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经济的原则

发展经济的原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15:40: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发展经济的原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发展经济的原则

篇1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06-02

现阶段,全球经济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稳定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来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人们面临着逐渐严峻的环境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在二十一世纪当中,各个国家开始慢慢认识到环境与国际贸易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应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严格遵循,对经济、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在该问题方面,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其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运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实际行动,真正的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中。所以,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对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经济法当中的体现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在二战之后所得到发展的重点处理跨国商品的自由流动和资源利用等都与国际法有关联的一些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该框架之下所制定出的有着普遍遵循意义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总和[1]。在最近几年当中,可持续发展属于受到全球关注的一个全新概念,这个理论主要建立在人类的保护环境意识觉醒的前提之下,该理论的具体实施,一定会为人类的实际生存以及发展所处在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改观,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行有效促进,推进人类的快速稳定进步[1]。站在国际经济法实施的目的角度,本质是利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来有效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有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需要吻合,国际经济法在之后的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严格遵循,结合其他原则来对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引[1]。

(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讲,国际经济法需要严格遵循几个主要的原则,主要包括原则、平等互利原则以及共同发展原则,这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属于是对国际经济有着非常重要遵循意义以及指导意义的原则,上面所提到的三条基本原则已经构成了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属于国际经济法内涵的重要体现,具体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互动性[2]。通常来讲,国家经济一开始的倡导是由发展中国家开始的,对于国际法当中的原则基本符合,对于世界当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进行强调,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若世界经济当中不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根本就不能够有效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2]。一般情况下,国际经济贸易应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地位方面,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强国或者弱国都是平等的,然而,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的框架之下依然有着非常多形式方面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了追求本质上的平等,属于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际合作求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入表明各个国家之间增强合作的重要性,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是现阶段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强调全球经济发展方面,所有的国家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不可以独善其身,本质是共同发展原则的一个深化性的发展[2]。所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两者之间属于是互动关系。

二、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现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一个发展全新概念,已经深入到人心当中,已经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共识以及政策。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全不同于那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念,存在着独特的属性以及特征[3]。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发展性

在所有的国家以及地区,发展都是令人心动的一个字眼。从古代到现在,发展有着非常多的含义,在各个领域当中,人们对于发展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家觉得发展是纯粹思维所规定的辩证演进,也就是将社会发展懒成是和辩证进展一致的发展。而社会家觉得发展指的主要是社会进步,经济家觉得发展在根本上来讲指的主要是国家、民族、地区怎样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发展属于研究寻找国家、民族以及地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遇到的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发展目标、模式、途径以及方式等所存在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属于全新的一种发展战略,发展是最终的一种归属。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发展性属于根本性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可持续性

通常来讲,可持续性是一种不同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发展观的一个全新发展策略,主要的原因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讲,可持续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可持续发展觉得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的,构成了有机整体,重点强调发展持续性。通常来讲,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在环境资源危机问题解决前提下发展的全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此,重点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以及生态持续性,同时还追求这三种持续性间的和谐以及统一。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长期目标,有着一定的持久性与延续性[4]。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同时还不能够损害后代的实际需要的一种能力。

(三)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来源是人类解决环境资源的危机,然而,它不是单纯的局限在此,经过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非常广泛的涉及范围,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范畴,有着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属性,该原则重点强调将这些存在着比较大关联的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系统当中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整体性指的是把资源环境的利用以及保护和相关的方面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环境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个相关方面的综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会单纯片面的强调单一的方面,追求所有方面之间的结合以及协调,不可以用保护环境而对发展进行全盘否定,可持续发展所追求是的整体和谐发展,整体性在可持续发展当中属于是空间方面的要求,是其内在的一种属性。

三、对环境与贸易关系视角之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分析

(一)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国际经济法造成的影响

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角度,若把环境保护和开展自由贸易进行协调,本质就是有效促进资源利用,保证存在良好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开展自由贸易本质上就变为了有效推进国际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电,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环境与贸易在本质上属于是相辅相成以及协调统一的,这两者属于国际经济法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性内容,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于环境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有着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5]。因此,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经济法。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指导贸易自由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原则,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法一定会当作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之下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通常来讲,在环境与贸易之间存在的关系当中,过分片面的强度单独一方的均不可能实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与贸易两者间最佳的结合点进行准确的寻找是国际社会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存在着下面的几点建议:第一点建议是,在国际层面有效建立以及处理环境以及贸易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并制定出具有遵循意义的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进而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全球资源可以实现优化性配置,经过可持续经济发展,进而来有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在该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坚持环境成本内化更加的符合各个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要求[6]。第二点建议是在国家层面上对共同发展以及有差别对待的原则进行严格遵循,因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有着不同的起点,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中国家在实际的国际贸易当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共同发展的实际过程当中理所应当的需要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益进行照顾,需要在国际经济法当中有充分体现[7]。第三点建议是应该有效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尽可能增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在本质上有效解决现在所存在的不平等的一些现象,对环境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才能够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实现全球经济的繁荣富强,进而来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讲,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各个国家应该对国际经济法进行普遍的遵循,要想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促进,需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向国际经济法当中进行有效的渗透,目前,站在环境与贸易的视角,探讨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当中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85-87+123.

[2]刘宏.以国际经济法的角度讨论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0,09:69.

[3]刘媛.经济全球化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国际经济法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28:135-136.

[4]李屹东.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从环境与贸易的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345.

[5]曾婷.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品牌,2014,12:25.

篇2

1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1987 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18、19 世纪那种掠夺式的发展的反思后做出的。

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根据这个表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够只追求经济的自我增长,而是既要考虑到经济的主要的产值方面的实现,又要保持能够在未来能够拥有永不衰竭的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战略,它主要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是一种与各个要素之间建立广泛而又友好的关系,并实现其良好的互动局面的法则。着中法则的最终实现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之上,而后实现的一种多边的相互作用的共赢局面。

2 经济法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统一。

谈论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原则入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1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能够承载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主旨是,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利用。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用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获得经济的增长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一点在经济法中必须体现.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至于是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等作为条件的交换。这样是督促经济的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2 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全体社会人民的愿望,两极分化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满足这一代人的愿望,也必须以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作为前提。经济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经济的持续的,有效的发展。

2. 3 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则其实是和公平性原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共同的去遵守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集体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教育、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这一点也是经济法立法必须引入的规则。[ hi138/Com]

3 经济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以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如果仅仅是经济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将是不能够被定义为社会的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究其实质是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法强调的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会成员差异的条件下来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平.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是经济法的观念,都始终是从社会出发的,是对于社会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同时也不放弃个人的利益。就是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从社会整体成员考虑为出发点,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对于会破坏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印的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都是站在社会全体利益的视角进行思考的。其次,从市场和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调节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规制法就弥补了由于各种因为垄断或者不正当的竞争而导致的一些阻碍市场正常运行的因素。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同代的公平又要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从此看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要实现公平,共同发展。把阻碍当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发展的因素消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之间来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法的制定最终也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为目的的。以保证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总之,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存在着不尽暗合的。用经济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种最自然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经济法会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新的突破。 []

参考文献

[1]程信和,李挚萍。 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 新[J]。 学术研究,2001.

篇3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及有关规定

    国际合作原则的依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和《里约宣言》。

    《联合国》的序言宣布各成员国为促成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要“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第一条死三款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为“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人类环境宣言》第7条规定:“种类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为它们在范围上是地区性或全球性的,或者因为它们影响共同的国际领域,将要求国与国之间广泛合作和国际组织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条款尤其强调为实现环境目的,需要共同的努力,即“为筹措资金以支援发展中国家完成它们这方面的责任所需要进行的国际合作”。第22、24、25条都有关于这一原则的规定。

    《里约宣言》中,有9项原则规定了加强磋商、合作的内容。其中有的是重申《人类环境宣言》的有关内容,是它的具体化。如原则24,关于战争破坏问题,规定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关于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的规定,并按必要情况合作”最后一项原则明确规定:“各国和人民应诚意地本着伙伴精神合作”,将这一基本原则概括升华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必然性

    首先,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包括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环境问题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解决不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单独胜任的。

    其次,国际社会由于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不同国家所组成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各国必须合作。这些差异导致了各国之间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尤其是经济和正式利益的冲突,这就反感了各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协调行动。各国唯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克服这些利益上的冲突,共同致力于国际环境的保护。

    最后,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要求各国进行合作。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的实施的必要条件。唯有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制定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的国际环境法规则。所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形成过程都是国际合作或经过斗争达到合作的过程。在合作的前提下,各国才能克服利益冲突和政治、司法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有效的实施国际环境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关系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增强,加之危机意识的增强、安全概念的扩展,使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权利分配问题敏感而又复杂,体现出一种无法形成“合力”的“离心”倾向,各国均有意强化政府职能,扞卫主权独立;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增多,而由此引发的公共问题——无论是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瘟疫流行、环境问题,都使国界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单凭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强的实力。为了生存,国家之间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他们由此产生一种“合力”。

    三、国际合作原则的实施现状

    (一)在环境问题上采取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关心其他区域或其他国家的环境整治只关心自己领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上来,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样全球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

    (二)南北双方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最终酿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发达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人均数量高出发展中国家几十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发达国家理应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资金和技术。然而,多数发达国家非但没有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回避和推卸责任,甚至利用环境保护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形成了南北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三)南北双方环境权益的斗争异常尖锐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一直是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分工、国际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斗争,特别是关于环境权益的斗争非常激烈。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片面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来;利用环境保护干涉别国内政,要求各自放弃一些主权,尤其是在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际环境合作上缺乏诚意。发达国家在上述问题上采取的立场观点是与发展中国家对立的,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对此,发展中国家从促进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出发,在一系列原则性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

    四、推进国际合作原则实施的途径

    (一)推动全球环境法制化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环境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冲突。面对环境安全对国际政治的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已认识到环境问题不能停留在各种论坛上的一般性讨论,必须寻求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确保各国加强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国际立法是一种强制性手段,无论哪一国家加入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他就在法律上承担了相关的义务与责任;否则,就要在政治上外交上蒙受国际社会的压力,或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新的全球性、区域性和双边环境保护条约不断出台,领域不断扩大。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

篇4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01-03

洁净煤技术(CCT)一词源于美国,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我国国情,洁净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1 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32.4亿吨。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世界的46.9%,位居世界第一位;人均煤炭消费量约1.72t标准煤(tce),是世界平均的2.42倍,位居澳大利亚、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之后,居世界第8位。由此可见,中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同期相比,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也迅速增长。201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巴西、法国。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4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2%,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3%。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0.5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7%,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0%。(见图1、图2)

2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能源资源有限,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位于世界前列,但众多的人口使得人均资源短缺,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不仅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对于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探明地质储量也只有950t,人均探明可采储量只有160t,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5t。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13.7亿人口的消费和快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轻松乐观。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任务很重。

2.2 石油产需缺口不断加大,国家石油安全供应形势严峻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对外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明显高于石油生产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度增加。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由2005年的1.2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2.39亿吨,年均增加量2240万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5%。而中国能源整体对外依存度已达10%。

保障石油安全供给是涉及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从经济上讲,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全国石油储备系统,主要依靠外汇储备,这就容易造成当油价低时不能适时多购入石油进行储备,油价高时又不得不支付巨额外汇大量进口,易使国家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石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石油已成为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复杂,不同势力和力量之间关系不确定,石油输出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不断博弈常常带来油价的非正常波动,并有可能引发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怎样的国际石油局势动荡,都将对中国石油和能源供应以及经济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中国能源和经济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措施加以解决。必须建立必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海外油气基地。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减缓国内石油消费增长速度,以煤炭、煤制品替代部分燃料油。

2.3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

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有近40%的煤炭用于工业锅炉和民用直接燃烧,用于发电的煤炭约在50%左右,而美国煤炭的90%用于发电。终端能源中大量直接消费煤炭,平均能源效率低下,是中国单位GDP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能源利用效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平均每年节能率为5%,能源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水平不断降低,发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小型合成氨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等指标已有较大改善,单位GDP能耗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能源效率已达到约34%。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目前能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见表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约10个百分点。由表2推算,我国2008年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5倍,英国的5.8倍。节能的潜力很大。

2.5 能源(煤炭)环境问题

响据《中国环境年鉴》统计,2009年全国火力发电燃煤14.4亿吨,排放SO2 93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1%;排放烟尘222.1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6.2%。历年火电厂SO2排放情况见表3。

有资料显示,中国SO2排放的70%以上来自燃煤,烟尘排放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煤炭。中国酸雨为硫酸型,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燃煤电厂等高架源排放的二氧化硫随大气扩散传输到较远地方,是造成全国酸雨的最主要原因。

除严重的大气污染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带来严重的地面污染。我国以井工为主的煤炭开采占96%,引起地表塌陷已达40万公顷,且以每年约2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造成农业减产,居民住房损坏;煤矸石堆存已达34亿吨,占地1.3万公顷,且每年外排1.2~1.8亿吨,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每年约有22亿吨矿井水外排,向大气排放CH480~100亿立方米;每年约16亿吨煤炭的长途运输,造成了铁路、公路和水路的沿路煤尘污染。

总之,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正面临着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煤炭开发与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

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7%。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增43.7%。

张国宝的表态意味着,未来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还有约43.7%的增长空间。张国宝称,在能耗仍有大量增长的情况下,要达到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15%”的目标,“将十分艰巨,减排压力巨大。”

眼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核电建设进度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影响,发展前景疑云重重。因此,中国的能源问题严峻,要在节能上下大工夫。

全球2011年平均一个人一年消耗2.6t标准煤,按照最新统计,中国人均消耗量已超过2.6t标准煤,为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得到明显增强。按此目标的要求及发展布局,在未来的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相应地,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拓展,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的总量将非常巨大。

在从未来能源稳定供应的角度考虑,中国必须把石油战略储备问题提到议事日程,采用各种措施,减缓石油消费的增加幅度。与此同时,从能源环境与能源经济考虑,中国必须加快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否则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煤炭环境压力。

4 中国必须发展洁净煤技术

通过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未来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结合中国能源资源状况和经济条件,可以得出:中国能源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内资源,以国外资源作为补充,走以煤炭为基础能源、多元化(油、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的高效、清洁的能源发展道路。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正是按照该原则进行的。

2012年3月27日,科技部以国科发计〔2012〕196号印发《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了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的目标,即在煤炭提质与资源综合利用、高效洁净燃煤发电、煤基洁净燃料、高效燃煤与工业节能、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突破重点基础和核心关键,开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根据规划,我国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先进煤转化技术、先进节能技术、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我国50%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电占发电总量的80%以上,燃煤发电技术进步始终是先进能源技术的重点。目前和今后若干年,国内煤电装机增量仍将处于较高发展速度,技术发展趋势是“大型、高参数、洁净”。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洁净煤技术是实现煤炭可靠、廉价和洁净利用的重要技术。在中国能源资源、经济水平等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20~30年内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是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是使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能源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国家环保目标实现的唯一选择。

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提高煤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洁净煤技术,不仅可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获得显著的宏观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对于保障高效、清洁的能源供应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庆杰,等.洁净煤技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矿业,2007,16(11):24-26.

[2]姚强.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室外景观设计一般是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和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室外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空间,最终使人们能够在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一、室外景观设计的原则

室外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基地自然情况的研究、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以及发挥,还有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以及协调。室外景观设计主要有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同时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行室外景观设计,设计师要将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室外景观设计空间的组织立意

室外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的整体设计风格主题,硬质室外景观需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互协调。不同室外景观设计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的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景观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同时,室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进行组织空间。

(二)室外景观设计要体现地方特征

室外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的独特性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所以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区别很大,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只有把握这些特点,才能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室外景观环境。同时,室外景观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塑造出一种既富有创意、又自然而且极具个性的景观空间。

(三)室外景观设计中要使用现代材料

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于材料的选用。设计师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目前,在材料的选用上有以下几种趋势:① 非标制成品材料;② 复合材料;③ 特殊材料,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④ 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⑤ 重视色彩的表现;⑥ DIY(DoItYouself)材料,例如可以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等。另外,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室外景观的设计必须方便运行和维护,一个景观设计、施工完成后,就要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维护问题,如果室外景观很难维护,那么整个景观设计就算不上十分成功。

(四)室外设计要遵循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室外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景观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碰撞又会形成面的概念,面是整个设计景观汇集的最。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室外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必须将人与室外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系统:① 亲地空间,增加居民与地面接触的机会,从而创造出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 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出水的内涵,体现出东方的理水文化,从而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公共场所。③ 亲绿空间,硬软景观要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出充满活力、自然情调很强的绿色环境。④ 亲子空间,室外景观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达到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和冒险的精神的目的。

二、室外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智能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进及提高,人们对于智能化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多,室外景观设计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室外景观设计的智能化体系一般有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停车系统等。

(二)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生态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所以人们在追求舒适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保。这就要求室外景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以人为本,追求良好的生态平衡,从而将建筑、人、环境和谐的统一起来,创造一个自然、环保的环境。

(三)室外景观设计将走主体化路线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更是具有多元性特点,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室外景观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到景观针对人群的特定需求,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或者某种意境的主题景观,这样才能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四)室外景观设计将实现艺术化

随着我国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室外景观设计在关注舒适性的同时还要关注它的艺术性,这样室外景观在为人所用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在精神方面使人们产生愉悦感。

(五)室外景观设计将走实用化道路

室外景观必须实用,让用户真实地体验到景观的可用性。优雅舒适的室外环境,不一定要十分华丽、甚至奢侈,而是要符合使用者的审美水平和使用功能。设计师综合使用者的生活需求,合理地设计室外景观,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六)室外景观设计将走多样化道路

随着“混合社区”理念的传入,我国的室外景观设计已不单单追求满足某一特定群体的需求而设计了,而是要在同一景观设计中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室外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高收入者对艺术性的要求,也要满足中低收入者对功能性的需求。所以设计师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个的需求和渴望,以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和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不单单局限在房子的大小和质量上,还体现在对室外景观设计的要求上。所以设计师必须遵循相应的室外景观设计原则,顺应室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多类群体需求的室外景观,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外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陈媛,王玉华.居住区景观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 2009(39)

[2]杜肇铭.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J].嘉应学院学报 ,2004(8)

篇6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住宅商品化、产业化的要求,促进了住宅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应用,钢结构将成为建筑中最适合创新的住宅结构体系,也是住宅建筑行业二十一世纪的主导方向。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和设计原则的思考。

一、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

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与传统的砖混结构体系、混凝土结构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由承重钢结构体系、楼面结构体系和围护结构体系等组成。

1.1承重钢结构体系及体系的分类

(1)钢框架结构体系。

其特点是受力明确,平面布置灵活,为建筑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且结构各部分刚度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延性,自振周期较长,因而对地震作用不敏感,抗震性能好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速度快.但框架结构属典型的柔性结构体系,其侧向刚度差,易引起非结构构建的破坏。

(2)钢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

为了提高钢框架的侧向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减少层面位移,通常在墙体平面内布置由角钢或槽钢构成的垂直支撑体系,当房屋较高时,较纯框架经济。支撑设置的位置要合适,为了与建筑设计相协调,一般布置在窗台下至下层窗顶之间,既隐蔽又能满足支撑体系的需求。

(3)交错桁架结构体系。

由房屋外侧的柱子和跨度等于方武宽度的桁架组成,桁架高度等于层高,在相邻柱上为上下层交错布置,楼板一端搁置在桁架的上弦,另一端搁置在相邻桁架的下弦。由于两开间布置一榀桁架,且中间无柱子,所以非常适合要求各单元灵活布置的住宅、旅馆建筑。

1.2范围

(1)3层以下的低层住宅:1 轻型钢框架结构体系;2 冷弯薄壁型钢密排柱(轻钢龙骨,00c形或z形条)结构体系。

(2)4~6层多层住宅:1 钢框架结构体系;2 钢框架. 支撑结构体系;3 钢框架一混凝土剪刀墙结构体系。

(3)7~12层中高层住宅:1 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二、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钢结构住宅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节能型住宅,突破了中国“秦砖汉瓦”式的传统建造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红砖及混凝土,完全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集众多优点于一身,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居住环境的理想建筑。

2.1 钢结构的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结构延性好。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约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的1/3~1/2。自重的减轻使得地震作用效果降低,一般自重减轻一半,相当于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地震作用可降低30%~40%。

2.2 工业化程度高,易于实现住宅产业化。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借助专业设计软件,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并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所有构件工厂化加工制造,精度高,易保证质量。容易实现机械化装配,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与传统住宅相比工期缩短40%以上。

2.3 空间利用率高,能合理布置功能区间。

由于钢材轻质高强的特点,便于形成大柱距、大开间的开放式住宅,而传统结构(如砖混结构、砼结构)由于材料性质限制了空间自由布置,如果跨度、开间过大,就会造成板厚、梁高、柱大,出现“肥梁胖柱”现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自重增大,增加造价。在空间使用率上,钢结构住宅使用的钢梁、钢柱的截面积比传统结构减小,所占净空面积也随之减小,使得房间使用面积增大,与传统结构相比可增加有效面积10%左右。

三、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原则及问题对策

(一)钢结构稳定设计的探讨

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现代工程史上不乏因失稳而造成的钢结构事故。目前,钢结构中出现过的失稳事故都是由于设计者的经验不足,对结构及构件的稳定缺少明确概念,造成一般性结构设计中存在稳定设计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是由于新型结构的出现,如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等,设计者对其如何设计还没完全的了解。

(二)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原则

针对钢结构建筑稳定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结构整体布局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和框架都是如此。为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出平面失稳,需要从结构整体布置来解决,亦即设计必要的支撑构件。这就是说,平面结构构件的出平面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局相一致。

2、结构计算简图和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十分重要。目前在设计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时,经常不作框架稳定分析而是代之以框架柱的稳定计算。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框架稳定时用到的柱计算长度系数,自应通过框架整体稳定分析得出,才能使柱稳定计算等效力框架稳定计算。然而,实际框架多种多样,而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需要设定一些典型条件。

3、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使二者有一致性。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相符合,一直是结构设计中大家都注意的问题。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应分别赋予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对框架节点应尽量减少杆件偏心,这些都是设计者处理构造细部时经常考虑到的。

(三)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钢结构住宅建筑要以建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互动配合。钢结构住宅建筑除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外、要注重解决:

(1)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梁跨度可增大、开间更灵活、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但又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

(2)要解决钢结构住宅建筑防火、防腐蚀问题。特别是在多雨的地区,防腐、防锈工作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结构住宅的推广。

2、选择和开发外墙板,是钢结构住宅建筑推广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除满足外墙板的各项技术要求外,还要做到墙板原材料因地之宜、工作化生产、运输、安装连接方便。

3、钢结构要做到安全合理、节点构造方便可靠、并为构件制作、运输、吊装创造条件。

四、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

篇7

引言:温室效应中的CO2有25%来自于汽车尾气,日趋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也要“归功于”汽车的使用,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的威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模式的选择。本研究在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入手,来探索走出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境的对策,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后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演变

本国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始于1991年,从开始颁布的研发政策到现在的应用推广及产业化发展政策,经历了从“八五”到“十二五”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和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促进研发启动、推动研局、推进产业化转化和加大推广力度四个阶段。

表1: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着力点演变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在前期的研发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推广阶段开始的时间较晚,发展力度不够。从我国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可以看出第三和第四阶段,在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方面加大了力度,2012年出台的产业规划,突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了国家在未来的六年多时间里,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困境

1.核心技术不够成熟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今,我国给予了不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说纯电动车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技术的研发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核心技术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是缺乏电机、电控等的核心技术,在电池的续航能力、使用寿命、造价等核心技术方面缺乏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整车控制核心硬件、电机控制芯片等关键的零部件还需要依靠进口,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很多企业处于装配加工比较低端的阶段。

2.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最大的困难在于用户充电,所以要发展纯电动汽车,国家得建设充电网络。可以通过对加油站的改造来建立充电站,考虑到纯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作用,这项投资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现阶段使用快充方式充电需要耗时20分钟,而使用家用电源充电则需要5~8个小时,充电时间太长。由于私人用车行程不固定,因此完善充电设施,实现能源供给方便快捷非常重要。如若充电站无法形成像加油站那样的规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恐怕会停滞不前。现阶段电网和市政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充电站不够普及,这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

3.商业模式缺乏系统创新

美国的汽车销售量在1908年只有65000辆,加上昂贵的价格、经常出故障以及并不宽阔的公路,社会人士都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抱着悲观的看法,银行家们也拒绝为汽车产业提供贷款。当时的通用汽车创始人杜兰特先生因为期望汽车的年销售量达到100万辆而被称为疯子。两年后汽车的年产量超过了100万辆,在这期间并未出现技术上的突破,造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的原因是福特发现了流水线生产法,这是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从各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历程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没有成熟的模式来参考复制,走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需要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中进行了各种探索,但是在商业模式方面还没有找到能使产业的发展进行变革的创新模式,这将是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

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案例分析

走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困境,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电动车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能源供给产业链的构建。由此看来,新能源汽车创新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创新,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的创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案例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很好的诠释。

(1)比亚迪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采用的模式是“电池租赁”模式和“整车购买自充电”模式,2012年11月23日比亚迪创造性的提出了“三零”创新商业模式,分别是零元购车、零排放和零成本,这减轻了公交车行业一次性全额付款的难度。“零元购车”是指集团客户可以采取零首付与分期付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购车,这样不仅避免客户一次性出资的压力,而且客户可以利用油电差价来还月供。如在深圳每台比亚迪E6出租车消费者需要承担的售价为18万元,如果采用零首付模式购车并在五年内分期付款的话,每月承担3576元的贷款,油电差价每月为7166元,客户还有多余的钱进行其它消费,而且路程越远,可以节省更多。为了满足公交公司和租车公司的差异性需求,比亚迪还推出了买方信贷、融资性出租、经营性出租的操作模式,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合作模式。比亚迪的第二种商业模式是“袋鼠模式”,比亚迪采用了战略转移和内部的垂直整合方法。通过整合汽车产业的上下游,加上把IT零部件和汽车业务中的一些优势部分进行整合,来调整整个企业的产业布局,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在这种模式下,比亚迪利用企业的强大资金、人才和管理力量,率先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建立了汽车产业基地,依次行程里模具、研发、行销、制造的产业格局。

比亚迪的第三种商业模式是进性产业的转移,首先在主业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势头,竞争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形成了一个母体的“保护袋”,为新产业的成长造就了时间,解除了后顾之忧。其次在技术研发方面,比亚迪区别于国内很多企业,比亚迪很注重技术的研发,使得集团在新兴产业领域有很丰富的技术储备。最后在产业布局上,比亚迪拥有远见卓识,选择了发展不久但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使得自己不至于打持久战,可以尽快的完成原始积累。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并非意味着彻底改变固有的商业元素,而是将新的商业元素与原有的商业元素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比亚迪之所以可以成功的实现从电池到汽车的成功转型,其关键在于比亚迪本身在电池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在培育新的汽车产业时做到了对原有核心能力很好的传承,避免了两方面作战的危险。与其说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如说是价值方面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商业模式对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

电动汽车辅助设施建设情况的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电动汽车能否最终在路上行驶,也关系到电动汽车市场的大门能否真正打开。针对此问题,比亚迪已经开始建设储能电站,通过将夜间的“谷电”或是平时多余的电能进行储存,来对供电中断或电力紧张阶段进行电力供给。与此同时,比亚迪还采用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的策略,来进行推广。比亚迪首先与深圳市形成合作,来发展电动汽车,完善辅助设施的建设。在比亚迪的促成下,深圳市政府计划到2015年建设公职车充电桩2500个、公交充电站50个、社会公共充电桩200个。不仅如此,在2014年的2月,比亚迪与ABB集团开始合作,计划在中国建设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将在6年内向全国范围内的腾势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至此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3)注重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技术尚未成熟的阶段,面对技术不够成熟问题,比亚迪利用规模化的研发团队,来对核心技术进行探索。比亚迪现拥有约14万人的员工,其中做基础项目研发的工程师有1.2万名,大约占到员工总数的9%,2008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为11.6亿元,对于新能源汽车业务,2011年比亚迪对e6的研发投入了10亿元,比亚迪为本港电动车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并投放了接近4000万元用于充电设施的建设,2013年5月,在港推出了45辆纯电动车出租车,并建成了首批3个充电站。同跨国的企业相比较,比亚迪的研发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低成本的研发人员,以300%的工程师人数也要换取1%的领先,这在比亚迪内部被号称为“301效应”。比亚迪依靠研发的规模效应,从设计开始入手来全面的整合产业的价值链,并且通过对零部件的自制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在手机的EMS业务上,这种操作方法已经被成熟运用,目前也被成功的运用在了汽车业务上。

四、结论

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龙,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比亚迪创造性的提出“三零”商业模式、“袋鼠模式”和进行产业转移的商业模式;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注重联合政府与企业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注重前期的技术研发,比亚迪成功的宝贵经验,值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方面进行借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而且是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大事,在世界各国已经处于国家战略高度,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遭遇冷落,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亚迪成长至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其进行探索和借鉴,不仅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促进意义,对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肖俊涛.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院,2011,(3)

[2]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2009,8

篇8

经济学家发现,基于地理临近、产业联系和互动协作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非集群所不具备的低成本、高效率、知识溢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品牌经济等集群效应,是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洞见,使得国际经济发展组织和各国政府大力建设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并寄望于将其培育成为产业集群,从而获得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2011年底开建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其建设初衷也在于此。它希望借助于广告产业园的建设,改变区域广告产业高度分散、高度弱小、粗放型野蛮生长的状况,并基于广告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初衷能否实现,就取决于广告产业园能否科学、顺利地从规划建设到开园集聚,最终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所以,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既是其建设的初衷,也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那么,国家广告产业园如何才能实现集群化呢?

一、规划建设阶段的集群化意识

国家广告产业园不是广告产业自然集聚形成的,大都是各地政府规划建设的,因而就有可能在规划建设阶段,使其具备广告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从而为其集群化发展奠定客观基础,并缩短其形成广告产业集群的过程。集群化意识在规划建设阶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目标设定

广告产业园的经济学逻辑是产业集群,那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广告产业集群,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设定是统领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总指针。但浏览了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官方网站和推介资料后发现,明确地表明了集群化发展目标的只有南京园区“重点打造广告创意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媒等全产业链企业集群”①和沈阳园区“打造完善的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传播的广告产业链条和广告产业集群”②。由此可知,大多数广告产业园在发展目标设定上并没有体现出明确的集群化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其发展方向,或者经过许多年的运营发展也无法达到广告集群的产业层次,甚至像某些产业园一样趋于解体。正如《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所言――“对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认识不够”“导致园区建设存在运营方向模糊”等问题③。

(二)地理区位的广告产业集群化条件

适宜的广告产业园地理区位应该选择在具有一定的广告产业自然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自然聚集区,必然具有内在的吸引广告产业集聚的种种客观条件,其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再加上人为的政策、公共服务等有效供给,易于快速向广告产业集群演进。

如果没有自然形成的有一定基础的广告产业集聚区,广告产业园的区位选择就要考虑与广告媒体、广告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总部区地理临近、交通便利的城区。因为广告产业是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提供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不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艺术品的艺术创意园区,所以它具有向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集聚的特性[1],它不能够待在郊区,而是要待在距离广告媒体和企业广告主较近的地方。

广告产业园也可以选择在广告产业链上的强势节点企业附近,比如广告材料生产基地、广告材料市场、大型广告企业等,借助其强势节点对于其他节点企业的吸引力,吸引关联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化或轮轴式的广告产业集群。

广告产业园还可以选择在产业集群要素比较集中或影响力较大的集群要素附近建设,借助这些集群要素对于广告企业的吸引力而形成广告产业集群。比如临近广告教育与研发机构、临近关联产业园等。迈克尔・波特就认为:“一般而言,当新的产业集群围绕着大学研究机构或先进的研发集中地时,它们的发展最有效率。”[2]

(三)广告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园区空间和环境规划

广告产业园是一个以广告类企业为主的集聚发展空间,应具备符合广告产业特点并有助于集群化发展的办公、休闲、交流等房屋结构、公共空间、时尚氛围、创意环境等。

鉴于中国本土广告企业大都规模偏小,广告产业园应有一定数量的小户型写字间;办公场所的创意化设计也是广告企业的普遍要求,所以,超高空间的户型也会受到企业的青睐,他们更易于营造立体化的办公格局;咖啡厅、茶座等已成为广告企业办公的标配;园区楼内、楼外等公共空间的环境装饰也是体现广告产业的创意特色、营造时尚创意气氛的主要载体。这些空间和环境的规划都要有集群化意识,为园区的集群化发展提供适宜的硬件和软件匹配。

(四)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公共服务保障

自然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在初期往往只有物业性质的公共服务,没有针对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所需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体系,因而自然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的演化时间通常较长,成功率较低。广告产业园这种人为建设的产业聚集空间一开始就应该有齐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一般性的物业、商业、交通、餐饮、金融、住宿等公共服务和规划、建设高水准的、针对园区拟招入的广告企业所需要的广告专业公共服务。这些公共服务体系既是吸引广告企业入驻的诱因,又是促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快速成长,进而加速集群化进程的基本保障。

二、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

所谓招商阶段的集群化标准,指的是按照集群化发展的目标,设定拟引入的广告企业必备的条件、类型和数量比例(集群的产业基础是尽可能完整的广告产业链,因而引入什么类型的广告企业就决定了广告产业园产业链的基本特色),支撑广告企业高效率运营的数据服务、营销咨询、公共关系、会展策划等关联企业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构成产业园区集群化体系的广告研发、人才培训、广告交易、广告制作、行业协会等要素的入园条件和数量比例等。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招商,入园的企业和机构才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所必需,也才能够使有限的园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保障集群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现有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中,大都没有设定严格的入园企业和机构的标准条件,其结果正如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所评价的那样“部分园区业态杂糅,广告产业链结构混乱”“园区对入园企业标准的制定和考量有待加强”④。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是没有真正理解广告产业集群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体系,还停留在广告产业聚集的层面上。二是急功近利,政绩驱动,不管广告产业园以后的发展去向,满足于短期GDP的增长、就业人数的增加等繁荣景象,无视广告企业的成长,广告产业是否向高级模式发展和业态提升。如果不改变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就会变得越发艰难,因为引入的关联性弱的企业和机构已难以迁出,有限的办公空间被占用,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被耗费,而真正是集群化发展所必须引入的企业和机构需要的办公空间与公共服务资源却难以满足。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广告产业园就会越来越非广告化,集群化的集聚力也会日渐消解,不仅无法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还会走向解体。

三、运营阶段的集群化培育

在规划和建设完成之后,随着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逐步引入,公共服务平台开始逐步启用,广告产业园就进入正式运营阶段,集群化发展也随之进入了由静态规划、硬件建设、软件配套到动态的维系、培育过程。这个过程时间较长,有专家认为至少要在10年以上。因此,广告产业园进入运营阶段之后,其职能不仅在于维系已有企业和机构的持续存在,更重要的是把基于集群化规划建设的空间、服务平台、入园企业和机构,凝聚成为广告产业集群,获取集群效应。为此,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节点强化,增强企业间的专业化、关联、协作和黏性,避免“集而不群”

许多产业园尽管集聚了不少的企业,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技术、经济等联系,或者同类节点间恶性竞争,长期处于集中运营而达不到集群的层次,集群特点体现不出来,集群效应更是无从谈起。广告产业园不是企业的简单集聚,而是相互之间因为技术、经济等的密切联系而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化、相互协作常态化的生产经营生态族群和共同体。

欲破解可能的“集而不群”,需要引入缺少的广告产业节点,比如大数据服务企业;需要把特色节点重点培育成为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借以强化园区的内聚力,比如中原广告产业园重点培育新媒体和数字营销企业。

(二)集群要素体系的不断优化运行和高水平服务,促进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运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多重成长

广告产业集群要素包括营销等关联产业、培训等支持机构、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等共享设施,以及园区运营机构,这些是广告产业园集群化发展的必备支撑要件。由这些要素构成的集群保障体系的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进程。

广告产业演进的一个基本方向是整合营销传播和数字化,所以,没有这些关联产业的进入并就近合作,广告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就不能保证。作为广告产业园运营方的管理机构,应该保障广告公共服务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和活动,形成创新氛围、促进知识溢出和共同发展的成长环境。

(三)加大新技术应用和理念更新,推动园区向数字化和集约化升级,从而保持园区产业的先进性和成长性

数字化和集约化转型升级是中国广告产业当下面临的双重时代命题,而建设广告产业园既是集约化转型升级的一种产业集约化路径,也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技术和产业依托。为此,必须加大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广告新技术应用和服务,确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观念创新和方式转变。

传统广告服务的方案谋划和决策,建立在对有限样本过去式的追问上,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洞悉与把握程度不够,决策的可靠性不够。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的缺陷和遗憾,传统广告致效的重心放在了依靠广告人个人智慧的策划和创意上,其艺术性、策略性虽然被肯定,但科学性一直备受质疑。由于互联网产生的海量信息催生的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从技术的角度为广告运作提供了即时性、动态性的全样本数据,广告决策的科学性得以保障。但是一个个企业独立使用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服务,将增加经营成本,而以广告产业园提供面向园内所有企业的大数据服务,既能够提高广告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

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不仅要求把企业资源集中在自己能够做得最好的业务方面,实行深度专业化,还要求把共性的商业和专业服务委托给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低成本运营,而这些也只有在园区整体上培育成为广告产业集群时才能实现。所以,推行广告企业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是培育广告产业集群的题中之义。

(四)重视园区品牌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培育,内增集聚力,外增吸引力,不断引入集群化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

广告产业园集群化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内部集群动力和集群机制的形成,但也需要不断地从外部获取新的优质的集群化资源,持续地在外部获得广告产品和服务的庞大市场。这些都需要广告产业园作为一个区域广告产业的聚集发展综合体,塑造和推广一个深受社会、企业、广告媒体熟知、信赖、推崇的广告产业服务品牌形象。

从目前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和试点园区来看,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标识系统、品牌定位,以及用以招商和品牌推广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但缺乏系统化的品牌培育战略和持续性的品牌化活动。品牌的推广也较少使用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和新兴的门户网站、社会化媒体等。所以,制订长期的系统化的品牌建设方案,通过一个个品牌化活动使品牌形象得以确立,应是广告产业园不能轻视的战略问题和实践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是其内在的经济学逻辑的必然要求,但国家广告产业园的集群化发展过程又是相当漫长的,甚至有可能出现种种集群风险,而使其一直处于集聚过程或停留在聚集阶段,无法企及集群化的最高层次。要避免各种风险的产生,顺利地实现集群化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在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树立集群意识,贯彻集群理念,开展集群实践,并长期坚持不懈、一以贯之。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2014年“新媒体公共传播”学科方向招标重点课题“广告数字化重构中公共传播特性的彰显――基于公共传播与数字传播的双重视角”(课题编号:XMTGGCBJSZ06)]

注 释:

①《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园区简介”》.http:///archives/detail.php?id=about.

②《沈阳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功能定位”》.http:///col.jsp?id=101.

③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④国家工商总局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2014年4月。

参考文献:

[1]颜景毅.市场驱动型广告产业集聚区个案研究――郑州金成国际广场广告产业集聚区的实证考察[J].中国广告,2015(1).

篇9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然而在环境的立法上,主要还是行使国家的职能,加大环境的治理和预防的力度,同时适当的收取与此有关的责任人的相关费用。然而,在市场经济下,适当的经济手段也可在此此处使用,让市场来引导一定的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原则,即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则、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一原则,正确的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1996年8月3日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上述的各项都进行了意义上的确立。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立法的趋势似乎不仅仅在行政方面,同时根协调发展原则与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经济手段的介入环境立法,是环境立法的趋势。

协调发展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3点,第一,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第二,把环境保护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前两方面主要是政府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体现,即运用行政权力进行发展策划。而最后一个方面,除了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的政策,进行奖励、优惠或者征收之外,个人和也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有利于其的经济或技术的措施。如何使得企业个人投入进采取这方面之中呢?这就需要市场机制的引入进行引导。环境立法需要引入市场机制的引导功能,而不是单方的一些奖励或优惠政策。根据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政策未必起到真正很有效率的作用。

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的贯彻,也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二,对超标的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的力度;第三,运用经济手段,促使污染、破坏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第四,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这个原则的贯彻和本文的命题有最重大的关系。

于此,我们得出,社会发展兼顾环境的保护是当代环境的要求,同时市场机制是引导发展趋势的最好的调节器。根据以上两个原则,对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是这种经济手段介入的背景。

从经济的角度看,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个经济问题。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如采用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等)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的经济利益或利润所决定,另一个方面,环境退化主要是各种不适当的经济活动的产物,机制失灵(又译为制度失灵)是环境资源退化和发展不可持续性的原因。在美国的法学家波斯纳创设的法律经济学中,核心概念是“效益”,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取得较大的效果,这里的“资源”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资源、社会资源和法律权利等人为资源。我们这里可以从环境资源的角度理解引入市场机制的基础。

下面,我将根据这两个原则以市场机制的引入浅谈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现在采取的手段可以分为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非经济手段主要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例如政府的治理和规划。经济手段主要是奖励、惩罚、征收税务等等手段。

再者,以上谈到的经济手段都是将个人或企业的责任放在征收治理费用的角度上的,或者低效率的防止他们过渡的破坏环境。这样而来,企业需要减低他们的成本不会在环境的角度。因为无论怎样,他们对环境的负责是一样的,不存在一个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的空间。如果,引进一个量化的交易权的话,就有可能将环境问题与成本挂钩。例如排污交易权,即排污权交易主要是通过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买入和卖出来进行污染排放控制。政府先要设定某区域内的总量调控,对该地域或空间内可容纳的最大污染物总量面向企业进行分配,在初始分配后允许企业进行交易排污权,这样通过市场手段将排污权从治理成本低的企业流向治理成本高的企业,最终实现社会以最低成本减少排污染物,从而使环境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个环境押金的制度。押金制度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措施,使消费者在玻璃或塑料等容器(包装物)上存款或押金,以促进消费者退回或循环使用这些容器或包装物。一般作法是:在消费者购买饮料等商品的同时,为包装或装有这些饮料或商品的容器或包装物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如果消费者将使用过的这些容器或包装物退回给原销售者,则销售者根据其退回的容器或包装物的数量,退还消费者预先为这些容器或包装物所支付的押金。如果消费者不退回其已经付过押金的容器或包装物,则其所支付的押金将不能退还。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市场机制。除了这两种制度之外,还存在生产和治理结合的。早段时间,新闻上报道了关于机废物的问题。主要是在现在,计算机的更新很快,同时引起了很大的计算机垃圾的问题。然而这样专业的垃圾,具有巨大的污染性,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具有处理这样的垃圾的能力的。于是,美国的电脑公司引进了一种制度,即在计算机的成本中加上了之后处理的费用,用户可以将被淘汰的计算机交回购买的公司,公司进行免费的接受和专业的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使用者对电脑垃圾的处理的困难,另一方面,电脑公司减低了其对计算机垃圾存在的污染责任,因为其负责了主要的处理任务,且费用方面已经加入到成本内,由消费者支付了,其实也就是节省了对环境问题的经济投入,减低了成本。同时,这样帮消费者分担了处理废物的担忧,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额度。而在处理废物的同时,公司因为需要降低成本,不断地提升其处理废物的技术和消费以增加利润减低成本。以上公司的行为,其实在追逐其最高的利润,但是在客观上对环境的保护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所最需要的效果。

然后,在征收税的方面,虽然税收是我们处理环境的最主要来源。但是我们往往在税收方面很少贯彻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即不同的行业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贯彻公平原则,应该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来进行不同的征收。很多国家,如美国、欧盟国家都有对环境保护税收的相关的立法。美国已着手对每吨碳征收6 至30美元的碳税,并开始征收税,每次行程收税1~4美元。比利时、德国、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国也制定各种生态税收法,分别针对能源、三废、产品包装等征收税收。

最后,在财政上,我们可以设立更多的辅助制度来引导环境的保护。很多国家有环境保护资金的设立。欧盟国家通常采用的经济手段包括环境保护税收、收费、低息贷款、保险手段、环境标志、环保拨款、补助金、押金、加速折旧、排污许可及排污交易等。美国《环境反应、补偿和责任法》(1980年)规定设立危险废物基金和关闭后的责任基金。其中,低息贷款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例如,一个对重视环境保护的,必定在成本上有关于环境方面的投入,因此会提高环境成本,与其追逐利润的目的相违背。若进行对其的低息贷款制度,在贷款上对其进行帮助。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奖励的行为,奖励和鼓励这种对环境的关注的企业,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环境保护的进程。设想,进行此种财政上的帮助与对一个不注重环境保护的企业的环境治理所花费的费用相比较,节省了很多费用,符合双方的行为目的。根据波斯纳的经济法学的,的作用便是降低的交易成本。在此处环境立法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协调的原则和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客观上需要在环境立法上引进市场机制的理论,符合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根据市场机制与环境保护的特点,我提出了一些国外实践证明可用的主要经济的手段来引导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下来,主要是四项主要的措施:第一是收费和收税;第二是可交易的许可证;第三是押金制度;

第四是财政补贴制度。

以上是我对协调发展原则和利益和责任原则在环境保护的具体作用的理解。具体与社会的相关适应与和具体的国情特殊性相矛盾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探讨。不过,在以后,也是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要的资料来源:

篇10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技术和人文价值互为根据、相互支持。现代技术就是由技术器物、技 术制度与体制以及技术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文化[1]。作为一个多目 标、多类型的技术体系,基因工程技术负荷多方面的价值,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人文困惑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在人格标准、社会伦理观、生态价值观 上的诸多疑难的反映。重新审视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观,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一 个可供参照的人本坐标和社会文化尺度,是当下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

基因工程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基因工程技术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作用对象包括人在内,其发 展和应用就必然更多地涉及到人文价值,在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影响到人与人、 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摆脱生物本性上的局限从而实现更大的 目标创造着条件,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梦想和希望。同时,基因工程技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智 力,甚至对人类的肉体生存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 不总是合乎人的本质诉求,其背离人类本性的一面已经表现出来,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更为 复杂的伦理、法律、社会和生态等问题,亟须人文价值的密切关注与导引。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人文困惑就是这项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现代人文价值观念的冲击,表 现为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的重构和社会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审视。这种困惑 折射出社会发展中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不协调。对于技术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这种激荡, 我们必须承认和审慎对待。其实,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在价值维度与社会人文价值之间有着互 惠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协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用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陈昌曙教授曾指出:现代技术从根本上说都 是人造的,人在多种情况和相当程度上可以干预和选择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方向,对在何种 场合、何种程度上应用技术,对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技术政策都有选择的自由和余地;国家、 部门和企业都有技术选择的任务,工程师、企业家都有进行技术选择的能力[2]。具 体说 来,人是基因工程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没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就不可能有 基因工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宗旨是为人类 造福,为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服务。在这里,基因工程技术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基因工 程技术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必须符合人的基本价值诉求。

2.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的实体因素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况,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 统的演化,表征着现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同时,人文价值规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 的,通过影响技术制度、体制及其意识形态实现着对现代技术的选择、扩散和社会整合。人 文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理想,完全可以规定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实 践中,通过不断发展的人文价值可以实现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导向作用。

人文价值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理性的制约作用。M.谢勒认为,每次理性认识活动之前 ,都有一个评价的情感活动。因为只有注意到对象的价值,对象才表现为值得研究和有意义 的东西[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人们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伦 理规范 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活动必然要受到当今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的双重影响。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体现着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在 探讨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意义和技术决策的标准时,离不开对其人文精神的思考;另一方面, 要确定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和预测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物质后果,只有运用理性的科学 精神才能作出回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合统一为主导的当今社会文化价值以其解释 作用、论证作用和导向作用,创设出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社会心理氛围、可行条件并影响着 其可能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方向。

总之,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的逻辑关联提供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潜在人文困惑又日益彰显了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必 要性。人文价值可以也必须通过作用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对此项技术的发 展方向加以导引。

二、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主要原则 为了能够在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又能前瞻性地关注并预警其多方面的 负面影响,在两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我们必须努力探求正确导引基因工程技术健康 发展的人文价值原则。

1.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要求人们在研制、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实现人、社会、自然的 整体和谐,关注人类本身的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只有在“人—社会—自然” 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中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人类与其他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持存的原初条件和人类文明得以 延续的基本保障。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人们应当 充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的主动性和选择性,通过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基因工 程技术发展的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有序发展,建立一种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发展 规律的社会实践和组织形式。

其次,社会层面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环境等之间的和谐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社 会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既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受到特定社会主导文化价值的制约,同 时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充分考虑其发 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影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再次,实现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价值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归宿。研制基因工程技术的原初 目的是适宜人性的,其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食品、健康与安全等现实问 题服务的。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应该始终成为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的首要目标。

2. 技术与伦理观念协同原则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固 有的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洲许多公众就开始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 因食品有损人类健康,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食物。一些政治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充 分利用这场舆论纷争,试图将它演变成一场公众的政治运动。1999年,奥地利、比利时、丹 麦、法国、希腊、意大利和卢森堡等7个国家明令禁止销售转基因食品,在4年内不得发展转 基因食品。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到了2002年10月,欧盟又通过了一项关于 最终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新的指导方针[4]。

伴随着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无论从制度方面还是 物质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孵化产生出来的伦理观念同样要适 应新情况和新变化,以崭新的姿态解决新问题。我们并不主张人类的伦理观念无条件地完全 适应或简单地迎合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现实,但至少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一些具体的 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伦理学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不要只被动地适应基因工程技术所带 来的挑战,而要能够预见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中所要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起到针对防范基因工 程技术负效应发生的预见和警戒作用[5]。

我们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分析和改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 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生物技术的辉煌与其人文忧患并存的时代,基因工程技术 视野与人文价值视野需要很好地对接,技术的发展与伦理观念所展现的高度应该是一致的, 技术与伦理观念应该是协同发展的。

3. 非功利性原则

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分别成为目前重要的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将同时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产业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要求我们重视生命科学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把基因工程技术建立在牢固的生 命科学基础之上。

相对于人们对基因工程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功利诉求,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求更多的 则是勤奋踏实、不懈努力和淡泊名利的心态与行为。如果片面追求基因工程技术的所谓快速 发展而忽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就会使基因工程技术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根基并最终导致自 身发展的乏力。这要求人们对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要适当地超越功利心态并坚决反对任 何不切合实际的急功近利。

这项原则还要求人们谨慎地对待基因工程技术,采取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运作方式,在确保安 全性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限度地加以利用。例如,由于一般药物的安全性或毒性试验对基 因药物不一定适用,加上种属差异性,基因工程药物对人的药理学活性在动物身上就不大可 能得到完全、正确的反应。这样在进行安全性试验和临床应用时,就要求有不同于传统的毒 性试验项目、方法、判断标准以及防范措施。另外,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相对于生态系统来讲 属于“外来物种”,必须对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的各个环节中间试验阶段、环境释 放阶段、生产性试验阶段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并且在其大田种植后也要继续依照新的标准 采取分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反之,对基因工程技术过分的功利心态则可能无视这项技术的特 殊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导致这项技术的误用和滥用。

三、 人文价值导引基因工程技术

发展的途径探析 1. 确立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

在当今文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很难在关于人文价值的合理理念方面达成共识,乃至不可能只 有一种普适的技术伦理观。然而,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技术应用问题,社会生活有其相通 性,对“善”的追求也是人性的重要向度,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问 题上,将价值存在的抽象性转化为具体规范的可能性并达成一些基础性的共识。然后,人们 在此基础上愿意提出和遵守公平合作的条件,愿意承担判断的任务并接受其后果。例如,在 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美国学术界针对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包括“行善原则”、“ 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在内的四条生物医学伦理原则,在世界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广泛认同和实际应用。

为了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一种技术伦理评估的新框架在今天是必需的。我们要以生物 伦理学理论多元的宽广襟怀,融合多样性的、具有共同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指导原则 ,谋求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共识。开放的技术伦理评估框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使人类生活得更 好,使人类免受可能的技术伤害。关涉人类前途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倾听 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允许各种话语的自由表达,宽容地对待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立场,这 样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 推广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观

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教育日 益占据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引导 社会成员勇于在未知领域中探求并走进科学殿堂的重任。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 整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大量 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理想的复合型人才 为目标。完整的科学教育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养成,更包括人文精神的熏陶 。

然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长期分离,人为地制造了科学与人文两大阵营,且相互对立和 互不理解,形成了所谓的“两种文化”现象[6]。在这种氛围下,基因工程技术也很 难实现 健康发展。如果基因工程技术只是被人们从功利主义的工具角度来看待,那么它在文化上的 价值就不能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表达,就可能在其社会应用过程中给人类带来危害。我们必须 找到基因工程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的途径,使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人性化,让基因工程技术 的发展得到理性的规范,而不是让其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纯粹工具来任意发展。为 了使基因工程技术始终服务于人类文明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就必须推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

加强科学教育过程中人文素养的融入,促进基因工程技术人才养成高尚的人文精神,完善其 知识架构,能够极大地夯实人才基础,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进步、 向往和谐的人生理想。在科学实践上自觉地应用人文价值观念主导和支配基因工程技术的决 策和选择,从而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 强化生命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塑造基因工程师的行为范式

科技工作者对人类进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早在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关于科学研究工作者地位的建议》中讲到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在当今大科学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行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技术的社会 后果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运用科技成果为全人类造福是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追求的美德。 要实现“科学为全人类造福”的价值目标,迫切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自觉树立起新的责任意 识。基因工程技术的新发展赋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们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同时加重了他们 的社会责任。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还带来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危害 甚至灾难,或者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而给另一些人带来了伤害。面对基因工程技术 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师作为生命科学知识 最主要的载体和基因工程技术活动的主体,有责任、有义务树立科学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 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2002年4月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许智宏院士指出:“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 醒至关重要。面对生命科学研究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科学家要自觉地依据理性和符合 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双重性,科学家有责任向社会说明技术 的价值和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危害”[7]。可见,科学良心是科技工作者内在的思想道 德,是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具体体现,是科技工作者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人类造福 的道德支柱。因此,生命科学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社会良 心的责任主体。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基因工程师在实践中自觉处理好基因工程技 术积极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其价值负荷、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基 因工程技术发展又充分考虑其社会效应的、可操作的行为范式[8]。

4. 重视技术评论,营造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公众的态度和心理承受程度是基因工程 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参量。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中,一种新技术概念在社会的扩散,一 种新技术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一种新技术产品在社会的应用,均离不开众多媒体强大的中介 传播作用。一种技术在媒体宣传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此项技术的接受态度。 分析公众因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富有成效 的技术评论,及时引导并调适公众心理,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没有公众科技素养的提高,在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实现公众参与和 顾及社会伦理道德将只是空谈。生命科学家和基因工程技术工程师在技术评论和公众心理调 适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预测和评估基因工程技术社会应用的正负效应,对公众进 行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风险教育的责任,并结合自身的研究进程负责任地与公众进行多方面 的对话和交流,通过开展技术评论有效地缓解社会公众期待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创造一个 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争取公众参与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的人性 化发展。

大众传媒在塑造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形象,促进公众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过程中有着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媒体通过自己的宣传,既可以起到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争取社会投资、社会 支持的作用,也可能招来社会公众对该项技术的强烈抵制。媒体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解程度 和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心理走向。因此,较为理想的技术评论应以正确理解科学技 术为基础,以科学精神为灵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和进步的方向性原则,使社会公众及 时了解到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公众参与和民主 监督,促使基因工程技术以尽可能符合社会秩序和人道的方式发展,最终实现生命科学研究 和基因工程技术创新的人文关怀。

5. 通过立法和制定科技政策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控

在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个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注意从社会整体效应和长期利益 的角度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调控;在微观层面,要着力营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全面 进步和谐一体的理念,使基因工程技术研发人员切实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诉求。通过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使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通过立法使基因工程技术在发展中趋利避害。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并不是阻挠基因工 程技术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适当限制,由此争得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人们能 够充分估计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负面作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为防止现代生物 技术对人类生命个体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和危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生物技术方面一定 要谨慎,要在严格的法律规范条件下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国制定出台的《基因工程安全管 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都是对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进行规范所作出的积极努力。

其二,制定出合理的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关系 到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在进行基因工程技术立法和制定政策时应十分慎重,不要 使基因工程技术工作者和生命科学家们在从事研究时感受到过多的社会压力。只有在一个宽 松、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才会真正有利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制定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政策时要 充分考虑到基因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心理影响等,最终实现基因工程技术与经济社会 的协调发展。

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科技界、企业界和公众之间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方面的观念冲突, 除了像技术哲学家M.邦格所设想的力争技术的民主控制,即公众参与所有大规模的技术规划 之外还需要有整个社会的变革[9]。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社会的整体 变革,需 要通过适当的社会变革争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这种有利于协调基因工程技术与其 他社会领域冲突的社会文化环境,仅仅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本身的发展是无法营造的,这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我们希望在人文价值的积极导引下,寻求一种有利于基因工程技术健康发展的道路, 让本性为善的技术发展得更为完善,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凡,张明国. 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128.

[2]陈昌曙. 技术哲学引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219.

[3]拉普 F. 技术哲学导论[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7-8 .[LL][TPpz1,+2.6mm。2.5mm(5,4*2)%]

[4]高崇明,张爱琴. 生物伦理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85-86.

[5]刘科. 后克隆时代的技术价值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08.

[6]张 . 萨顿新人文主义科学教育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21( 1):97-100.

篇11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就是各地区的教育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并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区域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构建区域教育协同运行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制度设计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的协同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备受关注,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比较优势。探索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运行机制,既可以合理疏解首都教育资源,又可以优化教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益,将京津冀区域教育做大、做强、做活,这是区域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共同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互补共赢原则。京津冀三地发展定位各有特点,有各自的经济增长极。北京是一个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领域为代表;天津是北方传统的工业城市,以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为代表;河北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对人才结构需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开展教育协作,解决各地教育的瓶颈问题,实现共赢。

二是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区域教育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有序流动。区域教育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确保各地教育发展权利得到尊重。因此,受到损失的利益群体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三是坚持广泛参与原则。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除了政府之外,学校、协会等各种利益相关的社会团体也应加入进来。只有广泛的参与,才能协调好各方利益,减少合作中的阻力,充分调动其教育协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确保其发挥作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必然涉及到一些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调整。区域教育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部分物力、财力资源是容易调配的,一些制度障碍是可以突破的,但是涉及到人的教师资源却不易调配。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协同地考虑协调机制的可操作性。

2.不同原则

高等教育方面:坚持与产业布局相协调原则。按照产业集群发展与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相对接的方式,在明确三地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将相应的院校、专业、学科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伴随着首都部分产业的疏解,相应地进行首都高等教育资源的疏解,优化北京市和天津市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扩大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规模,着力提升河北省的高等教育水平,形成京津冀三地部属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市属(省属)高等教育资源(或要素),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继续教育资源、成人高等教育资源等在三地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职业教育方面:坚持与就业布局相协调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应是新时期指导三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国家应根据三地人口的就业规划与布局调整,指导三地对职业教育资源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与产业发展、就业市场和劳动者素质相对接。打破只在省域范围内建设独立体系的做法,在京津冀范围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跨行政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就业市场与相应素质的劳动力对接,既满足京津高新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满足河北城镇中小企业对相应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基础教育方面:坚持与人口布局相协调原则。基础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因此基础教育应与当地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需求相对接。基础教育布局需要跟随并适应人口布局变化,同时也能巩固和稳定人口的合理布局。国家应在调整三地人口合理布局的过程中,联合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校长交流培训、课程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合作等,大力提升河北省的基础教育质量,促进三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适龄人口在当地可以就近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减少跨区域流动。在三地人口的布局调整过程中,首都基础教育资源应当随着人口流动进行合理调节,同时以自身的合理布局巩固和稳定合理的人口布局。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1.运用多层次的行政机制,引领区域教育发展

探索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应建立起更高层次的合作磋商协调机制,打破地区政府的行政阻隔,形成各地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行政机制纵向上可以分为三级行政领导,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主要包括决策、协调和执行等三个层级。“决策层”为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参与的京津冀地区教育领导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决定京津冀教育合作的原则、方向、目标与重点等重大问题,审议并决定区域教育发展重大事项,是最高层次的协作机制,利用中央的行政手段协调并引导各个城市形成各自明确的发展战略定位,从而形成区域发展梯度,便于开展分工协作。“协调层”为中央政府指导、地方政府主导的京津冀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由地方自主协调推进京津冀区域各级各类教育重大合作事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等,合理调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执行层”是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监督下的具体推动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工作的执行部门,承担三地联席的办公室职责并检查督促各种教育协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合理调控参与协同发展的教育机构的数量与组织的规模,提升协同发展的规模效益,防止合作泛化滥化。

2.运用严格的约束机制,保障区域教育发展

制度是约束社会群体遵循某种规范的行为准则。国家或区域制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坚持政策引领,做好京津冀区域教育的“一个规划和三个计划”,即“京津冀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合作的指导思想、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组织架构、相关配套政策等,这是保证区域教育合作能够启动并得到实质性推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依据和保障;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强区计划”,为区域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建议、决策论证咨询意见,提供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水平人力资源,提高区域内高校自身能力建设;实施“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计划”,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在联合招生、联合培训、就业指导、利益适当补偿等政策方面有所设计;实施“京津冀基础教育互动计划”,依托当地基础教育开展优质资源建设、交流和发展,重点向环京津贫困带和生态资源提供地开展基础教育扶助计划。

3.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使区域由行政主导型转为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并重的发展模式。首先,从中央一级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杜绝“分灶吃饭”;尊重市场规律,在区域内形成产业发展聚集区和发展带。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注重教育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例如:与重点开发区相呼应,着力提升一批大学的创新服务能力;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合,加强高校对高新产业的支撑力度;与区域产业带布局相融合,科学规划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建设;与支柱产业发展相配合,实现职教集团资源与其联动发展。从而“使办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而变”[1]。其次,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三地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促进三地资源要素自由平等流动。政府运用“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方式,指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承担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内充分调动市场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相信和依靠社会力量,把政府不当为、无力为的事情交给社会和学校办,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育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鼓励民间自发的教育跨区域协作行为,激发教育的活力和创新力。发挥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非营利组织的沟通交流作用、专家学者的参谋咨询作用、引导公众参与发挥教育协同合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化解政府间合作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4.运用开放的共享机制,协调区域教育发展

构建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中央政府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建立平衡不同地区利益的区域一体化利益补偿和分享机制是区域协同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中央政府权威推动教育的层次和专业结构优化将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例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和税收转移机制,对环京津贫困带实现经济补偿;提高首都高校办学层次、限制招生规模,使中低层次、超规模生源向周边地区扩散;盘活廊坊大学城,促进边界教育资源融合,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特区;实现跨地区组团发展,对口支援,使适龄学童留在当地学习等。同时,优先向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地区开放资源共享。推进区域教育资源互通互联,完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区域公共教育服务共建、共享。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推广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强化区域公民生态发展意识。

5.运用渐进的扩展机制,完善区域教育发展

京津冀区域教育协作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路径,逐步开展合作。首先,逐步扩展教育资源的协同范围。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带―“京-廊-津-海”走廊,率先打造跨地区复合廊道―“京-津-廊”教育发展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跨区域高校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高新技术成果可产业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结合河北省下辖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已有的职业教育实习基地状况,在城镇密集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协作,加速县域特色产业聚集,推进职业教育和中小城市发展的双赢。再次,以京津冀北部的燕山和西部太行山的生态屏障区为主,建立基础教育跨地区对口帮扶制度。由此,教育协作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探索到完善,最终形成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中心。最后,逐步延伸教育协同发展的时间。近期,实现计划、行政的手段把京津冀教育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率先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疏解、服务人才需要相结合;中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相结合,地区间合理调整存量教育资源,积极共享增量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各地规划、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口调整等多种需求相结合;远期,实现教育资源布局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各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形成合理有序、积极自发的协同发展方式,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政府、学校和社会多中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协同发展网络。

6.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区域教育发展

改革评估方式,建立完善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激励机制,加强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各项协议的执行和监测。注重行政契约在推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行已签署的行动计划,谨防各种协议、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注重区域整体教育协作效果的评估,强化对京津冀区域的整体绩效考核,淡化地方教育绩效评估,同时,把各合作主体的合作态度和行为纳入考核体系。构建教育品牌协作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倡导协作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对成绩突出的协作团体给予充分奖励和政策扶持。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AAA14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海龙.京津冀区域治理协调机制与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篇12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55-02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产量大,在全国煤炭供应方面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但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对煤炭产业发展还处在原煤开采及其粗加工制作的阶段。同其他煤炭资源型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煤电一体化的程度至今仍然很低,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也一直停滞不前。大量的煤层气也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直接排向大气层,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由于在煤炭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黑龙江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出。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矿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发展遇到诸多困难和矛盾。煤炭城市要保持长久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入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赢。

一、“Rethink”――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念

黑龙江省煤炭企业现实经济状况,产生转变增长方式的需求难度较大。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粗放管理模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依赖资源投入和以环境为代价来维持企业生产总值增长,转向主要以提高效率,实现经济的循环可持续性发展,首先需要思想上和理念上的改变。

1.在煤炭城市发展定位上,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的主要依托是煤炭,但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必然因煤炭枯竭而面临萎缩。因此,必须跳出“以煤为纲”的发展思路,把经济转型与发展非煤产业放在战略地位,根据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思维,强化节约优先,突出高效利用,协调“四矿”(矿业、矿工、矿山、矿城)关系,努力将煤炭城市发展成为一所煤炭能源基地、新型工业基地、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生态基地。

2.在煤炭产业发展规划上,要与城市规划统筹起来,走开发与保护并举,高起点、高标准地集约式的综合开发新路子,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的原则,科学确定井田布局、开采顺序、开发方法、开采规模、开发模式、发展路径,重点解决好煤炭开采方式、煤炭转化途径、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配套、水资源利用及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

3.在煤炭产业发展路途上,实现多业并举,由单一的煤炭产业成为煤炭、化工、电力、铁路、建材多业并举的局面,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实行煤炭深加工,形成原煤――洗选――精煤炼焦――矸石发电――灰渣制砖的产业链,实现固体物的零排放,建立矿井水处理站、中水深度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最终实现劳动生产率高,选煤工艺先进,安全生产有保障,环境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结构(链条)完整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Reduce”――减少循环经济的要素投入

目前,国内煤炭市场已接近饱和,煤炭价格又受到国家的调控。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需要改变煤炭生产中原有的旧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这主要从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内小循环经济和产业外大循环经济两方面来实现。

1.在产业内的小循环经济中做到成本最低。因为煤炭资源是天然形成的,其功能的高低已基本定型,要提高煤炭产品的价值,煤炭企业就必须在降低产品成本上下功夫。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对煤炭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逐一落实到采、掘、机、运、通各环节,落实到物资采购、煤炭销售、货款回收等生产经营运作全过程。

2.从产业外大循环经济中做到组合最优。要从循环型产业入手,加快发展和联系第一、二、三产业间的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减少产业间的投入,变产业内循环为产业间循环,将资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进一步降低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消耗。

三、“Reuse”――建立煤炭产业共生组合,实现资源再利用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在加工利用的过程中,结构及形式比较单一,注重产品的开采,忽视产品的深加工以及在不同产业时的组合共生。这种模式缺少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的再利用。因此,需要转变目前的发展模式。

1.建立起共生组合,将不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产业生态链,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煤炭品种及演化,降低环境污染,扩大用煤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2.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或煤炭集团),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当然,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煤炭企业自身能够做到的,需要整个城市对煤炭的规划布局以及整个城市的发展定位作出抉择,并相应作出各产业间企业的调整、重组、整合,以此才能形成共生关系,长久循环发展。

四、“Recycle”――建立以煤炭企业、工业园区和煤炭城市为主的立体煤炭产业循环体系

通过分析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模式,结合煤炭企业独特的运营特点,可以把循环经济模式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大体概况为“综合开采、深度加工、高效利用、循环发展”。基于范围的不同,我们也可按照大、中、小三个循环来设计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小循环――煤炭企业内循环体系。黑龙江省大中型煤炭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发展高效集约化矿井,提高煤炭的开采利用率和回收率,采用清洁开采技术,综合开发共生矿,减少资源浪费是解决煤炭企业长久生存发展的必然之路。

2.中循环――煤炭工业园区(集团)中循环体系。在工业园区(集团)内,建立一个高煤炭产业关联度、产业链的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着重推广洁净煤技术,应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使煤、粉、灰的生产实现综合利用。加快煤炭转化,演化出多种产品,实现煤炭能源的二次阶梯利用,使煤炭的利用实现经济和效益的双优化。

3.大循环――煤炭城市的大循环体系。即要求城市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煤、气、电、热、建材等于一体的集团化产业,发挥项目集团化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矿区(城市)生态的优化。

五、“Repair”――建立煤炭产业的生态再修复体系

黑龙江省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再修复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1.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实施矿区锅炉脱硫除尘,煤场防尘,道路硬化、绿化,矿区生产、生活污水治理,洗煤水闭路循环、综合治理堆存煤矸石,改善矿区大气环境质量,解决矿区水环境及土壤污染等问题。

2.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开展物理性修复、化学改良法、植被恢复等技术方法研究,加强煤矿的陷区治理,恢复矿区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建立防风固沙技术体系、防护林营造技术体系、水土保持整地技术体系、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黑龙江省矿区(煤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532170]

参考文献:

1.周立光. 新时期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分析[J].中国矿业,2009(5)

2.刘淼群.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5)

3.米潇.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价值链研究[J].煤炭技术,2008(4)

篇13

目前,经济林已逐渐发展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尤其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经济林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粗放开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野外违规外用火等问题屡禁不止,并且乱砍滥伐林木,盲目开发山地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因此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充分当地特色经济林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积极开发有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实现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双赢”已成为目前的焦点难题。

1.经济林发展的意义

(1)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耕地面积的日益锐减,决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开发之路。通过发展经济林,一方面可以可以丰富食物品种,改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对耕地的压力。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既可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又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发展经济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许多经济树种不但能生产经济林产品,而且具有观赏价值、发挥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棘,集果用、材用、叶用及园林绿化为一体的银杏等。因此在今后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原地区营造林网和农田防护林、城市乡村的绿化美化造林时,要认真考虑树种的选择,在满足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也应注意发挥其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林业道路。

(3)发展经济林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经济林栽培面积大,经济林产品较多,在各个领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很多经济林产品是加工工业的原料。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既可以实现原料的增值,又可以提炼数以千计的原料,如:松香可用于造纸,生漆可用于化工、纺织等。

由此可知,发展经济林生产带来了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和优化。经济的富裕能够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

以往由于森林大量砍伐,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了不少野生经济林资源日益减少,甚至不少品种濒于灭绝。如:对贯叶连翘、野黄连、红豆杉等品种的过度开发,加上保护力度匮乏,目前已列为濒危物种。目前我国许多山区为了为发展经济林开辟果园,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盲目发展,造成了许多剃得精光的山头,引发了水土流失,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上部分山区对森林资源的认识程度不足,使得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1]。

2.2规划布局不合理,发展具有盲目性

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林产业时没有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结果造成不少劣质低产林。还有一些地方和群众盲目追求经济林的收益率,不重视对经济林的规划布局,单纯的认为面积越大,利润越高,忽视了集约经营和管理投入的重要性,其结果往往导致产品的低产劣质,甚至不少工程往往最后无疾而终。如:某乡镇在引资种茶叶项目中,缺乏对查外商经济实力和信誉的调查,仅仅在少量资金到位后,就大面积毁林开山种茶苗,当后续资金链无法到位后,该工程被迫终止,对该乡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经营管理粗放,增加了环境负担

经济林生产不仅需要良种,也需要良法。科学管理是丰产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然而调查发现,一些山区群众因文化、经济等原因,根本不重视科学管护工作,如施肥、打药、垦复、修剪等。一些地方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贪多求快,往往不分品种好坏,见种就采,见苗就栽,导致良莠不齐,品种混杂。不少地区依然采用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传统管理方法,思想上只注重经济林的种植,但在管理上放任自流,使得多数经济林缺肥缺水,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不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举措

3.1经济林发展应具有规划性

为实现经济林的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经济林发展必须具有规划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农林牧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②以生产现状为基础,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综合考虑区划的社会经济特征,综合进行整体规划的原则;③以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3.2采用与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效配置模式,发展生态经济林

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适乔则乔、适灌则灌、做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化、最优化。要采用与各地生态环境条件的高效配置模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大巴山北坡的低山地带、汉水谷地,选择茶、桑、漆、油桐、板栗、杜仲、香椿、花椒、山茱萸等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既可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有助于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良好、可靠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3]。

3.3营造有利于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加强和完善与产业化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包括:

大力推广适宜各地条件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加强引导和示范;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广大林农群众的教育培训。

(2)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调控和管理,加大依法保护力度。对于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加强管理,统一领导,对经济林发展须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对于不适宜开发经济林的地段,要坚决予以制止,避免引发生态问题。

(3)客观调控政策创新。调控重点要由一般农户向规模基地转变,调控方式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调控策略要由小而全、大而全的均衡调控向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非均衡调控转变。

3.4加强宣传教育 , 使广大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山区出现的乱砍滥伐林木、乱烧山的现象,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究其原因一是权重自身环保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其中群众思想上的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最为严重,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结合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的生态危害的实例,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不仅存在对立的一面,也存在着统一的一面,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