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数据时代的优势

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14:58: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数据时代的优势

篇1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9-0110-05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出现的社交网络、物联网在方便人们购物和交往的同时,也在网络上留下了大量个人“足迹”,数据大量增长;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为分布数据提供了计算方法;各种视频和语音数据则提供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不仅使数据量呈指数增长,而且数据样式也越来越复杂。这些数据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资源,对个人、企业和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数据本身也成了重要资源,成为企业和国家争相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201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推动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其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从战略资源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个人、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大规模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产生和数据,个人、企业和组织在网络中既是数据的开发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

一、大数据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大数据产生的历史背景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技术等日益成熟,各国对信息基础设备的投资持续增加,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持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不仅提高了信息产品的性价比,也降低了用户的上网费用,犹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之于物流,为大数据的产生、存储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物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类型不断丰富,数量持续地增加,产生了数量巨大、类型众多、内容鲜活的“大数据”。云计算和云存储为大数据的集中和分布式管理与访问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场所和分享渠道。春江水暖鸭先知,从事互联网领域业务的公司最先认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并重视数据资产的价值的开发。他们不仅从大数据开发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回报,而且还引领了大数据的发展趋势。2011年5月,麦肯锡《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是国内外产业界发出关于大数据产业的先声。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标志着“大数据”上升为其国家战略,引起各国震动。随后,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地质勘探局、NASA等部门提出与大数据相关尖端项目,产业界、学术界、非营利性组织、资本市场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大数据的发展。我国从2011年12月开始大数据系列报告,其中包括《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大数据时代三大发展趋势和投资方向》、《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等,引起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2012年11月,我国首次召开了数据科学与信息产业大会,标志我国学术界、产业界、资本市场达成共识,共同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大数据是数据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数字化”。其结果一是数据量爆炸性剧增,最近两年所产生的数据量基本与2010年以前全球所产生的数据量总和相等。二是数据来源极大丰富,形成多源异构的数据形态。其中非结构化数据(包括语音、视频、图像等)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大数据本质上是人类社会数据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产物,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和深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二)大数据的内涵及其认知框架

1.大数据概念的发展。对大数据的研究可追溯到2001年麦塔集团(META GROUP,现被高德纳咨询公司收购)的分析员Doug Laney所做的一份演讲中。Doug Laney当时指出未来数据量会从数据大小(Volume)、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Velocity)与多样性(variety)三个方向给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Volume、Velocity、Variety被合称为“3V”或“3Vs”。自Doug Laney提出大数据具有“3V”的特征以后,高德纳与现在绝大部分大数据产业公司,都继续使用“3V”来描述大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类型的增多,业界再也无法使用传统的分析方法获取其蕴涵的信息;同时,大数据所蕴涵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以后,超越了传统的数据应用范围,拥有数据就拥有竞争优势,数据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针对新的形势,2012年,高德纳公司对其定义做了修改,给出了新的定义。“大数据是大量、高速或多变的信息资产,它需要新型的处理方式去促成更强的决策能力、洞察力与优化处理。”修改后的定义除保留原有的三个特点以外,将大数据上升到信息资产的高度来理解大数据,同时,将处理大数据的技术和大数据可能的应用方向涵盖进来,这样就基本概括了大数据的内涵和外延的各个方面。当然,在“3V”之外,还有相关的数据机构认为数据的真实性或价值密度低(Veracity)为大数据的第四个特点。

2.大数据概念的认知框架。对正在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任何一种定义都难以全面概括它的全貌。基于大数据内涵的理解及大数据领域研究的进展,我们可以从大数据的来源、处理、特点和影响等层面对大数据形成一个科学的认知框架,以便更好地把握大数据的内涵、外延和发展趋势。大数据概念的认知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笔者的理解,一个完整的大数据认知框架应包括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处理、数据的特点及数据的影响四个方面。大数据主要来源于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会化网络、GIS等,它们组合在一起,又被称为泛互联网。多样的数据来源为数据类型的多样性、鲜活性提供了质量保证。所获取的数据又可分为大交易数据和大行为数据两个方面。它们涵盖了用户包括时间、空间、数量、习惯等多维信息。通过云储存、云计算及数据融合,形成了具有数量大、类型多、速度快和开发价值高的大数据。通过不断积累数据和提高数据的运用能力,拥有大数据的组织比其他组织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资产。当大数据成为组织的资产后,将对组织结构、组织功能和行业的水平与垂直融合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大数据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在线旅游服务商(OTA)在大数据时代将迎来机遇和挑战。凭借数据的支持和挖掘技术,OTA不仅为游客提供最便宜或者距离最近的酒店,还能寻找到最受青睐的、与出行目的更匹配的酒店。由于容易网络化操作,在酒店、机票、租车的预订领域,在线旅行社(OTA)在与传统旅行社(TA)的竞争中已占据了优势。目前,OTA和TA正在高附加值业务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很明显,在旅游业,大数据的影响正在加大,并最终在旅游组织结构、旅游组织功能和旅游业的水平与垂直整合三个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大数据对旅游组织结构的影响

1.旅游企业组织边界的变化。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大小决定的。科斯认为:当组织的内部管理成本小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时,组织倾向于内部配置资源;当内部的管理成本大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组织倾向于通过外部市场配置资源;企业组织边界的扩张会使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当内部的管理成本等于外部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会停止扩张,形成企业边界。大数据使组织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增加,也使外部组织间的交易透明度增加,同时使管理信息和交易信息流动加快,因此,大数据使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都会大幅度下降。对像酒店、交通这样的旅游企业,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外部交易成本,旅游企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纪录被不断打破。自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世界酒店集团化趋势非常明显,规模不断扩大。大数据则会使酒店集团化趋势保持下去。旅游企业组织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延伸企业的边界。一是将供应商或经销商整合进自己的价值链,这种边界扩张多发生在通过大数据交互能提高效率或能够扩大企业基础时。二是通过供应链整合上游企业。这种边界扩张多发生在供应商、经销商具有独特的核心价值链的企业。而对于像旅行社这样的企业,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成本下降速度小于外部交易成本,企业规模则有缩小的趋势。这些小企业将更依托外部网络平台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快速、低成本交换。围绕平台,聚集其他资源,所形成的旅游组织,笔者将其称为云组织。云组织有点像传统研究的产业集群组织。首先,小的旅游企业分化以后,将专注核心能力,通过平台交换资源,进行协作,以取得竞争优势;其次,围绕平台的中小旅游企业会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平分平台费用,节省管理运营成本、营销投入、建立客户信息投入等多方面的利益,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再次,在平台周围的云组织中的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平台提供的个性化信息,为柔性生产提供了便利。云组织与传统的产业集群组织又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产业集群组织以产业为中心,集聚各类生产性企业;而云组织依托平台,集聚了包括生产性组织、消费者和经营商,它们利用平台,互惠互利。第二,产业集群以地理邻近性为基础,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如果从全球范围研究,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块状组织;而云组织依托平台和大数据优势,不需要邻近优势,而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企业、旅游者、旅游经销商组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大网。

2.旅游企业内部结构变化。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便利使传统的旅游企业构建的科层组织向扁平化组织转变。科层组织以等级为基础,形成“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在科层组织内部,命令从上向下,信息则从下向上流动。科层组织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等级严格,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明确,各级部门都有严格的权限范围;二是层级内部各部门分工明确,各行其职,但缺少信息交流(如图-2所示)。科层组织在福特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面对“弹性专精”的柔性化生产,而反应能力较慢,正被扁平化组织所取代。而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沟通能力则使扁平化组织向倒“金字塔”转变(如图-3所示)。

在科层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相互独立,以邻为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造成了科层组织对快速变化市场反应迟钝,内部协同和沟通成本过高。大数据以低廉的信息成本和实时传递的高效率及完整和全面的信息流,使部门之间变得更加透明。透明实时的信息促进了部门间的边界整合,各部门间的协作就像网络一样并发、实时地协同,不断提高效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科层组织的层级在压缩,部门也得以重组,最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灵活、实时、动态协同的组织结构。

(二)大数据对旅游组织功能的影响

大数据将在两个方面深刻影响旅游企业。首先,大数据将颠覆传统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使以生产、采购为中心的模式,向信息时代以旅游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变。洞悉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准确、快速响应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甚至是潜在需求,是当代旅游业个性化生产、服务的关键。而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将使旅游企业具备实时洞察消费者的能力。旅游者实际上介入了企业,引导企业价值转身趋于整合,驱动组织价值链智能化和柔性化。这在研发、生产、供应、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环节都要有所体现。旅游者消费需求和爱好将实时反馈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消费之中,企业员工和旅游者的界限逐渐消弭,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将得到真正的实现。以旅游者的需求为中心,将成为旅游企业运营的核心主线。以旅游者为中心的旅游组织功能变革如图-4所示。其次,大数据的营销价值使旅游企业更加注重精准营销。

海量异构数据可能蕴含着目前未被认识到的全新知识。旅游企业如果能在这些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并将业务融合,不但其决策的依据将会更加全面和准确,而且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其中,精准营销就是目前大数据为旅游企业提供的核心竞争力的范例。海量异构数据能使旅游企业获得更完整的旅游者描述,通过关联预测,就可准确预测消费行为,从而优化营销策略,实现广告精准投放,最终实现从商业智能到消费智能。

(三)旅游业的水平与垂直整合

大数据技术和旅游产业对接,将对旅游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力。旅游产业的竞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产品竞争、渠道竞争将退居次要地位,而资源整合的竞争、最终消费者竞争将上升到主导地位。大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为企业创造了整合外部资源的机会,降低整合外部资源的成本。借助大数据技术,公司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了解消费者。那些拥有大量消费者,并能洞察消费者行为的公司,开始掌控产业链。从价值链整合来看,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要求将客户需求信息通过价值链反向传递给企业,接近旅游者的企业因为能够更方便地接触旅游者、理解旅游者,控制了需求信息的传递,有很强的话语权,从而得以聚合周边的资源以延伸企业的边界。从水平角度看,从事消费者大数据收集、存储和挖掘的数据公司或在线公司,与传统的旅行社、酒店、交通公司或景区相互并购,以增强竞争力,这就是水平整合。当然,如果酒店拥有大数据优势,也会将景区、旅行社或旅游交通公司并购进来,实现旅游产品生产、消费的一体化,从而取得所有利润。在水平和垂直并购的同时,由于分工的细化,许多具有核心能力的某一公司团队,会从母公司脱离出来,成为专门从事数据的采集、出售、挖掘、空间运营的小公司,为旅游企业服务,新企业在水平与垂直并购的同时,又不断衍生。所以,大数据时代,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趋势下,拥有并挖掘大数据的旅游企业将占主导优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大数据旅游业的对策

(一)大数据意识

旅游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数据的重要性,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地挖掘分析数据,改进自身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二是重视数据的外部性,即旅游企业用自身业务产生的数据来解决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问题,如OTA的销售记录可用来估计旅游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有人把大数据的重要性比喻为工业时代的石油。由于大数据引发数据在旅游业地位的变化,人们相应地需要改变对大数据在旅游业的认识,树立大数据意识。首先,旅游企业要改变传统的数据认识,将大数据看成是旅游产业融合兼并的战略资产,以形成竞争优势。其次,在未来的泛互联网时代,注意数据的收集与积累。泛互联网是指使信息和服务通过当下可能的技术和手段在计算设备、通信设备、机器、人之间传递和交付的网络,包括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网络技术和设备。泛互联网将产生大数据,深刻影响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型公司如苹果、谷歌、亚马逊都是泛互联数据收集与开发而成长起来的典型公司。前瞻性地注意数据的来源和积累是中小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契机和重要路径。同时,数据富含多种信息,取决于观察视角,不能因为短期内没有用途,而随意丢弃。再次,要有及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及时快速地处理数据,就能越早地获取信息,就能及时地做出商业选择。大数据不是核心问题,要聚焦于业务发展,从大数据中挖掘业务发展的信息。第四,要从颗粒度、多维度、活性、规模和关联度等方面来正确评价大数据的作用。评价模型如图-5所示。

颗粒度指数据的精细化程度;多维度指数据来源的丰富性;活性指数据被更新的频次;规模指数据量的大小;关联度指不同多维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篇2

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信息依存度极高的产业,信息的有效汇聚、交换和共享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在互联网的社会里,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和移动网络来产生和交流大量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分析、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与普及,旅游行业信息交流和共享方式、消费模式、经营监督管理等信息化变革己成为可能。在大数据时代,旅游业应该更好的把握机遇,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旅游服务中,构建一个可以完美融合旅游基础信息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架构,从而更利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机构和普通旅客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明智选择。

二、概念

(一)“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麦肯锡认为:未来社会数据将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挖掘和运用,可以做到预测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者的行为模式,进而可以指导他们在面对选择时做出合理准确的方案,它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旅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

三、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旅游平台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和银行合作开发“旅游一卡通”,让游客只需手持一张卡,就可以一卡玩遍全市、全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旅游中发生的吃、住、行、游、购、娱都可以凭借这张卡轻松搞定,避免了游客旅游时身上即装多张银行卡、又装现金的麻烦;然后,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三大板块,分别应对于不同的旅游主体:智慧服务板块、智慧商务板块、智慧管理板块。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在上面实时信息,如天气、路况、景区的饱和度等;同样旅游企业可以在上面投放旅游产品,进行旅游精准化营销;游客同样也可以登录这个平台,进行信息查阅、购买旅游产品等;另外,当地居民在这个平台中扮演多种角色,既可以是管理者,也可以是旅游企业,既可以作为独立第三方进行旅游信息的点评,也可以作为游客进行信息查阅和购买产品,完善信息;最后,旅游管理部门还应就特殊情况设立旅游统一服务热线系统,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旅游灾害预警中心这三个独立的部门。

(一)游客―智慧服务

服务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慧服务”是“智慧旅游”的核心业务,是驱动“智慧旅游”前进的关键动力,旅游行业“智慧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和手段服务游客,更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例如: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确定旅游行程,智慧服务都可以做到。

在系统中由于游客的访问、点击、浏览都可以留下海量的数据痕迹,这些记录就是大数据的基础信息,后台商家就可以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数据,得出游客的消费倾向,进而进行精准化营销。游客所浏览的网页都是商家精心设计过的产品,那么游客怎样挑选一款最合适的产品呢?鉴于此,系统制订了筛选功能和对比窗口,只要一按按钮就可以清楚明了的显示出最合适的产品和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供游客挑选。当游客挑选到心仪的产品时,就可以进行产品预订,经过预订的产品,系统就会把预订信息自动传送到旅游一卡通上,消费时,只需刷卡就可以轻松搞定。当然如果预订期内产品的相关信息发生了改变,系统也会通过短息提示等途径进行实时通知,并启动合适产品的推送功能,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做到人性化管理。对于消费完产品的游客,系统同样会提醒游客进行评价,以改善商家的管理。

(二)企业―智慧商务

“智慧商务”主要是针对旅游服务提供商而言的,是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包括旅行社、酒店、景点、运输服务商等综合利用各类智慧化的技术开展包括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在内的各类商务活动,以实现智慧化的商务,能够迅速、低成本地搭建自己的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快速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提高商务活动的运作效率,提升旅游业务的经济效益。

游客提供的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是一系列数字,非结构化数据则可能是一张图、语言等信息。大数据分析不仅要做直接的数字分析,还要懂得建立数学模型,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结构化数据,并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构建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模型,可以分析到为什么有些游客浏览量商家的网站却不进行下单,她是属于闲逛型的游客,还是商品的某个性能不符合她的要求等,进而分析出游客不进行下单的真实原因,帮助商家提高下单率。系统通过科学的模型构建,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数据挖掘,获取来旅游游客信息,包括游客的年龄、性别、客源地、兴趣偏好等信息,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整理并统计形成某一类人的销售预测报告,进而提供相关产品。例如:对于青年知性女性提供高品质的文化观光游,对于繁忙的商业人士,可以提供一整套覆盖旅游行前、行中、行后的整体旅游方案。总之,通过数据的整合可以预测游客的消费倾向,进而进行精准化营销,线上销售产品,线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此来完成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再通过游客的满意度调查,弥补产品不足,最后达到提高旅游企业的营业效益。当然系统同样设计的有营业效益评价系统,可以对商家的销售情况进行精准的分析,并提出合理性建议,而且可以帮助商家进行会计、税务方面的统计,方便商家进行网上记账、报税。

(三)政府―智慧管理

旅游“智慧管理”主要是针对旅游活动的各项管理业务而言的,是指综合利用智慧化的技术对游客、景点、酒店、旅游线路、交通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智慧化的管理,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旅游管理牵涉到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旅游部门而言,通过提供历史及最新的旅游相关信息,不仅能够宣传当地旅游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而且可以助旅游企业及时应对突况,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中游客的访问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数据,以及联系各个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的订票量以及趋势,可以大致对一段时间内的旅游者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预计,例如:十一黄金周之前,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大致估算出访问本地的游客的大致情况,他们的年龄段、男女比例、出游方式、旅游倾向等,以此来应对大量客流的突然出现,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工作。再者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系统提供大量官方旅游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运作,例如交通状况、景区天气等,做到实时转播旅游地概况,分散客流、提高游客满意度。再者旅游管理部门同样可以通过系统宣传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最后旅游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旅游市场监管、生态监控,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旅游企业透明度,同时进行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做好旅游发展和管理的科学决策,及时应对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形成智慧管理模式。

(四)当地居民―智慧生活

当地居民在旅游经济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居民可以是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可以是旅游企业,通过系统为游客提供本土化的服务,开办餐厅、旅馆等;当居民有意愿进行短途旅行时,可以作为游客通过系统进行旅游产品的选择;当然不要忘了,更多的时候他们扮演的依然是作为普通市民的自己,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因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城市交通、设施、休闲等多种信息的共享价值,而且作为独立第三方,他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更具有发言权,他们即是主又是客,他们对于旅游企业的评价至关重要,也更加客观真实,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种独特性,实施差异化处理,使系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

四、挑战

(一)数据搜集、处理

在游客进行对旅游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访问时,后台将会搜集到海量的游客的访问信息,这些数据就这样应运而生,包括游客浏览的网站、游客自己撰写的攻略,提交的旅游订单(包括航班信息,酒店信息,乃至服务点评)。这些数据的总量是十分巨大,这些数据包括视频、文字、图片等,其实真正有效的数据也许并不多。例如海量的点评数据,往往会让旅游业者感到没有头绪。而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会加大差评的影响力度,倘若旅游企业对相关数据处理滞后,则会影响企业形象。与过去游客单纯通过行业投诉电话反映意见不同,网络点评具有及时性、扩散性,如何智慧地运用这些点评,从而扩大正面影响,降低负面影响,将是旅游企业面临的新课题。而这类大数据带来的新挑战,已经越来越多地摆在旅游业者的面前。其实难的并不是数据的搜集,而是数据的挖掘、分析,怎样通过海数据的筛选得到有效的数据,并提供分析结果,这才是问题所在。

(二)线上线下无缝结合

在生活中从线上到线下的互联网经营模式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也正好顺应了智慧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其实看中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网页上所描述的照片以及文字,但在实际中这些照片文字和现实中到底有多大的相似程度,这个问题不敢深究。有大部分游客到实际景区、酒店消费之后,都大呼上当,旅游满意度普遍较低,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宣传存在着虚假宣传,用另外一句话说就是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模式存在脱节现象。其实作为线下运营,景区、酒店等存在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客人的真实交流和沟通。在无数个服务的关键地点和关键时刻中,客人的诉求通过征询、评论、投诉各种形式反馈回来,再不断地回顾和筛选,这样提炼出来的顾客核心诉求才是线上传播的主导线索,这也将极大地拉近线上和线下的距离。以双方都认同的真价值为契机,进行真实的线上退广和线下服务,这样才能切实的做到线上线下无缝结合。

(三)个人隐私的保护

智慧旅游和大数据都需要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中游客的信息会得到全面的搜集,游客的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游客使用智慧旅游系统提供的资源时会涉及到个人的重要隐私信息,包括消费能力、旅行偏好、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如果不法分子获取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假冒合法用户,就可以“合法”获取该客户的各项权益,包括财产和专属的旅游服务权益等,必然会给真实身份的游客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因此,如何确保身份的真实可靠,是大数据时代在智慧旅游应用中的首要任务。

篇3

一、大数据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

在互联网大数据普及全面的今天,大数据作为互联网中重要应用技术,对传统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对企业的多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企业在旧有的传统模式运营生产的格局中看到了新的突破,这不仅是推动工业生产环节从过去独立运营分块对接逐渐实现全面联通融合,也使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力得到解放与增长,通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加快对企业所面向的大数据进行整合,改变现有的传统生产运营的低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生产线与互联网数据进行连接分析做对比,根据相应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继而实现对生产质量的把控。通过互联网数据对生产的任务标准、原材料的供应、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全球供应商数据与客户需求数据进行分析保证了供应环节与生产环节之间的稳定,也保障生产过程的有条不紊。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通过互联网进行智能化数据分析进行提前有计划的对接,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寿命和生产周期的稳定,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与生产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服装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地区,在全国服装生产占据了很大的份额。随着互联网时代对各个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大数据对服装生产制造过程带来的优化作用开始为企业所重视,在客户群体的喜好需求数据中分析选择生产材料与相应款式进行设计,在生产流程中摆脱传统的人管人的生产,走向系统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来提高效率。不再是过去以扩大生产大批量进行制造的传统模式,而是拥抱大数据对自己企业的创新来提高自身的争力。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大数据对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的提升与优化作用的必要性。

二、企业生产中的问题与大数据管理优化作用

服装企业一直以来都是以人员调配进行密集劳动生产,但随着近年来生活条件的提升,许多人已经不愿从事传统服装业的工作,导致企业劳动工人紧张,许多设备搁置,无法扩大生产产能与效率。同时在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的交替,许多新员工对工作职能和操作经验的掌握不足,进一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下滑和效率的下降。对于企业来说,服装生产线上的管理最重要的一是生产效率,二是生产质量,无论那一方的下滑,都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从内部进行管理,吸纳外部优势进行调整,从而抹除弊端深挖潜力。

大数据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优化:

首先,在服装型号定制生产时,客户的需求的修改与型号的调整、生产加工成本的反复计算往往是拖累生产时间与效率的重要环节。在企业通过大数据进行调整优化,设定服装设计资料库,对不同的型号与规格尺寸进行数据归档,通过与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分析,快速设计符合需求的型号。避免整体生产环节在在裁剪定制型号款式时人远手工的效率低下和误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下滑与生产质量的降低。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大数据系统化的对每一件服装的生产进行监控和调整,不仅降低了服装错误率也提高了生产量,把可能产生的批量返修与生产浪费从源头进行控制,不仅减少成本,也方便生产的管理效率。

其次,大数据在生产部门的原材料供应使用及生产线等进行管理,根据不同地方原材料的供应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协助生产部门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保障交期能够按时完成。大数据对生产计划进行制定后,采购部门按计划进行原材料的供应,,生产部门的生产周期的安排可以稳定达成,减少可能存在的产能浪费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对生产操作流程进行制定合理的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技术资料、工艺、面料样式等制定统一的标准,方面人员的使用和判断,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生产线的使用管理是保障机械设备的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大数据对设备的各项生产能力、数量种类与工人的操作进行合理调配运用,根据企业服装生产的规格、工序、工艺等方面进行配置,从生产初期就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确定生产职能的最大化进行管理,使管理效率达到最大化。

最后,不少企业,由于工作人员的紧张,导致很多机器闲置产能浪费。其实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服装制造”,可以对生产机器进行升级,用智能化、专业化、制式化的全新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企业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用大数据进行生产规格计划的制定,配上专业人员的使用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可以用智能化机器配合大数据分析确定的服装生产样式和标准进行生产,配合人员对机器使用的数据化管理,有效优化了服装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减少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方便对服装生产的标准、数量、时间等多方面的有效管理。

总结:在大数据与社会各个行业的融合变革的浪潮中,合理运用大数据对企业的外部与内部的管理。对于生产环节的大数据协助,更多的是在于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帮助企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用大数据对各个方面进行掌控,保障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来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并提高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GIS课程体系;GIS专业培养方向;GIS专业建设

1.前言

随着互联网及社会经济的发展,GIS专业已经逐步发展到GIS产业,西南石油大学在2003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历经12年4届毕业生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我校的GIS专业秉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标,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石油类院校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同时基于新世纪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及大数据大发展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GIS人才。

目前石油院校具有石油特色的GIS专业的总量较少、开设时间较晚,难以适应大数据时展的需求。基于以上现实,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对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石油类高校的GIS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一些思路:“坚持地球科学作为认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作为系统论基础,“大地学”作为专业论基础。”

2.大数据时代背景及GIS专业现状

2.1大数据时代背景

大数据时代术语最早是由全球知名资讯公司麦肯锡提出的,在我们目前日常生活中,无不充斥着大数据的身影,尤其是当前“互联网+”浪潮,更加推动大数据时代在各行业领域的扩展。而在GIS行业中,多年来一直提到和追捧的海量数据也慢慢过渡到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大数据时代给GIS行业乃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2.2石油大学GIS专业建设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220余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四川省大概有12所高校开设GIS本科专业,在开设GIS专业的高校中,主要依托学校自身的优势专业或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地质学科,测绘学科、计算机学科、石油工程及天然气学科和其他应用行业学科等。

以目前我校GIS专业建设为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设置在地质工程和油气地质专业领域,在长期的培养方案中,已经慢慢形成“数字油田”本科方向,主要适应“三桶油”对GIS专业的需求,但是随着地理信息逐渐形成产业以及石油行业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的影响下,现行的培养模式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对GIS专业的需求。

3.石油类院校GIS专业建设思路

3.1根据社会需求导向优化培养学生方向

柳林等在对多部门人才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前的GIS人才分为五类:分别是技术型岗位人才、操作性岗位人才、应用型岗位人才、科研型岗位人才和复合型岗位人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方向分为以下不同岗位:GIS应用开发工程师、GIS数据处理工程师、GIS技术服务工程师,这三大方向也符合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3.2立足传统3S实习,加强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信息化建设

3S实习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传统的实习内容,可采取与相关社会行业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如可以安排学生在相关国土测绘部门实习,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测绘测量仪器以及相关的专业软件来采集、处理测绘遥感数据。野外地质实习基地信息化实践教学辅助平台,引入GIS技术,结合目前我校地科院的油气地质虚拟仿真实验室,改革现有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对野外地质实习过程的网络管理、虚拟实习的全部过程,辅助学生探索性实习以及相关信息的实时采集。

3.3课程教学与专业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坚持把第二课堂的实习、竞赛、实训等生产实际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推进各类专业竞赛的实践教学,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个类别的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GIS技能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Supermap杯全国GIS开发大赛,通过竞赛参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4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坚持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原则, 加强GIS专业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专业课教师承接各项产学研服务项目,教研室组织教师对项目中的难点进行攻关,提炼实际项目中的科学问题,推动科学问题的研究;鼓励学生尤其高年级同学积极参与各类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对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推广,并在适当时机进行技术孵化,形成以研促学、以研促产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4.总结

截止2013年,全国从事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已达2.3万家之多,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产值达到2600亿元。伴随着GIS产业的快速发展,GIS专业必须通过不断的自身改革和调整来应对产业的需求。西南石油大学GIS专业在目前现有本科培养方向之外,更多的结合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当前“大数据,小专业”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理念,将GIS专业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融合,真正实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我校GIS专业发展在石油类高校中处于领先优势;同时通过本文,为同类院校设置GIS专业建设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汤国安,龙毅,李云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9):45-47

[2]崔铁军.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A].中国GIS协会第四次GIS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11

[3]王永兴.我国部分高校GIS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福建地理.2001(3)

[4]柳林,卢秀山.面向社会需求的GIS专业人才立体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10(6)

【作者简介】

汪宙峰(1983-),男,安徽东至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篇5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就已经处在一个充满数字信息与无线通讯的数字时代。各种高效、先进的管理和应用软件在人类世界的各个领域应运而生,大量应用系统由集中转向分散,数字地球、数字旅游、数字城市、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等数字软件应用研究和开发正方兴未艾。旅游业作为一种信息密集型产业,与信息技术天然契合,以互联网和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引起了整个旅游业的二场革命,深刻的改变着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模式,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的本质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旅游中的各种需求都能通过网络快速简单地解决,由此派生出新的交易模式和消费习惯。旅游企业面临营销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多边化以及线下向线上转移的挑战。

在现实中,旅游企业尽管对市场营销及其方法颇为重视,但并未把它作为企业核心职能全面贯彻。如认为营销就是“有组织地执行销售功能”。他们着眼于“我们的产品”,寻求“我们的市场”而不是立足于顾客需求、欲望和价值满足。大数字时代旅游企业的营销应顺应潮流,充分享受互联网技术为营销带来的革命性颠覆,通过在线技术,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目标市场的精确度,找到更精准、更有效地营销途径,获得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以及想象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游客旅游需求的新型特征

中国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虽起步较晚,基础亦相对薄弱,但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本身的巨大优势,中国旅游信息化建设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出游时依赖互联网、微信、微博、手机终端等信息技术,人们享受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丰富生活,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的追求和个性显现,旅游需求的方式和方法也随之出现新的变革,表现出新的个性化特征:

1.游客旅游需求更加自主化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到旅游相关信息,包括旅游指南、旅游常识、旅游新闻、旅行社与饭店介绍、目的地概况、景区景点介绍、民俗风情、文化活动、自驾信息、旅游应急处理等。旅游者不再是盲目地选择旅行社和懵懂地随团出游,主控权由旅行社转移到旅游者手中,自行制定旅游方案,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甚至旅游全过程都可自己安排,包括食宿交通以及旅游景点门票的网上预定等,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方便快捷,再加上旅游需求个性化日益突出,催化了旅游者旅游的自主意识。

2.游客旅游消费要求互动交流和信息透明化

信息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在旅游市场中催生了可供旅游者自由交流的电子平台,旅游者通过互联网、论坛、博客、微信等途径,互相交流彼此旅游后的感受,以及对目的地、旅行社、旅游供应商的评价。传统旅游市场中旅游者消费后的感受只会影响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再加上由于旅游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了旅游需求的盲目性。现在旅游者从第三方获取可信的旅游信息和资料,通过网上信息的浏览对比和选择,使其购买风险下降,旅游者不再只是因为身边人的道听途说而决定自身旅游的方向,而是通过专业的旅游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旅游的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网友评价,旅游者正从非专家型购买者向专家型购买者转变,购买行为更加理性。

3.游客旅游需求内涵深沉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成熟度增加,消费者不仅满足于获取信息,还希望货比三家并同时获得预订;旅游中不再满足单线的接受,而需要更多的互动体验。休闲体验成为需求和消费的主题,旅游需求越来越“高级”、“深沉”化,有形价值提供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弱化,对精神满足和自我发展的渴望与日俱增,旅游体验需求也从追求感官体验向追求精神、情感、智慧等深沉内涵化的综合体验转变。

4.旅游需求意识超前化

信息技术即时性、便利性的特点能够为人们迅速带去最新的实时动态,同时,随着旅游经验的越来越丰富,旅游者在旅游供方相关产品前第一时间将热门信息迅速转化为自己旅游的催化剂。例如,“光棍”“闺蜜”等新兴名词的出现,在旅行社尚未发觉其能够成为产品的主题线索之前,就有旅游者自行进行了这样的主题游,而旅游供应商也是在发现了旅游者需求后才察觉商机。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推动下逐渐具有超前化的特征,使旅游者在旅游供需方中的地位更为凸显,甚至出现旅游者的旅游动向决定着旅游企业之后将推出的产品类型。

三、旅游企业营销存在问题

我国旅游企业的营销思路主要侧重从经济角度分析问题,即营销的目的是扩大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很少从社会角度探寻旅游营销及其可持续性的问题。

1.营销各要素缺乏一致性,营销策略和销售目标不对口

“营”和“销”的执行对象往往是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各自目标也不统一,使得营销策略和具体执行不能一一对应。营销观念以销售为中心,其中心任务是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例如,在旅游网站把产品宣传得美轮美奂,但在游客实际消费过程中经营者并没有提供足够水平的服务,“宣传”和“产品”不一致;又如,推销的线路产品与景点和地接操作不符。

2.忽视过程服务和后续服务,顾客参与度低

不少旅游企业在建立自己的营销模式时,从自我的需求出发,决定自己的产品定位、销售渠道、销售模式,或者按照企业观察出的市场情况,来决定营销的手段,企图一举弥补市场的空白,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营销导向主要强调产品的划时代意义,重视开发吸引潜在顾客,对现有顾客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他们的社会效应;产品宣传中心在质量及服务内容,忽视顾客参与完活动的感受,忽视后续服务。这在体验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并不买账。

3.对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用和整合不够

旅游业是集食、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行业多,产业链条长,只有拥有丰富资源并能良好配置资源,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传统旅游业进入门槛不高,竞争较为充分也较为混乱,有的旅游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资源能力,但由于市场环境或内部资产结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等因素,资源运营效率不高。

4.营销手段粗放,存在盲目、随意及相似度高的缺陷

对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掌控,致使营销活动死板,难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无法针对每一个渠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全方位撒网是碰运气的营销心态,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四、新型旅游需求催生营销创新

营销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现企业的实力,或者体现产品的优势,而是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要。大数据时代旅游需求的新型特征,对旅游企业的营销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1.根据需求发展制定针对性精准化营销思路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会随着目标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市场营销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目标市场上顾客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性质。高效的营销模式,应该具备特定的指向性,能具体明确为何种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同时,强调以多种手段让消费者获取丰富的体验,从而实现成功的营销。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因其个性差异而千差万别,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旅游企业营销模式与网络化相结合的一种突出表现,比如旅游者在某一个旅游网站中登陆自己的会员信息或查询信息,网站通过归纳旅游者的查询记录来总结出旅游者的个人需求和偏好,整理出适合旅游者个性特征旅游需求信息,营销主体通过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率。

2.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消费者参与营销管理的平台

从营销主体、策略设计到策略执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的网络用户基数和能够进行双向互动的优点,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树立与消费者实时进行信息互动的理念,使消费者能够参与到旅游营销管理中。旅游企业在电子平台上建立营销沟通子系统,保证平台畅通与顾客交流,实现信息互换,引导消费者自由谈论,动态了解其意向和个性化需求,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同时将企业的相关信息,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情况、服务内容等内容传达给消费者,使其了解自己将要消费的产品的价值所在,最终促进由认知向消费过度。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营销方式

从营销手段来说,如何将有效的信息与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匹配是未来营销的主导方向。企业的营销过程应该尽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不同手段,采取立体全面的方式,渗透进客户不同方面的生活内容中,使得客户能够无时无刻无处不感受到产品的存在,营销手段的新意不大可能来自产品本身,更多的来自营销方案设计者、执行者充满动力、锐意进取的想象力。

基于媒体特性上的营销手段运用,根据市场需求变得灵活多样。如,微薄营销,借助转发和评论机制,进行多层次的推广和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旅游者会经常在网上查询旅游信息、游记、推荐产品、邀友同行、咨询求助、图片欣赏等;网络视频营销,视频与网络的有机结合,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好、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销售子系统,满足网上交易、订单处理、支付处理、售后服务等功能。新营销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升级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新营销理念,并通过对信息传递的多元性,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提升。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比传统的宣传方式提供给企业更多经济实惠及以小博大或另辟蹊径的营销方式。只要有创意,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4.利用相关技术将客户关系管理做得细致到位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利用用户定向、精准营销技术以及无线和位置相关技术实现对客户基本数据的记录和跟踪、对客户订单的流程跟踪、对客户市场的划分和趋势研究、对客户数据的在线联机分析,以提供决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并将客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类,把不同的旅游需求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信息技术载体整理出来,每个游客通过营销系统所获取的产品服务也是不同的。在此系统中还对顾客的意见进行反馈,给顾客以即时的信息,形成良好互动,进行更为准确有效地客户关系管理。当然,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系统,搜集和隐私保护是严峻的挑战,要为客户呈现出需要的放心的信息系统,凸显优势。

5.寻找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渗透体验式营销

旅游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消费者体验产品并不一定是他主动的行为,需要由巧妙地创意加上足够的营销资源,方能够打造出支撑消费者主动去体验的平台,从而推动消费者的体验兴趣。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方式给顾客以强烈的感官刺激,通过合适的营销技巧,帮助顾客找到感觉体验。要充分发掘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能够让顾客充分体验产品优势的时间、地点,应该由企业积极的沟通和观察之后才能予以确定,并进行专业的反复认证,尽可能将客户能接受的体验氛围都设计到营销方案中。

6.创新营销服务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营销是一种服务,为顾客做到精心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营销方法。无论任何产品,服务都只有以人为本,贴近顾客内心,才能收到非凡的营销效果,服务因素在竞争中已经取代产品和价格而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旅游业是服务型行业,消费者是企业的核心,旅游企业要在内部建立服务导向的经营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旅行服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旅行过程充满变数,仅靠任何单一的服务手段,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一个覆盖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的完整服务过程。营销过程中的“服务模式”应从客户的不同日程表出发,稳妥地安排好时间,最好能够将不同客户的不同空闲时间段整理出来,然后按顺序合理的编排。但是为不同的客户服务,需要看清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特点,如自主性强的客户,并不需要随时随地提供咨询和备选,那么营销体系就没有必要坚持使用“贴身服务”,以免造成顾客的紧张和心理压力。总之,在优质产品的基础上,特别处理好人的因素,着眼于优质服务让顾客体验和谐完善的服务过程。

参考文献

[1]杨立军.网络营销实务全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篇6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05

[中图分类号]G80-05;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0 引 言

体育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一个朝阳型产业,它借助于强大的国民经济,以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休闲、健身与娱乐体验。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的营销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从传统的广告投放、口碑营销,到新型的网络团购型营销以及个性化的定制营销,体育旅游企业在营销方法上不断创新与突破,既突出了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差异化消费方式,又突出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与定制服务。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创新型的营销方式正在体现出传统营销所没有的巨大魅力。

1 体育旅游产业概念界定

1.1 体育旅游概念

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广义与狭义、产业、旅游者等许多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又有各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科对体育旅游的概念的阐释也略有不同。综合各方面的考虑,笔者认为: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项新的产品,与之相对应,体育旅游也是一门新的研究学科。体育旅游体现了体育与旅游的交叉融合,既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又展现了旅游的社会性。旅游是人类社会一种新型的交流与活动方式,体育旅游更是结合了体育性与娱乐性的特点,使参与者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达到一种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冒险刺激、竞技与竞赛、交流与观赏等的目的,这是一项集合健身、休闲、娱乐、交际于一身的旅行活动,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身心的双向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体育旅游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国外学者Glyptis最早于1982年提出体育旅游具有潜在的积极性与消极性的特点,国内学者则更多倾向于体育旅游在社会与经济中的积极方面,即体育旅游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刺激性、挑战性及交际性等特点。这些独特的特点使体育旅游成为一种另类的时尚消费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多元化的独特魅力。

1.2 体育旅游产业概念

作为一项产业,体育旅游业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与渗透产生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体育旅游产业得到很大发展,其逐渐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阳光产业之一。

体育旅游产业涵盖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住、购、食、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与产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注重旅游产品的服务性,突出体育旅游者的需求与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依托性,不仅依托于强大的国民经济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依托于完善的体育设施。体育旅游产业还具备涉外性的特点,当代各国的社会交流、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很大一部分是靠本国的体育旅游事业带动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在对外交流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国际性的人文与社会交流活动。同时,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社会环境的动荡、生态环境的变化、各国经济的波动,都会影响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2 当前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方法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体育旅游事业的竞争也逐渐加剧。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方法也逐渐成为各学者与企业营销人员的研究热点。良好的体育营销方法可以极大突出旅游企业的优势,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各相关利益主体应联合互动,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实现政府、旅游企业以及供应商的共赢。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营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广告营销方法

2.1.1 投放硬广告

无论是何种体育赛事,何类旅游胜地,要实现大规模宣传,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硬广告的投放是一条必经之路。成长中的企业在塑造品牌时,需要投入一定的广告来打造品牌知识度与美誉度,成熟的品牌在维系品牌时,要投入一定量的广告投入以维系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可以说,广告投入是企业宣传和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影视广告、报纸广告、户外媒体广告,还是新型互联网广告,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升受众的媒体接触率,提升品牌印记。体育旅游企业也可以通过硬广告的投放,增强体育产品与旅游资源曝光率,不断加强消费者的品牌好感度与品牌美誉度。

2.1.2 网络软文

相对于硬广告而言,软性广告虽然在预算与成本投入上略逊一筹,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一些报纸软文、网络软文,甚至是影视植入广告,旅游企业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这些巧妙布置的软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设置广告议题,增加体育旅游项目的讨论率,从而对企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除了报广软文,以及在网络社区投放软文,近年来新兴的软性广告宣传方式莫过于无处不在的影视植入广告,甚至有些影视节目就是以某个旅游城市或者体育项目为背景,使消费者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也对剧中所涉及的背后环境与要素印象深刻。

2.2 口碑营销方法

口碑营销是传统营销方式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企业可以利用一些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借助体育赛事的巨大能量,将旅游业务带入其中,借势宣传一把。借助体育赛事的巨大声势,将旅游产品载入其中,可以形成一定的口碑宣传,并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最著名的宣传,例如: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分赛场,成功举办奥帆赛,此事对该地的旅游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旅游企业借助这一契机,大力宣传青岛旅游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口碑营销是宣传旅游形象的最好载体,因此,要利用好这一载体,将旅游目的地的特色与民俗文化很好地展现出来,形成其独特的信息源,通过人际关系的口口相传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塑造不一样的旅游形象。

3 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网络营销方法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体育旅游事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成为了各地实现经济与旅游联合互动的重要手段。体育旅游的营销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笔者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与消费方式,认为体育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3.1 加强与团购行业合作,开展团购活动

团购成为当下产品与服务推广的重要方式,旅游团购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公平的选择平台。体育旅游企业可以大胆地参与到团购这种形式中,实现自身营销与发展的突破。

3.1.1 借助团购的价格优势与大笔交易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实体营销相比,团购交易体现了更多的优势。团购平台的生存建立在大量用户交易量的基础上,借助其大量的用户成效记录,其产品价格可以做到比实体店更加合理,打折与优惠力度更大,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参与团购活动。旅游企业借助团购平台,可以提升自身的订单量与交易量,从而实现总体成本的降低以及总体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前,只靠线下的宣传已不能适应旅游人群的选择需求,他们更倾向于到线上寻求更加个性化、价格更加合理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只有参与到团购的队伍中,借助线下与线上的双向互动,才能增强企业的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经济效益。

3.1.2 借助团购的竞争平台,提升企业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团购平台的旅游产品信息更加透明,对比度增强,个性化产品更加突出,易于消费者作出更差异化的选择。同时,可以拉开同类型旅游产品的差距,使旅游企业意识到自身产品的不足,不断作出提升和改进。针对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路线,使消费者作出差异化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企业的鲜明形象,使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1.3 借助团购的成本优势,降低企业营销成本

企业在团购网站的投入往往是一次性的服务性费用,相对大量的广告预算与宣传投入来讲,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良好的团购平台与团购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侧面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利润。由于团购活动趋于碎片化、零散化,团购周期较短,新产品上线迅速,旅游企业在团购完成前便可以获得一部分销售收益,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风险,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旅游企业可以借助团购平台的优势,选择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与产品加入到团购平台,以此实现与传统营销方式的良性互补。

3.2 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未来旅游服务的一个发展方向。未来旅游消费人群将更加个性化,追求不一样的精神体验与差异化的旅游体验,这使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与发展,旅游者的活动频率与深度都在相应地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的要求也更加趋于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自由、深度的旅游体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可以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喜好与心理需求,定制不一样的行程与路线。这种以旅游者为主导的行程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旅游产品的出发点,体现出了对旅游者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意识。

在国外,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早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国内,这种定制风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要抓住这一发展的契机,为游客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旅程,给予旅客更大的自主设想空间,并结合自身企业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不同游客提供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旅游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使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游客的偏好与需求。企业可以根据大数据的结果,获得不同的游客定位及消费等级,在此基础上向不同的游客推荐合适的主题线路,以此迎合不同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配资源与支配供应商,避免宣传资源的浪费,将优势资源更好地用于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创造出更加贴合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产品。

4 结 语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体育旅游产业必须利用好自身产业优势,在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旅游企业要借助其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双重优势,利用线上与线下的多种渠道,开展独具一格的创新营销。针对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媒体使用习惯,利用好团购互动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多价格更为合理、产品更加独特的旅游产品,以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以游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出一对一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征程,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此外,在注重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营销资源进行良性的全面整合与创新,推出更多深受好评的口碑旅游产品,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一、海外物资库存管理特点

海外物资库存管理使国内施工企业在国外项目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物资库存管理,具有规格复杂、种类繁多和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从地点上看,多集中在本土之外的国际项目,相对于国内物资库存管理存在以下管理特点:其一,我国的海外工程,特别是石油工程都是在不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配件供应和设备供应基本没有回旋余地,通常无法在当地市场采购到所需的重要物资,且价格非常昂贵;其二,海外物资库存管理存在长距离管理情况,多数项目的设备和物资都是在国内进行采购,长距离的运输就给物资管理增加了难度;其三,运输条件受限,航班限制性较大,陆运加海运的模式有无法保证具体到货日期;其四,无法对配件需求进行准确预测,工程项目正常推进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无法提前预判,也就无法预测到具体的配件需求和时间要求;其五,物资采购具周期长、成本高,国内很简单买到的便宜物件都需要专人专办;其六,管理成本高,具有较高的仓储费用,且还需要支出维修和物管费用。

二、大数据对物资库存管理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其便捷的信息获取和简单的操作能有效降低物资库存管理的成本,提升企业在存货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1.大数据时代的库存管理成本更低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下实现最低成本的库存管理,合理进行库存布局,减少调拨次数。在存货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而造成损失,但是过量的存货又将加大存储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降低库存管理成本成为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平台能获取不同区域和不同使用需求信息后,在不受时空影响下对需求信息进行预测。在云平台中,物资管理人员能对对货物的实时信息进行动态搜集和分析,随时掌控库存情况。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仓储管理部门能准确获取物资使用数据和库存数据,以此来对仓库库存布局进行合理布置,通过降低调拨次数来降低库存成本。2.大数据时代的存货数据更准确大数据时代下的云计算平台,可以在参考相关历史数据、相关行业和同行业类似数据下来对存货进行更加合理的区分,以此来提升存货数据的准确性。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存货的电子数据、准备成本、与供应商关系、计划需求等信息了解更加准确,就会避免因存货出现预警而造成的生产经营损失。供应商提供的存货都标识唯一的产品电子代码,通过物联网就能准确把握存货情况,物联网会在存货紧张的情况下发出补给提醒,以此加强了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提升工作效率。3.大数据时代库存管理更智能不同的仓库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对于海外项目的物资库存管理,在数量和类型方面都有着很大区别。在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平台下,各个项目的物资库存情况都能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汇集。在后端数据中心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对物资进行调配或配置。重要设备和配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在云计算平台下物联网应用,能统一物流和存货信息流,检测存货的流动情况,在出现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来保障存货安全。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库存管理的优化

1.采购入库在采购入库阶段,大数据分析中心可根据外部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外部环境、物流过程、采购时间、采购数量以及采购计划等流程的影响,分析项目交工时间、生产周期、产品和订单等,参考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供应商频频的价格、质量以及信用程度进行分析,选取最优供应商。采购部门会根据这些结果进行供应商选取和采购计划制定。签订采购合同之后制定订购单并确认,根据订单交货,这些过程中明确双方责任和产品信息。产品入库阶段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来对产品的供应商检验合格标识、型号、规格、品牌等进行识别,再入库检验,合格产品才能入库。2.库房调拨在库房调拨阶段,可通过共享策略来提升仓库的效率。当某一仓库的库存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时,可通过调拨来对物资进行调剂,使当前库存能满足生产需求。在云计算平台下的物联网能对海外项目的各个仓库的库存信息技进行准确监控,在仓库库存低于警戒线时就会向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反馈调拨请求信息。在分析调拨信息后,按照最小费用原则来对调拨量和调拨点进行确认,然后想调拨仓库发出调拨信息,按照这一过程来实现存货的调拨和相互补给。如果物资库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或是调拨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库存信息就会将信息反馈到总部,仓储管理部门在收到信息后进行处理。3.出库在海外项目的出库中,可由生产管理部门将相关的物资使用信息指令下发到数据分析中心,仓库在收到发货指令后就会将带有RFID的货物送到制定地点,在RFID技术的辅助下,货物的地理位置和其他信息就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反馈到仓储管理人员,使其了解货物情况。物资在到达指定地点后就会向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以此来实现整个出库过程的可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也成为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企业能对前端数据进行搜集、分析和处理,通过对比企业与同行业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来对物资库存管理进行更新,提升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一、景区的基本情况

油杉河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城东北部,距大方县城42公里,距金沙县城36公里,与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接壤,面积约67平方公里,分7大游览区32个景点。景区交通便利,杭瑞高速公路、326国道、715县道从景区穿过,同时,景区有着良好的资源廪赋,喀斯特地貌地文景观丰富,气候宜人,是一处难得的“生态别墅”、“自然空调”、“天然氧吧”。景区已先后获得了“省级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二、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各地都在大力挖掘和开发本地旅游, 从旅游景区开发角度来看,油杉河景区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乡镇建设与景区总体规划不协调

景区面临管委会及乡镇的双重领导,许多职权不明晰。景区的总体规划和乡镇的城镇建设规划出现冲突、重复规划、交叉规划、浪费资源、延误建设的情况。没有做到依据总体规划来进行开发,整体与局部关系没有处理好。

(二)品牌知名度低,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油杉河景区是近几年才重点开发的景区,对外知名度不高,在宣传队伍组建、旅游商品的概念包装和塑造力度、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延伸、监督管理的创新意识等方面还不强势。

(三)基础设施薄弱,融资筹资渠道不畅

由于旅游投资回报本身的周期长、见效慢,地方财政投入有限,景区建设刚刚起步,对于急需吹糠见米的地方经济建设来说,招商引资、融资显得尤其困难,投资者出现大量的观望势态,再加上景区对民间资本筹措和运用的方式不多,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导致项目建设整体推进速度相对缓慢,造就了目前的接待服务能力偏低,经济粗放。

(四)发展水平低端,老百姓思想落后

景区建设涉及到老百姓的土地、资源等各方面,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工作,景区建设将举步维艰。一是景区违章建筑拆迁困难,乱搭乱建情况凸显。在监管责任落实和对群众以及游客的引导上有待改进提升。二是思想守旧,部分群众对征地和拆迁问题存在徘徊和观望,对景区的顺利开发产生阻力和负面影响。

三、提高旅游品牌的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规划,统一执行、合理开发

为避免开发过程造成的浪费,进一步维护好景区群众利益,开发就得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靠,合理合规。景区要高起点规划,由县政府出面牵头制定包括涉及景区乡镇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景区乡镇要全力配合推进景区发展及城镇建设。

(二)精准营销,提升品牌软实力

利用当前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分析景区的客源市场,针对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加大宣传力度,深挖景区内涵,外塑形象,通过出版、拍摄电视剧作等形式对科研成果和文学作品进行展示,实现资源再生。同时,通过组建景区文艺宣传队伍,打造经典的文艺演出活动,让地方文化顺台而流,逐步远走,将景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三)整合资源,多渠道筹借资金

油杉河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接壤,同在一条旅游线路上,可以借鉴黄果树与龙宫的合作模式,借助百里杜鹃的知名度,联合打造百里杜鹃―油杉河风光带,使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转变。多渠道筹借资金,用承租的形式把景区资源租给具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公司,通过分块招商、分块打造、点线相接,走企业投资、政府管理的开发模式。

篇9

(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大国,发展潜力巨大。蓬勃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改写现有格局,重构行业价值链,这将驱动形成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新经济,并催生出更多充满活力的中国企业。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最新报告《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指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正在不断拓宽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新一波数字化浪潮已经到来。到2030年,数字化的三股推动力——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分散化(Disaggregation)和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或可转变并创造10-45%的行业总收入。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将席卷中国,拍打着各行各业,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转型机遇,提升效率、生产力,以及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且未来潜力巨大:

以电子商务为例,十年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不到全球总额1%,如今占比已超过40%。据估算,目前中国的零售电商交易额已超过法、德、日、英、美等五国的总和;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移动支付普及率从2013年的25%跃升至2016年的68%。2016年,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全世界262家“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初创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企业,总共占全球“独角兽”总估值的43%;中国风投行业发展迅猛,投资总额从2011-2013年的120亿美元跃升至2014-2016年的770亿美元,在全球风险投资总量比也相应从6%提升到了19%。大部分风投资本流向了数字技术;在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风投规模位居世界前三;

中国巨大的数字化潜力归功于三个因素:中国市场体量庞大、网民数量可观且较为年轻,这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迅速市场化创造了条件;中国不仅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更形成了不断扩张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政府不仅为数字化企业提供了足够的试水空间,同时也是数字技术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来源:麦肯锡 编选:)

篇10

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书记 冯双白

《长恨歌》大型实景舞剧名字已经听了很久了,但我一直有个疑问,舞剧原本属于剧场室内的艺术,而大型实景舞剧却将它搬到了室外,就我所看到听到的,在国内确实是第一次。疑问在于实景,那么大的环境,要演舞剧,怎么办呢?用什么办法能够演这样一种舞剧,而且演这样一种历史的、经典的、经久不息、口耳相传的一个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呢?所以我抱着极大的兴趣来看,看了以后我认为《长恨歌》开拓了一条新路,开拓了舞剧创作的新路,这是非常值得祝贺,值得敬佩的。

我觉得这个舞剧首先给我一个印象是大气,大气磅礴,山、水、石、故事、历史的传说和眼前的一切奇妙的艺术融合为一体,它突破了原来剧场舞剧艺术的很多观念,它把真山真水当作自己大的背景,在骊山这个实景地,用神奇的现代科技手段把历史上的传说点活了,把这样一个人人都想看一看,都想试一试的温泉也给温热了。所以我感觉在这样一部舞剧当中,它是特殊的地点、特殊的历史、特殊的人物、特殊的文化的融合体,这个构思和想法也非常好。

过去我们认为舞剧艺术为什么要在剧场里面演才适合,而在实景当中难做呢?这是因为舞剧是需要冲突的,张艺谋已经是讲故事的高手了,但是在实景当中他常常讲印象,就是要避开实景大型山水再去讲故事,因为这个时候不容易讲好。但是,没有想到舞剧《长恨歌》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好,这是很好地利用了历史文化给我们的遗产,很好地利用了历史文化的传说在很多人心中久已熟稔的结果,最后一经激活,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有很多事情不用细致的交代观众就会明白,如安史之乱用了巨大的场面来表现,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吸引力。所以,我想就这点来说全剧大气磅礴地演绎了这个故事。

第二,在视觉上有非常强烈的旅游文化的特点。旅游文化是不能到剧场里去看的,人们在旅游当中需要一种休闲的文化,人们到这个场地里来,

是希望得到文化上的冲击,人们白天看景点已经看累了,不能白天逛庙晚上睡觉,要给他冲击才行。而《长恨歌》就是一台富于视觉艺术冲突力的舞剧,大量高科技的使用,可以折叠的LED屏的使用,焰火、水幕、火海等等手段,造成了无数个惊奇、无数个奇观,这些神奇很好地吸引了观众。

第三,这个艺术舞剧出乎意料地有一种精致的品格。我们常常看到的旅游歌舞文化或者是旅游景点文化是粗制滥造的,是伪劣产品、假冒产品,一看就是凑合事的,说是民俗,其实是假民俗,那个东西既没有文化根基,又没有感人的力量,但是从这台舞剧中,可以看到那种艺术的精致,灯光灿若星河,舞美如梦似幻,舞台的空间编排非常灵活多变,色彩很融合协调,所以说它有一种艺术精神在里面。

总的来说,我觉得骊山活了,华清池活了,历史活了。全剧在艺术上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研磨精神,据我所知这部剧创作了两多年了。从这个角度看,在张总的带领之下,这个团队不断地创新,在市场上具有大胆开拓的文化创新精神,它反实景艺术的“印象”之路,而走自己精致的高雅道路,这也非常符合这个实景之地的特点,讲这个爱情故事,如果只是一些很粗的印象式的东西,就很难完成。

舞剧把冷寂的历史遗迹激活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实

我看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纯粹是以一个观众的身份来欣赏的,而不是以专家的眼光去探讨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叙事长诗,在我们国家是普及率最高的一首长诗,也应该是最感动人、最震撼人心的一部长诗,也是打破了阶级界限的一首爱情长诗。虽然它是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和他的妃子的爱情故事,可是感动了哪怕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和工人,所以这种爱情的力量跨越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界限,流传一千多年,永久不衰。一直到我们华清池,到今天我们还把它演绎成一台舞剧,而且是富于独创精神的实景舞剧。

一千多年前皇帝的爱情悲剧,直到一千多年后仍然冲击着当代人的心灵,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如何研究创作规律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我们今天的作品是各领,白居易的这个长诗一千多年仍然在骊山脚下感动着很多人,包括我,我就是被感动者之一。我总体感觉这台舞剧情景交融、荡气回肠,尤其是情景交融。读唐诗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这种情景交融的感觉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但是在这里找到了。东边那个大山和西边那个小山,开始是一个半圆的月亮,最后是一个圆的月亮,这个场景就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冲击,在剧场的舞台上是找不到这种感觉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更关注的是营造的自然气象,以及悲剧发生所在地的这种真实感觉,因之可能我们就不计较看不到演员的表情了。所以这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在室外真实环境演出中是一个创造,这就是富于创造性的舞剧,特别是舞蹈也是一个富于开创性的先例,这是一点。

我看了这个舞剧后的第二个感觉,就是如诗如画,犹如仙境的感觉。当然在其他舞剧,包括其他戏剧里面也可能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在这里强烈的感觉是,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悲剧故事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让我充满神奇的想象,多了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促使人去作种种想象,去想象唐明皇怎样和杨贵妃在这里展开他们的爱情故事,极尽他们最美好的爱情表述,一直到最后要杀死杨贵妃,这个历史事 件过去了将近一千多年,我仍然对此充满好奇。现在的舞剧将历史作了一种艺术的复原,一千多年前皇帝和他的妃子在这儿的生活,留给任何一个今人,都是一种历史的冷寂,但是舞剧把历史细节复活了。

这个舞剧创造的环境,以及主要的舞蹈,极大地满足了作为一个观众观赏舞剧的一种心理期待。除了编剧、演员外,技术手段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声、光、电,包括水下的很多设施,都成为这部舞剧有生命力的元素,我感觉到所有的效果都是很美的、新颖的、很难挑剔的,有很好的艺术效应。是舞剧把冷寂的历史遗迹激活了。

实景舞剧让我们走进历史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叶广芩

看了舞剧《长恨歌》,让我受到了一次非常美好的艺术熏陶,由此我想到了我们陕西的文化。我们陕西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就是一种内敛的、沉甸甸的、厚重的一种文化。它掂在手里是很沉重的、有质量、没有光泽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被黄土厚厚地包围着,中国的文化就是这种带有深沉色彩的,需要我们去挖掘,需要我们去体味的文化,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内涵。

同样,我们华清池的文化也是一种深厚的,带有渊源流长历史的文化。舞剧《长恨歌》就是被这种深深的传统文化所包裹着,又闪耀着一种宝珠的色彩,看了以后我感到欣慰,我们陕西人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我们终于创造出了一个我们自己的全景式舞剧,这确实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有一年我到日本访问,日本的中学课本有《长恨歌》,我曾经和一个中学生共同朗诵《长恨歌》,我们竟然在同一个时刻把它朗诵完,可见它的韵律和内涵是相同的,它的魅力让我们中国人倾倒,也让日本人倾倒。前几年,我在政协会、人大会上都呼吁过,我们陕西旅游文化发展和开拓,以及如何保持我们文化品位的问题,在看了舞剧《长恨歌》后我得到了印证,也感到了欣慰。

今天,在陕西省旅游集团和华清池旅游公司的全力操作下,我觉得从旅游方面开拓了我们一个大的思路,使我们感到了陕西文化的魅力。看了《长恨歌》,使我感到走进了历史的褶皱,这种历史的存在,在同一个愿望、同一种风的吹拂之下换作了我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曾经在这个场景中、在这块土地上是怎样演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的,我们和历史一下子拉近了,不光是拉近,而是使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陕西的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同时我也希望《长恨歌》能够长久不衰,推到全国去,推到世界上去。

转贴于 实景与诗歌的高度契合

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 王蕴明

陕西是一个戏剧大省,我们的话剧、秦腔都很发达,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看了很多陕西的戏,但是陕西的歌舞看得很少。看过舞剧《长恨歌》以后,使我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美好的夜晚,心情有点激动。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功的艺术创造,是一个恢弘而典雅,时尚又浪漫的人文景观,是一种实景与舞蹈、实景与诗歌高度融合的艺术范例。

《长恨歌》作为一首长诗,为什么历千年而传下来?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有很深刻的人生体验,里面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当然这个戏中“爱”是它的灵魂。本来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按照当时是不合乎社会伦理的,但是白居易的诗使大部分人对真挚的爱情难以忘怀,这就是艺术的伟大力量。

首先,我以为这部作品做到了四个方面的融合。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观念和当代审美观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二,这个戏做到了雅与俗的结合。《长恨歌》是千古绝唱,是东方文化的骄傲。《长恨歌》关于李杨的爱情故事,在戏剧的舞台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但是在大型歌舞项目上,就是我们所定位的这些,我看到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造。第三,做到了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出品人是一个旅游集团,旅游要讲市场。它既弘扬了民俗文化,又打开了市场,这是非常不简单的。第四,做到了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我们看到了迷幻般的美丽景观。所以我想,这个作品会拥有长足的生命力的,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留下夺目的光彩。

这个戏在表现杨贵妃死以后,那一段凄婉的、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给观众的印象是深刻的。但我认为,它在充分利用歌舞的手段以及强烈的视觉造型的同时,还应该强化戏剧内涵和人生况味。也就是说,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人物性格特点在这里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应当给李隆基、杨贵妃设计特定的性格动作、性格舞蹈、性格音乐,这样,就会产生更强的艺术冲击力。

处处精彩步步生奇

中国舞蹈家学会主席团委员 赵国政

夜幕四合,万籁俱寂,伴随音乐陡然的鸣响,一道雪亮的追光射向深不可测的天穹。观众翘首仰望,只见一位乘风御气的美丽仙子,绰绰约约,徐徐款款,轻如羽翼般落于骊山脚下华清宫的九龙湖面(可升可降的水上舞台)。她不是天外来客而是大地的女儿,是华清宫曾经的主人,被唐明皇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杨玉环。自安史之乱一别已是1300多年了,此次是探乡寻故,再忆前尘,见到这熟悉的山水,便情不自禁地踏着浪花舞蹈起来……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打造,薛丽娜、李捍忠、马波导演的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就是从这样一种真幻难辨、既似太真重返故里,又是玉环初近君王的那一刻开端的。它开端的精彩,开端的别致,开端的好看,能在开演的第一瞬间便牢牢地抓住观众眼球,也决定了这部舞剧总体上的笔触唯美和手法上的梦幻风格。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为其配套的演出产品也层出不穷。但其中经得起审美推敲,并能获得大众赞美的不算很多,潦草、简陋、浅薄,甚或是粗俗之作,屡有所见,致使资源浪费,口碑欠佳。实景舞剧《长恨歌》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匡正,给旅游文化注入了景气昂然的活力和生机。它的成功有两点深值关注:其一是内容上的文化情怀,其二是呈现上的观赏效果。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诗坛上凄美浪漫的瑰丽之作,其文化光焰映照千古。尽管它写的是宫闱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他们坚贞不渝,即便劫难让他们身处两界,仍不改当年的初衷。因为作品对爱情的描写是超然的,将人性中不分帝王,不分百姓,无尊无卑,无贵无贱,奉爱情为至尊、至善、至珍、至诚的优良品德描画得真切逼人,刻骨铭心。以这样的诗篇为样本打造舞剧,其美学价值、文学价值、人文价值不言自明。尤其是在亲历过李隆基、杨玉环爱情故事的华清宫实地演出,其文化意义又有不同,因为宫中的杨柳顾盼过他们的款步悠然,莲花汤里沐浴过他们的金身玉体,亭台楼榭倾听过他们的燕语莺声,风雨骊山见证过他们的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悲欢经历……因而这里是舞剧《长恨歌》最好的表演舞台,最具历史感,现场感,文化感的演出宝地。全国独尊,不可置换。这种文化含量能不厚重,能不珍稀吗!

其次是观赏性愉悦性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予以考量。人们知道,旅游文化是相对物质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取向是最大化地招揽中外游客,最大化地宣扬本土文化的旖旎和精彩,最大化地树立起本土的文化品牌,最大化地博取市场效益以助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如何实现上述四个最大化,只有高标准地打造出美轮美奂,震撼心魂的佳作,方可告成。为达预期,编导的做法是:对《长恨歌》的思想精妙坚守不放,在形式手法上,进行破格地变通。如处理李杨二人的情感戏时,由于观众席到庭院深深的后宫龙吟榭,隔着水上舞台,中心舞台,距离是四百米。在如此遥远的地方,看他们芙蓉帐里的双人舞,是看不清的。于是聪明的编导便创议出三到四组杨李组合,利用灯光的快速切换,采取蒙太奇手法,适才还在深宫的杨李,魔术般地便出现在你的眼皮底下;一不留神他们又流连于花荫柳浪之中;眼睑开合之际,四组杨李又同时表演在不同点上——远景是芙蓉帐里的缠绵缱绻;近景是华清池里的戏水弄风;左中是庑廊下的花港观鱼;右中是花前月下的夜半私语……重叠表演,互为呼应,像四对紫燕呢喃出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玄想故事。

作者还特别擅长用场面、用水景、用音效、用楼阁、用骊山山体、用电脑灯、频闪灯、成像灯、染色灯、激光灯以及目前亚洲最大的LED屏幕等高科技,以突然性,爆发性的手段,制造出陡然的壮观,难测的神秘,绚烂的华美,意想不到的突奇。如空空的水面,突然间便沸腾着无数美女的胡旋舞;黑漆漆的骊山倏忽间便有蓝宝石般的星斗满山。而山头上那弯冷月最为诡异,像历史老人以独目凝视着人间古往今来的风声水起,花落花发……冲击力最强的要数安禄山作乱的那场戏了。在“缓歌慢舞凝丝竹”的安适中,渔阳鼙鼓突然惊天动地,烽火台上狼烟四起,胡人的兵勇冲入宫中,九龙湖上火焰四溅,三个大型LED屏幕上战马萧萧,铁骑横扫;整个环境全方位地轰鸣、燃烧、爆裂、厮杀呐喊,连观众座席都上下颤抖,颠簸不定。一时间浑然不知自己是身在戏里还是戏外。

演出结束的那一刻,只听到观众席里一阵阵掌声,一声声赞叹,他们是被这出实景剧征服了。因为他们的所得是剧场里得不到的,他们的所见是剧场里见不着的。于是我想,钟情于陕西一游的中外旅客,在饱览那片热土的好山好水,阅尽远古以来的文明胜迹,不妨到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在实景舞剧《长恨歌》中,品尝一次既如梦如幻又雷霆万钧的精神大餐,否则便难圆古都之行的完美句号。

陕西旅游文化之树上的长青藤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吕品田

历史和自然天赐给这里两个不可复制的资源,即骊山脚下的自然资源,白居易的长诗和那一段历史的人文资源,这两个资源混合在一起,出现了《长恨歌》这样一台实景舞剧艺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诠释一千多年前的故事,来告诉参观华清池的游人,告诉他们站在这样一块土地上曾有过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这是陕西旅游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成果,是陕西旅游文化之树上的长青藤。

篇11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科学技术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并逐渐改变着全世界的发展方式,更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当前我国的金融社会,互联网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并以大数据的形式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在大数据时代里,互联网金融让银行发展产生了无限的可能性,如何在发展中把握和创造先机,是当前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考方向。

一、大数据时代对银行业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普及,大量的数据为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化研究和改革创新提供了更准确、可靠和有效的支撑。银行必须积极投入到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分析和研究中,借助数据对市场、渠道和策略进行细化精分,使银行的投资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才能在大数据时代下,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业务,立于行业不败之地。

从当前银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明显已对不少互联网新兴企业带来影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应运而生对传统银行金融产品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让不少银行开始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中,商业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银行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银行来说,不论从战略制定、营销策略、市场发展等方面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如何清晰、准确的分析银行在大数据金融市场环境中的位置,需要基于SWOT对银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

第一,银行拥有相对稳定和雄厚的资金成本,能为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银行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其明显的优势在于资金稳定、有较高盈利能力,能为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持。以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例,大数据作为先进技术的引入,能得到银行所提供的充足资金作为保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搭建相应的数据平台,为大数据在业务上的迅速推广作出有力支持。

第二,银行具有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群体,数据来源渠道较多。大部分银行在长年的发展中普遍累积了数量庞大且业务往来稳定的客户群体,且基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银行更掌握了客户的身份信息、收支状况、资产情况等其他一般企业难以掌握的核心数据,这些对于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开发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资产。

第三,银行已有相对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对大数据的安全性有更大的保障。数据的保存和应用在为企业提供分析研究的样本的同时,也为数据的泄露、丢失和破坏带来一定的风险。在应对数据的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银行长期从事对客户、业务数据的机密安全保护工作,已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对数据的系列风险指标都能有更全面、可靠的保护。

(二)劣势分析

第一,银行传统业务转型具有一定的难度。大数据时代是基于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全面普及而逐步形成,对于银行传统的相对封闭、单一操作模式而言,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开放、流动以及多层次的运用都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理念和模式,需要银行在传统的业务上进行转型。

第二,缺乏大数据开发应用所需的专业人才。虽然当前各大银行普遍都拥有大量专业的金融专业人才,但相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而言,除了金融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求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有效数据并与金融市场现状相联系,推出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新型金融产品和业务。而目前银行相对缺乏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方面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

三、银行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战略

大数据是银行未来发展的集中趋势,能否通过大数据的运用赶上信息化革命的大潮,决定了银行在现代化管理上变革和创新的成败。结合银行在大数据时代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上的转变。

第一,转变经营理念,以数据作为决策基础。大数据代表的是技术的革新,同时也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下,强调的是以数据分析为决策、管理、营销的基础,这与传统的以经验为主主观化管理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需要银行及时转变经营理念,重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发挥数据的效能。

第二,重视数据收集,拓宽数据来源渠道。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提取数据中的有效信息,这需要银行在数据收集方面不断加大收集的力度,并拓宽数据的来源渠道,如通过网上银行、微信、微博等渠道方式实现对客户的行为监测和数据收集,更全方位地对客户的行为趋势进行分析,使数据形成其独有的导向作用。

第三,提升配置设施,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大数据的开发与运用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平台,因此银行需为其提供相应的硬件设备设施的支持,同时更需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及数据分析类的人才。

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银行而言是一场重大的变革,如何在这场变革中合理运用自身的优势,快速根据劣势进行调整和改善,是银行能否利用大数据投入到信息化革命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相关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将会为各大行业带来新一波技术红利。对于金融业这个对数据极度敏感的行业,数据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高效运用海量数据的金融机构,必定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迎来大数据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量数据正通过我们周围的设备不断产生,社交网络、在线购物、支付平台等等都在收集着数据。我们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正在以指数级增长,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8.61ZB,而今后十年,用于存储数据的全球服务器总量还将增长十倍。大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数量和品种于各行各业中产生,大数据时代迎面而来。

作为又一个充满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高科技前沿,大数据以其多源、海量、异构的特性冲击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领域,已然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大数据合理、有效地运用不仅会改变生产和消费的商业行为模式,同时也会引起信息数据在数量、频度和运用等方面的巨大变革。通过对大容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发掘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价值,带来“新知识”与“大发展”,大数据将开启一次崭新的、重大的时代转型。

二、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优势

金融业作为一个与数据极度关联的行业,能够在当前环境中抓住机遇,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机构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实现自身竞争力。面对大数据时代,需要我们运用全新的逻辑与思维,以数据化的方法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运用大数据提升洞察力,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帮助金融机构识别趋势并利用这些数据来获得竞争优势,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就大数据时代而言,金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源于以下三点:

(一)数据运用传统行业

金融业从最早的信用评级模型到后来的市场营销模型,直到现在的各类投资收益模型,近些年其对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经验将极大地辅助其向“大数据”分析跨越。

(二)相关人才集中行业

金融业作为一个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其信息技术等部门拥有大量的IT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并逐年增加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力度,使得其对数据的挖掘、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三)数据收集多源行业

金融机构自身拥有大量结构化数据来源,如客户的账户信息、资金交易记录、证券交易记录等,与此同时还拥有网上银行交易记录、电商平台交易记录、证券投资收益曲线等非结构化数据。这些多维度的统计数据极大地便利了金融业对数据的挖掘,也体现出金融业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

三、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将发生巨大改变,需要金融机构迎合时代浪潮,以谋求长远发展,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对于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本文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单一数据源向多数据源转变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其数据来源大多为自身结构化的金融信息,如财务信息等,但在当前时代,金融机构的数据来源急速增长,引入投资者交易行为、客户评分、公共事业缴费记录等多方面、多维度的数据,从而可以更精确、更有效、更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所以对于各金融机构而言,获取更多源、更强有效的关联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基础数据分析向复杂数据分析转变

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不同于之前简单的数据分析,它需要更复杂的统计技巧来获得准确的结果。金融机构目前对于结构化数据的利用率较低,面对非结构化数据则更缺乏基本的处理机制和系统化的挖掘方法,所以加快建立大数据分析体系,充分挖掘数据资源价值,创建大数据时代新的数据分析方法,这将成为未来金融机构的数据深研方向。

(三)群体营销模式向个体营销模式转变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客户在社交媒体、多媒体终端等渠道产生的各类非结构化信息进行解析,金融机构可以将每一个客户数据化,进而可以为客户构建崭新的360度数字画像,分析粒度由群体精细为个体,从而可以分析个体客户需求,并及时提供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传统决策模式向数据决策模式转变

大数据使得决策模式发生转变,由传统的“基础数据+经验”决策模式向“数据证据”决策模式转变。大数据更强调决策建立在牢固的证据基础上。传统的决策模式依赖于简单数据分析和高层管理经验,而大数据时代全量数据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决策支持性,所以金融机构未来的决策过程将会以数据为核心,围绕客观数据进行决策判断。

(五)传统风险评估向数据风险评估转变

大数据的运用使得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系统更加全面、客观。传统风险评估可能只是来源于对财务报表的研究,但是大数据时代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企业的多角度关联数据进行参考评估,比如对于某家物流企业,银行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对其客户满意度、货物运输量、物流效率等方面进行了解,从而客观评价其经营状况。所以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主动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进行合作,进而以大数据思维建立起自己的新型风险评估体系。

四、结束语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金融业而言,未来的发展势必聚焦在创新、复杂的业务方向,所以必须转变现有思维模式,重新审视自身核心竞争力,主动投身于互联网大数据,将大数据的收集与挖掘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资产,提高资源分配效率,从而使自身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篇13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媒体对于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社会思想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说,“未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不是石油、不是水,而是信息,是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真的来了吗?如果你仍在为这个问题所困扰,那么在得到答案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失去机会。

大数据 大机遇

“在我们大家都认为电脑够快,互联网还要快,我们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在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这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 “淘宝十周年”晚会上的一番感言。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将翻一番,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24亿互联网用户,每天发出2940亿封邮件,每天在互联网上消耗的时间合计约13万年。网上每天产生的数据要装满1.68亿张DVD。

不仅仅是互联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信息。

虽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关于大数据的严格定义。但一般认为,大数据的“大”,并不是指数据本身绝对数量大,而是指处理数据所使用的“大”模式:尽可能地收集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综合数据,同时使用数学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挖掘出背后的关系,从而预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大数据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和变革效应令人期待。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去年4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销售量将从2010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69亿美元,其年均增长率会是一般IT市场的7倍。能够利用大数据的公司将会在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争夺战、技术争夺战、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IT巨头竞相布局大数据时代。美国互联网领域近日频现较大规模并购交易,雅虎收购了5家初创公司,总额达1600万美元。微软拟出资10亿美元收购Nook Media公司数字资产,亚马逊宣布收购三星旗下荷兰显示技术公司Liquavista。

在中国,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等与大数据关联度高的企业布局动作加快。2012年7月,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宣布启动门户、微博、视频、无线的跨平台深度整合战略,其目的正是着力将下一代腾讯网打造成大数据时代的智慧门户。

今年5月,刚刚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扬言要干点自己想干的事的马云风风火火干起了“菜鸟物流”。这个“菜鸟”显然名不副实,事实上,立足于拥有庞大数据资源和云计算中心的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的目标是要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争夺战并不只是停留在企业层面。2012年3月29日,美国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同时组建“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此举标志着,美国把应对大数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按照《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观点,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大数据都是一次实现变革、转型的机遇。如果不能做到提前布局,抢夺资源,机遇则会成为最大的挑战。

数据蓝海中的贵州

朗玛,一家扎根于贵州的互联网企业。1998年在其成立时,腾讯的马化腾、张志东刚开始在深圳打拼;两年后,李彦宏、徐勇在北京中关村创立百度。那个时代,中国刚迎来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

15年后,在2012年全球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市值排名榜上,腾讯、百度分列第四和第六。与二者相比,朗玛缺席了这份荣耀。“我们当时缺少了一些冒险精神,但朗玛是一家有着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大陆成立的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朗玛有信心进入一线阵营。”朗玛公司总裁黄国宏说。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朗玛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发展,但对于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要想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脱颖而出,需要的是超常规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了朗玛一次追赶的机会。2012年,朗玛成功在A股创业板上市,其潜心开发的Phone+产品用户迅速增加、好评如潮。在 2013年福布斯中国潜力上市公司100强榜单中,朗玛信息名列第二。

面对大数据这片蓝海,贵州已经起航,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从现实需求来看,贵州的旅游、金融、高新技术、会展等快速增长行业需要在各种数据中寻找商业价值,贵州的舆情监控与民意调查,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从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

除朗玛之外,由于贵州近年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贵州不少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应用能力。“ 十一五 ” 期间,贵州共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企业34家。以贵州茅台为例,该公司不仅与中国电信合作,搭建“数字茅台”专网,实现茅台集团信息化管理,还在原料采购、酿酒加工、物流、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数字化追踪系统,全程GPS定位,形成了从产、供、销到人、财、物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抓牢大数据带来的机会,贵州面临不少挑战。

“贵州缺少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中国银联贵州分公司总经理徐承彦说,由于贵州没有成长起像淘宝、京东、当当这样的全国性电子商务企业,因此在数据采集占有上不具备优势。此外,贵州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紧缺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形成限制。

专家建议,大数据时代,政府应该强势推进大数据的应用,带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在贵州,政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的作用凸显。2012年8月14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贵州智慧城市建设。未来3年,中国电信将投入100亿元重点推动贵州宽带提速、光网城市、三网融合、通信同城化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行业信息化应用。今年7月,中国电信与贵州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宽合作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将投资40亿元,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云计算贵州信息园。

大数据并非万能

哈佛大学定量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盖瑞·金以“一场革命”来形容大数据技术给学术、商业和政府管理带来的变化,认为“大数据技术将触及任何一个领域”;同样也有专家提出,大数据会否只是“概念喊得响”,在当前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大数据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的反思,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再一次加深了这种担忧。该如何限制对大数据的滥用?该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这些问题是大数据的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

即使是大数据概念的积极推广者、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也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代表了很重要的趋势,但我不希望它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概念——因为越是万能的,就越是空洞的!”

对于大数据概念的轰动及其可能带来的变革,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冷静分析。毕竟,预测到大数据可能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是一回事;具备采集数据、分析驾驭大数据、寻找到利润突破口的能力是另一回事。

美国的谷歌、Facebook等公司,通过数据挖掘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帮助企业找用户、降低成本、精准营销。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些互联网巨头拥有着大多数企业无法比拟的数据资源和分析应用能力。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这种领先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是不可能在短时期被复制的。

显然,这并不是说要无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是要找准发力点,在大数据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贵州而言,大数据是一次实现后发赶超、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在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布局大数据时代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大数据带来的潜在风险,避免盲目投资,一哄而上。(制 图/张 耀 责任编辑/肖 露)

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