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14:58: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意义

篇1

关键词:社会风险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风险类型 原因 社会风险管理机制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遭遇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社会与经济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触及不同群体的利益,社会深层的矛盾处于高发期和集聚期。因此,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维护民生权益为根本出发点,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化解社会风险,从而给国人以稳定的安全预期。

关于社会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50年加拉格尔的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风险管理》一书中,书中首次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应用到风险管理中,使风险管理从个体经验走向系统理论,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出版了《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标志着风险管理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王健康,2008)。社会风险管理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客观存在,社会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损失程度都不确定;社会风险包含了人们的经济行为、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等多种诱导因素,研究社会风险就是要研究如何避免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遭受经济损失,避免社会遭受危机,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技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多种工具方法来防范风险(林义,2002)。

(二)社会风险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在《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规定,社会风险包括年老、患病、失业、职业伤害、生育和家庭困难等种类,是由于自然灾害、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方面的原因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失序甚至社会动荡;黄英君(2011)指出社会风险是导致社会非和谐状态的重要因素,这些社会风险的累积,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形成了严峻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风险也不断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显现出对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一种障碍及危害,客观上要求以社会制度方式进行大范围和必要程度的有效协调,才能够维持和推进整个社会经济良性运行的可持续性(中国保险报,2011-6-10)。

(三)社会风险管理

世界银行于1999年提出社会保护政策,认为社会风险管理是在全面系统的社会风险分析基础上,强调综合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场、民间机构及个人的风险管理责任,通过系统、动态调节制度框架和政策思路,有效处置社会风险,实现经济、社会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策略框架(林兴发,2008);笔者认为社会风险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及个体相互协作,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运用多种风险控制手段,防范和补偿社会风险所导致的各种损失,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整体平衡和有效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它通过采取经济手段来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基本的制度安排(郑功成,2000)。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化解国人因遭遇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危机、解除其在疾病、年老、工伤、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郑功成,2000)。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类型

2011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社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主要体现在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迫切,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新华网,2011)。笔者认为,因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国情较为复杂多变,面临社会风险种类较多,主要表现为:

(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财富分配不均衡

近几年,我国收入差距在持续拉大,数据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比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当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远远超出了0.4的国际警界线,我国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勤劳致富”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按劳分配的利益群体在利益分配格局中被置于不利地位,加剧财富增值的不均衡,贫富分化的速度呈现加快趋势,据扬州晚报2011年6月26日消息,我国内地富人53.5万人,全球排名第四,我国已经成为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但同时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有的家庭还存在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社会财富结构堪忧,激发民众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危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恶化且资源枯竭

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冻、台风、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恶性灾难威胁生存安全,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933.5万人(次)不同程度的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虽然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国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应急响应机制,但总体上我国灾害救助尚未纳入法律制度化运营,人为因素多,行政色彩浓,属于临时性救助,灾害预防和事前减灾工作机制较为薄弱,事后灾害尚未形成制度化的应急相应机制,因自然灾害频发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和风险急剧加大。

近年来,对矿藏资源使用保护缺少长远规划,采用高耗能低效能的发展模式,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据中国矿业协会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39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全国约有400多座矿山已经或将要闭坑,约有50多座矿城资源处于衰减状态,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三)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结构多样化且家庭保障功能弱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我国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出现“4-2-1”或“4-2-2”型的家庭模式,以及空巢家庭、单身家庭、丁克家庭等多种类型,老龄少子化使得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冲击,人口老龄化将会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四)就业难度加大,失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我国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劳动力供求矛盾紧张,一方面是沿海甚至西部也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另一方面,却存在大学生、下岗失业等人员的就业困难,就业难成为当前社会风险加剧的直接体现,“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失业人员1300万,每年2300多万人需要就业,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残疾人等就业安置难,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影响消费驱动型政策,因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群中比例最大的群体购买力较低,社会救助不能治本,失业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五)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保障不足,化解社会风险任务艰巨

进几年来,“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引发新的社会风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无法实现公平共享,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农村家庭无力承担子女高额学费、部分大城市因房价远远超过工资收入水平使得贷款购房者承受偿还巨额住房贷款的压力,成为“房奴”,这些领域的社会风险涉及面广、矛盾层次深、极易引发社会危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化解这类社会风险任务艰巨而紧迫。

(六)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艰难,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2008年底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300多万人,残疾人家庭涉及的总人口达到3亿多,残疾人成为我国人数众多的脆弱群体,我国残疾人中60%是文盲,只有15%左右的残疾人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生活,残疾人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残疾人康复和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几年精神智障残疾患者发生伤害他人的事件频见报端,精神残疾群体在康复医疗、社会救助等方面都隐含较大的社会风险。此外,城市“三无”人群、农村五保户,城市流浪儿童等社会群体的基本生存尚未得到真正保障。

转型期我国社会风险积聚的深层原因剖析

(一)社会风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客观现象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和格尔等用J曲线理论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处于繁荣的时候会发生社会不稳定因素。J曲线理论认为,客观生活状况的改善会导致人们产生更高的期望值,当人们期望值增长得比客观状况改善的速度还要快时,就会导致人群中更高程度的被剥夺感;人们的高期望与期望难以得到满足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了动乱的发生。上述理论说明, 发展与社会风险往往是共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形成社会风险(郑功成,2000),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处在人均GDP1000至4000美元时,也是社会结构高度紧张、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高风险发展阶段,我国人均GDP刚突破4000美元。

(二)我国目前存在使社会风险加剧的诸多客观因素

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户籍为标志的“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城乡身份差异,使得人才市场无法形成有效合理的自由流动机制,农村孩子接受教育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农民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群体享受到有限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力得不到维护,隐含一系列社会危机。其次,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广阔,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国家经济政策执行较难有效把握,使得社会风险不能及时化解,留有后遗症,诸多领域缺少长远规划,政策制度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缺型”路径依赖。

(三)社会转型期利益失衡是诸多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源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企业经营由人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化,农业剩余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封闭型经济向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型经济转变,这些过程与体制转轨过程交错在一起,使得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状况,我国改革前的利益关系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平均主义格局,建立在城乡分割的不公平基础之上,忽视个体贡献,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制约经济效率的提高,隐藏着较大的社会不公平。社会转型期要打破平均主义、重建新的分配关系,必然触及传统观念和既得利益群体,造成利益分化和社会分层,加之传统体制造成一些重要环节配套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利益调节机制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制性因素。

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社会风险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目前社会风险日渐凸显的现实情况下,强调加快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构建和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社会风险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社会风险管理理论强调预防和事前控制,通过社会风险管理,把风险造成的损失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社会损失;强化社会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稳定转型期广大群众的心理预期,有效防范社会失序和不安定局面,给国人以稳定的安全预期;有利于解决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运行面临的若干深层次的矛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

社会保障制度自19世纪80年代在德国建立,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经有19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安全网”的作用,只不过不同的时代,社会风险内容有所不同使得社会保障化解社会风险机制有所区别(郑功成,2008)。

(二)社会救助制度与社会风险管理

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等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基本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源,是“最后一道安全网”,也是政府化解社会风险责任的最直接体现。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政府积极采取救助措施,启动相应应急机制,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尽快摆脱灾害困境,投入专项人力物力使得灾区恢复正常生活。

要强化社会救助在保障民生、化解国民基本生存后顾之忧风险中“最后一道防线”的功能,在政策方面必须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明确政府责任,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因此政府是实施社会救助的直接责任人,要规范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和灾害救助应急相应机制,切实化解国人在遭遇天灾人祸等风险,基本生存受到威胁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二是规范最低保障制度,我国目前最低保障制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低保退出和监管尚存在缺漏,家计调查方式某种程度上在伤及低保家庭人员的自尊。因此,建立健全城乡最低保障制度管理体系,实现信息披露公开公正,做到应保尽保,强化监管,建立退出机制;三是社会救助资金应得到制度保证,社会救助制度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其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占据优先地位,需要由国家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因此资金保证是前提,应当建立制度化的中央与地方社会救助资金责任承担机制,逐步提高救助水平。

(三)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风险管理

社会保险制度是解除劳动者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诸多风险的基本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体人群,劳动者个人的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如果不能及时解除,就会影响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从而由个体风险积聚成社会群体型风险,危及社会安全与稳定。因此,社会保险是化解社会风险的有效制度安排,随着2011年7月我国《社会保险法》的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将趋于定型,会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风险管理的作用。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探索,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发挥社会保险制度的风险管理功能,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养老保险制度遵循“劳资分责、政府担保、财政补贴、自我发展”的原则,劳资平等分担缴费责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3%),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并实现制度整合,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加快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的多层次保障;二是医疗保险最大程度满足城乡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实现覆盖全民的多元化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公益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改革,逐步实现全体国民享受公平的健康保障权;逐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提高保险水平。

(四)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风险管理

日本的辞典将“福利”解释为幸福,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生活服务需要,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里居于较高层次,其目标不单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重要的在于促使社会成员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后,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和改善,满足其教育、文化等精神层次的需求。

福利社会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真正的社会主义一定是人民幸福的福利社会,是以人为本,能够切实免除人民生活的各种后顾之忧,缓解社会矛盾,并使得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要完善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社会脆弱群体的福利制度,建立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体国民的福利水平,最终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维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郑功成,2000)。

总之,社会保障制度从经济保障到精神保障,维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通过现金补贴或实物援助来解除人们生存的后顾之忧,化解因自然灾害、社会个体出现疾病、失业、工伤等引致的社会风险;用服务保障来满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人高龄失能照护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照料、康复与再就业服务;用更高层次的精神保障来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有尊严的理想生活,在化解个体及家庭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社会风险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健康主编.风险管理原理与实务操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

3.林兴发.当前中国的社会风险及其治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2008

篇2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2103

1引言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周期长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性的普查,能更好地促进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预测预报的工作,为建设绿色江苏、生态江苏、美丽江苏做更多积极的贡献。

2金湖县基本概况

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因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由同志定名为“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截止2015年7月,金湖县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8个村民委员会,4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16个村民小组(社区农业组),人口35.71万人。2015年金湖县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90位。金湖县跻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309位。

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拥有水面420 km2,滩涂44 km2,金湖人有植树造林传统,农户家前屋后、沟河堤旁、农田圩埂甚至滩涂均遍植树木,意杨、泡桐、水杉、池杉、榉树等优良树种经济效益显著,早在1985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金湖县现有成片林保存面积6560 hm2,农田林网3.4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89.8万m3,森林覆盖率21.5%,2015年被国家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面环抱,淮河入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腹地;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田园方整,稻谷飘香,荷荡连连,一派湖色水乡的自然风光。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水乡金湖”、“苏北小江南”之美誉。

3准备阶段

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印发的《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林检[2014]8号)的要求,全面完成淮安市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任务,确保通过省级验收,该县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工作。

(1)成立了3个普查工作小组。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普查的经费、普查工具、普查生活安排;普查宣传组,主要是宣传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目的、意义,让全县人民家喻户晓;技术普查组,金湖县原本是一次性外包给第三方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经过一段时间普查后,发现一次性外包给第三方普查,不能掌握和控制普查的质量,为此,适时进行了调整,成立了专业普查组,全程参与普查,以金湖县专业普查组为主,外方普查为辅。

(2)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取得的成果和要求。完成一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完成一套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一系列的y计表和影像资料),完成全县范内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编制《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汇编》,制定一套林业有害生物图片、图谱,制作4套林业有害生物标本,编制一套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3)制定《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月历》。编写了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月历表,其中列出了当月的病虫,均表明可能会在该月调查和集到,即为本月普查的重点名录,在开展普查时,要力争在相应月份调查和集到病虫害标本,如果没有集到,应做出相应的标记作为下月普查的重点。

(4)制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线路图。首先是根据金湖县森林类型、地形地貌、公路、河流、林间防火道、港口、木材加工企业等设计踏查路线;其次是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计踏查路线,全县制定了5条普查线路图和36个普查点。

4实施步骤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来普查,初i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围。

(1)踏查时间。应根据金湖县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踏查应选择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冬季重点是调查越冬虫口、卵、蛹、成虫的数量,以及虫态特征,为今后林业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踏查强度。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重点区域每20 d踏查一次,特殊地域可10 d调查一次,一般区域30 d调查一次,这要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决定调查强度。

(3)踏查方法。一是根据本县森防部们的林业有害生物档案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二是走访或咨询当地林业技术员、护林员、林业老职工、农村主要村组干部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三是根据当年当月当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状况来了解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设计好调查路线。通过制定好调查路线后,在调查过程中,一要进行叶部、枝稍、果实病虫害的调查;二要进行主干、根部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好各类表格,集各类标本,做好不同林业有害生物形态的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外业作业完成回来,要立即做好数据的统计汇总、影像的整理、标本的制作。

5普查成果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以来,通过细化普查实施方案、做好调查数据的记录和收集、整理制作数据与影像资料、狠抓外业普查质量及内业汇总,形成了评估工作报告,完成了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5.1取得的成果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实施以来,普查小组踏查了36个点,其中设置了32个诱捕器和10个测报灯,获取了大量的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具体有病害18种,分别是白粉病、流胶病、锈病、叶斑病、赤枯病、叶枯病、轮纹病、煤污病、穿孔病、炭疽病、缩叶病、黑斑病、丛枝病等18种,最近调查的还有10多种待鉴定;虫害有5个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鳞翅目、膜翅目),44个科74种,未鉴定昆虫标本还有80余种。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外业工作以来,一是进一步细化方案,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按月排查需要调查林业有害生物,明确调查线路,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二是做好调查数据的记录和收集,注重调查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完整性。三是做好标本的采集、制作、数据整理、影像资料制作,及病虫害种类鉴定。四是抓住时效,推进普查工作,保持普查质量。五是汇总评估阶段,完成阶段性普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并完成普查成果汇总和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和标本库建设等工作。

5.2存在问题

一是普查人员的业水平普遍不高,制作标本的能力差,数码相机、PDA、数码摄像机不能运用自如。二是普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夏季高温季节在普查过程中没有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没有取做好防蛇、防毒虫以及防食物中毒措施。三是普查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上级没有明确的调查补贴,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四是这次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社会认知度不高、普查人员林业有害生物知识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手段也相对较落后。五是普查范围涉及面广,导致调查过程中粗心大意,S视细节,对部分林业有害生物的集、取样不系统全面,给内业整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同时为了解和制作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烦恼。六是乡镇林业工作站未参与其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没有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熟悉当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危害的特点和规律的作用。

5.3原因分析

通过这次普查,发现金湖h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表现为发生面积是从小到大、虫口密度从低到高、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本土重大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依然严重、突发性有害生物种类增多、经济林和灌木林等植被的林业有害生危害也日显突出。诱发这些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是森林质量不高、抵御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较差;二是气候异常,诱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因子增多;三是经贸活动频繁,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几率增加;四是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防治投入不力、技术手段落后。目前,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已成趋势,贸易平繁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加大是客观现实,生态环境恶化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扭转,森林生态系统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根本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要求大家必须做好本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危害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

6对策建议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不仅具有自然灾害的共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治理长期性和艰巨性,为此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对将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思想认识再重视。首先是要思想认识到位,重视到位,同时克服畏难情绪,对普查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完善普查各种资料,为今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做好第一手资料。

(2)业务培训再加强。业务主管部们要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普查范围再扩大。要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作用,让其参与到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之中,充实、扩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队伍,扩大普查范围,完成线图点上的勘查、涉木企业调查、苗圃调查、辅助调查等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内业整理、数据汇总和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工作,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准确、快速普查到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地点、发生规律和特点。

(4)普查手段再提高。在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技能的同时,要提高技术普查手段,给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保

架护航,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建设生态江苏、绿色江苏、美丽江苏,实现伟大中国梦添绿加翠。

参考文献:

[1]王玲萍.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及防控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7(1):70~73.

篇3

中药资源是我国中医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认为,中药业的发展首先有赖于稳定、良好的中药资源。因此,健康良好中药资源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传统中医药的发展水平。所谓健康良好中药资源的发展,是指能够持续生产出产销对路、供需平衡、品质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资源生产过程,其生产既能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也能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药农(企)利益,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目前我国中药资源正面临着野生资源渐趋枯竭、部分中药材濒临灭绝,人工栽培中药资源品质下降、质量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加之中药资源普遍存在着产销不对路、供需不平衡现象,我国中药现代化所依赖的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严峻。尤其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急过程中,充分暴露了中药资源生产的一些问题,很多原材料一时无法供应上。中药资源的生产过程是自然、社会、经济三者复合的生产过程,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潜在的诸多风险造成了上述生态系统缺乏可持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影响了中药资源的产量、质量与效率。由于受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偶然性及生产难度等制约,导致中药资源生产不持续、不稳定与不平衡的可能性。笔者现结合中药资源生产的实际,从风险产生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划分,将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为政策、生态、社会、技术、灾害、质量、市场及内部等8类;并对中药资源生产过程进行风险分析,明确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偶然性与生产难度,同时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探寻应对策略,为溯本求源地解决中药资源的实际问题、促进中药资源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1.1 政策风险

中药资源生产属于农业范畴,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粮食作物种植风险规避的政策支持,惠农的农业保险形式多样、直接易见,农民种粮利益得到保证。2008年,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扩大了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中央财政的补贴范围从主要的粮食品种扩大到花生和油菜,但对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多数农产品仍没有实施农业补贴。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仍对不少中药材品种征收农林特产税,无形中增加了中药资源的生产成本。现今我国药材生产者多为零散农户,难以承受不可预见的种植风险,不同的政策倾向更易引导资源生产者选择种植风险较低的农作物种类,许多传统药材产地纷纷刨药种粮油或种花果[1]。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的影响下,以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价格开始上扬,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具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药材种植面积将因之受到影响,中药资源生产濒临巨大的考验。

1.2 生态风险

该风险是指资源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资源生产利用方式具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风险。中药资源人为干扰强度可分为野生中药资源、半野生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资源。我国野生中药资源也因野生与家种的品质差异正遭受着大规模的非理性采挖,天然植被破坏严重;尤其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掠夺性的采挖极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报道,挖1株甘草可破坏方圆4~5 m2的植被[2],1984-1985年两年间,宁夏银南地区中宁等四县共挖鲜甘草约1.7万t,直接破坏草原达1.64万hm2,间接破坏草原达4.93万hm2,土壤沙化扩大[3];而滥挖甘草造成的草原沙化10年内都难以自然恢复。更为严重的是,破坏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的人为干扰致使大部分中药材品种丧失了遗传进化潜力,由此造成的中药种质资源的退化将无法逆转。

1.3 社会风险

该风险是指由于社会流行疾病谱的变化与社会种植风气所致的产需失衡、量不持续的风险。中药资源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药的需要,但不确定的社会流行疾病谱使得中药资源需求波动复杂。以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为例,抗病毒类药材需求旺盛,金银花、牛蒡子等全国市场货源销售一空,相关中药产品生产难以维系。社会流行疾病谱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药资源后续的产出,如板蓝根受“非典”需求刺激生产,库存丰富,2003年以来的市场以消耗库存为主,价格也跌入谷底,药农(企)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此外,我国中药资源生产者对药材种植盲目性依然很强。某些药材因高价刺激,导致种植面积无序扩大,由此陷入长时间的低价烂市;而某些药材因价格偏低,药农就弃种或少种。这种非理性的一哄而上(下)的社会跟风种植风气,极易造成中药资源数量的不稳定与不持续,影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4 技术风险

在我国500余种常见中药材中,可以人工栽培的只有200多种。目前,我们仍对多数中药材生态及生长特性缺乏了解,其人工引种与栽培过程中的瓶颈因子尚未明晰,无技术支持已成为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主要风险来源。例如,受制于滇重楼生长特性与栽培技术,滇重楼的生产一直难以持续,导致以其为原料的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开工不足。再如,业界尚未完全掌握冬虫夏草抽生子座技术,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难以维续,冬虫夏草资源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的危险境地。

1.5 灾害风险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变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成灾比率高[4]。有资料显示,2006年5月甘肃河西地区的霜冻和干旱灾害至少造成板蓝根减产30%,而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1万余亩中药材生产基地被毁。自然灾害不仅使中药资源大面积减产、药材质量大为降低,也对中药资源的后市供求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总之,自然灾害使所涉中药资源减产甚至绝收,致使药材货紧价扬,种植面积、库存、出口等状况随之改变;同时,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使一些救急药材需求尤为紧俏,由此改变的药材市场供求失衡增加了中药资源生产的风险。

1.6 质量风险

该风险是指中药资源质量极易受生产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药材质量波动多变,所产药材无法稳定安全地入药。中药资源的质量风险来源于不合理的栽种、采收和储藏方式。所谓不合理的栽种,是指栽培品种、栽培地、栽培技术的选择并没有遵循药材生态及生长特性,药材质量与药效发生漂移;不合理的采收(包括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改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影响了药材的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而不合理的储藏方式(包括时间、位置、方式等)使药材发生霉变、虫蛀、返油等现象。此外,在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药农(企)为了防治病虫害,对药材施用大剂量农药,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已成为中药资源能否准入市场、走向国际的绿色质量风险。

1.7 市场风险

该风险是指中药资源生产者对市场接受与竞争能力缺乏预测,对市场需求的变动难以确定,进而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的风险。中药资源的市场风险首先来源于药材生产周期,因中药材生产周期有长有短,一些木本类药材如山茱萸、银杏、栀子等一般需要5~7年才能达到用药标准,此类资源的市场接受能力、竞争能力等无法做出准确的长期判断,栽培风险巨大;而一些短期药材,如板蓝根、薄荷等,虽当年种植就有收益,但此类药材对市场供求关系反应迅速,更容易造成资源烂市或缺市。其次,中药资源属于特殊的商品,“卖得掉是宝,卖不掉是草”,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医药企业、药材收购商漫天压价,生产者市场处境被动。在风险巨大的医药行业,医药企业通过市场把风险转嫁给资源生产者,生产者利益受到伤害,生产积极性大挫。此外,中药资源的生产容易受到市场信息的影响。任何市场投机行为,如庄家操纵、媒体炒作、药商跟风等都能引起中药资源供求关系与产出状况的变化,增加了中药资源生产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

1.8 内部风险

中药资源生产风险除了来源于上述的外部环境外,不健康的资源生产也与药材自身有关,这是中药资源生产的内部风险。此类中药资源一般具有种子萌发率低、种子结实率低、生长缓慢、对生境要求严格、腐生及寄生的一些特性。例如,明党参、高山红景天的资源生产就受制于其内部机制:明党参种子后熟阶段与梅雨气候的不协调是导致种子萌发率低及更新种群少的主要原因之一[6];而高山红景天花朵败育率高、种子成熟度低、有性生殖弱是其生产质量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7]。

总之,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潜在风险是我国中药资源生产极其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各个风险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例如,现代农业产业的繁荣越来越依赖于化肥、农药、良种、农机等技术要素,而在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为求更大的收益,过分及不合理地使用上述技术,由此衍生出大量的生态与质量问题,如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农药残留超标等;不可预计的灾害风险一般还会次生出生态、质量、市场及社会等风险;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内部风险必然会提高中药资源的质量风险级别等。

2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风险应对策略

2.1 加大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

为稳定药农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给予适当补贴。通过国家负责、企业参与的形式,积极引入国家保险、商业保险、良种补贴、化肥补贴等机制,降低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的种植风险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农民种植药材的风险,确保药材种植面积,保证中药资源的正常供应。

2.2 禁止乱采滥挖,保护生态环境

非理性的攫取与采挖是中药资源生产风险的主要原因。乱采滥挖除造成野生中药资源量急剧下降外,其直接破坏的生态环境将使中药资源生产成为“无源之水”。政府部门应对中药生产与经营者首先在制度与法规上加强监管,杜绝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权责不清、管理不力等现象,对因采挖破坏生态环境严重的中药资源品种,如冬虫夏草、甘草等,应引入资源生态税收制度,让资源受益者负担生态恢复的成本,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获益者对生态环境保护角色,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2.3 引导专业种植协会的建设,确保中药资源产质

缺少专业的中药材种植协会是我国多数中药资源量不持续、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专业种植协会的建立首先可以协调中药资源的生产,避免一哄而上(下)的种植风气,确保有序生产与供应;其次,可以在源头上避免同类中药资源恶性竞争,控制假冒劣质药材流入市场,恢复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资源生产者的权益;第三,可以指导中药资源生产,增加产研转化能力,提高产质水平;第四,能够快速地组织生产,对公共突发事件具有较好的应急能力,保障突发环境下的用药安全。

2.4 加强中药资源研究,提高产研转化水平

目前,我国中药资源生产仍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已有的技术多半是经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可重复性低,此弊端直接导致我国中药资源生产规避风险能力的低下。中药资源研究应注意:①不仅要加强中药资源的应用技术研究,更应加强其基础研究,从源头入手提高产研转化水平;②加强中药材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累积及其变化等规律研究,促进中药资源生产技术的科学制定;③加强种质种源的收集,保护中药资源的进化潜力,防范种质退化带来的生产风险;④及时保护所得科研成果,切实维护研发者和生产者的权益,确保中药资源研发与生产的可持续性。

2.5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中药资源逆境抗性

我国的中药资源生产频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做好防灾减灾,对于防范生产风险、确保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药资源防灾减灾工作应包括:①明确影响该地区中药资源生产的灾害类型、影响强度、发生频率等,评定该地区发展中药资源生产的风险等级,合理安排生产;②坚持“预防为主,减防结合”的原则,对可以预见的灾害如气象灾害等,应及时制定避逸措施,降低灾害损失;③加强抗逆研究,通过良种选育筛选抗性品种,提高中药资源逆境抗性。

2.6 控制药材生产要素,倡导良性生产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中药资源生产是以栽培生产与野生生产并行。因此,发展中药资源生产,一方面应鼓励规范化生产,控制药材生产要素,从生态环境、种质、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确保栽培中药资源的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还应倡导形式多样良性生产方式,如野生抚育、生态栽培等,增加优良野生中药资源的产量,满足日益增加的用药需要。此外,在药材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改变防治观念,以生物、栽培、物理机械等综合防治取代化学防治,降低生产风险,保护资源环境。

2.7 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规范市场管理

针对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市场风险,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建立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规范市场管理。政府部门应充分理顺供求关系,及时向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以市场需求指导药材生产;各地专业种植协会应对主要重点大宗中药资源建立预警系统,根据历年供需关系及规律预测当年生产与需求,使得中药资源生产具有计划性;相关部门还应提倡多种方式的订单生产,建立可靠的市场信用机制,确保产销顺畅;同时,应规范中药资源市场管理,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加快流通过程,增强市场的风险规避能力[8]。

2.8 动态监测,加强珍稀濒危资源的特性研究与替代研究

为了保障中药资源的持续稳定,降低生产风险,应尽快开展第四次资源普查,摸清资源“家底”,并据此建立中药资源信息库,动态监测资源生产状况,合理安排市场供给。另外,对资源量日益减少的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科研单位一方面应加强对其特性研究,摸索该品种的致危因子,并据此建立合适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产量;另一方面,还应加强替代研究,寻找疗效确切、资源量丰富的替代资源,确保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有量,稳定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小结

中药资源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中药资源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它贯穿着中药资源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做好中药资源生产过程的风险分析,控制和防范风险,对解决当前中药资源中迫切的实际问题,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的资源管理利用方式,真正实现中药资源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依旧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期间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方法的变动,更需要制度法规的规范与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城乡经济开局良好,整体价格上涨较快[EB/OL].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57792&record=385,2008-04-22.

[2] 刘泉龙,马 莲.滥挖甘草毁了草原[N].科技日报,2002-07-04(4).

[3] 解振华.中国环境典型案件与执法提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130.

[4] 李学举.我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中国减灾,2004,14(6):6-8.

[5] 郑智文.今年洪涝中药材将受到哪些影响[J].全国药材商情,2003,27(3):6.

篇4

(王友俊)襄阳区民政局学习省委七号文件精神增强“三种意识”,做到“五个明确”7月31日,区民政局在局综合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全区各乡镇民政办主任会议,专题学习湖北省委七号文件精神,分析了前期民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民政工作。会上,局长陈治有同志要求各镇民政办主任一要增强“三种意识”,即增强机遇意识,趁势而上抓发展;增强品牌意识,聚精会神谋发展;增强开拓意识,争先创优促发展。二要做到“五个明确”,即乡镇民政办工作要做到明确职责任务分工;明确出纳会计分设;明确低保核查专人负责;明确办公室24小时值班;明确区镇双重管理。

宜都市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全面完成 日前,宜都市37名城镇退役士兵以及复员、转业士官通过财政直达,拿到了自谋职业一次性安置经济补助和待业期间生活费98.576万元,至此,宜都市2010年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顺利完成。

2010年宜都市共接收退役士兵135人,经审核符合安置政策的有38人。其中,城镇退役士兵21人;复员土官11人;转业士官1人;残疾军人3人;农村特困士兵2人。

(邓小玲)

恩施市关爱老年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自文明创建以来,恩施市社会福利院始终坚持以服务老人为中心,努力打造尊老、爱老、助老的服务品牌,视服务对象为亲人,以具体行动,带动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福利事业的关注。2010年7月23日,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节能减排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吴京卫一行,来到我院献爱心,为我院老人送来足浴养生机、磁性保健被、按摩捶、节能手电筒等近两万元的节能保健用品,在捐赠的同时向院民宣传节能减排知识,增强了服务对象节能减排意识。

(恩施市社会福利院)

汉川市举办退役士兵创业培训班为切实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难问题,推动汉川市退役士兵充分实现就业,从7月29日起,汉川安置办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退役士兵创业培训班,目前培训班已经在汉川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开班,共有87名退役士兵参加了此次培训。

这次培训的目的是帮助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条件的城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退役士兵学习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退役士兵的创业能力,降低退役士兵的创业风险,提高退役士兵创业的成功率。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创业还可以享受劳动部门提供3~5万元的免息小额担保贷款。

(左红香万志明)孝昌县民政局组织开展慰问重点优抚对象活动近日,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民政局长李胜清来到花园镇三级残疾人刘少东、欧阳忠等优抚对象家中,送上慰问金,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慰问。

今年是建军83周年纪念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县民政局为充分发扬我县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手中,积极做好对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优抚工作,“八一”期间,将对全县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失散人员、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等重点特困优抚对象400多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达15万元。

(高建国张艳)

应城市民政局十大举措抓党建工作为了认真加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新时期民政工作登台阶、上水平,应城市民政局党组以建设“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为目标,加大党建工作力度,通过十大举措扎实抓好民政系统党建工作。

一是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二是加大干部队伍管理力度;三是强化党员教育,抓好党员学习;四是推进制度建设;五是拓展载体建设,六是开展树典型,“争先创优”活动;七是加大宣传工作,八是大兴调查之风;九是实施争创文明单位活动;十是注重自身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和锻炼。

(贾旭东)

宣恩县抗洪救灾在行动近日,为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安排,宣恩县共下拨救灾资金103万元,救灾棉被400余床,主要用于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伤病治疗、房屋修复及死者家属慰问。

人汛以来,该县九个乡镇分别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暴雨袭击,截止到目前,共造成该县11.2万人受灾,倒塌房屋70户202间,损房545户1465间,因灾死亡2人,受伤3人。农田受灾2300公顷,其中绝收60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5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77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8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2100万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倒房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田冬生)

松滋市举办军民联欢会隆重纪念建军83周年7月29日下午,松滋市双拥办在松滋国际大酒店会演大厅举办军民联欢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建军83周年。驻松部队、优抚事业单位、部分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代表、社会各界优抚对象代表和干代表参加联欢。市领导黄镇、梅德芳、赵茂安、陈香好等出席联欢会。副市长余剑平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85万松滋人民向驻松部队官兵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李淑静余振华肖忠宏)

十堰市2800名灾害信息员在抗洪救灾中作用明显近年来,为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灾情管理工作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全市各县区民政部门积极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建立了市县、乡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市10个县市区、117个乡镇(街办)、1845个村(居)委会共配备了2800名专(兼)职的自然灾害信息员,对于本辖区内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掌握灾情。人汛以来,这批信息员充分发挥“哨兵”作用,使各级民政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了灾害发生的信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十堰市民政部门同气象、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建立健全了自然灾害预测会商机制,实现监测网络成果共享机制,灾害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了灾情上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周斌)

丹江日市均州办“两癌”普查为妇女健康“护航”近日,丹江口市均州办联合该市优抚医院妇科中心开展了“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活动,对辖区广大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检查,受到人们的好评。

此次普查的内容有彩超、乳腺红外检查、TCT防癌等五项妇科常规检查。活动期间,办事处统一安排,以社区为单位,30人,每日登记普查,并由丹江口优抚医院妇科中心负责对此次普查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上报。通过一系列细致而规范的工作,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而且解决了辖区广大妇女同胞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保障了她们的身体健康。

(丁义玮龚雁冰)孝南区民政局开展创建基层服务与监督“绿色通道”工作为进―步深化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基层服务的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孝南区民政局认真开展创建基层服务与监督“绿色通道”活动。具体操作如下:一是明确任务,宣传发动;二是重点安排,试点先行;三是加强监督,推进落实。

(杜彩虹刘玮曾欢)

谷城县及时安排下拨救灾资金79.5万元用于暴雨洪水灾害救助谷城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7・23”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为使受灾的三个乡镇农户及时得到救助,确保受灾户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启动了救灾二级预案,及时抢救转移灾民,调动各部门的力量,支援灾区,要求县民政部门查灾、核灾,做到救灾及时,保障到位。自7月24日以来,县委、县政府安排民政部门下拨救灾资金79.5万元,其中:安置抢救转移灾民资金39万元,用于灾民生活救助资金40.5万元,使灾民的安置及生活得到了及时救助。

(俞)

大悟县社会福利中心隆重奠基7月29日上午,大悟县社会福利中心在城关镇罗城村隆重奠基。出席奠基仪式的领导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卢美胜,县人大副主任彭启鹏,县政府副县长柳耀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所在地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参加了奠基仪式。县民政局局长华玉祥致辞,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代表作了表态性发言。社会福利中心的建成,对于提升大悟县社会福利水平,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维何传国詹恒)

重点用于解决“三难”枣阳市下拨特困优抚对象帮扶资金100万元“八一”前夕,枣阳市民政局再次向金市18个镇、办事处、开发区、管理区下拨50万元帮扶资金,重点用于解决特困优抚对象生活、医疗、住房“三难”问题,至此,该市今年已发放专款100万元,为200多户特困优抚对象解“三难”提供了保障。

(吴光兵)

石首市民政局接受人大工作评议获全票满意7月29日上午,在石首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被评议单位石首市民政局获得53票全票满意的好成绩。

今年,石首市民政局被确定为2010年市人大工作评议的部门。对此,该局一是统一思想,全面部署人大评议工作;二是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注重实效,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四是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议案办结率、代表满意率100%。

(刘孝凯)

安陆市民政局掀起学习严大平先进事迹活动连日来,安陆市民政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严大平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在民政系统掀起了学习活动的。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集中学习;二是组织开展学讨论;三是组织召开党性分析专题组织生活会。

各支部党员对照严大平同志精神,认真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党性剖析,使党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安陆市民政局)房县切实做好“八一”拥军优属工作7月28日,湖北房县民政局多方努力让沙河乡特困伤残军人刘志国一家喜迁新居,住上了舒适的四居新房,这是房县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又一措施。“八一”前夕,房县到处洋溢着浓浓的拥军情,各部门结合驻军和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

房县紧密联系本县实际,走一条富有房县特色的双拥之路。全县34所小学都开辟了校外国防教育基地,聘请大批的军队优秀党团员担任学校团队工作志愿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双拥共建国防教育;筹资扩建重建了房县雷天明革命纪念馆、青峰小学“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使之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年有上万名学生、部队官兵和干部等各界人士前来缅怀。

(任吉祥)

潜江市双拥国防教育结硕果近年来,潜江市加强国防教育工作,创新宣传载体,成立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所以普及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组织“潜江市国防教育中心”。该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深入部队、学校、机关、工厂、农村和社区进行义务国防教育宣传,深受各地军民欢迎。2004年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在国防教育通讯上进行了通报表彰。2009年11月,潜江市国防教育中心主任李后清同志在北京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授予“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余国华汪立松)

夷陵区光荣院老人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7月23日晚,夷陵区太平溪镇、邓村乡遭遇百年未遇特大暴风雨袭击,引发严重洪灾,造成连接太平溪和邓村乡主干道多处踏方和滑坡,致使7人死亡,7人失踪,1.2万群众受灾,351户农房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50公顷。

7月25日下午,夷陵区民政局在第一时间组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救灾捐款,为遭遇特大暴风雨灾害的太平溪镇、邓村乡群众恢复重建贡献力量。夷陵区光荣院(社会福利院)的老人听闻灾区受灾情况后,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加入到募捐队伍中,老人和工作人员现场捐出1540元现金,并于25日上午派出2名工作人员深入灾区参加抗洪抢险。(杨铧闰琛莹)神农架林区婚姻登记工作争创100%规范化今年是“十一五”计划最后一年,也是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年。神农架林区民政局加大婚姻登记规范化创建力度,力争全区婚姻登记工作100%规范化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他们结合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登记设施规范化;二是实现登记制度规范化;三是实现登记人员行为规范化;四是实现政务公开规范化;五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篇5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近些年来,国家更加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突发事件频发,2003年12月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2005年的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2010年4月BP公司墨西哥湾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2010年7月大连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5年8月,天津港瑞海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等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这一切凸显了应急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迫使我们重视应急管理研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安全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加有效的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事关企业发展全局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抓好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

1 应急管理定义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应急管理工作要及时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做出预警,这是减少突发事件损失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应急管理的主要工作,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预警。

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域的突发事件,应快速组织相关应急职能部门联合行动,控制事件继续扩展。应急资源是实施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的基础,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发生后的迅速扩散以及波及范围广、危害性大的特点,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及时指挥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同时在撤离过程中积极开展公众自救与互救工作。

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既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的源头工作,也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机构应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如综合信息应急平台,保持信息的畅通,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

应急处置后,应急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安抚受害人员及其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受灾现场、尽快使系统功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上,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

2 应急管理建设

2.1 预案完善。重点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程序。构建覆盖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强化预案编制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明确各专项预案的操作规程。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备案、评审与完善制度。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2.2 机构建设。干工作必须从抓健全机构、配强队伍入手。企业要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领导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应及时调整充实应急管理领导机构,配齐配强专门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要规范应急管理机制,理顺工作体制,企业内各级部门要建立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确定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配齐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同时加强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及专兼职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专业知识的业务技能。规范应急管理工作程序,形成上下联动、步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3 资源管理。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统筹管理各类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强化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为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4 日常演练。应急演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是对应急工作效果的实际检验。企业要做好应急演练的长期规划,每年应制定演练计划,采用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强化应急演练工作。各级应急队伍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进行实战演练,逐步推行“双盲演练”,提高各岗位人员应急技能和人员防护意识,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演练进一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整改存在问题,并做好记录。通过不断积累,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将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巩固,从而达到本质安全的管理目标。

2.5 宣传教育。一是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将应急管理培训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充分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开展有关应急知识教育,深入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面。二是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及时信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2.6 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要增强应急安全意识,努力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做到有预案、有救援队伍、有联动机制、有善后措施。企业要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抓好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工作。对可能造成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进行普查登记、分析评估、治理整改和统计汇总。同时建立各类风险隐患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

篇6

1.1 随着这些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变更和发展,以前的救灾救济方式已经难以发挥对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商业保险的引入,能够让农村新的风险保障体系得到健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维护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从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 商业保险在农村中的发展能够帮助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很多问题。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数据表明,农村中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要严重的高于城镇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减轻人口老龄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 商业保险的发展,能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农民因为意外伤害和疾病等因素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减少了农村居民因病返贫的现象产生,让农村社会更加稳定,还有一些自然灾害而引起的问题,如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商业保险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少部分的资金投入,同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1.4 商业保险资金投资功能的发挥,支持了农村的一些基础建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让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增收增加和拓宽了渠道。同时在农村中,商业保险的发展还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和费用,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养老基金亏空等问题。

2.商业保险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问题

2.1 农村居民保险知识贫乏,导致商业保险发展缓慢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有着对保险的需求,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虽然听说过保险,但是真正对保险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并没有把保险当做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因此他们的投保率及底。

2.2 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本质是利益的最大化的追求商业保险工作是一个企业,而企业是属于盈利性的组织,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是利益最大化的创造和追求。而农业商业保险中,因为自然灾害和一些设施的简陋等等造成了商业保险的高赔付,这就和商业保险的目标相悖。再加上农村保险跨越的地域面积大。单笔保费低、业务分散等等,导致了商业保险公司服务成本的增加。

2.3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农村所需要的保险产品一般是那种缴费低、覆盖广、缴费灵活以及保障高的保险产品。而商业保险公司目前所经营的保险产品中,对于这类保险产品还比较缺乏。再加上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对于保险金的支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虽然国家近五年来对农村的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通过保险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商业保险转嫁经营风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民个人利益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农民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就导致了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较窄,规模不大,风险集中,商业保险不能在其中直接获取经济利益。

3.增强商业保险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3.1 加强商业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增强商业保险能够有效的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得到农村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商业保险要利用好乡、镇政府部门,积极的做好农村保险知识的宣传工作,加深农村居民对于保险的认识,比如可以在乡镇的街道上、各村的村委办公点以及各个村落的重要路口等进行农村保险宣传专栏的设置,宣传当前的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法规以及承保和理赔中的重要事项等等。还可以通过乡镇的相关干部进行集中的保险知识以及典型案例的宣传,增加农村居民的投保意识。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教育机构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得到保险知识的普及。

篇7

2003年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提出,我国防洪减灾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人与洪水“和谐相处”,进而又提出了“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洪水资源化、技术现代化、保障社会化”的努力方向。在作者看来,“洪水管理”就是广义的“防洪减灾”,只是增多或加重了“规范人的行为”、“公众参与”、“适应洪水”、“全流域减灾”、“全年管理和调度”等内容,以至于“发生了质的变化”。近一年来,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围绕防洪减灾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作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粗略意见,整理如下供讨论参考。

1 对防洪减灾的总体认识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联合国1986~1995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1]。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 损失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2]。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 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笔者对我国防洪减灾有以下5方面的认识。

1.1 防洪减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推进“人与洪水和谐相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与洪水相处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不断摸索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处理洪水的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发生变化。从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莱茵河和其它一些大江大河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看,人们对待洪水的方式和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被动地适应洪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洪水如猛兽,来了只有躲避;二是控制与防御洪水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定居点范围逐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人们开始向洪水通道和调蓄洪水的湖泊进军,导致江河调蓄洪水的场所越来越小;三是有意识地主动适应洪水的阶段。随着大量防洪工程的建成,洪水通道逐步缩小,人们逐渐发现:虽然防洪工程的标准提高了,但洪水灾害损失数量却仍在增长。于是开始了限制人类有害行为并主动适应洪水的新时期[3]。我国近几年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与数年前相比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朝着“洪水管理”和“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如:在法律上已明文规定实施规划保留区制度;在长江等江河实施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整治河道和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措施;加固大江大河干堤和病险防洪工程;加强流域管理,实施流域全年水量统一调度等多个方面。

1.2 洪水管理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防洪减灾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人口密度大,留给洪水的回旋余地比较少,难以象西方国家那样预留出很多调蓄洪水的湖泊和湿地;二是洪水威胁区域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基本重叠,洪水灾害威胁严重;三是我国江河洪水的变化幅度非常大,防御同样标准的洪水需要修建比西方国家更多、更大的防洪工程;四是我国河流的含沙量高,防洪减灾需要处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五是长期以来固有的防洪工程水利观念的管理模式,要转变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习惯和措施非常困难。为此,我国的防洪减灾对策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否则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1.3 洪水管理应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流域综合管理 江河洪水具有与其它资源不同的属性,它以流域为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集合。流域内的水体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流域间的水体相对独立。这一特点决定了洪水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管理,否则将导致各种各样的水事矛盾,甚至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江河洪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洪水管理一定要统筹考虑流域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全面安排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洪水管理是对一个流域范围内各种各样与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的综合管理,是全年的整体活动,决不仅仅是汛期的短期行为。欧洲的莱茵河穿越数个国家,有关国家专门成立了莱茵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流域统一管理的协商与监督机制,该机构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之后建立的,事实证明该机构在洪水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4 洪水管理要特别注重“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 世界各地采用的防洪减灾工程措施大体相同,但采用的“非工程防洪减灾措施”差别较大[4]。为减少洪水灾害的总体损失,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人类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中,挤占洪水出路以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是屡见不鲜的,无节制的行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减少总体灾害损失要在科学地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依靠社会的自我约束机制来实现。洪水管理不仅是采取措施约束洪水,更重要的是约束人类的奢望,限制人类的有害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人的行为,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在恰当的范围内回避洪水、适应洪水,给洪水以出路。

1.5 洪水管理要特别注重“公众参与”的措施 洪水管理 无疑要强调统一管理,但统一管理决不排斥公众的参与,相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公众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抢险部队、科研院所、非政府机构、感兴趣的人员等都属于“公众”范畴,都应参与到洪水管理过程中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公众参与”做得比较好,规划措施的贯彻落实就顺利,反之则困难。西方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而应是在规划编制、方案制定、措施落实、管理与监督等整个过程的广泛参与,不是我国通常讲的广泛征求意见,而是实质上的参与讨论、论证、实施和监督。 2 防洪减灾基本对策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国当前的防洪减灾形势,作者认为,我国防洪减灾对策应以流域的统一规划为基础,突出3个重点,狠抓5项工作,统筹考虑洪涝和干旱问题,落实综合管理措施。

2.1 洪水管理要以流域统一规划为基础,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洪水管理是按流域进行的洪水管理,洪水调度是按流域进行的洪水调度,这是水的流域特性所决定的。流域洪水管理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人类活动必然影响洪水的状况,流域内一个区域的行为不能危害另一个区域,因此洪水管理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对流域的防洪减灾给予和谐的统一安排。不仅要对工程措施进行规划,而且对非工程措施给予安排,还要对人类的行为给予约束和引导。洪水管理规划要面向未来洪水,而非过去的某个典型年洪水;不是仅仅针对过去洪水中暴露出的问题,而是要面向解决未来洪水中可能面对的问题。由于未来洪水总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未来的更大洪水总有不可避免地出现的可能,因此应适当多地给洪水留出调蓄空间。

2.2 洪水管理要突出的三个重点 (1) 要突出“给洪水以出路”的重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清退河流两岸大堤之间的洲滩民垸,扩大中小洪水的行洪通道;进一步加强对河流两岸大堤之间洲滩民垸和行洪区的管理,使之向着有利于分滞洪水的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退田还湖,增大湖泊调节洪水的能力;逐步迁移洪水频淹区群众,减少不动产灾害损失和人员的生命威胁;增大洪患灾害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躲灾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在洪水条件下生存的环境。(2) 要突出流域内“面上防洪措施”的重点。防洪减灾的传统运作方式对河流本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对面上的洪水管理措施注重不足。要在上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拦滞洪水,涵养水源;采取措施在整个流域的面上层层拦截雨水,阻滞雨水向河流汇集的数量和速度,加大雨水向地下的入渗量;在有条件的地点修建平原区纵横交错的分散洪水水道,修建平原水库或恢复天然洼淀调蓄洪水的能力;因地制宜地建设回灌地下水的网络工程,变地表水为地下水,增大水资源利用率等。(3) 要突出“洪水资源化”的重点。过去的洪水调度大多只考虑防洪保安的单一目标,或考虑一些兴利的因素,很少考虑增加洪水资源的利用率问题,更少顾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的安排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防洪减灾的需求。我国水资源量短缺,洪水是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北方地区更是如此。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多地变地表水为地下水。适当利用一些蓄滞洪区和洼地拦滞雨水;在有条件的地点实施跨水系分洪措施,分散主要河道的洪水,调剂水系之间的水资源等。同时,洪水调度要尽量照顾生态环境的改善。

2.3 洪水管理要抓紧的五项工作 (1)要抓紧全国洪水 风险区划分析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通过洪水风险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洪水风险程度;根据洪水风险程度的大小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布设防洪减灾措施、研究社会保障和救援对策等。洪水风险区划应公之于众,以便增加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和参与洪水管理的意识。(2)要抓紧建立强制性洪水保险制度。洪水保险虽然不能减免灾害损失,但可以帮助受灾户尽快摆脱灾害带来的困境。国外经验证明,洪水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洪水管理措施。我国应抓紧开展调查和政策研究,并选择一条河流或一个区域开展洪水保险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洪水保险立法工作。在具体项目的选取上可以有计划地分步进行,先对经常受淹的区域的固定资产实施强制性保险,再对重要防洪工程实施保险,继而全面普及防洪保险。(3)要抓紧完善现有的江河防洪工程体系。抓紧病险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使工程尽快恢复原有设计防洪能力;因地制宜地疏竣泄洪能力严重不足的河段;按照规划确定的方案和标准增建一些防洪减灾作用明显的工程;修建尚未设防的中小城市的自保防洪工程,避免年年上水受淹的局面;全面完成使用频率较高的蓄滞洪区的群众保安工程;根据具体条件修建沟通水系或流域的水调剂工程等。(4)要抓紧完善洪水调度的支持手段。建立和完善洪水调度 方案实时制定与比选的措施,完善实时获取与展示各类防汛信息的手段,为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开展科学洪水调度提供有力支撑。(5)要抓紧落实减少人员伤亡的对策措施。山地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洪水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以上,要抓紧开展山地灾害危险点的普查工作;抓紧完成并实施防御山地灾害规划;广泛开展“群测群防”活动,落实受影响区内群众的现场监视和报警手段;建立畅通的信息通 报与警报网络,制定预案并落实具体措施等。

3 需抓紧研究的问题

洪水管理要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以下9个方面的研究。(1)防洪减灾社会化研究。在防洪工程体系达到一定程度、不宜再提高标准的情况下,要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非工程防洪措施上来。要形成社会分担防洪减灾责任的机制,从政策、法规、经济、技术等有关方面全面构筑防洪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承受灾害的能力。(2)蓄滞洪区管理与运用研究。国家尚未出台蓄滞洪区管理条例。我国当前有很多地方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没有严格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和开发加以控制,导致蓄滞洪区内人口增长过快、资产增长过多。(3)洪水资源利用和城市蓄滞雨水措施研究。主要是蓄滞雨水和变地表水为地下水的措施。城市的发展使雨水天然下渗面积减少,使洪水汇集时间缩短,应抓紧研究分散阻滞雨水汇集的实用措施。(4)跨水系或流域洪水调度研究。防洪减灾关键在于处理洪峰,将洪峰期的部分流量调往其它河流将可减轻危险区域的洪水压力;将丰水区域丰水时段的洪水调往缺水地区或补充地下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适应洪水的农业和产业结构的研究。针对洪水威胁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耐水作物新品种、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与洪水期错开的品种,建立和发展耐渍涝、避洪水的农业生产结构;将易淹区建成具有生态、旅游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区,以及确立农、林、牧、渔、相结合的产业模式等。(6)洪水灾害评估系统研究。改变单纯依靠下级洪水灾害报表评估洪水灾害损失情况的制度和办法。在制订和完善洪灾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评估洪灾损失程度的措施和手段。(7)防洪减灾投资与集资政策研究。我国现有的防洪减灾投资应主要靠财政拨款,但从长远看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如东部洪水威胁区可以考虑征收防洪税并用以适当支持西部地区的防洪减灾建设。(8)不同江河不同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研究。探求分析计算各类防洪工程最佳防洪标准的途径和方法;全面分析防洪工程的状况,考虑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因素,确定各江河主要防洪工程的最佳防洪标准。(9)防汛抢险实用现代技术研究。在防汛抢险过程中,及时发现险情是抢险成功的关键环节。而我国用于现有堤防等防洪工程的探险仪器往往不够准确,现有的抢险方法也大多沿用传统的方法,汛期的抗洪抢险每年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局面需要靠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逐步改变。

参考文献

[1] United Nations.Floods—People at Risk,Strategies for Pre vention[M].United Nation Publication,Sales No.E.97Ⅲ.M.1,1997.

[2] 谭徐明,周魁一,张伟兵,马建明,苑希民.我国防洪减灾战略的再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2002.

篇8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56-01

一、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已经无法应对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了。加强农业气象监测,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对于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业气象监测有利于反应环境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作用的持续性,从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准确率。

环境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是持续的,而且,它所产生的"效果"也将持续到以后一段时间。这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将对农业生产发挥一定的的后效作用。因此,充分估计前期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做好农业气象预报十分重要。国外预报实践表明,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通常要高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农业气象监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国内利用农业环境监测仪预报实践也有类似的结果。故人们有时称农业气象预报为不是天气预报的气象预报。

其次,农业气象监测可以反应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影响的综合性和交互性。

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不仅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是在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与生物自身演变的生物学规律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决不是简单的叠加。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建立多因子综合一集成型预报模式或手持式农业环境测量仪预报模式,就有可能取得更好一些的预报效果。

再次,农业气象监测对各种农业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对象和过程影响的不等同性和不可取代性的反映。

大量经验表明,同一气象因子定不同发育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而在同一发育阶段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也是不等同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取代的。在分析农业气象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时,分析关键阶段的关键影响因子特别重要。而农业气象监测就可以监测分析因子作用的最高、最低临界值和适宜区间,提高预报效果。

总之,在气象为农服务中,充分利用各种高技术手段,通过研究环境气象条件与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预测估算环境气象条件的未来可能演变趋势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对复杂多变的农业气象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程动态和准确的监测,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气象保障和减灾防灾调控服务,为三农事业保驾护航。

二、农业气象监测现状分析

虽然与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监测自动化设施、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

首先,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其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稳步提高。气象部门现有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1639个土壤墒情观测站,开展了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试点,建立了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乡镇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

再次,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显著拓宽。全国1500多个县气象局制作和播出电视气象节目,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农村高音喇叭近8万个,乡村气象电子显示屏6万余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22500余个,农村气象信息员45万余名,海洋气象广播电台7个。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不断强化。完成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历史气象灾情普查,开展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了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和农村中小学防雷工程。

还有,农业气象专业化观测网逐步完善。针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开展了基本气象要素、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物候和农业灾害等项目的监测。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不断加强。先后开展了农田土壤墒情预报等农业气象条件预报和农业年景预报;针对本地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开展了多种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为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当然,随着经济发展,面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农业气象监测的新要求,农业气象业务也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问题,如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明显滞后,观测仪器落后,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及时上传不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三、农业气象监测的新举措

成绩是肯定的,不足也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农业气象监测需要继续努力,采取新举措,以适应新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一,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使观测、试验项目与内容符合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观测手段与方法显著改进,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立体化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与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为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为繁荣农业社会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加大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的普及力度。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环境的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以及产量,在种植过程中通过使用农业气象监测仪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以及最终的品质。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就是农业气象监测仪的一种。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又名数字农情监测仪,是农业气象监测仪中的一种便携式气象监测设备。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属于智能化农业环境监测仪,通过使用该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出现的原因,比如在近年来干旱出现的主因是什么,是因为温度的变化,降雨量还是风向风速所导致的,通过一款检测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环境突变性对与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量。

综上所述,农业气象监测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我国的农业气象监测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今后,仍需继续完善,不断提高其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1003

1 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意义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按照古树名木的分级标准: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它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

泰宁古镇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曾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盛况。泰宁从属客家人,具有爱林护林,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传统。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宋初民间就有植树造林的习惯,特别是在村庄和寺庙周围营造珍贵树种,作为风水林。前人植树造林留传至今的许多古树名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堪称“活的文物”、“绿色的化石”,也是城乡绿化、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泰宁县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调查

2.1 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情况

据泰宁县2014年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该县现有古树名木总株数854株,其中散生古树名木364株,古树群19群490株。

2.1.1 散生古树名木调查情况

现有散生古树名木,共计15科30种364株,详见表1。

2.1.2 古树群调查情况

现存古树群,共计19群,主要树种400株,总株数490株,树群面积23.58 hm2。详见表2。

2.1.3 古树名木保护级别

按照保护级别划分:一级8株,二级85株,三级761株。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24株(其中南方红豆杉23株,银杏1株),省重点保护的植物8株(均为柳杉)。

2.1.4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

从乡镇分布情况看,各乡镇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大龙、新桥、杉城、朱口4个乡(镇),占全县总株数的75%;从分布区域来看,泰宁县范围内只有1株分布在城区,其他古树名木均分布在农村。具体公布情况详见表3、4。

2.2 省市级“树王”评选情况

2013~2015年省、市开展了“树王”评选活动,泰宁县已有3株古树被评为“树王”。

2.2.1 柳杉王

生长在大田乡料坊村新华的柳杉古树(树高27.5 m,胸围870 cm,冠幅23.0 m×18.8 m,古树编号350811203021),在2013年度“福建省柳杉王”评选中名列前茅,当年在全市树王评选中被评为“三明市柳杉王”。

2.2.2 桂花王

生长在梅口乡谢家坪村的桂花古树(树高17.3 m,胸围309 cm,冠幅17.9 m×17.0 m,古树群编号350811204008),在2013年度“福建省桂花王”评选中名列前三名,当年在三明市树王评选中被评为“三明市桂花王”。

2.2.3 细柄阿丁枫王

生长在大龙乡善溪村螺心下的细柄阿丁枫古树(树高24.7 m,胸围526 cm,冠幅20.5 m×18.6 m,古树编号350429206024),在2014年度三明市评选中被评为“三明市细柄阿丁枫王”。

3 泰宁县古树名木保护的主要做法措施

3.1 认真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行政领导负责制

全面实行古树名木保护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行政区内乡村和城市规划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明确规定古树名木所属单位的主体责任。

3.2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

根据《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泰宁县逐步建立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制。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签订《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2014年,由县绿化委员会、县林业局制定实施了《泰宁县“树王”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树王”保护的责任、任务、措施等内容。

3.3 及时组织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工作

泰宁县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成立领导机构,组建调查队伍,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全县古树名木普查或核查工作,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对、补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资料。

3.4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古树保护意识

泰宁县各级和各有关部门重视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向社会各界和群众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使公众自发保护古树名木。在农村,历来就有利用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古树名木保护活动。近几年来,该县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树王”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森林文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植绿、护绿、爱绿、兴绿逐步成为良好社会风尚。

4 泰宁县古树名木保护的存在问题

4.1 古树生长问题及原因分析

泰宁县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及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人为损害和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或因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不科学,造成有的古树名木长势衰弱、空心枯枝,甚至濒临死亡。如该县也曾出现古树资源枯死受损的情况。

通过调研,造成该县古树生长不良和死亡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4.1.1 病虫危害

客观上古树生长势弱,容易受病虫危害,因未及时防治,不同程度受到虫蚁侵食和病害传染,造成枝断、脱皮、干空、根腐,致使树木衰弱速度大于生长速度,直至枯死。

4.1.2 自然灾害

有的古树因强风吹倒枝干,甚至整株吹倒;有的因雷击劈断枝干,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还有因洪水冲出侵蚀古树,或整株冲毁。

4.1.3 偷盗祸害

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满足私欲而进行偷盗一些极具价值的古树名木,如南方红豆杉、柳树等,非法买卖,谋取暴利。

4.1.4 人为损害

有的古树因人为在其保护范围内乱挖、搭盖、堆放杂物、倾倒垃圾等,或在树体上出现缠绕绑伤现象,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4.1.5 移植伤害

受城市化或景观建设所需,任意移植乡村或异地古树及古树后备资源将严重伤害被移植树木的正常生长。

4.1.6 其他危害

有的工程建设,如路面过度硬化会影响到古树根部的正常呼吸和生长;有的古树由于建筑密集等原因,使生长生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4.2 保护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4.2.1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居民树木保护观念不强,未养成爱惜古树名木的习惯,在大树上乱刻乱划、拴绳挂物、乱搭乱堆物品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绿化步伐加快,乡村或异地古树名木或古树后备资源被移植进城,由于移栽和管理不善以及生长环境的变化,造成一些移栽进城的树木死亡。

4.2.2 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够

有的责任单位由于对古树名木保护重视和认识不够,造成一些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并未按照责任制要求真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未签保护合同,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管理也不固定。许多古树因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4.2.3 保护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除了阶段性完成古树名木调查任务,由林业部门明确一定古树挂牌和调查费用,以及上级林业部门下拨少数树王保护费以外,没有确定常规的古树名木保护费。

5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意见及建议

5.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树王”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古树名木和“树王”的现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背景和养护知识,倡导全社会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护古树名木的浓厚氛围,增强全民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自觉爱护古树名木。

5.2 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护责任

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保护责任,共同做好古树名木及“树王”保护工作。根据古树名木分布和权属的实际情况,落实古树名木所在辖区、有关职能部门、管护主体单位的保护责任,签订管护责任书,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将辖区内古树名木保护情况作为对各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

5.3 健全长效机制,实施科学管护

各级和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的长效管护机制,根据古树名木生长情况及生存需要,及时落实除虫、消毒防腐、施肥、复壮等养护措施,以及修建护栏和安装避雷针等保护设施。在古树受到危险性虫害侵蚀,遭受台风、雷电等自然灾害时,有关部门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救灾。

5.4 积极筹措资金,保障经费需要

要将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行财政补助的办法,将古树名木保护落到实处。积极寻求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吸纳社会各界投资管护。鼓励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认养古树名木,提高广大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

5.5 实施分级管理,确保防范安全

由林业绿化和住建园林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古树名木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古树名木风险等级,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岗位责任制,实施风险防范制度管理。

6 结语

只有不断加大古树名木管护力度,建立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才能把老祖先留下的“瑰宝”再留传给后人,才能发挥其融纪念、观赏、研究为一体的自然史书作用,延伸其在泰宁森林城市中的传承性、完整性以及深厚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篇10

1.1草地资源的特点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下,草地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草地面积辽阔。是全国五大草原牧区之一,草地面积为8.3×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9.1%,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6×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1%。二是草地类型丰富多样。草甸与草原草地类型有7个,包括高寒草甸草地类、高寒草甸草原草地类、山地草甸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草地类、低地草甸草地类、高寒草原草地类和温性草原草地类,以高寒草原草地类分布面积最大。三是牧草产量低。大部分地区气候严寒、干燥,土壤贫瘠,牧草低矮、稀疏,普遍产量较低。四是草地利用的季节性明显。五是天然割草地奇缺。

1.2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的重要性

1.2.1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的需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草地生态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迥异。例如,生态种群组成贫乏,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低,抗干扰能力弱。在极端气候变化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易于被损毁,极可能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恶化以致完全崩溃。因此,从气候变化视角研究草地资源及其产业发展,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很大的实践意义。

1.2.2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草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为数不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同时还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其地理位置特殊,草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达2/3以上,加之宗教影响广泛,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社会矛盾较突出,是全国生态屏障建设、社会稳定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气候变化使草地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加之牧民传统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十分有限,牧民贫困与高原生态屏障建设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1.2.3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地理位置特殊,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对影响我国旱涝分布的气候格局作用明显,是影响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的重要屏障。保持地表草地植被和冰雪覆盖稳定性,有利于保持亚洲乃至北半球大气环流系统的稳定。草地是重要的江河源区,冰川发育,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大,孕育了许多重要江河,是世界上河流发育最多的区域,对这些江河的水源涵养和河流水文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对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是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拥有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同时还具有我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特殊性,如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拥有所特有的高寒干旱荒漠、高寒半干旱草原和高寒半湿润高山草甸等类型。作为世界上独特的环境地域单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了许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最主要的分化与形成中心。也是全球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并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库之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2气候对草地资源的影响

2.1热量不足是草地演变的主导因素气候是草地演变最积极、最活跃、最直接的因素,它不仅能决定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而且还可以制约草地生物群落在时间上的更替。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对草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草地被寒冷低温气候控制的面积达74.9%,这些草地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甚至更低,≥0℃的年积温小于1500℃,植物生长期不超过180d。其余的草地则为分布在高原谷地的温暖、温凉草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1。热量不足是制约草地生态系统中一切生物学过程的主导因素。长期的低温使高原植物,特别是优良的饲草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如植株低矮平铺地面,便于截取更多的阳光;越冬芽着生在地表之下,并有保护物;植物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以便利用有限的地温;在有效温度范围内积累有效物质的速率较高。

2.2干旱是制约牧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干旱是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除了高原东南部低海拔河谷地带天然降水可满足植物生长外,广大牧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受大气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高原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地差异很大,干旱、半干旱草地占总面积的66%,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高海拔地区。草地还存在生理性干旱问题,由于高原独特的低温条件,增加了水分的黏滞度(0℃水的黏滞度约为25℃水的2倍),降低了土壤水分向植物根、茎的输送能力。降水量的年变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如拉萨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4mm,多雨年可达815mm,少雨年仅为268mm。西部高原地区的降雨年变化更大,草地的丰欠年差别十分明显。不同水分等级条件下的草地比重见表2。

2.3高原湖泊和现代冰川是局地草地演变的重要因素冰川是江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怒江等发源于境内的大河,其源头都有冰川存在。冰川的消融对河流、湖泊的补给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内陆河流的来水量一半是靠冰川补给的。冰川和湖泊不仅能储存物质———水,还能储存能量———温度,因此它们可以调节水热平衡,影响周围气候。高原气候变化,导致许多湖泊水位下降,冰川消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冰川消失、湖水干涸。

2.4人类活动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不容忽视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是盲目开垦、采伐和超载过牧,引起局地气候、生物种群和自然景观的改变,也是较为突出的现象。放牧本身不可能直接使湖水下降、湖泊干涸、冰川退缩,但大面积的超载过牧造成土地沙化,致使土地日渐贫瘠,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加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草地及其区域各种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将日益扩大,草地演变的速度也将加快。

3草地气候变化风险分析

3.1自然因素导致的风险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对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地区1961—2008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大约以每10年0.32℃的速率升高,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增温率,使得季节性冻土呈现退化趋势。区域升温最明显的地区是西部,其次是沿江一线和东南部,冬秋季变暖趋势尤其突出。1981—2008年,38个气象站点大部分站点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0.0~75.7mm,而林芝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南部年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未来地区气候变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气候的变化将继续对草地畜牧业、水资源、草地生态系统及相关产业等产生影响。气候变化对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气候变暖、降水增加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牧业生产,但人们更关注其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由于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经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贮量减少,高原冻土下界上升、冻融消融作用加强,进而诱发草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草地退化趋势较明显,草地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等服务功能减弱;在强盛风力和气候干旱的共同作用下,风蚀作用加剧,草地沙化存在加剧的威胁;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水土保持能力差,气候变暖使冻土消融加快,易加剧水土流失;全球变暖引起部分地区的干旱化趋势,使原生植被群落的优势种逐渐减少,出现大量杂类草植物和毒草类植物;部分地区的湖泊面积缩小,盐度上升,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旱灾、沙尘、洪水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和以鼠、虫、毒草为主的生物灾害爆发更加频繁和不规律,防治难度加大。

3.2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草地退化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因为草地退化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常常伴在一起。在很多情况下,草地退化就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失败关系,目前草地退化可以说与地区人口超载、投入不足、治理不善、粗放型经营方式以及重开发轻治理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人为因素加速了草场的自然退化过程[4],如片面追求牲畜存栏头数、超载过牧、毁草开垦、乱挖草药等,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冲突。人为因素不但加剧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针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的难度。

4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目标

4.1生态效益研究表明,每25~50m2的草地就可吸收1个人1d呼出的CO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恢复和扩大草原原生植被能够促进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对吸收CO2、减排增汇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要作用[5-6]。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促进各类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体目标包括有效保护与治理退化草地,提高草甸及草原覆盖度;有效保护高原湖泊、湿地、江河源头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使“江河源”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障重要河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沙化土地,提高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和“碳汇”功能;有效保护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得到保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做出重要贡献。

4.2社会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经济规律和道德准绳的基础上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的着眼点在于根据草地资源特点和具体的区域特性,寻求一种最适合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通过有效保护的草地生态环境,促进淡水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宜居的新型高原聚落,以低碳生活、环境优美牧区、清洁能源、高原生态文化为特点,在促进草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3经济效益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首先是通过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扩大草产业发展的基础。广大农牧民可通过参与草场保护与建设、沙化土地治理、植树种草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获得报酬和国家的生态补偿。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保护良好的草地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为广大草地区域群众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草地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措施及建议

5.1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我国已在牧区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6亿元,以每年90元/hm2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禁牧补助;以每年22.5元/hm2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以每年150元/hm2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以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进一步扩大畜牧良种补贴政策覆盖范围;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牧区给予绩效考核奖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全面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能真正促进牧民增收、实现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执行力是关键。牧区虽然面积辽阔,但人数却很有限,宗教影响深远,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能不能到达牧民手中?到达牧民手中是不是真的按标准执行了禁牧?拿到草畜平衡奖励的就真的未超载?笔者认为,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让广大牧区牧民乃至所有关心牧区的人们都能去监督,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5.2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草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其中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是冻融区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属冻融区和草原区,高原冻融区的主要治理措施是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重要江河源区水源涵养区草地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独特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草地资源还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草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碳汇”草地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相结合是生态安全屏障的根本保证。生态安全屏障和“碳汇”草地建设工程应包括天然草地保护工程、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

5.3加大提高草地生产力和固碳技术推广力度广大草地缺水较为严重,牧草在生长期内仅靠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天然割草地面积有限,其他饲草来源也有限,草地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应在水热条件较好、避风向阳、土层较厚的局地草地建立以当地野生牧草为主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并逐步推广季节性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利用地表径流、江河湖水及泉水等水资源,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开展草地灌溉,不仅可使牧草产量提高,还可改善草地植被质量,成为优良的割草地。如此广袤的草地,既发展了畜牧业,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固碳潜力。为了提高草地的固碳能力,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实践,比如用家禽替代草食性动物,在草地上放置禁止放牧的篱笆,种植深根灌木,种植生物量高的草种等。成熟草地固碳技术应作为牧区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

篇11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期间,*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方向,以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一流服务”的要求,强化观测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保障水平,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轨道业务技术体制,实现气象整体实力进入省会城市先进行列的目标。当前,要重点抓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科技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实现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一)建设大气综合观测自动化体系。加快建设和完善陆地、高空和卫星相结合,自动化遥感、遥测一体化的全天候大气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加快先进大气探测设备和应急气象观测系统的组网建设。优先建设灾害多发区、城市南部水源涵养区及特殊区域大气监测网,提高对*市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沙尘暴、扬尘、酸雨等环境气象的监测能力。市气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资源,共同构建覆盖广泛、资源共享的现代气象综合观测体系。

(二)建设精细化气象预测预报体系。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做好影响*市的暴雨(雪)、雷电、冰雹、大风、大雾、干旱、台风等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预测预警工作。

(三)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象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开展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风险区划评估工作,加快建立农村气象警报服务网络,尽快实施气象信息“村村通”工程,使气象灾害警报信息及时到村入户,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把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要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系统,开展干旱、渍涝及作物病虫害和重大动物疫病气象条件的研究和预测预报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四)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构建全市人工增雨防雹立体化作业体系。重点在南部山区建设以火箭增雨(雪)作业、预警指挥、决策调度、信息传输、气象综合监测、效果评估和科研试验于一体的省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增加南部山区水分涵养区有效降水,实现保泉蓄水、造林绿化、净化空气和改善生态的多重功效。

(五)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及有关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森林火灾、雷电灾害、地质灾害、化学污染扩散、流行病暴发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服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针对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适应中心城区的扩展,与有关部门配合,逐步建设城市高密度立体自动气象监测网,实现对城市易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构建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预估系统和城市重点工程气象服务决策咨询系统,积极开展可能引发城市积涝、高温、扬尘、雷电等灾害的研究和预报,并加强防灾避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自*保护能力。

(六)建设气象人才队伍和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要把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气象人才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和激励创新机制,加强气象人才教育培训、智力引进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气象业务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南部山区人工增雨(雪)保泉作业体系研究等创新课题研究,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建立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为气象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四、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气象灾害具有多发性、地域广、控制难和损害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方针,以科学制订规划、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处置和建立防御体系为重点,全面做好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工作。要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上,编制综合防御规划,明确防灾减灾任务,落实防御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科技先导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和完善章丘市、平阴县和商河县的高空监测、风廓线仪设施,构成环*高空监测预警网络,形成地面、低空、高空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同时,要切实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和预测,通过公共媒体、现代通信手段和公共场所公告平台,及时向社会。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尽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对气象灾害所能引发的衍生灾害提示应对措施。要重视打基础,抓基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五、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发展

篇12

一、引言

小额信贷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信贷贷款,以企业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为主要对象。贷款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是小额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延伸,借款人可以不需提供担保。其特点是能够在不提供担保情况下,债务人本身的声誉或第三方保证都能够获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由于这是一种高风险贷款,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

小额信贷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最初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随后以其成功经验在全球得以推广实践,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世界范围内的小额信贷也存在局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泰国的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体系等。

我国在90 年代引入小额信贷,主要借鉴于孟加拉过的乡村银行模式。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多元化,它为农村农民提供了各种获取收入的机会和能力,为农民生存致富之路提供必要的资金。它拓宽了农村的融资方式,对减缓农村贫困及致富有着重大的意义。小额信贷是探索扶贫资金供给以及到户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增加了穷人的参与项目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减少了决盲目的决策。由于免担保,小额信贷也使农村金融机构更注重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从而加强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二、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根据人民银行2010年10月底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小额信贷的总体发展形势。该数据显示——全国小贷公司2348家,已经开业的,从业人员24742人,实收资本1521亿元,仅小贷公司的贷款总额是1623亿,利润总额是73亿元,所有的权益现在达到1608亿元。另外,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在农村金融市场支农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支农主力军,全国2000多个县中几乎所有的农村合作社都开办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增量贷款中有90%以上是靠小额贷款的增长。

然而,良好的经营状况下,也隐藏着不少问题。首先,贷款大部分集中于市区,未深入到农村,与小额信贷服务“三农”,为农村农民融资提供便利的最初目的相违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贷款种类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抵押贷款,与小额信贷的初衷也不符合,掩盖了小额信贷无需担保的特点,而且不利于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在全国小额信贷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各地区的实情不同,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本文将介绍我国小额信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当前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额信贷面临风险

当谈论到小额信贷,人们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小额信贷存在着各种风险。其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良好的信誉是小额信贷借贷的法律基础和依据,然而在农村,许多农户并未履行诚信原则,按照贷款的具体流程,并且没有相关的法律意识,存在着冒名贷款、贷款转借等问题。并且,一些信贷机构内部人员为个人利益忽视贷款人的信誉,或为亲友借贷无视贷款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阻碍的小额信贷规范操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涉及面广,手续简便,在发放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操作风险,给农信社、小贷公司等借贷机构带来负面效益。

2、道德风险。此类风险由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往往取决于债务人的还款意愿。农信社小额贷款属于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也给了农民“投机”的可能。贷款客户中存在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信用意识。往往出现拖欠贷款、逾期还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资金周转。更有甚者,不愿归还贷款,造成了信贷机构的坏账,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影响收益风险,价格、利率或汇率等经济因素的波动产生的风险均是市场风险。小额信贷作为一种资本项目投资,资本利润受市场的影响极大,因此市场风险是信贷资金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之一。小额信款只是实现了贷款对象的分散,但同一地区生产经营品种具有相似性,客观上造成了贷款集中于某一项目、某一农户的事实。由于市场容量有限,这些项目、产品的生产量过多,会引起市场行情变化,加上农产品的鲜活性,极易造成价格波动或产品腐烂变质,甚至出现亏损,影响贷款归还。

4、不可抗力风险。由于小额信贷主要针对于“三农”,资金主要用途投入于农业生产,因而以自然气候为主导的不可抗力因素对贷款的回收影响巨大。农业是弱质的产业,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其盈利的基础。由于农业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受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的影响,产品销售受阻,利润降低,农民们往往收益大幅减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加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一般都没有投保,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农户资金积累不多,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造成大量信贷资金逾期、沉淀或呆滞,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挫伤了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农户家庭成员若患上重大疾病或出现意外事故的风险,也应归于此类风险。农村小额信贷的客户集中于农村低收入人群,一场重病和一个事故往往使他们一无所有。当前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下,家中劳动力一旦发生人身意外、甚至人身事故的事件时,在缺乏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会使贷款的偿还变得遥遥无期,甚至造成贷款的无法归还。#p#分页标题#e#

(二)缺乏足够资金来源,后续供给不足

小额信贷旨在拓宽农村借款渠道,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充足且稳定的资金来源,其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扶贫资金,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来;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资金的后续供给不足。作为目前仅有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的匮乏是制约其后续业务拓展最大的障碍。并且,在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一方面造成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储蓄减少。贷款需求的不断扩大,而贷款的资金来源却反呈减少趋势。供求关系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发展。

(三)小额信贷自身特点的限制

小额信贷具有额度小、期限短、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具有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等特点,这些特点,促使它能够较好较快地适应我国农村的贷款市场。但小额信贷行业又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业务成本较高。较大风险成本加剧了小额信贷利率的提高,从2004 年起城乡金融机构91%以上的贷款都是上浮利率水平,且在上浮利率水平中,上浮1.5 至2 倍的占40%左右,利率上浮的贷款明显高于四大商业银行及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无形中使渴望借贷的农民望而却步,小额信贷帮助农村发展以及农民脱贫的初衷无法实现。

(四)内部管理体系与外部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

在贷款管理体系方面,贷款机构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信贷员工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系统的普及相关专业知识。其次,放贷机构缺乏风险内控机制,贷前、贷中、贷后的相应工作没有完全分离,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最后,农户资信度评定缺乏统一标准。农户贷款的授信额度也存在较大随意性,没有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

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的同时,法律监管体系也不完善。目前,我国没有一个法律框架,来界定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没有系统的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框架和健全的监管制度,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由政府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未赋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相应的专业监管职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小额贷款公司规范有效的经营将无法得到保障,为后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五)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长期以来,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主要工具,而不是一个商业经营模式,小额信贷机构不能根据市场规律来制定自己的合理的利率,对小额信贷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完善小额信贷的主要对策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去的了巨大的成功,引入我国之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认为以下对策可以完善我国的小额信贷。

(一)借鉴孟加拉模式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国,并且在该国取得了空前的辉煌,因而借鉴孟加拉成功经验,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有裨益。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经验有以下两个点突出的特点值得借鉴:

首先,加强对贷款农户的培训。格莱珉银行不仅仅提供贷款还提供相关技术培训与指导,从而加强了借款者的还贷能力。在此基础上配以每周偿还一年还清的制度。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格莱珉银行所要面临的风险。

其次,信任和激励的风险管理组合。格莱珉银行最初采用小组联保的机制,对于违约问题,小组联保机制存在一个特殊的“风险扩散机制”,即一个成员违约,必然导致其他成员的共同违约行为,这就激励小组成员内部对贷款进行评估,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后来格莱珉银行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乡村中心制度,由村子里的小组组成的联盟,定期定点开会,让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充分的,贷款者与银行的信息交流也是充分的,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由于难以掌握贷款者信息而带来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降低了,小额信贷便有了生存的空间。

(二)加强风险防范

1、加强风险防范的首要工作就是对贷款诚信的宣传,在社会上培养诚信的风气。金融机构应作为诚信宣传的先锋力量,积极投身于诚信宣传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在社会中重树中华传统美德——诚信。

2、小贷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在引导农民诚信贷款的同时,也要进行同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规范发放贷款的程序。确保贷款按照正常合理的程序发放。

3、严格评定农民的信用等级,建立农民信用档案,筛选信用优良的农户,农村信用机构应严格按照各个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思想道德品质、以往信用状况、资产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等因素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善的档案,并实行跟踪管理。

4、依据国际上的成功案例,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提供小额信贷预防坏账的保险,以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减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上的风险。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使还贷更为人性化。对确因自然灾害和疾病等不可抗力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予以合理展期。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中央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农信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以有效调节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状况。在个别地区,央行可以允许一定范围内农信社自主上浮存款利率,以缓解资金问题。

2、加强小额信贷公司与银行的合作,让小贷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进行合法的集资。或者引导农业银行以及其他的商业银行进入农村信贷领域,进一步缓解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p#分页标题#e#

3、降低小贷公司的股东进入资格,以便于吸收更多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政府也可以放低小额信贷公司成立的条件,培养更多专业的小额信贷机构,无形中为资金的融通提供了便利。

4、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建立区域性资金融通网络,从而实现资金的最优配置。

(四)创新小额信贷模式、合理利率定价

前的小额信贷种类单一,且利率普遍偏高。信贷机构可增加贷款品种、放宽小额贷款对象、拓展小额贷款用途、灵活确定小额贷款期限、简化小额贷款手续,进一步提高贷款便利程度。与此同时,农信社、小贷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利率定价机构,根据资金成本、风险程度、期限的长短、目标收益率、贷款的供求状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等定价因素,以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对小额信贷的利率进行科学的、有差别的合理定价。

(五)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政策,健全的法律监管体制

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明确小额信贷的功能,根据我们各地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小额信贷,如“政策型”小额信贷主要用于实现政府扶贫; “商业型”小额信贷主要用于经营盈利;“政策、商业结合型”小额信贷介于两者之间。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信贷具体总类的设计,促进贷款多元化。随后,国家应制定更多优惠政策,如税收上,通过减免小额信贷组织的所得税加快其自身的资本积累; 对小额信贷业务审批的规定,在符合相关法律基础上,应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积极促进其业务创新。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小额信贷的相关法律,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以及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法律基础,让农信社与小额信贷公司在该领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建立弱势群体便利融资的法律支撑。同时也要加大对于小额信贷合理操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借贷程序中的信用治理力度,对于违反诚信原则,违反小额信贷相关法律的行为与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惩戒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失信事件的发生。

(六)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让小额信贷走向专业化,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应注重对信用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财经类院校深入宣传小额信贷的专业知识,各地区的信用办也可以像证券、银行和会计等从业人员考试那样,普及各级别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考试。不久的将来,农村小额信贷将逐渐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小额信贷的未来将一片光明。

五、小结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国,在国际上拥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促进了多个农村金融的发展。自引进我国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在各个农村普及。在浮华背后,或多或少的存在风险的防范能力不足、资金来源短缺、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未来,随着政府加强立法,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多元化贷款资金来源等措施的实行。小额信贷必定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而促进我国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王宗强.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金融网,2008.

[2] 杜晓山.小额信贷的未来[J].农经,2009.

[3] 杜晓山,聂强,张军.江苏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J].农村金融研究,2010.

[4] 尤琦.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6.

篇13

2013年6月9日至2013年9月30日

二、检查范围

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要对本乡辖区内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行业领域都要开展全面彻底的检查,重点抓好道路、岁上交通、消防、汛期地质灾害、民爆物资、非煤矿山、食品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检查。

三、主要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的检查,摸清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存在的风险隐患,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落实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认真解决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效遏制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四、检查方式

1、道路、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由副乡长牵头,组织乡安监办、交管站、船管办负责人以及各村书记、主任参加进行逐村、逐路、逐段库区进行安全检查。

2、消防安全检查。由副乡长牵头、组织安办、林业站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对森林、民房防火、场镇的燃气、消防器材等设施进行检查。

3、汛期地质灾害安全检查。由乡人大主席牵头,组织国土负责人、相关村书记、主任参加。

4、民爆物资、烟花爆竹安全检查。由副乡长牵头,组织乡安办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参加。

5、防洪抗汛安全检查。由副乡长牵头,组织乡水利站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参加。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由人大主席牵头,组织规划办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参加。

7、食品安全检查。由副乡长牵头,组织卫生院、学校负责人参加。

五、检查内容

(一)企业方面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执行情况。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技术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安全专篇制订执行情况,以及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外来施工队伍(承包商)资质及安全监管情况等。

3.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储存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和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4.应急管理情况。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协议情况;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5.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二)乡、村(社区)、单位方面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安全生产工作防治措施、应急预案、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自查,及时解决和弥补存在的问题。

2.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3.落实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改情况;全面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落实整改和监控措施情况;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4.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汛期地质灾害、爆物品、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和食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情况。

5.加强应急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和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预报应急机制情况。

六、工作要求

(一)思想特别重视。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党政齐抓、部门齐管要汲取近期国内发生的几起重特大事故教训,清醒地看到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各类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确保生产安全。确保检查活动取得实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