布情况(略)

2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及步骤

2.1创面清洗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周围皮肤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

2.3艾条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于压疮部位做雀啄食样动作,使局部感到温热,每日1~2次,每次30min。

2.4物理治疗TDP灯照射,对正压疮部位距离25cm,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2.5局部药物治疗(1)中药擦剂:将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为主要成分自制的“黄药水”灭菌后涂擦于压疮创面。(2)片剂粉末:将痢特灵片剂粉末涂于压疮创面。(3)针剂:将庆大霉素针剂涂擦于压疮创面。(4)喷剂:将阿米卡星喷剂喷于压疮创面。(5)软膏:将百多邦软膏涂擦于压疮创面。

以上所列举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

2.6创面覆盖浅表创面可用溃疡贴覆盖;创面大或深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纱布垫覆盖,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2]。治愈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天数。

4结果

本组27例65处压疮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后,其结果见表2。表2中除3例(含10处压疮)死亡和2例(含5处压疮)自动出院共15处压疮治疗显效或好转外,其余22例(含1例行皮瓣移植)50处压疮全部治愈。

表227例65处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处(略)

5护理措施

5.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睡气垫床,经常更换卧位,鼓励和帮助病人翻身,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过4h。

5.2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2]。因此,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洗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

5.3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饮食,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应考虑由静脉补充或管喂饮食,以增强病人全身的抗病能力。

5.4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27例压疮病人中有2例压疮病人自动出院,说明病人和家属已放弃了治疗护理压疮的机会。因此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压疮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6讨论

文中所列举的一系列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其治疗成本低廉,为病人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操作方法简便,治疗效果肯定,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多次得到病人、家属的称赞和感激。

临床接触的压疮多为Ⅱ~Ⅳ期,多有破溃脓液或坏死组织,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感染的创面应彻底控制,以免发生严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压疮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亏虚、气滞血凝、经络受阻、肌肤失养而渐致坏死溃烂,行气活血、散瘀通络、解毒祛腐生肌乃对症之治则。艾灸可使局部组织血行旺盛、血供充足,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同时艾灸在局部产生的温热或轻度灼痛刺激,可促使炎症被迅速吸收、创面干燥。另外还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自制的“黄药水”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配制而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压疮可达到肿消痛止、脓去疮愈的目的。

压疮多见于病情危急、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病人。因此治疗压疮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全身营养。同时还应及时对压疮的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局部治疗效果才会更明显[4]。

压疮病人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从表1可以看出,院外带入压疮多以Ⅱ~Ⅳ期为主,护理工作繁琐、家属厌倦、对治疗缺乏信心等都会给疾病的转归和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过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订周密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计划,压疮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压疮的治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疗程就会缩短,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3]。

【参考文献】

1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67-01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1],多发于易受压和表层软组织较薄的骨隆突处,与卧位有密切关系。好发于高龄、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瘫痪等高危人群。为降低压疮病死率,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护理方面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已被多家医院采用,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0年开始全面运行压疮专项评估上报护理体系。该研究选取运行前(2009-2010年度)住院卧床病人7846例,运行后(2010-2011年度)住院卧床病人8023例作为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均为住院期间初发压疮。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运行体系前对照组26人,运行后实验组11人进行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实验组交由压疮专项小组按分期分度进行专项护理,研究时限均为一个月。

2.研究过程

2.1 护理方法

2.1.1 对照组护理方法:

1)局部减压应用:2h翻身一次,病人放置正确,使用减压设备。

2)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勤换床单,清洁皮肤并使用防湿乳剂等。

3)减轻摩擦:使用吊架或转/提式床单帮助病人在床上移动,避免抬高床头30°以上。避免按摩过多有损组织[2],皮肤发红部位禁用按摩[3]。

4)加强营养:营养不良影响创伤愈合,增加易患性[4]。应给予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5)处理和保护:护理前应根据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酌情清创[5]。

6)TDP灯治疗:加用TDP灯局部照射后压疮愈合率明显提高。有持续镇痛、加速愈合之效果,简单实用易推广。

2.1.2 实验组护理方法:

1)运用人体力学:研究证明,正确运用人体力学有助于降低压疮的发生率。主要有减轻压迫、减轻皮肤摩擦力两种方法。

2)湿性愈合理论:2000年美国认为湿性环境是创面愈合的标准环境,2006年创伤修复与再生压疮治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治疗压疮的敷料需维持创面的湿性环境。

3)密闭性敷料的应用:密闭性敷料基于湿性愈合理论,保持伤口恒温,促进伤口愈合 ,保湿且保温的敷料更利于伤口愈合。

5)药物应用:创面局部使用抗生素仅可抗感染,无其他积极效用[2]。碘可以刺激组织生长,缩小溃疡区域、减轻疼痛、清除脓液和刺激肉芽生长。

6)心理护理:做好知识宣教,做好回访工作,也可减少压疮发生。

2.2 研究步骤

1、评分:汇总各科上报信息,应用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分,≤12分为高危患者,选中新发压疮者作为研究对象。

2、建库:录入入选患者个人信息,并建立数据库。

3、分组:对照组26人,实验组11人,对照组实施传统压疮护理,实验组交由压疮专项小组,根据分度分期等提出专项护理方案,并跟踪评估、愈后回访。

4、分析:二组同时进行1个月实验,结果计入数据库,并行统计学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4.1 传统压疮护理中的误区

1)理念误区:护理不当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此。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h~48h就可能发生压疮。

2)评估缺失:对国内医院的调查显示:关于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体系,19.5%受访护士从未听说过,69.9%未使用过,70.6%病人皮肤压红后使用。而发达国家自八十年代后就逐步推广压疮危险因素评估体系,对高危患者早期使用Braden评分量表评估,给予专项护理,大大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资源浪费。

3)护理误区:a.按摩: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治压疮。b.气垫圈:压疮病人广泛使用气垫圈不可取,水肿和肥胖者更不宜使用。c.牵拉过度:过度牵拉使皮肤受损伤,应正确固定、撤出敷料技术。d.干燥疗法:无法保持伤口的温度和湿度,不能有效隔绝细菌的侵入。

4)体系缺失:现代压疮护理体系应包括潜在压疮的早期评估、及时上报、专项护理、愈后回访在内的完整体系。而非压疮发生后再治疗。

4.2 压疮评估-上报-专项护理-回访体系的重要性:

压疮评估-上报-专项护理-回访体系的建立,是现代压疮护理科学化、专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5.小结

压疮评估-上报-专项护理-回访体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压疮治疗新方法。发达国家已大规模临床推广,而我国才刚起步,应尽快推广压疮规范化治疗,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建荣.压疮的防治及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9

[2] AnthonyD.护理教材有关褥疮治疗的一些问题的商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4)B1811.

篇4

压疮原称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及坏死。近几年来,随着社区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慢性病患者在家接受治疗及护理,由于家庭护理不当,压疮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必须及早预防,加强护理,有效地治疗,才能避免压疮的发生。现就我科自2005年6月~2007年5月,26例自带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8~88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炎性浸润期10例,浅度溃疡期12例,坏死溃疡期4例。结果在住院期间经治疗及护理治愈22例,占84.4%,有效2例,占7.7%,未愈2例,占7.7%,有效率达92.3%,其中10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病程最长20天,最短2天,平均病程11天。

全身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压疮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压疮的预防和愈合有重要的作用[1]。应视患者病情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也可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全血、氨基酸,遵医嘱给抗感染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

局部治疗:①保护皮肤,预防感染:对未破的水泡减少摩擦,患处垫包有棉布的气圈,使患处架空防止破裂;对大水泡采用无菌技术抽出泡内渗液,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②皮肤溃烂者:用鹅颈灯照射疮,距离25cm,上午8时,下午16时,每次30分钟,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也可用白蛋白注射液及烧伤浸润膏涂于患处,每日3次,可加速伤口愈合。③皮肤组织坏死者: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用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疮面,再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敷料包扎,每天更换1次;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加强护理:加气垫褥、垫厚海棉垫,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1小时翻身1次,防止其他部位的压疮发生,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以防疮面污染。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因而我们要适时地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自然、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接受治疗护理,为疾病的痊愈奠定基础。

讨 论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41-03

压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危重、慢性病长期卧床及年老体弱者。它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病程,是护理工作一大难题,我科对16例处压疮疮面,采用了安普贴换药方法护理,并与14例处压疮疮面用制痂酊护理进行比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合并压疮者,全部压疮均在病人入院体格检查时发现,共有患者13例,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癌或伴其他疾病,其中男8例16处,女5例14处,共有压疮30处,根据压疮分期标准【1】,Ⅱ期18处,Ⅲ期12处,其中骶尾部13处,足跟部5处,踝部5处,髂部5处,肩部2处。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处,对照组14例处。治疗组Ⅱ期10处,Ⅲ期6处,对照组Ⅱ期8处,Ⅲ期6处。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压疮分期、压疮面积及原发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2.1全身护理

两组均给予,(1)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翻身时间每次不超过2小时,病人置于气垫床上,床头设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病人卧位、皮肤情况等。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拉、拽。(2)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不能进食者,可肠内外营养。(3)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折、大小便失禁者做好皮肤护理。(4)心理护理,清醒病人,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局部护理

治疗组:用0.9%生理盐水加压冲洗疮面,由上至下,反复冲洗至疮面清洁再用棉球擦干。对腐烂疮面要彻底清疮,用无菌剪刀剪除坏死组织;对渗出液、脓液多的疮面应提取分泌物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指导全身用药,并用生理盐水稀释的抗生素反复的加压冲洗疮面至清洁,疮周皮肤用0.5%碘伏进行消毒。待皮肤干燥后,根据压疮部位、面积选择合适的安普贴,一般选择超出压疮面积2-3cm的安普贴【2】,必要时可剪裁。从中心向四周稍用力按压敷料,使敷料与皮肤粘牢,中间不留气泡,根据疮面渗液、贴膜颜色、大小便污染情况,更换安普贴,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疮面分泌物的量、颜色、性质、肉芽组织生长等情况,开始疮面渗出多,1-2天换药一次,当疮面外观上看颜色呈红色、粉色时,说明肉芽组织生长,上皮组织形成了,可6-7天换药一次。【3】

对照组:疮面彻底清疮(清疮同治疗组),待疮面清洁后用棉签蘸制痂酊外涂暴露的疮面,棉签一次性使用,每2小时涂一次,渗出多时随时涂敷,并用频谱仪或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次15-20分钟,注意防烫伤,以保持疮面干燥。仔细观察疮面痂皮生长情况、痂下有无脓液,痂皮表面有无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量、颜色、性质。待疮面结痂后,停止涂制痂酊,让其自己脱痂,如痂皮超过2周不脱落,可用无菌剪刀剪除痂皮周边,用凡士林纱布包扎,隔日换药一次,上皮组织形成后换药时间可延长。感染者提取分泌物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指导全身用药。

3结果

压疮愈合时间治疗组Ⅱ期为21±5.1天;Ⅲ期为24.5±5.1天;对照组Ⅱ期为28±4.5天;Ⅲ期为35.3±7.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讨论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溃烂和组织坏死,临床上多根据压疮形成的原因,采用整体护理与局部治疗护理相结合的原则。局部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法(亦称为干性环境治疗法),即是尽可能地保持伤口干燥,使疮面脱水结痂,从而达到愈合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可使痂皮中混有一些表皮细胞,这些细胞被迫移向干燥痂皮下深处,从而延长压疮愈合的时间,另一种是新式疗法(亦称为湿性环境治疗法),其原理是将敷料粘贴在溃烂处,能吸收过多的分泌物、毒素、坏死组织,提供疮面愈合所需的湿性环境,并保持肉芽组织湿润,促进上皮组织再生和血管再生,增进了疮面愈合过程。根据近年资料统计结果分析湿性环境治疗压疮效果较干性环境好。

安普贴是半透性水胶体敷料产品,由聚氨酯背衬及内层水胶粘性物质组成,其内层与疮面接触时,可吸收渗出物并膨胀,形成一层温和而湿润的凝胶填充层,从温度、湿度和PH值等方面为伤口提供最佳的湿性愈合环境。【4】背衬可防止外界水和细菌入侵,减少感染;不粘连疮面,换药时对伤口刺激小;保持疮面水份和热量,消除疮面肉芽组织水肿,有利于上皮生长和血管增生,避免疤痕形成。

疮面局部因素是压疮护理的关键,在护理中,要综合疮面情况,对坏死组织必须彻底清创、去腐,皮肤消毒范围要大,敷料直接作用于出血的疮面上,以加快肉芽生长:坏死组织难以清除、渗出多时,必须增加换药次数;制痂酊外涂创面,是传统的干性环境治疗方法,对新鲜压疮疗效显著,但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对形成时间长的、创面深的压疮,易形成痂下感染,分泌物增加,以至形成痂下脓液。且制痂酊外涂时,对患者刺激强烈,引起剧烈的疼痛,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安普贴外敷压疮换药次数相对较少,刺激性小,减轻了患者生理痛苦。

压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即使在医疗护理质量相对较高的今天,压疮的发生仍然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地做到好危重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对于长期卧床病人,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 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