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4 09:46: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政治哲学实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作者:宝力高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前言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向来主张从实践哲学中探求美,寻找美的本质。而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则克服了以前传统美学的种种遗漏,是中国当代美学的新发展。
的伟大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且相应地揭示了人类意识,包括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对文学艺术的论断是整个学说理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切文艺现象。文艺理论的出现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伟大变革。
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的实践哲学,是哲学的核心所在。离开人的实践没法谈哲学,也没法谈真、善、美。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人的本质就无法寻找美的本质。因此,自觉地把美学奠基在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从主体实践对客体现实的能动关系中寻找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哲学的重大发现和核心观点。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之上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突破了近代以来形成的认识论美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1.哲学基础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放映。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社会意识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政治,法律,伦理,哲学,宗教思想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方面反映社会存在,并通过各自的特点影响社会。社会意识还包括人们在日常活动和相互作用,直接形成社会心理学。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的差异包括一致性,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应提倡自由讨论,百家争鸣,调动科学文化工作中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发展正确的东西,克服错误的东西,迅速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2.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也不可能有理性的凝聚和意志结构的构建。要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看,哲学基础和美学的关系。审美认识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始终包含中情感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和情感体验性的特殊认识。
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的主题特具实力,使人们的“命运敲门”的协会,建立强烈的反映、心灵的震撼,与巨大的社会变化对每个人造成心跳的感觉,在心理运动幅度有同构的经验,使命运主题与社会动荡的联系。我们谈论美学和艺术,往往会隔靴搔痒,我们谈谈艺术不谈社会,将失去一切。因此,审美和社会关系,更换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众所周知,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美,但有些人认为是不美的,甚至在同一个人,他的审美观的过程中,生活会改变,以前认为是美的,后来会觉得原先认为美是错的,甚至后来所说的美。美是人的主观反映,是一个概念,任何想法是以社会活动为基础形成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思想。
唯物史观对于人的精神力量的肯定丝毫不逊色于主观唯心主义者,他们的差别仅仅表现在对这种“精神力量”的根据说话不同,唯物史观认为归根到底,“精神力量”来自一定的物质根源,而主观唯心主义者则不承认这个“根源”。文学与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劳动。促进劳动的思想和语言的发展,使完美的艺术的可能实现。这也是解释了花能引起美感的根源不在花的身上,花的文化意味完全是由欣赏花的人的审美欲求来提供的。
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不可能带来任何直接物质利益,但审美活动也绝不是人性中华而不实的虚荣心表现的,原始人的协同工作与劳动节奏,形成原始的音乐和诗歌。审美正是对优质人性的向往和感悟,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以至于人类通过某种对象直接和间接地来欣赏自身、感受自己优秀的质,就不言而喻地成为引领人类及其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意义重大的行为。
只有在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3.哲学基础对美学的作用
在美学研究史上做出了贡献。艺术的生产和人的社会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在原始社会的大早期阶段就出现了艺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艺术逐渐成为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而社会活动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各种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
美学基础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相辅相成而逐渐形成的!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有两位重要的奠基人:唯心主义的代表伯拉图,唯物主义的代表亚里斯多德,虽然说他们是哲学家,但是美学的最开始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只有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才能调动艺术家和广大群众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并且只有不同的风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社会主义的文艺才能繁荣发展。
黑格尔,康得,叔本华、弗洛伊德等等,都是沿着他们的思想延续的,西方的美学基础应该是整个的西方哲学思想,而西方哲学的基础就是那两位大哲学思想启蒙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美学的发展和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学意味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客观的现实世界而非在它背后还有一个产生和决定现实世界的世界,物质存在的优先性是作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最终根据和来源,对整个哲学体系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意义。
哲学基础对美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新的研究视野,艺术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但每一时代都有一些好的艺术作品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消逝,这些作品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成为宝贵的艺术遗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欣赏的。这些对美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亮,陈刚;试析葛兰西的全球治理思想[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2]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90-02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一种以实践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之一,是学校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让在校生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我们能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建立一系列的考评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思考性,对于我们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认知论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可见,人的认识一点都离不开实践,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现代广大学生,在高中时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大学里面临着步入社会和继续深造的压力,他们大多是在校园里的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由于受个人活动的影响,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面对社会的复杂程度,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大学生可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而不是仅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上几次网,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路人,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学会做人做事,提高道德修养,明事理、知荣辱、关爱他人、回报社会,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学生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而实践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的契机。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引导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掌握新的知识,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现自身知识水平局限性,主动调整知识结构,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等。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发展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其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因岗位和工种的不同,大学生要同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学会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融洽与他人相处,这将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以最少的时间适应职员身份、社会角色,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为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建构
社会实践、社会经验是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高级人才,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对未来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与彷徨,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就业意识比较被动,且有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对职业规划缺乏了解,对自己职业定位、职业分析等缺乏了解和应有的准备,毕业时不能顺利适应社会角色,这与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不符。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入手,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际的职场情境中,增加对企业、行业、职业的了解、明朗了自身的能力倾向、兴趣、性格等,尽早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助于深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于实践终极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和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社会实践工作的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突出思想素质教育的重点,并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行业和岗位的特点,对每个同学量身定制,确定需要提升思想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和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1.引导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好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大学生活对于刚经过一翻刻苦拼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新生来说,大部分同学虽早已明白大学并不像高中老师说的是“乐园”,但却常因对新环境以及专业化的要求而感到各种不适,以至于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些不适应如得不到及时调节,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在这关键时刻引导新生参加社会实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从事职业添砖加瓦。
2.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尽可能地做好实践与职业的衔接工作。目前,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当成挣钱的机会,注重报酬。根据笔者对243个在校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5%学生对于实践活动能否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相对重视,如在同一时间段,一份报酬高,但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和一份报酬低,甚至无报酬,但能给学生带来理论与实践较大提高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学与生存的问题;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性出发,区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并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有些学生一开始表现出对社会实践很热情,也很感兴趣,期望着实践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但面对复杂的实践环境,有些学生很快就显得很沮丧,受挫能力、应变能力差,持久性低,这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做好吃苦,承受压力的准备,积极主动参加团队建设,在实践中克服急躁心理,锻炼自身的忍耐性,从基层做起,通过沉淀与积累社会经验,不盲目跟随前人的做法,思考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在实践中真正锤炼意志品格,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角色意识,能力基础。
(二)利用“示范效应”的感染力,激励在校生投身社会实践
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增加了不少感染力和说服力。而在具体实施社会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关注他的行进,及时给予激励、鼓舞和唤醒,帮助他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的目标,将最大化地利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学生特长,加快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能力,增强创造精神,丰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内容,增强社会实践的整体功能。
(三)建立社会实践管理体系,形成持续改进社会实践管理长效机制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保证社会实践目标的最终实现,学校各级领导要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科学的内容体系,通过广泛吸取社会资源,组织人员保障,经费支持,加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各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工作角度出发,坚持全程、全面参与,利用主题班会、讲座、课堂、团学工作等各类阵地热情推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塑造学生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品格,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形成严谨的学习和学术风气,形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⑤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5-2006:21.
⑥ 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8.
⑦ 十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10.
⑧ 林海.程序公正:依法行政的积极追求.群众,2010.11:75.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61-02
一、学习者认知能力、动机与教学模式选择
教学模式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整体设计。根据乔伊斯和韦尔在其关于教学模式的开创性著作中的说法,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学习环境,从如何安排学科、课程、单元、课题到设计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工具。其基本内容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作为在一定的思想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和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策略体系,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和有序性的特点。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灵活的教学指导,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工具。
学习者认知特征对于教学模式选择的意义可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得到阐释。奥苏贝尔认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习得知识的意义,即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即“符号表示的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要了解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就必须进行学习者认知特性的研究。
学习者的动机特征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模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种自发性活动,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推动剂。只有当学生启动自己的学习的时候,认知结构才会提高。假设学生直觉上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活动,当环境提供这样的机会时,学生便会启动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相匹配的学习经验。如果所教的远远超过学生所能接受的水平,学习即是不可能发生的。动机能通过使学习者在“集中注意”、“加强努力”、“学习持久性”和“挫折忍受力”等方面发挥更大潜能而加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起催化剂作用),从而有效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并在复习过程提高新获得意义的清晰性和巩固性,从而有效促进习得意义的保持;适当的动机还有助于对知识的提取(回忆)。
二、当前远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远程学习者认知和动力特征的系统分析,中国远程教育基本教学模式仍沿袭传统的传递一接受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在远程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教学过程忽视学习者初始能力,加大了有效学习的障碍。许多远程学习者并不是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优秀者,他们在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并没有为进人远程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对上海电视大学调查显示,远程学习者初始能力大大低于平均水平。120个样本中,MIN(6),max(16),mean(10.71),标准偏差1.22。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开发和课程设置却并未于此进行充分考虑。只有不到一半的网络课程对学科起点知识、技能的要求给予了说明。由于教育者不能自由根据学习者现有能力调整教学进程,往往按步骤分配任务、讲解内容,使学习者难以跟上进度并理解学习内容。
(二)学习材料开发中动机激发乏力,造成学习者主动性缺乏。远程学习者极强的自我增强动机指向通过学习获得的尊严、地位和荣誉等,而非知识本身。在关于学习目的的调查中,有72.7%的学员选择“为了获得学历而继续本科学习”这一选项。这是不是一种较强的自我增强动力,依赖于学习评价方式及学习成效。如果较易获得学历,则促进学习的成效是微弱的。如果通过学习能够明显提高地位和成就,则这种动机将具有更显著作用。但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习者对学习收益估计相当低。
(三)教学理念中偏重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效率的学习者。由于远程教育很大部分内容依赖学习者自学完成,学生学习能力直接决定了学习成效。当前的远程教育,从学习材料开发到面授教学、学习评价方式,都侧重具体知识的掌握,而缺乏有效的策略培养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组织的个体化学习,强化了师生异地学习的无助感。个体化学习是远程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特征之一。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项目中,有82%的学生认为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要使小组学习实际发挥作用,依赖于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包括面授、学习评价等环节的社会化形式。
(五)未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远程学习教与学的分离可通过网络课程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许多角色与任务应通过网络来提供。这正是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通过程序设计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能力。但目前的网络课程多存在重教学内容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设计的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网络课程可能只是传统方式的补充或可选择项。
三、构建适应远程学习者认知与动机特征的教学模式
对上海电视大学学习者特征的调查与其他调查结论基本一致。远程学习者绝大多数年龄在21-35岁、有8年以下工作经验并在职就读。远程学习者的阅读、备考和应试技巧、初始能力均值都较低。而理解与沟通、反思总结、情绪意志管理等能力均值较高。这是与远程学习者所处年龄阶段相适应的。从动机特征看,远程学习者的动机问题表现在:一方面,以获得文凭和职业提升等自我增强驱动为主,纯粹内在的认知驱动包括兴趣,求知渴望等较少;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信心不足。由此形成了对成功的低期待甚至“学习无助”感,进一步降低学习积极性。针对远程学习者的以上特征,构建教学模式必须致力于使学生较强的自我增强驱动转化为认知驱动,并且提高学习的成就感。
(一)在教学理念上,重视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及其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针对远程学习者基于职业驱动的学习需求,远程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途径,在具体学习情境设计中,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习者学习能力培养与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过程。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掌握,增强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学习者获得的能力如果能有意识地迁移到实践中,必将满足其职业成功动机。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仍对职业生活的基本特点和素质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和表达、表现自我的能力不足,不懂得分享与合作,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坚持到底的责任意识。面对如此状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仅要讲授社会准则和规范,还应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基本需要,关注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努力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职业意识与向往、具有创业意识和准备,能自觉迎接未来生存挑战、理性选择职业模式、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开创事业成就,进而享受成功人生。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顾名思义,就是参与竞争的实力或能力。“就业竞争力”是指不管你何时何地需要就业时,谋职都须具备的竞争力。英国职场专家Peter Hawkins曾提出:“等待被雇佣,在职场上是具有风险的,唯有让自己具备就业竞争力才是一种保障。”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本质上是一种表现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是毕业生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概括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的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
根据各种要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至少可归结为三方面的竞争力,即职业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1.职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在某一特定的职业领域中所拥有的具有一定相对优势、其他竞争者一时还难以效仿和超越的职业素质。这种职业素质应该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及其专业精神。职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其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
2.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一定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身心素质特别是抗挫折能力、道德品质、观念、环境适应能力等。它是影响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3.环境竞争力。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1)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声誉、学生所学专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是否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毕业生所学专业是否是社会急需或有较高需求的专业是构成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学校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助推器。尤其是毕业生质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优质的指导和服务能有效地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家庭因素。家庭所在地类型(城市或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优劣、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及职业领域的差异、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的优劣乃至家族资源是否富有等都在无形中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社会因素。就业形势的优劣和政策导向、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社会资源状况的优劣也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过程,通过“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以案例分析会和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类应具备的首要本领,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也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享与合作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是:发现问题的敏锐观察能力,通观全局的思维能力,拓展思路求索答案的能力,借鉴经验开拓新路转移经验的能力,远见卓识预见未来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建立在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人格的基础上。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书研讨、辩论会、案例分析会、社会调查(采访)、撰写小论文、热点追踪、备课小组活动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学习渠道,培养问题意识和探讨意识,激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力求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留心所处环境及社会的变化,细心观察市场动向,学习捕捉社会和大学生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典案例,学会作出分析与判断,学会将收集到的信息系统化,并结合相关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运用,展开交流讨论和辩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形成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等相对较强独立性的品格,从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员工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精神。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通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社会调查(采访)、请相关专业人士或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或进行访谈、组织学生参与营销活动,开展电话陌生拜访活动,参加志愿者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就业创业等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体验各种社会角色,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应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感受专业精神的魅力,明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一个人求职立业之本、创业之基,进而在大学期间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及科学的职业理想,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敬业奉献精神,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拓展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角色转换,提高自己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把素质转化为能力,从而提升可就业能力,并为将来从业后专业精神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基础竞争力中的作用
基础竞争力是影响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基础竞争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中,可以以团队精神为核心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基础竞争力。
团队精神是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急迫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提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系统的训练有助于人们学会彼此如何交往,学会如何在共同的任务中彼此合作。”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其中的“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蕴涵着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且其在教育过程中能更好地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加强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中,可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团队意识薄弱,集体精神不强;张扬个性有余而协同合作意识缺乏;主动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意愿不强;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宿舍和班集体凝聚力不强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从培养责任意识包括对祖国的责任意识、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和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入手,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读书研讨、辩论、社会调查、“模拟法庭”、“道德评判庭”、学生小组备课讲课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大学生提供和宣传关于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倾向性信息,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在人才目标结构中的重要性,明确团队精神要求团队成员必须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在团队内部开展良性竞争;认识到团队精神建设对成员个性化的要求及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求,重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在态度和价值观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主动修正重个人发展目标、轻社会目标,重智力目标、轻道德目标的目标结构偏向,向着符合素质教育健全人格、塑造良好个性的目标努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活动,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为集体的利益出谋划策,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学会倾听和理解,学会与伙伴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互动中,逐渐树立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认同感、强化集体归属感;养成谦虚、宽容与合作的品质;学习和掌握与人合作共事的方法,掌握与人合作相处的要旨,学会宽容他人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培养和提升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并在和谐相处中促进身心素质的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endothelin-1(ET-1)in patients with 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NA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compound anisodine and investigate the rule.Methods 39 patients with NAION were treated by compound anisodine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around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once a day for 21days.All the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Groups A: cure;Group B: efficacy;Group C: no efficacy. plasma levels of ET-1 in 39 cas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by radioimmuoassay(RIA).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ET-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C.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The plasma levels of ET-1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but not in group C.Conclusion The efficiency of compound anisodine on patients with NAION may result in the plasma levels of ET-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眼底疾病,临床上以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较常见,并且从其发病机制来看,非动脉炎性AION(NAION)在我国占绝大多数。由于病变引起的视神经纤维缺血甚至梗死,可导致严重后果,易致神经萎缩。已有表明,内皮素-1(ET-1)作为强力缩血管物质可能参与到NAION的发病机制中。本病治疗较为困难,常需综合治疗,其中复方樟柳碱是比较公认有效的药物。本文将从复方樟柳碱治疗前后NAION患者血浆ET-1浓度的变化入手,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患眼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边界模糊,可伴局限性盘缘出血,视盘色淡或局部苍白。视野检查: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束状缺损、象限性缺损或半盲、向心性收缩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早期视盘低荧光伴各象限充盈不均匀,晚期可见荧光渗漏。
1.1.2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可引起视盘水肿和视力下降的视神经疾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1.2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3年6月~2005年12月确诊的NAION患者共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58.7岁。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9例,合并糖尿病者12例,合并高脂血症者6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每日1次,每次2ml,共治疗21天。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等,并治疗合并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1.4 分组 为方便比较,按照治疗后的疗效分组,然后对各组的ET-1变化规律进行对比。A组:治愈组,标准为[1]视力提高4行,或视力≥1.0,或视力从无光感、光感不确切增为0.1,视力从眼前指数增为0.2,或从0.02增为0.3,或从0.05增为0.4,视野缺损范围减少40%以上;本组共10例。B组:显效和有效,标准界于A、C两组之间;本组共25例。C组:无效,视力、视野均无变化或病情恶化;本组共4例。
1.5 血浆ET-1浓度检测 所有入选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2ml,置于含10%依地酸二钠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混匀,4℃ 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20℃冰箱保存待检。ET-1放免试剂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仪器为美国Cap-Ria16型自动γ计数器检测,根据标准曲线直接ET-1含量。
1.6 统计学方法 血浆ET-1浓度测定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成组比较的方差分析、独立t检验等。
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高65%以上, 可伴有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严重认知功能损害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执行透析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长春西汀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2例,为我院肾内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9月新诊断的尿毒症且须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符合ESRD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18~45 岁,平均(25±7.8)岁,病程1~5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9例,IgA肾病8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4例;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0~43岁,平均(28±6.5)岁, 病程1~6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6例, 糖尿病肾病12例,IgA肾病9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3例,不明原因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每周透析3 次, 每次4.5 h, 血液流速20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双反渗水透析水,碳酸氢盐透析液,低分子肝素抗凝,两组余治疗(如促红细胞生成素、1.25 OH2 d3 等)均相同。 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沈阳志鹰制药厂,批准文号: H20030075) 20 mg静脉滴注(共200 ml),qd,连续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928) 0.75 g静脉滴注, qd,连续15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均经2名以上经过培训的肾脏内科医师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及量表(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定。其中,MMSE量表侧重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功能; Blessed-Roth痴呆量表侧重评价患者的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情感人格及兴趣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被试者神志清醒,无语言障碍,能够配合采用MMSE和Blessed-Roth量表测试;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的第15 天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1.5 P300检测 分别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P300的潜伏期(PL)和波幅(Amp),在屏蔽隔音室中进行,受试者保持觉醒状态及注意力集中,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Neauroscrean Plus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按国际10/20统一电极安置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检测,每例受试者均先行预试,待受试者明确方法后再进行正式检测,每例重复4轮,每轮靶刺激20次,受检者默记靶刺激结果误差>10%则作废,最后取4次P30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平均值,潜伏期及波幅测定按杨文俊介绍的方法进行[3]。计算机自动分析P30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组患者MMSE和Blessed-Roth评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3 讨论
CRF患者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或易激动、易怒、记忆力减退、警觉力下降、定向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思考缓慢、工作效率低等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机制尚未明确,早期主要原因可能为,尿毒症毒素潴留,肌酐、尿素氮作为小分子量毒物,抑制了参与脑细胞正常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使其反应速度减慢,甲状旁腺素等中大分子毒素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4]。电解质紊乱及贫血也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晚期主要与透析性脑病相关。
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是评价认知功能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高级功能有关的长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是P300,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客观生物学指标,P300潜伏期反映对刺激物的认知初加工所需要的时间,P300波幅反映大脑对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动员资源的程度[5]。P300潜伏期越长认知功能障碍越重,MMSE分值越低。Madan等[6]报道随着CKD的进展,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 P300潜伏期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钙和血红蛋白负相关。本研究结合主观检测的MMSE量表及Blessed Roth痴呆量表和客观检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更好的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也可以早期发现认知功能异常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长春西汀别名长春乙酯,是从夹竹桃科小曼长春花(vinca M inor L)中提取的生物碱[7],有以下药理作用:增进和改善大脑氧供给,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及ATP的产生从而改善脑功能。研究显示长春西汀能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分和客观检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水平,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Madero M.Congnitive 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Semin Dia, 2008, 21(1):29-37.
[2] 杨文俊. 事件相关电位. 新医学, 1999, 30: 298-301.
[3]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49.
[4] 杨立明,张东航,林绯,等. 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探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14:104-105.
[5] 黄慧,王晓明,赵小琼,等.正常人听觉P300的初步研究.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282.
关键词: 哲学;实践;行为
Key words: philosophy;practice;behavior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316-03
Rationalism aims at bringing the behavior into clear frame, which made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s cut apart incoherently. It wants to prove its own correctnes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akeshott’s criticism is resulted from his reflection to the modern philosoph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Oakeshott’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le dealing with two key concepts about it.
1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s Modes of Experience
Oakeshott insists that philosophy should avoid becoming t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Philosophy should adhere to the attitude of "radical subversion". Nevertheless, his attitude of subversion is not shown in a kind of theory which would bring about political revolution, but in his view of "experience as a whole". Oakeshott does not offer this view with the mysterious veil. He just denotes that we would receive more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about world in the mode of "whole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Oakeshott, the dualism about the re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the object of experience” would have less acceptability than the doctrine such as “there is only an experience world as whole”[1].
There is no other work expressing philosophy of Oakeshott more directly than experience and their mode.This early work is mainly benefited from thoughts of Bradley and Hegel. It learns from Plato, Aristotle and Spinoza too. In fact, Oakeshot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of British Neo-Hegelian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In this book, he tries hard to show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itself ". Modes of science, history and practice are all different visual angles i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Each mode of experience tries hard to proceed from its own assumption and acquires total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 Meanwhile, every kind of mode is abstra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ole world. Due to the contradictories between various modes, people should not endorse any certain mode and deny another one absolutely.
Certainly,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survey the theory of modes of experience completely. So this paper must expressly consider the view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 In experience and mode, Oakeshott denotes that philosophy should not criticize in an external wa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may be two different fields which discriminated against each other. Then the former should not aim at repelling the latter. Philosophy must not be interfered fundamentally by instruction from practice, and similarly practice needs not subject to the guidance of philosophy principally.
Philosophy should not be any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extrinsic concepts. Any extrinsic concept can not defin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needs not to introduce any external concepts. Therefore, philosophy would not allow the scope and standard of itself to be provided by practice. People must keep philosophy from disturbance of feel and effect which is brought forth in practice. Except itself, philosophy can acknowledge any other authority.
However, the purpose of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is to replace all of other modes of experience and then secure a systema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But the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is unique. Practice has its external features while philosophy contends with it through critique. But the strength of critique of philosophy does not give itself right of replacing practice. Philosophy won't be able to provide any specific instruction for practice.
According to Oakeshott, philosophy is relevant to actual life, but the relation of them should not be elevated artificially. In other words, philosophy can't fundamentally control practice. Just as Franco reviews,rationalism in politics results in ruin of practice, but the latter is the inviolable fountain of politics.[2]
2Practice as "Behavior in Change"
Oakeshott argues that philosophy had no absolute relation with practice, because he believes the concrete situation in actual life can't be considered by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Oakeshott, practice is defined as the behavior in change, unable to obtain absolute consistency.[3] Practice is formed by behavior. It is action itself and total behavioral. People always try to change their life momentarily. Ac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ing in a kind of transition in this world. People always ask “what the world is”, but the world is unstable, transient and variable indeed. Thi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correctly. Oakeshott thinks that we should expect neither eternal truth which contained in a system of concept, nor any consistent theory which keeps up with behavior. Truth always can not catch up on behavior. Any endeavor of constructing system of philosophy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behavior would be futile eventually.
Oakeshott has pointed out the key characteristic of pract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changing behaviors in the world. Through emphasizing practice as a behavioral field, Oakeshott wants to show that we are always demanded to take action in specific environment. Thought can be assumed, suspected, criticized and regained, but the behavior is transient and final once it has been done. It is irrevocable, unable to be cancelled. This hints that practice always submits to the sense of urgency, because problem must have been solved before it slips away.
Practice includes assumption, and has no doubt about its authenticity. There is certain tension between “ought to be” and “be in fact”. Philosopher hopes their thought has unified system, but behavior in reality is always linked to change. Attempting to dispel all contradiction and difference of practice, rational philosophy will cause disasters. We have no adequate reason to change the contradiction in present practice. Contradiction and difference can be tolerated. Further more, they are necessary for us to behave effectively.
Practice and philosophy are very different in eyes of Oakeshott. Practice is in the change, and is restrained by an urgent matter. It needs not the stabilization as in the system of philosophy, but it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a decision in the changing situation. In other words, it is inappropriate for practice to be command by philosophy. Practice is in the world filled with value. It attempts to define such concepts as “good”, “right” and “ought”. Philosophy should not construct any system of value or principle of correct behaviors, but try to understand them.
3Conclusions
Oakeshott’s viewpoint of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is the basis of his critique of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The relativ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shows that Oakeshott keeps at a distance with a complete system of philosophy, which is feature of rationalism. As known by all, rationalism is the most remarkable fash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but what is wrong with rationalism?Oakeshott acknowledges the necessity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but he argues that it is insufficient for practice. Thus he primarily contends against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Oakeshott thinks of politics as practical activities. But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tries to convert political activities into abstractions. It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certainty, and then leads people to believe that al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certainly. Since it misconceives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nd so misconceives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too, it has harmful effects on political activities. Oakeshott tries to promote the politics of civil association4. He seeks to have us cultivate our characters. Individual’s independence would not be product of r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but his own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hints in tradition.
Notes:
[1]Michael Oakeshott. Experience and Its Mod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21
[2]Paul Franc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Michael Oakeshott [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113
[3]Michael Oakeshott. On Human Conduct[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55
[4]Michael Oakeshott. On Human Conduct[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102-108
译文:
政治理性主义旨在把政治行为纳入明确的框架之中,使得政治实践传统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虽然这种理论的弊端公众都略有感知,但是它仍然要在实践中拼命地证明自身的正确性和可延续性。欧克肖特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的批评源于他对现代哲学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欧克肖特的“哲学”与“实践”这两个概念辨析中阐明其政治哲学的主旨和理论基础。
1“哲学”与“实践”――两种经验的模式
欧克肖特认为哲学应避免沦为意识形态和政治鼓吹的工具,哲学应秉持“激进的颠覆”的态度。但他的颠覆性的态度并不表现为一种倾向政治革命的理论,而主要体现在“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的哲学主张中。欧克肖特并没有给予“经验整体”以神秘的面纱,他只是认为在“经验整体”中,世界将会得到更为一致的理解。他反对设立“经验”与“经验对象”相区分的二元论的观点,认为“只存在一个作为整体的经验世界”的观点更为可取。
《经验及其模式》(Experience and Its Modes)最直接地表达了欧克肖特的哲学思想。这本早期著作受益于黑格尔和布拉德雷,同时也熔合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宾诺莎的思想,因而在20世纪初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学派中独树一帜。在这本书中,他力图表明 “世界本身”与“对世界的经验”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分。科学、历史和实践的模式都是对经验的三种不同理解视角。每一种经验的模式都力图从自己的假设出发对经验作总体的理解。同时,每一种模式也都是对经验整体的抽象理解,各种模式之间相互矛盾,故而学者不应当武断地肯定某种模式同时又贬斥另一种模式。
当然,我们不可能完整地考察欧克肖特的经验模式学说,因此本文必须重点考虑欧克肖特的“哲学与实践相分离”的观点。在《经验及其模式》这本书中,欧克肖特认为哲学批判不应是外在的,哲学包含的不是简单的对于不同经验模式的排斥。他主张哲学与实践是两个不同并且各自排斥的领域。哲学必须不受实践假设的干扰,而实践也不必谦恭地等待哲学的指导。
哲学不应当是由外在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后者无法定义前者,前者也无需引进后者。所以,哲学不允许自身的领地要由外部实践来划定。哲学要免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情绪的干扰,除了它自身,哲学不承认任何权威。
哲学中理性主义总是试图取代别的经验模式以确保对世界的系统建构。实践具有明显的外在特性,而哲学总是抓住这点不放。不过,哲学的批判力量并没有赋予其取代实践的权利。哲学也不能给予实践任何明确的指引。
欧克肖特认为,哲学虽然和实践不是全然无关,但它们二者的联系不能被人为放大。换言之,哲学不能原则性地掌控实践。正如欧克肖特研究者弗兰克所言,哲学理性主义引入政治领域的后果必然是摧毁政治实践,而政治实践才是政治的神圣源泉。
2作为“变化的行为”的实践概念
欧克肖特之所以主张哲学与实践不具备绝对的必然联系,是因为他相信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形不能被哲学考虑到。欧克肖特认为实践是变化中的行为,无法获得完全确定的一致性理解。实践由行为构成,它是行动本身,是行为的总和。人们随时尝试去改变生活。行为应当被理解为一种不断改变之物。人们总是问“世界是什么”,但世界终究是易变的,不稳定的以及短暂的。这就是正确理解欧克肖特实践概念的关键。他认为我们不应期望任何概念式的关于外在实践的真理,也不应当尝试建构能够与行为保持同步的理论体系,真理总是赶不上行为的脚步。任何建构规范实践行为的全面性哲学体系的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
欧克肖特指出了实践的关键特点:它是世界中变化的行为。通过强调实践是行为领域,欧克肖特想展示这样一个情形:我们总是被要求果断地去行动。思想可以被假定,被怀疑,被批判以及被收回,行为却是短暂且也是最终的,一旦做了,便无法撤消。行为是不可撤消的,这暗示了实践总是服从于紧迫感,因为它必须在问题溜走之前解决它。
实践包含了假设,并且还毫不怀疑的认为此类假设是真实的。在“是”与“应当”之间总是保持了一定的张力。哲学家总希望他们的思想具有系统的整体性,而现实中的行为总是与变化联系在一起。理性主义尝试消除我们实践中所有的矛盾和差异必会招致灾难。我们没有理由去改变现存的任何实践中的矛盾,矛盾和差异不只是可容忍的,而且对于也是有效行动所必须的。
因此,在欧克肖特眼里,实践和哲学是很不相同的。实践是变化中的行为,并被眼下紧急的事件所约束,它不需要哲学的稳定的体系性,但它必须拥有在不断变换的情形中做出决断的能力。简言之,让政治实践服从于哲学理论是很不合适的。实践是个充满价值的领域,它总是尝试去明确什么是“好的”,“正确的”以及“应当的”。哲学并不去构建世界的价值观或是正确行为的原则,而只是尝试去理解它们。
3结论
“哲学”与“实践”之区分是欧克肖特批评政治的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哲学”和“实践”应相区隔的观点显示了欧克肖特对任何完整的哲学体系的厌恶,因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往往是理性主义的特征。如众所知,理性主义是近代哲学最为著名的范式,但理性主义有什么错?欧克肖特承认确然性知识的必要性,但认为这对实践来说还不是充分的。因此,他竭力批评哲学理性主义介入政治。欧克肖特认为政治属于实践行为,而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却力图使政治行为受控于为抽象的指示。它引发了确然性的幻像,诱使人们相信所有的问题可以通过抽象的指示普遍地加以解决。由于混淆了哲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因而也混淆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对于政治危害甚多。欧克肖特力争促进公民联合型政治,以便培育人们的德性。个体的独立性不可能是理性政治体制的产物,而是理解实践政治传统的暗示的能力之后果。
参考文献:
在此背景下,河海大学学院的金林南教授立足学科范式立场,运用哲学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深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成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家园的一次尝试,是金林南先生多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反思的思想成果。全书立场明确,逻辑严谨,表达清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过程、价值等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一、学科范式: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立场
“范式”理论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是其历史主义哲学的核心。所谓“范式”,是由一群经历了相同的教育、技术训练以及共同的经典文献阅读的从事者组成的“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们所共同具有的东西。显然,库恩是将范式理解为科学家集团的共同教育背景、思维框架、共有的传统和学科信念。“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同时,库恩又进一步指明了范式的历史性,即新范式会不断取代旧范式,而科学知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发展的。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理论方法假设,范式包含了不同时代的科学家集团群体在阐释科学现象时所具有的不同方法、传统及信念。“因此,就学科研究而言,库恩的范式理论本质上就是一种学科认识工具或学科研究视域,尽管很多思想家对库恩的‘范式’理论进行批判。”需要指出的是,根本而言,学科范式强调以学者身份对研究对象进行学术思考。
借助于库恩的范式理论,通过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作者指出已有研究表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思考;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思考;三是具有浓郁的理论与实践混同色彩”。这些特征清晰地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学科范式――即未能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逻辑分析“元点”,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没有成熟的学科交流平台和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因而,为了更好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范式。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进行研究,就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家园,其意义在于:其一,让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地位。依据范式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就应当有自己的理论逻辑架构、问题意识和问题群、价值定位与诉求、思维方式、理论风格和学术传统。其二,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拥有特定的理论平台。如此不仅可以产生本学科内的理论交锋和思想争鸣,而且能够以自身独特的学科存在与其他学科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其三,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学科归属,真正实现职业认同、价值认同和自我认同。这其中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是基于学术性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以学者身份来进行思想理论表达的。
二、哲学反思: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向度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最为深刻的方式,试图寻找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支撑点。哲学的特点在于其批判性、反思性,即哲学总是对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逻辑规则、思想本身提出质疑,形成新的提问。哲学始终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哲学以特定的思维前提和方式去解读世界的存在,而同时又对自身的思维前提和方式产生质疑。这一矛盾是哲学发展的内在张力,亦是哲学的精神所在――永无止境地怀疑、探索、求真的精神。
马克思实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其伟大意义在于: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从观念意识走向实践空间、从单纯的抽象思辨变为现实的具体生成。因而,在现代实践论哲学语境下,一方面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观照,另一方面每一门学科哲学就应当表达该学科的理论信念、方法论以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就是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确立学科理念和价值,奠定学科思维方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形而上、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学科范式的‘灵魂’”。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沉思中,金林南先生提出了颇具见地的思想观点。
首先,不同的哲学观将产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哲学观是人们对哲学的根本看法、观点,有多少种哲学观就有多少种对哲学的认知,而由此带来的则是哲学反思的不同的思想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思维活动。”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形式化的定义,它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应当不囿于某种单一的哲学理论,而需博采众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保持哲学应有的时代精神特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思维资源。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具有实践性、反思性、批判性、价值性特征,其意义在于生成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追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和理论、革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
其次,立足实践视域,金林南先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现实空间架构和具体生成活动之中,对其做出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全新的解读方式。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下,金先生以意识的政治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理论假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追问的三个平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历史的梳理和深入阐发后,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领域展开的以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实践”。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性解读。与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静态结构分析不同,这一全新的解读方式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其生成的不仅是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思想和实践智慧。
最后,运用学科范式理论,金林南先生深层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学科范式与实践范式等,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已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成果的思想观点。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本质是对意识形态政治权力运行的研究,其主要空间不是思想观念意识,而是它们的载体,其研究立场也不仅仅只是立足于如何让受教育者简单地接受教化等。这些观点的提出,不仅表现了金先生的哲学智慧、学科自觉和学术自律,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尊严感。
三、公共性: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空间
范例是学科范式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为此,本书的最后一章作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范例分析。这是对学科范式的操作化、工具化的运用,同时公共性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命活力的空间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于公共政治生活之中,但其公共性却始终未能获得学者们的真正关注口。就公共性的基本意蕴而言,公共性意味着非私人性、共享价值和独立的社会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政治,是现实的政治活动。而政治的核心在于参与,参与最重要的则是有公共空间。因而,探讨公共性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应有之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11-02
金林南老师是河海大学学院一位年轻的“7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于2013年春季出版。笔者有幸在是年秋天捧在手中拜读并求知若渴地在两天之内把它读完,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通一线教师,不禁有一种浑身通透又踌躇满志的感觉。据个人经验而言,一直以来,还没有看到一本著作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过一次如此完整而深入的哲学审视和分析,其认真的态度和笔者无法望其项背的学术高度令人敬佩。
一、简介
在书中,金老师主要是借助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的“范式”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理论到实践、理想到现实,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的双重思考,为这个诞生于实践的学科在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建构过程中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指导,也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二、写作目的与基本框架
在绪论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美国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继而指出此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问题的反思具有巨大的方法论意义”。接着,便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明确提出了“本书任务”:一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二是“深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三是“奠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四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五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例”。
整本书的框架即是在“本书任务”的基础上确立的:第一章是“哲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考察了哲学精神的时代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象及其哲学诊断,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哲学的贫血”,并探讨了“何谓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这一章主要为后面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让读者把握了本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角度。第二章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先是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概况,现实地揭示了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定义和本质属性上的争议,同时分析了争议的原因。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历史和今天,以及人们对于其历史和今天的认识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沉思的思维方式”,同时提出超越现有研究局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的设定一个新的理论假设――意识的政治;在后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哲学沉思”中,结合中西方历史现实与理论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定义和内涵进行了阐释,然后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的规定性,即政治与教育、政治与思想的矛盾及其发展。第三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作者首先界定了几个基本概念:学科,认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识论,继而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和学科方法论的哲学思考,与第二章的侧重历史分析不同,这里主要是进行理论论述,从根本层面来考察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
后面的两章则较多从经验层面和建构层面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第四章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哲学”,第五章是通过一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首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缺失及其原因,然后针对现实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进行审视与追问。
从整个著作来看,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一种非常积极、负责、诚恳的态度,从纵横两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哲学剖析。其主要构思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现实存在的学科,并用范式理论来审视这一学科,企图在其现实运行的各种矛盾中完善这一学科。因为,从目前的事实来看,从实践中诞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书中对学科和学科范式的定义,其学科属性是“虚弱”的,学科体系是不健全的。
本书的几大优点可归纳如下: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精神。当然,重视经验一般来说是人类各民族,尤其是古老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倾向。这是由于经验运用的便利性或可能性,亦即经验在人类思维与认识的基础地位所使然。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特别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意义、价值或越性的认识。古代中国人不像希腊人那样简单地将经验与感受划等号,而是初步认识到实践对于经验及知识形成的意义。这正如辩证唯物论所指出的,实践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反复的过程,通过实践可以检验认识的合理程度,又可以对人类原有的认识加修正。这些都促使中国古代哲学逐步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面向现实的特征,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古代西方哲学那样浓重的理论色彩。
本文通过对儒家实践理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阐述中国的哲学从产生到后来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哲学最后的落脚点。中国哲学犹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那样博大精深,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指引着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而且希望国人学习哲学,理解哲学更重要的是应用哲学,使“知”
与“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人类共同的进步。
二、儒学实践理论
自先秦起,古代学人们极力倡导“求实”精神,这是以他们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基础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在这种求实的精神影响下,中国人无论进而庙堂从政为官,也无论退而山林著书授徒,他们始终不渝地恪守“求实”的观念。具体表现在重视社会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实行、践履。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而篇》)此处所讲的“躬行”,即身体力行;“行”,即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一个人在思想上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把道德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凡思想家、大学问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科学的,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显著效果的。儒家学说中的“学”、“思”、“行”说明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当然与他们重实践、重现实人生的积极入世思想紧密相连。
儒学的实用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在治国这一方方面尤为突出,而在治国上主要应用儒学体系中的“仁”。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儒学的仁爱是一种普遍的思想。为何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自儒学创立之初开始提出力行仁爱,绵延数千年而不中绝,这是历史的选择。而历史的选择则证明仁爱具有超时空性。其次,仁爱能满足人类内心精神需求。在人类交往中,人总是希望能够被尊重和关爱,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求。当将仁爱思想付诸交往时,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神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满足。而这正是人类要追求的生活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仁爱是普遍的,它实际内存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
早在儒学开创者孔子那里,仁的思想便已经成了最高的思想观念,而这个观念的核心就是仁爱。这个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证明和发展,应用在政治上就是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后世的儒学者无不以仁作为最高的价值,观照现实世界,以儒学的视野解决社会时代问题。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儒学的仁爱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以北宋儒学为例。“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则可以认为北宋既是一个政治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儒学复兴的时代。政治变革通过政府有组织有序地进行,是在儒学复兴的文化支持下自觉进行的政治调整……也正因为二者被历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治变革引发了儒学复兴的问题意识,反过来,儒学复兴又影响了政治变革的方向性选择,所以,北宋儒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治哲学,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是对文明秩序及其最高的体现形式—政治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和重建。批判是追索文明秩序的合理性依据,所谓天道性命之理,即由此发畅;重建是探讨文明秩序、政治制度的合理模式,于是需要推阐王道,作为最高政治宪纲,从而将师古与用今结合起来,使现实政治朝着合理模式的方向调整。正是围绕批判与重建的时代课题,触发北宋儒者的思想激情,形成各种学派,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思想史画卷。”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王道思想在北宋儒学者处成了宪纲原则,成为观照现实时代问题的道德价值标准。
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的内核。仁爱是普遍的道德价值,而普遍道德价值的意义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观照,以仁爱认识社会现实,以仁爱批判和改革现实,从而力图达到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来说,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主体观照社会现实的依据和标准,儒学实践理论主体的其他方面的意识都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
三、总结
我们从孔夫子的儒学中的实践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以看的出,他是如此的重视知与行,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一味的在里空谈,有言道“我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这些不仅思是我们当代人所追求的,也是古代哲人所想达到的境界,甚至是贯穿于中国哲学的主线。
从对以上两人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们非常地注重现实,注重实用,另一方面,他们的哲学也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其哲学思想服务于政治目的,哲学是为现实服务的。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倾向。这种倾向性甚至可以说覆盖了古代中国文化生活的大部领域。他们重视实践和实践经验,关注现象,注重现实,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这样,就使哲学服从、服务于其现实目的。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倾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1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0:19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4]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