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6 15:20: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新情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矛盾,都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更加自觉地掌握运用规律。
经济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个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客观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人们主观上能不能认识到规律,它就在那里并必然发生作用。在经济领域,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是人类理性智慧的总结,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要求广大干部进行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都要建立在经济规律基础之上。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自觉到自觉,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可以说,坚持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把握规律,是增强经济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不能含糊的一条基本原则。
强调发展经济要更好遵循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无论是从国际竞争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复杂环境看,还是从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的艰巨任务看,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依然很多。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新情况、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矛盾,都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研究、更加自觉地掌握运用规律,全面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准确地把握对经济发展趋势起主导作用的重大关系,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强调发展经济要更好遵循规律,还因为许多同志对规律的研究不深、认识不足,经济工作中存在大量不尊重、不顺应规律的现象。这些年,我们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同时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做法又让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大量消耗土地、消耗能源、消耗矿产资源来实现的高增长,积累了很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以至于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极限,一些大型城市更是面临着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严重透支、难以为继的境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掌握和运用经济规律、自然规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总结、发现以及检验证明。需要强调的是,调研调研,不能“调而不研”。现在不少领导干部谈问题、论现象,能说出很多很多,但是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就很难总结经验、找到规律。加强研究,就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整理,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真知和理论,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复杂到简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最难的一关,要用相当的功夫。但我们也要牢记,“谁怕用功夫,谁就找不到真理”。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广告已成为传播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社会信息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在众多的广告中,尽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但语言文字依是广告的灵魂,是商品信息的主要载体。广告大师奥格威过:“广告是词语的生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除了协调组织生产以外,还不得不承担起促进消费,平衡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的重任,适应这一需求的广告语言应运而生了。
广告语言是语言存在的一种新的形态,甚至可以说是语言运用的最活跃的领域。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活动中广告宣传的需要,从日常语言的规范模式中脱而出。广告语言不仅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而且简直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在广告宣传中,为了更好的宣传产品,扩大消费层面,广告制作者往往运用模糊性词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许多广告由于运用了模糊语言,使得广告表达的意思看起来更加清晰,表达得更加得体生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模糊与清晰、确切,看清来使一组矛盾的事物,但是二者却往往相辅相成地完美结合,使得主题表达更为准确生动。正如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格·哥根所说:“描述的不确切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争夺消费者和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手段日益科学化现代化,运用广告来开拓市场,争取消费者,成为企业开发市场、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
由于广告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广告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广告业务不断增加,专业广告组织也开始出现,对广告理论和广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加强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加强对广告理论的研究,高等学府增设了广告专业或开设广告课程。广告理论研究的日益发展和广告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渐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正规的和独立的学科,从新闻学和商业经济学中分离出来。
广告学是一门科学。广告学反映了广告活动的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就有科学性。所谓科学,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总和。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地解释各种现象;它的任务是透过偶然的、杂乱的现象去发掘和研究表面上看不出的规律,并以这些客观规律去指导实践。很多科学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未知的空白区和不完善的地方。广告学是新生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科学。
广告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探讨和揭示广告活动在商品促销中的运动规律,它着重研究下述几项内容:
(1)广告的基本原理,包括广告的基本概念,广告在商品经济中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广告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广告的基本任务等。
(2)广告策划,包括广告调查、广告计划、广告预算、广告策略、广告实施及效果测定等。
(3)广告设计与制作。针对广告公司和专业设计公司的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平面设计师,使学员掌握平面设计不同职位需求的专业设计技能,并具备独立完成各种设计项目的
能力。
(4)广告心理学等。广告学的基本任务,也就围绕着这几项研究内容而展开。
可以看出,广告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商业广告的基本规律。尤其在中国,广告活动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企业主利用广告作为辅助其商业活动的有效手段的意识也还很淡薄。因此,摆在中国广告界面前的任务,就是不仅要努力提高广告的创作水平,努力提高广告宣传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通过广告活动,推广和普及广告活动是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有效的辅助和促进手段的意识,从而达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就迫切需要提高广告的理论水平,以指导中国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探讨提高广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广告效果包括广告本身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沟通产销双方的信息交流,扩大商品流通,促进商品销售,从而为广告主创造更大的利润。这是对广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告本身的宣传效果。但要取得这种效果并非易事。广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少花钱多办事,就必须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及商品运动规律,灵活地运用广告策略,通过对广告计划、广告决策、广告创作、广告效益和广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指导广告业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掌握提高广告效益的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广告是语言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而模糊性词语作为广告语体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以其绝妙的创意、绝佳的文字向人们传递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向人们推销着传统的或未来的观念、价值等文化信息,有效缓解受众精神上的排斥情绪,减少其对广告商的不信任度,使受众在一种轻松、愉悦、谐趣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广告所要传递的商业信息,并完成对商品的认知、记忆、选择和决策的思维过程,从而达到劝说消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广告文化与广告艺术》,《文艺研究》,1988年第5期,第64—75页.
为依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依法履行好国有资产监管职责,促进中央企业更好地依法经营管理,防范法律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在总结前几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现在又组织11户中央企业公开招聘总法律顾问,这对企业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一次开创性的,对当前和长远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客观需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首先要求依法经营,因而需要学法、懂法和守法。这是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短处,那时普遍对企业的法制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国外企业到国内开展经济交流、合作投资,国外老板首先带来的就是法律顾问,因为他们首先要了解我国相关领域的投资环境是否有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有没有说理的依据和地方。只有在法律环境这一关评估通过之后,他们才派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来。由此可见,学法、懂法和守法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必备条件,国有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年四月召开的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工作会议和八月份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我就专门讲了中央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中航油事件让我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交的学费太昂贵啦!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迫切需要中央企业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好依法经营的问题。
二、这是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遵守法律,用好法律,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法律把关,要设置总法律顾问的岗位。没有总法律顾问的岗位,企业的经营大门就敞开了,有的人就会钻空子,风险太大。前不久个别中央企业因为输了仲裁,好不容易扭亏的成果被人家一下子划走了上亿元人民币,教训深刻!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都带着律师来,他们签署意见前都先由律师审查同意,这说明他们对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视。所以,企业的经营发展要遵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办事,企业领导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和责任感。凡是企业没有设置总法律顾问岗位,经营决策没有法律把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就要承担责任。中央企业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搞好企业的客观规律办事,在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法制建设方面作出表率。
〔摘要〕 现代经济正义的实现面临着经济运行与伦理价值诉求相疏离的困境:一方面是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对其他正义价值的忽略或损害,导致“物化”、“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执着于抽象道义层面对经济活动的指责与干预,导致经济制度与决策上的技术非理性,经济正义难以伸张。如何通过人类的实践理性尽可能消除现代经济中资本对人性发展的扭曲,应对经济世界中多种价值目标的冲突,均衡各种价值目标并通过经济技术转化为现实有效的经济制度、政策力量,是现代经济正义需要面对的时代挑战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 经济正义;经济伦理;道德目的性;经济规律性;正义价值;经济表达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41-06
〔作者简介〕谭亚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11130。
一、经济正义的实践要义——道德目的性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能否兑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的运行状况,正义作为实践的价值导向必然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所包涵的各种要素、关系、结构、机制的总和,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实践活动,随着文明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扩张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其运行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同时,经济活动虽然产生于人,但已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对应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具有客观性,有自身运行的规律,以经济必然性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相当的支配与影响。经济的主体目的性规定了经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方向性;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其实施效果,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律是目的的客观依据,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个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目的是规律运行的主体归宿,客观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能否促使经济朝着人类既定目标迈进,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诉求与经济运行的客体规律能否统一。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是合宜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是正义的?通过如上对经济实践角度的哲学解读可以得知,这既取决于人们的经济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是否人道(道德),同时还取决于人们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具体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为经济正义的题中之义。“经济正义”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将促进人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系列价值理念往经济世界渗透,并外化为现实的经济原则和经济制度规范、决策,从而引导和约束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使之符合人性发展和社会完善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经济正义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功能:首先,经济正义是一个批判实践的范畴,它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哲学反思和意义追问,不断审察当下经济生活世界的“不义”,并提出合宜的价值主张和要求,以不断完善和超越现有的经济方式和经济理念;同时,经济正义还是经济实践的范畴,其价值诉求需要通过系列经济技术行为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公共决策。总之,经济正义的实现就是经济合道德目的性与合经济规律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经济正义不仅要关注经济实践目标的道德正当性与理想完善性,还要关注经济正义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合理性,以及经济行为、经济制度与决策的技术合理性。
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外在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商品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并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经济世界的运行中,价格、供求、货币、利润等一系列运动指标,遵循着自成一体的规律而运动。经济领域中所依循的客观规律包括:一是经济活动整个过程的规律,包括经济活动手段的规律、经济活动对象的规律、人以手段作用于对象活动过程的规律等等;二是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规律,主要就是经济制度(体制)的规律。人的活动必须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条件。而这些规律,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则主要是以财富增长为核心,以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作效率为标准,通过商品价格、货币、利润等量化指标得以考察的。
二、持续发展理念下经济法视角的拓展
经济法的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国家之手宏观地调控市场,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局限,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资源耗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又因人口、资本因素的制约,经济增长会达到极限,加之人类为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难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人类在不断反省中认识到经济增长只能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提出经济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衡量指标: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更关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以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经济法在追求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这一法的目标时,只有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法则,才能完成其历史使命。
三、经济法治建设中应凸显持续发展理念
从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作为独立的法部门,经济法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功能在于立足于社会整体,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协调,使其符合客观规律,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经济法的本质内在地决定了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及未来经济法的根本目标。经济法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反映着经济法的规定性,该理念下经济法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实现,这种价值追求已深入到经济法学研究、经济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经济法学和经济法的灵魂。首先,经济法学研究应尊重客观规律,真实地凸显持续发展理念,而不是回避。其次,经济法的制定应直接体现持续发展理念,以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去和将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压力都非常大,总结我国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和教训,经济法的制定不得不直面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中国,当前尤为突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要结合起来,需设置相应的法律机制,关注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支撑的基础上,国家宏观调控,除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必须尊重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宏观上把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实现其相互间的平衡,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公平竞争秩序的维持,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客观上要求创建有效法律机制,限制、阻断因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性给竞争秩序带来的危害,在市场竞争中,突出公益的维护,加大对公害的治理力度。持续发展理念还应落实到经济法实施的各环节。法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即使有了立法,有了科学、完备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的目标也并非能自动实现,它需要通过守法、执法和司法等方式将经济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转化为现实。社会成员对持续发展理念的接受,提升各社会成员的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其经济行为选择考虑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并能动地作用于各自遵守经济法的活动中,经济法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社会基础。问题更为突出的是执法和司法,执法者和司法者本身若缺乏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对经济法的适用往往只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维护,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得不到落实,由此会产生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影响社会成员对经济法的自觉遵守,影响经济法目标的最终实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培育、提升执法者和司法者自身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1、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制定有利于中西部发展的人口流动政策。
3、发展中西部地区需更大量的资金投入。
4、制定向外人口流动政策。
5、制订反映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的政策法律。
提出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新要求,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基和做人之本。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忠实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深化改革,推动__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发展越深入,越要啃硬骨头。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以好的作风,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为此,要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难题,既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又要有勇于担当的气魄。目前,要抓住和用好新一轮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作风,在深化改革中促进__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用创新和实干精神谱写__改革发展事业新篇章。当然,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光有热情不够,还要将中央和省、市改革政策与__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尊重__区情和人民意愿,着力解决制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取得突破,首先从政府带头改起,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提升效率,方便群众。同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是正心修身的基本守则,是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顺利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既需要有严,更需要有实。要用改革的思路做实工作,用改革的措施化解矛盾,用改革的方法创造活力,用改革的成果造福群众。__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支撑改革发展的各种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口,要跨过结构调整的坎,爬过转型升级的坡,唯一的出路就是推动改革。所以,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争取在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金融改革、城镇化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既要保持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又要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带动和企业能动,做强__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要把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把__投资发展的“软环境”打造得更优。
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新要求,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全面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的芳香__。全面建设芳香__,必须要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好作风、严纪律、高要求汇聚改革发展正能量。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新要求,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把思想统一到愿干上,把心思集中到实干上,把胆识展示到敢干上,把劲头鼓足到会干上,以愿干努力提升实干境界,以敢干不断展示实干气魄,以会干切实增强实干绩效。无论是抓改革发展还是抓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是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创新社会治理,都要把改革勇气和实干精神贯穿始终。
推动__改革发展,取决于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新要求。领导干部要真正将严和实作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根本标尺,保持韧劲,持之以恒,用作风建设的新举措和新成效,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这就要求,必须从改革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各项改革政策和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必须甩开膀子干,鼓足劲头干,敢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必须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必须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点子用在推动工作上,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改革的宏伟目标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把务虚和务实紧密结合起来,把改革精神集中体现在理清发展思路和完善工作举措上;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工夫、做文章,自挖潜力,自创优势,释放改革红利;必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得实惠,让改革发展的成果造福广大群众。
经济分析显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将明显具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特征。资源、电力、冶金、机械、汽车、建筑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说明我国经济已步入新一轮工业化时代。然而,以上行业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去冬今春“煤电油运”持续紧张,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其中煤炭行业显得尤为突出,为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亮起了红灯。
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安全生产又是能源、资源工业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数据分析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左右,不亚于印度洋深海地震引发海啸灾难造成的损失。另外,因安全生产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用数字来统计。由此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搞不好势必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实具有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的属性。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吸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决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上保持清醒头脑,二者相比,应严格把握经济发展质量优先的原则,因为我们主观想快发展是一回事,客观允不允许我们这样快发展又是一回事。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制定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安全生产这一影响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这一瓶颈制约的影响。这样,才能把中央提出的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起大落,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上升阶段的要求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两个深层次原因
安全生产是伴随经济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特殊领域,且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积累了很大的经济总量,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我国GDP增长9.1%,第二产业贡献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八成。而且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安全生产客观上与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因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渐进过程,其间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调整,安全监管体制也几经变革。同时,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也有一个逐步认识提高的过程,使得在较长时间内,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淡漠,监管体制、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存在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规模,轻视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的片面倾向。造成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致使大量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积累。
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反映,是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我们在持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着力体现其先进性和有序性。先进性,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序性,就是要坚持不断完善法制经济建设,坚持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的作用。我们应该始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性和有序性,体现在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有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深刻背景,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坚持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加大研究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力度,树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期艰苦攻坚的思想。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从长期以来排查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局限中跳出来,把安全生产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科学应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两个重要环节
安全生产关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企业、个人、新闻媒体等环环相扣,缺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全社会都有关注安全生产、参与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其中,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承上启下的两个重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0引言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0引言
生态与经济是一对相关概念,而且这种相关是正相关,也就是说,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1生态经济的特征
任何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组成,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特征。
1.1协调性特征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1.2系统性特征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1.3循环性特征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二、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意识,是基层干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根本。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根本的是增强发展市场经济的坚定性,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在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办法、新举措和新规律。惟有如此,才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把握大局,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持续快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防止思想滑坡、信念动摇、世界观蜕变、人生观的扭曲、价值观的失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从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二、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分析
服务社会生产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源自人类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因此,职业可以理解为独立化、专业化的社会生产。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服务社会生产则是其重要使命,职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专业化的职业教育组织机构高效率地为社会生产提供所需的特殊产品——职教人才。
满足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拓展、深化、细化,职业也随之不断演变。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进程中,对服务于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能够满足社会生产需求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创造价值的重要生产要素,并在市场的作用下进行有效配置。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中某个具体职业的兴衰存亡,也自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人力资源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它促进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而职业教育则为满足市场需求担负着为社会生产开发并供给人力资源的重任。
职业教育具有一般和特殊双重属性。其一般属性即教育属性,表现为培养人的个性发展;特殊属性则是服务社会生产和满足市场需要的职业属性。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培养人的个性发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一定的职业倾向性。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服务社会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也自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并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
服务社会生产强化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具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职业教育是面向生产岗位、面向就业(或创业)的人才培养。使职教产品具备职业能力素质而获得内在价值,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属人力资源生产开发范畴;而满足市场需求则强化了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就业(或创业),从而实现职教产品的外在价值,即社会价值,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外在要求,属人力资源规划配置范畴。因此,职业教育基于服务社会生产要面向就业,基于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就业,从而实现职教产品的内外价值,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职教产品生产开发反映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生产的微观规律,职教产品配置则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市场的宏观规律。
三、职业教育核心属性的微观、宏观规律剖析(一)微观生产规律——职教产品的内在价值实现规律在微观层面上,服务社会生产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与途径,即职教产品的市场定位与生产开发、内在价值的实现。体现了职业教育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服务社会生产是职教产品内在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据,服务社会生产要求职教产品的内在价值实现必然以生产实践为基础。
1.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c职教产品的市场定位)——服务特定的社会生产。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即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是人力资源形成内在价值的过程,涉及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和过程等。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必须以现实的社会生产为依据,面向具体职业的专业化岗位及其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导向的教育。能否满足现实的社会生产需求更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服务社会生产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其职业属性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反映。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服务于行业企业生产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够胜任具体职业岗位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服务特定的社会生产。有关专家曾依据社会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宄和发现科学原理(客观规律)等工作;工程技术型人才是在科学原理(客观规律)形成或转化为社会直接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转化的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从事两种不同的转化工作,一个是将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或运行决策;另一个是将工程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直接的物质形态。与第一个转化相关的人才为工程型人才,与第二个转化相关的人才根据其知能程度的不同分别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
正是由于社会上客观需要这四种社会功能不同、知能结构各具特征的人才以服务特定的社会生产,因而才相应地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一一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不同类型人才,需要不同类型的教育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学术型和工程型的人才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而职业教育则承担着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中占比最大的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服务特定的社会生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职教产品的市场定位,并确立了职教产品自身的产品特征和产品类型。基于职业属性形成了具有自身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相对独立的职教类型及体系,凸显了职业教育类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职业属性使得其在国民教育系统中具有类型的不可替代性。
2.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生产开发职教产品实现其内在价值)——基于生产实践。职业教育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规律,其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宏观层面,也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职业分析、课程开发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施的行动学习、实习实训的职业情境、学习评价的需求定向和师资培养的“双师”素质等微观层面。这些都突出了基于生产实践是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素质和能力上的要求各异,因此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方法、规律也大相径庭。在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其专业和课程一般是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内容是按理论系统组织的,课程结构是基于学科知识系统化的静态的课程结构;它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但联系实际主要是为了更好掌握理论;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更注重培养一般能力而非专门的技术、技能。而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强化服务社会生产,具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其通常按社会的职业或行业设置专业、课程,课程结构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的课程结构。围绕职业需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强调通过现场实习,培养实践操作技能,通过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培养职业认同感、责任感,逐步适应职业角色,使学生具备从事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素质,能够胜任生产一线的岗位工作。
面向社会生产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尤其对于需要经过较长期实践培养的专业性强的职业能力素质以及可持续就业能力更是体现了职教产品的内在核心价值,是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难以替代的,是职教产品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实践则是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行业企业的一线生产岗位实践是获得职业素质能力的源泉,是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实践环境能够提升职教产品的内在价值,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基于社会生产的功能实现来确定人才的类型及其知能结构,从而区分教育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体现了教育领域社会分工的效率优势,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宏观市场规律——职教产品外在价值实现规律
在宏观层面上,满足市场需求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供需与配置,即职教产品的市场供给与配置、外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专业门类、规模质量、发展动向和区域分布必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平衡供需关系,并通过市场就业实现职教产品的社会价值,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1.人力资源供需(职教产品供需)——市场调节。人力资源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市场的作用是调节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使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的比例相适应,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为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向行业企业提供后备人才,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职教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是职教产品的供给者、是“卖方”,而行业企业则是职教产品需求者,是“买方”。
职业教育产品买卖双方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教产品存在着以规模数量供给不足或过剩为主要形式的数量失衡;以层次和专业的供给短缺或过剩为主要形式的结构失衡;以职教产品的质量(内在价值)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或有差异为主要形式的质量失衡;以职教产品生产开发的周期性、滞后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更新为主要形式的节奏失衡;以职教资源在区域上的不合理配置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失衡。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人力资源市场范围内满足市场质量要求的合格职教产品保持适度的供给过剩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因过度的供给过剩而形成买方市场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若供给不足形成卖方市场则会制约行业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宏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专业性强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匮乏将导致行业企业增加培训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职教产品的供需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市场需求反映了行业企业自身发展的状况,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水平。为避免职教产品的供需失衡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专业门类、规模质量、发展动向和区域分布等方面的宏观发展规划必须以满足外在市场需求为依据。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专业门类设置,确定招生规模、层次,布局职教资源以适应和引领行业企业发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适应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满足市场需求更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满足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是其职业属性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的反映。
2.人力资源配置(配置职教产品实现其社会价值)一一市场配置。职业教育产品的价值,一方面是通过人才培养实现,使之具备特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素质,从而获得个人内在价值,同时也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合格毕业并获取职业资格认证为显性标志(衡量职教产品质量、内在价值的指标之一),是基于生产实践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实现或自我创业实现,使其内在价值(即特定的岗位能力素质)得以发挥,并转化为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社会外在价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从事特定职业并获得职业薪酬为显性标志(衡量职教产品社会价值的指标之一),是基于市场需求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果。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实现的基础,外在价值则是内在价值实现的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
以实现就业为标志的社会价值实现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职业教育须根据市场需求供给职教产品,无论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还是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其次,就业并谋求职业发展也是受教育者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并努力提高职业能力素质的重要动因,受教育者通过提高职业能力素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就业。同时,就业也是个人获取生活资料的基本谋生途径,是实现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再次,通过就业、创业实现社会价值带来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共赢,否则,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将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但能否就业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相互博弈的市场配置的结果。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需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和竞争的影响,职教人才在供求双方自主选择、博弈的基础上实现就业。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市场具有如下特点和规律:
其一,市场流动。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及发展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各自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职教产品在不同区域的流动;但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市场的作用下,致使部分优质职教产品向发达地区流动。
市场的区域性。具有统计意义的宏观市场规律显示职业教育的人才市场是以区域性市场为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职教产品的市场定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各地的职业院校首先要适应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当地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设置、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依据区域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状况,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必然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行业,密切联系其生产实践,即使职业技能有统一的行业认证标准,但职业教育的专业实习实践的教学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本区域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不同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及发展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相应的职业教育也各自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职教产品在不同区域的流动。
此外,职教产品虽是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素质的职教人才,但却不具备高端人才的实力,不是各地市场竞相追捧的稀缺人才,难以不受区域限制而自主选择和流动;同时,职教人才又不同于普通劳动者,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的需要,可选择在不同的区域从事不同职业的简单劳动。再加上要适应新的环境,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并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些都增加了流动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职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市场在具有统计意义的宏观市场规律上呈现出以区域性市场为主的特点。
市场的流动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强势区域和弱势区域,强势区域自然会吸引弱势区域的部分优秀职教人才,致使强势区域形成人才高地,享受人才红利,进一步促进强势区域的经济发展。弱势区域的部分优秀职教人才向强势区域单向流动汇聚是市场配置的结果。在同一区域内,同样存在优秀职教人才向强势行业企业单向流动汇聚的市场配置规律。当然不同区域的职业教育也会实时主动地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调整人才供给。
另外,计算机应用、商贸、管理、财经、法律、旅游等各行业、各区域通用的专业人才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通用专业口径宽,行业选择面大,适用各行业、各区域,需求量相对较大,而强势区域对于通用专业的职教人才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此外,对于本地区的行业企业尚无需求的专业人才或需求已满足的过剩的专业人才则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市场的作用下根据自己的意愿流向有需求的区域。
但从具有统计意义的宏观市场考察,职教人才流动的比例并不大,这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决定的,更是市场配置的结果,职业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不论强势区域还是弱势区域,职业教育的规模、专业门类等都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进行适时主动的调整,以避免供给不足和过剩,使职教产品的供需达到动态平衡。
其二,市场交换。由于职教产品是有自我发展需求并能够根据需求进行理性判断、主动选择的职教人才,而非一般的听命市场的物质商品。因此,人力资源市场是供需双方根据自身的竞争力、需求、意愿和供需关系进行相互博弈、双向选择的市场。作为职教产品需求方的行业企业组织,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组织自身的实力。如,依托组织自身的经营管理、核心科技,经营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或是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等。
其次,组织外在的支持。如,依托于行业的垄断性质,依托于资源能源优势,依托于政府的扶持等,依托于组织所在的区域优势,如区域的经济实力、文化底蕴、自然环境等。强势组织即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优势行业在人才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能够形成买方市场,能够吸引本区域内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处于强势区域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强势组织则能够吸引本区域内、外的优秀人才,甚至是与岗位需求不相称的相对高端人才,形成人才高消费的现象。然而在企业适合职教人才的专业技术岗位,企业录用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本科生、研宄生,常常难以胜任岗位工作,需要增加额外的岗位培训成本,而且较难踏实稳定工作;此外,雇佣成本也相对较高。
职教产品的生产方、供给方,赋予职教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职业能力素质。具备职业能力素质,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岗位。要避免因岗位不胜任而投入不必要的培训成本或辞退不合格员工而产生的相关成本。
其次,职业发展。由于职教毕业生流动性相对不强,能够踏实稳定从事对口的职业岗位,并具备职业发展潜力,能够在专业技术岗位做出成绩并能获得持续发展。避免因员工频繁跳槽而使企业组织蒙受损失。
第三,成本效益。具备与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相匹配的雇佣成本。避免因人才高消费而影响企业组织的成本效益。在上述竞争优势中,经过较长期实践培养的专业性强的职业能力素质是职教产品的内在核心价值,是普通高等教育和短期的岗前培训难以替代的,是职教产品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通过市场需求得以反映,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决定性要素。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对职业教育的结构层次、专业门类、规模质量、发展动向和区域分布进行有效调解,平衡市场供需矛盾,满足市场需求,使职教人才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以就业实现其社会价值。
四、基于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构建职业教育体系
基于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生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建立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相对独立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提高职业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