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14:49: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节约粮食的目的和意义

篇1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

樊 旭 刘自力

编者按: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并步入小康的人们,早已不再为没吃的而发愁,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吃才合理,才健康。就食量而言,是逞口腹之欲而饱食终日、膏粱厚味,还是食不过量、自然健康?

新饱食主义提倡:每餐只吃八分饱。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食为心根,根稳心安,没有饭吃,就无所谓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健康长寿。中医认为,“人以食为养”,乃表示“人以饮食维持生命延续”,“人以饮食供养五脏六腑”之意。在人类生活的诸多因素中,要数饮食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

食之过饱,疾病来扰

饥饿年代曾给人们带来诸多不幸,如营养缺乏和传染性疾病,使人类实际寿命远远低于自然寿命。然而,饱食终日,大腹便便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吗?非也。孔圣人在《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庄子在《外篇》中说:“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黄帝内经》也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重在不过。”那么,“饱食”何以致忧呢?

一、易伤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天~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经常饱食,胃排空时间延长,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迫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等胃肠疾病。

二、易加重冠心病。过度进食,尤其是高脂肪食物特别难消化,这就大大加重心脏负担,使腹部胀气,隔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另外,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加不足,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

三、易致肥胖。“鱼生热,肉生痰”,长期过量饮食,特别是过多进食大鱼大肉等营养品,就会使摄入的热量过剩,日积月累,久发肥胖。肥胖已被认为是大多数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对健康危害极大。

四、易患脑管病。种类繁多的脑血管疾病,大多与饱食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今,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

五、易患糖尿病。这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诱因虽多,但公认的诱因是与长期饱食和喜美食有关,故此病别称“富贵病”。因此,糖尿病治疗除药物降糖外,主要是节制和控制饮食,改善营养结构。

六、易患癌症。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是各种癌症的促发因素,而长期饱食就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过早地衰弱或减退。一项调查显示,每人每天摄入2700千卡热能,肠癌死亡率为11.7人/10万人,当摄入增至3900千卡时,死亡率可增加数倍。

七,易造成骨质疏松。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饱食就会使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

八、易加速衰老。有关学者还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急剧增加,而这种物质又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则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此外,学者还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约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都是喜欢吃得很多的“美食家”。

食不过量 长寿自找

可以说,大部分现代流行病都是“饱食”惹的祸。面对美食我们如何选择呢?答案早已有之,那就是:八分饱,保健康。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限制饮食,只吃八分饱;另一组自由取食,随便吃,观察两组大鼠的寿命长短。最后结果是,吃八分饱的大鼠寿命更长。美国科研人员对蠕虫、白鼠和猴子进行观察,每日供给的食物只有总热量的70%,其寿命比供给足够热量的同类长30%。我们人类也是如此,虽然长寿的后天因素很多,养生的方法也不少,但只吃八分饱的养生方法是值得大家仿效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第六条强调“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明确指出了“食不过饱”对健康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亦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人人都食八分饱,那么剩下的“二分”不但会增加我们的寿命,还能节约大量的粮食,节粮从节制饮食开始。

新饱食主义之心理篇――青少年饮食态度的心理解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教育所 徐岫茹

编者按:有过挨饿经历的中老年人大多有省吃俭用的习惯,而他们在教育子女或者孙子女时,却总是怕孩子饿着、吃不饱。家庭节俭教育的缺失直接造成青少年在学校和社会中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本篇仅谈青少年饮食态度的心理解析,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唯如此,作为父母的我们才能从中反观己身,担起责任。

新饱食主义提倡:饮食态度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近日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某校高中生因学校伙食较差而罢课……由此也惊动了上级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可见,青少年面对“盘中餐”的心态,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形成科学健康的对策与正确的教育理念。

饱腹非情趣 选择要自主

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青少年从小眼界开阔,享受了与父辈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吃饭”这件事,许多孩子的说法是:只为吃饱啊?那多俗呀,好没情趣!于是,他们要寻求饮食的种种情趣,并希望有自主选择的自由。青少年在饮食方面的心理行为表现,可简略归纳如下:

1 挑食偏食很自然:为孩子的成长发育,家长必给孩子吃好,即使自己舍不得吃,也得留给孩子吃;为保证身体好、考试成绩好,就更要孩子

吃最有营养的,最精致的美食:这样,孩子挑食、偏食、浪费,吃“独食”等,都有了充分的“理由”。

2 攀富比阔甚坦然:有的孩子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包下一家餐厅,花个数干上万元也不心疼,这是炫耀家庭“经济实力”的好机会,孩子好有面子,家长“出血”也心甘。

3 美食名吃追时髦:孩子也常有机会参加国内外旅游或社交活动,令其见识了各类“豪华盛宴”“饕餮美食”。这就难免在同龄人中攀比,甚至没有进过五星级饭店、没吃过西餐的,都被当作“土老冒”。

4 请客交际是当然:孩子更会向大人“学样”,校友聚会、选干拉票、发小叙旧、哥儿们聚餐等,“餐桌关系学”被许多孩子玩熟,但却不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

5 餐桌恋爱多浪漫:随着青春期到来,异性之间交往也会增多;不但要过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还要过洋节,甚至有小学生也开始尝试了。

6 尝鲜情趣更多元:许多爱上网的青少年还会追随网上“美食家”的足迹,有人常在网上新开张的特色餐厅或是独具特色的美食信息,其生动、新颖、奇特的“广告”,会迎合青少年的好奇心与从众心理,并积极跟进试吃。

综上所述,不禁令人怀疑:这些“吃法”与填饱肚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笔者接触过上百例“饮食障碍”患者,多为青少年。其表面上看是饮食无规律、不科学,或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怪癖行为,而其实质上则是严重的心理障碍。饮食障碍的表现主要有:①以大吃放松心情;②心理失衡易贪食;③胡吃以宣泄抑郁;④绝食皆因无自信;⑤吃吐循环成自虐;⑥青春厌食避风港。实际上,无论贪食还是厌食行为,都与一定的心理障碍有关,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要做临床医学和营养方面的治疗,可以说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家中若有孩子患上贪食症或厌食症,会给父母心理上和经济上带来巨大压力和沉重负担。

重识盘中餐 环保又健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二首》

这两首小诗,孩子从幼儿时期可能就会背诵,但对其中的含义能够理解吗?如今的大多数孩子,包括部分农村娃,因上学念书,而没有机会接触农业劳动。深圳的一个女孩第一次看见猪,竟然被吓哭;大学生回村下田除草,却不识野草与禾苗的区别……看着这些削肩膀,小细腰、高挑身材的男孩女孩们,看着那些肥胖身躯“规模”远超父母的小男生小女生们,就可领悟什么叫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

针对我国青少年当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提倡下列健康饮食理念:

1 生活做减法,事业成加法:饮食简单,需求适度,物质做减法,精神更充实;可有更多精力与时间用于学业、事业,这是成功人士们的重要人生经验之一。

2 新节俭主义。求实不奢华:节俭是一种超级智慧和美德的前提,将资源用于最需要之处,而不贪图私有和虚荣,是新新人类应追求的境界。

3 生活方式病,可防也可治:贪食和厌食都是生活方式病,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青春精英”其实并不困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应争做身手矫健的“健美之星”。

4 重识盘中餐。粮食应珍惜:“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是任何时代颠扑不破的真理,粮食乃生命之本,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甚至可以说是爱祖国爱人民的神圣使命。

5 环保时代潮,人人必参与:节约粮食的实质就是节约能源、土地和保护环境;人人应做环保卫士,做称职的地球公民,“物尽其用”则是“人尽其才”的保障和前提。

6 节约反浪费。爱心无限美: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这永远是真理;如今世界上还有8亿多人挨饿;我国也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对于中国13亿人口,粮食问题更不可掉以轻心。

一日三餐非小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对于食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和善于自我控制的健康饮食行为,真是比绘孩子“吃得好”重要千万倍啊!

新饱食主义之节能篇――节粮的蝴蝶效应

张田勘

编者按:当前社会,人们都喜欢关注数字,CPI、GDP,股指、房指……可是你知道吗?每天的一日三餐,每一碗米饭,都包含了哪些数字呢?而这些数字都能最有力地证明:你节约的每一粒粮食,都在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世界做着贡献。

新饱食主义提倡:从现在开始,节约每粗粮。

对于粮食的节约,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例如,《颜氏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就代表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养成的节约粮食和其他消费品的良好行为方式。其意义在于,即使是富裕者也能以细水长流的方式获得可持续发展,维持一个家庭的基本生存,拥有、享受和过完美满的人生。今天的节约粮食还赋予了许多新的意义,节粮是与节水、节约耕地、节约能源和节约资源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节粮的效应扩大开来是一种蝴蝶效应。

节粮与节水

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托尼・艾伦(Tony・Allan)提出了一个“虚拟水”的概念,用以计算食品和消费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用水量。这个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在饮用和淋浴时需要消耗水,在消费其他产品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

通过计算,人类在生产粮食时所耗费的水最为惊人。例如,生产1吨小麦需要耗费1000吨的水资源,生产1吨玉米需要耗费接近1200吨的水资源,生产1吨稻米需要耗费2000吨的水资源。而一杯咖啡在种植,生产、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140升水,这相当于一个英国人平均每天的饮用和家庭生活用水量,甚至一个汉堡包也需要消耗约2400升水。当然,非粮食产品的生产也要耗费水。如生产一个2克的32兆芯片也要消耗32升水。而按“虚拟水”概念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天大约要消耗6800升水。是一名中国人消耗量的3倍以上。

当然,虚拟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因此,虚拟水也被称为“嵌入水”和“外生水”。但是,虚拟水并非只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可以贯彻和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可行做法。其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量入为出,不浪费粮食,每人一年节约1000克稻米(这是极容易做到的),只要1000人,就可以节约一吨稻米,也就等于每年节约了2000吨水资源。如果把这种节约推广到全国13亿人身上,一年就可节约130万吨大米,相当于节约了26亿吨水。这种节约如果换成是小麦,则可节约水13亿吨,如果是玉米,则可节水15.6亿吨。所以,节约粮食也就是节约水资源,这对于我们的生存事关重大。

节粮与节地

生产粮食必须依赖土地,因此,土地从古

至今都是与粮食密切相关的资源。按中国的13亿多人口计算,每人年均需要粮食300多公斤,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大约是每年5亿吨。而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刚好为5亿吨(2006年为4.9亿吨)。也就是说,18.27亿亩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能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而实施国家保护耕地政策的国土资源部的官员说,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增加到近14亿人。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18亿亩耕地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目前中国其实是依靠提高粮食单产量,用占世界10%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这个底线,也就是粮食红线。

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节约粮食,可能就会节约更多的耕地。而节约耕地也可以引进新的“虚拟土”战略,这是2004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罗礼贞等人提出的。虚拟土同样不是真实的土地。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粮食产品中的看不见的土地。例如,每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2亩土地,当然,如果产量低的地区,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3亩土地。

虚拟土的提出也为人们节粮带来了新的意义。如果每人一年节约1000克大米,1000人也就能节约1吨大米,至少也就节约了2亩地。而13亿人一年则可以节约260万亩地。这对于缓和我国的耕地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

节粮与节能

粮食生产不仅要耗费土地和水,还要消耗人力、技术、化肥、农药、能源(电、石油)等,如果把这一切换算成生产的消耗成本,例如,以生产小麦为例,可以让我们更为清楚地知道粮食中所凝聚的劳动和资源,并通过节粮来节约能源、资源,并保护生态。

如果按照虚拟水和虚拟土的节水节地模式,每1000人节约的粮食等于节约了2亩土地,13亿人就等于节约了260万亩地。按投入到这260万亩地上的种种能源和资源来看,就相当于节约化肥费2.52278亿元,节约农药费0.25818亿元,节约机械作业费1.8213亿元,节约灌溉费0.5759亿元,节约种子费0.79872亿元,节约土地租金(以2007年小麦亩均土地成本为63.84元计)1.65984亿元。

篇2

勤俭节约倡议书1尊敬的政教处干部:

我们生活在这个知识的殿堂里,都非常快乐。但是,我发现了学校还有不足的地方:同学们上厕所洗完手后没有关掉水龙头,白花花的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流走,非常浪费,我们都知道地球上能喝的水非常少,而他们却这样浪费……也许他们是因为开水龙头的时候发现停水了,而忘记关了;也有可能他们认为是用的公家的水,不用花自家的钱,所以懒得去关……这等等原因都是因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差所造成的浪费,如果还不改掉乱用水的坏习惯,世界上的水资源就会急速枯竭,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后果吧!我在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在每个班级公布维修水龙头工人的电话号码。

2、在全校发出倡议书,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3、派大队干部在各个楼层巡视,发现波坏环保的人进行扣分处罚(按范的错误大小进行处罚)。

4、举办一些关于争当环保小卫士之类的活动。

5、通过广播或多种途径宣传环保知识。

为了做到一个真正的环保绿色学校,请你们采纳我的建议吧。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勤俭节约倡议书2建国以来,我们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也是除印度外世界排名第2位的粮食浪费“重灾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浪费粮食是对劳动的践踏,是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背弃。适值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来临,为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以下倡议:

一、争当爱粮节粮的倡导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浪费粮食折射出奢华的思想观念和浮华的社会心态。“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浪费冲击的是思想的大堤,社会伦理的防线。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二、争当爱粮节粮的践行者。“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粮食行业在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各环节提升职业道德,厉行节约、科学储粮。每个公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费;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争当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三、争当爱粮节粮的宣传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全球每天约8.7亿人挨饿的同时,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1/3,约13亿吨被浪费。浪费食物令全球经济每年损失约7500亿美元。省下一颗粮食,或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人人争做节粮爱粮宣传者,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

勤俭节约倡议书3从以往的“民以食为天”随着时代逐渐的发展渐渐演变成了“民以食为乐”越来越多新奇古怪花样百出的食物出现在我们桌上,让大家渐渐忘了食物原本的意义。

逢年过节,家里常常来了许多人做客,一套套传统的菜被端了上来,老人们的眼里都布满了笑容和满足,而小孩子却在旁边拿着筷子嘴里嘟囔着:“怎么又是这些菜呀。”

记得那天,当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开始抱怨:“这些菜吃了那么多年早腻了,我们出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桌子被敲得咚咚的响,爷爷奶奶有些生气了,眉间显露出了一股沧桑感,双目盯着那几道菜,眼神飘得很远:“你们这些小孩呀,现在整天就想着吃好的,其实有的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年我们那会吃饭吃肉都不是顿顿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们也开始议论道:“爸妈,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不要老是跟孩子们说旧时代的事,孩子们,总想着吃些好的,人之常情么。过去的就过去了就别再想了。”

爷爷奶奶听了,神情显得有些尴尬和失望,无奈的摇了摇手:“说的是这样没错,但是。。”“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了。”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他们深深的叹了口气。

饭吃完了,桌上剩许多剩饭剩菜,看着这些菜,爷爷奶奶想说些什么但还是犹豫着没有说什么,安安静静的坐在旁边同时我仿佛又听到了他们的叹息。

坐在一旁的我听着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书上看到过的文章,现在的生活哪有好转,那些受到战争侵略的人呢,他们不是跟爷爷奶奶那辈一样么。许多人因为战争饭都吃不饱,他们没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为他们却连吃饭都显得有些奢侈。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处处都想到自己啊,也许节约一点食物节约一点水资源,那些人民也不会显的那么贫乏了。

想想现在全世界都倡导低碳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地球的污染,在我们开始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数是,在我们出门减少用汽车多步行时,在我们提倡全球关灯一小时时,也要想想,节约点食物也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么,别再在饭桌上挑东捡西,别在沉迷于快餐无法自拔,让那么辛苦播种来的食物尽到他们原本应尽到的义务,这不是比原本在饭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饭剩菜来的更有意义么?

在进行低碳环保时,也别忘了我们原本就应该做到的节食节粮,那是最简单也是最应该我们需要作出的一份贡献。

勤俭节约倡议书4亲爱的朋友们:

节约粮食的几条建议如下: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6、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7、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中帮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建议人:

勤俭节约倡议书5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

我们是六五班的学生。最近我们发现学校陆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其中最严重的就要数粮食的浪费现象了。每天,食堂里许多餐盘中的饭菜几乎还是原封不动的,就被倒进了垃圾桶。整桶整桶的饭菜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很心痛。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呢?同学们浪费粮食的原因大致是因为以下两点:

一、大家不重视粮食,总认为粮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浪费一点儿算得上什么呢?这样一来,浪费的粮食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二、有些同学认为饭菜不合他们的胃口,吃得很少;还有些同学则因为饭菜太多吃不完而剩下,就造成了浪费。许多粮食的浪费还白白花费了同学们的大量资金。

为了粮食不再浪费,我们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同学们可以告诉生活委员自己的饭量及自己的位置,请生活委员和分餐的同学给自己盛合适的饭菜,避免浪费。

二、请值周老师和值周同学对各班吃饭后的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校通报。请表现不好的班级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取消本周的流动红旗。

三、在全校开展有关“节约粮食”的活动,并请各班开展一次相关的班队活动,让大家了解粮食的成熟过程及粮食的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同学们反思自己的行动,珍惜粮食。

四、请屡教不改的同学参观饭菜的制作过程,体会每一粒米饭中都包含着食堂工作人员们辛勤的汗水,让大家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真心希望大家不再浪费粮食,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

篇3

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阵地,搞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不仅可以促进学校本身的能源资源节约,降低办学成本,在社会上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还有利于促使广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掌握节能环保技能,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新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226,012人(含研究生数)。为了了解新疆大学生节能减排行为,2009年4月笔者对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五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11份。其中,新疆大学100份、新疆农业大学100份、新疆师范大学80份、新疆医科大学106份、新疆财经大学125份。

二、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共设置了10个题目,具体情况如下:

1、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节约用水?通过调查,248名学生选择了“时刻注意”,所占比重为48.5%;230名学生选择了“偶尔注意”,所占比重为45.0%;33名学生选择了“没有刻意去节水”,所占比重为6.5%。

2、您平时是否注意随手关灯?通过调查,384名学生选择了“时刻注意”,所占比重为75.1%;119名学生选择了“偶尔注意”,所占比重为23.2%;8名学生选择了“没注意过”,所占比重为1.7%。

3、当使用完电视、电脑时,您会怎么做?通过调查,384名学生选择了“及时切断电源”,所占比重为75.1%%;127名学生选择了“使其处于待机状态,以便下次再用”,所占比重为24.9%。

4、购物时,您会自己准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吗?通过调查,141名学生选择了“经常”,所占比重为27.6%;194名学生选择了“很少”,所占比重为38%;176名学生选择了“看情况”,所占比重为34.4%。

5、如果校园中出现分类垃圾桶,您是否会主动将垃圾分类扔进去?通过调查,339名学生选择了“是”,所占比重为66.3%;42名学生选择了“否”,所占比重为8.2%;130名学生选择了“看情况”,所占比重为25.5%。

6、当您有小了或旧了的衣服或物品时,您会怎么做?通过调查,102名学生选择了“扔掉”,所占比重为20%;42名学生选择了“收起来”,所占比重为41%;130名学生选择了“捐赠或给他人”,所占比重为39%。

7、当您点的饭菜不合口味时,您会如何?通过调查,70名学生选择了“另点一份”,所占比重为13.7%;441名学生选择了“收起来将就着吃掉”,所占比重为86.3%。

8、您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通过调查,37名学生选择了“从来不”,所占比重为7.2%;391名学生选择了“偶尔”,所占比重为76.5%;83名学生选择了“经常”,所占比重为16.3%。

9、您是否思考“节能减排”问题?通过调查,25名学生选择了“从来不”,所占比重为4.9%;335名学生选择了“偶尔”,所占比重为65.6%;151名学生选择了“经常”,所占比重为29.5%。

10、在实际生活中您更注重在哪些方面的节能减排?通过调查,面对这道多项选择题,选择“节电”的学生比重达81.2%;选择“节水”的学生比重达79.1%;选择“节约粮食”的学生比重达65.9%;选择“合理用纸”的学生比重达43.6%;选择“回收利用”的学生比重达40.7%。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新疆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还不够强。从问卷调查中得知,经常思考“节能减排”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只有29.5%。这说明新疆大学生对节能减排虽然有一些认识,但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

2、在具体的行为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时刻注意节约用水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仅为48.5%;购物时自己准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仅为27.6%;选择将旧衣服或物品扔掉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20%;从来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仅为7.2%。当点的饭菜不合口味时,有13.7%的学生选择了“另点一份”。此外,时刻注意随手关灯和使用完电视、电脑后及时切断电源的学生所占比例也未达到80%,两者的比例均为75.1%。事实上,在所设计的10个题目中,没有一个题目的最佳选项达到90%。

(二)对策

1、大力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如,辅导员及班主任可以组织“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节约习惯,从自身做起,杜绝浪费。学生社团要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在校园开展节能知识和技能竞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还可以达到宣传节能知识的目的。认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

2、加强节能宣传工作,将节能减排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崇尚俭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动员学生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随手关灯习惯,离开教室前断电,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室内尽量使用自然光;计算机设置成自动休眠状态。在学生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场所,水龙头尽量开小,养成随手关闭的好习惯,坚决杜绝“常流水”现象。购物时使用环保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有资料表明,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使用量,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这是十分可观的。此外,计划好每一顿饮食,节约每一粒粮食。这是每一个新疆大学生都能做到的,是最现实的、也是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活动。据有关资料显示,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可见,节约粮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节能减排行为,新疆大学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计划好每一顿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又不浪费任何一粒粮食。这既学会了自我理财,又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3、设立网站及制作展板。新疆各高校可设立专门的节能知识网站,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介绍各种节能专业知识。另外,可制作展板在各高校进行节能宣传,活动中可邀请各界名人出席。

4、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各高校应安排专人负责全校节能工作检查,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悬挂意见箱,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采纳好的建议,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总之,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新疆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将对新疆高校节能减排工作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使新疆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取得预期的成绩。

(作者单位:1.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

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必须有好的德育课题。好的德育课题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与要求:其一,要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即所选课题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这是德育课程的基本属性和要求;其二,要具有贴合性,即所选课题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这样无法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也就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教育学生珍惜粮食时,如果仅仅用书本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材料,显然是无法让物质条件优越的学生感同身受的。在组织学生开展“粮食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深入农村,向农民伯伯调查和体验劳动,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通过新闻,关注非洲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仍然在饱受饥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切地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收到好的德育效果离不开良好的德育环境。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而,作为学校,应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因此,我在本学期实施了以“爱我校园,净我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打扫学校公共卫生,修缮花坛,张贴名人画像和宣传标语,随时随地提醒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珍惜时间、节约粮食、团结同学学校走廊、橱窗、板报、墙壁都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德育渗透作用。

2.分工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经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考察、总结等,这些活动对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往往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开展方式。在进行某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4~6人为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实践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如在《保护环境,关爱我们的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将本班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让其中一组的五名学生分别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以及处理方式,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交由组长写出调查报告。其他组的学生有的调查水污染,有的调查废气污染,有的调查绿化情况,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篇5

小手绢,曾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但随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这个不起眼的日用品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性纸巾的泛滥,一棵棵大树倒下,一片片森林消失……重新提倡使用小手绢,不仅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纸巾)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能强化孩子们的资源意识,使其在生活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并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带动每个家庭,履行每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承诺与责任。小手拉大手,让垃圾减量分类的环保行动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生活,形成人们从认知到行动的推动力。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不仅表演了自创的环保情景剧,还向家长和来宾们展现了近年来学校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循环、蓝天行动、光盘行动的环保教育成果,赢得阵阵掌声。

据悉,所有参加“绿足迹行动”的孩子们都将免费获得《绿足迹行动手册》,这是一本环保公益行动记录册,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设计编制行动计划:孩子们每天做一件环保的小事,就可获得一颗小星,三十颗小星即可获得一枚绿足迹行动印章,总结一年的成绩,获得十枚以上印章的孩子将被授予学校“环保小卫士”荣誉。

节约资源就是促进垃圾减量。除了借助这种活动践行环保理念,海淀实验四小常年坚持绿色环保进校园,积极开展以环保、节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努力,却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节约型校园雏形初现。

节约资源=垃圾减量

学校是用纸大户。为了减少废纸量的产生,培养师生节约用纸的好习惯,该校制定了节约用纸公约: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或自制成笔记本,每一张纸都要尽量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把每天的废纸叠整齐放到“废纸箱”,并定期将废纸集中投放到绿纽扣回收机中。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废品回收利用的习惯,学校不间断地开展用废品进行小制作的比赛。在活动中,学生们利用丢弃不用的废品,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纸盒等,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把原来的废品制成精美的玩具。

篇6

一、引言

初次接触校园公示语翻译是在翻译课上。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公厕内的公示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该如何翻译?”大家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似乎都达不到大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之后,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Come in a rush,go with a flush.工整、押韵的翻译让我很是赞赏。原来小小的公示语也有这么大的学问。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公示语词典》(吕和发、单丽平,2002)给公示语下了这样的定义:“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作为一种揭示语或标识语,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

近年来,到我们大学作学术报告、交流访问的外籍人士越来越多。公示语及其译文是给所有来访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名片。它广泛应用于我们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大学校园的对外开放,公示语的作用也越显突出。公示语翻译能否实现它本来的功能,不但将会影响到来访者的访问行程,而且关系到校园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但公示语的不规范翻译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下面,笔者就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谈一点个人看法。

二、公示语的特点

查阅相关资料及观察我校的相关公示语,笔者发现中英文公示语有如下特点:广泛使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词、祈使句等。其大多简洁,措辞精准,部分公示语有鲜明的本土特征。

1.名词的使用

名词的使用可以准确无误地显示特定信息,起服务、指示等作用。如:

阳光文化工作室

Sunshine Culture Studio

学生事务办公室

Students Affairs’ Office

阳光创业创新工厂

Sunshine Innovation&Incubation Workshop

职工之家

The Family of Staffs & Workers

2.动词、动名词的使用

此类标识语强调一种动态,意在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如:

严禁停车

NO PARKING

小心碰头

MIND YOUR HEAD

请勿吐痰

NO SPITTING

爱护公共财物

Protect Public Property

3.祈使句的使用

公共标识语大量使用祈使句以示强调作用,提高公众的注意度。如:

请勿乱弃 Please Do Not Litter

脚下留情 Mind Your Step

严禁张贴 Post No Bill

4.缩略词的使用

观察我校的建筑物后,我发现有如下缩略词标识语,大多简洁明了,浅显易懂。

答疑室 Q & A Room

自动取款机 ATM

停车场 P

三、公示语的分类

校园公示语运用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公示语为师生提供一种信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突出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示意功能(戴宗显、吕和发,2005)。

1.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没有任何限制、强制的意味。其语言不一定要求公民采取何种行动。如:

Network Newsroom

陈胜教授工作室

Prof. Chen Sheng

公共厕所

Public Toilet

2.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只起提示作用,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但其在校园公示语中却广泛使用。如:

请勿践踏草坪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请勿乱扔垃圾

Please Do Not Litter

3.限制性公示语

此类公示语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不会使人感到强硬、粗暴、无理。如:

施工现场 禁止入内

Construction Site Keep Out

勿靠两侧

Keep Clear of the Edges

4.强制性公示语

此公示语要求观众采取或不采取相关行动。语言强制,无商量余地。如:

禁止泊车

No Parking

禁止通行

Do Not Walk

警戒线 勿超越

Police Line Do Not Cross

四、不规范公示语翻译分析

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应遵循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可直接引用国际通用公示语,但由于译者不认真对待、取材不便等原因,相关公示语的翻译并不统一规范。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我们发现校园公示语的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现举笔者观察到的几例常见的不规范翻译与大家一起探讨。

例一:“请节约粮食”

这是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在大学校园里也较常见,特别是在学校食堂里。自然,其翻译也或多或少有点中国特色,比较普通的即为“Please economize food”。很显然,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即Chinglish。

汉英对译中有四大疑难,即语言难点、思维方式难点、文化难点及非语言因素难点(田传茂、杨先明,2007)。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差异必然会反映在翻译中,并给其带来一定困难。思维方式的差异自然会造成表达上的差异。将“请节约粮食”译成“Please economize food”,即没有真正认识到英汉的思维表达方式差异,因而翻译出来的句子文理不通,不合逻辑,属典型的死译、硬译类型,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economize”意为“节省,节俭”。而学校食堂里的此标语并不是要求学生少吃粮食,而是倡导同学们不要浪费,要珍惜粮食。认识到此英汉差异后,可将“请节约粮食”按英语的习惯译为“Please do not waste food”或“Save on food”。

例二:WC

这条指示性公示语在我国的普及率很高,且多被译为“厕所”,但厕所这样一条译出语确实是源语的译入语吗?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认为翻译时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即“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公示语翻译也应遵循此原则。事实上在英语中,“WC”类似中文所说的“茅厕”,是比较粗俗的说法,这样的标识语在公共场合十分不雅,而在国外,表示厕所时多用restroom这个词。

不少从英美回来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WC”在国外确实较少使用,但在中国反而使用较多。因而,将“WC”译为“厕所”没有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原则”,也不符合英语习惯,可改为“restroom”。

五、对译者的要求

从以上对公示语的相关介绍及现存的一些较常见问题,我们可知公示语的翻译很考究,对译者的要求的确不低。为了给外宾留下好的校园印象,公示语翻译应准确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由此可见,公示语的译者可谓任重道远 。那么,对公示语的译者有哪些要求呢 ?如何才能译出地道的译文呢?

奈达在谈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时认为,译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双语能力、双重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翻译一般涉及两种语言,因此译者首先必须精通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但翻译不是翻译语言,而是翻译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译者还应对两种语言所在的文化尽可能地了解。如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校园公示语译者,除了要遵循译者应有的追本穷源精神、对读者负责精神及淡薄名利的精神外,我们对校园公示语的译者还有如下要求。

首先,对译者来说,了解汉英公示语各自的语言及文体特点至为重要。本文前面已提到公示语的相关特点,现针对译者的要求,做点补充。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点有三点:一是往往全部用大写字母,不加句点 ;二是字数通常都很少,最少的只有一个词;三是语言精练,有时采用十分正式的文体。至于汉语公示语,最主要的特点当属字义浅显,文字较简洁。知道了源语和译语的特点,翻译起来便可知己知彼,“百译不怠”。

其次,良好的习惯是做好校园公示语翻译的捷径。首先是随时积累译入语中现成的等值的或近似的表达,因为它们是我们翻译中可以效仿甚至可以直接拿来的比较鲜活的语言材料。作为公示语的译者,我们要养成随时随身随地积累的习惯。如此当我们在遇到校园公示语时,即可信手拈来了 。如公示语“严禁烟火”在英语中即有如下功能对等或语义近似的表达法: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PLEASE DO NOT DROP LIGHTED CIGARET AND MATCHES!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拿来主义”,有时则需酌情变通。

最后,要注意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是需要点天赋的,有些人对语言可能天生敏感些,有些人则可能迟钝些。不过迟钝一些的人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变得敏锐起来。例如,平时多读读文章,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当遇到“小心地滑”这样的校园公示语时,就可脱口而出:CAUTION!WET FLOOR! 不过,另外一点也很重要,即通过阅读培养语感时读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跟着惯性走,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一次翻译课上,老师让我们翻译“止步于此”,许多同学看到有“止步”二字,立马想到“STOP”,或许即是在平时养成的语感习惯。含有“STOP”的公示语一般较生硬,不太委婉,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一般公示语都较少使用此词。NO ADMITTANCE OFF LIMITS,OUT OF BOUNDS等才是“止步于此”的正确翻译。

六、结论

月余前,西班牙洛维拉―维吉利大学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安东尼・皮姆在我院作了以 “论译有所为”的讲座。其渊博的翻译知识使我对翻译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皮姆教授曾提到过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对校园公示语的翻译其实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校园公示翻译应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德国学者费米尔认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目的来自翻译活动的发起者规定的翻译要求。而作为翻译活动的一种,校园公示语的翻译也应遵循“目的论”,即做到功能对等、目标明确。

校园公示语翻译的目的,自然在于使译入语的读者能明白相关公示语的含义。希望广大校园公示语译者能在“目的论”指导下,参考以上对译者的要求,做好校园公示语翻译,朝营造地道的英语环境,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2]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孙国栋.“目的论”指导下的校园公示语翻译[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9).

篇7

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而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对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爱祖国的品德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就能给学生以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奥秘发现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教授给学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和生态等专业知识一个个课时当中,利用生物学知识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如何较好的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感恩自然 敬畏生命

目前,在地球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被发现并命名的生物约有25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33--35万多种。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竟达10亿种,更何况现在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生物呢!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只有地球才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星球。而我们人类就是其中具有最高智慧的万物之灵,但是我们生活的一切来源都依赖于这个生物圈:每时每刻必须呼吸的空气,温热的阳光,脚踏的坚实的土地,能饮用的生命之水,以及资源来自其他生物的衣食住行,日用药材甚至生活中的一些乐趣,哪一项离开大自然都不行。这怎能不让我们感恩大自然丰厚的馈赠啊!

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必须要与各种生物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中。不能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就随意地践踏其他生命,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野兔,甚至也不能随意地把想当然的“恶狼”就地正法,灭绝九族。大自然赐予了所有生命以阳光、空气、土壤,以及适宜的温度,生命是平等的,每种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也都有它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惟其如此,万物之间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整个生物圈才能够生生不息,和谐发展,教育学生要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动物,感恩自然,敬畏生命

二、珍惜生命 关注健康

现在的青少年,没有承受力,遇到挫折就灰心,不善处理逆境。要教育学生逆境当自强,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有信心不懈努力,总有一天别人会发现你的价值。在讲授生命发展史时,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家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同时也体会到只有经历苦难的洗涤生命才会有意义。教师讲《血液循环》发现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经历了几代科学家不屈不挠的研究,塞尔维特被当作“异教徒”活活烧死,哈维的理论被当时的权威攻击认为是一派胡言,直到哈维逝世后的第四年,哈维的理论才被确认。

三、让学生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人要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必须爱护地球,爱护其它生物,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师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加以落实,如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展示鸟类的图片 ,一只家燕一个夏季能吃掉50万- 100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大山雀一天的捕虫量超过自己的体重,二只长耳鸱枭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老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看了这些课件,学生保护鸟类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学生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亦被激发起来。在“环境保护”学习中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影响,开展“社区污染种类及改进方法”调查活动,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伦理观。

产生自杀念头是可怕的,唤起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迫在眉睫,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才能尊重别人的生命,从而敬畏一切自然界的生命,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应该带着生命教育这份责任,去审视解读我们的初中生物教材,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唤醒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四、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从近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联想到人们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从工厂里林立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联想到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从鱼虾死亡、泛着泡沫的黑臭河水联想到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却再被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林林总总的现实,使学生明白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遵循生态规律,才能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否则,人类发展得越快,环境污染的越厉害,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最后人类只能是自掘坟墓,快速走向灭亡的目的地。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就有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垃圾要分类,能回收的要回收;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爱护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节约水节约粮食节约用电,节约每一件日常用品,也就间接地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将来才会成长为高素质的

篇8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到了现代,文化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都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广度,挖掘了文化的深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见就是: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除了自然界固有的之外,一切人为的物质与精神成果都是文化。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观,粮食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不断有文化的新发现,其中也包括粮食文化的新发现。即指经过考察、探索和研究,觉察和寻找到前人不知的、在粮食领域固有的事物和规律。这里,试给粮食文化下一个定义:它是指由农民及其相关当事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的各种粮食物质成果和相应的精神成果。后者包括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制度、法规、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等方面的文化集合。由此可见,与每一种文化形态相同,粮食文化也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相应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的统一。前者是粮食文化思想性和精神性的集中体现,即“魂”;后者是粮食文化实现其功能的依托或载体,即“体”。只有在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粮食文化之“体”,弘扬粮食文化之“魂”,并实现其有机统一,才能开拓我国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途径。

二、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各个领域的行业文化与我国整个当代文化之间,既存在相呼应的共同性,又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粮食文化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综合功能的文化品格。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爱粮、保障安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诚信至上、和谐务实,传承创新、奋斗进取,崇尚俭朴、节粮为荣。

(一)爱国爱粮,保障安全:粮食文化必须坚守的根本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国家,一切文化形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制度性质。体现这一根本性质的粮食文化必须是主文化,而不是亚文化,更必须坚决抵制反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文化一定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粮食事业的文化,一定是确保和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文化,一定是广大粮食职工做主人翁的大众化文化。当前集中体现这一性质的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做到“粮安天下”。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粮食文化必须坚持的长远方向

我国最广大的“民”,主要包括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就是首先要满足全体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不可替代的粮食需求,这是人人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奉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宗旨,着眼于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生产者种粮增收、致富;让消费者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健康。

(三)诚信至上,和谐务实:粮食文化必须弘扬的崇高品格

我国粮食文化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厚德”、“和谐”、“诚信”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粮食文化弘扬“厚德”精神,就是做到“厚德载物”、“八荣八耻”;粮食文化基于“和谐”理念,就是要创造具有包容性、协调性的“和谐粮食”的氛围;粮食文化坚持诚信经营,就是要“诚”字当头,“信”在其中,“实”在行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四)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粮食文化必须永葆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粮食文化理应传承创新,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取,即所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新时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的探索研究、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经验成果、新的科技创造,赋予粮食文化以新内容、新精神、新境界和新形式。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充分实践和发扬粮食文化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的价值。

(五)俭朴为荣,节约粮油:粮食文化必须倡导的民族美德

古有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德节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当前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推进我国粮食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的美德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在创新中实现粮食文化精神与载体的有机统一

粮食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多种形态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扬,即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表达形式要多样化。后者以经常化、规范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粮食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乃至国际上。经过30余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已经显著加强和变化,已初步建立 “九大体系”: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粮食收购体系、健全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整合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企业结构体系、健全粮食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学膳食消费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文化与其载体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既影响文化功能的彰显,又不利于粮食实体的加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克服二者脱节的办法在于着力探索“五强化、五统一”,开拓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的广阔路径。

(一)强化“民本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

“民本性”有如一条强有力的价值纽带,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紧紧统一起来。粮食文化之内涵,是依靠“民本性”赋予文化载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而粮食文化之载体,则是依靠“民本性”为文化内涵提供依存和传扬的平台和载体。“民本性”成为二者有机统一的“核心结合点”,也是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所谓粮食文化大众化就是粮食文化的主体职工化、形式通俗化、内容生活化。要面向大众、服务民众,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形式,实现其教化功能和精神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贴近粮食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化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促进广大粮食职工全面发展。

(二)强化“时代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促改革”

不同历史时代产生各自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文化具有时代性。我国当代的粮食文化是以当代粮食的物质生产方式为根据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具有“世纪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媒的时代,也是与“狼”共舞的时代。后者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高悬,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空前激烈。适应这些“世纪特点”,我国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只有擂响时代的主旋律和坚持时代性,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也才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就粮食文化的内涵而言,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时代精粹、体现时代特点、发扬时代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就粮食文化的载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粮食机制、粮食企业和粮食科技改革,使粮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形式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弘扬时代的精神。

(三)强化“创新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软实力”

粮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粮食文化活力的标志和灵魂,也是增强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所谓粮食文化的软实力,并不是自我认定、自我命名的文化特性,而是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广泛传播使其蕴涵的力量得到认同和接受。只有具备创新意义的粮食文化,才具有创造软实力的条件。粮食文化创新是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市场、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在传播形式方面,粮食文化创新必须和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其多样化和现代化。

粮食文化的软实力,是要通过粮食经济技术的硬指标实现的。如果粮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粮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不仅能增强粮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会成长为社会舆论关注、认同、追随的主流文化。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先进的当代,粮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扬形式的增多和提升,都必然增强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哪怕是一袋米、一包面、一瓶油、一个馒头、一盒饼干,甚至与这些产品相配合的包装、运输服务业等,随着科技含量的扩大,都可以提高附加值,发挥出粮食文化的软实力。

(四)强化“服务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重民生”

大力发展粮食服务文化,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而实现,由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成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繁荣粮食服务文化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粮食服务文化特性的认识。包括人文性、导向性、信息性、技术性、标准性、时效性、适应性、数量性等。由此出发,要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客户至上、诚信至上、质量至上,让消费者顺心、安心和放心,以更鲜明地彰显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创造服务文化品牌。为拓宽粮食文化服务之道,要积极创造粮食文化服务品牌。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服务形象、服务设施、服务品牌,还有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就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财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品牌战略寓于粮食服务文化建设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其目的。

篇9

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尽量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浓的知识传承和道德影响的氛围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俭意识、奉献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新时期的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把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两者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完善的教育形式,所以教学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此我结合自己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一些做法。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担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新大纲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新教材中的许多例题和练习里蕴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例如“圆的周长”有关的练习,就有好多可以渗透爱国教育的练习,如:北京天坛公园的祈年殿是个底直径24.2米的圆形大殿。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环绕祈年殿的回音壁是一道圆形的水磨转围墙,它内圆的半径是32.5米。回音壁内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我在给学生做这道练习时,向学生渗透了这样的思想教育:我向学生介绍颐和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教育学生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它,保护它。

二、渗透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渗透节约粮食教育:全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节省多少克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大约合多少年?渗透节约水电教育: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9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多少个月,合多少年?

三、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赫尔巴特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因此,我认为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数学德育功能很有必要。我在教学中注意渗透集体主义思想,告诉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帮助,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好比圆是所有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之所以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而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注意精神。例如我在教学: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5~28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时,就不失时机的渗透了这样的教育。教育孩子们应该向中国的体育健儿学习,学习拼搏、向上、为国争光的精神。

四、渗透勤俭节约、爱心奉献教育,增强学生奉献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教育学生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而现在有很多的同学都做不到了,不是他们不会做,而是没有想到,没有那个习惯,也没有那个概念。因为,有很多的父母在这个方面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社会是提倡的,企业是喜欢的,社会是需要的。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就很关键了。而在数学课本上有很多素材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勤俭助人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人教实验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2页有这样的一道例题:同学们去收集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对于这道题的教学,我认为我们老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如何求平均数,还应该充分利用这道题所蕴涵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勤俭助人教育。

五、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10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是节能、环保、绿色、生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的一种愿望。为了我们xxx更加靓丽,为了我们生活更加幸福、环境更加美好,我们向全局干部职工倡议:

一、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倡议全局干部职工学习掌握、宣传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向身边人宣传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片蓝天,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些文明。

二、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践行者。我们倡导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活动,特提出如下倡议:

(一)居住在城区范围内的干部职工在不影响上、下班制度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步行或骑行的方式出行。

(二)根据天气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每天下午下班后,由“低碳绿色骑行俱乐部”组织在城区车辆较少的路段骑行1小时。

(三)本年度选择步行或骑行的出行方式,沿永定河、大清河、引清东干渠等河堤,组织2次以上的河流生态环境巡查活动。

(四)利用周六、日组织一次远距离骑行,到周边县、市参观绿化、生态、污染治理的工程项目,并交流工作经验。

(五)每周五设立为“无车日”。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全局干部职工不使用机动车。集中执法行动或上级安排的集中活动除外。

三、争做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倡导者。我们倡议全局干部职工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自觉遵循“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倡议内容,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为广大居民作出表率。

繁忙的道路,城市的未来,也许将从这一刻开始,更加通畅,更加光明!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xxx县环境保护局

XX年6月xx日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节能维护。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危机的跋涉中,需要我们珍惜资源,降低能耗,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地球,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此,特发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倡议:

一、做节能减碳的传播者

节能减碳,不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发展方式,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树立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宣传员、志愿者,以节能降耗为己任,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俭、环保的良好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摒弃陈腐的用能观念,抵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把低碳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传递给周边的每一个人,共同营造低碳环境,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

二、做践行节能减排的楷模

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米的点滴小事做起,做自觉践行节能减排的楷模。

1、养成离开办公室、教室、寝室及其他公共场所时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脑的良好习惯。

2、会议室、办公室(家庭)做到冬天空调温度不高于20度、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

3、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时,建议教室、办公室、会议室以采用自然光为宜。

4、开展节水行动,随时关闭水龙头,做到人离水断,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次数,洗涤剂要适量投放,避免过量用水。

5、积极推广“无纸办公”、“无纸通信”,节约打印、复印用纸,提倡双面使用打印纸。

6、树立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争取做到“一物多用”。逛街时带上购物袋,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用品(如纸巾、纸杯、筷子、方便碗等)的使用。

7、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树立节俭文明的生活消费理念,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提倡适度消费,不超前消费。

8、分类保存和回收处理废纸、饮料瓶、电池等废弃物,促进生活节能减排。

9、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少开车;多爬楼梯,少乘坐电梯,为节能减排出力。

三、做督促节能减排的典范

倡导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自觉养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发现身边有浪费等不良行为要主动制止、及时规劝,发现因设备损坏或施工造成的浪费现象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督促整改。围绕节能减排,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的远见、智慧和内涵、修养的外在彰显,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身体力行、义务担当!一滴滴水能汇合成大海,一棵棵树能成长为森林!让我们每一位师生员工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着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认真开始低碳生活,为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xxx中 学

二一四年六月xx日

低碳绿色环保过春节倡议书

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亲人团聚,走亲访友,享受欢乐,热闹非凡。为努力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和舆论氛围,鼓励引导社会公民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切实履行呵护环境责任,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是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为了您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的呼吸更清新、家园更绿色,让我们从不放一支烟花、少放一串鞭炮做起,切实改善我们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尽量选择电子爆竹、鲜花等安全、时尚的方式,送出衷心祝福,欢度新春佳节。

二是选择健康绿色出行。春节期间,市民外出走亲访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开或少开私家车。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不断改变高消耗的生活习惯。上下楼时,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不仅有利于锻炼身体,而且还有利于节能。

三是树立节俭消费观念。走亲访友不攀比、不浪费,拒绝购买过度包装和污染环境的商品,选择购买绿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父母、亲人送上表情达意的节日礼物。倡导节约、勤俭的就餐方式,亲人团聚时,做到按需点餐,不剩菜、不剩饭,剩餐打包,争当“光盘”族,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篇11

在品德课堂中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唤醒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审美的意识较弱,必须得到教师的引导才能意识到生活的美。在情境教学中唤醒小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要设置好情境,鲁迅曾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也就是说要通过声音和视觉来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并将思想内涵浸润其中。具体来说,音乐悦耳,可以渲染情境;图画悦目,可以再现情境;故事扣动心弦,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优秀情景材料的良好运用,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考等有着很明显的效果。情境的设置,要尽量让学生能够多参与,这样才会有切身之感。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时,教师在让学生了解了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了种植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后,可以立刻发动小学生们到校园的种植园里进行十分钟的劳动,小学生们可以分工进行浇水、拔草、松土,人人参与劳动,人人体悟劳动的艰辛。

二、渲染情感,增强领悟能力

在唤醒了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前提下,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定深度的教学情境,以其增强小学生对审美的领悟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小学品德课的重点是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去领悟,在别开生面的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中,自己去领悟去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教师要努力创设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个课堂里,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几个场景。场景一:山间绿树葱茏,明净的小溪缓缓流淌,不时有飞鸟从树阴下掠过。场景二:宁静的小村前,清澈的河水在奔流,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吃草,突然出现一个人向河里倒了一桶黑糊糊的东西,黑色在河流中不断弥漫,面积越来越大,清澈的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场景三:车间里,工人穿着白色的整洁制服在忙碌,一瓶瓶透明、纯净的矿泉水从流水线上奔涌而来。看完了这些以后,老师再让小学生们品尝各种各样的水,有苦涩的水(加入苏打)、咸水(加入食盐)、甘甜的水(矿泉水)、果汁等。然后,老师问学生喝这些水的感受。最后,老师再问那几个场景,哪一个是丑的,哪一个是美的。由于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水有了切身的感受,所以很容易就判断出有关水的美与丑:创造甘甜、清澈的水的人和行为就是美的,把水弄得苦涩、浑浊的行为就是丑的。

三、落实行动,塑造审美品格

篇12

在品德课堂中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唤醒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小学生还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其审美的意识较弱,必须得到教师的引导才能意识到生活的美。在情境教学中唤醒小学生的审美意识首先要设置好情境,鲁迅曾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也就是说要通过声音和视觉来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并将思想内涵浸润其中。具体来说,音乐悦耳,可以渲染情境;图画悦目,可以再现情境;故事扣动心弦,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优秀情景材料的良好运用,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考等有着很明显的效果。情境的设置,要尽量让学生能够多参与,这样才会有切身之感。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时,教师在让学生了解了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了种植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后,可以立刻发动小学生们到校园的种植园里进行十分钟的劳动,小学生们可以分工进行浇水、拔草、松土,人人参与劳动,人人体悟劳动的艰辛。

二、渲染情感,增强领悟能力

在唤醒了小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前提下,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定深度的教学情境,以其增强小学生对审美的领悟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小学品德课的重点是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去领悟,在别开生面的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中,自己去领悟去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教师要努力创设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这个课堂里,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几个场景。场景一:山间绿树葱茏,明净的小溪缓缓流淌,不时有飞鸟从树阴下掠过。场景二:宁静的小村前,清澈的河水在奔流,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吃草,突然出现一个人向河里倒了一桶黑糊糊的东西,黑色在河流中不断弥漫,面积越来越大,清澈的河水变得越来越浑浊。场景三:车间里,工人穿着白色的整洁制服在忙碌,一瓶瓶透明、纯净的矿泉水从流水线上奔涌而来。看完了这些以后,老师再让小学生们品尝各种各样的水,有苦涩的水(加入苏打)、咸水(加入食盐)、甘甜的水(矿泉水)、果汁等。然后,老师问学生喝这些水的感受。最后,老师再问那几个场景,哪一个是丑的,哪一个是美的。由于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水有了切身的感受,所以很容易就判断出有关水的美与丑:创造甘甜、清澈的水的人和行为就是美的,把水弄得苦涩、浑浊的行为就是丑的。

三、落实行动,塑造审美品格

篇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德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当今的教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 以课堂为载体,用德育过程的设计同化学生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殿堂,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知识、能力、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1、挖掘与爱国有联系的德育设计 例如:在教学《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时,我会对学生说:“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有着壮丽的河山和丰富的资源,那你们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述,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学习百分数时,介绍我国的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在学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时,可以把从05年――08年度,每年:中国电脑的拥有量、公路的总长度、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费用、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等等作为统计的素材,体会到祖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关注,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挖掘与环保、节约有联系的德育设计 前些日子,班内有一部分学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随意往地面上扔垃圾,为此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我们学校有400人,每人每天往地面上扔一片垃圾,一周按5天计算,则地面上将有多少片垃圾?如果每人每天少丢一片垃圾,自觉捡拾一片垃圾,则地面上将少多少片垃圾?计算完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教学《时、分、秒》时,我在课前设计了一分钟口算练习,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能做好多事情。有时我给学生出一道他们身边的数学题:一学期(按20周,每周5节数学课)我们真正用于学习数学的上课时间是多少?

学生计算 40×5=200(分钟)

200×20=4000(分钟)

4000÷60÷24≈2.8(天)

从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节约时间。

有时我还用有关节约用水、节约粮食、节约能源、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数学教学,如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3、挖掘与团结合作有联系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有时设计让学生合作能完成的问题,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小数乘法的法则等,又如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我请同学们拼成一个稍大一点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一样的小正方体),那就需要他们合起来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概括、学会合作。

二、剖析教材,用德育素材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在认识《圆的周长》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数的产生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用算筹记数,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讲简便运算时,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道数学题让学生做,鼓励他们向小高斯挑战。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课堂上,我还适时给学生们讲华罗庚、陈景润……我国数学家立志成材的故事。以上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