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低碳能源体系

低碳能源体系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14:49: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低碳能源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低碳能源体系

篇1

曾经在全国教学工作会议上说过,“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句话无疑显示出了,教师的重要性。然而教师应该如何才能实现“教书育人”呢,教师能力起着重要性作用。

一、基于专业满意度调查的视角看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

众所周知,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关于什么是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能力,目前在学术界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本文中所说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可以概括为因材施教”,即这类院校的教师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本领。笔者对唐山学院2012届全体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2012年唐山学院毕业生对专业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分析

根据对2012届唐山学院毕业生专业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学院内涵式发展建设的需要,学生对专业满意度关键取决于对教师满意度,对教师满意度关键取决于对教学能力的满意度。同时我们所进行另外一些新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评价任课教师时,最看重教师的“授课水平”即教学能力,但地方本科院校许多教师拥有的只是知识,而缺乏的正是最重要的教师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问题

(1)对教学对象认知不足。地方院校的学生个性较松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差,教师不能清晰把握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授课内容难以做到因材施教。(2)对教学资料即教材认知不够。由于教育部评估要求,地方院校教师选用的教材大多是重点大学出版的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不能达到“熟、透、懂”的境界,甚至有些学科概念教师自己也不能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致使在传授这些学科知识的时候不能融会贯通,不能浅显易懂的讲授清楚。(3)对教学参考资料使用的认知能力欠缺。大多数老师讲授内容多局限于教材课程本身,难以超越,甚至照本宣科,致使教学信息量明显不足,教学内容缺乏宽泛性和趣味性。(4)对学科前沿的研究认知能力不强。对所讲授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缺乏基本了解,不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最新研究领域的兴趣,致使所教授学科知识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

2.教学设计能力问题

(1)对教学目标设计不够科学。教师对所教授学科和专业的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分解能力,一节课讲授在知识、情感、技能、能力及思想等目标方面应达到怎样的目标知晓的不够清楚,致使教学目的经常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2)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够充分。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能力不足,对于专业学科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能准确衔接和把握,致使教学内容的系统连贯性不够、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重复性较多、学科重点知识突出性不足。(3)对教学方法设计不够恰当。教师对适合学科知识讲授的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和标准把握不足,不能恰当地选择适合学科知识讲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基本延续传统的一言堂的讲授方法,虽有提问和互动,但不够生动和自然。(4)对教学方案设计不够灵活。教师对教学课件设计能力存在欠缺,大多情况下是把课本内容照搬到课件上,或插入一些与内容毫无关系的图片、视频,或者购买教材时直接购买课件不进行修改,或课件展示过快等。同时讲授过程中过于依赖课件的“知识播放”教学的方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益,更不能达到提升应用型人才能力的教学效果。

3.教学操作能力问题

(1)教学语言组织能力不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很少进行认真锤炼,语言表达或逻辑是随心所欲,有时语句不通,表达的颠三倒四;传到的知识越发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或者对于难点重点讲授表达不清,从头至尾一以贯之,没有变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学手段使用不科学。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运用依赖性过强,不能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甚至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板书。(3)围绕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足。教师缺乏与学生恰当的教学互动和交流能力,整节课都是按照自己的惯常的讲授思路和节奏进行,既不能实现与学生情感互动更不能实现与学生知识的沟通和智慧的碰撞。(4)教学各环节组织不够严密。教师对授课各教学环节之间的承传转换能力还驾驭不够。新课的导入、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自然过渡、学科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转换、不同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变换、授课结束重点问题的强调等,存在着把握不到位、衔接不自然、教学环节不流畅等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致使听课不够认真的这类院校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4.教学监控能力

(1)教学过程的观察力欠缺。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2)教学过程调控能力欠缺。不能有效地利用语言、眼神、手势、纪律、教学方法的变化等手段调控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松散消极,影响教学效果。(3)教学评价和反馈能力存在不足。不能正确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状况和言行表现,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修正,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研究能力方面

(1)对教学准备的研究不够。没有把备课看成是一种策略性研究,缺乏对上课的设计和策略性准备。(2)对教学方案研究设计不够。没有把上课看成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效果等缺乏临床性诊断。(3)对教学事后反思研究不够。没有把教学后记看成是一种反思性研究,认为上完课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从不写教学后记,也就不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4)教学提升方法研究不够。没有把听评课看成是一种比较性研究,把听课和评课活动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失去了通过比较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契机。

篇2

一、图书馆馆员能力在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对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情况来说,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已经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其既是图书馆各种信息资源和数据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又是各种信息资源进一步利用和扩大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更是民族特色文献资源信息的建设者和操作者。对于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来说,图书馆馆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图书馆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与馆藏资源建设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其他工作环节。近些年,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图书馆通过馆员能力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图书馆办馆能力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建设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事业,馆员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定期更新图书馆管理人员观念,提升其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民族地?^图书馆需要面对多民族的文化需求,这些文化需求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就要求馆员的业务的素质也需要对多种文化类型进行理解,从而更好的理解多种文化、语言和宗教习惯,从而保证图书馆拥有多元化的读者群体,以适应各种读者的文化需求。面对民族地区读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只有进一步提升图书馆馆员能力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稳步发展。

二、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1.专业图书馆人才比较缺乏

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比较落后,很多专业人才都不愿意到民族地区从事图书馆服务工作。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不仅人数较少,而且整个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年龄结构都存在极大的不科学性。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断档问题十分明显,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新鲜的血液不能及时补充进来。民族地区的图书馆馆员真正从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多数图书馆馆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这些人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不足,不能做好资源深度挖掘和开发和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的图书借阅等工作,服务模式十分单一。现有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使用当前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对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的信息技术迅速应用和发展。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的应用逐渐频繁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从事网络维护、信息检索以及数据库建设等工作。但是民族地区有很多图书馆馆员缺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其接受先进科学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很多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足,其很少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设备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工作,此外,由于设备和技术建设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导致了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无法紧跟时展进程。

3.民族文献开发能力不足

甘南地区是藏族群众聚居区,我国藏族少数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很多具有地域色彩的文献资源,他们中很多歌曲、舞蹈和文字都有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针对这些独特的民族文献,就需要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地区民族特色文献资源的采集、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但是由于图书馆馆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对地区少数民族的学术研究兴趣不足,被动的完成日常工作,并没有应用和发挥好文献资源深度开发研究工作。图书馆馆员的学术研究能力反映出其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高低,民族地区特色文献资源研究缺乏,使得民族地区图书馆难以为地区各族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民族特色图书文献服务。

三、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能力提升的途径分析

1.多途径提升民族地区图书馆人才质量

针对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分步走和多渠道建设的原则,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和制定图书馆馆员队伍发展规划和措施,按照分步分层的原则,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在规定的年限内不断健全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个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人才建设途径和方法,将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广大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图书馆支援建设,不断充实馆员队伍,最终提升民族地区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进而解决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2.切实做好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培训教育工作

篇3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0001-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自1972年首次提出以来,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环境问题,其中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2007年,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表明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2];2007年,主席提出中国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8年,日本以《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为基础着手实施“低碳社会行动计划”[3]。《斯特恩报告》指出,“现在全球以每年1%的GDP投入碳减排,将可避免未来因环境恶化造成的每年5%-20%的GDP损失”[4],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通过判明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阐述循环经济的理论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困境,提出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并运用系统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低碳模式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1 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是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然而,在目前技术水平约束下,循环经济在能源环节中面临巨大瓶颈,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要突破该瓶颈,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

1.1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分析其指标体系,可从深层次上判明循环经济 “减碳”的价值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由能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指标、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和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1.1.1 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能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包括: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供电标准煤耗和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四类指标。其中前三者是逆向指标,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正向指标;前三者的值越小、后者的指标值越大均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耗量越小,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越少。

1.1.2 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其中前两种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前者的值越高或后者的指标值越低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水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1.1.3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前者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其指标值越优说明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矿产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徐玖平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3期1.1.4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和处理效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前五类指标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上述分析表明,在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具有明显的低碳意义,体现着循环经济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发展原则。表 2 显示了循环经济指标在节能减碳方面的低碳价值及其所具备的化石能源利用减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化的内涵和品质。

1.2 循环经济面临困境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现有框架下,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而言,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1所示)。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碳循环是平衡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PPM,但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5];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凡特•阿累利乌斯认为,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6],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550PPM[7],这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性气候频繁等,极大地扰乱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为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循环经济亟需通过模式创新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人为碳通量,通过减排CO2、减少碳源、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

1.2.1 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节能降耗与发展排放”问题突出。2003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8],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9],目前,由于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表3所示),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并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 排放国[10]。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1.2.2 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相对而言石油和天然气比例较低,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左右[11]。我国能源结构 “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

1.2.3 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我国经济在高增长过程中形成了“高速发展、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结构单一,三大产业发展模式高碳问题异常突出,高能耗的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过高,尤其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强排放、重污染”的行业在我国第二产业中比例过高,而低能耗的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持续高碳”。

综上所述,面对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瓶颈,亟需创新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模式结构特征

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通过末端控制,即固碳,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量化排放,重构人类的经济社会系统,使“社会-经济-生态”在低碳目标下具有耦合结构,形成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2.1 系统整体特性

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在系统要素、层次、目标、运行等方面都具有复杂、有序、多元、耦合、动态的整体特性。

2.1.1 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炭生产力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2 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高维性。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2.1.3 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复杂性。低碳模式是 “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 体,发展低碳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2.1.4 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涌现性。在低碳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2.2 立体模式结构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从而根本上改变对化石能源的高消费造成的高碳排放;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碳封存技术,积极发展炭汇林,建立炭汇交易机制,减少环境中CO2的存量,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的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2.2.1 多跨度时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制约着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同时较短周期跨度的变化累积形成较长周期跨度的动态演进。低碳模式时间结构如图4所示。

(1)短时间跨度-企业层面低碳经济。一般为5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的外部环境作用相对较稳定,其核心环节是通过实施碳减排技术,减少CO2排放量承担起企业的生态责任。

(2)中时间跨度-产业层面的低碳发展。一般为20年以内,在此期间,经济发展会显著改造系统内外部环境,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范围内的结构调整,通过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

(3)长时间跨度-社会层面的低碳社会。一般为5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超出人类的认知水平,其核心问题是在全社会进行低碳模式的系统改造,“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理念深入人心,人类全面、稳步、有序地步入低碳时代。

(4)超长时间跨度-全局层面的低碳生态。一般为10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已深刻影响系统每个组元的运行,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低碳生态系统,实现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条件下的碳平衡,全面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

2.2.2 多层次空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逐次扩大的四个层次,形成 “企业-产业-社会-生态”的整体空间结构。

(1)小空间跨度。关注企业层面的低碳模式,在企业内通过推行碳减排技术和能源替代策略,减少生产和服务中化石能源使用量,实现CO2排放最小化。

(2)中空间跨度。关注产业层面的低碳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行碳减排和固碳技术,提高炭生产率,在同样经济产出水平下,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系统的低碳化。

(3)大空间跨度。关注社会层面的低碳发展,最大限度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构建低碳社会体系。

(4)超大空间跨度。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低碳发展,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CO2的排放量,使得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恢复至正常的CO2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目的。

综上分析,低碳模式要求人、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子系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微观、中观、宏观和超级四个尺度动态、立体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动态运行模式

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低碳高效经济系统、低碳和谐社会系统、低碳均衡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控制理论,在经济系统高效运行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碳源,减少碳排放;在社会系统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习惯,减缓高碳生产的动力,控制碳源;在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与发展森林、草地、湿地等微系统,增加碳汇,恢复生态系统自然的碳循环平衡;通过低碳模式的耦合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动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2.3.1 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低碳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耦合体,由若干清洁生产企业、循环关联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多条生态工业链组成,涵盖了经济系统中的生产、物流、消费、能力支撑各个层面。企业、产业和园区之间,通过节能减排,调整生产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使系统中的化石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开发清洁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和高效化。

2.3.2 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低碳社会系统是将低碳理念注入社会生活各层面,以政府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文化道德体系、约束激励机制等为支持,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发展绿色住宅、建立生态社区、构建低碳消费等措施,全面减少社会层面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和谐文明的低碳社会。

2.3.3 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低碳生态就是在经济领域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均衡,从根本上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CO2过量排放的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自然碳循环的动态平衡,消除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解除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

3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发展特征,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的发展体系以生态伦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控制理论和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耦合产生低碳模式的理论体系;通过产业模式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在低碳政策保障体系的框架下,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综合集成体系如图5所示。

3.1 理论集成

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低碳模式是在生态伦理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低碳模式将 “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在低碳发展框架下,通过继承已有思想,融入低碳理念,耦合形成低碳模式理论体系和理论创新。低碳模式理论集成体系如图6所示。

3.1.1 理论体系

生态伦理、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构成了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哲学,生态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框架,循环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路径。低碳模式通过继承与发展现有的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以系统低碳均衡为价值判断,从资源、产业、社会和生态四个层面演绎出完整的低碳模式理论体系。

低碳资源理论是以资源能源为对象,阐述在低碳模式框架下,关于资源减量化循环化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及其开发利用技术的相关理论;低碳产业理论是以产业经济为对象,阐述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关于利用低碳技术进行企业清洁生产,产业优化布局的相关理论;低碳社会理论是以社会系统为对象,阐述在追求低碳和谐社会过程中,关于如何贯彻低碳理念,优化社会消费方式,构建低碳社会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理论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阐述在实现低碳生态均衡过程中,关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碳汇、维护自然系统碳循环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构建低碳生态的相关理论。

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中,低碳资源是基础,为实现低碳均衡提供资源利用的理论技术;低碳产业是核心,为低碳经济的重点经济环节提供相关理论技术;低碳社会是保障,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低碳均衡提供社会制度保障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是目标,通过低碳资源理论、低碳产业理论和低碳社会理论刻画人类社会的低碳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

3.1.2 理论创新

低碳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继承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思想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在理论创新方面具有全新的理论品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通过继承与发展,从发展哲学和发展范式两个层面成了新的理论品质。

在发展哲学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理念为核心创新了低碳世界观、低碳伦理观和低碳价值观。低碳世界观是在继承“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基础上,用“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的观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人类实践活动;低碳伦理观是在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以“人类属于地球,而地球绝不属于人类”的价值判断,重新定位人类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巨系统中的坐标;低碳价值观以低碳世界观和低碳伦理观为基础,以“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标准,重塑人类社会在“高发展-高排放”困境中的价值体系,以低碳价值作为作为人类生产、消费的价值取向。

在发展范式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导向创新了低碳发展观和低碳经济观。低碳发展观是在低碳世界观的基础上,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存危机,以实现低碳均衡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最根本、最现实、最紧迫”的发展目标,通过“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观是在低碳发展观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高发展、高排放”的高碳瓶颈,在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支撑下,以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手段,通过清洁生产机制,追求经济发展路径由高碳经济向“高发展、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转向,实现低碳均衡前提下社会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

3.2 现实框架

低碳模式为解决循环经济碳减排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发展路径。低碳模式是针对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构建低碳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的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高碳排放”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构筑低碳均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低碳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模式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模式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低碳模式通过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加速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低碳模式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发展是低碳模式的根本方向,低碳模式是最具操作性的、可量化的持续发展模式。

3.2.2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低碳模式以循环经济为本质。节能减排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的着力点。低碳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同时又向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中,“减量化”首先应该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化石能源利用少量化和碳排放最小化、无碳化。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发展低碳模式,循环经济是低碳模式的本质,低碳化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3.2.3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低碳模式以能源结构调整为手段。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改善能源结构,通过限制高碳能源在社会能源构成中的比例,积极开发低碳能源,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因此,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3.2.4 以低碳产业为支撑实施产业优化模式

低碳模式以产业优化模式为途径。产业结构将制约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决定社会经济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生产特征不同,其能耗和碳排放量也不同。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要实现社会经济低碳转向,须调整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通过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发掘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减少碳源;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吸收CO2,增加碳汇;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模式优化。

3.2.5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低碳模式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方法。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应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从组织体系、对象体系、投入体系、服务体系四个层面,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投入为基础、服务为保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3.2.6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开展低碳模式示范

低碳模式以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低碳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低碳能源结构调整、推行低碳产业优化模式、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低碳模式的发展须依靠政策保障来降低其成本。我国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低碳模式试点机制,有重点、有针对地从区域(城市)和产业(企业)两个层面系统性、有步骤的开展示范;积极打造以“高速增长、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模式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其“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试点示范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实现低碳发展。

4 结 语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是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发展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通过构筑低碳均衡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R].2003.

[2]Federal Government of U.S. Lowcarbon Bill [R].2007.

[3]Japanese Government. 12 Pieces of Strategy to Build a Low Carbon Society[R].2008.

[4]N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The Stern Review[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IPCC. Emission Scenario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77-179.

[6]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41.[Academy of Sciences Energy Strategic Seminar.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39-41.]

[7]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77-79.[State General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Report of China's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System 2004[R].2006:77-7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Country Profile――China [R]. 2005:89-91.

[9]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 [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1643-1659.

[10]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 Term: 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 1723-1743.

[11]A 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 .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 Energy Policy, 2006 , (34) : 2113-2122.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Metasynthesis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XU Jiuping LI Bin

篇4

我国目前并无相对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关于低碳经济的法律规定散见于相关的资源能源立法及环境保护法律之中。

1.1能源法律方面能源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节约能源。我国关于能源方面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上述法律尤其是《节约能源法》对于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功效。

1.2环境保护法律方面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此项法律的公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环境战略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1.3政策规章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积极制订节能减排的各项规划及实施方案。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我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7年6月,政府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同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通过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2国外低碳经济法律概况

2.1英国低碳经济法律发展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又因低碳经济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并宣布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到2050年要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为实现这一目标,英国政府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尤其在低碳经济法律法规制定方面,已经抢占了“全球制高点”。2008年11月26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为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立法的国家。2009年4月,英国财政部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同年7月,英国政府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战略白皮书,与该计划同时公布的还有三个配套实施方案:《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计划》。

2.2美国低碳经济法律发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居全球前列。为降低能耗,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尤其是奥巴马政府作出了包括立法在内的多项举措。2005年美国出台了《能源政策法》,这是美国第一部综合性的能源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案》,该法案明确了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2009年2月,美国正式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同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建立“碳排放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

2.3日本低碳经济法律发展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结合本国能源匮乏的实际情况,注重与国家能源战略的协同效应,形成了以《全球气候变暖对策推进法》为核心,以《能源政策基本法》、《节约能源法》、《氟利昂回收破坏法》、《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为内容的一整套较为完整低碳经济法律体系。1979年6月,日本颁布了《能源利用合理化法》(又称《节约能源法》)。1997年4月颁布了《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地热、垃圾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2002年6月由日本国会制定的《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法》正式颁布并实施。综上所述,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低碳经济立法进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世界各国的低碳经济立法模式大致有这样几种:①以防控“气候变化”为主导的法律模式,英国属于此种立法模式;②污染预防型法律模式,以美国为代表;③低碳经济型,以日本为典型。

3国外低碳经济法律模式对中国启示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73-02

1引言

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简单说来就是一切旨在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投融资活动。包括以直接投资、银行贷款、碳排放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金融活动以及配套的财政、税收等经济激励措施。低碳经济投融资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传统金融的“低碳”化;传统金融业务的“低碳”创新。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低碳经济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对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可以从运行效果和效益性两方面综合评价投融资效果。其中,运行效果强调投融资体系推进产业低碳化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包括供应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效益性强调投融资体系实现产业低碳化阶段性成果,包括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绿色GDP。此外,运营机制的有效性是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2运行效果评价

2.1供应安全

供应安全是指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给与利用替代了传统化石能源的供给与利用,缓解或者解决了传统化石能源供给不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大幅波动的危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缘政治原因导致的能源战争或冲突和社会因素导致世界上发生过的10多次石油天然气供应中断事件。而国内近两年来,沿海及发达地区频繁出现“电荒、煤荒、油荒”,引发了煤、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威胁;同时,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能源短缺和枯竭只是时间问题,长久依靠传统化石能源只会导致人类走向绝境。

2.2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指低碳经济发展下能效提高、能源结构改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时减少温室气体、“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使得经济发展脱离传统化石能源支撑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传统化石能源在开采、提炼加工、运输、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生态系统、海岸线和粮食生产,甚至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办法,是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从碳基能源转向更为清洁、高效的由氢基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核能共同构成的复合能源系统。

2.3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指在全球碳排放额供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国际碳交易价格波动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目前世界能源货币体系是以“石油美元”为核心的石油货币体系,然而随着低碳交易的蓬勃发展,世界银行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石油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碳货币”已成为“石油货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而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占据了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供应方,应利用本国巨大碳排放资源的优势,提高我国在碳排放权价格形成中的地位,着力加快步伐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最大程度上维持我国低碳经济的价格安全。

3效益性评价

3.1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基于经济、环境和生态综合效益角度出发,指一定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压力。高能源效率是一定的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动力,同时对环境和生态压力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效应性评价:

①能源经济效率:指一定的能源消耗获得的经济产出。②能源技术效率:指使用能源的活动中(不包括开采)所取得的有效能源与实际输入的能源量之比,国际上通常采用物理指标(热效率)来比较分析。③碳排放强度:指一定的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际中常用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来衡量。④能源生态足迹:依据生态足迹理论引出,即生产和消费一定能源能量所占用的等值土地面积。⑤能源生态效益:根据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1996)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8)的定义,即生态效益比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对环境的冲击。

3.2能源结构

能源结构是能源总生产量或总消费量中各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通常分为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能源生产结构是各类能源产量在能源总生产量中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包括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和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其中,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是各类能源消费量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例,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是各用户部门的能源消费结构。

①能源生产结构:传统化石能源生产结构、清洁能源生产结构、可再生能源生产结构。②能源消费的品种结构:传统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③能源消费的部门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传统化石能源消费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清洁能源消费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

3.3绿色GDP

绿色GDP,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程度,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

4运营机制评价

4.1价格机制——核心力

碳排放权价格是由于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有效需求二者相互结合而产生的。除和一般的金融产品一样,其价格随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而波动,更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属性:①虚拟性,碳排放权是一种无形的虚拟品,其成本价格主要是巨额交易成本和风险成本;②权益性,碳排放权价格实质上是碳排放权权益的价格;③政策性,在很大程度上,碳排放权是国际政治博弈的产物,碳排放权的配置、调整皆由政府直接参与;④波动性,由于碳排放权具有很强的投机保值性,易受政策影响,容易出现投机行为,使得碳排放权价格波动较大。因此,为促进我国碳排放权合理定价,应狠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低碳市场机制和规则制定,健全多层次的碳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低碳产业融资市场、气候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丰富低碳金融产品业务模式,完善碳交易风险管理体系。

4.2保障机制——剂

政府为引导和保障低碳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和高碳产业低碳化趋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会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政策和制度等。主要是:①保障政治权利,政府应当从“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成为企业乐于走向低碳环保之路;②保障福利权利,低碳环保产业体现强公共产品性,国家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强化财政福利在低碳企业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内部动力推动低碳化改革创新进程;③法律权利保障,政府应该坚持低碳法治原则、制定相关低碳产业法律、完善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法律规定、构建低碳法律体系,强制性对高碳产业进行减排,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和规范低碳经济的发展;④普及低碳节能,应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低碳节能技术政策及指南,加快低碳节能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化进程,推广和普及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观。

4.3动力机制——原动力

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相关机构与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充分认识赢利模式,共同促进发展低碳金融的机制。影响金融机构发展低碳金融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市场条件以及制度保障等,其中经济因素是指发展碳金融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这是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履行环境责任的压力和动力源泉;发展碳金融的市场条件是其发展碳金融的前提和途径;由各种法律规章制度组成的制度保障是金融机构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支持发展碳金融活动中的支持和保障。

针对当前国内低碳经济投融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其赢利机制认识不清,内外部环境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外部不经济导致的动力不足,需要在技术开发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强制引导作用,量化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来确定补贴和激励,通过合理机制促使金融机构认识到发展低碳金融的赢利机制,迈入全民参与发展低碳金融的产业集群阶段。

参考文献:

[1]林伯强,黄光晓能源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霍宗杰能源结构与粗放型经济增长[D].兰州:兰州大学,2010

[3]陈星我国碳交易价格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55-04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 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 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 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 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 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篇7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21-03

1 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1.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

在所有碳排放中,作为生产和生活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区,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86%(从终端需求角度计算)。可以看出,减少城市碳排放是减少整体碳排放的关键。城市碳排放根据其源头可以分为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部分。因此,为创建低碳城市也应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上三个类别中的碳排放比例因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工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

1.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发展方向。适当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依据。规划部门可以通过所在城市自身优势与缺陷确定城市可以加以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争取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低碳城市的抽象概念转化为操作层次的指标,有利于公众对其加深了解和执行部门贯彻实施。指标体系对抽象的概念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避免了定性或定序区分的模糊性造成的评价的困难。公众可以通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深入理解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它与自身行为模式的联系;规划的执行者也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准确判断规划的执行效果。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评价依据。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情况下,对各城市低碳发展的实现程度的评价将变得有据可依。

2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低碳城市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产生途径、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协调程度、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的力度。从以上三个角度制定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途径和措施实施力度三个方面反映一个城市在低碳方面的环境友好程度。在考虑碳排放量应当减少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低碳作为总的发展方向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低碳城市概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而限制经济的发展。

2.1 有关减少碳排放指标

有关减少碳排放的指标包括建筑、交通和生产三个方面,主要反映的是在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低碳城市的实现程度。建筑碳排放指标包括住宅生活和公共建筑碳排放两大类。交通方面碳排放可通过城市车辆总量、城市节能汽车比例、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程度、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城市注册的正在使用的汽车总量能反映城市总体的交通碳排放量,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碳排放对自然生态的压力;节能汽车比例可以反映交通节能化的实现程度,说明在固定汽车总量的条件下,一个城市的交通低碳程度;城市生产用能源消耗总量反映一个城市总体生产规模和其相应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大小;城市生产用非化石燃料能源比例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过程中燃料投入方面的低碳实现程度;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城市的成熟化程度,进而间接说明一个城市在生产方面实现低碳的难易程度和未来所需时间。

2.2 反映碳排放减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指标

这类指标有城市总体人均碳排放量、碳生产率和含碳能源消费系数三项。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是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反映不同消费模式导致的城市人均碳排放水平差异,是从消费角度考虑的指标。碳生产率是城市GDP与城市碳排放总量的比值,说明整个城市的能源生产效率,具体说明一个城市的低碳技术水平对于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程度。碳能源消费系数为整个城市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

2.3 反映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力度的指标

篇8

主要著作:《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摘要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人类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选择的绿色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估体系,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体系和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制度还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中,设计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确立综合评估方法,研制低碳经济评估的可视化平台。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 评估体系

绿色发展呼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能源,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打破了原来的碳平衡。高碳排放深度危及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和加强合作,以寻求缓解气候变化,发展各种替代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①,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迅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召开国际会议等。大多数国家亦积极行动,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低碳经济实践。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导向标,并成为涉及能源使用、产业调整、技术革新、环境治理、公众意识提高、国家间博弈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可以预见,其亦将逐步成为规制世界发展的新规则。2011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世界《绿色经济报告》,并出版《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政策制定者的综合报告》②,号召各国政府重视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引领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发展的阵痛,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要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环境发展瓶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使经济从单纯的数量追求过渡到品质追求的发展模式。

为顺应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规划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更是将“美丽中国”写进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规划、决定、承诺及其落实无不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责任担当,表明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以适应国际发展新规则。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以此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国政府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来推动绿色发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把握国际谈判主动权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重要价值

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尚未进行有效、系统地评估,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研究还比较分散,维度划分随意性较大;第二,宏观核算落后,致使统计指标范围狭窄,分解水平不足,指标可获得性不高;第三,数据基础薄弱不仅使得现代数量分析技术犹如空中楼阁,而且不利于符合问题性质的数量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导致评估方法可操行性不佳。因此,亟需就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涉及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一个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可视化平台为媒介,优化功能模块划分,实现输出结果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第一,推进学科交叉,形成协同创新。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科技、制度等领域,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大系统。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需要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离不开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协调配合。因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研究需要多领域学者的合作,可有效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

第二,发展能源环境核算,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国际比较的工具与语言,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支撑系统。能源核算和环境生态核算是当今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大任务。低碳经济评估体系需要能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统计指标,从而推进能源与生态环境核算的发展,有利于改革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三,完善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优化低碳经济政策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其内涵、范畴,也需要分析其政策工具和体系。低碳经济政策,按内容可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等;按时间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设计低碳政策,包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为了短期经济均衡、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丰富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不仅有利于单个政策的合理实施,而且有利于多个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四,提升国民经济统计能力,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要求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污染排放,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不谋而合。低碳经济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也可以对地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

第五,改革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体系,支撑宏观经济决策。低碳经济评估结果为国际组织、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单位以及普通大众等广大用户所需要,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谈判、国家能源安全的监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技术推广计划、商业决策、清洁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等领域。各类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实施的规范化及实施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和计量。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存在的不足做出定量评价,为计量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

第六,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可定量分析我国经济规模、能源利用结构与效率、碳吸收区建设状况等与低碳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因素,全面衡量我国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状况,对于指导我国低碳经济建设、构建低碳社会、有计划地扩大碳吸收区规模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各个相关因素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寻找节能减排突破口,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系统设计

我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设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借鉴国外经验,注重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文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追求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拓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应用领域。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系统构建中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可视化平台,以实现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可视化结果输出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清晰界定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第二,系统构建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第三,确立低碳经济评估方法。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核心要素是建立综合评估体系的维度选择依据,且涉及到低碳经济发展最本质的方面。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等方面。具体而言,第一,低碳能源是与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各种能源,包括传统化石燃料以及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核能等清洁能源,主要涉及能源系统生产、转换、消费、排放和循环使用全过程总量变动、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能源使用效率变动等。第二,低碳产业既涵盖传统产业的低碳化,也包含新兴低能耗低污染行业,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工业、服务、消费等领域诸多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为基础的低碳实体经济,是低碳经济大厦的基石。低碳工业以低碳能源产业为基础,引领低碳建筑、低碳制造业、低碳交通业等整个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第三,低碳消费从非生产角度探讨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分析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讨论不同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下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差异。第四,低碳技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的主导技术,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第五,低碳环境是以环境优化经济为目标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环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是各种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温室气体影响的指标;二是环境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方面。第六,低碳政策涉及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革新等方面,它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制度层面的多重保证,其中重点关注包含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政策。第七,低碳社会,通过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创建低碳生活,主要从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基尼系数、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城市化率和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率等方面讨论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框架等三个方面: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保障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我们必须遵循四个原则。第一,系统性。低碳经济是涉及能源、产业、消费、技术、环境、社会和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指标时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选取的评估指标应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所选指标应具有信息量大、系统性强、重复性小的特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杂。第二,目标性。低碳经济评估指标应当紧扣“低碳”特征,即选取的指标应当体现低碳理念,突出低碳经济特色,防止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区域竞争力等评估指标体系雷同。第三,可操作性。所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或可间接计量的特性,即选取的指标应该可以在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数据资料经过计算或推导得出。定性指标也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之量化,或经过一定统计调查获知。同时,不同省区各指标值统计口径应一致。第四,动态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其评估指标体系也应根据实际相应变动,既要注重指标选取的动态调整,又要注重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较多,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FSR)、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采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PSR),以及常用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层级模型。其中,DFSR模型强调指标间的逻辑性,尤其突出了环境受到胁迫与环境退化和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PSR模型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施以“压力”,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数量(“状态”),社会通过环境政策、一般经济政策和部门政策,以及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社会响应”);层级模型则基于经济低碳化发展目标,以不同维度核心内容作为准则层,以具体现实中各类数据作为指标层,自上而下完成指标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评估体系构建与可视化平台设计有很大关系,层级模型自上而下的特性更利于平台系统的实现。因此,我们选择层级模型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构建评估体系的目标并不单一,一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估,二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监测预警分析,三是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效应评价,四是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应用领域不同决定不同的决策目标。第二层为准则层。可包含二层,一层以低碳经济核心内容作为不同维度代表,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二层以规模、结构、效率作为不同主题代表。规模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总量水平;结构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内部要素构成;效率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质量变化。第三层为指标层。由于反映不同维度、不同主题的指标不唯一,用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集表示,这种设置同时满足不同决策目标的变动需求。

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崭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对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结构和层次复杂的系统进行评价,就要求人们探索和开创一种新的评估方法。由于评估指标体系是由多项指标确定的,且各项指标的属性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因此,必须确立科学合适的评估方法定量化描述与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低碳经济评估的相对性。低碳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包含动态性,因此其评估过程需进行相对性分析。首先,评估指标的相对性是指伴随低碳经济的系统变化,不断修正和补充评估指标,增加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评估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低碳经济发展中某些指标应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国家会设置发展规划、目标以改善低碳经济发展条件。再次,指标权重的相对性是指各个指标相对于低碳经济不同应用目标而言,权重会有所变化;或应用不同区域时也会有所变动。最后,评估结果的相对性是指评估结果不是绝对客观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低碳经济指标的标准值。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评估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借助一定目标值来判定其发展阶段、实现程度、绩效优劣等。首先,设定原则。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目标,因此,标准值的选择需借鉴国外经验,同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作出适当变动。其次,设定标准值。借助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提供的各类环境、能源、经济数据,比较各国差异,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现阶段每个具体指标的目标值。

第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应用。我们必须比较研究已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确立合适的方法,以适用不同决策应用。首先,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涉及三大类:常规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这三类方法的应用,其具体处理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常规数学方法中的比重法、阈值法;模糊数学方法中的主观模糊评价、客观模糊评价等;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次,研究低碳经济的评估步骤。第一,选取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第二,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和合成公式;第三,确定指标的有关阈值和参数,如适度值、不允许值、满意值等等;第四,确定每个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第五,将各指标值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估值;第六,据评估值的大小,研究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权重的处理是重点,常用的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

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目的不仅在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程序化地计算低碳经济评估指数,更在于使低碳经济数据的分析结果显性化以及可视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监测和表达,为政策分析、经济决策与发展评估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从经济分析、计算应用的角度综合研究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结构、技术和应用。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框架。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成果为基础,对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指标评估和综合指数排序,形成数据计算和图形分析的结果报告,以显性化地描述和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框架,实现数据访问层、业务模型层和表示层的分离,使系统按照不同的职责组织成有序的层次分工,降低系统间的依赖,为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动态开发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第一,数据层。主要负责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的存储、管理,并能向模型层提供组织良好的数据。第二,模型层。主要由模型和算法等组成,因此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本层首先需要对数据层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运用模型、算法进行计算,为最上层的表示层提供表示信息的来源。第三,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对于模型层的单纯数据输出以更友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柱状图、饼形图等示意图和用户自定义内容的表格。本层的全部重点在于如何将数据更好地呈现出来,数据的处理对于本层是透明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系统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研究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指明了方向,即从低碳经济评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和设计可视化平台的操作功能、模块结构和系统架构。第一,明晰操作功能。运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对用户使用可视化平台进行数据录入、模型管理、数据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操作进行建模和分析,形成详细的需求分析说明和系统行为说明,并建立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ER)表示的逻辑模型。第二,设计模块结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事件驱动过程链(EPC)或IDEF建模设计可视化系统的子系统结构与分层的模块结构,依据“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设计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联系。第三,建立系统架构。定义和优化可视化平台各个模块的层次结构和数据结构,运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UML)的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等,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的结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算法分析与设计。低碳经济的评估模型和算法,并非一成不变地计算低碳经济的各项技术指标,而是通过科学选取模型要素、灵活配置模型属性,对特定区域或环境条件下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首先,应该分析层次分析算法(AHP)、指标综合合成算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低碳经济估体系的模型管理算法,形成优势互补的评估模型。其次,根据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四级层级结构和相关指标设定,结合数据挖掘等技术,研究适合我国经济模式和区域特点的综合评价算法。最后,运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应用测试。通过对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和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原型系统,在低碳经济规划实施过程中分析和跟踪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分值计算和结果分析。可视化平台的应用测试需要满足三方面要求,首先,检查和测试平台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次,针对系统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进行案例分析和测评,验证分析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方案和建议,达到持续改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AZD031)

注释

篇9

我国在推进生态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新改革的助推剂。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低碳经济法制体系的建立是推进生态建设和低碳经济高效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一、低碳经济与立法发展

(一)低碳经济概述

社会学家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场融合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综合性变革,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的新模式。经济学家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取最大利益,而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方式。环境学家认为,低碳经济是以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并稳定在人类能够承受的一定水平之上为目标的排放模式,在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一种可持续性的平衡。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主要有三方面的涵义:第一,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碳蓄积降低能源消费的碳强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实现低能耗的经济发展。第二,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利用新能源而言的,要求尽可能实现经济与碳排放逆向增长,通过能源替代、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控制经济体的碳排放弹性,减少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实现开发利用新能源。第三,发展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的自主能动行为而言的,其含义还应包括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的不良取向,降低碳消费,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倡导低碳环保健康节约的绿色生活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

1、环境保护立法。我国早在1989年就已经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减排,我国又先后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2006年末到 2007年,相关部门相继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报告、专项行动等,对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规划和指导;2008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相关循环经济的基本管理制度、再利用、低能耗、新能源开发以及相关鼓励措施等进行了法律规定。纵观环境相关法律,多是以控制污染为主体,不过这部法律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作出规定,成为低碳经济立法的基础。

2、能源保护立法。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能源立法会切实保障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制定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通过对能源进行统筹管理,鼓励创新节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内容的规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后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使得我国在主要矿产资源、能源的开采、生产和合理配置上拥有了法律上的强制性说明。随后,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为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被正式提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能减排有了法律规定。几年间的法律整合了我国多年来相关节能政策的经验,为以后的能源立法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可再生能源法》通过了正式修订,国家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崇低能耗使用,推行能源的有效利用,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低碳经济立法与国家能源相关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低碳经济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低碳经济仍然处在发展初期,相关立法体系尚不健全。低碳经济立法逐渐显露出不合时宜的地方,某些相关法律存在漏洞,而一些领域的立法甚至近乎空白,需要建立全面合理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

(一)缺乏专门的低碳经济基本立法

第一,缺乏统领低碳经济发展全局的法律。我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正是大量消耗能源,高速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达不到完全的统一,去盲目改变碳该规定也是不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应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增加立法保障,低碳经济的法律的专门性法律需要快速建立。

第二,碳排放权未进行法律定位。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权问题同样不可忽视。碳排放权交易利用金融手段,进行碳排放的有效控制,是一种优质的碳排放金融衍生品。而碳排放权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积极制定《碳排放交易法》,使这一调控手段受到法律的肯定与支持,使低碳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篇10

能源是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遭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源统计就是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流量变化、经济效益、平衡状况及其与国民经济关系,对国民经济的能量变化过程实行统计监测和管理。低碳经济是是能源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目前能源统计的障碍

(一)基础工作薄弱

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不够及时,不够准确。科学统一的能源资源节约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

(二)个别企业对节能降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长期以来,一部分企业、单位在发展上追求高速度、高利润,忽视节能环保工作,把节能作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节能降耗措施不力,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能耗统计渠道不顺畅,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三)基层企业能源计量不健全,严重影响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能源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由基层企业填报,目前多数基层单位能源计量设备不健全,以致企业统计人员无法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有的企业上报能源统计数据中存在估计成分,这样的数据汇总到上一级就会出现误差,而这种统计误差单单依靠统计局的少数能源统计人员去逐一核实和纠正是很难的。

二、加强能源统计服务低碳经济的策略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能源结构目标调整,对我国能源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已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将对我国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化、消费等各个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在工作中提高能源统计效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确定职责分工

能源统计涉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能源统计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迫切地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节约能源的宣传力度,积极组建专业化的能源统计机构;健全部门能源统计制度,疏通能源统计渠道,与之相关的部门要同心同德,密切配合,配备业务精湛的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各尽其职切实做好能源生产、消费、流转、销售等多环节的统计工作,确保节能降耗统计数据及时、准确。

(二)加强培训,扩大交流,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能源统计是一项全新的、专业性很强的统计工作。从事能源统计工作的人员,不但要具备系统、全面的能源统计知识,还要具备与之相关的GDP核算、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商贸统计等专业统计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用能单位或某一地区能源统计数据的有效审核、深层分析,才能有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因此,必须做好能源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们逐步成长为能源统计的“行家里手”和调查分析人才,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建立完整畅通的能源统计网络。统计网络是展开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采集统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加强能源统计网络建设,建立畅通的信息采集渠道,是做好该项工作的组织保障。

(四)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优势,在人员、计量技术、标准信息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建立低碳管理机制,对企业的能源计量数据提出了统一的规范要求,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库,使企业在计量检测数据上看到节能降耗效果的数量变化,看到节能降耗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开展企业重要能源的热力测试、公证、核查等节能检测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各项计量数据的监测与采集,并将能源计量指标体系落实到生产经营和能源管理全过程中。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漏洞和工艺缺陷,积极帮助制定技术改造方案,改进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大力推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三、结语

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并变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和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和节能意识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和节能降耗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参考文献:

篇11

    (2)重点低碳项目培训。强化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排放产业,着力提升金融业、物流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着力推进生物质能、沼气、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增加碳汇,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切实保障生态安全,重点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矿区生态修复与重建、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重金属和土壤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同时,促进低碳试验试点培训,依托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区及产业集中区,进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改造。规划建设低碳能源、低碳物流、低碳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低碳集中区,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实现绿色低碳化,推广绿色低碳建筑,鼓励建立节能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针对商场、宾馆、旅游景区等设施,加强对顾客消费行为的引导,减少试点商业机构的二氧化碳排放。

    (3)低碳社会构建培训。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社会渠道进行低碳宣传,使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全社会普及低碳理念,提高社会公众对开展低碳城市试点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建立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政府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观,提倡节俭理性的低碳生活,使公众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足迹”,反对和限制高碳消费,使低碳生活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积极引导,使合理选购、适度消费、简单生活等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时尚。构建低碳生活指数,评估低碳生活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引导居民生活向低碳方式转型。支持各类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学会等非营利组织,向全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低碳指导和服务。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和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

    在教育培训方面,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加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教育培训发展。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低碳教育培训的领导,成立加快低碳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建立政府部门领导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联系制度,加强政企信息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实行奖惩制度,每年对低碳教育培训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评。加强低碳教育培训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衔接,通过专项规划、低碳产业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分解,确保低碳教育培训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公示、评价等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分析和评估,定期向人大报告,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另外,发挥规划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功能,激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积极吸引外部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教育培训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教育培训政策、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及国家有关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研究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文件和一系列教育培训规划,吃透、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从促进节能降耗、优化能源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碳汇等角度出发,贯彻落实相关低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立法形成地方低碳和低碳教育培训法制,对违反低碳和低碳教育培训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在投资政策、项目招标、征用土地和执法等方面,适度倾斜高新技术产业或企业,抓好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兑现在招商过程中的承诺,进一步提高政府信用建设,加大失信的惩戒力度。同时,建立各种相关制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篇12

1.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深入发展,高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破坏严重,人类生存安全面临威胁,已成为目前各国经济向前发展的桎梏[1]。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在减少碳排放量方面,任重而道远。因此,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意义重大[2]。本文在阐述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基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并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措施,从而为我国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基础。

2.低碳经济的概念

对于不同国家低碳经济有着不一样的涵义,但是核心都是低碳发展[3]。把低碳经济看作是一种由环境、能源、经济组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把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转变成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8]。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4]。

3.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原则及指标选取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尊重当前经济发展规律,要切实可行,应该做到指标的统一性与标准性。基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科学技术、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社会环境等指标作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

3.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基本原理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首先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及无量纲化处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化为[0,1]区间上的数据。在参考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低碳经济评价等级标准[5],如表2所示。

3.4 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正逐步向低碳经济迈进,但是仍存在一些指标处在高碳排放的基础上,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一些主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仍需时间和技术方法改进,不可能一下子迈进低碳经济时代但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是向着低碳经济发展的。

4.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根据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方法构建出的我国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以便为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所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首先应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其次把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最后将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低碳经济的目的。(作者单位:吉林市绿化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9–91.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篇1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一词是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正式提出的。此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当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鉴于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低碳产品的开发、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研究、碳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此做些探讨。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关于低碳经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认为,提高低碳效率和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实质,能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其核心,应把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庄贵阳)。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为基础,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的进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目的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低碳经济和核心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低碳技术和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核心要素分析时,应将其放在首位。资源禀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资源禀赋不仅包含能源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其反映了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先决条件和潜力。技术因素也是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又一重大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技术因素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一个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也有可能采取后发优势,通过吸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教训,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从而在低碳技术上获得较高的起点。目前的低碳技术主要涉及传统能源的清洁与高效利用、节能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减排新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低碳经济,也应将消费列入低碳研究的核心要素。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为现在或未来的消费活动为最终目的所有碳排放都与人们最终消费活动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居民消费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差异很大。很多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高于发展中国家。

二、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性评价,应建立一套系统要素进行量化标准。既能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优化发展,又能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因此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与可比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严格符合低碳经济的含义,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设置。各指标要概念准确,清晰明了,描述全面,从而有利于针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研究,并具有推广和应用型。

(2)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即为评价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状况。因此,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注重把一系列低碳经济指标有机联合起来。而且在设置过程中,也要坚持各指标层次性原则和同级指标互斥性原则,以期对各总体性指标进行细化,从而使指标体系在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设定应该在可操作性方面较强,指标相关数据要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尽大程度达到评价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4)导向性原则。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设置,既要体现前瞻性的思想又要,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使其对未来指标有先导作用。

(5)发展性原则。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各指标的设置也应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实践进行动态修正,这也体现了哲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的方法论原则。

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分析,对诸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依据层次性原则,将整个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即为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准则层则是依据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从而对目标层进行细分,而指标层则是对准则层各二级指标进行具有实际操做性的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经济发展 人均GDP、GDP增长率、环保产业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GDP比重、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资源循环利用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资源禀赋 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空气环境质量

技术发展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利用率、、低碳农药化肥使用率、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率、低碳R&D经费占GDP比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率、智能节能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社会发展 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公交系统便捷程度、环保教育普及程度、新能源汽车比重、私家车年行程千米数、低碳意识认同度、节能建筑比例、社会保障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完成指标体系设置以后,就要对研究对象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数据收集,将研究指标的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比率。对于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应采用类似于指标选取的德尔菲法。评价表格的格式如下(见表2)。

其中,对于负向指标正向化问题,通常采用取其倒数的方法计算指标层指数,最终得出研究对象的综合评价分数。

运用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用德尔菲法时,在专家的选择上,也要根据评价对象,决定是选择一定区域内的专家还是全国范围内的专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家。

(2)准则层指标的设计中,低碳经济的四个核心要素是其涉及的基础,其中,用经济发展来代替发展阶段要素,因为经济水平最能体现经济发展阶段;关于消费模式,用社会发展的诸项指标来替代消费模式要素,因为消费模式与社会发展状况指标密切联系。

(3)对于指标层的诸项指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权变的原则,依据评价的区域范围以及评价的具体用途不同,应进行各指标细化归类和增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4)对于标准值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标准,例如同类研究对象的标杆值、国家标准、平均水平等。

(5)对结果进行最终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最终目标层的结果,还要看到影响目标层结果各准则层的评价结果,以期更深入的分析。

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亟待突破的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资源节约形、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发展由粗犷型向节约型转变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胡大立,丁帅.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