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

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6:02: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

篇1

据统计,2006年至今,津南区共发生火灾514起,死亡10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670余万元。目前,区内有3个消防站,分别位于八里台镇、咸水沽镇、葛沽镇。消火栓673个,其中,地上消火栓608个,地下消火栓65个。

津南区的消防工作,在保障社会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城镇的飞速发展,消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保障安全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1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工作监管力度不够

许多地方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尤其是看似与百姓日常生活无直接关联的消防设施,大部分居民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违反消防规范的现象,如一些建设项目任意挤掉消防设施资金,减少消防设备投入或对已有消防设施维护不力,甚至拆除破坏。

1.2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

消防供水是消防设施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到目前为止,很多城镇仍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城郊结合部和农村自来水管网仍不完善。市政消火栓缺乏统一规划,数量少,保护半径大。许多市政消火栓间距达不到消防规范的要求,消火栓保护半径远远超过150米。有的新建开发小区,市政消火栓没有与工程同步建设,新区主要道路形成了,建筑工程林立而起,而道路两边的市政室外消火栓却迟迟不见踪影。另外,整个区仅有三座消防站,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严重不符。

1.3 消防通道不畅

道路建设滞后,城市交通发展速度,特别是老城区,由于以前道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道路普遍狭窄,部分道路交通拥挤经常堵塞,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时期,如红旗路、津沽大街、津歧路等,这将影响消防车快速抵达火场而贻误时机;此外,占道经营、以市为街是消防通道不畅的另一主要原因。

2、规划要点

2.1 消防水源的建设

大力加强城市水厂、加压站等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能力,保证消防供水压力,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保证24小时供水。对有自来水管网的乡镇、街道、村居,应在供水干线上建设消火栓,自来水无法到达的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或者利用池塘等消防水源,设置消防取水口,以增强这些偏僻地区抵御火灾的能力。

2.2 消防通道的建设

新规划的消防站选址都至少位于次干路上,平时与其他车道合并使用,遇有紧急状态时通过加强交通管理,专供消防车使用。对经常拥堵的路段,短期内通过交警协助疏散的方式,防止形成大面积的交通拥堵,长远应逐步拓宽相应的道路并通过修建其他的道路分流车流。对道路两侧的“马路市场”和乱停乱放现象进行规范清理,以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2.3 消防站的建设

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并结合各镇的实际情况,此次规划共新建消防站19座。再加上现状3座,区内将共有22座消防站。

津南区面积387.84平方公里,农田206154亩[1],按照普通消防站不宜大于7平方公里,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平方公里[2],地广人稀的农村地区在消防站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的布置原则,规划的22座消防站能够覆盖整个津南区。此外,在消防站选址过程中,与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对接,这对消防站的准确定位提供保障。

3、特色与创新

3.1 严格按照津南区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一个区域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区域建设、区域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规划区域进行的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都应服从区域总体规划。消防规划作为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总体规划,起到相互保障、相互促进,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3.2 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

以往我们只注重城市消防规划,如有专门针对城市编制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也经常看到很多城市的专项规划,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如今,“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一种基本理念。因此,编制专门针对城乡的消防规划也是此次的重要内容。此次规划将城镇和农村统筹考虑,本着城市与农村同等对待的思路,对于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和城乡之间对立意识消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个镇的条件

编制消防规划,归根到底还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根据各个镇的自身条件编制符合实际需要的消防规划,也是在编制过程中始终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能改造的尽量在现状基础上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详细说明原因,以消除因为修建公共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出让量而影响当地财政收入的基层领导干部的抵触心理。

消防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仅需要一个完善而可行的规划,还需要各基层单位的支持、财政的投入、广泛的宣传、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切实起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篇2

Abstract: Xinji city town economy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but the whole town to resist fire and disposal of major fire accidents ability is not strong, fire planning all kinds of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According to fire safety layout, fire station, fire water supply, fire truck passages several problems, give the improvements.

key words: Fire plan;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辛集市是石家庄市域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位伯镇位于辛集市西北部,是辛集市北部重要工业区和物流中心。辖区总面积51.49Km2,镇政府驻地位伯镇, 镇区由7个行政村组成。石黄高速公路(石家庄――黄骅)在镇域南部东西穿越,省道安新公路穿镇而过,与县级公路西小公路在镇区呈T字会结。

近几年来,位伯镇经济迅猛发展,带动了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消防保卫任务十分繁重。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还跟不上城镇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整个城镇抗御火灾和处置重大火灾事故能力还不够强,消防规划中各种问题急需解决。

一、消防安全总体布局

1、存在问题

镇区建设状态呈“T”字形结构,主城区沿位伯大街东西向呈带状建设,沿公路和干道发展的痕迹十分明显。部分严重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厂、仓库位于老城区,存在火灾隐患。老城区中位伯村建筑密度大、耐火等级低、人口密集、有大量家庭式手套加工厂,无市政消防给水、消防车无法通行,火灾隐患较大。现状建成区没有集贸市场,集日时沿位伯大街设置临时摊位,人流拥挤,造成位伯大街交通拥堵,消防隐患重大。

2、改善对策

划定位伯镇镇区重点消防区域为安新公路东侧大型公建集中区,位伯大街两侧商业步行区,南部的工业区。

规划在南部设置工业区,同时引导镇域各村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实施集约化发展,辛集市第三棉油厂予以搬迁。原粮站搬迁至安新公路东部,结合工业区建设物流储运中心,并利用优越的交通优势,在石黄高速以南,高速出入口附近设置仓储物流中心。

镇级公建主要集中布置在主轴线上。以安新公路为发展轴,大型公建适当向此集中,位伯大街两侧现有商业用地,分期分批进行改造;在镇区中心位置建设商业街区,实行交通管制,形成步行商业街区;沿安新公路商业设施适当控制,减小对交通的干扰。

加油站的建设应纳入城镇建设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加油站的网点布局与选址。液化石油气的供应站站址选择不得靠近影剧院、百货商场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远离重要物资仓库和通信、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

建议老城区提高建筑耐火等级、降低建筑和人口居住密度,完善居住区内的路网结构,增设市政消防给水管网,安装市政消火栓,以保障消防车在扑救火灾时的畅通。新建居住区必须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小区主要道路的出入口不少于2个,开闭所、燃气调压站等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消防技术规范。

规划在大白店村南部,建一综合集贸市场,与省道不小于60m的间距,并配备停车场地,留出足够的消防通道,增设市政消防给水设施,严禁外溢摊位,规范市场消防管理,确保安全。

二、消防站规划

1、存在问题

消防站设置达不到国家标准。目前位伯镇没有消防站和消防队伍,不能满足”近水救近火“的实战需要,。

2、改善对策

慎重考虑消防站站址,一是设在责任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二是其主体建筑距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三是责任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200M;四是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镇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宜为10~18M。

以消防队接到火警后要能尽快地到达火场,即消防队接警后5分钟内,要能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原则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

确定在镇区中部、安新公路路东设置一座消防站,占地4000m2。在规划消防站内建设消防培训中心。消防站各种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消防站常用车辆品种配备标准及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各种规范规定。

消防站的定点布局属于国家相关规范的强制性规定,在规划中所确定的消防站位置和用地一经批准由城镇规划部门进行控制,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占用。

三、消防给水

1、存在问题

天然水源设施普遍缺乏,并且区域性供水不足,由于部分路段地下管道铺设年代早、口径小,流量小,当发生火灾时,往往由于水量不足,压力低,以致由小火烧成大面积火灾,造成严重损失。市政消防栓数量严重不足,造成火场灭火远距离运水。

2、改善对策

确定消防水源采用以城镇地下水为主,以天然水源为辅的原则,保证城镇消防用水的需要。在镇区北部建设一座水厂,采用自动变频供水设施,供水规模为0.5万m3/日,并按要求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天然水源平时可作为消防补充水源,当遇到战争或地震等非常情况造成城镇给水管网中断时也可作为灭火水源。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消防给水不足、消防通道不畅地区安全,应修建消防储水池,消防水池的容量为100至200立方米,并采取防冻措施。

根据位伯镇总体规划,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达2.7万人。取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消防水量取20升/秒,灭火时间取120分钟,为0.0144万m3/日。

配水管网的采用环状、枝状结合的管网形式,给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MM,最不利点市政消火栓的压力不应小于0.1~0.15MPa,其流量不应小于15升/秒,规划建设新区的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

对老城区内供水管道陈旧,部分地区水量、水压不足造成消防用水困难的,应结合市政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扩建和更新,增加供水能力,以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最大用水量的要求。

新建城区和工业园区、住宅区必须按规定设置市政或室外消火栓,对老城区应结合旧城改造,拓宽消防通道,设置市政消火栓。对现状城镇道路应分年度解决现有消火栓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城镇的消防能力,确保城镇安全。

三、消防车通道

1、存在问题

镇区现状路面狭窄,硬化率低,道路系统不完善,交通联系不方便。安新公路为过境道路,又是兼有生活的道路,交通混乱,干扰严重。生活性干道位伯大街,道路宽度不够,路面老化,居民出行不便。老城区巷道狭窄,消防车难以进入,发生火灾时无法扑救。在有些地段集市占道经营,车辆占道停放,使消防车无法行驶。

2、改善对策

规划从满足镇区功能的实际出发,按照各条道路的作用、地位及所担当的通行任务,通过打通、拓宽等多种方式改造镇区道路交通网络,最终形成“六横五纵”的主路网结构。安新公路对城区影响较大,规划按照交通部门要求两侧划定各15m的控制地带。经过镇区路段,规划红线25m,加上两侧控制地带,总控制宽度为55m。由于路东建设区较为成熟,规划道路拓宽为单侧向西拓宽。现状位伯大街红线为12~16m,规划拓宽到24m,道路性质为镇区主干路。近期两侧建筑部分保留,新建建筑必须按规划红线退后,到规划期末全线应达到24m红线。

住宅区的主要干道、街区道路、组团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均应满足消防车辆通行要求。城镇路网的路面宽度、正常流向和流量,不应影响紧急状态下的消防车通行。消防车最低时速不应低于35KM/H~45KM/H。

为了保证平时和火灾时的车辆都能畅通,在规划建设城镇街区道路时,必须同时考虑设置消防车道。消防道路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河北信达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辛集市位伯镇总体规划(2008-2020)》

篇3

二、消防队(站)建设

加快工业园区消防站建设,于6月底完成消防站执勤楼建设,并投入使用。要严格按照二级消防站的标准,配备车辆和装备器材,人员从地方招聘合同制消防员,所需费用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专项经费落实。

三、消防器材装备建设

参照国家《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普通消防站和特种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标准》,结合全市消防灭火救援工作实际,年内配齐移动发电机、水泥切割机、液压扩张器等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等装备(约人民币40万元),并配备大功率泡沫水罐消防车1辆(约人民币150万元),所需经费由市财政预算落实。

各镇乡要不断加强派出所保安联防消防队建设,将派出所保安联防消防队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6月底前完成保安联防消防队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维护和更新,同时配备消防电动手抬泵(原有柴油手抬泵全部更换);有条件的镇乡年内配备消防三轮摩托车或小型消防车,所需资金由各镇乡人民政府落实。

四、公共消防设施及消防车通道建设

篇4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工作的“源头”,是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纲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城市消防规划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妨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城市消防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谈如下看法,以利于今后更好的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1. 城市总体建设中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的意义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消防设施建设计划。按程序所审批通过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它是城市总体建设发展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城市总体布局中消防安全布局的合理性,城市消防站覆盖率,城市消防水源、供水系统、城市消防电源、输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城市消防道路的设置是否满足消防作战的需要,城市有线、无线消防通讯设施设置的先进性,城市消防报警系统的可行性,城市总体规划中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预算及实施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有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科学预见和科学计划,这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投资安全环境以及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2. 当前城市消防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城市消防规划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消防规划方面的立法还十分薄弱,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与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匹配,极不利于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正规化建设。

2.2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处于畸型状态

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正是处于新城与旧城,城区与工业区、商业区与棚户区共存,相当一部份城市还遗留有历史原因建成的不符合消防规范标准的加油气站、易燃易爆品生产储存点等,城市格局处于畸型状态。

2.3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欠账严重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设施。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历史性欠账太多,导致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积重难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尽管各地近年来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增长的速度和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2.4是小城镇消防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在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小城镇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总体上也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区、县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空白点较多。

2.5消防队站建设、装备不能满足形势需要

随着高层地下建筑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远远大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站的主战车辆吨位小、性能差、供水距离短、灭火效能低,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不足尤其是特勤装备的缺乏;另外,部分官兵对新装备及其作用了解不够,再加上训练、使用和管理跟不上,影响了消防部队灭火效能的提高。

2.6城市消防规划的建设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经批准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然而在规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管理失控。

3. 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科学管理的对策分析

3.1从政府制度管理层面作好城市消防规划和建设的管理

城市的消防规划和建设管理,国家消防条例和一委三部颁发的《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怂等法律法规已经作了明确规定。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职能不明、责任不清、建设不力、管理不严的现象在少数地方依然存在。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各级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保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从未来城市整体功能配置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上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体来说,城市规划部门要主动商请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对城市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通道等城市公用消防设施,应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规划,为城市消防建设有章可循提供重要依据。城市建设部门,要按照规划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启动和落实规划,切实做好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改造和维护管理工作。

3.2必须加快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把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人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逐步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其次是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巩固消防规划建设成果。要保证消防设施安全运行,保障城市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最后是拓宽消防经费渠道,加快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装备数量不足、功能不全的现状,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增加消防投人,努力改善社会消防安全条件。

3.3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使人们树立消防安全意识

城市消防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火灾损失,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众的公益事业。要赢得民众对城市公共消防建设的支持,职能部门必须依据《消防法》和地方消防法规的规定,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本着“人民消防人民办、办好消防为人民”的指导思想,提高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民众对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形成消防工作处处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真正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消防规划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并完善城市消防规划,强化城市消防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城市消防规划实施政策的研究,切实指导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对于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5

一、 __县消防工作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消防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一)城市布局混乱埋下隐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使用功能的转变,以及部分地区缺乏统一的消防发展总体规划。导致部分区域、乡镇功能分区混乱,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建筑与建筑之间、民房与民房之间等缺乏必要的消防隔离带,“城中村”、“多合一建筑”等大量存在,留下了大量的火灾隐患。

(二)消防站建设滞后

__县现有消防站建于1991年,使用时间迄今已逾17年。受制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和功能要求,消防站场地和建筑面积较小,缺少基本的训练场地和器材库室,已经无法适应现有消防部队快速建设发展的需要。在消防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土地征用难是最主要的问题。由于消防站的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消防站有效责任区面积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7km2的要求,导致一些边远地区在发生火灾时,产生了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局面。

(三)市政消防基础设施缺乏

据统计,__县现有公共消火栓460个,损坏151个,按国家标准应建1875个,还欠缺1415个。公共消火栓建设、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数量严重不足。二是毁损严重,消火栓无水、压力不足、毁坏、圈占、锈蚀等现象严重。

从而导致供水水源缺乏,使消防供水系统缺乏安全性、可靠性。市政消防栓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需求。

(四)消防监督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受到编制警力等因素的制约,消防监督检查、灭火救援、防火宣传等繁重的工作往往全压在三四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对一些城乡的消防监督管理则显得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消防监督难以到位,导致一些未列入公安消防部门视线的火灾隐患引发恶性火灾的情况屡有发生。

(五)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主消防法律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依法申报建筑工程消防审批手续的现象在__县极其普遍,留下了许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不少个私营企业急于牟利,在生产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冒险蛮干,稍有不慎极易酿成恶性火灾事故。而部城镇农村居民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因用火不慎、电气故障等原因引发的火灾事故屡有发生。

(六)消防宣传工作容易“走过场”

在消防宣传上未形成社会化大宣传格局,总是上面布置了宣传任务就群起而攻之,事情一过就黯然失色,陷入一片死寂。譬如,“119”消防宣传日,各地仅仅是先给各单位下发一个文件,在11月9日的当天搞一些咨询、挂几条横幅或是搞一次演练之类,虽说短时间内还是烘托了一定的宣染氛围,取得了一定宣传效果,但时间一过又无声无息。这种为了宣传而宣传、短期性的、间断性的消防宣传方法难以取得实效。

二、加强海岛县消防规划的对策和几点意见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政府当好参谋。公安消防部门应抓住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消防工作的契机,多跑腿,多汇报,依据现有消防法律、法规,提请政府出台加强消防工作的规章制度,促使政府加大对消防工作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消防及其他有关部门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强服务指导。这样,才能赢得政府和人民对消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建立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较快,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器材装备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很显然,这种落后的消防态势已不能满足防火、灭火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并制定相应比例的办法,把消防经费纳入城市消防整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建设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逐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抓好消防规划编制。消防规划是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各地要结合城镇建设规模、功能、人口等具体实际,切实按照《消防法》法律法规、将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道路、消防水源等进行统一规划,并组织有关部门专门实施,组织专门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抓,消防内容要具体、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四)强化消防监督职能。改进防火监督办法,强化消防监督职能,已经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强化业务学习,加强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以提高业务水平。强化企业单位的自我消防管理,发动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提高整个地区的安全。做好消防监督角色的转换,全力推进消防监督工作的社会化,以社会化促进消防监督工作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