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学德育研究

中小学德育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5:1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小学德育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小学德育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416;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2-0012-01

孝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孝文化是现代人的基本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孝文化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并未充分发挥孝文化的积极作用,未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这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而言无疑是一大缺失。

一、孝文化的内涵

“孝”在最初之时,仅指古人对待父母、长辈的一种本能及客观行为。随着父权制与等级名分制度的产生与不断发展,国人对“孝”的伦理规范性变得越来越强,孝文化亦更加突出。随后,古人又将孝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孝文化。此时的孝文化不仅拥有了自身明确的含义,更有了严格的标准及体系。在孝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从封建社会伊始,孝文化便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的重要文化系统。孝文化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孝文化包含很多内涵:善事父母、尊祖敬宗、传宗接代等。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孝文化渗透

孝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基于此种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应积极进行孝文化渗透。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1)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思品课是中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必须积极借助自身的学科优势,有效地在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例如,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可播放一段视频:一位老人年老体弱,无人照看,人们以为他是孤寡老人,但事实并非如此。老人有五个子女,且经济状况较好。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以“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赡养和照顾老人”为主题的讨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最终会明白:孝敬、赡养老人是每个人的应尽义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思品教材中有很多有关孝文化的知识内容,对于相关内容教师不能忽略,应对其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深刻理解何谓孝文化、何谓孝道。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渗透,应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来抓。相信在思品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孝文化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烙印,成为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

(2)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不仅是思品教师的重要职责,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渗透成为学科教学的亮点。例如,语文教师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母亲。从出生开始母亲就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因此,我们长大之后一定要孝顺自己的母亲。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母亲,谈谈对孝道的看法。”问题抛出之后,有学生说道:“母亲每天很辛苦。不仅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另外,母亲对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非常孝顺。我长大了也要像母亲一样,做个孝顺的人。”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理解。因此,其他学科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积极渗透孝文化。作为中小学教师,所有人在孝文化传播方面均具有重要职责。

(3)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在中小学校园文化中,同样可有的放矢地渗透孝文化,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很多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时,均发挥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教育成效也较为理想。例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定期或不定期张贴有关孝文化的文章供学生阅览。又如,在班级黑板报中,呈现与孝文化相关的文章。再如,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孝文化主题座谈会、孝文化主题辩论大赛、孝文化主题演讲大赛等。可见,相关校园文化的孝文化渗透,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孝文化教育成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孝文化在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提升中小学生孝的品质,中小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渗透孝文化:思品课堂中渗透孝文化、其他学科中渗透孝文化、校园文化中渗透孝文化,让孝文化之花在学生的心头绽放。

参考文献:

[1]赵秀欣,苏春景.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6).

篇2

1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德育实效性问题是教育界乃至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是学校德育改革的难点。为更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有时要对德育实效的概念、判断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以指导德育的实践[1]。

1.1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概念

学校德育实效是指道德教育在学校中的实际效果。它即指学校德育预期目标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是指学生对预期目标的接纳程度。它的价值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最佳的标准和依据应从学校德育目标出发。若学校德育目标与它所达到的程度相一致,那么其实效性和接纳度都成正比,也就是说,学校德育是具有实效性的,只是高低程度有所差别。这种目标与接纳度和达到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反映,它是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品德成分,由量变达到质变,并使学生的表现言行一致。

1.2德育实效性的判断标准

近年来尽管研究者们对德育实效性做出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性,即德育的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2]。德育实效性的优劣并不是一种随心而论的主观判断,在确定时,一定要有客观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实效性的价值归属才具有可信性。然而,德育实效性的判读依据有哪些,我们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德育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学校德育的预期目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⑴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律。⑵是否适应学生思想品德,个人素质的发展需要。⑶是否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水平相适应。

第二,学校德育实效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及反复性。在德育显现度、空间度、时间度方面,其潜在实效、长实效、远期实效的特殊性使得我们无法准确把握,需要我们经过漫长的时间来研究。有时,德育效果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被激发并显示出来,在检测中很难判断;由于学校教育内部多种因素和学校教育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学校德育效果也受到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处于一个动态的、反复的过程,影响了德育效果的判断。因此,判断德育实效应以现实为依据,以学生的内化过程为着眼点,决不能以短期效果来衡量。

2.我国中小学生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自建国以来,在全体教育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德育的发展和研究并对西方先进的道德理论加以引进和借鉴;颁布了一系列的德育通知和实施办法,是道德教育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但同时,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实施力,总体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教育的认识程度模糊所引起的。

第一,德育价值取向偏颇,对德育的基础性和渐进性的关系处理不当。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当做接受德育知识的传声筒和应声器[3],不注重学生理性地思考,只让他们一味的盲从。当道德规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生矛盾时,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而不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影响了德育的内在效果,导致德育实效性低下。

第二,德育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和发展性。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个人良好品格,为人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奠定基础。然而,道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着忽视德育和搞形式主义的倾向。一方面,德育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升学考试中往往被忽略,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家长更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品格的培养,许多学校亦是如此,因而导致德育与智育出现非常严重的分离。另一方面,德育在实践中,由于教育工作者对其认识缺乏正确的理解,错误的把德育过程看做为一种教学的过程,他们只像讲语文知识一样,把它灌输给学生,而不让学生思考和选择,这是导致德育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德育定位不准确,忽视了德育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生活性。学校的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应当以积极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单纯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不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引导作用[4]。

3加强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为了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遵循的方法是:①加强德育的基础性,把学生当做德育的主体,并与基本道德规范统一。②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实现从约束性德育到发展性德育的根本转变。③构建全面的中小学德育网络,实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德育转变。④德育要树立正确的序列观、层次观,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4结语

德育实效性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困难的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想要提高,就必须从根本上克服思维惯性的分割,改变思维方式,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4)

篇3

一、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界就提出“德育要从简单灌输某些信条和养成某些行为的工作‘重点’上,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来”。[1] 那么,30年过去了,中小学道德教育成功地转移到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上了吗?基于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我们对海南地区4所学校的16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还存在以下问题。

1.认为德育内容无所不包而导致卸责

访谈中教师谈到的德育内容很广泛,共涉及28个小点,从具体的“坐姿,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到“注意礼仪、卫生习惯和团结合作”再到“对生活、对人的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有的教师认为德育的意义重大,“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对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影响很大,如果把他管理教育好了,不管是学习、思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班主任更应该潜心下来专心研究,跟踪调查班里的学生,这是我自己认为的理想,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忙起来主要按照《 新课程标准 》做,它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

教师对于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对待并不是个别现象。“道德是人类自身人性的完善方式”,教师认识到德育的意义重大、内容众多:道德关乎人的一生,涉及人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的各方面,德育像个以历时为经、以共时为纬的网,包围着每人每事和每时。但在没有刚性标准来评价,没有具体方法来操作,又没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来保证的情况下,教师面对如网的德育,望而却步而导致责任扩散。

2.教师以身作则却收效甚微

谈及“德育,最需要教师做什么?”半数以上的教师说:“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榜样的作用毋庸置疑。面对无所不包的德育,教师无从下手,那么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看似是个不错的做法。但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能够“以身作则”,只是教师的职业前提,如果把德育仅仅看成是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则还远远不够。网络时代,信息、榜样遍地都是,学生遭遇的信息已不由教师来控制,相反地,教师变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众多信息源中的一个。校外的现实情境若与校内的榜样示范发生冲突而不能平息,就会出现榜样式微、无效,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3.对德育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访谈中,16名教师都没有提到在德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道德两难问题或者关于道德相对性的困惑。这表明,在他们的意识中,德育与智育一样,都有可以参照的统一要求和标准答案,即道德规范是确定无疑的,是可以直接灌输的。

可是道德具有历史性、情境性和相对性。德育的目的不仅仅也不可能只是让学生掌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让其在当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在复杂的道德环境中,能够独立判断与思考。而这需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仅仅表现为空喊口号。

二、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背景原因:来的路――“有章可循”的等级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之上,“家”的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家中的长幼等级渗透到社会规范中,人被分为不同的身份等级,“有的只是皇帝、贵戚、达官、布衣、君子和小人。达官贵人能够我行我素,颐指气使,颇令人欣羡,其实这也并不是他们的个人人格,而不过是一种身份、角色而已”[2] ,各个等级都有自己的行事规范,必须这样做或那样做。然而,国家的管理者成了“父母官”,师者果真如了“父”,那么,君、师、父的混同无形中让人们背上传统儒家伦理中的人情包袱,“弹性很大”的规范又好像可以这样解释或那样解释。人们在各自的等级上“有章可循”地生活着,可生活中却没有了“人”自己。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们遵循着等级、“弹性”的规范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但规范的意义不仅于此,规范的目的在于维护人与社会的根本利益与需要,规范指向未来,它超越现实而着眼于“理想”,体现着人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3] 规范虽然具有历史延续性,但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然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当中还存在着只重身份不看“人”,无视规范的目的和发展的现象,因为仍把规范当全部、当定论,所以规范事无巨细便导致德育内容无所不包。

2.根本原因:进行中――“无章可循”的当下社会

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使得变化迭出,自然环境也在面临着威胁,现代人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依靠外界而走向独立,个人主体逐渐形成。按照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发展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联合体形态。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具有封建特征的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群体主体在渐渐瓦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主体亟待培植。伴随着个人从多年的人性压抑中解放出来,人的会喷薄而出,一时形成泛滥,这是难以避免的。[4] 泛滥的“洪水”把社会规范冲刷得“无章可循”,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盛行。可是教师既要传达社会的主流规范却又逃不出现实的不确定性和信仰缺失,他们不得不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于是更多的教师借助“教师中心”来维系权威,用以身作则的榜样行为来作为外在刺激。但是社会发展形态不会逆行,用倒退至“群体主体”的强压手段来对待个人主体,则会出现:随着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多,越发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主体,部分学生会时常做出证明自己主体身份的举动,于是教师区别对待,使得班级管理又陷入“无章可循”,教师欲以身作则却无处寻“则”的处境。

3.直接原因:去的路――学校的德育环境和教师德育理论素养亟待改善和提高

公正是处理社会关系的首要价值法则,公正包括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凡属社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二是对等原则,凡属待遇,均与其所谓对等。[5] 由于目前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过大,人数限制了被关注机会的平等分配,教师也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对等的关爱,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惠及每一个人。而且用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标准来评价教师,使得教师只抓成绩而无暇抓德育,把提高学生成绩、传授教学内容作为目的,把教育对象――人当做手段,这直接导致教育异化。

如果说改善教师的德育环境需要从制度层面来调节,那么提高教师德育理论素养则时不我待。在被访谈的16名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德育相关,其中2人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1人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所以说在中小学里具有德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只占很小的比例。另外在职培训中涉及的德育理论知识也寥若晨星。没有基本的德育理论素养做支撑,教师就认识不到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便把主体性――道德的本质弃而不顾。

三、促进教师转变德育观念的对策

1.约束德育边界

“有章可循”的等级意识遗留使得德育内容无所不包,但目前学校德育中教师的任务是,熟知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了解社会发展现状的由来,明晰当前社会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以便有效地结合实际来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所以为学生提供可选择、可判断的道德情境才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

在我国,“德育”从最初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外延不断扩大。2001年5月颁发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中关于德育的工作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至此,德育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所有内容,形成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等五大板块的“大德育”,随着社会发展,环保、青春期、审美教育等也不断地加入进来。把丰富的内容提供给德育并无大碍,但是政治、法律、心理教育等的作用机制、教育方法和目的与道德教育却并不一致,所以应该明确德育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这些繁杂的内容,而是以这些内容为参考,最终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

2.确立教师职业核心价值观

“范跑跑”事件引起的轩然大波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价值虚无让人们“无章可循”,特别是对教师应遵循的核心价值的不确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9年版)》的内容为: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然而它的底线在哪里?

如果说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责任,那范美忠无疑做到了,因为他周围的人一直都认为他是好教师。可是当得知他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没喊一声就跑出教室则遭到了社会各界一致的质疑,难道教师可以在危机时刻不顾学生的安危而只顾自己?在几个月后,陕西勉县教育局规定,高考期间若发生地震,监考教师都要保证将全部学生疏散完毕后方能离开。人们又无不质疑,难道教师有牺牲生命保护学生的责任吗?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名教师的人应遵循的核心价值有何差别?没有可遵循的价值底线会有失公正,但社会对教师价值期待过高又会把教师职业“神化”。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观亟待明确,才能让教师们有章可循。

3.充分重视德育主体性观念

德育即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他人和自己的关系,可以把它归结为两个方面:传达社会规范和如何对待自己,两者分别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个体内心的平衡。其中后者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为目的。[6] 教师只有在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的基础上理解了道德本质是主体性,而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启发个人积极向上的根本动力,才能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在“无所不包”的生活中,从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活动入手,让学生理解发展着的规范的意义,锻炼其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则可以在无所不包的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571158)

参考文献:

[1]鲁洁.新的科技革命和思想品德教育[J].教育研究,1984(12):3.

[2][4] 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4(4):7,8.

篇4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38-04

一、对德育活动开展意义的探讨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对德育学科课程的有益补充。关于德育活动开展的意义,现有研究分别从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德育实践能力提升、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有的研究者提出德育活动有利于繁荣和活跃校园文化。黄春芬和罗刚淮(2011)从德育氛围和德育环境角度出发,指出营造适当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让学生全心于德育的滋养陶冶,唤醒心灵深处的德性善念。[1]胡远远(2014)则认为创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2]袁洁认为德育活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观念意识。她在论述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时指出德育活动开展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在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有的研究者还认为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陈泽河与戚万学(1995)在论述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时提到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对道德行为的生成也有重要作用。[4]齐欣(2001)、[5]朱士海(2011)[6]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德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并指出德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一方面践行课堂、活动中学习的或教师要求的道德行为和规范,另一方面其自身也会产生这种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和情感,在德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另有许多研究者(陈泽河&戚万学,1995;齐欣,2001;张志刚,2010;朱士海,2011)在论述德育活动意义时都提到德育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齐欣(2001)[7]、张志刚(2010)[8]、朱士海(2011)[9]等学者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领会和体验,可以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达到强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道德行为发展的目的。于天红和李冰梅(2012)也提出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实践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10]

二、对德育活动类型及主要形式的探讨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也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德育活动的分类研究能为科学实施德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一直以来,中外学者不断地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进行探讨。新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德育活动包括晨会(或周会)、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分类比较明确,但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德育活动进行了重新分类。袁洁从德育功能视角创造性的将德育活动分为六类:参观型、服务型、知识型、组织型、娱乐型、生存型[11]。但武刚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三个分类方式:根据个体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感性实践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和游戏娱乐活动;根据活动规模大小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根据活动目的分为提高认识活动、培养情感活动、锤炼意志活动和养成行为活动。[12]尽管分类方式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陈桂生在调查后发现小学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等。[13]国外对德育活动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也有一些探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活动的社会性,认为儿童活动应包括园艺、纺织、金工、烹饪等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从德育活动目的出发,把活动分为游戏、学习、交往、社会公益活动和职业活动等类型。[14]而从德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方式来看,国外与我国是相似的,根据学者研究,日本有特别活动(类似于我国的第二课堂和活动课程)和整体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等[15];新加坡通过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规范的社区服务活动和立体性的德育网络来开展[16];美国则以生活指导、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宗教活动、大众传媒与公共环境熏陶、家庭教育等方式来进行[17]。中外德育活动的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德育活动科学合理的分类能使德育工作者更全面把握德育工作,兼顾学生道德发展的各个层面,更好地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三、对如何开展德育活动的探讨

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活动,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讨论。有些学者着重探讨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问题。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他认为道德包含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判断某个行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或符合社会规范的,而且还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个体行为中去。[18]檀传宝(1997)认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道德认知、道德信念等的原初动力机制;二是对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等的放大增益作用。[19]李本书(2003)提出由利益、情感和快乐这三种因素构成的“三角形铁律”。[20]王树洲(2007)[21]、马进(2009)[22]等学者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是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评价做出道德判断,进而进行道德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由道德意向转化为道德行为。有些学者侧重于活动目标的研究。例如,陈义禄(1993)在进行中日德育对比研究时提出,德育活动虽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体现,但是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非常清晰的活动目标。[23]另外,许多一线教育专家对如何实施德育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在活动资源方面,李培忠(2008)[24]、黄建榕(2001)[25]等特别强调了社会――家庭――学校资源的整合,李媛(2012)[26]也持相同意见;在德育氛围的建设方面,冯景南(2006)[27]、冯钰(2007)[28]等人强调学校文化的建设,而李华钊(2011)则强调德育活动的持续性,让学生在连贯而持有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得到提升[29];在活动主体方面,所有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吴康宁(2006)、李媛(2012)[31]等学者对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进行了强调。受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在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例如王薇(2006)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一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价值观念、个人的价值选择都在发生转变,儿童必须获得一定的道德判断、选择和推理能力。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整合,归纳总结出优质德育活动的7个开展要素。

1.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之间存在横向差异,儿童自身的不同阶段也存在着纵向差异。因此,德育活动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活动的实施必须符合德育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机制。道德情感是动力机制,道德判断能力是核心[35],德育活动应该通过生活体验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其道德认知水平,进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生成。

2.明确目标的意义,制定恰当、明确的活动目标。如果在活动施行过程中刻意追求预期目标,就失去了德育活动生成性的优势,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活动目标指导教师和学生活动、检验和反馈活动效果的作用。

3.开发、整合、利用多方德育资源,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德育资源除了来自学校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建设、开发和利用,师生自身资源、家庭社区资源、社会企业机构都是可以并且必须进行挖掘的巨大隐藏资源。只有将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德育工作中,才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真实的社会,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来品味生活、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意志力、自省、谦让等优良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所在。

4.打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发挥德育活动无痕渗透的优势。在道德教育中,隐性课程比起谆谆教诲可能更具优势,良好的活动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道德观念于无形。良好的活动氛围并不仅仅指学校自身的文化理念渲染,还体现在活动开展的持续性上,只有在连贯而持久的主题系列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5.创设学生主导的德育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而不仅仅是有良好道德知识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创设以学生为主导的德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参与制定、修改活动具体环节的权利,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自主并不等同于放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格遵守制定的制度,学生主导也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指导与组织能力,老师必须能够保证活动本身及相关内容的合理性和道德性[43],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不是走向任意一个极端。

6.尊重、认可儿童的多元价值选择并培养其基本的道德情感。在学习型社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道德教育也应该由灌输单一价值观念向允许多元价值选择转变。同时,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也必须传达给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情感(例如同情心、自尊等),这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7.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同的人在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体育、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一到多个维度拥有不同的“天赋”,因而必须实现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另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评价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46]。在评价情境中,家长、教师和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他们都是平等的评价主体。

四、对我国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探讨

建国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相关学者从社会背景、德育工作关注点、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不同角度切入,对我国当前德育工作进行了反思。从社会背景来看,新媒体对德育工作的冲击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李季(2014)分析,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正向教育功能不断萎缩,鱼龙混杂的社会特别是媒体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风险性增加,同时也使德育环境更加复杂,难度增大[47]。李化树、余海英(2008)等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中小学德育的冲击问题,认为必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的整合,推动德育改革,促进德育创新。从德育工作的关注点来看,赵宏义创造性地将德育概括为“规范约束”和“意义引领”两个方面,并指出“现实的德育越来越习惯于或停留在规范约束方面,不专注、不习惯进行意义引领”[48],最终使个人完整的道德在教育中被明显割裂,制约德育。

此外,许多学者关注德育工作实施的影响因素,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价以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德育目标方面,冯文全认为目标定位太高、太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以致在德育工作中出现“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乃至‘落空’的现象”。在德育内容方面,有更多学者探讨:高波(2006)认为内容抽象、陈旧,缺乏层次;赵为粮(2014)指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内容与时代和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张明卓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中指出,当前的德育在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王振芬(2001)提到德育内容中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要求结合不良,甚至有割断历史,排拆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在德育方法方面,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德育方法单一,贡和法(2014)指出“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德育评价方面,学者认为评价方式简单抽象,不够科学是主要问题。史品南认为,由于德育成效难以量化,评价常常得出“大致印象”,评价方法也不够科学,并且仅仅局限于校内,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黄小平和胡中锋具体指出了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德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德育评价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刘晓丽提到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也是我国当今德育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对我国德育活动研究现状的探讨

通过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基本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德育评价体制的研究。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德育评价的文章很多,并且2013年《关于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品德发展水平的五个关键指标及其考查要点,将德育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但是大都集中于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没有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给予详细的指导。

2.德育活动形式的研究。许多学者(袁洁,2012;但武刚,2000;陈桂生,2003)侧重于德育活动开展方式的研究,也有研究(李媛,2012)指出,学校、教师在纷繁的德育活动形式中忽视甚至忘记了活动最初的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德育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等问题并没有做过多阐述。

3.德育活动资源的研究。德育的实践性与生活性的特点使德育工作必须与社会资源相联结,许多学者对整合资源的必要性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却没有过多地对如何操作进行指导。但是室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以后研究的重中之重。

4.如何发挥学校德育活动隐性教育优势的研究。许多学者(冯景南,2006;李华钊,2001)强调隐性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力图使学校的墙壁在说话。但是很少甚至没有研究对如何确定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阐述。

5.开发学校特色德育活动的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大力倡导个性化教学,号召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自己的特色德育活动,但是并没有对如何实施做出进一步指导。如何实现上级统筹与学校自主的和谐统一,在以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值得进一步商讨。

结语:

德育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已有研究涉及广泛,内容上从理论到实践、从德育课堂到德育活动,范围上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到高校,涉及德育的各个方面。面对新时期的挑战,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于德育工作应如何学生有效促进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我国德育工作也会在理论指导与实践改进中取得新的突破。

注释:

①感性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与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集体仪式活动;认知学习活动:包括讲授活动和讨论活动;游戏娱乐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和娱乐活动;

②新加坡课外辅导活动具体包括:榜样、对话阐释、规劝、环境影响和体验五种活动。

③美国校园活动分校方发起和学生自发两类,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

④美国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两类。

⑤“新媒体”是相对于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而言,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以交互性、即时性为主要特征,在这里主要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⑥“规范约束”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规范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对人言行方面“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具体要求;“意义引领”是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性内容,主要体现为关于人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幸福自由、理想事业、友谊爱情等问题的意义性内容,如“为什么要这样”、“什么样最值得”。

⑦1996年6月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明确出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6条规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2001年,教育部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条,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春芬,罗刚淮.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1,(4):84-85.

[2]胡远远.各类学生活动在中高职学生德育中的作用[J].德育教育,2014,(3):36-38.

[3][11]袁洁.试论德育活动类型及其功能的发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7):57-60.

[4]陈泽河,戚万学.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1995,(3):10-12.

[5][7]齐欣.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1,(10):48-50.

[6][9]朱士海.德育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1):117.

[8]张志刚.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意义[J].教学研究,2010,(3):26-27.

[10]于天红,李冰梅.论活动德育课程的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2):53-55.

[12][14]但武刚.论德育活动课的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38-43.

[13]陈桂生.“德育途径”问题的症结[J].上海教育科研,2003,(6):18-21.

[15]孙炳海.中日两国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0,(3):30-31.

[16]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5.

[17]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0-52.

[18][35]潘蕾琼,黄甫全.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2,(4):12-15.

[19]檀传宝.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1):11-14.

[20]李本书.道德行为发生规律论[J].学术探索,2003,(12):52-54.

[21]王树洲.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J].江南大学学报,2007,6(4):100-108.

[22]马进.论道德行为形成的四要素、四阶段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9,(2):45-47.

[23][38]陈义禄.日本德育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当代亚太,1993,(3):54-57.

[24][37][41]李培忠.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行动研究[J].中小学校长,2008,(5):24-25.

[25]黄建榕,刘社欣等.德育新模式:德育环境化[J].深圳大学学报,2001,18(5):108-115.

[26][31][42]李媛.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篇5

1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首先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与我国实现的计划生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出现了许多独生子女的现象,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引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变,也使各种形式的权威遭到了很大的冲击,学生的特点更加显著。在教育上,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具有很强的个性,与此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沉溺于网络、不重视机体精神、心理问题严重等。这就导致了许多的学生比较迷茫、凶杀、抢劫、吸毒等行为不断增加,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对当代中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必要要重视的一个严峻问题。在道德教育中,帮助青少年走出"误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罢课、早恋、上课玩手机、沉溺网络、青少年犯罪等德育问题。老师和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的无奈,利用英国的体谅德育模式,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使当前的问题得到缓解。

2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研究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研究的出发点要从学校(班主任)、家庭、学生三方面的结合来实现,其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得以实现的重点环节。

2.1 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尊重、理解为基础。

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实际、思想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才能够真正的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爱心的力量,要相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真情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一个关于班主任与学生德育教育的案例,曾经担任某某同学的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额外照顾,让他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在这位班主任的悉心关怀下,任某某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知名大学。因而,在实践中让每一个班主任相信,在进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期间,爱心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后的工作期间,要更加注重发挥爱心的力量,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中小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期间,要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积极参与的乐趣,增强其参与班主任日常活动安排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配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2.2 严格要求,"爱"与"严"并施。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施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从初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出发,在民主的基础上对他们实行一些强制措施会更加有利于德育管理。作为初中学生来讲,他们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他们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他们施加一些强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制能力。要做到严格管理,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以《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行动的准则,加强对学生思想德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以后的人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加强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还要做到学校、班级、家庭与社会齐心协力来完成,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采用在网上联系或是登门拜访的形式,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根据学生在家长眼中和教师眼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制定德育教育措施,"爱"与"严"并施,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及各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量化管理,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由于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因而,在进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中,要始终注重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量化管理,要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控为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高效率的德育教育管控。在进行量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守则》,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从细处着手、从整体着眼,进而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2.4 班主任体谅德育模式的内容。

在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中,"体谅德育模式"包括三个方面:①设身处地。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占在他人的角度上,从而体谅他人的动机;②付诸行动。主要是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③证明规则。为学生提供机会,在他们取得成年人地位的过程中,在与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其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建立统一性意识,能够将自己作为共同体中做出贡献的人。通过体谅德育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比较全面的认识到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如下图1所示。

3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影响意义

实现教育的统筹发展在教育上,除了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之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城市学校有良好的条件,能够在许多公共场所进行案例教学,还有老师为他们指导,但是在农村,尤其不发达地区,许多学校采用的还是复合式教育,这样就会使体谅式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场地、资金和师资的限制。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应用体谅教育,应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作为重点。在农村,许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他们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对其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采用中国式的家庭实施方法,将学生的父母作为体谅教育的实施者,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体谅自己,从而让他们能够在体谅他人的同时,品尝到好处,从而体谅自己的父母。

结束语

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好这一工作,在研究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情况下,班主任就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爱心和关怀为出发点,平等地对待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多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

参考文献

[1] 刘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革新;2011(3):66-67.

篇6

1.德育工作环境复杂化

其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激发了人们致富的热情和潜力,但是也给农村中小学德育带来了尴尬境地,社会的变革打破了长期禁锢农村的传统理想和道德信念,让人们卸下包袱,可以大展宏图,但也对整个农村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其二,社会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信念、信仰、道德缺失等问题。上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冲击着农村中小学德育,使农村中小学的德育环境变得复杂化。

2.来自社会、学校的德育压力逐渐增大

长时间以来,农村子弟都将当兵和上大学作为跳出农门的主要渠道。近些年,随着学校升学压力的增大、我国兵役制度的改革、高等院校的扩招及后续的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导致了“读书无用论”的再次抬头,使得农民因对社会的误解而将其不满转移到学校教育中,并将其作为宣泄心中不满的工具。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3.德育系统不完善

德育系统不完善,主要包括德育方法陈旧、德育内容单调、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德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另外,在部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鄙农、轻农情况。例如,部分中小学中现有的德育评价机制,多年以来各中小学均缺少较为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使德育工作常处于“说比做重要、忙起来什么都不重要”的尴尬局面。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措施

1.强化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青少年的成才大局。农村中小学要逐步转变观念,避免重智轻德,反对智育和德育相对立的观点,理清学校办学思路,稳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借助举办讲座、引发材料、课外活动,开会等重要形式,将学习制度化,强化学校内全体教职工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方合作,努力做好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国农村中小学经常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但是多数学生并不明确其中的意义。因而,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爱国主义;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爱祖国爱社会,必须先爱自己、爱家乡、爱学校,不断地从身边小事做起;中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创造有优美的学校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均称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3.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单向式”教学方式,多余学生进行互动,在快乐的分为中教导学生;德育教育应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内外,依据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常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与习惯,教师要坚持事事、时时进行及多样化教育,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积极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德育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让知识教育与德育相互渗透,让中小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给学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4.学生、学校、家长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德育教育

农村家庭多存在着学生思想浮动较大、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条件限制等诸多问题,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关心每位学生,共同奏响爱的主旋律;校内应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师生心灵对话”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撰写心灵日记、征集名言警句、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和挫折教育、组织感恩体验活动、建立导师制等活动,加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让家长真正领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5.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

篇7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涵特征

德育渗透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所学的知识内容和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一种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水平。德育渗透的实质就是寓德于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同步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内容,借助于各种教学载体和教学平台,形成一定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从而实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功能。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渐进性、持久性、隐蔽性、主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要寓教于无形的德育渗透中,从而实现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教材中的知识和所蕴含的思想充分联系和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文化的熏陶,通过语文教材、创设教学情景、语文综合训练、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 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素养。而当前有些学校和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常常出现注重知识技能教学而忽视学生德育的现象,这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严重影响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逐步顺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

3. 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需求。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其自制力又较差,对于一些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想道德的影响,常常会走向人生歧途。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典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德育渗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1. 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者,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语文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感染力。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教育,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举止,不断提升自身魅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折服学生,使学生愿意模仿教师的行为,听从教师的教诲,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行。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熏陶。

2.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阵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语文教师开展寓德于教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华,包含着优秀的思想道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好素材。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是接受德育的过程,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进行大力批判,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语文教学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从而不断增强语文的德育功能。

3. 创设教学情境实施德育渗透。创设教学情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空洞的说教式德育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无法实现以情动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真实的、切身的感受,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并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渗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积极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等诸多优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渗透,实现陶冶中小学生情操的重要目的,使德育渗透产生最佳效果。

篇8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篇9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出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魅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与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的现象,这样也就没有及时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得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不高,也就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提高学习效果。

1.1层次比较分明。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在编写上层次比较分明,其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情况来进行编排的。所以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如年级较低的学生在学习《刘胡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学习她在敌人面前那种不惧敌人的坚韧性格。如中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他的憎恨敌人的思想。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舍身炸碉堡》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舍己为人,甘愿献出年轻生命的品质。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提高精神品质[1]。

1.2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文章的讲解与阅读等。其中将德育渗透到阅读中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育的要点,如在进行文章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文章,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外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2]。

2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2.1全面解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文字对德育教育进行解析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而这也成为了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过于注重德育教育,忽视语文教学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生字与生词等向学生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思想,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中产生出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就实现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2.2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其中蕴含着许多的德育教育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却并不明显,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要详细分析好教材,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样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等进行赏析,掌握好字词在文章中的意义,明确句式的变化形式等,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找准教材中的内容,先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促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材料。如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来辅助教育,尤其是一些描述我国历史背景与文化的材料。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明确我国的幅员辽阔,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我国的人文地理,如学生在学习《西湖》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描写西湖美景的段落来让学生朗读,或是利用多媒体来讲西湖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目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差生对西湖的向往,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确西湖是我国的名胜古迹之一,这样也就会产生出一定的自豪感,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2.3利用情感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为学生介绍一下文章的背景,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出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在这种情境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德育内容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让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如学生在学习滴水穿石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明确只有坚持不断,注重从点滴细节开始积累,才能逐渐完善自己,促使自己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上[4]。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好语文教材,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2):57-59.

[2]王光辉.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12,(09):737-738.

篇10

作者简介:陈永辉,任教于安徽省南陵县籍山南翔学校。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小学(六年)分属于两个学段,在两个学段之间存在一定事实上的较大的“跨度”,我们南翔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对于这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较大的“跨度”或者说“坡度”的体会可能更直接些,这几年笔者和同事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研究和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作为数学教师,本着对这一问题的求知与敬畏,现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

一、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实践表明,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尤其到了八年级,分化情况更是严重(现在已经提前到七年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从表面上看,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学生长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不能适应。事实上,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教学,促进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必须树立“大课程观”,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这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二、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现实数学、数学的探究学习、数学的发展性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当然,初中教师也面临艰巨的任务,因此,每一位中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尤其是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数学观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结成网络的数学知识,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新的课程标准。

三、客观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为衔接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1.首先我们比较一下七年级(上)新老教材的目录。老教材包括“代数初步知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新教材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种变化体现了新课标的第一大理念,即“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新教材把“有理数”作为第一章,目的也是为了与小学衔接。

2.面对数的范围、形式的变化、几何拓展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等问题要有理性认识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测量温度,当气温在零度以上时,测量一座山的海拔高度时,学生能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其温度的高低和山的海拔高度,而面临零下温度,测量海平面以下海水的深度以及一条线段的长度时难以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了。这样,数的范围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从正数到负数,甚至从有理数到无理数。对图形的认识能力也是如此,尽管几何问题已经向小学学段延伸,可仅仅靠小学阶段对图形的那种最直观的认识是不够的。比如在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就有意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总结和概括的全过程,最后形成角的概念。比如角的表示,从角由两条射线OA、OB构成出发,经比较∠AOB、∠ABO、∠OAB等几种表示法,得出用∠AOB表示最科学合理;从数学追求最简性出发,得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AOB可以简写为∠O;从数学的确定性出发,当以点O为顶点的射线有3条或更多的时候,角又必须用∠AOB、∠AOC等表示;再从数学的最简性出发,又把∠AOB、∠AOC用∠1、∠2或∠α、∠β等来表示。所有这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都与小学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亲和力,搞好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学生对任课教师存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很容易对教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首先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授课时,要采用深入浅出、形象鲜明、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同时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计算方法,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走近教师,和教师一起求知,一起创新。其次,还需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就、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此外,还可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有利时机,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二十四点游戏等,活跃学生的身心,拓展其心理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衔接

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表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数学很有用,自己也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增加了,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因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理解与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数学阅读;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做好总结与归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努力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掌握学习方法

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候,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综合问题采取分解的方法,分解成几个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从而掌握知识和领会学习方法。在活动中也要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3.纠正课后复习的不良做法

小学毕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复习方法,比如:(1)不复习;(2)粗略复习;(3)先做作业,后复习;(4)一次性完成课外复习任务;(5)单打一的复习方式。面对这些错误的做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复习、科学复习。

4.纠正学生及家长的错误认识

(1)仅靠兴趣支持学习还不行。要教育学生产生理想和期望,用理想来支持学习。

(2)等待教师传授还不行,要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等待教师布置任务还不行。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应适当放宽控制,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如找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等。

总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不注意采用根据由小学到中学这个过渡期的特点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来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成绩就会大大退步。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衔接尤为重要,对搞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11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必然冲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深思。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特点、适合中学生特色、符合我校特色的德育之路。

1.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1.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新建起了亭阁假山、楼道内的名人画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做到让每一个角落都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校园里的丁香园生机盎然,每到晚春芳香浓郁浓荫遮盖,学生在曲径通幽处中看书,总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心智,所以我校实行了班级文化巡展的活动,尤其强调了班级的布置,以创建温馨和谐的“家”的氛围为原则,体现各班特色,要求各班做到“六每”:每个班级有班训、每个教室有图书、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闪亮、每个窗前有绿色、每个展板都受益。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1.2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门口特设了两个果皮箱,果皮箱有熊猫吃竹笋、鲜艳的蘑菇等形状,天天擦得光亮如新,旁边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我们设立了温馨关怀牌,如:校门口你会看到“见到你真高兴”的问候牌;操场的一角你会看到“减速!注意安全”的关心牌等等。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3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2.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2.1 构建新型的课堂流程,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求各科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情感目标的落实,凸现了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上下一片的德育之风。尤其在思想品德课中,强化学科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结合社会动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如初二学年开设的校园法庭活动、初三学年进行的班徽设计、感动中国人物品评、神州六号资料库等活动都设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活动中得以净化,自悟自得。

篇12

关键词 心育;社会支持;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38-01

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有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包括社会物质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直接参与。主观支持包括社会提供的各种积极支持,如信息、意见、建议等认知支持;如倾听、理解、交流等情感支持;如以实际行动给予人、财、物等行为支持。

一、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的目标

主要是围绕中小学教育目标,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配合中小学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挖掘心理潜能、培养良好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环境。社会支持能够避免和减少各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影响,协助中小学及时发现并科学地解除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困扰和冲突,避免其心理失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问题行为及心理障碍的方法,为学生排忧解难,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使之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2.为学生内在心理挖掘潜能。社会支持能帮助学生预防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能帮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3.为学生人格健全创造条件。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小学心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他们的知、情、意、行得到和谐统一,能够应对各种挑战与危机,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

4.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社会支持能帮助中小学更好地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自身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竞争、抗挫、创新等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之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二、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的意义

社会支持有利于中小学心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网络,能为中小学提供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为之奋斗。

三、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的途径

中小学心育得到社会的支持越多、越强烈,学生应对挫折和危机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就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政府政策支持。中小学心育的开展要靠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制定,这可以为中小学心育发展指明目标、方向,也能为中小学有效地开展心育铺路搭桥,扫平障碍。

2.社区资源整合。把社区的有利资源整合为中小学心育的活动资源,通过聘请社会人士为顾问或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等方式,扩大中小学心育网络,提高心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恰当、有效的心育服务,构建学校、社区齐抓共建的社会化心育干预模式,形成教育合力。

四、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的方法

充分利用社区在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中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这一独特的优势,为中小学心育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些学校难以做到的帮助。

1.找准工作的结合点。找准社区资源,与社区联合设计并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创办家庭教育咨询中心,聘请兼职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德育网络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争取校董会、村两委会、校友会、退教协等组织与学校一起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1)争取校董支持。发挥校董会的作用,拓宽社会关心学生的渠道,为学生的成长多提供帮助,关心他们的学业,如争取校董捐资,成立奖学、助学基金会,给学业优秀学生以奖励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资助。

(2)利用校友资源。校友和在校学生对母校有着共同的感情归属,校友更愿意用自己的知识、人生经历和财富对在校学生给予帮助,要充分利用校友,通过校友会组织关心学弟、学妹的健康成长。如组织知名校友励志讲座、对优秀学生给予奖励。

(3)发挥社区作用。积极争取社区对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如认真做好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学生思想教育,尤其是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社区敦促家长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法律责任及义务,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4)发挥退教协作用。充分发挥退休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他们共同手牵手,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退休教师可以走进学校,在工作中整合中小学心育,协助学校拓展心育内容。根据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家长教育孩子。

五、中小学心育社会支持的保障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生活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通过中间环节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生长发育的生态体系。有些经济困难、居住拥挤,家长离婚、单亲或留守的家庭,其孩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都可能存在明显的问题,社会要为中小学心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1.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当中小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压力危机时,除了家长以及教师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外,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密切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使之产生合力。通过各种方式的关爱活动,协助学校争取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与中小学共同探讨学生的心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2.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传统媒体被称之为非人的社会化机构,主要包括图书、影片、录像、唱片、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这些媒体利用现代传媒的优势,对中小学生进行心育,其影响是间接、长期、潜移默化的。

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网络的特性使得网络舆论与传统的舆论传播相比,舆论生成更为迅速,各种意见的纷争也更为激烈。网络媒体在当今社会的舆论传播中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如果发挥得当,同样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整治社会不良环境。通过构建社会支持教育网络,整治社会对中小学生有着恶性影响的环境,如:非法经营的网吧暴力游戏,出租、出售黄色书籍的书店,营业性的歌厅、舞厅,播放黄的录像厅,等等,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践证明,要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就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1-315.

篇13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曼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知觉、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戈尔曼的理论,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智力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包括感知、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来说,包括感知、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人具有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情绪、能移情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道德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道”和“德”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道”是指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德”指的是不同个体自身认同并按其行动的一套规则体系,具有特殊性。道德的本质就是“化道成德”,即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规范。另外,从道德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中人类共同劳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出于本能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避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就必然要求有道德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由此看出,道德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调节,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人的道德认知,促进人道德成长,使人具有能合理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美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商教育和德育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情商”内涵中包括的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以情绪智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中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情商教育并不乐观。有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情绪行智力的提高是有部分作用的,但效果不明显。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教育还过多关注认知性智力,而对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增长贡献不大”。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也只是枯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有关学生情绪情感的内容,情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

当下,中小学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曾多次报道,几名学生在学校里由于一点矛盾就动起手来,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弱小同学,有的学生因为不服教师管教而与教师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学校对情商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学生在遇到有关道德问题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如何移情理解他人。戈尔曼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小学德育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注重的是人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情绪能直接激发或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痛苦、消极、无兴趣的情绪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的厌烦、抵触。当前,中小学德育课堂中仍以道德知识的传播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枯燥,不感兴趣,产生不良的情绪,一节德育课下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很少得到提升。此外,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由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通常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知冲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临道德冲突时,会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特定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在这些冲突中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必然影响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情感往往来源于道德情境中主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当一个人具有较高情商时,他一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敏感的知觉和深刻的理解,对所处情境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这些都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情商较低时,就不容易对外界的情境引起关注,也无法敏感地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道德情境中他的道德情感一定是薄弱的。人们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理解为同一概念,情绪的反应必定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他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外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能否以坚定地道德意志抵住诱惑,排除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合理的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是人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而“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道德意志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不良情绪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阻力。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人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这就是说,当个体面对一种道德情境在准备采取道德行为之前会先产生一种情绪,对这种情绪的感知将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以及采取的道德行为是否恰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现象,这是由于虽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发展还没跟上,无法在道德情境中准确把握和调控他人的情绪,好心做出的行为并非对方所需。因此,想要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他人的情绪。

五、道德教育中提升情绪智力的对策

(一)开展活动课程提升情绪智力

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手段,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游戏、劳动、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性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面临不同的道德问题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时,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引导,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教师也可定期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共情、移情能力。

(二)促进学生同伴交往提升情绪智力

学校的生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团体道德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情绪变化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在团体活动里发挥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评价。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影响同伴情绪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