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17:02: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教学资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网络教学资源

篇1

传统英语教学中创造英语真实交际环境往往比较困难,而网络英语教学由于网上的隐身性、跨地域性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使得学习者容易克服心里障碍,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入英语真实交际环境。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注意从丰富而又繁杂的网络英语资源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真实语言题材。互联网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既有大量“原汁原味”地道的英美本土英语素材,也有经过处理面向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资料。其表现形式也多样化,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等应有尽有。这些资料语言真实,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学生乐于使用。例如,在休闲英语的教学中,很容易搜集到与日常英语交流比较密切的词汇、习惯用语、日常谚语、成语等,接触到大量有关风土人情、日常习俗的英语素材,这对于教师拓宽加深休闲英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大有裨益。其次,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网上交际软件增强学生的英语真实交际环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时交际软件被开发出来。可以通过CAI课件、键盘聊天、语音聊天和视频辩论等形式,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到网上英语角走一走。网上有许多优秀的英语CAI课件,例如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听力》、北方交大的《网上英语写作》等,可以充分利用其多媒体功能,强化英语教学内容的传播效果,提供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而有名的NetMeeting软件则提供了文字交谈、白板讨论、语音交流和面对面四种方式。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非实时交际软件,如电子邮件、BBS、Newsgroup、Gopher等,和学生进行在线式或离线式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提供指导,达到一定程度上面对面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网络资源的差异化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该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性,在学习内容存在相似性的情况下,强调应注重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师应注重网络资源的差异化运用。由于学习者在学习方式、方法、水平和风格方面存在千差万别,有的自主性强,有的则依赖性强,同时不同学习者英语基础也存在差异,有的阅读能力较强,但听力较弱,有的词汇量较大,但语法方面比较差。传统英语教学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网络英语教学则具有独特优势。网上有许多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习者的学习资料,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应归纳、识别学习者的差异性,引导不同的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控制。可以将学生的差异性划分成几个大类或层次,根据各类的特点相应进行教学设计和资源运用。例如:在进行语法的训练、练习时,教师就应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向学生提供与其类别或层次相适应的资源。如果一个知识点未被掌握,就应避免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习者容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因此教师还应从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反馈中,改进教学设计,甚至可以让学生成为教学设计的参与者。实际上,网络学习者的多元性决定了这些差别化学习者的反馈也是极其重要的网络资源,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可能就在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中产生,教学者应注意给予充分重视和利用。

篇2

2给予远程教育准确的定位,积极开发和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网络教学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近些年以来,我国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及开发共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精品课程的评估方面。但是,就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来看,不管是在资源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同网络学习着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整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网络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还存在实用型及共享性差、教学设计粗陋的问题。另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还受到观念以及资金方面的限制。网络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的借助网络的优势,为广大学习着提供一个帮助他们学习的平台和环境。而在网络教育中,教育的核心就是网络教学资源。因此,网络远程教育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结合远程网络教育的自身特点及规律,积极的建设和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在建设和开发网络额资源的过程中,应准确的把握网络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准确的定位远程教育,规范网络上繁多的教学资源,加强其规范性及共享性。要充分的了解到网络教学同传统教学之间的区别,网络教学并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将书本的图文信息转变为数字化的音像信息,在教学内容方面及教学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具有着网络所特有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我国现代网络教育教学资源重复性比较严重的问题,在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的遵循现行的行业规范来进行开发和设计,为了方便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国家及地区应整合优质资源,建立完善的资源库,在此过程中减少重复性资源的建设。同时,为了确保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符合远程教育特点及发展规律的资源共享机制。

3重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培训力度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教育能够得以实施的核心资源。网络课程不仅能够体现出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体现出了网络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等内容。就目前我国网络教学资源来看,很大一部分的网络教学资源都是教材的电子版或者网络版,复制传统课程的现象非常严重,缺乏课程教学的设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作为重点,并加强对开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建设过程应该严格的按照规划、设计、开发、集成、测试,这五个步骤来执行,在开发及建设过程中结合网络教育中师生时空分离的特点,围绕“以学习活动”这一中心来建设课程资源,并且严格遵循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关建设标准,确保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在建设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式,重视资源信息的交互性,通过网络教育技术的运用,围绕学习者,为其开发和设计更加合理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在选取媒体的形式时要充分的考虑学科的内容以及不同学习者之间学习条件上的差异性,为学习者提供多样性的学习资源及传播途径。同时远程网络教育应当借助网络的优势达到指导学习者们学习活动的作用,同时给学习者们创造一个网上自主学习以及彼此间协同学习的条件,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必须要把握好课程导入、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及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就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来看,在高校的远程教育中,教师普遍是有其他教师兼职,很少存在有着很多远程教育经验的专门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教师。为了让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更加的合理和完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应该对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网络授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对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他们网络教育理念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他们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计方法方面的培训,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并进行设计实现,使其更加符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以更好地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4加强远程教育教师师资建设

就我国目前远程教育的现状来看,远程教育教师普遍都是普通高校的教师兼职担任,很少有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远程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同传统高校教师相比有着更高的标准,它要求教室们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不仅要能够完成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当具备自主设计和开发网上教学课件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对网络学习者进行合理的管理,并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及学习进度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评价。所以,普通高校的教师兼职很难达到远程教育的目的。因此,为了使得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必须要有一支合格的远程教育教师团队。为了确保远程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达到远程教育的需求,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培训制度,不断的提升其教育素养。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一系列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到网络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制定出更加完善合理的能够与当前教育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制度,帮助老师更好的协调好教学同科研之间的关系。

5严格把控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

网络教学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灵活度高、跨地域和跨时间等特点。通过网络教学,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获取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网络资源中,如何把控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依据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及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及教学资源规范化标准,明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并成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督导组,严把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关。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评审和奖励机制,以评促建,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断发展。

6完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激励及评价机制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给予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足够的重视,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成果纳入到了教学评估、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的评估指标中。但是,在高校中还没有很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激励和评价政策。因此,高校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们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并将教室们对网络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列入到教室的评级考核中,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进而提高教室们对远程教育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参与性。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课程评审机制,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实现以评促建的良性循环。

7加强对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在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中,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教学的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应当给予远程教育教学研究足够的重视,将教研活动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合理的教研方案,积极的开展教研活动。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应该明确教研活动的主体,把握好活动的整体方向,做好资料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确定好中心发言人。教研活动中各参与人员应当进行积极的讨论,最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教研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因为网络的跨地域性及实时性等特点,提倡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9

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伟大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其中,网络教学资源已经逐渐深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它也对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跨进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的许多领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的应用现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众所周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网络教学,网络教学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是,网络教学的发展和繁荣同样也离不开日常教学实践。虽然网络教学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网络教学方式是不能彻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至少目前是的。既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网络教学就要深入到学校的教学中来,采集传统教学方式之精华。毕竟,学校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汲取营养之地。探究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给学校的日常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若干变化,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和新时代的文化现象给年轻学生带来的影响。

1 中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1.1 学生的调查分析。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还是有所了解的,这说明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生当中有了一定的应用基础。从使用过网络教学资源的人数可以明显地看出,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生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是这应用的效果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

在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控制在5-7小时以内,其中周末用于上网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从上述的数据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用于接触网络教学资源的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1小时。在这不超过1小时的时间内,学生要实现对于接触到的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没有充分保障的。50%的学生上网时花费时间最多的项目是“休闲”,只有6%的学生选择的是“查找网络教学资源”。在本已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有半数的人选择在上网的时候花费最多的时间用于“休闲”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没有很深的依赖关系。

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最明显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反面: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促进学后反思及学业进步;丰富学习方式。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注入了新的知识元素,这些新的知识元素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反思,从而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同时,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带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丰富和发展。少数同学还赞成网络教学资源还有其他最明显的作用,诸如培养个人思维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等。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会不断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当中,网络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作用范围会不断延伸。

1.2 教师的调查分析。从教师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来看,主要有PPT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等。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对网络教学资源有一定的熟悉程度,足见网络教学资源已经参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来。但是65%的教师仍然停留于“一般”程度,这说明网络教学资源又没有彻底地、广泛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这说明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的应用的时机还是不很成熟,时机不成熟这一事实同样从侧面反映出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效率必然要打折扣。

从上网的时间长短来说,教师的上网的时间却在平均水平上要略低于学生。面对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上网时间很受限制这一现实问题,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为他们提供便于检索和应用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中,大多数教师喜欢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环节有:备课、课堂讲授、和编制试题。在教室装备有多媒体的中学的教师还喜欢“制作课件”环节应用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对于“学习答疑”、“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三个环节,选择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师比例均显得较低。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的应用似乎被陷入传统教学的桎梏当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从中得以深刻体现。

2 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2.1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积极联系教师。在繁忙的中学阶段,上网的时间本已很受限制,学生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相对于中学教师而言,还是显得那么的细致合理不足,而粗陋不合理有余,从而降低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效率。学生积极联系教师:其一,使学生所选择的网络教学资源紧密联系课程的知识结构,紧跟课程目标;其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让师生对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可控性得到加强;其三,锻炼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课程的知识结构。

2.2 加大学习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关注。各级中学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的举措影响着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应用效率与效果。学习重视对内部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如今是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知识更新飞快的信息时代,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设备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从整体上来看,各级中学对于各自学校的财政投入还是不足。诸如,设备更新滞后,设备维护缺乏等等。中学阶段师生的是教学和学习任务比较重的人群,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有效地提高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显得格外的重要。提高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财政支出:一来,可以使网络教学资源更广范围的进入到学校;二来,让学校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得以及时的共享。

2.3 发挥社会各界力量。除了发挥个人、学校的力量之外,社会各界也应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来,为网络教学资源更好的建设和应用共同努力。例如:首先,政府的财政投入可以帮助各级中学采购信息技术设备,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创建一个硬件平台。其次,政府可以帮助各级中学在引进相关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供财政支持,为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人才保障。最后,政府可以出资加强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提供一个免费的平台。

3 结论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在此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及时了解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应用现状,探明在这应用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及时提出相关的能够帮助迅速解决问题若干建议和策略,在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在中学应用的现状调查研究实属必要。只有牢牢把握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中学教育发展才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瞿浩.电大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5).

[2]徐海静.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实践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01.

[3]郑金州.世纪之初中国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9).

篇4

2目前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学生与教师在课下时间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让学习者们的学习更加个性化、便捷化。但目前来看,网络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课程网站申报成功建设好之后就被“束之高阁”,真正为学生们应用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少之又少。许多高职院校都直接将教材内容一板一眼地放到网络教学资源上,实则与课堂和课本教学内容并无两样。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网络教学资源上进行的自主教学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浙江某职业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职业学院的学生和老师在网络教学资源上进行学习的情况2.1学生上网使用网络教育资源时间较少从表1显示出的数据可知,教师在网络资源库进行信息查找的时间多于学生。一方面,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还不够强,很多时候还是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忽视。2.2每周学生和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频率较低由表2可以看出,仅有37%的学生每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在3次以上,在教师中,虽然比例大于学生,但总体而言,大部分教师每周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仍低于3次。此项调查说明网络教学资源尚未在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中普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2.3网络教学资源操作不够便捷在针对“网络教学资源是否简单便捷”的评价中,仅有40%的学生和44%的教师认为网络教学资源操作便捷。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式授课教学不同,网络教学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学习,必须通过网上操作来得以实现。因此,使用网络教学资源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由此可见浙江X职业学院急需对网络教育资源平台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与改进。2.4校方的理论指导欠缺在针对“校方是否提供有效理论指导”的选项中,有32%的学生选择“是”,68%的学生选择“否”,38%的教师认为校方已经提供了有效理论指导,62%的教师认为校方未提供有效理论指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理论对于提高师生学习效率,提高网络教学资源使用频率都将有极大的裨益。

3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高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需要政府、社会、校方、师生等多方共同努力。在此之中,最为关键的便是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问题。3.1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保障学习实用性立足高职教育实践性要求,打破传统教材僵化的章节限制,增设情景模拟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联系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选择对应教学模块,在实践中学习,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紧密集合,形成“理论学习+情景模拟+实践工作”的课程学习体系,保障学习的系统化、体系化,切实帮助学生胜任工作岗位。3.2完善课程资源体系,提高学习连续性当前课程资源内容已经比较丰富,但是却不成体系,碎片化现象严重,学生学习连续很差,应当在丰富课程资源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保证“全课程、全章节、全学时”的连续性学习。3.3丰富课程表现形式,便于学习持久性网络教学是一项紧跟潮流的教学方式,网络课程资源也要注意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应提供多种格式、多种平台、多种接入方式的学习选择,开发手机、平板、个人PC等终端接入课程资源库的客户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灵活性,最终提高学习持久性。3.4开放互动式课程教学,激发学习积极性开发网络课程互动平台,提供开放式的师生互动平台,促进师生沟通交流,提供定制课程、学习课程记录、电子书签等个性化服务,开发学生建议和老师咨询等参与性学习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听取学生建议,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甚至可以使其成为校园活动的宣传平台,成为学校的重要互动教学手段,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5

[作者简介]王凤琦(1976- ),女,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与远程教育。(陕西 西安 71006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62-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高校都在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多媒体教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和硬件建设均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花费了巨大投资建设起来的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多数存在有“路”无“车”或“路”多“车”少的问题,使得多媒体教学环境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设备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

一、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1.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网络具有无限的空间,通过网络可传送多种媒体教学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教学信息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的种类,同时也展现了当今科技的最新教学内容,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者可在线访问教学资源,收集大量的相关专业资料,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阅读或讨论,感受网络的便利。

2.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教师、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可以从网上查询自己想学的课程和资料,同时学习者在网上学习既可以是实时的,即异地教师、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即教师预先将教学内容及要求存放在服务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网上下载进行学习。只要有电脑、电话线及Modem的地方,都是学习的场所。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3.学习过程的动态性。通过网络可传送的多种媒体教学信息,既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事先预置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由学习者各取所需,也可为学习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需求、新问题而同步制作相关资源。

4.老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邮箱、论坛、QQ、博客等交流工具实现远距离双向和多向信息交流,实现互动学习和多变互动的网络教学新模式。

二、现状分析

1.缺乏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认识。不少学校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几乎没有经费投入和相应的政策支持。教师制作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标准化意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缺乏统一规划和分工合作,大部分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缺乏教学设计,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不开放,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教学效果差。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多媒体教学资源管理分散。早期制作和购置的一些视频教材和CAI课件没有完全实现集中管理。多媒体教材管理分散,甚至有些教学资源保存在教师个人手里,成了独立的“信息孤岛”,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网络教学资源匮乏。在多校区教学的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没有及时整合上网,教师上课奔波于各个校区之间,教师播放教学录像、办理借还手续、索取录像教材需要跨校区实现,给教师上课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三、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1.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自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在经费投入、建设规模、硬件平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要营造信息化校园氛围,实现教育信息化,一定要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遵循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关键,教学应用是核心的原则。

2.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要求。随着校园网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求学网的主流。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平台,在校园网内任一地方教师都可以索取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学、学习。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负担。学生可以不受地域、时间、专业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对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教学思想与经验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共建网络教学资源过程中,只有解决了教学资源设计中的共建问题,才能集中所长,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享受一流的资源,从而促进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全面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

1.更新教学理念是关键。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形式,在网络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首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制约,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优秀的资源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某个人,而网络教学的优势是资源共享。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教授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探索知识和意义的新媒体”,互联网也将成为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教育部部长曾经指出,“要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教学信息上来,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教[2005]1号文件指出:“加大教学信息化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所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增强学校整体实力。当然,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制定相适应的规则。

2.建设网上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本学校网络运行环境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将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数字化,到网络环境中形成网络教学资源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新的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扩充网络教学资源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校园内原有的录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及各种音像素材并实现数字化;二是多渠道扩充网络学习资源,尤其是从一些专业网站下载适合本校专业的教学资源;三是集中优势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共建共享。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真正的网络学习资源的新环境。

3.重视资源利用。关于教学资源重“建”轻“用”的现象在我国比较普遍。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于教师要特别注重各类素材的建设,便于教师随意选用适合自己的知识点,充分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对于学生不同的学习模式,特别注重各学科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大,只有广大师生将资源用起来了,才能达到建设教学资源的真正目的。

4.对教师进行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与教师在信息占有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再凭知识占用量征服学生,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新的教学资源的引入,要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提高运用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因此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对教师发展的要求。

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塑造人、影响人。教育技术的成功实施必然会促进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发展,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应用的核心与关键。要取得网络在教学中的实际效应,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邓安,吴福初,丛红日.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3).

篇6

一、中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高校自身通过自建、购置或共享的方式所建立的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各类电子文本、网页、视频、音频等数字文件。从目前国内各高校所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内容来看,主要包含用于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一些多媒体课件、网络题库、案例、资料、网络课程等资源,以及用于学科建设的一些专业素材资料、学科网站和实验教学平台等。而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各校自筹经费建立数据库,或者通过外购、自主研发的一些教学平台,以及部分有教育相关部门和国外相关机构所建立的共享教育资源。

二、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建立在长足的发展基础上,将其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进行建设和管理,它不单单是教学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而是涉及了数字资源内容的组织和规划、资源可循环性利用、实施技术的先进性和便捷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数字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内容相当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但是由于许多资源都是以试题、教案、课件等形式简单的累积在一起,没有详细的进行分类和组织,让教师或学生很难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内容。而一些学校只是为了简单的扩充资源,购买大量的教学光盘进行复制和拷贝,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并没有重视资源的质量,使某些资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教师和学生的使用积极性并不高,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教学制度引起的应试教育思想让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能力,很多数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规范

许多学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主要依靠学院相关部门的多人合作形式完成,在资源分类、资源引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来实施,导致资源分类不规范,种类划分不明确,内容宽泛无章,分类中有重叠的现象,不仅给教师和学生使用资源带来不便,更不利于对资源的分类管理和补充,给校园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以及实现共享和交流等都极不便利。

(三)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不畅

就目前形势而言,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一般都是管理人员进行专门负责,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反馈系统,无法得到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也无法传达给资源管理者。因而,在网络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便一直得不到解决,长期使用过程中,便会积累出更多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网络资源的优化和更新,更是打击了教师和学生的使用积极性,导致了资源浪费、整合困难的现象。

(四)教学资源建设缺乏创新性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教学资源库中,多以电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素材资源、教材资源、文献资源等形式存在,没有具有校园特色性的资源库和网页,不仅不能够体现高校自身特色和校园文化,让网络资源显得枯燥、毫无新意。同时,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上,各高校主要以购置为主,缺乏让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以及外购的资源也并不能与校园发展理念相吻合,在资源引进上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三、学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对于网络资源的建设必须建立在自主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统一的规范、规划和策略,积极引进资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对网络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利用

网络的开放性为教学资源的搜集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在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些论文、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试题、软件等,学校资源建设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这些资源进行下载、筛选、整合、优化、入库。在收集网络资料的同时,需要注意收集具有针对性、实时性和实用性的素材,不仅让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能够充实资源内容,解决现代化背景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而且许多教学资源是网络共享的,这类资料的收录可以为学校节约部分经费,提高办学的效益。

(二)自主开发教学资源

学校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是网络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学校可以利用原有的传统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进行整合和分类,制作成适合于多媒体制作或网络教学使用的数字化资源;其次,学校可以利用教师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将各科教师所制作的网络课件、论文等教学资料收录、归类、整合成为网络共享资源,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同时组织专业队伍,按照学科的需要对一些散乱的素材和教学材料进行重组和设计,制作成适用于网络教学和学习的资源。这样不仅节约资金,而且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可以将资源进行开发和循环利用,创造出新的资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共享资源的建设

各校应该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仅能够节约建设成本,还能够促进高校之间的和谐友好发展。同时,在自身某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积极向拥有该类资源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合作,开展资源共同建设的研讨会,优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建设。

参考文献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95-02

作者简介:刘丽萍(1961-),女,上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技术中心实验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李芳芳(1987-),女,安徽安庆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化技术中心实验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1 我国网络教学资源发展

如今,打开各种教育技术类的网站、博客或微信公众平台,关于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的研究资料随处可见,这几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近两年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的热点,相应的网站或资源建设也发展迅猛。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对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点,必然会研究、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教学资源建设也从传统的纸质或实物性资源向现在的网络教学资源转变。经过近年的不断建设,我国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达到一定规模。以网络精品课程为例,2003-2008年,我国建立了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3级精品课程体系,并相应建设了各层次的精品课程网站。其中,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jingpinke.com/)上,2003-2008年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有2 425门,课程类别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门类,这一数字到2011年增加到3 832门。2011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按照课程性质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分为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截至2015年1月,在爱课程网(http://icourses.cn/home/)上共有749门视频公开课和2 458门资源共享课上线。

2 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概念与建设误区

2.1 高校教学资源概念

高等学校的学习者是心智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的特点,对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具有较强的学习需求。本文主要探讨高等学校基于网络的校本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很多高校还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了校级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其理解各不相同,因而出现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不易进行管理和使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库,促进各资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检索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设质量,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其中界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几下几类: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1]。通常也可将教育资源称作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高校教学资源可以划分为教学环境资源与教学信息资源。教学环境资源主要指教学的硬件资源,即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闭路电视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实验室等;教学信息资源主要指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电子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题库等)、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资源链接等)[2]。这里所说的教学信息资源也即是上文《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界定的教育资源。

2.2 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网络教学资源库,但其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基本上以素材为主,教学课件与网络课程较少,教学性差;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重数量轻质量,以公共课、教辅课课件为主,主干课程、专业课程课件少;网络课程覆盖面较小,缺乏理论指导,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网络教学资源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种属界定不清,内容庞杂凌乱,相互包含重叠,不利于教师使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不利于管理;网络教学资源库大多只提供资源,而无相应的资源整合工具,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3]。

3 高校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3.1 精品开放课程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

网络课程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库包括精品课程库、课程教学库。名师丰富的授课经验和深厚的学术底蕴是各高校的宝贵财富,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接受名师指点的机会,能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另外,网络课程库还可以提供权威示范教学,成为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学习平台[4]。因此,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不能仅是资源的简单累积,追求量上的规模,而应该充分运用高校的优质师资资源,建设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真正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实现其学习目标的教育目的。

3.2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公共教学平台

笔者工作所在的高校是一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不断探索建设优质精品化的教学资源。高校教学环境资源指硬件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资源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学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形成包括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网络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等在内的教学环境资源,构成了公共教学平台。具体包括两路校园闭路电视、15间网络机房、14间语音教室、175间多媒体教室和4间自动录播教室(两间已建成使用,两间正在建设中)。校园网是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校园闭路电视除了进行日常的电视频道转播以外,还可以将录播教室作为主教室,为上课学生人数较多且分散在不同教室的公共课程进行同步直播,只需要一个教师在录播教室进行授课即可;网络机房、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为全校教师提供各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可满足日常授课所需。录播教室面向全校提供课程的录像和编辑,包括申报各级精品课程所需的课堂录像、重要活动录像等。

3.3 高校校本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内容

高校教学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建设具有一定规范且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信息资源。笔者所在学校学科专业性强,大多为应用技术类专业。学校一直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已建有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包括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及12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内容涉及食品工艺、计算机、大学英语、经济管理、机械制造等学科。为了激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学校还建设了BlackBoard在线课程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学习资料、与学生进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实现教学资源更大程度的共享,学校还建设了以授课视频和教学课件为主的多媒体素材平台,将公共辅导课的教学录像和学校优秀教师主讲的重点专业课程的全程实时录像和教学课件全部开放共享,并按院系和专题对录像与课件进行分类,同时提供搜索功能。学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网络课程和资源平台进行管理,保持教学信息资源的动态更新。此外,学校的图书馆网站拥有非常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学生可以在宿舍利用自己的电脑或利用学校的网络机房进行自主学习,作为教师课堂讲授的补充。

篇8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246-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platform,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platform in the problems, the depth content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goals, including material library design, public repository platform Courses , professional and group learning repository design, quality engineering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ository design curriculum resource library an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courses library design. Analyzes the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building direction and focus, explained the main points of repository platform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runtime environment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eaching Resources; Online teaching

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需要进行以体现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创新,而且需要在课程教材编写、课程内容设计、实践及实习实训、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平台建设等多个相关环节进行创新性的革新,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万维网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得到不断推进,在数字化校园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互动式学习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方面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脱离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向性和枯燥性,极大方便了知识的获取,拓展了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国家高度重视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要求“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1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国麻省理工OCW项目、澳大利亚EDNA项目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库平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家大力发展共享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日益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基础支撑,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实施并更新的系统工程,

1)部分学校限于资金等原因,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不够,尚未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及网络教学平台。下图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图,引自中国教育科研网2012年3月的《六成高校建网络教学平台》一文,其中A代表是;B代表否,有此计划;C代表否,尚无计划。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抽样高校有近40%的学校没有自己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图

2)课程资源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没有制定资源库平台中各种资源的开发规范和技术标准。教学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在平台设计实施中存在着不符合课程标准和实际需求的数据堆积现象。同时没有处理好大数据的分布存储等问题。

3)目前高校为避免大量的开发工作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往往选择采购市场上成熟度较高的产品或进行二次开发。虽然具有效率高、实施便捷的优势,但会有诸多问题。比如是否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是否能够与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有效对接整合等。

4)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及制度欠缺,目前高校对自主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精品课程课程申报进行推进、通过立项结题进行评价、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价以及师生用户评价等。但是运行机制设计考虑不足,管理制度缺乏或不严格,导致建设后期困难重重。

5)参加资源库平台建设的人员中有一线教师,也有教学管理者和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实际需求及技术支持服务指导欠缺现象,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深入实地的调研,导致平台设计和教学设计不对称的问题,导致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一。

2 研究内容及建设目标

资源库平台建设着眼点在于通过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和通畅的网络环境,快速提供教师课程管理和资源库的平台,便于创设有利于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资源环境,可以实现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申报、在线辅导及考试等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资源库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构建彼此信任的信息平台,在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2.1素材库设计

包括资料素材库、教学课件库、教学视频库以及精品课程库的设计。资料由一线教师添加,是教学资源库中最“基本”的资源,包含与课程相关的素材、电子文档、图书资料等多种数据资料。课件库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资料,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科分类上传,学生在课件中心按照学科分类浏览。教学视频库设计既可以是自己老师摄制编辑的视频课程,也可以是国内外其他高校优质的公开视频资源,在教学视频中心中链接,并按照学科分类,方便学生浏览。精品课程及质量工程资源库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满足校内教师申报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和质量工程的需要,可以为教师自动生成课程网站,具有无限扩展、套用模板及自主设定栏目等功能,教师可以在后台对网站进行管理整合上传各种数据资源。

2.2建立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建设,以教师自主开发和建设为主实施公共课程学习资源的基础构建,通过巧妙的架构和独特性设计,为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线学习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3建立专业及专业群学习资源库

专业教学资源库共性是围绕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配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的大容量、开放式、交互性强、适应网络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服务系统。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应该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献资源库、课程大纲及标准库、专题特色资源库、课件库、教学视频库、图片素材库、教学案例库、实验实训指导等。

2.4建立质量工程特色资源库及精品课程资源库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以教学质量工程为切入点,打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学习资源,建立省报国家级及省级质量工程的教学资源库,制作整合一系列本科教育的精致数字媒体教材,形成校本人才培养共享特色资源,具有特色功能性的课程申报平台与学习资源库。

2.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学习库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建设,提供网络在线学习、辅导答疑、在线考试等多种功能,对平台要求比较高,目前一般以自主开发、向专业软件公司购买或二次开发等多种途径进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学习库的建设。

3 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方向

3.1 基于“云存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云存储”基于“云计算”的延伸和发展,是将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将服务器、存储系统等资源网络化及虚拟化,为用户提供基于B/S模式下WEB应用服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可以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投资,避免了购买应用软件和系统的花费,“云存储”通过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对网络各类数据资源进行计算、存储、分析和管理,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的高效运行。

3.2教学资源库动态化管理

在资源库静态管理模式下,资源库内的资源被管理员统一管理,对学生实行校内免登录访问各种资源,在登录后可以上传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即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资源的生产者。资源库中各种资源具有统一的开发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链接公有云,实现资源动态部署。

3.3建立起具备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营机制

为提高资源库平台的利用率,使资源库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保证课程资源的质量,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营机制。从信息的规范、审批、到平台的维护,为教师和学生构建起一整套的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同时制定课程开发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为资源库平台的长久运行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4建设规范的运行环境系统

资源库平台运行环境系统由资源采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及存储服务器组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加大硬件投入外,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一支精干的技术团队。

4 结束语

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分析,奠定促进人才培养整合校内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管理平台实施于一体,使得资源库资源被教师使用并应用到网络课程中,能够为教师申报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及教学成果奖提供平台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然然,周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动态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5).

[2] 朱亚莉,李霞,刘亚彬.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

[3] 杨建军,何恒光.构建网络在线新课堂和特色教育的基础与支柱[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4] 王晓文.关于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2011(3).

篇9

1.教学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库指广义的资源库概念,它不仅包括教学资源存储功能,而且包括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访问、教学资源评价等功能,即广义上的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库多采用传统的B/S三层体系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其主要事务是在服务器端发生,极少部分事务在前端实现;数据多采用集中存储和集中管理的模式。随着教学资源的增加以及资源需求服务的不断增长,教学资源库逐渐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负载不均。目前多数教学资源管理采用的模式是集中存储与管理。在教学资源库中多媒体素材以视频素材居多,数据流量大;校园网中数据访问时间相对集中,容易造成服务器负载不均,出现数据访问瓶颈。

(2)数据与业务耦合度高。传统的三层体系结构中,业务层承担了业务逻辑和数据库访问两大任务,造成业务逻辑与特定的数据库访问之间的高耦合,导致系统维护吃力,不利于系统业务的扩展,无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

(3)可靠性不高。教学资源库中一旦出现服务器故障,易出现服务中断、服务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2.群集的概念

群集(Cluster)是一个逻辑概念,用于对用途相同的服务器实例进行分组。当其为客户工作站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时,对客户来说是透明的;即对于外界用户来说,使用某个提供的服务时,服务器群集似乎是一个服务器。客户并不知道是哪台服务器为他提供服务群集中的应用服务器实例可以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群集通过在服务器的多个实例之间分配工作负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1)可伸缩性。群集可以在不影响应用程序运行和客户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动态添加服务器实例到集群中,增加应用程序容量满足客户访问需求。

(2)可靠性。应用程序可以部署到集群中的多个服务器实例,由于服务器实例的选择对客户端透明,因此,即使某个服务器实例失败,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继续执。

3.网络教学资源库群集部署方案

基于传统B/S三层架构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存在负载不均、可扩展性不足、可靠性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若是采用增加普通服务器,其处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若采用高速、高性能服务器,不但价格高昂,而且不一定能满足Web服务的高强度并发处理要求。群集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案。

3.1体系结构设计

传统的B/S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其数据与业务耦合度高。可通过对其进一步适当分层解决各层之间的高耦合问题。分层架构具有松耦合、伸缩性、重用性和扩展性等优点,但分层同时也带来了性能影响,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因此,网络教学资源库设计采用了多层体系结构,在传统三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两层,共分为五层,即表示层、Web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数据层,如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看出,五层体系结构中增加的web层将应用的逻辑处理和表现相分离,使得系统具有逻辑流程清晰、功能代码复用性强、分布式部署的特点;而数据持久层位于数据库之上,隐藏数据读取和操纵中的所有数据访问代码细节,将客户应用程序与底层存储机制隔离开,完全抽象出开发应用程序时使用的数据物理细节。

3.2教学资源库主要功能模块

网络教学资源库广义上来讲是个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系统,一般包括5个模块:资源管理、资源访问、资源需求、用户管理和服务管理,如图3所示。

(1)资源管理功能主要进行资源审核和资源维护工作。包括对上传资源进行审核入库;管理员对资源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2)资源访问功能主要包括用户对资源的检索、下载、评价、收藏等功能。

(3)资源需求功能主要包括资源需求请求、资源需求回复、资源交换等功能。

(4)用户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资源上传、已上传资源列表、用户投诉等功能。

(5)服务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建议反馈、游客访问、评价管理等功能。

3.3群集设计

BEAWebLogic是用于开发、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应用、网络应用和数据库应用的JAVA应用服务器。WebLogic还拥有出色的集群技术,既实现了网页集群也实现了EJB组件的集群,并且不需要任何专门的硬件或者操作系统支持。

在WebLogic中域(Domain)是配置了管理服务器(AdministratorServer)的WebLogicServer实例管理的逻辑单元,在域中可以包含了多个服务器实例以及服务器群集引域和服务群集问的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一个域中必须配置一台管理服务器,并且只能配置一台;而服务实例1、服务实例2、服务实例3和服务实例4可以运行于同一台机器也可以是运行于不同的机器;一个域中可以有多台物理机器。

在教学资源库中使用WebLogic群集技术,通过一组相互协作的服务实例,在多台机器间复制和应用表示层和逻辑层的能力,从而实现关键业务系统的负载分布,消除个别故障点。

(1)故障转移的实现

简单的说,故障转移是当应用程序组件正在处理某个特定作业时,某些处理任务部分由于任何原因而变得不可用已失败对象的副本将结束此作业。由于群集中的所有服务实例执行同一服务请求,同一服务在多个服务实例上同时存放,并且服务实例问可以复制状态信息。故当某个服务实例发生故障,另-N务实例可以接管,服务自动切换到正在运行的服务实例上。群集故障转移的处理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并不知道发生了故障转移。

篇10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环境下最为常见、科学,带有启发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娱乐性强、教育意义深刻,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小学阶段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以引导、启迪和娱乐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多种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普及,新的教育理念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综合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尤其体现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粉笔+板书”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网络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教学资源对小学生的辅助作用

如今网络教学资源在各种校园教学中越来越普及。许多学校为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开设了可上网的信息技术课。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老师可根据课程进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视频、教育软件推荐等,学校的各种活动也在网站上公告。网络改变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园、课堂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扩大。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玩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网络辅助教学促进了小学教学改革,为落实学校“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网络教学资源对小学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随着网络教学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过网络资源辅助学科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改变了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

网络辅助资源强调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并非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采用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方法。这种课堂教师占据了绝对权威的位置,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课堂教学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而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增添了许多可以进行师生互动的元素,有效地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构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2.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小学阶段是人们学生生涯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资源的注入,充分激发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授课内容形象而直观、条理而有逻辑性、层层剥茧、逐级深入、前后连贯地呈现给学生,特别是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所能造成的视觉、听觉刺激,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冲击。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得课堂环节更加紧凑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让原本枯燥、单一的小学课堂充满了活力。活跃的课堂环节使得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习新知识。在上课前教师通常会把上课的环节按照顺序加入多媒体课件当中。因为多媒体课件是进行网络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课件反映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节奏快、密度高,通过图像、文字、声效、动画进行教学,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根据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保证了教师不会在课堂中遗漏任何一个环节,使得课堂节奏环环紧扣,系统且丰富,有效地保证了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4.为小学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小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将音乐、视频、新闻、图片、动画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系统,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小学课堂增加了生机与活力,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做到不仅要读圣贤书,更要了解天下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获益良多。

网络教学资源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进入小学课堂,是小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会对小学教学起到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总之,信息技术为小学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给当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寻求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代小学生的需要。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6024-02

Application of Peer to Peer Technology in Web-based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Platform

LIN Yu-man1, RAO Hao2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Shaoguan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Abstract: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al resources platform was new for thenetwork education.The platform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peer to peer technology.And it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instructional resources platform,and be easily extended to higher level system.

Key words: P2P network;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C/S mode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教学逐渐成为重要的现代教育方式。教学资源平台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按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课程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的,由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平台,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的教学资源平台模式多是基于Web服务的网站, 集中存储和相关信息, 以C/S或B/S的方式实现信息交互。各教学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相互孤立, 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差,尚无法做到网上协作等服务,数据传输速度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网络带宽、安全性以及服务器日益增加的性能要求等问题日渐突现, 制约了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可整合性以及应用系统和技术支持平台的不统一,是网络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因此,分布式的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寻求一种新的应用技术来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1 系统分析

对等网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对等网技术打破了传统的C/S通信模式,弱化了服务器的作用,没有集中式的控制,允许任意两个对等节点之间平等的互联,在通信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节点的控制与影响。采用对等网技术可提供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直接通信、共享资源、协同工作的方法, 以及直接的、更贴近人性的交流方式。这些特点正是传统模式的教学资源平台所缺少的。如果将对等网技术引入教学资源平台模式中,将解决当前教学资源网存在的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问题。

完全构建在对等网基础上的分布式教学资源平台模式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这种分布式结构中,信息交换实际上是点与点之间直接进行的,使得整个网络变得混乱,整体信息流被分解成不完整的片段,难以实施控制。而实际运用中若缺少中心控制系统跟踪资源可用性和并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有许多麻烦。所以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应该将对等网与服务器模式相结合,发挥其各自的优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网络教学的发展需要,而对等网技术可以将传统C/S通信模式和纯对等网通信模式进行结合,是从C/S模式到对等网模式过渡的一种技术,正好满足了该系统的技术需求。因此,利用混合式对等网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平台,能使网络功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应用,使教学部门的工作更高效、更灵活、更人性化,能为网络教学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2 实施策略

利用对等网技术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以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网络平台,以运行网络教学所涉及到的资源。同时要保证该系统具有三方面的可扩展性:一是能适应教学访问量的增加,因为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网络教学的完善以及人们认识观念的转变,系统需要能承受住逐步上升的访问量;二是能满足新业务的运行环境需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业务也会发生变化,当新的业务出现时,系统要能支持新业务的运行;三是当各层级的对等网架构完成后,系统能方便地由基础级(课程级节点或系所级节点)扩充至院校级乃至区域级的教学资源网络。

由于对等网技术天生就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将会具有良好的适应访问量增加和新功能加入的能力。为了满足第三方的可扩展性,可在各基础级的混合式对等网基础上建立院校级的对等网模式的系统,然后在各院校级的对等网基础上建立区域级的系统,从而形成三个逻辑层次的对等网系统结构。

由于在各基础级的混合式对等网中存在一个中心服务器,只需将这些中心服务器视为超级节点,便可利用基础级系统的构建技术直接的建立院校级、区域级的系统,而无需再引入新的技术。因此,构建基础级系统是本项目的核心内容。拟构建的基础级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教学资源系统最底层是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平台,是系统运行的底层环境;位于底层环境之上,系统平台之下的是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系统和资源的安全性;系统平台拥有对等网架构平台和C/S架构平台两部分,构成各功能运行的基础,各种功能分别运行在对等网和C/S这两种平台之上。因此,需要确定各功能的运行模式,即确定哪些功能运行在中心服务器上,哪些功能运行在系统内对等网网络中,综合考虑中心服务器与对等网网络的负载情况,为两种平台分配相关的功能。

3 结束语

由于对等网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对网络教学系统的适合性,分布式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能使网络教学的功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应用,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高效、更灵活、更人性化,从而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基于对等网技术的教学资源平台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特点,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国庆.对等网络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7):100-103.

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72-02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育部于2001年9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4号文件,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至此,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开始尝试、探索双语教学[1]。

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左月明教授,曾2次出国赴美留学,英语功底深厚,专业扎实,主讲了山西农业大学电磁学(双语)课程。他在制作该课程的电子课件过程中发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MIT开放式课程中由Walter H.G. Lewin教授主讲的物理电磁学资源,很适合双语教学的要求。一方面,纯英文讲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国外教学的魅力;另一方面,丰富的实验演示对于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在网上进行学习。作为授课者,也应多收集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作为对课程教学的补充,以提高教学水平。

1双语电磁学课程的特点

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培养“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实行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外语水平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2]。

1831年法拉第发现并确立电磁感应定律,开创了人类应用电力,实现电气化的新纪元;他对电磁现象所提出的“场”及其“场线”概念被公认为物理学中开创性的见解。1865年麦克斯韦奠定了宏观电磁理论基础,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展示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前景。电磁场理论是在物理电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宏观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分析计算的方法。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学科,是日趋发展的电工、电子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呈现出各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工程技术日趋综合集成化的特点,又进一步推动了电磁场学科的发展,并为电磁场理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3]。

通过教学发现,双语电磁学课程对高等数学、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工程应用的要求很高,课程抽象,加之课程为双语形式,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较高要求。

2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双语电磁学教材采用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国外高校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s》(工程电磁学),由Kenneth R.Dearest主编。该书论证充分,例题也相对较多,充分展示了国外教学实践成果。全英文版的课本让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但是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课本兴趣浓厚。

教师参考书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倪光正主编的《工程电磁场原理》。该书在体系上力求突出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电磁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以及电磁理论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结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全书贯穿数学建模思想,以第一章作为承接学生已有的数学、物理知识,进而导引入门的基础,然后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各类工程电磁场问题为背景,对各种特定电磁场的基本特性、分析计算方法以及有关基本问题与实际应用原理等展开系统的阐述,并精选、充实例题,引入有启发性的典型问题。

双语电磁学自2001年开设以来,因前续课程衔接不好,特别是数学中的场量分析基础不够;以及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英语水平差,导致课堂教学采用多汉语少用英语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加之该课程多为理论,没有实验与之配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3国外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

通过网络检索,发现美国麻省理工的开放式课程中有物理电磁学的教学内容,由Walter H.G. Lewin(lewin@space.mit.edu)教授上课视频,而且完全公开,在网上可以下载。Lewin教授是美国麻省理工知名的物理学教授,他讲课风格独特,每节课都有很多的演示实验(如图1),让学生们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以实验为主导,以公式推导为辅助是他们教学的一大特色。国外教授在上电磁学的课程时,更加注重感性认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的观察和思考中学习相关知识,更注重了工程应用。

与国外的教学效果相比,山西农业大学教学突出的是抽象思维,而国外突出的是生动的直观印象。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视频、讲义和作业,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成果,加强双语教学效果。

4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创新能力是山西农业大学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之一,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国外教学的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增强实验意识,在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提高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现在的问题是只想好好学习课本知识,不想动手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实验课不认真,不去仔细追究实验的问题所在,更有甚者,不愿动手。基本知识充足与动手能力太差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差,创新能力更差。因此,山西农业大学准备在将来的教学中开展一定量的实验内容,突出强调实验对增强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基本的实验中探索电磁学的奥秘,并乐于去做实验,同时培养严谨、求是、创新的实验作风。

网络资源也是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的一个宝贵资源。如MIT开放式电气工程类课程、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各大学术论坛等,可让学生身在农大而放眼全球,利用好网络资源,结合讲授的课程,在网络世界里学习,提高双语课程学习的效果。

鉴于处于农科大背景下,山西农业大学希望通过突出农科优势,让学生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磁学方面有所涉猎,充分利用农科优势,发挥电学专业的特长,使学生在多学科的学习中扩大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

5结语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敢于钻研的品质,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MIT开放式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好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眼界,以此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

6致谢

感谢博士生导师左月明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感谢杨欣琳老师对网络信息检索提供的帮助。

7参考文献

[1] 胡拖平.工科大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6.

篇13

在医学教育网络资源中, 临床康复学网上资源不多,其中涉及医药类高职教育的更少,不能达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还有部分网络资源虽内容丰富但使用受限制,不能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源,难以发挥其作用。本课题计划在我校图文信息中心的积极配合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网络教学环境,进行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将与临床康复技术课程相关的习题、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图像资料等挂在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

2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临床康复学是一门联系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极为重要的桥梁学科,因此在康复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临床康复学的教学备受考验[2]。其涉及知识点较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康复医学相关的所有知识,同时,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学校教学环境难以满足学生的情景教学要求。对我校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高职学生而言,普遍反应难以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虽然在课堂上也利用一些多媒体和现场模拟展示进行教学活动,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和理解。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替代以往相对于被动、机械、接受式学习模式,而如果能利用网络资源,把与临床康复学相关的资源链接到网络课程网站上, 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到相关的网站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不仅可通过计算机储存的大量教学资源, 迅速、任意地选择和调用图文视频资料, 获取相关知识,又能进行在线交流和答疑,方便学生与学生、 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资源的开放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终生求知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素质[3]。网络资源库的内容可不断的丰富翻新,任何信息在经过审核后,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添加到其中。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并且为学校拓宽教育功能、兴办远程教育、向全社会开放教学资源奠定基础。

3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研究目标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实现我校临床康复学课程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建立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互动学习。

4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研究内容

4.1 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查询和下载资源库中的教案、资料、素材等多媒体信息,为教师在线备课提供方便。

(2)网络课件,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

(3)案例和文献资料,收集与课程相关的临床典型案例,有关课程方面重要文章、书籍等。

(4)网上课堂系统,包括资料查询、在线学习、在线答疑、电子白板、留言板、论坛等子模块,通过该模块学生可以方便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

4.2 建立课程网站,开放信息服务平台,保障资源库的正常应用和运行

4.3 进行教师强化培训,重点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网络管理、教学资源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个方面培训。

4.4 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阶段测试进行成绩评价,开展问卷调查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5 临床康复学网络资源库可能的创新之处

友情链接