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平衡的含义

生态平衡的含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14:49: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平衡的含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平衡的含义

篇1

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从技术上来讲,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正在不断地出现。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与体会对此浅谈以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1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区别

生态建筑 英文名称:ecological building 定义: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目标,实现生态健康的净化、绿化、美化、活化、文化五化需求。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其主要特征有: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材料再生利用、减少废物排放、与环境和文化领域的和谐统一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节能建筑 英文名称:energy-saving building 定义: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有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提高生产力、有利于子孙后代。 实现可持续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状态和重点,以及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2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能源、土地、建房、环境等危机日益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迫使人们寻求新的对策。先前的节能建筑、太阳能建筑等,其含义和原理均末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建筑应促进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各领域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具备促进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建筑,可以叫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这是20世纪90年代建筑学新发展的热门课题,目前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生态建筑的主要特点:

2.1节能与少、无污染。 即在建筑中充分利用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持续能源,尽量取代传统的污染性能源。同时考虑多能转换、余热回收和自然空调等等。所谓“多能转换”有两层含义:一是使建筑构件成为多种能量形式的转换器,如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以供利用;二是建筑物实现多种使用功能的转换利用以节省资源。所谓“自然空调”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发挥绿色植物调温调湿、防尘、减噪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功效;二是利用建筑材料和深层土壤的热惰性,通过有效的气流组织,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调温调湿,以改善室内物理环境。因此,自然空调是一种既节能又没有污染的空调方式。

2.2节约用地,开发地上、地下空间

2.3生态平衡。就建筑而言,生态平衡的技术关键是:做好输入、输出物质流的良性循环和能量形式的良性转换。目前这仅仅是一个发展目标,有着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2.4其他含义还可包括立体绿化、智能运行、保护地方特色等等。

3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

生态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小环境的创造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良好的光、声环境以及长效适宜的灵活空间等;对大环境的保护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界的负面影响要小。对小环境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建筑的使用阶段,而对大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

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应将生态策略引入其中,例如建筑的高度和朝向、定位均应综合考虑到地区的各种因素,在建筑周围设置水面,利用蒸发来降低环境温度等等。具体到单个建筑,在酝酿设计时,每个单独要素,如中庭、大空间、构造、屋顶、体量等和各种建筑设备一样重要,应系统地、综合地考虑,同时各种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可能性也归纳在其中。

篇2

一、生态平衡视域下的学校体育教学

1.教育学领域中的平衡内涵

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体系初始含义是指以生物作为其生态因素的主体构成,并且包括生物与周边的境域之间所构成的微观单元的系统组合,这种存在于地表的类型迥异、大小悬殊的个体单元的组合形成了以自然为依托的生存状态体系。[1]而将视角转换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体系时,其所涵盖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内部所包含的各个自然要素,也包括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彼此内在和外在纷繁复杂的相互关联。

教育生态正是这庞杂的生态体系中的一处细小的分支,也同样存在生态意义上的平衡问题。[2]教育生态体系包括教学要素、境域要素和人三种要素。这三种要素互为作用、互为关联,人的要素与境域要素之间彼此交流,教学与人、教学与境域之间的互为信息的交流和能量互换,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的平衡体系。

2.体育教学中的生态平衡效应

平衡在体育教学的生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生态的主体与其所在的生态域境的外部因素,彼此和谐交涉互换,在不同层次之间形成动态变化的平衡状态。这对于体育生态教学是一个核心的平衡效应。该效应的有效发挥,是生态教学体系内部正常平衡态势的需要。因为在体育教学生态要素中,如教师要素、学生要素以及管控人员要素和活动场域要素等诸多要素关联状态,都会影响教学生态体系平衡度的高低。

教学平衡效应的发挥状态,取决于诸要素与外部境域之间的和谐共生,只有这种和谐共生的态势平衡,其平衡的效应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当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呈现出失衡与平衡之间的循环波动。平衡状态的维稳需要诸多要素协调一致协同共生,平衡效应的发挥就是要在动态变化的生态体系中维持生态矛盾的平衡状态与失衡状态彼此变化中的稳定。

二、体育教学中生态失衡问题的原因

1.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主客体的剥离

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发展逐渐趋于显化的态势。从大的趋势看,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渐趋于平衡失落的状态,其对于生态教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究其影响的要素既有源于社会要素的影响,也有源于学校场域自身的要素影响,同时源于理念层面的错位认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更近一层的原因是源于生态发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偏轨”,尤其是学校体育教学生态“主客体”的剥离更是生态失衡问题产生的主因。这种“主客”二体的剥离主要集显于学校体育教学与“完善本我”之间显现出的一“主”一“客”二体和谐状态的剥离。

“本我完善”是指以本我为主体的自我完善,他以自我为体性本位,以完善为指向目标。[3]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可能决定了个体“本我完善”的进展情况,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教学的实施对于受教个体的“本我完善”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学生态如果不以受教个体“本我完善”作为生态教学的出发点,学生在内外教育境遇中就难以获得“本我完善”的客观必备的诸要素条件,这种背离生态教学本质属性的教育实践,必然造成学校教学生态主体与本我完善客体的剥离,这种剥离自然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失去本有的平衡态势,学校体育教学“主客体”片面剥离化是亟待解决的失衡原因。

2.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生活境域的非和谐性

学校的体育生态教学发展受制于自身客观的物质条件的限制,如必备的教学场域,教学实施必备的器材用品,良好的“天因性”条件等。[4]而非物质的条件则是指外部社会的政治因素影响,以及现有师资与教育受体状况条件的制约和学校自身教育发展现状的影响,还有外部的支持情况等条件的限控。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施教的“主体”与受教的“客体”二者对于生态体育课堂的态度,学校全局与班级局域的教学风气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沟通交流等诸多生态化教学要素的相互关系,应该是处于生活境域中的教学生态化的动态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在某个生态要素或者某些生态要素之间尚失了原有的平衡态,也就是某一教学生态环节出现非和谐性的因子,其教学生态的相对稳定平衡态势会走向相反的方面,归于教学生态的紊乱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会形成全景式的教学生态系统的乱象丛生,在相当程度上,破坏已有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更进一步破坏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催生众多负面生态失衡的教学问题。

3.生态失衡问题产生源于不同角色关系的失衡

传统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课堂教学也成为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而作为“客体”的学生,在课堂中是一种从属关系的角色,“主客体”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师的机械、主观的讲授作为教学的核心。[5]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成了驾驭课堂的绝对权威和真正的主人,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过于僵化和机械。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总是选那些缺乏生气的陈旧内容,紧随时代“脉搏”的新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在这样缺乏生气的课堂中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也显得有些沉闷和紧张。这就导致了生态角色定位的失衡。学生原本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在一个充满和谐,自主性得到应有尊重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本有的潜在能量,而这种角色关系的失衡使激辩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都处在一种被动的冬眠状态,这种“主客体”角色关系的失衡,必然带来其教学生态的整体失衡,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尚失应有的吸引力。

从另一方面看,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平衡的尚失还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误区关系紧密。以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强训为目标指向的传统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强调个体间的身体机能与体育技能的竞争,其片面的带有竞技色彩的竞争式教学,必然促使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生态和谐关系日趋失衡,这种不同角色间的生态平衡关系的破坏,源于本可以避免的恶性竞争,让学校体育教学中生态平衡态的稳定难以持续。

三、体育教学中生态失衡问题的消弭路径

1.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理念支撑

“生态”以词汇的形式出现源于古希腊,为原始形态的词汇,其初始的含义主要是源于家庭生活各个要素的理解。[6]今天人们对于生态的理解不仅仅是对于生命体自身指向的理解,更多的是关注其不断扩展的内涵外延,其语义所表达的不仅是生命自身的单向因子,更多的是与其相关联的所有内在和外在的生态因子,在生态日趋转向危机的当下,该词所表达的语义是不同学科对于生态关联分化的不同生态意义上的生态学科的异化。

生态化生活则是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彼此关联,用自然生态的理念来认识生态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7]在生态理念指引下,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微,借以完善自然、社会与人等诸多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学校体育教学为指向的教学实施的生态化,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生态化构建。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核心理念是用生态化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来有效地获得生态化的教学结果,在成果的收获过程中,推进生态化体育教学的发展。用体育教学生态化的教学实践理念作为体育教学的理念指导,运用这样的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既是生态教学实施的理念指引,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生态化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其教学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协调生态教学各个因子之间的彼此关系,如体育教学与体育境域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与教学受体的关系,体育教学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等。教师应充分运用理念所蕴含的生态教学智慧解决面临的多种生态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支撑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全面发展”、“本我完善”等生态教育理念的运用中,学校教育生态失衡问题也必将消弭。

2.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态势走向

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指向关系到学校体育生态教学的有效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乃是指学校体育语境的体育教学意义的满足与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要的获得。这种关联性的双向需要正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在学校体育生态化教学中获得生态化成果价值的展现。从生态教学的多元“主客体”的视角来看,生态教学的消弭态势走向,主要包括“主体”消弭态势的走向和“客体”消弭态势的走向,其主要是指社会化的主体,其中有经济属性的主体、政治属性的主体以及文化内涵的主体,而个体化倾向的“主体”是指教学实施的对象,“客体”的含义是指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全程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层面是指向生态化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个体主体”来说则是获得本我的完善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素质的提升。对于“客体”而言,要以学校体育生态化的理念作为全部“客体”实施全程性的指导,运用生态化教学的多种活动实现“主体”目标的有效达成。

3.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对策选择

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所触发的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学校体育教学长久以来过于关注教育受体的知识掌握与技能提升,而对于本我的完善和发展的全面性的问题则缺乏关注,再加上以“唯考试论”为理念指导的整体教学价值观的影响,以及教学必备要素条件的缺失,直接催发了学校体育教学生态体系运行环境的恶化,使其由平衡态向不平衡态转化。首先,从学校体育生态教学实施者的角度来看,施教人员的严重不足以及整体施教人员队伍建设的相对落后,都成为阻碍生态教育实施的要因,而教学接受对象的数量过大也是阻碍学校体育生态教学实施的又一要因。针对这一状况,根据不同因素造成的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失衡状况,采取实效性消弭策略,如加大资金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施教人员的队伍建设、减少受教对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对策选择。其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实施者和教学的接受者在教学生态体系中的定位也不相同,在生态空间所处的生态定位的师生与生生之间的生态定位失衡,可以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生态体系的失衡,合理定位是教学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有效对策选择。再次,在体育教学生态体系中,教学生态失去其原有的平衡与生态教学缺乏开放式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解决问题就要从生态教学的生活化、体育生态教学项目种类的扩大化、体育生态教学的开放化等方面入手,作为体育教学生态失衡问题消弭的有效对策。

学校体育教学平衡态失衡的原因主要源于学校体育教学“主客体”的剥离,同时,失衡态的产生也源于生活境域的非和谐性与不同角色关系的失衡。针对学校体育教学失衡态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对于体育教学生态失衡态转化状态具有显著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 王德华.体育课堂教学的生态学分析.体育世界,2006(3).

[2] 仇有望.体育教学生态化影响因素及生态体育课程的构建.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 李凤梅,朱海涛.生态化体育的价值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

[4] 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育学刊,2004(3).

[5] 蓝瑞高,王标.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重构―基于生态学视角.科技创业月刊,2012(11).

[6] 张杏波.基于“教学生态环境”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浙江体育科学,2006(5).

篇3

[分类号]G201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互补,系统结构优化、功能良好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当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动处于“生态阈限”范围时,系统凭借自我调节机制,呈现出不断调节、变动而又相对稳定的系统状态,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当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动超出“生态阈限”范围时,则会出现失衡现象。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要重新恢复平衡,必须依靠人工调控并结合其自身的调节机制。维护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对发挥信息生态效应、促进信息有效利用、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在发展时期的平衡实现机制、在相对稳定时期的平衡维持机制和失衡之后的平衡恢复机制。

1、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

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机制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从形成、发展直到实现平衡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具体说,就是一个处于成长中的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的方式、过程和机理。

1.1 正反馈促进信息生态系统规模快速扩张

系统输出的一部分被回送,重新成为同一系统的出入成分,或者成为同一系统的控制信息,称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正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的方向上被加强的反馈。以某一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为例,在产业形成初期,该产业的规模会随着原有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形成正反馈现象。规模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使信息企业有扩大再生产的冲动和能力,导致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企业数量的增加,促进了企业功能的分化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为信息生态位的分化和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

1.2 信息生态位的合理分化促进系统结构的有序和功能的优化

信息生态位是指具有信息需求且参与信息活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在由其他信息人、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时空、信息制度等信息环境因子构成的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它代表着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占据时空、占有和利用资源、充当角色和发挥功能的状况。

信息生态位的合理分化,意味着有不同的信息生产者生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有不同的信息传递者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技术传递信息产品,以满足信息消费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如果信息生态位的分化程度较低,则意味着信息生态系统的社会分工较为粗糙,信息生产者生产的信息产品的类型和层次、信息传递的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信息人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信息生态位的合理分化,既可以避免信息资源的供不应求或信息资源的浪费,又能保证信息人之间的适度竞争,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

1.3 信息生态链和信息生态网的形成加强了系统内部的联系

信息生态链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信息生产者是信息生态链上的第一个节点,只有信息生产者生产出信息,信息流转才有“原料”;信息传播者是信息生态链上的第二个节点,为信息流转提供通道,是连接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纽带;信息消费者是信息生态链上的第三个节点,从传播学角度讲就是信宿,是信息流转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个信息循环的起点。信息生态链的功能实质是信息流转,而这种流转是双向性的,即在信息生态链上,既有正向的信息流动和转化,又有反向的信息反馈。如果三个节点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流转,信息生态链就有可能处于瘫痪状态,甚至解体,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无从谈起。

在一个复杂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若干条信息生态链,这些信息生态链又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信息生态网,使得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多条信息生态链获取信息,实现了信息获取渠道和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信息生态系统中形成复杂的信息生态网,将会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尽快实现,并且信息生态网越复杂,对信息生态系统平衡越有利。可见,形成完整的信息生态链和复杂的信息生态网,加强了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

2、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机制

信息生态系统在环境的干扰下会不断地发生波动,需要有一套调节机制维持系统的平衡,否则波动就有可能超出“生态阈限”,使系统失衡乃至崩溃。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信息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选择。这就决定了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调节机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调节机制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探讨的平衡维持机制是指信息生态系统在相对稳定时期,即系统的波动并未超出“生态阈限”范围情况下的系统平衡调节机制。

2.1 价值追求密切了信息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不同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一条价值链。正是这条价值链的存在,信息人之间的关系才得以维持。价值链上不同的信息人通过各自的价值选择调节着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其调节机理是:在信息生态环境中,信息消费者总是去消费自己需要的并且愿意为其支付成本的信息产品;信息生产者和信息传递者为了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势必要尽量生产和传递符合消费需求的信息产品;信息监管者为了给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稳定、有序的信息流转环境,势必要对信息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干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信息生产者往往会不断开发出新的信息产品,信息传递者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媒体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产品,从而进一步引导信息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不同信息人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作出的信息行为,客观上起到了调节信息生态系统的作用,使不同的信息人在信息价值链上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而维持着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

2.2 竞争有利于信息生态系统内部的新陈代谢和优胜劣汰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竞争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信息人(包括个体和机构)之间,主要表现为争夺有限的信息市场资源。在信息市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信息人种群内部个体的数量越多,争夺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个体得到发展,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就有可能被迫退出信息生态系统,或者主动调整其信息生态位,以适应信息生态环境;一些本来在信息生态系统之外的信息人也有可能由于收益预期而不断加入信息生态系统,成为系统的一个成分而加剧竞争。

竞争使种内个体数量根据资源的状况而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使竞争强度保持在合适的程度,提升了种内个体的质量,有利于保持系统的平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平衡调节机制。

2.3 信息行为自律是维护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道德力量

张久珍认为,信息传播中的自律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自我约束,即信息传播者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感情,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第二层含义是自我保护,例如用户利用过滤软件来保护自己不受不良信息的伤害;第三层含义是自发举报信息传播中不良的信息行为,反应出主体的自律意识已经上升到了公益心的高度。信息行为自律就是通过信息人道德自律和文化内省而对自己的信息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并对净化信息环境承当责任的过程。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信息自由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信息行为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许多信息问题是信息人缺乏自律而引起的,如果信息人具有高度的信息自律意识,那么,作为信息生产者就会不生产不良信息,信息传递者不传递不良信息,信息消费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并且自觉向信息监管者举报不良信息行为,不良信息行为就会失去市场。

自律发挥作用的机理是以社会公认的信息道德伦理为规范,通过营造社会舆论,对合乎信息道德伦理规范的信息行为给予褒扬,对违反信息道德伦理规范的信息行为给予谴责,使信息人自觉调整自己的信息行为,进而调整和维护着系统的平衡。

2.4 监管是调节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强有力的手段

信息生态系统的监管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进而调节系统平衡的过程。

・运用法律手段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调控,是借助国家强制力,通过信息立法和信息司法,调整信息人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矛盾,解决纠纷,惩办信息违法行为,以维护信息活动的正常秩序。信息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的规范,是对信息行为的最起码要求,是信息人的信息行为底线。

・运用行政手段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采取命令、指示、行政审批、政府规划等形式直接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例如,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政策,可以调节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的地区布局,保证公共信息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规划和建设,有利于保障信息弱势地区和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

・运用经济手段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就是运用产业政策、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信息资源分布,调节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信息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信息活动向系统调控目标(平衡)靠拢。

2.5 负反馈促进信息生态系统在“目标状态”附近保持平衡

负反馈是指使系统输出的变动在原变动的方向上被减弱或逆转的反馈。负反馈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使系统在“理想状态”附近获得必要的稳定。以某一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为例,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信息生态系统内的信息人种群数量已经较多,导致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信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冲动受到抑制,产业的规模增速下降,种群数量增加的速度也降低,并保持在系统的平衡点附近。

3、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机制

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信息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二是促使建立新的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在信息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中,人工调控作用是系统平衡恢复的主要条件,系统内部调节作用是系统平衡恢复的辅助条件。

3.1 人工调控作用是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的主要条件

对于严重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必须采用人工调控手段才能较快地恢复信息生态平衡。在人工调控过程中,主要通过改造信息环境、协调种群关系、开展生态规划来促进系统平衡的恢复。

・信息环境指信息生态系统中除信息主体(信息人)之外的并对信息主体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的集合,包含信息本体(信息资源)、信息时空、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信息伦理等因子。例如,可以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完善信息制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放松信息管制、合理增加信息自由、建设信息文化等措施来优化信息生态环境,促进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

・协调不同信息人种群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的重要措施。协调种群关系主要包括理顺信息人种群的社会分工、调整信息人种群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失衡的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群社会分工不明晰、不彻底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信息人种群的利益关系不协调。例如在广播电视领域,利益较多地向信息传递环节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利益也较多地向网络运营商集中。这样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信息生产,而信息生产才是整个信息过程的源头,是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决定者。

・信息生态系统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模拟、评价与实施的过程。通过信息生态系统规划来分析系统平衡恢复的约束条件,明确系统平衡恢复的方向和目标,制定执行性良好的系统平衡恢复方案,可以提高平衡恢复的效益和效率。通过信息生态规划而恢复的信息生态系统平衡,一般不再是原来是系统平衡了,而是发展了的、更高层次的系统平衡,是更加有利于信息交流、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系统平衡。

3.2 系统内部调节作用是信息生态系统平衡恢复的辅助条件

篇4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系统模型 信息生态平衡

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信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由信息交流关系而形成的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蒋录全,2003)。

(一)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成要素分析

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信息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系统,系统中的人、信息和技术等组成要素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协同发展。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外界信息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循环,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信息。“信息,作为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方式以及关于这些状态和方式的广义知识,在当今的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流通、加工、存储和转换过程,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马费成,2004)。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是构成信息环境的基础,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系统的粘结剂,维持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作为系统的加工对象,向外界环境输出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流动与循环是信息生态系统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信息生态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流动与循环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信息流动的结果表现为信息创新与信息无限增值。

2.信息人。信息人是指一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的社会活动主体。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同时又是信息环境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它通过信息交流/交换与系统所有要素发生作用和联系,所以人的数量和质量、人的信息素质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可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监管者四种类型。

3.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泛指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社会因素的总和。信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人类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它体现了自然、社会、科学技术间的交互作用。信息环境为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提供相关的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保障,也为信息活动提供场所。信息环境的优劣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并影响人们的信息消费与生活质量。信息环境主要由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文化、信息伦理六个部分组成,信息资源服务及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生态系统的直接支持要素;信息文化、信息伦理和信息制度(信息政策与法规等),信息生态系统的协调性要素,是信息环境的保障,主要是对系统中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二)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层次功能分析

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反映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信息在系统内的循环过程以及应信息生态系统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图1中实线箭头表示信息人间的联系;虚线箭头表示信息在信息人之间、信息环境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换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输出,体现出了动态、开放、创新的信息系统特点。在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各因子都是围绕信息而演化展开的,因此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位于整个系统的最上层,构成系统的核心;信息人通过信息交流/交换与系统所有要素发生作用和联系,连接信息和信息环境,起中介和桥梁作用,构成了系统的中间层;接下来则是因信息的存在应运而生的众多“信息环境因子”,它们的集合组成了信息生态系统的环境层。同时,信息生态系统于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与外部环境同时发生着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信息生态系统的各个层之间和内部都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受系统关联性的作用,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信息生态系统平衡

(一)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

信息生态平衡是指信息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互补,系统结构优化、功能良好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具体表现为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娄策群等,2006)。该定义表明:

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各信息生态因子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与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信息的输入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信息流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信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内部调节能力,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信息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与信息人、信息与信息环境以及信息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信息循环。系统中某一部分会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信息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与进化。信息生态平衡是相对的。信息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信息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和压力具有一定的弹性,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当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动处于“阈限”范围时,系统凭借自我调节机制,呈现出不断调节、变动而又相对稳定的系统状态,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当信息生态系统的变动超出“阈限”范围时,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遭到了破坏,信息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衰退,甚至崩溃现象。

(二)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表现

信息生态结构优化,即信息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补充,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息人之间的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种类齐全;不同信息人种的数量比例适当、增减平衡;各个种属的信息人合理匹配,组成完备的信息生态链,并形成庞大的信息生态网;第二,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协调。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协调既包括同类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协调,也包括异类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协调;第三,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包括信息人与信息本体相互适应,即信息内容、数量、质量和形式与信息人的需求相适应;信息人与信息技术相互适应,即信息人通过学习能掌握新兴的信息技术;信息人与信息时空相互适应,即任何信息人都有适合于自己开展信息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时空能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信息人与信息制度相互适应,即信息人能充分理解和自觉执行信息制度,信息制度能规范信息人的行为,保障信息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信息传递。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的表现是信息传递畅通高效,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信息渠道畅通,即信息传递渠道无缺损、无堵塞、无断裂、无脱节现象。信道畅通是保证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畅通高效的基础;第二,信息传递迅速,即信息摄入快、受理快、吸收快、反应快、反馈快;第三,信息转化准确,即在信息拒收中不拒绝有关的信息,在信息筛除中不筛除掉有用的信息,在信息排泄中不排泄掉有价值的信息;第四,信息输出输入相当,即不存在入不敷出而造成的系统亏空,也没有入多出少而导致的系统超载和信息流失。

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构建方法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政府应提高自身在信息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运用其行政的强制力和影响力对于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进行管理,使其在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发挥作用。建立政府和市场两性结合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从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全局高度,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与有效配置;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中心,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条块分割,解决信息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利用高性能、大容量存储设备和便于网络查询的应用系统,将政务类、经济类、教育、法律法规、国土资源、人口、企事业法人类等可集中的数据,集中管理,建立共享中心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鼓励和推动各种形式的横向联系,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质量,广泛开展国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国外引进的同时,也需要把本地区的信息资源推向国际市场,走相互流通、互惠互利的发展道路。

(二)加快信息资源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

目前,我国信息立法显得严重滞后,尤其在有关知识产权立法,信息安全立法, 数据保护等方面仍缺乏很好的规范与控制。在信息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也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立、信息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信息市场调节与监督活动的实施、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安全和保密等目前都无法可依等等。这种混乱局面不仅不利于信息环境的营造以及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也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因此,目前需要抓紧制定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主要有: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内容规范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网络环境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涉及电子记录管理、信息资源分类和检索、元数据、电子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或指导性文件。

(三)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人作为信息活动的主体,信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系统生态环境的好坏,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人一方面要增强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能力,即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开发信息的能力;此外,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优秀信息人的数量是衡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信息人才不断增多,才能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提高信息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将信息污染控制在最低程度,更好地维护系统的生态环境,维护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参考文献:

1.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马费成,赖茂生等.信息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 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 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 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 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 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 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 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 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 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 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 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 der 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 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 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 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框教学,⑴使学生初步掌握以下概念:环境、环境问题、生态平衡;⑵识记以下内容:环境要素、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⑶理解掌握以下内容: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着重大影响、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

2、能力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

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

教学重点:

1、明确环境问题等概念。

2、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明确我国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教学难点:

环境污染和破坏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关键:环境问题的危害。

教法:讲授、举例、谈话等方法。

学法:自学、讨论、实验。

教具:图片、投影仪等。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地球)。地球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必须共同保护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板书)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提问:人类的家园为什么需要保护呢?用什么来保护呢?

归纳:人类家园正在遭受着威胁,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必须保护;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法律。

(板书)一、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学生阅读第58页第一段课文“水俣病”的材料(投影打出)。

提问:通过这个材料学习,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点评归纳:地球上的环境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关注。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问题?为什么说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其危害又是怎样的?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研讨的问题。

(板书)1、人类环境

提问:依据你自己的理解,你认为甚麽是环境?(学生讨论回答)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环境这个概念,我们来看看这个图标(投影打出中国环境保护彩色徽标)。

这是中国环境保护徽标,是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仔细观察这个标志中的几个图案,分析一下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总结讲解:这个标志呈椭圆形,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标志两端的图案是橄榄枝,这代表和平,安宁。橄榄枝是绿色的,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的召唤。中间三个图案一个是太阳,一个是高山,一个是水面。太阳代表宇宙空间,中间背景为蓝色,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和水体,说明我们要通过治理环境,使天常蓝,水常清,山常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图案的是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下端的“ZHB”为中国环保汉语拼音的缩写。

在这个标志中表现了这么几样事物:植物,宇宙,大气,水,山,它们都是环境要素。不仅如此,还包括哪些?

提问:从这些环境要素来看,环境与我们人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回答)

总结:环境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要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类。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生物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因素,失去了它们,人类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发展。那些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证明着人类的发展,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社会因素。

综合上面的结论,让我们来概括一下环境的含义。

(板书)(1)环境的含义。

(板书)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讲解:环境多种多样,我们也给分分类。前面我们把环境要素进行了分类,这实际上是对环境的一种分类。这种分类是从环境构成要素的特点来分的。天然要素构成的是自然环境。经过人工改造的要素构成的是社会环境。因此,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对于环境的含义,我们已经有所了解,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周围的环境情况。(让学生发表意见)

结合学生谈论指出:必须承认的是我们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板书)2、环境问题

提问:这里我们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环境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是环境问题呢?看教材第58页恩格斯的这段话(投影打出),它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后总结:它告诉我们环境问题实际上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自然界之所以报复人类,源于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不是人类改造自然界,自然界就会报复人类呢?其实并不是。

提问:人类对自然界什么样的改造引发自然界的报复呢?

(学生回答)

总结: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环境污染和破坏。根据以上分析,总结一下环境问题的含义(提问学生教师归纳)。

(板书)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提问:从环境问题含义的解释可以看到,环境问题表现为哪几方面?

(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污染,这是由于人类任意向自然环境排放有害废弃物引起的。另一个是环境破坏,这是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再看看恩格斯这段话,我们要警惕在对自然界改造中,由于不合理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板书)3、环境问题的危害

(板书)第一,威胁生态平衡。

引问: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表现有哪些方面?

再看课文的漫画,长江、黄河之所以愈来愈混蚀,是因为乱砍滥伐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板书)第二,危害人类健康。

讲解:刚才我们讲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空气、水都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时刻离不开它们,如果它们被污染了当然就会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第58页“水俣病”的材料已明明白白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提问: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有什么特点?第61页的两个小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

总结: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具有影响范围大,接触时间长,潜伏时间久特点。这两个小材料说明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板书)第三,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讲解:由于水污染带来水产养殖业的损失;旅游景点环境污染严重,使游客稀少,经营亏损;可见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提问:第62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让学生回答)

讲评总结:由于煤炭、石油等埋藏在地下是经过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才能形成,如果没有节制地开采完了,就很难恢复形成,所以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这段材料用事实说明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条件?

(让学生回答)

讲解归纳: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基本条件。

三、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学习明确了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问题,了解到了当今世界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巨大危害,看到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我们该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依法保护环境?下一次课来学习。(引导学生按板书内容进行小结后教师口头归纳)

四、课后作业:

社会实践:

调查自己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设想一些改进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好的建议。

板书设计:

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一、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危害

1、人类环境第一,威胁生态平衡

(3)环境含义第二,危害人类健康

(4)构成环境的要素第三,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

篇7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2.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2.2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第一,提供相应的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空间。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把河道、水流、提防和岸边的动植物进行整体连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依据现有大自然地貌和地形合理科学配置与改进,从而建立一个互惠共存的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中河堤坡脚位置上拥有很多变化带以及高的孔隙率,从而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因此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场地,并且河道两旁的绿树和丛林为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第二,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水功效。水资源的自身净水作用就是把有机污染物经过氧化形成无机物的过程,并且可以不断运用水资源中的细菌以及真菌等污染物。在分解无机物的时候,可以为水中藻类植物提供养分,藻类经过不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辅相成。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增加鱼巢、鱼道逐渐形成流速带,这样方便于氧气进入到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净化了水质提供保障。第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在水资源中一般都会含有大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很高的孔隙率。枯水期,之前储备的水会慢慢进入河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渗入,避免出现洪灾。

篇8

中国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环境资源特点突出、环境资源问题相当严重的国家。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侵权行为越来越广泛,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环境损害作为环境污染或者破坏等侵害事件导致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平衡遭受的损害,二是私人财产利益等民事利益遭受的损害。这两类损害有时会同时

发生,有时却主要表现为某一个方面。其中,第二个方面的损害在传统的侵权法的范畴内即可得到救济,第一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平衡遭受的损害则超出传统侵权法律的救济范围,是一种新型的损害。本文讨论的环境损害即为环境侵害事件发生后,作为媒介物之环境本身所遭受的直接损害。

一、环境损害的原因

从整体上看,环境损害主要是外在的人为原因引起的,一定环境平衡状态遭受的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显著有害变化的事实。环境损害作为客观事实,需要立法加以确认。严格来讲,任何的人类活动都会对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环境质量下降都属于环境损害。只有达到法律明确规定的环境平衡状态改变以致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客观标准时,该损害才能构成法律事实。作为环境损害原因行为的人类活动,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单纯因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有关环境平衡状态的破坏不是法律直接规制的对象。

二、环境损害的特征

环境侵害行为主要导致两类损害,一是传统民法上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损害,二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平衡状态的损害,本文称之为环境损害。较之于环境侵害行为导致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损害,环境损害具有以下特征:

(1)环境损害的损害后果是一定环境平衡状态遭受的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有害变化。这种有害变化是“环境的任何组成部分或者其任何多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能的任何重大退化的危害后果,或可能造成这种危害的后果。不同于环境侵害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以及精神损失等。

(2)环境损害的法律救济方式主要是排除妨害、修复或者赔偿。当环境侵害行为存在造成环境损害的潜在危险时,应以排除妨害为主;当环境侵害行为已经造成实实在在的损害后果时,则主要以修复和赔偿为主:修复环境损害责任主要包括责任人自己或者第三方采取的降低损害的措施、恢复原状的措施或者替代性修复措施,当遭受损害的环境无法修复时,则应该由责任人承担赔偿的责任。

(3)因环境侵害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本身价值的丧失通过传统侵权法律制度不能得到救济。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环境损害后果更复杂,更严重,并具有不确定性、潜伏性和滞后性。因此环境损害救济本身是一个集法律、经济、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救济的难度更大,对救济能力要求更高。

三、环境损害的受害人

损害的受害人问题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着损害存在与否以及损害索赔权如何归属的问题。总的来说,有关环境损害之受害人主要有两种理解方式:“人的环境的损害”和“对环境本身的损害”。前者认为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狭义的,是指人类自然生存基础与空间,特别是包含环境之媒介物,即土壤、空气、水、生态及其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类与其之关联性,其以人之生活和生存基础为起点,以“人”为核心定义环境;后者则认为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环境”。环境法确实应该坚持“以生态为中心之环境保护理念”之色彩,但在解决环境损害这些具体的法律问题时,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更具有实用性。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环境损害是“人的环境的损害”,就如财产损害是人的财产的损害一样。“人”主要有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个体意义上的个人,二是集体意义上的群体(团体),三是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环境法调整的是人们在修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环境”为必要中介形成的社会关系。

四、环境损害的性质

作为媒介之环境是人之生活和生存的基础,环境侵害事件对环境的损害实质上是有关人类环境利益的损害,即环境损害实质上为人的环境利益之损害。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环境损害进行把握:

(1)人类是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正因为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存的基础,人类才得以享有一定的环境利益,而“这种环境是不可分的,这种环境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可分的”。环境利益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其属性和对全人类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其属于人类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不同于属于个体的人身、财产利益,个体无法分割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环境利益。因此,环境利益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其实质上是一种公共利益。

(2)环境损害的客体是环境利益。环境利益体现的是人对一定环境状态和质量的需求,只有维持在一定状态和质量的生态平衡才能够使人的环境利益得到满足。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种环境利益的满足度便会降低,人类便不得不依靠某种补救措施将这种损害消除,从而使生态平衡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环境损害的受害人是人类,因此,环境损害是一种公共利益的损害,即对环境资源公共利益的损害;环境损害实质上损害的是满足人类环境利益需求的一定状态和质量的生态平衡,只要环境质量低于一定的标准和限度,即生态失衡,即可认定环境遭受损害;环境利益遭受损害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态补偿 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

    累积效应不仅使区位内(边缘地或中心地)的经济与生态矛盾增强,也使区位之间,特别是边缘地与中心地之间的经济与生态矛盾扩大、加剧。莱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赖于平衡的,“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子孙后代”。因此,我们的经济“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致崩溃。我国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接受者—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把生态保护内化为各个人的持续行为;同时也使支付者承担了成本,养成资源有价、使用付费的观念和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这是边缘地分享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利益和效应的有效机制或途径。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资源价值与价格理论是生态补偿及其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之一。

一、价值及其源泉新探

    “价值”既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又是经济学领域的基本范畴,更是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汇,其词义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1.日常含义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2.哲学含义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当客体对主体有积极意义时就有正价值,反之则为负价值。3.专指商品价值,即“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可以说“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即支付的劳动成本。劳动成本越低即价值量越小,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人类的生产能力越强。由于“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又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自然的这种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矛盾斗争的)价值,以及宗教象征价值等并强调,“人们不可能对生命大加赞叹而对生命的创造母体却不屑一顾,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这个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然资源的这种价值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属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之外,还受其数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自然资源的价值由其内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和外在的数量有限性与稀缺性决定。

    的确,作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应的自然资源必然对人有用,从而形成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价值是属人的,“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我们说某一事物具有价值,就是也只是因为它能满足主体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离开人类的利益和需要,我们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占据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绝不能说它们具有什么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夕!这些自然事物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恰恰是因为生态平衡符合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类,那么,即使生态系统再完整、稳定、平衡,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者即使整个生态系统都彻底崩溃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满足关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赖于人的发掘、赋予和实践,也就是说,没有人的劳动,自然的效应是盲目的、间接的,甚至无效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还是要回到劳动价值论中来认识。

篇10

关键词:古舟子咏;自觉生态主义;万物一体说与异化说;人类中心主义

一,生态观的简介

基本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观认为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均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操控而致。生态观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流派:狭义的生态主义、环境保护理论以及生态实用主义。虽然这三大流派之间在某些观点上持不同意见,但他们都一致认同各类环境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且,单纯的技术手段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政策手段的发挥是不可或缺的。根据生态观,自然对于人类有着两面性:粗野性――自然对于人类是难以驾驭,难以驯服的;与实用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如果一味的向自然无止尽的索取而不尊重和保护自然,自然终将报复人类,人类也必然自食恶果。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生态保护意识以及生态平衡意识。然而,人类生态观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些阶段而渐渐成熟和全面起来的。

二,《古舟子咏》的简介

《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最为经典和“最为辉煌”的作品,同时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珍品。柯勒律治创作《古舟子咏》的素材源于其一个朋友的两个支离的梦境,但诗人凭借其天马行空的高超与丰富的想象力充实了素材,进而写成了经典。诗人营造了一种玄幻超自然并且带有一丝恐怖的气氛,通过一个老水手讲述了一段罪与罚的故事。诗歌语言精妙朴素,但极具感染力。通过这次罪与罚的航海经历,这位老水手感悟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制约。该诗也由此揭示了生态观发展中的一些阶段性的意识,并为生态观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启示。

三,《古舟子咏》体现的生态观

《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个老水手波折的航行经历。旅程的开始,伴随着送行人们的欢呼,这将是一次与往常无异的航行。最初的航行很平常,天阳东升西落,无一丝异样。老水手的故事是如此的无奇和平常,以至于他的倾听者都没有被故事吸引而猜想起婚礼的场景并急于走掉。然而,在一片祥和中,忽然狂风大作,云雾弥漫。到处都是冰,形势不容乐观。过了一会儿,飞来了一只“信天翁”,它就好像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带着上帝的祝福来拯救船员们。顿时坚冰立破,船顺利向前航行。这一切的描述都显示出了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良好相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浪漫主义诗人崇拜自然,歌颂自然,追求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与自然进行灵魂的交流的必然选择。浪漫主义诗人骨子里是具备生态观的思想的,所以他们在创作时,便潜意识中携带有自觉生态主义。这是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特质,柯勒律治也不例外。

“信天翁”的出现,给船员们带来了好运。但是,这位老水手却亲手射杀了这位“虔诚的基督徒”。老水手射杀这只鸟的原因,诗人并没有作解释。但是这种行为明显得体现出老水手对生命的不尊重和蔑视。水手们也开始咒骂老水手不该杀死带来好运的“信天翁”。但天气突然转好,艳阳高照。船员们于是收起了咒骂,开始赞同老水手杀了带来迷雾的“信天翁”。通过这段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当时船员的完全不坚定的生态观。他们对自然地态度完全取决于自然是否是有利于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生态观是以自身利益为主导的,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生态观是不坚定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是对自然的不尊重。在这种人类至上的生态观指导下,人类和自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在老水手射杀了这只“信天翁”后,船员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到处都是海水,但是可饮用的淡水却一滴都没有。大海全都腐烂了。诗人通过这些描写,细致展示了人类和自然在“和谐”后的“分离”。这种“分离”是可怕的,是灾难性的。船员们相继死去,甲板上横躺着一具一具的尸体。在这时,老水手想到了祈祷来赎罪,但是无果。更可怕的是,就连尸体都开始咒骂老水手。这种咒骂和先前的赞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烘托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的生态观的不稳定性。但是后来,老水手看到了漂亮的水蛇在水中嬉戏。这时他亲眼看到了自然的美丽,并由衷的欣赏自然带来的美好。这是人类和自然地第二次“和谐”。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的美好以及其他物种生命的可贵。这时,上帝也原谅了老水手的罪,老水手开始祈祷。至此,通过老水手的航行经历,我们看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和谐――分离――和谐”。和谐体现了“万物统一说”,而“分离”却体现了“异化说”。第一阶段的“和谐”与第二阶段的“和谐”含义是完全不同的。第一阶段的“和谐”是在完全对自然无意识的情况下无意识的共存;而第三阶段的“和谐”却是在充分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共存。第三阶段更能体现出人类能动性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生态观。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舟子咏》蕴含的生态观衍生中的三种意识形态。该诗歌展现了浪漫主义诗人共有的自觉生态主义思想,以及他们潜意识下对自然和谐的崇拜和推崇。同时该诗也严厉批判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的生态观的不稳定性和人类的自私性。该诗通过罪与罚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平等的生态观。对未来的生态观的发展和衍生做出了一定的启示。(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许梅花.近三十年来我国对柯勒律治《古舟子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

[2] 胡泓.“老水手”的漫长旅程――从文学视窗中看人类生态意识的衍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

[3] 王桂平.生态视角中的湖畔派诗歌解读.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

[4] 鲁春芳.从《古舟子咏》看柯勒律治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浙江学刊,2006

[5] 刘国清.人类生长的寓言史诗――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古舟子咏》.东北师大学报,2006

[6] 孙秀兰,吴斌,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寓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古舟子咏》.东北师大学报,2008

[7] 何静静.《古舟子咏》中所体现的生态平等思想.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

[8] 江枫.《柯勒律治三篇代表作》序.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抓住文章重点段落,厘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理清行文脉络,体会插叙的作用。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表达的特点,语言之妙。在语言的对比中、在排比语句中领会主旨:人类要像山一样思考,目光长远,尊重客观规律,懂得制衡,关注生态的长远发展。

[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重点段落,厘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从而理清行文脉络。

[教学难点]

品味关键语句,领会主旨:人类要像山一样思考,目光长远,尊重客观规律,懂得制衡,关注生态的长远发展。

[教学过程]

1.直接导入

由已经学过的中国当代作家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导入。杜卫东由一只鸽子闯入他家的阳台,改变了他想封阳台的想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天我们来看美国著名理论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者利奥波德,由狼的叫声引发了怎样的思考。

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圈出能体现时间变化和作者思想变化的语句。

从那一天开始――在那些年代里――自那以后――现在想在与狼的一次次交锋和对鹿的一次次关爱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这变化的过程是行文的思路。文章线索清晰,一气呵成。

3.品读语言,感悟震撼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源自于一帧帧震撼的画面,源自于一次次用心的凝视与倾听。请你找出这些给作者带来震撼的画面,仔细品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体悟作者心灵的洗涤与提升。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组一:第1节,“深沉的”“骄傲的”“从……到……”作者在仔细聆听,他听出了什么呢?作者听出了狼对于人类所做作为的对抗和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第3节描写,“毛骨悚然”“嘶鸣”“嘎啦声”“砰砰声”“阴影”,强化人和动物们对狼的恐惧。

组二:第5节“一秒钟之内”、“兴奋高于准确”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我们的迅速、熟练,体现了人类对狼态度的敌视,对狼生命的漠视。

组三:第6节,“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狼临死前的无助、悲哀。“察觉到”“一直这样想”“新的东西”表现“我”从观察开始,认真凝视,思想觉醒,意识到狼存在对某些生物来说也许是威胁,但对整个自然来说是有它不可忽视的意义,这是狼存在的生命意义;对保持生态平衡来说,对自然的长久安全来说也有其积极意义,这是狼存在的生态意义。

组四:第7节,四个“看见”、“看见”、“看见”、“看见”运用排比,强调突出了鹿的破坏之大,引发人们思考,我们压制的未必不是正义的,顺其自然的,我们保护的未必是顺应规律的,我们所考虑的角度应该不仅仅是自己。

师:文章第四、五、六段是文章的插叙部分,在文中可否删去呢?

屏显:(作者简介)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动物之父。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是“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也正是因为这只狼的被杀,让作者思考狼与人、狼与自然的关系,让作者能够像山一样去思考狼嗥中隐藏的含义,作者的视角更加客观、深刻、远视、长久。所以这几段内容不可以删去,这是作者感情变化的契机,让作者的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

4.研读关键,领会主旨

从人们对狼、对鹿的态度,我们探究其根源是扶鹿灭狼,人们并为自己的锄强扶弱和保护自我沾沾自喜。可事实远非我们所想象,再次仔细阅读第4―9节,思考:作者借助这一幅幅画面,在向我们传递什么?

运用对比,向我们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扶鹿灭狼是人类的愚蠢行为,是短视的做法,它带来的只是饿殍遍野的现实。人大张旗鼓,以“这一时代的和平”为名义,在扶持,在压制。在我们人类背后,也有思考,在无声地呐喊,那是“山”,从文章中用圆圈圈出“山思考”的语句,并思考“山”默默无言,它以自己的沉默在想什么?你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吗?

第2节,“长久地存在着”、“客观地听取狼的嚎叫”用文中话解释它听懂的东西:“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进发”。

如何理解第10节“我们这一代的和平”、“这个世界是救星的荒野”的含义。

屏显:(创作背景)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千疮百孔。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人类只是囿于“这一代”这一短视的想法、做法,只能达到眼前的所谓的和谐与和平。人类其实在以救世主的身份主观的改变世界,让世界在人类“保护”的名义之下被迫变异、失衡,最终世界将成为一个寸草难生的荒野。

5.观照现实,提升境界

交流我们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说我们的启发。

屏显: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龟裂的土地,是大自然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

篇12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宣告文化研究这门学科诞生。由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与威廉斯发起的当代文化研究,破解传统的精英主义的高雅文化,使文化的概念扩大为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指涉人类的全部日常生活。20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繁荣一时,至今方兴未艾。它关注的不仅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更关注文化的外在的关系,将历史上被主流文化忽略的文化形式纳入中心视野。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反思,从乔治・西美尔、马克斯・韦伯、齐格蒙・鲍曼、安东尼・吉登斯到劳伦斯・哈里森和塞缪尔・享廷顿,纷纷肯定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对现代性进行了声讨或重建的工作。西美尔和韦伯,把文化视为历史运动推动力所在;哈里森和享廷顿更提出了文化决定发展的论断。当代社会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吉登斯则在鲍曼对现代性尖锐批判的基础上,试图重新诠释,并为现代性的困顿指明了出路,把希望寄托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上面,他认为文化是由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价值观组成,文化价值观本身的多元性,使全球化不可能变成西方文化的弱肉强食。在探究当代文化含义时,托尼・本内特著作《文化:一门改革家的科学》还强调了文化与政府政策制定的密切关系。

文化研究的盛行和成果表明了人类对文化价值的肯定认知,也推动着各国政府和各种国际组织重视并参与文化的发展,关心和保护民族及地区文化的特异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如同物种多样性构成了生态平衡一般,文化生态平衡亦以文化多样性维系的。通过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犀利批判,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多样性被现代蚀的危机。循伯明翰学派开拓的当代文化研究之路,关注大众和传统,反对文化殖民的呼声日渐高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在此背景下隆重拉开帷幕,其实质即是保存和发展多样性的人类文化,维系文化生态平衡。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从模糊归类到划分出物质与非物质两大类文化遗产,更加符合文化多样性的构建需求。上世纪末,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每个国家对世界和时代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对抗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生态失衡的必然措施。

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明确化及其应受保护的重要意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之前,伴随8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热潮,率先在民族民间文艺保护领域做出了受到中外赞誉的努力:1979年,被誉为文化长城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启动,现已进入尾声。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社会团体全面推进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包括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国务院颁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成立专门机构、形成申遗认证体系、实施保护工程、组织学术论坛、引导研究热点、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保护成果展、确立文化遗产日、开通相关国家级门户网站、文化部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世界级遗产代表作古琴、昆曲进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代进入;但现状仍不容乐观,表现在:

全球化的“文化推土机”进程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改变不可避免,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资源流失状况严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消亡。

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专业保护和研究人才短缺、保护经费不足。

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机制尚需健全。

此外,关于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凸显出来。现代化历程中,生态环境因开发带来的巨大破坏,也为维系文化生态平衡能否走商业开发一途敲响了警钟。事实上,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确潜伏着较大的风险。追求效益会受需求引导加入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因素, 从而导致文化变异。刘志群批评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热已成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第一杀手。目前比较流行的不是尊重和恪守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心理与思维特点,而是以政治宣传服务的目的和现代审美的观念来改造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使其精致化,了民族民间艺术在表象掩盖下的深层的所指,甚至把汉民族和外来的东西,拿来杂揉到当地民族的艺术中,往往出现了非驴非马的怪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也称“开发一个毁一个。”

那么,放弃开发就能保证原生态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在文化多样性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中,该放弃追求现代化生活、安贫乐道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变异特性,在“意识”层面最易发生变化,而行为或会滞后。更普遍的是,当一项民俗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发后,会逐渐脱离“生活”常态,走入“表演”的取向从而影响其行为。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的文化。康保成认为:“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索文清根据藏纸等遗产项目进行商业开发后焕发新生的例子推论:“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只靠国家拨款来支撑,走商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道路,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商业开发,不是无法统一的矛盾。生态环境中消亡了的物种不可再造,而文化遗产不同于物种,它是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呈现,不少内容可以在开发中再造或者再现,这就决定了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下的开发本身与保护有一致性。而且,开发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个人幸福的追求,不再将他们隔离在主流文化生活之外。完全抛开商业开发的做法,即为“死保”。

按照王文章归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防伪、应变、贴近民间”的原则,政府与企业努力做到保护与开发的统一,在文化价值观构建方面进行导向,坚信人类的创造力对维系文化生态平衡的促进作用,树立可持续开发意识,商业开发必能进一步开创文化的多样性局面。正如弗里德曼坚信自由经济制度释放人的创造力一样,商业开发亦将促进人类文化的创新。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认识到哪些遗产项目具备开发价值,可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并形成未来新遗产。因此,当前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依据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在普查的基础上掌握遗产状况,甄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分级目录体系;采用多种手段抢救濒危遗产;解决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和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分类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基本明确。此范畴内的遗产并非都具备开发价值或适合现在开发,其中,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表演性项目、工艺品的商业开发价值较高;民俗满足人们跨文化旅游心理需求,是典型的旅游开发资源。

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商业开发的基本方法包括:

1.政府重视对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经营商的引导。在后现代社会环境中,消费已经反仆为主,成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因此,前一种作法在于通过大众传媒和消费模式塑造,引导民众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主动消费;后者在于鼓励投资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争取资金。具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和消费的各类广告、举办公益性讲座、政府专家及经营商携手打造文化专项产品策划、以现代传媒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和消费价值、各类具备开发价值的遗产项目走入校园乃至进入教学体系、把传统小生产者的模式转变为现代经营模式,争取更多民众理解并参与消费。

2.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生态保护式开发的载体作用。生态博物馆将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动态地保存,尽量在文化的原生地传承。如1996 年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建立我国首个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旅游的推广,将使普通游客开始关心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传统博物馆应扩大收藏和保护的范围, 将焦点以平等的态度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民族民间文化群体和资源。充分利用文献和田野材料,利用现代电子数码科技, 尽可能客观地录制和保存21世纪初的遗产状况,同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的过程。如普查采录资料可由博物馆保存、展示。鼓励一部分开发价值较小的遗产持有者,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保存技艺,传授技艺,使之成为博物馆艺术,也具有传播和传承的功能。博物馆首要立场是力求原貌呈现, 同时不放弃自身的诠释功能,从文化角度提高旅游吸引力,使博物馆成为旅游开发的中心区域之一。

3.利用仿古庙街、民俗风情村、岁时节庆等进行再现式商业开发。此类开发应慎重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表现形式和服务人员,避免伪、劣、次,允许甚至鼓励改革和创新,吸引人们主动了解并从消费渠道来传承相关遗产。

4.创立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品牌。如“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金沙”等。

5.建立一支懂文化、善经营的专业开发人才队伍;健全民间工艺大师传人培养的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开发与文化生态平衡的问题,可开发资源流失或匮乏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杨: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刘志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急迫性和艰巨性及其对策思考[J].省略/zt2006/zzycjs/gd/t20060220_94099.htm[OL],2006~2~20

篇13

钓鱼人常说的“黑坑”,现派生出两种含义:

1、指放养鱼塘塘主利用各种手段使钓鱼者减少钓获量;

2、指钓鱼者针对某放养鱼塘使用各种手段增加钓获量。

“黑坑”是北京鱼友对商业性质鱼塘的时尚称谓。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遭受到破坏。黑坑水域广阔,而鱼的密度不大。坑主为达到少投资、多回报,借鱼发财的目的,坚持勤放、少放的原则,每次撒鱼200斤左右。于是,就出现了少数人钓的少、钓的小;个别人鱼获颇丰的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