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09:46: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

篇1

1.德州区域地理位置

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济南,西接石家庄,东连渤海湾,处在渤海湾经济圈之内,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京沪、德石、济邯和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德烟铁路在此交汇,京福、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5条国道、14条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京沪高铁,太青客运专线贯穿京、津、冀、鲁、苏、皖、沪等省市,是连接京津冀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大动脉,它将以“交通高速”缩短地区之间的“经济距离”,加速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推动区域之间经济联动,协作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铁路交通,必然又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确定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强化轴向骨架生长,构建指状城镇空间”,最终形成“一带两翼”的城镇空间格局。

2.增长极分析研究

德州处于中国四大开发区之一的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内,也处于“黄蓝”开发经济开发规划区内,作为两大经济区域交界覆盖区,德州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

德州的位置恰恰处于两个增长极的极点之间,分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北京和黄河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城市北京。也正是因为德州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使得德州容易在两大经济圈内处于“凹陷区”,使得德州在经济发展上出现空洞,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发展的契机,产生的“虹吸效应”可以让我们在此受益。所以,在此可以看出地理区位给德州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3.“哑铃模式”下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德州目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处于京津唐的环渤海经济圈并距离沪宁杭的长三角经济圈也较近,两大经济圈的交界和边缘区域使得德州有承接经济转型的机遇和优先条件。但是由于德州都不属于经济圈内发展优势凸显的增长极,无疑在此中间成为了一个塌陷区,以京沪高铁为轴线呈现出“哑铃模式”。

在外生因素上看,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使投资者都愿意将自己的资金投向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利润的地方。北京、上海是我国一线城市,而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城市,在整个华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可以说都是具有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厚的投资利润,因此能够吸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经济落后地区的储蓄转化为首都、省会这些发达地区的投资,相比之下最为地区的德州由于经济基础落后和投资收益率低,资本外流,致使资本积累逐渐减少,资本日趋短缺和枯竭,任何现代化的产业都难以起步。

从内生因素上看,德州市自身的人力资本、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等软件和硬件上还存在一些缺失,与京沪等一线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和京、济、沪完备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强烈的吸引力,将德州周边乃至本地区的人力、资本吸引到这些较为发达的区域。落后地区就是服务这些增长极点城市的角色,经济图强规划让位于政治大局意识延缓了发达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之间进行协作的快速发展。因此,这些地区的“空吸”现象一定程度上也是行政力量作用的结果。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和情形,我们应该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建议对策,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国家应该加大对增长极周边的投入,具体来说可以加大对周边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使德州逐步具备较高的产业承接能力。如对开发区的投资建设,招商引资,修建更加便捷的交通设施等。

第二,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减少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使市场更开放,从而以一个更加包容的城市来吸引更多周边乃至更高更远的产业、资源的转移。政府的过多干预不利于要素的流动,从而影响企业的升级,不利于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所以,政府适当地引导和促进市场要素的流动则起了较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德州高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太阳能作为新型能源,在全国也处于发展阶段。作为太阳能的龙头企业,皇明公司则起到了巨大的带头示范作用。所以,政府应支持和鼓励这些高新民营企业的发展,从而,做好接收增长极地区转移产业的准备,另一方面发展地方产业鼓励支持当地企业,积极引导当地企业“走出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适合的岗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正方.德州产业配套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及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3):40-41.

篇2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69-02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爱德华—B·巴比尔把可持续发展①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二是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三是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四是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二、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三个“两难”问题

(一)GDP总量比较大,但人均GDP很小

由上述表格可知,就中国本身来讲,GDP总量很大,尤其是2010年以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GDP第二大国,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结果人均GDP远远低于日本。先进与落后并存的这个矛盾体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第一、第二产业的支撑力强,但资源有限,阻碍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从人民生活和生产来讲,我们无法离开第一、第二产业而生存发展。此外,汽车、钢铁、建材以及一些污染小低能耗、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共同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此可以得出,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至今,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所占比重较大,充分发挥了其支撑力。下图是我国近年来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从上述表格中不难看出,第一、第二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2009年,中国人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08公顷/人,中国的森林面积仅为2,068,610.0万公里,而作为第二产业赖以生存的能源石油2009年的产量为2,084,939.7千吨,而其中8%完全依靠进口,远远满足不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此外,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亦会引起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控制的促进中国环境文化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担心环境问题”。80%以上的中国认为,受到污染的食品,同水和空气受到污染一样“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环境的恶化,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工矿企业野蛮发展造成的。我们不能忽视消失的罗布泊、缩了几十倍的滇池。最近南方多地出现严重阴霾情况,①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由于焚烧秸秆造成近几日南方多地持续阴霾天气。

(三)经济快速高效发展,但是收入分配不公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自2007年至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4.2%、9.6%、9.2%、10.4%。虽然经济的飞速发展会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生产要素等分配不公带来的一系列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却日益严重。据测算,我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1996年为0.424,1998年为0.457,2000年继续上升为0.458。根据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4以上表示绝对不平均。按此标准来判断,我国早就进入绝对不平等区间。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贫富悬殊差距已越来越严重,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33倍。

巴西经济学家赛尔豪·福塔多从需求结构角度详细论述了收入分配不公会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的命题。②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任何国家都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总量,在发展中国家更有利于将有效需求集中于国内产业部门而非国外产业部门。从而令有限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拉动国内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

三、对于三大“两难问题”的解决建议

看似矛盾但实则不能忽视的三大“两难”问题并存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中,并时刻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针对三个问题提出了三大解决建议。

第一,目前,我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同时又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要根据中国经济、资源和人口现状,坚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继续有规划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根据科斯定理,要加强环保立法工作,明确产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而明确产权亦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合理手段。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少是保持第一、第二产业更好发挥支撑力的不竭动力。

第三,收入分配当中,要做到两个“同步”。③一要“多予”,建立收入较快增长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二要“少取”,实行结构性减税,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改变个人所得税以工薪阶层承担为主的局面等,减少居民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支出;三要“放活”,大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保护和促进居民取得合法的财产性收入等。

参考文献:

[1]邓楠.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201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主旨报告[C].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

[2]朱海冰,蔡道成,张侨.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J].先驱论坛,2011,(7).

[3]梅新育.收入分配公平是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大家思考,2011,(2).

[4]杨永峰.人口、环境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决策[J].科学时代,2011,(2).

[5]于同申.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在我国,区域化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但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追求点不一致,其决策也就会不同,利益主体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一)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概括地说,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包括权力冲突、行政冲突、经济冲突以及隐含在这些关系后面的其他利益冲突。从动态的角度上说,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主体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共赢。中央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地方利益冲突,而地方利益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体现或代表中央政府利益。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仅仅把地方与中央放在利益冲突甚至敌对的位置上,最后只能使双方陷入被动甚至彼此损害的地步。新形势下,我们要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积极协调双方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分散倾向的法制性、制度性的权威制约,实现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统一、双赢。

(二)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与地方在事权上有法可依

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一直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在政府的行为交流与互动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十分被动和消极,而中央政府却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协作。某种程度上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应该是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的权力分配,运用法律和宪法保证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和财权等的合理划分,确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政治利益上的绝对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借鉴国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和行使具有合理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界限。

(三)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改善经济利益环境

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信息交流机制,通过信息沟通交流,保证上通下达,步调一致,有效确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决策和职能能够高度统一;二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职责的机构,通过人事权以及财政上的转移支付来防止地方官员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动态平衡机制,结合区域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范围与权限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以达到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与地方政府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二、各个地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与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相比,各个地方之间利益冲突与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市场和资源上,市场的有限性及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导致地方区域之间因争夺经济市场和经济资源而产生经济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们会以发展家庭私营业和城乡企业为突破口,走内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本身发展较慢,加上其他的客观原因,它们更多地会选择走外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各地方区域之间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经济历史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产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在获利能力和带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其他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的相互协作,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调整都会造成地方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会损害某些区域的局部经济利益,从而会引起地方区域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之间这种发展模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该区域与其他地方区域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鉴于此,各地方区域政府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成立一定的跨区域经济协作机构,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地方区域的最优化决策与相关区域整体的决策不会偏离太远,实现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发展。

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首先,从地方政府利益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利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地方行政官员的利益和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地方行政官员利益主要以追求政绩、谋求晋升为主要目标,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则是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追求晋升为主要目标。相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地方行政官员的流动性较大,他们主要通过向上级政府及所属区域内的民众展现政绩的方式来获取晋升机会。地方普通公务员则主要通过向上司显示业绩的方式以谋求上级的认可,从而获得优厚待遇和获取晋升的机会,其流动性相对比较弱。作为地方公共投资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其实就是地方行政官员与普通公务员两方利益主体以科层制的形式组织与运行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看,任何一个企业,其主要目标都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以及获得价格优势的方式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在不断倡导转型的经济形势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其经济利益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自身除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在其经营上,政府会为其创造一定的优惠政策或便利条件,甚至还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援助。而非公有制企业,其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追求目标,非公有制企业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及较高的独立性,使得其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大,但在与公有制企业进行竞争与分工合作时,往往会受到政府金融、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的约束与限制。

再次,从公众利益的角度上看,主要表现为公众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利益,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公众从地方政府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公众从地方政府得到的公共性的服务、社会保证、秩序和规则等外部和内部的利益,以及其他直接转移支付收益等;二是公共从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获取就业机会以及其他要素收益等;三是公众从其他公众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从其他公众中得到的转移支付、直接和间接帮助以及其他收益等。不同区域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得公众从这三方面获取的利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要合理有效对其只能进行配置,适当将部分权利让渡出去。同时不断改革区域内行政管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有效合作与信任,从而消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震惊。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区域经济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发展差异日趋严重,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认清区域经济发展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伟全.长三角经济圈地方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J].求实.2008,(9).

[2]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篇4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2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主要是指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按照税种的不同把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从而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收入来源。具体到县一级,又因各省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体制,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以辽宁省为例,现行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以分税制为基础,同时在2010年省政府又对省与县之间的财政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分配体制基本不变,但在省与县之间,将原来属于省县共享税种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全部下划为县级收入,同时县需要向省上解税收以保障省级财力。为了弥补县级财力不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安排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资金。此外,还有各种收入增量返还等奖励措施,用以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增加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则是通过明确划分事权来确定支出范围,县级事权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事务管理等事项,近年来又增加了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等事权。县级政府要利用现行体制下取得的财政收入来为上述事权买单。

一、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现行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1.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分税制财政体制壮大了财政收入规模,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制激励作用明显,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现行财政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来源,激励地方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高税收规模。例如辽北某县从本世纪初提出“税源经济”的理念,通过发展陶瓷、绿色食品加工、风力发电、轻工家电、牛产业、通用航空等实体经济培植税源,使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收入驶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0.3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7.8亿元。

二是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地方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了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的收入结构,上例中的辽北某县通过加大对税收收入的征管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实现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同时把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控制在80%左右,提高了收入质量,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是转移支付调节了地区间收入差异,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分税制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市均给县级安排了大量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促进了县级发展。本世纪以来,辽北某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连年高于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在最低的年份仅为38%左右,在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超过70%,大量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农田水利、植树造林等项目均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给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2.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体制上未能更多让利地方。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央在分税制中占大头,地方占小头,而在地方收入中按照省、市、县的层级层层递减,县级收入处于占比最小的地位。这就造成了财力高度向上级集中,县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支持才能保证财政正常运转。其次从税种划分上看,税源集中、稳定性强的收入大都划为中央和省级收入,而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增收潜力小的税种则属于县级固定收入。

二是在共享税种分配上划分比例不合理。例如在工商税收中县级分配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均较低,而营业税则达到了70%。但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县级主要支柱财源应为实体工业,所产生的主要税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主要存在于服务业中,而县级受城镇化程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服务业远不如城市发达,营业税税源十分有限。此种分配方式,造成了县级政府辛苦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带来的税收却大部分被上级拿走的尴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县域经济发展路径。在现行财政体制中,涉土四税全部属于县级收入,而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县级财力的主要来源。县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选择增加涉土税收的发展路径,这也就形成了“土地财政”、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等状况,造成了许多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担沉重,商品房库存高企等问题。

四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县级虽然处于收入分配的最末端,但其事权却一样不少,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主要的支出事权包括供养全县行政、事业在职及退休人员,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支出,供养五保、低保等优抚人员,弥补企业养老保险缺口等。对这些事权,县级概括称为刚性支出。而在这些支出中还有许多“上级出政策、下级配套资金”的支出项目,例如义务教育的“普九达标”,在上级出台政策后县级只能自行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形成了沉重的“普九债务”,再比如公检法公用经费达标、调整工资标准等均由县级政府安排资金,造成了县级财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五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不科学。一方面转移支付缺乏固定约束,分配规模往往由上级说了算,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跑部钱进”就是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的体现。县级财政部门也往往是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不仅牵扯了大量精力而且存在一定的权力寻租隐患。另一方面转移支付的构成不够科学,近年来县级财政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多为有固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少有可以自主安排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这就造成了县级财力难以集中,想办的事情受财力制约往往办不成。

六是县级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明显好转。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本身分配的财权就少,2006年中央又全面取消了农业四税,导致县级财政更为艰难,而乡镇一级更是处于收不抵支的局面。为保证乡镇正常运转,县级往往还要负担乡镇的工资、运转等支出,再加上各类刚性支出,公建支出等,使财政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收入规模,仅能保证县级的必要支出,即所谓的“吃饭财政”,不足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为了筹集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部分县级政府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融资,造成了负债率攀升,债务负担沉重,而几年之后的今天,偿债支出又占用了大量县级财力,使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二、对现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植税源,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扭D县级财政状况,提升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现行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应当遵循有利于增加县级财力,有利于激励县级政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县域发挥自身发展优势,有利于保障县级基本服务,有利于化解和防范财政风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是要财力下沉,增加县级在分税制中的分配比例。具体包括将消费税等中央税种转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给予县级一定的分成;提高县级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的分成比例;合理划分总分机构税收归属,将石油、电力、通信等大型国企所属的县级分支机构所产生的税收划为县级收入。使县级拥有较为优质、稳定的税源,增加县级财力保障水平。

二是要调整涉土四税的分配。在给予县级一定财力补偿的情况下,中央和省可以在涉土四税中享有一定的分成。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央及上级政府对基层的控制力,另一方有利于抑制地方政府盲目发展“土地财政”的冲动。

三是理顺财政投入关系。当前财政体制下,县级政府负担的事权过多,刚性支出压力大,制约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可以考虑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由中央及省对县级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直接投入。在降低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解放部分县级财力,促进县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

四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要提高转移支付的刚性约束,规范转移支付的安排流程,降低上级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调整转移支付的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方便县级依照自身发展优势自主支配专项资金。可以考虑在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放宽专项资金使用限制,例如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允许县级打捆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等,这样更加有利于县级政府依据自身产业发展目标安排资金,集中更多的财力快速促进产业发展。

五是帮助化解政府债务。当前政府债务沉重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财政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支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投入。上级财政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并不是简单的代为偿还,而是首先解决偿债负担重,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以考虑由上级财政部门出资对县级到期债务及高利息债务进行置换,待县级财政状况好转再逐渐偿还给上级财政。一方面减轻当前的偿债支出压力,另一方面减少利息支付,节约财政资金。

六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按照我国“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管理原则,县级政府虽有本级财政的管理权,但税收管理的权力却较为弱化。在现行体制下,国税局为中央直管单位,地税局为市管单位,从行政隶属关系上说,税务部门并不属于县级政府序列。县政府对税务部门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也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税务部门与县级政府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有些强化税收征管的政策由于难度大、成本高往往难以执行,造成地方税款的流失。今年,中央充分向基层下放各类管理权限,辽宁省的工商、质监等部门均已完成下放,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改革中下放地税管理权,进一步理顺县级税收管理体系,更好的凝聚全县力量做好财税征收。

参考文献:

[1]谭乐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目标与实绩的偏离[D].山东大学,2016.

[2]高军,王晓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03).

[3]刘佳,吴建南,吴佳顺.省直管县改革对县域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基于河北省136县(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1).

[4]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08).

[5]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03).

篇5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4-0035-05 收稿日期:2008-01-16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中国与东盟作为世界上开放程度较高的两个发展中的经济体系,彼此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会随着双方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断加强。2000~2005年问,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货物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增长幅度较高,东盟和欧盟等跨国经济体系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逐年增大(保健云,2008)。中国与东盟是亚太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大规模经济体。东盟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中国和亚洲平均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全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之一,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开放条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1970~2003年间,东盟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高于中国、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最高的2000年达到约100.25%。1970~2003年间,中国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处于上升阶段,从2000年开始高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在1970~1987年之间中国商品和劳务进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低于东盟、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1998~1999年间,则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较为接近。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为学术界所关注,已经有相关研究文献发表。一些中文文献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其经济效应(蔡鹏鸿,2005;王磊荣等,2005;侯铁珊等,2005;王丽荣,2005;江虹,2005;保建云,2008),一些英文文献则关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安排与一体化发展问题(Hiro Lee,David Roland-Holst and Dominique van der Mensbmgghe,2004;Suthiphand Chirathivat,2002;Zhaoyong Zhang et al,1996;Chen Jie,1994)。本文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二、中国与东盟北部四国、南部六国对外贸易增长比较分析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都存在着贸易关系,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存在着差异。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是随着经济转型中国民经济发展而逐渐提高的。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在摆脱1966~1976年十年“”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152.5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4165.93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6.58倍,商品与服务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104.54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601.88亿美元,增长了44.04倍,商品与服务的进口额从1978年的111.07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277.34亿美元,增加了38.51倍。东盟地区北部的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在地理区位方面与中国较为接近,都属于转型中的发展中经济体。但东盟北部四国属于东盟各国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东盟地区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较大。中国与东盟北部四国、南部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东盟北部四国中,越南的出口贸易额最大,增长速度也较快,南部六国中,新加坡的出口贸易额最大,增长速度也较快。越南和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较为紧密。东盟10国中,北部地区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加入东盟时间较晚。与中国地理区位较为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外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转型中的发展中经济体。南部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为东盟的最早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对外开放程度也较高,但与中国的地理区位较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北部地区的发展中的转型国家,还是南部地区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口贸易额都不断增长,如图2、3所示。

其次,随着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东盟各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进口贸易额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在东盟北部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四个经济转型国家中,越南的进口贸易额最高,增长也较快,从1996年的100.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87.58亿美元。在东盟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六国中,新加坡的进口贸易额最高,除了1998年后2001年出现负增长外,从1996年的1238.99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0.967亿美元。

简言之,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增长,中国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是东盟北部地区四国和南部地区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差异,北部四国中的越南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南部六国中新加坡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

三、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前景

中国和东盟作为亚太地区人口规模最多,覆盖国家数量最多,经济活动地域空间范围最广的大规模开放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双边贸易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2003~2004年间,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和泰国的贸易量最大,但中国与各国之间贸易量的变化存在着差异。在东盟各国中,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占较高比重,如表1所示。

(二)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东盟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双边贸易存在不断扩大趋势

2004~2005年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保持相对稳定,日本的贸易地位在下降,欧盟的贸易地位在上升。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保持相对稳定,东盟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存在上升的潜力和空间。事实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始终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随着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额的增长而不断增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从2004年的10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304亿美元。

(三)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一系列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与贸易投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稳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还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及其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早期收获”计划的付诸实施。根据2002年双方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质性的谈判首先从“早期收获”计划开始。二是中泰签署水果、蔬菜协议,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在“早期收获”计划框架内签署了取消水果、蔬菜关税协议,并于同年10月1日起付诸实施;三是签署货物贸易和争端解决机制两项重要协议;“早期收获”计划付诸实施后,双方接着就有关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指需适当加以保护的产品)的降税模式(即高税率和低税率的商品如何分阶段降税)进行谈判,至2004年6月基本达成一致:四是降税计划全面启动,在中国举办中国与东盟博览会:五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已经开始服务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的谈判。

总之,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与多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与东盟之问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东盟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双边贸易存在不断扩大趋势。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一系列双边与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贸易投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稳定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还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以来,双边和多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表现出长期的不平衡性,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且后者的增速高于前者。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贸易逆差为76.3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64.1亿美元,2004年已超出200亿美元。2005年1~7月,中国前1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中,东盟国家占了3席,分别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中国对这三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达119.1亿美元。广东作为中国对东盟贸易额最大的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03年和2004年每年逆差已连续超过110亿美元(陆建人,2005)。如何改变贸易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和东盟双边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

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农业发展,甚至加重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性日益显露。“早期收获”计划所列的570个税号都为农副产品,降税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例如,2003年广东省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为2.2亿美元,比2002年下降了5.1%;而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达5.5亿美元,大幅增长41.4%,逆差达3.3亿美元。2004年广东向东盟出口蔬菜、水果、水海产品等农产品为2.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仅22.7%,自东盟进口的食用植物油、大米、水果等农产品达9.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76.3%,逆差进一步扩大到7亿美元。“中泰水果、蔬菜零关税协议”的实施,已给中国蔬菜水果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中泰果蔬零关税实施一年来,中方此项贸易逆差达3.5亿美元,占同期双边果蔬进出口总额的71%。泰国热带水果出口到中国口岸价格总体下降,泰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热带水果对中国出口大幅增加,已使广西等地的果农收入减少。但泰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协议内产品仍实行配额管理,配额外的进口需缴纳较高关税,这制约了在这些产品上有优势的云南、广西两省区对泰国的出口。如何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受到某些重要、大宗产品贸易增长波动的较大冲击,对中国某些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损损害,甚至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外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敏感产品关税还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像大米、橡胶等敏感产品不可能长期用高关税来保护。如果大幅降税,必然产生消极影响效应。以天然橡胶为例,中国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国产总量的70%。但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较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同要贵一倍多。泰国产橡胶成本每吨仅人民币3000元~4000元,而海南产的要9000元。这主要是由于海南省产胶企业的负担重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海南橡胶根本没有竞争力。另外,东盟产天然橡胶质量也比海南的高,在中国市场销路很不错。一旦取消关税,其销

量必将猛增。海南10万名胶农的生计将面临生死考验。大米也存在类似问题。关税下降后,中国产品将大量进人东盟市场。这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华人的忧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敏感性商品、大宗商品贸易中消极影响,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另一问题。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来自区域内部与外部的非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干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区域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东盟区域内部贸易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相互投资规模也不大,与NAFTA、EU等有世界影响的自由贸易区差距很大,这限制了CAFTA对本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和东盟双方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大部分东盟成员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区域内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能适应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自由贸易区效益的发挥。如何协调好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防止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共同面临的任务。

总之,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过程中面临着贸易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农产品贸易摩擦和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敏感产品与大宗产品贸易摩擦、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等多方面的问题。

篇6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现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但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又有所区别。为评价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我们按照对工业总产值、社会零售总额、工商税收、就业几个方面的分类分别来考察不同的经济成分所具有的贡献。

表1不同经济成分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外资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9915.925.3418.18

表2不同经济成分对社会零售商品额的贡献(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国有零售额比重集体零售额比重私营零售额比重个体零售额

198939.1033.200.4218.63

199241.2927.910.8320.27

199529.8519.314.8830.33

199820.6516.5710.4937.05

表3不同经济成分对工商税收的贡献(注:资料来源:《中国税务年鉴》1992-1998。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年份个体私营外资国有集体

19937.930.265.2063.5621.08

19947.620.378.1263.0417.15

19957.270.6510.3859.7417.58

19967.351.1113.1654.6918.41

19976.711.3213.9556.3315.34

19987.062.1419995.592.48

表4整个国民经济中各种类型经济企业从业人员情况(%)(注:资料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1、58、24、25页。)

年份国有集体外资私营个体

198918.276.330.080.303.51

199016.195.550.100.273.29

199116.465.600.250.283.56

199216.615.520.350.353.76

199316.455.110.430.564.43

199416.694.890.600.965.62

199516.574.630.761.416.79

199616.334.380.781.707.29

199715.874.140.831.947.82

199812.952.810.842.448.74

199912.142.430.872.868.84

从上述各项指标来看,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就业方面,个体经济已经成为除国有经济外,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成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有经济提供就业机会的功能正在逐年下降,按其战略地位,以后也很难有大的吸纳空间。因此,个体经济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更为引人注目。其次,目前个体经济在实现社会零售额方面已经是贡献最大的经济成分,其余的在工业生产总值和工商税收方面,其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我们注意到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对就业和税收的贡献上,并不是同步的,往往是被看好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的经济成分,反而吸收就业的数量并不多,这是市场主体追求经济效益而必有的“降本”观念所为。因此,如果与国民经济发展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目标的认定联系起来,对不同经济成分贡献的衡量就会得出不完全一样的结论。

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多元目标中,就业是最重要的目标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言,目前所存在的任何一种经济成分都有它的重要性,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都各有自己的特点。问题是,当前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或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比较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确定它在发展战略中地位的依据。

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来说,无论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就业的贡献、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还是对出口的贡献,都有它的重要性。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就业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目标,它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其原因在

于:

中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已经达到7%的警戒线,今后几年可能还会再提高1至2个百分点,中国目前城镇失业率的警戒线应该为7.03%,在达到9.73%时,就会造成重大的社会经济风险(注:莫荣:《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汝信等主编:《社会蓝皮书,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版,第166、167页。)。农村地区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的现象,目前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4%左右,但农业只占GDP的15%。在加入WTO之后,由于受到世界市场的冲击,农民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更多的农民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寻找其他就业机会的压力会大大增加,它对于就业形势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在于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但是,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现象。为追求经济增长,在政策优惠和政府的招商活动中,人们更偏好追求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大项目;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为追求微观的效率,“减员增效”成为一个普遍被采纳的办法;而近年来,对经济的增长和出口贡献非常突出,对税收贡献也增加很快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注重微观效益,对就业的贡献虽然也在增加,但幅度十分有限。

过去人们认为,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如果改革和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所导致的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就会出现越改革,越发展,失业越严重的现象。近年的经验表明,就业不是一个由经济增长附带的目标,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增长,而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需要由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来予以保障,不同的发展战略,可以导致不同的就业效应。比如,是优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还是优先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使同样数量的资本投入,提供完全不同数量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来看,最近几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贫富分化、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拉大的现象已十分突出,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要根源之一。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普遍地扩大就业,尤其不能更多地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和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不能同步,甚至是以牺牲就业为代价。这种发展所造成的结果就必然导致贫富分化,城乡与地区差别无法缩小,甚至不断扩大。

笔者认为,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指标,它不仅与效益相联系,也与社会公正与公平,与稳定相联系。扩大就业,应高于其他指标,成为指导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

另一方面,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对象,主要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人的特点是除了劳动力外,既缺少其他人力资本(经营能力、专业知识),也缺少必要的经营资本。当现有的产业不能吸纳他们就业时,他们很容易就成为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并由此成为低收入或贫困群体。所谓就业问题,主要是使他们在经济的发展中能获得就业的机会。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发展什么经济成分对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作出最大的贡献?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对就业都作出了贡献,但其贡献度并不相同。

从前面的表列中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在各类经济中最大,但它对就业的贡献不是呈不断扩大的态势,而是呈不断萎缩的态势。在改革深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必然要求她进一步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使它对就业的贡献率会进一步降低。

集体经济(包括乡镇企业)曾经对就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原有的集体经济在新一轮市场争夺中面临艰巨的结构转换,企业较多减员而较少增员;新型的集体经济如股份合作制、合伙制企业,出资者即劳动者,利益机制的刚性使之在用人方面也是精打细算,虽能提供就业机会,但其贡献也已从80年代的排名第二位降低到第四位。

外资企业对经济增长、出口以及税收的贡献都非常突出,1999年出口占全国的45.47%,税收占全国税收的15.99%。但是如果从就业来看,1999年在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为612万,占全国城乡就业人口的2.91%,占全国就业人口不到1%(注: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由此可见,外资企业对于中国就业的贡献是十分有限的。加入WTO以后,外资企业将进一步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对解决中国的低层次劳动力的就业作出很大的贡献。

私营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到1999年从业人员已达到2022万人。它的进一步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由于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限,仅靠私营企业仍无法解决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出,个体经济对解决就业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潜力。1999年,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6241万人,仅次于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的8572万人,成为国民经济中第二大吸纳就业的经济成分。如果其他经济成分在提供就业机会上都是有限的话,我们要考察的是,在我国未来个体经济是否有可能大发展,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强调发展个体经济的理由

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下。强调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是由于它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的角度来看,个体与私营经济都有迅速发展的势头,而且私营经济的规模、效益,以及单个经济体雇佣从业人员的数目都要高于个体经济,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因为发展个体经济门槛最低。

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是外资企业,我们都希望它们能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它们都有自己发展的瓶颈。对这些经济成分在解决就业方面寄予过高的期望并不现实。

能够发展私营经济固然好,问题是发展私营经济的一个主要瓶颈是没有足够的私人企业家。对于发展私营经济来说,认识上的和政策上的障碍已经解决,环境也是有利的,但是,在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发展市场经济也起步不久的条件下,作为企业家的私人企业主,却不是马上就能大批涌现出来的。从1990年到1999年,私营企业户数的增加速度达到35.50%,是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时期,即便如此,私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十分有限。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私营企业家的稀缺,从而制约了私营企业短时期内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大幅上升,相应地也就不易提供大幅增加的就业机会。外资企业的情况也相类似,同期户数的增加速度达到26.62%(注: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但其在国民经济中对就业的扩大还是有限的。如果考虑到外资企业比私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资本、技术而不使用劳力,它对就业可能作出的贡献就更加有限了。

个体经济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自我实现就业的经济成分。在英语中个体经济称为self-employedindividuals,即自我雇佣的个体。它不依赖于别的企业是否提供就业机会,而是可以自己创造机会实现就业。因此,在无论是国有、集体,还是私营和外企都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期时,发展个体经济实际上就成为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的一种以自我创业解决生计问题的谋生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经济虽然在我国并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但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广阔天地。即使在发达国家,个体经济仍然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

个体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入门槛很低,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镇居民,只要有小额资本和简单的技能就能开业,从事某一项经营活动。它适合中国目前大多数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口生产(经营)能力和所能承担的风险能力十分有限的特点,容易在适合他们的起点上,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正是由于进入门槛低、更多的要求就业人口都能进入这一点,在其他经济成分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都有限的条件下,决定了个体经济将是城镇下岗失业职工,和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表5不同经济成分户均注册资金比较(单位为万元,外资企业为美元)(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1991—1998),国家工商管理局办公室;《中国工商行政管理统计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34页。)

年份个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资企业私营经济

19930.48130.4625.65146.6428.62

19960.80151.8234.44183.6145.80

19991.09263.7241.49218.2168.18

从不同经济成分的注册资金规模比较中可以看出,个体经济开业所需要的资金量是最低的。注册资金虽然不是一个企业实际运行时所需要的资金规模,但它基本上反映了这个企业的进入成本,即要从事这个领域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金规模。相比之下,个体经济要求的资本门槛最低。

个体经济进入门槛低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要求占有中国目前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然而,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却可以培养出企业家所必备的素质。

由于个体经济所需资本规模小,经营相对容易,不需要素质很高的人力资本,这样的门槛,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比较容易进入,因此是解决就业问题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

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还不仅限于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它扩大和深化了社会分工。建立一户个体经济,就是建立一个在社会分工下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它使经营者相对集中地只经营自己从事的业务,逐步专业化而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也细化了社会分工。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扩大社会分工本身,就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条件下,这种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深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

发展个体经济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培养了大量的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进行自主经营的人员,使人力资本得到提高。城镇的下岗职工,原来并不直接在市场中进行经营活动。农民虽然离不开市场,但仍有相当大生产的比重是属于自然经济状态,并不完全市场化。当他们转变为个体经济时,则成为在市场经济中以独立的经营活动为生的经济主体。这不仅是他们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将迫使他们去学习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最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资源,如何去规避风险,以及不得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国家的法令来从事经营活动。这实际是他们的人力资本的一个提高过程。它也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走的道路。这种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这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缩小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之间差别的一个关键。

发展个体经济对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本的意义,从地区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其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表6个体经济区域发展态势(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年份东部地区户数比重中部地区户数比重西部地区户数比重

198949.4129.7020.89

199349.2531.1719.58

199646.0437.5416.44

199946.3136.2317.46

表7私营企业区域发展态势(%)(注:数据来源:《工商管理行政统计汇编》,转引自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年份户数雇佣工人注册资金产值消费品零售额

1990:东部69.2164.1768.1568.6969.55

中部20.0522.0520.9622.0720.85

西部10.7413.7810.889.239.60

1998:东部64.5262.2267.2572.6867.33

中部22.2524.1119.1018.1021.80

西部13.2313.6713.659.2210.88

1999:东部67.0663.0969.8074.7068.08

中部20.0322.9717.1916.2321.16

西部12.9113.9513.009.0710.75

从个体、私营、外资企业的地区发展态势来看,虽然它们在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都是明显的,但是其中个体经济的发展态势在地区差别上最小,它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相对于发展其他经济成分而言,发展个体经济最为容易,也最为实际。尤其是对于“锅底现象”的中部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态势与东部的差距比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都要小得多。因此,在中西部的地区发展战略中,加强发展个体经济的力度,可能比鼓励外资和发展私营企业更容易见效。

发展个体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服务与监管

从一个更

广阔的视野来看,发展个体经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不只是解决眼前的就业压力,繁荣经济的问题,而是把一个特定的数量庞大、人力资本不高的人口层次,在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参与工业化进程的情况下,通过发展个体经济而带入到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大潮中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积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本身就是整个经济、社会大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个体经济所代表的生产力层次要远远低于其他的经济成分,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而降低。这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几乎接近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和同时也存在着大约2/3的农业人口,和极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样一种国情所决定的。由此,产生了中国必须要发展多种生产力层次、多种成分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对发展个体经济的意义就看得更清楚了。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绝大部分就业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不高,经济能力和经营能力有限,以及个体经济的脆弱性,特别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市场具有更大的风险,决定了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降低创办个体经济的门槛。它包括减少登记注册费用和个体经济所承担的不合理负担。上海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时所创立的“非正规就业模式”,即只要非正规就业者向政府部门登记,不需要任何注册费用,就可以开业。这对于缺乏资本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了他(她)能否进入。在开业之后,各部门的不合理负担也是个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不解决这些问题,个体经济难以发展。

必要的扶持和帮助。由于进入个体经济就业的人员本身在人力资本和资本两个方面都很薄弱,它需要政府进行扶持。这种扶持包括向个体经济提供小额的优惠贷款;提供必要的从业辅导和就业培训,使还不具备能力的潜在创业者能通过辅导和培训能尽快地成为个体经营者;鼓励和帮助个体经济组织起来,逐步进行行业规范与合作。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如果能将目前对开业前的从业辅导延伸至开业后的跟踪辅导,对维持并巩固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可能更为需要。因为目前个体工商户每年登记开业的多,实际歇业的也多。其实,对就业者而言,兢业的态度往往比职业技能更为重要。如果能针对从业人员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提供如何克服的方法,会帮助他们在个体经营的路上走得更稳。

强化监管和规范。面对市场规范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的现实,以及市场经济中必然产生的权力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在发展个体经济中政府必须强化监管和规范的职能。

篇7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广泛开展了不同人群体育健身现状的研究,如机关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教师、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但针对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健身状况,尚未发现相关研究的论文或资料。据《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共计1.1亿多人。考虑到私营企业普遍低报员工人数、大量个体户并未登记等情况,个体经济实际从业人员可能已经接近2亿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本课题以局部地区为研究视角,针对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健身状况展开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以地处重庆市东部地区的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奉节县有近100个规模大小不等的乡镇,人口在1万左右的乡镇有10余个,其余乡镇人口一般在5000左右;课题组采取分类抽样的办法,分别选择了县城、2个大乡镇、5个不同地域特点的小乡镇的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3份,有效回收率为75%。(2)数理统计法。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便进行相关分析研究。(3)访谈调查法。通过走访奉节县工商局、体育局和该地区部分乡镇工商所、居委会等单位的大量工作人员,走访县城、乡镇及农村大量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获取详实信息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1.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概况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个体经济的业主通常称为个体经济户,简称个体工商户。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人口99.6万,幅员面积4098.37平方公里。该县经济的主要来源在第一、二、三产业中比例相差不大,第二产业主要是煤矿采掘,是全国“产煤百强县”之一,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源于煤矿企业的税收。据奉节县工商行政管理报表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共8880家,其中县城3667家;乡镇和农村共5213家(主要集中在大、小乡镇),所涉及的行业主要包括了贸易、交通运输、服务、修理、采掘、制造、建筑、农林牧渔等,其中以贸易行业从业人员居多。

2.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人口现状

(1)体育人口总体情况。体育人口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将体育人口的标准确定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 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参与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以上负荷强度。”

通过对回收的37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就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人口总体情况进行了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人口比例仅为19%,其中县城为13%,乡镇为27%,农村为22%。从总体来看,体育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甚至低于全国体育人口约为30%的比例,这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这类人群体育健身现状的不容乐观,但乡镇和农村体育人口的比例反而比县城高。

(2)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从表2可以看出,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中,体育人口比例出现“两头热,中间冷”,即壮年从业者的体育参与较少,青年尤其是老年相对较多。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了解到,无论是在县城或是在乡镇的一些简陋的小广场或平地,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人群常年坚持健身操舞,但在这些人群中决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出现这种状况与我国社会、家庭结构及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青壮年人群对体育健身的疏远,既不利于我国劳动力主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利于我国全民体质的改善。

(3)体育人口的性别、城乡差异

通过对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抽样调查的样本进行分类和统计,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中体育人口的比例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和城乡差异。从全国来看,体育人口的分布东高西低,城市高于农村。但从图1和图2看出,作为局部地区的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体育人口的分布总体呈现出农村地区(含乡镇)相对高于城市(县城)的特殊现象,这与近年来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跃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从性别来看,男性普遍高于女性,这与全国的情况相一致。

3.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闲暇时间与体育参与

通过对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经济收入的调查(见表3),无论是体育人口、还是非体育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超过5千元的比例均是县城较高,虽然城市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家庭经济收入明显高于乡镇和农村,但体育人口的比例却低于乡镇和农村(从表1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这说明是否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虽然与他们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的关系,真正影响他们体育参与的因素并不是经济收入的绝对差值,主要还是个人对体育健身意义的认识差异。在课题组进行访谈调查中了解到,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参与动机具有多重性,多数人都是出于“放松或娱乐”;另外,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虽然工作时间忙闲不均,但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还是相对较多的,然而很多人在闲暇时间,往往都消耗在玩扑克、打麻将等娱乐活动上。

4.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

对于奉节县老百姓而言,体育健身的项目大体包括了散步或跑步、健身操舞、球类运动、武术、游泳、滑旱冰、桌球、气功、瑜伽、爬山、龙狮舞、腰鼓、打连箫、扭秧歌等。通过问卷的统计,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较为普遍的健身活动是从事散步或跑步、爬山等较舒缓的项目,也表现出男、女差异(见表4),如男性较偏爱篮球、游泳及气功、狮舞表演等传统项目,而女性则在羽毛球、操舞、腰鼓等项目上较偏爱。由于奉节县是全国的“武术之乡”,许多人也养成了习武的习惯,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健身活动。

注:普及较少有人参与 极少人有参与

5.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参与体育竞赛活动

在对奉节县城、5个大乡镇、10个小乡镇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的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就县城的角度,由个体户协会针对个体经济行业仅仅组织过1次拔河比赛。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开展反而在乡镇较好,已形成传统的具有“乡镇特色”的体育竞赛和交流活动,例如篮球赛,每年都举行“天宝杯”和“煤炭杯”两大赛事,这些竞赛都是由个体企业赞助;而且相邻乡镇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之间,还经常自发组织一些友谊比赛。

三、结论与建议

关注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对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体育健身的研究,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本课题仅从地处渝东地区的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研,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全民健身现状:(1)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中体育人口的比例相对较低,并出现“两头热,中间冷”,即壮年从业者的体育参与较少;(2)影响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体育参与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收入的差距,主要是组织引导和对体育健身意义的自我认识;(3)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体育参与的动机具有多重性,多数人出于“放松或娱乐”,因而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以舒缓、强度小为主,也表现出一定的男、女区别;(4)奉节县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乡镇开展的情况好于县城,形成具有一定“乡镇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和交流活动。针对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特点及该类人群体育健身的现状,建议:(1)进一步加强宣传,充分认识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关注各类不同人群的身心健康;(2)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基层体育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带动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群体体育参与的积极性;(3)构建合理机制,活跃体育产业,推动城乡体育健身的和谐发展;(4)增加体育场地、健身设施的建设,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魏埙:《政治经济学》[M].山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篇8

一、我国“营改增”的发展现状

我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进行“营改增”试点;第二步: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消灭企业营业税的存在。目前我国“营改增”已发展到第二阶段。

目前“营改增”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我们应该从经济法理论角度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发展改革,但是我国现今的“I改增”与经济法理论联系的紧密程度还有所欠缺,这就导致在“营改增”的实践中,理论基础不能很好地指导“营改增”的实践。其次,我国“营改增”仅仅在一部分行业试运营,大大拖慢了我国“营改增”全面化实施进程。本文针对上述发展问题,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践与经济法理论紧密结合,以求通过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营改增”的生产实践,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二、“营改增”的经济法理论思考

1.从经济法的调整目标看“营改增”

经济法自始至终所秉持的原则就是协调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整体上提升社会与个体的共同利益,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成长。我国“营改增”的发展目标正是不断协调税收领域存在的不利冲突,从问题本身出发,合理合法解决税收矛盾,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整体上呈现和谐、稳步发展。

“营改增”的实施正是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合理性,只对部分产品和服务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进而加快我国财税体制的深入发展,缓解市场主体中存在的利益矛盾,增强市场公平化竞争,增强市场发展动力来源,在“营改增”的发展机制下确保市场安全和谐发展,进而促进各种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税收的同时,减少个体税收负担,刺激个体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合理发展 。所以从宏观角度上考虑,经济法的战略目标同“营改增”的战略目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了解决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之间存在的冲突矛盾,注重二者同时协调发展,是我国个体经济和公共利益实现双赢,推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2.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看“营改增”

经济法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实时监督保障我国个体经济、公共利益的合理合法化发展,经济法实施的途径恰恰启发了“营改增”的实施保障,就是要通过法律法规的保证,在全国范围内为“营改增”的进一步拓展起到安全可靠的保障作用,确保“营改增”可以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发现法律法规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并及时合理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而确保“营改增”的全面合理化运行。

经济法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全面保障我国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符合“营改增”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地维护经济市场的利益,将以往以营业税的方式收税改为以增值税的方式收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大大地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进而确保税收的公平合理性,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全面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力,在充分保障国家收税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企业乃至个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共经济与个体经济利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从经济法的功用价值看“营改增”

税法制度作为经济法制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为国家税收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营改增”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重复征税的为企业和个体经济带来的沉重负担,所谓征收增值税并非是要求企业或者个体增加纳税力度,而是只收取增值部分,不再额外收取其他税收,有效改善以往纳税过程中重复纳税等不合理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企业或者个体经济中纳税的压力,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主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与 “营改增”的宗旨相吻合,实现市场经济与企业个体经济的利益最大化,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减小企业和个体承受的纳税压力可以增强市场竞争活力,合理分配市场资源,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营改增”的实现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提高就业效率和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研究“营改增”的经济法理论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经济法理论的出发点、运作原则还是其功能价值出发,“营改增”都与经济法理论展现出一致吻合的现象,这说明“营改增”的实施同经济法理论发展相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企业利益之间产生的碰撞和冲突矛盾。从“营改增”的实质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营改增”可以缓解市场主体中存在的利益矛盾,增强市场公平化竞争,增强市场发展动力来源,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现存的就业压力。“营改增”的实施正是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合理性,只对部分产品和服务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确保税收的公平合理性,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在“营改增”的发展机制下确保市场安全和谐发展,可以全面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力,在充分保障国家收税的同时,保障企业乃至个体利益,促进各种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减少个体税收负担,刺激个体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合理发展。

篇9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不是历史上的一次性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度,更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知,个体小生产或私有经济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在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利用外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怎样利用外资,列宁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通过借款、租让制、与外资(外商)合办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者。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其中,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后人的探索乃至今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到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思考生产关系改革的经济建设的思想轮迹。由于历史的局限,的这些经济建设的思想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对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经济类型。它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并且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自经营的经济。

(一)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基本原因

诚然,个体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是个量的概念,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个质的概念。能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而是生产力量变到一定程度后,使生产关系所依存的实体形式即劳动方式发生变化,才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所以,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不直接是生产力,但又离不开生产力,直接的决定作用是个体劳动方式。个体劳动方式存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社会化生产还没有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方面,也就是说,不但是某些领域或行业基本上还是非社会化的生产,而且在基本上社会化生产领域或行业中,也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使个体劳动方式不能存在的程度,个体经营的不少领域已经不完全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而是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并越来越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由此可见,只要还存在个体劳动方式,尤其是独立型的个体劳动方式,个体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下去。

(二)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根本原因

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指在现阶段劳动力既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个人,而是具有部分公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性质,在这两种所有中,部分个人所有是主要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力的部分私有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之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劳动力的归属问题,主要应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训练费用由谁支出来决定:如果这个费用是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劳动力就应归个人所有;如果这个费用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支付的,那么劳动力就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所有的属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劳动力的自产费用和训练费用兼有国家支付和家庭支付两种形式,而且家庭支付占绝大部分。因此,劳动力的归属关(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国私营经济的产生与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是承认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还呈现为落后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同时发展,这就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阶段,个体经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发展是私营经济产生的客观条件。个体经营者还不愿意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个体工商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通过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农村,可以说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经济条件的动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自由购买。而能否自由地购买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是私营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资本只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私营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党的以后,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改革,逐步给予了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进行要素流动的自利。从而推动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更符合投资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施展个人经营才能的要求,而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因。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动因。只要客观条件还没有达到使其不能存在的时候,这一动因制约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现阶段,劳动还具有很强的谋生手段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个人经济利益在个人经济行为目标中仍然处于基本动因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对消费利益的追求必然转化为对财产利益的追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并且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篇10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

个体经济作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繁荣城乡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个体税收征管不仅有其现实意义,更有其长远的历史意义。

个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客观要求加强个体税收征管工作。近年来,随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兴起和改革改制步伐的加快,市区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也在不断加大。XX年,市区范围内实际交税的个体工商户达到****(汇总纳税的按*户计算,下同)户、私营企业****个,分别比上年增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实际入库税收*****万元,比上年增长**.*%。XX年全区私营个体经济登记户数*****户,注册资本**.**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和**.**%。由于个体私营企业面广量大、经营方式灵活、经营地点多变、产权转让及变更登记频繁,各类零星分散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房屋出租等纳税人素质和纳税意识都较企业纳税人有所差别,且具有规模小、流动性、隐蔽性强等特点,征收难且偷漏税严重,使得加强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和支持个体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相继实施的包括调高增值税起征点在内的各项个体税收优惠政策,相应增加了一批因从事个体经营而免缴增值税及相关税种的个体工商户以及因不达起征点而无需缴纳增值税的个体工商户,从而对进一步做好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是完成和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现实举措。税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政盘子的大小,关系到机关人员工资发放和工作正常运转所需的资金。*——4月份,我区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虽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但与序时进度比不仅相差*.*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相差*.*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市平均进度*个百分点。从五月份的收入形势看,进度不能令人满意,完成双过半的压力仍然较大。收入不能按序时均衡入库,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固然有我区税源不丰,骨干税源支撑力不强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个体税收征管措施没有到位,成效难以完全显现。作为主城区的亭湖区,发展个体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个体税收增收潜力巨大。因而,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可以使税源监控进一步加强,有力地堵塞征管漏洞,减少税款的跑冒滴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加强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是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税收征管环境的重要途径。当前,在经济增收和政策增收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征管矛盾显得益发突出,偷税、骗税甚至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收秩序,损害了税法的尊严。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为税务机关规范个体税收征管奠定基础,加大了打击偷、骗、抗税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另一方面,个体税收专项整治过程中,税务人员的执法秩序如何,是否公开、公正、公平,也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可以有效地减少了人情税、关系税的发生,有利于造就一支廉洁高效的税收队伍。也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加强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措施

税收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做好税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税法的尊严。针对这种情况,区政府牵头开展组织严密、职责明确、协调联动、运转有力的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为税收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税环境就显得特别重要。为确保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措施:

1、健全组织,落实人员。这是确保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会上,区成立了个体税收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市国税局负责同志应邀担任副组长,同时组织城郊、街道、财政、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配合国税部门组成整治活动小组,具体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这次出台的《关于在全区开展个体税收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的意见》及《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整治目标、整治内容、实施步骤、职责要求等方面内容比较明确。各级个体税收专项整治组织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健全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细则,明确职

责,规范工作程序,为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巩固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2、深入宣传,广造声势。增强全民纳税意识,坚持依法纳税,是全党的大事,全民的大事,全社会的大事。全区要以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将税收政策带进千家万户。要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版报、印发宣传提纲、开展税法知识咨询等形式大造声势,努力营造依法治税、强化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活动的浓烈氛围。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激励消费者索取发票,举报偷、逃,骗税行为,对一些偷骗税反面典型进行亮相曝光。

3、科学定额,阳光办税。整治活动小组要在综合分析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额因素的基础上,以个体工商户自报经营情况为基数,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科学选取核定税收定额的参数,合理确定定额调整的系数,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定额调整的意见,力求税收定额与个体户实际经营状况最大程度地接近,确保同等路段,同行业,同样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其税收负担基本相同。这样既有利于税务的公开透明,又有利于公平税负,易于被广大个体工商户接受,建立公平竞争的纳税环境。密切加强与工商、社会保障、市场主办方等单位的配合,防止纳税户采取“一户多证”等手段人为降低经营额,打击假冒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为,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4、协同作战,齐抓共管。个体税收征管是一项社会工作,税务部门作为其中的一环,必须建立与各行政部门的协调联动制度,及时对个体户的信息进行交流。比如,税务与工商配合方面,为了防止漏征漏管户,工商部门将登记信息定期传递给税务部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节省了一定的人力、财力,有效地堵塞了漏管户,形成有力的源头控管态势。与银行及公、检、法等部门进一步密切关系,对遇到抗税不缴或长期拖欠税的纳税户,可借助司法部门的力量实施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以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入库,改善征税环境。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难度很大,这里我强调一下,凡是阻挠抗拒的,司法机关应依法介入,严厉打击,为税务部门调查核定税款、采取强制措施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5、健全台帐,长效管理。《征管法》第十五条之及其《实施细则》释义规定,经过工商管理机关批准开业的城乡个体工商业户都必须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属税收基础管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管理不力,会导致底数不清,户数不明,资料不全。摸清税源的家底,并建立规范的台帐,是开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的基础和依据,也直接关系到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果。专项整治小组要配合税务部门对所属区域零散税源进行普查,建立健全税源登记资料。调查工作要细、要实,不留死角,并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再就业和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税收政策的同时,及时完善对不达起征点和免税的个体工商户的管理措施,切不可因其不达起征点或享受免税优惠而放松或放弃正常管理。

三、协调配合,切实加强个体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个体税收征管工作,就是要在依法治税的原则下,规范税收征管,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从而保证各类所有制经济在公平的税收环境下共同发展。个体税收专项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地、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个体税收专项整治为依法征收服务。专项整治活动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思想,正确处理加强征管与执行优惠政策的关系、加强征管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加强征管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深入分析个体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46-02

一、义乌平台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与实践成效

平台化的发展战略,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平台,把平台主导者――政府、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各类生产厂家和商家等、平台服务的消费者――中间商、零售商以及个人消费者等置于县域平台之中,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等的引导,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和商家的进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不断提高城市的城市化水平[1]。其中平台化发展战略,至少包含三个重要内容:县域平台服务系统,平台的盈利能力,平台商业生态系统[2]。

(一)县域平台服务系统

义乌市平台主要是由政府、生产厂家以及商家和消费者等组成。义乌市政府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如“四个允许”、优先发展商贸业,建立小商品市场以及积极争取国际贸易综合性改革试点,积极发展“市场采购”型等政策,为义乌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吸引更多新的厂家和商家的入驻,增强义乌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消费者的分布呈现这样一个规律:义乌本地―浙江以及周边省份―全国―全世界。

(二)县域平台的盈利能力模式

义乌县域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体现在义乌经济主要是依靠商贸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义乌市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商贸业的决定,通过几代商贸市场的发展,形成规模经营,降低产品的交易成本,形成义乌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义乌逐渐形成前店后厂的城市布局,服务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21世纪大力发展义乌的旅游以及会展经济,不断开拓义乌经济发展的新渠道,提高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3]。

(三)县域平台的商业生态系统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是基于一定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共担风险、共享资源促进平台的不断发展[4]。在平台中,义乌市政府作为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所有的交易以及生产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合理分配政府所拥有的资源。而平台的其他参与者如消费者、各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零售商等是整个平台当中最为关键的成员,脱离了他们则整个平台将不复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互为存在,而且他们与义乌政府也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了维持义乌整个商贸经济的发展,各种物流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不断涌现,支持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义乌平台当中还存在一些寄生种群,为整个义乌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的企业或者供应商,他们是依附于整个义乌经济发展的,并为义乌经济的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义乌市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一,政治上,义乌市政府的政治环境更为轻松,政治体制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政府政策,义乌市政府的行政权限不断扩大。在面对国际贸易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下,义乌市政府积极争取国际贸易综合性改革试点,积极建立“市场采购”型的贸易方式解决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保持义乌的市场竞争力。其二,经济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经济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2013年GDP达到850亿人民币,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浙江乃至全国的前列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77%,远超浙江和全国的50%和40%。其三,社会上: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科技迅猛发展,十多年来,已建成各类生态主题公园15个。绿化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切实巩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现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5]。

二、义乌平台化发展战略经历自发―自觉―自主的过程

(一)自发的发展过程(1978―1986年)

义乌经济主要是依托于个体经济的发展而繁荣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人多地少的困境使得义乌剩余的劳动力需要进行转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发出现了大批的个体经营业者,而政府此时也意识到个体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义乌人民的生存问题,因此为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给予个体经济支持,鼓励民众的创新精神。因此,政府鼓励的个体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自发地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兴商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市场创建之初,义乌把商品的消费者定位于农村的广大农民,开拓市场的重点在于中西部地区,尔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巩固已有的市场的基础之上大力拓宽城市市场,城市的工薪阶层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义乌商品的消费对象。

(二)自觉的发展过程(1986―1992年)

这个时期由于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以及国家对个体经营的承认使得义乌个体经济从此活跃起来,义乌市政府把在体制之外的群体纳入了与社会利益分配相联系的公共政策范畴。这段时期内众多家庭工业在还没有被中央制度所开放的前提下也开始自觉地走向合伙经营和股份合作,而此时义乌市政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利益选择的影响下,将政府的自身利益与社会的普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民营企业与传统合作经济制度思想相结合的创新产物――股份合作制。这种合作形式为整个义乌乃至全国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三)自主的发展过程(1993年至今)

从1993年开始,义乌市场已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之时,义乌政府果断实行了“管办分离”,政府全面退出竞争领域,使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又制定了《关于加快市场发展,促进市场持续繁荣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义乌市场建成国内外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效益最佳的商品交易平台,为今后义乌市场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世纪末做出了把义乌建成世界最大的商贸城的决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义乌市政府看到了电商发展的巨大潜力,着力开发义乌市的电商平台,“义乌购”也因此产生,近几年“义乌购”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因为全球金融海啸的发生,义乌经济的发展也遇到巨大的挑战,因此义乌市政府为解决这一难题,果断向中央政府提出进行国际综合贸易改革试点并获得批准,着力构建“市场采购”型的贸易方式,主动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积极寻找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试图解决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难题。

三、义乌市的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平台化观念,利用平台化战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政府作为县域平台的创建者,应该意识到平台化发展战略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对辖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选择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平台化战略。把政府、企业和商家以及消费者等全部纳入平台之中,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支持作用,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维持平台的领先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与商家的积极性,把其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及时地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二)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实行平台化的发展战略将面临诸多挑战

义乌市的平台化发展战略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以商贸业为主导,围绕商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相关的生产企业和为促进商贸业发展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商家,不断完善义乌平台服务系统和提高平台的盈利能力;建立良性运行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正确处理平台参与者的利益关系。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完善过程,是由众多成员组成,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成员加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新进成员与原有成员之间以及老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关键。首先要对生态系统组成人员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它们在平台当中的职责与作用。其次要鼓励新成员的加入,对现有的成员进行挑战与补充,淘汰不符合平台发展的成员,促进平台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不断丰富平台盈利模式。县域平台要创造适合于本区域特征的盈利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不断完善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培养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三)平台化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树立发展的理念

首先从平台的参与对象来说,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平台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要不断提高,在政策指导、法律法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做到与平台的发展相互适应,甚至应该要提前预测到平台发展趋势并做好准备。对于平台的生产厂家以及商家等而言,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等,在平台的不同发展时期可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不断扩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受众范围,适应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其次从平台内容来说,平台的服务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平台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各个参与对象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平台的盈利模式不断创新,创造越来越多的平台的收入来源,促进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就是平台的生态系统,平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大熔炉”,适应平台发展的被吸引进来并不断提升,落后的、不适应平台发展的被淘汰出去,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不断促进整个县域平台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笑笑.基于电子商务融合的浙江专业市场平台化发展战略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周利华.网络平台演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78-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形式多元化,组织机构多样化,资金管理个性化,企业经营集团化,个体经济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由公众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投资于社会生活生产最为紧密的领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重视个体经济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者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将其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表明个体工商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将享有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相同的银行结算服务,要按照《办法》的有关要求办理开立、变更及撤销业务,要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管并实行年检制度。

一、目前个体工商户账户使用现状

据我们了解,目前个体工商户单位结算账户的使用与《办法》制定之初的构想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大多数个体工商户更多选择使用个人结算账户办理结算业务,单位结算账户使用率不高,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1.单位结算账户支付工具与个体工商户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相矛盾。传统结算方式主要适用于规模相对较大,有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严格规范的企事业单位。而个体工商户一般是本人或家庭成员掌管财务,他们对财务管理、支付工具、结算方式等金融知识的掌握相对匮乏。因此,此类客户大多选择个人结算账户完成日常经营活动。

2.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手续繁琐。《办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银行应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实施细则》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开户需提供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个人身份证件等,而年检时也需提供相同的经过工商、税务部门年检的证明资料,而个人结算账户却无需频繁提供相关资料,也无需进行年检。同时,单位结算账户的使用需购买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电汇凭证等有关凭证,办理业务也要亲自去开户银行柜台办理,而个人结算账户的使用则相对方便快捷。

3.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费用较高。据我们对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调查情况看,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普遍要收取相应的账户管理费、开户费等,并且费用较高,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开户时要收取50元开户费,每月还要收取100元账户管理费,同时办理有关业务还需支付相关的工本费和手工费,这些费用对于交易量不是很大的个体工商户来讲,无异是一笔不必要的开支。而个人结算账户却无此收费项目。

4.个人结算账户具有同单位结算账户相同的功能优势。个人结算账户是指自然人因投资、消费和结算需要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需要的存款账户,目前个人结算账户具有转账交易、现金收付等多种功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银发[2007]154号文件)规定:简化从单位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从单位结算账户向个人结算账户支付款项单笔超过5万元时,付款单位若在付款用途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可不再出具付款依据,这就意味着单位结算账户向个人结算账户支付不再受转款次数、金额上限的制约,个人结算账户部分功能等同于单位结算账户。而个人结算账户相对于单位结算账户而言,具有方便快捷、使用灵活、受理业务渠道多等优势,因此,个体工商户大多采用开立个人结算户办理结算业务。

二、改进个体工商户账户管理的建议

个体工商户大量使用个人结算账户办理日常结算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银行机构的监管;同时,无字号个体工商户是以“个体户XXX”作为其预留银行印鉴,这种印章在刻制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极易造成一定的资金风险隐患。根据上述实际情况,我们本着“简化手续、政策支持、严格管理”的原则,以“客观性、方便性、安全性”为目标,站在既有利促进个体经济发展,又确保安全有序的经济金融环境的角度,对个体工商户账户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种特殊的账户类别单独设立。个体工商户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其经营方式、支付结算需求、缴税模式与一般经济实体有所区别,为进一步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账户管理,建议对目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类别进行细化分类,将个体工商户从单位结算账户中划分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账户类别单独管理,同时配套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可以适当简化其开户手续、取消年检制度,同时在资金划转和现金支取等易造成风险隐患的环节予以特殊的监管和控制,将个体工商户的账户管理区别于单位结算账户与个人结算账户。

2.适当降低个体工商户的开户费用。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收入低,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在收费政策和标准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和优惠。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负担,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商业银行在制定服务定价时也要合理划分服务对象,适当降低或减免个体工商户的开户费用和日常账户管理费用,为他们的经营发展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3.强化对个体工商户账户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套现洗钱行为。一是科学划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个体工商户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资金转划对象。对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资金划转,要给予一定的控制,对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提供相应的付款依据;对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体工商户账户资金划转的,应进行严格控制,不论金额大小都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对于个体工商户账户向个人结算账户资金划转的,可以不加以限制。二是加强柜面监督和提示。金融从业人员要严格柜面监督和控制,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有效实施账户的分类管理。三是对个体工商户违反规定提取大额现金,或故意化整为零、逃避监管的,涉嫌套现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要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反洗钱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三、改进个体工商户账户管理思路的可行性分析

1.符合我国法律对个体工商户的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26条规定,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民法通则》第29条又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承担问题: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这就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的单位负责人对债务须承担连带责任。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特有的自然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式。个体工商户不属于企业,属于公民的范畴,可以认为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其民事活动依附于公民。其民事行为既区别于企业,又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公民。鉴于其这种特殊的“身份”,我们可以考虑单独设立个体工商户账户,为其提供适用于其生产经营特点支付结算服务,这是符合我国法律对个体工商户的界定的。

2.符合个体工商户经营特点。个体工商户数量庞大、交易频繁、现金使用量高,通过单独设立个体工商户账户,提供符合其经营特点的支付结算工具与支付结算渠道,满足其特殊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个体经济发展壮大。其次,个体工商户经营灵活、开业后歇业、停业或转让都很随意,频繁地开立、变更、撤销对于业主与账户管理部门都是很大的负担,在一定程度造成效率低下,简化个体商户开户手续,对于方便个体工商户、减轻账户管理部门工作压力有一定的作用。

3.符合税务机关对个体工商户的征税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规定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包括“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从法律角度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纳入个人所得,而不是企业所得;第6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除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明确了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无建账能力,税务机关将个体工商户作为定期限额进行管理。所以,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只要按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就可以自由支配。

篇13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国民生产总值 线形关系

Key words:fixed asset Gross national productLinear relations

作者:张婧1989年5月,女,内蒙古通辽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07级本科生,金融工程专业,主要从事金融与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

一. 解释模型

固定资产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其主要的劳动手段,它的价值是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上去。企业同时又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间接得影响到了一个经济体的产出。这里主要对GDP及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X1),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X2),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X3),进行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我们将数据输入EViews, 可以得出,从1980年至1998年间,GDP是逐年增长的,说明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总体上都上升。

二. 最小二乘估计

以上是该模型的OLS估计的结果,其中由于X1的T检验值为非显著,因此将X1与X2合并为一个解释变量,也就是将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和看作为公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X1+X2).令X1+X2=X1,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GDP=-212.2253+2.156531X1+10.01952X3

二. 模型检验

1. 统计学检验

T-Statistic检验,显著水平0.05,其临界值为Tα/2=2.11,显然6.472744及5.487695远远大于它,其解释变量的Prob均为0.0000,即从统计学检验的角度上讲解释变量的选取是有意义的.

F-Statistic检验及拟合优度R-squared检验,R-squared值越接近于1,则F值越大,这里的R-squared值为0.995710,大于0.9拟合优度比较高,因此F-Statistic检验亦通过.

2. 计量经济学检验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散点图如下(SCAT):

结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性较强

三.模型评价与经济分析

该模型并没有直接地从投资、消费、出口的角度去考察解释变量对GDP的影响,而是以间接的方法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研究了其对GDP的影响。从计量经济学的检验结果看无论是公有经济还是个体经济对GDP都存在线性的影响,而且相关系数都接近于1,进一步证明了固定资产投资对一国社会总产出的影响.

其中公有经济与GDP的相关系数要大于个体经济与GDP的相关系数,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近年来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成效。

1978年以来的二十多年中,伴随着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下降,国有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倍受关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控制力往往停留在国有资产的物质形态层面上,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国有资产的行政计划分配为主要特征的“静态控制”体系显然已不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国有经济“控制力”重新界定于“国有资本的调控力”上面。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必然会带来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因此,房地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中拉动我国内需增长的一驾重要的“马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